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9:30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心枢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业能够吸纳就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为此,学术界展开了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问题的研究。自1953年瑞典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Stenmalmquist率先提出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以来该指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谷彬(2008)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配置效率改进和规模效率改进四个方面,测算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认为技术效率改进是主导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核心因素。庄玉良等(2009)通过对我国物流业跨期动态效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认为技术进步与创新是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区域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解,进而对辽吉黑经济圈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追赶效应”与“增长效应”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

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原理与变量选取Caves等(1982)将malmquist指数与Dea理论相结合,利用malmquist投入和产出距离函数定义了全要素生产率人,本文使用的malmquist指数公式为:mt(xt,yt,xt+1,yt+1)=Dt(xt+1,yt+1)Dt(xt,yt)式中x和y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这里测度了以t期为基期从t时期到t+1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也可以定义以t+1期为基期的条件下,从t时期到t+1时期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由于两种方式测算的malmquist生产率值不一定相等,计算二者的几何平均值来衡量两时期间的生产率变化。该指数大于1表明从t时期到t+1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反之,表明生产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eFFCH(technicaleffi-ciencyChange)和技术进步teCHCH(technicalChange)。mt(xt,yt,xt+1,yt+1)=eFFCH×teCHCH。技术效率的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FFCH,puretechnicalefficiencyChange)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Scaleefficien-cyChange),即eFFCHCH=peFFCH×SeCH,其中peFFCH>1表示纯技术效率改善;反之,则表示纯技术效率不存在改善。SeCH>1表示决策单位的规模效率提高,趋向于最佳规模,反之,表示规模报酬下降。也即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m=eFFCH×teCHCH=peFFCH×SeCH×teCHCH,式中eFFCH是规模报酬不变(CRS)且要素可自由处置条件下的效率变化指数,它测度了从t时期到t+1时期的决策评价单元到最佳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追赶程度,称为“追赶效应”。eFFCH大于1表明决策评价单元更接近生产前沿,相对技术效率有所提升;teCHCH为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测度了技术边界从t时期到t+1时期的移动,称为“增长效应”,teCHCH大于1说明出现了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鉴于早期重庆数据不完整,将其并入四川省来考虑)1991~2010年的物流业数据,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流业的从业人数两个投入要素变量,采用物流业的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主要衡量物流业产出的总量规模。具体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将辽吉黑物流业与区物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本文将分1991年~2000年和2000年~2010年两阶段对我国区域物流业malmquist指数进行测算,并与1991年~2010年测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辽吉黑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追赶效应与增长效应分析应用软件Deaper2.1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tFpCH)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HCH),其中前者衡量决策单位生产靠近当期生产前沿边界的程度,称为“追赶效应”;后者衡量生产前沿边界的移动程度,称为“增长效应”;并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peCH)和规模效率变动(SeCH)。为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将1991年~2010年物流业数据划分为1991年~2010年、1991年~2000年和2000年~2010年三个区段进行测算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给出了1991~2010年我国区及全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均值,这一阶段全国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略小于1,技术效率增长率为-0.8%,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4%,负向的“追赶效应”大于正向的“增长效应”,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增长。在区中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四个区域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其他区域呈负向增长。东北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区中效率水平最低。在技术效率方面,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变化的均值在区位于下游水平,略高于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均值略高于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排在区的第六位;规模效率变动均值与西南地区相同,在区中位列第五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均小于1,并且小于全国均值,这说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产业发展规模都相对有限,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技术进步方面看,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为负值,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进步的严重滞后是阻碍东北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从东北地区内部情况来看,黑龙江省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三项效率值均高于辽宁省和吉林省;辽宁省物流业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均高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除辽宁省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实现正向增长外,其他效率值都小于1,处于负向增长状态,而且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高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这说明辽吉黑经济圈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且技术进步水平较低是阻碍东北三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由表1测算结果还可以看出,1991年~2000年全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呈下滑状态,而且辽吉黑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来说,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7.7%,技术效率平均增长率为-3.2%,技术进步平均增长率为-4.7%,这表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别具有负向的“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负向增长。技术效率变动亦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全国物流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1.1%,两者都对技术效率水平造成负向影响。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9.7%,低于全国相应水平,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1.0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2%和0.8%,负向的纯技术效率和正向的规模效率共同作用导致物流业技术效率增长率实现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变化均值为0.8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与全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相同,辽吉黑经济圈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障碍主要是技术进步水平较低。在区中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其他七个区域物流业均处于负向增长状态,其中东北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在区中处于第六位,高于黄河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来看,我国物流业“增长效应”表现最为显著的是南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为1.090,其他地区均小于1,东北地区和黄河中游表现最差,均为0.898。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来看,东北地区的“追赶效应”较为显著,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位于区之首。从东北地区内部情况来看,辽吉黑三省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呈负向增长,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物流业技术效率实现了正向增长,辽宁省技术效率呈负向增长,其中吉林省的纯技术效率增长率为0.8%,规模效率值为1,黑龙江省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2.5%和0.8%,辽宁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3.8%和1.5%,这说明辽宁省物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1年~2000年技术进步水平滞后是阻碍辽吉黑经济圈整体及各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为此,在今后物流业的发展应加大物流业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逐步提高东北地区物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对比表1中1991年~2010年和1991年~2000两时间区间东北地区和全国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为负向增长,与1991年~2010年物流业整体发展情况相比,1991年~200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相对较低,这说明1991年~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始终不高,而且2000年~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要高于1991年~2010年。由表1的测算结果可知,2000年~2010年全国物流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状态,但辽吉黑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仍呈负向增长态势。具体地讲,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率为1.4%,技术进步增长率为5.2%,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0.2%和1.6%,正向的规模效应大于负向纯技术效率作用,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技术效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可见,在全国物流业正向的“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共同作用下,全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正向增长。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6.9%,技术效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4.2%和-2.9%,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动增长率为-4.5%,规模效率变动增长率为0.4%,负向的“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共同作用导致辽吉黑经济圈物流业呈负向增长态势。在区中仅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31,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正向增长,其中东部沿海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平均增长率为11.3%;东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4.2%和-2.9%,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分别为-4.5%和0.4%。东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在区中均处于最低水平负向的“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共同作用导致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向增长。从东北地区内部情况来看,辽吉黑三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值均小于1,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规模效率水平有所提高,吉林省的规模效率水平出现下降,可见东北三省物流业发展情况都相对较差,各项效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表1中1991年~2000年和2000年~2010年我国物流业各项效率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由-7.7%增加到6.7%。相比全国总体水平,辽吉黑经济圈综合要素生产率均值增幅较小,由-0.97%增加到-0.69%,其中技术效率水平出现下降,技术进步水平有所提高,但三项效率值均小于1,即处于负向增长状态。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1991年~2010年全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相比,2000年~2010年间全国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相对较高,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加0.071,技术效率变化均值增加0.022,技术进步变化均值增加0.048。可见全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逐步提升。与全国物流业效率水平的变动情况相比,东北地区2000年~2010年与1991年~2010年两个时间区间各项效率均值变动较少,这表明辽吉黑经济圈物流业相比全国总体水平发展比较缓慢,效率水平相对较低,应当通过提高技术效率形成的追赶效应和技术进步引发的增长效应共同加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2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vs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vs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vs电子科学与技术vs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3

关键词: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3-90-0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自2006年农业部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安徽省植保工作者紧紧围绕这一植保工作理念,不断探索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多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大力开展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建立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大力示范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使示范区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667m2防治次数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667m2使用量下降30%~40%,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田生态环境及食品的安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近年来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概况

1.1制定方案,开展试验示范2010-2013年,省植保站连续4a制定并印发了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实施基点和任务,细化了防控措施。示范区做到“五个一”,即一块核心示范田、一块示范标牌(1m×1.5m)、一个实施方案、一套主推技术体系、一名技术指导人员。同时,设定绿色防控区、农民自防区和不防治区3个处理,进行不同防控技术的效果对比,重点展示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2010年建立了42个县级农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水稻32个、小麦7个、棉花1个、果树1个、蝗虫1个。2011年建立了30个县级农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水稻18个、小麦7个、玉米、棉花、果树、蝗虫、茶树各1个。2012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小麦、2个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013年茶树、蔬菜作物示范区数量进一步增加。粮食作物核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133.33hm2,辐射面积不少于666.67hm2;园艺作物核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6.67hm2,辐射面积不少于66.67hm2。

1.2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近年来,安徽省植保总站多次利用有关业务活动或组织人员现场观摩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示范效果;2010年,在肥西县召开全省水稻二化螟性诱技术培训班,重点对全省应用水稻二化螟性诱剂试验示范的县(市、区)植保技术人员开展培训;2011年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交流会。此外,还分别在宁国、萧县、霍山等县(市)召开了水稻、玉米、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观摩交流会。各地也通过举办培训班或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普及;植保技术人员结合病虫防治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与服务,积极引导农民正确掌握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1.3总结技术模式与经验全省在试验示范过程中,认真进行不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防治效果、挽回产量损失、田间天敌种群数量调查及评价方法等研究,并开展经济、生态和社会3大效益评估,积极探索与总结新型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推广经验,为进一步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2主要成效

近年来,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在省农委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各级植保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性诱、物理诱控技术示范应用

2.1.1性诱剂技术示范应用性诱剂防治农作物病虫具有安全性高、兼容性好、选择性强、防效突出、无抗药性、无损于天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符合“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在安徽省得到广泛的示范推广与应用。

(1)大面积多点开展性诱技术应用示范。为进一步加大性诱剂应用示范力度,2010-2012年省植保总站连续3a安排专项经费,大范围开展性诱技术应用试验示范。3a共计投入128.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购置二化螟、斜纹夜蛾、玉米螟、蔬菜蛾类、茶树害虫等昆虫性诱剂,3a共计采购诱芯12.2万个,在居巢、颍东、蒙城、霍山、肥西、庐江、桐城等20多个县(市、区)建立示范区,年示范面积超过2000hm2(0.67万hm2次),示范防治对象包括水稻二化螟、棉花斜纹夜蛾、玉米螟、莲藕斜纹夜蛾、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茶黑刺粉虱、茶毛虫等。同时,还在全省15个试验点共7种害虫上进行了性诱剂测报应用技术试验。

(2)应用性诱剂防控梨小食心虫。砀山县连续多年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拿出专项经费,大力推广应用性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2009年拿出100多万元,采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85万粒,防治面积2万hm2次,占全县梨树面积43%。2010、2011、2012年,又分别投入60万、100万、150万元用于黄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所需的经费补贴,2012年建立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面积达2666.67hm2。该县应用中科院动物所研发的性诱剂诱杀食心虫,同时结合杀虫灯、黄板、套袋等其它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好,可将梨虫果率压低至3%以下,而非措施区虫果率一般为5%~8%。此外,还可减少施药次数2~3次,节本增效平均效益提高20%左右。2012统防统治示范区酥梨价格平均2.60元/kg,每kg较农民自防区高0.70元,以667m2产3000kg计,667m2销售收入增加2100元,经济效益显著。

(3)应用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2009-2012年,连续4a在全省11个示范区县开展性诱剂防控二化螟应用示范,年示范应用面积共计666.67hm2、1333.33hm2次。巢湖市2012年应用示范53.33hm2,示范结果表明,剪开性诱剂诱芯封口的处理区对水稻二化螟的诱蛾效果与控螟害效果均好于未剪开诱芯封口的处理区,综合防治效果达50%以上;水盆式诱捕器效果好于干式诱捕器,总诱蛾量差异极显著,干式诱捕器加设高度对诱捕蛾量有一定影响,且对二代影响差异极显著。潜山县2010年示范面积66.67hm2,示范区稻株枯心率为4.25%,比空白对照区低50.8%,但比药剂(主要为康宽)防治区高109.4%。贵池区典型调查,早稻、中稻田放置性诱捕器处理区比不放置区667m2卵量平均减少43.96%、34.66%。性诱剂防治早稻、中稻平均枯心率分别为1.41%、1.04%,枯心防效分别为40.25%、44.39%,对螟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性诱结合常规化防对水稻的平均防效为92.51%,防效比化防对照区高7.37%。

(4)性诱剂防控玉米螟应用示范。连续多年在玉米产区进行性诱剂防控玉米螟应用示范,2010年在3个县设示范基点,示范面积200hm2共600hm2次;2011年、2012年分别开展示范面积220hm2、共660hm2次和160hm2、共480hm2次,示范应用效果较好。萧县示范区2010年5月21日放置性诱剂诱捕器,6月26日调查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性诱剂防治区、空白对照区玉米被害株率分别为5.3%、18.0%;性诱剂防治区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72.7%,防控效果明显。蒙城县2010年对示范点二代玉米螟诱控效果调查,性诱剂示范田玉米螟着卵量、百株残虫、玉米被害株率分别减少了67.5%、66.5%和79.3%。

(5)性诱剂防控棉花斜纹夜蛾应用示范。连续3a在无为、宿松、东至3县开展棉花斜纹夜蛾性诱剂防控示范,2010-2012年,分别开展示范面积36hm2、56hm2、60hm2。2010年宿松县开展性诱剂诱杀试验示范,性诱剂区8月9日结合药剂防治1次,较药剂防治区减少药剂防治3次,斜纹夜蛾信息素诱捕器7~9月间的81d诱蛾量为53883头,是同期频振式杀虫灯的19.31倍,7、8、9月诱蛾量为4391、23817和25675头,分别是频振杀虫灯月诱蛾量的30.49、21.71和38.04倍;8、9月调查防效分别为87.46%、88.40%,较常规化学农药防治区高7.18%、7.64%。无为县示范调查表明,应用性诱剂与应用氟铃尿防治4次棉田的棉花斜纹夜蛾为害率相近,为害率为未防区的50%以下。

(6)应用性诱剂防控莲藕斜纹夜蛾。2009-2011年,在包河区连续3a进行性诱剂防治莲藕斜纹夜蛾技术示范,年示范面积33.33hm2以上,示范结果表明,性诱剂对莲藕斜纹夜蛾防控效果显著,示范展示作用明显。2009年在合肥市包河区进行了莲藕斜纹夜蛾两种性诱剂诱芯(SL20093161型和SL20093162型,由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对比试验,每种诱芯试验面积6.67hm2,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河区161型性诱剂诱蛾量比162型高出41.2个百分点。

2.1.2物理诱控技术推广应用全省水稻、茶叶产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常年应用控害面积已近6.67万hm2。(1)水稻示范区应用情况。2011年,安徽省植保总站利用筹集的81.4万元采购太阳能杀虫灯370台,发放22个县(市、区)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各县(市、区)也积极利用杀虫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试验示范。南陵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共3000多盏,杀虫灯覆盖面积达1.67万hm2,占全县农作物面积的50%以上。杀虫灯覆盖区域的稻飞虱、二化螟数量是非覆盖区域的60%左右,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平均每盏杀虫灯日杀各种害虫100g以上;天长市水稻病虫害防控应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900台,覆盖面积近3333.33hm2,2010年调查,用灯区少用药1次,防治成本下降。8月20日示范区内稻纵卷叶率平均为3.6%,化防区一般卷叶率为9.4%,高的可达30%以上;怀宁县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270余台,防控水稻病虫面积800多hm2。近年示范区调查显示,有灯区使用农药次数较无灯区减少1.2次,平均667m2节省成本12元,产量一般较农民自防田每667m2增加8%以上。

(2)茶叶、蔬菜示范区应用情况。2010年开始在霍山县开展太阳能灯诱杀茶树害虫技术应用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茶园应用太阳能杀虫灯后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毒蛾、茶蚕、茶尺蠖、茶蜡蝉成虫发生稳定期,田间虫口量分别减退29.3%、32.4%、25.9%、24.2%、25.5%、14.5%。同时,分别在歙县、和县、霍山县开展了黄板诱杀蚜虫、蔬菜蚜虫和茶叶蚜虫技术应用示范。2010年霍山县在茶园中试验示范应用信息素黄板,引诱、粘杀害虫。安装黄板3300张,示范面积6.67hm2。在示范区进行小绿叶蝉、茶蜡蝉发生稳定期调查,虫口数量分别减少41.6%、71.3%。2012年,在霍山县等地茶园安装黄板数量达9000多张,示范面积超过20hm2。

2.2农业生态调控技术推广应用

2.2.1栽培措施避病防控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技术推广应用调整玉米播期,使其易感粗缩病生育期(玉米出苗至6叶期)与灰飞虱传毒盛期错开,以此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2008年,我省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全省发病面积13.33万hm2,平均病株率7.5%。自2009年全省全面推广调整玉米播期避病栽培措施,即春玉米播期定在4月20日以前;油菜、豌豆、大蒜、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其后茬夏玉米播种期推迟至6月10日后,以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传毒期,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2009年以来,各地粗缩病发病程度较轻,即使在2009年春季灰飞虱发生量大的情况下,当年玉米粗缩病平均病株率也仅为2.7%。全省沿淮地区等水稻条纹叶枯病重病区,重点推广水稻迟直播,即小麦收后于6月5日以后进行水稻直播,使水稻易感病的秧苗期有效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的高峰期。全省目前推广面积超过13.33万hm2,对条纹叶枯病的控病效果在80%以上,有效地减轻了条纹叶枯病重发地区的发病程度。

2.2.2生态控蝗技术推广应用安徽省历史上是东亚飞蝗的重要蝗区之一。多年来,安徽省坚持推广生态控蝗技术,使飞蝗长期以来保持在低密度发生水平。主要是在蝗区推广种植蝗虫不喜食植物如棉花、杞柳、大豆、花生等,并积极探索不同作物套种模式,使常年生态控蝗面积达到蝗区面积的60%左右,不仅天敌数量逐年有所增加,多年来大面积蝗区蝗虫发生数量被控制在0.2/m2头以下,促进了对东亚飞蝗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治理。

2.3生物控害技术推广应用

2.3.1稻鸭共生控制水稻害虫该项技术是当雏鸭12~15d龄、大田栽秧后10d左右趁晴天放入,每667m2投鸭15~20只,每0.67hm2稻田修建一个简易的供鸭休息、补饲和避护的鸭棚,同时,稻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将诱杀到的昆虫对鸭进行补饲。望江县自2003年以来,利用农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建立666.67hm2稻鸭共生控虫示范区,年实施面积近1333.33hm2。2007年调查数据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前期,鸭子能够很好地控制稻飞虱发生,无须施药,四(2)、五(3)、六(4)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控制效果均在80%以上,平均控效为85.2%,比化防区的平均防效高24.4个百分点;水稻生长后期,由于田内少水以及稻飞虱的大量回迁,加之鸭子陆续出田上市,鸭子的控虫效果逐步下降,此时稻飞虱达标田块需开展化防。此外,稻鸭共生对水稻分蘖期的稻纵卷叶螟幼虫有一定的控制效果,防效可达70%;对二化螟的平均控制效果达92%,比化防区平均高22.7个百分点,稻鸭共生田块化学农药施药次数较农民自防田平均减少2次。2006年,该县“稻鸭共生”示范区生产了6000t生态米和20万只生态鸭,示范区直接增收172万元。宁国市植保站2011、2012年连续2a在有机稻生产基地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大力推广稻田养鸭技术,2012年稻鸭共育示范面积16.67hm2,示范基地每只稻鸭可获纯利润15元以上,合667m2纯增收225元,生产的有机稻米经包装后市售20元/kg。2012年该有机稻示范片核心示范区经测产为559.6kg/667m2,整个示范区平均实产为450kg/667m2。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项技术措施目前还在六安市金安区、天长市、金寨县等地推广应用。

2.3.2Bt等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多年来,全省一直大力推广应用Bt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及玉米螟等,全省一代稻螟虫与四(2)代稻纵卷叶螟应用Bt防治面积均达13.33万hm2左右,均占应防面积的20%以上。玉米产区则主要推广Bt粉剂撒施于喇叭口防治玉米螟技术。全省常年开展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示范应用面积均在0.67万hm2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阿维菌素(叶不卷)防治稻纵卷叶螟近33.33万hm2次,并在生产上大范围推广应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棉花及茶叶害虫等。

2.4科学施药技术推广应用推广一季稻大田水稻栽插后1个月不使用化学农药技术,保护稻田天敌及中性生物繁衍,为后期控害打下坚实基础。在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区,全面推广棉花苗期蚜虫不防治技术。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仅2009年全省推广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10多万hm2次,吡蚜酮防治稻飞虱近13.33万hm2次。此外,在宣城市、巢湖市居巢区、潜山县进行了醚菊酯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示范。

2.5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

2.5.1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根据不同生育期病虫为害技术特点,组装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近年来,全省在小麦、一季稻、夏玉米作物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与应用。

2.5.2以靶标为害生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2010-2012年连续在巢湖市、无为县、潜山县实施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蒙城县实施二代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

2.5.3以绿色防控投入品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根据不同生物期靶标害虫消长规律,重点应用新型高效绿色防控投入品,辅助其它非化学防控措施,组装而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如近年来在蒙城县、阜阳市颍东区试验示范防治玉米螟采用性诱剂、自走式高杆喷雾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巢湖市、无为县示范防治水稻二化螟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等。

3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3.1.1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增强随着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的抗药性和防治难度,进一步增强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工作的责任性和艰巨(下转106页)(上接92页)性不断加大。

3.1.2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仍有一定难度近年来,安徽省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全省范围全面推进这一工作需要有健全的植保推广体系和充足的经费保障。由于没有足够的绿色防控专项经费,且植保队伍体系不够完善,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仍有一定难度。

3.1.3广大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不够目前,具有一定知识素质的农民多数外出务工,留守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意识较差;绿色防控技术前期投入物资相对较多;小范围运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反而可能加大使用区域的病虫危害程度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

3.2建议

3.2.1领导重视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财政专项,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3.1.2健全植保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植保推广体系,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形成省、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植保网络,力求做到每村有1名植保员,解决植保技术推广最后1km的难题。

3.1.3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与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要加强宣传指导及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与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多为农民提供通俗易懂、简单易行、防效优良的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覆盖率。

参考文献

[1]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5-9.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4

关键词:智能物流;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湖北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湖北作为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其省会城市武汉地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中国三大增长级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最适合成为中国商品和要素的集散地。作为这样的一个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会,其物流的需求量是极大的。2012年,湖北省交通运输货物126194.57万吨,同比增长14.5%;实现货物周转量4693.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1%。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及周转量稳定增长,实现公路货物运输总量97136万吨,同比提升17.4%。全省推动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年集装箱运输量达95.1万标箱,居中部第一。全年完成航空旅客运输1552.58万人次,货邮运输13.98万吨。总体来看,我省的物流市场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我省的物流供应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不足,制约了我省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物流基础设施缺乏比较落后、缺乏有效整合。在物流基础设施中,基于传统仓储、运输业务的长期发展,我省普通物流设施设备“过剩”,而滚筒输送机、仓储设备及各类物流输送系统、分拣系统等特种物流设备不足,罐式挂车、冷藏车等专用物流设备不足。并且,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的地方、部门和行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衔接不畅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

2.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我省物流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较低,多数物流企业仅仅停留在使用poS和条形码技术的水平上,其他信息技术如RFiD、GiS、GpS以及wmS、SCm等物流管理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只有少数企业投入应用。以武钢、神龙、中百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管理与运作能力有限,信息化管理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部分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

3.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即时需求、特色需求、“一体化”需求满足率较低。规模小导致企业在技术、设备和管理上都跟不上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无法满足顾客对时间、质量、服务、运输及保管条件上的要求。

二、湖北地区智能物流发展的契机

1.“中国智能骨干网”入驻湖北。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联合顺丰速运、“三通一达”,也就是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等民营快递巨头以及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等投资财团,共同启动“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至此,智能物流一再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重点。6月24日,武汉市政府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夏区政府与其签署了“中国智能骨干网(武汉·江夏)”项目协议,此项目将作为“中国智能骨干网”的全国七大关键核心节点之一,辐射华中地区。“菜鸟网络”计划在汉投资60亿元-80亿元,建设基于大数据、网络金融、信息服务、云计算等技术平台的新型物流仓储基地,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及相关产业集群的办公设施及配套生活社区。湖北地区智能物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这必将带来整个湖北地区物流的全新改变。

2.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倾斜式的支持。去年6月14日,中国物流信息化推进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表示,湖北武汉地处中原腹地,水路、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15年湖北将培育5-6个部级的物流示范园区,新增5家以上5a级的物流企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努力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武汉凭借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条件,以及聚集物流资源的优势,武汉已经具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中心的基础。政府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三次人大一次会议上,已相继做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作也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摆在了优先发展位置。

三、湖北地区智能物流发展建议

1.构建湖北地区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为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对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与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地区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应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经验,参考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城市、乡镇间的信息传递。

2.加大湖北物流企业对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与应用,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光、机、电、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它通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目前,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条码识别技术、智能卡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和规则的过程。一般分为描述型数据挖掘和预测型数据挖掘两种。人工智能就是探索研究用各种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途径,使人类的智能得以物化与延伸的一门学科。它借鉴仿生学思想,用数学语言抽象描述知识,用以模仿生物体系和人类的智能机制,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神经网络、进化计算和粒度计算三种。

参考文献:

[1]窦瑞华,李海军.现代城市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电子商务,2013(04).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条码技术RFiDGpS

一、引言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运输存储、供应链管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快速高效的流动过程。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实现现代物流发展和管理的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物质保障。信息技术让现代物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效时代,同时也使得物流管理变得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有效降低了物流的成本,促进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等技术。可以说,物流信息技术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2.1条码技术

商品条码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由一组规则排列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905-2000,条码术语)。它一般由静空区(即左侧空白区和右侧空白区)、起始码、数据字符、分隔符、校验符和终止符组成。作为物流信息技术的一种,它包括符号表示技术、快速识别技术、条码标识符号的设计、编码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等,它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缺少的前端数据采集技术,也是最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

条码技术作为物流信息技术之一,是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技术。它具有唯一性,一个商品项目只有一个条码,一个条码纸标识同一商品项目,商品项目的条码一经确定,永远不会改变,而且条码数字本身及其位置不标识商品的任何特定信息。条码技术拥有采集速度非常快;可靠性高、应用方便;终端设备简单、成本低;鉴别物件,分类物品等特点。因此,在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2.2RFiD技术

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通信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自动识别特定的目标对象并读取相关数据,完成系统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的目标对象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3,4]。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将是自动识别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在物流行业,作为一门高新信息技术,其快速、实时、准确采集的功能特性充分展示出其在物流管理领域巨大的价值。

在物流行业,RFiD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自动化增加生产力,避免人为错误,提高效率;及时掌握供应链动态资料,实现供应链之完全可视化。加速物流的运送并改善对运送的掌控;减少多余的资料录入,并且提高资料的正确性。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生产环节上,主要实现对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识别与跟踪,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识别跟踪,可以协调生产线的流水作业,以及材料的供给问题。对产品的识别跟踪,可以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存储环节上,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出入库自动化、简单化,既增强了货物出入库信息的转缺性和快捷性,又节省了作业时间和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RFiD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提供现有库存物品的情况,方便管理人员快速准确盘点识别并统计现有库存状况。运输配送环节上,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在整个运输配送环节的物流跟踪和自动化管理,增加运输配送管理的透明化程度,采用RFiD技术能够大大加快运输配送的速度,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作业量、降低运输配送成本。

2.3GpS技术

Gp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6]。GpS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尤其在物流行业,不仅能够提供物流配送和动态调度功能,还可以提供货物跟踪、车辆优选、路线优选等功能,加速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

GpS技术对物流运输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位置、速度、车厢内温度等)以及客户的位置信息快速、准确地反映给物流系统,提高货物的安全性。由特定区域的配送中心统一合理地对该区域内所有车辆做出快速地调度,减少等待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能,提前预设车辆信息及精确的抵达时间。大幅提高了物流车辆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物流公司的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增强物流配送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货主可以主动、随时了解到货物的运动状态信息以及货物运达目的地的整个过程,增强物流企业和货主之间的相互信任。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和GpS技术三大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的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使现代物流进入到高效时代,同时也使得物流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和高效化,有效的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是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朱建华.条码技术在快递物流行业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3(8):70-74.

[3]谢金龙.条码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郎为民.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6

台湾虽然地小,农业资源有限,但农业生产却涉及农林渔牧业各方面。20世纪,台湾岛创造了农业的辉煌,其小农体制与热带农业技术举世闻名,具有一流的农作技术。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台湾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调整产业结构,台湾近年来已将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技术应用,以保证台湾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其转基因产品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台湾转基因农产品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安全管理体制也已具备雏形,建立起了系统合理的产品管理政策和体制。本文详细分析了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旨在为大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提供借鉴经验。1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1.1研究和发展概况台湾地区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品遍及农渔牧业,涵盖范围广泛。台湾地区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举办了三次“台湾国际生物科技大展”,均设立有农业生物科技主题馆,展示了284个农业生物科技项目,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10年台湾农业生技产值约新台币46.3亿元,相较于2009年成长5.2%,主要是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与生物性农药两项领域产值的大幅成长;2010年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产值成长率为22.8%,主要受惠于抗生素被限用的影响,其需求与日俱增;2010年生物性农药产值成长15.2%。2010年植物组织培养种苗相较于2009年成长4.8%,主要由于台湾兰花种苗对欧美出口持续扩大。因为动植物疾病检测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再加上国内分子检测技术发展成熟,台湾2010年农用检测诊断产值成长率为3.7%。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产值为25.1亿元新台币,微生物/蛋白质类饲料添加物为11.9亿元新台币,分别占52.07%和24.69%,是台湾主要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台湾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与动物用疫苗是发展较早且最为成熟的产业。台湾的种苗业者目前开始走向客制化服务,生产方面则强化运输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1-2](表1)台湾农业生技中,动物用疫苗、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产品已处于成熟期,技术成熟度高,市场稳定。基因转殖畜禽/水产处于萌芽期,市场环境尚未健全,国内对于基因转殖动、植物的管理法规仍逐步完善中,技术处于前期开发阶段。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与农用检验试剂等产品则步入发展期阶段,菌种筛选与量产技术逐渐成熟。在生物性肥料与生物性农药方面,台湾发酵技术已具有相当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台湾生物性肥料与生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分子检测诊断技术也逐渐成熟,加上法规门槛低,2012年投入农用检测诊断产品开发的产商有增加的趋势。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根据目前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情况及国内外潜在的市场,确定了农业生物技术未来三大发展重点领域,分别是种苗及种畜禽(水产种苗、植物种苗、种畜禽),安全农业,分子农场[1-2]。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厂商多集中于台中市、屏东县与台北市等地。据统计,2010年主要业务是农业生技领域的52家厂商,其中北部有16家、中部17家、南部19家,跨领域厂商约14家。台湾农业发展以中南部为主,台中市是中部地区农业生技厂商最为集中的城市,以动物疫苗与生物性农药、肥料厂商为主,如大丰疫苗、全亚洲、普生生技、瑞基海洋生技等;屏东县则是以植物种苗、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等农业生技领域为主要特色,如世芥兰业、台湾孟德雨、比高畅生技等。此外也有农业生技厂商将总部设立于台北市,工厂则设置于其他地区,如金车生技于宜兰设立种苗生产基地。近年来,台湾农业生技厂商积极通过产学合作取得核心技术与产品,自行投资厂房建设,并与“公协会”合作参与公开展览争取订单。2010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经济景气带动许多订单回笼,加上国际市场对微生物饲料添加物等需求的上升,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前景较好[1-2]。1.2促进发展的公共政策从各国发展实践来看,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根于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的运用。我国台湾地区为促进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而复杂的公共政策来推动。早在1995年台湾当局第2443次院会就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的决议,决定将以农业及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台湾全力推动的重点科技计划。加强生物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将研发成果有效移转民间,落实于产业界,台湾“国科会”于1997年规划,并于1998年开始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其主要任务在选定并推动执行具有本土利益性、创新性、国际竞争力、短期内就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课题,整合国内上、中、下游研发资源,将研发技术或产品落实于产业上,厚植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与营运中心。2008年,台湾当局又出台了《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方案》,以整合及扩散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能量,并进一步落实研发成果产业化,借此推动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农委会”于2009年5月22日订定《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辅导办法》,以推动该方案生技商品化计划,鼓励业界承接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并独享执行计划所生的各项研发成果,以落实研发成果产业化;2011年,针对该方案,台湾拟推进产学合作项目16个,共申请经费补助0.44亿新台币。1.3研究机构及产业发展台湾当局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的发展。目前,台湾已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体系,对促进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农委会下属20个研究机构,包括6个试验所、1个保育中心、1个生物科技园区和9个改良场以及金门县的3个研究所;第二类是财团法人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17个,如台湾工业研究院、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农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第三类是“中央”研究院设立的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8个;四是台湾有41所大学设立的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115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五是其他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4个,如台糖公司研究所、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等[3]。同时,台湾当局为带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各县市地区不同农业产业特色及资源,6年内投入200亿元经费,核定设置1处中央主导型的屏东县《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及彰化县《国家花卉园区》、台南县《台湾兰花生技园区》、嘉义《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宜兰《海洋生物科技园区》等4处地方主导型园区,目的是带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群聚效应,促进产业的发展。在政府规划下,目前已有两大农业生技聚落成形,分别为台南的《兰花生物科技园区》与屏东县的《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前者为台湾兰花种苗产销平台,每年3月举办的国际兰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大型兰展之一;后者则以中草药、动物疫苗、水产种苗等产业为主要规划方向,已有50余家厂商进驻。#p#分页标题#e#2台湾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生物安全是建构对人类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两大层面可能动机影响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1980年,台湾开始将基因工程确立为生物技术的发展主轴,于是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的生产技术成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最大内涵。目前,台湾百姓使用基因改造食品的情况相当普遍,主要以进口基因改造大豆及玉米为主。根据“农委会”进口大豆及玉米资料统计,台湾每年约有200万kg大豆及600万kg玉米进口,其中约有80%大豆属基因改造大豆,40%玉米属基因改造玉米。同时市场上还有棉花、油菜、甜菜、马鈴薯等基因改造产品[4]。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相当新颖,其潜在的危险性普遍受到关切。2.1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架构台湾对转基因生物产品从试验、开发到生产诸环节均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2001年12月25日,台湾“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召集的“基因改造食品跨部会小组”正式运作,举行第一次会议。2003年2月25日,“基因改造食品跨部会小组”第四次会议决议,建议“行政院”科技顾问组规划提升台湾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层级。4月22日“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召开会议回应,提议由行政院生物技术产业推进指导小组召集。为了建立基因改造产品的安全管理体系,行政院根据“促进技术发展,落实有效管理”的目标,于同年10月在行政院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下设置了“基因改造产品跨部会工作小组”。小组由12名委员组成,包括政府机关的代表及学术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小组召集人由农委会副主任担任,以统筹推动基因改造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协调整合政府与民间的意见与资源。工作小组下设有秘书处,以协助行政文书、联系协调等作业。2006年,该小组的职责调整为:在各主管机关现有职掌范围内的管理基础上,通过协调架构模式,建立制度化的协调联系机制,以统合当前各主管机关的政策方向,凝聚台湾转基因科技管理法制政策[5]。转基因生物技术产品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可能造成污染,台湾在这方面的管理有一整套完善和严密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由三个行政机关主管。即,“国科会”管理上游的研发,其目的是防止污染或危害;“农委会”负责中游的环境生态与饲料管理,目的是进一步确认其对生态系的影响;“卫生署”负责下游的食品安全管理,目的是确保生物改造食品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对于进出口转基因产品,台湾尚未有专门的行政机关及法制政策进行管理,主要还是依据转基因产品所处生产阶段而纳入相应的管理阶段。2.2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政策为防止转基因生物产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台湾当局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符合本土实际情况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台湾“经济部”于1998年11月宣布基因改造产品倾向采取业者自愿性标示方式,2000年“卫生署”基于各界研商所获的共识,公告查验登记及标示的规定。同年11月7日,“卫生署”公告了“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评估方法”,11月29日卫生署与相关部会讨论,将基因改造食品容许量上限订为5%;而基因食品标示,将从原料产品着手,预计四年后所有基因改造食品均应完成标示[6-7]。台湾当局为了推进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规建设,发起了“基因改造产品法规环境建置二年行动计划”,共分五大部分:基因科技研发管理、环境生态风险评估及管理监测、人体食用安全及管理监测、基因科技相关智慧财产权及基因改造微生物制剂之管理,分别由国科会、农委会、卫生署、智慧局及环保署主导。3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启示台湾市场有限,农业生物技术产商多为中小企业,自行研发能力不足,产业资源有限,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厂商应积极透过国内外合作或授权,取得技术或资金支援,进驻国际市场;同时,必须借助于中小厂商工业技术转移的经验,加强专业辅导,有助于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群落的形成与成长,以突破其产业的发展瓶颈。台湾早期为了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政府资源所创造的新品种、新方法以及新技术等,几乎都是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使得台湾农民和农业企业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观念意识较薄弱。为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护及管理,防止抄袭、仿冒和侵权,对促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科技的法律管制已经是当今世界的趋势,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也应以法律管制为主。台湾关于生物科技的风险管制体系目前仍处于调整形成阶段,虽然有相关规范存在,但由于缺乏法源依据,其规范效果仍有限。同时,台湾的“立法进度”往往落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规范甚至有可能阻碍科技的发展,因此台湾应按照国际标准,加速制定或修订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法规。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7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找矿;应用;影响

在当前形势下,矿产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由于矿床深埋于地层之下很难通过普通的找矿手段发现,给找矿工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利用新的科学找矿技术是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要求,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遥感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发展,并为找矿技术提供必要技术支持。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找矿工作,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地质结构的具体成分信息,在将信息加以分析,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矿床的具置,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是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种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遥感技术逐渐应用与各个领域中。具体来说,遥感技术即通过对远距离相关目标辐射和反射的可见光、红外线、卫星云图以及电磁波等数据信息加以收集和处理,然后感知成影像资料,是进行探测和识别相关目标事物的一种技术。遥感技术具有综合性强、宏观系统显现、层次丰富以及快速准确和具备动态性等特点,其能够有效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应用价值极为广泛,逐渐受到各领域的关注和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一般以地质绘图为主,准确再现区域地质状况和信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纳入遥感技术是当前开展的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遥感技术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内的分层信息和成分数据,还能够对这些地质信息加以全面的分析和处理,对勘探和发现地质矿床的具置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地质矿体范围加以细致勘察、将勘察信息呈现出几何形态、矿床的地段分析以及成矿区域的相关地质条件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勘察和分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进行,提升找矿工作的效率。

2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2.1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地质岩石矿物

岩石是成矿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成矿需要适当的不同类型岩石组合,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地质岩石矿物是勘测成矿区域的重要途径。识别和提取地质岩石矿物的具体信息数据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地质岩石矿物的光谱特征,采用图像变化、图像增强以及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地质岩石矿物加以分析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不同岩相、不同类型和不同岩性的地质岩石矿物加以区分,勘察最适合和需要的地质岩石矿物。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质岩石矿物加以识别对地质填图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识别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地质岩石矿物的光谱和空间特征差别,当前在岩石矿物识别工作中应用交为广泛的是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波段多和数据信息量大的技术特点。通过利用高光谱的窄波段对地质岩石矿物加以识别,能够清晰识别岩石矿物的具体特征,地物光谱的重建和量化提取使区分矿物岩石工作更为容易。

2.2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矿化蚀变数据信息

岩石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有效提升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在地质矿床内围岩和矿热液的相互作用会使产生围岩蚀变现象,围岩蚀变的类型取决于围岩自身的内部元素成分和所处矿床的类型,围岩蚀变类型的判定是找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围岩蚀变的常见类型有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硅化、青磐岩化等,当前对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主要采取铁染和羟基进行,矿化蚀变岩石与普通岩石的差异较大,其结构、类型和颜色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利用遥感技术可使蚀变岩石在特定的光谱波段下显现出异常的光谱,从而即可进行异常信息的提取,目前广泛应用的数据源主大多是数据源与etm相结合的形式。

2.3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地质构造信息

地质找矿工作中地质构造信息的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矿化蚀变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地质构造明显的位置存在矿化蚀变带的可能性较大,地质构造对成矿的影响较大,成矿的可能性和矿床范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加强对地质构造信息的提取和勘测,是寻找矿床的重要因素和途径,需对其加以科学利用。在具体地质构造信息勘测和提取过程中,提取地质构造的信息主要可分为环形影像解译和线性影像解译。需要依据不同类型的成矿构造具体环境,对地质构造数据信息加以提取,比如,对矿化、接触带和蚀变相关的地质构造,常常提取其色带、色环和色块等异常数据信息;对一些区域性成矿构造往往提取其线性结构的数据信息;对于火山盆地、热液活动以及中酸入体相关的地质构造需要提取其环形构造数据信息。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地质构造信息在成像时可能会出现模糊作用的情况,致使矿区线性形迹各纹理信息变模糊,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使用遥感影像中的灰度拉伸、比值分析、边缘增强以及方向滤波等功能对其加以处理即可。通过对线性和环形影像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有效结合该区域地质、化探和物探等数据资料,即可判断成矿区域的分布位置及具体特点,还可以采用数学地质的方法统计分析已经解译的线性结构,从而准确地判定找矿位置。

2.4利用遥感技术分析植被波谱特点找矿

地表矿化蚀变岩石成分结构的改变是在微生物或地下水的作用下进行的,这种作用力还能够改变矿化蚀变岩石上的土壤成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植被波谱的变化特点来寻找矿床,是一种先进的找矿技术,其主要采用的方法和原理为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原理。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类似矿区的区域,长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变化特点,从而来判定该区域是否存在矿产资源,因为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大量吸收地下土壤和岩石中的矿物元素,致使植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也有不同的外部变化,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对植物的波谱特征变化加以观察和分析,寻找矿区的具置。在植物吸收的某项矿物元素超标时,就会使植物产生一定程度的度化作用,就有了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这种效应会使植物的生态和生理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异。比如,植物吸收过多的重金属会使其产生褪绿或矮化等变化,能够通过遥感图像清晰观察出其植被红光光谱曲线逐渐向短波方向进行“蓝移”,从而迅速、准确地确定矿床或矿区的地理位置。

3结束语

当前,遥感技术除了以上在找矿工作的应用和影响,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出现了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等新兴的先进技术,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有效节省了找矿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需求,提高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魏磊,赵鹏海,何晓宁.等.浅谈遥感技术在矿产开发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9).

[2]刘德长,叶发旺,赵英俊.等.地质找矿中遥感信息的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以铀矿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1(03).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8

关键词:身份鉴别;人体生物特征;发展趋势

1.引言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个人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得一个关键性社会问题。生物特征身份鉴别技术是身份鉴别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别认证的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采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如人脸、指纹、虹膜、静脉、视网膜)进行的身份认证技术和利用后天形成的行为特征(如签名、笔迹、声音、步态)进行的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手段相比,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鉴定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不会遗忘或丢失;(2)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3)“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可用。正是由于生物特征身份识别认证具有上述优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认证技术受到了各国的极大重视。

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用的生物特征有基于生理特征的如视网膜、人脸、指纹、虹膜,也有基于行为特征的如笔迹、声音等。下面就这些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研究。

2.1.视网膜识别

人体的血管纹路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的视网膜表面血管得图样可以利用光学方法透过人眼晶体来测定。用于生物识别的血管分布在神经视网膜周围,即视网膜四层细胞得最远处。如果视网膜不被损伤,从三岁起就会终身不变,如同虹膜识别技术一样,视网膜扫描可能具有最可靠,最值得信赖得生物识别技术,但它运用起来的难度较大。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得唯一性。

视网膜技术的优点:视网膜是一种及其固定得生物特征,因为它是隐藏的,故而不易磨损,老化;非接触性得;视网膜是不可见得,不会被伪造。缺点是:视网膜技术未经过任何测试,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健康的损坏。

2.2.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以密码、iC卡为媒

介的传统身份认证技术相比,具有不易伪造、不易窃取、不会遗忘的特点;而人脸识别与指纹、虹膜、掌纹识别等生理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侵犯性、采集方便等特点。因而人脸识别是一种非常自然、友好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包括图像或视频中进行人脸检测、从检测出的人脸中定位眼睛位置、然后提取人脸特征、最后进行人脸比对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为了评测基于面部图像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美国aRpa和aRL于1993年至1996年建立了FeRet数据库,用于评测当时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共举行了三次测试FeRet94、FeRet95、FeRet96。FeRet测试的结果指出,光照、姿态和年龄变化会严重影响人脸识别的性能。

FeRet的测试结果也表明了基于面部图像的方法的缺点。人脸是一个三维非刚体,具有姿态、表情等变化,人脸图像采集过程中易受到光照、背景、采集设备的影响。这些影响会

降低人脸识别的性能。

为了克服姿态变化对人脸识别性能的影响,也为了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性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基于3D的人脸识别算法。这些算法有的本身就采用三维描述人脸,有的则用二维图像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三维模型生成各种光照、姿态下的合成图像,利用这些合成图像进行人脸识别。2000年后,人脸识别算法逐渐成熟,出现了商用的人脸识别系统。为了评测这些商用系统的性能,也作为FeRet测试的延续,美国有关机构组织了FRVt2000、FRVt2002、FRVt2006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人脸识别错误率在FRVt2006上下降了至少一个数量级,这种性能的提升在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算法和基于三维的人脸识别算法上都得到体现。此外,在可控环境下,虹膜、静态人脸和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性能是相当的。此外,FRVt2006还展现了不同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性能的显著提高,最后,FRVt2006表明人脸自动识别的性能优于人。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作为国内唯一参加FRVt2006的评测的学术机构,其人脸自动识别性能优于人类。FRVt2006为人脸识别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人脸识别中光照、年龄变化依然对人脸识别性能有很大影响,二维人脸识别的性能不比三维人脸识别差。

人脸识别得优点:非接触性的。缺点是:要是比较高级得摄像头才也有效地扑捉面部图像;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得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而且面部识别容易受欺骗;

对于采集图像的设备会比其他技术昂贵得多。

2.2.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人指纹中的特征点不同来区分不同人的身份。指纹识别技术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值,并形成特征值模板;指纹特征值比对。指纹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噪声干扰的影响,以便有效提取指纹特征值。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图像平滑、二值化、图像细化等。

特征提取的目的就是从预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中,提取出能够表达该指纹图像与众不同的特征点的过程。最初特征提取是基于图像的,从图像整体中提取出特征进行比较,但该方法的精度和性能较低。现在一般采用基于特征点的方法,从图像中提取反应指纹特性的全局特征(如纹形、模式区、核心区、三角点、纹数等)和局部特征(如终结点、分叉点、分歧点、孤立点、环点等)。得到特征点后就可以对特征点进行编码形成特征值模板。指纹特征值比对就是把当前获得的指纹特征值与存储的指纹特征值模板进行匹配,并给出相似度的过程。

  指纹识别的优点: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缺点是:具有侵犯性;指纹易磨损,手指太干或太湿不易提取图像。

2.3.虹膜识别

虹膜相对而言是一个较新的生物特征。1983年,Flom与Safir申请了虹膜识别专利保护,使得虹膜识别方面的研究很少。1993年,Daugman发表了关于虹膜自动识别算法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世界上首个商业虹膜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随着Flom和Safir专利在2005年的失效和CaSia及iCe2005中虹膜数据集的提供,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越来越蓬勃。iCe2006首次对虹膜识别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虹膜识别中需要解决如下两个难点问题:一是虹膜图像的获取,二是实现高性能的虹膜识别算法。

3. 结论

本文讨论了一些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随着各国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越来越重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贵,潘泉,等.多生物特征识别[J].信息与控制,2002,31(6).

[2]杨俊,景疆.浅谈生物认证技术——指纹识别[J].计算机时代,2004,(3).

[3]侯鸿川.面部温谱图身份识别技术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9

(一)北方春玉米区

1.基本情况。北方春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7省玉米种植区,河北、北京北部,陕西北部与山西中北部,太行山沿线玉米种植区。区内共有人口2.27亿人,耕地面积6.55亿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580亿亩和4.34亿亩,其中玉米面积1.70亿亩,分别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4%和39.3%;玉米总产量6563.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3.2%;玉米单产385公斤/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9倍;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3.1%和47.1%。其中,东三省和内蒙古的东四盟是我国北方春玉米区内的玉米集中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分别为1.21亿亩和4739.5万吨,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0.6%和34.0%;玉米单产391公斤/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1倍。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10℃年积温2000℃~3600℃,无霜期115~210天,基本上为一年熟制。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于6~8月,降雨总量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土壤比较肥沃,尤其是东北大平原,其土壤以黑土、黑钙土、暗草甸土为主,是我国农田土壤最为肥沃的地区之,是玉米高产区,也是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地区。然而,本区北部由于热量条件不够稳定,活动积温年际间变动大,个别年份低温冷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区内玉米生产基本处于雨养状态,干旱少雨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

2.目标定位。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单产和总产。同时,结合区内畜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生产,促进玉米生产结构的优化。到2010年末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9亿亩以上,力争到2015年末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2.0亿亩左右,其中233个重点县(市、区)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4亿亩左右,优质玉米面积比重提升到85%左右,单产提高15%。

3.主攻方向。一是选育推广优良抗性品种。选育与推广耐旱、耐低温冷害、适度密植、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与青饲兼用型稳产、高产、优质玉米品种。二是推广增密种植技术。根据各地农田水肥条件和适宜品种,进行适度密植,以提升玉米区光、热、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玉米高产高效。三是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与标准化生产。在继续提升玉米播种和中耕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推进新型收获机械的普及应用;在标准化生产技术方面,突出深松整地措施,增强东北地区玉米对干旱及其他不良因子的抗逆能力。同时抓好配套技术物化投入、精量播种、农时把握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四是强化农田基本条件。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强化培肥地力,大力普及地膜覆盖,秸秆还田与测土配方施肥等农田培肥技术、少耕免耕与留茬覆盖等防风固土技术以及旱作节水高产技术:适度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研发推广补水灌溉技术。五是强化社会化服务。产前重点规范农资市场、搞好技术培训、开展信息服务和农业保险;产中围绕质量安全、标准到位、病虫害防治、成本控制等进行有效的技术服务和管理;产后依托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期货机构及中介组织、经纪人等,形成新机制下的销售网络,搞好产品销售服务。

(二)黄淮海夏玉米区

1.基本情况。黄淮海夏玉米区涉及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大部,山西、陕西中南部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区域。本区共有人口3.72亿人,耕地面积4.61亿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6.87亿亩和4.68亿亩,其中玉米面积1.45亿亩,分别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1.2%和31.0%,玉米总产量5033.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3.2%;玉米单产346公斤/亩,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3%;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6.8%和36.1%。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14℃,无霜期从北向南170~240天,三10℃年积温3600℃~4700℃,年日照2000~2800小时,年降水量500~800毫米,且多集中于玉米生长发育季节。该区多为小麦一玉米两熟制。区内阶段性干旱与病虫草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

2.目标定位。稳定面积,增加单产和总产。优化品种结构,以籽粒玉米生产为主,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适度发展鲜食玉米。到2010年末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亿亩以上,到2015年末玉米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1.7亿亩左右,其中275个玉米优势生产县(市、区)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亿亩,优质玉米面积比重达到85%左右,单产提高约15%。

3.主攻方向。一是大力发展玉米机械化生产。普及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中耕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扩大机耕、机播、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作业水平与面积。二是研发推广耐密、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与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强化抗倒伏、抗病、抗旱、耐密、高产品种选育,并根据农田水肥条件开展耐密品种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鲜食、青贮专用与籽粒和青饲兼用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三是适当延迟收获。普及玉米适期晚收技术。玉米适当延迟10天左右收获,每亩可增加玉米产量15公斤。四是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强化无公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的研发、示范与推广,特别是强化无公害除草试剂及其使用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五是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大力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推进精量化播种、精量化施肥、精量化用药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省种、节水、节肥、节药化。六是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种子与生产资料市场,强化玉米机耕、机播、机收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病虫害监测预报、植保专业化防治;依托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期货机构及中介组织、经纪人等,形成新机制下的销售网络,搞好产品销售服务。

(三)西南玉米区

1.基本情况。西南玉米区主要由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湖北、湖南西部的玉米种植区构成,是我国南方最为集中的玉米产区。区内共有人口2.47亿人,耕地面积5.47亿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4.54亿亩和2.98亿亩,其中玉米面积6202.1万亩,分别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7%和20.8%;玉米总产

量1819.5万吨,占

粮食总产量的21.3%;玉米单产293公斤/亩,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2%;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5.7%和13.1%。本区海拔高度100~4000米,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立体生态气候明显,除部分高山地区外,无霜期多在240~330天,4~10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全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多集中于4~10月,部分地区有利于多季玉米栽培。区内近90%的土地为丘陵山地,玉米从平坝一直种到山巅,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至一年多熟兼而有之,间作、套种、单种兼而有之。因本区是畜牧优势产区,对玉米需求量大,具备扩种增产潜力。但区内坡旱地比重大,土壤贫瘠,耕作粗放,灌溉设施差,是典型雨养农业区,季节性干旱突出,玉米单产低而不稳,但提升潜力较大。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10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污水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属污水的土地处理范畴,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具有不影响地面景观、建设和运行管理费用低、氮磷去除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可回用等特点[1,2].在日本、美国、新西兰和西欧等国家,地下渗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随着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污废水再生回用的发展,地下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自90年代初,在污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特别是在乡镇的居住小区、旅游点、度假村、疗养院等未与城市排水系统接通的分散建筑物排出的污水的处理与回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3].

住区水环境的保护主要涉及到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及其达标排放或回用,而不影响住区的环境[4].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对住区的污废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是实现住区水环境保护的一种技术手段。

1、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及其工艺设计

1.1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

1.1.1基本原理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是基于生态原理基础上,揉进现代的厌氧、好氧的污水处理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生态工程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专用塑料薄膜在地下围成一个生物滤池,利用配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引进草坪下,均匀地向厌氧滤层渗滤,再通过表面张力作用上升,越过厌氧滤层出口堰之后,通过虹吸现象连续地向下层好氧滤层渗透并流出生物滤池。在上述过程中,水与污染物分离,水被渗滤并通过集水系统收集被作为中水回用,污染物通过物化吸附被截留在土壤中,碳和氮由于厌氧及好氧过程,一部分被分解成为无机碳、氮留在土壤中,一部分变成氮气和二氧化碳逸散在空气中,磷则被土壤物理化学吸附,截留在土壤中,为草坪或者其他植物所利用。

1.1.2基本构造

由专用塑料薄膜在地下的冻土层以下向上方围成一个“生物滤池”,薄膜上方敷设由干管、支管、生态碎石、专用尼龙网组成的集水系统。其上方是由好氧生物菌种、通气性材料、改良土壤组成的好氧滤层。滤层上方为由专用塑料薄膜围成的,由生态砂、厌氧生物菌种组成的厌氧滤层。厌氧滤层之上为由干管、支管、生态碎石、专用尼龙网组成的配水系统。其上方是通气性土壤,土壤表面可种植草坪、蔬菜、花卉、树丛等植物,也可做停车场用。

1.1.3污水净化的主要过程

⑴毛细管、虹吸及物理化学吸附过程:通过土壤的毛细管现象及表面张力原理,将水与污染物中的胶体部分、溶解部分分离开来。土壤颗粒间的空隙能截留、滤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起渗滤作用;土壤中的粘土、砂粒等颗粒通过范德华力吸附溶解性污染物于土壤中。

⑵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土壤中含有的好氧性、厌氧性微生物能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性、溶解性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并利用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

⑶植物的净化过程:种植在土壤中的草坪、花卉或树丛等植物能够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保持及增加吸水率和土壤的透气性;减少水力冲刷;作为微生物栖息的介质之一。

1.1.4工艺特点[5-10]

⑴不需复杂的构筑物,易于建设、便于维护、不堵塞、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⑵建筑物或小区室内外可污、废水合流排放,无须分流排放,有利于管线综合,节省管线投资;

⑶无污泥排出,不产生二次污染;

⑷在去除生物需氧量的同时能去除氮、磷;

⑸整个处理系统都设于地下,不与人直接接触,无损地面景观,而且能够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卫生安全;

⑹不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或影响较小,如运行得当,处理水水质良好、稳定、可回用于浇灌绿地、冲厕等;

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⑻将污水处理同绿化和污水资源化相接合,在处理污水的同时绿化了环境,节约了水资源。

1.1.5适用条件

⑴没有市政污水管网的场合;

⑵需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且需要中水回用的生态型居住小区、别墅等;

⑶季节性、间断性使用的风景区饭店、大型体育设施、会场、高尔夫球场和公园等地;

⑷水源性水库区;

⑸河流的一、二级保护区。

1.2毛管渗滤处理工艺设计

1.2.1工艺流程

1.2.2工艺流程说明

⑴化粪池或隔油池排出口的污水经格栅预处理后,用污水泵提升或自流进入毛管渗滤装置。

⑵毛管渗滤装置由配水系统、厌氧滤层、好氧滤层、集水系统组成,污水经截留、吸附过滤及生物降解处理后,已基本达到中水用水的最高标准——景观用水标准。

⑶中水经集水系统收集自流入集水井,再经消毒处理后,用泵提升或自流至各中水回用点使用。

1.2.3基本设计参数

⑴表面负荷设计参数

一般应根据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及生活污水水质现状确定。基本设计参数:每天处理1m3生活污水需要8m2面积的土地,水力停留时间为5.6d.

⑵高程设计参数

在非冰冻地区,毛管渗滤装置配水管最小埋设深度为地表下200mm;在冰冻地区,毛管渗滤装置配水管最小埋设深度为当地冰冻深度以下。

1.2.4进出水水质

⑴进水水质指标预测

进水水质指标:BoD5≤250mg/L,CoDcr≤500mg/L,SS≤180mg/L.

⑵出水中水水质指标

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

2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对住区水环境的保护

2.1住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4]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在“居住环境的保护”方面对水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排水系统和中水系统中的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及其达标排放或回用,具体内容与要求为:

⑴住区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设有完善的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等设施。

⑵住区污水排放水质应满足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的有关规定。

⑶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应具有配套的处理措施和综合利用能力。

⑷建筑面积在50000m2以上的住宅小区应设置中水系统,中水可回用于冲厕、绿化浇灌、洗车和景观用水等。中水水质控制指标应符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⑸中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中水接入生活饮用水系统供水管道内。

⑹中水系统的建设应与住区的污水系统、雨水回用系统和景观水系统建设统一考虑,综合布置,统一利用。

2.2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对住区水环境的保护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应用于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内容与要求。

⑴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出水能够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的有关规定,可直接排放。

⑵处理出水经消毒,即可作为中水进行回用。

⑶不产生污泥,无需配套相关污泥处置措施。

⑷整个系统独立设在地下,卫生安全性好,与生活饮用水完全分开。

⑸其上为绿地,能渗透、畜积雨水,且其出水经消毒即能满足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因而可与雨水(间接)利用和景观环境水体进行有机融合。

2.3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用于住区水环境的保护的优越性

⑴生态环保,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处理分散排放污水的实用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既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污染物,无污泥产生。同时由于该系统主要构筑物处于地表下,故还具有不产生臭味和不影响地表景观的特点。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⑵卫生安全,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无不良影响

人们对水处理回用的卫生安全性一直非常关心。生活污水中含有许多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的污染物质,这些成分会造成环境的生物性污染,去除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减轻其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因此,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用于住区水处理排放或回用,在处理污水和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问题,即有关卫生学指标的问题。为此,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试验中[5]选取总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作为评价系统生物学污染净化指标,对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进水、出水和表层土壤(10cm)进行了取样分析。

⑶经济适用、高效灵活,综合效果好

毛管渗滤系统具有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简单和净化效率高,可分散、分期建设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居住小区的水处理排放和回用,将此项技术与住区绿地建设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取得美化与改善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综合效果。

3、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应用实例及评析

毛管渗滤处理技术比较适合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能够较好地满足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优越性明显,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辽宁、贵州、浙江、福建等地均已有成功应用的实例[5-9].表2是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部分实例的基本情况及简要评析。

水源为水上运动中心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3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贵州省环保局、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系2001年4月日本国环境省无偿援助的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示范项目。

北京“上海沙龙”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20万m2小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处理水量128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绿化、洗车和路面洒水。剩余的出售。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7月处理装置按建筑组团分为九块,大幅度地节约了小区污水管线投资,就地收集就地回用;装置埋深1.5米,装置上正常铺设小区的其他管线、道路、停车场甚至是篮球场,不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本小区的剩余中水出售给市政绿化队;委托专业环保公司运行。

北京太伟运动休闲度假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高尔夫球场会所和别墅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40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和绿化。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9月利用自然地形,合理规划设计,实现全部自流,无需任何提升,整个处理系统没有用电设备。实现污水“零排放”。

北京首创“百善别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水源为36万m2别墅小区的生活污水,一期工程处理水量40m3/d,回用于景观补水和工地用水。北京绿叶环境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9月中水处理工程与开发商的开发进度合理搭配,销售出一片别墅做一个处理装置,滚动进行。合理使用资金,减轻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同时做到完工一个处理装置,投入运行一个装置,无需等待至整个36万m2别墅小区完工和入住后才能投入运行。

4、结语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处理分散排放污水的实用技术,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居住小区的水处理排放和回用,具有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简单、无污泥产生、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通过有关卫生学指标测试分析,毛管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不会对公共健康造成影响,符合健康住区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玉林,王冠军,萧正辉,等。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5

2张自杰,林荣忱,金儒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89-291

3张建,黄霞,施汉昌,等。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4):47-48

4顾启浩,开彦,刘东卫等。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2年修订版)

5杨丽萍,田宁宁,褚富春。土壤毛管渗滤污水净化绿地利用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3):4-7

6田宁宁,杨丽萍,彭应登。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00,16(5):12-15

7陈绍军,宋万,刘月。地下渗滤中水回用技术的工艺设计。给水排水,1998,24(12):32~34

8杨星宇,彭润芝。地沟式土地处理技术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应用——以贵州省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