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4:56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创意产业 价值链 知识整合

[分类号]G124

1 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将其纳入战略和支柱产业的地位,其发展规模和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运作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的活动。因此探讨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整合问题,对于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意产业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的说法。根据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有关创意产业较有影响的定义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对创意产业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这一概念,创意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另一个被多次提及且引用较多的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创意产业是指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这一概念中,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及推动,蕴含了一种新兴文化理念和经济实践。

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4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他的定义强调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中各个部门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

以上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重点突现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强调的资源主要是“知识型”的“创意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体现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效应。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应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及创新度很高的任何产业。从上述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和“知识及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

1.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是由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创意产业发展之初就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物理空间的集聚造成某一地区创意产业中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和组织结构复杂化,较之传统产业“线型”产业链形式,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明显呈现出“网状”的特征,加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形成了创意产业的融合趋势,这为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根据美国竞争战略权威专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延伸的产业价值链的模型来分析,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围绕某种特定市场需求或进行特定创意产品生产(或服务),其间涉及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起辅助作用的生产活动构成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例如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畅销,使得众多企业参与开发和分享哈利・波特的创意成果,它们在图书、电影、游戏以及衍生产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哈利・波特》的小说被翻译成64种语言,前6部小说的全球总销量超过了3.25亿册。而由时代华纳投拍的《哈利・波特》,前5部电影的票房累计43亿美元。游戏方面,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就已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同名的游戏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任天堂的新一代游戏机)上同步发行。在美国,mattel和Hasbro公司(两大著名玩具生产商)共同负责对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罗琳的官方网站也成为魔法幻想的奇趣乐园。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价值增值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可见,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意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其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共享,产生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由此,从事相关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之间形成了互为基础、互为依存的“网链”关系。

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分析

2.1 创意产业价值链与知识整合的关系

所谓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企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共享并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知识,最终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知识整合过程渗透存在于创意产业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它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正是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在影视产品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基于影视特技、三维动画和视觉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产业的渗透,使得电影、电视等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技术和内容的有机融合。“3C”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催生了大量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兴业态,推动了文化创意内容的有机融合。例如,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即时聊天、在线游戏以及下载音乐和观看影视节目等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实现网上聊天、下载图片音乐以及互动游戏等功能。而《云南印象》、《印象・西湖》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则巧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源远流长的民俗传说、名闻遐迩的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形同于知识创新活动的螺旋上升过程,知识整合与转化活动贯穿始终。根据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型揭示。知识转化有4种基本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如图2所示:

据此分析产业价值链的知识转化过程。

创意设计阶段:表现为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到创

造新的隐性知识过程(社会化)。新的创意设计,通常产生于个人长期经验积累到某一时期的灵感进发,这依赖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头脑风暴)情境模拟、反复实验等。对创意企业而言,由于交互间的个体大都具有共同的心智模式、行业经验及相似的观点,彼此的碰撞交流有可能催生一项新的创意或设计方案。

产品开发制造:是把创意理念(设计)开发、制造、转化为一项创新(产品),以获得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因此需将创意设计(隐性知识)明晰化,一种明确的概念性知识,如通过隐喻、类推、形象化语言、可视化工具等创作新成果,或项目组合作开发制作新产品(合作学习),进行模拟试验等。此形同于把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外在化),其间蕴含大量艰苦的知识创造活动。

市场运作推广:为实现产品的商品化,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案(平台)将企业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以保证整个组织(或产业价值链企业)、人员能及时得到必要知识(信息),此过程借助某一机制(组织机构、信息平台、实施方案等)将企业组织(伙伴)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组合化),围绕新产品市场化目标,实现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等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版权买卖、授权许可等方式,使创意成果(作品、动漫游戏、新型设计等)在社会传播,实现商品价值的市场最大化。

商品消费阶段:新作品、新成果通过商品交易会、展示会、媒体传播、零售商等渠道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由此获得新商品的知识产权消费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同行同业者也从新产品中有所启示或领悟,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这如同显性知识转化为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部化)过程。

所以,从创意产业价值链中可以看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其形成依赖于个体和企业组织固有的知识创新,其间,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部化的互相作用和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创意生成、产品开发制造和知识共享与转移的过程。学者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组织知识产生螺旋,在这个螺旋中,知识逐渐由个人层次上升到团队层次,进而上升到企业层次。

创意产业价值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进行知识创新与转化,实现财富创造的整合过程。其生产运作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价值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个知识链,一个创造递增价值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价值链。

2.2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障碍分析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个体的创造,但是促进个体进行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则需要一个环境和过程。而知识的特性及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个体和组织认识理念的偏狭,加之企业间个体和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别,都会给现实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带来制约。

2.2.1 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会妨碍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实施在创意设计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尤其是个体员工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才华、经验、技巧等)为集体共享。而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维上必从的一言堂”体制,“一招出错、万策遭贬”的狭隘偏见,僵化保守的用人机制,个人间的自私嫉妒等都会防碍个体主动奉献、大胆创新。

在产品创作开发阶段,既需要把个体独特高妙的设计理念和创意(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还需要多家创意企业齐心协力的精诚合作。从创意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来看,更需要将艺术、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种知识很好地融合创新。然而创意产业领域,行业间利益之争造成的隔膜疏离普遍存在,缺乏灵活应变的扁平化组织机制,缺乏先进科学的知识系统工具支撑,无法建立知识转化所必须的信任机制和高效的创新团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进程。

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个人,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所形成的绝对优势,达到控制市场规则和相关行为的目的,以换取应得的回报。企业在知识垄断和知识共享之间抉择的矛盾心理形成对知识共享的认知障碍。这在一定时空内可能阻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例如相关企业利用专利联盟操控产品价格,限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遏制了创新性企业的成长等。

2.2.2 知识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知识共享的实施

・知识低成本共享与知识创新高风险性并存、知识创新长期性与知识使用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创意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动力,甚至不愿投入成本进行知识创新,加上知识共享中各方所得利益的失衡,知识作用的难以准确度量和评价,都使得创意企业在面对“成效不确定性”时很可能仍沿用“有把握的旧惯例”,而拒绝吸纳新知识、新模式。

・知识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零边际成本传导,这导致了创造知识的企业面临着能否得到他人使用知识时的合理回报。一方面,预期的知识接收方者难以准确评估所买知识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知识出让者在知识交易时面临着外泄的风险:买者在合约终止时可能出售知识,或买者可能或多或少地把知识泄露给未授权的使用者。知识共享导致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会直接阻碍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知识本身的隐含性也阻碍了其共享实现。研究证明,经过说明的知识和编码性知识,失真程度较低,便于传播;而具有特殊价值效用的隐性知识传播,则需要特定组织的共享机制来推进。

可见,知识共享效果取决于供需双方的真诚合作与彼此开放程度,取决于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与推进社会知识创新平衡机制的构建。

2.2.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制约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有学者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知识的价值,吸收它们,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他们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建立在个人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但并非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叠加。它一方面依赖于组织与外部环境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与企业专业知识的性质和分布密切相关。另有一些研究者也从组织学习、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等角度考察吸收能力。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总体上存在以下观点:吸收能力既与知识本身的属性有关,也与企业内外部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知识吸收的情况不仅取决于吸收方的吸收能力,还受到受让方诸多因素的制约。

3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保障机制

3.1 鼓励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创造交互式沟通的良性环境。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动相关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改进组织内、外知识、信息的交流通路,提高企业识别核心领域的知识需求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知识特性带来的共享困难。

创意产业的发展聚合了大量知识型人才,成功的组织间交流使人们可以以价值增值的方式应用他们的知识。创意产业的集聚特征也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集聚在一起的同类企业可以营造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氛围,创造把知识转化为新产

品和服务的契机与途径。

3.2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创新,其产品多是创作者个人或组织创意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合理垄断权力。创意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易逝性、难控制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其产权问题必须由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和调整。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是创意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而且是激发创意产生,推动创意成果转换,促进创意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

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制度没计应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一方面,既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的市场秩序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可以在创意产业园区或企业里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对企业和产业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一条龙”综合服务。如,在创意研发阶段,注意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在知识产权交易阶段,加大政府对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公共平台建设与投入,完善公共网络建设及服务,重视对新兴的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企业投资、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共享评估体系

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和估值,缺乏合理的知识转化有偿机制,就不可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这不但妨碍了创意产业领域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还极大阻碍创意企业生产力的转换和创意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从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激发个人创作、促进社会进步的多维角度,探讨研究与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性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体系,例如,对有关创意企业的原创产品、专利成果、服务(项目)品牌等知识创新成果,结合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技术创新程度、是否有利于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给出多重权重的量化估值,为企业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社会信誉评价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照。有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知识整合的内外环境,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的推进个人和企业间的知识整合活动,从根本上消除知识整合的障碍,推动知识共享局面的形成。

3.4 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的重要基础。创意产业的知识整合依赖于企业整体知识整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推进创意产业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剧烈变化的企业环境下,只有能快速进行产品创新,并且拥有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面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而企业吸收能力更强调整合、构建和重组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能够及时地根据环境变化更新知识的能力,使能力与环境保持一致;二是强调整合和重组组织内、外部的知识、技巧、资源和功能性能力来配合环境的改变。总之,企业的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必须随时淘汰旧知识,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来,这个任务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知识整合任务本身来说,它也永远不会停止于某一点,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都需要摒弃旧知识,进行知识更新。

4 结语

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知识整合,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的知识整合过程。一方面,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市场的支持和产业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吸收和创造新知识,因而需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只有适时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顺利实施的环境和保障机制,取得多方社会资源的相互配合,才可能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效益最大化,创造产业链企业互动双赢、共同获利局面,从而促进产业系统整体升级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主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0-13

[2]DCmS.Creativelndustry:mappingDocument1998.UnitedKingdom.DepartmenlofCulture.mediaandSports.[2009-12-23].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ee_library/publications/ar-chive1998/Creative_lndustries_mapping_Document_1998,htm.

[3]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96:90-98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6-37

[5]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经济管理,2009(2):31-47

[6]卢锐,知识整合理论研究,情报杂志,2005(11):85-87

[7]nonakai,Konnon.theconceptofBa:Buildingafoundalionforknowledgecration.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8]lnkpen,DinuraC.aKnowledgemanagementrocessandlntemational-JointVentmeorganizationScience,1998,19(4):454-468.

[9]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etlveonlearningand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31-01

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知识产权的运用为载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低碳经济的绿色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文化产业先进性的重要尺度,创意产业所孕育的创新和创意,更能成为文化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加快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

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惩处侵权行为,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知识产权的运用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今天再一次提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就是要为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产业发展初期就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日后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创意产业的保护已经有较多的形式和措施。《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加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条例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涉及了我国创意产业相关子行业,但法律体系仍不健全,在解决各类侵权案件中的实际作用和完备性需要进一步提高。陕西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突出的科技资源优势,这些优势都为陕西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陕西省政府陆续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陕西省知识产权专项战略》和年度《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关中、陕北、陕南十一市(区)知识产权协作协议》等地方性的法规来保护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并采取优惠政策来调动文化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西安市举办知识产权与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交流研讨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于充分开发利用陕西文化资源,发挥陕西的科技优势,促进陕西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掘知识产权工作的内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陕西的情况来看,各类知识产权形式的拥有量明显的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大力改善,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创意产业知识产权问题必须由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和调整,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必须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因此,发展创意产业更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发创意企业的创新活动。

第一,围绕创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由政府部门牵头并结合实际经验,系统制定适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并且按照创意产业各子行业的特点制定专门的保护办法,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在创意成果的开发阶段,政府部门应鼓励创作者尽快进行版权登记,通过版权行政管理机关的版权登记进一步明确版权的归属,并对已经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意产品进行专利保护。在创意产品销售阶段,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简化司法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有效的增加侵权成本,抑制侵权发生。在创意产品消费阶段,应着力打击市场侵权行为,在严惩盗版的同时,逐步提高消费者的产权保护意识,保证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创意产业各子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不同,应研究制定适合出版、动漫游戏、广告、影视等行业的保护制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将其纳入保护范围。

第二,整合现有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加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专业化的组织和监管。针对当前知识产权多头管理的现状,尽快实施统一的管理,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著作权、专利、商标等保护形势合为一体,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范围。同时,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的综合执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切实保护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新时期网络盗版侵权案件占全部版权案件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数字化盗版暴露出的问题也更为棘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保护措施。

第三,培育知识产权中介组织,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扶持和规范知识产权营利性中介组织的发展。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评价、质押、交易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各种资质认证中心、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评价交易中心。建立共享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对企业和个人的创意进行保护,保障创意企业获得充分的利润,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建立维权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对版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3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资源不断进行交流、互动,根据外部流入知识的作用机制,可以将流入企业的知识划分为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两种类型,其中,企业技术知识流入主要是指与企业产品研发、工艺流程设计等相关的知识进人企业的过程,张景安将流入企业中的技术知识定义为能够为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与技术相关状态与变化的知识,具体包括产品技术工艺或诀窍、硬件设备及使用以及产品技术条件等方面的知识,企业市场知识流入主要是指关于市场产品流行趋势、消费者需求偏好变化以及竞争对手产品经营策略等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过程,高效率的市场知识流入能够提升企业洞悉市场产品流行趋势、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评估竞争对手未来发展策略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中,随着企业市场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倡导时尚、新潮流的企业营销创意研究逐渐兴起,并成为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关注的焦点之一,管理学者们逐渐将创意的理念引入企业创新实践研究中。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企业创新实践过程持续、深入、系统的分析与解构,引发了学者们对于企业创意与创新之间相容性问题的重视,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amabile等指出,企业创意是企业形成生产经营活动新思维、新想法的能力。企业产品若要获得市场认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前提是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市场洞察能力和领先的产品设计理念,良好的创意意味着企业获得了可靠的市场信息与资讯、具备了明晰的产品研发与设计理念以及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产品研发与销售决策模式,基于企业市场营销的视角,im和workmant将企业创意分为产品创意和营销创意两种类型,其中,产品创意是指实现产品在外形、功能及品质上的新奇性、独特性及其所能带给消费者的感受程度;营销创意是指企业通过拓展特殊的销售渠道和特色营销方案,将新产品的创新与独特性展现给消费者,获得消费者认可和青睐的程度。

1研究假设

1.1知识流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只有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知识整合、利用能力,才能够对外部流入的知识进行充分消化、吸收,并与企业已有的知识进行融合与创新,形成新知识,促进企业创新成功,随着企业间合作联盟的持续发展,拥有深厚知识累积经验的企业,将更能够充分利用从这种联盟方式获得的知识从事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当然,这种跨越联盟或产业界线的外部知识流入对于企业整合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组织通过持续地获取外部知识能够降低组织内部知识的转移成本、提升知识转移效率以及增加知识资产的累积效应等,在技术复杂度相对较高的产业(it、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等)中,企业整合不同产业领域技术知识的能力越强,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贡献就越大,另外,作为产品最终持有者的消费者,其对于企业创新成功与否最有发言权,企业拥有丰富的消费者信息资源,将有助于企业洞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切实降低企业新产品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场定位失误,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组织学习经验曲线效应也表明,流入企业中的市场知识越多,企业内部关于市场发展前景越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在企业创新战略决策方面也越容易达成共识,此外,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也逐渐引起同行企业的普遍关注,拥有竞争对手所掌握的市场知识,就意味着企业可以精确地掌握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态势,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战略调整,提升创新绩效,随着外部市场趋势的变化,企业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总结,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进行功能改进或完善,保持企业创新绩效在较高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知识流入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1.2知识流入与企业创意

现代市场条件下,知识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扩充了知识存量,而且使得知识专用性更加明显,流入企业中的知识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点,虽然在不同领域间进行转移较为困难,但在其专属领域里却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weisberg认为,流入企业中的知识与企业创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企业中的知识存量适中时,企业能够获得创意绩效的极大产出,而相关后续研究也表明,企业中最佳知识存量就是技术知识发挥最大效用时的知识存量,企业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其需要某一特定领域中相关知识的长期积累,尤其是员工技术知识的积累非常关键,在企业创意形成过程中,技术知识是突破创意“瓶颈”和拓展创意延伸渠道的主要推动力量,wynder指出,企业外部知识流入主要通过员工招聘进入企业,知识在企业创意中发挥作用也主要通过员工的创造性灵感体现出来,此外,内外部知识间的互补性与协调性,又将促进企业员工在创意形成过程中不断加强团队学习与合作。

在企业产品营销活动中,产品市场空间、企业与外部行为主体间关系品质以及产品供应链发展态势是构建企业营销核心流程的3个维度,Hanavanich等认为,产品开发管理、外部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需要通过组织在市场上的表现反映,其中产品市场占有率是最能够反映企业创新绩效的指标之一,企业外部知识流入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而外部知识流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证实,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企业大多数产品创新成功都以企业富有创意的产品设计理念与计划方案为基础,wyn-der在其研究中明确指出,外部知识流入首先引发企业形成新的创意,其次才通过企业创意的引导和规制作用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成功率,一般来说,企业外部知识流入较多,知识储备较丰富的企业,往往在回应市场产品发展趋势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转变方面更为迅速和敏捷,更能依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企业创意活动,由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知识流入对于企业创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1.3企业创意与企业创新绩效

从当前学者关于企业创意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基于产品研发创意还是市场营销创意,企业创意对于企业创新成功的作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产品研发创意绩效,意味着企业对于外部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产品设计理念的构建均形成了自身独特且较为完备的计划方案,为企业新产品创造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而完善的市场营销创意则能够提升企业产品销售计划的成功率,将产品具备的新功能和新特性很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众多有关新产品创新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也表明,良好的企业创意能够促进企业在产品功能新颖性和独特性方面实现较大提升,进而增强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Song和montoya-weiss认为,一家富有创意的企业往往能够捕捉到外部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商机,并能够迅速提出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创意和市场销售创意,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进而增加企业创新绩效,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创意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研究提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研究样本

以2007-2008年度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通信电子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政策法规处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获得了2714份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764份申报广东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名称、注册性质、企业地址、邮政编码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上述样本分两批进行抽样调查,每批分别抽取500家企业,本次数据收集活动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271份,回收率为33.88%,其中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为26.63%,之所以问卷回收率较低是因为调研对象对于本问卷中的企业创意内涵把握不是很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本文的研究。

2.2样本统计性描述

我们采用频数分配方法对样本的基本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与同行相比的规模和研发投入,企业规模方面,在所有调研企业中,与同行相比属于大规模的企业有45家,占样本总数的21.1%;与同行相比属于中等规模的企业有121家,占样本总数56.8%,与同行相比属于小规模企业的有47家,占样本总数的22.1%,研发投入方面,在所有调研企业中,近3年新产品研发费用占公司营业额0~6.9%之间的企业有79家,占样本总数的37.1%;近3年新产品研发费用占公司营业额6.9%以上的企业有124家,占样本总数的58.2%;未填答的为10家,占样本总数的4.7%。

2.3信度与效度分析

知识流入方面的问题条目主要参考了miller、刘帮成等的研究成果;企业创意方面的问题条目主要参考了im和workman、amabile、陈艺超等的研究成果;创新绩效方面的问题条目主要参考了atuahene-Gima、刘宇等的研究成果。

关于量表信度的分析,根据项目相关度分析,剔除项目相关度小于0.4的问题条目,对具有相似性的指标进行了净化,利用Cronbach'sα系数对问卷的整体信度进行检验,一般而言,Cronbach'sα系数在0.6以上即可接受,0.7以上为较高信度,大于0.8则表示信度非常好,在量表的效度分析中,内容效度与构造效度是反映量表效度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本文的量表是在参考以往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且问题条目设计过程中大量参考了权威期刊的相关文献,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因此,我们将主要对问卷的构造效度进行分析,根据主流的量表构造效度分析方法,利用Kmo样本测度和因子载荷量来检验量表的构造效度,本文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量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发现,本研究测量量表的问题条目相关度均大于0.4,且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6,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而Kmo样本测度值均在0.7以上,且因子载荷量的比例也都在50%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3研究结果

3.1整体模型分析

在实证检验中,我们首先构建了直接影响模型(model1)来检验企业知识流入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然后构建了中间变量模型(model2)来检验企业创意在知识流入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在中间变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企业规模(model3)与研发投入(model4)对三者关系的影响,图2是未加控制变量的中间变量模型的分析结果。

3.2控制变量的影响

在企业创新实践过程中,企业规模大小是影响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研发投入对于企业创意形成、企业创意付诸创新活动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数据搜集实际以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来进一步分析知识流入、企业创意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当前理论界关于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的划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中企业规模的大小是依据调研对象对于自己所在企业与同行企业相比较来判断的,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大规模企业、中等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3种类型,而关于研发投入的划分标准,我们在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时发现,以研发投入为6.9%作为界线进行分组获得的两组数据较为均衡,因此,在研发投入控制变量分析中,我们将样本企业划分为研发投入为0~6.9%和6.9%以上两种类型,然后对上文的理论模型进行再一次验证,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发现上述实证模型的结果在不同规模和不同研发投入的企业模型中有极大的不同。

从表2可以看到,拟合指标中x2/df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1.78(model1)和2.46(model4),处于1~3之间,达到理想水平;GFi的最小值为0.888(model2),接近0.9的最低理想水平;CFi的最小值为0.931(model2),高于0.9的最低理想水平;tLi的最小值为0.903(model2),高于0.9的最低理想水平;RmSea最大值为0.059(model1),小于理想水平0.08,最小值为0.041,大于理想水平0.01;因此,推测本研究所有模型的拟合指标都达到了理想水平,可以用来检验各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在model1中,知识流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53,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因此,H1成立,在model2中,知识流入对于企业创新绩效与企业创意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1和0.41,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01,并且企业创意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38,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创意在知识流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而在model3中,我们发现小规模企业中企业创意并不在外部知识流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同样在model4中,企业研发投入少则企业创意在外部知识流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没有中介作用。

4结论与讨论

知识流入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企业创新实践来说,关键是流入企业的知识要能够切实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高效展开,这一发现揭示了致力于提升创新能力的企业应该将知识管理的战略重心从知识获取成本控制、知识获取渠道拓展等转移到有针对性地获取、吸收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与市场潜力挖掘等方面的外部知识上来。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4

(1武汉工程大学科技处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武汉市政府为促进“青桐计划”的推广,大力建设孵化器,促进大学生到孵化器创业,为大学生搭建专利创业平台。在调查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对专利和专利创业的基本认知,并提出相关建议,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

关键词:专利;专利教育;专利创业意识;专利创业扶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06

2013年8月,武汉市政府出台了全国首个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性文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意见》,从“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立“市天使投资基金、创业种子资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等十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发挥武汉人才资源的优势,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促进武汉知识经济的发展。“青桐计划”鼓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并入选2013年武汉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事件。本文旨在探讨武汉大学生对专利创业的态度和认知,探讨鼓励和提高大学生提高专利创业意识的途径。

1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创业意识是由创业需要动机意识、创业过程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创业手段意识、创业价值意识组成的个性心理系统,它影响着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和行为。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四个主要要素,该四要素构成人们创业实践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在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专利创业意识是指发明创造人将自己的发明或设计的产品依法申请专利,并利用专利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个性因素。专利创业意识突出表现为专利权人通过设立企业或创建新产业,把握机遇,利用相应的平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意识地投入市场中,以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不仅要求大学生拥有利用专利创业的心理品质,而且要求大学生在形成专利创业的心理愿望后,拥有通过调查了解相关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水平,将信息、资源、技术或机会以一定方式付诸于实际行动、实现某种目标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确定人生目标、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助于创新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培养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可以鼓励大学生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专利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2武汉市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调研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利用专利来创业的态度和认知现状,笔者于2015年5月组织项目研究团队对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对专利创业的态度以及意见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为76.67%,基本情况如下:

2.1对专利创业的基本认知情况

2.1.1大学生对专利创业有基本理解

调查表明,61.3%的学生认为专利创业是“利用专利技术来创造财富的所有活动”,10.8%的学生认为是“利用专利技术开办一个企业(公司)”,虽然有部分学生将专利概念局限于开发产品和其他方面,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对专利创业的概念认识准确。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能够对专利创业的概念有较为正确理解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过知识产权相关课程,有的大学生则因为自身兴趣,通过网站、新闻会等了解相关信息。另外,37.6%的学生认为专利创业的首要出发点是“挑战自我”,46.2%的学生则认为是“获取更多财富”,只有9.7%的学生认为专利创业是为了“解决就业”。

2.1.2大学生对学习专利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强烈

调查表明,62.3%的大学生对专利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只有7.6%的大学生对专利创业“不是太感兴趣”或“没兴趣”。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突破性思维、新颖性思维和独立性思维,难以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难以对旧的事物突破和超越,产生新颖性成果,因此对专利创业持消极态度。另外,有22.6%的学生希望通过“老师授课”、48.4%的学生希望通过“活动加训练”、35.5%的学生希望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专利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表明大学生对学习专利创业方面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大学应当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专利创业教育。

2.2对专利的基本认知情况

2.2.1对专利的基本认知差别较大

据调查,69.9%的学生对专利申请和专利撰写的基本方法了解很少,只有4.3%的学生认为“很清楚”,25.9%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熟悉”或“不知道”;69.9%的学生认为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而7.5%的学生直接回答“不知道”。这表明大学生在对专利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差别较大。受大学所学专业的影响,对专利申请和专利撰写比较熟悉的大学生大多学习过知识产权法相关课程,或者曾经选修过相关科目。此外,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相关课程,对专利文件和专利检索工具知之甚少,大学生获取专利文件信息和查阅相关专利数据库的能力有待提高。

2.2.2专利创业意识有待提高

虽然48.4%的大学生认为经过学习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写出有新颖性的创意,但仍有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并不自信。大学生大多认为不知道如何创意、和没信心创新、没时间思考是发明的最大阻碍,其中“不知道怎么创意”所占比例最大,有49.5%之多,将近一半。在意图申请专利的主要类型方面,发明专利并没有占据最大份额,而实用新型占了64.5%的最大比例;同时,78%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实践”作为专利的来源,43%的大学生认为申请专利的动机是“兴趣爱好”,只有38.7%的大学生认为申请专利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专利创业意识停留在生活实践、专业学习等初级阶段,并未将专利创业作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会导致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新技术领域专利创业的高要求。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身专利创业意识,形成对专利创业的科学认知。

2.3对专利创业的认知情况

2.3.1专利资本化意识薄弱

在如何将专利转化为财富的问题上,54.8%的大学生选择出资入股的方式,40%的大学生选择转让专利权,另有34.4%的大学生选择许可方式;在如何实现专利市场化的问题上,50.5%的大学生选择作价出资入股,而引入风险投资、独自创业也占有一定比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出资入股”这一选项是因为对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如何进行专利资本化实际操作,如何将专利权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并没有什么明确认识。大学生应当通过新闻媒体、系统化介绍的书籍、相关专业课程、相关网站远程教育等方式深化对专利创业的认识,获取专利创业的相关信息。

2.3.2对专利创业扶持政策认知有限

调查表明,高达44.1%的大学生并不知晓政府或学校对大学生专利创业的政策,46.2%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申请专利方面的资助政策也是一无所知。事实上,武汉市政府大力提倡“青桐计划”,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专利创业孵化器,提供多种形式的孵化服务,提供多项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很多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淡薄,对专利创业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相关的专利创业扶持政策、资助政策对自己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部分的大学生只是有想法,很少会尝试专利创业,自然对相关政策关注较少。

2.3.3大学生对专利创业教育情况评价一般

调查表明,58.1%的大学生认为所调查学校的专利创业氛围一般,只有12.9%的大学生认为经常可以接触到专利创业的相关信息;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当采用提供配套资金、提供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来鼓励大学生专利创业。这表明该大学的专利创业教育的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总体办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调查,学校的专利创业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创新发明技巧与方法、专利申请与撰写、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法律基础、专利保护知识、专利运营与管理等几大主要方面。

3提高武汉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的途径

3.1加强专利教育,为培养专利创业意识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在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加强专利意识、提高专利创新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市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有些高校将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而有些高校将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有的学校则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依旧存在诸多不足。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未形成正确认识,认为知识产权法只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并没有将其推广为公共课程;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知识产权法的课程,也大多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内容单一,单纯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相关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能将其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难以将其投入实际运用。为此,武汉市各高校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大学生对专利创新的认识。首先,各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当普及到大学的各个不同专业,并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其次,高校应当提高教师的专利素养,组织教师参加专利创新知识的培训,鼓励教师多积累有关实践经验,培养适合专利创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教师队伍。第三,高校应当培养大学生专利文献的检索与利用能力,帮助大学生阅读专利申请书、专利文摘等相关法律文件,获取与专利有关的技术、经济、法律等各种资源,培养大学生得到专利信息的能力。第四,高校还可以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人、专利局工作人员等在学校举办讲座,强化大学生对专利申请、专利资本化等实际运作方式认知,进一步加强专利教育,培养大学生专利创新能力。

3.2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提高大学生专利创业意识不仅需要大学生提高自己对专利的认知水平,还需要政府对大学生专利创业的认可与支持。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团体,武汉市可以通过成立专利创业的相关社团,举办论坛、研讨会、晚会、模拟法庭,制作宣传册,以专利创业有关的实际案例、国家政策等内容为中心举办展览会,主办咨询活动等方式推广专利创业相关方面知识,定期对大学生学习专利知识的相关情况作调查,分析专利创业宣传的成效和具体建议,评价宣传效果。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专利创业大赛、设立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专利创业意识,促进创业实践。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报刊、公益广告等方式普及专利创业的相关政策,普及政府的知识产权政策,宣传大学生专利创业典型案例。

3.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大学生专利创业平台

自2013年提出“青桐计划”开始,武汉市政府先后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意见》、《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评选奖励办法》等多项政策性文件鼓励大学生专利创业,打造武汉大学生专利创业孵化链,探索扶助大学生专利创业的新思路,现如今,已有多家企业入驻科技孵化器,多名大学生实现专利创业梦想。武汉市政府应继续制定有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用专利创业的政策体系,为武汉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场地、资金扶助,为创业者提供专门培训、提供合适的专利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搭建专利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园、科技园等孵化器,提高大学生专利创业的成功率和创业的积极性,持续推进武汉市大学生专利创业活动的大范围开展。

参考文献

1万凤艳.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职业价值观及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9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5

[关键词]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1(a)-0118-03

[Keywords]tacitknowledg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nowledgeinnovation中医知识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传统中医知识体系中涵盖大量的隐性知识,它的难以意会阻碍了中医知识的有效传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效果密切关系到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隐性知识应该成为探索中医知识创新途径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基于对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医知识的特征,对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1理论背景

1.1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的研究起始于英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年),1985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1],认为隐性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缄默的知识,它是与认知主体密不可分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隐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经验和技能,更存在于个人信念、价值观念中。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urcker)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比较后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反复地观察、领悟和练习[2]。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为存在形式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象等形式清楚表达从而形成传播和共享的知识。

1.2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

在中医知识中,方剂的适应证、组成、用法、功用等,都是可以编码的知识,较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属于“显性知识”。在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着大量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例如方剂中剂量加减的变化,以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等原则的具体应用以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藏象、经络、精气神以及中药的性气味理论是以宇宙创生的规律为核心构建起来,并对其加以阐释、模拟和利用的,都属于隐性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认识能否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是中医药的诊疗过程能否产生切实疗效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内隐性中医隐性知识的内隐性是指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以专家的经验、感悟、技术、诀窍等形式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这种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这一特性阻碍了中医知识的转化和共享。

1.2.2路径依赖性中医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是中医在学习、摸索和大量的诊疗等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而它的积累必须以先前积累的一定存量的隐性知识为基石,前期学习、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形成“基石”的氛围,高度的个体化差异强化了路径依赖的特征。不易被语言表达的中医知识只能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或者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必须不断地激活才能保持有效,否则容易遗失[3]。

1.2.3个体性中医隐性知识与认知者无法分离,是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它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主要载体,以其相关著作为辅。传统的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依靠弟子的领会和感悟传承隐性知识,能够通过文字、书籍以显性知识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相对较少。

1.2.4可转化性中医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別,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两者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部分,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隐性知识产生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自身直接获得,另一种是通过他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学习获得。

1.3知识创新

德鲁克首先从商业化的视角解读知识创新,认为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1931年,美国学者艾米顿提出[4]:“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几年我国强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陆续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促使国内学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同知识创新是一个认知提升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实践获得新的认知和经验,再通过反复的观察、领悟和练习,从而系统化为某方面的新知识。

2中医知识创新

2.1中医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经验不断积累,知识创新就在不断进行,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门学科,离开了创新就意味着淘汰,因此,中医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地知识创新。回顾中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医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中医知识创新的产物。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被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

2.2基于隐性知识的中医知识创新

早在波兰尼之前我国就有意指隐性知识的古文著作。《周易·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不仅明确指出知识中有部分无法以言语准确表达,更提出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形象思维方式、通过“立像尽意”的途径,来解读“圣人之意”。解读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实践、体会等直观体验从而将“圣人之意”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这是千百年传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认知策略,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层次,成为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工具。

由于中医知识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是构成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元素,因此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是中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所以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应该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奠定“大医”的基础,发扬光大中医药,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6]。

3创新途径探析

知识创新最初出现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管理中根据获取知识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可以把知识创新的途径分为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和合作研发三种现实途径模式[7]。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只有在组织中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创新。组织知识动态创造的关键是通过个人和组织创造性的互动,从而使得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产生转化,达到循环动态创新的效果。有关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野中和竹内提出的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其中指出知识创造有四种模式: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经验共享、见解讨论的过程中,某人的技能、信念等被他人共享并吸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师徒制;②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该过程中需要个体能够清晰地将隐性知识表达为显性知识;③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化,combination),在此过程中不连贯的显性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显性的知识体系;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通过这个过程,创新产生的显性知识被吸收,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群体和组织的中医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内在化的知识转换模式,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螺旋式提升[8],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动态呈现动态上升的趋势,最终从整体上达到中医知识创新的效果[9]。

野中在进行关于“创造知识的组织”的研究时,也明确指出知识创新是通过不同属性的知识(显性或隐性)和拥有不同知识内容的个人相互作用而产生。因此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外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是达成中医知识创新的关键途径。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认为中医知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创新的目的。

3.1推行师传徒授机制

师传徒授是最古老、最典型,也是能最全面、最有效的共享专家隐性知识的方式。在师传徒授过程中,弟子通过学习、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能够直观地体悟和理解中医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中获取隐性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专家的知识和技能。

3.2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医学生在特定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提问、交流、协作等形式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可通过学术辩论会、专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辩论会等,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例如学术辩论会中每个参加的个体由于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通过辩论从而产生头脑风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由此可见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创造性的资源,这些充满异质性的个体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信息,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启迪思维,产生灵感,获得隐性知识和创新的欲望。

3.3开展临床实践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只能培养出掌握显性知识的中医人才,缺少名师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中医药方面的学生和工作者很难成长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医诊疗知识的中医学人才,必须通过自身加强临床实践的体悟、反复揣摩和训练等途径才能够加深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践的过程除了能让个体通过对操作的直接观察学到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还能促进个体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知识的创新可以通过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的转化而实现,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能有效提升中医知识创新的成效。分析既往各种传承模式的优点,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手段,建设和运行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olanyim.personalknowledge[m].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8:91-92.

[2]德鲁克.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6.

[3]BenezechD.Completionofknowledgecodification:anillustrationthroughtheiSo9000standardsimplementationprocess[J].Researchpolicy,2001,30:1395-1407.

[4]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尔·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32.

[5]童思雄.中医需要知识创新[J].医学与哲学,2001,22(1):60-61.

[6]杨志敏,老膺荣,范宇鹏,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61-163.

[7]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8-61.

[8]胡延平,刘晓敏.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9,(3):4-6.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开发与管理;激励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主要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主要核心内容,依附于高科技产业为基础,通过各种知识以及智力资源作为主要内容开展的经济形式。因此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现阶段我国的知识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目前存在重视度不够、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型人才开发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要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等创新品质。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才能够为追求真理敢为天下先,才能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充满各种艰难险阻的过程。创新型人才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不轻言放弃。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意志,才能战胜困难达成既定目标。三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就是发现,打破常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四是要有前瞻意识。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思维方式的前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等良好思维品质,才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独辟蹊径。五是有广博的知识。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进行创新实践。

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属于人才开发范畴之内,具备很强的实践意义。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以创新性为目的,通过人才的发掘、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管理等,_到创新人才的构建以及创新人才队伍的构建。

同时,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内部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树立科学的企业人才观,坚持创新型人才优先开发,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创新型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带动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其中,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能力。其一,具备扎实的岗位技能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框架、学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其二,具备好奇心和知识学习探究能力,与时俱进,快速吸取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能力;其三,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对于企业的“难题”勇于攻关,不畏艰难,创造性的把问题转换成“机遇”。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统筹规划、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地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支持.

二、创新型企业人才分类

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依靠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知识管理伴随创新型企业活动的始终,并成为提升创新型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根据不同类别的创新企业的人才标准,将创新型企业人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知识构思型人才。就是对市场、产品以及相关技术等创新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与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构思和设计。知识构思人才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分析、信息的获取力1132、知识的分享交流、在外界各种信息之间吸取精华,形成系统的创新设想,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第二,知识生产人才。知识生产人才可以有效的实现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工艺以及服务构思。此类人才在研发、生产的创新阶段贡献突出,主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激活各种知识,将一些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不断提高创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节约生产成本,保障创新产品的有效开展。

第三,知识商业化人才。知识商业化人才有着良好的商业意识和战略规划能力,可以保障相关创新知识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行业格局,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企业创新生产的商业化阶段较为集中,可以有效的转化各种相关生产操作技术,提高相关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有效的实现了创新的商业化利益目的。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下的重构,企业需要知识商业化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

第四,知识协调人才。就是通过对整个创新过程的系统协调与指挥,为其他类型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持。例如学习型组织结构的创新、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内部服务评价与反馈机制等,保障各项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人才开发与教育模式的缺乏。虽然我国教育模式已再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但是由于我国现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无差别的教育方式、任用方式,常常会泯灭“天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学生考试评价体系不合理,学校在培养人才上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导致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较为薄弱。

第二,创新型人才开发投资不足的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衡量创新人才的指标仍然较低,通过各项基础研究费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构建创新社会的道路任重道远,仍需完善。

第三,创新型人才开发制度尚未完善。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了我们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渴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制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创新型人才构建的过程中,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相关内容尚待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激励。

第四,创新型人才开发地位的缺失。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与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国外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我国主要是通过政府开支相关培养工作。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和关注,企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主体,也就是说,如何明确企业开发的主要地位,是现阶段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重要问题。

第五,创新性人才缺乏实践性。创新型人才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实践的历练过程中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创新人才的自身价值。但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就是创新型人才开发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呈现着高度集中的趋势,在一些尖端领域较为集中。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对于创新型的人才的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这种过于集中的创新人才需求程度与实际人才市场供应能力严重不符。缺乏实践积累的人才在企业中很难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四、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策略

第一,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训与开发策略。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要构建一个创新知识的共享平台,在根本上保障创新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根据具体的创新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创新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指导,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加强员工的隐性知识的构建。其次,加强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利用各种企业内部的培训方式,通过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创新氛围,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团队合作,改善人才知识构造、优化知识结构,有效的促进人才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通过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促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要强化人才的沟通合作,促进合作精神。利用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系统功能,构建和形成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氛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知识共享,提高人才的参与、交流以及学习能力,充分的提高人才自身知识效能的最大化,有效的推进员工隐l生知识的显性转化。最后,注重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要对整个知识共享平台进行动态的跟踪,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现有知识资源以及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发展分析,适当的引入企业发展以及人才创新需求的外部知识,利用各种组织培训等方式,完善平台的不足与弊端,充分发挥平台的基础功能。

第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

其一,加强相关教育组织的创新意识。相关教育机构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教育意识,提高创新教育的实践意义,优化现有教育理念,对此可以通过义务与素质教育、高等与职业教育等领域践行创新教育观念,宣传、倡导相关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为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其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投入。要保障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中有着较为充足的物质基础,要避免过于依赖国家与政府的投入,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相关体系,提高对创新人才的投资重视,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定的社会氛围。其三,构建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制度。要通过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理念,完善现有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保障创新型人才开发育培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其四,转变观念,明确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是企业,提高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地位,充分的发挥企业与人才自身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企业的人才培养对于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企业要加强创新投入、构建系统的、创新的管理制度,全面的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其五,创新型人才开发要始终坚持实践为导向。在创新型人才的开发与培养过程中,要基于实践,提高创新型人才内在深度,保障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构建与实践需求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今后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夯实的基础。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组织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49

1文献综述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首先提出来的,他支持“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是企业家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市场获取潜在利润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及实现新的组织。知识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布斯特、劳步等提出了八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概念,局部化,获得性,发展,分享,传播,借贷,存储知识,强调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性,假设经理人了解知识资源依赖于在组织中依赖之处,每个雇员也参与到知识管理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员工的专业知识,让人们能够合作基于新信息增加新的价值,提取关键数据并对组织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杨俊祥等认为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实F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落脚点,知识创新要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体。张军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构建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指出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理论与假设

2.1创新的范围和动机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3大类的创新,初步的调研在2010年,为了证明假设能够揭露创新的概念。

2.2假设

知识管理创新的范围和期望的创新结果共同导致了以下3个假说:

H1:公司的规模(根据员工人数测算)与知识管理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

H2: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根据公司对社会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与管理者基于公司竞争力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H3: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与管理者基于公司收益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测量相关变量的联系。分析采用了结构指标以反应某类概念与实践一致的企业的百分比。受访者评估创新知识管理在组织效率4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一个5分数量表,其中1是最小的影响,5是最高的影响。数据被用于计算数),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离差(标准偏差),峰度,偏度(皮尔森系数)。

2.3数据

数据来自于分层抽样的包括608个随机选择的企业,其中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类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商、贸易公司以及大中小不同类型)。为了验证假说: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也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之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创新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那是以创新解决的质量和她们贡献的重要性来衡量,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的创新公司得到的竞争优势与大的创新公司得到的优势五大差别,研究中产品企业占(444%),贸易企业(27,9%),服务组织企业(27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207%),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25%),极小型企业(289%)。

3研究设计

3.1研究组织的创新知识管理水平

仅有24.3的企业追求知识管理实践,11.3%的企业计划建立和适合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创新活动(当前的预期的创新项目关于知识管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证实了假设1,卡方检验是25.399,渐近意义(双侧)的值α不超过0.05。这一结果使得拒绝零假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要求引进知识管理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增加。表1显示了员工数量与公司知识创新与否的反应分布。t等于0.156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3.2引进创新的动机

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宣布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框架,深入挖掘其原因,首先使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并不是指定一个单一的理由。超过40%的报告认为他们希望更高的创新(45%),与客户更好的合作(42%)、更强的竞争地位(41%)和更大的灵活性(40%)。还有一些不期望员工的发展(38%),和更高的利润(35.5%)。改进的营销活动对于知识管理是最不重要的原因,(31%)。谈到行业差异,服务公司强调知识管理和更好的合作与客户(54.5%)之间的连接,贸易公司专注于更高的利润(45.1%),而生产商期望更强大的竞争地位(44.8%)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37.9%)。在分析公司规模的结果时,没有一个类别的受访者提出溢价的灵活性。微型公司没有意识到较强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时间的关键性(15.6%),利润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最大的动机(46.7%),尽管好得客户关系被小型公司认为是最重要的(42.9%),其次是被中型公司认为重要(42.3%)。小公司把员工的发展作为接受知识管理的合理理由(42.6%),而中大公司把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理由(50%),公司的期望与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联系,与一般障碍和威胁公司规模有关。

3.3创新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管理创新的三大类,社会创新似乎是追求最频繁。几乎6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提到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是相同的(分别为46.5%和44.8%)。社会创新在所有创新有最大范围。然而,更多的管理者赞同的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29.6%)比社会创新(27.4%),这似乎与他们的感知的相关性不一致。这一发现可能是有大众的观点引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证明更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制造商和服务企业的趋势是最强的。

3.4知识管理过程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认为实施创新有三个知识管理过程:获取,利用和共享。绝对较少公司选择创新开发和创造知识(31.7%),存储(24.8%),传播(21.3%)和本地化(14.3%)。至于创新的结果和投资水平的范围,管理者优先考虑知识的本地化。27%认为知识本地化的过程是广泛和复杂的,和22.2%认为最昂贵。这个行业似乎并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领域。

4结论

在中国市场进行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组织创新本身或知识管理的范围。研究很少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创新。研究人员应该使用工具,从而更精确的测量知识管理创新的影响。他们还需要为竞争力水平的精确计算设计工具,这可能结合相对盈利能力和成本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公司的信誉,和买家的忠诚度。固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产生特别有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achnik,K.Knowledgemanagementinthelightofbreakthrough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andtheaccompanyingsocialtrends[J].inposkrobko,B.(ed.),Sustainableeconomybasedonknowledge.Bia?ystok,2011:297-309.

[2]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62-72.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保护意识;知识产权;创新型;经济

一、关于知识产权等相关概念的描述

知识产权是一种对于自己创造性智力劳动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一定的智力成果和在工商活动领域内产生的商业标记信誉等予以法律制度保护的制度。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知识产权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权利人依法有权利通过融资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指知识产权人、广大公众以及犯罪人等明确懂得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去进行主动维权的意识。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不仅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应当明确自己原创的知识成果应依法享有相关权利。其次,我们应当建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在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掌握了知识产权知识基本常识的前提下,权利人才能依法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自己的知识产权收到侵犯时,能够使用法律手段来依法维权。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可否认,保护知识产权在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我国不少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时,因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海外遭到其他企业抢先注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市场上盗版和“山寨”商品泛滥成灾,使很多正版商品的利益受损;很多作家由于忽视对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他人剽窃之后并以此谋利,使得自己的辛苦成果被他人占用。而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侵权行为态度宽容,更有很多支持购买侵权和盗版产品的消费者,使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更为艰难。在这种种事件的背后,均折射出我国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急需提高。所以在当代社会,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是当前社会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知识产权意识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创新意识便是知识产权意识的一个关键性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知识产权对于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关键内容,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方面。创新作为一项人类高级智力活动,其衍生而出的文化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在根源上提高创造者的创新积极性,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我国有很多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如《著作权法》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部重要法律。《著作权法》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表明,其立法目的是鼓励创新以及维护创新者的合法利益。创新型文化产品具有创意成本高、投入大,但模仿成本却很低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创新型文化产品很容易被盗取创意。商家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非法手段复刻出与正版产品相似的盗版或“山寨”产品,造成了市场上盗版产品泛滥成灾,侵犯了原创者的合法利益。长此以往,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损伤,从而逐渐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对整个社会都将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三、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因此奠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基础。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不足等。所以,为了应对现实,我国必须依靠创新,走一条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发展道路。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国与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弱,很多真正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所以仍然依赖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进口,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想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倾向与资金支持,同样也需要公众的认同与努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知识与创新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巨大财富。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很好的法律保障,维护其权益,促进其发展。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公众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文化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全民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可以使公众更深一层的了解知识产权,促使公众在知识层面上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有着更为系统的了解。与此同时,在深刻了解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能够明确自己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有利于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进步。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市场是最重要的调节手段,所以各个市场主体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势必会在市场竞争中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利。所以,市场经济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规范市场行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规范市场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较为薄弱,由此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盗版和“山寨”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大为流行,很多消费者对此也保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支持购买盗版产品,这一点也正说明我国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消费者的默许态度也纵容和助长了盗版市场的繁荣发展。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是贩卖还是购买盗版和“山寨”产品,均是侵犯原创者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这种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当竞争经营者的正常利益,也在客观上扰乱了经济发展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维护和健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助于帮助各市场主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竞争经营,并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健康有序。然而我国市场上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侵权行为,也正说明我国公众对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之甚少或视若无睹。所以,我们不光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更要培养公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于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而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物质的发展。所以,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引导思想。在这样的意识下,我国公众才能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001年11月10日,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适用于各个国家的一个重要法律协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因此,在我国与国际市场结合的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国公众必须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能使中国更好的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三)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个人生活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需要各方力量尊重知识,尊重创新,需要公众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法权益,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懂得依法维权。我们不仅需要他人尊重我们自身的知识产权,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相对于其他产权,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其他财产因为都是具体可见的,因而大家对这种有形资产有着比较明确的保护意识。与这种有形资产相比,知识产权的界限和规范显得并不十分明确,所以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显得相对淡薄。在当代社会,知识是一种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大多数原创型产品都有着很高的创作成本,这样的创新型产品很容易被剽窃创意,然后大批量的生产盗版和“山寨”产品,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了保护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法维护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是指懂得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他人非法使用,一旦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他人的侵犯,应立即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公众应当明确知识产权的维护是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来确认执行的,例如创新型产品的创作者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去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知识产权和具体资产的产权不同,有着容易被模仿和抄袭的特点。所以一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现,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时代,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促进我国创新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不强,所以部分民众对于各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现场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这样的纵容态度也助长了盗版市场的发展。在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其中一项。我们需要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与合法利益,然后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小燕.我国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现状及培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毕秋野.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制视点.2013(12).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9

(一)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呈现出区域创新主体要素集聚的特征。通过自主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要素。首先,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区域内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过程是隐性知识再现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体现在知识的有序化、反馈的监控和保持竞争优势等3个主要方面。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并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其次,知识管理强化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链接。通过对知识在流动过程中有效引导、反馈,可以提高知识吸收和应用能力来优化创新过程,有利于创新主体增强知识创造能力,提高“知识溢出”效应。政府通过及时获得最新科技资源,强化区域创新体系知识链接。第三,知识管理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存量与分布、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率、知识收集与处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效率。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还取决于知识配置力(KnowledgeDistributionpower),即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渠道,使其获得相关知识配置的能力。系统的知识配置力比知识生产更为重要,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配置力影响创新者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社会资源浪费的程度,进而影响到系统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影响到知识在各创新组织之间的配置,从而最终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3个基本要素,它们以知识流动和配置作为纽带而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3个基本阶段。科研机构和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知识源,企业同样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创新的信息源。政府是区域创新的宏观管理者,为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创造为起点,以知识共享为传播方式,同时以知识应用为目的。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起点,通过技术知识市场向创新组织提供原材料;知识共享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过程,也是知识应用的必经阶段;技术知识市场是知识应用的交易平台,是运用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进行创新的必要手段。

二、基于知识管理三阶段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知识创造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以及使知识的载体————科研成果进行转让或产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发生知识外溢现象,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组织知识创造过程涉及组织内部员工与企业团队层次的互动,最终形成区域层次的知识互动与反馈。对于区域创新体系而言,知识在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区域层次被创造出来,在各个层次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包括个体、组织与区域3个层次。个体层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增加、个人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个人发明或技术改造,创新个体是知识创造的来源。组织层次的知识包括已经形成文字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个体之中的隐性知识。随着组织个体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增加到组织知识库当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创造行为一旦导致知识溢出效应,组织的知识就会扩充到其他创新主体之中。知识创造以区域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以多个创新组织知识库为基础的区域知识库。区域知识库是一种整合性、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使得区域内任何创新组织都可以共享区域层次的知识库资源。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造机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量,同时也是区域持续创新的根本。

(二)知识共享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是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这种共享机制来获得创新所需知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开放的信息交流机制、互动的学习机制以及基于效益的激励机制3个方面。其中,组织之间通过区域知识库、网络等技术来交流,使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机制化,它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间的互动学习是区域层面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合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移等等;区域知识共享的效益来自于各创新组织最大程度利用知识所获得的价值,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获得重要创新资源,科研院所通过知识与信息共享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政府通过知识共享有针对性地协调区域创新的发展。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也包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在此,本课题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共享机制。

(三)知识应用阶段的运行机制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意味着以一种价值的载体进行交易和扩散,也就意味着创新知识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参与市场交易,从而发挥知识在创新中的最大价值。区域知识应用机制保证创新知识在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自由转移。其中,政府制定有利于区域知识应用、技术转让的相关政策;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的使用者,也是知识的主要“购买者”,从相关知识的“供应者”处购买知识。下面分析知识市场的构成要素。

1.“知识购买者”、“知识出售者”与“中介组织”“知识购买者”通常是对知识存在需求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它们从其他创新主体那里购买知识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出售者”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所有创新主体,它们需要通过知识资本的共享与交易来获得收益,这主要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等等“;中介组织”是连接“知识购买者”和“知识出售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例如专利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等,可以扩大知识的流通范围,促进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

2.知识库知识库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知识汇集和积累的场所,以充实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量。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微弱信号收集机制,作为创新组织来说是一种创新刺激因素,促使创新组织能做出有效的、及时的决策行为。

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篇10

[关键词]创意团队隐性知识制度设计

1引言

自1998年英国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创意产业正成为世界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1]。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如成立创意产业研究委员会,建立创意产业研发团队等,为发展本国创意产业提过各种支持,希望借此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国家层面较为重视,企业层次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创意企业对创意团队的发展主要是从硬件方面来提供支持,如提供优美的办公地点,丰厚的薪酬待遇等,但是团队产出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创意团队不同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研发团队,创意团队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团队成员所拥有的知识量,更在团队成员所拥有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正来自于成员的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许多创意企业并不重视隐性知识的管理,即使少数创意企业知道隐性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也不知道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隐性知识转移,因此指导创意企业对创意团队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管理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

2创意团队中的隐性知识及其作用

“隐性知识”这一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1958)提出的,他根据知识特性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时还指出隐性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个人知识,难于进行形式化与交流[2]。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3]。野中郁次郎指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4]我国学者王德禄将隐性知识理解为“隐含经验类知识”,这种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的结果,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不易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5]。

创意团队的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团队成员头脑和行为中属于直觉、经验决窍、灵感、智性直观的那部分知识,它难以用语言来表述、难以用文字言传,具有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的特点。如果把显性知识比喻一座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尖端”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可以看作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6]。团队中隐性知识不但大量存在,且它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隐性知识源于实践,它包含团队成员对各种问题的直觉和感悟,一旦这些直觉和感悟被激发,并通过某种机制在组织中流动和传递、交流和共享,就会变得更加清晰、丰富,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从创新的角度看,隐性知识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因此隐性知识是创意团队创新的源泉。

同时,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对团队创新绩效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国外学者Charles(2004)对国际合资企业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edmondson(2003)发表的“学习能力、技能和学习事实的知识:通过吸收科学技术研究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对绩效改善的影响”,在该篇文章中强调隐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7]。国内学者吴晓波(2007)通过对国内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隐性知识转移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8]。创意团队好的创意产生,不仅来源于团队的某个人,更是团队成员集体创造的结果。由于隐性知识隐含于团队成员个人的大脑中,如何做好隐性知识在团队内的转移与共享,让团队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成功的经验和创新想法,对提升创意团队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意企业也应当重视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制度设计,为团队成员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一个好的制度基础。

3创意团队中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

创意团队成员在进行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并不一定都是顺畅的,成员个体在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障碍,有些障碍是来自员工自身,也有来自于组织层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团队成员认知与能力的限制

成员对知识的认知及其能力是影响成员之间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原因。如果成员的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差异很大,知识转移方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向知识的受方解释,而受方很可能仍无法理解。知识转移方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就不会乐于继续转移知识,并且很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自己的知识加以保留。

3.2成员的心理因素

学者o'Dell等(1998)研究发现,即使成员知道存在某些有价值的隐性知识,但会由于某种心理不愿或不能使其转移。首先,习惯性防卫。知识的独占已成为人们提升地位的基本条件,团队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他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将自己掌握而他人缺乏的知识完整地转移后,会导致自我地位的降低而不愿转移自己的知识。其次,对转移知识评价的差异性。如果某一成员认为同事转移给自己的知识过于简单或价值不高,不及自己转移给同事的有价值,在没有足够的其他补偿时,他就不愿意继续转移自己的知识,或有所保留。

3.3企业缺少激励制度

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以及制度保障,许多企业缺乏充分的时间、金钱和其它管理资源来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同时,企业也缺乏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激励,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组织很难评价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和效率,员工也意识不到促进隐性知识转移对组织和自身的重要意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上述第一、二点是来自于成员个体层面,但是也可以通过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来减少团队成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如果给予传播者较高的精神或物质的奖励,鼓励隐性知识接收者接受隐性知识等等,制度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因此企业如果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制度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创意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是否愿意转移隐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的接收者是否愿意接受隐性知识,三是组织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制度设计是否有效。隐性知识拥有者是否转移其拥有的隐性知识,主要取决其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如果转移收益大于成本,隐性知识拥有者才会转移隐性知识,否则不会。隐性知识转移收益主要来自于精神和物质上,例如名誉获得,地位提升等;转移成本主要是由于隐性知识转移所带来的同事威胁,包括转移隐性知识本身所支付的时间和精力等成本。隐性知识接收者同样也会考虑其接收隐性知识所获得的收益和为此所支付的成本。隐性知识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可以通过企业的制度设计来改变其行为方式,因此企业在设计激励制度是否有效时,在充分考虑隐性知识拥有者和接收者两者的收益基础上,还要使隐性知识转移为组织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激励制度有意义。为此,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一个团队激励制度设计的模型。在构建模型前,首先对模型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转移主体分为,隐性知识传播方a和隐性知识接收方B,且传播方a的隐性知识存量假定为G,接收方B目前对该隐性知识存量为0。

假设2:隐性知识转移为组织带来的收益贡献系数为e。

假设3:组织对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系数为α。

假设4:隐性知识传播比例为r。r是组织对隐性知识扩散的激励系数α的函数,r=f(α)。由于传播方的隐性知识传播比例与组织的激励系数成正相关,为此进一步假定r=kα,即为线性关系。

假设5:隐性知识传播方和接受方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相对应的成本系数分别为Ca和CB。

假设6:隐性知识传播方转移的隐性知识一旦被接收方接受,即全部接收,否则全部不接收,即隐性知识接受率或者为r或者为0。

假设7:隐性知识传播方转移隐性知识不会减少自身的隐性知识。

在对模型基本假设进行界定后,站在企业的角度,构建出模型如下。

团队的收益U=G•e+G•r•e-G•r•α-G•r•α

最大化团队收益为:

maxU=max(G•e+G•r•e-G•r•α-G•r•α)

相应的约束条件为:

s.t:

该模型为约束条件下极值问题。如果要使模型成立,首先必须满足约束条件α>Ca;α>CB即,企业的激励系数一定要大于隐性知识传播者和隐性知识接收者的成本系数。

将r=kα代入目标函数,化简得:maxU=G(e+kαe-2kα2)

对上式α进行求导,并令其导数等于零,可得:ke-4kα=0

该模型的最优解:α=e

5结论与启示

通过模型求解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激励系数α与隐性知识对团队的贡献系数e成正相关,企业为团队提高的激励越高,团队为企业带来的绩效越高。

第二,尽管激励系数α与隐性知识对团队的贡献系数e成正相关,但团队的贡献系数只是激励系数的,单一制度激励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第三,激励系数α与其他因素不相关。

第四,团队在设定激励系数α时,要充分考虑到约束条件:传播方收益大于零,接受方收益大于零。企业的激励系数一定要大于隐性知识传播者和隐性知识接收者的成本系数。因此,要使模型成立,企业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降低Ca,CB,如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建立,提供合作的团队氛围等等,以达到隐性知识转移的目的。

鉴于本文只对创意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转移构建理论模型,并且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因此结论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与现实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在鼓励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时,对于传播方和接受方的激励制度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传播方传播的隐性知识能否适用于所有的接受方并被对方完全吸收,这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学[m].伦敦:企鹅出版社,2002.

[2]polanyim.personalKnowledge.London:Routledge,1958.

[3]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李作学.论企业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挖掘途径[J].科学学研究,2003,(2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