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十篇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十篇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22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2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3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字音;编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6-01

所谓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古代汉族群众的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而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而这些精神产品,往往是以汉字为载体形成和传播,深深植根于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汉语之中。认识、理解并逐渐熟悉、掌握汉语,对塑造一名合格的编辑具有极大意义。

1阅读古籍的需要

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工具课,著名的古代汉语研究与教学专家王力先生曾在其编著的《古代汉语》[1]卷首序言中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华夏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得以首尾延续的文明,拥有浩瀚的古籍,通过研习古籍,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一项重要任务,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学习古代汉语,提高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编辑在工作中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也省去不少麻烦,为工作提供助力。而且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带有古典意味的语言,所以,古代汉语的知识与修养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了。例如古乐府《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2]“不顾”一词,一本写作“不愿”。“不顾归”是指不再考虑回家,“不愿归”是指不愿意回家。其实,“顾”在中古时期常有“返、还”之义。例如梁刘遵《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陶潜《咏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3]

2现代汉语的学习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现代汉语中汉字的读音、形体、结构、含义乃至词的结构、性质、构成、义项和义素、熟语等等,无不根植于古代汉语之土壤,不能割裂学习研究,可见深厚的古代汉语功底,有助于编辑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深度了解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演变过程和文字内蕴含的真正意义,更有助于对现代汉语的了解和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同时,由于文化的相承性,现代汉语的文学作品难免或多或少会涉及古代文学的知识,小到一个成语,一句谚语,大到引用古诗词,无不需要阅读者对古代汉语具一定程度的掌握。不然,若作者交付一份文学作品,而编辑人员却无法理解,岂不是贻笑于大方之家。

编辑要做杂家,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以应对各种书籍的编辑整理的需要。如果碰到古代文学的原著或者现代的研究著作,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在编辑和修订作品过程中查缺补漏,找出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美轮美奂”一词,在现代社会中运用非常广泛,在电视上、纸媒上、网上的新闻报道或者广告中,很容易发现此词的存在。但见得多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掌握了该词的用法。比如(1)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显得美轮美奂。(2)这个瓷碗上的画美轮美奂。(还是“天下收藏”中王刚说的)。其实只要略查字典,即可知: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1],语法上为联合式,一般做谓语、定于,轮指高大,奂指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物的高大美观或装饰布置的美好漂亮。成语经过演变,专用于赞美房屋或许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用其形容事物时,至少要顾及原意中“高大”和“众多”的所指。

编辑作为文学作品付诸印刷过程中重要的组织者和把关人,确保作品的质量是编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避免作品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还可以通过插入优美的字词、成语、谚语、历史故事,将平淡无奇的文章变得华美动人,增强文章可看性,使之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

5学科发展和学科研究的需要

在各种文化互相碰撞,各种学科体系深入交流的今天,毫无疑问,多种学科相互学习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编辑学作为和文字打交道的学科,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关系。如果能在固有的编辑学研究的框架内,积极开展对古代汉语的涉猎研究,学科之间相互调和合理布局,对促进高校智力资源的再分配,推动科学研究向多学科融合方向发展等方面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将给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6有助于对方言的理解

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古代中国人口经过多次迁徙流动,各地方言发生明显变化,可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就产生了障碍。而各地方言同是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追根溯源往往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根基,再遵循语言学演变规律,一些方言便变得容易被大众接受,甚至阅读。

学习古代汉语,不单纯是学习文字的演变历程或文字背后的涵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汉语这一延续千年从未断绝的媒介,深度触摸寄伏在一个个古汉字深处的千年华夏,瞻仰博大精深的古老灿烂文明,感受尘封于渺渺历史中动情的事,动心的人,于文字的海洋中撷取智慧,为虚短人生赋予灵气,更好的体会语言魅力,更加细致的感受古代先贤的思想,更加直接的领略传统文化中大浪淘沙的精华。不只编辑从业人员,任何尧舜子孙都有义务研习古代汉语,站在千年文明的高度,挥毫泼墨,书写人生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力,吉常宏等.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8

[2]彭黎明,彭勃.全乐府[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4

一、古今异义意识

阅读文言文要有“符号意识”,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认知符号――词,要一字一字地去认知。具体来说,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一定要有古今异义意识。有很多实词的词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已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却容易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来理解古代实词。例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的“再”,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再次”,其实在文言文中“再”是“两次”。又如,“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这里的“恨”学生按现代汉语容易理解为“仇恨”,但是在文言文中,“恨”字词义比现代汉语要弱化,是“遗憾”和“不满意”的意思。

如果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有了这种古今异义的意识,那么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的理解题时会很有帮助。出题者常设四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往往就是直接按学生的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设计的。如2012年山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选项,其中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把“躬”理解为“弯腰”,其实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躬腰”来理解文言实词,是错的,应为“亲自”,联系《陈情表》“躬亲抚养”,这个意项的错误就不难判断了。2012年广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同样要求找出一个错误选项,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这四个选项中的“擢”字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词,教材有“过蒙拔擢”,容易判断;“卒”字“最终”意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教材中有“卒与尸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例子;“豁”字学生会有陌生感,但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举”字在文言中虽有“推举”之意,但在这里却是命题者按学生现代汉语思维习惯特意设置的陷阱,应为“兴修”、“治理”之意。

当然,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词不离篇,字不离句”,结合上下文是基本原则,但考试中多点方法和技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

二、迁移意识

不管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还是文言句子的翻译,高考所设计的题目大都是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有很多内容学生在理解时有“似曾相识”之感,平时的阅读中注重积累、有较好的“迁移意识”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时常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感。

如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对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常常理解不透,教师正好引导学生了解“见”的用法,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迁移,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和“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见”字的用法之一――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译为“我”、“自己”,就更清楚了。学习《归去来兮辞》中的“感吾生之行休”,学生对“行”字的理解也有困难,联系成语“行将就木”,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行”就是“将要”的意思了。这样的迁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强化,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迁移能力形成的关键是积累,这种积累要从学过的文言文,从成语的运用中生成。学生有了这种意识,逐渐形成迁移能力后,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理解题时,自然会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2012年江西卷文言实词理解选项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学生稍有迁移能力就可以联系到《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012年山东卷文言实词理解题选项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学生可以很容易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再结合上下文意就很容易判断这里的“固”是“坚决”之意了。这种迁移能力的形成当非一日之功,对于教材,对于名篇越熟悉越好,平时多积累重点实词,多梳理句式知识,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积累意识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文章必然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地理政区等,掌握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逍遥游》,文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若学生了解“晦朔”是古代阴历表示月末、月初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学习《陈情表》,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拜”、“除”是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学生若对此熟悉,翻译起来就轻松了。平时学习可以运用分类法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总结,如按古代地理知识、古代官职名称、古代教育考试、古代衣食什物、古代称谓谦敬等来归类,强化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意识。

2012年浙江卷中,“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仆有罪之人”中的“顿首”、“足下”、“辱”、“仆”都和古代表示谦敬的称谓有关。同样,2012年天津卷中,“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录其梗概以永其人”,“虽子之仇,无异词也”的“不禄”是死的委婉说法,“仆”、“子”也是古代表示谦敬的词语。高考文言文有很多是人物传记,涉及人物官职变迁的内容更多,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郭浩传记,2012年江西卷彻里传记,2012年山东卷阴兴传记等,若学生对古代官职及变迁的文化常识熟悉,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5

一、精读词语:积累、识记、领会,以期厚积薄发

1.蚕食鲸吞式阅读,兼收并蓄,多多益善

注重古文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才有可能让学生具备阅读简易古文的能力。古汉语词语是文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古代词语,才会读懂文义,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把古代词语的教学放在首位。以阅读为突破口,阅读奠定学生古文学习的基础。

2.条分缕析式阅读,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学习古文,还应该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归类。归类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读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多个方面分类操作,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种特殊的标志,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不过,不管做什么样的整理,都必须以相应的例句来证明,否则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成为枯木、死水。

3.反刍倒嚼式阅读,“学而时习之”,巩固吸收,强化记忆

以学过的知识带动对将被遗忘的回忆。如“许”字,学到《小石潭记》的“潭中鱼可百许头”,就联系记忆刚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五柳先生传》中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前两个“许”字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是“大约”的意思,第三个“许”字则解释为“处所”。不间断地积累、巩固、记忆,才能使散落的知识点变成有牵连的知识链。

二、美读原文:“翻译”“品析”碰撞融合,传统现代交相辉映

教师进行古文教学时大多采用翻译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究竟听翻译还是听分析,经常困惑,结果就会一无所得。

古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十分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晰”,常满足于翻译一段,分析一段,段段如此,章章如此,堂堂如此,长此以往,美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而系统论观点强调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古文阅读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是古文阅读教学中的扶手。以这一扶手为中心,辐射全篇,对古文进行系统性处理,将学生引入古文世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古文教学切重视阅读,但不能信马由缰地乱读,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

1.遵循阅读古文语句的一般性要求

许多学生甚至一部分语文教师,特别喜欢以类似读现代文的语调来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有相当大的害处。一般的古文表达,一是单音节词偏多,二是句子偏短,三是用词造句精当,四是从内容到修辞都远远比现代汉语难懂,五是尤其讲究语言的节奏感。所以阅读古文时语速要更放慢一些,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些,抑扬顿挫的安排要更妥当一些。要找到那种特定的“之乎者也”的调式。

2.品读作品,领悟出其特有的语言风情

这是品读经典美文的基本要求,可是由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而变得难了。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存在着一定差异,因为作品是“古文”,现代人阅读古文的机会少,并且读得十分粗糙,常常不能从语感上体验出这种差别,阅读古文,仔细琢磨,探其真髓,悟其真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将古代文化的底蕴品读出来。

三、广读名篇:构建“仿真型”古文阅读学习模式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6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观念;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68-03

一、选题缘由

汉语是母语,也是国语,作为国人,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汉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古代汉语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学好古代汉语对于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熟悉和运用国语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年轻的学者公然地提出古代汉语是一种“业已死亡的语言”[1],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不禁让我们为古代汉语深深地捏一把汗,古代汉语真的会成为博物馆里的珍藏品吗?然而近几年,“国学热”的再次掀起,使“古代汉语重要性”、“强化古代汉语教学”等问题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人们的支持。这样的社会环境,赋予了古代汉语新的发展契机,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也正期待一场全新的革命。本课题的提出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的需求。本文将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全新的古代汉语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为21世纪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完成古代汉语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古代汉语处于尴尬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师生的观念问题。据此,我们认为可以治本的唯一方法就是教学思想的改变。

1.教师“教”的思想的改变。目前有很多老师不能正确认识“教”的目的,认为“教”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仅仅是自己工作的职能。以这样的思想做指导就很难深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古代汉语来说,就更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因此,作为古代汉语老师,要以提高学生古文兴趣为终极目标,要确立“领路人”的思想。老师要尽一切努力把学生领进自己的研究领域,把知识的本末完全交代出来,让学生在好奇与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讲到《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2]这句话的“越”字,教材上解释:“越,坠。”而在我们现在汉语中“越”并没有“坠”的意思,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在这句话中“越”就是当“坠”讲,让学生只是当成新知识记忆,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这样告诉学生:在《说文解字》中:“越,度也。”度,就是渡河的意思。那“度”与“坠”(坠入河中)的意思又相去甚远,为什么“越”可以当“坠”讲呢?原来这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形成的灵活义。因为古代战车的形制大致是由车辕(辀)、车轮、车厢构成的,翻过车厢就会跌落车下,在这个特定语境,即“越车必坠”的情况下,“越”便有了“坠”这一灵活义。通过这番讲解,让学生既知道了词语运用的内在含义,又能了解古代的一些生活常识,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古义古训产生了探奇求根的兴趣”[3],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也会由此高涨!

2.学生“学”的思想的改变。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汉语提不起兴趣,主要是因为存在畏难心理,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式,就很难产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克服学生畏难的思想。古代汉语是沟通古今的桥梁,只有学习了古代汉语我们才能对现在汉语有更为系统的认识,要告诉学生从古代汉语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掌握到一些有用文化现象,另外,学习古代汉语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把握规律,先易后难,逐步提高。通过这些疏导让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畏难的心理。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把枯燥的知识讲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分级教学”方法,促进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由于古代汉语知识系统繁多,语法知识较为零散,某些理论较为深奥,这就为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尤其针对专科层次的教学,提出了难题。对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即“分级教学”。所谓“分级教学”就是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应用出发,实施不同水平等级的教育。目前所提到的“分级教学”大多针对外语教学,而我们发现“分级教学”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开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处理,即将其中每个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重新分组。下面我们以专科学生的教学内容为例加以说明:专科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较弱,而且基本上都不是以专业研究为终级目标,因此针对这样的班级,我们以常识性讲授为主,尤其侧重高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文字、词汇、语法等章节,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练习,使这部分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对于那些高中阶段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古书音韵、训诂和修辞等理论知识,我们则略讲或不讲。实践证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进行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提高了一大步。因为学得会,所以愿意学,这也就调动了他们学习古代汉语兴趣。

2.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所谓教学内容的优化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认知结构来优化教材的理论知识。我们所使用教材的内容知识相对稳定,但是学科在不断地发展、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本学科前沿的理论,并把获得的新成果、新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实教学内容。比如讲“之”字的词性时,王力教材上当介词用,教师不能仅仅把教材上的这一结论传达给学生,还应该告诉学生关于学术界对“之”字词性的争论,即连词“之”和助词“之”的说法,将这些学术的争论讲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尚未定论的知识,避免钻牛角尖。再比如讲“古今词义演变”时,要与现代的词汇知识相结合,把最新的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告诉他们所谓的古今词义演变,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重新分析”或“重新理解”。这样古今结合起来,教给学生的才是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知识。

四、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古代汉语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1.采用讨论辩论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就是所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即使老师讲得很投入,甚至激情澎湃,下面的学生依然东张西望,我行我素,好像事不关己,高兴了就听几句,不想听就干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状态发展到最终会导致教与学的双向恶性循环,是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教学质量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采用讨论辩论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自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古代汉语文选作品中的字、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像古今字、异体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或者通论中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变换教学地点,比如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图书馆,进行关于某一专题内容的讲解,这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而且还加深了课堂印象,提高了兴趣。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为我们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形式既直观,又生动。传统板书时间的减少为学生直观的思考赢得了更大的空间,这样一来,教学内容自然就更为充实,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比如,在“汉字的结构”这一通论里要涉及到汉字形体的演变。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描摹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的字形,既费时又费力,形体还不一定描写得准确。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将甲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文字直接投影在屏幕上,也可以制成动画效果,以动态的方式将汉字形体的演变展示出来。这样让学生真实、感性、生动地看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认清了它们造字理据,为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表意性质以及推求汉字的本义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关于文选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了解。如讲《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之前,在学生预习过的基础上,先播放东周列国(春秋篇)中关于这一历史故事的视频,让学生置身于母子兄弟之间的一场权力与孝义的厮杀中,可以更形象地了解人物特征以及故事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再步步设问:共叔段的行为是否应受到惩罚?母亲姜氏是否可以原谅?郑伯认母是否有政治上的原因?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在完全理解文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中用字情况、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这样轻轻松松地把文言基础知识也落实了。此外,还可以利用办公自动化进行网上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3.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注重实践环节,即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理解、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从而有效地加以运用。我们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语言研究方法训练,将教材中有争议的问题拿来让学生思考与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关于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说法有很多,争论也很大,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面”在《史记·项羽本纪》:“马童面之”中作动词“面向”讲。有的人说“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也有的人说是名、动词的兼类。像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哪种说法更为合理。通过语言研究方法的训练,从不同程度加强和培养了学生自觉观察语言现象、探索语言规律的习惯,提高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之外,设计完整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去听语文课教学,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既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综上所述,在遵循古代汉语教学目的与内容的前提下,正视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实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摩罗.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J].粤海风,2001,(5).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2.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7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二)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兼收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文化。各家思想文化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我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教育传统,也是我国古代一切教育的目的。如古代儒家《大学》中的8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修身,而修身其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教育。8条目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总的来讲其欲阐述的意义都是以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提倡修身之道。蒙学教育也是始终以教人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如《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小的时候不进行学习,等到长大后什么也干不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学”不仅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泛指后天所接受的各种习染本领。通过教育达到做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阐述了做人教育,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5],这些成语典故其实就是通过古人做人的方式方法来教人如何做人,都是在进行做人教育。《弟子规》通篇都在阐述如何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6]等,这些知识看似浅显易懂,其实都在宣传如何进行做人。蒙学关于做人教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面,而是蕴含于古代一切蒙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于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地继承,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最为突出。蒙学的教育内容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蒙学教育内容多是对前人积累的智慧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人类的精华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可见,蒙学在民族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谓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如家喻户晓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在这本书中随处就可以发掘到有关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容,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将孟母善于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身教育子女的母亲形象展示出来,蒙学教材以这种方式将人类文明继承了下来,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作用。又如《幼学琼林》里的“《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8],寥寥数语便将古代教育典藉《大学》及其阐明的事理展现了出来。再如《弟子规》中提到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9],通过简短的12个字告诉人类应该怎样传承人类文明。不难看出,蒙学做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人类文明传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

古代蒙学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字的教育,其将教会学生掌握汉字做为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蒙学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蒙学教材的名称及编排均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汉字教育,如3字连在一起的《三字经》《弟子规》,二者都是通过3个字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4个字连在一起的《幼学琼林》,其通过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类3个字和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的教育较容易帮助学生记忆,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从易到难的编排理念。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蒙学的教学都是教师读一句,同时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跟着教师读,且必须能够准确无误的读出来,直到能够读得滚瓜烂熟为止,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传统蒙学教学还非常重视习字的教育,如对学生习字的坐姿、笔画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规定了习字的顺序:先临摹仿写、后自己写。文字作为民族的符号,重视文字教育,将文字教育视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

(五)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

古代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如宋代的大儒朱熹,就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学问需要你自己去学,某不过是个共同商量的人”。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蒙学的写作教学之中。我们知道古人非常乐于并善于写文章,其基础多是在蒙学阶段打下的,具体体现在古代蒙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将现实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对对子,均是从现实中取材进行对,好处在于可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对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体悟,便很难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语句。另外,古代蒙学注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在《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都有体现,特别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规范的《弟子规》,先生将规范、做人的要求等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悟和提高。

二、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贯彻落实育人理念

各级各类教育中,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中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高考的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且将语文分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0分,这便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群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分数情况。处于基础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学得到重视本是一件好事,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了学生考试分数而教的突出问题:教学跟着考试走,考试怎样出题,教师就怎样教,如教师在教学生作文写作中就流传着龙头、猪肚、凤尾等“投机取巧”的教学方式。这是典型地过分追求教书职能而忽视育人职能的教学模式,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中呢?首先,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师育人职能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方向进行正确地价值引导,可通过专家讲座、转变教师的量化考核方式等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最后,需要教师逐渐养成自觉地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古代蒙学侧重做人教育的目的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教师拥有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可塑型的人才看,才能够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应自觉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方针等,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但可以扩充学识,开拓视野,同时利于其形成全新的育人自觉性;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能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同时能够掌握建设现代中国所需才能的人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及教师应认识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通过时代需要及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思想动员;二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发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诗词等,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三、百、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古代传统文化兴趣。

(四)重视字词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轻视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教学,许多学生存在不会写甚或不会读字的现象。古代蒙学重视习字的教育特色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字词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认识。需要有关部门及教师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字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遇到生字、生词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习惯,教师可适时地教学生一些学习字词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字词,这也是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8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多媒体

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建设强调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就包括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下面结合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古代汉语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足及针对其不足采取的对策。

一、古代汉语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

(一)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校课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其明显标志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时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备受教师们青睐。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有其特殊性,使用多媒体教学相对而言要晚一些。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许多古代汉语教师也随风而动,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古代汉语课的主要教学手段。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优势

就各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手段改革而言,大多数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对古代汉语课程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有教师认为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具有强大的重现力”“具有宽阔的接触面”、能“增加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具有受控性”等特点和优势(王靖贤,2010)。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目的得以有效实现”,认为“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人性化’和现代学习的‘个性化’,在实现这一教学原则、完成这一评价标准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张新,2002)

运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据了解,在贯彻学分制过程中,各高校的古代汉语课时都有所压缩。然而古代汉语又是一门知识涵盖面非常广的课程,内容包括明清以前各个时期的文选,还包括丰富的汉语常识通论。通论部分涉及到文字、音韵、训沽、词汇、诗词格律等语言学知识,还包括了天文地理、古代职官、服饰、宗法、车马等传统文化知识,可谓包罗万象。时下课时减少而内容依旧,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充分增加知识信息量,方能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讲授汉语常识通论时,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如古代汉语课程中涉及到古代的酒器、服饰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但传统的古汉语教学课堂最多只能提供照片,无法进行实物展示,更多情况是教师常常用口描述,但这种描述毕竟跟实物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即便教师讲课极其精彩,但到底还是很难描述清楚樽、觞、觯等酒器形状之异同。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视频或图片展示,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与演变”一节,内容涉及到“六书”,讲到“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时,教师经常要将所讲文字的甲骨文、大小篆等字体用手摹写到黑板上,这样的做法虽然显得生动,也能反映出教师的学识水平,但手写速度慢、信息量相对比较小;而且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摹写”能力,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写好。这种情况下,如果配合多媒体教学,适当增加考古发现的相关文物图片,如甲骨、简牍、拓片等图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某种程度上说,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可以使古代汉语课更生动、更有效率。

二、古代汉语课程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前所述,多媒体教学给教师上课带来的诸多方便,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实践证明,现阶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教师、学者们的注意,他们意识到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多媒体的使用陷入误区,对教学造成一定的“伤害”(曹祝兵、王绍峰,2011)。我们认为这种意见是中肯的,下面结合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古汉语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出现的问题试做—归纳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有些教师认识不清,误以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的外在形式,而不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忽视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花哨”,忽视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

现代教学模式重视课件制作,加之多媒体采用图片、视频、音频手段的直观效果,有些教师喜好这种课件的制作,淡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校提倡公开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开展一些课件制作大赛,学生评教中考虑多媒体教学手段所占的比重等,这些活动在激发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狂热”和“迷恋”等风气。一些年轻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教学的“花哨”形式,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我们看到古代汉语多媒体课堂变成了图片展示课,如果不是课表上写着“古代汉语”的话,我们很难把这节课和古代汉语相联系。其实,不只古代汉语课程,其他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有类似的情况。

2.照电子教案宣科

和上面讲到的播放图片、视频不同,还有的教师会照电子教案宣科。多媒体手段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但也滋生了其惰性,有的教师所谓的备课就是从网上下载别人做好的课件。说是课件,其实很多都是电子文本的讲稿。上课时,教师打开文档,鼠标指着念下去。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由传统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电子教案宣科,并且将学生完全置于事外,显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3.忽视甚至抛弃了板书

板书是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往往通过板书反映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讲授的内容、方法乃至各章节的大小标题也都是提前预设好的,有的教师打开文件即讲,不再板书。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节课上完了,黑板上一个字也不见,对教学而言这恐怕不是件好事情。我们知道,汉字是一种立体的文字,大多数汉字的形体能反映其意义,教师的板书,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示范,这样手写的文字是有“生命”的,会产生一种互动性,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掌握其用法。另外,好的板书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也能全面展示整堂课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美不胜收之感。这些显然是电子教案做不到的。

(二)随意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学校教育及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多媒体教学却恰恰相反。前面我们说到,谈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时,有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和愿望,实际情况非但不是如此,而且还要糟糕得多。因为多媒体教学实践中,随意夸大多媒体作用的情况随处可见。正如曹祝兵、王绍峰(2011)所说:“有的教师将多媒体看作是课堂的全部,上课时往往只带一个U盘,一个茶杯。在上课过程中,端坐在电脑前面,除了手指点击鼠标之外,全身纹丝不动。”这种情况下,教师专注于多媒体,依赖于多媒体,既没有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少和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教师的多媒体教学都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三)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普遍有所提高,然而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具体情况是有些老教师不习惯,也无意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的年轻教师迷信多媒体教学,但其现代教育技术还很薄弱,还停留在下载并播放电子教案、图片、视频阶段,认真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优秀课件的教师并不多。这样的古代汉语多媒体课,图片、视频、音频内容充斥课堂,反而冲淡了古代汉语课的内容,多少也有些“喧宾夺主”之嫌。虽然课堂热闹,但它背弃了古代汉语课的内容实质,课后,学生对图片、视频等内容印象可能是深刻的,但古代汉语知识不一定掌握得好。问其效果,真所谓“热闹之后,一片寂静”。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技术,更主要的是要结合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制作有效的课件,提升整合课程和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这是上好古代汉语多媒体课的前提。

三、解决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多媒体的使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作用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生事物,自然有其自身的优势,这里不再赘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它在教学中作用,尤其是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古代汉语课程的特殊性(很多文字、词汇现在不用或者罕用),使得这门课难教也难学,如果适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直观性,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同时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教学手段,不是万能的容器,不是什么内容都能装进去,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形式,更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而拒绝板书。

(二)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

古代汉语课,要根据所讲内容来选择使用多媒体。比如,讲文选课,就不一定需要多媒体,传统教学方法也能很好地完成授课任务。对于一些难懂的字词,教师边写边讲,还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听讲、记笔记、回答问题,有着非常好的课堂互动效果。而用多媒体教学,可能会破坏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效果。即便是通论部分,比如单音词、复音词、诗词格律等内容,也不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但有些汉语常识及文化常识,比如讲汉字的造字法,涉及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如果教师默写一部分字,再用多媒体展示大多数古文字,其效果肯定是好的。再如讲“古书的注解”,很多学校条件有限,学生无法看到古注典籍,这时借助多媒体,适当进行古注典籍展示,效果很明显。

(三)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也有其优势,比如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课堂背诵等。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处理好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正如有的教师所说:“传统手段仍应占有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而新的手段只应处于辅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让教师变成电脑操作员,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被多媒体课件所控制。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季云起,2007)

总之,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能够借助自身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视觉媒体,扩充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周文,2009)。但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夸大其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多媒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关系,适时、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使多媒体更好地为古代汉语教学服务,使古代汉语这门古老的语言课程有声有色。

(本文系甘肃联合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项目[2011106]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婧贤.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西部,2010,

(12).

[2]张新.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2,(9).

[3]曹祝兵,王绍峰.古代汉语课程多媒体教学误区及其改良探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4]季云起.高校《古代汉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其应用对策

[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5]周文.《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建构[J].咸宁学院学报,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9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众说纷纭,兴起了讨论研究古代文论“热”。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我们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仅有的西方文论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学人们都希望我们在“拿来之余”还要“送出”,这不仅是当代知识分子民族自尊心上扬的使然,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发展的必然。然而,对于我国古代文论“如何更好地转换”、“转向哪里”、“怎么转”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讨论莫衷一是。本文的写作正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语境现实认同

21世纪的今天,文化已经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公共财产,为了求得它应有的一席之地,它必然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当下中国国力提升、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深远的背景下,讨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意义重大。“中国古代文论,是世界三大文论体系(中国、印度、欧洲)之一,在数千年的文学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韵味独特的理论话语系统。”概言之,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即是“使传统面向现代而开放其自身,这便是古文论向着中国文论的转换生成,亦即众说纷纭的‘古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要达到的中心目标。”

一、语境的缺失

中国古代文论本身既自由(自然)又陈腐(陈旧)――自由(自然)是指中国古代文论常常是文人诗论作品的一部分,有些则直接是诗人、词人的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就常常是诗赋、骈散文合化。至于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其文学批评思想的就更是俯拾即是:戴复古的《论诗十绝》,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等。它们既像随笔,又像札记,往往寓艺术的深刻见解于其中;陈腐(陈旧)则指由于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我们的阐释绝大部分是以“儒家经典”(主要内容是要求积极入世,团结友爱、与人和善等等)为轴心,然而,它又未形成像西方文论那样有其缜密、完整的思维体系。更重要的是,古今时空的隔离,往往导致对话的困难。正如清代学者陈澧所云:“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正因为它本身的语境体系,所以我们称之为“古代文论”,同时也说明我们已经承认这种文论的话语体系是“古”而非“今”的,是有别于我们今天的,甚至思维体系、思维模式也会有差别。“古”话语作为我们优秀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一代代的民族精神,但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今”的话语体系中,这样必然会给我们理解阅读“古”文论造成相当的困难,因为“语言所传达的乃是事物特定的语言存在”。当然我们又不能生硬地强调“复古”,这样违背历史潮流。况且,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今”话语,已经导致了包括“古”文论、“古”文学在我们这一代的“阅读缺失”――简单地说,就是读不懂、不愿读,甚至在一些时候,但凡带“古”的标签,我们内心已经有相当的抵触心理――所谓的发自内心的把它“崇高化”、“经典化”。如何创建一个更好的阅读氛围,创建一个适合阅读,能阅读,能读懂的文本,已经迫在眉睫。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来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文化(学)的现代性不能等同于社会的现代性(化),社会的现代性(化)更多的是要求社会的平等、公正、和谐,而文化(学)的现代性则更多的是探讨一种与时俱进的自觉融入现有话语体系。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所以无论从史学的角度,还是从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才有了西方文论不可比拟的长处。而且,经过几千年的沉积,不断地继承、发展,它才有了今天的博大精深。对于以“推陈出新”见长的西方文论而言,无论是它的经典性,还是多义性,都不能追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魅力,“现代转换就是一种理性的分析,目的在于使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古代文论部分,获得现代的阐释,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古代文论话语极为丰富,可以构成自己的话语系统和理论体系。”这也是我们当下急切地寻求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原因之一。

二、外来力量的强大攻势

西方文论在我国的“热”似乎还没有一个世纪,但是由于“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和最终白话文的普及流行,再加上古文论本身阅读的困难等原因,我们已经离它越来越远了,它仅仅成为在专业领域少数学者运用的工具了。相反,西方文论在我国20世纪文论史上的待遇则似乎是反客为主了,不但我们热衷于翻译、运用,而且国家层面也在发文鼓励借鉴。

我国近代以来主要有两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五四”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这两次“西学东渐”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原因――由于历史的使然,中国面临着重大变革的背景,我们迫切地需要外来文化(文论)冲击我们过时的、腐朽的文化。当然,这是客观原因。前面说到,阅读难的问题,在当下的研究文论界,即使是专家学者,若没有相当的古文功底,一手拿着工具书,一手捧着文论,阅读起来也还是有相当困难的,如《尚书》、《周易》等等佶屈聱牙的作品。

相对而言,现代文论(更准确的说是西方文论)在这方面就没有或很少这样的问题。对于西方文论,我们可以直接阅读,然后进入思考空间,如果可以用来说明某些文学现象、剖析文学缘由,我们往往毫不犹豫地把它“拿来”。它避开了一个由“古”话语(文字)转到“今”话语(文字)的两种不同语境的合理对位。或许有人会质疑:“西方文论毕竟是西方文化、西方思维的衍生物,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模式,阅读西方文论同样需要一个‘共同(共创)语境’的磨合过程……”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现在能读到的西方文论基本上都是由华人――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或有此背景的炎黄子孙翻译的,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地为我们预设了一个“中国语境”。而且,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白话文体系,某种意义上还是从西方话语体系中蜕变过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古”文论仍然保持着几千年来的“古”文思维模式,这必然就导致了阅读的困难。

严格意义上来看,这也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一种“殖民扩张”。西方文化(文明)从起源开始就是一个不安骚动的“异质分子”――它活泼、动力十足。若追本溯源,西方从15世纪中期起,伴随着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而走到了“扩张时代”,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大规模扩张,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文化侵略(文化扩张、文化殖民)”。对此,杰姆逊明确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处不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有了不同的含义。”因此,“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失语”。“所谓‘失语’,并非指现当代文论没有一套话语规则,而是指她没有一套自己的而非别人的话语规则。”

三、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现实可能性

笔者认为,借鉴外国文化、文学理论阐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现象作用不会很大。退一步来看,即使转换成功,这也仍然是仅属于少数人的“精英文化”――它的预设理想读者既要求有一定的西方文学(文论)知识,又要有不少的中国文化常识。这里同样会涉及到中西两种语境的磨合交汇,因此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事实上,要挽救中国文论,就应该以古代文论的基本话语为主,讲意境、滋味、气韵、风骨、虚实相生、有无相成、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不是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这样的话语。从接受的角度来讲,要‘妙悟’、‘目击道存’、‘点到即止’,而不是辩证体系、格式塔心理、异质同构等。”[8]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论的“转换”,似乎定义为“转型”更为恰当。“转换”是改变、改换,而“转型”则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它是主动求新求变创新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源远流长,我们或许可以对它进行“硬分”,即仿照西方文论各成体系的思维模式,把各核心概念追本溯源,各立章节,甚至各成一本书,由此组成一个大的系列。这样,既能让阅读者对某一概念有全方位的把握,从而形成比较清楚的认识,又能摆脱中国古代文论“散、乱”的弊端。有人会质疑这种“硬分”方式,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千丝万缕的某些核心概念相分离,但这只是目前我们普及文论知识的一个尝试。我们的设想是对这些概念各个击破,在普及了一些核心概念以后,实现点面结合,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全面掌握、运用的效果。而且我们也知道,一个成功的体系、模式是需要不断地被打破、重构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它的最完美结构。“五四”时期白话文的成功普及推广就是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文人们身体力行,自觉地把白话文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把它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央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成功节目如《三国》、《论语》之所以能“热”,人们爱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通俗易懂,能联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觉得它们“有用”。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媒体等机构,加强在生活中对古文论常识的普及;政府扶持、民间团体的配合,引导人们关注、阅读。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文化本来就是由无数个有价值的个体组成的复杂体,我们在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转换时同样要深刻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对经、子、史、哲等的梳理、校对,以至普及运用推广;对古代名人传记的合理撰写考据;对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典故的整理、推广,等等,都将有助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转换普及推广。并且,中国古代文论的转换中如何恰当地注入现代因素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文论应用时应同时注重‘说什么’和‘怎么说’,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性地承续已被中断近一个世纪的文论传统。”[9]中国古代文论作为属于世界文学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它在提升人类思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为全人类服务。因此,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论如何实现其更好更快的现代转换(转型),当下学人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2).

[2]陈伯海.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文学遗产.2006(1).

[3]陈澧.小学.陈澧集第二册•东塾读书记(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5.

[4][德]瓦尔特•本雅明.论原初语言与人的语言.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李茂增,苏仲乐译.2009:4.

[5]钱中文.再谈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艺研究.1999(3).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5.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篇10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体系;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08-05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课题“地方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红宇(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史、方言与音韵。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类必修主干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课程,它自成结构体系,是大学教育中的微观体系,与“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的而设计的课程整体”这一宏观“课程体系”[1]不同,但宏观课程体系需要微观课程体系的支撑和实现。所以,探讨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有着宏观体系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教学目的、内容体系与教材的关系

一门课程的开设,须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然后有为之服务、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体系,而教材则是实现教学目的、构建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学习古代汉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2],这是由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和与之适应的内容体系所决定的。

解放初期,我国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古代汉语课程,但其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3]。这种不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而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中心进行教学的现象,与其说“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3],不如说是对该课程的目的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不用谈建立与目的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并编写与之配套的教材。

二、基于不同目的建立的课程内容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教材

(一)以文选为纲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体系

20世纪50年代末,以北大为首的高校明确了古代汉语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性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的课程要求。[3]在该目的导向下,王力先生主编了《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教材,首创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内容体系。

明确了“三结合”,还需明确如何结合。王本确定的原则是,“以文选为纲”,“不仅要照顾纵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本身特别是文选的系统性,而且要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之间结合上的系统性。在常用词和通论的纵的方面系统性显得不够的地方,常常是为了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和文选的纵的方面的系统性”[7]。可见该体系特别强调通过文选来获得感性认识,安排了大量的文选作品,共264篇。对于通论,王本的定位并非系统性的理论,而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王本的内容体系在当时追求扎实的基本功,在有足够的课时作保障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下,是非常完善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影响深远。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高校采用这套教材,之后新编的教材也大多维持这个基本框架格局没变,只是作了些改进。如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虽以词义分析为自己的特色,但仍坚持了“三结合”体例。

然而十几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新开设了不少现代课程,而这些新课程的开设是以传统基础课程的数目和教学时数一再削减为代价的。当今,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汉语课时锐减,让“三结合”体系下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常常顾此失彼。教师在讲授时通常会删除某些内容不讲,以完成教学进度。但是这种削足适履的方法使古汉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以通论为纲的通论、文选(常用词)体系

在课时量锐减的教改环境中,以文选为纲的内容体系很难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体系需要调整或改进。洪波先生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以下简称“洪本”)便打破了原“三结合”体系,以通论为纲,根据通论知识选择文选,在文选的练习题中体现常用词。常用词已退居于文选的下位体系,所以该教材是通论、文选(常用词)的二维体系。

因为常用词的意义,特别是古今不同的意义,经常在文选中能体现出来,学生也常常需要借助文选的语境才能记住某些意义。所以说,该体系对常用词的处理并不是忽略常用词,把它从“三结合”的体系中剔除,而是从上位体系拉到了下位体系中,在文选体系中体现而已。又因为常用词以往是不讲授的,一般让学生自学,所以这样处理是可行的。而且在新的课改环境中,这能使教材更加精练。

该教材很有特色。首先是通论部分注重系统性,如语法部分连词章、副词章等,“内容全面而丰富”,“较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多”[4]。第二,纸质教材中的文选采用白文形式,不加标点,只注释专名。配套的多媒体辅助课件提供文选完整的句读、全部释义、翻译,及相关的文化知识。白文的编排,对于提高学生古籍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所有文选都无标点和一般注释,且将文选摆在了课后练习的地位,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分量上看,都过于强调通论知识,文选都只是通论的附庸而已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教材的直接可用性,也不利于学生诵读文选形成语感。

更重要的是,该教材虽以改革内容体系为任,却并没有明确提出独立的教学目的。如果仍是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目的,那么它的优点亦是其缺点所在。因为,仅仅是“培养阅读古书能力”,则通论部分无须过于系统,全部的白文文选显然不利于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通论、文选并重的二维体系

蒋冀骋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蒋本”)作为教育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课题的成果,实现了教材编写的重大改革。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5],但其优势与优点是明显的。

首先,调整了教学目的。该教材已不再满足于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目的,明确提出了“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6]比较王、蒋二本,都是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王本强调的是学科的特殊目的,而蒋本提出的是寓于学科的一般目的,突出强调了思维的创造性,并明确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对教学者有更大的指导意义。思维创造性的突出强调,与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体制改革和某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和谐一致的。

其次,构建了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在调整后的新目的下,内容体系也一改王力、郭锡良等以文选为纲,首重文选的思路,也不取洪波以通论为纲,更重通论的做法,而建立通论与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将通论与文选分上下册编写,是两条不同的线索。除绪论外,通论分为文字、词汇、训诂、音韵、语法(词法)、语法(句法)六个板块、六大章;文选则以时代为线索,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其文体的特色蕴含于各个阶段。常用词也不单独列出,使教材更加简练。这样的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比王本的“散点式”更具系统性,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文选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宏观的系统的把握。

再次,在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下,发展了纵向的体系。就通论而言,汲取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成果,使知识及时更新。如同源词部分,吸收了陈建初关于《释名》的研究成果(教材上册148页“”“覆”等);文字部分,辟专节讲俗字;句法部分(如处置式),从汉语史的角度展示近代汉语面貌等等。但是也必须承认,“不讲述近代汉语知识,形成了教学的空白和断层”[7]的状况,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文选的选编也很有特色。王本要培养的是“阅读古书的能力”,则以文言文为主要文选,重点是先秦的典范作品。而蒋本则旨趣有所不同,不局限于文言“古书”。以时代为纲,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不仅将明代文献编入(虽有“清”代之目,而无其实文,编入的文选以明代的为最晚),年代跨度比王本更广,更重要的是,编入了敦煌变文、禅宗传记、宋元话本、奏呈圣旨、戏曲、会话、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材料,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走出“古代汉语即文言文”的误区,形成对古代汉语较准确的感知,这无不体现了编写者将近代汉语部分吸纳入古代汉语的良苦用心。应该是说,在通论和文选的两个纵向系统性上,蒋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体现了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下,该教材以通论、文选来体现手段;以通论各节后设置的“思考与练习”来改变学生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的继承性学习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以各章设置的“进一步阅读文献”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改变往常单一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并创造知识提供平台,做好铺垫。这是“思辨型”学习的一种倡导,是为实现新目的所作的努力实践。

总而言之,蒋本的成功在于其体系的完备,在于有明确的与时代要求一致的目的和与目的匹配得当的内容体系。

三、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体系

洪本、蒋本虽不是同类型教材中最早的,却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基本代表了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发展的不同时期:王本以文选为纲的“三结合”体系是传统教学的典范;洪本以通论为纲的体系是转型时期大胆改革的力作;蒋本通论、文选并重的体系则是改革较为成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成果,对于当前深入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课程改革首先要实现教学目的的合理调整

在高校培养目标调整的大环境下,素质和创新被特别强调。之前所确立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和需求了。教学者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素养层次来调整和重新定位教学目的,而不应当墨守成规或盲目跟风。

研究型院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都比较高,所以需在设置课程目的中强调反思和创新,蒋本提出的“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就极具指导意义,但有待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予以具体化。

教学科研型院校目的是要“培养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式应用型人才”[8],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相比要低一些,所以设置的课程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但也要求一定的创新。王洪涌提出的“在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及教学能力”[9]的修改意见,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职业应用型大学目的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荆贵生《古代汉语》第三版(以下简称“荆本”)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根据格律写作诗、词、曲、联以及写作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二)构建与目的相匹配的内容体系,编写教材

教学目的一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来,就需要根据目的构建或选择合理的内容体系,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教材。由于课时和经济成本等原因,目前通行的教材大多不再专门设置“常用词”这一板块,也就是说以二维体系为主。实际上,二维、三维体系各有其价值。

研究型院校教学重创新者,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各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二维体系。常用词的掌握,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工具书。在文选体系上,蒋本编入近代汉语作品,荆本编入“语言文字学文选”、分今注、古注、标点和白文四类形式的做法,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值得借鉴。在通论体系上,研究创新型的内容体系,一方面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所涉及内容的系统性;一方面要引进学界有定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注意介绍学科中的问题与争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从而实现由继承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换。当然,这些争议不宜在正文中展开,以免干扰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可以在正文中采用通行的说法,而在“课后思考”中展示不同的材料和观点,或开列“进一步阅读文献”。通论的系统性方面,洪本、蒋本都很不错,而在引入最新成果和启发怀疑方面,蒋本更胜一筹,当然,在具体的问题设计和阅读文献介绍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职业应用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方面都不强的因素,最好采用“三结合”的体系。“常用词”在这个层次之所以必须,是因为它对于学生高效掌握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减少阅读障碍很有帮助,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因学生不主动、不自觉造成常用词学习落不到实处的现象的发生。在通论体系上,应用型的体系应以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主,不贪深、不贪博,不必讲究系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来选择内容。脱离生活实践运用的知识,比如音韵部分可以不编入教材。[10]习题库的做法,虽然容易使学生走入“唯一标准”的误区,不利于创新性学习,却很适合此层次学生借以巩固知识。在文选体系上,因为课时不多,学生基础不好,故强调一个“精”字。要选经典的文段,亦不宜过长,要方便背诵。可由浅入深,以今注为主,少量白文。荆本选编“应用文言文”的做法,也值得此层次教学借鉴。

教学科研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而又要求一定的创新,则介于上二者之间。既要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学习服务,又要照顾一部分学生有志于进入研究层次,故其内容体系可就高参照创新型体系,通过设置必讲和选讲来实现弹性教学。

四、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改革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王本体系适合基础应用型,但负担太重;洪本适合研究创新型,但又有感性知识过薄之嫌;蒋本有适合研究创新型的较完善的体系,但细节上仍有缺陷。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和教材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材应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教材编订之前,编者应充分考虑教材拟应用的学生群体,确立明确的目的,用来指导教材编订和教学。本文未单独立项分析的荆本,有很多优点,看似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高等院校文科使用,实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教材的内容体系应与既定的教学目的一致。王本体系与当时的教学目的相匹配,所以取得成功;但是时过境迁,不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符合当前的教学目的。蒋本的成功,关键亦在于体系与目的的高度一致。

第三,教材的内容体系应是弹性和针对性的结合。虽然我们强调针对性,但是考虑到同一层次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教材经济成本等因素,今后的教材还须在弹性上多做一些努力,把教材编写得更精细。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王力.古代汉语[m].3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

[4]禹建华.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评介――兼谈立体化古代汉语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胡世文.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评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

[6]蒋冀骋.古代汉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7]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8]阮湘元.教学型大学培养创新式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9]王洪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0]徐小兵.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改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2).

[11]蒋绍愚,张联荣,朱庆之,杨荣祥,邵永梅.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12]蒋冀骋,刘晓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

[13]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14]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