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包装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58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1

戴尔优势

作为国际著名的it方案供应商,戴尔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行动的企业经营理念,为成千上万、遍布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it解决方案。戴尔品牌良好的声誉赢得了市场,也为戴尔带来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20多年戴尔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戴尔供应链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戴尔已经成功地将销售库存天数从55天降到9天,现金流转周期从60天降低到-33天,出口海运率提高148%、产品销售预测准确率提高24%等——这些都是戴尔供应链系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所取得的创新性价值。

为进一步落实高效it、简化it的企业战略,戴尔设立供应链研究院,以求将自己在供应链方面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缝地传递给客户,让戴尔价值延伸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之中。

明确需求

法科达拉(厦门)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科达拉包装公司”)是以制造业、运输业、电子行业用户为服务对象,提供全程化包装服务的跨国企业。法科达拉包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量占到其全球业务的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其供应链运营的重心也在中国。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法科达拉包装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降低库存量、缩短资金运转周期,减少生产和管理的费用;其次,需要提高原料供应的效率、准确率,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再次,需要实现供应链原料采购、物料管理、制造生产、产品配送等环节的全程优化,以提升最终客户的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

为此,公司决定在运营层面实施供应链系统的理论化深造,力求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论和行业新概念,并根据自身所面临的业务需求,研究和探讨相应的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促进法科达拉包装公司供应链系统实现管理科学化、运营高效化、发展持续化。

有效合作

在具体的实践中,法科达拉包装公司派出核心管理人员进入戴尔供应链研究院高级研修班进行深造。在戴尔高端供应链管理研修班学习期间,法科达拉包装公司的管理人员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管理框架、销售运作协同管理、订单执行和合作伙伴管理、运营流程管理、变革管理和风险控制6个层面系统地学习了供应链的理论知识,并实地观摩了戴尔客户中心、戴尔工厂、戴尔合作伙伴三处供应链系统的运转过程,最后通过实验模拟和座谈讨论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2

[关键词]装备保障;供应链;框架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3.035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3-0056-03

装备保障供应链是指围绕部队装备使用、维修需求,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装备制造原材料或零部件开始,经过生产、采购、储存、运输、补给、维修等环节,最终抵达部队用户,由装备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装备生产商、修理厂所、采办机关、装备使用部队等节点连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络。随着装备保障管理的网络化、集成化及知识管理的兴起,在装备保障领域推行知识管理意义日益突出。装备保障需要大量机构或组织参与,各机构高度关联,需要把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经验、智慧积累起来;通过知识管理实现全过程的知识及信息的互通、共享,提高保障决策效率和管理质量,并使装备使用人员及装备技术人员在能力方面实现跃升。装备保障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是装备保障供应链各环节的知识管理过程,是供应链节点部门通过获取、共享和运用存在于部门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使其产生协同价值,提高供应链知识创新与运用效率,增强装备保障供应链的整体活力。本文首先建立了装备保障供应链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基于装备供应链特征对装备供应链知识进行了应用分类,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导航图,最后提出了装备保障供应链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些具体策略。

1装备保障供应链的知识管理框架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目标是降低不确定性、成本,提高对外界响应的速度与质量。装备保障供应链管理可以整合装备保障供应链上的活动和资源,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装备保障需求。装备保障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现代组织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其目标是提高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使供应链各环节的知识水平达到协调与优化。

我们将装备保障供应链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定义为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分为装备供应链知识资源层、知识获取与存储层、知识应用层、知识服务层。在这一框架下,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知识产生、积累、交流和应用,并驱动组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使装备保障人员能在需要的时候获得所需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人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知识的潜力,提高装备保障的速度与质量。

知识资源层表示知识来源类别。装备保障供应链知识来源按成员分,来自装备供应链各成员实体,如装备承制方、备件及部件生产单位、物流服务部门、维修厂(所)等;按来源分,来自装备保障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工作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供应链流;按所面临的环境资源分,来自外军的装备信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形势需要等;按形式分,可能来自网络、会议、电子邮件,可以是文本、多媒体等。

在知识创造、应用、分享的动态过程中,个体的知识与组织的知识不断积累,相互转换,不断丰富个体和组织的知识库。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动态更新,来达到知识创造的目的。

知识获取与存储层表示知识的获取、提炼、分类与创造,以及知识库的存储。利用知识存储实现对装备供应链知识的“记忆”。

知识应用层表示装备保障知识的应用与装备保障方案执行中的经验总结及知识创新。这一层包括利用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工作场所即是创造知识的场所。

知识服务层重在向装备保障提供知识服务支持。知识服务包含服务内容、知识评估、搜索引擎以及信息过滤等内容。

装备保障供应链的保障知识平台的建立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部门业务需求,在日常事务管理、部门协作业务、知识专家指导过程以及跨组织协同创新方面充分应用知识管理。在装备保障供应链中应用知识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装备保障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中,需要通过知识管理的系统化、自动化,应用知识管理工具来提高装备保障日常活动的工作效率,防止重复劳动和重复错误。

(2)在装备保障中离不开跨部门的协作,保障业务活动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关键在于跨部门、跨组织的统一协调与快速响应。知识管理应用需要考虑通过业务集成的方式促使掌握相关知识的各部门形成统一的运作规则和行动标准,充分发挥共享目标体系和知识反馈体系的作用,使各部门的功能性决策建立在装备保障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基础之上。

(3)促进协同创新的形式主要是建立团队、知识异质的合作单位、知识社群等。协同创新形式为员工的知识交流、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使员工在相互了解、合作中分享知识,进行创新。在装备保障供应链上,建立跨越地理和组织边界的装备保障虚拟团队,将分享经验、技能和协同工作的服务员工联接起来,将知识专家与工程师组成虚拟工作组,通过远程系统共同诊断设备故障,相互协同工作,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2装备保障供应链中的知识分类及导航图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3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由此带来成品油需求的迅速增长。北京市成品油市场近年的年需求量,1999年约为260万吨,2000年约为280万吨,2001年约为295万吨,2002年约为310万吨。而到了2004年北京市消耗成品油585万吨,增长41.4%。2005年北京成品油需求量预计达到700万吨,同比增长约100万吨,增幅20%。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北京市成品油市场的经营商有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公司,社会成品油经营单位,以及投机商等,有效率的管理成品油流动,在供应链中寻求低成本,已成为北京市成品油经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成品油供应链管理是围绕配送中心,将炼厂(大区公司、省市公司)、配送中心、加油站(机构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的管理机构,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和动态管理,在将成品油从炼油厂向最终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品(服务)的增值。

成品油供应链

现在北京市各个成品油经营企业虽然已经非常重视成品油供应链管理,但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不够,没有把成品油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统一体系中。企业缺少所需的成品油供应链成本信息和基础数据。也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供应链成本管理和核算制度,在现有企业财务报表上对供应链费用的体现较少,许多实际发生的供应链成本没有列入现有成本统计范围,对成本的测算、分析和控制都不完全。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应链的经理们很难全面了解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构成,因此可以通过成本计量使蕴含在供应链营运活动中的复杂成本经过分解变得容易识别,管理者可以了解到在供应链的哪一个环节或阶段成本提高了,是否可以改进。www.133229.Com成本计量在利润分配和分担费用方面也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同时,成本计量为重要决策——成本削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说,通过供应链成本项目的计量可以使链中成员看到竞争和获利的机会。

二、成品油供应链成本分析

北京销售成品油的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核算计量首先要确定供应链的成本范围。成品油供应链的物流活动是确定成品油供应链成本范围的重要依据。

1.成品油供应链的物流活动分析

(1)成品油供应链上游的物流活动分析

成品油供应链上游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原油的物流活动和成品油的物流活动两部分内容。原油的物流活动包括原油的卸载,原油在码头罐区的存储,原油从码头罐区到厂内罐区的移动,原油在厂内罐区的存储,原油从厂内罐区到装置的移动。成品油的物流活动包括成品油从装置到厂内罐区的移动,成品油在厂内罐区的存储,成品油的装载等。成品油供应链上游的物流活动还包括物料在装置之间的移动等。

(2)成品油供应链下游的物流活动分析

成品油供应链下游的物流活动涉及到自炼厂发送油品、油库储存调配、加油站储存销售等重要节点,发生在炼厂、油库、加油站和客户各个节点之间,主要包括成品油从炼厂到油库的移动,在油库的罐区存储,成品油从油库的罐区到加油站的移动,在加油站的存储,从加油站到顾客的移动等。 根据成品油供应链流程图所体现的成品油流动特点以及上述的分析,总结出主要的成品油物流活动。成品油供应链成本就产生于以上运输、库存、仓储、信息、油品包装和客户供应链服务等成品油物流活动中。形成的成品油成本主要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邮品包装成本、供应链信息成本、客户服务成本。

2.供应链成本核算和分析

在供应链成本核算和分析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时,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成本核算,物流成本被分散在许多成本费用项目之中。从现行的账户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看清楚物流消耗的实际情况。成品油供应链成本的大量基础数据就包含在其中的经营、管理、财务费用中,并未成为一个单独核算的项目。大量的物流费用与成品油经营和管理的费用混在一起。在成品油商品流通费用中直接反映供应链成本的主要有营业费用中的经营劳务费、租赁费、财产保险费、进货运杂费、销货运杂费、包装费、商品存储费、商品损耗、化验计量费、消防警卫费;管理费用中的租赁费、车辆费、车船使用税,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等。这些流通费用项目中只有进销货运输费是纯粹的物流费用。还有一些隐性成本并没有列入成品油供应链成本中,如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的运费;企业利用自己的油库储存的仓储费;企业利用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费用;物流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企业供应链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管理费用等;与物流办公和设施设备有关的水电、燃料、取暖费;收集、整理、分析、加工、传输物流信息的费用;油品运输和库存过程中大量的资金占用成本等。而这些费用对供应链成本核算是不可或缺的。

在核算企业供应链成本时,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首先将现有会计报表中与物流成本、供应链成本相关的会计科目与数据进行分类,同时补充报表中没有列入的供应链成本数据,将二者成本项目数据结合,列示核算表。核算表的形式借鉴日本企业供应链成本核算方式,按功能支付形态分类核算成品油供应链成本。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4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现状环境实施途径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与战略意义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已经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绿色平衡的失调。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先后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由于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消费,其间经历了很多生产和流通过程,因而,绿色战略就不仅是某个工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各项活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这个时候便应运而生。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等等,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绿色设计管理、机械制造工艺、评价方法和决策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对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已成为世界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追求内部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问题,同时国内企业生产的非绿色产品在世界贸易市场中屡遭挫折,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大计。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当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较好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信息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支撑,选择具有绿色优势的企业为核心建立战略联盟,通过采用详细的环境效益标准,树立供应链成员的环保意识并采用绿色技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到消费再到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中,资源效率尽可能高,环境影响尽可能小,供应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建立如图1所示的绿色供应链概念模型,其中实箭头表示“正品”物流,虚箭头表示“废品”物流。

在该概念模型中,绿色供应链分为运作系统和支持系统。运作系统包括从资源投入到最终消费的“正品”物流过程和物品回收及循环利用的“废品”物流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参与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用户以及回收商。支持系统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环保技术、废料处理技术等循环再生系统,为绿色供应链的成员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

内部物流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毫不奇怪,许多企业已致力于提高内部的物流过程。一些企业加强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使员工关心采购,尤其是包装和内部物流中涉及的环境问题。另外一些企业对他们的采购员进行培训,使采购员摈弃采购严格基于单位价格的谬论,而认识到其他一些问题的重要性,如处理过程和材料的浪费。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公司把每个员工在内部物流管理中对环境友好的表现作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与每位员工的奖金直接挂钩并占相当的比例。正是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对环境友好的有效实践,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声誉,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最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制造商应当树立新型“双赢”的理念

积极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新型的战略联盟关系,通过新型战略联盟之间的合作,对使用过的包装物进行回收既节约了生产成本,获得商业效益;又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获得环保利益。同时核心企业应为供应商和分销商提供培训或技术支持,因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如制造商)由于其具有的雄厚实力,能够在环保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研发经费往往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制造商必须意识到,在现实社会里,供应商和分销商与自己一样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则的约束,一旦某一个供应商由于违反了环保法规被迫关闭,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将被迫停止。所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当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或技术支持,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能力,保证供应链的连续运作。

4.强化供应链企业全体人员绿色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全体人员的绿色观念,所以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将“绿色”作为供应链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让每个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为社会和企业所带来的长期回报,让每一个员工通过实践努力,使“绿色”慢慢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树企业“绿色形象”,创企业“绿色品牌”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5.示例

电器产品如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等是现代社会中量大面广的消费品。目前,消费者购买的是电器产品及其包装物的所有权。在电器产品送达消费者处后,包装物往往被废弃。在电器产品使用阶段完结后,由于消费者本身没有回收和处置旧电器产品的能力,因此旧电器产品往往也被废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包装物使用一次即废弃,旧电器产品中的有效元件也被废弃,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如电器产品的价格中包含了包装物的价格。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电器产品的绿色供应链,见图2。其中包括电器产品制造商、电子元件供应商、印制板制造商、产品外壳制造商、包装物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维修服务商和回收处理商。在整个供应链通道中系统和综合地考虑绿色特性,使电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1]thomasDouglasJ,Griffinpaulm.Coordinatedsupplychainmanagement[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sResearch,1996,94:1~15

[2]LeeHauetal.informationdistortioninasupplychain:thebullwhipeffect[J].managementScience,1997,43(4):546~558

[3]汪应洛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15):82~87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5

[关键词]本田罢工;服装行业;供应链;警示

[中图分类号]F640[文献标识码]B

一、“本田罢工”与本田供应链模式

2010年5月17日开始,本田佛山变速器工厂工人因不满薪酬而举行罢工,关键零部件无法供应,形成连锁反应,24日广汽本田停产,27日东风本田停产,直至6月2日本田在中国的4家组装厂仍未复工,日损失值可达2.4亿元,本田全年生产计划也被迫调整。为什么一个零部件加工厂的罢工会对本田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本田罢工事件让人们将目光聚集到本田的供应链模式。

(一)本田供应链模式

本田汽车在中国有4家组装厂,其主要零部件供应由在华合资及独资的零部件企业提供,在1994年本田成立了和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的东风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成为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两家整车厂的主要供应商;后随着本田在华业务的壮大,本田决定成立一家独资的零部件企业,生产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这家企业成为本田汽车最大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这也造成了本田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的唯一性,缺少具有竞争性的后备供应关系,从而使零部件工厂的些微变故就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掀起轩然大波。

(二)供应链背后的利益驱动

就供应链管理来讲,竞争性的供应关系可以保障供应的高质量,降低供应过程的风险,本田汽车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本田汽车之所以在中国采取这样的供应链模式,最终还是基于利益考虑。首先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合资的整车厂必须要严格按照外方不大于50%股比的要求来设立,而在零部件体系则没有相应的标准。在此政策下,外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千方百计地把核心零部件企业以独资形式来运营。其次,从核心技术保护和保留利润单元的角度看,关键零部件生产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技术,独资的零部件供应公司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封锁,同时利用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组装基地,从而在市场上赚取巨额利润。

二、本田供应链模式与服装行业供应链模式的异同

本田汽车的供应链方式并不是特殊的案例,实际上很多行业都在实行外包的方式进行供应链整合管理,服装行业也如此。

品牌服装企业主要采用协同供应链模式。1995年CpFR(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andReplenishment),即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的供应链管理概念形成。自CpFR形成以后,已经至少有60家公司引入示范计划并证明有正面的成效。协同供应链管理将企业从封闭的纵向思维转变为开放的横向思维,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以互利互惠、互信互补的原则,一同去面对市场竞争。

协同式供应链模式的运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协同规划,可以让生产商和销售商共同制订生产预测,使生产更有目的性;协同供应,可以在供应双方建立起真正完整的库存管理,达到供应链库存费用最低;协同开发可以使上供应链上游的设计和制造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它隐藏的利润比下游更大;协同的市场关系可以让联盟企业采用联合推广的方式推出产品,甚至可以分摊市场营销费用。

以著名企业服装企业ZaRa为例,它通过产品信息系统实现设计与订单的协同管理,通过“纵深整合”的方式进行生产管理,50%由自己内部工厂生产,50%交由400余家外部供应商。在原材料供应商,为了防止对某一个供应商的依赖,同时也鼓励供应商更快的做出反应,ZaRa剩余的原材料供应来自于260家供应商,每家供应商的份额最多不超过4%。ZaRa通过CaD裁减原材料,缝制工作全部交给转包商。ZaRa公司则通过密切监督他们的工作流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最终产品将交由物流中心,并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配送进行跟踪管理。

协同式供应链模式让服装行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对市场反应更加迅速,促成了很多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本田汽车与服装企业协同式供应链模式的比较:“一体化”是最重要的特征。两种供应链模式根据行业的不同,都采用了功能性模块划分的方式,本田汽车将零部件生产与整车组装进行划分,服装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划分管理,以充分发挥专业性、规模化的作用,降低消耗及成本,提高利润。

唯一性内部外包与多样化外部外包:为实现核心技术的保密和持有高利润业务单元,本田汽车的供应主要采用"内部外包"的方式,通过独资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作为主要的供应商,而这种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又具有唯一性。但是服装企业采用“内部外包”和“外部外包”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核心技术”的不同,服装企业不会有那么严格的保密要求,生产中的外包比较灵活,相比较而言,更具有竞争性和灵活性。

三、本田汽车供应链之痛对服装企业的警示

(一)供应链的一体化特征注定存在意外风险的蝴蝶效应

供应链的概念是产业延伸、专业专攻、有效整合的集合体,它最大程度的发挥专业效能,并整合了一体化的商业体系,在加强各个商业阶段的有效联系、提高市场反映速度、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将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关联增强,所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在整个供应链中得到放大。就如同此次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罢工事件一样,导致在华整车组装厂全部停工,整个本田的生产、营销、盈利计划都受到影响。风险的蝴蝶效应是一体化本身必然潜藏的一种危险,服装企业在享用一体化供应链模式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风险的蝴蝶效应应当有所认识,并建立相关的防范机制。

(二)关键节点的多点对接方式将单个供应链增强为束状供应链组合

链条中最脆弱的地方就是链条节点,单个供应链中任何一个节点的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链条的瘫痪。如果在关键节点实现多点对接的方式,即每个关键节点建立多个联接关系,就可以通过联接组合,形成由多条供应链组合而成的供应链束。供应链束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单个供应链的作业风险,同时形成竞争机制,激发整个供应体系的活力,形成灵活的、充满活力的供应链体系。

(三)整个链条的相互监督及全过程合作机制

供应链既然是一体化的商业体系,相互之间的利益是具有关联的。要维护并扩大整个链条的利益,需要每个环节的完善和改进。除了链条环节自身各自的要求之外,环节之间可以进行项目监督,进行信息搜集并充分共享,形成供应链的预警系统。比如本田汽车此次的罢工风潮,并非完全不可预期,先前已经有小规模的罢工,而员工对薪酬的不满也是由来已久,如果本田汽车整个链条供应链对次能够共享信息,并在链条内做信息分析和预测,应该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大面积的停产和持续的损失。供应链某个环节的问题既可以在整个链条中被放大,也可以在整个链条中被稀释。在整个链条中建立环节间的相互监督、链条全过程合作机制,是应对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的必要措施。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6

关键词:价值链优化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装备制造业务作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石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能够加强地区经济竞争力,取得工业化目标的保障。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时间长、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下逐渐向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由于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出现,各产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制造产品的竞争,更是价值链竞争。在价值链分工的形势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创新。

一、现代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特征

价值链是企业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交货和后期维护等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价值链分为主要和辅助价值两种。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价值体现于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压缩,企业经营环节中市场营销、物资采购、生产运作、新产品开发、储运管理和市场关键信息追踪,是作为企业主要的价值增值链。企业文化、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基础的价值增值链,也同样对企业利润的增加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目前很多价值链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中是独立发展、相互脱节,缺乏真正的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就要充分发挥价值链的管理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加强传统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企业将供应商、经销商、客户和员工有效地相结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链

以生产经营流程划分上述主要及辅助价值链,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分为三部分,即上游价值链、生产价值链、下游价值链。整个价值链系统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故此,价值链优化是保障价值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不仅要加快速度,也要提高质量。

(一)上游价值链

上游价值链是上游环节的价值活动,和供应商合作出现的各类价值形态变化而形成的链状式结构。这些价值形态包括信任关系、信息共享和利润。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大概可分为三大层次,一层是提供先进、大型、专利性设备的国外供应商;二层是提供原材料的国内供应商;三层是提供各类装备配件的国内供应商。

(二)生产价值链

许多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大型设备多是订单式生产,更是因为产品特性致使企业无法连续生产,不能开展批量式流水生产。故此,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要采购许多物资,并为设备库存投入大量的资金。内部价值链可分为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相互衔接的价值活动,辅助活动为基本活动准备需要的条件和要素。

目前,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多处在辅助采购方面,采购环节因为国内经济水平而无法实现该环节的最大化价值增值。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是关键的战略环节,但我国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还是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以上两个价值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内、外功的有机结合,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下游价值链

下游价值链是下游环节的价值活动,和客户合作出现的各类价值形态变化形成的链状式结构。以企业的角度分析,产品服务价值评判者是客户,企业需分析好竞争对手资料和客户需求情况,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在企业销售过程中,需让出一部分的企业价值回馈给客户,促进买方购买,达到企业全过程的价值创造。此价值链是企业主要价值增值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表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三、基于价值链优化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若要整合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需注重企业价值链和客户、供应商的价值活动关系,并对企业价值活动和供应商、客户的价值活动不协调,优化价值链,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一)上游价值链优化的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下,制定采购策略主要是围绕价格展开,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定采购策略主要是围绕价格、质量、交货情况等展开,物资采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低价,而更重要的是高的性价比。装备制造企业要与业务伙伴共同协作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例如钢管制造企业,采购物资分为战略物资、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瓶颈物资等四类,对于提供这些商品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战略物资,如钢板,应选企业价值观趋于一致、注重市场品牌、发展潜力大、区域优势明显的制造商,建立共同应对市场、产销研相对一体化的战略联盟关系,要注重共同提高市场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对于重要物资,如焊材、扩径油、刀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油品等,应注重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要注重采购物资的高性价比和供应商的持续改进能力;对于一般物资,如常用辅料、通用物资及标准件等应采用成本最低化策略,使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最低;对于瓶颈物资,如扩径头等单一来源的进口物资,应力求供货稳定并加速国产化,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货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二)生产价值链优化的管理模式

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最注重经济、价格和质量。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已逐步向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在生产价值链优化时,要着重考虑业务流程、质量和时间三方面。

1、业务流程优化

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采取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和业务外包的方式减少制造周期,并满货期限。但由于本行业的特殊,设备和技术人员均为特定,故此有可能向其他企业外包。实施业务外包,能够减少设备和工作人员的闲置,保证交货质量和时间。

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电子时代中必须要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实施虚拟制造,加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比如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投资1.58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建立现代石油钢管制造基地。企业共同研制,这样能够取得更高绩效水平。

2、时间优化

客户等待时间越短,越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增加客户价值。以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分析,客户和市场都需要有效时间,不需要无效时间。故此,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时出现的无效时间等同于浪费。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许多制造企业通过工艺技术改造、人力资源培训、设备更新换代缩短有效时间,提高作业产量。精益加工以无效时间的减少,减少生产实践,并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生产加工的质量。

3、质量优化

质量优化重点在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大型钢管设备多是由客户定制,并以相关合同进行施工和设计。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不能及时进行任务计划,产品生产周期很长、结构复杂,很容易受到局部经济活动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时,需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出现不利影响。

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需在产品开发阶段对市场领域进行拓宽,并运用新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设计水平,获得最大化的增值。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还要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联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做到产品的联合开发。

(三)下游价值链优化的管理模式

客户的最大需求是产品的功能。企业应当对终端市场进行研究,准确对产品、市场、竞争进行定位,引导、控制和把握市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制造的产品多是集团特殊产品,购买决策人员来自多方面,他们重视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问题。为满足客户需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需派遣一些技术人员进行销售,合同谈判规定好设计和建造标准,避免由于设计修改出现的成本增加。除了提供给用户成套的设备和自产主机,还可负责安装制造的厂房建设,减少用户在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方面的协调量。

四、结束语

从现代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看,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加工逐渐向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由于价值链分工出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创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分为三部分,即上游价值链、生产价值链、下游价值链。价值链中包含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环节点都应该以几条主要工作链来展开,即所谓的“企业竞争工作链,打造超级工作平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要做好这三部分的优化,并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伟,齐媛媛.基于价值链优化的装备工业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9,05

[2]王玉晶,陈伟.基于价值链优化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0,01:127-129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7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并行工程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概念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重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而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绿色供应链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环节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它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顾客。但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充分考虑在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节约能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等,而这些正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应具备的功能。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包含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过程的数据。供应商、制造商和回收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数据流动是双向互动通过网络来支撑的。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闭环运作

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作为原材料再利用或重新销售时,绿色供应链就没有终止点。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

绿色供应链管理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实际上是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行工程要求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下游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因此应用并行工程的思想,使材料生产、产品制造全过程与回收再利用并行考虑。

(五)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企业利用网络完成产品设计、制造,寻找合适的产品生产合作伙伴,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节约资源;通过电子商务搜寻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减少销售渠道;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中资源配送,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回收的全过程,其体系如图1所示。

(一)绿色设计

研究表明,产品性能的70%-80%由设计阶段决定。而设计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的10%,因此,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使设计结果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利用、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绿色设计主要从零件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拆卸和回收设计上进行研究。1、标准化设计使零件的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减少加工难度和能量的消耗,减少工艺装备和拆卸的复杂性。2、模块化设计满足绿色产品的快速开发要求,其产品结构便于装卸、维护,有利回收和再利用。3、可拆卸设计指零件结构设计布局合理,易于接近并分离的联结结构,便于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染。4、可回收设计指产品在寿命周期内达到最大零部件重复利用率,减少最终处理量。

(二)绿色材料

原材料供应是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必须严格控制源头污染。从大自然提取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形成零件,同时产生废料和污染,这些副产品一部分被回收处理,一部分回到大自然。零件装配后成为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维修再使用,直至生命周期终止而将其报废。产品报废后经过拆卸,一部分零件被回收直接用于产品的装配,一部分零件经过加工形成新零件。剩下部分废物处理后,一部分形成原材料,一部分返回大自然,经大自然的降解再生,形成新的资源,通过开采又成为原料。

(三)绿色供应过程

供应过程是制造商向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以确保整个供应业务活动的成功进行。1、绿色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批量柔性、品种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积极的供货方把目光聚焦对环境过程的提高,对供货产品有绿色性的要求,目的是降低材耗,减少废物产生。2、绿色物流。物流指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评价。评价指标:①运输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能耗、有害气体排放、噪音污染等。②保管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③搬运过程中是否噪音污染,因搬运不当破坏商品实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④在包装作业中,是否使用不易降解、不可再生或有毒的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四)绿色生产

生产过程是为了获得所要求的零件形状而施加于原材料上的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毛坯制造、表面成形加工、检验等环节。需综合考虑零件制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即由原材料到合格零件的转化过程和转化过程中物料流动、物能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等。1、绿色工艺。在工艺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加以分析,如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和切削液的选择,尽量根据车间资源信息,生成具有可选择的多工艺路线,提高工艺选择简捷化程度,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工艺成本和污染处理费用等。2、生产资源。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尽量减少加工余量,便于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下脚料的处理。3、生产设备指选择考核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情况。零部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维修或保养时间合理,费用适宜;维修人员劳动强度不太大等。4、提高绿色产品制造中的宜人性,通过改善生产环境,调整工作时间及减轻劳动强度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5、重视环境保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五)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

1、绿色销售是指企业对销售环节进行生态管理,它包含分销渠道、中间商的选择、网上交易和促销方式的评价等。①企业根据产品和自身特点,尽量缩短分销渠道。②选用中间商时,应注意考察其绿色形象。③开展网上销售。④在促销方式上,企业一方面要选择最有经济和环保效益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企业和产品的绿色特征。2、绿色包装。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其包装一般没有用途,任意丢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材料。3、绿色运输主要评价集中配送、资源消耗和合理运输路径的规划。4、在产品使用阶段主要评价其使用寿命和再循环利用。使用寿命指延长产品寿命,增强产品的可维护性,减少产品报废后的处置工作。

(六)产品废弃阶段的处理

工业技术的改进使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造成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品。不仅严重浪费资源、能源,而且成为固体废弃物和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产品废弃阶段的绿色性主要是回收利用、循环再用和报废处理。

三、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由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企业在决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状况,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既解决企业急需的问题,又能以见效快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明确认识实施目标,确保成功。强化环保意识,企业高层领导转变观念,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恰如其分地同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考虑,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环境认识,让员工了解企业对环保的重视。

(二)加强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绿色供应过程对供应商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根据制造商本身的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对评价指标加以适当调整,设置的指标要能充分反映制造商的战略意图。其次,强调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上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是形成供应链成员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再次,供应链成员要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最后,在供应商之间具有可比性,有利于多个潜在的供应商之间择优比较。

(三)加强用户环境消费意识

发展绿色消费可以从消费终端减少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遏制生产者粗放式的经营,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发展绿色消费可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观念、行为的转变,提高广大群众对环保、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能民等.系统工程,绿色制造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J].2001(10).

2、GuangxingtanJianpan.HabitualDomainanalysisBasedontheRoughSettheory[J].advancesinSystemsScienceandapplications,2000(2).

3、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8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加以落实。

1.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 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与此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要成功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环境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功能发挥的整体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把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企业和社会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和废物的产生,减轻环境压力和物流负载。

3. 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政府方面

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

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运、铁路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机构集中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3.2 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3.3 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如消费者可以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尽力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等不易处理、不易腐蚀的包装物。

3.4 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3.4.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

3.4.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3.4.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3.5 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9

该公司于2015年成功改制为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利得”),并于2016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定位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我们是一家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主要为大型或集团型制造业、分销业客户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采访伊始,德利得运营总监恽绵就向记者明晰了公司的市场定位。

在恽绵看来,整个现代物流服务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依靠网络和资源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物流服务市场,也可称为标准服务市场,如运输、仓储、快递、货代等,主要是在客户价值不变的约束下实现成本的降低;另一类是基于供应链和价值链流程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市场,如制造物流、分销物流、汽车物流、医药物流、食品冷链物流等。这些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同时也是非标准化的定制服务,更侧重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德利得的市场定位正属于后者。

“作为现代物流企业,不应该仅仅关注自己的直接客户,更应该将目光延伸到客户的整个供应链上,通过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实现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达到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的目的,进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的服务才是客户最需要的服务,这也正是我们16年来不懈努力追求的方向。”恽绵对记者说。

主营业务及发展阶段

据恽绵介绍,德利得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主要分为现代供应链物流服务与特种供应链物流服务两大板块。现代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物流咨询与规划设计服务,原料、制造、线边、分销、售后、逆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仓储、分拨、包装、加工、配送、装卸、安装、就位、市场营销等物流服务,信息化、金融等增值服务;特种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大件运输规划设计、大件货物运输服务,危险化学品供应链物流服务。德利得把主要客户群定位于化工、电气、快消、高端医疗、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跨国大型集团企业等,为他们提供全流程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长期以来,德利得依托上述“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核心服务,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利益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管理为基础的个性化和柔性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业模式,即结合第三方物流服务积累的服务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把第四方物流的解决方案及咨询智慧融入于协同服务的实践中,持续优化服务,从而不断挖掘供应链的价值,使之成为客户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渐由企业级客户供应链服务模式升华到产业级客户供应链服务模式。

德利得供应链物流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0阶段,是供应链节点成本优化阶段,也是德利得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优化运输、仓储、包装、分拣等供应链上相关节点的运作,通过招标等形式,最终实现降低客户不同环节成本的目标。这是德利得以往的主要服务模式。

2.0阶段,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阶段。主要是在1.0阶段各节点成本已经得到较好控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采用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模式,解决供应链各个环节、多家企业分别操作造成的低效率与资源浪费的问题,按客户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使德利得在进一步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提高了客户粘性。在这一阶段,成本权重减少,关键服务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德利得供应链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客户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就涵盖了一个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包括国外工厂运输一保税一报关一国内运输一存储一在终端医院卸货一就位一安装辅助调试等诸多环节。德利得将从接到国际物流到港订单起至安装调试环节进行整合,将供应链相关信息统一纳入SCm系统云服务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管理成本,为客户提供全程贴心服务,使制造企业、商与及终端客户更省心。目前,德利得正在全力进入供应链V2.0阶段。

3.0阶段,属于跨供应链物流服务阶段。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的优化将不仅仅局限在某一条供应链,而是在进行多条供应链的共同协同和优化,实现跨供应链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这是德利得未来的服务定位。

服务能力与核心优势

供应链物流服务,主要考察的是服务提供企业的综合能力,如专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德利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专业的服务团队

德利得拥有五大供应链服务团队,包括:①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团队,主要是针对客户的关键需求设计规划相应的解决方案;②信息化研发/实施团队,主要是通过强化信息化管理推动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实施,如信息系统的设计、构建、对接等;③物流技术研发团队,侧重于技术创新,借此支撑供应链物流活动,重点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德利得几乎每年都有一百多项创新成果在物流操作与物流管理中应用;④物流实施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各个项目的应用操作与实施,目前500多位公司员工的约80%属于这一团队;⑤供应商管理团队,主要是负责对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协同、支持、服务与管理,把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中的个性化需求转变成标准化的操作,再外包给协同的供应链共同完成服务。五大团队形成了德利得供应链的核心力量。

2.关键服务能力

在恽绵看来,对于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来说,要想站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整合端,除了常规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之外,“关键服务能力”尤为重要,如规划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如在为大型医疗设备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过程中,在医院的设备安装就位环节,由于每个医院的环境不同,所以就位项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复杂的设备就位环境,德利得量体裁衣,分别应用高层吊装就位、平台就位、地下电梯井就位、地下破拆就位等多样化的就位技术和设备,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具体需求。

3.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从事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目前德利得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包括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私有物流云平台。前者主要是与社会信息系统对接,同时针对部分客户开放;后者则囊括了wmS、tmS、Vmi、LVS、owS等诸多系统,主要是为专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如专门为企业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与考核的LVS系统,把供应商与核心制造业客户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信息分隔的问题,实现了信息的无缝传递,提升了整个高端制造供应链的效率;针对现在逐渐专业化的广宣品物流服务,德利得配置了专业的owS信息系统管理客户的广宣品,提供从采购、委托、配送到结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

为客户创造价值

据恽绵介绍,做我国本土最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是德利得的企业愿景;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是德利得供应链的企业使命。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德利得在供应链物流服务领域已是声名显赫,不仅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体系,还建立了多家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物流服务联盟,通过可靠、高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获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其中包括电气行业的松下,医疗领域的西门子、Ge,快消品领域的宝盛道吉、德国汉高,制造领域的aBB、北京现代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1.解决客户供应链物流难题

例如,一些高精密、高价值、高要求的“三高”大型医疗器械高端客户,其供应链物流往往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如这些高价值的医疗设备都有一些特殊性,有的核磁共振仪器里安装有超导设备,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下运行,在物流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通水、通电或增加液氦,否则将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另外,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周期很长,对于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的设备,需要在医院做好设备间基础屏蔽工程之后、进行精装修之前进场,而且项目工程师还要在这一天同时进场,时间上要求严格,各种各样的信息、物流需求都要集中在一点实现,计划难度较大。针对这些客户的物流难题,德利得依托自专业的服务能力,为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涉及到方案的设计、货物的仓储、运输、就位等诸多环节,高水平地满足了客户的物流需求。

2.提高客户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提高客户供应链效率、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这是德利得作为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一直追求的目标。例如,针对松下电器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便充分展现了德利得供应链的整体实力。

最初,松下电器只是将退货物流委托给德利得来做,在看到德利得专业、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后,才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德利得不断整合资源,协同松下电器打通了供应链各环节的“肠梗阻”,使其物流成本明显降低,供应链效率实现较大提升。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代表大泽英俊先生2015年8月到北京考察了德利得后,发表了长篇博文,对其优质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并感谢德利得这个幕后英雄对松下电器物流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3.满足客户特种物流需求

供应链包装管理篇10

1.1美国果蔬供应链物流模式

美国果蔬的生产多属于分散的小型农户,通过冷链物流,实现了果蔬冷藏供应链的完美过程。

(一)生产高度专业化

(1)果蔬生产地区专业化。通过对土地特性、营养、气候的不同,将土地进行划分,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果蔬,专门生产某几种果蔬,形成区域高度专业化,更有针对性。这样,既能发挥各区域的土壤优势,又能提高生产率。(2)果蔬农田专业化。各个果蔬农场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农田只生产一种水果或蔬菜。(3)果蔬生产技术专业化。每个农场更趋向于某个技能,将果蔬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技能区分出来,分配给各个农场任务。比如这个农场主要生产种子,那个农场主要生产幼苗等。

(二)生产机械化

在实施果蔬生产高度专业化的同时,还将生产、运输换成一套现代科技和先进设备,形成果蔬的科技化、科学化、信息化种植管理和加工。果蔬从农田采摘到包装加工都采用机械化。

(三)服务体系社会化

美国果蔬业服务形成体系,服务手段先进。为了保证质量、减少损失,美国十分重视从农田采摘后对果蔬的一系列处理的标准化、冷链化。其基本程序包括:1.采购与田间包装;2.预冷;3清洗;4.杀菌;5.打蜡或薄膜包装;6.分级包装。果蔬从采摘后的整个物流过程一直处于需求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至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库,消费者冰箱。由于处理及时,在运输过程中,美国果蔬损耗率非常低。(四)果蔬产销一体化随着美国果蔬生产的发展,果蔬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渐渐步入了人们的眼中,具体组织形式如下几种:(1)产销“一条龙”模式。果蔬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由一个大公司全程包办,形成纵向一体化的果蔬供应链经营模式。(2)“合同式”果蔬联合。他是私营公司包括果蔬生产商、加工包装商、销售商。它不完全是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由一个联合公司与生产商、流通加工商、物流运输商、器械销售商、果蔬销售商签订合同,共同完成果蔬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流程。(3)果蔬销售合作社。无论果蔬产销联合的形式如何,通过密切的产销合作,形成果蔬冷藏物流供应链,重视产品质量的监管与控制,从而实现产品标准化。

1.2欧盟果蔬供应链物流模式

欧盟果蔬供应链过程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果蔬供应链是包含果园采摘、处理包装、批发商、销售商等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过程。

(一)供应链生产环节

果蔬具有地区差异性与季节性,需在不同的时节、地区,种植特定的种类。欧盟的果蔬供应链生产体系包括果蔬农和果蔬种植园。与我国传统的果蔬供应链体系不同,欧盟将果蔬的加工处理、包装等环节纳入了供应链生产环节。果蔬农参与果蔬的种植、成熟前处理、采摘、处理加工、包装等,产出合格的产品,将果蔬提供给果蔬贸易联盟、私人与合作果蔬出口组织或者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果蔬种植园是与果蔬贸易联盟为一体,作为果蔬贸易联盟的生产车间,为果蔬贸易联盟提供合格的果蔬产品。

(二)供应链批发环节

果蔬供应链批发商包括果蔬贸易联盟、私人与合作果蔬出口组织、出口商等。果蔬贸易联盟从果蔬种植园中得到果蔬产品后,直接转向各大超市进行销售;私人与合作果蔬出口组织从果蔬农那获得初步处理的果蔬产品后,进行进一步加工、包装等提供给除了超市以外的其他销售商;出口商是从私人与合作果蔬出口组织获取果蔬产品后,进行报关、转港、转口贸易或直接出境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现在,蔬菜水果的供应链环节越来越成熟,果蔬贸易更趋于集中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市利用自己采购环节少、人脉广、规模大、口碑好、直接面向消费者等优势,容易从果蔬农那直接购买果蔬产品,通过“厂家直销”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配送,严重影响了欧盟市场的批发市场经济地位。

(三)供应链零售环节

近年来,欧洲各大超市在果蔬供应链中越来越突出。它们从批发贸易市场的模式中学习,结合实际建立适用于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将集中采购的果蔬产品配送到各个分店当中。他们也在思考小型专卖店的经营模式。

1.3日韩果蔬供应链模式

日本和韩国属于土地比较少的国家,资源不丰富,人与地的比例相对较大,生产单位较小,分布广而多。果蔬种植分布广,通过第三方整合起来,配送至各地。他们主要是通过果蔬精品化、精致化生产,通过过硬的冷藏供应链技术和冷藏设施设备,保证优良的果蔬质量品质。果蔬冷链物流管理的重点就是控制温度。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要想将优质的果蔬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只有通过冷链技术来解决。企业在冷链中对食品安全、企业本身存在五个问题。第一,食品供应链的顺畅与稳定性;第二,食品的质量安全;第三,减少食品的浪费;第四,提升环保意识;第五,注意解决好全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等。日本对于冷冻食品的官方定义就是这些是经过加工、速冻的在零下18度环境下低温保存的经过封装的食品。也就是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过加工的,果蔬从采摘后就要作出初步处理,再进一步做深度处理;第二,一次性速冻,果蔬易腐,唯有冻住水分长才能久保存;第三,低温保存在18度环境下;第四,经过封装的食品,包括标码、贴标签等。

2.贵阳市果蔬冷链现状及问题

2.1贵阳市果蔬冷链的现状

贵阳市的冷链物流企业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只能完成部分冷链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供应链。我市每年对于生鲜果蔬的需求量占有很大比重,更加上夏日对于水果类的需求更是巨大。但是由于本市的冷链发展并不健全,处于初级阶段,每年水果在物流关节的腐烂程度比较严重,损失达到总量的30%。对此,我国出台一系列宏观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我市打造成部级冷链物流枢纽。近年来,果蔬等需要冷藏运输、储存的商品不断增加,冷冻市场已成为最热潜力的投资市场。

2.2贵阳市果蔬冷链的问题

在政府的支持下,各行业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贵阳起步慢,地理环境等影响,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贵阳的果蔬冷链发展相对低下,存在许多问题。(1)贵阳市其特殊高原山地的地理条件,导致农产品的种植被局限,农户分散,种植不均匀。(2)冷库较少,形成不了规模。全市现有冷库仅仅只有几十万吨,且相对集中,无法形成整个贵阳市的全程冷链供应配送。(3)冷链技术不成熟,配套设施单一;冷藏供应链的专业技术人员很缺乏。(4)单个独立的果蔬冷藏供应企业,物流成本较高。(5)冷藏供应链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物流运输、冷藏等方面都还存在各种问题。

3.贵阳市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贵阳市的不断发展,冷链这一块在中西部地区的空缺,商人们将目光迅速转移到了冷库这一块。也正是如此,带动了贵阳市冷链冷库的发展。对于果蔬类产品的成本来说,除了本身的种植费用和运费,更大的成本费用就是物流环节中产品的腐烂、质量的降低,这笔不小的费用已经不能算作正常成本,应该是成本浪费。

3.1大力建设冷库冷藏设施设备

贵阳市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果蔬产品的需求越演越烈。投资商将目标转移到冷库市场上,目前,在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等地,已有大批冷库建设并投入运营当中。每当夏日炎热世界,贵阳市更是“一库难求”,很多需要冷藏保存的产品因为不能及时找到冷库冷藏,导致大量腐烂,资源浪费。对于冷库冷链的发展,应该在一部分地区大力建设冷库冷藏设施设备,再带动全贵阳建立一个冷链体系的冷库冷藏设施设备。以此,贵阳市借助国家支持大力建设冷库冷藏设施设备。

3.2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

目前,贵阳市果蔬产品的种植主要是分散的小型农户,果蔬在农田成熟后,有农民或者当地小贩到农田将果蔬采摘后送入后面的物流环节。从果蔬的采摘到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环节中,中间几经转手,且没有对果蔬进行及时的“冷藏”处理,一般在半路中的损耗就已经相当严重。可以向美国借鉴,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果蔬从采摘到送至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涉及的物流主体建立一个联盟,共同完成这果蔬冷链物流运输过程,其中包括什么环节由谁加工,什么环节由谁运输,什么环节由谁提供冷库等。建立产销一体化的果蔬冷链物流模式,带动整个重庆果蔬冷链物流发展。

3.3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冷链基础配套设施

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兴的物流模式,贵阳目前对于果蔬冷链物流流通率只达到15%,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流通率达到85%,日本的冷链物流流通率更达到95%。相较于此,贵阳对于果蔬物流的过程中,冷链技术和冷链基础配套设施的缺乏。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借助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冷链基础配套设施。因此,冷库冷藏的建设与发展,需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冷链基础配套设施。在先进的技术与设施设备下,贵阳冷链发展会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3.4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通过与第一方或者第二方签订合作合同,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发展我国物流模式的潜力,对于企业来说,在兼顾自己的主营业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物流运输的成本、费用等,除了大型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物流环节这一块在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拖后腿。贵阳市果蔬冷链物流,对于果蔬销售商与供应商来说,果蔬的冷链供应要求高,没有绝对的把握为自己的主营业务增添光彩。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将整个贵阳所有的冷库冷藏设施设备整合起来,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为主体,大力发展果蔬冷链物流。从果蔬的采摘、物流运输到最后销售,将物流运输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以达到整个果蔬供应链的流畅。

3.5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和完善监督制度

冷藏供应链物流模式是一个新兴的物流模式,现贵阳市对于冷藏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冷藏供应链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物流运输、冷藏等方面都还存在各种问题。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和完善监督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管发展。在贵阳市建立完善冷链物流模式与监督制度,是大力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的基础。拥有了健全的制度,重庆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将更近一步。

3.6大量培养冷链物流高端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