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3:05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评价的目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的差异。同时改进教学,以便给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正确并适应地运用评价体系,能对学生的英语起到刺激的作用。评价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充分发挥测试与评价的作用?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个人发展性小档案

发展性档案主要根据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在英语这门课上突出表现而进行及时记载的内容。让学生和教师全面了解在横向上的动态变化,以便于教师对学生做出全面、准确、合理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每位学生期末评定的重要依据。

首先,我们通过民意调查、家访及有关资料的搜集,对学生作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如对英语课的兴趣爱好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运用能力及以取得了成绩等,根据这些内容制定一份能力的发展性记录表,制表内容大致可分成四大部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交际能力、心理品质。根据素质教育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基础知识包含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交际能力可分为听力、口语、合作交谈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心理品质可由兴趣、态度、习惯、情感和碰到困难时的表现等组成。表格记录可以是语言记录或符号记录,如进步和退步可用“+”或“-”,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上,一学期或一年下来,教师再次对此提出一定的发展性建议,并做好反馈性的记录。这么多细心工作需要教师的点滴积累,对每位学生的评价要以此为重要依据,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认真做好统计记录工作。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以往学生的考试只是期末一锤定音,不予更改,给学生造成一次次遗憾。这样的形式存在很多弊端,对学生来说也是很不公平的,仅凭一次考试也无法得知学生发展是否正常,所以要想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位学生的英语素质,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查与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系统而科学的分解多项测定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内容和难度可因人而异。

1.随即考查与阶段考核并重。

为使教学有严密计划,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根据教材把总体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每课书的教学过程中,确定考查内容、考查方法、考查形式进行随堂考查,当堂内容学会后及时考查,这样,在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考查和认真记载,并及时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薄弱环节,进行教学调控,阶段考核在每学期末进行,旨在对学生掌握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随即考查与阶段考核占50%。

2.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结合。

把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分组相互评价三者进行有相结合,如对读、写的评价,采取读、议、评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分,再由考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共同评分。个个参与、人人动脑、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学生增强了解英语的能力,养成了爱读的习惯,提高了朗读水平。

3.口试与笔试并举。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思维能力、强化应用交际能力,培育创造能力,我们采用口度、笔试、实际运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小组接受口语测试,两位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范围限制在课本中的内容,有利于避免学生在互相问答中的片面性,可以保证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看图互相问题也是口语测试的一种方法;教师先提出一副图画,学生a就这副图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B提出问题,学生B根据图画内容作答,教师再提供第二副图画由学生B提问,学生a作答,限时也是一分钟。采用这两种方法测试,两位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同时接受检测能减轻恐惧感和害羞等心理。有利于学生发挥正常水平。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在课堂中完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说英语的机会明显增强,“学生问,学生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等多种问答方式,教师也会想方设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启发学生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其学习情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2

【关键词】英语教育;语音教学;方式方法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体系,想要掌握一种语言必须要全面的学习这种语言的体系。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英语整体能力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话题。语音是任何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小学英语教育中往往忽视语音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对英语语音教学高度重视起来。

一、语音教学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往小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种误区,从而忽视了语音对学习一门语种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小学英语教育体系中存在许多弊端。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是流利的以口语的方式交谈,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而在我们传统的英语教育体系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考试能够拿高分,口语却说得一塌糊涂。

要想学好英语,从小抓起是关键,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必须要从小学英语教学抓起。而忽视英语语音教育往往使学生对英语口语读说产生厌恶心理,起学生们懒于提高自生口语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只看不读或只写不读的不良习惯,这样就会难以反应学生英语水平的真实情况。

在传统的英语教育中,语音教学一直是不受重视最薄弱的一环。或者说受重视却很少有实际行动来改变英语教学存在弊病现状。忽视英语语音教学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样对单词的记忆是极其不利的。英语学习要掌握技巧方法,要学会在学习中摸索掌握其中的规律。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是很难掌握英文字母的,可能多数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来记单词,这样不仅费力效果也不尽人意,往往初学英语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二、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实质效果

小学开设英语教学其实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一方面小学开设英语教学可以提前让小学生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对今后英语学习是一个铺垫;同样过早的接触英语,如果在没有很好的师资力量的支撑就会出现很多不良现象的出现。因此要想在小学英语教育取得成功教育本门应该重视在这样面的师资力量的支持。

英语语音教学是当下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实质效果就成了能否提高小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关键。首先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要从音标入手,要传达给学生什么事音标,以及音标的作用,要合理的解释给学生音标是什么。同时要交给学生的任务便是正确的熟读每一个音标。老师的责任便是引导学生如何把杂乱无章的音标系统的记清楚。

音标学习要讲究系统,在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音标方面的知识散乱无序,对学生学习音标存在很多障碍,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掌握音标知识。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对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大胆的尝试和革新,重新编排教材内容,把音标教学归到一个高度重视的层面,统筹规划音标知识,将音标知识系统有层次的编排,并且加重音标知识的比重。

三、注重方式方法能够事半功倍

对小学生而言,任何跟学习有关的事情都要注重方式方法,只有勾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语音教学顺利的进行。首先语音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要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的进行学习。对小学生而言语音学习可能相对陌生,所以如何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教学老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有一些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语音学习。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角色要有所转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开展一些互动,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这样学生才能快乐轻松的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3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首先是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普通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意几方面素质。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英语专业知识、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素养、英语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四个要素。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把英语课程分为九级目标,其中1―2级是小学阶段的目标,4年级学生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学生应完成二级目标。《标准》对实现各级目标具体要能做什么也作了详细的描述。要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以上目标,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英语专业知识

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是构成教师向学生“授业”的基本内容。英语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掌握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是适应英语教学的保障。英语专业知识一般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等领域的文化知识。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是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言语技能是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质。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修养几方面。良好的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听、说、读、写等教学理论与技巧,应该具有如何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具备上好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的良好的专业授课技巧等。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较为系统和扎实的现代英语语言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只有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平,才能全面地掌握教材,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与课内外知识有关的问题。学习外语学科的语言知识、基本技能及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自己所教语言材料的储备能力对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理论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反思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语言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语言的模范、学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英语从时间上来看是合适的。而且从正常情况来看,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城市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差距过大,从英语教学本身来看,过于注重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英语文化。从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来看,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传统,同时小学英语教学具体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依然不明确。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从笔者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在全国覆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之初,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随着应试色彩的不断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师个人讲授,对于学生的参与度照顾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

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小学校里英语教学总体上来看是健全的,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严重缺乏,英语教学课程基本没有开设,因此在农村部分地区小学阶段根本没有开设英语课程。学生接触英语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

(二)存在的问题

从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乡英语教学差距明显,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学方法单一,英语课程定位不清,英语课程评价过于死板等问题。这是从大的方面和小学英语教学本身两个维度总结出的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二、归因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总体上来看是比较好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和小学英语教学本身密切相关,也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

(一)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严重匮乏,这个问题不单单是英语学科,在其他学科同样存在,但是英语学科显得更加明显。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总体来看教育资源和各种经济资源和城市相差很大,大部分的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加上农村地区教师成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待遇比较低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教师匮乏。同时农村小学条件比较简陋,缺乏英语教学的一些教学工具,这也影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来看,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小学英语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中地位不明确,目前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教师本身和学校教育本身。例如小学英语到底应该在小学整个课程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有学者主张小学阶段英语应该作为选修课,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学者主张小学阶段应该将英语放在和语文、数学同等的位置,加强小学英语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和国际接轨。这些观点目前都有一定的支持者,具体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笔者在对策建议中将给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小学英语地位不明确,导致教师的教学定位不明确,这也就导致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有较大的联系,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以联系的观点来看待。

三、对策建议

经过上述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成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解决的策略也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开展。

(一)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平衡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的而各种资源分配的差异,在我国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两极分化,大部分人更愿意留在城市,这样的社会现实导致的问题是城乡教育不均衡进一步加剧,因为有能力的而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一直得不到补充,特别是对于英语而言,这部分英语教师更不愿意留在农村,这种现状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出于空置的状态,英语教师缺乏,虽然在课程设置中有英语课,但是英语教学并不存在。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的方法在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在各种资源上的差距。

(二)明确小学英语课程地位

小学英语课程到底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出于什么位置,笔者认为小学英语应该作为选修课程存在,特别反对把小学英语当做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对待,小学英语对于学生二样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额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兴趣,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设置的目标的。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发展和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差距要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1:20-26

[2]王雪.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李凌云.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于海涛.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教学平台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林小妮.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剖析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9,11:39-40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5

关键词:职业岗位;英语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7-03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定位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相对于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它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差别就是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适应性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英语语言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及学前教育英语教师。它的人才输出主要面向小学、基础英语培训机构,特别是城镇和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岗位。通过广泛调研,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主要面向初、中级英语教育行业,将课程体系构建定位于岗位群的初、中级职位,即小学、边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师,能够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与教研交流;英语培训机构英语教师,能够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独立或协作开发新课程;学前教育教师,根据计划及安排,组织英语课程教育活动,能独立完成教学内容,定期与幼儿家长沟通联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程序

我院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程序是:归纳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任务,将任务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用每个独立的任务单元来对接相应的教学模块,由工作任务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过程。其本质是通过解构岗位工作任务来重构课程体系。该过程就是:明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专项能力分析形成课程模块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在明确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细分,如下表所示。

对所有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素质与能力集合,归纳为职业素质、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英语教学设计能力、英语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和英语教学评价能力等六个方面。通过以上的工作,得出课程设置-能力素质-职业岗位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3个领域”的课程组合模式

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打破以往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学科体系”结构,转变为“行动体系”结构。按照“行动体系”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一定的教学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根据对接教育行业和工学结合的要求,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方案,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掌握初、中级英语教师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后,第三年直接到行业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接受职业培训。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素能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是每个职业岗位都需要的。专业素能学习领域课程,围绕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开设了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等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围绕教学职业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普通话培训与考证、教学书画实训、乐理与视唱等教学基本能力训练课程,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件制作实训、模拟教学实训、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职业岗位能力训练课程,为学生的就业提供“零距离”无缝对接。素能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我院的整体发展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人才需求,英语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建设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建立了校内、校外两大实践课堂,实现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模拟教学仿真实训和教育实习顶岗实训的有机结合、适时交替和优势互补,实践教学紧密配合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构建层次分明、相对独立、体现我院高职专业特点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依据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能力要求,英语教育专业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注重职业能力实践,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形式多样。通过课内实践、集中实训,在教学中把知识、基础能力、创造技法相结合,重点为应用与实践,通过各种实训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较强的英语基础技能和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和课外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通用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职场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教学安排如下表所示。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下,政府机关和行业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和实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校政合作方面,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实训与培训工作。在长沙市教科院中学英语教研室的支持下,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常有机会观摩市区级的优质课;和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合作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师资培训,双方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共同管理学员、共同给学员授课,为我校本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获取相关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拓宽了就业渠道。校企合作方面,与省内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外基地进行教师职业认知实践、职业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同时,与“中国十大教育连锁品牌”小新星教育集团共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双方就实践教学、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此外,英语教育专业组建了以本专业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英语培训中心”,使学生通过系办产业“英语培训中心”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参与一线教学、管理、服务等的实际运作,在校内学习期间就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模拟教学仿真实训和教育实习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管新平.论高职外语专业性质与课程设计思想[J].教育与职业,2007,(3):108-1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6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工具

为顺利开展本次调查,笔者设计出《南昌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教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教学任务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从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开展调查。

2.调查对象

南昌市的行政区划包括四县五区共47个镇、33个乡。南昌市的各个农村小学分布较为分散,为了确保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笔者利用南昌市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英语)教师培训的机会,将参加2011年与2012年两次暑期培训的138名来自于南昌市不同地区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与访谈对象之一;笔者下到南昌县幽兰镇竹林小学、新建县樵舍小学、安义县乔乐乡乔乐小学、湾里区招贤镇港下小学、进贤县赵埠乡三阳小学开展调查,将这些小学的部分行政人员与英语科任教师作为调查与访谈对象;笔者联系现就职于南昌市各农村小学的历届毕业生,把他们工作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652份调查问卷,回收535份,回收率82.1%。调查涉及全市4县5区,覆盖了南昌市75%以上的农村地区,规模较大,涉及范围较广,调查数据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数量不足,并且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教学任务均存在不合理现象。从性别比例来看,在被调查的535名小学教师中,男性仅占9.7%,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成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年轻教师,82%年龄未超过30岁,这是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从教龄来看,不足3年的有168人,占31.4%;教龄超过5年的有145人,占27.1%;从事英语教学年限不足3年的有394人,占73.6%。因学校开设英语课程的需要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上岗任教的非专业英语教师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从职称结构来看,62%的英语教师具有小教二级职称,29%的具有小教一级职称。从专业结构来看,第一学历为专科的为327人,占61.1%,中师毕业的为208人,占38.9%,其中245人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占45.7%。535名教师中,有312人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获得本科文凭,占58.3%。整个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从教学任务来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几乎每个专职英语教师要承担几个年级乃至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兼职英语教师除了承担英语教学,还要担任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周课时量达到20节以上的占45.3%,周课时量低于16节的占14%,但必须兼任一些教学以外的行政事务。

2.教师专业素质情况

(1)专业态度

本文对于南昌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态度现状主要从师德和教育观念两方面展开调查。总体来说,绝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思想状况是积极的,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对教育工作非常热爱、比较热爱、有点热爱、不热爱的比例分别是36%、55%、9%和0%。在对学生的热爱程度调查结果中显示,92%的教师对学生都非常热爱。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十分关爱自己的学生,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歧视学生,不提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86%的小学英语教师都赞成小学阶段开始英语课程,但其中84%对于目前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表示不满意,英语课得不到重视,英语课程周课时量太少,经常被语文或数学课挪用或占用,英语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调查发现,85%的教师对学校的英语教学环境表示不太满意,认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英语学习环境。

(2)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调查结果反映,系统学过小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教师只有32%,有一大半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只是了解一点,这将会严重阻碍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根据调查发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学、词汇、语音、语法、听力、阅读、口语交际、英美文化、英语小教法等英语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都不尽如人意,每个被调查项目几乎都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是“一般”,选择“好”的分别仅为5%、14%、7%、10%、7%、13%、7%、3%和13%,由此可知其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太乐观。根据访谈了解到部分教师认为是由于自身的专业问题并且缺乏后期在职培训机会,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由于缺乏英语学习与提高的环境,导致自己英语水平降低,对自身英语能力缺乏自信。

(3)专业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根据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课时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仅占到28%,仍有24%为大部分使用汉语组织教学;从上课时讲与练的时间比例来看,62%的教师选择讲练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讲与练的时间比例为3:6;61%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技能的运用情况十分不理想,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根据进一步了解得知,很多农村小学只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多用于公开课教学,教师一年难得用上一次;教师的基本功较差,50%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简笔画、普通话水平一般或较差。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差,科研意识不强,仅有23%的教师参加过校级以上的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没有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教学论文的占56%。听课、评课是农村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开展形式,47%的教师认为听课、评课大部分流于形式,缺乏深度。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策略

根据上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南昌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有待于不断提高。增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调。

1.确立学科专业地位

学科专业地位的确立对于学校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小学英语学科的专业地位得到确立,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努力的方向。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英语教师转岗、兼职现象,这充分反映出人们对小学英语学科专业性认识的不足。要使小学英语教师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我们首先必须确立英语的学科专业地位。很多孩子与家长、甚至是部分教师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小学中语文与数学是主课,英语是一门副课,学好学坏无所谓,对英语毫不重视。如何转变学生与家长的态度呢?首先农村小学应该认真贯彻教育部的精神,及时提高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在课时安排、评价方式等方面提供足够的空间,拥有与语文、数学学科同等的专业地位,使英语学科不断专业化;在福利待遇、进修培训等各个方面给予英语教师适当的倾斜,帮助英语教师不断成熟与发展。

2.丰富师资来源

师范院校初等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南昌市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的主要来源。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南昌市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基地。我们应该充分吸收与采纳国外师资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型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让各类学校都可以参与到教师培养中来,极大丰富师资来源;鼓励非师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拓宽教师引进渠道;结合教师资格制度,通过招聘考试与面试全面吸收各类院校各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小学任教。

3.改革教师教育体制

教师教育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纵观江西省目前的教师教育体制,无论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还是职后进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教育缺乏统一性与连贯性。如果要实现江西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提高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师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1)调整职前培养体系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当前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课改要求。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力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语教育专业(小学教育方向)开设的课程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又要注重教育实践和科学实验,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加强入职教育

小学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分为针对新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和针对转岗、兼职教师的转岗培训。从师范生到教师是一个巨大的角色转变,新任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与时间历练,常常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茫然、困惑,甚至是失落,对新任教师进行入职教育能有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转岗、兼职英语教师是小学英语学科迅猛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对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转岗、兼职英语教师而言,转岗培训是他们快速提高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转岗、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应突出其英语专业知识的增长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应加强对转岗培训效果的评估,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敷衍应付现象。

(3)完善在职进修体系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经过职前培养,已经基本具备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开展在职进修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培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与具体目标,根据教师的入职时间、学历水平设计分层次的培训内容,并且建立专题演讲模式、互动交流模式、课题研讨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打破单纯的面对面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改进培训手段。培训应采用多元化的培训评价形式,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4.加强城乡教育互助

政府应该按照公平原则把公共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分配给每一所学校,打破城乡差距,关注农村学校建设,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城市学校每年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下到农村学校去支教,农村学校每年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到城市学校去学习。政府与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发达地区的学校与非发达地区的学校、城市的学校与农村的学校建立互助合作关系,开展公开课展示、专题研讨、学生交流等活动,形成城乡之间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长效机制。

5.完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合格证制度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合格证制度是确保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具备专业素质的基本保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对教师的选拔与考核上要严格把好教师质量关,只有取得英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才可参加小学英语教师应聘。对新上岗的英语教师进行严格的专业素质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成绩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参加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直至考核合格;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英语教学的教师要调离教学岗位。

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而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就必须得到重视。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农村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新课程才会得以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丽芳.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素质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5]纪国和,黄荣.新课标校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现代教育科学,2005(3).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7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在小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源源不断被引进到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当中,而词汇作为英语学习基础,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小学六年级词汇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学习积极性较低使得词汇学习效率低下,词汇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实现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的高效学习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一轮小学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对我国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实际当中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依旧采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正常进行。

1.传统的课堂角色仍旧没有发生变化。老师作为小学英语课堂的引导者,在课堂学习中将大量词汇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满足于英语词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英语词汇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缺乏必要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习深度的进一步拓展,影响了整个英语学习框架的构建。

2.评价学生的标准过于单一,将考试成绩作为词汇教学的唯一标准。妨碍了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提高,难以达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讨

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改善英语词汇学习的不足,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夯实英语学习基础,促进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严格英语教材的选取,使用编写更加科学的英语教材。教材作为英语学习的载体,其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率。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由何峰、齐迅主编的译林版小学英语,其在单词学习方面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这本教材中利用多种形式强化词汇学习,除了提供别具特色的单词情景应用以及标准的词汇发音练习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单词考查方式,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小学六年级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2.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学生词汇学习的引导者,我们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达到提升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目的,英语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而所具有的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构建不同的英语知识体系,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3.教学资源的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得教育资源多样化与优质化,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英语词汇的教学中,英语老师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学习活动的数字化,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参与到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数字信息对词汇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通过信息资源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词汇考查方式。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熟悉与掌握英语词汇应用场景与使用技巧。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场景不再固定不变,不再拘泥于课堂所固有的程序化安排,在更自由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燕.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9):42.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8

关键词:高师院校;英语教育;教学能力

一、引言

根据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教育部对原来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颁布实施,对培养小学或幼儿英语教师的地方高师院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实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型,培养出能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需求的师资,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而对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从而导致毕业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因此,要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除了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还必须提升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根据转型发展的需要,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或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调查,了解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英语教育专业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进而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优化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为小学或幼儿园培养合格英语师资。

二、调查方法和情况

此次调查对象分别为:一是我校2014届、2015届、2016届英语教育专业和非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二是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申请英语教师资格证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校学习了三年或四年,我校毕业生和本科院校毕业生对本校对学生所进行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情况、自身具备的英语教师职业能力情况等方面是清楚的。通过教育实习和教师资格证申请等过程,这些学生对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或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有了了解和体会,能够通过反思,发现我校英语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优缺点,并给予较为准确的评价。此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和以申请英语教师资格的非英语教育专业和本科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的对象。具体方法是,一是对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300多名学生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我系英语教育专业2014届、2015届、2016届毕业生,可信度与有效度高。二是通过观测,采集这三届学生在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时出现的问题和优势。毕业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从笔试(英语过级)和口试(全英语组织教学)两方面进行考核;而英语教学能力从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英语说课技能、英语教案撰写能力、英语课件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观测。非英语教育专业和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中,课堂教学能力测试主要从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内容以及课后说课,包括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学常规、教学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观测。三是随机抽取部分毕业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每一个毕业生三年来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建议。对调查情况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如下:1.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基本功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英语语音能力不强,发音不准确;语言表达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完整、不正确等。2.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板书能力差,具体表现为英语书写不规范、板书不工整、板书设计不规范等。3.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教学设计能力和教案撰写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不能把握所教授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4.英语说课能力以及与之匹配说课稿撰写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三、归因分析

通过调查和归因分析,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因素大致归纳为:1.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方面,虽然非常重视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取英力克英语习得模式以及各种方法和措施,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但从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方面来观察,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过程中,除课本内容外,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是非常有限的,具体表现在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的书很少,每个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学期不到1本英语课外书;课外听力训练内容也很少,具体表现在学生课外英语听力训练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如此少的英语语言输入量很难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英语语言输出,也就很难保证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才导致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和英语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2.在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近年来,虽然我校教育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设置上,教师教育课程比例相对于过去有较大的提高,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和理解掌握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反映在大部分学生除上课外,课外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也没有认真学,从而没有真正掌握应具备的英语教学能力。(2)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英语教育专业还没有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这样安排任课教师时,随意性较大,且任课教师不固定。任课教师在讲授教师教育课程时,大多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加之实践教学时间不足,也就无法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实践教学尚存以下问题:①校内实践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由于课时数有限,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之课外又缺乏相应的监控手段,导致学生不能掌握应有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因此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无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也不能完全用英语进行授课,才认识到掌握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的重要性。②因校-校合作缺乏“双赢”的合作机制,地方高师院校与教育实习基地之间只有形式上的合作,而且由于实习基地难以接收太多的实习学生,难以建立稳定的、集中的实习基地。这样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③地方高师院校大多数指导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教育教学实习指导教师,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实习指导教师不能全身心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实习指导,加之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思考与对策

英语教育专业的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育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实践取向”的原则以及调查结果与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1.夯实学生英语“双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全面构建系统化、日常化的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量。因此今后在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应加大学生课外英语阅读量和英语听力训练的力度,制定严格考核制度,做到系统化、日常化,常抓不懈,从而保证学生英语语言输入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加强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教师职业能力。(1)构建校内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校内教育教学能力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高效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是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根本保证。建设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才能保证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②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校内实践教学的力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从重理论学习向重实践教学的转变,采用微格教学或微课的形式,加大校内模拟教学的训练力度,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师教育课程群的教学中增强实践性,提高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和质量。③拓展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除了课堂的实践教学外,课外还可以拓展各种渠道,以“人人参与,个个提高”为原则,给学生搭建并提供更多参与、训练专业技能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如英力克专业实践周、英语之夏演讲比赛、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英力克之夜主持人大赛、毕业综合考核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2)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①制定和完善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施方案和监控手段,进一步规范教育实习工作。教育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实习指导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在教育实习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还是采用分散实习模式。与过去不同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网络的课程中心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适时监控,由教研室主任或教育实习负责人,通过课程中心定期给实习学生布置实习作业,学生完成实习作业后,及时将作业提交到课程中心,再由实习指导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阅,并提出实习指导意见,及时指导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指导实习学生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而且还可以适时监控、指导学生,有效地提高了教育实习的质量。②实施校-校合作或校-园合作的“双赢”的机制,加强与当地小学或幼儿园的联系,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校外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和保障。学校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与当地小学或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创建校—校、校—园合作“双赢”的机制,才能与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才能保障与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共同完成有效的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训练以及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应小学或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③聘请一定数量的当地小学或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这样才能有效地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才能有效地提高。

五、结束语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师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更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监控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的考核方式,创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

作者:洪学典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季银泉.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9

关键词:小初英语英语教学教学衔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教学衔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并在各个学科展开研究。“衔接”即“事物相连接”,教学衔接是指两个教学阶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是指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在保证相对独立体系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英语学习规律,从实际出发,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科学顺畅地连接,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自然、有效地进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的自然过渡,保证其连续性。

一、小初英语教学为何要衔接

小初英语教学衔接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这既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由英语教学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的具体差异及其内在连贯性所决定的。做好小初英Z教学衔接对于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

1.一般依据

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其根本目的是育人,但育人功能的实现首先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教学提出了内在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具体反映是:小学生好动、善模仿,模仿力和记忆力强,爱表现且好奇心强,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内容的表征还存在困难;而初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整体来说更加沉稳,不那么乐于表现自己,抽象思维得到很大发展,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表征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要求教学工作不能“一锅煮”、“一刀切”,必须体现教学的阶段性差异。而正是由于这种阶段差异的存在,才更加突出了教学工作对衔接的要求。如果说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为教学衔接找到了基础和依据,那么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则更凸显了教学衔接一脉相承的特征。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1],这种顺序的存在说明后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在学段过渡时更要注意这种承上启下的衔接关系。

2.学科要求

如果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各学科教学衔接的一般依据的话,那么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在连贯性以及英语学科教学在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具体差异则体现了教学衔接的学科要求。

(1)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在连贯性要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相较于数学等学科稍弱一些,但从内在的语言发展过程来看,英语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分小学、初中或是高中,中间不存在断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由于学制的存在,我们人为地将学校英语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习阶段,但学段的划分要遵循语言学习内在连贯性的要求,学段之间做好沟通和衔接。如果学段之间应各行其是,缺乏沟通,则可能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断层,学段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内容脱节,语言本身的内在连贯性大大受损,甚至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二是重复,后一阶段的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基础,后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重复,这样不但会造成英语教学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隐性浪费,更严重的是简单重复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停滞不前,贻误学生宝贵的学习时机。本世纪之初,教育部提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实际上反映了语言学习的内在连贯性,正如研究者所说,“紧紧围绕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特点出发,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是目前十分重要的工作”[2]。

(2)英语教学在小初两阶段的具体差异

英语教学须根据英语语言内在的连贯性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段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说表现在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不同学段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要求做好学段之间教学的衔接,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些差异。

首先,课程标准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具体要求不同。英语课程标准是对英语课程的总体规划和说明[3]。《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小学6年级毕业时应达到第二级,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较低;而《标准》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英语能力要求是三级,其中明显的变化是提高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词汇量、语法的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这一变化就要求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慢慢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否则如果小学生一升入初中,就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等可能会难以接受。

其次,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小初两阶段的差异。教学目标方面,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内容多是一些简单常用的句子,如见面问候语,或者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讲述简单的故事等。初中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加强对英语语言本身的规律性认识;教学内容方面,不仅内容量增加,而且更为抽象,仅靠简单的记忆不足以完成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对教师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学衔接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面对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敏锐捕捉学生的理解盲区或者错误资源,解开学生思维疑点。

最后,教学方式方法在小初两阶段的差异。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因此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差异。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教师会采用直观教学、任务驱动或者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方面效果较佳。初中阶段,由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转向对语言本身规律的认知以及语言能力的提升,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明显不同于小学,比如此时更多采用讲授法,更加强调对语法知识的传授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部分学生升入初一后,因对教学方法不适应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时,要主动寻找与小学阶段的衔接之道,教学方法多样化。

3.现实基础

如果说上述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一般依据和学科要求体现的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话,那么新课标的变化和教材的二次开发则体现了英语教学衔接的现实可能性。有研究者指出,新课标(2011年版)与原英语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与原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不同,‘新课标’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英语课程,这种设计旨在保证各学校课程的有机衔接,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4],新课标对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有机衔接的关注为教学衔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此外,现在也有很多学校的教师注意到了小升初教学衔接的问题,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优势的基础上,主动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实需求,这些都为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基础。

二、小初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是实现学生顺利过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现实诉求。笔者认为,教学衔接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战斗,它需要多方努力,系统优化,具体可以从扎根、定向、构架和落实四个方面的工作入手,将教学衔接落到实处。

1.扎根:学情分析

任何情况下,教学的起始点都应该是具有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对于教师来说,学情分析是其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者所具备的条件为依据,提供与学习者已有条件相符合的支持系统,教学过程的任何特征都应该由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那些要求来决定”[5]。学段衔接是个比较特殊的过渡阶段,要想实现学生的顺利过渡,更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扎根于学情分析。对于英语教学衔接来说,应该明确,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其实际的英语水平是怎样的?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处于怎样的层次?他们有怎样的需求?学生们的水平是否相当?是否应该采取分层教学?学生们比较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怎样的?倾向于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

2.定向: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在教育中是指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并使之发扬光大,把握学生缺点和不足,并帮助其克服与改正的过程。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学衔接的落实也颇具指导意义。教学衔接实际上通过诊断分析发现学生的优势特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培植呵护,使之发扬,认识学生的弱势短板或者学习上的不适应,尽快弥补或调整,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具体到小初英语教学衔接,就是要诊断学生在英语知识如词汇、语法、句法的掌握情况,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优势项与弱势项,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否适合中学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升入初中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做哪些调整以更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明确了这些,其实就为初中英语教学寻找到了基石,从而顺利将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科学地衔接起来。

3.构架:系统优化

教学衔接是包含教学目标衔接、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等在内的教学系统诸要素的衔接,因此要做好教学衔接,须树立系统思维方式,从教学整体构架,系统优化。具体到小初英语教学衔接,就必须要系统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实际达成的程度,衔接阶段的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小学阶段已达成的目标以及初中阶段要达成的目标来设计;初一过渡时期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坚持两个原则,既不断层,也不重复;教学方法在借鉴小学阶段多样教学的基础上灵活选用适合相应教学内容的方法,做到按需选择,多样综合。除了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考量,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比如信息技术资源。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学手段,在过渡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开展教学,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减少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技能要求高的恐惧,课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上提交作业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借助在线分析技术分析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除了对教师教的关注,还须考虑学生学的因素,比如该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特点等。

4.落实:中小合作

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是关涉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的,要想衔接得上、衔接得好,中小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唯有中小合作顺利、融洽,方能确保小初英语教学衔接得以可能。明白了道理、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有效推进中小合作的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应为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师创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中学教师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小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共同探讨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办法;另一方面,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仅会为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提供保障,而且会给各学科的教学衔接带来福音。

―――――――

⒖嘉南

[1]司文主编.一路洒满阳光:中小幼教育衔接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晓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16).

[3]靳玉乐主编.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商伟.新课标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教育部实行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它将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行为发生重大的转变。本论文主要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改变传统口语教学模式以及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三方面来阐释。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分析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媒介。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是学生获得有效输入和内化课内外输入并逐步转化成输出的最理想的途径,外语教学只有通过相互交往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保证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二千多年以来,师道尊严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封建社会里,为师之道,尊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知识与真理的化身,学生对教师俯首听命是天经地义的。教师的核心地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中心主义,“传”、“授”、“解”都是强调一个发送者的主体地位,一种至高无上的尊者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现代社会人的存在的前提要求:平等与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我们提倡,对话就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对话包含着平等和民主的核心思想;民主、平等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因为,教师离开了学生,或者学生离开了教师,都是不可能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口语教学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角色的主体地位思想,而是让教师和学生相互成为主体,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完整的主体,只有他们相互依存才能互为主体。

二、改变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中,一直以来,由于各级各类考试还不重视口语能力的考查,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认为读写重要的学生远多于认为听说重要的学生。大多数大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英语成绩是靠最后的一张考卷来评定的。一部分教师甚至也有这种想法,因而忽视了平时的口语训练。同时,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除了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学生也不会乐于参与。加上由于师资力量限制,我国小学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因此,改变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也就显得更重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最终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如何具体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语不同于母语教学,兴趣是学生学好外语的首要前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这种认识事物的兴趣。对于学生们羞于开口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渐渐消除他们的害羞心理。同时,为了巩固强化,教师还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口语练习机会。其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利用音乐、美术、游戏、竞赛、表演等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口语能力。再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单词结合起来,用吸引学生主意力的场景代替书本上枯燥的句子,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娱乐中学习了英语口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中,如果我们不清楚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不理解教改观念的转变,就必将在改革大潮中落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化和发展,新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正是因为这次课程改革,我才有幸及时地转变了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小学英语口语改革又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如何改变教学方法,而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型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