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十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十篇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21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1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围绕着贯彻落实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做了以下工作:

(一)请市领导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张效廉市长大年初一(2月7日),深入南岗区大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慰问了坚守工作岗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向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对中心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慢性病患者实施签约服务,赢得社区居民信赖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张显友副市长端午节前夕(6月6日),来到松北区松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哈医大四院托管和领办松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设备、管理和资金的优势,迅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二)主管市长与各区政府签订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责任书。依据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现状,我局确定了XX年八项重点工作,并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XX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哈社卫发〔XX〕1号)。6月12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卫生局局长慕莹通报了前段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下部工作任务;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张显友代表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签订了XX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责任书。张显友副市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区(市)政府,要充分认清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形势,切实加快发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实施跟踪问效,狠抓落实。

(三)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工作督查。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XX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哈社卫发〔XX〕2号)。按照《通知》要求,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分3个组深入到各区(市),对XX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机构建设三年达标

按照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要求,从XX年起连续3年,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经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强力推进。

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XX年“惠民行动项目”提出的年内完成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新建、改扩建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维修任务,完成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设备装备任务,局长慕莹和副局长李若奇多次深入到各区(市)卫生局进行调研论证和实地考察。在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采取能转型的转型、能整合的整合与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各区已经拟定了XX年及XX-XX年建设计划,并通过了初审。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处配合计财处制定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哈卫基发[XX]79号)、《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哈卫计发[XX]91号)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项目投资补助及工程投标有关事宜的通知》(哈卫联发[XX]29号)等配套文件,使建设项目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内涵建设,实行“十统一”规范化管理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内涵建设,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十统一”管理(试行)的通知》(哈社卫发[XX]3号),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布点规划、建设标准、标识标牌、基础装备、制度规范、信息管理、公示内容、医学文书、慢病防治模式和考核评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十统一”管理。二是研究设计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匾、灯箱、科室标牌、形象板和各种展板的样式,并印发了《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标牌的通知》(哈卫基发[XX]116号),要求各地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标识标牌更换工作。三是印发了《关于转发道里区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的通知》(哈卫基发[XX]99号),要求各区(市)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启动大医院支援社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挥全市大中型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援与指导作用,迅速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按照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90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89号)和《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哈卫医发[XX]33号)要求,我局适时启动了“大医院支援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子”活动。

一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进会上重点部署了大医院支援社区工作。4月11日,道里区等8个城区卫生局局长、主管局长和市第一医院等部分市直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推进会。李若奇副局长要求大医院要确定支援社区的专家人选、出诊时间,并进行公示,方便社区居民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大医院选派的专家开展服务提供条件。慕莹局长传达了张显友副市长的指示。张市长要求市直大医院在支援社区方面要带个好头,根据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优秀专家到社区工作,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级的服务。

二是召开了全市城市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会议。5月9日,各区卫生局主管局长、防保科科长、医政科科长,部分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主管院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省医院、市一院和南岗区大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分别做了表态发言。李若奇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提高对“支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临时思想,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全面做好“支社”工作。要建立“支社”工作机制,建全“六位一体”的工作制度。

三是39所公立医院与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结成对口支援“对子”。坚持以区为单位,遵循属地化管理和就近支援的原则,采取自愿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驻区公立医院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对口支援“对子”。我局印发了《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单的通知》(哈卫基发〔XX〕78号),要求各区卫生局组织有关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按照市卫生局有关文件要求,共同研究确定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全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省级中心示范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XX年,我市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入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经过一年的努力,5个示范点在房屋建设、内外环境改、设备装备、人员培训和服务功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起到了表率作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今年年初,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验收。XX年,按照省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又有1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确定为XX年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目前,已完成申报立项工作,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实施。

五、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提供组织人员保证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市编委文件印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哈编字[XX]141号),明确了全市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设置与核定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我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各区统一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的政策要求,并将指导中心确定为公益性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卫生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4-6人,经费渠道为财政补助。目前,我市阿城区、松北区等已经编办批准,成立了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和经费均已落实到位,并已开展工作。同时,各区(市)也都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前的调研工作,制定了有关政策和原则,为正式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各区(市)进行绩效考核,补助经费落实到位

我局组织各区(市)卫生局按照《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哈卫联发[XX]398号)要求,对XX年度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并将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补助经费。目前,XX年国家、省、市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均下拨到位,各区(市)财政也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配套经费。呼兰、香坊区等区(市)已经将考核结果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落实情况上报到我处。

七、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创建特色服务示范区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区(市)政府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开展创建特色服务示范区活动。

道里区:一是组织部分中心主任赴成都、上海和南京等地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收获很大。二是抽调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组成健康教育讲师团,在全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巡回讲座。三是把防保“关口”前移。从区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各抽调18人,按办事处划片,开展公共卫生指导工作。四是进行机构人员编制核定与经费测算工作。五是投资79万元在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了240平方米的中医特色服务区。六是制定了97项《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完善了绩效考核标准、制度和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南岗区:一是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区政府提出年内完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建、改扩建和维修任务。二是召开了“中医进社区”、“精神卫生进社区”启动会议。三是开展了“社区卫生主题宣传月”活动。四是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与监管工作,做到了“月有小查、季有大查、年有终查”。

道外区:积极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年”活动,探索实行了责任医生包片负责制,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深入居民家中开展登门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2

一、工作目标、指标

(一)工作目标: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中心任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全面推动“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基本建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科学,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我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活动一次性达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面推进服务功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着力从“健全服务功能、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和构建信息平台”四方面入手。全程规范提升社区卫生的服务内涵、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力求从改善服务方式上强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连续服务和主动服务能力;为建设城市二级卫生服务体系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工作指标

1、建成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

2、全科医师配备率≥3/1万居民;

3、开展社区卫生诊断,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0%;

4、35岁以上居民家庭保健合同签约率≥20%。

5、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和满意度≥90%。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能,落实相关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已纳入区政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今年将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契机,合理调整财政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多元化投资发展格局。机构建设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协调落实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政策,区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政策,制定规划,并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任务,为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创造必要条件。

(二)加快中心建设,完善中心功能

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建设标准》全面启动建设和完善设置,及时调整科室布局,制定工作规范和服务承诺。中心功能以社区卫生诊断为着手点,以老、弱、残、妇等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重点,切实做到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预防保健为动力,社区医疗为支撑,社区康复为特色,信息管理为基础,计卫合一,全面实施“六位一体”功能。

(三)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已设置和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规划的社区为服务范围,继续开展60岁以上老人建档工作,以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指导标准进行改重建,按照行政区域设定的中心为上级业务指导中心,落实健康教育,计生技术指导和预防保健基本功能,功能调整以中心为主体,站为补充,实施区卫生局全行业监管,区疾控中心、监督所和妇保所提供技术指导,中心对站实行业务管理,站作为服务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本年度以*街道办事处为试点,上半年完成并示范推进,力争年内完成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一体化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创建标准,全科医师配备应占总人口数的3名/万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人员全科岗位培训率60%,社区护士、防保和管理人员应完成专业培训80%—100%,结合××市卫生局统一安排,组织参加第三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我区以岗位培训为切入点,开展相关专业人员培训,首先落实2/10万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他专业顺势而进,同时各机构加强“三基本”及院前急救技术学习考核,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力争与全省同步落实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全面打破人才瓶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健全制度,落实监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运行

在市卫生局统一印发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本区卫生服务准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并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标准,服务规范,通过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把人员、技术、机构准入关和服务行为规范,严防责任性医疗事故发生,确保医疗卫生安全,区卫生局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随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不力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进能出的机制。

四、工作进度安排

1、2月下旬召开2006年度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工作会议,总结2005年度工作,布置2006年工作任务。安排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落实中心建设任务,研究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

2、3月上旬,制定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纳入区政府办公室议事日程并召开动员会议,分解任务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新晨

3、4月下旬—5月下旬,落实中心建设任务,同步完成“六位一体”功能调整,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一体化建设试点并评估。

4、6月上旬—7月下旬,参照标准,对争创示范区活动开展和完成情况自查自纠。

6、8-10月,在自查、整改、复查合格基础上,由区政府逐级申请示范区验收,并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7、10—12月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机构及功能建设。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3

历时一天的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上午,正永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快发展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卫生、财政、发改、民政、劳动保障和药监等六个部门的领导就如何推动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讲了非常明确和切实可行的意见,并且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各部门协调一致、密切合作、抓好落实的决心。西安市政府介绍了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树立了标杆,具有很好的带头和引路作用。希望西安市继续带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午,与会同志围绕贯彻正永常务副省长的讲话精神和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起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坚定信心的作用。应该说,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立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要尽快将会议精神向党委和政府进行汇报,政府要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贯彻意见。首先,要认真传达学习正永常务副省长的重要讲话,让所有领导成员都认识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增强对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要求上来。其次,要明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省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到2007年底,各设区市要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要达到65%;到2010年,西安、宝鸡、铜川、咸阳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其他设区市要达到85%。全省设区市和县级市城区要建立起布局基本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机制稳定、政策措施配套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这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各地务必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再次,要明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决按照正永常务副省长提出的毫不动摇、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要求,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集中精力,积极推进,确保这次会议精神在本地区本部门扎扎实实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要抓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的制订工作。

社区卫生发展规划由区级政府提出本行政区域的设置规划意见,由设区市政府统一规划,省卫生厅审核后,市政府颁布实施。在规划的制订过程中,一是要在学习领会、全面掌握国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省政府《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认真搞好调查摸底,主要掌握辖区卫生资源、常住和流动人口分布、居民卫生需求等情况,为科学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二是要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以城市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和功能转变为核心,按照能改建不新建、能转型不新增的原则,合理布局,按需设置,逐区逐个办事处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布局,明确各个中心和各个服务站的规模和组建办法,原则上保证每个街道办事处的区域内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能在15分钟内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卫生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和结构上更趋合理。三是要将机构设置、房屋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投入、设备配置等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通盘考虑。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还要有分年度实施计划。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力戒搞形式、走过场。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各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一定要在12月底以前完成。

第三,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网底,一定要建好夯实,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是否赢得广大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是否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严格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各地要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项目的准入,对不符合设置规划、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批准设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批准设立的,要清理规范。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定期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对不履行服务职能职责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要坚决注销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资格。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多听社区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客观标准。各地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要努力建立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品牌识别系统,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具体要做到“七个到位”:也就是业务用房到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000㎡,服务站不少于150㎡;科室设置要到位,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诊疗设备到位:能保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工作的开展;人员配备到位:按需配置相应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保证服务质量;规章制度到位:制度、职责、技术操作规范配置完备;资料管理到位:慢性病、居民健康档案等资料实现微机化管理;环境建设到位:提供温馨、舒适、洁净的就医条件。“九个统一”,即统一机构标识、统一服装胸卡、统一职责任务、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医疗文书、统一培训模式、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购药渠道、统一资料管理。

各地要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要严格创建标准,力戒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地把创建示范区工作做好,带动和促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健康发展。要大力开展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努力培育爱岗尽职、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行业风尚,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使医务人员成为广大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

第四,要确保投入资金的落实。

省政府《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全省各级政府要安排社区卫生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卫生基础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同时提出,建立省、市、区三级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补助制度,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10元的标准预算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由省、市、区三级财政共同承担,这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最核心的政策。各地一定要保证配套资金的落实。正永常务副省长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凡是市、区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的,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不予下拨。同时,由于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还十分薄弱,尤其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正在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办法,希望各级政府尽早规划、列入财政预算,保证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和专项资金投入的落实。各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要抓好资金分配、核拨、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要让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会发挥最大效用。这是党和政府给老百姓的健康投入,我们一定要把资金落实好、管理好、使用好,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第五,要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涉及机构调整、房屋建设、财政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医疗保险、药品流通、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涉及政府、部门、行业等不同层面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协调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改革单靠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已经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卫生、财政、发改、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等13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大问题。各市、区也要尽快组建相应的协调领导机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对本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4

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一年来,省政府成立了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34号文件、两次召开了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并及时进行了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出台了11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为开展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6月,省财政还下达了2007年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省级补助资金。总体来说,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工作力度大,行动也较有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方积极性不高,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至今仍在纸上谈兵。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几个地市点名批评以后,各地普遍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了工作力度。但严格的说,我省目前还没有一个符合国家要求的、完全公益性的、具备六位一体功能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月份,国务院将对我省进行督导检查,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研究如何尽快改变和提高目前的工作局面。

刚才,少明同志传达了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秋实同志汇报了西安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进展情况,立勋同志谈了贯彻意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编办、省人事厅、省民政厅等部门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些都体现了各部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落实的决心。下面,我结合大家讨论的结果,强调四点。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农村搞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问题,在城市就是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涉及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建立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搞好了,可以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社区首诊制的推行,发展社区卫生已势在必行。国家多次开会,发文件,给政策,开展督导,采取了很多措施,形成了强力推进社区卫生工作的态势。我们应当承认,我省的工作相对滞后,必须有强烈紧迫感和危机感。早搞一年社区卫生工作,老百姓早受益一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发展社区卫生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我们要从政治上、从道德良心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迎头赶上。纯清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上多次强调,如果省政府33、34号文件落实不好,本届政府将愧对全省人民。我们一定要站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在全省强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大家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把财政对城市卫生投入的重点放到社区卫生服务上来。

二、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

建设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全省要立即行动,又好又快地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起来。现在老百姓不愿意到社区看病,主要是我们没有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好。

(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各地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步伐,要不等不靠,立即行动、真抓实干,积极主动的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在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制约我省社区卫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缺乏资金和建设速度缓慢,一方面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工作跟不上,规划网点没完成,专项资金拨付不下去。各地要争取从今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和人员工资等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尽快完成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对新建居民住宅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要纳入共建配套设施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建设部门要拿出具体政策。

(二)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非常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推进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公共卫生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省卫生厅应尽快报告,申请设立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省编办要认真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到社区卫生工作是新增的工作内容,需要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编制和职责,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

(三)要抓紧时间,尽快制订出台相关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加紧制订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规划,力争8月底以前出台;省劳动保障厅要制订医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意见;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抓紧制订考核和补助经费核定及管理办法;省编办要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文件,进一步明确机构性质、人员编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物价局等部门要制订药品统一配送的具体办法;省中医局要出台政策,充分发挥中医在社区卫生中的作用;省卫生厅要完善家庭病床、双向转诊等具体意见。以上这些政策文件要力争在10月底前出台。

(四)适时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近期,省政府将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任务,并与各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要加强协作,合力推进

发展社区卫生工作涉及十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我们要加强协作,协调一致。今天上午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有许多是协调、配合以及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突出反映了大家对部门配合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此,卫生部门要站在工作第一线,要承担起更多的协调和推动任务,要多和其他部门商量协调,主动沟通,有效推进社区卫生工作健康发展。其他部门也要积极配合,不要把社区卫生工作看成只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在推进工作中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重点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国务院和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前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四、西安市要超常规大跨度发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5

一、我区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总体情况

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较早,从开始试点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荣获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深化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去年10月开始,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核算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药品采供方式(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人事分配制度(对机构和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目的是从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出发,更加注重公平、效率和可及性,逐步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运行机制,提高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政府卫生系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政府推动方面。区政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目标任务明确,体现了政府主导、公益性为主、便民惠民等原则,政府职能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老百姓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卫生部门切实发挥了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等系列配套文件,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结算中心、对政府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六统一”的要求,改革药品购销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

二是在机构执行方面。由于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等原因,政府推行的这项改革只在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依靠行政推动,我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都能执行到位,都执行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了两级绩效考核的内部运行机制。

三是群众满意度方面。从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和社区联络员进行的社情民意调查看,政府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社区群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实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按照政府要求,基本用药实施零差价,群众对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在上升。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推行后,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其自身收入却反而下降了,在目前财政还不能完全托底的前提下,势必影响到改革的彻底性,难以保证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卫生的投入每年都有高额增长,但因长期的欠账,投入依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目前作为全国示范区,我区仍有相当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包括面积和设施)不达标,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例如一年门诊量接近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苦于场地限制难以发展;医务人员收入不高,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其“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发挥与改革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

二、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继续加大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议政府从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出发,继续加大投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归位,真正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议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强化目标管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每年排出一些实事项目,列入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奋斗目标,进行刚性考核。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6

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初,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工作任务,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30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已有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②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③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④加强了人员培训。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5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⑤“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31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⑥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召开了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现场会议。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副厅长仇冰玉、省财政厅副厅长阮凤英、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市长李洪峰、副市长徐恩虎等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从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区”入手,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试点。一是认真做好新农合医疗与服务。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搞好对参合人员的医疗服务,修订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了报销比例。在全区开展了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2009年,共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74262人。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定》,区新农合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择优劣汰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10月份,经检查对邱家店镇一处村卫生所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机网络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微机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将药品经营、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所有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安装管理软件,以街道、镇为单位设立局域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立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信息监管与汇总,并与区新农合管理网络连接。参合病人用药由微机自动审核报销,并将信息上传至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予以时时审核监控,防止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切实管好用好了农民的救命钱。

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农民为14.34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5%,共计报销医药费953.51万元     。

(三)农村卫生工作规范运行。一是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一体化管理规范活动,按照“项目化、指标化、责任化”的总体工作要求,实行局领导包保处镇责任制,每位局领导包保一个处镇,每周下基层调研、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一周一调度,遇有问题及时解决。在全区开展了新一轮乡村医生竞争上岗,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使一批有德、有才、有能的充实到卫生队伍,全区一体化管理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得以规范提高。二是基层卫生机构改貌建设进展加快。积极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制定下发了《泰山区“星级”卫生所标准》。2009年,累计投资256.6万元,新建村卫生所12处,改貌建设10处村卫生所。邱家店中心卫生院迁址建设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2个镇卫生院达到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标准,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药品器械集中采购健康运行。在全区规范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对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单位药品实行集中比价采购,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药库零加价配送到卫生所,药品降价率26%以上。2009年,药品器械集中采购1258.9万元,比去年增长6%。共3页,当前第1页1

(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一是以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为中心,狠抓了以非典、流感、人禽流感、霍乱、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较好的实现了“一个确保”的任务目标。3月中旬、4月下旬,我区先后为全市、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成功地提供了观摩现场,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好评。3月,省卫生厅为我区颁发了“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县”奖牌,区卫生局被授予“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一等奖”(考核得分第一名)。区疾控中心被评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大力实施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在泰前、上高、徐家楼三个街道和省庄、邱家店两个镇设立卫生监督所。聘任了10名卫生监督员和108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建立了覆盖全区社区和行政村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5月29日,全市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副市长徐恩虎出席会议,来自全市各县市区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三是积极开展赴川抗震救灾。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我区先后派出14名卫生监督员奔赴一线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连续奋战、恪尽职守,先后有2名同志在抗震救灾一线火线入党,有8名同志分别受到国家、省、市记功表彰。

(五)中医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将中医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卫生工作总体规划,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广应用50项中医适宜技术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对中医二院病房楼进行扩建改建,新设中医专科病床,更换新上了先进医疗设施和设备,改建新建了制剂中心、查体中心、门诊输液观察中心和餐饮服务中心,优化美化了就医环境同时。以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康复理疗为特色,投资500多万元在原泰山区卫生防疫站旧址筹建了治未病中心,在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中医治未病”试点。2009年1月21日,治未病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第一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4月12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医二院治未病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六)行业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和部署,在全区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了“转变思想作风大讨论活动”、“入党为什么、在位谋什么、走后留什么集中教育活动”、“向区法院、市区国税局学习活动”、“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争创服务、创新、争先型机关及行业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三是开展了红十会“温暖送千家,博爱在齐鲁”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100户,发放慰问金XX0元;与阳光贝贝儿童用品专卖店联合举办了“关爱贫困儿童爱心援助活动”,向15名住院贫困儿童发放了价值5000余元的慰问物品。四是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了面对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先后召开4次面对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大会,从卫生局长、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卫生院长)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卫生所长),依次上台述职,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村、社区)干部等社会各界作为评委,大大促进了全区卫生系统整体行业作风的加强和提高。在2009年12月底举行的全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区卫生局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管理类第五名的好成绩,区卫生监督局列行政执法类第一名。五是加强了卫生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泰山区卫生局网站,将卫生局有关文件、公告、通知在网站上及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撰写卫生新闻稿件,及时报道卫生局及各单位的卫生新闻动态,积极宣传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年以来,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卫生、泰安日报、泰安电视台等报刊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00余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滞后。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区直和处镇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房屋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个别村、社区没有集体举办的卫生站所,难以担负起公共卫生职责,部分偏远落后农村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和环境条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经费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资金缺乏困扰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都是公益性无经济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小。虽然区财政、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给予扶持,但比起实际需要的社区卫生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差距。

三是卫生人才匮乏。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入编和兑现工资,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分配本科毕业生。共3页,当前第2页2

四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中医药综合开发与应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日愈关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数中小餐饮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卫生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三、2009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工程为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确保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三大卫生民生工程任务。

(二)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重点联系城市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提升活动”,在社区卫生规划、筹资与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年内新建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生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实行“中心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防治进社区、妇幼保健进社区、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计划生育指导进社区、信息技术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年内创建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新农合信息微机网络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99.8%。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到处镇、到农村,完善农村卫生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实验室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大力促进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六)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处镇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力度,年内进行省庄镇卫生院改扩建,规划新建村卫生所28处。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八)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认真做好“部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加强治未病中心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建泰山区中医预防保健医院,年内开展“全省首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和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战略,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7

为全面落实市农村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县委县政府在此召开全县农村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刚才,*副县长对我县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现状、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对下阶段工作作了明确部署,这些我都赞成。县卫生局、*镇、*乡、白水湾卫生院等单位领导也作了表态发言,讲得也很好。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即统一思想、抓住重点、稳步推进。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时刻召开全县农村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就此工作进行专项统一思想、研究部署,我想,理由有三个:

(一)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中央、省市的一系列精神中可以看出,我们要加快发展,但更要科学发展、注重和谐,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卫生事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与保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看,卫生事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重要抓手。就工作实践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群众、最关系群众利益,与社区居民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与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卫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保护群众的利益、尊重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需要。

(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全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目前,我们的卫生工作还存在着重城轻乡、重医轻防、重大轻小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当前,我们的县级医疗机构均已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改造已基本完成,这已是到了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整发展阶段。这种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以新的服务模式为带动,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战略性调整。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绝不能把社区卫生服务简单看作乡镇卫生院换块牌子或大医院的附属物,而要把它作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把它作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性任务来抓。

今年5月,吕省长在丽水衢州调研时强调:“农村卫生工作比教育工作情况更复杂、任务更繁重”,“要把解决农村公共卫生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只有通过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好,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经济、高效的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定期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才能够在社区内完成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才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让广大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三)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全面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的需要。

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是省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上个月(7月份)的省十届人大第十九次会议上,吕祖善省长还就此十件实事工程的进展情况向人大进行了专题报告,可见省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市推行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重要形式之一,试点推广以来,受到中央和省里的充分肯定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在全市推广此项工作,实现率先崛起,走在前列的目标,市委市政府于今年5月29日又专题召开了全市推进会,对各县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应该说,对照省市要求和周边县区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工作进展还相对滞后,急迫需要加强领导,重点推进。

二、抓好两个重点

经县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我们专项出台了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意见。我想,全面贯彻

此项会议精神,抓好文件内容的落实,核心就是抓好两个重点,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在这两个方面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要切实加大建设力度,彻底扭转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设施的落后现状。

在建设方面,我讲四句话:一是要选址好。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是直接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在规划选址上,前期我们已征求了各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的意见,但在具体建造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倾听群众的心声和需求,充分结合新农村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优化设置与方便群众两不误;二是要投入好。在此次建站工作上,政府下很大决心,县财政落实了700余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同时乡镇还按县补金额的30%进行配套,这共近千万的资金我们一定要投入好、运用好,真正将其用在建设的刀刃上;三是协调好。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我们各乡镇、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在服务站舍建造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一路绿灯,确保站舍按期建成,切实将此项实事工程抓紧抓实;四是建筑好。在站舍的建筑质量和功能设置上,我们一定树立精品意识,做好长远打算。卫生、建设等部门和乡镇一定要参与建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站舍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

(二)要切实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农村社区卫生工作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真正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站舍等硬件设施跟上很要紧,但关键在于长效管理、优质服务。站舍很漂亮,但站内制度不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健全,管理不规范,我们的社区卫生机构仍是绣花枕头,难以有效生存、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对管理问题进行提前研究。此次,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一体化管理都作了明确,但这些都还是些宏观的、纲领性的要求,缺乏条块富有操作性的细则,在这些后续完善的工作上,我们卫生行政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得深入研究探索,特别是“六统一管理”,一定要一一制定详尽的实施、监督、考核内容,要将工作落实的具具体体、实实在在。在后期管理中,要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社区卫生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是否认识到位,是否敬业实干,是一个乡镇社区卫生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社区服务站硬件建起来容易,要运作好、长期坚持下去也要靠人。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站长;其次,要有一支好的社区卫生队伍。社区卫生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卫生部门要抓紧规划,提前准备,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要坚持稳定现有乡村医生队伍和逐步充实调整相结合,坚持卫生学校毕业生分配和选拨优秀农村高中毕业生针对性培养相结合,通过三至五年时间的努力,建立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热心农村卫生工作,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农村社区卫生队伍。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落实分级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领导,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凝心聚力、协调各方,才能顺利推进工作。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明确两个主体:一是乡镇,必须作为推进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协调、牵头、落实的主体。乡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严格对照市县要求抓好实施,抓好落实。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要为乡镇政府当好参谋,出好点子。二是相关部门,必须作为推进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服务主体,为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总体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策和众多部门。在日常的推进工作中,我们各部门、各乡镇要灵活运用政策,有机协调处理各项工作。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舍建设的审批、土地协调等方面,都可根据各地实际自主落实方案,只要有利于服务群众、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我认为都是可以操作的。特别是卫生部门,一定要发挥好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作用,要深入基层了解、把握工作实施动态,及时向政府反馈、建议,方便政府决策。

(二)统筹规划,实行有序推进。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

实施,先易后难,全面完成的工作策略,政府制定了三年实施计划,明确要求各乡镇(开发区)20*年各完成一家试点。当然,群众要求比较迫切,工作基础比较扎实的乡镇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适当加大工作步伐,为全县建设创造经验(前提必须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做到与规划配套、同步)。在加大推进力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防止建设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贪大求洋,搞成半拉子工程,一定要确保质量,做到建一个成功一个、规范一个、生存一个,形成精品、形成品牌;二要积极研究探索规范化管理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三)完善政策,加强督查。

在县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我们就要做到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提前完成任务。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8

(一)统筹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资源配置

区统一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基本建设投资、大型检查治疗设备购置、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考虑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从地理、功能和学科布局上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避免重复浪费。对资源闲置、功能重叠、布局不合理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化调整,同时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

1.区直属医疗机构(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及区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和常武太湖医院)由区卫生局全面履行管理责任,包括对单位财务收支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所在镇(开发区)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

2.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及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属地管理”,由区卫生局负责人事和业务管理,涉及单位领导班子调整事项,应征求所在镇(开发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的意见。其他管理职能由所在镇(开发区)负责,包括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日常管理监督。

3.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指导,所在村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

二、建立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政府投入为主、区镇分级负担、多渠道筹措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区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经费保障

1.区直属医疗机构由区财政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其中:人员经费按编制数定额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经考核确定后,由区财政承担;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10万元以上,下同)购置等按区政府确定的项目由区财政定项补助。公立医院改革后,相关补助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2.区公共卫生机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纳入区级部门预算,其中承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经费按实际支出数由区财政全额安排。

(二)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费保障

1.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经费经考核确定后,由区财政承担。

2.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偿。享受高新区财政体制的开发区和镇自行承担,其他镇由区、镇财政各半承担。

3.基本建设资金。享受高新区财政体制的开发区和镇自行承担;其他镇由区财政按省定建设标准内竣工验收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500元(因各镇规划调整迁建项目除外),不足部分由镇和医院承担。

4.大型设备购置费。享受高新区财政体制的开发区和镇自行承担;其他镇由区财政按省定配置标准内的设备采购价的50%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镇和医院承担。

(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经费保障

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

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支付。各镇、街道要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按规定执行一般诊疗费标准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支付标准和办法。

2.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区、镇将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定额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

3.其他专项补助。

所在镇、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建立乡村医生收入绩效考核机制。

(四)二级医院建设单位的经费补助办法另行制定。

三、规范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管理

(一)医疗卫生单位新建、改扩建均由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统一设计”,按管理职责组织实施。

(二)基本建设项目报批程序。

1.区直属医疗机构和区公共卫生机构的报批程序:由单位提出项目申请,报区卫生局汇总,经区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联合会商后,上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后,由区财政局、卫生局根据区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的项目按照工程进度分年下达基建补助经费指标。

2.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报批程序:由单位提出项目申请,经所在镇审批同意后,报区卫生局汇总,经区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联合会商后,上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后,由区财政局、卫生局根据区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的项目按照工程进度分年下达基建补助经费指标。

3.基本建设项目实施。区直属医疗机构和区公共卫生机构基建项目统一由区投融资公司进行代建,竣工验收后移交单位使用。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建项目由各镇(开发区)组织实施。

四、加强设备购置更新和闲置资产管理

(一)区直属医院机构大型设备购置更新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卫生、财政部门审批后按规定程序采购。

(二)区公共卫生机构设备购置更新应纳入部门预算,按批准的部门预算执行。

(三)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设备购置更新由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镇审批同意后,报区卫生局、财政局审批同意后按规定程序采购。

(四)加强闲置资产管理。区直属医疗机构和区公共卫生机构的闲置资产由区卫生局会同区财政局统一管理和处置,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卫生事业发展。镇(开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闲置资产由区卫生局会同各镇(开发区)统一管理和处置,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所在地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五、强化措施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管理和补偿责任,区、镇各级政府要按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卫生政府投入和增长机制。镇(开发区)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列入区政府对各镇(开发区)目标考核内容。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9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开展健康管理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趋势。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医改方案的出台和深入推进,创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全科医生承担起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探索全人群的健康管理,成为社区卫生新一轮发展的重点。

宜兴市新医改实施以来,积极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的优化方案。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以10个卫生服务站为基点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此健康模式的分析,结合宜兴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探讨研究运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健康管理社区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项目研究时代背景

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中明确指出:健康管理是全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全科医生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我中心的重要内容进行试点,为社区健康管理提出了机遇和挑战。

研究实践与目的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中心利用全社会资源,以全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以构建长期、稳定的服务管理关系为抓手,以信息平台为支撑,通过整合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探讨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研究实践基础

宜兴市宜城街道常住人口23万,外来人口10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1%,设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卫生服务站,中心卫生服务工作经过初步探索、功能转换、深化内涵、综合改革等几个阶段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正在逐步形成健全网络。为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基础。

项目探索和运作的方法

2012年1月起,中心启动家庭医生服务扩大试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签约,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为引导,政策为导航,推出了家庭医生服务包干试点。具体操作为社区家庭医生上门收集资料和填写健康档案和各种随访记录。然后回到机构再将资料输入电脑,形成信息化平台,便于资源整合和共享。

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相关建议

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是由于居民服务需求理念滞后,更由于相关媒体宣传尚未完全到位、政府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志愿者尚未建立完善的新型合作关系。双向转诊无法有效落实,同时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存在的不足,阻碍了健康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资金的短缺导致信息化技术开发的不足,建议增加中心信息化建设,人才技术的培养和引进,整合全科团队内部的公卫、医疗和护理等资源,为签约对象和家庭成员提供综合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2卜保鹏,黎采青,顾庆焕,等.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2192.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篇10

2012年6月开始,复兴医院承担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共享系统的研究及推广”项目。本课题研究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的技术实现方式,在已有试点经验的月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系统完善及推广,对新建立转诊对口关系的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试点尝试,研究异构网络系统与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互联及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广,以实现复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以双向转诊为基础的信息共享与传递,为转诊对象的诊前预约、就诊过程以及就诊后的服务过程提供信息支持,为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共享健康管理及诊疗信息提供平台。从而实现医疗流程的优化以及卫生服务信息的完整,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在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复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实现共享信息的流程、内容及管理要求,利用现有信息技术,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进行医院与社区共享信息系统的流程及框架设计,形成技术方案,并实施开发,同步进行项目推广。

项目基础

1.政策基础

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复兴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对口转诊关系。从1995年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以来,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依托的复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了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规范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等慢病的双向转诊流程和路径,为医院与社区系统信息共享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工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资源共享目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信息的电子化传输,医院进一步规范了我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并准备推广到其他社区站。

2011年,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全面开展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工作的通知》要求,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对口转诊关系,并与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转诊预约试点协议书》,同时双方针对本课题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2.网络基础

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站的网络环境改造已经完成,医院已经形成了规范的三层网络架构,并且通过光纤将分处异地的门诊与住院部进行连接,使医院内部系统及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

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其下辖的社区站网络通过aDSL实现互联,社区信息系统数据实现了整合。医院与月坛社区试点(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个社区卫生站)通过Vpn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网络安全互联,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共享信息进行交换搭建了平台。

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社区站的网络是依靠aSDL支持数据传输且各自独立运行的,在项目中需要进行进一步规范及整合。

3.系统基础

1994年开始,复兴医院建立了复兴医院的HiS系统,2005年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门诊、住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异地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形成了以诊疗活动为主线、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使医院业务流程得以优化,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要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本课题的共享系统实施奠定了基础。

2006~2009年期间,复兴医院完成了北京市科委项目“医院与社区互动的卫生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研究,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双向转诊为基础的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在“复兴模式”的双向转诊机制下建成了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诊疗信息的共享系统。

2009年7月20日,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基于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系统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基于检验检查结果的信息共享系统在医院与月坛试点社区正式开展,并出台了规范转诊流程的相关规定。

2011年8月8日,医院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制度》,并纳入医院iSo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结合医院与月坛社区业务进行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的规范,准备推广基于双向转诊的共享信息系统至其他社区站。根据医院与社区管理要求,在系统中增加共享信息内容,其中包括了门诊诊疗与患者住院信息,以方便医院专科医生及社区全科医生更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在开展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与试点过程中,医院始终关注并遵循卫生部、卫生局的相关政策,关注医院与社区信息化建设规范与标准,结合医院实际,逐步改进并完善医院与社区信息系统各项功能。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因此,该项目的研究与推广不仅是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要,也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项目实施

1.需求调研

借鉴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试点建立的双向转诊的管理模式,通过需求调研确定复兴医院与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转诊模式和转诊内容,确定双向转诊试点机构,以便实施信息共享网络环境搭建与系统开发。

2013年3月,课题组对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社区部分就诊患者进行了双向转诊存在不便利和相关建议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被调查的全科医生都知道双向转诊业务,在现有手工转诊模式下,大部分全科医生认为三级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仍然存在不方便的因素,比如:需要向双向转诊患者增办医院就诊卡30%;转诊患者到医院需重新挂号30%;来三级医院做检查转诊患者到医院要需要专科医生转录检查、检验申请单50%;社区系统看不到三级医院做的检查检验结果60%;看不到三级医院门诊医生做出的诊断等回转信息20%;患者转诊住院时三级医院科室床位信息无法看到,转诊后不能保证及时住院20%;看不到住院病人的出院日志10%,不利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非对口三级医院转诊患者无法报销费用等。

对于现在的双向转诊流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转诊过程中的优先就诊服务70%;转诊零挂号40%;转诊患者在社区交转诊费用40%;三级医院最好设立专职医务人员负责转诊事宜20%;增加专科医生咨询20%。

全科医生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希望在信息系统中看到:三级医院的检查、检验等结果90%;专科医生对患者病症的诊断80%;专科医生用药信息80%;后续治疗与康复建议。

全科医生认为最需要提供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为:

按病种: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妇科病、康复患者、外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其他(骨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按类型:需要进一步到三级医院做检查检验的患者80%;做诊疗的患者80%到三级医院住院诊治的患者70%;需要使用一级用药范围外的患者50%。

全科医生对三级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工作建议:希望共享检查用药诊断等转诊病人信息;畅通转诊及转诊后就诊通道;简化转诊流程;更多地了解三级医院科室情况,开展的诊疗项目和专家特色;希望信息系统能够明确预约就诊时间,并实时跟踪接诊进展;希望转回的病人能见到回转单及后续治疗建议。

本次接受调查的患者大部分为西长安街社区附近的居民,且经常到社区就诊,大部分只在社区中心或站就诊过,个别患者曾经在复兴医院急诊就诊。他们大多数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被调查的患者大部分都知道双向转诊业务,其中有些受访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享受过双向转诊一次或多次。

80%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双向转诊存在不方便:需要增办三级医院就诊卡70%;有些药不能在社区取用60%;转诊需要到医院重新挂号50%;需要到医院做化验的项目,不能在社区抽血50%;需要到医院取检查检验报告40%;办理入院手续不快捷40%。

患者希望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有:转诊患者可直接就诊无需再次挂号90%;病情咨询服务70%;转诊过程中的优先就诊服务60%;专职医务人员负责转诊事宜40%;医务人员陪同20%;心理咨询服务10%。

患者在双向转诊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有:三级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100%;医生建议用药情况80%;检查、检验等结果70%。

被调查患者认为应增加外伤;康复治疗;妇科疾病;精神类疾病等疾病的双向转诊服务。

结果分析:西长安街社区的调查问卷结果与月坛社区手工双向转诊时的情况相似。虽然手工操作的双向转诊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但是手工管理模式下的双向转诊无论是对医生还是对患者都存在着不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优化患者就诊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共享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医院和社区的信息共享系统,特别是将社区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衔接,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提供及时丰富的患者检验、检查、诊断、康复建议等信息,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的慢病管理,还有利于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与诊疗服务。因此,规范转诊机制、优化转诊流程、建立共享系统是广大居民的需要,也是医务人员的需要,同时,能够给医生以及患者带来便利。

2.网络互联

利用政务网搭建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的通信平台,不仅提升了网络效能和转诊效率,而且节约了医院与社区的共享资源。

2008年,随着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医疗双向转诊需求的提出,复兴医院着手规划及建立医院与社区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为实现月坛社区中心及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复兴医院实现双向转诊,经过对包括专线、internet及Vpn等多种互联方案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通过Vpn实现社区医院与复兴医院网络系统的互联。

北京市西城区电子政务网(以下简称“政务网”)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网上办公和公众服务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建设的区电子政务网络及区级政务应用信息系统。区政务网由区机关局域网和分署办公的接入单位局域网组成。2013年,复兴医院及月坛社区陆续开通了政务网,带宽为4mbps。通过比较,将复兴医院与社区网络共享平台迁移到政务网平台,进一步提升互联平台系统安全、提升带宽品质。

复兴医院与社区医院互联平台从Vpn迁移到政务网带来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政务网是西城区电子政务平台,和互联网相比,相对封闭,网络安全有保证;原有通信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之上,社区医院与复兴医院通过Vpn连接,Vpn是建立在aDSL上网线路上,服务品质相对没有保证。迁移到政务网后,出口带宽稳定在4mbps,线路品质提升,保证了数据通讯的稳定畅通;互联平台扩展方便,下属社区只要接通政务网,具有相应的用户权限,即可访问到通信平台服务器,使得互联平台具备了良好的可扩展性;互联平台迁移到政务网上来,不但提升了政务网平台的利用率,而且使得互联平台的通讯更加安全、稳定,从而保证了复兴医院与社区医院双向转诊业务的开展,更加拉近了复兴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距离,便于患者就医。

2014年,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接入了政务网,参照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各站的技术实现方式,复兴医院与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政务网实现了互联。

3.系统实现

通过政务网将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站、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不同开发商开发的异构信息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在复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复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三的个路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门诊之间的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住院部之间的转诊、社区患者来医院做大型检验检查的转诊。

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各站推广三种转诊方式的系统,并丰富医院电子病历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共享内容。

在复兴医院与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进行试点,推广复兴模式。先从社区患者到医院来做大型检验检查开始,逐步推广三种转诊方式。

系统实现了在社区需要转诊的患者由全科医生开具转诊申请单,患者到复兴医院就诊,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共享,专科医生可以看到全科医生的转诊需求,就诊后,全科医生可以通过共享系统看到回传的复兴医院的检查检验信息、回转建议、出院小结等信息。方便患者及时得到康复治疗。

项目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群众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双向转诊制度直接连接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助于将原有卫生体系的事后治疗模式逐步转变为事前预防模式,引导居民采用“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逐步改善医疗资源配置的情况,将集中在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循环调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医疗资源结构更加合理。

双向转诊制度是三级综合医院支持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键机制,双向转诊的成效十分依赖于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而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网络设施不健全,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间还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导致转诊患者的诊疗及健康信息不能通过网络及时进行传递,造成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和发展,不利于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专科医院间的双向转诊,不利于为服务对象提供连续性的医疗和保健服务,更不利于医疗服务费用的降低和卫生服务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还是医疗机构都十分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鼓励建立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互动关系。因此,通过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技术方式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机构、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信息系统,进行异构网络系统与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互联及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的研究,建立以双向转诊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与传递,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有效互动。

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将使月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辖的居民不仅能够享受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医疗,而且由于复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等方面的互动机制,通过信息系统的共享环境,使居民的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共享,使得广大居民能够更快捷地享受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也为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共享健康管理及诊疗信息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连续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