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3:21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1

关键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09-0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现代职业教育是在传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基础上生成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育的现代化、体系化、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台上,中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好基础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转型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从规模走向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对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转型发展,巩固基础,提高质量指明了路径。笔者学习《决定》后深刻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的关键在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内涵的强化、基础的巩固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认真学习、把握《决定》精神的基础上,以内涵为重心,以质量为重点,遵循好一个指导思想,坚守好三项基本原则,落实好九大举措。

一、遵循一个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任何发展都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自觉作为。没有科学思想作指导,发展可能会出现曲折、反复,或者误入歧途,甚至夭折。《决定》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确定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等职业教育要在现代职业教育平台上巩固提高,必须认真学习落实好这一指导思想。

《决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心突出、目标明确,内容具有整体性、举措具有针对性、发展具有系统性。这一思想以质量为中心,强化内涵,着眼发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巩固提高来说,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重点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一切教育的宗旨,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核心能力和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与超越;“服务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在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满足为民生服务要求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必须围绕就业展开。

“适应技术进步”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任何技术都存有生命周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依据技术进步及时变革教学内容;适应“生产方式变革”,是职业教育使命所在,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自觉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公共服务”,是教育公益性原则的体现,更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特质的具体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才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着力点;才能真正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走出事实上以招生为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促动来改变自身生存的被动状态,通过内涵的强化、质量的提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守三条原则

《决定》围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架构,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般与个别、政府与学校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五条基本原则。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必须重点坚守好三条原则。

(一)坚守好“服务需求、就业导向”原则

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入工作体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职业教育是横跨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现代与未来的跨界、跨时空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职业教育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技术推广,都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航标,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决定》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五个“对接”的要求,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使命的体现,彰显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可行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巩固提高的目的,必须以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二)坚守好“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原则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必须坚守好“产教融合”原则。“产教融合”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新形势下产教如何融合,其着力点是什么?《决定》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前两点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最后一点是对职业学校的要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巩固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恪守产教融合原则,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自觉衔接、自觉配套是必由之路。

特色是职业学校保持旺盛、持久生命力的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按职业教育规律办学,突出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教育迥然不同的办学特色。职业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就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实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校企协同育人。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从职业教育的特质出发,努力激活自己的职业特性、产业属性,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培训人才,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推进自身的发展。

(三)坚守好“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建构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就业,可升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确立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教育举措。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传统理念。技能学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部。技能学习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不断增强,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基本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放松。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系统建构理念出发,致力于中职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基础知识的建构。其次,要从“多样成才”的理念出发,既要重视学生的就业,也要重视学生的升学;既要让学生学会动手,也要让学生学会动脑;既要培养学生岗位工作的能力和精神,也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此,必须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修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强化九大举措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以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吸引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这表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新形势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是必由之路。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其内涵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决定》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建构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平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在法人治理结构上探索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产权与治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教代会、工会等治理机构的作用,在投资者、管理者、执行者、学校教职员工之间进行权力制衡、利益制衡,既保护出资人的利益,又维护教职工的民益;制订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必须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将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回归学校。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也是核心要素。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决定》立足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出了七条实施路径。第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改革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第三,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第四,加强实习管理,健全学生实习保险制度;第五,推进“双证书”制度;第六,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第七,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三)做好招生工作

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招生工作,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奠实基础。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升华。就目前社会“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认知现状来看,从公众意识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的差异来看,要巩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必须稳定中职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中等职业学校一要在理念上高度重视学历招生工作,多种措施加强宣传,稳定学校的发展规模;二要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必能成,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三要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减少在校生的流失,提高在校生的巩固率;四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汲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奠定物质基础。

(四)“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课程是职业学校教学的核心载体,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素。围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决定》指出,建立一个“机制”,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两个“衔接”,即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体系实现了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衔接,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标准开发与标准应用的衔接,是一个内容科学、中心突出、举措具体、特色鲜明、联动发展的课程体系。

(五)依据教师资格标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要素。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决定》从一般与个别、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实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加强校长培训、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举措。

(六)“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时代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水平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明确了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举措,为我们指明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是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二是开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四是建设信息化平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项措施,着眼于应用,着眼于发展,覆盖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七)加强与优质学校、城市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扶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不仅规模急剧扩大,办学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部分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已达到了世界水平。但从整体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比,在思想理念和办学水平上还存有较大差距。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在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对口合作,借船出海,借势发展,拉长短板,整体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八)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能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就业是办学的目标和生存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但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角度来说,仅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就业能力的建构和培植上又是不够的。《决定》从学生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出发,将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相融合,提出在加强技术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强化文化基础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样化发展、多样化成才提供必要的充足的备用能量,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更新理念,强化文化课教学。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2

世界各国都把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教育史上几次重大的教育战略调整都源于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自然成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0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成立。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08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表明江苏在全国率先把质量监测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布局。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也在同一年成立。2011年9月16日,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另外,甘肃等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杭州市下城区、江苏省如皋市等区县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建立。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存在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划,我国正逐步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本期刊登的数篇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基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三次江苏省中小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

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国家、省及地、市、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投入与产出状况,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引导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质量监测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工作。以往那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健康,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做法,主要基于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当面对诸如“对于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学生”这样的调查结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学生们能从中引发思考,得到借鉴。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3

   (一)国家复兴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标志,如何培养一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性课题。培养一名具有基础科学知识、有创造力、有社会融合力的人才就必须把素质教育真真切切地放到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来,完成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因此,教育的理念、方法、监测以及评估等均需要改革。“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3]如何办好学,怎样教好学,怎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难题。制定出不但能与中考、高考为标志的传统评估标准相异,且能满足社会意志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已迫在眉睫。

   (三)与世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评估标准融合的需要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已经逐渐由原有的科学性评价体系转向为科学性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还专门建立起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机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2003年组建了由教育部原评估与预测司司长克劳德德洛为主席的“学校未来全国讨论委员会”。国际上也组建了评估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为更好地融入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我国应建立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

   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从系统监测理论的层面上看,所谓监测是监测主体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对受测客体发出指令引导并纠正其把错误的状态转回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由此可见,监测的首要目的是纠正错误的状态,它的根本目的是达到系统目标。

   (一)明确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进行基础教育监测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依据,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强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此指导下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还应坚持以下原则:其一,监测要有法可依。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要将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改革标准作为依据。其二,监测要具有科学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制订监测标准、开发测量工具、抽取适当样本、收集数据等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科学性的原则。其三,监测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要将监测与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融合,推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和教育质量观念,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教育督导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有效的教育督导制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管理水平好坏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将教育督导的针对性有效提高,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通过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控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方可为教育监督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指引其督导方向,更好地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三)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因素

   首先,监测主体。基础教育是每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必须参与的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因此,政府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负责人。我国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逐层管理、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自然成为了基础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同时也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由决策、实施、监测三个部分组成。而监测由专有的监测机构执行,由此可见,地方的监测机构是监测过程的根本主体。其次,监测客体。质量是相对于产品而产生的,产品不存在何谈质量,质量不存在就不会产生质量监测。所以,有人认为“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产品就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但其却忘记了最本质的问题,相对于企业(采购—制造—销售)的模式可联想到基础教育(招生—教育—升学)的模式,可是两者在第一个部分就有所差异,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付出原料费用,相对而言,学校招生却需要政府支付教育经费。所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教育经费和学生支付的学杂费,他们所支付的是基础教育服务的费用,因此,政府和学生共同购买的基础教育服务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客体。最后,监测内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考查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状况,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成长方面,应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成绩两方面进行监测;在教师成熟方面,应从教师综合素质、应尽义务以及教学成绩三方面进行监测;在学校发展方面,应从学校行政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究以及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监测;在标准制定方面,应从监测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具有科学性等方面进行监测。

   三、基础教育质量评估

   (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存有弊端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自教程改革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果,基本达到了质量监测的标准要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作用,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仍存有一些弊端。对待评估的认识有待加深,不能充分理解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意义;对构建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仍有怀疑、观望、迟疑的思想;评估的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仅由职能部门进行统筹、评估、协调,许多负责基础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评估内容单调不均衡,小学的质量评估主要在语文、数学等科目上,初高中也仅停留在中、高考等考试科目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仍不具有科学性,并且以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估依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评估方式没有创新,仍沿用经验的调研监测对特定学校、特定教师、具体学生的评估。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方案教育体制改革课程建设

0引言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这些目标顺利实现,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各项工作,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相应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方向与目标

1.1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而采取有效的改革方案,能促进这种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1.2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整个时代的呼唤。为此,教学中应该结合时展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3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如果方案不完善,未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而综合采取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教学效果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作用。

2基础教育改革方案面临的挑战

2.1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学习局限于做笔记、听课的方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2教学方案不完善

对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规划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

2.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忽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4课程开发不到位

教学中对课程开发不重视,或者课程开发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

3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对策

3.1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结合时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例如,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注重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二、调整学生学习心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克服烦躁、失落等不良心理因素。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劳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3.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任课老师、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基础。第一,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片面的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品德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重组织各类课堂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完善教学改革方案

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才艺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动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3.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引进技术先进、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素质教育顺利推进准备师资力量。要做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也要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骨干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组织任课老师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开展集体听课和评课活动,促进任课老师相互提高和进步。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任课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他们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

3.5重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特色,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工作,并做好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工作,对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4结束语

总之,为推动基础教育各项工作更好开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采取合理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推动教育改革方案有效落实。从而更好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封喜桃.基础教育改革与高师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评论,2013(1):42-44.

[2]武军会.基础教育教师一体化教育模式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76-179.

[3]王竞人.浅谈基础教育改革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34.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5

论文摘要:文中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一系列优农政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这样的政策以及农民兄弟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及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较多,教育底子薄弱,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加紧建设的重点。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代课教师尚占一定比例,教师负担较重,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开展的不足严重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关键。

2.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发展农村基础经济

2.1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国必须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城市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和任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度、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环境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导致教育经费十分紧张。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l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l5.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以1998年为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为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的2/3,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只占27.5%。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县间教育投资也相差较大。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还应进一步加大,以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教师待遇。最终提高基础教育效果。通过基础教育的改善来提高农民整体知识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加强农村女童教育,提高农村未来科技人才数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还十分严重。以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为例,04年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在凌云县的一个乡,女孩入学率只有75%。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形也不乐观,越往高年级的女孩越少,能上初中的就更少。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或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华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们只能到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报酬低廉的行业,她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女性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新的分工格局把农村妇女推向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位置。今天的农村女童是未来农村的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这支人力资源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实施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正视目前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拨出专项女童教育资金,采取减免学杂费等办法,特别是要多重视、关注和支持目前资金困难的“春蕾计划”,为女童入学提供经济支持。

3.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升学,许多地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学习等,对于加快农村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家长会等手段不断的对学生家长进行改革理念的宣传,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结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中间要通过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教师进修机会、教育资源支援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同时还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才能加大投入。避免年级轻轻就外出打工等现象的出现。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从两方面共同着手,为我国发展小康型新农村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2]李海龙.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3]赵玉鹏.农村基础教育的有效实施[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6

基础教育是有机的整体,是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社会和教育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增强。可以说,当生态学上升到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1]。基础教育的生态适切性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挑战和突破了传统思维所设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基础教育不是一座孤岛,它是整个教育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一个节点。从纵向结构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当高等教育在招生、就业、课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变革的时候,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具有规划人生的能力。当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形成时,这种均衡将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形成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2];从横向结构看,基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联系。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够跟社会结构合拍,而不是脱节。

2.动态平衡性

生态教育是一个不断运动和生成的过程,不能把基础教育均衡理解成一个静止的文本。雷尼尔(robertReginer)批判了教育上的形而上学和缺少对整体相互联系的重视,提出“神圣循环"的方法,它象征着和谐以及对生命形成于一系列的循环运动中的信念[3]。在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依赖,在连续的循环中交换物质流和能量流,这些生态的循环犹如回馈的环线。基础教育系统中,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之外,还包括信息流和价值流,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换和相互影响,保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它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3.开放性

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必须海纳百川,要有包容的心态,跟系统外的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借助一些平台,及时争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同时,系统也应该敞开大门,让社会能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成果。就教育系统内部来说,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不能固化在一个部门,需要构筑一个能让它们自由流动的渠道,这样才能使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4.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就是指系统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管理和社会等,但是当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因素作为外因所产生的影响效应会逐步递减,渐渐让位于系统内部的生态因子。这些内部的生态因子整合在一起就是教育结构。因此,自组织性就是让教育结构充分的优化,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期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

二、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失衡分析

1.基础教育供给和需求失衡

为了维系基础教育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特定的、充足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就是教育资源的输入。它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基本内容。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在相对不变的“输入—输出”比的作用下才能建立“稳定态”[4]。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飞速扩张,广大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为强烈,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1997年至200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开始由2.5%增至3.41%,可是这仍没有实现《教育法》规定的至2000年末达到4%的目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与人均GD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5]。教育质量是靠教育资源来保障的,而教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加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之间矛盾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2.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现在,基础教育生态系统面临两个突出问题,其一,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其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所谓结构是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合理的结构有利于基础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怎样在区域、城乡、学校和群体之间进行配置,成为了影响教育均衡的最主要的因素。这其中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就教育经费而言,根据《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129.11元,其中城镇1244.00元,农村1013.80元,农村比城镇少230.20元,是城镇的81.49%;而东部小学生人均2262元,中部小学生人均1049元,西部小学生人均1142元,东部比中部和西部分别高出1213元和1120元[6]。

3.教育质量失衡

生态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质量无从谈起;质量是关键,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已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正逐步从外延式向内含式发展转变。其具体表现,就是从追求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均等到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构均等的转变,这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质量均衡使然。可是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来看,与实现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宏观来讲,由于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优质教育资源已经被优势群体和优势学校所垄断,弱势群体和薄弱学校陷入了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更谈不上创办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了;就微观来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被埋没,变成一个个只会学习、不会思考、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读书机器,素质教育最终沦为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盾牌。这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质量最深层次的失衡。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对策

1.运用耐度定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谢尔福德(She1ford)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7]。就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也要符合耐度定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各个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着失衡的现象。有的学校非常豪华,堪比贵族学校,而有的学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适当地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当然,这种生态均衡并不是“削峰填谷”,人为地遏制优势学校的发展,而应是“造峰扬谷”式地发展,要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

2.运用限制因子定律,改变学校的限制因子

所谓限制因子定律,又称木桶理论,指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8]。这个定律经过拓展和完善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在教育的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如经费、师资、教育结构和政策等。当前,对基础教育研究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影响本地区学校发展的限制因子,对症下药,尽量消除它们的限制作用和影响,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3.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并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含发展,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内含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自组织原理强调的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其中,教育结构自身的优化调整是自组织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跟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基础教育能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保证系统内外信息畅通;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要调整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学校的前后和上下的衔接,让所有的生态因素都能发挥作用,形成整体的合力。

4.运用输入和输出定律,加强教师队伍和网络建设

教育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就是经过“输入一输出",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基础教育来讲,我们觉得可以从人力资源(教师)和网络资源入手去探究生态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在目前情况下,要建立教师自由流动机制,使教师不再是“单位人",而是要成为“系统人"和“部门人"。从当前我国教师流动管理的现状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可分为短期交流、柔性流动和刚性流动三种模式[9]。通过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使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在区域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大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充分整合优秀的师资资源,使优秀教师能在网络上成为一个地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刘贵华.试论生态学对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

[2]杜东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3]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4]何绍福.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教育科学,2007(5).

[5]杨兆山.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

[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7

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①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农业生产专门人才,才能把繁重的农业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现代化。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手段。“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③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传统的农业劳动,只需要一般的经验和体能便可以承担,与劳动者科技素质关系不大。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需要逐步建立起技术密集型的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④要实现这些目标,科学技术因素起着关键作用,靠简单体力劳动的农民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必须通过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大批的具有一定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农业生产产业化的需要。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农民的专门劳动技能,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仅靠农业本身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努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产业,使农业剩余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⑤大量农民脱离土地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部门转移,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向具有专门劳动技能的岗位转移,这种专门劳动技能的获得,也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进行培养。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使受教育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给受教育者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谋生手段打下坚实基础,使他们能够不受土地的束缚,不再囿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能够脱离土地而流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带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⑥,特别是国家一直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城市,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欠账太多,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无暇顾及教育,加之僵化的教育体制的束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僵化的教育体制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体制僵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脱节,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在教育管理上,强调统一计划、高度集权,强调政府领导,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削弱了农村中、小学办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自为战,实行条条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已有的教育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办职教和成教,而是另起炉灶,由于农村职教和成教的设施、经费和人员很难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在办学形式上,政府包揽办学,缺少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滞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在教育投入方式上,片面强调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而事实是政府投入不足,却又不准学校教育依质论价,许多小康家庭希望多交钱让子女受好教育的愿望无法实现,既打击了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积极性,又自绝了教育投入的广大来源,农村中小学在双重压力下求生都难,何谈发展。这种僵化的农村教育体制,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很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广大农民也不能从投资教育中获益,严重打击了农民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落后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低劣。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困难,加之国家对城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使基础教育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000年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369万人,其中农村3586万人,占48.67%,⑦2000年全国普通中学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563.58亿元,其中农村191.77亿元,仅占34.03%,。⑧据此推算,城镇生均957.62元,农村生均383.08元,农村仅为城镇学生的1/3强,差别明显。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也存在巨大差别,2000年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515.12元,上海2795.88元,贵州329.06元,相差8.5倍。2000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50.53元,上海2207.08元,河南190.77元,相差11.57倍。⑨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在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下,更不用侈谈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以及师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后的基础教育条件怎么可能满足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呢?

3农村女童受教育机会得不到保障。由于经济困难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作怪,农村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据统计,湖北省2001年小学在校生女生只占47.06%,,普通中学女生仅占44.76%,低于男生10个百分点。⑩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山、穷等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童。据郝克明、谈松华等人的研究,人均收入300元以下的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男童为96.92%女童仅为83.74%,相差13个百分点;初中男生毛入学率为61.77%,女生36.45%,相差25个百分点,(11)农村女童失学现象比较普遍。

4职业技术教育缺位,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农村基础教育由于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实验农场、实验设施与设备,更缺乏职业技术课教师,无法开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课,即使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课,其教学内容也往往脱离当地实际。多年来,农村中小学一直没能围绕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含量太低,造成一方面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另一方面,农村缺乏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缺乏种田能手,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的尴尬局面。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学生看不到读书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家长看不到送子女上学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村的干部和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什么直接关系,直接影响了学生上学、家长助学和地方政府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农村基础教育只是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考试、升学服务;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以后不愿回农村,升不了学的回乡毕业生不爱农、不会农、不愿意务农;基础教育未能为当地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由于人才缺乏、影响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更加萎靡不振;由于生活贫困,农民又看不到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带来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办学助教的积极性,使基础教育发展更加缓慢,导致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更加落后。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2)因此,如何使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尽快走出恶性循环,形成“以教促富,以富促教,教富相长”的良性循环,是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凭证制度是指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是发给学校,学生或家长可用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的一种支付形式。这种制度的实施,将原有的政府基础教育经费由间接分配改变为直接分配,经费跟着生源走,使得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而展开公平竞争,进而促使公立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政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做出选择,对贫困家庭儿童适当地多发放教育费用,富有家庭则减少分配量,无形中起到均衡社会财富的目的,使得大量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上学,低收入家庭子女能够进入过去想上而又上不起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进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和教育效益滞后性特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一种落后和低效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实施教育凭证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以及各种其他原因,在我国,尤其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类群体,各级政府拨款、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对他们进行教育资助。但由于资助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导致资助资金大量“流失”,并没有真正解决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将补助金以教育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资助对象,再由资助对象交给就读学校,这样就可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而避免补助资金“流失”,使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真正得到实现。

2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促进公立、私立学校同步发展。长期以来,公立学校一直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形式。随着教育需求的不断膨胀,这种单一的办学体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立学校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但到目前为止,私立学校还只是公立学校的补充,公立学校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公立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缺乏竞争压力。也没有成本约束,教育质量不高,资金浪费严重,教师缺乏责任感等现象普遍存在。若实施教育凭证制度,经费跟着学生走,将教育选择权交给学生,置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于平等地位,不但有利于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有利于促进私立学校的发展。从而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促进教育公平。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中小学校际差别显著,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天壤之别,但收取杂费却是同一标准,而不是按质论价,这是不公平的。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不同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优质优价。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以后,一般家庭的子女若想上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在教育凭证之外另行交费,这样既满足了公民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又扩大了教育经费的来源,还体现了教育公平。

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为了贯彻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13)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注释

①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②、④、⑤、⑥、(12)、(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2、22、18、22、3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n],《光明日报1998年10月19日第一版。

⑦《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1页。

⑧《中国统计年鉴——200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702页。

⑨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383页的数据推算。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8

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①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农业生产专门人才,才能把繁重的农业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现代化。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手段。“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③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传统的农业劳动,只需要一般的经验和体能便可以承担,与劳动者科技素质关系不大。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需要逐步建立起技术密集型的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④要实现这些目标,科学技术因素起着关键作用,靠简单体力劳动的农民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必须通过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大批的具有一定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农业生产产业化的需要。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农民的专门劳动技能,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仅靠农业本身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努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产业,使农业剩余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⑤大量农民脱离土地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部门转移,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向具有专门劳动技能的岗位转移,这种专门劳动技能的获得,也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进行培养。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使受教育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给受教育者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谋生手段打下坚实基础,使他们能够不受土地的束缚,不再囿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能够脱离土地而流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带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⑥,特别是国家一直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城市,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欠账太多,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无暇顾及教育,加之僵化的教育体制的束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僵化的教育体制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体制僵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脱节,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在教育管理上,强调统一计划、高度集权,强调政府领导,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削弱了农村中、小学办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自为战,实行条条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已有的教育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办职教和成教,而是另起炉灶,由于农村职教和成教的设施、经费和人员很难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在办学形式上,政府包揽办学,缺少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滞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在教育投入方式上,片面强调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而事实是政府投入不足,却又不准学校教育依质论价,许多小康家庭希望多交钱让子女受好教育的愿望无法实现,既打击了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积极性,又自绝了教育投入的广大来源,农村中小学在双重压力下求生都难,何谈发展。这种僵化的农村教育体制,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很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广大农民也不能从投资教育中获益,严重打击了农民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落后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低劣。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困难,加之国家对城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使基础教育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000年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369万人,其中农村3586万人,占48.67%,⑦2000年全国普通中学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563.58亿元,其中农村191.77亿元,仅占34.03%,。⑧据此推算,城镇生均957.62元,农村生均383.08元,农村仅为城镇学生的1/3强,差别明显。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也存在巨大差别,2000年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515.12元,上海2795.88元,贵州329.06元,相差8.5倍。2000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50.53元,上海2207.08元,河南190.77元,相差11.57倍。⑨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在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下,更不用侈谈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以及师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后的基础教育条件怎么可能满足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呢?

3农村女童受教育机会得不到保障。由于经济困难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作怪,农村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据统计,湖北省2001年小学在校生女生只占47.06%,,普通中学女生仅占44.76%,低于男生10个百分点。⑩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山、穷等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童。据郝克明、谈松华等人的研究,人均收入300元以下的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男童为96.92%女童仅为83.74%,相差13个百分点;初中男生毛入学率为61.77%,女生36.45%,相差25个百分点,(11)农村女童失学现象比较普遍。

4职业技术教育缺位,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农村基础教育由于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实验农场、实验设施与设备,更缺乏职业技术课教师,无法开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课,即使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课,其教学内容也往往脱离当地实际。多年来,农村中小学一直没能围绕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含量太低,造成一方面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另一方面,农村缺乏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缺乏种田能手,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的尴尬局面。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学生看不到读书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家长看不到送子女上学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村的干部和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什么直接关系,直接影响了学生上学、家长助学和地方政府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农村基础教育只是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考试、升学服务;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以后不愿回农村,升不了学的回乡毕业生不爱农、不会农、不愿意务农;基础教育未能为当地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由于人才缺乏、影响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更加萎靡不振;由于生活贫困,农民又看不到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带来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办学助教的积极性,使基础教育发展更加缓慢,导致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更加落后。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2)因此,如何使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尽快走出恶性循环,形成“以教促富,以富促教,教富相长”的良性循环,是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凭证制度是指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是发给学校,学生或家长可用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的一种支付形式。这种制度的实施,将原有的政府基础教育经费由间接分配改变为直接分配,经费跟着生源走,使得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而展开公平竞争,进而促使公立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政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做出选择,对贫困家庭儿童适当地多发放教育费用,富有家庭则减少分配量,无形中起到均衡社会财富的目的,使得大量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上学,低收入家庭子女能够进入过去想上而又上不起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进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和教育效益滞后性特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一种落后和低效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实施教育凭证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以及各种其他原因,在我国,尤其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类群体,各级政府拨款、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对他们进行教育资助。但由于资助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导致资助资金大量“流失”,并没有真正解决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将补助金以教育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资助对象,再由资助对象交给就读学校,这样就可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而避免补助资金“流失”,使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真正得到实现。

2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促进公立、私立学校同步发展。长期以来,公立学校一直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形式。随着教育需求的不断膨胀,这种单一的办学体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立学校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但到目前为止,私立学校还只是公立学校的补充,公立学校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公立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缺乏竞争压力。也没有成本约束,教育质量不高,资金浪费严重,教师缺乏责任感等现象普遍存在。若实施教育凭证制度,经费跟着学生走,将教育选择权交给学生,置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于平等地位,不但有利于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有利于促进私立学校的发展。从而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促进教育公平。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中小学校际差别显著,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天壤之别,但收取杂费却是同一标准,而不是按质论价,这是不公平的。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不同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优质优价。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以后,一般家庭的子女若想上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在教育凭证之外另行交费,这样既满足了公民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又扩大了教育经费的来源,还体现了教育公平。

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为了贯彻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13)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注释

①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②、④、⑤、⑥、(12)、(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2、22、18、22、3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n],《光明日报1998年10月19日第一版。

⑦《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1页。

⑧《中国统计年鉴——200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702页。

⑨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383页的数据推算。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9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教育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教学”是在借鉴国外有效教学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当下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进行的积极反思,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从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发展至今,学界对“有效教学”内涵的阐释也是不断地深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有效教学的看法是随着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比如,60年代人们关注的是教师的品质,70年代则强调教学行为,80年代关注教学活动,90年代则更多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而到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知识增长、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三个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可见,教学是否有效,核心是看学生是否取得了学习进步,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考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指标,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然而,根据这一标准来衡量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依然普遍存在。根据“有效教学”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以此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的必要性

教育部于2006年12月正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认识不到位,轻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增强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必要性的认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1.公共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基础课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其智力、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打好基础。公共基础课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虽然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这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也是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本质区别。

3.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今后适应科技发展和职业转换提供必要基础。当今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升级变化迅速,职业的综合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职业岗位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学好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将来进行职业迁移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4.公共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形成公民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等基本素养,培养其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职业道德,可提升其道德修养,升华其人生境界。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探索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10

一、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旨在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及时准确地把握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是以教学质量为监控与评价对象,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通过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及相关认识表现分析来获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并对教学效果实行反馈控制的过程。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核心与关键。教学质量评价对监控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是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与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科学、公正、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激励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引导学校教学管理向科学健康方向发展。相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上进心,最终将会导致不良教学行为的出现,抑制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

2.“优质均衡”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教学质量观是指用什么标准来监控与评价教学的效果。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应该是发展性的质量观,是符合发展目标的质量观。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均衡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但均衡是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存在差异,教育均衡发展也应是分层次的,高水平和低水平的教育均衡状态可以并存,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均衡水平。优质均衡是指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是相对于已经达到的初步均衡或基本均衡而言的。高标准、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率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特征,[1]教学质量向“优质”“均衡”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指引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观更应富有目标性、发展性,在科学预测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基础上,关注学生全面与个性能力发展,追求学生内在潜能的最大发挥,实现学生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

二、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末,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完成规模扩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摆上了重要位置,随之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也相继展开,力图以评估促管理,实现基础教育内涵发展。2002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义务教育监测系统项目,该项目着手在全国建立义务教育监测系统,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学业情况监测试点,主要监测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就已经指出“加快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办法。”[2]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强势推动下,各地将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参照上级下发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制订了本地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各地在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效。但是,现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实施办法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监控与评估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国内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都非常重视监控与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即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诊断,了解它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信息和建议。[3]而目前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班级、学生、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对纵向发展的相关问题关注明显不足,导致教学质量监控是总结性的、甄别性的,而不是形成性的、发展性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改进、激励作用明显不足,没能很好地发挥标杆作用、促进作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意在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追求的实现。

2.监控与评估范围不够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目前主要以学生和教学督导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主,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应包括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不仅是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环节,还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优化等范围,应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与评估。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学校的发展提高。

3.监控与评估实效不够理想。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上研究者都比较重视各种终端信息的采集,但对于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及发展性的信息关注不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时效性较差,缺乏动态管理和调整,不利于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影响教学质量评估诊断、促进效用的及时发挥。

4.监控与评估的主体比较单一且缺位。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评估过程中存在着监控主体单一、缺位等问题,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主要由教务处或其他处室承担,教师仍然处于被管理的状态,更多时候是“监控与评价”的对象,忽视了教师这一影响教学质量关键因素的积极性的监控主体地位。被监控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障碍,使有的教师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评估的激励、促进功能的发挥。

三、构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使得对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南京市鼓楼区地处南京市中心城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区教育底蕴深厚,教育资源优势十分突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目前鼓楼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向“体系完善、内涵深厚、队伍一流、发展均衡、全面优质、优势彰显、人民满意”的具有全国一流教育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区的目标迈进。为促进鼓楼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落实区委提出的“有效教学、绿色接力、质量为魂、卓尔不群”的工作要求,进行适合鼓楼区自身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系统研究,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实践研究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鼓楼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依据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工作,是一项巨大而艰苦的工作。针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经验,在鼓楼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建构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为有效发挥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的选择,涉及的因素很多。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就必然要求把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形成从领导到普通教师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才能日益深入人心,才能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遗憾的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导致了教育的畸形发展。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侧重于定期测试成绩,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学科成绩班级排名或本地区学科成绩排名等这些能够以升学率、分数直接量化且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很少有人去思考教学质量还包含除分数或升学率以外的别的什么内容。而现代教育理念则要求人们应树立全面的、动态的教学质量观。首先,教学质量是全面的教学质量,它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质量”,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质量”;强调全面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分数、升学率;强调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发展质量。其次,教学质量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演变。“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明确了各学科质量标准,建立了国家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和绩效目标。同时,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家长、社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质量中也就必须体现出这一发展趋势,在构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体系时,使学科教学质量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度得到提高,通过评估体系的建立,对课程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起引导作用。

2.关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功能的多样性。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进行功能定位是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建立的出发点。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功能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功能在于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引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向国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方向更健康、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师更加有效地教学、学校更加有效地管理;将评价结果以各种报告的形式反馈给政府、社会与家长,以期引起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引导社会对教学质量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此,在关注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以往的甄别、判断、选拔功能的基础之上,还要不断强化它的服务、诊断与促进功能,即对教学过程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质量问题进行诊断,了解它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信息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改进、激励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指标成为教学活动的标杆,促进教学过程及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环节的改革与发展。

3.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在全面的、动态的教学质量观之下,应建构起一个全方位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人的因素主要是指教师、学生。物的因素主要是指为了保障教学而提供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物的因素既定的条件下,要抓住人和管理这两个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人和管理的作用应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要建立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教学条件监控与评估、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估、教师素质监控与评估、学生质量监控与评估在内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关注教师的发展;既关注教学质量的终端显示,更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环节和过程;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既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更注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等。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使监控和评估体系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