物流配送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1:17

物流配送现状篇1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现状;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行业的依赖与之俱增,促进并规范物流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十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而物流业的发展,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某种程度上说,配送中心的建设是能否建立现代化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属于核心地位,因为它既连接着生产商和供应商,又连接着销售市场和消费者。合理有效的配送中心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在物流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在许多配套设施、经营技巧和配送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整体现状

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配送中心也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了全国各地。我们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配送中心的出现在供应商和市场中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加快了商品推向市场的速度,消费者也可以更便捷地买到需要的商品,尤其是一些鲜活产品,可以更多地出现在大众的餐桌上了,从这个角度说,配送中心功不可没。但是,把配送中心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就可以看出,目前配送中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配套设施和设备的问题,有的是技术上的落后,有的是管理机制上的不规范……总体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物流公司数量不少,但质量不精,几乎没有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小城市以及农村市场几乎看不到正规的物流公司出现,流通中的成本消耗过大等等。

二、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脱节,资金的缺乏和物流企业缺乏长远战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物流业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度还不是足够,带来的结果就是对物流业的投入不够。配送中心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一般都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而且无法再短期回收,因此,对于许多刚刚步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根本不愿意在这上面过多花费,基本上是能省则省能凑合就凑合。以仓储库存为例,现代物流所必须的流通型库目前最少,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货场、普通仓库等作为替代品。

2.技术问题

配送中心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的问题,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传统人工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大大延缓着行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开展引入信息化技术,但还不够。长期发展所必须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投入还很不够。需要的大型机械化的设备就更是如此了,基本上目前国内所使用还都是以前的设备,在这上面,必须要加强。

3.布局问题

目前物流企业对配送中心的使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城市,这就造成了布局的不合理。关于配送中心的布局,一定要从业务的整体考虑,根据地区实际、行业状况和市场情况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不能仅仅把配送中心当做仓库使用,要充分发挥现代配送中心运输、拣货、仓储和信息处理等应该有的作用。

4.员工问题

由于是新兴产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偏低,客观上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形象,也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重视专业物流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也要加强对负责体力劳动部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维护企业整体形象。

此外,配送中心选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选址一定要合理,过远会造成配送成本的增加和配货的不及时,太近又不能充分照顾到供应商、零售商。

三、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一些建议

(1)加快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结合政府扶持、社会资金引入的情况下,改变目前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状况,引进现代化物流设备,提高物流配送中心工作效率。政府在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也会给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快提高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和软件的应用,要改变目前半人工的作业方式,实现配送中心的信息化。比如: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等应用于物流管理中,应向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模式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节约人员成本。

(3)加快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除了超大型企业外,一般企业负担现代配送中心的成本很困难,因此,可以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中小企业营建配送中心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强行业联合,促进市场繁荣。

(4)加快完善配送中心的现代化功能。前文提到,现代化的配送中心绝不仅仅是仓储这一个功能,将物流环节中的运输、拣货、包装、仓储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充分发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物流效率,而且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都有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群策群力,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是对物流这一新型产业的客观支持,也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只有建立起一直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包括现代配送中心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此外,也要充分重视配送中心选址的作用。综合性考虑问题,在充分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本地区交通情况作出决定。

四、结语

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一环,要结合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代技术和理念充分应用到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中去。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大投入、引进设备;要重视人才、科学管理;要使物流中心真正发挥出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物流活动的枢纽作用,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启蕾.物流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物流配送现状篇2

一、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现状

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笔者对身边的部分零售连锁超市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实证了这一结论(见下表)。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

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

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目前常用配送模式的分析

1.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

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在配送方面的成功说明了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综合商场等,也都十分重视配送环节,相继建立了配送中心。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

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在中国连锁店发展初期,许多连锁店都采取了把供应商直送方式简单地组合成物流配送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在导入期的中国连锁店,业态上大多选择了超市形式,而且是规模不大的第一代传统食品超市,连锁店规模扩大需要发展更多的店铺来实现。供应商的运输系统适应不了多店铺、广地域发展的要求,配送不到位,缺货断档,时间衔接不上,会制约连锁超市的发展。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由第三方的专业物流公司来承担。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可以使连锁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在运作中,专业物流公司对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各门店。用户之间还可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社会化的中介配送模式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国内多数物流配送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

三、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探讨

1.对于大型连锁超市,可构建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零售连锁超市配送模式

零售连锁超市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四个。第一,最为重视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采购什么样的商品,既能给超市带来利润,又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二,供应链上的采购管理。即向哪些供应商采购商品,更经济合适。第三,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做到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能适时适量的供应,不能因经常性缺货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不能采购过多,使库存成本增加。最后,供应链上的运输管理。即对连锁分店进行配送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决策。

第四方物流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既可以辅助连锁超市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解决供应链上的库存、输送问题;还能帮助解决采购问题,协助管理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不是单纯的外包模式,而是将外包与自营配送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策略。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超市资源、供应商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物流资源能以整合,其间密切合作,在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之下,以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成本。

埃森哲公司认为第四方物流有三种可行的运作模式:一是协助运作型,由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其缺少的资源,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开发市场,而具体的物流业务实施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第四方物流的指导下完成,它们之间是商业合同或者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二是方案集成型,由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三是行业创新型,第四方物流通过与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服务商进行协作,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笔者以为零售连锁超市应以第二种运作模式为主,揉合其他两种模式,建立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如下图)。

2.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重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联盟(Logistics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按交易费用理论,物流联盟的建立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从组织角度看,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组织成员间仍存在着竞争,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是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连锁超市可以灵活的采用物流共同化的联盟方式,即通过组建企业间的共同化的物流体系,来处理企业营运中有关物品流动的相关作业,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物流共同化,囊括了物流资源利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横向联盟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共同配送。如2000年物美超市与北京粮食集团组成战略联盟,共同打造中国零售业的航空母舰;随后物美又携手北京麦当劳公司,将连锁超市发展与餐饮业相结合。

3.对供应链分析重构,采取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

精益供应链(LeanSupplyChain)就是把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的概念引入供应链的优化策略中去,其本质思想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和消耗向顾客提供各种价值,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重构,消除任何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很显然,这需要在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下,与节点企业形成信任、开展合作,对供应链中的采购、配送、库存等各种业务进行流程重组(BpR)。

物流配送现状篇3

关键词:药品物流;现状;问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药品物流现状分析

1.西方发达国家药品物流配送系统现状

据统计,美国医药商业市场经过自由竞争,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医药分销的前三位即占到整个医药市场的95%以上,麦卡森公司(mcKesson)和卡迪诺健康有限公司(CardinalHealth)即是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公司,分别占据全美市场30%以上,排进世界财富50强。其中mcKesson公司一年销售额就达368亿美元;日本最大的75家药品批发企业也占了业务量的95%以上。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药品物流已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可以说产业垄断化、企业寡头化、经营规模化是国际医药物流产业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趋势。

2.国内药品物流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改革和otC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架接制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重要通道――药品物流,国内首家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北京医药物流中心、西部规模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成都医药物流中心区、新疆新特药民族药业物流配送中心等已正式投入使用。随着医药物流热的兴起,我国医药流通领域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的格局也正在改变,实力型国有企业凭借其几十年的资本、网络积累雄踞一方;一些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机制迅速崛起;外资企业也密切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伺机进入。

二、吉林省药品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

1.吉林省药品物流组织方面的问题

现行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不符合现代流通企业的要求。吉林省现有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区域全国化、流通技术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数医药流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这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必须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流通配送环节的优化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2.吉林省药品物流专业化方面的问题

物流专业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物流设施短缺,而另一方面是现实当中有许多码头、仓储、专用线的利用率很低,例如目前全国仓库面积平均利用率不到40%。由于医药企业也不例外,既怕失去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于是纷纷自营物流,从原料药采购到成品药销售,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都由企业内部组织自我完成。

3.吉林省药品物流市场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从事医药生产企业约有近600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有1.7万多家,在册登记的医药零售店约有14万多家。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省内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多半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化水平低下,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电子资料交换(eDi)、企业资源管理(eRp)、分销需求计划(DRp)、有效客户反应(eCR)、电子自动订货(eoS)、卫星定位技术(GpS)等围绕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的技术并未普及。企业又大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

三、吉林省药品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思路

1.由“分散竞争”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近年来,我国医药商业前10名销售合计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33%增长到2003年的38%,2004年达到了58%,其中利润占据整个行业的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增加,已有向寡头垄断方向演变的趋势。

2.实现医药流通业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

物流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利用信息技术指导物流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车辆调度、路径选择等;物流信息化同时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发现市场的新机会。

3.发展社会化医药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医药企业成立的物流公司,由于其上游企业生产的产品有限,因而除了销售自己的产品外,必然会其他企业的产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专业化分工才更有利于提高效率,所以医药物流公司有必要向第三方转变。第三方物流,其一般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是在物流渠道中,有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向用户提供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后一方面可以从非核心业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比如新药研发。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实行社会化混载运输降低流通成本,减低仓库养护及库存成本。

4.打造配送中心,整合社会运输资源,降低运输费用

随着连锁药店的普及,以及医疗集团连锁诊所的开设,建立配送中心不可避免。建立配送中心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化流通体制与合理高效的现代化物流运作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目前,全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平均费用率将近11%,国家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把这个数字降到6%。数据表明在流通领域通过物流来整合运输资源从而降低总成本的空间和潜能很大。因此,吉林省大型医药企业可通过组建配送中心对药品进行统一的在库管理、周转、分拣以及配送,从而加快药品的流通速度,提高药品流通效率,实现整个医药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医药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申志华.360度的医药物流平台[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2:26-28.

[2]刘希娟.我国现代医药物流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1:78-81.

物流配送现状篇4

一、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经验

沃尔玛从20世纪60年代的一家小店,靠出售廉价的零售百货,经过近50年的博杀和积累,目前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已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400家商场,下设55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就有2亿人次。其2010财政年度销售额达4050亿美元,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沃尔玛何以如此成功?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这样总结:“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健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的确,沃尔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拥有一流的配送中心。具体体现在:

(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沃尔玛在美国已建立了62个配送中心,其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相当于23个足球场,其位置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销售网点的需求,其运输的半径短而均匀。沃尔玛配送中心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一端为装货月台,另一端为卸货月台。800名员工24小时倒班装卸搬运配送,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不超过48小时。每家店每天送1次货(竞争对手每5天1次)。至少一天送货一次意味着可以减少商店或者零售店里的库存。

沃尔玛公司共有六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分别是“干货”配送中心(生鲜食品以外的日用商品)、食品中心(包括不易变质的饮料及易变质的生鲜食品等)、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属于批零结合)、服装配送中心、进口商品配送中心、退货配送中心。在沃尔玛销售的商品中,有87%左右是经过配送中心的,而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仅能达到50%的水平。由于配送中心能降低物流成本50%左右,使得沃尔玛能比其他零售商向顾客提供更廉价的商品。

(二)高效的运输能力

为了满足美国国内4000多个连锁店的配送需要,沃尔玛公司运用了全球定位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保证车队处在一种准确、高效、快速、满负荷的状态。沃尔玛拥有全美最大的私人运输车队,在美国共有近3万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500辆大型货运卡车,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公司55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哪里,总部一目了然,保证了沃尔玛对发生在配送中心与各店铺之间的运输掌握主控权,能够将货等车、店等货等不良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其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77.5亿箱,总行程6.5亿公里。

此外,沃尔玛在运输方面也很讲究策略,其一,加大装载量,提高实载率。沃尔玛的送货卡车大约有16米加长的货柜,比集装箱运输卡车还要长或高,所有的产品从卡车的底部一直装到最高。其二,注重时间管理,沃尔玛的物流部门实行全天候的运作,而且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这为物流配送的速度提供了保证。

(三)先进的物流数据处理中心

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通过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从计算机开出定单到商品上柜,比竞争对手快3天,节省成本2.5%。在减少库存并保持货价充实率上领先于其他零售商。沃尔玛所有的数据处理都是基于UniX系统的一个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在此过程中,沃尔玛采用了一些包括零售技术在内的最尖端的技术。如通过网络,可在1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进行盘点,该系统还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和订货――发货――送货,达成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直接通信。在公司的卫星工作室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

在沃尔玛的物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商店所得到的产品与发货单上完全一致。因此沃尔玛必须有一套非常精确的系统,才可确保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这样,商店把整个卡车当中的货品卸下来就可以了,而不用把每个产品检查一遍。其补货系统使得沃尔玛在任何时候都知道现在商店当中有多少货品,有多少货品正在运输过程当中,有多少是在配送中心等等。同时它也使沃尔玛了解到,某种货品上周卖了多少,而且可以预测将来可以卖多少。因为沃尔玛所有的货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产品代码,沃尔玛可以对这些代码进行扫描和阅读,让供货商们直接了解他们的产品卖得怎么样。以便决定他们的生产情况,并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四)科学的物流配送流程

沃尔玛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配送中心收到和汇总用户的订单之后,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商品库存情况。供应商将商品的价格标签和UpC条形码(统一产品码)贴好,运到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然后经过筛选和重新打包,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这时计算机会把它们的方位和数量记录下来。根据商店的要货需要,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出商店代号的标签,将来贴到商品上。整包装的商品直接由货架上送往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台人员取出后也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箱子应被送往的商店,来拿取这些箱子。

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激光扫描,读取货箱上的条形码信息,全速运行时,只见纸箱、木箱在传送带上飞驰,红色的激光四处闪射,将货物送到正确的卡车上,传送带每天能处理20万箱货物,配送的准确率超过99%。

二、我国连琐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

(一)物流配送信息流通不顺畅

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许多企业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还不完善,与国外连锁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配送效率低下、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极高。

据报道,我国零售行业的it总体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8%-10%。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西方零售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许多零售企业采用poS、eoS、SCm、miS、CmS等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物流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效率不高

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较小,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虽达到17家,但不少企业仅有3~4家。规模最大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与美国沃尔玛在全球拥有5085家分店相比,也差之甚远。以北京为例,北京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车辆、仓库,而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而以创立垂直3C电子商务闻名的京东商城,2009年销售额突破40亿,2010年超过100亿。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物流配送效率低下,京东的物流处理能力远远低于订单量的增长,让京东商城无奈地发出了订单处理延迟的公告。

国内物流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的物流车辆多为安全性较低的微型客车,而这类车辆缺乏专业的载货和装卸设备,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物流损耗,大多数此类车辆内部空间不足专业车型的1/3,远达不到物流配送需求,效率低下,能耗较高,大大增加了连锁企业物流的风险和成本。

(三)配送中心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低

据零点研究集团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304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中,20%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67%的企业的配送率介于50%-70%之间,配送率达到70%-90%的商业企业不足15%。

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而国外的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的通讯网,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

(四)自营配送为主,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在我国许多大中型连锁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国内连锁百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达到9693平方米,但仅有13%的企业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的时间还不长,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大都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承接一个大型零售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2009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26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7%,这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

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而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美国iDC公司进行的一项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服务研究表明: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将平均每年增长17%。

三、沃尔玛成功经验对我国连锁零售物流的几点启示

(一)加快物流信息系统中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连锁零售业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采用计算机管理,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更多物流信息如订货存货、补货、财务处理等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以更好地分析顾客购买行为的原始记录、数据等信息,合理分配货架空间,增加畅销品陈列而减少或消除滞销品空间。据业内人士介绍,仅poS系统的应用至少可使经营成本降低1.5%,营业额提高8%。利用信息技术,如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poS等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增强其经营决策能力。沃尔玛正是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与供应商的同步。

我国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技术的落后。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连锁零售企业开始实施精益化管理。例如,通过对物流量的精细分析,优化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和商品的布置,大幅度提高配送中心的储存能力和拣货效率;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搬运设备,通过货物集装单元化、作业条码化,提高装卸效率;通过降低拣货作业的差错率,减少逆向物流成本。一些大型连锁企业通过优化流程、升级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拣货技术,提升自营配送中心的技术水平。

(二)科学选址,建设标准化配送中心

成功的物流网点设置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保障,一般以费用低、服务好、辐射强以及社会效益高为目标,确定配送中心的数目。就连锁企业销售物流而言,要逐步将商流和物流适当分离,根据各地销售形势与地理特点,选择适当数量的重点区域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一位连锁超市的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为什么大卖场遍地开花、便利店经营却举步维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利店网点多、配送次数多,供应商不愿供货,营运商需要自建配送网络,在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经营难度。”由此可见物流成本对中心网点选址的重要性。

可喜的是,今年5月联华超市拟投资8.4亿元在上海嘉定江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这一大型物流中心总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而去年9月,武汉中百集团生鲜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在江夏区动工兴建。该项目占地近300亩,预计投资5亿元,建设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鲜食品加工及采配中心,包括冷链配送、蔬果配送、生鲜加工配送、食品加工中心等四大功能区,是华中最大的低温物流配送中心。

(三)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

根据有关分析,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日本,大约有30%的连锁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企业,例如日本的711便利店和伊藤洋华堂等,在日本,单体分散经营的零售店约占店铺总数的90%以上,出于竞争的需要,这些零售店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进行商品配送。国内有些连锁超市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北京物美集团委托和黄天百对其店铺进行物流配送,该集团在北京有便利店和便利超市300多家,而和黄天百是一家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用了很短时间就在内地建立了物流网络系统,并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沈阳等为中心,使其服务可覆盖300多个城市。该集团与和黄天百合作,让其为所属的多家便利店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库房面积1万平方米,年配送能力500万箱,配送金额达10亿元,可以满足200家便利店两天一次的配送要求,物流成本占销售比例为2%左右,这是我国零售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

(四)企业联盟,发展共同配送模式

我国连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不够,未形成连锁的规模效应和集中配送导致物流成本偏高。我国连锁企业的平均配送率仅为30~60%,由于配送率低,造成整车装载率低,而回车空驶率高(据统计,我国连锁企业中各分店自有车辆的实载率仅为25%),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运力,而且使送达速度缓慢,此外,各分店的运输线路不尽合理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目前上海“货运巴士”在共同配送服务上走到了前列,2010年1月18日,在国务院交通部支持下,上海市政府构建的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重点项目立项,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雅玛多与上海“巴士物流”合资成立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以食品冷链配送为主开始运营。

(五)改变观念,与供应商成为战略伙伴

为改变我国零售业信息共享度低的问题,零售企业要更新旧观念,开放必要的信息,与供应商高度共享,防止“牛鞭效应”,完善物流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通过和链上伙伴的战略合作,提高管理水平。

沃尔玛的配送机制中就考虑到供应商的成本,无独有偶,中国最大的连锁企业之一联华超市与供应商就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战略伙伴关系,包括与光明乳业、广州宝洁、上海申美和捷强烟草等重点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整合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后,腾出毛利空间,将超额完成销售预算目标增量部分的商业利润拿出来,通过降低零售价格让利给消费者。这种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三得利”的新型工商关系,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供需双方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晶灵,许军莉.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发展之路探析[J].企业活力,2010年第6期

[2]冯文龙.沃尔玛物流成本管对我国的启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2月

物流配送现状篇5

关键词:物流配送;物流运行效率;对策

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获得持续性的优势,必须做到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速的反应。现在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还有服务的竞争,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生产的是产品,要把产品转变为商品,必须经过物流的转变。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我们产品转变为商品的深度和广度。

一、华南分公司物流运行现状

(一)物流产生的背景

2005年,中国石化为了应对石化销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化工产品的营销体制进行了战略改革,将原有的分散销售体制统一为集中营销体制,于2005年5月10日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销售分公司,下设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区域分公司,2008年又成立了武汉分公司,分别负责中国石化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四个区域的化工产品销售业务,经营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纤原料、有机化工5大类产品。

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旨在建立和完善以直销为主、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并提出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市场开拓、统一物流运作、统一资源配置、统一销售业务、统一品牌战略”六个统一的运行机制。

化工产品销售体制改革来,基本实现了在保持现有市场不丢、网络和客户不散的情况下实现了平稳过渡,中石化对市场的控制力逐渐增强,销售网络逐渐完善,但是离“六个统一”的战略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物流配送方面)。

从未来化工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化工企业必须以物流配送、占领有效终端和完善营销网络为核心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中石化整体的化工物流应运而生,以谋求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二)华南分公司物流运行现状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华南分公司物流业务是随着公司的成立同步开展起来的,多年来,物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从2005年的物流业务到2007年的大买断业务,公司经历了整合生产企业物流、整合社会单位物流、建立并完善物流网络、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转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功能完善、网点布局基本合理、物流方式(主要包括客户自提、企业配送及港口库配送)完整的物流体系。本文着重分析配送方式,华南公司的配送模式是第三方配送。

第三方物流也叫物流服务提供者,第三方配送让企业将其非优势所在的物流配送业务给第三方物流商运作。

(三)企业配送到客户业务现状

此流程涉及到企业、化销公司相关部门和承运商,在流程上有较大的优化空间。配送的业务由物流部委托第三方物流商操作。

在物流信息系统取样,时间从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3月15日,从下达销售订单到下达委托均需要0.8天。当天内完成下达委托单的有58.7%,第二天完成下达的有32.5%。

从CRm下达企业直发的销售订单到承运商完成发运的另外2925个样本中,当天内完成发运的有103个(4%),第二天内完成发运的有1302个(45%),第三天内完成发运的有688个(24%)。9天以上完成发运的订单中,大部分是因为企业库内没有库存,承运商必须等待到库存数量足够大到可以发运。平均的时间为2.68天。

二、影响物流运行效率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面的数据可知,企业配送只有4%可以在当天内完成发运,前四天内完成发运的也只有83%。因此,要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关键要提高企业配送客户的效率,以下将企业配送客户的流程的4个环节:客户经理、物流部、生产企业、物流服务商进行分析,找到影响效率的因素,提出优化方案。

(一)客户经理环节分析

产品部客户经理了解市场第一线的需求,根据企业生产的情况进行销售量的计划与分配。以下问题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1.缺失客户信息

化销公司作为一个贸易公司,客户是供应链的下游,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我们一切的服务都必须围绕客户的需求而开展。在目前的物流业务开展中,物流操作缺失客户信息。

(1)缺乏客户的库存信息

客户的库存,从根本上决定了物流业务的开展。当预见客户库存低下时,我们可以事先将所需产品运输到市场仓库附近,减少客户提货的时间或减少运输时间。

(2)缺乏客户对物流工作的反馈

现阶段,当承运商将货物运输到客户卸货后,客户会签一份客户收货回单,这些回单最后会返回到物流部,物流部对其备案。但这些回单只是确认了货物数量、质量,并没有对物流业务工作的建议或意见。

2.产品部的流向计划不准确,随意性强

物流计划是否准确是物流成本控制的前提,物流计划的编制要求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调整性。物流计划要做到上述几点,客户沟通是前提。产品部门应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制的作用,及早对接客户需求计划。

准确的物流操作计划是物流部统筹安排业务工作的前提。物流部可以及时对接运输资源,及时协调仓库库容;可以根据物流操作计划做好物流资源、线路、运输方式、路径等优化,控制物流成本。物流公司才可以安排运输资源,确保运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运输资源的配载率。

见下表,某月产品部的计划完成率只有70%,准确率较低。见表-1。(二)物流部环节分析

物流部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它收集产品部下达的订单,并将其分配给对应的承运商,承运商到发货点取货后,物流部对货物进行跟踪,直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卸货为止。以下问题影响工作的效率。

1.物流订单的下达与确认

eRp与物流信息系统接口程序每20分钟传输一次,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物流订单确认不及时,影响后续物流订单下达及发运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另外,更改订单须及时通知物流部在物流系统里下达物流业务单,经过审核通过的订单有时会因为订单修改到站、承运商等其他信息而未及时同驻厂办相关业务员联系,容易造成人为错误,错误订单的提货发运的风险无法控制。

2.不了解企业生产及库存情况

企业生产及库存情况决定了企业运输的计划安排。由于物流部并不能实时了解企业的生产,不了解客户经理已下达到多张客户自提订单,不了解库存的具体情况,很多情况下,受物流部委托的承运商到达企业后并没有库存,或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提货。当库存告急时,物流部也要等产品经理下达订单后才能通知承运商提货,待承运商到达企业仓库时,库存可能已经太高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

3.物流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时,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用于业务数据的记录或分析,大大减少了工作中单据的传递或人工处理,加快了工作的开展。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与eRp仍然有接口问题,由于两个系统的接口问题,经常会产生一些数据差异。物流订单是通过eRp订单触发生成的(也可手工创建),目前如果eRp订单作废或修改了,物流订单是无法自动作废或修改,只能是人为作废或修改。这样极容易引起两套系统中数据不匹配、工作量大、易出错、信息滞后。

(三)生产企业eRp与化销公司没有连接

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的上游,化销公司的销售、物流计划都要参照企业的排产、检修计划才能制定。现时,企业的eRp并没有与化销公司连接,即使库存数据或装置运行情况,也只能通过人工录入才可以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及化销公司的Bw。

(四)承运商环节分析

1.信息录入不及时,缺乏电子回单管理模块

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与移动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在装货现场操作的司机并没有能通过移动终端等设备激发物流信息系统中相关信息的输入或确认。在运输工具发运后,办公室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电话询问的方式知道货物发运的情况,并将信息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

2.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

目前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

三、结论与建议

(一)整合各个系统,共享信息

连接生产企业eRp,共享生产、库存信息,可以加快信息在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人员之间的流通。与客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了解市场动态。建设GpS、电子订单系统及短片平台,实时监控配送业务。加快信息流通,可以加快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运作。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流程,可以为企业做出如下贡献:

1.提高决策质量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移动信息化系统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者所需的信息,这就为提高决策的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2.增强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升企业整体快速应变能力

现代信息系统能够在瞬间处理并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移动网络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实现了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管理者的决策指令能迅速传达到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而企业内部各环节能迅速根据指令做出反应,并把相关反馈信息收集整理后回传到管理者,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应变速度的提高。

3.有利于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小企业通过移动网络与重要客户连接在一起,可以直接实现与客户的一对一沟通,随时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效果,为自己创造更多商机。

利用移动信息化,实现企业内外信息在第一时间的反馈与统计,加强远程协作,尤其是可轻松处理常规操作中难以及时反应的紧急事务,从而将公司内部决策机构与在外的营销人员连成一体,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促进内部信息沟通。

(二)促进专业化

物流商要广泛吸收物流精英,通过专业化人才的专业管理实现专业化管理。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是具有物流师证书以上的人员占30%。物流部要加大对物流商培训力度和广度,持续开展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增加物流商专业人才的比重。请国内专家开展专业培训。物流部要定期、广范围得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具体操作人员的素质。

(三)优化物流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而改变。优化流程,清除无用的、冗余的、相对价值低的操作,找出流程问题所在,修改业务操作步骤,压缩流程运作时间,可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物流工作运行效率。

(四)市场中心设置配送中心,鼓励港口/站台配送,方便客户提货

企业配送业务涉及到委托承运商、企业发货作业等多个重要的、复杂的、信息共享不足的环节,由于企业与化销公司间现在尚未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企业配送业务发货慢这种系统性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在市场中心设置配送中心,仓库前移,做好产品流向计划,将货物提前放置到市场,客户可以随时提货。这样,有助于物流业务优化工作,加快客户提货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配送现状篇6

【关键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物流配送模式

一、物流配送的模式

(一)物流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是指工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独自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本企业所生产或所销售的产品进行配送活动,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很多连锁超市企业自建配送中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配送即采用自营配送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己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是当前我国零售行业采用较多的物流配送模式。

(二)物流配送中心配送模式

专门从事配送的配送中心,一般和顾客有固定的配送关系,配送能力强,配送的品种多,数量大,是配送的主要形式。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许多超市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将原来的仓库,批发站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变成了现在的配送中心,所以它原本的功能并没有很多的变化,依旧是储存,保管,运输等功能。有的连现代的分拣设备都没有配备,以前都是靠人工分拣的。导致了现在的管理和配送效率的低下。我国很多设有配送中心的零售连锁超市配送的比例只有30%-6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配送效率能达到80%或者90%以上;配送率低将会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备受影响。这种配送模式需要我们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大换血大改造,才能使物流配送的效率得到提高。

(三)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为提高物流效率,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的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指通过由一家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承担所合作的几家连锁企业的配送需求,这样就可以以达到物流集约化的规模效益,解决配送效率低的问题。共同配送,在现在的物流行业中有几大优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的企业通过专门的专业配送公司将物品等物料运到三个不同的客户,通过设施共享,减少了各自建立物流系统的成本,减少浪费。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投资,同时,因为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物流运输车辆,缓解了城市的交通的拥挤状况,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有,共同配送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和设施的利用率,减少了很多企业的成本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共同配送策略,为了提高连锁超市配送效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连锁超市企业间通过资源共享,也通过与配送企业共享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商业信息,来降低连锁超市企业的各项风险,提高运作效率。

(四)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是指供应商直接将超市所采购的商品在指定时间内送到超市,完成配送的模式。这一模式,从超市的角度来说,是直接减少了配送环节,不用进行配送中心建设以及相关运输分拣设备的配置,减少了超市企业的固定成本。从供应商角度来看,供应商将超市直接订购的产品按计划生产出来直接配送,减少了中间配送环节,也不需要仓库进行储存等操作,实现零库存,也降低了库存成本。

(五)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开始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日本的学者对第三方物流做出的一种解释为,第三方物流是指第一方生产企业和第二方消费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中间服务商组织的物流运作。虽说物流已经经过快30年的发展,因为物流发展多样性,“第三方物流”这一个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被普遍认可的定义。

许多超市都是自行建立配送中心,搭建自己的配送体系,去完成连锁分店的配送业务,但是在超市自营模式下,超市管理层对自营物流具有很强的控制性,物流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仅分散了核心业务的经济投入,而且,在物流方面,管理者很难做到去与社会的其它的专门从事物流运作的公司去进行竞争。难以提升物流效率,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方配送模式恰恰是超市企业将商品的采购。存储,配送全部外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物流运作,超市完全不需要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对于一些习惯了自营物流的超市管理者来说是个极大的心理挑战。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连锁超市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物流运作,第三方物流的运作价值,在超市企业客户方面体现为物流效率的提高,连续的物流活动通过采用熟练的运作技巧和先进的设备设施能够为超市企业客户提供低成本的高质量服务。另外,第三方物流能够整合多个连锁超市的物流资源,通过现阶段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能够达成连锁超市企业的规模经济。

总而言之,第三方物流在21世纪的迅猛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其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注重其核心业务,分担其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超市企业在本不擅长的物流领域去获利,高效的服务,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提高信誉,扩展市场。

二、总结

近年来,全球的经济受经融危机的影响,一直处于疲软的状态,我国由于政府的调控,经济逐渐恢复。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这对于靠着微利存活的连锁超市企业而言,是不小的生存压力。建立灵活的配送配送系统,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对于连锁超市企业来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连锁企业选择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配送现状篇7

关键词:郑州物流配送;配送模式;配送制度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探索物流配送业,并获得一些突破性成果。我国物流市场非常炙热,因此对物流配送的需求非常旺盛,物流配送已经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大力量。配送是指在正当的区域经济范围内,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状况,对物品进行筛选、加工、包装、分割、组合等工作,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一、郑州市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一)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郑州地处中原,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历史悠久,曾是历代帝王选定都城的名城,商贸中心正在筹建之中,而且是中国多条重要铁路的交汇点,公路、航空、管道运输也非常发达是重要的综合通枢纽之一。郑东新区人才众多,商业发达,资金充裕,技术密集,环境优美,郑州以西经济虽然比不上东区,但是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一定会使郑州的物流配送也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

近几年郑州不断的对软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对内不断加大产业投入,对外扩大友好往来,吸引外资进驻,郑州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城市建设事业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局面,郑州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之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被评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和全国十佳开发区。然而发展总是与竞争同时而来,商业竞争在郑州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我们实现了从为降低单一的规模扩张到规模扩张与物流配送管理相结合,然而有没有健全完善的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我们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和提高竞争力额的关键。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物流配送业发展在郑州近几年,人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郑州市委,市政府有现代物流成为郑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在郑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建设配送业郑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物流配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1小时城际,3小时省内和国内八小时高效的物流圈,郑州物流园及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到2020年,把郑州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物流配送业将成为郑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为郑州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政府的迫切愿望有力地推动郑州物流配送业的发展。

二、郑州市物流配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郑州市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且技术装备落后

目前郑州市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从传统的物资和商业储运企业、各部委所属储运基地以及港口、码头等转运点转变过来的。这些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粗放型经营、条块分割的产,其基础设施能力远不能满足郑州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很多物流企业在郑州市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并没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现代集装箱运输发展缓慢,只有少数几个有效的运输车辆,其中大多数高耗能,车用汽油的车辆的效率低,主要是人为操作上的工作,机械化程度不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技术落后等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影响市场化进程的分配,物流服务本身具有的大大降低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郑州市物流配送企业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

郑州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起步较晚,信息化水平低,企业信息化有许多差异,很多物流企业仍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载和较低的阶段卸货。此外,郑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利用物流信息软件,性能很差。某些软件不能与客户系统相融合,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和缺乏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交通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通信与客户系统和信息系统不能兼容导致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是物流配送的发展的巨大障碍。

(三)郑州市物流配送制度不完善

从制度上来看,在物流配送方面,郑州市缺乏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管理法规。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郑州市物流业的各个部门,缺乏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使得各部门交接程序繁琐复杂,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最终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另外,政府并未对物流配送产业发展做出相对应的一系列政策与规划,法律法规不规范。

(四)郑州市物流配送人才短缺

郑州市的物流配送的教育仍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只有一些大学开设有物流专业课程,因此目前物流教育体系并不健全,物流配送人才也相对短缺。许多从事物流配送工作的人员都不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做到真诚服务,甚至一些物流配送人员都不知道物流配送是干什么的,职业精神、业务拓展精神更无从谈起了。不仅如此,物流配送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驾驭程度不够,不能娴熟运用一些先进的物流配送设施与信息系统。

(五)郑州市物流配送业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

近几年来,郑州市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一个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型的物流企业近千家。许多物流企业也相继入驻郑州,郑州物流配送业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考虑到郑州现有的工业集群布局比较分散,不能产生集聚效应,带动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的生产制造业也比较缺乏。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与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制造业为为郑州物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解决郑州市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快速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把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把现有物流资源重新整合,建立有用的物流设备,注意物流资源存量的盘点工作,共享物流规模效益;把物流结点网络快速完善,在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的带动下,规划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快速提高城市物流服务水平。一方面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推进流通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改善和适应物流配送城市综合道路网设施,达到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的目的。

(二)应用物流配送新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条码技术、电子数据焦化、射频技术等都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生了aBC配送、准时制配送、交叉配送技术等。这个信息管理系统由仓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组成。物流配送企业要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把物流配送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等结合起来,深化构建物流信息系统,搭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平台,对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进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完善物流配送制度

当前我们在物流配送市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这一现状,我们应该设立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部门对物流配送企业进行管理,建立物流配送市场同一标准,以保证其正常健康运转。除此之外,还应对物流配送企业进行严格的培训与审核,出台物流配送行业规范,以期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还可组织物流配送企业发展物流协会,由各企业共同完成协会章程制定,定期召开会议,各个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可进行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探讨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给出解决对策,最终促近物流配送企业共同发展。

(四)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目前郑州市物流配送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远不能满足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对物流配送人才的培养。第一,可以在各大高校设立物流课程,以培养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人才;第二,可以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员工培训,提升物流配送人员的物流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对自己所在岗位要求及工作重要性有清醒认识的条件下使他们尽快的拥有良好的专业职业精神。同时,还应该组织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使其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为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持。

(五)建立物流配送的标准化体系,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的标准化体系,使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的互容性得到提高。此外,我们还应该应从最基本的物流容器单元化、集装化、标准化、通用化做起,逐步实行技术改造,让各个环节互容的标准更加系统化,使物流配送活动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运行更加顺畅。

郑州市地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先天的区位优势,这就为郑州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条件。所以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郑州市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不断地努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业以提高郑州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志艰.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现状浅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2,11.

[2]张满林.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渤海大学学报,2012,3.

物流配送现状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从完整意义上讲,是指在实现整个贸易过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环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人们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数据、文档及图像的传输、处理和保存。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高效方便的运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21世纪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和基础,更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所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作为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与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守信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换言之,它是将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及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指对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进行全局性的掌控,如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配送、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包括配送分类、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作业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除了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物流配送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服务,提高了自身信誉。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

1.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增高

电子商务平台下大量的商品交易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等带来更大的难度,即增加了物流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

2.信息流同步

传统的物流配送的信息传递是逐级进行的,势必造成信息传递效率的低下和不准确性,从而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的这种状况,信息流在供应链上各环节之间同步传输,各节点企业及最终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直接与核心企业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物流配送企业就能及时地根据客户需求安排配送计划,调整库存、运输等策略。

3.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广泛普及和创造性运用运筹学、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先进的管理学定量分析工具和管理方法,全面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虽然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观念、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目前,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与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现代化物流配送工具与技术的使用、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都无法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求。

在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导致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基础设备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物流标准的不统一,都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

2.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明确的物流配送战略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发展至今已上升成为一个关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的运作合理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配送管理要得以发展,必须有与企业的经营模式、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物流配送战略。这些战略内容包括:是自建配送体系还是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或是组建物流联盟进行共同配送、何时何地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模等等。

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要靠其高效率的运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或创造利润得以收回。如果配送中心长期无法正常运转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状况是在没有配送中心支持下的盲目发展。很明显,我国许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战略的制定还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要么太过超前,要么跟不上企业发展计划。

3.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适应具体操作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多限于日常事务管理,对物流过程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控制、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是要最终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服务商,协助上下游企业与顾客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报表、客户满意度调查等,这一切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教育培训落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人来管理同样无法运转。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严重缺乏具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以手工操作和经验决策为主,很难从信息和物流配送的专业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8]。

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配送教育与培训系统相比,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作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营。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相关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

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分散的现状,政府从明确管理部门入手,建立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或权威性的组织,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实现物流标准的统一,建议调整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尽快实现物流术语标准化、物流条码标准化和物流设备标准化。再次,政府要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物流业发展总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物流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水平,重点建设和科学分布物流基础设施,以改变当前物流业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政府应加大对于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交通运输、配送中心和信息通讯设施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配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流成为驱动物品空间移动的主要方式,因此,只有应用各种先进的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技术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向客户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已成为物流配送管理的核心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互联网络等实现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以及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条码与射频等技术建立现代化的调运管理系统将全面提升物流的管理和配送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以确保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并保障相关企业和用户整体利益的实现。

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管理整合,形成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在自身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物流配送管理的扩展,从而建立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有效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达到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能及时和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提高系统协调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功能,使配送的各链节、各功能实现最佳配合与完美的协调,共同保证配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物流配送网络,借助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来实现物流配送管理,对于企业和顾客都是十分便利和必要的事情。

4.大力培育高层次的电子商务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关键还要依靠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推动,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大力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得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复合型人才。

在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人才培养体系上,应尽快建立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和相关资格认证的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培养体系,并规范运作,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资源共享。在培养方式上,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和操作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9.

[2]郑维.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J].青年科学,2010(2):96-97.

[3]熊坚,符卓.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6(3):35-37.

[4]赵冰.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3):69-70.

[5]伍爱群.大型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3):62-64.

[6]袁旦.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配送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71-72.

[7]易灿,黎明.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商业,2009(20):12.

[8]刘文刚.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07(2):24-25.

物流配送现状篇9

关键词:配送管理物流经济

一、威海市物流市场基本情况

市场规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经营性道路货运车辆46838辆,社会型公用货运站场14处,信息配载、及仓储等运输辅助业户720家,搬运装卸业户近100家。以道路货物运输为主要经营范围的专营性物流企业近300家。

运力方面。全市适宜开展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大型、集装箱以及厢式货车达2万余辆,占经营性货运车辆总数的46%,为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运力基础。

主要工作。近年来围绕提升物流业的规模和形式,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建设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物流市场在货源、车源以及从业人员等各类信息的有效沟通打好基础;二是加大货运场站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全国首批甩挂运输、甩挂场站试点单位威海港国际物流园在内的一批物流站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弥补了我市大型综合性货运站场不足的缺陷,提升各区域性站场服务功能,完善了物流站场设施布局;三是积极推进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开展。因地制宜地推动了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试点和渤海湾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发展,为物流领域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加大运力结构调整,提高物流设施装备的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重点投入“大专特”型运力,货运集约化、专业化、公司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威海市城市物流配送市场现状

经营主体。目前我市从事城市物流配送的企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连锁商贸企业自主配送模式,如家家悦集团、长江汇泉超市等;二是电子商务快递企业配送模式,如申通、圆通、顺丰快递等;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如中外运威海分公司、昌顺物流等。全市各类城市配送企业(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合计近80家。

配送车辆。目前全市专门从事城市物流配送的各类车辆达到500-700台左右,其中办理了《道路运输证》的各类经营性道路货运车辆仅有300部,车辆类型以厢式货车居多;其余大多数车辆则为7座位以下各类小型面包车辆,另外有部分电商快递物流企业采用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等车型开展电商货物配送,整体表现为多数配送车辆标识不统一、车型不规范的状态。

通行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区机动车辆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安车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城市货运车辆禁行区域的限制,严格控制2吨以上黄牌货车进城行驶。据调查,目前我市公安部门对物流配送车辆所发放的通行证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城市配送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另外,由于面包车载货运输超出现行法规的有关规定,目前市场上,作为城市配送主力车型的面包车经常面临公安和交通部门“车货混装、超范围经营”等事由的违章查处,与当前城市配送市场实际需求发生矛盾,处于违规运输的摇摆化管理状态。

其他方面。配送车辆的设施设备缺乏标准规范和过渡性政策,如配送车辆的装卸尾板问题。车载货物的装卸效率对城市配送装卸工作作业效率影响较大,目前市场公告车型中自带尾板的车型种类少,影响物流企业对配送车辆车型的选择,导致了部分物流企业将公司现有配送车辆私自加装了尾板设施,这与现行的车辆管理政策(车辆改型)相违背。若要求配送企业全部更新标配车辆,势必对现有车辆资源造成较大浪费。

三、城市物流配送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我市的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处于相关法规不完善、部门协同度较低、缺乏具体引导鼓励措施的状态。市场集中度低、经营主体多小弱,规模大、竞争力强、专业化的、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型配送企业数量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从事城市配送经营的主体市场占有率偏低,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基于一体化配送、全域性配送和系统性配送的业务。以中心城区为例,目前中心城区从事专业性的城市物流配送的各类企业共有40家,其中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不足10家,经营性货运车辆数约为250辆左右,其中规模小的企业仅有6辆经营性货车、人员不足10人。通过对目前市场中存在的商贸物流配送模式、快递物流配送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调研,发现目前的城市配送市场普遍面临以下几大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城市物流配送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在目前的城市物流配送实际运营中,尽管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已先后联合下发了多个综合性推进文件,但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尚不足,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实施方案,城市配送所涉及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配合机制,影响了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转。

二是城市物流配送模式不够高效畅通。目前,市场中的多数城市物流配送企业还处于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模式,赢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少,多数停留在物流某一层面或某一环节,效益整体低下。城市配送企业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缺乏合作,物流企业和客户不愿充分共享信息资源,难以建立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高效化的联合配送、一体配送基础薄弱,未形成完全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城市配送网络。

三是城市配送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尽合理。经过多年发展,尽管各我市规模以上的物流园区建设有长足发展,但是适应城市物流配送的各类分级式配送中心、配送网点数量不足,设置科学、功能合理、网络布局的配送体系缺少具体规划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以及配送、分拣系统的有机组合等都急需改进。

四是配送车辆等设备标准化急需规范。目前,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及配套设备的标准化急需规范,由于国家公布的、适宜开展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车型种类较少,市场中普遍存在采用面包车、电动车和摩托车送货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际使用车型的合法性缺乏依据;另外从事配送的厢式货车存在加装装卸尾板等现象,此种做法由于得不到公安、交通等管理部门的认定,企业普遍面临车辆涉及改型违章罚款、审验受限等现状,对提高物流配送企业工作效率、节约运力资源等带来发展制约。

五是物流配送存在较突出的制约瓶颈。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是大多数城市物流配送企业普遍面临的首要问题,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超市分布街区化、电商产品门到门服务等实际变化,导致了近年来各大中城市均通过发放车辆通行证方式来实施配送货运车辆管理,目前普遍推广施行的配送货车限时限型及夜间运行监管政策,造成了配送业务供需双方矛盾的日益突出,成为城市配送领域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

六是高素质的配送管理人才不足。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看,市场所要求的物流配送专业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相对而言,目前物流配送市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较为滞后,尚未建立系统的、专业化强的城市配送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物流配送市场普遍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局面,影响了物流配送领域的良性发展。

四、加快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的建议

首先,强化城市配送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综合性推进指导政策,鼓励城市配送业科学发展。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建立起交通、公安、工商、税务、工信、邮政、住建、发改等涉及城市配送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同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围绕规划建设、标准制定、优化通行、车型选择、停车管理等方面联合制定下发协调统一的城市配送发展政策和文件,规范配送业务的市场管理,为物流配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夯实城市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配送发展规划,确定城市配送发展目标、通道与节点布局、运力投放规模与结构、运输组织、信息化建设、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措施以及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用地保障等。充分结合现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快递营业网点、大型商业网点等资源优势,做好城市配送发展规划与城市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保障城市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满足城市配送发展需求。

再次,扶持城市配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物流市场中目前已存在的具备优良物流设施、站场条件、健全网络、强大物流设计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的物流企业,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扶持,逐步引导其延伸“一站式”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全面延伸城市配送业务,提高其在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全方位的服务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与引领作用。

物流配送现状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1.引言

自80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致力于物流的研究,电子商务也逐渐兴起起来,而物流配送也逐渐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他们逐渐走到公众的视野。自从电子商务落户于中国,物流配送问题就是众矢之的。电子商务的出现,无论是对于商业企业、生产企业,还是对于最终消费者,他们都是双赢的。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上购物冲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他们只要坐在电脑前面轻点鼠标,就可以足不出户挑选自己所需的产品。但是经常面对的一种窘境就是,所购的商品迟迟不来或者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不会再乐此不疲的网购,进而转向更为安全传统的购物方式。由此可见,物流配送的不给力会使得电子商务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保证。

2.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分类

2.1概念: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它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而缩短企业的活动周期,最终提高经营效率。其优势与物流网络相匹配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2.2分类: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这三种模式。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使得出现“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因此,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国内已有的三类电子商务配送模式他们的发展缓慢,设施或者管理均不能达到成熟的水准,导致其效率不高,更有甚者处于亏损状态。

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模式。但是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使得物流配送滞后,而滞后的物流配送又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

首先,我国小型配送中心一般分布较为分散,而且各自的管理设施方面均参差不齐。它们覆盖面积小、服务范围窄,管理水平也相较低下。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管理经验匮乏,造成配送速度低,供货方、配货方、送货方三方面不能很好地协调,服务水平、价格定位、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均良莠不齐,对配送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全面,这就降低了整个物流效率。而客户在物流环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今均将责任归咎于电商(如淘宝网),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物流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尽管电商也在竭尽全力让顾客享受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但是很难改变这个尴尬的现状。

其次,配送中心权责还未分清。对配送的认识不足,特别是与传统仓储、运输业在功能、布局、作业方式和管理各方面无明显的差别。企业对自身的营销战略和发展目标认识不足、思路不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国严重缺乏电子商务里的物流人才,物流人才中的电子商务人才,那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他,他们既有集电子商务理论实践,又不缺乏创新精神。中国需要很多像马云一样的人才来拯救电子商务与物流。

4.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国经济学家樊刚的观点,电子商务的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无论是在传统商务或者是电子商务,它们都需要各类物流活动的支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物流业受到了外国物流企业强大的冲击,他们的操作手段熟练,物流作业高度专业化。在现代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物流业必须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完整地网络手段,利用我国的独有的优势为顾客提供优秀服务。引入新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严峻的市场有一席之地。为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已然刻不容缓,发展适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也势必大势所趋。

(1)把配送中心建成多功能的供货枢纽,加强国际合作改进物流技术装备

作为一名未来的物流人,我深知我们以后可能每天面对的是品种繁多,作业量大等的工作压力和挑战。在这个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单纯的纯人工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且效率低下。所以提高物流技术(包括物流管理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效率。而国外的UpS的自动包裹跟踪系统、发货信息自动获取技术等已经获得较为广泛与成功的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研究出一条新的道路。建立起我国独有的物流网络。

(2)国家阻断企业恶性竞争,规范物流配送市场

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参与建立电子化的物流系统。俗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规模较小的配送中心,它们根本不可能投资一大笔资金到物流的硬件设施中。这时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建设交通网络,如加大在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协助建设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这样可以加快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自身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增加客户满意度,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和商业上网,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只有这样,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确保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3)注意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方面这种人才必须够精通物流与电子商务能将二者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结合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但是比较悲剧的是,无论是从物流管理教育上说,或是在电子商务的教育上来说,均不能达到高水准的状态。电子商务和物流分开授课,若有涉及均是点到为止。所以,在大学中宣传我们需要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课程结合性的学习,二者齐头并进。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知识面才会完整,而不至于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5.结论

由上面这些讨论我们了解到物流配送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以更好的降低为物流运行成本,加快物流流通速度,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顾客对电子商务的满意度。(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丁涛.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策略[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