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43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1

【关键词】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合理化对策

我国是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服装市场繁荣、流通量大。随着国内外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装这个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目前很多服装企业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库存管理问题。关于库存管理方面的研究真正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是在90年代后期。库存管理作为服装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有实物产品产出的生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管理的原则和目标是通过调节库存积压、生产需求预测的不准确、仓库人员应对危机能力以及生产与仓库衔接不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不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进行适时而恰当的库存管理,已经成为左右服装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之一。

一、生产型服装企业库存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和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先,服装行业也必须适应市场的快速变换,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反应,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来解决库存管理问题,服装企业才能适应商品季节性、多样性、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和短周期循环特性,从而更好的解决服装企业在当今时代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在实践中慢慢优化管理策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运用到先进管理方法的企业只占极少数,致使更多的企业在库存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的管理状况,结果使得很多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严重的库存管理问题。

⑴配货计划不合理,适应不了市场环境要求。例如在冬天,天气没有想象的那么冷,生产出来的厚衣服销售就没有预期时的效果,或者设计出来的衣服款式不能满足消费者,则供应到加盟商或零售上那里去的产品就会出现滞销现象。于是,一大批一大批应季但不适销的产品就会变成积压商品,或者等待减价销售。

⑵企业间缺乏协同合作。在以前的服装企业管理中,企业考虑到的仅仅是自身的发展,很少顾及其他供应链节点企业效益的好坏而对自身会带来的影响,所以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他们之间没有达成共同的管理思想。

⑶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在企业运作各个环节中的信息,如销售反馈回来的市场销售信息、目前企业中库存状况、生产计划等管理的重要数据,如果存在因管理沟通不到位,就不利于总公司集中采购和商品的调配,很容易造成业务的无法控制和库存管理状况的混乱感。

⑷没有科学的市场预测方法。市场上现在还没有一个预测模型是针对服装产品的,这就使得管理者没有办法保证各种成本利益上的平衡关系,有的仅是管理者以往工作的经验和传统的方式来操作。

二、服装生产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的合理化对策

(一)及时处理过季产品的库存

仓库里面储存有很多因季节销售后剩余的产品,堆放在仓库里面,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就一直那么放在仓库里面,久而久之,这样的产品在仓库里面就越积越多,造成了仓库的能储存的货物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窄。要广开销售渠道,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甚至可以参与类似于希望工程公益慈善活动。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公司在外界的声誉,更能减少仓库的积压,改善库存管理。

(二)提高生产预测的准确度

公司生产部门在生产一种产品时,可以与销售部门沟通,因为销售人员是和加盟商以及和产品打交道的人接触的,对市场的需求就比较了解,更能确定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类型。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随之变化,所以部门与部门之间得到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各个部门都能了解到现今市场的需求,减少采购量,降低库存,增加公司的流动资金,从而来提高生产预测的准确度。

(三)进行管理制度完善化

公司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库存管理方面的制度,来保障库存信息的正确性,一定时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存档,增强库存管理工作人员的分析洞察能力。每位仓库人员都要合理安排自身的工作,明确自己工作的分工,与其他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从而增强库存管理人员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信息化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即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多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和模式。通过服装供应链,企业间进一步增强分工和协作,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合理规划库存,最终使各方都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同样作为服装企业本身也必须建立一个更有效的供应链执行系统,例如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系统、订单执行系统等。因为企业的反应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公司想要获得高额的利润,减少库存,降低采购费用和库存管理费用,公司库存管理就必须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根据公司实际管理模式和管理现状的分析现状来看,选择了最适合本公司的Vmi策略。要成功实施Vmi策略,公司就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立比较标准化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可以根据现有的eRp系统建立一种适合自身订单的处理模式,把分散的订货、交货等环节集中起来。

首先,公司必须建立需求情报信息系统,对销售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供应商必须能够在公司里面获得他们需要的有关信息。

其次,公司要全力协助供应商建立一个销售网点,使得供应商更好的管理库存,保证自己库存里的产品满足信息上的需求。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保证自身产品条码的唯一可读性;相同产品合理分类,保证商品条码的一致性。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2

关键词:服装企业;管理;作用;策略

1前言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处于“小生产者”的封闭式经营状态,企业素质比较差。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实行转轨交型,要求企业更新观念,改善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一部分服装企业仍未能走出封闭式经营的圈子,未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和内外部条件的交化,其经营管理思想、组织方法、手段等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研究和探讨服装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和成功之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服装企业管理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以来,服装行业承担起世界工厂生产基地这一角色,在一种自然生存和自然发展的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从目前我国服装企业模式来看,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品牌发展战略模式;二是专业承接订单生产加工模式;三是小型企业和小作坊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服装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的企业生存竞争力。服装企业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决策,使服装企业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避免产品积压导致经济损失。

(2)合理组织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废品损失和生产事故。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如何加强服装企业管理

管理对服装企业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服装企业必须采取有力的管理策略,促进服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有全局管理观念

我们都知道军事家如果只熟读兵书是不够的,他必须懂得现代战争的规律和战略、战术,必须了解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等情况,还要了解天时、地利,以及对方将领的指挥才能、性格等等。总之,军事家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对战争的全局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企业家同军事家一样,在经营中一定要有全局管理观念。书法家讲究意在笔先,服装企业家则讲究心在行前。所谓心在行前,就是要围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订好全盘计划,然后做好局部的工作,例如:服装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行情的预测,人才及技术力量的储备与使用,供销渠道的畅通,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资金的组织和运用,以及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和职工福利、安全生产等等工作。此外,还要考虑按步骤实施企业的长期目标,考虑政策及天灾人祸对管理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服装企业家心中必须掌握的。

“全盘”问题中的每项局部工作又是互相贯穿、互相影响的。例如,某衬衫厂年计划完成利润50万元,按利润率计算,要完成这一利润计划,必须生产并销售衬衫20万件。如果在具体经营中它只能销售衬衫18万件,还有2万件衬衫的销售计划落空,这样不仅影响了年利润计划的完成,并且还导致各项经费增高,成本上升,还要承担2万件衬衫滞销积压的降价损失。从此例可以看出,在衬衫的生产经营中只因为销售这个局部环节出了点问题,便影响到衬衫厂完不成全盘计划。因此,要保证全盘计划能顺利完成,就必须重视局部计划的完成。一旦局部出了问题,就要迅速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如果是因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而影响产量计划完不成的话,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是因为推销力量不够,而影响销售计划的话,就必须增强推销力量。总之,要针对局部出现的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尽快予以解决,力争全盘计划的完成,实现服装企业的总目标。

3.2将最合适的人才安排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首先,服装企业要实施能级分层,即将服装企业部门组织及个人按照工作能力进行分层分级,使具有高能级的人处于高能级的岗位,低能级的人处于低能级的岗位,以充分发挥各种能级的作用。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建立稳定的管理机构,越向上,稳定性越大。可将管理层分为经营决策层,职能管理层,任务执行层、具体操作层和辅助工作层。这五个层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厂长处在企业的决策层,但却是股东大公司的任务执行层。

其次,对于不同能级的部门和员工,分别给予不同的职责、权力、利益和荣誉,不能产生职责权利的错位,否则将影响能力的发挥。要使有才能的人处在相对的能级岗位上,施行能级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及时提拔,作到能上能下,发挥总体管理效应。[4]

再次,按照能级区分来的人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服装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光和热”。比如服装企业财会人员必须做好统计工作,就是对服装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分析与利用,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做好统计工作,提供准确、及时、有用的信息,不仅有利于服装企业经营过程的控制,也有利于正确考核和评价各个部门及个人的工作业绩。总之,服装企业要在管理中,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在整体规划之下明确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施行有效合作。服装企业是由厂房、人员、设备等各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系统。把服装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整体出发,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工作人员按照能级区分开来,才能促使服装企业的最大优化。

3.3对重点管理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装企业的生产不同于其它行业的企业,它一般都是靠自己找米下锅。因此,经营管理者只有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解决好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才能实现经营目标。

我们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既要追求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的需要,还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必须使生产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所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便是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管理者应围绕这一重点去调查和研究消费者的需要,抓紧一切机遇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服装推向市场。但是,消费者对服装的兴趣是“阵风式”的。[5]今天畅销的服装,一两个星期后便可能变成滞销产品。所以,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就是在款式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当旧款式服装的市场销售疲软时,新款式的服装就要适时上市。时间就是金钱。只有不失时机地将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放到市场去,才能占有市场,赢得竞争的胜利。

古人经商十分讲究“乐观时变”和“人弃我有,人弃我与”的时效观。服装企业发展也要十分讲究时效。时效一过,管理者就要不失时机地抛售过时服装,哪怕降价抛售也毫不足惜,绝不能因心痛损失而犹豫不决。管理者决策果断,行动迅速,抢先一步用新产品占领市场,这就是管理者成功的秘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人事问题、资金问题、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对这些重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容地应付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另外,心中无数的产品,千万不要盲目抢先生产。在服装行业中,有的企业经营成功,而很少失败,有的企业却成功甚微,失败较多。究其原因,那些经营成功的企业,其管理者顺应了经营规律,事先做到心中有数,谋定而后动,自然能取得成功,那些经营失败的企业,则大多是因为管理者欠缺思考,盲目抢先生产某—产品所致。因此,企业切不可盲目生产自己心中无数的产品,尤其是资金薄弱的服装企业,在抢先生产经营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尚未经营过的产品时要特别慎重。这是因为消费者对市场上的新产品有一个了解认识过程,难以马上形成销售高潮。

3.4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在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动力有三种。第一是物质动力,如工资、资金提成、福利等,它可以刺激员工的工作动力,但通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动力。只要把员工个人的物质利益与企业的整体效益密切相连,物质动力才有可能成为长远的动力。第二是精神动力,包括精神鼓励,信仰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教育工作。精神动力可以弥补物质动力的不足,使员工产生更完善的动力。有时精神动力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三,叫做信息动力。是指员工通过信息的交流,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动力。[6]服装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都要以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所有的活动都应以人为中心。人在企业所有的构成要素中是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因素。在现代服装企业中管理者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所管辖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不仅是管理者水平高低的表现,也是企业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服装企业管理中,要使员工形成比上进的风气,不断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此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例如,设立光荣榜、记录功劳薄等。

此外,服装企业要重视员工的教育工作。员工教育是企业一项具有超前性的工作,对企业管理会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教育与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业务技能,促进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也可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结束语

服装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工作,运用管理信息帮助企业不断成长。当然,服装企业的内部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企业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以变应变,才能使服装企业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参考文献

[1]李佳嘉;邱红;陈辉果;孙弘;黄贵;;中国服装企业如何与资本共舞[J];中国连锁;2011年07期,90-92

[2]于建军;;浅谈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J];学周刊;2011年04期,195-196

[3]吴国荣;王微;冷晨曦;;我国服装企业创新发展与创意产业链构建[J];企业经济;2011年07期,105-107

[4]潘磊;;服装企业是美丽经济的发动机[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徐道信;服装企业步入良性循环[n];扬州日报;2010年

[6]余祖慧;针织服装生产过程管理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8年,17-18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3

[关键词]服装行业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

服装行业具有进入门槛低、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较少等特点,我国的服装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等因素,造成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尤其激烈。国内外大小型服装行业都想通过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增加销量、提高服装产品以及提高企业的良好信誉来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目标。可是,目前全球服装市场高度发达,企业无法通过其内部管理而较大地提高其竞争力,而服装企业想要降低成本和扩大产品销售,也需要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等的极力配合。因此,服装企业运用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服装行业的敏捷供应链管理,即是以核心的企业为中心点,通过控制其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管理线,把企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最终消费者串联到一条统一的、严谨的和功能多样化的服装企业管理――销售网络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一、当前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形态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至今,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三种竞争形态。(1)单纯的产品生产服装企业。该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在接到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订单后进行生产产品,企业必须保证质量优质、交货时间准时。但是这种模式的服装企业利润较少,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2)以企业品牌为主的服装企业。这种企业也被称之为“虚拟企业”,以提高企业产品品牌为手段,重视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行为、心理和需求等的研究,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完善其产品配送以及销售网络。该企业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对市场的预见性要求相当大。(3)供、产、销形成一体、有着完整的产业链的企业。该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是最激烈的。市场要求其有上游供应商与下游供应商形成联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要求其具有新产品研发能力强、产品生产能力强和品牌管理意识等能力。

二、我国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1)从最初的面料供应商、服装生产厂家、服装品牌经营商、服装零售商到市场上的最终消费群体之间尚且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网络架构,彼此之间缺乏强硬的供应链链接。主要体现在面料供应商与服装品牌的经营商之间联系较少、几乎脱节;服装品牌商和产品零售商之间的交流脱节,无法达成双赢;(2)部分服装品牌商过于片面地追求其全面发展,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最终的销售整体运作,由于其企业管理策略过长,顾此失彼,无法突出自己的优势;(3)产业供应链上的品牌经营商、产品制造商、服装产品零售商等之间缺乏长期的合作,导致无法适应瞬息而变的市场信息,从而削减彼此的竞争力。虽然在供应链理论上,所有企业之间相互依存,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之间的合作较少;(4)从最初的面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服装品牌经营商、服装零售商到消费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缺乏,对于市场的信息反馈速度缓慢,导致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削弱,无法提高企业利润和竞争力。

从国际的服装行业发展看,我国是重要的服装加工、销售基地之一,服装行业较为发达。可是目前我国服装行业上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只是片面的“服装品牌经营商――服装产品制造商”模式。关注成本、质量、交货期等环节,没有形成全面性的敏捷供应链管理。无法达到从面料供应商、服装品牌经营商、制造商、销售商、最终消费者的完整敏捷供应链管理,尚未形成敏捷供应链的战略性管理策略,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

三、服装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重要意义

现代服装业具有的特性,要求其应当具备反应速度快的现代物流系统的支持。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消除服装生产地区与最终消费市场之间存在的时间、地域之间的隔阂,提高企业的时间价值与空间价值。最终达到提高其服务水平,培养忠实客户,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1)服装行业的敏捷供应链管理,其动力来自于目标消费者。由消费者的动态而引导面料供应、服装零售、服装品牌以及服装制造等企业随着其有所改变、创新。敏捷供应链的管理策略,能够使得服装销售更多、更快;(2)服装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能够使得企业减低管理成本。使得各个环节上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3)服装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具有高度的集成性,使得信息的交换、分享速度加快。因此对于产业链的企业,可快速分享、反馈市场信息,从而改变其战略计划;(4)服装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有助于企业的库存保持在最有效的水平,有助于零售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小批量、多次数地进货,及时更新货品。

四、我国服装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的本质便是通过整合供应链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与持续发展。企业选择目标消费市场、消费者、满足客户需求、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为其提品是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策略,而敏捷供应链管理便是有效地制定、实施、控制企业这个过程的有效、便捷方式。敏捷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是以服装企业所面临的新环境为基本,对企业原先的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并且形成核心竞争力。

1.以顾客为中心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

敏捷供应链运作成功与否最基本的要求是否可为最终市场消费者提高高质量的消费环境,因为服装的敏捷供应链的最终结果是把产品送至消费者的手中,并且寻求获得忠实的消费群体。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相关企业才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服装行业的大规模生产和零售业态,使得消费者的选择更为广泛,可随着生活的快节奏化,消费者可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地减少,而且在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往往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减退。合理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应当简化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其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大大减少,达成双赢,从而可获取良好的敏捷供应链绩效。企业的营销管理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也是企业的根据与基本出发点。企业的成功理念不仅需要成功的营销管理策略,同时也需要成功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敏捷供应链管理。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除了服装产品质量外,还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敏捷供应链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好的消费效率和避免消费行为过程中的麻烦。

2.以服装生产商为核心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

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应当以一个企业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以便能够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协调相关企业的具体活动。服装行业中的敏捷供应链的核心应当是服装生产商。因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带动市场的服装产品是服装生产商创造的。服装生产商在产品的设计、产品个性特征、产品质量等方面上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流。服装生产商要依据市场上的反馈信息迅速做出相应的产品生产决策,从而带动面料供应商、服装零售商等的行为。从而对服装行业的敏捷供应链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

3.明确服装企业敏捷供应链定位

明确了服装企业的敏捷供应链定位,有助于企业注重发展其核心业务,从而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敏捷供应链定位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其核心竞争力业务的基础上,把除了服装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外包给上游和下游的服装企业,有助于服装企业更好地集中利用现有资源,强化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并且通过与上下游服装企业之间的亲密合作,增加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弹性。敏捷供应链协同有助于敏捷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改变其以往的经营理念,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敏捷供应链所带来的利润。服装企业的敏捷供应链定位,能够促进服装企业在最早的时间内完成面料的采购、资源利用的控制、服装生产、服装销等职能部门的最终建立。前期的分工明确有助于企业的专业效率,提高其生产能力。

4.创建和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结构

敏捷供应链可以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多品牌以及少批量的个性化生产与批发,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敏捷的产品制造技术、行业的动态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的柔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策略。服装行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便应当创建和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管理紧密的相关组织管理结构,同时也能够保证可依据需求而进行快速的变化,及是动态的组织管理机构,能够为企业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提供更好的环境,防止企业因为各自的利益要求而错过大好发展机会。

5.信息技术推动服装企业敏捷供应链的流程优化

运用信息系统对服装行业敏捷供应链进行优化运作,不断地对敏捷供应链的各个流程进行改进,把服装行业的工作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以及资金运转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需求。信息技术强有力地支撑着企业的流程优化,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企业员工在工作上传统、繁杂的工作习惯,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服装行业敏捷供应链上的信息延迟、物流延迟等会使得其成本增加、企业信誉降低等不良影响。采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服装敏捷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产生有效的市场信息共享、交流。信息的传递由原先单一的线性结构传递转变为丰富的网状结构传递,敏捷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能够接收到订单的信息,也同时能够接收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和市场竞争信息。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以往信息滞后的不良局面,使得顾客需求信息迅速传递到敏捷供应链上的各个相关企业中。

6.加强起始计划与最终执行之间的整合

服装行业实行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通常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来配合其进行运转,但是也会有造成计划和执行的脱节。由于服装行业上的某些计划通常是按照某些前提进行制定实施的。倘若服装企业所预测的市场流行趋势无法和市场上实际的状况相符合,甚至市场服装产品的更新比原先预料中的还快,或者所运用的配套软件不支持变化中环境的需求等,都可造成滞后现象,最终造成计划和执行的脱节。所以,服装企业除了要有严谨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外,也有必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系统软件,甚至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研究开发,要最大化地缩小最初计划于最终实施之间的差距。

五、结语

服装行业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有助于为服装企业带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使得产品个性鲜明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服装行业自身的特性也为其运用敏捷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敏捷供应链得到最大优势的发挥,从而实现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一些敏捷供应链上的缺陷,所以应当树立优化以及动态联盟的策略进行敏捷供应链的管理,达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合作,从而更好地适应服装市场需求,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我国服装行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丽:服装企业销售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3]肖大为:服装物流的信息化之路[J].职业圈,2007,(22)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4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物流;物流信息化;eRp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

[2]董明望,胡志辉.依托物流发展中国服装业[J].交通企业管理,2004,(9).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5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物流;物流信息化;eRp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

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的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一般的物流成本在中国会占到整个成本的20%,远高于美国的10%以及日本的12%。服装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服装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服装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服装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服装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我国服装行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连锁与特许,2003,(10).

[2]董明望,胡志辉.依托物流发展中国服装业[J].交通企业管理,2004,(9).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6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物流;物流信息化;eRp

一、服装行业的特点以及服装物流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服装产品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

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服装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服装,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二)消费需求个性化,但信息传递慢

当前,服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服装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服装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三)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经营管理复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每件服装都是以款式、颜色、尺码定义的,使服装的经营管理很复杂。

(四)市场反应能力弱,品牌宣传力度小,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中国服装行业在市场的反应力方面及新产品的设计、创新,流通的速度方面,尤其在品牌的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产品开发对于服装行业是重要的一面,其取决于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与对市场销售的分析、预测,但有些服装企业只核算商品的品名和货号,并不管理商品的颜色、款式、规格、版型。这样,产品开发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五)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对原材料管理困难

根据《2005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纺织服装业虽然2004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服装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行业中的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单位价值较低,因此,难以对其原材料进行管理。

(六)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服装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服装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服装店的数量在猛增。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众多服装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服装物流了。

二、服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物流是现代物流学科在纺织服装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千千万万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服装物流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问题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单品管理问题

单品管理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将每件货品细分到品种、款、色、码、价、面料质地等。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三)多品种、小批量趋势问题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服装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服装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四)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根据20/80法则,服装产品的销售中,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利润,因此服装产品的库存应该首先保证这其中的20%的产品,即为企业带来销售,带来利润的20%的款式,这些产品的库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库存量。即使是位列20%的服装产品,企业也应当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

三、服装物流信息化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服装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销售时点系统(poS)。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服装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服装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服装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装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

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同时结合iSo9000系列,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7

我们曾经在杭州市教育城域网上做过一次学生服装网上调查,调查对象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有1082人提交了调查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你认为学生是否有必要穿学生服装?67.84%是;

2.穿学生服装是否有利于校园文化和团队精神建设?74.21%是;

3.穿学生服装是否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攀比,促进其健康成长?72.46%是;

4.穿学生服装经济上是否合算?66.73%是;

5.对目前学生服装的款式是否满意?37.15%满意;

6.对目前学生服装的面料是否满意?33.74%满意;

7.目前学生服装的价格是否合理?73.94%合理。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看出,赞成穿学生服装的和认为学生服装价格合理的人占七成左右,但对学生服装的款式和面料的满意度就相对较低了,这与社会上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因此,要提升社会对学生服装的满意度,我们的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学生服装的面料和款式

目前,虽然我中心每年招标前,都会组织学生服装展示(学生服装由各学生服装生产企业提供),我们每年都要求企业提供新面料、新款式,请各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来选样,但学生服装的款式、面料最终还是由学校自己确定的。由于学校老师在这方面大都不专业,因此,有时无法选出好的款式和面料。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服装的管理不太重视,使得学校对学生服装款式和面料的选择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主要还是希望企业提供或在学生服装展示会上寻找,出现了有些学校每年都在变换学生服装的款式和面料或是多年都不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这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要提高学生服装品质,首先学校要将学生服装的管理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每个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文化和特色,结合时代特征,设计能突出校园文化和时代潮流的学生服装款式,同时,结合学生服装款式,选择学生服装的面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提升,学校可适时调整学生服装的款式和面料,调整周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周期不要太短,至少3年以上,这样,既可保持校园文化的阶段稳定性和特色,也可减少精力投入、节约资金。

学生服装的采购管理

目前,我市除城区、萧山区高中阶段和西湖区的学生服装仍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服装都已停止集中招标采购,各区属学校的学生服装一般采取由家长委员会管理或延续原学生服装生产企业提供等。而没有进行集中采购的学校学生服装采购就容易造成采购管理的不规范,使得学生服装价格不合理,因此,建立规范的采购程序和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结合我中心的学生服装采购管理,谈谈规范学生服装采购管理的过程和重要性,以供借鉴。

为了便于管理,减少学生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售后服务的成本,同时,便于学校增补学生服装,督促学生服装生产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学生服装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我市高中的学生服装采购采用邀请招标,邀请的企业应列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每年的《浙江省学生服装和床上用品登记备案企业名单》中,并经资格评审后产生。

为了竞争充分,我们邀请了在杭的大部分学生服装备案企业和部分杭近的学生服装备案企业,但由于邀请招标的企业相对固定,生产企业在招标时串标的可能性就很大,根据我们这几年的招标情况看,为了防止企业串标,虽然我们每年都在改进和变换评标办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招标过程和评标办法还是有不足之处。

选样方式和招投标方法

1.企业送样学生服装全部接收,不再提前将未被选中展示的学生服装退还企业,这样企业就难以将展示学生服装告诉学校。

2.投标前不再退回未被学校选中的学生服装,也不将学校选中学生服装的照片给企业,这样企业就不知自己被选中的样服,所有未被选中的样服在招投标工作结束后再退还给企业。

3.按每只标项约5000套学生服装的数量,编制标项。

4.将所有选中校服先按服装类型分类,再按编号顺序编制出每套学生服装的面料成分和克重量要求,并编制报价单,如有特殊生产工艺要求的样服将在报价单中标注说明。这样企业就不知每个标项的组合情况和样服在每个标项中的分布情况。

5.将选中样服的面料成分和克重量要求及布样提供给学生服装生产企业,让我们去了解市场价格。

6.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我们首先宣布招投标方法和报价要求,然后发放按第4条编制的报价单,企业单独报价,这样企业间就难以商讨,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报价的独立性。

7.报价结束后收回报价单,宣布评标方法,再将每个企业的报价对应地输入到每个标项中,得出每个企业对每个标项的报价,按评标方法,得出每个标项的中标企业。

8.根据每年的招投标情况,继续改进、改变招投标流程和评标方法,最大限度地遏制企业串标、围标的可能性,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采购学生服装时,如不采用招投标法采购,可以参照集中招投标采购的学生服装的价格进行议价。

学生服装的售后服务管理

学校对学生服装生产企业的要求除质量保证外,最主要的和最容易与企业产生矛盾的就是学生服装的增补。由于学生服装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每年的夏天到冬天都是学生服装生产企业最忙的时节。而学校在9月开学后,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减和部分学生服装的破损或遗失,一般学校都会增补学生服装。但有些学校没有规定学生服装增补的统一上报时间,往往会出现今天报给企业增补学生服装数量后,过了几天,又有学生来上报学生服装增补,学校又急急忙忙通知企业,造成同一款式学生服装的增补在较短的时间内企业要分两次或更多次生产,使得企业疲于应付学校学生服装的增补。

而企业的生产是按计划执行的,当有学生服装增补时,企业首先要看面料是否有,有的学生服装还要安排外加工,如电脑绣校标等,同时,企业还要计划如何安排这批增补学生服装的生产,而不影响其他学生服装的生产计划。如果在某一阶段有很多学校都要增补学生服装,就会造成企业生产秩序被打乱,生产周期加长,无法按学校要求交货,学校又会对此不满。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8

关键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企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790001)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7日

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劳动力价格上涨、货币成本的趋紧、出口退税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分析影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探讨提升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

1、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苏州中小服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也包括人口、技术、自然环境。宏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由于外部需求的加速效应,宏观环境在总体上保持不变或总量以低速发展,都将带来整个服装产业链的低速发展。其中,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中小服装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宏观环境,因为它直接影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成长。比如,政府的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服装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向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2、产业环境。产业环境是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对中小服装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它包括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上下游企业和利益团体。在苏州,面料、拉链、纽扣等是中小服装企业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但是,从目前看,中小服装企业所需的面料、拉链、纽扣等配套产品的生产还很落后。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服装国产面料自给率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内销和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分别为90%和45%。因此,在苏州,一些出口服装产品的中小服装企业,需要从国外购买面料,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中小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资源。企业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苏州中小服装企业提升竞争力主要的资源有人才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

1、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企业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超越竞争对手,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智能资本――人才资源。在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的员工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和乡镇,在知识结构、专业技术方面都缺少专门的训练。而服装行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小服装企业要具备高素质的设计、营销、管理人才,因此,人力资源已经成为许多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的瓶颈。

2、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本和运营资本的能力,它决定了企业筹资、融资和投资的能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在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长期以来,苏州中小服装企业资金渠道主要是来自内部集资与非正规民间借贷,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的现象。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来说其更为重要,因此,财务资源也是影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资源的数量、质量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企业物质资源中的不动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可以被较容易地识别和评估,并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所以在衡量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的时候,物质资源就被作为了一项基本的评价指标。

4、信息资源。20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管理学家就指出:信息资源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它和人、财、物一样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服装企业而言,搞好信息资源管理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据国家经贸委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实现了信息化。中小服装企业信息化程度则更不容乐观,企业的信息化成为制约服装行业形成快速反应能力的先天障碍。

(三)能力。企业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它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技术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

1、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是企业根据环境特点来选择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协调配置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对服装企业来讲,环境的变化是不可回避的,其战略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企业生存,使企业能持续发展,保持整体的竞争力,通过战略的“做什么”来使企业达到与环境的适应。目前,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依靠贴牌生产和代加工维持企业的生存,很多企业没有比较明确的长远规划,战略方向和目标也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战略目标,致使企业在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2、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技术能力能提高资本、劳动力的协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从目前看,苏州中小服装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在欧美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先进的生产装备是新产品快速开发的有效手段,但在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计算机应用历史短,生产设备及工艺手段落后。有些服装企业尽管通过了国际品质标准保证体系,厂内也有一系列的规程和生产手册,但现行所使用的管理方法中,也多属主观判断,与事后检查。

3、研究开发能力。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研究开发可以帮助企业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竞争力。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10%~20%左右,我国企业研究开发人员远远低于此数,在中小服装企业中研究开发人员更是少得可怜,甚至就根本没有研究开发人员。企业的成长具有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是不同的。世界著名的企业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他们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而研究与开发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企业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来创新企业的产品,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苏州中小服装企业注重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但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4、市场竞争能力。市场资源是企业获得潜在利益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同市场密切相关的资源。随着产品竞争的同质化,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竞争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从目前看,苏州市中小服装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据统计,在苏州中型服装企业中只有1/3左右的企业建立起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专人专职进行市场研究,也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许多中小服装企业市场营销还秉承传统的产品推销观念,经营品牌、经营客户、优化系统资源配置等观念还十分淡薄。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重市场占有率、依赖经验进行产品决策。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导致了许多中小服装企业在产品经营方面迷失了方向,产品不被市场接受,销售收入难以实现等问题。

二、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的竞争力:

(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决定了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的潜力,特别是产业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技术政策等。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例如,意大利政府在欧盟规定的法律范围内为本国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了大量的扶持和促进性法律和政策,设有“技术创新基金”、“研发基金”资助中小企业购买、租赁高技术设备,最高可达总投资的39%;对开发国外市场计划提供优惠贷款,贷款额可达单项计划金额的80%。

(二)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资金需求,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同样也是这样。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要解决中小服装企业发展道路上的资金“瓶颈”问题,政府应从本地基本情况出发,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下,疏通、拓宽中小服装企业的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服装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中小服装企业的信贷担保机制,成立专门的中小服装企业信贷机构,为中小服装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设备更新、产品出口等生产活动提供担保。

2、设立扶持中小服装发展的财政专项基金,提供财务援助,为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政策。

3、大力发展中小服装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并可以在法律范围内,适当向中小服装企业发放优惠贷款,尤其是那些讲信用、效益好的中小服装企业可以采取适当倾斜政策,为中小服装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不断刺激中小服装企业的迅速发展。

(三)选择适宜的企业管理方式。中小服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大多数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小,选择产权比较封闭的甚至是家族性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的管理。但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就应该适时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稳定规范的权力和决策机制,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决策层与执行层相分离的经营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人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公平选拔的机制,在员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运用恰当的引进、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员工技能的培训,通过不断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市场营销能力。与大的服装企业相比,中小服装企业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资金等方面都比大企业要弱。因此,中小服装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明确市场定位,采取合适的市场竞争策略。

1、特色化的营销策略。中小服装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如果中小服装企业能够定位准确,在竞争中依然能够变弱为强。首先,中小服装企业应以企业自身优势为经营出发点,采取特色化营销的方式,如网络营销、品牌专卖店等,用产品或服务的与众不同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要;其次,中小服装企业可以采取协作化战略,中小服装企业之间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逐渐达到与强大对手抗衡的实力。

2、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会有竞争。现代市场竞争分为两个层面的竞争:一个层面是产品竞争,它是异常惨烈的竞争,成千上万的产品拥挤在一起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另一个层面是品牌竞争,它是以品牌为竞争手段的竞争形式,主要指心理感受、附加值、质量、服务、管理、品牌经营者的意志、谋略、技术等部分的全面竞争,是精神层次和心理层面的竞争。品牌竞争的目标是顾客满意最大化、顾客品牌忠诚度最大化。它的实质是借助物质层面的产品、技术、服务、文化资本、管理、营销等的支持在精神层面上展开的竞争,通过顾客满意最大化达到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的模式是低技术、低成本、低利润,在建设产品品牌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中小服装企业建立品牌可以先从产品质量入手,通过高质量的服装产品赢得公司的信誉和声誉,然后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进而赢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持续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也是中小服装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每1美元研究经费的创新数量是大企业的24倍,而从技术创新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来看,大企业平均需要3.05年,小企业为2.22年。因此,中小服装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应该走科技创新之路,以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把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当作头等大事,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来获得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然而,从目前看,苏州中小服装企业在创新方面重视和投入程度是不够的。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中小服装企业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以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起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彦蓉,刘洪久.浅谈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9

近几年在我国江浙地区,服装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取更多的利润,服装企业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积压了大量的库存,为了解决服装企业高库存问题,提高资金周转率,服装企业需要建立一种适应如今市场形势和服装产品特点的存货管理策略,合理、科学地进行存货管理,以确保企业在降低存货的同时保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

江浙;服装企业;高库存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服装行业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服装企业固有的特性――流行性和季节性所带来的库存难以避免。

一、库存对企业的利弊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库存的定义是,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通俗的讲,库存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

库存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库存有助于企业调节供求差异、平衡供求关系。现如今,市场形势变化多端,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和供给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借助一定数量的库存保证其正常生产运营,防止因缺货而影响其盈利能力。第二,库存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单次订货费用和生产所需设备费用一定,订货或者生产产品的批量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越低。因此,企业需要在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和员工的情况下,权衡原材料订货量和库存量,形成最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第三,库存可以缓冲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风险,如对需求和订货周期预测不准、机器设备发生故障、供应商延误供货、由市场形势变化所引起的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消费者需求增大等问题,为了保持生产加工过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企业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

库存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诸如库存作为一种流动资产,由于其流动性较差,降低了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现有积压库存产品很可能被市场淘汰而成为废品,从而造成企业资金浪费;过高的库存量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营运资本,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现金流枯竭,给企业继续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库存问题严重时,还可能会降低企业信用等级,造成融资困难,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库存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及市场销售不稳定等。

二、江浙地区服装企业的库存现状

(一)江浙地区服装企业的库存现状

服装行业固有的特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库存,是任何国家的服装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在我国江浙地区,无论是做轻资产的时尚品牌,还是做重资产的生产加工,包括外贸销售模式的出口企业,采用不同营销模式的服装企业都绕不开一个话题――高库存。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库存资产一般要占到20%~40%。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服装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大量的库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可避免的成为死库存,2011年江浙地区部分服装企业的库存数据如表1:

表1江浙地区服装企业的库存情况

数据来源:徐振群.服企如何绕开“高库存”纠缠[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7)

由库存的计算公式“库存=生产销售”很容易看出,库存的出现不是生产的多了就是销售的少了。当供过于求时,企业的产品无法销售,存货积压,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当供不应求时,企业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库存短缺,就会阻碍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营,同样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以库存过高过低都会阻碍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高库存出现后,大家都使尽浑身解数消化库存,力争使库存回到合理水平。然而,合理控制、预防库存的产生远比如何消化库存更具战略意义。

(二)高库存对服装企业的影响

1.库存资金占用量大,减少了企业利润

产品是企业资产的一种形式,而过量的产品就成为了库存。高库存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此同时,存货的储存必然需要资金占用费(利息成本和机会成本)与仓储保管费用,其存储期越长,日增长费用就越高,企业利润就越少。高库存降低了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降低,由产品转变为营业额带来的收入将会减少,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再者,服装是带有季节性和流动性的产品,如果不能及时售出,极易因过季、款式陈旧而成为库存,时间越长贬值越大,企业损耗就越大。

2.高库存损害企业形象,降低企业营运能力

当服装类产品因过季无法及时销售,留有大量库存时,企业为了使损失最小化,通常采取打折销售,以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但这在短时间内有作用,因为服装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长期的价格战会损害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据统计,2011年以来,共有11家服装类企业的ipo申请上市,其中有6家被否,通过率仅45%。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服装企业存货周转率的快速下降伴随着销售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出现。库存产品的周转速度较慢,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运营资金,使得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无法更新产品,没有新品就无法吸引到更多的顾客,业绩下滑,使企业资金陷入周转困境。

3.高库存蔓延影响行业发展

高库存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场蔓延的灾难。库存压力会在行业中形成传导效应:一方面,库存过高导致上游订单量减少,品牌对生产的需求量会呈下降趋势,波及品牌的代工厂的生产;另一方面,当一线品牌库存积压严重并进人消化库存的阶段时,通过促销扩大销量的手段必不可少,如此一来,消费者对二三线品牌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严重影响二三线品牌的生产和发展。

三、导致江浙地区服装企业高库存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系统

目前阻碍服装企业发展的因素,表面上是由于库存的大量增加,实质上是因为服装企业缺乏科学统一的库存管理机制。广义上的绩效评价是指一种信息系统,即通过对绩效评价指标的计量与反馈,向管理人员显示出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迅速地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现在大多数服装企业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系统,仅以常规的财务指标作为服装企业存货管理绩效评价标准,如净收益、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和现金流量等,其优点是可以量化,且操作方便,可信度高。但是它是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之上,承受了传统会计的一些缺陷,如它只能进行事后核算,不能起到预测和控制的功能。

(二)服装企业间合作的协同性差

服装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主要包括制造商与面辅料供应商、制造商与零售商间的合作。制造商与面辅料供应商合作时,有时因为面辅料要求的起订量较大,一些中小服装企业因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面料,常常因此取消原有设计计划,被迫生产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此一来,必然导致产品销路不好,成为积压品。而有的服装制造商只从自身的短期效益出发,挑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和合作基础。由于面辅料订购的困难,使得公司采取一次性大量采购,增长了销售时间,库存堆放量增加,影响资金流转,同时也极易成为滞销品。目前服装制造商和零售商企业都以各自的生产效率与利益最大化为是最大目标,在业务流程中容易发生企业间的利益摩擦,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服装制造商经常通过损害服装零售商的利益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另外,由于服装零售业的行业壁垒很低,进入较容易,再加上服装制造业竞争激烈,服装零售商更换制造商较频繁,故其合作的协同性较差。

(三)市场预测缺乏准确性

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导致了需求预测的波动性较大。气候、经济情况甚至文化都增加了市场预测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零售商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向批发商订货,由于存在订货提前期,零售商在考虑平均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安全库存,这样使得零售商订单的变动性比顾客需求的变动性要大。批发商接到零售商订单再向制造商订货,如果批发商不能获知顾客需求的实际数据,它只能利用零售商已发出的订单进行预测,这样批发商在零售商平均订货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风险库存,由于零售商订单的变动明显大于顾客需求变动,为了满足与零售商同样的服务水平,批发商被迫持有比零售商更多的安全库存。以此类推,到制造商或供应商处波动幅度就越来越大。虽然最终产品的顾客需求较稳定,但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的订购量变动性却越来越大,使得服装企业库存增加但产品却不能按计划销售,最终导致库存积压。

四、改善江浙地区服装企业高库存的措施

(一)建立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供应链背景下的整个服装行业运营模式,对服装零售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必要的要求,现有的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服装企业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满足服装企业的需求。建立新的服装企业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使服装企业库存合理化,就现状而言,即解决服装企业高库存问题。与传统的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相比,更全面、更完善。(1)全面考核服装企业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传统的服装企业存货管理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往往仅以财务指标为标准。未能全面考虑到客户、销售特点等非财务指标,使得存货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2)评价的角度宽泛。新的评价体系从众多角度进行评价考核,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核问题。同时从销售和财务的角度出发,解决服装企业的库存现状。(3)有效协调企业组织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链接。市场需求和服装制造商同时影响着服装企业的存货水平。新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服装企业的内外两个方面,在有效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能够平衡这些群体间时而发生的矛盾。(4)实现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财务指标是一个滞后指标,通常它只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营情况,无法帮助企业改善业绩。而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属于领先指标,关注这三个领先指标,使企业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从而实现了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现有的存货管理评价体系虽然存在不足,但仍具有其可取性,能与新的绩效评价体系而互补,应相互结合。根据服装企业库存现状,需构建一个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服装企业存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考核企业的存货管理情况,以便有效解决服装企业高库存问题。

(二)建立服装企业供应链合作机制

新形势下服装产品品种丰富、需求多变等特点,使得服装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需要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的经营模式的必要性。但在服装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仍然采用一次性面辅料采购并进行成品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加单生产的运作方式。因此,针对服装产品现有经营模式,提出建立供应链库存优化控制体系,以适应现有市场的需求。

服装企业供应链库存优化控制体系的运行步骤如下:首先,在优化服装企业内部运作流程后,依次建立企业间协同合作机制、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规划小组,根据制造商和零售商得到的各方面的数据,协同面辅料供应商和零售商一起对未来市场的服装款式和销售数量进行规划。其次,用预测模型对销售趋势进行销售预测,再根据销售预测的结果,运用库存控制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使库存总成本最低的批量配货方案。此方案应该包括具体的最佳采购时间、最佳生产周期和最佳生产数量等内容。最后,根据计算出来的最佳批量配货方案,按照各个零售商销售能力等的不同情况,制造厂商对服装成品进行销售数量分配。制造厂商在不同的时间段分批进行面辅料采购成品生产,零售商也在相应时间分批进行成品进货,在分批配货的库存运作模式下,面辅料供应商、服装制造厂商和零售商还应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对原预测和原计算的批量配货库存控制方案进行随时核查。由于采购、生产和销售都是分批进行的,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对原有批量配货库存控制方案进行核查时,如果发现实际的销售情况同原先预测有出入时,可在下一个批量配货周期前调整配货库存控制方案。

具体调整方法为协同规划小组的各个节点企业成员,以变化的信息数据为依据,分析变化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根据变化情况,对预测和库存控制模型重新进行计算和调整,并更新后续的库存配货控制方案,必要时可能采取完全取消后续所有配货的策略。

体系运作流程如图1:

图1协同预测、批量配货库存控制流程图

(三)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出发点,消费者的满意度是企业经营的成果。因此,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是服企有效降低高库存风险的方法之一。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简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型季节变动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其中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趋势预测法适合于季节性的产品,如服装。季节性产品的需求在每期都有变动,但在相同期间内的需求是有规律可循的。时尚服装销售量呈现的是以季度为周期的结构分布,在一个季度内表现出又少到增到最高峰再下降的趋势。因此,利用趋势预测法,通过历史数据在同一期的增长率来进行下一周期各期的需求预测。

参考文献: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篇10

【关键词】民营服装企业;风险管理;麦肯锡7S模型

一、我国民营服装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家,但中国服装的整体发展情况却不是很均衡。一方面,我国沿海地区的服装生产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服装行业内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低层次上,大多是停留在价格、样式之间的竞争上,品牌意识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多数企业只能依靠成本优势竞争。

民营服装企业作为我国服装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民营服装企业大多是属于“贴牌加工”服装企业,企业自身没有专属的品牌,没有专门的设计开发部门,主要从事的就是产品的生产制作。大多数的民营服装企业虽然主要生产的产品是出口到国外的,但他们并没有出口资格,因此只能从具有进出口资格的服装企业手中接受订单,如此一来,相应的加工费并没有得到提高,扣除掉工人的费用,企业自身所获得的利润就微乎其微了。

二、民营服装企业的风险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民营服装企业之所以始终走不上国际舞台,主要是由于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部门,只能依赖别的品牌进行生产,因此获得的利润远远比不上可以进行品牌设计的服装企业。其次,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员可以利用自己本身掌握的知识技能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只有拥有不同于别的企业的创新之处,才可以在整个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服装企业在建成之初都是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出现,企业本身的战略现状不能够给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所以也吸引不了人才,从而使整个企业的创新实力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制约着整个生产经营的发展,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部分资金已经不再依靠当初创业的贷款和其它来源,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来获得资金。此时,是最需要把握好自己的财务阶段,一旦有所闪失,企业管理者本身也不会善于利用资金扬长避短,将会导致企业限制困境,把企业带入崩溃的边缘。

三、我国民营服装企业风险管理分析

1.麦肯锡7S模型简介。麦肯锡7S模型指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仅仅依靠战略和深思熟虑的行动计划是不行的,战略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战略(Strategy)、员工(Staff)、制度(Systems)、技能(Skills)、结构(Strueture)、风格(Style)、共同价值观(SharedValueds)七大要素,只有将这七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协同作用。其中,战略、制度、结构是企业成功经营的“硬件”,员工、技能、风格和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软件”,只有将硬件因素与软件因素相结合,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成功。

2.民营服装企业风险管理模型框架构建

(1)硬件分析。对于一般的民营服装企业而言,企业领导管理层次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所在,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麦肯锡7S模型指出战略、制度、结构是企业成功发展的“硬件”,那么对于这部分硬件的掌控正是由企业领导管理层次来负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民营服装企业想要在整个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风险战略作为基础,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于一般的服装企业而言,风险管理似乎并不会被企业的管理层次所看重,因为他们认为对于一个民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把企业的业务量放在企业战略制定的首位,把直接能带来收益的内容摆在所有工作的前面,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如果做不好的话,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再好的战略方案也于事无补。因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制定企业整体战略的时候,要根据不同部门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制定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这样才可以使战略与风险统一。其次,在建立了完善的战略之后就要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来使整个经营发展更顺畅的进行下去,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企业的各项制度可以看做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它的战略思想的体现。在企业各项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也要着重考虑每一项制度建立的时候是不是有其他的风险所在。最常见的就是制度机制风险,这在民营服装企业中可以表现在,企业在制定、执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由于实施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比如说在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使制度的时效性降低,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就会因此而出现分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的话,就会使库存量提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最后一个硬件就是企业的结构,民营企业的组织借口不可能像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那么完善,因此在民营企业制定战略后需要建立组织结构的时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就要根据具体的部门所涉及到的工作任务来确定企业的整个组织结构。对于多数服装企业而言,建立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为了完善风险管理的发展,根据组织结构中包含的各个部门具体分析其风险管理问题,从而使企业能够拥有一个具体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2)软件分析。麦肯锡7S模型里把员工,技能,共同价值观和风格定这四个因素为企业发展的“软件”,对于民营服装企业而言,这四个因素的风险管理内容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讨论不同部门的风险管理问题时就要把其中相联系的部门具体分析,从中选择对有利于整个企业发展的方法来进行实施。一般的民营服装企业只能部门可以划分为企业高层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营销部门五个部门,这五个部门中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是企业的整体战略,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建立,而另外四个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员工的管理,技能的提高,共同价值观的建立和企业风格的确定。对于服装企业的生产部门,它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水平,机器的运转程度水平,以及人员的对于工作的反应程度对于服装生产产生的一个影响。从技术水平上看,如果本企业对于生产技术水平不重视的话,其他竞争对手不断提高自身技术,那么在整个竞争过程中,拥有良好技术的的企业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服装,供应量提升在一定程度就可以使整个企业的实力得到提高,也意味着利润的提升。对于财务部门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资金运转的是否顺畅上,我国的大部门民营服装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以外销为主,多数订单是在生产客户只需要先付定金,服装生产后,客户满意后再付全款。那么在企业生产服装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部门资金就要依赖于自身的融资能力,一旦融资过程不顺畅的话,那么整个资金链接就会出现问题,对于财务部门而言,融资风险是资金运转中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人力资源主管就要充分考虑到招聘职位特点与应聘人员的性格是否适合,虽然说企业的利润是与产品密不可分的,但从另一面看,产品是依赖于人员而产生的。如果员工对于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满意的话,那么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这个员工就不会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扩展到整个企业就意味着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就会不统一。对于民营服装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风格的确定是与整体企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的,在树立风险观念的时候,企业管理人员要让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风险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因此,要意识到风险的双重性。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逐步转变自身的生产工作方式,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统一风险管理与生产经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营服装企业在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时候,需要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将风险管理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才可以使企业整个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世阳.《规避信息化风险:从签约开始》[J].时代周刊.2005

[2]徐飞.《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