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21

中学教育知识篇1

章丘五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位于章丘市经济开发区,现有46个教学班,近3000名在校生,212名教职工。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基础普遍较差,计划外学生所占比例大,正式录取的学生中相当比例的学生是重点学校招完后才被我校录取的,因此,学生中心理不健康、个性品质不良者较多,再加上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村孩子也易染上城区孩子的一些缺点,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此外,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如何通过实施依法治校减少和避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课题。

自96年以来,章丘五中认真制定并贯彻落实了“三五”普法规划,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法,认真依法办事,并从加强德育工作入手,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和普法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了依法治校各项措施,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而且使学校风气大大优化,五中正在成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净土和成才的沃土。

二、提高认识,走出误区,德治与法治并举

面对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科技日益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淡化,这必然导致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的滑坡,其最终后果必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下降和行为失范。社会的变革、经济文化、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重新对我们的教育进行理性思考,彻底改革学校管理的模式,提高学校的育人效能。

1、充分认识以德治校的重要性,走出重法治轻德治的误区。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好比阳光和空气,其作用虽有所不同,但对于学校管理却是同等重要的。通过依法治校可以使人弃恶从善,使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他律”的问题;通过以德治校,可以使人摆脱低级趣味,使精神底蕴和文明格调更加厚实和高雅,营造起富有五中精神的校园文化,将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解决好“自律”的问题。

2、认识上、观念上仍存在误区。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许多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只有教学工作才是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治校都是虚的、软的、可有可无的。因此,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往往只是挂在嘴上,而很少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般的情况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由于对以德治校工作重视少,对其内在的规律、学生的思品现状、影响学生思品素质的因素研究少,因此便难于作出科学的、超前的决策,难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致使德育工作越来越虚、越来越软,几乎成了表面文章。

3、德育的内容滞后、形式单调。德育的内容本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继承性、层次性特点,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研究上的不足、决策上的偏差、功利实用主义的影响,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全面系统的安排,缺乏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肤浅、重复现象突出,不能真正给予学生以全面系统的思品道德认知,必然导致学生思品素质的偏差和薄弱。德育工作本应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但由于重视研究不够、投入不足,德育工作的形式却成了单调、乏味,使人腻烦的说教。政治课本是重要的教育主渠道,但多数上成了知识课,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班会、校会也是重要的形式,也往往是校会少、班会被上成文化课或自习课,即使是上也往往是空口说教多、批评训话多、给学生下禁令设围墙多,而指导疏导极少。政治说教色彩过浓,使教育失去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为青少年构筑起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防线

青少年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个人意识也逐步增强,但其自我约束能力弱,认知能力低下,思想单纯,理性意志薄弱,容易偏激、冲动。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进而实现知行统一,才能为依法治校各项措施的落实、巩固普法教育成果提供有力的思想品德支持。

1、加强正面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与引导。在工作中,他们一方面,注意加强了思想政治课的灌输和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侧重理论灌输,在三年里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政治常识和时事政策等。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认知基础。在教学中,他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德育教育点,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意、有机、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实现传道与授业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正面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根据系列教育的内容确定每一次班会的主题,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材料,力求避免空洞地说教,还组织了对主题班会课的观摩和交流,提高了主题班会的育人效能。

2、开展系列化、专题化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根据德育内容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他们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系列教育内容,分别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等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富有成效地专题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事件发生后,他们便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抗议这一野蛮行径,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游行结束后,他们又组织学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总结,并组织了全校学生“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签名活动,将学生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强化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热情。在每年国庆节,他们都要组织以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并进一步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拓展为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

在工作中,他们还特别注重加强了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密切结合,引导学生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摒弃诸如乱倒垃圾、随地吐痰、攀析花木、破坏公物、吹牛撒谎、夺人所爱、偷鸡摸狗、损人利己、起哄滋事、谩骂行凶等不良行为。对于品德行为有缺陷的学生,在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及时发现并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并能靠上做工作,有效地避免了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等简单粗暴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防微杜渐的作用,培养了全体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正确的认知。

3、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络。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有家庭、社会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首先,他们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大力整治校园周围环境。以前我校内外的摊点很多,既有饭菜摊点,也有日用百货摊点,还有书刊音像摊牌点,五行八作,应有尽有。由于缺乏管理,饭菜质量无法保证,商品假冒伪劣充斥,书刊音像制品中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也为数不少,而且经营者人员杂,素质低,吵架谩骂现象也屡有发生。这既严重威胁着师生的身体健康,污染了校园环境,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保证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校园环境,学校对校内摊点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联合有关部门对校外摊点依法进行了取缔,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其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让家长理解、配合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和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成长观念、人才观念、法制观念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轻心理的错误倾向。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建立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的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适时进行家访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措施,传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地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纠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简单粗暴等错误做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家长接待日制度,设立校长热线电话,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呼声,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通过与家长、社会的有效联系和沟通,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校内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四、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

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由于不知法、不懂法,从而也便不畏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青少年中不断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才能达到让青少年知法、懂法、畏法、守法的目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

1、将普法教育、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育,做到经常化、课堂化、规范化。他们根据上级关于普法教育的统一规划,制定了学校普法、法制教育的近期和远期规划,统一编制了教学大纲,规定了不同年级的学法重点,编印了《章丘五中法制教育简明读本》,作为学法的内部教材。为保证学法的效果,学校编制了普法学习配档表,规定了具体学习内容,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要求师生员工逐字逐句地学,反复认真地学,边学边考,边学过讨论,边学过提高,并做好学法笔记。配备了兼职法律课教师和普法宣传员,并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学法考试,参加年度全员学法考试的人员达到97%以上,还将考试成绩与老师的考绩和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挂钩,从而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师生的法律素质、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同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争当执法模范。

对于收费、订阅资料、艺体和计划外学生招生、教职工考核等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始终坚持公正、公开、阳光下操作。除利用校务、财务公开栏及时进行公开外,还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利益和学校的形象。

2、开展校园法制实践活动,营造好的依法治校环境。学校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了共建关系,请他们定期给学生搞讲座,以案释法,同时经常邀请省少管所现身说法,法制教育演讲团来校做报告,使学生能从他们的同龄人身上吸取教训,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组织十八岁成人宣誓和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法自觉性,增强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落实依法治校各项措施,强化养成教育,实现知行统一

依法治校,重在落实。一所学校没有规章制度不行,有了制度不去落实也不行。落实制度的过程,也是强化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实现知行统一,从而杜绝青少年犯罪。

1、按需建制,以制治校,狠抓落实,强化养成。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上依大法,下合校情的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并狠抓了制度的落实,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规范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我们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为规范》,制定了《校园生活规范》,并进一步完善了班级量化管理制度,通过量化管理小组的严格值班、检查,保证了《规范》的落实,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从早晨起床到午休晚休的行为都得到了规范。为解决单纯的教育对个别学生软弱无力的现象,惩治害群之马,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学校采取正面教育、严格管理和必要的处分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教育效果。为规范学校的教育处罚行为,学校制定了《违纪学生处分处罚条例》,对学校的违规违纪行为作了具体的教育、处分、处罚规定。对于那些严重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败坏学校形象的几类学生,学校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进行了严肃地教育处理,从而强化了“热炉效应”,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收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另外,他们还充分发挥了活动对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促进作用。

2、每年高一入学,他们都要对其进行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通过军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意志得到磨炼,还可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和集体意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庄重严肃的场面,整齐划一的队形,富有激情的国歌,都能对学生起到潜默化的教育作用。

3、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他们通过让学生统一着校服,戴胸卡来强化其学生意识和自律意识,通过让学生参与量化管理值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等,让他们了解老师的辛苦,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变“他律”为“自律”,提高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今年三月份,该校开展了“把握青春舵轮,走好人生之路”的法制主题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先组织学生学习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等文章,后又请省少管所的教官和少年犯来校做了法制教育报告和现身演讲,最后又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对照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检、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及时发现并矫正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防微杜渐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知行统一。

中学教育知识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知识;知识的学习组织;知识学习的获得

中图分类号:G642.1?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94-03

职业教育体系以发展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对于职业教育知识的学习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着眼点在于实践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背景而进行的知识学习应该解决好“职业教育知识的选择”、“职业教育知识的学习组织”、“职业教育知识的获取”三个基本问题。

一、职业教育知识的选择——基于社会需求的知识选择观

1.知识的理解。知识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学者们或将知识区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技术知识(伽达默尔);或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如何做的知识、熟悉的知识、从别人那里间接得到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杜威);也有学者将知识定义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波兰尼)。知识的性质不同,其类型会有多样性的差异,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2.职业教育知识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知识的特殊性在于课程内容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同工作任务的直接相关,学习者最终能实现学校学习同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职业教育知识的社会需求对于这类知识的性质有着限定,同样也有着分化。然而,由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仍将在我国占主体地位”,[1]使职业教育违背了能力本位的理念,无法满足“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改变传统知识观,确立基于社会需求的知识观,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学习观。“一切真正的知识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就是说,‘认知活动’不是单纯地吸收知识或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应当是一种活动”[2]。职业教育知识应该包含有波兰尼的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

在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默会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显性知识,默会知识不是书本知识,而是物化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里,依赖个体在实践中摸索、领悟及同行于实践中的探讨和切磋来获得的。作为获取显性知识的“向导”,默会知识贯穿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比美国为2000年后教育的社会目标制订的系列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对知识的认识己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已不仅仅对学生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我国的教育仍然过多地关注学生获取显性知识的能力,所营造的获取显性知识的途径也较默会知识的途径多。鉴于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要使学生在掌握显性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默会知识的习得,这是因为职业世界绝不仅仅需要书本知识。[3]只有各种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形成一个动态关系时,方可称之为工作过程知识,而默会知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将默会知识纳入学校的知识体系,并给予总够的重视。

二、职业教育知识的学习组织

对知识的不同认识,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如何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

1.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组织。在职业教育知识学习过程中,人们习惯于将知识窄化为显性的学科知识,采用统一的标准,追求一种普适的知识学习、认知法则,通过概念辨析、逻辑推理等思维加工或符号化知识的学习间接地认识和了解事物及其运行规律,而不是借助与实际事物或对象的直接接触去了解、认识和把握对象。学生在这种刻板的标准化、模式化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无形中变成了知识的搬家,知识以“客体”的形式储存在学习者头脑中。然而,“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4]在于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去适应、更新和创造生活。知识的学习应遵从“了解、巩固、应用”的顺序,以“应用”为目标和前提对知识加以审视,以应用的态度了解知识,结合情境巩固知识。只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来选择、组织学习,才能把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并最终形成能力。就职业教育知识而言,其特性在于职业中的应用。如果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组织学生通过见习、实训等方式先获取感性认识,然后再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之后的理论学习与见习实训同样要做到交替进行,这样就能够有效克服知识“客体化”的弊端。因此,职业教育知识学习要同其应用的情境结合才能学到应有的“知识”。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的组织。“目前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有一种普遍的趋势,那就是低估了默会知识的范围和重要性。”[5]职业教育知识隐含于实际工作中,既包括诸如程序化知识等显性的指导行为的知识,还包括相关的隐性知识,即物化于工作过程中和产品与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工作过程知识。这些知识难以被模仿、复制和传递,但是对于工作过程却是至关重要的,既是个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与源泉。因此,“在编制职业教育课程时,就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技术知识。也只有按照这一模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才能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6]职业院校要有效开展默会知识学习与显性知识学习,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强调默会知识的习得,使基于实践和工作过程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理论学习要服从、服务于默会知识学习,以更好地实现默会知识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知识的情境化建构。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以应用为目的,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和运用等活动或行为的发生需要有实践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实践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性质和特征。职业教育中,要使学生有效习得默会知识,应以情境理论作为指导,构建基于现实岗位活动情境的职业教育情境,为学生创设获取工作过程知识的必要情境条件。

就职业教育知识的情境性而言,其内涵可以理解为:(1)知识的意在情境。知识源于实践,产生于实践的情境,通过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提炼、概括而来。(2)知识的理在情境。知识总是在特定情境中的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情境的支撑,同时情境又会影响知识的理解与学习。(3)知识的质在情境。作为间接经验且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潜在的,需要在人、世界、知识三者的交互中体现出来,而这就是情境。换句话说,知识对人的发展的潜在意义要转化为现实的意义,必须首先关注知识的情境性。(4)知识的用在情境。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学习易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即“人们刻意记忆时能够回忆起来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却不能被自发地用来解决问题。”[7]因此,职业教育知识同情境结合是学生学习职业教育知识的理想途径。学习必须从实际工作环境的社会情境中产生,通过“实习场”、“学习共同体”以及“学徒制”等多种情境化学习途径,使学生在自然情境的社会互动之中进行观察、模仿、演练和实践,了解学习的目的与应用,理解工作的相关性,构建反映概念、事实与问题情境之间的关联网络;同时鼓励学生反思并清晰表达不同任务之间的共同原理,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应用;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及小组问题求解等认知活动将复杂的认知过程外显化,以促进自我修正和自我监控等元认知技能的发展[8]。

三、职业教育知识学习的获得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应用的情境及学习任务,强调协作磋商等社会交互作用,强调学生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和问题解决。这种基于任务完成、情境构建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理论也构成了职业教育学习论的基础。

1.基于问题和任务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规范把教学或学习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囤积和技能训练。而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强调学生必须自觉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合作,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中,借助集体的力量设法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问题解决学习”,包括确定问题、明确术语、探究策略、实施策略、观察效果五个阶段。问题解决学习要循序渐进,要为学生提供经验表征的框架以及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推理,从而构建和发展相关的问题解决技能。学生要主动开展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活动,关注该领域的知识更新和发展动向,深刻体会所学的内容——工作过程知识。职业教育教学始于专项能力的培养,结束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这既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是职业教育评估的依据和标准。

2.基于情境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情境认知研究的兴起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复兴,情境因素成为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支柱,强调学习所处的情境应是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境,拥有认知意义,并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才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受力及已有的认知经验来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应用知识和整合知识。将该观点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就是要创设相应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完成类化迁移与整合[9],最终形成职业能力,实现学习岗位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3.基于合作的学习。无论是乔纳森和兰德,还是学习理论与活动理论的研究者,都主张教师的作用是进行澄清,是引导,是推动学生努力去做,而学生的学习是自觉主动地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这种自觉的学习和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和彼此依赖的,存在有规律的相互反馈。由此,在职业教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基于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磋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可以反映学生的困惑、障碍和矛盾,也能够展示学生的智慧、特性与创新。在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被赋予对于困境的所用权和寻找解决方法的所有权,并行使这一权力。同时,在面对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情境时,小组内部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操作(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对学生智力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不停顿地把学生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实践和知识获得是相互支持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使得教学活动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一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彰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将问题推向学生,问题是进步的障碍,也是进步的阶梯;三是把钥匙交给学生。这里的钥匙指的是学习方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合作探究过程是一个人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21.

[2]钟启泉.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J].教育研究,2006,(5):21.

[3]刘德恩.知识论视野的职教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2000,(2):77.

[4]王道俊,王汉斓.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03.

[5]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吉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8):23.

[6]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吉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8):24.

[7]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拍系列[m].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

[8]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中学教育知识篇3

1.重新定位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重新定位各门专业的教学目标,意味着专业知识教学的目标必须突破仅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或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等的局限,转而以实际生活和现代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开发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培养价值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倡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将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加以实际运用的能力。

2.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向专业教学渗透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以学生未来岗位需求和自身的发展为指向,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以实践为核心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教学的每个单元内容和阶段性教学目标上。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学设计同认知取向下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践性环节替代知识传授与知识理解。对于专业教学设计中的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安排,首先要考虑同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应对学生在就业时将专业知识自动转化为岗位技能,以及在工作中提高知识、发展能力的可能预设加以考虑,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整体化调整,强调知识的实践性衔接和连贯。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并非是知识本身理解上的侧重,而应是知识应用上衡量的结果。专业知识不一定按照逻辑顺序讲授,而应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安排。

3.知识实际运用意识与实际运用能力并重

意识决定行动,能力决定行动成效。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同学生的实践意识必须是同步的。首先,转变教师的知识教学理念,由传授知识转向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应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观,教育学生并非对于知识理解到位才算是成功的,而是能将所学转为实际运用才是成功的标准。意识的转变会带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体转向。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与“做”,还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知识认知。只有将意识与能力两者融合为一体,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中才能自然地走出对知识的认知与探究,以职业需求认知自己的能力性学习。

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教学组织的转变

杜威以学生、经验、活动“三中心”为特点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认为:“为知识而强调知识的传统教育,轻视任何实用主义的教育目标是不能实现教育的这项(实业方面的)社会功能的。”[2]这种能力本位理念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颠覆着我国教育界积习的“知识本位”的观点,其转变在教学组织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方面。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从深层看,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到位造成的。“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就是‘朴素的’教育家,对于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这些观念和看法常是内隐的,但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实践。”[3]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如果不能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来统整教学内容,必然造成教学的偏差和教学的不到位。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展开的,但是,如何展开,展开到何种地步,以及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组织如何算是够用和适当,完全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实践的认知。“学”即是“用”的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在教学观上,传统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变革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观要求必须打破以往教学同一性的观点,以一种多样化的发散性思维看待学生个体的不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替代知识本位的教学预设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辅助”培养学生的默会知识学习和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技能教学替代知识教学,这一理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由教师向“教练”的转变。教师以“教练”的身份出现,其角色的责任更重。实践教学中的可能预设都要提前做到,这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需要教师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的角色调整与转换,相应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与知识的契合。针对不同的情境,教师可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知识传授者,等等。因此,教师就如同一个演员,需随时根据场景进行角色转换,其目的只有一个:服务于学生的技能提高和知识运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研究学生现状如何,需要什么,如何才能学好等问题。

3.学生学习的转变

发生了异化的传统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学生丧失了作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从根本上失去了成为教育主体的可能,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塑造”。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需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过程要求教师同学生一道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生能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成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主体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教学需要为学生顺利地将知识“学”与“用”的活动统一起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用”知识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需从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入手,以情境设定或现实生活、岗位运作为依托,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或价值,理解到能用它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问题时,学生就会对这种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美国专家曾说:“我以前是先把所有概念和知识介绍给学生,然后引入项目,把做项目看成对他们所学知识内容的一种应用活动,但是效果不好。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以后要使用它们,所以等项目开始后他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我提前向学生介绍项目的目标,告诉他们最终要提交一份什么作品,这样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就有了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在需求。”[4]由此可见,将知识的学习活动与知识的实际运用目标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

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教学环境的设计

“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5]因此,知识就不能如传统的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与其运用的相关条件一起“镶嵌”在各种包含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的已有研究,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方式诸如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都是一种教学情境下的展现。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情境可以归纳为四类:符号类实际问题情境、操作类实际问题情境、模拟社会生活场景类实际问题情境以及基于技术支持的实际问题情境。

1.符号类教学情境设计

符号类教学情境主要是以语言、文字等符号为载体呈现且包含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情境,如教学中教师以口头语言讲叙或以书面形式呈现的某个故事、以语言描述或以文字材料呈现的一则案例等。这类情境的设计主要借助的是教师的口头语言或呈现的书面、文字材料。

2.场景模拟类教学情境设计

模拟社会场景类教学情境,也称情境模拟教学,是通过设定某种社会生活的模拟状态,使学生在其中能因境而感,同所学知识无缝衔接,自然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该情境下的某一角色中,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就场景中的问题进行发散性考量,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一设计在教学中很容易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3.操作类教学情境设计

操作类教学情境同场景模拟教学不同的一点在于,操作类教学情境更强调教学的目标性和任务性,针对某一具体的操作,学生反复训练得以完成某一特定操作流程或者操作单元。操作类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技能性、熟练性和精密性的操作感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成年人都发现,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通过身体操作实物来进行具体的感官性学习往往比通过抽象的解释要容易得多。”[6]因此,操作类教学情境拓展了知识学习的更广泛的需求和应用空间。

四、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知识教学过程的开展

基于对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深层次思考,提出“以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情境建设为支撑”的职业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在实际知识生产中体现为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和评估等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

首先,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合理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实践为核心展开的教学过程。围绕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实行系、教学研究室、教师三级不同职责下的教学管理。系一级作为整体的实践教学的统领,主要起整体协调、资源调配、企业联系等作用;教学研究室则由主要针对专业在教学中的实践实施、知识的合理配置进行组织,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规划;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直接组织者和落实者。课程的开发、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把握、项目的进展以及学生的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

2.教学过程的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的过程管理从两方面来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就是分组制。分组制的益处在于小组内人员相对固定,容易协商,利于教师开展实践性授课,实践与知识教学转化灵活等。在一个项目性实践任务中,可以采用分组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组讨论和实践为主,集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教师的“教练”角色在教学中体现为教学主导和辅助配合;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根据项目或者任务的规定有序展开各项活动。在教学方法上,职业教育教学宜采用“任务中心”、“开放式”开展为主,也就是,以操作(展示)与观摩一体化的教学为主。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该拿到小组的项目任务书。任务书应明确学生的项目名称、任务目的、知识配置、完成时限以及问题讨论等,以做好事先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督促学生完全理解自己的项目认知,同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该项任务;同学生们商讨,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答;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拓展。

3.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必须在学校、专业领域、教研组、教师、学生各层次逐步展开,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质量管理,达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过程质量的保证除了一些保障性规章之外,更多地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取向和实施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人才的职业性,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人才观是职业人才观,教学过程的过程观是职业过程观。对于教学过程的监管要保证过程中实践性能力的评测,要保证过程的实效与客观,要保证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考评前提,以“评”促进教、学一体的发展。

4.教学评价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以实践为核心的项目开展和岗位化技能的培养决定了相对应的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教师同学生一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从过程到结果逐一评价,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评价,等等。教学评价的主旨在于学生对于岗位实践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的灵活掌握。教学评价的多样性还实现了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不再是一张答卷定成绩,而是对学生的学习从不同的点、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五、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教学保障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中的教学,知识是“隐含”在实践情境中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化探究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所需知识,并加以拓展,结合实践的目的和已有的经验,实现自身的知识同实践的一体化建构。对于教学的合理、有效进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进行一系列转变。

1.切实保障教育理念与教学理念的同步

目前,职业教育已开始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充分认识内涵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在知识内涵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对于知识的认知在于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被打破,但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根本地位不能动摇。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一种实践性知识的生产。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依从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突破,即摆脱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体系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变。

2.切实保障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7]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引进来”的办法,充实教师数量。首先,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可以大大改善师资结构,有效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教师产学研的综合能力。其次,通过共同学习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共同学习可以促进教师间针对问题的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进修则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理论有个高层次的提升和对职业教育有更宏观的理解。再者,积极从高校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鼓励青年教师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活动,都可促进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和教学比赛,形成竞争机制。

3.切实保障职业化实训条件的完善

通过建设学校自己的教学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来保障学生的职业化技能得以训练、提升。特别是要寻求技术含量高、装备精良、管理规范的企业集团为实训单位。配合企业需求,每年派送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应用岗位上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其技术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4.深入开展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的建设。课程改革始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热点与难点,从改革现状来看,摆脱原有课程体系的专业性、重视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但是职业课程改革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仍然停留在“修修补补”阶段,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则是职业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动因。正因如此,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将引发课程层面的大变革,并将成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改革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确定培养目标、能力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等。

5.制订课程规划,开发相关教材

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不能完全照搬任何课程内容,必须将课程内容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同学生职业需要、技能培养相结合。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的主体也应该是主体式、项目化的。内容安排上应该以实践为主,知识为辅,同时,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课程内容结构上依然是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课程规划。与课程规划直接相关,教材的编写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地与课程规划相一致。企业应参与教材的编写,保证其及时反映行业最新的知识技能。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和浅显性原则。与此同时,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确定教材编写体例。

结语

中学教育知识篇4

关键词: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使得我国中学生的体质水平普遍有所下降,表现在耐力下降、肺活量水平低、近视率升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青少年肥胖症有增长趋势等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多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三维健康观”、掌握健康的知识,形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多种途径使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得以经常化地开展并取得成效,则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参加工作以来的亲身实践,以及对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我觉得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入手。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技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学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是福,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因此,我们要正视健康,作为学校,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拥有健康适应社会是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校体育课程中应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课程

健康知识课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健康基础知识和达成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健康教育是一个统称,它涉及生理、心理、性知识、传染病疾病的预防、体育锻炼、运动损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以及人际交往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必修模块的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引起学校和体育教师的特别重视,真正能把这门课开足开好,让学生理解健康,把握健康,创造健康。

2.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健康知识健康的理念融入课堂,渗透到教学当中。

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消除畏惧心理,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运动损伤,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我们在学习体操时,既要传授动作技能,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锻炼的方法,告诉学生哪些肌肉的锻炼应采用哪些体操动作,哪些素质的锻炼应采用多大的运动强度,如何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运动后的休息、营养的补充,以及保护帮助的方法等体育健康知识,使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能理性地认识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并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达到“终身体育”促进学生“终生健康”的目的。

3、学校要定期举办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

对于学生普遍关心,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和老师觉得比较敏感而又很容易走人误区的问题像: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保健,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营养与合理饮食结构、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科学的锻炼方法等学校要请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者保健医师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有些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也加深了自己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提反馈意见等形式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得到启发。实践证明讲座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理念、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健康意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4、班主任要定期开设以“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每年定期举行一到两次以班为单位的健康保健专题班会,让学生自导、自编、自演与健康知识有关的小品、相声、诗朗诵等节目,既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校园文化、创造浓烈的教学氛围、体验学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开展师生健康保健实践操作大赛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亲身的经历,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作为学校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一次校性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健康保健实践操作大赛.比赛的内容可以设置运动损伤后的急救措施,保健按摩技术以及人工呼吸等一些急救基本常识的运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针对体育运动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或生理反应现象,运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既锻炼了学生运用健康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和升华。

6、办好健康知识的板报专栏

黑板报是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的,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阵地,具有信息广、传递速度快、灵活多变、便于观看、省时高效等特点,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好这一途径,不仅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对增强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家庭层面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小到大,学生跟家长接触的机会是最多的,可以说孩子的很多东西包括思想认识等等都来源于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因此父母的学识、父母的管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许多举动和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传给下一代,譬如: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将会大打折扣。因此,父母应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对子女影响的巨大,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健康知识修养和日常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并把自己的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传授给下一代。家长在家庭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儿童在家庭这个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得到家长的督促指导,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作息习惯,以及一些健康的行为等。如果父母每天抽烟喝酒,他就很难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抽烟不喝酒,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正面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做一个全责的父母,做一个健康的父母。只有这样,子女才会尊重你喜欢你,才能达到他们的健康人生幸福人生。

三、社会层面

作为社会层面,我觉得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他们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应该成为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所以,作为社会,作为政府,应该多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现状,找到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的问题所在,通过一些途径进行有效解决。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作为社会,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舆论的宣传,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在全社会加强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教育,加强全民的健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例如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收音机、宣传栏等方式开设健康课堂,健身保健来加强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刻把握,给学校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坚强的后盾,让学生得以健康的成长。

小结:

目前我们很多学校的中学生都还存在着一些健康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和体育教师没有给以充分的重视,以及教育方法过于陈旧等,面对新的形式,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和努力,来加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并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正确的“三维健康观”,从而达成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知识篇5

[关键词]学校知识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21-04

[作者简介]张中文,江苏省南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通2260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统一,全面反思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超越片面知识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切实解决当前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知识与文化、知识与素质、知识与能力、知识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知识的类型

知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所获得的文化精神成果,因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

(一)依知识载体形式分类

知识可分为意识形式知识、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意识形式知识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知识,或存储于人们记忆之中的知识,也称主观形式的知识;符号形式知识是由言语、文字、图画等符号所表述的知识;物化形式知识是指凝聚在人造物中的知识。意识形式知识是人类最初的知识形式,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都是意识形式知识的“外化”(符号化和物化)。可以说,意识形式知识是“知识之源”,是人类最先获得的知识形式,这个“最先”主要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从知识的历史发展形态上看,其他形式的知识都是由意识形式知识派生出来的;一是从知识的结构发展形态上看,意识形式知识是其他形式知识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意识形式的知识是个体性知识,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和综合性,是生命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是生命个体知、情、意的统一体。而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属于公共性知识,易于在人们之间、世代之间广泛传播的知识。近代以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符号形式和物化形式知识。

(二)依知识的自觉程度分类

知识可分为日常知识(简称为常识)和专业知识两类。常识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日常劳动)中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知识,主要是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或者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经验;其二,一个时期被公众知道的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识,主要是指第一种含义。专业知识是由特殊人群(专业人员)研究出来的知识。同日常知识相比,专业知识是高级形态知识。常识是不系统的经验知识,具有自发性,而专业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专业化(分为各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则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常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专业知识则是关于因果性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常识浅显并易于理解,不需要多少背景知识,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而专业知识深刻却不容易理解,需要丰富的背景性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接受教育才能逐步掌握;常识有待于发展为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也客观需要不断地下降并转化为常识。近代以来学校知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专业知识。

(三)依知识的功用特点分类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客观陈述和揭示事实真相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人们采取什么样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人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的知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知识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更多地忽视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操练与传授,致使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需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应对能力和实际操控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强调“知识”的结构系统性等特征,强调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总之,知识具有不同的类型、层次和结构,是一个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层次和结构的知识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它们在人的实践关系中产生,又在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不断分化、整合与发展。在学校知识教育过程中,我们如果片面强调一种类型、一个层面上的知识的教育,就会造成知识教育良好生态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最终导致人与社会的片面化、畸形化发展。这里存在一个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等,科学实施学校知识教育的问题。

二、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客观知识的片面追求破坏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对符号化、数字化、逻辑化和抽象化客观知识的追求,是近代以来学校知识教育的最大旨趣。一方面,这与近代以来工业生产对客观知识的大量需求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这也是人类知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知识是人类知识存在的主要形式,客观知识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人从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经验世界中历史地超脱出来,走进一个客观的人造的符号世界,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出人的能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人的本质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为知识的生产、普及和快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我们说,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客观知识的不断追求具有客观必然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问题是: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由于过分强调分门别类的客观知识教育,已经造成不同类型、层次和结构知识的隔膜。知识与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严重脱离,知识与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本真联系被切断,知识的素质化和能力化道路受阻等,客观要求学校知识教育打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真、善、美的关系通道,重新恢复知识存在的多元生态,让知识回归到人本身、人的生活本身。

(二)极端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人文知识的衰微

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观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颇深,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在有意无意地用功利主义的尺度来对待知识,他们依据知识的实际效用大小把知识区分为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重视所谓有用知识而忽视所谓无用知识。结果只能是:人文知识日渐衰微,与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联系着的工具理性不断加强,知识被简约化为人们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手段。这样,“人们只知研究外在的对象为学问,并不认生命处亦有学问。人只知以科学言词、科学程序所得的外延真理(extensionaltruth)为真理,而不知生命处的内容真理(intensionaltruth)为真理”,最终必然导致“生命处无学问、无真理,只是盲目发狂之冲动而已”。正如鲁洁教授所言:“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它的基本缺失就在于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也必然前提性地要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

(三)片面知识化教育阻碍了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在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核心地位,过分追求知识的符号化、数字化、逻辑化和抽象化,致使受教育者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远远高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与人的生活体验、审美情趣、兴趣爱好、价值追求等失去关联的、缺少丰富性、生活性和人文性的极度干瘪的“死知识”。这种知识是人们把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逐步抽象提炼出来的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理应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知识教育实践,通过教育者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阐释以及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认知实践过程,重新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密切关联着的“活知识”,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一部分。然而,片面发展的学校知识教育不仅破坏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造成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离。而且一方面,与之相应的灌输式教育教学实践,挫伤了受教育者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生活实践的有力支撑和有效整合,最终导致了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素质化和能力化。

三、学校知识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突破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

知识观是知识教育观形成的基础。“解剖知识的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原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之所以屡纠不止,个中原因除了有教育体制、文化机制和社会心理等外在原因,还有我们通常所谓的思想观念原因,更隐秘的是有我们知识观的原因”③。我们要走出片面知识化教育困境,就必须在全面检讨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知识有如下认识:(1)知识与其说是人们对封闭的、稳定的客观认知对象的反映,不如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复杂多变现实的一种把握方式。(2)知识与其说是一种认识结果,不如说是一个动态认识过程。它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与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事业和社会建构,不存在终极真理。(3)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属人性;知识不仅是社会的、历史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而且是个体生活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具有个体差异性;知识不仅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映特性,而且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特性;知识作为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具有“分”的特性,而且具有“合”的特点。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揭示与呈现,标志着“以自然科学、特别是以数学的模型为典范,力求使知识的前提、内容、结论以及形式‘纯而又纯’,因而把包括社会因素在内的所有各种与这种做法相抵触的因素,都当作‘不合理性的’东西而拒之千里之外”的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已经过时,发生在知识观层面上的这种变革必将极大地促进现代知识教育观的形成,推动学校知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教育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和存在的根基。“只有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面对近代以来学校教育日趋严重的知识片面化发展的事实,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呼唤教育超越狭窄的理性世界,开始了近代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创建与实践探索。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教育就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作好预备。”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地改组或改造”的著名论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诠释教育,同样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站在现实基地上反观当今的我国学校知识教育,我们认为:(1)学校知识教育既要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驾御生活的实践能力,更应该让受教育者获得快乐的幸福体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2)学校知识教育过程与其说是受教育者接受、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不如说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的文明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和谐发展的过程。(3)学校知识教育必须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即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把受教育者的知识学习过程与生活智慧的凝练过程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受教育者走向完美人生。因此说,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不仅为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学校知识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中学教育知识篇6

关键词:学校教育知识问题学生个体

一、当代学校教育中知识问题的聚焦

社会发展变化与知识观的转变,需要我们从更高层面探讨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注重知识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滋养。这并不是否定或贬低以往的研究,而是内含着其他方面的研究,在探讨知识与能力、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书本知识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等方面之间的沟通时,不仅要考虑到学习知识对个体“做事”所具有的价值,而且要注重对他的精神生命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转型,社会所呈现出的转型对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对学校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被认识到,并被凸显出来,对个体掌握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也对个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主要发生在经济生活层面,但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其最为根本的影响在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方面。

因此,学校教育应关注知识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既重视个人知识对个体学习、掌握公共知识所具有的意义,又重视提升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使其在个人知识的不断生成中发展与提升生命。我们应深入探讨学生个体内化知识的条件、内在机制及其转化过程,使知识不仅对学生个体的认知方面发生作用,而且与他的整体生命建立起关联。从个体与社会、与人类精神文化成果之间的关系来看,个体、社会、人类的精神文化成果之间构成了一个生态圈,相互之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二、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价值

(一)知识内容层面。

知识学习对于个体而言,可以丰富个体的生命体验,通过他人的表达,进入并理解他人的生活世界,从自己的生命时空和生命体验出发,“体验”他人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体验;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以多种方式来体验生活,既有认知体验,又有情感体验、意志体验、艺术体验、审美体验等。这样,知识才会真正对个体整体生命发展产生意义。

知识要转变为个体的体验,需要以个体的生命实践为基础,并且通过个体的生命实践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实践也反过来影响着知识的学习,影响着知识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学校教育中的知识,以浓缩的方式反映了人类生命实践中的体验,对于丰富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滋养他们的精神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能力层面。

知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敏感、捕捉、选择和组织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精神生活层面。

知识对个体精神生活层面发展的价值,主要可以体现在个体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待自我的态度等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都渗透着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并综合体现在德性上。

(四)生命实践层面。

个体的生命实践是他的知识、能力、精神世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知识的学习也最终需要表现为个体的生命实践。因此,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学生个体生命实践形态的不断更新,知识介入实践之中,从而改变个体生命实践的性质,不再是一种无目的或者低效性的实践。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实践,也直接对个体的生命实践产生影响。然而,不论怎样,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生命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否则知识仍只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

三、学校教育中知识的育人价值的实现

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学科知识,而且是为了通过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即知识与学生个体生命实现的内在结合,“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1]

(一)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不应直接把知识作为结论呈现给学生,而应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转化为思维的情境,由此对问题产生疑惑并进行尝试性解决,进而求得初步解决方案。学生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才是与他联系最紧密的知识,也是最为有价值的知识。

首先,问题情境转化为思维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运用原有知识难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原有知识在解决问题时非常繁琐,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起学生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问题情境也会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情境,从而使学生尝试对问题进行探讨。

其次,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既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在己有知识和问题情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深入,并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形成对问题较为结构化的认识。

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个人知识。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自己已有认识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已有的生活形态知识也就向学科形态知识转化。教师这时呈现知识结论或者做出概括、总结,并非是给与学生客观知识结论,因为学生已有探究、对所学知识已有所体验,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

(二)在对话中实现不同形态知识的融合。

教育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过程,各种不同知识形态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个人知识的生成,使个体生命得到发展。在对话过程中,学科形态知识、不同学生个体的生活形态知识、教师的知识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得到提升。

教师要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需要对他人的表达学会聆听,注意把握住他人所明确表达的部分,也注意深入到他的表达的思维结构和认识框架中,以及他所未加以明确表达出的涵义中。“交谈中不会倾听,就不会有因交谈而生的言说。这种言说的内容虽然不能说事先一点没有想过,但更多的是在言谈中因倾听而形成。倾听能触发思考、激活问题、找到沟通点、发现新视角、产生好方法。于是,思绪会涌出,情绪会因意外的收获而兴奋,言语也因有了瞬间闪出的思想火花而显得灵动于光彩”[2]。

教师和学生在聆听基础上的反馈、回应,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表达归为某一类,而是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个体的体验得到更多的机会并加以放大和拓展,个体之间也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生活经验,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而实现分享与共同创造,实现共同提升。

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之中。

首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表达是个体获取知识及实现知识形态之间转换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感受,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加以表达,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并在与他人交互作用过程中调整自己,不断实现自身知识形态的转化,以及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其次,通过对话,实现知识对个体生命的滋养。在学校教育中,知识不断地滋养着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一方面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个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

最后,在对话中实现思想的生成与明晰。在对话中的言说并不只是陈述一种已有的状态,而且可以生成新的发展状态,在言说中实现“动态生成”。通过对话,个体既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现有思考,在言说中显现出未曾得到表达的个体化的生命体验,又可以在与其他个体的交互作用中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而生成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可能空间。

四、结语

当代社会的知识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与其变化相适应,学校教育中的知识价值观也要发生改变。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在社会中谋求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应注重知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学校教育应从注重掌握学科知识本身,转向个体生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叶澜.人生杂感―随笔四则[J].教育参考,2000,(6).

中学教育知识篇7

本世纪初,以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对学校教育产生过不少积极的影响。而从本世纪60年代起,又兴起了以苛勒和沃特海默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它以大脑中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这个认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尤其适于音乐。在感觉——行为的周期中,人类有限的能力处理的就是信息,而音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总是大于听者所能够接受的信息量。音乐心理学属心理学范畴,是以音乐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由于音乐是一种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音乐心理学必将是一门与广泛的外延学科如社会、物理、历史、教育、心理等学科发生联系的交叉性学科体系。

站在音乐教育的立场,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我来谈一下音乐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学习能力差归因于一般智力差,但近来对落后学生的研究证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这种特定知识和技能就包括对音乐的学习。以音乐与语言关系为例,二者均发展于人类文化系统中,音乐节奏教学及歌唱训练,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学习外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的启发、诱导,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可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再如音乐知识课、创作课等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等,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

为此,我们强调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好音乐课。上好音乐课,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技术和知识可在工作中日日进步,而徒具精深技术,却无法施教于人是最不可取的。例如,就兴趣而言,我们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只有最麻木的音乐教师才把音乐课弄得呆板无趣。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本身要具备健康的品格,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音乐导人向善的作用的同时,则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中学教育知识篇8

论文摘要:研究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在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影响因素等问题时加速体育教师的培养、提高其素质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彩响。时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影响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因素有体育教师个人因素、学习环境因素、社会体育文化和在职培训因素。

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使得教育在新世纪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学校教育也肩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任。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锻炼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健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之一,作为组织者和实施者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他们能否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其教学知识的高低。因此分析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体育教师个人因素

(一)体育教师的人口学因素

体育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等体育教师己有的知识、经验等对其教学知识水平可能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体育教师的教龄越长、学历越高,其教学知识结构可能也越好。体育教师任教学校所属地区在农村或是城市对体育教师教学知识有一定影响。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都较丰富,其教学知识可能也优于农村。

(二)体育教师的个人心理因素

1、体育教师教学动机

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这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体育教师要千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动机量表将教师的教学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外在内化动机3个维度。所谓内在动机定向是指体育教师的认知和行为是由其内在需要引起的,如有些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原因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教书;外在动机定向是指体育教师的认知和行为是由外在的诱因引起的,如从事教学工作收入比较稳定、或者亲人比较喜欢等;外在内化动机定向是指国家或社会对体育教师的期望在体育教师心理上的内化。体育教师教学动机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形成的速度、质量与效果。

2、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体育教师效能感,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行为,另一方面则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产生作用。因为效能感较高的体育教师对个人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其教学行为表现较为积极,而效能感受低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往往较易感到挫折,教学行为也较消极。据此推定,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教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影响,至于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论证。

3、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

工作满意感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对其工作的一种特殊态度,即他们对工作的一种情感反映.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体育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条件与环境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它不仅与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关,而且也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吕国光将教师工作满意感分为5个维度分别测量中小学教师对教师职业、工作环境、升迁进修机会、收入及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很多研究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可能与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水平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4、体育教师自我指导学习准备度

自我导向学习是个人在没有或是有他人的协助下梦主动地诊断学习需求,规划学习月标,寻求对于在学习上所需的人力或是物质资源,准择并执行适当的学习策略,评鉴学习成果的过程。他认为学习是内在的历程,个体的自我导向可以创造出最棒的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并非指学习者完全孤立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若有必要,学习者也会寻求协助,像是同事、专家、朋友、家人等人力资源,以及图书馆、书面资、网络、影音资料等实体资源。教师自我指导学习准备度可分为自主监控性、喜爱渴求性、创造探新性三个维度。所谓自主监控性是指教师能够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计划安排,并了解、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能力与意愿;喜爱渴求性指教师能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热爱学习,对学习有强烈的需求,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与意愿;创造探新性是指教师喜欢尝试、探索新事物,并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教师的自我指导学习准备度与教师的教学反思倾向呈显著相关。因而,它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亦可能有影响。

二、学校环境因素

(一)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校各个层面创造并共享的一种以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孙人文精神为内容,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开展,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使命的客观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在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体现出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它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学校成员能够深深感受到,并体现在其行为中。同样,体育教师肯定会受到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对他们教学知识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二)学校客观条件

体育课主要在室外如场、馆专门的场所进行,以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要使用各种器材设备,比一般教学要占据更为复杂的空间环境。体育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载体。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完备的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发展空间肯定比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的学校的体育教师要大很多。

三、社会体育文化

(一)社会体育文化氛围

有些文化对体育特别重视,如美国许多人崇尚体育,家长往往以自己孩子体育成绩好而倍感光荣,从事体育的人不但有较高的工资,而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澳大利亚,一个人运动能力如何,不仅影响到他的健康问题,而且影响到他的交往,体育成为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对体育的热衷程度要低很多,这从最近几次的学生体质测试就可以反映出来。教育部对全国11万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体质监测中,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改变:学生运动素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最让相关官员感到不解的是,这一切还都是在学校对体育课非常重视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论小学、中学和大学,体育都是必修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育部一位官员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学校、社区和家庭二重视程度还不统一”。这样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然有影响,对他们发展自身教学知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社区体育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社区的体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施加影响:社区体育的人力资源如社会体育工作者和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条件及对学校的开放状况:社区体育文化传统对学校的影响;社区领导和居民对学校体育的支持程度:社区教育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

四、在职培训因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在职培训的效果基本持否定态度,在职培训的内容设计不当,多数体育教师出于为完成证书或学位要求的需要,大学体育教师授课方式也存在问题,课程大多是以讲座和“传习式”为主的方法讲授的,教师们经常说大学教师的教学最不讲教学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将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因而形成了一种自己不必也不太可能从教育理论与研究中获益的观念。这些对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

中学教育知识篇9

一.高中《体育理论知识》模块的设置

1.《理论知识》模块时数有保障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模块的设置需要有18课时的保证。在我们的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我们所记载的每学期因为天气太冷、太热或雨雾等不利于户外锻炼的课时数,每学期正常能达到5~6节左右,室内课时数远远超出《普高体育与健康课标教学要求》。除去《健康教育专题》每学期所用2~4节,每学期还能剩余的3节左右的室内课,这3节左右的时间,用来开设区别于《健康教育专题》的《体育知识模块》的教学在时间上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2.《体育与健康》课程室内教学现状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如今室内体育课时有所确保,很少有或不再有其他文化课教师占课的情况,健康教育专题教学开展良好。但针对每学期多余的室内课时,就有许多体育老师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一般在户外开展,身体力行、实践性强,每学期在教室讲3课时的健康教学就已经完成了教学要求,其余时间就让学生上自习;还有的老师则觉得在室内讲述体育理论知识,这些内容也不参加高考,不如省下时间让他们学习语数英,自己也乐得轻松省事。所以常常可见:体育室外课上得生龙活虎,室内多余课时就变成了全体自习或其他安排。

3.发扬教学传统设置《理论知识》模块

早在“教学大纲”年代:就已经将体育课程分为必选内容、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三部分,其中“体育、保健基本理论知识和……列为必选内容”。也就是在原来“大纲时代”,还没有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健康教育系列”,早就已经有了初高中的体育理论教学,体育教师们对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运动损伤、奥运知识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教授给同学们。如今,我们将《理论知识》模块规定为一个学分18学时,让同学们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深一步地了解实践课上所学运动技术的原理、规则与裁判等;学会观赏一些传统的或民族的、新兴的运动项目;讲授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管理与安全常识,关于体育高考方面的知识等等。

二.模块内容设置多样化满足学生学习愿望

1.《理论知识》内容设置多样化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课堂上可讲的内容是越来越多,结合同学们的日常喜闻乐见和《高中体育理论知识室内教学内容安排》调查,了解学生们对开展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意见和设想,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稳定的18学时的新设《体育知识模块》,并在模块中设置若干个教学单元,主要内容为:

(1)本校未开设运动项目模块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和新兴运动类或不太熟知的项目。

(2)简介体育运动保健基本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要区别于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的内容)。

(3)结合日常体育活动中的伤害案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避体育运动伤害。

(4)与体育有关的那些高考(什么是体育高水平考试、体育普通高考、运动训练单招)。

(5)奥运百科知识的学习、形形的奥运会等。

2.满足高中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愿望

《普高体育与健康课标教学要求》指出: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以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在实际上:高中阶段文化学习较为紧张,学生们很少能有较宽余的时间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或探究;也难能安定下来自觉阅读体育与健康课本,或通过其他途径自学体育理论知识。他们寄期望于体育教师能利用室内多余的体育课时,多多讲述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让其他文化课教师占领课堂或改上自习课。

中学教育知识篇10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林学最主要的二级学科,具有基础面宽,实践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作为森林培育学基础科学的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气象学、土壤学、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对于森林培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当前林业的主导功能已从简单的提供木材转向维护生态平衡转变。因而,森林培育学的目标、范围、理论和技术体系已大大扩展,但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运用上则明显滞后,与生产上对系统科学的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照。很多林业生产实践都具有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综合性特点,要将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综合协调起来为森林培育服务,因而,在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中要广泛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丰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优化森林培育学的教学环节,培养更加符合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森林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中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的不足

森林培育学是以生态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核心,但是生态学科已广泛采用的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并未引入到森林培育学中,大多数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人员对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仍然感到陌生。目前大多数森林培育学教材或著作,仍以个体生态学或群落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尚未充分体现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现在生产上已普遍认识到,造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科技知识集成,需要多方面人才的通力协作,只有在系统思想指导下,才能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才能正确处理农、林、牧之间的关系[2]。森林培育从采种、育苗、造林到抚育采伐,涉及一系列各个方面的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适用于造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如何将这些新成果进行优化、组合、配套,在生产实际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是迫切需要系统思想的指导。目前,生产实际需要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由于林学专业本科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关于系统科学的课程,这就使得从林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没有形成扎实、完整的系统思想,这对于他们即将面对的造林这一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未做好知识结构和思想上的准备[3]。所以,缺乏系统思想和理论的全面指导便是森林培育学理论基础的不足之处。同时,在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整个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配比、时间安排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效果较差,缺乏师生间的良好反馈;实践教学单一,难以适应林业生产实践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配置不太合理。即使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也都是不系统、相互割裂、片面的、无序的,没有把整个森林培育过程和森林培育学的授课环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因而,急需采用系统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优化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从而形成一套高效、系统、合理的教学体系。

2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是大势所趋

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形成、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猛的一个大门类新兴学科。它把事物看作系统,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从系统的演化,研究各学科的共性规律,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和基础[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从系统科学来认识森林培育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把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研究,统筹全局,立足整体,对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维方式和重要手段。三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它归纳总结出的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是森林培育学取得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信息论是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教学关系系统,是关系教育信息如何传递,变换和反馈的理论,教育控制论是在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教育系统论是把教育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教育目的、内容、媒体、方法、设施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它是一个整体,整体与各部分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从而使得在整体层次上会涌现出各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特性。由于森林的多目标和多种效益,森林培育从来就不是林业专业和林业部门所能独自完成的事情,它还涉及社会、经济、土地资源、农业、水利、畜牧、环保、旅游等诸多方面。因此,森林培育学涉及的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还涉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系统。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处理多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仅仅以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必要用系统科学来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的有关理论,使森林培育学建立在更加宽广、稳固的基础之上。

3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森林培育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3.1基于整体性原理的森林培育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为了配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策略,应对课程理论教学时间的压缩、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课程知识要求发生转变,基于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性原理,探讨森林培育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模式:①合理优化森林培育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数量配置比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平衡理论课教学学时数量、提高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增加课堂讨论和课程阶段性专题论文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②融入系统思想到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考虑专门用2~3章节来论述营建森林生态系统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把森林培育作为一项真正的系统工程。③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以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实例为核心,通过解析讲授课程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尤其是突出目前生产中形成的、推广辐射面较大的新技术解析,使理论教学向突出重点、辐射全面方向努力尝试。通过课堂问答、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交流,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进一步活跃教学气氛,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了大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促进学生课后复习并自觉补充教材内的其他内容。④优化森林培育学的实践环节。在教学实习中增加森林培育学中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如天然林和人工林抚育间伐设计、造林和营林各环节的实地考察、造林和抚育工作的质量检查验收等实习内容。聘请生产中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员现场教学,从而在现场把课程理论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效果良好的生产实践第二课堂。

3.2基于反馈性原理的森林培育学课程反馈信息平台的建立构建森林培育学课程反馈平台体系,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学生将自己对任课教师授课的总体评价(包括讲授方式适宜性、举止言谈的示范性、讲授内容可接受性、教学互动性、课件可利用性、讲授语言表达准确性等等)反映在平台中,通过教师在平台中查看结果和教务处、学院的具体反馈意见,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克服问题,改正错误,及时修正课程体系中的具体措施。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将教学课件、复习思考题等在教学平台上公布,并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答疑辅导,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获得更多感兴趣的课程知识,也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较少的问题。

3.3基于有序性原理的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模式设计①通过教辅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感观认知度。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堂中的理论教学难度较大。为此,在教学中通过将生产实践各环节的图片、表格等资料与理论内容密切结合的手段,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使用必要的实物和生产实践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实践感观认识。②通过持续调研总结有效地缩小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差异度。同时,为了解决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与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发展较快间的矛盾,授课教师结合科研、会议、调研等,不断收集素材,并及时整理,整合到教学中。如国外的机械整地、迹地清理,国内西北地区的新整地方法,生态公益林抚育新方法,风景游憩林改造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