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0:45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的精神,鼓励和支持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5]60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5]22号)等文件精神,在原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匹配”专项的基础上调整设立“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以下简称“创新资金”)。为规范创新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资金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设立创新资金旨在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逐步建立起北京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第三条创新资金来源于北京市财政预算拨款。创新资金的年度预算安排由北京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预算情况和创新资金年度工作计划上报市人代会批准后确定。

第四条市财政局是创新资金的监管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是创新资金的组织实施部门。鼓励各区县政府结合各自特点设立本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并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关的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

第五条市科委、市财政局委托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负责创新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创业中心的组织实施工作进行监督。

第六条创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支持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

第七条申请创新资金的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及北京市产业、技术政策,优先支持符合北京领域发展特点的项目;

(二)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创新性较强;

(三)项目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无知识产权纠纷。

第八条承担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近三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记录;

(二)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三)企业管理层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合理;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

(六)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人员。

第九条创新资金优先支持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

(一)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企业的项目;

(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市场前景好,市场容量大的项目;

(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并能形成出口创汇的高技术项目;

(四)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联合创新的项目;

(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内的在孵企业的项目;

(六)在北京市重点领域开展的高技术服务项目,包括设计创意行业等;

(七)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八)企业间的合作项目,特别是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科技项目。

第十条创新资金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中试放大阶段的必要补助;

2、项目新增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3、企业需有与申请创新资金资助等额以上的自有资金匹配;

4、无偿资助数额一般不超过60万元,重大项目不超过200万元。

(二)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小批量生产、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

2、项目新增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3、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60万元,重大项目不超过100万元。

(三)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的项目申请地方资金的额度按照科技部当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在同一年度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同时,申请企业应根据项目所处阶段,选择一种相应的支持方式,不可重复申报。

第三章开支范围

第十二条创新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包括项目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第十三条项目费是指用于支持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指南,经市科委、市财政局审批立项的项目经费。

(一)无偿资助项目费,包括人工费、仪器设备购置和安装费、商业软件购置费、租赁费、试制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鉴定验收费、培训费等与技术创新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

(二)贷款贴息项目费,根据项目承担企业提供的有效借款合同及项目执行期内的有效付息单据核拨贴息资金。

第十四条管理费是指用于创业中心和中介机构从事创新资金项目的评审、评估、日常管理工作和监督及评价工作的经费。管理费按照《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详细预算,经市财政局批准后按规定使用。

第十五条其他费用是指经市财政局批准开支的与创新资金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项目申请与受理

第十六条市科委每年结合《北京市科技项目建议征集指南》以及科技部的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公布当年的北京市创新资金申报指南,明确项目年度重点支持范围和具体要求。符合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的,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第十七条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创新资金,应按照每年公布的申报指南准备和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并保证申请材料真实可靠。

第十八条创业中心采取公开方式受理企业申请并提出审查意见,受理审查内容包括:资格审查、形式审查及内容审查。经审查合格的项目上报市科委评审。

第五章项目评审、立项与资金拨付

第十九条有关部门建立联合评审的组织协调机制,由各有关单位组成联审小组,共同开展专家联合评审。联审小组每年根据创新资金项目申报情况,分批组织专家联合评审。

第二十条市科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创新资金评审专家库,创新资金项目评审仅限于在专家库内遴选专家。专家库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由创业中心负责。

第二十一条联审小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参照《北京市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及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评审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性、技术可行性、风险性、申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进行评审。

第二十二条专家应按照评审工作规范,对申请项目进行全面的评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评审意见。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可通过联审小组要求申请企业补充有关材料或进一步说明情况,但不得与申请企业及有关人员直接联系。

第二十三条为保证创新资金项目立项评审的公正性,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专家应当回避:

(一)评审专家所在企业的申请项目;

(二)专家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为所审项目申请企业的负责人;

(三)有利益关系或直接隶属关系。

第二十四条联审小组和专家对所审项目的技术、经济秘密和审查结论意见负有保密责任和义务。联审小组尊重专家的评审结论意见并给予保密。

第二十五条创业中心根据项目申请材料和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创新资金立项建议,报市科委、市财政局审批。经批准的项目通过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告,公告之日起2周内为立项项目异议期。经公告没有异议的,正式办理立项及资金拨付手续。对于项目存在重大异议的,应按程序进行复议。

第二十六条市科委委托创业中心与创新资金立项项目的承担单位签订“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合同”(以下简称“项目合同”)。

第二十七条创新资金在项目合同签订后分两次拨付。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拨付70%,视项目执行情况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按企业有效借款合同及付息单据核定的应贴息数额拨付80%,视项目执行情况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

第二十八条创新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第六章监督管理及项目验收

第二十九条市财政局负责对创新资金的运作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参与项目的验收工作。市科委负责创新资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委托创业中心组织实施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分析总结项目执行情况。市财政局和市科委对创业中心的管理工作和项目承担企业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三十条项目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资金的到位与使用情况;

(二)合同计划的进度执行情况;

(三)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情况;

(四)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三十一条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项目承担企业每半年定期填报、提交项目执行情况信息调查表;

(二)创业中心每年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并提出项目执行情况意见;

(三)市科委根据需要,对项目进行实地检查;

(四)市财政局根据需要,定期抽查项目执行情况,对资金的运作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二条项目承担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合同,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创新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第三十三条项目承担企业须对项目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无偿资助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资金拨款后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形成资产部分转入资本公积,消耗部分予以核销;贷款贴息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资金拨款后作为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处理。

第三十四条项目承担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签订的《项目合同》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向创业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由创业中心审核后,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

(一)因改制、重组等原因发生企业名称变化,或因不可抗拒因素承担企业提出项目计划指标变更申请,以及企业开户银行、户名、账号等企业关键信息发生改变等情况,但不涉及项目预算调整的,报市科委审批,送市财政局备案;

(二)项目预算总额不变,预算科目、结构之间进行调整,报市科委审批,但人工费和管理费一般不予调整;

(三)项目预算总额或项目承担企业调整,报市科委、市财政局批准。

第三十五条对于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由市财政局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创新资金验收工作原则上在《项目合同》到期一年内完成。需要提前或延期验收的项目,需由承担企业在项目到期前三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创业中心出具意见,报市科委审定,送市财政局备案。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三十七条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三)项目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情况;

(四)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

(五)项目实施前后企业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

第三十八条市科委委托创业中心组织项目验收工作,具体的验收形式根据科技部及市科委的有关规定执行。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2

>>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的人学解读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创新驱动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传媒内部管理变革的关键是转变管理制度是高铁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刘勘: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企业科技档案超前管理制度的建设雄安新区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试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浅析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创新我国国债的管理制度略论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追求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研究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Jacobs,a.RampantfraudthreattoChina’sbriskascent[n/].thenewYorktimes,2010-10-06.?_r=3&src=me&ref=homepage.

[7]朱军文,刘念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变迁轨迹:1978-2009[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

[8]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oL].http:///portals/0/documents/kxpj.

[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2010年我国高等学校R&D活动分析[R/oL].http://.cn/tjbg/gdxx/documents/2011/20120214.htm

[11]明炬.高校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技术管理创新科技统计整体状况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90-01

在经济社会从数量型转变到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科技统计,它也是统计内部至关重要的工作之。它使用了一系列可以准确检测科技系统复杂机制的具体指标,定量地测量一国或者某个地区中所开展的科技活动的规模、结构以及科技的运用和传播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产生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以及评价科技政策以及管理制度奠定良好的统计分析基础以及科技统计的精准数据。就科技统计而言,科学技术活动总体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特征是它的研究对象。重点内容是通过分析、搜集和整理科技活动的相关数据,涵盖了科技活动的布局、规模以及结构的关系特征以及整体数量特征,为评价以及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

1科技统计发展的整体状况

国内开始科技统计方面的时间非常晚,发展非常缓慢,科技统计调查措施始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今这些调查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国家科委于1985年牵头,与教育部以及家统计局等多个中央管理部门,共同实施以及开展了我国首次科技大普查,为提升国内科技统计发展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被看成我国在科技统计领域的里程碑。自1985年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执行科技活动的相关部门为基础的国家科技统计工作体制,比如:科技主管部门、统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分别负责和管理独立开发与研究机构、企业所开展的科技活动、国内全日制高等学校实施的多种科技活动以及国防科工领域的统计业务。国家统计局也制定了科技综合统计年报的规定制度,负责收集以及汇总国内此领域的全部数据。随着国内外迅速地增加科技经费支出的总额,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针对科技管理领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管理要求。国家于2007年实施了全国工业企业创新首次大调查;2009年又实施了全国第二次R&D资源调查,很好地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在科技领域的系统化发展资料和信息,通过实施这几次R&D清查活动,很好地得到了我国在促进科技发展以及创新方面的努力以及变化,把握了它的总体面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总体实力,与促进国际对比以及接轨,提升国内综合实力以及科技领域的实力,持续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稳定地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广大企业的进一步创新,科学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能够发挥重大促进作用。

2科技统计为我国管理技术创新奠定扎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地改革和完善统计制度与方法,相关统计部门、企业分别构建以及实施了科技综合统计制度以及统计报表体制,收集到了诸多能够反映企业以及社会创新发展实际状况的具体指标以及数据。从实践来看,科学决策是技术创新管理中举足轻重的任务之一,科学决策需要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前提。相关人员能够从科技活动中得到反映企业具体状况的很多统计信息以及资料,如此以来,相关人员能够定量地研究和管理技术创新,这些措施都是技术创新管理不同流程以及环节的科学依据。为了很好地开展技术创新管理,要严格按照科技统计的相关规范和具体指标,整理以及采集相关的科技信息与资料,有步骤地统计诸多相关数据。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逐步健全科技指标体系,相关单位必须始终完善和健全本阶段所开展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就科技统计而言,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科技活动的结果以及过程。只有确保技术创新管理最大限度地吻合我国科技统计的多方面需求,才能够实现和促进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从科技统计数据来看,其实际水平对技术创新管理效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所整理、加工的统计资料越有效、越充分,技术创新管理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也就越高。

从科技统计来看,它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分析以及把握所获得的诸多科技统计信息以及数据,形成正确的概念,做出准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写成数据充足、观点鲜明、分析合理,建议科学的具体统计分析报告。就科技统计信息而言,其水平重点体现在提炼、加工、分析以及整理各种统计数据的程度上,只有最大程度地运用以及挖掘调查中所获得的原始数据,方可以合理地提供科技统计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技统计活动应有的作用。

3技术创新管理在科技统计方面的具体应用

为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以及实施科技规范以及制度,务必要把握我国科技发展的具体现状,有效地把握国内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动态,科学地预测以及调研科技创新中所用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先进性,做出合理化的管理决策。科技统计活动能够有效地检验和测试监督技术创新管理的实际状况,通过追踪调查具体执行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反复比较具体目标和相关的反馈信息,找到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科技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协调;在做完了相关的技术创新项目后要第一时间提供项目执行结果的详细统计报表,反复对比该统计报表以及考核指标,将其当成工作评价的直接根据。

4科技统计为科技管理部门实施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了必要手段

在进行技术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制定科技统计指标具有重大意义。如果科技统计的指标非常单一,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技术管理创新活动自身的多种功能。因此要全方位地表明技术管理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整体特征,数量关系之间的多种列统计指标(即科技统计指标体系),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表明技术管理创新活动的总体状况。如果科技统计资料不具备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就无法科学地拟定出技术创新管理的多种规划,也难以在多种技术管理创新活动中科学地分配有限的科技资源,遑论技术创新管理评价的实施效果。

5结语

眼下还亟需完善国内科技统计的指标体系,了更好地满足新的发展形势对具体统计活动的详细需要,国家统计局也在不断地开发和设计各种创新指数。只有全面地构建和健全一套非常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可以综合、直观地表明国内外的创新潜力以及水平。随着国家持续地完善创新政策,健全调查企业创新制度的具体措施,我国在统计指标体制方面的创新和制度必定会越来越健全。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4

一、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复分散、效率不高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纲要》精神,以促进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二、基本原则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的主题,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现有计划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与时俱进,坚定改革,大胆创新;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解决当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求真务实,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突破,又要加强总体设计,综合集成配套改革措施,积极有序推进。重点要突出以下几项原则:

1、体现国家目标。围绕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纲要》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促进自主创新。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类科技计划要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类科技计划要面向市场,突出集成创新,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

3、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国家整体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统筹科技发展与改革,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安排,统筹集成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

4、明确权责划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计划、项目决策、管理、实施、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强化责任制,加强监督,逐步建立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5、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规范科技计划管理运行的秩序,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和公开。

6、提高管理效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简化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机制,保证国家科技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措施

为切实保证“*”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计划管理改革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1.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对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等。作为科技计划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现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由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2.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的定位。围绕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各国家科技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和支持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要突出原始创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构成,主要定位分别为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计划要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加强集成创新,突出公益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重点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要突出资源共享,以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建设为主要内容,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政策引导类计划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措施,重点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面向农业、农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重大专项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3.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配置的战略重点。根据公共财政要求和创新活动的特点,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配置和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稳定支持,加大对科研基地、条件平台和科技队伍建设的支持。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其他力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4.加强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围绕国家的整体创新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之间、国家科技计划与部门、地方科技计划之间的协调衔接和集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就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科技计划当年进展及下一年度安排等情况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科技计划的年度报告制度,以加强集成,避免重复交叉。

(二)进一步推进部门(行业)和地方的自主创新工作

5.发挥部门(行业)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目标的确立及重大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听取部门(行业)的意见。把征集部门(行业)等科技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议,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有效集成部门(行业)的资源,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在攻关计划项目和*计划重大项目中的组织实施作用。加强部门(行业)的监督作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行业引导项目,由部门(行业)负责管理和实施,重点支持行业科技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储备、应急反应和基础性工作等,提高行业科技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

6.提高地方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共建实验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统筹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区域引导项目,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和实施,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县(市)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县(市)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7.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反映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及产业化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项目的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于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8.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对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国家工程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建设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9.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科技资源,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建设一批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新机制和环境。

(四)促进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

10.加强对项目、人才、基地的统筹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从以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基地,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的综合目标转变,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优先支持改革取得实质成效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加强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造就一支创新队伍,建设一批创新基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11.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秀创新团队以及“小人物、小团队”的成长。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高度关注具有创新性的“非共识项目”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费用支出比例,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交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海外留学人才等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2.加强和统筹创新基地的建设。制定国家创新基地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的统筹和支持力度,合理布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把创新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支持。改革国家创新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对创新基地实行分类支持和管理,对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基地实行稳定支持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化、产业化性质的基地,实行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和共建的方式;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及其他综合性基地通过竞争择优、后补助或项目倾斜等多种方式支持。鼓励共建创新基地或联盟,制定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标准与规范,促进资源共享。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3.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利查新制度,并把它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突出自主创新,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可用于支持重大成果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14.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共享机制和办法,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数据库,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创新成果的报告、登记和信息制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和共享。

(六)积极推行有利于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

15.加强技术预测工作。建立面向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技术预测制度。把技术预测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技术预测机构和队伍,完善技术预测方法,建设国家技术预测平台,提高技术预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研发资金投向和重点等提供决策支撑。

16.建立和完善独立的评估制度。在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制度。加强科技计划评估专家队伍和独立评估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评估程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适应不同科技计划和管理工作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和基地等的评估工作,为计划项目调整和科技工作的绩效考评提供科学依据。

17.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制定分类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参与计划项目评审、评估、监督、成果评价与推广等管理工作。

18.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科技计划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用状况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19.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上科技计划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数据库、科技计划项目信息数据库等,加强综合信息管理,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

(七)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

20.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参与项目评审、验收等同行专家,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扩大专家遴选的范围。充分发挥专家在战略、技术、经济、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咨询作用,规范专家参与计划项目管理、咨询、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建立回避等制度,完善专家参与管理的机制。

21.改革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机制。规范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严格项目的申报评审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根据计划项目的不同特点,逐步实行网上评审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项目的招投标力度,实现决策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根据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建立项目立项的快速反应机制。

22.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在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凡不涉及保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评价等信息,都要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

(八)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23.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制度,建立科技经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统一的科技计划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经费的支出科目、报表体系和使用范围。加强对项目配套资金的监管,保障科技经费的及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提高科技计划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4.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绩效考评,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九)建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供电企业

一、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的内涵

所谓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就是以企业科技进步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制定、经济行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这是一种系统协调的创新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技进步是参考的标准,也是检验科技进步创新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基本准则。

二、供电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动因

1.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主要表现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既要提高目前的效率,又要提高未来的效益。这些效率的提高都必经在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中体现与实现,从而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层机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此外,管理上的协调与创新,可以使现金的流动更加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

(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而提供企业的竞争力。

(4)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一个企业若能在竞争中最先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获得最佳博弈能力,则能取得优势,稳定自己的市场,并开拓出新的市场。

(5)有助于企业家形成:现代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产生使企业的管理处于专家手中,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促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了企业的更健康发展。

2.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外部压力

(1)消费需求的提高要求企业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产品从过去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移,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厂网分家”,消费者可直接与供应商的协作,使电力市场的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广大消费者在电力的消费上,不但要求供应商提供优质价廉的电能,而且要求保证优质的服务,提高优质服务已经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好的服务首先要求好的产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从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上满足用户的要求,从供电的技术手段、营销管理上进行创新,在企业的文化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跟顾客消费需求动态对应,只有主动加大创新力度,企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创造顾客需求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科学技术在实际中充分发展作用以增强企业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有实际科技产品的诞生,如何将科学技术理论和高科技技术或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关键在于企业在科技管理的创新。

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供电企业的指导意义

中国国企业在初步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和管理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表现在:

1.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其目标是创造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竞争力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

2.实行知识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思想:知识管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进步和观念为先导,企业也是如此,谁先转变观念,运用新的经营理念驾御企业行为,谁就能在竞争中领先。

3.实行基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基础:基础管理为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数据和信息,是培育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工作。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关键,通过基础管理中的成本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质量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与营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将更好地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与提高。

四、供电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管理的实施内容

1.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知识型的管理思想

人的创新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一切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就是既要掌握显性知识,更要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把新知识、新概念、新经验加以培育,使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知识管理观念。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倡导以知识管理为主、以人的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型经济要求供电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知识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供电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因此,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2.建立科技发展的管理制度

按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原则,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办法、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这些政策、制度和办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技术人股政策、技术民主制度以及促进企业领导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改善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环境、创新效益与个人收人挂钩等办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在科研用人的问题上可采用学术带头人的办法,坚持优胜劣汰。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投标制。鼓励有实力的科研团体参与竞争,打破设备少、资金界限和条块分割的壁垒,加强开放性和横向联合,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生产企业重在科技出成果,科技出效益,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的力度。为保证科技发展管理制度落实在实处,供电企业应通过某些企业制度以确保在每年的科技费中应当有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提高科技生产力。

3.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

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运用企业战略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性管理,是让企业领导者站在全面高度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作Swot战略分析,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方案,并将选择的战略方案加以实施和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的行动指南,是各项资源得以合理调配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走势和前进道路。供电企业应通过对目前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体系。企业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行动指南,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企业战略的动态管理,要按照企业战略布置,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决策的动态调整,使企业照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要考虑科技的进步对战略管理的影响管理。例如,在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上,应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技术管理,大力引进和消化输变电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突出,发展体现当今国内水平的500KV输变电技术,逐步实现运行经济指标的在线分析与控制,为减人增效、提高供电企业可靠性、生产管理上台阶创造条件。状态检修是生产管理方法上的创新,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专业管理思想。状态检修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修,它包括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在线监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信息采集处理、故障严重性分析、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自如谭震:浅谈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朱美光: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5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医学科研管理;创新意识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高层次要求。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必然需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医疗卫生事业,科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形态,面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脑科学的研究,以及医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都预示着医学研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而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活的灵魂。 

1.1科研管理创新为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学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与手段、完成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与机会等外部环境。通过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协调管理机制、科研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使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为医学科研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2科研管理创新已渗透到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的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蛋白组计划”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已成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助推器。 

1.3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方式变革的需求 

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对象大都具有多学科性,如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纳米医学、计算生物学等。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形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产生出富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学科研方式的变革特点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必须随之变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医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1.4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主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知识创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员,面对医学管理的高素质对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管理对象对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科研管理的新引导,建立科研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医学科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硬件要求。 

2科研管理人员是实现医学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 

2.1科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科研管理从服务性、事务性工作,拓展到指导学科发展的高度[1]。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创新意识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2.3科研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产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涵盖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攻关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3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 

3.1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科技政策在科技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起着保证、协调和激励作用。在构建科技政策平台中,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目的,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能力。医院要发展,必须首先建立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平台[2]。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天津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医院专利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让的奖励办法》、《天津医院科技工作奖励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医院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使科研计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2“以人为本”激发科技人员的内在创造力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看做第一资源,把人才管理作为第一要务[3]。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要重视科研队伍的整体建设,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创新队伍才能实现。其次,要满足科研人员的个体需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商对智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发展需求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一流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3.3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让制度,扩大单项奖励范围,提高总体奖励力度,以鼓励创新人才科研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3.4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在活力 

为实现科研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激发其内在活力。天津医院把年收入的1%做为医院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①院级课题的启动,每年招标立项8-10项;②高新技术的开展;③对局级以上的课题经费给与同等匹配;④科技奖励;⑤科技支撑条件的改善。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7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忽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2.缺乏整体规划与完善的支撑制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我国,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3.忽略过程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8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managementlevel,achievethemarketoperationof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object,playadrivingroleofthescientificmarketinsafety,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andexcitetheinnovationactivitiesofalltheproductionfactors,Yongjincompanyhasformulatedandimplemented"three-pointprogramme"tofurtherstandardizeandoptimizetheoperationmanagementmodeofthescienceandtechnologymarket,thuscomprehensivelypromotingtheinnovationabilityand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ompetitivenessofthecompany.

关键词:科技创新;市场;体系构建

Keyword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market;syst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29-02

0引言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只有通过企业内部不断的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创建“三大纲领性”文件

1.1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管理实施细则》永锦公司科技市场的运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宗旨,激发创新活动;遵循“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坚持“平等、自愿、有偿、事前补偿、诚实信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科技市场的资源配置,健全科技创新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永锦公司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五位一体”运作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规范科技市场运作,着力于科技创新正向激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科技套餐组合工程”是公司规范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实施各类创新科技成果收购的前提下,为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而推行的新的激励办法。科技创新成果组合工程分单位和部室两大类别三个等级,以充分激发不同水平单位和部室创新激情。其中单位a、B、C三个级别的创新组合工程内部收购价分别为30万元、15万元、7.5万元,“创新之星”部室五星级、三级星、一星级部室内部收购价分别为6万元、4万元和2万元。各个组合工程被单位和部室认购后,必须完成相对应的科技成果指标。比如,单位认购a级创新组合工程后,年度创新绩效分值必须为130分以上,创新绩效考核在95以上,其中省部级成果1项,地厅级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1项,推广应用外部成果10项,年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2%-3%,实行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500万元以上……而机关部室认购星级部室后,除了按认购等级类别,完成相对应的本部门科技成果外,还要督促完成分管系统各类科技成果指标,以通过凝聚系统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而对于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收购,则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事后评审奖励的正激励办法,每季度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半年度考核完成者支付总收购费用的四分之一,年度完成者支付剩余的四分之三;而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永锦公司则加大奖励力度,给予最高奖金30万元、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以真正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合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2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该办法系统规定了“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推广成果验收结算体系”“五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创新成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1.2.1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公司机关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负责推动本专业内各单位科技创新成果的生成;负责参与对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和推介、推广;负责配合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负责管理列入公司级以上的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每年依据各单位、各部门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内容的创新性、重要度和参与度确定公司管理的项目,遴选重大或重点项目向上级公司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立项。

1.2.2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分为科技创新项目验收鉴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评审、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验收评价三个方面。在公司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进展要求,由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创新项目的评审工作。专业委员会下设创新成果评委库,由各单位、各部门推选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质、专业理论和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每个评委库为30人,每年更新一次,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分管创新成果的评审。

1.2.3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公司科技市场收购的范围,制定各类成果收购和奖励标准,所有列入科技市场收购的成果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年度奖励”原则。科技市场收购费用从科技经费中列支,科技市场收购费用用于支付补偿成果完成者和组织者对创新工作的贡献与付出。

1.2.4科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该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数量和效果评价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提成奖励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切实得到实惠。

1.2.5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组对推广完成后进行总结,编制成果推广总结报告,并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科技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提交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制定推广成果效益提成结算方案,并纳入季度的科技市场

收购。

1.3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该工作目标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考核结果占各单位、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30%的权重,并作为年度科技创新奖励的依据。在各单位认购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形成的全公司科技目标工作体系,既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工作量的目标,又有部门的职能目标。

2结语

以上“三大纲领”性文件互为支撑,相互关联。永锦公司通过制定的“三大纲领”文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应用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优化了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模式,科技创新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创新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显著增强,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果质量、数量明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增强了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力,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实现了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05).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

[2]杨登才,石照辉,等.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1-33.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