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4:32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1

关键词温室蒜苗;栽培技术;北方;冬季

中图分类号S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2-0066-01

北方冬季日照时间短,温度不足,温室内不适合生产果菜类蔬菜,蒜苗依靠蒜瓣贮藏的养分供其生长,对日照、温度要求不严格,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播期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价格的高低确定播期,而且用工少、管理简单,可以充分利用冬闲季节的劳动力,在温室内进行立体栽培和多茬次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栽过蒜苗的苗床还是培育其他蔬菜苗的良好前茬,所以温室蒜苗是冬季生产较佳的选择[1-2]。

1品种选择

营养来源于母瓣,一般用白皮狗牙蒜,也可用当地紫皮蒜(但采收后需经过生理休眠期,否则苗不齐且萌芽不全)。应选择鳞茎肥大充实,未受冻害、撞伤或伤热变黄萎缩者,直径最好在4cm以上的蒜头作蒜种,蒜瓣大养分足,抗病性强,蒜苗长势旺,茎粗白长,优质高产,商品性好[3]。0.5kg干蒜可收蒜苗0.5~0.6kg以上,直径4cm以下的只能收0.40~0.45kg。

2整地施肥

宜选疏松的土壤。同时进行施肥,可施腐熟的猪粪7.5~10.0kg/m2或尿素0.05~0.10kg/m2,然后翻2遍,深10~15cm,不宜过深,耧平畦面做畦,畦宽1.0~1.5m,畦埂宽15~20cm,也可利用温室空隙地或木箱、陶盘层架栽培,准备好覆蒜用的细沙。

3栽蒜

3.1蒜种准备

应根据温室的生产面积、市场的需求情况、计划栽植的茬次及贮藏能力来确定购买蒜种的数量,一般每茬用蒜种15.0~17.5kg/m2,蒜头大的要用20kg/m2以上,买回后挑选分级,头一茬先栽小蒜头、蒜瓣和出芽蒜。如果同时栽种,要在分级后栽在不同畦或畦的不同位置,以使蒜苗出苗整齐并且分别管理,错开上市时间。

3.2扣温室膜、泡蒜

在第1茬栽前10d扣膜晒土提温,前一天把要栽的大蒜放在室内清水里泡12~24h(山东大蒜皮薄泡2h即可),使蒜头充分吸水,原则上是泡至外皮可以用手摸掉,有柔软感,浸透水的样子即可,每100kg干蒜泡后可达150kg左右,捞出控水后,在蒜头上覆盖草苫等闷8~10h。最好把茎盘和蒜薹挖掉,挖去后发根快,出苗齐,可促进高产。若不挖,发根慢且下部发根易顶蒜,苗不平,收获时高矮不好掌握。方法是把一个钉子尖砸扁,下安木把,形如小刀,用来挖去茎盘和蒜薹,注意不要散头。

3.3栽蒜

从畦的一端开始摆蒜,要摆紧摆齐,在空隙处有蒜瓣填充(秋冬茬土温凉宜摆紧一些,立春后温度升高,宜松一些)。摆蒜时,蒜头大的向下深按一点,小的轻按,让蒜头顶部平齐,以免收割时高矮不齐容易碰伤蒜种。一个畦摆完用木板轻轻拍平,使蒜瓣与土地紧密接触,上部覆沙2~3cm后浇底水。如有沙子下漏处,必须填满沙子,注意整个畦面的平整。为充分利用温室,可搭2层架子栽培[4]。

4栽后管理

4.1水分

根据沙子含水量、温室温度、蒜苗长势、生产茬次、上市时间灵活掌握浇水次数和量。一般栽植后3~5d新根就开始长出,这时应浇1次透水。待苗床稍微呈现干燥后,用宽大木板依次将苗稍加镇压,使新根与土壤密切接触,并促其向下生长。在苗刚出土时,再覆盖1cm左右的细沙,这样处理后的蒜苗嫩绿、白长,质量好。在整个生育期应经常注意适量浇水。通常第1茬蒜苗共浇水3~4次,浇水过多,易使根系腐烂。苗长至10cm时浇第2次水;第3次水在头茬蒜苗收前2~3d浇,水量要适宜,浇水量15kg/m2左右;当蒜苗割完头茬以后长至3~4cm时再浇水1次(蒜苗伤口愈合后进行,否则烂瓣);一直等到第2茬蒜苗收前3~4d再浇水1次。浇水应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在20~30℃范围内不至于降低土温,浇水时使用喷壶喷洒。

4.2温度

生长适温:白天20~28℃,夜间18~21℃。温度过高、过低对蒜苗生长都不利。室内温度应参考适温范围调节,白天应尽早争取较高的光照,以增加热源,保持室温,温度不够时要及时生火加温,蒜苗出土后,要用透光的草帘覆盖,造成散射光照条件。温度过高时则用放风、盖帘子等措施降低温度。

出苗前温度管理:昼夜温度都应保持25~30℃,促进出苗。4~5d出齐苗后降温,白天20~25℃,夜间15~18℃。收割前3~5d室温降到18~20℃,以提高蒜苗质量。若栽培面积较大,从开始收割到出售间隔时间长,应进行降温管理,但整个生育期最低不能降到15℃以下。

4.3施肥

虽然蒜苗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蒜瓣,但为取得较高的产量,也可以在苗高5cm后,每隔7d喷二铵300倍液1次,二茬蒜苗长齐后,喷3%硝铵水1次。每次施化肥后,都要喷清水2遍,以免发生肥害。

(下转第68页)

(上接第66页)

4.4病害防治

温室栽培的蒜苗一般很少发生病害,但如果管理不当会发生腐烂和黄梢。温室蒜苗发生腐烂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太弱或长期无光、温度偏高、床土水分过多等。黄梢是加温温室跑烟熏烤或浇水不当所致,应加强光照、温度、水分等的管理[5]。

5收割

在水肥、温度、光照条件适宜时,栽蒜后20~25d,苗高35~40cm,当叶尖部开始打旋、叶鞘有倾倒时及时收第1茬苗,收割早产量低,收割晚易倒伏或烂叶。然后再隔20~30d收割第2茬,苗高可达30~40cm,以后温度降低,蒜瓣营养消耗量较大,第3茬会较矮。应在早晨或上午进行收割。收割位置:如果还要割下一茬的话,割时离蒜头0.5~1.0cm处(黄白交替处)下刀。如果是最后一茬,应割深一些,以不带蒜瓣为准。蒜苗产量:每0.5kg干蒜可收蒜苗0.6~0.8kg。若蒜头较小、栽培条件差,则可能只收0.5kg或者不到0.5kg,所以种植温室蒜苗前一定要做好调查,核算成本,干蒜太贵或蒜苗便宜都不适合种植。

6参考文献

[1]鲁淑艳,郭俊儒,朱子有,等.温室蒜苗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2):115-116.

[2]董继福.日光温室蒜苗高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04(2):54.

[3]鲁淑艳.温室蒜苗高产栽培技术[eB/oL].(2011-03-31)[2013-04-02].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758.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2

关键词春蒜苗;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4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5-0099-01

青蒜苗以风味独特、质地柔嫩、富含多种营养要素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在云南省大多地区,青蒜苗栽培主要以秋播冬春收获上市。而反季蒜苗是指春播3—9月上市的一种生产方式。云南省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夏季具有中高海拔冷凉山区适宜发展青蒜苗的反季节栽培,而这些区域往往又是交通、文化欠发达、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青蒜苗反季节的产业化进行,惠及广大的贫困地区农民。同时反季蒜苗的生产及其产业化,对满足市场消费亦有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云南农业大学与剑川县农业局开展县校科技合作,选育出适宜反季栽培的大蒜专用新品种剑农春蒜一号,在剑川县2200m的高海拔冷凉区冬春播种,初夏收获青蒜苗。由于该时期市场缺乏优质青蒜苗,剑川县反季青蒜苗独特的栽培方式,其产品畅销于昆明、攀枝花、成都、重庆、广州等大中城市,由于是反季上市,其价格极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蒜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冷凉山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致富途径。

1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反季生长的专用品种,如兰坪蒜、剑农春蒜一号等品种。也可选用经驯化后能贮藏至冬末无干瘪的成都金堂软叶蒜、河口软叶蒜等品种。种蒜要求蒜头完整、无畸形、无病虫伤、无霉变、蒜瓣饱满、蒜瓣较大、辣香味浓,栽培后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蒜瓣。

2种蒜贮藏与处理

反季栽培专用兰坪蒜、剑农春蒜一号品种其繁种基地位于海拔2900m左右的高寒山区,种蒜成熟期一般在8月中旬。成熟采收后,应带叶扎把晾挂于阴凉通风处贮藏,播种时销售给青蒜苗种植户。但由于种源较少、市场竞争力强等关系,往往种蒜刚收获尚未干燥,就有大量种植户到繁种地抢购,导致种蒜后熟不充分、贮藏中出现霉变等问题。为此,建议收购来的种蒜,一定要摊晾在阴凉干燥的场所(如木板楼上),厚度约10cm,并用草席等通透性好的覆盖物覆盖遮光。每隔2~3d检查翻动1次,如发现有变质霉烂的要及时拣除,通过精细贮藏管理直至春节前播种[1]。大蒜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超过25℃难以萌动。播种前对蒜头进行分瓣、摘除底盖,按蒜瓣大、中、小分级待用。播前用冷水浸泡种瓣6~12h后捞出沥干水分,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可以杀灭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的病菌。多菌灵用量为浸泡种子重量的0.2%~0.3%,浸种完毕即可播种。

3整地做畦

栽培地应选择海拔2000m以上、春季回温较慢的地区,选择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鸡粪土的田块栽培。种植前深翻犁耙,确保泥土疏松细碎平整,除净杂草,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5~60t/hm2,并与泥土混合充分,按宽1.5~1.7m开沟做畦,沟宽30~40cm,深25~30cm[2]。

4适时播种

每年1月上中旬播种,最晚不超过1月底。播种时行距8~10cm,株距5~7cm,用种量约4000kg/hm2。开浅沟条播或直接点播。播种深度以微露蒜瓣尖端为宜,播完后覆以1~2cm厚的细土,再用稻草、青蒿等覆盖,并灌水保湿[3]。

5水肥管理

大蒜为浅根性作物,喜湿怕旱。云南省春旱较为突出,反季春蒜苗水分管理极为重要。整个青蒜苗生长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在种蒜退母期可适当控制浇水,有利于延长退母时间[4]。追肥以施速效氮肥为主,第1次追肥于齐苗后30~35d,可用尿素6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对水淋施;20d后进行第2次追肥,用尿素75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硫酸钾45kg/hm2对水淋施;第3次追肥于齐苗后70d左右,用尿素12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硫酸钾75kg/hm2对水淋施。每次追肥后,应立即向蒜苗喷洒1次清水,冲洗去叶片上的肥液[5]。另外,还可以在幼苗生长盛期采用根外施肥来促进植株生长,可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d喷1次,连续3次。

6中耕除草

齐苗后土壤板结,要抓住叶片封行前进行1次浅中耕除草,同时通过中耕可减少土壤水分蒸腾丧失,达到减少浇灌次数、提高地温的目的。叶片封行后出现杂草时只能人工拔出,不宜中耕[6]。

7病虫害防治

经过多年的生产调查,反季栽培青蒜苗常出现的病害有大蒜病毒病,退母期偶有生理性黄尖现象;虫害主要有蓟马、潜叶蝇、蝇蛆等危害植株叶片和根系。为此针对无公害栽培蒜苗,主要采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7]。如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栖息场所;在植株退母前期及时追肥补充植株养分供应;施用厩肥时要经过充分堆沤发酵处理杀灭虫卵,减少蝇蛆危害;3月气温开始回升,要及时插蓝板、黄板进行诱杀蓟马、潜叶蝇等成虫,以减少虫口密度,切断虫害传播病毒机会。如出现特殊干旱年份,病虫危害严重时应严格按现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药施用准则进行药剂防治,一般可用于反季春蒜苗栽培中施用的农药有50%扑海因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1∶200的波尔多液等,但采收期20d前禁止施用。采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需严格按农药使用规则进行[8]。

8采收上市

剑川县反季春蒜苗进入4月初,植株生长速度逐步加快,按农民的话说,3月之前“3d长1寸”、4月后“1d长3寸”。说明反季蒜苗生长主要集中在采收前40~50d。一般青蒜苗采收标准不一,但考虑到后作茬口,建议于5月中下旬收获[9]。收获时用钉耙或五齿叉挖掘,尽量不损伤根系,洁白完整的根系有利于提高商品外观质量。采收后及时用清水洗净根系泥土,扎把即可上市。如需长途运输,收购商应进行及时预冷后冷链快速运送。

9参考文献

[1]韩嘉义,韩曙.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2]卢耀忠.高海拔冷凉山区绿色a级蒜苗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7):127-128.

[3]周传山.新型蔬菜四季蒜苗[J].中国种业,2002(3):47.

[4]张亚平.湟源县创建青蒜苗标准化生产基地初见成效[J].青海农技推广,2011(3):32-34.

[5]韩嘉义,张应华.低温处理蒜种提早抽薹的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3,6(3):50-55.

[6]韩嘉义.分月种大蒜,市场效益好[J].云南支部生活,2004(10):44.

[7]张建琼.剑川县季差蔬菜生产现状[J].云南农业,2008(5):27.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3

关键词大蒜;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冷凉地区

在哈拉直沟乡建立千亩连片大蒜种植示范区,规范种植,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同时示范和推广机械化大蒜挖掘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2009年在哈拉直沟乡盐昌村和蔡家村,示范面积分别为103.33hm2和96.67hm2,产蒜头22.5~30.0t/hm2以上,产蒜薹3000~4500kg/hm2以上,产值达3.90万~5.25万元/hm2;并为该地区大蒜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现将大蒜的主要种植技术简述如下。

1选地整地

大蒜根系吸收能力弱,适宜种植于富含有机质、平整、疏松、肥沃、灌水方便的地块。结合秋深翻时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2,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堆积沤制,进行无害化处理,杀死粪中的病菌、虫卵,以防止未腐熟生粪散发的臭味引诱蒜蛆成虫在株旁产卵,卵孵化后进入土层危害大蒜。最好在土壤封冻前再进行1次耖地。播种前7d施入磷酸二铵复合肥750kg/hm2,地面喷洒48%氟乐灵乳油2250~2550mL/hm2,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旋耕2遍,打细打碎坷垃。

2选种播种

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蒜头肥大圆整、外观色泽一致,瓣数相近、大小均匀一致的作为留种蒜。蒜种贮藏期间切忌受冻受热。播种时除去蒜瓣基部的茎踵,以利蒜瓣吸水和生根发芽。对于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壤,最好不要剥去蒜衣,以减少盐碱对它的侵蚀。当日平均气温上升至3~5℃时开始播种。一般2月下旬为适播期,最迟应在3月初播完。播种时采用人工开沟、手工点播的方法。点播时切勿用手捏住种瓣顶部用力往土里按,以避免挤伤种蒜。要求蒜种顶部覆土厚2~4cm,株距8~10cm,行距15cm,密度为67.5万~82.5万株/hm2。要求蒜瓣背腹线与行向平行,并尽量采用南北行向播种,各播种行的蒜瓣应相互错开位置。播种后用耙子背顺沟方向轻耧,平沟盖土,并及时浇水,促进发根[1-2]。

3田间管理

发芽期一般要求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生根发芽。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表干里湿。但在因底墒不足不能及时出苗的情况下,可浇1次小水,并及时中耕。幼苗期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扩展,防止幼苗徒长。前期以中耕保墒为主,后期增加肥水,促进幼苗生长。具体方法为:当幼苗长到3叶时,结合浇水施肥,追施尿素150~225kg/hm2。若土壤肥沃,可适当减少追肥。鳞芽和花芽分化期是大蒜生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大蒜生长速度加快,吸肥量加大,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如发现地上部出现干尖现象时,应及时浇水。蒜薹伸长期是大蒜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应勤浇水,5~6d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采薹前3~5d停止浇水,防止蒜薹太脆。蒜薹露尾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施尿素150kg/hm2,并及时拔除杂草。蒜头膨大期是决定蒜头产量和商品性的关键时期,管理目标是防止早衰,尽量延长后期功能叶和根系的寿命,促进蒜头膨大。一般在采薹后追施尿素150kg/hm2,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1.5kg/hm2,对水750~1125kg喷雾,隔7d再喷1次。收获前10d停止浇水和使用尿素,以提高大蒜的商品性及延长贮藏时间[3-4]。

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叶枯病、锈病、紫斑病、霜霉病等,危害最重的是叶枯病。防治方法是在大蒜三至四叶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25kg/hm2,对水750~900kg喷雾;在五至六叶期用高效杀菌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900kg喷雾,间隔7d再喷1次,连续防治3次。主要虫害是蒜蛆,用50%辛硫磷播前进行土壤处理。虫害严重时,也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

5收获与贮藏

当蒜薹顶部打弯,总苞开始膨大,颜色由绿转白,叶鞘处有4~5cm长变成淡黄时采收蒜薹。采薹时尽量保护功能叶,尤其是最上部的1~2片叶。若采收不及时,蒜薹则会老化,白杆部分会增加,影响到其质量和食用价值,同时还会抑制蒜头生长,但也不能未熟先收。采薹应选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在蒜薹采收后25~30d,蒜叶枯黄后应及时采收蒜头。若采收过早,则蒜头嫩,水分多,质量差,不耐贮藏;若采收过迟,则根及外表腐烂,不易拔起。一般选在晴天连株拔起,晾晒3~4d,待外皮干后即可贮藏。选择通风干燥的室内或地势高燥的室外搭棚,棚室内设定挂藏支架,将外皮干燥的蒜头或蒜瓣挂搭在支架上。贮藏期间室内温度保持在2~5℃,切忌受冻、受热和受潮。

6参考文献

[1]闫文娟,李建侠,李娟.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5):222-224.

[2]刘涛,王其枝,张华.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2):51.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4

1种蒜处理

一是选种。选皮白发亮、不发霉、未受涝冻灾害、无病虫害、个头大且均匀紧实的蒜头。直径以4cm以上为最好,出苗齐,产量高。同时蒜头坚实度要好,手握有硬感为紧实的蒜头,手握发软则是脱水蒜,脱水蒜生命力低、生长势弱。二是剪蒜。剪蒜时严防伤芽,蒜瓣是大蒜短缩茎上的侧芽,由2层鳞片和2个幼芽构成,外层为保护鳞片,干缩成膜状,内层为贮藏鳞片,肉质肥厚,是蒜瓣的主要部分,内包1个幼芽,顶端有发芽孔。深秋初冬时节,幼芽逐渐长大,露出蒜瓣,此时蒜梗要留长些,以防伤芽。一般以播种前10d左右掰瓣为宜,蒜瓣掰开后,应注意堆放在阴凉处[1]。三是泡蒜。泡蒜前剥去部分外皮,露出蒜瓣,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24h,这时很容易去掉蒜皮。如果小批量生产,也可用45℃温水浸泡,任其降温,12h即可泡好。四是抠挖盘踵。盘踵是大蒜短缩茎下面的干硬部分。将泡好的蒜头捞出,控水,用螺丝刀或锥子等工具挖掉盘踵,提出残留的蒜薹,但不要散头。将茎盘剔除干净,否则将会影响蒜瓣吸水、发根,造成出苗延迟。挖掉盘踵,利于长根,早生快发;抠出残薹,便于蒜苗收割。五是药剂处理。在大蒜播种前,用50%敌敌畏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原液熏蒸,可有效杀灭地蛆等害虫[2];用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浸种,可有效地防止大蒜头表面病菌滋生、蔓延,保护母瓣,减少烂瓣,减少病害流行。同时药剂浸种后,种蒜吸收水分,对出苗生根也有促进效果。

2适时播种

播前对地块用90%敌百虫320g、40%辛硫磷400g、85%灭扫利80g、细土10kg拌匀、撒施,撒后及时用畜力耕翻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大蒜播种一般最早播种期应掌握在日均温度20~22℃,最适宜播种时期是使大蒜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大蒜播种有2种形式,一为畦作,一为垄作。秋播多采用畦作,便于灌冻水和越冬管理;春播除畦作外也可采用垄作。垄作地温高,出苗快,苗健壮,鳞茎膨大受土壤阻力较小,蒜头稍大;畦作单位面积产量高,鳞茎膨大受土壤阻力较大,个体略小[3]。做畦的宽度一般为1.0~1.5m。1m宽畦栽5行,1.5m宽畦栽7行。畦宽不宜太宽。秋播大蒜,整地后按20~23cm开沟,沟内播种后,把开沟时扶起的垄背,每3个垄背耧平2个,留下1个作为畦埂。这种方法不需要专筑畦埂。畦的长度多为6~10m,利于浇水。早熟品种以栽75万株/hm2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cm株距为7~8cm,用种量2250~3000kg/hm2。中晚熟品种宜栽60万株/hm2左右,行距16~18cm,株距10cm左右,用种量2250kg/hm2左右。大蒜播种适宜深度一般为3~5cm[4]。秋播大蒜有插种和开沟播种2种方法,播后覆土厚2cm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

3肥水管理

大蒜出齐苗后,最好施1次清淡腐熟人粪尿提苗,忌施化肥,特别是碳酸氢铵。播种65~80d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可施硫酸钾75kg/hm2、硫酸铵150kg/hm2、腐熟人畜肥1500~1875t/hm2。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种蒜烂母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于现尾前15d左右施促薹肥,可施速效复合肥150~225kg/hm2。早熟和早中熟品种,由于蒜头膨大时气温还不高,于蒜薹采收前追蒜头膨大肥,可施复合肥75~150kg/hm2[5]。一般播种7d即齐苗,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齐苗后已灌水1次,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幼苗后期到退母结束,也是大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许多地方降雨已明显减少,土壤较干,应浇灌1次;越冬后气温渐渐回升,应及时灌水。抽薹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应及时浇灌抽薹水[6]。“现尾”后要连续浇水,直到收薹前2~3d才停止灌水。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7d停止浇水。

4病虫草害防治

大蒜病虫害主要有疫病、紫斑病、锈病、白腐病、菌核病、斑潜蝇、葱须鳞蛾、蓟马、蚜虫、咖啡豆象等。疫病可用25%多菌灵1.5k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紫斑病、锈病、白腐病、菌核病等可用10%世高粉剂15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25%菌威乳油1000倍液防治[7]。斑潜蝇、葱须鳞蛾、蓟马、蚜虫等可用1.8%害极灭乳油150~225mL/hm2,或1.8%爱福丁乳油,或菊酯类农药防治;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铅3~5g/m3熏蒸防治。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用24%果尔675~900mL/hm2,或25%恶草灵1.80~2.25L/hm2,于播种后7~10d(出苗前)对水600~900kg,晚间喷雾防除。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用大惠利1.80~2.25kg/hm2于播种后5~7d(出苗前)对水450~750kg稀释,晚间喷雾防除。

5适期采收

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采收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一般在采薹后18~20d为收干蒜头的适期[8]。当假茎处于柔软状态,上部叶片褪色成灰绿色,植株的基部叶片大都干枯,叶尖干枯下垂,蒜头基本长成,用力向一边压倒表现不脆而有韧性时即为蒜头收获适期。

6参考文献

[1]黄俊斌.绿色大蒜种植及加工必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智章.大蒜栽培与贮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3]宋元林.特种蔬菜栽培[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

[4]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曹晓静,王利华,李晓霞,等.地膜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42.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5

稻蒜轮作栽培模式的好处:一是蒜苗和蒜薹上市提早,市场价格较高;二是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利于有益生物的繁殖活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促进有机质的矿化及更新,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并且增施有机肥料,还能改善土壤耕性;三是抑制病虫,大蒜含有大蒜素,具有抑制病菌和驱虫作用,可使水稻在生育期内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四是有利于防杂草,水旱轮作的田块90%的杂草不能萌发或造成为害,如牛毡稗草、水藻类杂草及蒜田的荠菜、莎草等;五是为水稻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大蒜田可比小麦田早腾茬15~18天,蒜茬稻一般可增产7%~10%[1]。水稻―大蒜轮作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有明显的特色效益。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生产应坚持“选用良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综防”等配套技术措施[2]。

1.1选用良种

选用熟期偏早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以宜香725、内香8518、内5优5399、内5优39为主,每667m2用种0.60~0.75kg,以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1.2适时浸种

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先用清水预浸24h,然后用300~5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消毒24h(浸好的种子要求对光透亮),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待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即可播种。

1.3培育壮苗

4月12日左右开始温室育秧,7天后停止加温,保持室温炼苗。育秧期间注意及时调盘、喷水。

1.4抢时寄插

室内炼苗1~2天,在冷尾暖头抢时寄插,要求寄插后苗直立、根沾泥、草木灰掩住根,寄插后不沉秧、不漂秧,单株寄插。

1.5合理密植

大蒜5月上旬采收完后,应及时施肥耙田,将秧龄30~35天的稻秧移栽入大田,每667m2插1.2万穴左右,保证每667m28万~10万基本苗。

1.6配方施肥

在施农家肥1000~1500kg/667m2的基础上,底施30%水稻专用肥(n∶p∶K=15∶7∶8)45kg/667m2。插秧后1周每667m2追施尿素7~8kg。水稻抽穗期结合“两防一喷”即防病、防虫、叶面喷肥,补施磷酸二氢钾液100~150g/667m2。

1.7病虫综防

注重水稻药剂浸种,高度重视病虫害测报及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进行统防统治。

①稻瘟病6月下旬分蘖盛期防叶瘟病,7月下旬防穗颈稻瘟病。667m2用25%三环唑悬浮剂100~200g对水50kg喷雾预防。

②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每667m2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mL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5g,对水60kg喷雾,间隔1周再防1次。

③稻曲病每667m2用高效低毒农药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在水稻破口前7~9天进行第1次防治,破口至始穗期进行第2次防治,连防2次,可兼治纹枯病和穗颈稻瘟病。

2大蒜主要栽培技术

2.1整地

水稻收割后收贮稻草,667m2施有机肥4000~5000kg和大蒜专用肥20~30kg作基肥。抢时、抢天气将田块深翻20~30cm,耙碎整平、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50~180cm,沟宽30cm,沟深20~30cm。

2.2播种

①播种适期早熟水稻收获后立即整地播种,并注意避开阴雨天气,提早上市的蒜苗和蒜薹可提高栽培效益。

②品种选择选择优质、丰产、抗病、瓣数较多、蒜瓣壮实且营养丰富、耐热抗寒、适应性、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如四川的二水早、金堂早。

③蒜种处理⑺馔妨郎2~3天,剥下蒜瓣,去除茎盘。为使蒜苗生长一致,便于管理,根据大小对蒜种进行分级,淘汰煳根、断根、腐烂的蒜瓣,确保蒜种质量。选种分级后将蒜瓣在井水中浸一昼夜后播种,可促使蒜瓣早发苗,播种后出苗整齐,而且可提早15~20天采收。注意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蒜瓣腐烂[3]。

④合理密植蒜苗生长期短,宜进行密植。高密度栽培不仅能够提高蒜苗产量,而且因争光向上生长,使假茎增长,植株脆嫩,一般株行距(5~7)cm×(10~12)cm,每667m2栽200kg左右。

⑤播种水稻收割后,应根据土壤墒情播前先将畦面浇水,疏松表土后浅播,以利出苗。播后再盖1层秸秆还田的稻草,厚度为3~5cm,以利于保持表土湿润,改良土壤[4]。

2.3水肥管理

当大部分蒜头的叶鞘长出时,浇1次透水,水量达到湿润蒜头下10cm,水渗下后再覆盖2~3cm的细砂土(覆土可增加青蒜苗假茎的长度,提高产品质量)。小水勤浇,防止水量过大而造成烂种、烂根,在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出苗后2~3叶期,用240g/L乙氧氟草醚乳油、5%精禾草克(精喹禾灵)乳油或蒜草一次净(34%乙草胺+8%乙氧氟草醚)喷雾除草。叶枯病,可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夜喷雾。烂根、枯萎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三叶期进行中耕,并每667m2追施尿素15~25kg。冬灌前每667m2点施碳酸氢铵50~60kg,次年3月上旬干旱时可灌水,并追施尿素10~15kg,以利抽薹,提高蒜薹产量。

2.4收获

蒜苗长到20cm以上后,可根据市场行情陆续分批或者隔株采收,收后再施追肥促长。4月上中旬采收蒜薹,5月上旬收获蒜头。

参考文献

[1]刘涛.稻蒜轮作大蒜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2(12):12-13.

[2]葛红心,张万春,屈发科,等.汉中市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成效和做法[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3):129-130.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6

关键词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大蒜;肥效;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633.4;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1-0082-01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是一类多功能水溶性复合型肥料,具有增强植株抗逆性、延缓植株衰老、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提高花芽质量、降解农药残留、改善作物品质等多功能作用[1-6]。为验证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大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依据农业部行业标准《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特安排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1年9月20日至2012年5月20日,试验地点为聊城市东昌府区。2011年调查供试土壤养分情况为:含有机质15.7g/kg、碱解氮110mg/kg、速效磷52mg/kg、速效钾150mg/kg,pH值8.1。供试肥料为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水剂,腐殖酸≥30g/L,n+p2o5+K2o≥200g/L。供试大蒜品种为苍山大蒜;栽培方式为露地栽培。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喷腐殖酸水溶肥料(a);常规施肥(B);以常规施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1.3试验方法

常规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有机肥45t/hm2、复合肥料(15-15-15≥45%)900kg/hm2;在清明前后和蒜薹抽薹期、蒜头膨大期追施复合肥(30-5-5≥40%)每次300kg/hm2。喷腐殖酸水溶肥料:从蒜薹抽薹初期开始,每隔10d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800倍液,每次喷施750mL/hm2,共喷3次。喷施等量清水:从蒜薹抽薹初期开始,每隔10d喷施同腐殖酸水溶肥料等量的清水。其余田间管理均一致。田间调查大蒜生物学性状,对蒜头和蒜薹实际采栽记产,计算总产量,并折合成单位面积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大蒜生物学性状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大蒜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的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蒜薹粗长,蒜头个大均匀,商品性好。

2.2大蒜总产量

3结论

4参考文献

[1]龙增群,林翠兰,曾娥,等.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果蔬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22,229.

[2]刘凡.“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黄瓜上的增产效果[J].河南农业,2010(10):23.

[3]谢凤鸾,刘谷端,符世明,等.柑橘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效果试验研究[J].腐殖酸,2012(1):40.

[4]刘慧,李恒德,亓文田,等.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莱芜大蒜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4):153.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7

关键词蔬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四川彭州

四川省彭州市是全国蔬菜基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4.47万公顷,年外销收入13亿元,占全市蔬菜种植户年收入的45%以上。其蔬菜种植主要以露地为主,蔬菜全年高效种植普遍,种植模式多种多样,备受各地广泛关注。蔬菜主要以鲜销为主,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露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1藤藤菜套种生姜-莴笋-菠菜

1.1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

藤藤菜套种生姜-莴笋-菠菜的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见表1,藤藤菜、生姜、莴笋、菠菜共产195t/hm2,年收益22.5万元/hm2。

1.2关键栽培技术

1.2.1藤藤菜套种生姜。①做好种姜及种藤处理工作。在处理前去除烂、带病虫的种姜及种藤。藤藤菜种藤,在温度22~25℃、湿度80%下催芽3~5d,待叶芽长0.5~2.0cm时,即可移栽。姜种要经日光曝晒2d,然后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8~10min,再在温度20~25℃、湿度80%下堆放催芽,待芽长1.5cm时即可种植。用种量生姜为5.25t/hm2,种藤7.5t/hm2。②温室大棚建设。用竹架搭建成高1.65~1.8m、宽5.5~6.5m的拱棚,用厚20μm的薄膜盖棚。③播种方法。种植时,80cm为一厢,姜沟深30cm、宽35cm,用于种植藤藤菜的厢面宽45cm。先开沟下姜种,盖稻草,再盖土;余下厢面下种藤,盖土,小心不要伤叶芽。最后厢面盖20μm厚的薄膜保温,大棚中央留走板。

1.2.2早秋莴笋。早秋莴笋品种选择有青挂丝、白挂丝、春秋大白皮、圆叶莴笋等。

(1)播种。播种期6月上旬至8月上旬,苗龄20~30d,用小拱棚加遮阳网遮阳防雨,小苗早栽。

(2)施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37.5t/hm2、尿素345kg/hm2、磷酸二铵255kg/hm2、硫酸钾255kg/hm2。对长期种植蔬菜的田块可用生石灰按1500kg/hm2进行撒施,调节土壤酸性;整地时做到上细下粗,平整一致。

(3)整厢。以4.0m开厢,厢沟深20cm,围沟深30cm。移栽前穴施腐熟农家肥22.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一定要做到土肥混均匀;秋冬莴笋移栽按株行距43cm×40cm较为适宜。移栽时秧苗带土移栽,不宜栽得太深,栽好后浇足定根水即可。移栽10~15d,进行中耕除草,调节土壤通气和温度、湿度,促进根系生长。中耕2~3次,追肥2次。

1.2.3越冬菠菜。越冬菠菜种植可选择商品性好的全能菠菜品种,该品种生长快、高产,具有株型直立、叶片肥厚、色泽浓绿等特点,9月下旬播种。

2速生菠菜-韩国萝卜-夏季豇豆-早秋莴笋

2.1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

速生菠菜-韩国萝卜-夏季豇豆-早秋莴笋的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见表2,该模式下的产量达202.5t/hm2,年产值达18.3万元/hm2。

2.2关键栽培技术

2.2.1越冬菠菜种植,同上。

2.2.2韩国萝卜。春种不宜抽薹,3月上旬播种,4月中下旬陆续采收。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田块。先将土壤深翻,一般要施优质农家肥30~45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kg/hm2,在播种前结合翻耕整地时均匀施入,再按行距30cm、株距25cm稀规格进行点播,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浅覆土约0.5cm厚,保温保湿出苗。

2.2.3夏季豇豆。可选择成豇五号、成豇七号品种。施腐熟有机肥45~75t/hm2,三元复合肥900~1200kg/hm2,过磷酸钙1500kg/hm2作底肥。

(1)播种。在5月上旬,用成豇五号或成豇七号品种种植,采用深沟高厢,厢宽1.3m,沟深25~30cm;每厢2行,(50~65)cm×25cm直播,每穴2~3粒。或提前3~4d育苗栽培,生长期为7月底至10月中下旬。

(2)田间管理。及时引蔓上架,进行植株调整,排除田园杂草;保持田间湿润,茎蔓上架后及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根据植株生长,可加喷2%的尿素。

(3)及时追肥。当第一批豆荚长3~4cm时浇水1次,以后每隔5~7d浇水1次;同时,隔1~2次浇水追肥1次,施尿素150kg/hm2,或稀粪水7.5~10.5t/hm2,保持植株健壮,延长采收期。

2.2.4早秋莴笋种植,同上。

3速生绿叶菜-番茄套作地瓜-蒜苗

3.1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

速生绿叶菜-番茄套作地瓜-蒜苗种植模式下,年产量达120t/hm2,产值达14.25万元/hm2(见表3)。

3.2关键栽培技术

3.2.1速生绿叶菜。速生绿叶菜以菠菜、油麦菜、小青菜、四九菜心等为主。

3.2.2豇豆种植,同上。

3.2.3蒜苗种植。

(1)品种选择。可选择无薹大蒜,如彭州市地方品种青杆软叶大蒜、软叶大蒜,其株高,茎粗,叶片肥厚,叶色鲜绿有蜡粉,质地柔软,叶鞘粗而长,是作蒜苗栽培的理想品种。

(2)整地施肥。栽培大蒜的土地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避免与其他葱蒜类蔬菜连作。将土壤深翻30cm,施足基肥,施入人畜粪或腐熟厩肥等52.5t/hm2,菜籽饼525~60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进行精耕细作,做成宽2~2.5m的厢面。

(3)播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植株抗寒力最强。早熟品种以栽75万株/hm2左右为好,行距为10~15cm,株距为7~8cm,用种2700~3000kg/hm2。中晚熟品种,密度宜掌握在栽67.5万株/hm2,行距12~16cm,株距10cm左右,用种2250kg/hm2左右。

(4)田间管理。开沟播种,稻草覆盖,以不见表土层为标准,作青蒜苗栽培时,由于其生长期较短,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追肥,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一般追肥3~4次。

4晚秋菠菜-油麦菜-豇豆-架豆王

4.1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

晚秋菠菜―油麦菜―豇豆―架豆王种植模式下,年产量达202.5t/hm2,产值达18.75万元/hm2(见表4)。

4.2关键栽培技术

4.2.1晚秋菠菜栽培,同上。

4.2.2油麦菜。早春播1~3月中棚育苗,10~15d出苗。齐苗后揭除地膜,通风换气。露地移栽,施足腐熟厩肥,施碳铵1200kg/hm2,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如遇干旱,以肥水促长,25~30d可上市。

4.2.3豇豆。可选择川优特长100豇豆品种。其早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2~3节,叶片小,商品荚淡绿色,荚长80cm左右,荚面美观顺直,上、下粗细均匀,持续结荚能力强,商品性好。直播、移栽均可,一般采用直播为主。整地要求深沟高垄,用种30kg/hm2,左右。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前期少浇水,结荚盛期每收1次追1次肥。

4.2.4泰国架豆王。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强,蔓生,豆角生长速度快,品质好,无纤维,结荚长而多,抗病力强。栽培上要多施农家肥,适时播种,保苗3.75万穴/hm2,用种量45~60kg/hm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

5春提早茄子/番茄-秋延后苦瓜套作

5.1茬口安排和经济效益

春提早茄子/番茄-秋延后苦瓜套作栽培模式下,年产量达142.5t/hm2,产值可达19.5万元/hm2(见表5)。

5.2关键栽培技术

5.2.1品种选择。①茄子品种:红山叶红茄、早冠8号。②番茄品种:大明601、合作903。③苦瓜品种:翠秀、翠妃。

5.2.2加强茄子(番茄)的定植及管理。定植前3~7d主要是采取控湿、降温、揭除覆盖物等控制措施进行炼苗。2月上旬左右采取竹架温室(高2.0m×宽5.0m×长25.0m)定植,施优质农家肥37.5t/hm2,碳铵525kg/hm2,过磷酸钙、三元复合肥各600kg/hm2。茄子定植密度3万株/hm2,番茄定植密度5.25万株/hm2。

5.2.3苦瓜的定植及管理。在5月中旬前,按厢宽5.0m,厢距0.5m,行距4.5m,株距1.8~2m,定植1800~2100株/hm2(先拔除茄子或番茄苗2~3株),定植苦瓜。茄子或番茄采收期可延迟至7月中旬,及时拔去前作茄子或番茄,清除田间残枝、杂草,以利于苦瓜生长。

5.2.4采收期管理。进入采收期后,由于植株生长势强、早生、结果数多,故采收期间应注意多施追肥,加强肥水管理;每周采收1~2次瓜,每10~15d追肥1次,每次施用复合肥(45%)150~225kg/hm2,并进行适当灌水,以防早衰。

6参考文献

[1]刘云.蔬菜三种高效种植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00(11):11.

[2]饶贵珍,周绪龙.荆州市部蔬菜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6(4):18-19.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8

石蒜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鳞茎;鳞茎近球形或卵形;叶于花前或花后抽出,带状。花茎单一、直立、实心;总苞片2枚,膜质;顶生单一伞形花序,有花4~8朵;花白色、乳白、奶黄、金黄、粉红至鲜红色;花被漏斗状,上部6裂,基部合生成筒状,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褶皱或不褶皱;雄蕊6枚,着生于喉部,花丝丝状,花药丁字形着生;雌蕊1枚,子房下位,3室,每室胚珠少数。蒴果常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黑色。石蒜属植物在全世界有20余种,主产中国和日本,少数产缅甸和朝鲜,为典型的东亚特有属。其中,以中国分布最多,约有15种,而且分布广泛,最北可至华北地区,但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尤以温暖地区种类较多[2]。浙江、安徽和江苏是主要分布区域,有13种,占国内资源种类的80%以上[6—8],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也有分布,各地有栽培。

2生物学特性

石蒜属植物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为开花和出叶,花期为7~9月,果期10月,许多种类为杂交或三倍体起源,结实率低。按出叶时间可将其分为秋季和春季出叶两类,秋季出叶种类在10月中下旬开始抽叶,至12月中下旬达盛叶期;而春季出叶种类在2月初抽叶,至3月中下旬达盛叶期,所有种类在4月底至5月初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枯萎,地上部分进入休眠期,待至7月初陆续进入花期。杭州地区长筒石蒜L.longituba和换锦花L.sprengeri秋季有叶片抽出,叶数和叶长呈“S”型生长,与传统认为其是春季出叶的种类不同[9—10]。地下部分为鳞茎和根系,鳞茎由叶鞘肥厚形成,相互重叠附着在短缩的鳞茎盘上,呈球形,最外层呈褐色薄膜状,具有保护作用。鳞茎生长缓慢,具有缓生种的特性[11],种子秋季播种后第二年或叶片的次生长年出叶,实生苗需5年左右才能开花。花芽于3月初左右开始分化,主要经历准备期、分生组织膨大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被片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心皮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后期8个时期,6月底左右完成分化准备开花。两种出叶类型的花芽分化过程基本一致,但整体上春季出叶分化的进程稍快于秋季出叶种类[12]。叶芽分化于3月底前后开始,9月完成分化后,秋季出叶种类随即抽叶,而春季出叶种类在11月停止生长,待次年春季抽叶。石蒜属植物的须根着生于鳞茎盘,根的寿命1~2年,根的大致周转率为每年0.64次[11,13]。

3栽培技术研究

3.1土壤与施肥

沈明山等[14]分别以pH5.8和7.8的营养土栽植石蒜,结果表明偏碱性土壤不适合石蒜生长,叶片抽出不久其末端出现枯萎现象,叶片长度明显短于酸性土,成熟鳞茎小、不饱满,基本不开花;而栽培于偏酸性土壤的能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刘志高等[15]采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施氮、磷、钾肥与石蒜鳞茎质量增长量之间的效应模型,通过主效应分析得出促进鳞茎增加的依次为钾、氮、磷,最佳施肥方案为:氮肥422.4~702.2kg·hm-2、磷肥363.6~573.4kg·hm-2、钾肥299.9kg·hm-2。王磊等[16]研究了施肥对石蒜叶片生长的影响,施肥量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肥料种类,最后是基质种类;最佳施肥组合为施肥量200g·m-2、m(氮):m(磷):m(钾)=10:30:20的肥料及营养土基质。时剑等[17]对石蒜栽培中土壤营养、叶片营养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鳞茎球重和围径的增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最大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5.7%,而过量施肥会造成减产。蔡军火等[18]发现,施肥处理对鳞茎膨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年施混合化肥(尿素+氯化钾+钙镁磷)n、p、K配比为1:4.37:2.32处理的种球繁殖系数最高,种球品质最好(鲜重及直径),可能是高量的p增强了植物的分蘖能力和促进细胞分裂,同时也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与运输。鲍淳松等[19—22]对5种石蒜属植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施肥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基质、施肥量和施肥季节对其生长的影响。以豆饼肥为主处理,氮磷钾复合肥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表明,施肥对长筒石蒜和换锦花叶片和鳞茎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长筒石蒜的球数有显著影响,施肥越多球数反而越少[9—10]。以沙床和地栽的方式研究了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忽地笑和红蓝石蒜L.haywardi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用量为568kg·hm-2(纯氮265kg·hm-2)时抑制忽地笑叶片生长,而用量为71kg·hm-2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磷酸二氢钾用量为568kg·hm-2显著抑制叶片生长,71kg·hm-2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增加施肥量影响叶片生长,减少则与对照无差异;施用尿素0.5kg·m-2对红蓝石蒜的叶片和鳞茎生物量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磷酸二氢钾对红蓝石蒜的叶片和鳞茎影响较小,对当年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次年影响不明显。对中国石蒜L.chinensis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尿素0.2kg·m-2施用量已经过高,显著影响叶长及次年鳞茎生物量,而复合肥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推断石蒜属植物不宜以尿素作追肥。此外,叶片数量与鳞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与主观评价定性结果一致,可用主观评价法估计鳞茎生物量动态变化[19—21]。长筒石蒜不同施肥季节和施肥量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长筒石蒜具有缓生种的养分策略,需肥量极小,一般的土壤即可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22]。

3.2光照

传统认为石蒜属植物属于耐荫植物,自然状态下常分布于阴湿的山坡和溪沟边石缝处。Choi[23—24]在遮荫20%~95%的条件下对石蒜叶、花和球茎进行观察,发现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开花延迟且花期缩短;遮荫35%时生长最好。林定勇等[25]将忽地笑经高温处理后,定植在弱光控温环境下,能将花期提早至7月中旬,且切花品质优于田间栽培。欧静等[26]研究了5个遮光梯度对忽地笑开花的影响,遮光20%出葶最早,而全光照最晚,开花品质和开花率以遮光40%最好,全光照最差,适度遮光有利于开花。李玉萍等[27]发现石蒜营养生长对光照不敏感,可通过提高叶绿素b含量来适应弱光条件,但光照对石蒜生殖生长和切花品质的影响显著,遮光60%有利于提高切花品质。蔡军火等[28]研究表明,遮光程度越大,石蒜叶片越长、越宽,但叶片数越少,开花越晚,花期也越短;叶数以全光照最多,叶长和叶宽均以遮光90%最大,花枝数、单花期及开花整齐度以遮光45%最佳,石蒜切花生产适宜的光环境为遮光45%[29]。周守标等[30]从光合特性、叶片超微结构、叶绿素和生物量积累等方面研究了光照对石蒜生长的影响,表明石蒜属于典型的耐荫植物,结合叶形态变化和生物量积累,表明60%~70%光照条件最适合石蒜生长。郭兆武等[31]对石蒜和忽地笑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进行比较,发现石蒜具有阳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可直接露地栽培,而忽地笑具有阴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适当遮荫。刘坤等[32]对江苏石蒜L.houdyshelii、乳白石蒜L.albiflora、矮小石蒜L.radiatavar.pumila和忽地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认为矮小石蒜和忽地笑为相对喜光的种类,而江苏石蒜和乳白石蒜则需在中等遮荫条件下种植。孟盼盼等[33]研究了遮荫对中国石蒜、长筒石蒜和换锦花光合特性和鳞茎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石蒜和长筒石蒜适于全光照条件下栽培,而换锦花可以在遮荫30%至全光照条件下栽培。张鹏翀等[34]研究了不同土壤和光照对红蓝石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土壤养分有利于红蓝石蒜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光照的影响要大于土壤养分。鲍淳松等[35]在温室内对忽地笑进行补光试验,显著增加了叶长和鳞茎产量,且较弱的补光就能增加鳞茎产量,增温和补光使其叶长增加、叶期延长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强;而不适的栽培条件导致鳞茎“退化”。此外,随着忽地笑叶片不断地发育成熟,光响应曲线由“单峰型”变为“抛物线型”,在叶期为阳生植物,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36]。长筒石蒜在叶期也为阳生植物,光抑制不明显;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温度升高引起的相对湿度过低是产生“午休”的主要原因,可在人工栽培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量[37]。红蓝石蒜叶期的光合能力强,光饱和点高(接近或大于2000μmol·m-2·s-1),适合在叶期全光照条件下栽培[38]。

3.3水分

石蒜属植物鳞茎含水量较高(>70%),抗干旱能力较强,因此与水分相关的研究较少。鲍淳松等[38]研究了不同补水间隔对红蓝石蒜生长的影响,发现补水间隔越短,叶片和鳞茎生物量越大,其中每月补水一次,叶数、叶长、鳞茎鲜重分别增加了67%、41%、324%。红蓝石蒜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3个月补水一次能维持生长;重度干旱胁迫后,约1周即能恢复光合作用,短期的干旱存在明显的光补偿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温室栽培的红蓝石蒜每周补水一次,其叶数和鳞茎鲜重分别增加111%、496%,也表现出补水间隔越短,叶数、鳞茎生物量增加越大,而鳞茎数量无显著差异;为提高其产量应加强水分管理,尤其是“休眠期”的水分管理。

3.4温度

atushi等[39]发现,石蒜花芽分化的速度在30℃和25℃时要快于20℃,而当形成小花后,在30℃时花葶的抽出要比20℃和25℃的晚;当经历冬季低温环境后,移至温室栽培,花芽分化在15~25℃时开始,要比室外环境的早3个月左右。Genjiro等[40]对石蒜和鹿葱L.squamigera花芽分化的研究表明,分化初期至心皮分化完成阶段的最适温度为30℃,而此后至花粉分化完成阶段的最适温度为20~25℃,此阶段分别需要4周和8周,这也是石蒜和鹿葱花期先后的主要原因,随后至花芽分化完成的最适温度也在20~25℃之间;将其分别于11月20日和2月20日之前移至20℃以上的温室,即无法进行花芽分化。鹿葱所需低温比石蒜的更低,当低温条件满足后,提高温度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但超过临界高温后则会导致花芽发育不良,并最终导致叶片生长[41];此外,花芽分化不仅需变温条件,还需要低温诱导[42]。梁素秋等[43]发现忽地笑的抽苔时间随生长温度升高而延迟,开花时间随温度降低而稍延后,但生长在各种恒温下,叶片形成与老化休眠无规律性,偏向营养生长呈常绿状态,而采用变温处理可抑制新叶形成,并促使花芽分化。梁素秋[44]和韩锦隆[45]以5℃冷藏夏季采收的种球,结果抽苔率很低。林定勇[25]认为这是花苞枯萎所致,此外秋季出叶种类经冬季低温后,春季叶片开始枯萎脱落,而种球内正进行花芽分化,分化完全后秋季降温开始抽苔开花,故不可认为落叶后的种球为休眠期。

3.5繁殖

石蒜属植物生长缓慢,很多种类不易结实,种子繁殖率也很低,实生苗需6~7年生长才能开花[46-47],这一直是困扰石蒜产业的主要问题。因此,种球的快繁和栽培技术是充分利用石蒜属资源、形成产业化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和关键。目前,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是研究最多的两种扩繁途径。

3.5.1扦插繁殖

石蒜属植物扦插繁殖方法有鳞茎切割法和双鳞片法。提高母球繁殖系数与子球重量是切割扦插繁殖的关键,而这两方面又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目前,基底切割是扦插繁殖较为有效的方法。李玉萍等[48]研究表明,人工切割可显著提高子球的繁殖系数,其中切片扦插法可获得较多数量的子球,但球茎较小;而茎盘刳取法正好相反,茎盘沟切法和伤心法获得的子球数量和质量都较高。张露等[49]采用切割法和双鳞片法对5种石蒜进行繁殖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切割繁殖的子球数存在显著差异,而切割两刀和三刀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种类的生长速度也存在差异,忽地笑生长最快;两种方法中,双鳞片法繁殖系数高于切割法,但切割法在短期内能获得优质、较大的子球。姚青菊等[50]发现米字形八分法是比较适合的方法。鲍淳松等[51]对长筒石蒜的试验发现采用控水扦插法,基质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扦插鳞茎不经消毒,随切随插,插后不浇水,待根系长成、子球形成后再揭开塑料膜,没有发生任何腐烂现象;子球数量以切4、3刀最多,繁殖时尽量选择大的母球,对较大的母球易多切几刀;切割太浅不利于子球形成和生长,切割时最好从基底均匀切入2/3以上直达鳞茎颈部为佳。

3.5.2组织培养

石蒜属植物的鳞茎是由叶鞘膨大形成贮藏养分的器官,所以在组织培养上具有与其他宿根、球茎、块茎植物不同的特点。近年来,针对乳白石蒜、石蒜、香石蒜L.incarnata、红蓝石蒜、长筒石蒜和玫瑰石蒜L.rosea等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4,52—56],初步掌握其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配方。

4栽培中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鳞茎生长缓慢是困扰石蒜属植物种植生产者的最主要问题,其关键在于没有正确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导致采取了不当的生产措施和方法。为此,作者认为石蒜属植物栽培生产和研究中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4.1施肥与生长

学术界就施肥对鳞茎的增产作用有不同观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施肥能显著增产[15—17],而少数则认为石蒜属植物具有缓生种的养分策略,一般土壤即能满足其养分需求,施肥并不显著增产[9—10,19—22]。在生产中究竟是否需要施肥、什么条件下需要施肥、如何施肥,以及如何进行生产推广,还需要实践给予更多的验证。

4.2环境因素与生长

石蒜属植物是耐荫性植物,但由于其花期和叶期分离,究竟适合全光照栽培还是遮荫栽培,则视情况而定。由于情况比较复杂,以下几点需要明确:(1)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测定的时间关系密切[22],因为其日变化呈单峰形或双峰形,当进行不同处理及重复测定时,应均衡各测定样本的次序,避免因测定时间的先后而导致结论的误差。(2)不同季节移栽对随后叶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大[57],9月至次年4月移植,特别是在叶期移植,对随后叶期的光合作用有较大负面影响,光合测定中应该特别注意。(3)考察光照条件时还需与温度、水分等其他生态因子结合起来探讨[22]。一般光照强时温度也随之升高,同时水分亏缺也可能发生,应综合考虑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有研究认为温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58],而有的研究认为呈显著正相关[19]。(4)光与花的关系不能等同于光与鳞茎生长的关系,而且通常情况下光照强土壤会比较干燥,在夏季炎热缺水的条件下反而不利于花葶的抽出及生长。(5)遮荫状态下石蒜属植物叶片更长更宽,易让人误以为适合阴生状态,实际上遮荫使其光合作用降低、鳞茎生长更加缓慢[28,34]。(6)夏季是石蒜属植物叶芽分化的重要时期,水分缺乏不利于其叶芽分化,从而影响叶数及产量。

5展望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9

1深耕细作,科学施肥

大蒜根系为弦线状须根,根系较脆弱,生活力差,80%~90%分布在15~20cm深耕层内,喜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土质以壤土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抢墒耕翻,耕深约20cm,耕后纵横耙细、耙平,做到地平土细,土松下实,无明暗坷垃。大蒜生长期长,需肥较多,应掌握“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一般每667m2施土杂肥5000kg,饼肥100kg,碳铵75kg,磷、钾肥各50kg,磷酸二铵15kg,大蒜多元素中微肥25kg。注意土杂肥、氮肥、磷钾肥、微肥等要撒施,耕翻入土层内。饼肥、二铵可做种肥使用。

2适时播种,提高质量

2.1精选种子,分级播种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选头大、瓣大、瓣齐的蒜头作种,播种前掰瓣分级并剔除霉烂、虫蛀、破碎的蒜瓣,一般按大、中、小分为3级。播种时先播1级种子(百瓣重500g左右),再播2级种子(百瓣重400g左右),要分别栽种,不要混栽。三级瓣一般不作种用,可用来生产蒜苗、蒜黄。

2.2适时播种

根据多年试验,大蒜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旬,即寒露前后,此期日平均气温16~17℃,5cm深处地温为18℃左右。播后一般8~10天出苗,13天齐苗。冬前达到5叶1心为壮苗,根系发达,高抗冷害和冻害,翌年春天,返青快,长势强。

2.3科学播种

播种要求开沟深度10cm左右,播深6~7cm,深浅、行距、株距要均匀,同时要定向、栽直、栽稳,即将蒜瓣腹背面与行平行,这样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栽完后要整平畦面,立即浇透水,沉实土壤,促使蒜瓣扎根生芽。若浇水过少、过晚,种瓣易被根群顶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

2.4保证适宜的栽植密度

要因地制宜,根据播期、地力、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栽植密度。多年试验表明,大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4.5万棵/667m2,行距18~21cm,株距6~7.5cm。畦宽要根据浇水条件而定,电灌或机械灌溉的,畦宽100~150cm,每畦栽5~8行,畦埂要高些;人工提水灌溉的,畦宽60~80cm,每畦栽3~4行。

3加强田间管理,保证高产稳产

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水、肥调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3.1播种期管理

播种时667m2可用50%速克灵或50%腐霉利100~150g加水2kg,均匀拌种200~250kg。防治菌核病。播种后可喷1~2次80%敌敌畏8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防治葱蝇。出苗前浇2~3次出苗水,出齐苗后浇2次长苗水,并酌情划锄松土,以促进幼苗生长,打好越冬基础。“小雪”后浇1次越冬水,并划锄松土,保蓄水分,覆盖一些杂草,保温保苗,安全越冬。

3.2返青期管理

翌年2月中旬,即“惊蛰”前,气温上升,蒜苗返青生长。春分前后要撤掉覆草,整好畦埂,667m2追土杂肥3000kg,钾肥或磷酸二铵15kg,开沟施入地下,接着浇水,并酌情划锄松土,消灭杂草。为防治地蛆,可用40%甲基异柳磷700倍液或40%辛硫磷1500倍液灌根。

3.3蒜薹生长期管理

若前期未追肥或缺肥者,可667m2追磷酸二铵15kg,此后各生育阶段,要分次浇水保持田间的湿润状态,并注意划锄松土、拔除杂草。3月下旬至4月初,每7~10天喷1次80%敌敌畏或40%乐果乳剂,连喷2次,防治葱蝇和蚜虫。4月中旬起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大蒜灰霉病;用40%多菌灵500倍液或60%琥铜·乙膦铝600倍液喷雾防治叶枯病,每隔7~10天防治1次,一般连续防治2~3次。

3.4蒜头膨大期管理

大蒜提薹以后,根、茎、叶的生长趋向衰退阶段,蒜头生长进入膨大盛期。提薹后要随之浇水1次,至收获前浇水2~3次,保持地面湿润状态,以满足大蒜后期对水分的需要,并喷施1次防病药物(如速克灵),巩固防病效果,确保大蒜丰收。

3.5适时收获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篇10

一、大蒜—豌豆—棉花

1.种植方式。秋播时,留畦宽4米。大蒜种3幅,每幅宽53厘米;豌豆种4幅,边幅宽40厘米,内幅宽80厘米;大蒜与豌豆隔幅播种。春播时,豌豆埋青,棉花宽窄行种植,宽行距93厘米,窄行距40厘米,株距23厘米。

2.栽培要点。

大蒜:①施足基肥。9月中旬在棉花大行间离根际17厘米处翻土晒垡,深度11厘米左右。同时施足基肥,每亩用饼肥100~125千克,磷肥40千克,尿素15千克。②精心播种。选用早熟优质蒜种如“二水早”、“三月黄”等,于9月下旬播种结束,行距17~20厘米,株距10厘米,每幅4行,浅沟行播,撒肥覆土耙平,亩施人畜粪尿1500~2000千克。抽薹前亩施尿素20千克。收蒜薹后,亩用丰产灵1支(每支7.5毫升,对水50千克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用两次。③适时采收。蒜薹,于顶部呈沟状弯曲时采收;蒜头,于基部叶枯黄时采收,然后风晒,待售。

豌豆:亩用白花豌豆种10千克,拌磷酸二铵5千克,在棉花窄行内点播,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6~7粒,早春摘头后追施尿素5千克,促苗返青生长。

3.栽培效益。一般亩产皮棉70~75千克,鲜豌豆250千克,蒜薹250~300千克,蒜头300~350千克。

二、大蒜—榨菜—棉花

1.种植方式。畦宽4米,1.33米1个组合。每个组合秋播4行大蒜,1行榨菜。春播2行棉花。9月20日在棉花大行间种植大蒜,小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榨菜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在棉花小行内,翌年5月中旬收获榨菜后移栽两行棉花。

2.榨菜栽培要点。①适时育苗。播前耕翻整地,亩施磷肥25千克、人畜粪尿1500千克做基肥,种子用石灰粉拌种消毒;每亩苗床用种0.5~0.75千克,可移栽大田15亩左右。苗期及时间苗,适度追肥。②精心定植。苗龄35天左右时移栽。起苗前苗床浇足水,带土移栽,株距10~13厘米,要栽紧壅实,浇水活棵。③肥水管理。活棵后,结合松土壅根浇稀粪水,越冬前追1次腊肥。开春后,3月中旬重施1次速效氮肥,以促进肉质茎迅速膨大,抑制植株抽薹开花。④防治病虫害。主要防蚜虫,应及时用菊酯类农药防治。⑤适时采收。一般于4月上中旬待菜心略有隆起,花基还未伸长,心叶4~5厘米高时采收。

3.栽培效益。一般亩产皮棉75千克,榨菜500千克,蒜薹250~300千克,蒜头300~350千克。

三、洋葱—棉花

1.种植方式。畦宽4米,前茬棉花,1.33米1个组合。秋播时在棉花大行中栽3行洋葱,小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洋葱距棉根17厘米;棉花小行中种植1行蔬菜或绿肥。5月上旬前收获完蔬菜并翻埋绿肥,中旬移栽棉花,棉花大行93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3厘米。

2.洋葱栽培要点。①育苗移栽。9月上旬育苗,亩施人畜粪尿或灰杂肥2500千克,饼肥100千克,做基肥。9月下旬播种,每亩苗床播种2.5~3千克,可移栽10~15亩大田。播种后覆盖1层湿稻草,8~10天后揭去稻草,齐苗后每隔8~10天追1次肥,每亩每次可用碳酸氢铵8千克或尿素4千克。除草2~3次。11月中下旬定距移栽。②田间管理。追施以灰杂肥为主的腊肥后越冬;清明、谷雨节前后,进入大生长期,要普追1~2次重肥,亩用人畜粪尿2000千克,硫酸铵40千克。③适时收获。一般在6月中旬前收获。

3.栽培效益。一般亩产棉花75千克,洋葱1000~1500千克。

四、百合—小麦—棉花

1.种植方式。秋播时,在前茬棉花大行内隔行种植百合和小麦,小行内种植经济绿肥如豌豆,春播翻埋绿肥后移栽棉花。

2.百合栽培要点。①选用良种。宜选用茎球大、鳞片洁白肥厚、品质好、耐肥、抗病早熟的高产良种。我区一般以“宜兴百合”为宜。②施足基肥。亩施人畜粪尿和灰杂肥3000~4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翻耕做底层肥。③适时播种。9月中旬播种,每幅播种4小行,行距20厘米,开沟点播,沟深7厘米左右,株距20~23厘米,茎底朝下。④田间管理。冬前亩施灰杂肥1000千克做腊肥,以防寒越冬;开春(清明前后)施人畜粪尿1000~15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做壮苗肥。要及时中耕除草、适时打顶和防病治虫害。

3.栽培效益。一般亩产棉花75千克,小麦125~150千克,百合400千克。

五、冬菜—马铃薯—棉花

1.种植方式。畦宽3米,1.5米宽为1个组合。每个组合一半秋播蔬菜在马铃薯行,2月中旬前陆续收获;一半春播蔬菜在棉花行,5月底前可收获。春播时,2月中旬在早收冬菜行播种马铃薯,5月中下旬在迟收冬菜行移栽棉花,棉花小行距40厘米,株距23厘米。秋播冬菜,选用2月中旬前至5月底前收获的蔬菜品种,如青菜、菠菜、萝卜、芹菜等。春播马铃薯,选用株形紧凑、结薯集中的克新1号和4号品种。

2.马铃薯栽培要点。①适时催芽。播前15~20天将切好的薯块洗去表层淀粉,捞出晾10~12小时,然后采取一层潮泥一层薯块的方法将薯块摆放在苗床。春季在室外用薄膜覆盖,待芽长出2厘米长时即可移栽。②施足基肥。马铃薯生育期短,施肥以基肥为主,亩施灰杂肥3000千克、饼肥50千克、磷肥23千克、氮肥18千克左右。③适时定植。拉绳开行,行深1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3~4块,然后覆盖地膜,苗出土后破膜放苗。④培土雍根。⑤防旺长。用缩节胺控制,浓度为30~40毫克/千克。⑥收获保种。随收随即翻埋茎叶。越夏保存种子要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越冬采用窖藏法。

3.栽培效益。一般亩产棉花75千克,马铃薯1000千克,冬菜2500~3000千克。

六、冬菜—绿肥—辣根—棉花

1.种植方式。畦宽2.4米。秋播时,在规划的棉行上种1行经济绿肥白花豌豆,其余整幅播种2月底前收获的冬菜。3月中旬栽种辣根3行,行距53厘米,株距27厘米;5月中旬翻埋绿肥移栽1排双行棉花,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

2.辣根栽培要点。①施足基肥。3月中下旬开沟施基肥,每亩施饼肥75千克,磷肥50千克,灰杂肥500千克,然后整地按行起垄,小垄高7~10厘米。②适时栽种。3月底或4月初,用直径1厘米木扦或铁扦打洞,株距27厘米,洞深13厘米,放入种根后盖好土。出苗后松土、除草。③田间管理。7月下旬至8月初,追施长根肥,每亩追尿素15千克加碳酸氢铵40千克和适量钾肥。生长期间及时除草,防治菜青虫等虫害。④及时收获。11月中旬,待第一次明霜后及时挖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