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学情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3:04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内涵定位;类型定位;价值定位;开发过程各环节的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30-03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十年来的推广应用,其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还不太适应,部分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不高,等等。

笔者认为,尽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传入我国已有一段时间,但许多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因而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的定位及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定位不够准确。事实上,要想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作为课程开发人员,不仅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本身的定位问题,而且还要明确开发课程中各环节应该从什么地方、以怎样的方式入手。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1]。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准确定位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为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在学校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其主体是学校内部成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辅人员等,校本课程开发不应仅是学校领导和个别教师的任务,而应是学校全体教师共同的任务。三是基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要因地因校制宜。

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定位”

从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可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两种类型。具体而言,如果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就属于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涉及学校的部分课程就属于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分为教师个体、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形式来看,可将其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2]。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定位,并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以便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3.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曾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开发因校而异,更有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更利于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能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提高教师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受益人是学生,学生通过间接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进一步明确其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因此,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各环节的“定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包括情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环节[3],要想对课程开发过程进行准确“定位”,就必须首先对上述各环节分别进行“定位”。

1.对情境分析的“定位”

情境分析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校内外环境和所涉及的相关条件进行分析、诊断和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

目前,一些学校对情境分析的定位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只重视对校内情境进行分析,忽视对校外情境的分析;2)过于强调形成办学特色,忽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真实需求;3)重视对学校物质资源的分析,忽视对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分析。

在进行情境分析时,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分析教与学的具体情形,找出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将成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依据。在对物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将情境分析更多地定位到非物质层面上,如学校的师资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家长参与度、学习气氛等。同时,还要对校外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吸收校外的教育力量,主动征求校外的办学意见和建议。

2.对课程目标设置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联的,在对学校内外环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就可以确定课程目标了。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就有了依据。因此,必须重视对课程目标设置的定位。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受益对象来看,课程目标的设置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其中学生发展目标是根本目标,教师发展目标是辅助目标,学校办学特色目标是附属目标。

目前,国内学校在课程目标设置的“定位”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1)课程目标不够清晰,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具体目标不够明确;2)过于追求学校特色,标新立异,忽视学生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3)将课程目标视为一成不变的,忽视了目标在课程实旋中的适应性改变。

对校本课程目标设置的准确“定位”,需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目标应与教育的目的相一致,但必须加以细化,模糊的课程目标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因而是毫无意义的。校本课程目标应该明确、有层次性。就一门校本课程而言,目标设置可以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某个方面,定位于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以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甚至可以定位于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等等。

第二,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办学特色目标这三个层面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所以在这三个目标当中,学生发展目标是最根本的,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有些学校喜欢搞大工程,弄面子活,急于形成学校办学的特色,因而过于强调课程的实施,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收获。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往往会无果而终,甚至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课程开发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全面了解特定学生群体上,将校本课程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程目标应明确、清晰,但有一些目标是在课程开发特别是实施过程中逐步生成的,因此还要处理好课程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根据课程实施中学生和教师的真实反馈意见,重新审视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并对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充分发挥课程目标在课程组织、实施中的指导作用。

3.对课程组织的“定位”

课程的组织包括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和课程的呈现形式,因而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课程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练习册和辅助材料等。课程内容一方面源于各学科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源于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呈现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多种形式[3]。

对课程组织的定位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1)课程组织就是自己编教材;2)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科性内容和规范性内容;3)部分教师把国家课程等同于必修课程或正式课程,把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

对校本课程组织的准确“定位”,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而这些需要会因时因地而不同并且具有很强的变化性。所以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不会像国家课程那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将其编写成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学校应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并不主张一定要编制学生统一使用的教材,如果盲目跟风,热衷于编写所谓的“校本教材”,不仅会限制师生的教学创造性,而且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成本,增加师生的负担。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家课程过于统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等问题,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更多地反映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等。

第三,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课程,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校本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还可以是综合课程。尽管在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更多地属于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更多地属于活动课程或选修课程,但不能绝以化,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也可以作为必修课程和正式课程。

4.对课程实施的“定位”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真正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的过程,也是检验校本课程质量的过程。因此,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错误的做法:

第一,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自身开发的课程,教师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老师甚至为了取得自己想要的课程实施效果,而随意地改变课程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使得原有的课程规划失去了应有的指导意义,也使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陷入了无序的状态之中。

第二,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包括忠实取向、适应或改编取向和创生取向三种类型。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仍习惯于像对待国家课程一样,采取“忠实取向”,在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确定以后,就完全按照之前预定的步骤和设定的目标进行实施,将课程能否顺利实施作为目标,只要课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就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而较少地考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感受和收获。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有规划,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应以情境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课程开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而言,由于开发主体是单个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受学校资源和开发者能力水平的限制,开发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开发出真正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发人员不断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进行重新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征求家长、社会人士、课程专家等的意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换句话说,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调整。当然,课程实施的关键还在于要将课程的实施真正定位于学生,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了解他们的感受,千万不能走过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5.对课程评价的“定位”

校本课程评价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关系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乃至推广。对课程评价的“定位”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1)将课程评价仅仅理解为对学生学业的评价;2)评价模式单一,过于倾向目标达成模式;3)评价主体集中于学校领导和个别权威教师两个层面上。

对课程评价的准确“定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价值的“定位”

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不过,在上述三个追求当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这些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指向,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它最根本的目的,前两者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的发展。

(2)评价主体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外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也不是仅由少数权威专家和领导参与的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有关课程开发的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即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员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体现出多元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员都应成为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

(3)评价过程和形式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应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对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和持续的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所关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内容上也应有所不同。课程评价的形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将校本课程评价定位于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并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检测出课程质量的高低。比如有的课程虽然很容易得到顺利实施,课程目标也很容易达成,但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地得到发展,那么它就不能称得上是好的校本课程。而有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虽然没能实现,但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确实得到了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调整,或许它就能成为好的校本课程。将校本课程评价定位于“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还有利于我们发现一些隐性的校本课程。

(4)评价内容的“定位”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与分析、对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估等。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时不可只偏向于一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科研活动,切不可随意地进行。只有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准确的定位,寻找到突破口,使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整个开发过程得以顺利、有序、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2

【关键词】精品课程;净现值;投资效益;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22-06

一 概述

1、研究背景

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揭开了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截至2011年5月,全国已评审出3835门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引与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团队的建构与培育,有力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国外的开放课程、网络课程或e-learning课程建设模式类似于我国的精品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课程的发展、建设情况及其评价。如marshall认为网络学习的质量改进缺少严谨的实验依据,仍需进一步的探索;Harteis等人研究发现,拥有更完善的认识信念体系的内容更便于被学习者所理解。另一方面是课程的投资效益。国外对于开放课程等模式的教学效益研究较早,Cukier在1997年提出影响远程教育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就读学生数量、课程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英国JiSC协会在2007年总结归纳了e-Learning给高校带来的效益包括工作(如改卷等)的效率提高所节省的费用、学习便利导致学生数量的增加、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等。

但是,国外与投资效益有关的文献相对较少,且没有发现有关投资效益定量分析方法及实证分析的研究项目。相比而言,国内有关精品课程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和经验总结上,具体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特别是学校关心的投资效益问题尚缺乏翔实的实证分析。为此,本文以某财经大学作为研究案例,全面系统地分析该校的校级、市级、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多年来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精品课程的立项情况,资源共享的教师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精品课程的各种投入与效益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估算,采用净现值法将各年的净现金流换算为2003年的净现值,用以说明精品课程的投资效益情况。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期望能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所启示。其中,精品课程的净现值估算方法参考文献。

除非特别注明,文中所指课程级别均指该课程的最高级。

2、研究基础数据

(1)精品课程的立项年份、负责人和所属学院等信息。

(2)精品课程对应的本科课程及其近几年开课情况。

(3)精品课程的经费资助情况。

二 精品课程立项及受益师生情况

1、精品课程立项情况

根据某财经大学的精品课程立项情况,按学院进行归类(见图1)。其中国际商学院的精品课程总数最多,共有17门,包括7门校级、6门市级和4门部级;继续教育学院、思政教研部、保险学院和wto研究院的精品课程都只有一门。

将精品课程的立项情况按照年份进行归类整理(见图2、图3),可以看出,在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后,该财经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也开始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当年就新立项了18门校级精品课程,另有3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到2010年,该财经大学累计有36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市级精品课程和13门部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师生情况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在于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各精品课程每年的共享教师数和学生数根据开课的数据汇总取平均值。限于数据采集的困难,本文考虑了本校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和授课的相关教师,而不是访问课程网站的学生数、教师数。汇总时每门课程一年中的同一任课老师只计一次,每门精品课程的数据为对应的本科课程数据总和,如学分不同进行分类统计。为避免随意性,以相关年份的数据平均值估算精品课程从立项到2011年期间的年均共享师生数。2008年之前立项的取2005-2011年的平均值,2008年之后(包括2008年)立项的取立项年份前两年到2011年的数据的平均值,没有开课的年份以o计算(见图4)。

三 以货币计量的精品课程投资效益分析

1、精品课程投资净现值估算方法

本文以净现值来估算精品课程的投资效益,净现值的计算方法借鉴参考文献[9]中提出的精品课程网站投资效益分析方法,根据某财经大学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整。限于篇幅,本文略去文献[9]所涉及的分析方法,仅介绍有关的调整情况,有兴趣者请参考原文。调整如下: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3

一、专业教师应转变角色意识,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开发主体与实施主体相统一的特征,专业教师的角色既是开发者又是实施者。教师需要转变其仅为“课程实施者”的旧的角色意识,形成与其新的角色相吻合的行为规范。担当“课程开发者”角色的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具体角色又是丰富的、多重的,需要对照课程开发的工作步骤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明确相应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形式。

(一)行业情况分析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行情调研员”

行业情况分析阶段主要由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参加,其角色是“行情调研员”。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二次文献分析(即主要分析现有的研究和行业发展报告,而不是企业的原始文献)、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某一行业、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对该行业领域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教师撰写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

(二)工作分析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工作分析员”

工作分析阶段参加人员主要是专业教师,其角色是“工作分析员”。此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二次文献的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一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各种工作(常常是一个职业小类)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客观地描述并做出规范化记录。“分析记录”以及“收集的相关文件”是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果。

(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典型工作分析员”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阶段的参加人员有实践专家(即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主持人(一般由专业负责人担任)、专业教师(担当“典型工作分析员”角色)。该阶段首先要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由课程开发主持人主持,参加人员有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主要任务是旁听和作记录),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及其基本内涵(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在得到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和大致内容以后,专业教师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描述,这常常需要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列表”和“典型工作任务详细描述”是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果。

(四)学习领域描述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者”

学习领域描述阶段专业教师担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者”角色。这个阶段的工作又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确定课程体系。主要由课程专家(校外或校内均可)、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参加,通过“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归纳等方法,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为基础,描述学习领域。教师拟定的“专业课程方案(草案)”和“学习领域描述表”是这一步骤的工作成果。第二步,论证及修订课程体系。主要由实践专家、专业教师参加,通过论证会、信函调查等方法,确认学习领域与所包含的职业(含岗位)工作生产实际的符合程度,提出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专家评价意见”、“专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草案)”是这一步骤的工作成果。

(五)学习情境设计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境设计者”

学习情境设计阶段专业教师担当“学习情境设计者”角色。该阶段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设计学习情境。主要由专业教师参加,采用研讨、归纳等方法,小组讨论选择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含教学项目)并排序,再对学习情境进行描述。“学习情境列表(草案)”是其工作成果。第二步,论证及修订学习情境方案。主要由实践专家、专业教师参加,采用论证会、信函调查等方法,集体讨论分析学习情境与生产实际的符合度,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确定学习情境,必要时修订课程标准。其主要工作成果是“专家评价意见表”、“学习情境列表”、“课程标准”。

(六)课业文本设计阶段专业教师的角色是“课业文本设计者”

课业文本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由专业教师完成,其担当“课业文本设计者”角色。采用研讨等工作方法,分析完成学习情境中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的相关要素,分析各学习情境之间的联系,确定学习目标;编写针对教师的课业设计方案;编写针对学生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和评价表。其工作成果是“课业设计方案”和“学习材料”。

二、专业教师应讲究工作策略,强化自己的角色能力

“学习领域课程对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化要求超越了教师的平均水平”[1],面对上述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担当的多个角色,教师的角色能力是很不足够的。笔者认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还应当讲究工作策略,以强化其角色能力和保证课程开发质量。

(一)注重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专业理论在职业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从大学校门到高职校门”,没有到行业企业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经历,缺乏把专业理论应用到职业实践的经验,这样的教师难以开发出适合企业、学校双方要求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要求开发者必须非常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

因此,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两条有效途径:(1)利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为了开发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和更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专业教师必须既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具备相应行业的执业能力和素质的“双师”素质,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2)利用校企合作机制。专业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良好关系,用寒署假或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能较快地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

(二)注重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素养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离不开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支撑。“对职业教育课程来说,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知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2]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非教育类专业,其知识结构是熟悉专业知识及专业所属行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很少有人系统学习过“职业教育学”,需要补上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认真研读几本权威专著,如姜大源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论》等,深刻体悟“科学性、精致性和严肃性”的课程精神,培养正确的课程思维并提升课程设计的技术含量。

(三)注重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技能

课程开发技能是指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能力。课程开发本身是一项专业工作,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课程开发者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课程开发策略、方法、技能和手段。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开发的技术培训,缺乏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虽然有课程开发的热情,但无从下手,或是盲目开发,难以保证课程产品的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

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有以下途径:(1)带着课程开发任务参加培训。带着开发任务(即带着“问题”)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课程开发培训课程,通过专家讲课、咨询、讨论,使自己的疑问得到解答,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实操能力。(2)向高职示范院校学习取经。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要注重向课程改革与开发处于先进行列的高职示范院校学习、取经,尤其是学习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开发经验,以提高自身对课程的理解、把握能力。

(四)注重树立专业教师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

课程开发不是编大纲、编教材,而是一项研究活动、探索活动,教师要改变课程开发的工作方式,把课程理念研究与课程产品开发结合起来,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去完成每一步开发工作,着力树立起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优秀的教师必然对课程有着精深研究。一位优秀的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不能仅仅停留于阐述一些宏观概念或是原理,而是要进一步思索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这些概念或原理,把概念或原理转化为产品;同时也要善于从“实施”的角度来思考概念或原理,以避免空泛的论述。教师最好是把课程开发实践申报成“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来进行,以保证课程开发和研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和经费支持,并通过开展研究来提高自身对课程开发的决策力。

(五)注重加强与课程开发共同体的联动

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学习者、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建设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专业教师是驱动力,教师要主动积极地与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建立联动,做好如下工作:(1)引导企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开发。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开发不能缺少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但是,企业专家所熟悉的只是工作过程本身,对教育原理,尤其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这一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陌生的,要企业专家参与哪些工作、如何参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都依赖于专业教师的引导行为,况且课程开发主要还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不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专业教师在基于学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虚心接受课程专家的指导。课程专家是指具有深厚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知识和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并对本专业的课程有相当研究、具有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能力和全局视野的专家。他们可以是校外的,也可以是校内的。他们在高职教育课程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应起“指导性”作用。“实践也证明,离开了课程专家的‘指导性’参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视野就不开阔,低端重复性工作较多。”[3]因此,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应该主动向课程专家请教、虚心接受课程专家的指导和帮助。(3)接纳学习者参与课程开发过程。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要服务区域经济,而且要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必须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在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志趣。应创造条件接纳学生代表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并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部分文本(如课业文本等)编写工作,以开发出针对性、适应性强,能让学生满意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4

【关键词】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工科院校;实践

《数学分析》是数学类本科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教学时间至少持续三个学期,故其在数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分析》课程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它体现的分析思想、推理论证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可延伸到现代分析学当中,在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研究中起着奠基作用,同时该课程也是数学类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程之一。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数学类本科主干基础课程,结合工科院校专业特色,加强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我校数学分析教学的现状

1.1教材的使用情况

目前我校数学类专业使用的《数学分析》(第四版)[1]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套教材是“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在国内影响很大,第一版在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二版荣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该教材已经形成相对成熟和完整的体系,但是我校属于地方工科院校,扩招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差距,数学分析的教学内容向重点院校看齐,凸显出很多问题(其实也是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2,3]):所选教材内容多是纯理论叙述,强调定义、定理,注重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而忽略概念和模型的实际意义和计算,实际应用性不强;只注重局部细节和经典范例,过于精雕细刻,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和推陈出新,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校本专业特色没有结合,课程教学墨守成规;加之基础薄弱,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分析高深莫测,很难尽快适应数学分析的教学。另外,缺乏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水平的数学分析习题资料,导致选用配套的习题解答参考书的效果也不理想。

1.2课时与教学进程的问题

我校从大一开始对数学类专业连续开设三个学期的数学分析课程,每学期80课时,总共240学时,其中第一学期讲授教材的第1-7章,第二学期讲授第8-16章,第三学期讲授17-22章。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求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专业人才,从而削减了基础课的课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与其他院校相比,数学分析课时相对少,无专门的习题课课时安排,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未因此而减少和降低。

1.3教学模式问题

《数学分析》是我校的精品建设课程,我们基本改变了那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初步实施了有效教学的模式、融入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思想以及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堂上采用传统粉笔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但由于课时紧张,讲得过快,只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轻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即使融入了数学实验和建模的问题,也是匆匆带过;实施有效教学的手段也不多,需要教师引导好学生开展自我探索、小组讨论,近一步提升数学分析的学习成效等。

1.4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接轨问题

我校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各自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教材有差异,所选修的内容也不一致,有些内容与现行的数学分析教材衔接不上(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极坐标变换和复数的三角形式等),而有些内容又重复地讲解(如极限的计算、一阶求导和定积分等)。这样需要教师对现行教材的第1-9章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内容,略讲部分内容。

1.5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数学分析课程是采用“平时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70%=期评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各章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综合类型的不多,在实际操作中,平时考察作用不明显,往往还是一卷定是否挂科。这种成绩评价方式并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

1.6学生的思想问题

地方工科院校的数学类学生大多是通过专业调剂而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不高,自感“先天不足”,就业前景不佳。加之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对数学分析缺乏全面认识,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不强。同时数学分析课程与中学数学相比更注重逻辑思维、推理论证,教材的习题有一定的难度等,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惧怕数学分析课程。

2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优化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我校数学分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研室组织课程老师深入学习相关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并采取“课堂全息实录”的方式对若干节课进行全程实录,然后应用“有效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技术和课堂诊断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明晰数学分析有效教学的独特征象,优化相应的有效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提出几个基本要求:①以生为本,即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尽量少讲一点,学生尽量多自我学习一点。②把握核心,精讲多练。③数形结合,类比猜想。④画知识树,理清结构。⑤突出思维,加强数学实验和建模。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求主讲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手段,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问、做、结”中自主学习,在“改、答疑、命题、制作”中参与教师的“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2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

根据《数学分析》(第四版)教材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章节结构进行探索性的调整。(1)根据课时减少的情况,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少讲或略讲,而对主要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本质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重点讲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上分为“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高要求”层次。如实数的完备性理论内容略讲,只对基础好的同学提出要求。(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调整教学内容,将一些方法相同、相似或前后关联度较大的内容串在一起讲解。如尝试将一元和多元部分的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函数泰勒公式的余项类型、定积分与重积分等串在一起讲授。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方法的统筹把握,即节省了课时,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3)在数学分析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一是根据教材内容,把一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二是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三是根据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模拟题及竞赛试题简化出研究性项目。每个学期的期中布置研究性题目,学生组队进行资料的查阅、问题的解答和期末小组答辩,所得评价结果记入平时成绩。由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分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2.3创建数学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我们开发了《数学分析中的数学实验》课件,分三个学期讲授,每学期讲授4课时,其它内容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实践(下转第51页)(上接第39页)表明,增加的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分析中的几何图形、数学模型的求解和数值计算等内容。为了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竞争力,我们依托数学分析精品课程网,结合《数学分析》等课程教学构建了大学数学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简介、优选试题、研究性题目、小论文写作、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的相关试题和备赛资料等挂在网站上,供学生查阅,自我学习,自主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数学实践教学平台也有利于本专业的学生摆脱繁重的、乏味的数学演算和数值计算,并促进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使学生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创新性工作。目前,近几届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决赛二等奖1项,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本科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4项并发表学术论文3篇。

2.4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我校数学分析课程是采用“平时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70%=期评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在当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下越发不适应。单纯的从学生的作业和出勤来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同时因各种原因,学生作业抄袭情况较严重。而期末考试,偶然性大,试卷内容只是书本各章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和老师重点讲解的内容,综合类型的不多,特别缺乏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考查,更不能反映学生对数学分析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区分度不大。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成绩评价方式,即“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研究性小论文写作)的30%+期末资格考试(试题来自书本和作业等,以杜绝平时作业抄袭的现象)的40%+期末综合考试(试题为综合性)的30%=最终成绩”。其中研究性小论文写作内容包括:对微积分科学、方法思想的探讨;对无理数和的研究;对特殊函数的构造;对一致收敛性和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证明等的讨论;数学建模论文和数学实验设计等。该考核评价形式可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既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困生的成长。

3结束语

虽然《数学分析》已是我校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有着自己一些独到的教法[4],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结合我校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强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让数学分析常讲常新。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纪跃芝,刘庆怀,陈嘉,等.地方工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23-24.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5

关键词:成绩管理;分析挖掘;信息反馈;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陈蕾(1982-),女,江苏苏州人,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1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217-02

学生成绩是教学效果的测量和学习质量的记录。学生成绩数据蕴藏着大量信息,其分析挖掘对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管理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足,研究不够,“只记载,不分析,无反馈”情况普遍存在,是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弥补的缺陷。有感于此,本文以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应有的作用和必要的环节分析入手,提出了学生成绩信息统计挖掘的理念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旨在引起我国高校对学生成绩信息分析的重视,使之成为促进教学改革、强化学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

一、高校成绩管理的重要作用

谈到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登录与记载,而对于学生成绩的作用,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学籍和毕业资格审查。应该说,这是对学生成绩管理丰富内涵的狭义或片面理解。笔者认为:高校学生成绩信息至少应该体现四个作用:一是作为取得学分和毕业资格审查的依据;二是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治学态度的尺度;三是反映学习风气与学习效果;四是反映课程实施与课程目标存在的偏差。以上四个作用决定了学生成绩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审查登录。管理者对教师提交的课程成绩进行规范性及完备性审查,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二是统计分析。依据一定目的,从不同角度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成绩信息中隐含的教学内容、考试方法、命题水平、学风建设等问题。三是及时反馈。将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师或学生,不断修正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在上述三个环节中,学生成绩的分析评价应该成为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环节。其原因在于:在学校层面,通过学生成绩分析,教学管理层可以直观了解教学工作的整体情况和主要问题,增强教学决策的依据性和科学性。在系部层面,可以依据成绩分析结果,对不及格率偏高等典型问题进行研究、检查与督导,增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师层面,根据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任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案,审视命题质量,实现教学的“反馈—矫正”过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层面,一是学工部门可以了解学风状况,有效进行激励与引导;二是学生通过对自身学习状况的了解,优化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校成绩管理的主要问题

依据学生成绩管理的作用与内涵,反观我国高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现状,笔者认为普遍存在“三个不够”和“三个缺失”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环节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仅记载,不分析,无反馈”粗放式管理。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研究成果大多为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表明高校教学管理者对学生成绩管理的丰富内涵认识不够,对成绩分析重视不足,存在提交成绩就意味着教学工作结束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成绩分析尚未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绩信息统计分析的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尚未发挥,属于学生成绩信息资源的浪费。

二是方法研究不够,多维分析缺失。目前,尽管有些高校开展了课程考试相关分析,但仅限于由任课教师(或命题人)完成的单门课程的试卷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命题分析多,教学分析少;强调学风多,反思自身少;分析指标单一,其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整体情况,无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成绩的整体性、历史性、比较性分析,分析原因,为教学决策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是信息利用不够,反馈机制缺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流程一般为:教学过程—考试阅卷—成绩登录,学生成绩仅用于课程学分、学籍资格、毕业资格、学位资格等审查,属于开环管理模式。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学生成绩信息分析与反馈机制,导致管理者不了解整体教学情况,管理决策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教学单位不了解教师教学状况,教学改革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学生对学习效果缺乏整体把握,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目标的调整缺乏依据。

三、改革成绩管理的基本方法

1.树立成绩管理的新型理念

高等学校应该注重研究并不断丰富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内涵,充分认识学生成绩分析对质量评价、教学决策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将学生成绩管理从“仅记载、无分析,不反馈”转变为“有记载、有分析、重挖掘、强反馈”。一是要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完善的学生成绩管理流程,形成科学的统计、分析、评价方法,形成教学过程—课程考试—成绩分析—信息反馈—改进提升的“反馈、矫正”闭环管理模式。二是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通过教育测量理论和统计方法培训,使主动分析、客观分析成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成绩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度。三是把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纳入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之中,使学生成绩分析结果成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成为学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的重要内容。

2.研究成绩分析的方法体系

高校学生考试成绩数据作为众多课程教学结果的测量依据,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其数据统计的分析与挖掘不能仅限于由教师完成的单门课程,应当从整体性、层次性、比较性、典型性多种目的出发,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成绩分析方法体系,从而为教学管理与质量督导提供全面的、可信度高的信息。为此,笔者提出了“五个层次、四类课程、三种方法”的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方案。

“五个层次”是指把成绩统计分析分为学生个体、教师、班级、专业、学校五个层次,信息分析的综合性依次递增。其中,学生层次成绩分析由学生个人完成,每学期开学向班主任提交上学期学习成绩分析报告,旨在通过个人成绩分析,掌握自身学习状况,学习进步者可以提高自信,学习落后者可以分析原因,调节方法,避免掉队;教师层次成绩分析由任课教师完成,分析报告在学生成绩登录一周内提交给教研室主任,分析报告中除传统内容外,要求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分析内容不少于一定篇幅,旨在促进教师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班级成绩分析由班主任完成,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后进学生,及时促进帮扶;专业层次成绩分析由专业负责人组织,由教学秘书完成,旨在研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分析课程实施与目标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对课程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对个别教师加强督导;学校层次成绩分析由教务处完成,重在全校学期课程整体分析、按教学单位进行分析、典型情况专项分析(如成绩分布严重偏态)等,旨在既把握学校整体教学状况,又了解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强化管理。五个层次的成绩分析,可以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所有参与者对教学结果的关注度,促进齐抓共管、教书育人合力的形成。

“四类课程”是指为了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确保基本质量,把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四种类型,信息分析的重要性依次递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必须学好的课程,要求五个层面从不同角度进行重点详细分析,注重成绩分布与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等因素的关联性,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专业必修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成绩分析重在研究专业基础课学习质量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为调整相关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分配提供依据;专业选修课程作为学生达到专业基本要求后根据个人志趣选修的课程,其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前期专业平台课程对后期选修课程的支撑度,检测学生课程选修的科学性;公共选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其成绩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积极性。

“三种方法”是指学生成绩分析要改革目前通用的简单方式,利用现代化手段,采用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度挖掘学生成绩信息蕴含的各种教学问题。

一是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对个体学生、某个班级、某门课程、典型教师等连续若干学期的成绩进行分析。其中,学生成绩纵向分析一般由学生本人进行,但对于进入学业预警状态或留级的学生,班主任要对其学习成绩进行重点分析,了解其学习进步情况,避免这些学生自暴自弃;班级成绩纵向分析旨在通过全班成绩随学业进程的变化(如平均分数、不及格率等)了解班级学风情况;课程成绩纵向分析旨在评估课程教学效果以及考试命题的科学性等。如:某门课程连续数年考试成绩分布不合理,则提示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命题质量分析;典型教师分析是指对于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偏高的任课教师,除了分析本学期任课成绩外,还要对其近年担任的课程进行统计分析,若连年存在上述问题,则要对该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命题水平提出质疑。

二是横向分析。横向分析主要指对相同课程不同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不同班级学生、学期内同一教师担任的不同课程等情况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相同课程、统一命题、不同教师任课的学生成绩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对于所任班级学生成绩明显偏低的教师,则要分析问题和原因,促进其主动改进;相同课程不同班级的成绩分析,可以客观反映班级学风情况,为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提供依据,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习动力以及班主任的责任心;对学期内同一教师担任的不同课程情况,通过所任课程考试成绩的横向分析,可以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督导。如:某些任课教师担任的所有课程成绩都偏低,则说明对教学效果把握不够,教学目标偏离较大或命题不科学。

三是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指学生高考成绩与毕业成绩对比、学生来源对比、录取批次对比、留级生留级前后对比、试卷来源对比等。如:高考成绩与毕业成绩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两者的不对应性,查找问题原因,调整培养方案。如南京工程学院对大学英语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并非随学业时间而提升,因高考惯性作用,大一时达到较高水平,此后持平甚至下降。原因是高考压力的惯性,反复的枯燥语法讲解使学生兴趣下降等。为此,学校实施以应用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改革,把英语教学分为基础教学和强化应用两个阶段,基础教学以通过四级考试为标准,允许提前(一年级或入学)参加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者免修大学英语并进入强化应用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修读工程翻译、口语、六级强化、第二外语等课程,显著提高了学生兴趣与应用能力。学生来源对比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生源地学生学习成绩,了解生源地基础教育的差异,为招生指标投放提供依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习提供特殊帮助。录取批次对比旨在通过对普招、单招、专升本、艺术类、国际合作办学等不同录取批次学生某些相同课程的成绩分析,掌握学生基础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分类教学,强化个别指导。试卷来源对比是指对个人命题、集体命题、试卷库命题不同来源的试卷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估命题质量与水平,为实施考试方法改革提供依据。

3.强化分析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学生成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提升质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实现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信息顺畅、有效的反馈和沟通,才能及时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并调整解决。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学校要制定成绩分析实施细则和反馈流程,使学生成绩分析评估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各级各层的必要工作和考核、晋升、评优的必要指标。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学校要研究成绩分析的技术方法,加强相关人员,尤其是教学秘书、班主任的技术培训,使各个层次的分析人员掌握规定方法,研究新的方法,提高成绩分析的客观性和信息反馈的真实性。三是明确反馈通道。学校要规定成绩信息反馈时间、反馈内容以及反馈范围,通过教务处成绩信息定期、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信息对接、教研室同行信息互通等机制的建立,确保信息的及时反馈。四是加强检查督导。每学期初,学校要组织成绩信息统计分析工作检查,检查组应由学校质量管理人员、教务处和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以便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6

摘要: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通过听课,我对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到了心中有底,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可以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我与他们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晓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

关键词:校长;听课;基本要求;益处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应当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那么,校长听课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呢?

一、校长听课基本要求

1.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听课前,首先校长要有明确的听课目的,是研讨,是指导,是检查,还是学习;二要端正听课的态度,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对教师的偏爱或成见听课;三要有明确而科学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在知识准备上,不仅要熟悉所听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还要弄清授课内容,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同时要先研究后听课。在物质准备上,要准备好教材、听课笔记等。此外,听课还应先与授课教师联系,让教师有思想准备,尽量不要搞突然袭击。

2.听课时与教师密切配合

在听课时,最重要的是尊重理解教师,让教师消除与校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够轻松愉快地上课。应该多以体态语言表达鼓励和暗示,不作不满表示。如果对教师投以赞许肯定的目光,一定能使上课教师更有信心上好课。如果听课时常常皱眉头、满脸怒意或心不在焉,就会给教师极大的心理压力,原本可以上得更好的课也会上不好的。

3.听课后应科学分析总结

这是校长听课的最重要环节,它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听课意见,实事求是地分析上课的情况,正确、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并帮助教师总结提高,不足之处中肯地指出,并一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校长听课切忌课后不与教师分析上课情况、交换意见。那样老师不知道你的观点会无所适从。因此校长要抓各学科教学的课,抓不同对象的课,听了课还要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

第二、校长听课后的分析应上升到教学管理的高度上来。

校长听课和分析课最终是为教学管理服务的,所以校长应站在一定高度,跳出具体的教学圈子,由被听课教师的“点”过渡到全校教学这个“面”上来,通过分析个案,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找出管理上的原因,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全校教学管理奠定基础。深入课堂听课是校长了解和指导教学工作的主渠道。对校长工作和学校发展有很多益处。

二、校长听课的益处

1.校长听课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

在解读新课标更新观念和教育理念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执行得不够好。那么,校长只有坚持听课,才能发现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听课,才能获取大量可靠的材料,找到生动的实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帮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确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

2.校长听课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校长听课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一堂再优秀的课,也会有不足之处,一堂较差的课,也可能有某一可取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师群体蕴藏着许多优秀的人才和丰富的智慧,而课堂教学本身是人才、智慧知识、艺术、情感、道德等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校长听课必然地成为增长知识,精通技艺、建立情感、树立道德、丰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3.校长听课有利于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虽然,我们可以实行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全面评价老师,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是在试卷上反映不出来的,而又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校长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校长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4.校长听课能发现先进典型,增进情感交流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7

\[关键词\]ipa理论;课程满意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16-04\[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52wt1208),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3016)。

\[作者简介\]于亚娟(1986―),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评价与考试。

一、问题提出

ipa(重要性-绩效分析)理论由学者martilla和James于1977年提出的,已逐渐发展成为用于确认产品或服务优劣势的常用工具。通过ipa分析,对重要性能和效能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进而可以得到一个拥有重要性和绩效综合信息的二维数据图表,也称作“优先行动矩阵”。“优先行动矩阵”通常被划分为四个区域(见图1):①竞争优势区:学生重视且满意度高的区域,是应该维持现状的部分;②亟待改进区:学生重视但满意度不高的区域,是亟待解决的部分;③次要关注区:学生不太重视、满意度也不高的区域,是不急需解决的部分;④锦上添花区:学生不太重视但是满意度较高的区域,是资源过度投入的部分。本文将“课程满意度”定义为:学生对其所学课程的“目标的确立与表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和“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异做出的主观评价。本文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效果三个方面调查学生对高校课程满意度的情况,并运用ipa理论模型做系统分析。图1优先行动矩阵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以天津某高校的一个学院1~4年级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32份,有效回收率为92.8%。其中男生占32.8%,女生占67.2%;大一学生占10.3%,大二学生占30.2%,大三学生占51.7%,大四学生占7.8%;理科占45.6%,文科占54.4%;高考志愿选择情况符合自己意愿的占17.9%,按家长意愿的占5.4%,是自己和家长共同意愿的占36.4%,高考成绩限制无奈作选择的占37.5%,服从调剂的占2.8%。

(二)调查工具

本文采用自编的针对本科生使用的“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效果三个维度共25个项目。分类变量为:性别、年级、专业类别、高考志愿选择情况。

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为0.966(>0.800),表示内部一致性较高。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在0.53~0.65之间,呈中度相关;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3~0.97之间,呈高度相关,说明本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顺序量表。本研究使用的5级态度量表有两种,第一种直接测量满意程度,包括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相应赋值为5、4、3、2、1;第二种测量学生认为课程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包括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相应赋值为5、4、3、2、1。

无效问卷的筛选遵循以下原则:1.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做答,如同一性做答、有规律的波浪形做答等;2.整份问卷漏答或修改做答项目数≥3。

三、结果

(一)整体重要性-绩效分析

表1各维度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基本情况

编号维度重要性满意度绩差a课程设置4.153.450.70B课程实施4.253.540.71C课程效果4.293.460.83图2整体优先行动矩阵

由图2可以看出,课程满意度测量的三个维度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1)课程设置维度位于次要关注区,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情况并不重视,满意程度也不高;(2)课程实施维度位于竞争优势区域,学生对该区域的重视程度较高,满意程度也较高;(3)课程效果维度位于亟待改进区域。结合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效果的重视程度最高,而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该维度是今后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二级指标及以下项目重要性-绩效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课程满意度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对一级指标下的各个指标及项目进行了具体分析。

1.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绩效分析表2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基本情况

编号构面及题目重要性均值满意度均值绩差a1课程内容(α=0.799)4.303.490.81Q1专业必修课程与本专业的适切性4.363.580.78Q2专业选修课的与本专业的适切性4.083.530.55Q3课程内容的前沿性4.293.420.87Q4课程内容的实用性4.473.441.03a2课程体系(α=0.749)4.153.450.70Q5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分分配3.853.460.39Q6实践课程所占的学时3.943.260.68Q7开课时间顺序的合理性4.103.460.64图3课程设置的优先行动矩阵结合图3和表2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维度和课程体系维度分别位于竞争优势区和次要关注区。分布于四个区域的项目分别是:(1)专业必修课程与本专业的适切性位于竞争优势区域;(2)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位于亟待解决区域;(3)实践课程所占的学时位于次要关键区;(4)专业选修课的与本专业的适切性、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分分配、开课时间顺序的合理性位于锦上添花区。因此,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应更多地关注课程内容的改善。

2.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绩效分析

表3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

编号构面及题目重要性均值满意度均值绩差B1课程实施条件(α=0.884)4.253.540.71Q8教师的教学态度4.563.680.88Q9教师的教学方法4.463.600.86Q10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4.443.730.71Q11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4.533.910.62Q12教师运用教学设备的合理性4.083.650.43Q13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4.173.540.63Q14所用教材的适用性4.303.460.84B2课堂教学(α=0.780)4.223.360.86Q15课堂教学气氛4.253.370.88Q16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263.380.88Q17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4.143.340.8B3课程考核(α=0.762)3.913.410.50Q18考试时间安排3.903.430.47Q19课程考试及考核方式3.933.410.52图4课程实施的优先行动矩阵由图4可知,课程实施条件位于竞争优势区域,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均位于次要关键区。分布于四个区域的项目分别是:(1)竞争优势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2)亟待解决区:所用教材的适用性、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次要关键区: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考试时间安排、课程考试及考核方式;(4)锦上添花区:教师运用教学设备的合理性、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以上说明,学生对于教师自身的各项素质比较满意,教师的素养也形成了学校的竞争优势;但教材、课堂教学过程的建设还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

3.课程效果的重要性-绩效分析表4课程效果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

编号构面及题目重要性均值满意度均值绩差C1对学生素质的影响(α=0.711)4.323.470.85Q20必修课程对个人专业素养形成的影响4.263.510.75Q21选修课程满足个人兴趣的程度4.183.430.75Q22所学课程对提高个人能力的影响4.513.331.18Q23所学课程对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4.283.600.68Q24所学课程对提高个人能力的影响4.383.490.89C2对学生就业的影响(α=1)4.323.390.93Q25所学课程对就业的影响4.323.390.93图5课程效果的优先行动矩阵

由表4可知,课程效果维度下课程对学生素质和就业的影响两个构面的重要性程度相同。从图5可以看到二者均位于优先行动矩阵的横轴上,而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的满意度优于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具体分析几个项目:(1)所学课程对提高个人能力的影响位于竞争优势区域;(2)所学课程对提高个人能力的影响位于亟待解决区域;(3)选修课程满足个人兴趣的程度位于次要关键区;(4)必修课程对个人专业素养形成的影响、所学课程对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均位于锦上添花区。由此可知,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最重要的诉求在于对能力提高的影响,而这一项也恰恰是满意度最低的一项。

四、结论与建议

(一)树立“让学生满意”的办学理念

从课程的角度讲,学生是高校课程的直接受益对象,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和承受者,同时也是课程效果体现的载体。学生对课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结果。因此,建立学生满意、学生认可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讲,学生是高等院校的外部初级顾客或外部直接顾客。他们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是高校信誉的决定因素,他们的成功即高校的成功。另外,学生作为学校的直接顾客,他们对学校的评价直接关系着其他间接顾客,如家长、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的满意度。高校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校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办令学生满意的教育。

(二)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

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再只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更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术研究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高等教育正在努力的方向。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必要。对于高校来说,学校应结合其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位,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在样本学校的课程满意度调查中,课程内容实用性指标的绩差很大,仅为1.03,说明学生在这方面得到的满足程度最低。该校急需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三)结合市场的用人需求,了解学生消费者的要求与期望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学校应该充分了解市场的用人需求,了解学生消费者的要求与期望,然后做出合理的发展定位。要识别服务的质量特征及这些对于学生消费者群体的相对重要性。学生忠诚度的形成与消费者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在提高学生消费者满意度和增强学生消费者忠诚的过程中,学校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研究学生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要求与期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玉志.现代大学管理:以美国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宋丽丽,赵素华.基于QFD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8).第3卷第10期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个性化发展;学校特色;n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6

学校教育中,承载人才培养职能的核心载体是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人才观,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赖于学校课程的深层变革。这一变革有两层含义:其一,实现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真正回归培养人的教育原点;其二,围绕育人目标,科学选择与合理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以课程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再造。本文试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中学为例,探索基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构路径,以期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与参考的经验。

一、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要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应建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当中的具体体现”[1],因此,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既是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体系在课程中得到体现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课程回归教育原点的必然要求。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更应该思考核心素养如何融合学校特色,才能建构出充分体现该校学生特色的个性化课程目标体系。一所学校要完成课程目标建构,必须努力“运用关系思维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纳入理性的轨道,摆脱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2]。教育既是理想的事业,需要理论指引,同时也是实践的活动,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文理解,可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入手,进行文化分析;二是实证研究,可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切入,了解实际情况。

(一)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论分析

探究学校课程目标,思索“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必须植根学校文化背景,理清学校文化的由来及其特点,以此作为学校课程架构的逻辑起点和上位依据。顺峰中学自建校以来,就对和美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究,明确了学校的和美文化价值诉求,构建了和美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为此,研究组首先对“和美”进行了词源考察研究。“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和,相应也”,其最初的意义,即相互应和,这个意义在后来被保留下来,常引申为表达一种温和、和睦交融之意。“美”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后来的引申义逐渐覆盖到所有事物之中,包括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用以表达一种能给人带来良好感受的属性。由此推断,“和美”一词,一般可理解成“和谐美好”之意,泛指一种温和、适度、因素间和谐交融、令人感觉美好愉悦的状态,可用于形容某种情景或人的精神品质。

(二)面向学校师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立足学校现实,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切入,深入调查分析师生群体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与愿景,可以为建构满足学校现实需求的课程目标体系

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组首先通过小组访谈获取各科任老师对和美教育的基本理解。访谈围绕教师对和美教育理念及其表现形态的理解展开。访谈结束后,对各科任老师的访谈录音进行文本分析,提出编码方案,最终形成了课程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本身、学校四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编码方案见表1)

小组访谈之后,研究组请全校各科任教师(共134名)和学生(共867名)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围绕对当前课程目标的看法以及对未来课程目标的愿景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师生认为,和美特色的课程目标主要应该定位在身心、人际交往、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此外还有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技能、思维能力等(如图1所示)。基于此,研究组将“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初步界定为上述四个主要方面。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研究组对学校核心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意见征询,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围绕“和美人”核心素养表述的合理性及具体内涵进行探讨;二是思考“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在内容和内涵方面,如何实现与国家层面核心素养的接轨,使之既反映国家要求,又体现学校特色。在专家团队与学校核心团队多次智慧的碰撞下,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基本确立。

(四)和美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见表2)不仅立足现实,植根特色学校文化土壤,还实现了与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结合,是全校师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愿景的体现。

四大素养标准内涵阐述如下:

1.身心健康包括:①悦纳自我:与自我相处时的综合表现,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我尊重。②强体尚美:具有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掌握审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友善互助包括:①沟通交流:能具有与他人良好沟通的态度,掌握基本的沟通技能和方法,理解彼此间观点的差异。②团结合作:主要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取他人意见,正确处理他人意见与自身立场的关系,明确团队任务与目标,共同解决问题。

3.责任关怀包括:①人文精神: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②国际理解: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处理与国际关系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

4.实践创新包括:①劳动参与:指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体验劳动价值并享受劳动快乐的一种行为倾向。②问题解决:主要指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法。

除此以外,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和美课程目标体系中均有所体现:“健康生活”与“悦纳自我”“强体尚美”相对应,“责任担当”与“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国际理解”相对应,“人文底蕴”与“人文精神”相对应,“实践创新”与“劳动参与”相对应,“科学精神”与“问题解决”相对应,而“学会学习”则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体系当中。

二、围绕目标体系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学校教育的原点出发,打破传统的三级课程分类体系,将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重组课程内容”[3]。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基于实际考察,自下而上了解课程的现状与需求,m行课程内容的清理;其次,基于理论分析,自上而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实现对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内容清理与建构

研究组对学校师生关于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学校课程内容开发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例如,调查显示顺峰中学的教师团队课程主体意识明显偏低(如图2所示),这意味着教师在课程内容开发和设计方面缺乏考虑学生的需求。

研究组分析学校原有课程表,发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分类以课程制定主体为标准,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造成各类型课程内容的目标指向不清晰。二是以学科课程作为课程内容体系中的主导部分,但这些分科课程建立在分离割裂个体培养目标基础上,导致当前学校在完人教育方面的困境。

(二)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

研究组结合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对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组与整合,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主要有两方面的做法:一是改变传统以学科分科课程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主题课程群。二是打破传统三级课程分类体系标准,将课程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选修的自主性纳入分类体系,将课程分为学科必修、学科选修、活动必修(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归类到各主题课程之中。研究组还致力于通过专题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课程内容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建构。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通过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此基础上,学校核心团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一是针对每个主题课程群所指向的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和美特色文化,对主题课程群进行命名;二是对各主题课程群下设的课程类别进行研究,将原有课程归纳整理后纳入新的框架当中。而对于未纳入原有课程表中的课程,例如部分微课程,也进行了整理和统合。

(四)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三个步骤,围绕学校课程目标体系,顺峰中学构建了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见表3)

1.内容设置多元化

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划定了“和馨、和善、美心、美行”四大主题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组成。以“和馨”课程群为例(见表4),“和馨”课程群主要由健康类、艺术类课程组成,每个类别的课程又由相对应学科必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活动必修课程(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构成。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除学科必修课程以外,还开发了涉及体育、艺术、人文、科学、实践、本土、技能等方面的学科选修课程。并且注重活动课程的打造,通过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的各类活动,多维度、浸润式地培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

2.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

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中,课程的结构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这意味着某一具体素养的培养,不由单一种类的课程决定,而是以某一类型的课程为主导,多种类型的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单一种类的课程,也并非只服务于某一具体的课程目标,而是在不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都起到不同层次的作用。例如,围绕“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的培养,学校主要开设了“和馨”主题课程,并在该主题课程群下设健康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这意味着该主题课程群范围内的课程,所服务的课程目标是“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但与此同时,“和善”课程群中的语言类课程,“美心”课程群中的人文类课程,同样可以融入发展“身心健康”这一素养的理念,服务于这一素养的培养。因此可以看到,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当中,课程类别的隔阂被打破,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

和美课程内容体系体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教师团队在充分考虑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并实施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顺德家常菜”“中国画”等活动选修课程,既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又采取了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反映了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的意愿都能够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践、实施、评价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三、落实课程目标体系的和美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课程要真切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落实。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4]。按照大课程论的观点,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教育活动,“现代课程作为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其属性和类型,既包含了各种课程类型和课程形态,也包含了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的教学”[5]。因此,课程实施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课程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环节。课程实施必须回应课程目标体系,同时又要与课程内容特色紧密结合。在传统学科分科课程观念下,教师对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或者说课程目标以课程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为标准,造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具体知识的记忆,而缺乏方法论、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指引,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中,融入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以对教师进行引导。需要打破学科隔阂,超越学科边界,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建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基于此,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实际情况的观察与调查,对课程实施文化进行提炼与归纳;其次基于理论分析,对课程实施文化价值进行演绎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完成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提炼

立足学校实际,研究组采用了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研究组深入不同学科课堂,了解课程实施具体情况,对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路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寻找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不同性质的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在问卷调查中,研究组主要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针对当前的课程实施现状以及师生对课程实施的愿景展开。

(二)自上而下的n程实施文化演绎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在理论基础上通过整合与归纳,提炼出相对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主题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进行界定。研究组将各类课程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根据课程内容体系的分类,进行了新的整合。例如,将艺术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审美”,将健康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文化价值――“躬行”,均归纳到“和馨”主题课程群当中,作为该主题课程群的主导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二是对各课程群所主导的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内涵阐述。首先对其进行文化分析,挖掘其文化内涵;其次对其所应具备的实施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基于提炼与演绎两个步骤所获得的课程文化价值体系,还应经过学校核心团队的分析与检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所对应的课程实施价值的合理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整;二是对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教师团队的实践经验,对其具备的实施要素作进一步阐述。

(四)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躬行”“审美”“互助”“自律”“思辨”(见表3),既是对和美课程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课堂教师实施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五大价值起着联结课程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评价的立交桥作用。

1.躬行。躬行语出《论语》“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既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也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中国化理解,同时还是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的现实表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躬行”强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体验而非书本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实施过程方面,“躬行”课堂的活动要素包括情境、问题、分析、操作与体验、总结五个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情境的导入,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的操作与体验获取知识,并最终得到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2.审美。“审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思是“对感官的感受”,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在中国,儒家的“曾点之乐”、道家的“逍遥游”、佛家的“林下风流”、理学家的“浑然天成”与“无入而不自得”,均蕴涵着审美的文化情趣;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直到海德格尔,无不把审美作为理想人性及生存状态的表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审美不仅应该作为一种培养目标,还应该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打造“审美”的“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首先要加强审美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其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互助。“互助”主要描述一种个体间通过合作方式都获得利益的关系。“互助”的课程实施文化,主要是指构建互助学习型课堂。它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6]。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和美课程体系下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健康成长。在具体操作中,第一步是创设小组文化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一员;第二步是实行小组自治管理,让每个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第三步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4.自律。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基于此,我们推崇以自律作为和美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是希望培养出具有自律道德,自由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美课程体系要求要在生活的各方面进行道德自律教育。自律的课程文化,要求改变在课程实施中从一而终地传授道德认知,让主流价值观居于思想高地。

5.思辨。简要地说,思辨的主要特征,就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思辨作为一种课程文化价值理念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要培养的“和美人”,必须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依据自身价值标准,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的人。打造“思辨”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一改自己讲台上的“权威”角色,放下身段,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充分的话语、信息和情感交流。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这五大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既是对和美课程体系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其在课堂上的落实,将使课程内容真切地影响学生,从而成为课程目标有效实现的保障。

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课程将是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点,也是学校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核心点。未来课程改革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不断回归育人的原点进行深度探索,更多地以整体、宏观的视野去看待课程,以多维联动、富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为标志[7],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师生发展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166.

[2]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84.

[3]左璜.论回归学校教育原点的校本课程[J].中小学德育,2016(06):5-9.

[5]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1-7.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9

(一)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在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年9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聋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处于一个大背景之下。2007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方案》,提出:“上海市聋高中课程改革纳入普通中小学课程管理体系,实行市、区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因此,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是聋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发展趋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这为聋高中政治课校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聋高中政治科教学现状

聋高中政治课是主要的德育课程,在帮助聋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自1996年创办高中班来,一直根据1998年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方案》,使用上海版普通初中七、八、九年级和高一年级“一期课改”的政治课教材,没有编写专门的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感到聋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与普校学生相比有不同,“零拒绝”政策使得聋高中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等等,普通中学的教材对于聋生来说“难、繁、旧”,不符合聋高中生学生的认知水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适合聋高中学生使用。

二、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拟结合聋生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分析聋高中目前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删减、弱化普校教材中不适合的部分内容,增加适合聋生终身发展、具有时代性的内容,编写聋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力求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为聋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聋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长

校本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聋校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校本课程与学生的差异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聋校的课程校本化,表面上看难度稍有降低,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实际难度却提高了,课程的校本化,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从“教学”向“教研”转换,为了使课程内容和更适合聋生,要求教师对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个更深的了解,激发教师对聋教育这一特殊教育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聋教育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开发自身的潜能。

(三)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程的质量,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由于课程的校本化利用了本校师生自身的优势,结合了学校周围的环境和社区资源,因此,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譬如,普校的高中哲学、经济常识的课程,对于正常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但是对于聋生来说,由于受到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会感到非常深奥,难以理解,我们就不用其教材,而是改用心理、法律和就业指导等课程,这样更加接近聋生的现实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聋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学校创办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课程校本化是学校走向开放、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手段之一。课程校本化意味着学校之间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化,也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助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个别访谈等具体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起步阶段,组织政治教师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聋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国内外有关德育校本课程方面重要文献,使课程改革理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功并与聋生的特点相结合,全面科学地研究政治教学校本化的方法和途径。

(二)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时,对聋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分不同年级从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知水平、态度、方法等方面做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三)行动研究法。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组织教师进行讨论,根据学校能提供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探究,初步拟定校本化新课程改革的草案,并实施实验性教学。然后,收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碰到的有关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感到困惑的问题,组织分析讨论并加以解决,对新课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五、研究过程

聋校中学政治教学校本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开题和准备(2008年5月———2008年12月)

(1)组织理论学习:组织政治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统一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的认识。

(2)总结以往政治教学经验:通过回顾过去的政治教学经验,每位教师总结出自己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集中讨论,归纳出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化探究要解决的问题。

(3)按不同年级落实新政治课程改革的研究计划。

(二)第二阶段:调查研究(2009年1月———2009年4月)

(1)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调查当前政治课程教育的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个别学生访谈,通过谈话和交流,

(3)按不同年级分析总结调查结果。

(三)第三阶段:制定校本化教材草案(2009年5月———2010年1月)

(1)在理论学习和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聋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讨论,初步确定校本化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2)确定聋高中政治课校本教材初稿。

第四阶段:实践与反思(2010年2月———2011年1月)

根据校本化新教材的草案,实施实验性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完善。

第五阶段:整理,撰写结题报告(2011年2月———2011年3月)

六、研究内容

(一)聋高中政治科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聋校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出适合聋高中学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本研究选取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为个案调查研究对象。编制了《聋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共设计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对政治课的认识与兴趣。二、政治课学习内容与教材。三、政治课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四、政治课教学教手段与评价。五、政治课实践活动与课外资源等。通过问卷法、分析法、访谈法,目的是掌握广大的聋生对政治课的看法和认识,了解聋高中生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与思考:

(1)聋高中生对政治课学习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因自身的生理因素或者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手语沟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在政治课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课程内容不符合聋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普校“一期课改”的教材,对聋生来说“繁、难、偏、旧”,并且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不同步,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没有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相当于教师给学生准备了自认为有营养的丰富的大餐,但都不对学生的胃口,学生并不愿意吃一样。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心理、就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多增加一些聋人的案例。

(二)聋高中政治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聋高中与普通高中政治课的基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普校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聋高中学生的文化知识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据调查得知相当于普通学生六年级的水平,聋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普通高中生也有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普校有不同之处,聋高中的政治课的难易程度应该低于普通高中,与普校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内容相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聋校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社会实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校本化,具体如下:

(1)聋高中政治课程的课时与普校不同。普通高中总课时为196课时,每课时以40分钟计,每学期以20周计。高一、高二每学年以40周计,高三以36周计。而聋高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总课时为204课时,每课时以40分钟计,每学期以17周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每学期34课时,每学年68课时,高四年级因为学生分流,一部分同学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一部分同学要准备参加各地聋人大学高考,聋人大学的高考是不考政治的,因此四年级不开设政治课。

(2)在政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普通高中也不同。普通高中高一是经济常识教学、高二是政治生活的教学,高三是哲学的教学。而聋高中是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时事政治,进行法制、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国情国策、社会责任、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各有所侧重,前后贯通和相互渗透。

七、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

聋高中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聋生的就业和升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只有源于聋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他们才会特别感兴趣,才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可能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涨的热情,产生独特的感受。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设计源于聋高中学生实际生活内容,才能为切实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八、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校本课程学情分析篇10

论文关键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重新设计,教学效果

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998年的851家发展至2009年的1718家,2009年10月国家推出了创业板,2009年末国家又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制度,社会对证券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大量增加。传统的证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各高校纷纷进行证券教学改革,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随之应运而生。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高度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采取模拟股市投资的模式,学生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股市,模拟开户和买卖,感受股市涨跌,培养投资理念,学习投资技巧。该课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现有的高校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在多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培养证券人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需要进行深入改革和探索。

一、现有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的缺陷

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普遍教学安排是:先讲授证券投资理论课程,如证券基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和投资分析等,然后集中一段时间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教学内容主要为证券行情软件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等。笔者认为现在的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一)课程开设时间问题。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开设于证券投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这样安排的缺陷:一方面影响证券投资理论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讲授实践知识,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重复,要么不讲授实践知识,又会降低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实训时已遗忘相关的基础知识,有学生甚至要求教师重新讲授一遍,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为降低。

(二)实训周期问题。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采用的是集中授课法。集中一段时间(例如两周、四周、一个月等)指导学生上机进行实训。这样安排存在缺陷:其一,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急于求成,过度投机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投资理念。由于实训周期短,学生摒弃价值投资,进行投机操作,期望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博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然而,正确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寻找被低估的股票,需要较长的投资周期。其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学习与掌握。由于实训周期短,学生多注重短线操作和技术分析,而忽视长线操作和基本分析。在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抱怨基本分析根本没有用处。其三,缺乏对重大事件的实训。由于实训周期短,实训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少,例如,存款准备金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大型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对股市的影响等,学生这些重大事件将无法得到有效训练。

(三)实训师资问题。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都是由高校教师担任。这样安排可能存在的缺陷:高校教师是否能完全胜任该课程存在疑问。部分高校教师从未在证券实务部门工作过,是从“学校”到“学校”,个别教师也从不从事证券投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讲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必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能力的不足也会降低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

(四)实训课程内容安排问题。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为证券行情软件的下载和安装、证券行情软件功能使用,模拟账户的开户、查询、买入、卖出、撤单、银证转账等操作、基本分析(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区域分析、公司分析、财务分析等)、技术分析(K线分析、形态分析、趋势分析、波浪分析、指标分析等)等。然而证券投资资格的考试教材《证券投资分析》却认为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主要三大类: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证券组合分析。现在的实训内容缺少证券组合分析这一块,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利于与学生将要参加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接轨。

(五)学生考核问题。目前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法有两种:一是以投资收益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二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这两种考核体系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考核体系的缺陷在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存在不足。由于学生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在短期内投资收益率并不能必然反映学生的能力。第二种考核体系的缺陷与此相反,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即使某投资者拥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投资技巧,如果他的投资收益率总是为负数,他仍然是市场上的失败者。投资收益率是考核投资者最重要的指标,摒弃这一指标去考核学生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六)实训软硬件问题。许多高校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软硬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使用的软件主要为高校购买的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软件,功能单一且不能与实盘即时行情同步,难以达到仿真训练的效果,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硬件缺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电脑老化,配置低下。二是网络速度太慢。这导致学生操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模拟操作的真实性与积极性。

二、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重新设计

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现阶段的教学存在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该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整合和研究该课程的多方问题,对该课程进行全面重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笔者认为,课程教学目标应为: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除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够买卖股票并达到普通股民的水平外,还必须掌握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证券组合分析,同时能结合沪市、深市走势实际情况,观察走势、分析走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风格。

(二)教学原则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二是高度的仿真性原则。利用证券之星、、叩富网等网站的模拟炒股进行仿真操作,除交易资金是虚拟的,交易程序、交易规则、交易费用、交易对象、交易时间、投资策略、投资理念等都与实盘操作相同,也即应做到“除了钱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体验证券市场的变化。三是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自学,才能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四是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授课的原则。引进证券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到教学中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开设时间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应该和证券投资理论课程同时授课,任课教师应为同一位教师。具体操作上,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开始的时间可以略晚于证券理论课程一段时间(例如两周,四周等)。可在股票、债券和基金三大投资工具讲授完毕,开始讲授证券交易程序的同时开始。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即可同时进行,两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例如,在讲授证券交易流程后,马上进入实践环节,让学生模拟账户的演练。再如,在讲授K线的组合分析(如早晨之星、黄昏之星、射击之星等)之后,立刻让学生到证券行情软件寻找并分析。如此设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训周期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实训周期应该达到一个学期。具体上课的方式为:前半部分为基础阶段,每周五天连续集中地实训,使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半部分为提高阶段,每周一早上8:00—9:30,由任课教师给学生讲解上周股市整体情况,并对相关热点进行分析,预测本周股市整体情况。其他时间,教师通过QQ、mSn、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接受学生的咨询,回答学生的疑问。甚至任课教师可以开设自己的博客,为学生的证券投资作指导。重大事件发生时,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休市时间集中学生,面授重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学生实训的时间长,可以全面的训练学生。同时学生通过经历较长周期的训练,能够调整自己的投资心态,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完善自己的投资技巧,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五)实训内容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应该增加证券组合分析知识。证券组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特征线模型、因素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apt)。这些内容的增加客观上要求增加实训的周期,这与上面的设计是一致的。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学生实训内容完全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相吻合,利于学生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以及将来从事证券工作。证券投资模拟实训的内容设计具体见表一。

表一: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内容表

模块名称

模块具体内容

行情软件模块

大智慧、通达信、等证券行情软件的下载、安装、测试;行情软件主菜单的训练(如行情、指数、板块、功能、工具、委托等)、常用快捷键的训练等(如F1个股成交明细表、F2个股分价表、F3上证领先、F4深证领先等)。

模拟帐户模块

模拟帐户的开户、股票和资金的查询、历史记录的查询、买入下单、卖出下单、撤单、资金的证券转银行、资金的银行转证券、帐户密码修改等。

信息收集模块

利用各种方法收集信息的训练。

基本分析模块

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板块分析、区域分析、公司分析、财务分析等。

技术分析模块

K线分析、波浪分析、趋势分析、形态分析、图形分析、指标分析等。

证券组合分析模块

利用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特征线模型、因素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apt)等模型构建证券投资组合,并实际检验效果。

重大事项模块

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各种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六)实训师资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实训师资应该采用高效教师和实务专家相结合的方式。目前,部分高校的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完全由高校教师授课,与证券实务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而部分高校则聘请了证券实务部门人员参与教学。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应该与证券实务部门建立密切关系。具体设计为:高校教师负责整体的实训教学,实务人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高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投资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QQ、mSn、电子邮件、博客等现代通讯手段指导学生。还可以集中学生到证券公司参加相关讲座,与证券专家和广大股民直接交流,学习投资技巧。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学生通过接受高校教师和实务人员的双重指导,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激发学习热情,最终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有必要让高校教师到证券实务部门去实习,以增加实践经验。

(七)学生考核设计。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考核应该采用投资收益率为主,基本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为辅的考核体系。考核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全体学生按照投资收益率排名;第二步将学生按照投资收益率排名分为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第三步,参考实训报告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基础能力,并相应调整学生的等级。具体考核见表二。

表二:学生考核表

成绩

标准

投资收益率为前10%,并且实训报告中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完全正确,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新。

投资收益率为前40%,并且实训报告中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完全正确。

投资收益率为前70%,并且实训报告中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基本正确,只有少量的错误。

及格

投资收益率为前90%,并且实训报告中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有一定量的错误。

不及格

投资收益率为后10%,并且实训报告中的相关操作,模拟账户的相关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存在大量的错误。

(八)实训软硬件设计。笔者认为,高校应建立专业的证券投资实验室,配备相应较高水平的硬件设备,购买合适的教学软件,加速高校网络现代化建设,以满足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的需要。这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师生的殷切期待。

三、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相关的几个关系的处理

(一)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与模拟炒股大赛的关系。许多高校举办了模拟炒股大赛。中央财经大学的模拟股市大赛已经在社会上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首都经贸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广西大学、西南大学、肇庆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相继举办模拟炒股大赛。这些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证券投资知识的热情,具有良好的效果。2010年4月,世华财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100000多名学生,共1000多所大学参加,在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认为,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是模拟炒股大赛的基础,模拟炒股大赛是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延伸。没有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模拟炒股大赛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是表面热闹,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模拟炒股大赛,应该在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证券投资理论课程和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之后举行,这也是检验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与实盘炒股的关系。目前受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课程的影响,许多学生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和业余时间实盘炒股,而且部分学生还得到了任课老师的赞赏和专业指导。笔者认为,学生实盘炒股还是要谨慎对待。学生在学校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实盘炒股必然带来经济上的损益,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态,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可能会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每当股市为牛市时,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大涨;而当股市为熊市时,学生情绪低落,不愿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认为高校不应该提倡学生实盘炒股。当然,对于部分学生的自主行为,学校也没有必要强行禁止,但是学校要对他们进行风险教育并加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孙可娜,证券投资实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孙静,证券投资模拟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

4张宣庆等,证券投资专业实习实训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