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5:56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1

内涵式发展的理性认识

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外延式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实现的发展,主体是国家,是教育发展在“量”上的体现。与之相对应,内涵式发展是通过提高办学质量达到的状态,主体是地方政府、学校,是教育发展在“质”上的体现。鉴于此,笔者认为,内涵式发展是指区域在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前提下,通过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整体优化教师、教学、管理等内部要素而实现发展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内涵式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

从主体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自组织的发展强调立足自身现有条件,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就学校而言,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在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依靠广大教师,借助现有教育教学设施挖掘潜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是节约型发展

从方式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节能型发展。“内涵发展追求的是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低成本运作。”由于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挖掘潜能实现的发展,必然也就是一种节约型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

从目的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和方式决定了其出现标准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每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生源结构各不相同。基础条件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发展路径和结果的差异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内涵式发展是个性化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发展不是没有原则的,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获得的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追求的教育状态,将这种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借助于某种载体,通过某种教育行为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就学校而言,内涵式发展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是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主要是由于二者在理念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者都强调学校是发展的主体

校本课程开发的强调“在学校中”,学校是校本开发的主体。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将校外力量引入到学校中来,但是这股力量主要起到辅助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学校的教师团队。反观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特征,其强调内涵式发展是自组织的发展,是依靠教师的发展。

(二)二者都强调基于学校自身条件的发展

“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强调学校在不依靠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依靠现有资源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的现有条件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与之相类似,内涵式发展也强调不增加投入基础上的节约型发展。

(三)二者都强调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促使学校在国家课程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办学思想、理想追求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确定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校本课程应反映学校的特色,即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特殊要求,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点上来看,校本课程开发与内涵式发展均追求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具有理念上的趋同性。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内涵式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并且校本课程开发更着眼于行为层面,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内涵式发展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内涵式发展策略选择

(一)树立课程开发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明确的课程开发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课程开发行动。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树立起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1.开展讲座、研讨,更新教师观念

在课程开发启动之初,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通过教研组活动和学校论坛等形式进行研讨,从而更新教师观念和教育者观念,让教师转变只做实施者的观念,意识到自己能够捕捉课程的开发时机,并展开相应的开发行动。

2.借助行政力量,描绘课程开发愿景

推动教师更新观念的外在力量,主要依靠学校领导的调动,这就要求领导更新观念,逐渐形成课程开发的共同愿景,不断创生课程开发的文化氛围,进而让大部分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观念,最终成为课程开发自觉自为的主体。

(二)规范课程开发行为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规划、实施和评价这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

1.设计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确定目标、拟定主题和选择内容三个方面。

目标的确定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导向作用。就学校而言,目标确定主要是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系统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课程领域,而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灵活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并将在长远意义上有助于学校特色彰显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当前看,校本课程开发既是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落实的可行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基于此,着眼于课程理念更新的时代诉求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继而在反思中探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进而指出其深化发展的路向,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旨趣,发挥其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属于舶来品,这说明深解其内涵同时廓清其外延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此,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专门探讨,认为其“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也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还有研究者着眼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分别探讨了依据不同基础框架、不同开发主体和不同开发范围的内涵[3]。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都无法回避“校本”这一内核。所谓“校本”,从本质上讲,就是立足学校当前实际,旨归学校未来发展。这一内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学校的具体实际,这包括办学传统、师生情况、现实条件等,即不能盲目开发;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被功利主义诱惑,不能为了创先进、争优秀而开发,以致陷入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泥潭;三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好开发的宗旨和限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赋权框架下进行开发。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有效融入开发的实践中。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检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也有助于推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纵深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迷思表征

1.理解失当的机械开发失去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固然是“以校为本”,任何忽视了这一内质的开发都是在开发伊始就失去基础的。开发校本课程,理所应当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而凸显课程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与价值。然而,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未能真正理解其要义,只是将一些名校的成功案例进行简单移植或者单纯模仿,表现出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机械倾向,使得其因缺乏自有根系而“虚弱不堪”。从局部来看,这有悖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让开发失去本应具有的活力;从整体上讲,这种机械主义倾向将阻碍校本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对课程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统筹失位的盲目开发缺乏动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及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多个要素,应综合考量各要素的联动与整合,这无疑是其开发的源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以各要素实际分析为前提的开发只能是盲目的,也是短命的。当前,一些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么只注重个体好恶,要么只注重社会反响,都未能从全要素的立场出发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路径,以致于让其因缺乏动力而日渐“消沉”。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为了打造所谓的特色学校而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筹码,这是尤其需要警惕的。盲目的开发不仅扭曲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旨,也给学校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3.监控失效的形式开发遮蔽张力

“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开发”的理解应是一个全过程概念,包括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价等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开发前的条件分析、开发中的实时监控到开发后的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不能缺少开发前、中、后的动态监控,否则势必会因调控的不到位而影响其系统功能和实际效果。当前,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种类之多样,形式之齐全让其看似进入全面繁盛阶段。然而,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只是繁荣了开发之“表”,而虚化了开发之“里”,使得表里难以兼容。实际上,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而让其因为缺乏动态反馈和后续的有效“供给”而失去张力,终将造成开发的缺憾。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因为这毕竟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有益探索。若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效落实到课程运行的实践中,必将给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然而,由于对其内涵理解的失当、条件统筹的失位、实效监控的失效等问题,使得其魅力被遮蔽。如此,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似乎“迷失了自我”,反思并正视现存的问题,正是为了校本课程更好地“再出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进路探寻

1.基于本质观的内涵重新厘定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来讲,理应在廓清其内蕴深度与外延广度中夯实研究本身的内涵基础。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对其内涵作重新审思,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的最早诞生来看,它不是本土的,而是舶来的。所以,要让其在我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必须进行相应的“调理”,否则可能带来“水土不服”的尴尬。二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研究的特点来看,多于面上的泛泛而谈,分门别类的具体探讨还处于迷糊阶段。具体表现为,在“是什么”的开发上,纠结于“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从什么”的开发上,还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特点;在“为什么”的开发上,还未能很好地处理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三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追查中来看,现有开发实践乱象丛生。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失准,使得相应的实践五花八门。比如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区别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等都亟待关注。为此,必须以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为起点,矫正这些乱象,进而确保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旨趣的更好实现。

就此而论,不以扎扎实实的概念界定和解读为起点的研究无疑是忽视了研究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必将滑向“风雨飘摇”的危险地带,最终也无济于推进实践的开展。因此,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的重新挖掘和厘定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得到迫切的重视。唯有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理论话语和体系,才可能有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也才可能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发展。

2.着眼系统观的各相关要素协同

“校本课程开发”是关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要素的整合性“事件”,这是我们已经具有的清晰认识。由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处理好相关涉要素之间关系,并基于彼此的和谐关系形成最大能效的“整合体”。

首先,学校与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作为校本开发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何种意义上进行课程开发,这既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赋权权限,也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应该在考虑教育行政部门赋权权限和本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尽力而为”的态度进行“量力而为”的实践,不应消极也不能冒进。其次,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校为本”,这是没有异议的,这里的“以校为本”可以理解为“以学校自身发展为本”“以学校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唯有“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是最要紧也最基础的。因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无不都是最终指向着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旨趣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都希望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毫不动摇地确立“为了学生”的理念。再次,学校与社区及社会的关系。现在的学校早已不是关起校门自我发展的特定场域了,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社区甚至社会融为一体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就是社区和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既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和社会相关资源,也要妥善处理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一些学校探索出的与社区或者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路子,很值得推广。直接地看,社区和社会部门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彰显了其共谋学校发展乃至教育发展的价值;间接地看,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使得学生真正在“做中学”,确保了未来社会所需之才的质量。

3.注重过程观的全程测度

从过程观的视角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其是一个完整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完整指的是这个过程既包括开发之前的准备环节,也包括开发之中的支持条件,还包括开发之后的反馈系统等过程要件;循环往复是指每一次的开发实践都将可能为下一轮的继续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实践的基础,对已有行为的调试和改进是新的开发实践的应然选择。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含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即“前考察”,指的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这里的考察既要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估价,也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确保开发的指向性要明确,而不是盲目启动。“中”,即“中监控”,指的是在校本课程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监控;这里的监控既包括对校本课程实行实效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践的胜任状况和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适应性监控。由于课程运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而预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实施的及时监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试以确保实效的达成。“后”,即“后反馈”,指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后,需要作出反馈分析;之所以要进行后期的反馈,是因为课程的运作是循环往复的系统,只有在每一循环结束之后作出效果评价,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才可能让下一循环的运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成效。就此来看,重视校本课程的反馈阶段,是新一轮开发与实践的起点。

从对校本课程开发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忽视,从微观上说都会影响校本课程本身的实效,从宏观上讲将最终降低甚至消解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发展的应有作用。因而,从过程观的视角全面测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在全过程中把脉具体阶段和环节是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品性的应然之思。

在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今天,教育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为“校本课程开发”孕育了沃土。一方面,学校在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增强了学校本身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尽显魅力,这是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的不理性等原因,使其步入机械、盲目、形式化等误区,因而渐趋“失落”,不免令人遗憾。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准确理解并审慎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基于此进行有效的实践,既是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迫切诉求,也是彰显课程建设助推社会风尚重塑价值之使然。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都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需要在反思中前行,“多角度的内省与反思形成的评价信息最终促成了课程的‘逻辑再造’,可以带来课程重建。”[5]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3]汪霞.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他[J].教育探索,2006(1).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3

关键词: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以扩大规模为主旨、强调数量增长的高职院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1]教育部教高[2008]5号也再次明确:“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2]而高职院校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3-6]

1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界定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7]。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办学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提高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出特色,造品牌,提升学校的整体“软实力”,从而使学校的管理、质量、水平、效率、效益等产生“质”的飞跃。

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为外延式发展,其实质为“量”的扩张,强调的是“改变形象”,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教师队伍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教学设施的改善等;另一种是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以追求是“特而精”为最高目标,强调的是“脱胎换骨”,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文化底蕴增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等方面。内涵式发展是量的科学发展,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模式具有其建设的动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结合、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医药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2.1办学理念个性化

办学理念决定学校发展,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品位之高,在于至高至大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8]高职院校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内涵,一定要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秉承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必须科学、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以保证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对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与内涵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六十年的办学传统进行了较好的传承与创新,理性设计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十分注重办学特色的打造,强化重庆医药高专人精神家园的培育,学校形成了七个办学共识,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灵魂,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前提,专业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打造特色是生命,强化创新是动力,政策支持是保障。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发扬“求同存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懿德善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遵循“弘德善教、爱生律己”的优良教风和“修德勤学”的优良学风。

我校坚持紧贴重庆和西部地区(办学区域定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办学面向定位),培养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重点办好普通专科教育,积极开办继续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主干专业优势比较突出,行业特色比较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2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

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是指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承担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政、校、企(院)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联袂153家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由政府、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类学校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集团发挥成员各自优势,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医院)、学校等各方面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平台,在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框架下,采取理事会的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互惠互利合作,实现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建设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社会服务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社会培训服务管理办法等11个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

2.3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就业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9]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修订和完善了顶层设计,固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2.3.1“校厂一体”模式,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开陆续办了重庆渝生制药厂、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重庆市明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明确提出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厂一体”的办学路子。具体做法:一是师生依托校办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二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教师科研项目实施带动学生实践培养;三是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的生产现场紧密结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实际应用的距离。近年来学校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重庆市首家校内Gmp模拟药品生产实训车间,生产实训车间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学生进行高仿真实训。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粉末直接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等中试试验的服务。实现了教学、生产、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的五结合。

2.3.2“引企入校”模式,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化元素。学校与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联手,成立“太极学院”、“迈克学院”、“康曼学院”。在大一新生中,学生自愿报名,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进入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共同执教、共同管理。学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并免试用期。合作企业设立奖助学金及特困生帮扶基金,并给予每生一定金额的安家补贴。

2.3.3“办校进院”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新格局。近年来我校与部分医院(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璧山县人民医院等)开展了“1+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办校进医院,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及部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在联合医院进行临床顶岗实习。其核心是:校院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共同搭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门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组建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及集体备课;共同组建由行业、医院、学校、毕业生及家长参与的多方质量评价体系。该模式实现了“病房里建课堂”,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格局。

2.4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的特点。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或更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工学结合教材、精品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等的建设。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本专业以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办学优势,改革传统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院校共育“1+1+1”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知识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原则,探索教学内容无缝衔接的系统化课程改革。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联合行业专家编写特色教材,并开设“系统化教学”改革试点班,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家长和社会反响较好。如2012年我校新生一志愿录取人数率为98.7%(重庆市、四川省为100%),分别高于2010年1-7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三本线以上为34.5%,分别高于2010年7-14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报到率为86.69%,分别高于2010年1-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高职高专院校前茅。2012年我校招生情况在中国教育在线和中国教育网全国高职高专报考热度调查中排名第六。2012年年终就业率为95.33%,分别高于2010年5-7个百分点。2012年度,我校在二级以上医院就业人数,占医院就业率的42.97%,分别高于2010年3-12个百分点。就业对口率均超过95%。社会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重庆市各大医院现任护士长中有50%以上为我校毕业生,如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1名护士长中有15名为该院与我校联合培养的学生,西南地区医疗机构药学、检验技术业务骨干70%来自我校毕业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担任国家部委、市级部门重要职务的管理精英,有获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有领衔学术研究的博导,有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等。在企业界,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和药房销售总监、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迪康药业董事长等均为我校毕业生。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想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

求,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由以前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坚持内涵式改革与发展,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以“特而精”为最高追求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并以竞争力高低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我们深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一定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2006.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R].2008.[8]

3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17):12.

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5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年10月号(下).

6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7董刚,杨理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解析与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7):8.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4

2011年,我校凭借多年“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被市教委确定为天津市首批24所“特色高中项目实验学校”之一。在市教委制定的《2011年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特色高中建设必须注重内涵发展的原则”。而“内涵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因为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精髓。那么,特色高中建设该如何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呢?笔者认为:

一、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内涵发展引领正确方向

教育理念是办学的价值取向,是办学的灵魂,它决定着办学的思路和策略,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办学风格。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就是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去因材施教,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所以说,“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是对“内涵发展”的正确引领和最佳体现。我校申报的“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科研项目,正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说,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去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提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创造出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新风格,不断适应学生、家长、社会对高中教育的新需求;才能为特色高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奠定思想基础,引领正确方向。

二、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为内涵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优良的校园文化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营造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知道:学校文化是指师生员工所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师生员工共有的信仰、期望和态度。优良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员工以强烈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进而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纯真、善良、理智的心灵,“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蕴含着这个道理。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员工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能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发他们为共同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可以说,优良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生命力所在。

我校在创建“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民主、和谐、严谨、有序”的主流校园文化氛围,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教育,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巨大育人功能。因此,精心培育校园文化,营造优良育人环境是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一项迫切而长远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约束、熏陶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为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以尊重人为管理前提,以信任人为管理方式。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师生自觉地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孜孜不倦地努力。

在管理中,要坚持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科学性是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校管理机制,注重管理的精细化,遵循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益。民主性是指民主决策,重大问题决策通过教师代表大会表决,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人文性是指在精神、情感和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位师生予以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因此我们要做到态度精心,过程精细,尽量避免出错。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上的错误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决不能用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教育无小事,学校管理要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所有细节,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我们在管理上特别注重用科学的管理实现学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同时我们注重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让团队内的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快乐,让团队内的教师具有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建立一种同舟共济的关系,真正把自己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为内涵发展提供中坚力量

教师是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策略都要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优质、特色作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点,着力扩大优质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这需要我们不但要把高中学校的硬件建设提升到现代化水平,更要把高中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到较高水平。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要广泛开展校本教研,锻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而鼓励、支持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要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整合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构建以学校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平台、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要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使教师在班集体管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实验等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适应创建特色学校的需求。

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个性突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落实特色高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关键。

五、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为内涵发展搭设展示平台

天津市教委在对“特色高中”进行概念界定时明确提出:特色的呈现既有整体性,又有标志性。其中,整体性体现在:鲜明的办学思想、浓郁的文化氛围、完善的制度建设、独特的课程设置、系统的培养方式等。独特的课程设置再加上普通高中应有的课程安排,这就要求特色高中建设要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

我认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就是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内涵”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完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理念,确立课程的服务意识,不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创造”适应“课程”的学生。要持续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跟踪,不断反思,逐步完善。要建立与完备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元评价机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以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说:学校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坚持教育创新、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教育发展和时展的必然要求,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内涵发展。

我推荐的书

?筅《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筅《学校文化研究》,赵中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筅《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生活的厚度,知识的宽度,思想的深度。

教学的成功最先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课堂上学做一名“懒”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快乐地研究,幸福地生活。

和桂森共事多年,作为同事、作为朋友,亲眼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历程,见证了他为之付出的汗水和一步步走过的艰辛,更见证了他锲而不舍、执著追寻自己教育理想的精神。

桂森1994年被分配到大港区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他不甘平庸,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默默地坚守和探索,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2002年,我作为数学教研员指导他参加天津市“双优课”比赛。从接到课题到上课只有短短一周的准备时间,备课、试讲、调整,他不断奔波于城区和农村,短短几天,人就瘦了整整一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情景图,他租车几乎跑遍了油田附近的每一个采油区。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他取得了天津市“双优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大港区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大港报》、《天津教育》等先后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04年,大港区面向全区招考教研员,他再一次脱颖而出,竞聘成功。新的岗位,赋予了桂森新的角色,作为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引领者,他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他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数学团队合作为抓手,努力推动区域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先后立项人教社“十一五”重点课题、市级研究课题,带动和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数学教学骨干。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5

近年来,番禺区教育局提出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区正致力于提炼番禺传统岭南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本土化、区域性现代学校文化体系。推动学校由“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申报的课题《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本课题主要围绕石碁古建筑的艺术特征及其岭南文化要素,研究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对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的目标、价值、责任和任务都不同,看似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实际是紧密依存。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地方课程由地方自主开发、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三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近年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看,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打造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传统文化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因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广州市高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将此项研究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呢?虽然,目前对特色课程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我认为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内涵至少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必须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精神;其次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课程建设能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打造不应只追求表面的“乡土特色”,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岭南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得更美一些,更具体一些。特色课程不但要有岭南文化的形式美,更要体现岭南文化的内容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是的,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地方文化课程的特色;只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和谐统一,才会使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6

【关键词】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已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发展上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规模适度、结构协调、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的过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通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内涵要素的建设与提高,以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建设发展模式。

内涵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起步早、质量高,其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学管理、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向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等创新发展转移;而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在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规范管理的同时,也要更新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新办高职院校如何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提升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探讨。

一、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障碍分析

加强内涵建设既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又是新办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新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往往存在一些障碍,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历史较短,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新办高职院校出现办学功利化、发展片面化的现象,在自身特色、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缺乏思考及科学认识,从而制约了内涵水平的提升。

二是学院的重心主要放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上,无暇顾及内涵建设,尚未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和考评体系。由于缺少管理制度的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引导,各部门及教职员工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内涵建设也变得无足轻重。

三是师资数量不足,双师结构有待优化,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许多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无法胜任实操课程的教学,这成为制约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最根本的“瓶颈”。

二、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东莞市政府举办的全新的高职院校,没有任何的办学基础,建校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硬件办学条件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在校生规模已发展到9000多人,招生形势火爆,今年新生报到率名列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61%,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根据“创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情况,及时从打基础、扩规模、抓校园基本建设转为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品牌特色,逐步迈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以上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拥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教师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已与25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大赛成绩喜人,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成效显著;国际化交流日趋密切,视野更为宽阔,学校声誉不断提高。笔者认为,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快和深化教学改革。普通本科以学科教育为主线,高职教育则针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其发展核心以专业为主。专业内涵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

高职教育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时代责任,肩负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技术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所以专业建设必须体现高职特色。

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图。新办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从一开始就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重点建设、以点带面。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院专业发展规划。构建了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等专业协调发展,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物流等制造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体系。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品牌专业建设工作;以家具、印刷和服装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学院现有6个院级重点专业都是围绕着东莞市支柱产业而开设,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各专业要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建立由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专家、教育专家、校友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开展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工作,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监控。

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我院对接企业需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基于职业活动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基于价值引导的情景化人文课程体系。针对新办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我院注重理念先行,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高职教育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课程专家所作的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年,便陆续启动了院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院级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每个项目给予2万到10万元不等的专项建设资金,激发了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院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了课程建设的全面开展,各项目建设做到了奖惩并举,严把建设的质量观,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均召开现场评审会议,聘请示范校的专家担任评委,对每个项目做出点评,提出建议,使全体教师受益匪浅,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也积累了一批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学院还积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进一步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2.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双赢态势,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中外合作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我院依托东莞企业多、经济发达的背景,积极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已与2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培养、定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学院已开设“意事特电子班”、“物流软件信息管理定向班”和“东莞青旅订单班”等多个企业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引进了东莞松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我院建设了“校中厂”及研发中心,与沃尔玛公司共建广东首家大学生超市,与香港HSp高速模型公司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紧贴企业岗位技术发展需要,校企联合开展项目教学与技术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接受企业生产环境的熏陶,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大多数专业已与1家以上500强企业开展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还积极鼓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合作,围绕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需要,开展技术应用与工艺创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由于经济、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全球一体化,使得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加强。新办高职院校借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课程体系,互相交流学生,互认学分,既可以少走弯路,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跨国就业的竞争力,又可提升学院的知名度。我院借助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地域优势,积极加强粤港澳台四地合作,搭建了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借力登高,吸收外力发展自己。

3.适应高职教学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新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太合理,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及师生比要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引进力度,有计划地引进优秀的应届研究生和博士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学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吸引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到学院任教。二是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培训,支持与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双师素质”教师。三是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引进或聘用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和行业专家来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学时比例。四是建立健全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新手培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院通过上述种种举措,广开渠道引进人才,多策并用培育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为学院的内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抓内涵建设,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地方,文化引领非常重要。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发展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落脚点。我院着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完善了校园标识文化建设,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报、学院专题宣传片和宣传册样样俱全。二是以学院精神、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既广泛开展通识教育,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又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把企业文化融于学校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着力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创新艺术节、技能节的形式与内容,将其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品牌。四是建立学院演播中心和一些标志性文化工程,提升了学院的文化涵养和品位。

总之,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乔万敏,刑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2]刘晓,石伟平.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89.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232-02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实施首先是从课程建设开始的。我们曾经一度将课程建设的好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准,课程建设几乎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一片繁荣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背后,却出现了学校内涵建设过程中重心的偏差,许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所建设的课程对该课程所服务的专业支撑度不高,似乎是为了建设课程而建设课程。于是在政策引导之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心便转到专业建设上来,开始系统讨论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与考核等问题。这一阶段以“说课”、“说专业”为代表的讨论活动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起来。

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在课程涵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强,实践弱。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过多强调理论、理念等理性方面的内容。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各示范院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办学模式,各示范专业也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有一套自己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但究其本质其实是大同小异,似乎有玩文字游戏的嫌疑。过分强调办学特色,有将办学特色凌驾于教学质量之上的倾向。

2.雷声大,雨点小。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强调课程建设,但是真正扎扎实实开展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每个高职院校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全面的建设规划,有完整的建设方案,但实际落实情况不到位。

3.单干多,系统少。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作为指挥棒,以此为标准建设的各门课程互相之间缺乏关联性,未能体现专业框架下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和特点。(1)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能力是指在职业的某个岗位完成具体的岗位工作的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工作质量三个环节。因而职业能力与单纯的操作技能是有区别的。(2)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和技巧,因而课程内容就必须与职业活动紧密关联。必须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而陈述性的概念和原理知识为辅助内容。(3)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以岗位工作过程顺序为主线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符合岗位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011年9月,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一体化改革与实践项目组成立。截止到2014年12月,本课程改革已开展四轮,课改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同行的高度认同,进而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推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根据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练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加工质量分析、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培养目标通工艺、精操作、会检验。

(2)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工艺编制、机床操作、质量检验三个方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训基地在制产品,选取四个能代表零件表面加工几何要素的典型零件和一个部件作为载体,将课程内容融入到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个学习任务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3)由易到难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根据选取的载体,对每一个学习情境,以零件生产过程为主线,编排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情境由若干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串联而成,按工艺流程,几何要素不断叠加、难度不断递进、学生工艺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石伟平.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3(11):89-92.

[2]周养萍.《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2013,(07):25-26.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8

学校占地面积__公顷,建筑面积__平方米。校园改造后,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现拥有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保管室、陶艺室、档案室、美术陈列室、多功能教室等各一个。

自特色学校挂牌以来,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始终将美育特色教育内涵的再拓展与再延伸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学校以清华英语“一条龙”教学实验和低年级英语说唱教学为切入点,将学科教学与美育特色资源进行整合。近年来,学校着重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为发展平台来整合学校有效课程的“资源库”、彰显校本课程的“软实力”、延展课程涵养的“文化场”,藉此以拓展特色教育的内涵、提升特色教育的品味。

1、特色教育的精神内涵:至善至美

2、特色教育的办学目标: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3、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

4、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全员美育、全程美育;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5、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以教育科研引领特色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品位。

6、特色教育的培养目标:“合格+特长”: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全面发展。

7、特色教育的发展模式:(1)拓展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校本课程;(2)构建“美育大课堂”(以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为主体)。

自19__年起至今,我校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迈出了三大步:

1、创建阶段(19__—19__年):自19__年起我校开展了以“培养美术特长”为突破口的“优化整体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19__年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领导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授予我校市两星级“美育特色学校”称号。从而确立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的特色办学思想和“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目标。

2、发展阶段(19__—20__年):尤其是在20__年后,在区教育局“一校一品”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调整办学思路,延伸拓展了美育特色教育的空间和内涵。我校把中国传统艺术——剪纸和陶艺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剪纸、陶艺校本教材,并纳入课堂教学;同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并积极参加相关的陶艺竞赛和交流活动。初步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发展模式,在20__年市教育局组织的特色学校验收评估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

3、提升阶段(20__年至现在):20__年和20__年,我校在编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时,定位了我校美育特色教育发展的发展目标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品位,争创省级美育特色学校。明确了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策略为:以课题研究引领美育教育内涵的延伸与拓展。在省陶研课题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我校在研的两个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和一个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为突破口,做到美育教师人人有课题,事事能研究,在全校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从而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实施途径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给与美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回顾我们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创建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特色求发展以美育塑新人”,是在一片朦胧中探寻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发展阶段,我们的口号是:“特色引领,深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地看到特色学校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流行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潜力;提升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我们认识到,只有把课程文化这个载体做强做实,特色教育才有“本”可依。

总结三个阶段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工作或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由于各校的内外部环境、各种教学设施(含师资、设备)、学生构成(本地、外来儿童)等方面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有适合本校优势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资源。

为此,我们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了《健康路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美育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对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了初步的设想,确立了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美育为先,人文见长,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

经过反复论证,学校决定抓住陶艺、书画、剪纸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在普及方面,学校以课题组成员为主编写的校本教材——《陶艺》作为课程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施。至目前为止,我校已完成1-6年级陶艺、剪纸课的普及工作,低年级每周各有一课时的陶艺、剪纸课,中、高年级均能保证每周两课时。真正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校还在各班培养了剪纸、陶艺、书画骨干,带动各班开展活动,定期举行全校剪纸、陶艺、书画比赛;在提高方面,学校组织了兴趣小组,请专职教师辅导。首先,以美育渗透为手段,构建和谐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整合美育资源。

这方面我们主要以正在做的几个课题的研究为切入点:

我校是马鞍山市首批清华英语“一条龙”实验学校之一,自2003年以来,分别以三个省级课题:《清华大学“大、中、小一条龙”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马鞍山市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小学英语低年级说唱课实验研究》为平台,一直坚持对低年级英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几年的低外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因此我们选取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歌谣作为校本研究重点进行了低年级英语说唱课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我们分别从低年级说唱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说唱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说唱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说唱课与清华一条龙英语教材进行教学整合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

在三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低年级英语说唱课”,制作并使用了三本一套的校本教材—《说唱集》,在说唱课教学中探索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说唱课教学模式。

为推广、拓展省陶研课题和美育校本教材的研究成果,我校申报了另一项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于20__年1月开题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各年级段的不同学情,对三个学年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以贴画写话为主要形式。教师对写话的内容并不做过高的要求,只要是写清楚图画的内容即可。随后,发展为孩子自己为写话配图,这更加体现我校的美育特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美有了初步的概念,能够做出普通的陶艺作品,画出自己想画的画,并且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能用一些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作品制作的过程,以及一些感受。

中年级以剪报写话为主要形式。采用周记的方式,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每个月教师规定主题或自定主题制作一张手抄小报。这是对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培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日益加强,这一学年段的综合性学习以了解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为主。采用小小新闻发言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理解的能力。每月一张小报的形式继续保留,主题为要是自定,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空间。

该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为: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以美育资源为依托,营造校园“美术园”,提升环境育人的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特色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样,能共同铸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情境化的“美术园”,把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美育资源,结合美育特色,重点加强了“美育大课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实施“画廊”工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校园进行整化、美化、人文化处理,精心设计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赋予学校的每个细节都有育人功能。在校园走廊和班级设立了“美文、美字、美画欣赏栏",学生的绘画、剪纸获奖作品被制成精致的画框悬挂在教学楼的每层走廊和楼梯间;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活动地点都有学生亲手绘制的校园文明警句,既有警示效果,又充满美感。

二是举办每学期一次的“班级文化”评选活动:我们以“小画廊”、艺术园地、班级艺术角为美育文化宣传阵地,发动师生,对班级文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定期开展交流、评比活动,在“人人有作品、班班有创意”同时,让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

同时,利用学生课间时间,在校园广播网中播放学校自己制作的《艺术星空》内容。近年来,学校还举办了多项大型参与性的艺术活动和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陶艺、剪纸作品展等。欣赏音乐、参观画展逐渐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1、特色教育的发展还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是缺少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入的科研指导,使特色教育活动总是局限于经验水平上。鉴于此,我们将加强教科研的整体规划和行动实施的力度,加深对特色教育的深刻理解,坚定发展特色教育的决心,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分解特色教育的要素,探寻各方面的规律,发现新的生长点,加深、拓宽特色教育的发展。

2、校本教材体系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专、兼职美育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培训,重点解决在已完成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完善剪纸校本教材,编制美育校本教材的体系框架。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9

关键词:涵盖面,问卷调查,医学英语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12522277)

引言

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加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提高获取并掌握医学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的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工具参加医学实践和学术交流。而我国目前中医院校尚无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结果是大多数院校只是讲授一些科普医学英语,更达不到到教育部把学生分成3个层次进行分级教学的要求。而且医学英语课程大多处于选修地位。

1.一般资料和方法

中医院校专业英语必须涵盖的内容及其深度和广度等问题采纳的是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三个层次教学的每个层次上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的研究先采纳开放式问卷调查,总结其结果后,又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医学英语课程设置顺序的研究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而后又通过对比教学的形式。医学英语课程应该开设的最佳时间段的考察采取的是封闭式调查问卷。被调查对象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工作一年以上的临床医生。发出问卷30份,成功收回27份。

2.结果

中医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必须涵盖的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

在中医院校医学英语必须涵盖内容的调查中,被调查的27人均认为必须学习中医英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必须学习西医英语和临床与科研英语。深度访谈获知,未选科普医学英语的人认为,医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公共英语基础和医学知识,不开设科普医学英语不会影响医学英语的学习。

医学英语教学应该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提示绝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大学医学英语教学应掌握在全科医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即大内科和大外科医生应该掌握的各科医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三个不同层次上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考察结果见表1。

三个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对学生有动力作用、有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基于这一理念,课题组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对五种能力上三个层次的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进行了考察,结果70%以上的受调查者支持表1所示的水平要求。

深度访谈发现,受调查者认为,医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一般要求的学生虽然在课程的有限时间内不能学到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水平,但必须掌握医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表2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81%)认为应该把有限的医学英语学习课时分布到第三个学期以后(包括第三个学期)的整个大学学习中。开始于第三个学期是因为医学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机是学生拥有两个学期的医学知识和通过了大学英语4级考试,而医学英语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充分吸收消化的时间。这和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4年不断线的要求相巧合。

3.结论。中医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的课程应设置在第三到第八学期,教学内容应该涵盖中医英语基础、西医英语基础、临床英语与科研英语。因为中医英语术语生词少容易学,而西医英语生词量大,在学习中医英语过程中会学到一定量的西医英语词汇,这样便给学习西医英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中医英语基础应该在西医英语基础之前学习、临床与科研英语在后。医学英语的深度和广度应掌握在全科医生的知识水平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要求的学生达到能进行科普医学知识的交流、较高要求的学生能带有困难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交流、更高要求的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交流。实现这样的设置,结合词素学习策略[4]、思维导图策略[5]、联想策略、视觉表象记忆策略、角色扮演、学生讲座等教学与学习策略,我国的医学英语教学就会走向规范化,教学水平就会很快和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内涵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江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6-0049-05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我国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各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制约性因素,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在此,以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一、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随着部分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逐渐减少,高职教育总体规模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一些高职院校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好的办学综合条件,基本保持了招生规模。但是,由于生源总量日趋减少,本科高校对生源吸引力更强,而且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流向国外,因此江苏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规模难以为继的压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成为现阶段江苏各高职院校力争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和着力点。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办学力量组织上由高职院校“孤军奋战”变为“集团作战”。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组建江苏商贸职教集团,经过不断努力使其成员发展到212家,其中核心成员82家,以此为平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整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从而成功建立起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1]。

二是在办学方式上努力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使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更好效果,以学校“1”为发展主线,与多个企业进行合作,以此为依托,形成“1+n”的“前校后园”新格局,进而致力于“创新在院校,创业在科技园区,实业发展在产业园区”,由此加快了将本校建成全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的进程[2]。

三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原则。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注重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证书与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并通过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办法实现产学合作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3]。

四是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相关产业对高职人才技能提出的高要求,适当精简理论课教学内容,注重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比例由以往的前者小于后者调整为1:1,促使毕业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均达到2.8本,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使学校招生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

五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立足电子信息产业,面向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适时调整传统专业,着力扶持新兴专业,形成了“契合产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在课程建设方面,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模拟工作情境开发课程内容,依据工作内容建设课程标准,遵循学做合一原则实施课程教学,近年来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计101门,其中有十多门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

六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借助建设省级示范院校的契机,确立了“立足苏州本土,培养专门人才,紧跟转型升级,提升技术能级,定位先进制造,突出创新特色,扩大研发平台,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据此投资2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6]。

二、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各有关方面组成的集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体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化主体,其相互之间的联合越广泛、越紧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势就越明显,从而成效越大。只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相互联合的这种多元化主体的作用,才能使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第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依托。校企合作的深度既取决于企业的积极性,又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体系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只有这三方面不断得到推进和强化,才能更有效地深化校企合作,增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第三,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只有既注重专业结构的行业性、合理性,又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精炼性,并突出每门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才能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建设综合素质更高、业务能力更强、结构更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水平,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充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五,在办学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突出行业特色与充分适合实际需要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江苏现有的高职院校各有其办学的行业特色,如工业、海事、化工、信息、交通、铁道、机电、经贸、健康、旅游、轻工、建筑、食品、农林等高职学校。在突出行业特色的同时,学校还普遍利用各自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及其他教育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拓展办学领域,同时举办在职成人教育。这样做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有助于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从而确保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出现新变化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程的实施,江苏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变化:一是传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相对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明显增多;二是传统产业中的“夕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减少,新兴产业与正在形成的“朝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三是在传统产业中,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迟缓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进展较快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四是各产业普遍对较低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对较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五是现有产业大多对以前属于热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减少,对以前属于冷门的某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多。

(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必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讲,一是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认清努力方向,服从统一指挥,顾全整体利益,注意善待他人,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二是具有更强的刻苦专研精神,既能很快适应现有专业技能工作的需要,又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能积极进取,有较大作为;三是具有更强的自律意识,能注意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做到让领导放心,让所在群体满意;四是具有更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能注意搞好与各有关方面人员的配合,同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五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等等。但就高职毕业生的现状来看,与上述要求相比显然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部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还有不足

近年来,江苏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做法无疑值得称道,但其中部分学校在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上还存在某些不足。一是有些学校领导对内涵建设的指导能力还不够强,往往把加强内涵建设当成一种口号,落实的思路不够清晰,办法较为简单,缺少创新;二是有些学校的教师培训派出人数少,锻炼时间短,以听讲、观摩和尝试性实践体验为主,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的状况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三是有些学校不适当地采用学生评教手段,并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比和工作待遇挂钩,以致多数教师想尽办法取悦学生,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不足视而不见,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有些学校在技术服务、科研攻关等深层次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

(四)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的合力还不强

一是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增加高职院校投入,加强高职教师住房、健康等保障,协调行业、企业为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等具体事情上,其应有的主导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致使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些问题成为长期存在的难题;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促使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和体制上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现存一些关键性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有一定局限性;三是一些行业组织和企业虽然承认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限于眼前直接利益的考虑,又往往把支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当成一种额外负担,不愿为其投入精力;四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争取得到其他各有关方面支持的过程中耗费精力不少,但因相互之间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对等,即多属于求人办事,便浅尝辄止,因此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四、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应设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如常务副省长)牵头,包括发展规划、财政、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管理与教育等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专家参与的职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从政府层面负责处理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各项工作指导、各方组织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等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日常工作。由此,从体制上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的主导作用,确保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产生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需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机制

要在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工作机构的指导协调下,促使行业协会和企业凭借其掌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分别与相关高职院校一同就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需要新增哪些专业、专业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主要应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定期进行调研,据此就近期高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提出参考性意见或建议,并就其下一步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使之成为相关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高职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相关工作机制

应从思想、政治上更加关心教师的成长进步,在认识和处理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上注意征求教师的意见,使其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中坚力量。应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轮训制度,使其按规定分期分批到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深造,或到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先进的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增加投入,使更多的高职教师每隔5~10年左右就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应注重解决高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相对报酬下降、买不起商品房、缺乏幸福感等问题,支持高职院校集资在校园周边选址建保障性住房,使住所与学校相距较远、交通不便的众多教师将上下班路上花费的大量时间省出来,用在更有益于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事情上。

(四)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之由侧重形式上的检查和量化考核向侧重保障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转变;二是基于教师普遍能够自觉、积极地从事本职工作这个事实,对其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应注意宽严适度,允许教师在符合教学规范性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灵活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三是从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机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现在较流行的由学生主要依据个人情感给教师打分,而相关管理部门据此给教师以不同待遇的简单化做法,同时鼓励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优缺点认真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内容、方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以避免许多对学生学习从严要求的教师因所受待遇不公而产生不满。

(五)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及相关工作机制

应由政府在组织各有关方面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及具体措施,如可规定校企合作项目在纳税、缴费、用人、用地、用资金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付出得到相应的补偿。应由政府专门指导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机构负责,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人才定期交流制度,保证校企双方通过经常性的人员互派,让高职教师在企业高技能岗位上得到锻炼,同时让企业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学岗位传授专业技能,由此使高职院校整体上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提高。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举办“校中厂”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与企业长期保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六)构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新模式

在产业转型升级对本科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的现实情况下,应通过科学评估,让符合本科办学条件的高职院校根据相关产业中某些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本校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单独举办或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办高职本科教育,使以前基本只限于专科层次的高职办学模式进化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模式,由此促使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高职教育对生源的吸引力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惠英,朱璋龙.校企深度合作共育职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10-20.

[2]杨青,裴中岐.高举产学研结合旗帜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1-23.

[3]李颖.强化“三位一体”办学特色推动学院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11-17.

[4]钱勤元,金南东.搭建高素质高技能型海事人才高地[n].中国教育报,2011-11-18.

[5]黄君录,盛定高,于正权.提升质量谋发展之道聚焦走特色创新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2-21.

[6]马长世.职业教育要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n].光明日报,2011-10-11.

ResearchontheConnotation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industrial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

——takingthepracticeoftheConnotationDevelopmentofJiangsu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sanexample

QianJi-kui,JinBang,wanGXiao-mei

(nanjingRailwa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nanjingJiangsu21003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