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6:37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1

关键词:矿山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管理

随着矿山企业的发展壮大,单一企业管理矿山数量的增多,一些矿山企业的内部专业供应部门,逐步演变成为独立的公司,继续服务于矿山企业,形成了支撑矿山企业发展的供应链服务。从演变过程看,以往矿山企业的供应管理,主要针对矿山机械设备(坑道钻机、凿岩机、采矿台车、颚式破碎机、电磁除铁器等)、设备备件、支护材料、油品供应。当前,矿山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涉及诸多方面和专业领域,比如:设计院、造价所、机械修理厂、物资采购公司、矿山工程公司(采矿工人及外包服务)、地质勘察等专业化配套的公司。如何管理好这个供应链,成为影响矿山企业能否良好发展的重要课题。

1矿山企业中的“小采购”和“大采购”现状

矿山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分为“小采购”和“大采购”两种状况。

1.1“小采购”以订单为对象,“大采购”以供应商为目标

采购管理是包括订单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小采购”着眼于订单,主要是日常事务跟踪的任务,比如下单、跟单、催单、交货、验货、收货等;“大采购”是把着力点放在供应商上,通过事前筛选、事中考核、事后评价、跟进引导、共同发展等手段,对供应商进行全过程、持续性的长期管理,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优势,以使企业得到最佳的服务。具体到矿山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小采购”与“大采购”之间有着更为明显的不同。比如,当矿山机械设备及备件因质量不合格或者规格不一致出现问题时,“小采购”最简单有效的处理途径就是联系供应商,由供应商更换新的、符合标准需求的产品。但是,如果问题是供应商自身的内部管理、产品设计、品控标准等方面问题造成。那么,由于“小采购”的管理触角无法延伸至供应商内部,也就无法从源头消除问题,无法阻止类似问题不断重演,不合格的设备及备件依旧会出现在矿山现场、始终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此种情况下,“大采购”的优势愈加明显,它能够把管理触角延伸至供应商的组织、流程、系统层面,指导监督供应商自查问题、自挖潜力,无机可施时,还可以直接更换供应商。这样,通过解决供应商层面问题,企业就可以从源头上推动设备、备件等订单层面问题的根本解决,争取主动和利益的最大化。

1.2“小采购”是事务跟踪管理,“大采购”是战略资源管理

在“小采购”模式下,采购业务人员主要把精力花在采购交易订单的各个环节中,特点是跟采购平台和eRp操作联系紧密。“小采购”尽管也涉及供应商管理工作,但主要是采购订单业务操作层面。导致选择的供应商只能满足部分技术指标的要求,而不一定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经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供应商管理。从而,“小采购”做的就是订单事务的跟踪工作,职位不高,很难从公司层面与供应商高层营销人员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在“大采购”模式下,采购业务人员更侧重供应商的战略管理,把精力花在开发和维护供应商关系管理层面。“大采购”尽管采购平台和eRp的操作相关甚少,但借助采购各种报表和数据分析来筛选和维护供应商,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使用者。“大采购”的特点,即聚焦供应商,通过解决供应商层面的问题,来解决订单层面的问题;管理供应商这一战略资源,成为兄弟职能的平等合作伙伴;积极主动管理需求,通过理顺需求来理顺供应。

1.3“小采购”管过程;“大采购”重需求

“小采购”是按流程走,特别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某a矿需求是采矿台车2辆,某B矿也需要采矿台车2辆,最后买得是不同品牌的4辆采矿台车。采购人员只是执行,围绕订单转;只关注了采购台车的招标过程程序合规,或是单一指标驱动,只关注局部优化或价格,牺牲了交付、质量和服务。“大采购”是管理需求,围绕需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根据公司采购战略,围绕供应商管理好它们的绩效,即战略寻源和供应绩效。部分矿山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尽管赋予了采购有了供应商管理的职责,却没有相应的权利和资源,依然把讨价还价的能力作为衡量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标准。这既管不好需求,也管不好供应,“大采购”体系根基尚未扎牢。

2笔者从“小采购”到“大采购”的尝试

以笔者所在的矿业公司为例。近年来,随着矿山工程量的持续增加,为顺应计划经济内部供应链的内在关系,公司下属各矿山把井下部分工作委托给下属专业化公司—矿山工程公司,这是内部协同的工作安排。但是,矿山工程公司因自身生产性工人数量及生产技术不足以满足业务需要等原因,只得再将部分工程以专业分包的形式外包出去或者以劳务分包的方式获得工程劳务服务。目前,矿山工程公司在工程外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外包项目每年均签订新的合同,合同金额若达到法定招标限额,就需要重新招标。重新招标一方面需要时间履行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工期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原分包单位是否能继续中标都是未知数,井下分包队伍稳定性若不能得到保障,会影响该分包商持续投入各种设备物资的积极性。若招标结果确定需要更换外包队伍,那就面临新旧队伍交接的问题,老队伍清理设备物资退场,新队伍进场需要熟悉现场情况,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鉴于上述情况,由于凡是达到规模标准的工程分包项目均无法规避招标,公司从保持分包商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从合同期限匹配以及招标文件设计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将合同期限与工期相匹配,保持分包商稳定。目前矿山公司主要承揽各生产矿山的井巷工程,通常合同期限为一年,因而对外分包的业务期限相应也是一年。建议在综合考量分包商履约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合同期限(比如2-3年)。若遇工程量不确定的情况,可签订单价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调价机制。二是通过做好招标文件相关约定,既充分体现竞争性,又满足在特殊情况下,快速更换队伍的需要。凡是以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分包商的,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如果建设过程中需要更换队伍,可按推荐中标候选人的排序直接进行委托。此种做法的合规性在于,程序公开且价格具有竞争性。因此,在需要更换队伍的时候,可不再重新招标,只需依照招标文件的约定,即可满足要求。同时,持续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重点对分包商的资格准入与选用、合同签订与履约、考核与评价环节进行管控,并对五矿矿业、矿山工程公司以及项目部各级在分包商管理中所担负的职责明确界定。二是明确对分包商实施集中准入、集中选择、集中年审及集中;统一管理流程和统一评价标准。三是规范分包业务从合同签订与履约、验收与支付、考核与评价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在分包商的考核与评价方面的细化。

3结束语

近年来,多数矿山企业正朝着绿色矿山和智慧化矿山迈进。矿山企业的采购管理不再淤泥于传统计划供应,采购管理的重心也从对采购订单的处理转为对供应商的管理,逐步从“小采购”向“大采购”迈进。

参考文献

[1]唐亮.供应链管理中的小采购和大采购[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三版]—一个实践者的角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2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

在供应商开发的流程中,首先要对特定的分类市场进行竞争分析,要了解谁是市场的领导者,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各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定位是怎样的,从而对潜在供应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比如在电阻市场,你今天需要0805的电阻,就大可不必去找那几个日本大厂,因为他们已经停产了。同时你也可以给你的设计部门同事提一个建议,尽量使用市场主流的元器件以降低成本。

电阻市场是一个差异化较少的市场,供应商多,容易运输,容易替代。在注塑市场中,就比较复杂一些。首先,产品差异很大,有的公司专长于精密注塑,有的则主攻大型工件。而且由于注塑件运输成本很高,本地化是必不可少的,你要评估在本地市场上,注塑产品的供应能力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商及其竞争对手的特点等等,才能做到有备而来。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公司的采购部可以建立初步的供应商数据库并做出相应的产品分类。一般来说,分为电子类、机械类、辅助材料三大类。电子类中可进一步分为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感、二三极管、集成电路等;机械类细分为塑料件、金属件、包装用品等;辅助材料的部分包括化学品、标签、胶带等杂物。

采购谈判技巧采购谈判技巧之要有弹性

在价格谈判中,还价要讲究弹性。对于采购人员来说,切忌漫天还价,乱还价格;也不要一开始就还出了最低价。前者让人觉得是在光天化日下抢劫而后者却因失去弹性而处于被动,让人觉得有欠精明,从而使价格谈判毫无进行的余地。

采购谈判技巧之化零为整

采购人员在还价时可以将价格集中开来,化零为整。这样可以在供应商心理上造成相对的价格昂贵感,会比用小数目进行报价获得更好的交易。这种报价方式的主要内容是换算成大单位的价格,加大计量单位。如:将公斤改为吨两改为斤月改为年日改为月小时改为天秒改为小时等。

采购谈判技巧之过关斩将

所谓过关斩将,即采购人员应善用上级主管的议价能力。通常供应商不会自动降价采购人员必须据理力争。但是,供应商的降价意愿与幅度,视议价的对象而定。感谢关注采购从业者微信公众号因此,如果采购人员对议价的结果不太满意,此时应要求上级主管来和供应商议价。当买方提高议价者的层次,卖方有受到敬重的感觉,可能同意提高降价的幅度。

若采购金额巨大,采购人员甚至可进而请求更高层的主管(如采购经理,甚至副总经理或总经理)邀约卖方的业务主管(如业务经理等)面谈,或直接由买方的高层主管与对方的高层主管直接对话,此举通常效果不错。因为,高层主管不但议价技巧与谈判能力高超,巨社会关系及地位崇高,甚至与卖方的经营者有相互投资或事业合作的关系。因此,通常只要招呼一声,就可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议价效果。

采购谈判技巧之压迫降价

所谓压迫降价,是买方占优势的情况下,以胁迫的方式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并不征询供应商的意见。这通常是在卖方处于产品销路欠佳,或竞争十分激烈,以致发生亏损和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为改善其获利能力而使出的杀手锏。此时采购人员通常遵照公司的紧急措施,通知供应商自特定日期起降价若干;感谢关注采购从业者微信公众号若原来供应商缺乏配合意愿,即行更换供应来源。当然,此种激烈的降价手段会破坏供需双方的和谐关系;当市场好转时,原来委曲求全的供应商,不是以牙还牙抬高售价,就是另谋发展,因此供需关系难能维持良久。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3

关键词:企业敏捷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敏捷供应链的内涵

采购是型企业的生命线,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然而这些年来,中国企业涉及采购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已经产生了很大程度的优化,而且无论是从理论水平的完善,还是从实际操作的实现,我国企业的采购管理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开始面向敏捷制造的趋势。敏捷性及其相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同时,也为大型企业合作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所谓敏捷供应链(agileSupplyChain,aSC)指的就是由若干供需方实体组成的,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动态供需联盟与网络。该联盟主要以特定企业为核心,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高效响应而将该企业上下游的供需实体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实现对各企业实体之间资金、物流与信息的合理调节与控制,并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快速高效响应市场环境变化的网络供需链条。

二、敏捷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为了提高公司采购管理的敏捷性,降低采购成本,我们选取了敏捷供应链理论作为公司采购管理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并针对该公司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与提出了相应可行的采购管理对策,从而实现了优化企业采购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1.构建敏捷供应链理论下新的物资采购管理流程。采购管理部门多、执行过程繁冗是该企业采购管理体系的最大困境,该困境一大突出表现就是其采购活动所有部门均独立执行,且必须是上一个步骤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这使得公司的采购业务过于按部就班,缺乏对于市场的灵活适应性,而且流程的复杂冗长不仅大大增加了业务的执行时间,降低了整个采购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对于业务的执行力度与难度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为了迅速适应敏捷供应链上采购管理工作要求,快速提高采购管理工作质量,企业的采购管理要尽可能去除采购业务流程中拖沓冗长繁琐无章的多余环节,要始终围绕以采购业务流程为核心来开展采购管理执行工作。

2.优化公司采购业务审批层次与结构。企业应在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制定合理的采购考核制度、优化采购业务审批层次与结构以及顺畅的内部协调机制,消除多部门采购框架下的不良影响。该企业还应改变目前以职能为导向的传统管理模式,组建以采购业务流程为核心的具体项目工作小组,采购项目在每个项目工作组内即可完成采购的全过程,每个采购任务都可以在有效环节中迅速流转,从而大大降低了一项采购工在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无谓流转,从而节约工作时间,同时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也会大大提高,对公司其他方面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督促和加速的作用。

3.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业务流程。作为某石化企业从事采购业务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具有专业知识作为从业背景,其次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公司的整体采购业务要有充分的认识认知,能够恰如其分的履行采购职责和开展采购工作。公司的人才招聘要严格规范,要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招聘办法,客观真实的将贤才勇士招致麾下,不能任人唯亲,暗箱操作,“拉关系、走后门”,导致公司的人才战略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影响今后对采购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敏捷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1.显著提高了公司的采购效率。自从某石化企业执行敏捷供应链下采购管理体系以后,有效提高公司采购效率30%以上。以1年采购周期为例,从前12个月完成的采购任务,现在仅需8.4个月即可完成,现在一个采购周期从前完成12个月的采购任务,现在可以完成至少15.6的采购任务。

2.明显降低了公司的费用成本。敏捷供应链下采购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后,该企业人工成本费用明显降低:以1年时间为整个采购周期,可缩短采购周期3.6个月,公司31人从事采购相关工作,每人每月人工成本按1万元计算,一年期人工成本费用节约=从业人员数量*每人每月人工成本费用*缩短周期时间=31人*1万元*3.6个月=111.6万元。

3.保障装置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化工品产量和销量。实施敏捷供应链采购管理体后,该企业的敏捷采购为各生产装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力的保障了装置设备的良性运行,为持续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化工品产量,为带来可观的实际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

四、结论

敏捷供应链之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采购管理体系的敏捷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采购业务开展是否行之有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是否可以十分迅速的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提高竞争力,增强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对中国采购与供应链战略的认识与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

[2]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管理科学学报,2009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4

[关键词]大数据;零售业;采购与供应链;供应商

[Doi]10.13939/ki.zgsc.2015.46.085

大数据正在逐渐为各行业创造价值,其所积蓄的价值将驱动经营和决策的管理变革、商业模式变革等,它将是创新、竞争和提高生产率的下一个领域,同时也蕴含着经营创新的新市场机会和新利润空间。在各种数据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越来越全面,其价值对于各行各业都凸显了出来。那么大数据在零售业的发展中究竟有什么价值,对零售业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影响。

1采购业务流程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其采购流程、变革其采购业务模式,且成效显著。未来零售企业在商业模式转型过程中都将因受到大数据影响而引发零售业采购业务流程的深刻变革,新的采购业务流程将能够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减少采购环节、提高采购效率,还能提供更为准确的预测性采购信息,避免采购中的黑洞,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

上品折扣曾是一家实体零售运营商,在电商和大数据的合力驱动下,上品开始了“o2o”的旅程,并全力打造它的全渠道运营模式,先进的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使这些活动顺利开展开来,由此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以用来预测客户需求,从而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库存和采购需求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采购业务流程。

首先,传统采购模式下的采购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该流程主要缺点是: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容易带来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增加大量的应付账款。其次,传统采购模式下,业务信息共享程度弱、业务的可追溯性弱,出了问题难以调查;人员的岗位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很大。最后,传统采购模式下,对采购环节的控制往往是事后控制,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模式下的采购业务流程图

大数据带动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使采购业务活动变成了电子采购。而电子采购有以下优势:第一,采购信息准确全面,方便管理层决策;第二,采购过程公平公正,提高采购透明度;第三,采购业务流程精简,节约时间成本。

2采购管理决策方面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当前的零售企业的管理运作理念、组织业务流程以及营销决策等产生巨大影响,使得零售企业的采购管理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而非经验甚至直觉。传统的零售业的采购活动往往更多地依赖经验,而在有多种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作为企业运作始端的采购活动,其传统决策理念也受到了冲击。

2.1决策主体由“精英式”过渡到“大众化”

传统采购决策的核心是精英式的企业管理层,而非员工和社会公众。这些决策的依据均是相对静止的、确定的结构化数据。而随着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应用的深入,广大社会公众和终端用户都是数据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效力更加深远,知识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更加广泛,通过意见的表达、信息的传递,迅速形成信息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他们成为企业决策的中坚力量,企业决策主体也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化”。

2.2决策方式由“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普及,各种统计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和传感数据源源不断地从各行各业迅速生成,种类广泛、数量庞大、产生和更新速度加剧的大数据,蕴含着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数据越来越成为零售企业的战略资产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大数据时代,零售企业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挖掘这些信息,可以预测市场需求;最终企业将信息转为洞察,从而进行更加智能化的决策分析和判断。

2.3决策过程由“被动式”演变成“预判式”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共同发力的时代,当前科技正走向跨领域融合,产业界限正在模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各行业间充斥着大量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如何保持竞争力?这要求企业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商业战略,充分对当前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客户需求、商业机会进行预判,制定出面向未来的决策。在社会化媒体中发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在大数据中挖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创造性,为企业的采购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推动企业决策模式从“被动式”向“预判式”演变。

3供应商管理方面

零售企业应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供应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的成本最低、收益最大,并使二者优势互补产生1+1>2的双赢效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得零售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和与供应商的合作变得更为容易、自然且密切,那么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这样的供应商管理思想,最重要的是提高供应商服务水平,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3.1提高供应商服务水平

需求预测是整个供应链的源头,顾客偏好是顾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基于客户端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模型可以得知顾客对商品的偏好及该商品的需求量,从而根据商品来自于哪家供应商即可确定企业采购部门应当选择的供应商,并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对供应商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事前审核和监控,凭借大量的数据信息确立更为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调查,进而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服务优良、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立其名录,以便之后进行供应商管理,从而达到择优而录的同时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传统采购方式的主观因素、降低采购风险,还能给顾客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

3.2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企业采购部门通过数据平台给供应商提供需求信息、反馈物资使用情况,与供应商共享更多的信息,从而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利用供应商评价体系帮助供应商建立起促进和保证质量的机制,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采购风险,真正实现以“双赢”为目的的战略联盟。

好生活零售超市是一家综合性的超市,最初几年其粮油商品的供货主要由乐万家供货,但由于好生活超市的商品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一直销售不佳,仅仅依靠供应商的入场费、陈列费等来弥补经营上的不足,导致乐万家等厂商对好生活超市普遍存在敌对情绪,而且供应商对好生活提出的每一次促销策划都只是被动的应付,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而在近几年由于各种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预测,另外加之一些其他因素,好生活超市开始主动寻求适合合作的供应商,并通过信息共享以达到信息对称,从而与乐万家等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4供应链管理模式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量内外部数据信息进行深度计算分析后,能够驱动各类智能系统覆盖零售平台,为业务提供及时的、可视化的供应链数据,提出全供应链的智能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供应链管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4.1更好地预测需求、监测客流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业中,产品的同质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瞄准特定的顾客群体来进行营销和服务是商家一直以来的追求。零售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顾客的购物记录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分析出顾客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以此调整正在进行的各种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大数据系统的出现可以将海量的数据集成组合或切割分解,让原本需要人力花费无穷无尽时间整理的数据乱麻变得有条有理,再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这些分析整理好的数据预测客户的各类不同的需求,同时监测客流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商品的采购量。为零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提供真正互动的交流平台,从而更有利于深度了解并吸引消费者参与。

4.2更快地优化库存、适时促销

大数据时代的采购管理是根据销售需求及预测安排采购运营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可以与供应商实时共享信息和数据,供应商通过实时掌握零售企业的库存、销售预测及采购需求,而合理安排生产及供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库存量、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另外,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根据实时库存信息来合理、适时地安排促销活动,从而达到减少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的目的。

4.3更优地定价、最大化收益

在对客户需求预测基础上,应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分析顾客对于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偏好,分析其中的关系就可以进行合理的定价。

乐购(teSCo)已成为英国领先的零售商,并跻身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乐购不断发展壮大,抓住各种有利商机,在诸多领域引领创新潮流。乐购目前已经开始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并分析其客户行为。乐购首先在大数据系统内给每个顾客确定一个编号,然后通过顾客的消费金额、消费商品、售后服务等行为采集他们的相关数据,再用大数据系统建立特定模型,对每个顾客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每个顾客的消费习惯、近期可能需要的商品、对商品价格的偏好等,并用商品知识库的数据分析与其他商品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以此合理地制定商品价格并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促销计划。从而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提高销量、降低库存,最终达到收益最大化。

4.4更深地整合、打通供应链各环节

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的力量,以大数据应用为牵引,能够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应用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交流合作,能够共享信息、整合资源,能够优化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的成本和资源结构,还能够打通供应链上的各环节,让每一环节都能更有效的运行。

物流也是零售企业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而如今的物流虽然快速发展着,但是物流成本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目前已经成功转型的苏宁的物流系统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已经提高到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苏宁it总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如何在商品调拨、班车路线的排程以及整个路线的规划上做到更高效,一方面让用户有很好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在成本上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物流配送的关键点。苏宁正是基于这两方面,进行相关数据挖掘,并基于算法和模型进行优化。

由此可见,大数据在零售企业后台的应用,能够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深度整合,令供应链各环节都能更为高效地运转,同时也为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更好的解决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大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能够推进零售企业的采购与供应链的转型,能够优化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的成本结构,能够有效配置供应链上有限的资源,能够做到人财物最大化利用,对零售业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虽然大数据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必将对零售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化、规模化发展起到核心的驱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禄,王智勇,李明.大数据的现状与展望[J].经营与管理,2015(5):76-78.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李学芸,吴江,李琛.大数据成就采购新优势[J].首席财务官,2014(9):78-81.

[4]郑淑蓉.零售业大数据:形成、应用及启示[J].理论探索,2014(2):90-94.

[5]高志飞.浅谈沃尔玛的采购管理对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4):56-58.

[6]王雪,李艺,等.网购热潮冲击:传统实体零售业该何去何从[J].中国市场,2015(24).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5

关键词:采购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26-01

一、采购流程及运作的优化

包钢目前的采购业务主要分为原料、燃料,有色材料、辅助材料,即每月20日之前需将次月要用的物资计划上报公司综合计划科,审核备案,经领导批示后于28日前实施采购。各个专业通过公司的价格委员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物资的价格,来签订合同,进行备案后组织进货。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包钢物资供应公司的采购流程主要分为三个大项,即采购流程、供应流程、库存管理流程。采购流程中应由二级单位上传次月的需求计划,并填写好请购单,并要求存入数据库中。公司采购员应根据供货商的报价及需求计划和根据供货商管理中的供货商信息选择供货商并与之协商价格,供货商最终确认后,采购计划表转化为采购订单,并交给主管领导进行审核,然后采购员可以将采购订单从网上发给供货商并且随时跟踪订单的执行情况,等供货商发货,材料到达之后,采购员让质量科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采购订单转到财务部门应付账款系统,若不合格则转入退货系统。

在供应链运作方面,包钢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受到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分散、低效、高能耗的形式严重影响了物资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包钢的外部供应网络有待改善,内部供应网络业需优化;另外一个就是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我们这里将采购和库存的供应进行一体化管理。首先是结构性战略既包括对于外部供应网络的改造业包括了内部库存供应的网络设计,将包钢采购物流系统进行重构;其次功能性战略包括了界外的运输方式以及对运输方式策略的改进、库存中的供应路线优化以及库存管理的优化,从而实现采购物流过程的适量、适时、及适地的高效运作;再次基础性战略包括对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组织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从而保证采购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保证。

二、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在基于供应链之下的管理优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物资公司与供应商建立合作的关系,从而来实现整个物资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准确、快速地流动,从而来降低供应链上各个组成部分的成本。所以,在整个物资采购的网络中,包钢完全可以根据把物资进行分类方法,第一,将外购原料、燃料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料采用不同的采购和管理方式和供应商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对其中的供应商进行选择与评价,与其中筛选出的部分重要原料、燃料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可以节省管理的成本,提高包钢采购物流的平稳与能效。

以前到现在,包钢采取的都是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方式,没有制定标准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流程。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购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有关的供应商资料,进行初步的筛选后,让供应商提供样品让技术部门进行测试,在样品测试合格后提供测试的认证给采购部门,然后采购员向供应商进行初步的问价,采购员根据供应商的初步报价,结合公司的定价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价格协商,必要时采购经理也需要参加,就价格以及最小采购数量、付款的条件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一致,即列为包钢的供应商,进行正常采购。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是以一种以价格为中心进行博弈过程,包钢经常会以低价为目标来寻找新的供应商,而忽略了与已有供应商一直以来的精诚合作来降低成本。其实供应商的精简和优化,会大大的降低包钢采购的成本与复杂性,从而提高采购的品质和包钢对市场反应的敏感。为此,包钢很有必要成立供应商的评选小组,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估指标系统,把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优胜劣汰,最终实现采购环境的优化。

三、决策的优化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采购管理决策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对采购进行分析,采购的分析主要包括了采购的需求与采购市场的分析。由于目前包钢在这方面存在着手工操作、从来都是靠经验的决策和事后的报表分析的陈旧管理手段,因此,包钢需要变革采购管理的方式方法。转变经验决策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即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物料的供应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对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供应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利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手段对物料需求和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价格对于物资采购部门来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市场信息,公司对物资的价格进行经常性、科学合理的预测,不仅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使得资源得到更优化配置,这是包钢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

另外,组织结构的变革是为了降低组织经营的成本,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一般情况下,认为流程的优化后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再调整,按照业务的流程将众多原来松散的部门紧密地联系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的组合和协调。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以包钢的采购物流优化为背景,从包钢的采购流程、供应链、供应商管理选择、决策管理的优化、组织结构的优化几个方面对包钢的采购物流优化做了阐述和探讨。钢铁企业采购物流的优化为包钢扩大国内的市场、迎接来自各国企业的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钢铁企业的采购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使得包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倪梅,鞠颂东.供应链条件下的采购管理[J],供应链管理,2002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

采购是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化企业的采销业务已经开始了网络化运转,实现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但是信息化程度较低,只是将人工方式转换成了计算机处理,不能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反馈,因此完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企业的采销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商业环境。适应新的商业环境,紧跟时代步伐,抢占新兴市场,是当下所有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许多石化企业采购部门与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非常不利于石化企业的发展,石化企业应该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将采购与供应链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位置,提高管理效率。从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建立网站、进行网络化采销只是电子商务的一小部分,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管,提前发现供应链上下游的风险,提高资金流通速度,缩减交易环节,从而提高石化企业的效益,降低金融风险。

2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石化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采购部门业务的延伸,纵向上与资金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协同,提高资金运转效率,与客户进行实时沟通,提高交易效率。横向上与生产部门进行实时沟通,及时、精准满足生产需求。第二,实现物资采购过程的电子商务化,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提高信息的透明程度,增加交易双方的信任度,确保采购物资的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第三,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进行价格的横向对比,利用信息软件分析市场价格趋势,监控价格波动,帮助企业设计合理的采购方案,节省资金[1]。第四,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监控与管理,加强供应链的信息流通,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供应链各个主体的交易效率。当前,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上述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应该继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模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高信息管理的智能水平,使其与采购环境和供应链管理深度结合。

3石化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3.1应用基础

石化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B/S框架的分层结构,构建分布式模型,采用组件重组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强伸缩性等特点,可以实现灵活的控制。为了满足大量的用户访问,石化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应用数据缓冲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在系统的交互上,应该用服务器处理动态请求和事物管理请求,完善信息识别和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XmL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保证对复杂数据的识别能力,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互。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方面,要进行集成化管理,服务平台选择webLogic,保证带宽足够,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使用需求。

3.2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石化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决策层、战略层和战术层。决策层包括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战略层包括需求统计、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等功能。战术层包括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商业管理、价格管理等功能。在三层框架体系下,能全面实现石化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石化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企业的采购程序和采购决策模式应该向专业化、精细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石化企业需要建立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业务集成平台面向所有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权限依等级开放,主要包含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等业务,将有关交易的各种信息进行集中归纳,充分了解各个供应商的具体经营情况和产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帮助石化企业做出最优的采购决策。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也要包含公司审批、物资审查与接收、投标、招标、合同审批、出入库管理等功能,将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集合在平台上。各环节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平台实时查阅其他环节的进度,做好准备工作,使整个交易环节更加灵活、高效。在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上,可以将各个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了各部门间相互推诿的情况,有助于实现权责统一,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找到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都有记录,且有专门的负责人签名,提高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石化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

5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石化销售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5.1公司计划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石化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随之改变。业务办理流程和办公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因此石化销售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严谨。因此结合有关内容,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接受或者退回相关的物资采购,保证企业资金能够自由运转,直接进行书面物资需求进行分析管理,系统会根据公司所需物资的需求等有用信息,进行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保证企业物资的充足,并对物资的运行管理进行可控性实时跟踪,保证物资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合作,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打下良好的物资基础。

5.2采购过程管理

采购过程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网上预约、咨询服务,对网上评价的好坏进行经销商的选择,使采购流程更加简单便捷,降低了人工运营成本和采购成本,为企业自身节省一定的费用支出。通过网络的快捷浏览,对采购物资有一定的了解,进行订单快速处理、协商议价等流程,确保采购流程严谨、可靠。不同于线下的人工采购,网络技术的发达,电子商务系统的高效管理,使得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化,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渠道的真实,对采购管理有一定的保障,降低企业采购风险,大大提高了采购率,对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5.3供应商管理

在采买的过程中,可以优先享受供销商共享资源的便利。因此,在采购过程中,系统对于供销商的管理更加严格,对供销商的审批更为严谨,对于物资产品不合格的供销商,没有资格加入到中石化供应商管理网络,因此为交易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供销商管理体系,确保供销商的货物来源安全可靠,对物资质量的把控更加人性化,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模式,买家对系统输入采买需求,系统会根据买家需求,对总体数值进行分析,推荐价格合理、物美价廉的供应商,供买家进行选择,交易结束后,安全的运输流程,让买家的需求得到最基本的保证,优质的服务体验,让买家有利于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5.4标准化管理

在物资运输过程中,系统会对物资进行物资编码管理,保证物资齐全,避免因人工工作不当导致的物资编码不规范和物资缺失现象的发生,系统将物资集中处理,通过科学严谨的物资代码,使物资容易辨别,对货物的运输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企业对物资的代码进行审批和提报,系统识别通过以后,对自动对物资进行编码处理,减少人工处理物资的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企业的采购力度。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7

[关键词]采购;采购管理;供应商开发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46-03

一、企业采购管理概述

企业采购管理[1]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是整个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采购活动的管理、对采购人员的管理、采购资金的管理、运储的管理、采购评价和采购监控,还包括建立采购管理组织、采购管理机制、采购基础建设等。

企业采购管理与采购是有区别的。采购是为完成指定的采购任务而进行具体操作的活动,一般由采购员承担,其使命就是完成采购主管布置的具体采购任务。采购管理不但面向企业的全体采购员,而且也面向企业的其它组织人员,一般由企业采购部承担,其使命就是保证整个企业的物资供应,其权力是可以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可见,采购员是对于自己的采购业务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和一般的工人对于自己工作的计划安排一样,属于操作层面的作业管理;而采购管理是指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管理,包括对采购员和具体采购业务的管理。

企业采购管理的目标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保证采购质量、加强采购监督,降低法律风险,防范法律纠纷,在促进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建设的同时,提高集中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采购管理的挑战

企业采购管理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而发展。由于现代企业朝着集团化和专业化两个方向发展和大量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以致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市场的快速出现,使得采购管理未知数多、未定数大;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价格变化大、产品研发时限短、产品生命周期短,使得采购管理的反应时限短;信息传播和市场变化迅速、全球性竞争、全方位经营,使得采购管理的不易掌握和质量成本要求高。因此企业采购管理具有以下挑战:

1.传统价格=成本+利润之公式已不再适用,导致采购成本不易估算和掌握;

2.市场材料价格和市场变动频率高、变动幅度大,导致采购作业时间和实际需求量不易控制;

3.单一货源多,货源变异性大,货源规格不易确认,导致采购对货源的决定贡献度低;

4.技术进展迅速,专业能力不易掌握,导致库存风险高和对供应质量掌控能力差。

面对挑战,企业只有坚持以动态变革的思想实现采购随需而动,从而实现简单的交易到战略合作采购的发展、以成本为目标到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转变、被动接受采购指令到自行预测调整的转化、从单一的购买行为到策略性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变革。

三、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趋势[2]

企业采购管理核心是供应商开发和管理,其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Delivery)、服务(Service)并重的原则。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关系逐步强化和完善的过程,从低价值的隔臂关系(arm’slengthrelationships)到高价值的合作关系(CollaborativeRelationships)的发展,双方在互信交易的基础上营造无障碍的沟通环境,建立良好、长远、双赢的供应商伙伴关系[3]。

(一)交易管理标准化

交易管理(transactionmanagement)是初级的采购管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为简单的买卖关系,供应商充当贩卖商的角色。其特征为:围绕着采购订单(purchaseorder)与供应商进行较容易的讨价还价;仅重视如价格、付款条件、具体交货日期等一般商务条件;被动地执行采购和技术标准。其核心思想为订单管理。

公司的采购是通过采购员进行的。首先由采购员组织供应商的认证工作,通过上门调查、产品认证、试生产、供货跟踪等手段,在供应商资料库中确认能供应产品的供应商。之后,在某一约定的时间段内,通过电话询问或招投标的方式,得到供应商的报价并挑选其中报价最低的作为中标者,与之进行后续的合约工作。该采购过程较长、重复工作很多,一般适用低值、常用物品的采购,并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的采购流程控制。该阶段企业应该重视对供应商的合约履行及准时付款,达到获得供应商最佳配合的目的。

不过该模式在面临新兴技术和产品快速更新的时候,它不适应于价格变化快的产品,往往会使企业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二)竞争管理集中化

竞争管理(Competitionmanagement)是中级的采购管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为传统的竞争合作关系,供应商充当合格供货商的角色。随着对前期大量订单的经验总结以及管理技能的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到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和集中采购的必要性。其特征为:围绕着一定时间段的采购合同,试图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关系;加强对供应商其它条件的重视,如订单采购周期、送货、经济批量、最小订单量和订单完成率;重视供应商的成本分析;开始采用投标手段;加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和成本控制管理。其核心思想为以团队运作为主的区域集中采购。

公司的采购是把采购需求汇总起来,由各个采购团队负责特定领域内的物料采购,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确保材料的充足供应。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批量采购优势,实行以招标、议标、电子商务采购的方式。二是对不符合招标条件的物料实行会签制的自行采购,使采购业务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建立健全采购决策、采购权限、采购审批等程序,指定专门部门对采购计划和采购全过程的审核和监督,更好地规范了采购行为,降低了采购成本。该阶段企业应该重视集中化采购,达到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

不过该模式在面临世界经济的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候,公司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竞争的时候,怎样在供应商不断增多的同时有条不紊地管理供应商?怎样在压低供应商价格的同时和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怎样在降低物料采购成本的同时保持产品的优异质量?怎样在统一供应商标准的同时不失采购的灵活性?

(三)供应链管理共享化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中高级的采购管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为伙伴型合作关系,供应商充当合作伙伴的角色。其特征为:与供应商建立策略关系;更加重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管理;与供应商共同研发产品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寻求新的技术和材料替代物,oem方式的操作;更为复杂和广泛的应用投标手段。其核心思想为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商早期参与采购需求的分析和开发。

公司的采购流程划分为战略采购和订单协调两个环节,战略采购包括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订单协调则主要负责材料采购计划,重复订单以及交货付款方面的事务。战略采购就是合理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供应商进入制造商的生产过程;小批量采购;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交货准时,包装标准;信息共享;重视教育与培训;严格的质量控制,产品国际认证。该阶段企业应该重视供货商的先期参与运用供货商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来共同设计开发新产品,达到降低成本和加速产品上市时间的目的。

随着企业全球化采购的深入,供应商早已不是以前的小供货商,而是企业的战略联盟者(Strategicalliance)。对于这些不再俯首帖耳、有时甚至还会高高在上的“伙伴”们,如何才能让它们为公司的业务做更大的贡献呢?

(四)战略采购随需而变

战略采购(Strategicprocurement)是高级的采购管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为策略联盟合作关系,供应商充当联盟者的角色。其特征为:集成采购战略;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解决方案;高效的项目管理;深层次的战略管理;针对公司和客户需要,对自身关键性材料或服务的需求进行战备部署,与认证的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在研究开发阶段进行合作,以减少制造中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共同面对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取得市场上的购买优势。其核心思想为增强企业核心业务,对自身没有能力做或虽有但成本高于业界水平的业务进行外包管理。

公司的采购是以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采购,从根本上重新构架企业的采购模式,彻底改变企业的供应链,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无缝的订单履行信息流,从而优化采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采购周期、减少过量库存、降低采购管理成本、降低采购产品价格、增进企业间的合作,使交易双方均能获得长期的收益。而且,电子采购的过程是与企业其它系统优化整合的过程,从而使成本节约的幅度及改进过程的效益更加凸显。该阶段企业应该重视对供应商的培训,视供应商为在外工厂的延伸,与供应商拥有共通的语言,达到企业和供应商联合的持续性改善的目的。

战略采购的具体形式是企业和具有“战略联盟伙伴”地位的供应商确立相对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而不是每一次采购均实施招标操作程序,以此降低双方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营运成本,达到“双赢”目的。应该说,“战略采购”是“竞争采购”的深化,是一种更高层面的、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关系的、双方“双赢”的采购模式。

四、结论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RightSupplier),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RightQuality),与合适的时间(Righttime),以合适的价格(Rightprice),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RightQuantity),以企业最低成本生产最想要的产品。采购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用何种采购管理方式。中国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状况,适时调整企业采购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资源,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采购。

参考文献

[1]徐杰等.《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7月.

[2]iFS项目组.ptp(procuretopay)专刊,3ms.省略,2008年5月.

[3]邓俊良.《新竞争时代中的采购管理实务》,大众计算机,2005年4月.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8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采购组织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基于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全球供应链发展迅速,极大地推动了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的种种弊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花样繁多的销售创新的攻势,多年沿用不变的采购组织制度及管理流程已成了阻碍许多企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企业采购业务的组织制度创新。

一、企业采购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设置不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对采购业务的管理是通过两种模式:一是一般企业模式,以采购部为中心,按物料品类不同下设不同的采购业务组,由采购副总经理或总经理领导,二是集团企业模式,成立集团采购中心,负责集团通用物料的采购和调配,由集团采购副总经理领导,分公司采购部负责公司专用物料及低价值物料的采购业务。这两种模式均属于传统的科层制职能化组织结构模式,其特点是基层的采购部门依照其职能拥有采购业务垄断地位,拥有绝对的市场信息优势,工作中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以完成采购任务为中心,不能从企业总体的角度进行供应链协调与管理,而企业其他部门如财务部等因职责设置不同,只能获得间接的采购业务信息,对采购部门监督考核乏力,因而不利于企业采购业务的优化管理。

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在这种科层制职能化组织机构模式下,信息的传递是自下而上,采购业务信息在基层采购业务人员处集中,在向上级主管传递采购业务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数量在逐渐减少,信息质量在降低,而上级主管如总经理的采购审批决策权却在逐渐增大,最后实际的采购业务控制权集中在采购部经理、采购副总及个别采购业务组主管身上。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这些少数的权力集中人物便成了许多供应商销售人员的营销活动重点对象,由此滋生了权钱交易不正当竞争的温床,尽管不少企业不断更换采购主管人员,但这种机制不彻底改变,是无法从根本上打破采购业务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采购人员业绩评价难。采购业务业绩评价的标准应当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及时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物料采购成本的最低。但采购业绩状况不仅取决于采购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而且受制于企业采购资金的支付状况、采购物料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情况等,很难像对待企业营销人员那样主要依靠销售业务量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不同,价格浮动也比较大,如何选择质量适当、价格合理的产品,需要采购人员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检测与评判,相关考核部门缺乏对供应商产品成本及市场供求信息的准确掌握,难以制订出一套标准对采购人员在收集市场信息及合理选择采购物料等方面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

二、企业采购业务管理问题的理论分析

采购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采购组织设置及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采购业绩评价困难,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所谓信息不对称即在对策中某些参与人拥有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信息的参与人就可以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谋求私利,损害不拥有信息的参与人或公共的利益。物料市场信息来自企业外部,在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中,由基层采购业务人员负责收集,因而采购部业务主管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在向决策层逐级传送过程中由于信息处理能力、个人利益驱动等因素可能导致传递的物料市场信息偏离事实真相,偏离程度一般与传递职能部门的层次数成正相关。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措施在于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减少信息传递层次,其中一项成功的探索就是团队组织在企业中的运用。

团队组织(teamorganization)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90年代基于先进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企业流程再造运动中得到蓬勃发展。团队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围绕企业核心业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工作团队,一种是为了短期开发或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而建立的流动性工作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业务部门,按照满足客户需要并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原则来运作。工作团队成员通常用共同参与、并行工作的方法来完成过去由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散完成的工作。工作团队实质上是自主性和合作性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起来的一种组织,它消除了跨部门沟通、分工过细、决策缓慢、灵活性差等传统科层组织的缺点,有效地打破了业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塑造了一种自主、创新、相互紧密组合的工作气氛,因而成为许多企业推行供应链管理首选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

三、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组织创新策略

以采购业务团队为基础,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组织架构打破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在于在采购部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采购业务团队。采购业务的特点是以信息管理为重点,不需要专用的设备与生产线,对业务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基本类似,符合作业团队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采用竞争性作业团队的管理模式。各采购小组均可承办全公司物料的采购业务,而不是过去不同采购小组负责不同物料的采购,这样需求部门在提交物料需求之后,不同的采购小组分别调研和收集相应的市场供求信息,形成各自的采购方案提交公司供应链决策中心,经比较择优选用或择优组合选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改变以往采购业务的单信息渠道为多信息渠道,充分调动采购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去进行市场调研收集相关物料的采购信息,与供应商谈判,增强采购决策的透明度与合理性。采购业务团队可以采购人员为主要成员,可根据项目需要吸收或临时抽调质检部、研究开发部、生产部、销售部参与,完成替代物料开发与鉴定等。

成立供应链管理信息中心企业应在企业采购部门以外成立信息中心以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及营销管理等外部信息的搜集与管理。信息中心应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源向企业高层主管提供外部市场信息,也为评价企业有关部门收集外部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参照。信息中心下设供应链管理信息中心,主要关注的信息有:各采购业务团队提供的所有相关物料的类别、型号、质量与价格等市场信息,并适当进行抽样调研;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信用记录、产品报价、产品合格率与商品化及时性等信息;公司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方案与决策、供应商初评及每年的综合评价情况等的文档资料;销售部门及客户反馈的产品及物料的质量信息等。供应链管理中心还应适当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市场及同类产品生产厂家的物料供求及价格信息,与采购业务小组提供的物料信息进行对比,为公司进行供应商管理、采购决策与采购业务小组业绩评价等提供依据。

成立供应链管理中心进行采购业务决策为避免采购主管等少数人员采购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企业应成立供应链管理中心负责采购业务决策与供应链管理与运作,采购部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采购业务的执行与供应商管理。由采购中心或供应链管理中心作为企业的最高采购权力机构做出企业的采购决策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供应链管理中心由物料需求部门、技术研发部门、质检部门、信息中心、采购部及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组成,负责评议审批不同采购业务小组提出的采购方案,进行供应商选择、认定与定期考核,并从战略管理层面进行企业供应链的规划、运作与协调,为供应链整体最优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

优化采购业务管理流程首先是分别不同类别的物料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对单位价值高而品类不多的物料应重点管理,由供应链管理委员会负责调动全公司相关部门,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或者通过集中大批量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获得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物料供应,而对单位价值不高而品类繁多的物料主要由采购部门采购业务小组充分依赖市场供应,通过招标或集中竞价的方式签订供货合同。采购业务小组提出采购方案后,由信息中心负责对相关物料的供应商资质信用进行审核,对供货质量或供货时间出现问题的供应商应逐渐淘汰,对初次引入的供应商应进行重点审察,对其提供的样品由质检与技术部门进行质量与规格鉴定以外,还要进行供应商资质与信用考察,最后将相应的文件资料交供应链管理中心集体决定采用何种方案。

加强采购业务考核管理采购业务团队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但其所拟采购方案能否得到实施则要通过竞争赢得,因此可以通过对比一定时期获得批准实施的物料采购业务价值量总和来评价不同采购业务团队的采购工作业绩,结合企业信息中心对已采购物料的质量、供货及时性、合作开发项目进度等指标考核采购业务团队的供应商管理业绩,以这两个指标为基础对业绩突出的采购小组进行提成奖励。为保障采购业务小组的竞争具有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应在一段时期考核的基础上,对业绩差别较大的弱势小组进行淘汰,对强势小组进行拆分重组,并且在全公司范围内对采购小组成员进行选聘,确保建立公平有效的采购业务内部竞争。

参考文献:

[1]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3~166

[2]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78~185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9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伙食采购高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19-01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这样的说法,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伙食。由此看出,高校伙食是否稳定不仅影响到学校,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局。采购是高校伙食的源头,采购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伙食是否稳定。现我们将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入高校伙食采购管理当中,从此角度来探讨高校伙食采购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与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流动的管理。在高校伙食物流中,从采购供应商、伙食采购部门、食堂到消费者,这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在供应链中,采购是源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与传统采购有一定区别。

2.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概念。为了实现采购目标,企业必须重视加强企业采购管理。企业采购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通过采购管理,保证企业所需物资的正常供应;二是通过采购管理,能够从市场上获得支持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相关信息;三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建立企业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采购管理与采购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如何制定采购计划,如何实施采购计划以及如何对采购活动完成后的绩效进行评价三个方面。

二、供应链环境下的高校伙食采购方式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对供应和采购双方是典型的“双赢”,对于采购方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在获得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还能取得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对于供应方来说,在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由于同采购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能更好地了解采购方的需求,改善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运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比传统采购模式下更高的利润。采购就是购买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资,其过程包括提出采购需求、选定供应商、谈妥价格、确定交货及相关条件、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采购的基本含义是“采”和“购”,从学术意义上看,采购比购买的含义更宽泛和复杂。现在高校伙食采购一般分为如下几类:

1.联合招标采购。为降低伙食成本,2001年成立了北京高校联合招标采购中心,组织各高校定期进行米面粮油等大宗食品原料的联合招标采购,至今已坚持了近10年。每年组织2至3次联采,每次采购品种达千种以上,采购金额每年达到4000多万元。为此采购招标前要做充分的准备,需要事先招标公告,详细公布招标的物资品种、等级、规格、质量要求,对参加招标的经销商要进行严格审查,选择有实力、讲信誉,有供应保障能力的合法经销商参加竞标。通过招标取得合理的价格,保证大宗物资的供应。联合招标采购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兼顾高校伙食采购联盟成员和供应商双方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特别是原料采购量小的学校受益更加突出,进一步降低北京高校师生的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质量,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的廉政建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从采购源头上确保伙食原材料的食品安全,有利于保障师生合理的膳食和营养平衡;另一方面,联合招标采购能够增强高校伙食采购的透明度,减少采购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从中也受益良多,增加了销售量,并且越过批发商,直接掌握大量的终端采购,有利于良性循环的形成。

2.基地采购。高校在农产品的出产地建立伙食原材料的基地,一是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二是保障原材料供货价格和数量的稳定,避免市场化的冲击,有利于高校伙食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各农产品基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校对接”。“农校对接”即农产品与高校食堂直接对接,高校食堂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学生食堂采购成本,更好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给学生带来实惠,对促进高校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我们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陆续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北京郊区等地先后建立了大米、面粉、木耳、土豆、胡萝卜、鸡蛋、小杂粮、花生等7个绿色食品基地,计划在2011年前完成建立10个绿色食品基地的目标,为伙食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公开市场采购。公开市场采购是高校伙食采购人员按照食堂的需求,选取信用可靠的厂商,询问价格,货比三家,比较后限价进行市场采购,由此采购到物美价廉的伙食原材料。

三、做好采购管理的两个关键环节

1.加强采购管理,完善采购制度。在高校伙食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管理是源头,越来越受到重视。采购成本对于高校伙食成本控制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伙食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又要保持饭菜价格稳定,能否采购到质优价廉的伙食原料更是尤为重要。因此采购是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优化供应链应从采购开始,采购管理必须用制度教育人、规范人和约束人,做到“以制度管理人”,在高校伙食采购中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奖惩等一整套制度体系。采购管理在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杜绝采购过程中贪污受贿的不正之风。

2.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和发展同供应商的关系,将采购和供应商的活动看作是自身供应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供应商的管理,就是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了解是供应商管理的基础,选择、开发、利用、控制是手段,使用是目的。选择供应商是供应商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伙食原材料的采购中,每个伙食原材料品种都要选择若干个供应商,经过初步调研和试运行之后,至少每个品种要保持两个供应商,这样供应商之间既可以互相牵制,也避免其中一家供应商出现变故而致使某一品种的供应出现问题而措手不及。供应商初选之后,进入到供应商审核和考评阶段,包括五证是否齐全。北京高校联采中心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北京高校采购供应商名录”,并根据考察、考评情况每年进行更新调整。

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必须得到供应和采购双方的支持和协商,双方需要彼此了解相互的基本情况。高校伙食的消费群体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这就构成了高校伙食原材料采购的特殊性,让供应商了解这一特性,有利于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结语

在供应链条件下,高校伙食采购部门由与供应商的单一竞争关系转变为共同利益下的协同合作关系,整体运作效率得到提高,给高校伙食提供了一个高效优化的操作方式。随着高校后勤伙食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要保障伙食稳定,就要加强伙食原材料采购的有效管理,为高校伙食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采购与供应管理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供应链;采购管理

1前言

建筑行业是重要的支柱型经济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推进,建筑行业发展规模逐步提升,这同时也增加了建筑市场内部的竞争。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苦练外功”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之外,还需要“兼修内功”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其中材料采购管理就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通过对材料采购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这有助于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作为采购工作者来讲,就需要对材料采购管理加强研究,将供应链这一理念运用起来,融入采购管理之中,推动材料采购的优化构建,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2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分析

2.1供应链概述。供应链(Supplychain),根据业界的研究,可以认为供应链是指在生产或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由此构建起来的网链式结构。供应链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结构,而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呈现,主要涵盖了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和资金流通等流程,每个流程各自具有不同功能,也具有不同的流通方向。物资流通,这是供应链中的主要流通过程,是物资商品从商家流向消费者的流程,其中还涉及批发、物流、零售等不同环节。商业流通,则是商业层面涉及的相关内容,包含了接受订货、签订合同、合同执行等。信息流通,则是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价格信息、数量信息等。资金流通,则是交易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总的来说,供应链是市场营销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这对于企业采购工作来讲,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需要对此形成认识。2.2采购与管理。采购,就是依据实际的物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面向生产厂家购买所需物资的相关工作,这是生产资料从供应端向制造端转移的核心流程。不仅如此,采购还涉及很多其他的工作,如物流运输、产品包装、储存等。采购的核心本质,就是物资的所属权发生了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也涉及对应的资金转换。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主要业务是工程建设,而工程建设会使用到很多不同的物资材料,比如水泥、钢筋、管材、电缆、机电设备等。为了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那么就需要保持物资供应充足和及时,这就需要确保采购工作和工程建设形成对应。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材料采购的成本降下来,尽可能减少采购成本支出。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落实管理工作。采购管理,就是针对采购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涉及采购价格控制、采购数量管理、材料质量管控、物流运输管理、库存管理等多环节的工作。通过采购管理的执行落实,能够切实提高采购工作的水平,使其发挥出显著效益。2.3供应链采购。在供应链视角下,采购工作需要建立起供应链采购体系,要从传统的采购模式中摆脱出来。依据采购工作的实际发展来讲,传统采购模式存在较多弊端。比如招标采购的模式,以招投标的形式,面向企业进行采购,这种模式的流程较为烦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一定成本,这和简化采购、降低成本的要求存在不契合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立足供应链,建立起供应链采购的新模式。供应链采购,就是建筑企业要建立起采购供应链,形成完善的采购渠道,在产生采购需求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供应链采购物资,不需要重复开展招投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采购流程,还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不仅如此,供应链采购,还可以优化建筑企业的物资材料管理,减小库存压力,从而降低建筑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3建筑企业材料采购在供应链视角下表现出的问题

供应链视角下,反思建筑企业的材料采购工作,可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3.1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采购体系。供应链采购体系和传统采购模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效率高、成本低等,这符合新时期建筑企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就应该推进供应链采购体系的建设,逐步取代传统的采购模式,推动采购工作步入新的阶段。然而,从目前建筑企业工程材料采购的实际情况来说,并未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采购体系。在建筑企业中,针对某些工程材料,建立了供应链,比如水泥、钢筋这些大宗材料,建筑企业都会确定长期的固定供货商。然而对于一些小宗、非标准的物资,建筑企业这没有建立起采购供应链,对于这些材料还是处在传统的采购模式当中。供应链采购只是覆盖了主要工程材料,对其他非主要材料的覆盖不足,这就导致供应链采购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优化。3.2采购供应链彼此独立缺乏相互关联。供应链并不单纯是链式结构,高层次的供应链,应该是网状链式结构,也就是不同供应链之间,需要形成结合,让不同供应链之间保持协同和匹配。针对建筑工程建设来讲,在施工中对于物资材料的使用速度并不相同,有的材料使用快,有的材料使用慢,这样在采购时,对于使用快的材料,就要加强采购;对于使用慢的材料,则要放缓采购。在采购实践中,就需要保持二者协调,提升材料的使用率。然而在现实中,建筑企业采购供应链之间彼此独立,是以单链条的形式存在,不同采购供应链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效交互,导致采购工作的协调不足,这就会影响到材料采购的整体效果。3.3对供应商的选择不合理。建立采购供应链,需要对供应商合理选择,将可靠的供应商加入供应链的建设之中,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如果某个供应商不可靠,那么就会导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较大。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需要通过对多方面指标的分析,综合评定,如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确定最为合理的厂家作为供应商。不过,在当前采购管理实践中,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供应商的评定不合理,将一些实力不足的厂家纳入了供应链,从而埋下了一些隐患。3.4供应链管理力度不足。在建立起采购供应链之后,还需要针对供应链做好管理,确保供应链稳定发挥作用。而供应链的管理,主要包含供应商管理与供应链优化。对于供应商而言,在市场条件变化、企业经营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供应商的评级会出现变化,这就需要周期性评价供应商,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予以更换。而在供应链优化方面,这需要结合建筑企业材料采购需求,对供应链进行补充或是精简。从当前建筑企业的材料采购管理来讲,这些方面的工作,都体现出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采购供应链的稳定性出现下滑,给采购工作带来影响。

4供应链视角下建筑企业做好采购管理的对策

针对建筑企业工程材料采购管理在供应链视角下表现出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此予以理解,把握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以供应链为导向,优化建筑企业采购管理,切实提高工程材料采购有效性。4.1建立完善的采购供应链体系。在供应链视角下,建筑企业工程材料采购,需要建设起供应链体系,将各项材料的采购,都纳入供应链当中,形成完善的采购体系结构。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大宗物资、标准化材料的采购供应链建设。这就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发展,面向不同工程的材料需求,对大宗物资和材料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完善。另一方面,对于小批量和非标准材料,也需要建立采购供应链。这就可以立足电子商务渠道,依托电商平台,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常见,寻找可靠的小批量和非标准材料的供应商,建立起供应链。4.2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网链式构建。在采购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网链式建设,不能让供应链之间彼此隔离,要围绕工程建设,在不同材料的供应链之间构建起有机联系。第一,需要立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各类材料的需求量、使用情况、使用时间等进行估算,编制出工程材料采购清单,在清单中要明确各类材料的不同采购时间、不同时间段的采购量等基本信息。第二,立足供应链企业,将采购清单提供给他们,让供应链企业依据提供的采购清单,按时准备好材料并且及时发货。第三,还需要关注到材料库存情况。因为工程建设还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进度偏离预期,这就导致材料使用出现偏差,产生库存过多或是库存告急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将材料库存情况融入采购供应链之中,基于材料库存,及时调整采购策略,确保工程材料的合理供应。4.3加强供应商的评定和选择。为了保障采购供应链的有效性,还需要做好供应商的评定和选择。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需要依据科学方法进行评定,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定性分析,可以采用招标法、协商选择等手段。定量分析,则可以使用标准量化考核。比如标准量化考核的使用,针对待选供应商,从材料质量、供货价格、运输成本、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综合评定企业实力,选择实力优秀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如果使用定性分析的招标法,则需由供货厂家提供具体的材料供应投标方案,通过评标专家组的综合评审,确定最优方案,然后将对应企业作为供应商企业。4.4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管理。采购管理的开展,还需要特别注意到对供应链的管理。首先,要定期对供应商做好评价。供应商的实力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市场发展,供应商的材料质量、经营情况与供货价格都可能发生变化。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对供应商展开评价,将评价不达标的供应商淘汰,然后选择新的供应商。其次,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变化,会导致对工程材料的需求产生变化。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材料需求,要及时建立新的采购供应链。最后,要注意供应链整合。在不同工程项目中,会存在相同的材料需求。为了避免出现重复采购的问题,就要对不同工程的采购供应链进行整合,实现集中供应,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支出。

5结束语

总之,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工程材料采购,需要着眼于时展,将供应链融入进来,推动采购供应链的建设。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好供应商评定和选择,加强网链式供应链建设,完善供应链体系,并做好供应链管理,全面提升建筑企业工程材料采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仕军.供应链视角下的大型建筑企业采购管理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8).

[2]王琳.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建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研究建议[J].居舍,2020(2):194.

[3]杨丽敏.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与库存的协同管理分析[J].投资与创业,2019(1):165~166.

[4]黄园芝.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与库存的协同管理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4):121~122.

[5]张微.房地产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分析[J].投资与创业,2019(3):82~83.

[6]危静.基于供应链视角的JH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