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5:40

经济学专题篇1

【关键词】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探讨

一、经管专业在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统一,学习难度大

经济法一方面涉及到《民商法学》、《行政法学》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包括涉及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相关的经济问题,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繁重、体系复杂,综合性较强,不同版本的教材包括的内容不统一,比如有的教材既包括相关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合同法律制度以及物权法律制度等内容;又包括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有的教材包括了知识产权法和保险法,票据法等,同时经济法课程很少涉及法学的基本理论,其内容基本上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这样的课程由于未能阐述清楚与法学相关的基本理论,所以对于现象背后的理论的理解难度较大。

(二)教师受专业限制,不能达到培养目的

由于教授经济法的教师要不毕业于法律专业,要不就是经济类专业的老师转过来的,有着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主要还是沿袭了法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系统讲授为主,他们分析法理很在行,能够从立法的原因方面分析各种法律条文,但是缺乏与现实的经济现象的联系,所以上课会略显枯燥,单调。而经济类专业的老师虽然可以把各种经济现象与法律条文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但是受限于专业背景,也只能从现象到表象,不能给学生作深入的法理分析,只能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而缺乏为什么这么做的探究,所以会略显粗浅,简略,也不能让学生对相关法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所以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三)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

经管类的学生一般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单纯地将经济法理解为各种法规条文,认为经济法的学习仅仅是死记硬背,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学经济法单调乏味;同时认为这不是专业核心课程,所以很多同学对经济法的学习不予重视。同时在许多经管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提及经济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缺少法律实践活动,对单纯的理论教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经济法教学中,由于经济法本身内容较庞杂,包含的部门法较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多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偶尔有简单的案例说明,教学中没有顾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虽然现在的教学手段多采取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信息量更大了,但很多教师仅是以文本的形式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缺乏相关的技术制作,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得到运用。

二、经管专业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一)学内容,服务于执业资格考试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本科教学应当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执业素质,为此在经济法教学中应服务于执业资格考试,其中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经常参加的考试,通过这个考试意味着将来有从事会计师的可能性。因此,对经管专业学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应尽量向会计师资格考试靠拢。会计师资格考试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注册会计师等,在本科层次的经济法教学中选择中级会计师的经济法教材为宜,因为其难度适中,而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内容多,难度大,在有限课时内很难让学生有充分的认识。

(二)引入双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引入双专业背景的教师,既有法律背景,又有对经济理论认知的教师,既可以通过有选择、有重点地讲授经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阐释隐在各种具体制度背后的立法理念、立法目的和立法价值,又可以帮助学生跳出纷繁复杂的部门法,建立一种宏观经济思维的能力,从经济理论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法律的制定、运行。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经管类学生对经济法的不感兴趣,源于对所学课程的目的不明确,不知学习了经济法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借鉴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理论教学外,可通过实务研究、参加司法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强化和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可引入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一部门法中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案例教学。案例要求与经济法原理密切相关,既可以在课堂中讲解,随机要求学生作出分析;也可以要求学生课前自行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分析。另外还可引入任务型教学方式,首先选择可布置的任务,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选择,比如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自己遭遇过哪些侵权行为等,然后学生自由进行分组,每组完成一个任务,通过事前资料收集、课堂分析总结和交叉提问、课后完善,通过这种任务型教学,不但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锻炼了学生处理实务的能力。另外多媒体的课件除了基本的文本信息外,应该增加更多的图像信息,更多的动画插图,便于学生理解。选择播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或《经济与法》中与经济法理论有关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题篇2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性,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强调的是实用性,因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09年,全国已经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近19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5%,覆盖了全国的30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现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不少独立学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些院校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设立特色专业吸引生源,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等热门专业;在招生上主要面向的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学生,目标定位在本科教育的末梢和专科教育的前端,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应用性人才。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由于目标定位和普通高校、专科高职学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首先,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高中基础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部分科目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其次,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弱,自我要求较低,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80年后或者90后的独生子女有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团队合作意识弱;最后,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部分学生还接受过特长教育,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并在文艺表演方面的能力出众。

三、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独立学院开设的热门类专业之一。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上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上则要求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通过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形式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行抽象概括,对于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直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科目。

四、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要求

经济学专题篇3

1公共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例题与经济专业结合的研究

经济类专业上的数学教学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数学基础,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如:计算企业年金,以及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评估经济风险等。那么,在公共数学课程的教育实施中如何达到培养目标?怎样讲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对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其中的一关键环节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例题,如果例题选择恰当,就会使抽象的概念生动起来,便于理解、记忆和使用。该文就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例题与专业结合情况进行探讨。

1.1高等数学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现在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在给出导数概念前大部分都用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作为实际引例,令初学者容易理解。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虽理解了概念,但不知导数和自己学的专业有何联系。一章学下来,学生会感到学了没用。那么,教师可在概念讲清楚的基础上,引入一些经济学上的相关例子。如商品生产者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收益,即增加一单位的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写成公式为:边际成本=,即。从数学角度分析,边际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以产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反映一种变量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它通过成本变动的比较,来揭示成本变化率,即,很好地把一个经济概念用数学方式表示,学生自然有了学习兴趣。不过教师在讲解时,要提到产量的单位是一个整数,注意实际模型与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1.2线性代数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一城镇有三个主要企业:煤矿、电厂和地方铁路作为它的经济系统。生产价值1元的煤,需消耗0.25元的电费和0.35元的运输费;生产价值1元的电,需消耗0.40元的煤费、0.05元的电费和0.10元的运输费;而提供价值1元的铁路运输服务,则需消耗0.45元的煤费、0.10元的电费和0.10元的运输费。假设在某个星期内,除了这三个企业间的彼此需求外,煤矿还得到5000元订单,电厂得到了25000元的电量供应要求,而地方铁路得到了价值30000元的运输需求,问这三个企业在这个星期各应生产多少产值才能满足内外需求?

解:依据平衡关系“中间产品(作为系统内各企业的消耗)+最终产品(外部需求)=总产品”而建立的线性方程组称为分配平衡线性方程组。

设煤矿、电厂和地方铁路在这个星期内生产的总产值(单位:元)分别为,,,那么很容易建立它们的分配平衡线性方程组为

(1)

将该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为,再整理成,其中

系数矩阵称为直接消耗矩阵,称为产出产量,

称为最后需求(或最终产品)向量,可得。

此例题可在讲完求逆矩阵解法时引入。先通过读题分析列出一个线性方程组(1),这实质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建模过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求考察学生求逆矩阵的计算能力,最后求向量考察了如何计算矩阵乘法。

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经济专业结合的例题研究

例:某人在保险公司给自己买了重大疾病险,他每年交付保险费200元,若一年内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支付3万元赔偿金,已知一年内得重大疾病的概率为0.003,现在投此保险有3000人,那么保险公司盈利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X为一年内得重大疾病的人数,则~,,,由德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盈利的概率为

从中可看出保险公司几乎是100%盈利,远高于保险费的赔偿金,根本不会亏本。此时可设置如改变投保险人数和保险费,在多大范围内保险公司一定盈利,否则就会亏本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以拓展思维。

2结语

引入的实际案例要注重质量,遵循“不复杂、易理解、涵盖知识点多”的原则,避免例子多课堂容量大、学生不易消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注意挑选,有时可以把相关的案例组合,使知识点丰富;有时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把复杂的地方简单化;有时需要数学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编写案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数学与经济类专业的结合。数学教师要把每个例子分析透彻、讲明白,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题篇4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体为结构,系为联系,体系即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等特征。教学体系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它不仅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而且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一种手段和机制工。

实践教学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的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从过去单纯的学术教育向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化,因此,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要从兼顾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出发,围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一总目标,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将其作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2.系统导向原则。根据高等教育规律、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律及其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从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良性互动,防止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割裂;另一方面,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内容体系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

3.层次导向原则。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也应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深化,形成由大类阶段到专业阶段,由课程同步实验到独立实验,由校级平台实践教学到大类平台实践教学、再到专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分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同时,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4.规范导向原则。为保证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肃性,防止随意性,对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加以规范。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应与理论教学体系一同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人才培养75-案计划管理运行;另一方面,规范基本实践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形式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等;同时,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实践教学管理进行明确规定。

5.实践导向原则。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具有应用特点,因此,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建立在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上,而且要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循环效应。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学校的招生体制、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活动规律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围绕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实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按社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和大学生课外活动规律,逐步形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阶段十模块十平台”的“两阶段、三模块、六形式、四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二阶段”(大类阶段和专业阶段两个阶段)

按学科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大学四年实际上可分为1.5学年的大类阶段和2.5学年的专业阶段两个阶段。在大类阶段,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专业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教育。因此,按照大类和专业两个阶段分别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既体现了实践教学层次性特点,又实现了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四年教育全过程的要求。

(二)“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校级实践教学模块、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和分流后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三大模块)

校级实践教学模块是“通识的实践课程群”,旨在重视基础教育,加强学生基本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一般素质和能力,因而面对学校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开设,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所对应的实践课程,如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信息资料采集处理能力训练和社会调查等课程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是“学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在大类阶段时开设的“大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群,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程。由于大类专业属于不定式、宽口径培养,因而要求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大类所涵盖的各个专业的共性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如我校财政学专业和税务专业按财政类实行大类招生,财政类大类阶段开设的《会计模拟实训》《财税一体化》就属于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是指大类分流后,针对具体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群,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同步实验课程、独立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和跨专业实践课程等,如我校税务专业开设的《纳税申报实训》《税务稽查实训》《网上税务局实训》和《税务实训》等课程都属于这一层次的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三)“六形式”(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六种实践教学形式)

1.实训。实训是针对学生某项专门能力或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模拟生产项目或模拟生产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应用软件模拟训练是经管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软件模拟,以仿真的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学会技能,熟悉应用的教学目的。

实训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其中基本技能实训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实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经济信息资料采集处理实训(如文献检索和数据处理等)和就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实训包括业务处理技能实训和专业软件操作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包括综合业务处理训练和综合软件操作训练。

2.实验。实验教学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它包括单项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单项性试验即知识点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实验,所有这些实验又可分为验证性实验、理解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3.实习。实习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并将校内所学理论和技能转换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强调内容的覆盖性和综合性。实习包括专业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种形式,专业实习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综合实习也称毕业实习,侧重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主要通过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校内仿真实习按照“职能岗位仿真、业务流程仿真、业务内容仿真”原则,在实验室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增进学生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了解。

4.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的积极性和独立自主性在教学的每一环节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以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有学科知识竞赛、创新试验项目、科研训练计划、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激励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定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业论坛、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系列创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创业论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通过创业前培训活动,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完成学生创业教育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通过“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

5.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大学生认识社会、训练能力和提高素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受环境、经验、阅历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相对缺乏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因此,通过社会调查,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四种能力”。另外,社会调查过程既是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就经济、管理、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系统搜集资料,进而提出完善和解决的办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

6.毕业论文(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也是为本科生深化和拓宽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其科研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

(四)“四平台”(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第一课堂是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理解、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的“第一实验场”,并主要通过实验(包括课程同步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实训和校内模拟实习等形式进行;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对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巩固、提高及实践思维、思想、体能、视野等多方面的开拓,如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同样,校内是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各种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各种大型活动项目策划和组织等,都是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外是对校内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校外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就业与创业所需的各种实际业务员技能和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等,最终完成从理论向实际、从学生到员工、从学业向职业的转变。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历史并不长,是在借鉴自然科学领域实验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而没有成功模式可供借鉴,加之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学校对实践教学往往重视不够。因此,经济管理类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统一思想,纠正认识偏差,打破传统财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从而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2.修订培养方案,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和组织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一方面,突出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模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把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全部纳人到教学计划,按计划执行。另一方面,编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计划”,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以“创新学分”形式在最高限额内充当选修课程学分,并给予奖励。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指导教学体系的主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每年有一定时间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到地方有关部门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并将从事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实绩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经济管理部门、实验室工作;建立一支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

4.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学校预算安排、中央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资金等多方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的资金需求。其次,要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实践教学、创业教育的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再次,建设一批集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切实保障其高质量的运转。

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新机制。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系统参与社会创新实践过程才能培养出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企业业务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发挥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济学专题篇5

关键词:专业规范;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对经济学类专业规范进行扎实系统的研究,科学制订经济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有利于经济学类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可以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促进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发展。

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是专业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处理好专业规范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一、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原则

21世纪高等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必须顺应时展和改革潮流不断深化。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1)国际化战略

实施国际化战略,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用国际化积极推进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搭建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教学平台。同时,通过国际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现有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培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招聘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海外学习空间,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的中国人。

(2)信息化战略

实施信息化战略,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坚持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管理,切实加强管理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具有各校特色的网络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效率和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

(3)一体化战略

实施一体化战略,要坚持产学研一体化,走出象牙塔,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己任,拓展素质,学以致用;坚持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社会的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2.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

计划经济时代,相当一部分高等财经院校由原中央有关部委所属,设置的专业大都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在各自领域均有良好基础,有些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和学科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重大调整,绝大部分中央有关部委所属的高等财经院校转变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下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1)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确定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对接水平。

(2)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行业发展建设服务

坚持进一步依托行业优势,积极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中为行业服务设置的相关专业,有意识地引导并促进这些专业与学校其他新兴专业适度结合,发展创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保持或增加与行业领域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所具备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着力提升这些专业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在强调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使行业的历史性积淀为这些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奠定基础,力争成为高等财经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3.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一般认为,学科是一个按照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而专业则是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的。专业处于学科体系和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从这样的特点出发,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1)坚持专业建设必须以强有力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

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概括出专业的基本理论,依据学科基础明确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将学科建设所形成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将其及时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更新为教学内容,固化为特色教材。

(2)专业建设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不断变化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强化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发展潜力为目标,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生明确的就业导向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设计并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为学生搭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

(3)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交叉性和复合性

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逐步拓宽专业面向,设计出更多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积极进行复合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的“专业链”,造就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4)按照学科基础、根据职业需求来建设专业

不仅要考虑市场是否需要,而且要考虑专业的特色和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内功与外功、内在素质与外显能力、就业率与就业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专业改造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内容

我们认为,专业规范主要是指专业教育课程的规范,要加强专业规范建设,应当着重抓好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规范和指导。

1.专业基本知识规范

(1)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

经济学本科专业基本知识规范可以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一种指导思想,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指导经济学类本科基本理论的课程设置和各种专业教学活动。两种知识体系,就是遵循改革开放的要求,在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同时,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让学生开阔

视野,懂得并能够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进一步说,“一种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指导思想应当同时渗透到两种知识的教学之中,对两种经济学知识都起统帅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两个或者三个相互割裂的板块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善于吸收这些知识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一般机制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经验的有用成分。

尽管对于如何表述“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怎样看待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学界仍然存在一些争论,但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8门核心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以“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教育部决策提供参考。”

(2)课程结构体系

专业基本知识的规范要具体体现到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建设,而课程体系是一个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内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奠定各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政治、业务、自然科学、人文、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公共技能(外语、计算机、写作能力等)的功能,因此,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真正使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学好专业教育课程,从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学科大类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对于各专业的学生具有普遍的基础准备和人文修养意义。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基础是由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所共同铺垫的,或者反过来说,它要求上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往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专业需要为逻辑的过于窄、深、专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实际需要,企图要求4年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辈子“够用”,已经变得既无意义又无可能。因此,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扬弃、有创新,整体优化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根据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扩大各专业之间通用的基础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打好扎实宽厚的基础,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其次,贯彻“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个性化的学习机会,逐步推行、完善“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三,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为学生柔性设置灵活多样的选择空间,开设各类各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扩大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四,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反映学科之间联系和渗透的综合课程,以整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其他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按模块设置,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不断进行变换组合。第五,推行多种知识技能证书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应用领域,提升知识融通能力、迁移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整体推进复合型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按照上述思路形成的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其中,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又分别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管理学以及法学课程组成,专业主干课则由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具有各专业显著特色的若干门课程组成。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完全相同的,区别仅在于专业主干课程不同,这就为学生两年后在学科大类中重新选择专业。即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2.专业基本方法论训练规范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抽象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要求对经济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价,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经济学各门学科近年来在研究方法上出现的一个新趋势,是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反映了经济学的这种新要求。因此,按照“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的要求,这三种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类各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方法论。

(1)抽象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在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运用。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科学思维过程,一个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该过程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具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撇开次要因素,从中找出最基本、最一般、最主要的因素,综合其内在的必然联系,阐述经济范畴,揭示经济规律;另一个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也就是依据前一过程的结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开始,遵循由简单上升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建立逻辑联系,把在本质上被认识了的具体再现出来,从本质到现象在整体上揭示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分析方法体现了客观经济事物本身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学习和掌握抽象分析法,有利于培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基于哲学层次的研究方法,如科学主义、证伪主义与证实主义等;基于方法论角度的研究方法,如演绎法与归纳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基于经济理论层次的具体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认为,要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必须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正确回答客观事实是怎样的,而这正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达到的。因此,学习和掌握实证分析方法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必须对客观经济现象的好与坏,以及应该是什么做出判断,因而不可能完全摆脱规范分析。所以,在经济学的

研究中应该把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3)计量统计方法

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是对经济计量方法和经济统计方法的总称。经济计量方法以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回归模型和时序模型为基本框架,验证经济理论的定量描述,揭示经济数据的内在联系,开展经济规律的实证研究,预测经济运动的发展趋势。经济统计方法实际上是对统计认识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统计认识从观测开始,由观测获得描述事实的数据,然后通过归纳发现客体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最后演绎出预见和解释。如果预见和解释被证实,统计规律性也就被确证。统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等,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也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代分析手段。

3.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规范

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等三方面的要求。

(1)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

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拥有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趋势。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专业为例,毕业生除了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还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②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掌握必要的国际交往礼仪知识;

③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熟悉进出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了解进出易磋商和合同履行的基本过程,真正能够独立从事具体涉外经济工作。

(2)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

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企业商务管理、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各类经济分析。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和统计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②熟知贸易信息化基本运作过程,具备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实务的技能,能够独立使用和维护网上采购系统,熟悉各项网上银行业务,熟知企业网站的建站过程,能够熟练进行各类网络广告业务的管理工作。

③掌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经济统计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统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市场调查技能、质量控制技能和证券分析技能,能够熟练运用SpSS、马克威等国内外统计软件系统搜集和处理各类数据。

(3)一体化专业基本技能

经济学专题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45-03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再次兴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和使命。毫无例外,我国高等教育越发深入地卷入这一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把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作为追求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和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其在推动和促进我国在农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地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政策,鼓励推动高等院校使用英语等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中运用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林高等教育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农林院校不断向多学科、非农方向发展,但这些高校的农林学科和专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双语教育为我国农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育也显得非尤为重要。

一、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该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在这些主干课程中,有多门课程是经济类基础课程,在世界各国经济管理类专业均开设此类课程,也出版了各语种的相关教材。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英文版教材众多,而我国的中文版教材其中也有不少是参考英文教材编写出来的,而这正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让学生直接接触英文原著,方便其对诸如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些本身就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教师可以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中经典理论和方法,参照英文原著直接运用第二语言讲授出来,让学生运用两种语言学习并理解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达到强化理解的效果。

以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为例,课程本身就是从国外学习并引进而来的,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修订而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marketingmanagement》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许多海外学者把该书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我国现行出版的很多《市场营销学》教材就是参考其英文原著编写出版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和教学优势,对于教学双方都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从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来看无太大难度,只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进行精心策划,结合我国现行农业发展动态变化注入新的内容,就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更高形式的巩固和提升

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专业英语教学更侧重本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运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达到对专业英语的灵活应用;而双语教学是把专业知识通过两种语言进行传递,做到融会贯通,超越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和运用,它是一个消化和转化的过程,难度更大。开展双语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外语教学拓展到外语课堂以外的专业课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英文专业文献和学术著作的能力,对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掌握学科国际前沿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测评考试。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和延续,尤其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许多双语课程的有关专业内容还会经常出现在英语考试的题型当中,所以双语教学对提升四、六级通过率甚至是考研英语成绩有一定的正向作用。随着双语教学在不同年级的相继展开,能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英语思维领域,使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展学科专业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专业研究和交流。

(三)双语教学对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外语水平无疑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都是在农林类高等院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城镇生源大多数会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农林院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外语水平相对偏低[2]。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对公共英语的加强,对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师的遴选也十分重要,对教材的难易度、实用性的选择十分关键。双语教师应具有教学互动和互助能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方法和模式应因地制宜、教学相长。

第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良好的课堂教学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保障。双语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标准流利的英文传授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提出双重要求,因此高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往往成为优秀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点[3]。而具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留学归国人才数量有限,因此专门招聘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即便如此,双语教学工作的备课难度、强度和工作量都大大超出一般的专业课程,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中西合璧、启发引导,讲透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科前沿知识。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难度很大,虽然农林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英文教材较多,但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如果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成本很高,或存在影印的版权问题,同时往往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在概念和内容上也存在不能与本国实际完全接轨的情况。其次,如果选用国内教师的自编教材又寥寥无几,同类教材的相似度很高,参考价值不大。最后,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对照译本,费用高昂,无法被学生广泛接受,同时此类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在市场上也非常匮乏,并不是每门课程都能够找到。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合适的教材,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或编写有实用价值且内容合理丰富的自编教材,是当前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应另辟蹊径,循序渐进。现在国内普遍讨论和接受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沉浸型、维持型和过渡型[4]。沉浸型指教师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维持型指学生运用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运用外语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两种语言结合交替进行;过渡型是针对学生外语能力较弱,缺乏外语环境的问题,以母语为主,以外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在教学课件、教学语言、课后作业和考试的比例选择问题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考量,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注意加以区别考虑和对待。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双语教学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外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教学难度过大过深,也会阻碍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因此,双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至深,母语和外语的比例分配要由少至多,逐步推进。比如,在农林经济的双语课程中,可以先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森林的总价值等比较简单的章节入手,开展双语教学,而后再逐步深入地进行相关经济类或模型类的知识的讲解。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可以从过渡型、维持型向最终的沉浸型过渡。同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难度,把双语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现在大多数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在大三开设双语课程,即学生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后再开设。而如果可以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考虑把一至两门双语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其余放置在大学三年级,也就是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两门双语课程,这样既可以辅助大学英语的学习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可以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不断线,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适应双语教学。同时,这样也能够与大学本科生的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程设计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成效。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此双语课堂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利用双语的优势,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考虑以农业和林业的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案例教学等手段,增设师生、学生之间的英文演讲、研讨和评议环节,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课件应图文并茂,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专业英语词汇应提前或在课程初始发放给学生,对提升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并可以通过对重点难点辅以播放专业知识的英文短小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应用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双语教学中也极为重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减轻学生课上研讨的口语交流的压力,会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表达和互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的勇气。

(三)支持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材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教师不断优化和改进双语课程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双语教材的选用问题,在诸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国内外教材内容相似度高,教材数量较为丰富的课程中,建议可以引进原版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地组织编排即可。而对于农业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外文教材内容根据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就要进行节选和再设计,或由教师编写双语教材。英文原版教材的语言表述更加标准地道,且一般具备知识更新快、内容与国际接轨良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有些内容和案例与中国国情不符。而自编教材实用性强,价格合理,但需要编者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扎实地语言基础,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需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双语自编教材,此类教材的出版将会对该专业的双语教学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如科研经费投入、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量计算等多种途径,激励授课教师不断优化双语课程,鼓励双语教师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持续地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总之,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必然趋势[5]。双语教学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应认为可以通过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专业素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和层次,在大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多门双语教学,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6]。各农林类高等院校须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春梅.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16-17.

[2]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78-80.

[3]曹丽华,孟颢光,郑红军.简论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32-33.

[4]王林萍,施丽涵.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5):96-101.

经济学专题篇7

关键词: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专题教学《世界经济与政治》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是《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教材及教学内容编排是三大块,即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历史贡献;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学内容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对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思潮少有涉及。内容比较陈旧,对当今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及较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说服力不强,因此教学实效性较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一、扩展教学内容,从发展和实践的角度讲述世界社会主义

经过多年的政治教育,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有了一些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虽然大学生获取了大量信息,但缺乏理论指导,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及现象认识模糊。如有的学生从网上看到当今的社会主义在欧洲等宣扬民主社会主义的博文,很困惑,因为高福利、基尼系数等很有说服力。又如生态社会主义,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等时常见诸报端的内容,学生感到新鲜,想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观察当今社会主义发展的宽阔视角,解答学生困惑。

只讲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大学生从小开始接受的政治教育重复,则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适当扩展教学内容,从发展和实践的角度讲述世界社会主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不是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实践中。专题讲授社会主义可以包括理论(或学说)、运动与制度三个方面,讲授三大部分内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和模式;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概况。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到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再到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简要补充介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为讲述流派与模式作铺垫。讲述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时间向前推了,用时不多就把学生了解的知识串接起来,以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大学生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在这一问题上有模糊认识呢?十七届七中全会提出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问题,给了我们方法论上的启示:要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更要对反马克思主义、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保持清醒认识,这样才能划清界限。所以在社会主义专题讲授中增加那些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内容,只要分析到位,便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流派,如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流派有共产党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社会党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有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党主张的民族社会主义;地区性和国家性的社会主义流派,有新社会运动、现代托派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独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苏联模式、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对这块内容大多一知半解,因而教师要抓住他们想了解的欲望和兴趣,重点讲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使学生了解并认同民主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绝不是掘墓人。

冷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普遍关心,也是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总体状况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低潮期。但是有亮点,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巨大。2009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提出论断:以此次西方经济危机为标志,新自由主义开始走向衰落;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标志,社会主义真正走出低谷,进入复兴阶段,但不是高潮。要到高潮还需要若干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1]

讲述可以按照对社会主义力量的理解进行介绍和分析,分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苏联东欧地区及蒙古国中存在的社会主义力量,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中国家某些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和发达国家为主的社会党国际力量是社会主义可以借助的力量,所以也包括在内。在一个专题内讲清这么多内容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平时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二、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时效性

《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课程,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主义发展也不例外,每年都有新事件、新热点,关注时事,捕捉热点话题,将之补充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尼泊尔毛主义走出山林,西方经济危机后学界对西方三大预言的集中批判,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前身为塞浦路斯共产党)总统,日本共产党的发展,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屡次爆出的惊人言行,朝鲜的“主体足球”等新闻事件,都可作为话题适当引入课堂,以引发学生对相应问题的好奇,借此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案一用好几年,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视而不见,教学效果就会降低,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专题内容广,跨度大,在讲授时一定要避免只讲现象,不加分析,如果只是一大堆事实的罗列,在课堂上可能欢声笑语,课后学生对重大问题仍然一知半解,支离破碎,遇到实际问题,仍然不知如何分析。所以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完整而深入,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分析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专题的讲授,学生应能去除在这一问题的错误、模糊认识,明辨大是大非,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经济学专题篇8

——“四个意识”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增强“四个意识”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今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锐意改革、勇于担当,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扎扎实实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县委提出做好绿、增、并、建“四”字文章。作不为统计部门,我们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面,结合部门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四个意识”是我们面对现实问题、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

所谓“意识”,亦即“行动”的指引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才能做出有效的行动来。在“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根本,是路线问题。作为一个现代政党,我们党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讲政治,不仅是我们党一贯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特有的优势所在。而且,讲政治、有信念,始终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才能在党自身发的发展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大局意识”就是一切工作要有整体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具体到各行业各领域,则是要立足全局,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局服务。

“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际上是确认我们事业的领导集体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更是政治纪律、政治责任。要不打折扣、全面无条件地执行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看齐意识”实际上是行动指南,需要不断“自觉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理念上看齐、在方法措施上看齐、在以身作则上看齐”,不断提升自身定力。

可以坚定地说,增强这些意识,是我们面对现实问题、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

二、“建设三大历史任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为向我们发出动员令、吹响了集结号

今年1月,到我市视察,对我市筹办冬奥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要求,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合张家口发展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为我市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3月,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也明确指出:锐意改革、勇于担当,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扎扎实实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也为干部群众了总动员令、吹响了集结号。

交出两份优异答卷是总体目标,是统揽工作全局的总纲领;完成三大历史任务是战略重点,必须作为今后五年的主攻方向;锐意改革是根本动力,要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和具体行动;勇于担当是基本要求,必须作为全市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自觉。未来五年,全市干部群众要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围绕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担当实干、攻坚克难,为张家口市实现跨越发展、交出两份优异答卷作出历史贡献。

筹办冬奥会为张家口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我县带来了机遇。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作为深度贫困县,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是张家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做好绿、增、并、建“四”字文章,是县委、县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县委书记在传达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汇报情况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他讲到,脱贫攻坚党中央关注、总书记牵挂,省市高度重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县向中央和省市汇报的做好绿、增、并、建“四”字文章,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一是做好“绿”的文章,重点打造百万亩国家草原牧场、百万亩柠条生态林基地和特色农业种养基地,恢复自然生态,分享生态红利;二是做好“增”的文章,充分发挥风光电资源优势,以股份合作形式参与新能源开发,带动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三是做好“并”的文章,调整村庄布局规划,推行“1+n”脱贫攻坚模式,以1个永久保留提升村辐射带动n个村的贫困人口脱贫,统筹推进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建设,“拆危房、用闲房、住好房”,推动人口向县城、中心村镇集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四是做好“建”的文章,建立产业型、区域性联合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落实党员干部包扶深度贫困户制度,激发内生动力,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

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发挥作用,为建设生态强县、美丽县城做出更大贡献,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

作为统计部门,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树立政府行为为理念,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根本,以规范统计业务为基础,以强化队伍管理为保障,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要求,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为建设生态强县、美丽县城做出更大贡献,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实现新的更高的工作目标。

第一,以进一步强化统计队伍管理为保障,着力推进队伍建设。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通过“三学、三查、三改、三严”,到达“四提高”的目标。“三学”即继续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统计专业和技能;“三查”即从自身工作查起,从分管工作查起,从全局工作查起;“三改”即改进学习风气,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三严”即严格考勤制度,严格机关工作制度,严格实绩考核制度;“四提高”即提高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要通过深化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政府信赖、群众满意的优秀统计队伍。

第二,以进一步做实统计业务规范化工作为基础,着力推进业务建设。紧紧围绕统计“五有”目标和“九化”标准,强力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努力实现统计业务规范化工作全方位规范、全专业覆盖、全过程推进、全系统辐射。通过业务建设,精心组织开展好大型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准确全面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趋势;同时,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持续推进统计改革和创新,不断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第三,以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根本,着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按照省局要求,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统计数据质量齐抓共管、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责任机制和评审机制。完善统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实地核查力度,完善数据审核评估办法;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每一位统计干部做到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统计的习惯,提高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统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统计单位和调查对象知法、懂法、遵法,熟知违法违纪行为面临的法律责任;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本行政区内的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的统计执法检查,构建统计执法检查的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提高统计法制的威慑力。

第四,以进一步提供统计优质服务为目标,着力推进服务型统计建设。更加快速反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状况,做到快捷服务;更加关注全县工作大局和重点工作,做到精准服务;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做到高端服务。通过开展多领域、多渠道、深层次的统计服务,不断拓展“需求型”、“跟踪型”、“监测型”、“产品型”的“四型”服务统计新内涵。认真研究新常态下对统计的需求所在,满足统计需求,开展精准服务。不仅时刻关注统计调查数据结果,更深入研究和密切跟踪数据背后的发展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发力、科学发力上下更多功夫。决策、社会、公众需要什么,就及时反映和提供什么,使统计部门真正成为党政领导决策和宏观管理的“监测器”,经济社会运行的“晴雨表”和社会公众的“信息窗”。充分体现统计水平,扩大统计影响,提高统计地位,树立统计形象和统计权威。

经济学专题篇9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2-03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同时,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其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国外,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逐渐兴盛,政府广泛地干预经济,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学家们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的体系要重建,职能要转变,行为方式要调整,效果评判标准也要发生变化。这样,客观上要求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不深人,对于该学科的许多问题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因此,造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国外,公共经济学虽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但由于语言上的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英语国家广泛流传。在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目前,在中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政策)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要求必修该课程。众所周知,不同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和目标是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公共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授公共经济学课程,试图说明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明确规定要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对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政府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体系,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公共经济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积淀和能力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涉及到数学公式、数学推理和图形就感觉困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具体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公共经济学要求先修的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像经济学院本科生接受过严格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思维的熏陶,加上公共经济学教材涉及的许多理论涉及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这也无疑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教学,应该与传统财经类经管类院校所应用的方法和体系方面有所区别,应该更加注重把现实的案例融入课程理论中。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没有运用经济思维去分析政府经济行为。在给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收支等相关理论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政府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强行记忆知识点,对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却涉及很少,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也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第二,从教学手段来看,过于单一,从书本到书本,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手段的缺陷造成不能达到公共经济学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造成上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任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些老师总认为公共经济学理论性强,大多借助多媒体以课堂口授为主,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际运用,造成学生只跟着老师翻ppt的感觉,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教育,而学生参与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运用甚少。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主动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上面,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多数偏好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对枯燥和空洞的理论性太强的课程体系缺乏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对课堂要求的差距造成学生不喜欢公共经济学这门课程,因此,公共经济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当。目前,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对动手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系,也缺乏在课堂上让学生具体分析现实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评价,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而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多维化发展趋势的,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政府经济管理人才。在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期末考核不当。现存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综合成绩折算期末总成绩,而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得比例较大。而与此同时,期末考试卷面知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而可能助长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有违公平规则。老师这种长期不良的考核方式,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认知,也极大地降低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课程设置衔接不恰当。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只简单了解浅显的经济学概论,缺乏一定的经济学思维训练,还有的学生没有预修过经济学基础就来修公共经济学课程,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解的难度。现行教学对所有专业采用同样教案,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公共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必然会有知识点的重复,虽然一定的重复能起到学习迁移的正向作用,但重复过多或授课体系设置不当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不成功的。在分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和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后,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教学局面,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兴趣。

1.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减少公共经济学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应鼓励要在大一和大二安排学生修完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再修公共经济学课程。另外,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少讲或不讲地方公共经济一章,以免与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重复,另外,对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知识点也要有所侧重,免得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太多。也就是科学设置公共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根据前期和后期课程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

2.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性较强,涉及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与收入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包含了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忌教师只照搬书本、给学生读ppt,而是要把现实当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当中,可以引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所谓“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指把公共经济学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将这些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人数与课时总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五人一个小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最终必须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章,分别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某一种公共产品(公共医疗服务、自来水等)的运行和供给效率问题专题讨论,(2)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私合作制问题专题讨论(交通领域等)。在对公共支出理论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趋势的探究,(2)国际上类似国家公共支出增长的比较研究。在对税收理论这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税收结构优化问题探讨,(2)美国与中国税收结构的异同研究。在政府规制理论知识一章中,可以设置专题讨论:(1)中国政府规制历史发展及其原因讨论,(2)某一行业政府规制的国际比较研究(食品业规制等)。总之,在“小组专题讨论法”过程中,大约给学生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开三次碰头会。专题讨论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约3000字左右,同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演讲课题。讲完之后有5分钟时间互动交流,可以有三名左右同学向小组主讲人提问,然后教师总体作评述,最后教师结合课题报告、演讲效果评价该小组专题讨论的综合成绩。

3.教师要合理的设置公共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相互影响。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考核体系的设置,良好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内容设置上面,要多增加课堂学生发言分析具体问题,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给学生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性强的章节,也可以应用试验课程。期末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公共经济学考核习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和日常考外,还在教学中用“小组专项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规定每个学生选择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名著选读,在学期末完成所选读名著并写一份2000~3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时也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权重,要求把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所选图的明著结合起来,选读书本大致在奥利弗・威廉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亚当・斯密、哈耶克和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在具体评定各种考核形式权重设置方面,要多增加“小组专项讨论”结果和课堂中具体问题的发言的权重。通过这种多种手段的综合测评外,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学习公共经济学过程中,学生切实得到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在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向有特色一流水平大学迈进,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拓展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所在海洋、水产和食品方面有特色的大学,公共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把公共经济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科学发展观与财政学科建设[eB/oL].省略.cn.

[2]刘宁.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定位研究[J].教育产业,2006,(5):86-87.

[3]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导引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经济学专题篇10

经济法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经济法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基础课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有关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现状。经济法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据了解,各高职院校一般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经济法课程内容、安排学时,大体上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证券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法等,但对这些内容的详与略、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的认识在各个学校以及不同经济法教师之间是各不相同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方法较为单调、枯燥,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将老师与学生之间定格为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墨守成规,通常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经济法课程本身具有比较抽象的特点,理解起来不如其他专业课那么容易,如果没有实践性教学,授课效果会很不理想。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上述对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该课程目前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它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各专业教学团队和学生对其重视度都不够,夸张一点说,经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了。这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原定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

课程内容体系杂乱。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大体相同,但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略安排、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的认识在各个学校以及不同经济法教师之间是各不相同的,这不但造成了教学体系杂乱,同时各章前后顺序安排混乱,这就增加了教师备课、教学和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而且,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很少考虑与经管专业知识之间的契合点,使得学生把经济法作为一门孤立的学科,而不去考虑它在未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这方面的弊端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当前教学中不少院校仍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难以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手段单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经在高职院校普及,它也被广泛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自身也存在着不足,加之教师理念上的误区,所以其教学手段通常不够多样,比如,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把书本上的内容照搬到ppt中来,严重忽视了师生互动、交流;再比如,因为少了板书等环节,课程教学进度得以增快,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却随之减少。以上弊端,都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对改进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思考针对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改理念和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改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

明确经济法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地位。长期以来,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法课程由于缺乏鲜明的专业色彩而在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被边缘化。然而,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法制经济,所以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熟知市场经济规则,未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从现实社会生活来看,因为缺乏法律知识而断送职业生涯的企业经管人员不在少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法律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同等重要,这两方面的知识在他们将来的工作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必须确立经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地位,将这门课开设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提高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同时还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处理经济法律问题能力的培养。

构建系统的经济法课程体系。针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杂乱的现状,我们应下大力气构建系统的经济法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确定教程的内容及各章节的顺序;确定各专业教学的详略安排和重难点;找出经济法和各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以此作为主线来贯穿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

1.确定教程的内容及各章节的顺序。确定教程的内容及各章节的顺序要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依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主体的组织管理关系,经济主体在经济行为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协作关系,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此为依据,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主体法、市场秩序法、宏观调控法,各章节的顺序可顺应安排为: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公司法、经济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财税法、金融法、经济纠纷解决法律理论等。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又反映了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的顺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适合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解和接受。

2.确定各专业教学的详略安排和重难点。在确定各专业教学的详略安排和重难点时,要考虑经管类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例如,将财会专业的教学重点安排为财税法,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重点安排为公司法、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将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重点安排为金融法、保险法。

3.寻找经济法和各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寻找经济法和各专业知识的契合点,要结合经济法律的内容以及各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领域,要预判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经济法律问题,这样就容易把经济法的内容和各专业的专业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积极性和目的性。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以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法律问题为主线,把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和模拟公司的运作结合起来,以经济法的理论知识解决模拟公司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