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十篇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十篇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24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1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做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我局转发了省卫建委《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XX局转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xx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严格医疗废物信息报送制度。

(二)规范化医废暂存点设置和上交方面

为确保医疗废弃物集中化、规范化处置率达到100%,2020年,全县20家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置了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以及防渗漏和雨水冲刷等安全措施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和平凉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协议》,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辖区的所有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上交协议》,平凉市医废中心每月3次到各医疗卫生单位集中收集医疗废弃物,并出具《医疗废弃物运转联单》,做到了辖区医疗废物集中、规范处置,有效防止了医疗废弃物外流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指标完成率100%。

(三)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方面

为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管理制度,2020年在县生态环境局备案的35家产生医疗废弃物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相关要,在规定时限内均在甘肃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上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并全部申报了2019年医废信息。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及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院、卫生院、门诊部、社区医疗服务站、诊所、血液中心、疾控中心、从事医疗活动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第四条市园林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及监督管理工作。市卫生、环境保护、供销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和收购环节的统一监督管理。

市环卫、卫生、环保各部门将医疗废弃物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第五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第六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档案,每半年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

第七条医疗废物应当采用统一收集、密闭运输、集中处置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置和丢弃、转移、买卖或者倾倒混入生活垃圾,禁止废品回收站点回收医疗废物。

第八条市区、县城区及周边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及小型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及时送至指定的三级医疗机构存放。

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将产生的医疗废物委托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将医疗废物委托未取得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进行分类放置、暂时贮存。医疗废物包装袋、转运箱、锐气盒等封闭式医疗废物容器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按规定统一配备,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必须妥善使用,如发生丢失和损坏的,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运送实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交接医疗废物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一车一单、随车同行,以备查验。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到医疗卫生机构运送医疗废物。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出现紧急和意外情况时,及时报市环境保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的医疗废物处置协议规定,按时交纳医疗废物处置费。

医疗废物处置费按照下列标准收取:

(一)有固定病床的医疗机构,根据床位数按照入住率计算,收费标准为2.0元/床.日。其中三级医院按床位数的85%缴费,二级医院(含二级以下医院)按床位数的75%缴费。

(二)社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无固定床位的医疗机构,按照从业面积0.10元/㎡月缴费.

前款中的床位数、入住率、营业面积、门诊患者人数等基础数据,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每年核定一次。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3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优质的医疗和服务,吸引了许多前来就医的患者,由于门诊医务人员繁忙、工作强度高、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复杂、侵入性操作多,医护人员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的风险高,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此外,由于门诊量大,人流量高,设备多,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受到长期理化因素的慢性损害。因此,进行有效的干预以降低职业风险十分重要。我院门诊部于2011年开始,通过集束化干预策略来降低门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总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诊间为126间,有门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救中心、注射室、皮肤科、神经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放射科、超声影像室、心电图、检验科、核医学科、中药房、西药房、康复科、过敏反应科、体检中心、挂号室、收费处等20多个科室。医生200人,护士325人,技术员及其他辅助人员410人,年门诊量最高达到351万人次,日门诊量最高1万2千人次,年门诊手术量6万3千人次。

1.2方法

1.2.1加强培训教育和宣传。把职业安全教育及标准预防的观念作为医护人员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使门诊每位医务人员均能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而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制度等。培训分为:①现场授课学习:我院医院感染科每年至少组织1次大规模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我院门诊部每月至少1次对门诊医务人员进行检查、考核。②简报学习:由医院感染科编制的《医院感染简报》,每季度全院发行1次,供各科室工作人员阅览学习:③上网学习:通过我院内部网,公布医院感染最新规范、规定及各科检查结果,并附有原因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医务人员可以不断学习、了解医院感染新知识。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④通过专栏阅读:门诊各诊室和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治疗室张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方案》,以方便医务人员学习阅读。特别是在发热门诊,由于人员更换平凡,我们张贴《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隔离衣的穿脱程序》等,使医务人员通过专栏,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加强防范措施。

1.2.2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包括“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门诊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管理规定”、“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洁净手术室卫生清洁制度”、“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门诊手术间管理制度”、“门诊洗手及巡回护士工作流程”、“门诊连台手术及污染手术处理流程”、“门诊保洁人员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管理环节有章可循,逐项落实。

1.2.3集束化干预方法

1.2.3.1设备:①应用锐器盒。使用过的注射器针筒和不要分开,直接投入到锐器盒中,锐器盒内锐器不能超过2/3。禁止将锐器针头回套针帽等危险操作,禁止将锐器直接投入到垃圾袋、垃圾桶、弯盘中,以免收集过程中发生手刺伤。锐器盒由保洁公司专人回收并登记、签字。②配备充足的手套、口罩。使用防护用品可有效地预防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飞溅至眼、鼻、口,从而避免了黏膜暴露。因此,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至医护人员面部时,应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由于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可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清洗手术器械等操作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均应戴手套。在可能有血液喷溅时,要戴护目镜、防水围裙等。特别是手、皮肤、黏膜有破口者更应该注意防护,戴好手套进行操作后洗手【1】。③手消毒剂:在治疗室及每间诊室均放置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随时消毒手,以保证手卫生。④尽量使用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械。⑤电离辐射的防护:门上张贴醒目标志,设置铅屏风,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短期内接触大剂量的X线。对于孕期人员,应避免接触X线。

1.2.3.2设施:①安装感应式水龙头;②各科室配备带盖污物桶;③洗手池旁墙上安装壁挂式纸巾盒,随时添加手纸巾,保证充足的手纸供应。④分别在儿科门诊、肿瘤科门诊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在肿瘤科日间门诊防止生物安全柜。由于肿瘤科日间门诊抗肿瘤药物多,护士操作时可通过皮肤吸收,同时还可将粉剂溶解产生的气雾经肺吸收。长期频繁接触会因药物蓄积作用而产生远期影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导致孕期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2】,因此,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及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防止上述问题发生。

1.2.3.3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各类医疗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包装,密封后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与专职运送人员交接、签收,及时送往医疗废物固定存放点,再进行处理。加强对放射性废弃物的管理。放射性废弃物具有放射性,应装入垃圾袋,双袋密封,注明日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管理。放射性废弃物不能在医院内完全自行处理,须专人负责,按国家规定,及时送往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场处理。

1.2.3.4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照职业暴露流程执行。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及上报流程。

1.2.3.5污染气体和消毒剂的防护。①注意保持诊室内空气流通,如安装空调、清风,定时开窗通风换气;②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好帽子、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选择高效广谱低毒或无毒的化学消毒剂;③合理安排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时间;④收集标本时须戴上手套,注意勿将防腐剂打翻。

1.2.4考核和持续改进。把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作为医务人员全面考核的指标之一。门诊每月1次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动态监测,检查门诊各科室硬件配备情况,督促各科室必须保证这些硬件的配备齐全;检查并督促门诊各科室落实各项防范职业暴露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的科室,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不断改善,以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2结果

应用集束法干预措施后,门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减少,操作针头所致的职业暴露逐年降低。

3讨论

医院感染是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医院感染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医学已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同样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去指引。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普及,渐渐衍生了“集束”治疗的概念。我院通过近年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所组成的“集束化策略”,积极采

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可行的管理方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得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有效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4

根据《意见》,每个县(市)均要有一所县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实现对口支援县(市)行政区划全覆盖。派驻医师在县医院要出门诊、管病床、做手术、带教学,担任相应科室负责人参与管理,加强近3年外转率排名前5位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城市三级医院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科室,要帮助至少1所受援县医院建设相应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情况纳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重要指标。

《意见》提出,加强东西部地区医院对口支援。积极推动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开展对口支援,逐步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关系,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支援医院开设远程专家门诊。积极协调物价、医保等相关部门,为充分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医疗保健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

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方面的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1.3%,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8%。用于卫生和社会工作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73597个,其中,医院24720个,乡镇卫生院369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97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84058个,村卫生室64908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1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94个。卫生技术人员71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79万人,注册护士278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为618万张,其中医院458万张、乡镇卫生院113万张。

《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7322万人,增加3680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416万人,增加930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906万人,增加275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897万人,增加88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97万人,增加968万人。2489个县(市、区)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99%;去年1月至9月,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2067亿元。全年资助1229,3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4132,5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患须签协议杜绝红包

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由经治医师向患者或患方代表提供《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并认真解答其疑问。二级以上医院(含开设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必须开展此项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按照通知,对于二级以上医院所有入院患者,由主管医师或病区主治医师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代表医方在《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上签字。医院可在医方签名栏印制法人代表姓名。患方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名。

通知同时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参考文本。通知指出,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据此制作本辖区内统一的协议书文本,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统一设立投诉电话,由医疗机构印刷在协议书上。医疗机构要将医患双方签署的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归档和保存。

制定“医疗条例”杜绝医疗暴力

深圳市人大拟开全国先河,就“和谐医患关系”创新立法,直面医患关系、急救诊疗等当前热点难点,启动医疗领域“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以下简称《医疗条例》)立法制定:[作。深圳市人大将启动该条例立法问卷调查,重点调研医师多点执业,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制度、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多个热点问题。

受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法学院前不久就特区医疗条例开展立法调研。调研报告认为,医疗暴力行为,已不仅仅是医疗纠纷案件,其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使其可以成为独立的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然而,当前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虽对相关行为有明确规定,但散落在不同条款中,且针对性不强,不足以震慑医疗暴力,也常常使公安机关在引用时有所顾忌。

据悉,此次《医疗条例》的制定将率先在全国制定一部统领医疗服务全局的地方性法规。平衡医患之间的权益,将是此次立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据悉,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将有望写进条例当中。该制度设立后,医疗机构将不直接对损害进行赔付,而是由作为第三方的保险公司支付。在这种情况下赔偿数额不会直接表现为医疗机构的损失,医患双方都将更理智地看待纠纷,减少恶性事件发生。

出台新政加大食品安全监管

甘肃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集中出台《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办法(试行)》和《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责办法(试行)》。

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建邦介绍,《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是为了更加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电子追溯系统为基础,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为核心,实现食品从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按照《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办法(试行)》,甘肃将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对食用农产品建立追溯制度,并率先将生猪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

为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主体,甘肃还同时出台了《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责办法(试行)》。高建邦介绍,甘肃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和有关任免机关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其中违纪政纪的,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出台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5

一、医疗废物范围

医疗废物范围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规定执行。

二、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的基本要求

(一)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务后勤等相关部门具体管理、分工协作。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器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处置方式按照本过渡性处置方案执行。

(三)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和能力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自行处置,并保证处置无害化,不得污染环境和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四)医疗卫生机构内直接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危险废物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三、医疗废物收集与运送

(一)医疗卫生机构要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环境保洁监控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操作与管理,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在实处。

(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专场存放,专人管理,不能与一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混装。

(三)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医疗废物必须由专人管理,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隔离,按传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四)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要建立封闭式的垃圾处理场所,保证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且须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按要求做好申报登记工作。

(五)生活垃圾处理要做到日产日清,不得积存污物;生活垃圾中不得混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清理后,要做好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与消毒。运载途中不得随意扔撒、倾倒、堆放,应当遵守环保和城市环卫部门的规定放置,防止污染环境。

四、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法

(一)传染性或感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处置: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30分钟以上。再用双层黑色垃圾袋装载,集中放置到暂时贮存场所,然后按规定进行处置。

(二)感染性(非锐器)医疗废物处置:废物产生地应当用规定专用垃圾袋盛装,垃圾袋外备有“焚烧”标志,集中焚化处置。

(三)一次性使用医疗废物处置:此类废弃物须经初步消毒、毁形处理,再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扎送焚化处置,也可妥善贮存于防渗透的容器内,待集中回收处置。

(四)锐器废物:要求在废物产生地配置适合的毁形装置并立即毁形处理,然后焚化。

(五)药理性和化学性废物等:此类废物可交还原生产单位销毁,也可焚烧或深埋。

五、医疗卫生机构的污水处理和排放监测

(一)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医疗污水不成为环境污染源。凡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包括20张病床以上门诊部、保健站),现已具备医疗废水处理能力的要确保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外排废水污染物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对没有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或废水处理效果与处理规模达不到要求的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和个体诊所,要积极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尽可能实现达标排放,在目前条件下,医疗污水必须采取加氯、加过氧乙酸等临时消毒杀菌措施。

(二)医疗废水的监督性监测必测项目为:pH、余氯、CoD、BoD、悬浮物、挥发酚、油类、总磷、汞、砷、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监督性监测频次为:每半年1次。医疗机构自我监测的项目为pH、余氯、CoD。可按废水处理的周期确定监测频次,一般每班次至少1次。

(三)为加强对医院废水排放的监测工作,医院废水排放应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暂行)规定,安装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

六、医疗废物处置的院内监管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领导,制定和建立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等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和污染防治制度,要对每批医疗废物处置的环境保护和卫生学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存入医疗废物临时处置档案,每半年向县环保局和县卫生局报告一次。

七、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县卫生局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卫生监督所在卫生局的领导下,对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县疾病控制中心要根据检测计划,每半年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进行检测、评价,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县卫生局。

县环保局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要定期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严禁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医疗废物进行排放。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摆上重要位置,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认真落实过渡处置方案,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和环境保护职责。进一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疾病防治和环保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按规定及时安全处置废物,严禁未经处理、处置和肆意排放医疗废物的行为,严防因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或医院感染。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6

[关键词]发热疾病科;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b)-0174-03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是当代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学以及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管理、规范诊疗及护理操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积极改革机构及制度等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举措[1-2]。本院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通过成立发热疾病科,有效预防并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采用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的弋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4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12例,女性272例;年龄12~85岁,平均(44.6±14.3)岁;其中,流感发热322例,病毒性感染144例,药物引起白细胞降低致发热1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3例。应用1∶1配比法选择成立发热疾病科之前的住院患者68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12例,女性272例;年龄10~84岁,平均(46.1±13.8)岁;其中,流感发热298例,病毒性感染157例,药物引起白细胞降低致发热1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为未建立发热疾病科之前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发热常规护理、消毒隔离措施等。观察组患者均为成立发热疾病科期间收治的病例,由发热疾病科监督指导并实施相关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发热疾病科

为强化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组建发热疾病科,主要接诊发热患者。科室由1名主任、1名副主任、1名护士长,2名主治医生、2名医师、10名专科护士以及相关保洁、外送人员组成。科室设置留观床、抢救床、观察床、常规诊室以及备用诊室等。同时,明确发热疾病科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检查、监督并指导辖区内各疾病防控机构的各项工作,负责全院各类发热疾病以及肠道疾病患者的诊治、外科特殊感染抢救和传染病患者的隔离观察以及救治,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配合感染疾病控制科组织、协调患者的登记、报告以及消毒隔离工作等。

1.2.2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感染防控管理小组,由科主任以及护士长负责,并特设1名感染检测员,以负责全科的感染检测及检查工作。各个班次设置主责护士,以全面督促各类管理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就诊高峰期的分诊巡视工作,以缩短患者的等候以及就诊时间,从而缩短患者在院内停留的时间,从根本上预防医院感染。

1.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热疾病科应设置在较为独立的区域内,设置门诊接诊区、留观区以及医护工作区等区域,各个区域均应设置相应的装置及设备,同时,应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地带。发热疾病科内应多处粘贴醒目的标识以及空间指示牌,合理布置各项医疗设施以及基础设施,以防止细菌的扩散以及疾病的蔓延。

1.2.4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感染管理体系

1.2.4.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医院以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以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指南,制订针对各科室的感染监控手册,并将其纳入到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中,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疾病感染监测工作,确保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针对确诊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处理流程以及应急预案。同时,建立感染管理小组,明确感染管理职责,落实分级管理目标,建立并落实完善的考核制度,落实医院感染防控目标。

1.2.4.2完善传染病例报告流程根据临床实际制订、落实并不断完善传染病例报告流程,发放传染病报告卡,使每位医护人员均能够掌握传染病例或者疑似传染病例的发现、处理以上班流程,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至感染管理科进行登记分析,以便于及时将感染病例上报、查询以及统计分析,有利于及时查找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以及感染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评价各类防控措施的效果,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1.2.4.3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以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所有医护人员的职责,应将其作为继续培训的首要课程[3]。针对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以及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培训,明确具体的职责和分工,落实科室各物品表面、地面、空气、体温表、房间紫外灯、医务人员的手、留观区以及特殊感染病房等的消毒隔离措施。设置专科感染检测员,主要负责不定期地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将问题汇总,与护士长以及科室骨干进行分析讨论,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保证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得以全面、有效地落实。

1.2.4.4医疗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制度如何对医疗废弃物继续规范化管理是现代医疗机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4]。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科室具体情况,制订并落实严格、科学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首先,应继续对科室保洁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弃物分类知识的专业培训;其次,严格分类放置医疗废弃物,要求垃圾工具专区专用,患者及位置均应定点专用,并设置明确的标示。医疗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垃圾以及特殊感染者垃圾等进行分类放置;对于医疗锐器容器,如装满3/4时应立即密封并贴上标示;收放时应将不同的垃圾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内进行分类保存,且所有的废弃物均应注明科室以及时间,将其统一送到指定的处理站;对于特殊感染者的垃圾,应标注有明确的科室、疾病名称以及时间,同时将其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消毒或者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5-6]。

1.2.5加强健康宣教

定期组织科室医院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以及岗位教育,设置医院感染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栏,全面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此同时,要求分诊护士不定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诊前宣教,并要求治疗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诊中宣教,并针对不同的疾病制订疾病防控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全方位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7-9]。

1.2.6改善医务人员的卫生及健康条件

所有工作人员均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对于有不适感或者疑似传染疾病者,应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应根据需要予以注射相关疫苗,如有必要还可予以被动免疫或者药物预防[10]。要求医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自身感染疾病或者将病毒带出病房,防止将病菌传染给易感者。所谓个人防护,主要包括穿戴各类防护装备,如鞋帽、手套、防护衣物、口罩等,并严格洗手消毒制度。

1.3观察指标

出院时调查统计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医患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以及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对于临床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可导致病情加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时还将危及生命[11-13],因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患者的病情反复,导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增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医院医疗资源的整合利用,严格制约了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环节之一[14],故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成立发热疾病科,有利于集中诊疗发热及感染或者感染高危患者,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效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设置建设,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不断总结感染管理及防控经验,检查、指导并监督辖区医院感染防控机构的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1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成立发热疾病科后,医院感染率及医患纠纷率仅为1.75%和1.02%,较建立发热疾病科前显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达98.25%,较建立发热疾病科前明显提高。提示成立发热疾病科,全面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及管理工作,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梅,于春艳.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97-1898.

[2]张乐乐,涂冬洁.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39-1440.

[3]黄水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526.

[4]宋晓莉,李艳芳,杨玉萍,等.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76.

[5]张印兰,黄河清,李秀银,等.医院感染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079-5081.

[6]殷群芳.加强医院感染在职教育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50-1750.

[7]盖秀花.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37-138.

[8]钟玉梅.普外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3):361-361.

[9]李宁,殷国东.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96.

[10]唐平.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J].广西医学,2010,32(10):1275-1277.

[11]孙存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04-406.

[12]肖红菊,刘刚,杨晓秋,等.发热疾病科护理常规制定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902-1903.

[13]王群,罗湘宁.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5-86.

[14]朱继辉,魏跃,刘玉春,等.413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2):1829-1831.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7

关键字:医疗垃圾成都市环境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医疗垃圾是指在对人和动物在诊断、化验、处置、应用和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一、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其次是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生活垃圾。

卫生专家指出,医疗垃圾的巨大危害表现在它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此外,医疗垃圾的危害还表现在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专家们介绍说,医疗垃圾如果与生活垃圾混装焚烧会产生黑色、恶臭的气体,这种气体中会含有一种致癌物。如将其随意填埋,要经过几百年才能够降解,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因此,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中国和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1成都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

1.1回收记录马虎粗略

根据成都市卫生局,省、市卫生执法监督部门以及地区卫生局的一次检查结果了解到,很多医院的回收记录非常粗略,根本不符合标准。在某个医院检查时,只见回收医疗废弃物的工人拿出了一个皱巴巴的记录本,上面却只有两三页内容,粗略地记载着“某年某月回收多少斤”,连回收人的签名也是大笔一挥,直接“跨越”好几个月份,最近的一次记录是2003年元月12日,今年根本没有任何记录。

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2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1.2露天敞放无人过问

在某医院供应室的一角,堆成小山的医疗垃圾打包堆放,从工人口中了解得知,有人每周都会对医院的医疗垃圾进行一次收集和运送。穿过供应室旁的一条小道,10多个硕大的铁桶内同样装着医疗垃圾,却没有一个盖子,直接在露天环境下敞放,而“铁桶阵”旁的宿舍内还住着工人。

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7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1.3与生活垃圾混放

在检查中还看到成都某医院,医疗废弃物竟被堆放在5楼。同时还在5楼发现,垃圾桶直接摆放在过道一角,医疗垃圾装在黑色塑料袋内。而在距此2米远的位置、据院方称是“生活垃圾桶”的桶内,装有废弃的棉签和药瓶。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废物5类,不能混合收集,更不能和生活垃圾混放。医院应按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

检查后发现,医疗垃圾的处理,部分医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据介绍,医疗垃圾必须首先装进黄色塑料袋内,注明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然后放进医院的临时“医疗垃圾存放点”,存放点必须修建成密闭的、铁锁把门的小屋形式,并由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医疗垃圾只能由环保部门指定的特种垃圾处理场来收集和运输、焚烧。医疗垃圾一旦发生流失、泄漏、扩散等情况,将直接追究院长责任。

2目前医疗垃圾处理方法

由于医疗垃圾中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国外,医疗垃圾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在我国,也早已将其列为头号危险废物。

目前医疗垃圾的处理大致有以下处理形式:

1、大型医疗机构日产的医疗垃圾由卫生局统一指定的大型焚烧炉集中焚烧。

2、县、区级医院及厂矿等较大型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污染及视为直接污染的医疗垃圾由医院锅炉焚烧,部分随生活垃圾处理。

3、小型医疗机构如厂矿及事业单位卫生室所、个体诊所、社区服务站等,多将塑料制品作废品卖掉,棉纱、棉布类大多回收,污染的棉杆、棉球、换药后的组织器官等多随生活垃圾处理,甚至有将应视为医疗废弃物的医疗用品未视作废弃物而继续使用等。

我国明文规定,医疗垃圾必须采用“焚烧法”处理,以确保杀菌和避免环境污染。但是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焚烧处理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以焚烧的。垃圾中可利用资源被销毁,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处理方法,即使回收热能也只能做到废物一次性再生的目的,无法实现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焚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带走的热能又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产生的烟气必须净化,净化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焚烧产生的残渣还必须消化。还有,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3对成都市医疗垃圾处理的建议

(一)优化垃圾收运系统

城市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各个环节的合理配置、协调配合可获得最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反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劳动条件的恶化和费用支出的增加。医疗垃圾的处理由于其特殊性,在很多方面必须要注意,而且是要专门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来收集,运输处理。优化其收运系统,能够使其更具经济化更无害化。

(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以及资源的再利用

医疗垃圾成分构成可以分成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等几个类别。在收集的前期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其中很多有用的部分经过消毒杀菌等处理之后可以再回收利用。

目前医疗垃圾的处理多采用焚烧方式,则其燃烧的热能是一种重要的能量。

这一种途径是,把经过特殊处理后与一般生活垃圾无异的医疗垃圾,采用气化技术处理,一是热分解技术,将垃圾分解产生氢、甲烷等气体,醋酸、丙酮液体和炭。二是气化(熔融)技术,将碳素物质部分燃烧,同时产生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数种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可燃烧为主的气体,可供内燃机、发电机或者锅炉使用。气化技术是目前先进国家正致力于技术开发并投入使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内有志厂家应该研讨的方向。

(三)二恶英的控制

鉴于医疗垃圾的特殊性,其中某些垃圾的病菌比一般的垃圾多达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后焚烧会产生许多恶臭的气体,对于大气很严重的污染。其中二恶英的产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方向,成都也不落后。但是经济的发展总是也环境保护存在很大的矛盾,所以,寻求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我们每个关注环境,紧张经济的人都必须要做到的。

医疗垃圾的处理与其它城市垃圾有着太大的不同,所以说,在处理方案上面应该注意到它的不同,再根据我们的条件以及标准来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研讨出更加先进的处理方法,不仅在这个方面,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也是很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2]芈振明等合编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Georgetchobanoglous,Hilarytheisen,SamuelVigil.integratedSolidwastemanagement—engineeringprinciplesandmanagementissue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赵由才,朱青山主编,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8

一、医院物业管理环境卫生之创新

1.医院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医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是各种病原体大量存在的地方,稍有疏忽极易造成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由于医院的人员流动量大,且医院的地面经常受到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因此对于地面的消毒、清洁频次要求较高,必须及时清除地面污染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对于清洁所用的工器具必须要严格区分,不能混淆使用。传染区内的工器具和非传染区的工器具要有明显的标识予以区别。人员的着装及着装所到的区域应该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哺乳室、图书馆等地方。医院的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的清洁工作应该配备专职的清洁人员。2.医院的清洁工作要适应病人需要,符合病人的特点。医院是患者看病、养病的场所,需要保持肃静。鉴于医院清洁工作的特点,要求清洁人员在实施作业时动作要快、要轻,尽可能减少噪音的出现;在对医院地面,特别是病房走廊地面进行清洁作业时,使用的机器设备噪音要低,并要经常养护,防止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音,并要仔细确定地面清洗作业的时间段,以免影响病人的休息。另外,医院的地面应不要出现湿滑,以防病人行动不便而摔倒。3.医院对消杀工作的要求。医院的消杀工作主要是以清除“四害”为主,老鼠、苍蝇、蚊子、蟑螂是多种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要定期进行消杀工作,作为医院后勤物业管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医院物业管理服务的环境清洁部门,应该对所辖区域鼠害经常出现的重点部位和易产生蚊蝇滋生的地点了如指掌,并定期对这些地方进行彻底的消杀。

4.对医疗废物、垃圾处理的特殊要求。作为医院后勤物业管理服务部门,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对医疗废弃物、医疗垃圾的相关管理规定。各家医院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本院可能产生的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做出处理。

医院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须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分置于相应的包装物或容器之内。例如,生活垃圾须放入黑色塑料袋,感染性废物和需焚烧的物品要放入黄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要放入防穿刺、防渗漏的容器内,液体垃圾要放入防渗漏的容器内,并不得回收。即使是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受到污染,也应对被污染的地方进行消毒和增加外包装层。同时,对于医疗废物的收集与运送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由专人收集、转运并且中途不得流失,在运送前及运送过程中要对包装物的标识、标签及封口进行检查,要使用专用运送工具运送,每天运送完毕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同时,从事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处理的人员,必须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经严格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上岗工作。

二、医院物业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之创新

1.医院设施设备管理的安全可靠性。医院作为一个医治患者伤病、抢救病人生命和医务人员科研工作的场所,要求医院的设备设施要具有绝对的安全可靠性。医院的供电系统、氧气站及供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同时,医院的供电系统要有足够的备用设施、设备,并且要能够保证随时投入使用。在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监护、维护保养方面必须制定严谨的工作计划,以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备用设备必须做到能够随时投入使用。2.专业的医疗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保养。本着“专业的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的原则,作为医院后勤物业管理服务的工程服务部门一般不承担专业医疗设备,如Ct扫描设备、核磁共振设备、X光机及其它专业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这些设备的日常养护和维修保养应由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公司的服务人员来完成。医院后勤物业管理的工程服务人员仅承担医院房屋本体、基础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有条件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朝着专业医疗设备的维修养护方面发展,为本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在企业市场竞争中增加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物业管理安全保卫工作之创新

医院是医生医治疾病,进行医疗科学研究的场所;也是伤者、病者消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地方。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是其前提保障,才能为医患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休养场所。

1.医院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消防工作,作为医院后勤物业管理的安全保卫部门,应该定期对医院的各个部门、重点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医院中的易燃物较多,加上医用氧气,一旦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强对易燃危险品的妥善管理。同时应加强对非专业人员消防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全体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2.治安案件多发的特点。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常常由于医患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另外,还有一些偷盗之徒想乘人之危,将病人的治病救命之钱窃为己有,因此医院的挂号处、住院处、出院处、交费处等场所,应是安保人员重点防范的区域。物业管理公司的安保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有效防范治安案件的发生。

3.停车场的管理与车辆的疏导问题。医院人员流动量大,车流量也大,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错混杂,特别是在医院的入口处,人、车交织在一起,非常容易出现事故。物业管理公司的车辆管理人员一定要规范管理车辆,认真疏导车辆,注意保持应急车道的畅通,以使救护车能够顺利通行。另外,充分发掘医院自身资源、广泛借用周边社会资源来增加医院停车区域,可按性质划分探视停车区、门诊停车区、急诊停车区、急救车辆专用停车区等。

四、医院物业特色管理之导医、导诊服务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9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体系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医院法人代表为组长,副组长是感染管理处处长、护理部主任、后勤管理处长,组员是感染管理处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干事、护理部副主任、供应室护士长、后勤管理处干事。各科的院感小组长及护士长为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具体负责人。临床各科室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保洁公司负责医疗废物的运送和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后勤管理处负责运送人员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处为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各个环节落实情况并及时发现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了医疗废物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及分类收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职责》、《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并建立了质量否决机制。

加强对全员职工的培训: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保洁工人等进行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主要是医疗废物的概念、分类收集、运送、贮存、登记制度、医疗废物的危害、消毒制度、个人防护,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实行不同形式的培训:讲课、发放资料、问答、考试。

强化医疗废物的管理

临床科室是医疗废物产生地,其分类收集是整个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的管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分别收集,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棉签、棉球引流纱条、纱布及其它各种敷料,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的被服、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直接装入黄色垃圾袋中密封收集;医学检验中产生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等就地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取下针头放入利器盒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密封;损伤性利器,直接放入利器盒

中。包装袋使用统一印制的标识,使用前检查有无破损、渗漏、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包装袋或容器的3/4,严密封口。如有特殊传染病或发现泄漏污染,污染处消毒或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口收集。并在所有的包装袋外面粘贴标签,上面注明时间、科室、内容物。

严格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产生地建立登记本,内容包括时间、种类、数量,并有交接双方签字(各自的登记本),并按规定路线运送。在与市环卫交接时,要有时间、重量(数量)、双方工作人员签字。我院的登记本上有市环卫车辆号码记录,登记本按要求保存3年。

运送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上岗前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中严格着装上岗,严格执行医疗废物收集的操作流程。暂存地设有明确标识,医疗废物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每天应对车辆、用具、环境消毒,消毒时正确使用消毒剂。

诊所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案篇1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aiDS、乙肝、丙肝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1]。因此,血站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加强实验室人员日常操作中的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意义重大。现结合实际工作对实验室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危害以及防护进行探讨。

1日常操作中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

1.1标本处理及检测过程中造成的生物危害

实验室接收的待检血液标本需3000转/分离心15分钟,标本检测过程中的微板震荡以及微量加样器加样、废液处理后的倾倒等操作都可以引起气溶胶。由于气溶胶分子小,易悬浮于空气中,如果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而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很可能引起实验室相关感染。特别是离心时离心管破裂产生的气溶胶颗粒更多,在实验室发生气溶胶感染的直接原因和试验意外事故中破碎玻璃、离心管破损以及感染性液体的泼洒占50%以上[2]。并且标本管的破裂直接导致血液溢到离心杯内,操作者要对离心杯进行清洁消毒。根据报道,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漏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3]。

1.2酶免诊断试剂的组成成分对人体存在的潜在危险

实验室人员进行标本检测所使用的eLiSa试剂盒内的阳性对照标本、洗涤液、底物液、酸终止液及外部对照室内质控品都存在潜在的危险。阳性对照,质控品虽都经过灭活处理,但任何潜在的传染性物质都是人源的,都应认为有传染性而进行正确使用。洗涤液是一种混合浓缩溶液,它本身比在被稀释后更危险。由于其中含有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它具有腐蚀性,可引起皮肤反应,也可能有毒。底物(显色剂)被发现可能有致癌作用,尽管在试剂盒中量很少,但反复接触却是有害的。酸终止液通常是稀释酸溶液,但其浓缩剂仍会刺激并损害皮肤,在处理前用小苏打中和最好。众所周知,室验室所有的多种消毒剂和化学试剂都含有毒性物质。

2安全防护措施

2.1个人防护

2.1.1加强全员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防护服污染时要及时更换,定期清洁、消毒。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防护服。实验前必须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穿工作鞋,必要时戴防护镜。办公室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进入实验室以前接受过相关疫苗接种并成功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输血性疾病标志的检测,对未产生HBsab的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并保存基底血清标本。

2.2.2做到操作前、后彻底洗手。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非常重要。

2.2实验室消毒

2.2.1实验室台面、地面消毒:实验室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所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性能、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每日工作后实验室台面和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和拖地,当大量血液污染实验台面、地面时,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使用浓度为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消毒30分钟后,用镊子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擦拭。

2.2.2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仪器设备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一次,当被血液或试剂等污染时先用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然后用75%的酒精擦拭。生物安全柜每日擦拭后打开柜内紫外线消毒灯,消毒1小时。

2.2.3实验室污水及空气消毒:实验室污水用含氯消毒片配置成浓度为2000mg/L的废液30min后倒入医疗废液专用下水道内。在每日工作后用臭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小时。

2.2.4检测报告的管理及实验室消毒效果监测:检测原始记录和复检结果报告单要在清洁区打印,按要求整理归档。由质控科每月对检验科进行空气、物表消毒效果监测,及时反馈结果,反馈结果不合格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2.3标本处理检测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明确每一份血液标本传染性生物因子情况不明,须假定都具有传染性,严格实行保护措施。所有待离心标本为真空管采集或加塞离心处理,去除试管塞子进行排版、HiV待复查标本的取样、酶免反应板的振荡等,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因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传染性的全血、血清或血浆与口腔、鼻腔念膜或眼结膜结触可造成HBV、抗HiV、的传染,因此如果离心机正在运行是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桶至少30min,使气溶胶沉积。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护并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病原体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离心机内腔应用含有效氯为2000mg/l的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

2.4实验室感染性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所有标本、血型板和酶免反应板要121℃15分钟高压灭菌消毒后随站内感染性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应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弃物的塑料袋中,以不超过容积的3/4为宜,用胶带纸鹅颈式扎口,在包装袋上粘上标签,标签内容详细写明: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日期、类别、数量、经办人员等。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应由站内专职人员收集,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件发生。

2.5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局部处理: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紧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或0.2%安尔碘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受伤严重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重大事故紧急处理同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报告,以获得正确的处理。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暴露方式、损伤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处理方法及经过。5)暴露后6w、12w、6m、12m检测抗原、抗体,核酸检测。6)职业暴露完全可以预防,重在安全防护。一旦暴露尽快处理,报告,评估。如需用药,尽早,2h内最好,24h为宜,1周仍主张用。7)由科室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报站业务科登记备案,业务科每半年将单位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按要求逐级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血站实验室是一个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环境,检验人员在进行标本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正确执行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职业暴露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罗洪,余筱.美国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