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3:51

自然科学课堂篇1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自然科学教学是理科的基础也是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来培养。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还要教给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科学”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活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进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滩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也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自然科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级阶段学习“自然科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知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

初中新生“自然科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气体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生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尝试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加强实验教学

自然科学课堂篇2

一、小学科学课堂“热闹”浮华的表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闹”的场面,但更需要学生理性的思考和踏踏实实的探究。科学课堂教学要去掉虚假的热闹,应该建构有效的教学课堂。

(一)实验型科学课的“热闹”假象在实验型的科学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一种非常普遍的科学实验课堂。学生一起讨论,然后交流汇报一下,难道就是合作学习,就是自主探究了吗。从表面上看,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的课堂景象产生。教师很害怕安静的课堂,努力引导学生把课堂变成热闹的竞赛场地。但是,认真地观察这种热闹后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就是拿着棍子到处胡乱地敲打,嘻嘻哈哈的表情,很多小组成员中还有意见不统一的,学生们就互相争执,学生没有意义的争吵,反映出学生没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不会倾听,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样的讨论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并没有学到探究事物的方法。二十分钟过去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这时还有许多学生继续做着实验,并没有马上停下来。汇报的小组,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报,课堂显得很无序。

(二)知识型科学课的简单“热闹”知识型科学课以学习知识为主,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可以用事实或证据反复予以验证,适合集体传授,而人文知识则关涉个人情感、道德及审美等领域,往往潜隐于教学内容之下。“知识型”的科学课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认识浅薄,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科学课堂的简单“热闹”。由于很多教师往往将学习科学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发展。在知识型的科学课堂上,学生热烈地讨论,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问题。“热热闹闹”的课堂,有些教师常常这样引导:今天这节课,比一比,谁的发言最积极?评一评,谁的表现最好?听到教师的赞扬,学生应该是感到非常自豪的表情,但是两个学生面无表情地坐了下去。教师浅显地定义科学研究的过程,会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错误的认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研究有什么高深的,也没有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是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会产生热爱科学的感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明白了科学研究的简单过程,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和深层次的情感认识。

二、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建构

在科学课中,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都是教师控制有序科学课堂的关键。课前通过哪些途径做材料的准备?如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小组?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足以实验型活动为主的科学课,课堂上要进行大量的活动。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环节至关重要。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调动一切力量,准备好实验材料。精心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有目的进行实验,课堂上的实验活动一定会有序。

(二)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教师若不熟悉教材,把握不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设计随意,课堂教学往往会混乱。教材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课前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序地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还应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与动机,确保科学探究学习的有序进行,把探究过程中的不安静因素控制好。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时学生无目的的研究,造成时间的浪费,当教师安排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场面很混乱,实验后的汇报交流,虽然教师已进行组织,但很多学生仍然还在实验上,忙于实验器材的摆弄,要么只想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说出来,而不关注其它同学的汇报,这就失去了汇报交流的意义。在科学实验课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所以,实验小组的管理,也就成了课堂有序的关键。课前教师可以将分好的小组进行编号,在课堂汇报交流时,学生可以按照编号有序地进行汇报,避免了学生交流时的混乱。培养学生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要求、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等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观察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课堂自然会安静下来。

(四)教师积极的评价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调整和改进,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验器材兴趣很浓,没开始实验探究就已经在摆弄器材,此时,就可以借助表扬其他学生的办法来激励其及时改正。及时、有效的评价在调整课堂节奏,有序地展开探究活动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把每次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加以表扬和鼓励,把他们作为全班的榜样,引导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这样就能造就和谐安静的课堂氛围了。合理的课堂秩序是实验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课堂上不能盲目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课堂的总目标。课堂热不热闹,不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让学生做一个安静的思考者。

自然科学课堂篇3

一、走出课堂,让动画剧场变成科学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科学对他们来说既神奇又神秘且不易理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呵护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兴趣和冲动?“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对于科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如教学《奇妙的指纹》时,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孩子们看了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通过柯南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成功地破案的影片,给学生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想了解指纹跟破案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会一个个兴趣高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接下来,孩子们便成了“柯南”,一个个拿着放大镜,研究起了自己和同学的指纹。科学课变成了“影院”,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柯南”带着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去,从而提高了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二、走出课堂,让游戏乐园变成科学课堂

爱玩、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我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自然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自然知识。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活动场,我让他们玩跷跷板游戏,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我故意提出:“老师也想玩跷跷板。”有老师参与他们的游戏,孩子们自然高兴,可体重比他们重很多的我给他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一坐上去,跷跷板自然往我这一边沉了下去,不管他们怎么使劲,也没有办法压下去,看着跷跷板那头满脸汗水的同学,孩子们都大笑起来。怎样才能跟老师一起玩呢?孩子们开动脑筋,各抒己见,想出了几个好办法:一端上两个同学或老师往跷跷板中间的支点坐,这下,书本上的难点一下子就解决掉了。科学课的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尽量把孩子们带出课堂,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地学习科学知识。

三、走出课堂,让开心农场变成科学课堂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小学生学习认识的对象大都来源于自然。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才能检验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校后花园有一块小小的空地,我便号召孩子们用劳动课的时间,去空地里种点东西,至于种什么,我没有作要求,孩子们带来什么种子,我们就种什么。没想到他们有的带来了蔬菜种子,有的带来了花的种子,甚至有几个学生为了松土,挖来了十几条蚯蚓。几个月过后,在孩子们精心呵护下,这片土地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开心农场,也成了新的科学“课堂”。有关种子的发芽、对昆虫的了解、植物的分类等知识都从这个“课堂”扬帆起航。在教学《生物多样性》这一章节时,我基本上没在课堂上讲解什么,直接把孩子们带到了这儿,孩子们在这个开心农场中通过参加多种观察、采集动植物标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出真知。

四、走出课堂,让收藏之家变成科学课堂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学校附近有一位六旬的老人,他酷爱收藏昆虫标本,在他的收藏室里,藏有几十年来辛勤采集的珍奇标本,还有现在社会难得的、珍贵的昆虫品种,等等。进入他的收藏室,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昆虫王国”。我对他的收藏室是“垂涎三尺”,在多次与他联系后,终于将他的“昆虫王国”开辟成了我的科学课堂。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我把孩子们带进了这个“昆虫王国”。孩子们两眼放光,在惊叹、艳羡中,他们了解到了昆虫对我们人类生活的意义,人类世界是离不开昆虫的。科学课上的知识点由此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不仅仅如此,孩子们通过一块小小的琥珀等,在老人那里讨教了容易让人忽略却又令人肃然起敬的昆虫生存法则,领略了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孩子们对昆虫的世界有了更客观、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这样的一堂科学课,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科学课上的知识也得到了更多更好的延伸。

自然科学课堂篇4

一、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量激增,教材内容日新月异,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组织性、纪律性、责任性等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初中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非常复杂,必须长时间观察和实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全部完成任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恰恰可以弥补这不足。

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大自然、观察了解自然现象,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更好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将来成才打下基础。事实证明,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青少年时期的课外兴趣活动对他们以后成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

课外科技活动泛指课堂以外所有科技教学活动,又称第二课堂。目前初中科学课外科技活动开展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个人活动

形式有利用网络资源、栽培花木、制作标本、装配电动玩具等。完全凭学生兴趣、家庭环境及条件开展。这种个人活动有助于个性发展。但如果缺乏引导,放任自流,容易丧志。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而荒废了学业。

2.小组活动

又称兴趣小组。形式有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社团(科技、航模、摄影小组)活动等。一般有教师辅导,具有针对性和专属性,能培养学生潜在能力,但范围较窄。

3.集体活动

形式如报告会、科学知识专题讲座、学科竞赛等,特点是受教育面广,影响力大,但比较难组织。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法

1.统一规划集体活动

学校有关领导及科学教研组首先应透彻理解初中科学的教材内容,及时收集国内外最新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动态、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及舟山本地、各学校实际情况统一规划集体活动。

2.全面启动小组活动

学校可利用双休日及兴趣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兴趣小组。可以另外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各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各兴趣小组的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改进书本中的教具和教学内容,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可以组织生活调查活动;还

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小组活动。各兴趣小组的成果及时向大家展示及宣传,扩大影响力和教育力。小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

互协作,不仅可以联络师生感情,及时得到课堂教学结果的信息反馈,丰富教师教学知识,同时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

3.正确引导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的正确启发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学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其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兴趣爱好进行个人活动。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个人活动就会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才能灵活掌握、运用课堂知识,使之学以致用。

譬如对网络爱好的学生,通过网络给班级、社团编制网页,编辑科学小报,制作动画,宣传科学知识;爱好电子技术的学

生,通过电学知识和基本电路连接的学习,进而去发明、制作实用的电子产品;爱好花木栽培的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生长特性,并经实践摸索,就能掌握、运用嫁接原理,更好地培育花木和瓜果;而对化学实验感兴

趣的学生,通过学习灭火的两个条件,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并设计多种灭火方法和灭火器材。

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注意点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首先应明确教育目的和主次。素养教育不排斥应试教育,即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课外科技活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课外活动应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展开、深化,灵活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此外,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掌握“实”“度”和“效”的问题。“实”即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所谓“度”,即要有一定限度,选题不宜太大,周期不宜太长。既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课外时间,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效”即要观察各类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切忌盲目和畸形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特长之效。

总之,只有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充分培养、锻炼学生各种技能、素质,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寓教于乐,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自然科学课堂篇5

一、别念歪了“常规”这本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学校推出了各种举措。比如规定课前要完成规定的预习题,每节课要有15分钟的练习,教师讲授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要有合作学习,要使用媒体课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次数要达到多少,教师要使用学校统一的教案上课,等等。

这些规定其实并不是对课堂本身,反而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束缚。试想,具体的教学指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境不同,能用同一种模式吗,这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完成预习题当做“以学定教”的方式显然过于肤浅,既然预习题是设定的,学生的学习就谈不上是自主学习,更不是“以学定教”、“提前学习”的本质含义。是否使用统一的教案、是否使用媒体、学生是否积极举手这些都是外在的表象,把外在的表象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定所产生的效益,自然很低效甚至无效,最重要的是背离教学的要义、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育是一门艺术,那是充满个性的创作,把所有的东西都程式化以后,艺术品不可能诞生,最多只是一些拙劣的仿作。教育是一门科学,那学科知识是有秩序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秩序的,这个秩序就是常规。用一个模式就能把所有学科知识、所有人的认识规定了是不可能的。

二、让师生进入“教”与“学”的状态

当前学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师生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练习中身心疲惫。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均有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作业并没有分层而且量较大,学生做作业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特别是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这里也有个常识问题:课堂作为当下的生活实践,必须要有能量,能量来自于人的状态。试想,一个睡眠严重不足的学生的课堂状态可想而知,而且这样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有一定比例。课堂状态差学习效率低,学习效率低课堂状态差,这是个恶性循环。

同样的,现在老师也是疲于应对各种事务,虽然学校每周都有教研活动,但是大多数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很低,比如听课时在批改作业,在议课时做练习答案等。备课是很重要的教学活动,但是大多数学校的“集体备课”,反而削弱了教师自身钻研教材的能力,教师照搬“集体成果”进课堂,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课堂自然“漂浮”,不扎实。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保证师生的“状态”,如何保证,至少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要分层,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保证教师独自备课时间,少些“活动”,让教师“空闲”起来,有时间自主“讨论”“聊聊”教学。说得最直白就是:让老师和学生睡得好,吃得好,心情好,保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量,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物质基础。

三、提升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系统把握能力

课堂活动是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知识不存在问题,实际上不存在问题指的是教师对该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并不代表对以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不存在问题,但是并不代表在教什么、怎么教上能理解,这还需要教学本体知识和语文课程论知识,这些在大学阶段往往是蜻蜓点水般的学习。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这种能力,笔者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教师教“一轮”,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从而建立起对所任教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有些学校从功利角度出发往往没有这样做,比如有的老师很优秀,教一年级教得很好,于是他们被定格在一年级把关了;有的老师缺乏点经验,没能带好毕业班,于是他们被定格在低段或中段年级了。这些老师或强或弱,对学科知识不能“系统”地把握,几年下来,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科专业没有得到更新,导致教学能力结构性缺失,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自然不高,因为他们找不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这个点该处理到何种程度,该用哪种方式处理。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从学校管理视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于长远眼光,让每个教师至少对所任教学科有较为系统把握的机会。特别是新教师,在他们的培训中增加这样一项内容特别重要:通读任教学科教材,通读各年段考试纲要和试题,通读和学科相关的知识,并以某个点为例独自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在各个相应年段进行课堂教学体验。

四、把握学习规律,活化“认知理论”

知识本身就是人认知的产物,所以学习认知理论是教学所必备的“工具”,但是,据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师范类院校并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这一点,只要我们走进课堂就会发现,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低效,这和教师的“认知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懂得这些认知理论,把学科知识心理化为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践认知理论的智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教师连此类的知识也还是空白,试想,课堂能高效到哪里去?很多被我们追捧的“好课”,其实在认知层面却是极低层次甚至无效的,学生学无所获。众多专家的评课也往往停留在课堂的感性表现上,而忽视课堂结构中最为本质的认知因素。

关于认知理论,从19世纪末始就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认知分类学习理论,皮亚杰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人们学习的“规律”,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接受过这其中一种理论的系统学习,更谈不上去实践了。

作为课堂教学模式,以加涅为代表的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直导教学模式”,1993年史密斯、拉甘在《教学设计》中提出八种学习类型,即陈述性知识、概念、原理、程序、问题解决、认识策略、态度和运作技能等112条方法。1993年开始,加州大学的梅耶教授,经过20年研究提出“意义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梅里尔教授以认知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五星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模式都是教师学科知识心理化过程的“智慧”结晶,教师理应不断学习和实践。如果缺少类似课堂模式的学习,低效的课堂不可避免,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常识问题。

自然科学课堂篇6

关键词:多元学习;高效课堂;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50-03

“课改改什么?改的就是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1]新课程改革,客观地要求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以期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益。多元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多元教学法的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有机整合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是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来体现的。推进多元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

一、多元学习的价值追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它是指在高效教学的基础上,师生双方达成教学目标效率最高、完成教学任务效果最好、课堂教学效益最佳并指向学生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实现,有赖于多元学习,即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多种教学方式,高效获取学科知识,形成学习能力,生成教育智慧。

多元学习在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上表现为“导学、讲解、评价”,在学生课堂学习环节上表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表现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它的价值在于:

(一)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

从目标教学角度,基于高效课堂追求的多元学习应包括实然目标和应然目标两个方面:

第一,实然目标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要实现课堂的实然目标就必须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时间效能。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让知识在对话交流中生成,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成长。

第二,应然目标是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形成。要实现多元学习的应然目标就必须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听讲为主讲,变学会为会学,实现课堂“质”的提升。

(二)追求学习能力的形成

对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是学习能力素质。学生只有具备学习能力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真正实现“自主”,才会高效学习。唯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的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

(三)追求教育智慧的生成

高效课堂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实现教育的“四维目标”,即教育智慧的生成。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形不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仍然是有缺陷的,而基于高效课堂的多元学习恰好能较好弥补这个漏洞。

二、多元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整合性

整合性指任何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是多种有效的“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整合。整合性是基于高效课堂追求的多元学习的最基本的特征。任何单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都不能取得最佳课堂效益,只有有机整合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传统课堂多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任何一种真实有效的学习方式均含有接受、自主、探究和合作四种成分,只是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各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而已。在通常所说的接受学习中,“接受”的成分所占比例最大,而在自主学习中,“自主”的成分最大。教学中可以有组合形式的学习方式,如自主性接受学习、自主性探究学习、合作性接受学习与合作性探究学习等。有效发挥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优势,对于高效课堂的建构意义重大。

(二)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任何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自主性是多元学习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有研究认为,学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长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拥有完全的自主。作为学习者,学生可以在别的地方、非核心的地方受到限制,但在核心之处却需要自由。学生唯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才会激发学习潜能,形成学习能力,生成创造才能。“把核心处的自由还给学生”,彻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教师“主导”的教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高效课堂才有可能建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程度是衡量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基本标准。

(三)生成性

这里的生成和传统课堂讲的生成是一个词,但却有不同的含义。生成性是指在课堂自然生态下,经由学习者自身或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教学互动”而生成的一个全新的结合体。高效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是师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共同投入。与其它社会活动一样,教学互动也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分[2]。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判断一节课题是否高效要看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温度、拓展的宽度和生成的高度。

三、基于高效课堂追求的多元学习方式的构建

(一)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应因学科而异、因学段而异、因学情而异

第一,因学科而异,构建多元学习方式。由于学科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不同,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自然学科内部各学科和人文学科内部各学科之间在课堂教学结构和操作办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科差异,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因学科而异”构建多元学习的操作模式。

第二,因学段而异,构建多元学习方式。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存在差异,基础教育各学段之间,学段内各年级之间客观地存在差距。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只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收到“高效”的效果。

第三,因学情而异,构建多元学习方式。由于同一班级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客观地存在差异,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应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

第一,多元学习应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生本教育的践行者郭思乐先生倡导让教皈依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就是要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让教服务于学,在课堂上充分保障学生的自力,把核心处的自由还给学生[3]。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师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走路。如果不明确课堂价值取决于学得如何,那么学的主体则只能屈从于教的主导,学仍然无法得到落实。

第二,多元学习方式应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构建高效课堂追求的多元学习方式,就是要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也就是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只有一切“惟生”设计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评价,课堂才有可能实现李炳亭先生所描绘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三)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应功在课前、力在课中、效在课后

高效的课堂是将课堂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构成的一个整体。构建多元学习方式应“抓两头、促中间”,即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

第一,多元学习方式应功在课前。构建多元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应详尽下足工夫编制导学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在导学案研制时应注意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4]。

第二,多元学习方式应力在课中。构建多元学习方式,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课堂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指导,让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第三,多元学习方式应效在课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要看学生一堂课下来取得了哪些进步或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指出,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和教了多少。所以,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课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四)多元学习方式应注重学习主动、学案主导、问题主线和活动主轴

第一,学习主动就是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学习高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高效学习,但这不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方式。高效课堂倡导绿色的教学质量观,倡导对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尊重,对学生学习力进行保护性开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第二,学案主导指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导”。传统课堂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课堂上,大多数问题要在课堂中解决,“大容量、高速度、高难度”使课堂教学不堪重负,常常顾此失彼。通过学案导学,将教师在动机上的诱导、情感上的梳导、探究上的辅导和学法上的指导等有机融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依学案自学时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阶段都能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引导和启迪。

第三,问题主线是指围绕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问题“拓、挖、思、悟”,不厌其烦,无限放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四,活动主轴是指课堂教学要围绕“学”动,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

综上所述,基于高效课堂追求的多元学习方式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教育智慧的生成,具有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等基本特征,教师应围绕学习主动、学案主导、问题主线和活动主轴,坚持功在课前、力在课中、效在课后,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切实致力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eB/oL].(2010-06-25)[2012-1-24].blog.省略/libuqima.

[2]岳欣云.教学互动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41.

[3]韩月红.把核心处的自由还给学生[J].人民教育,2012,(2):38.

自然科学课堂篇7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54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感受到了快乐,才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政治作为一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学科,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科学习。营造趣味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生有效的进行学科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几种能够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使政治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

一、目前影响初中政治趣味课堂营造的因素分析

建立趣味课堂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想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非易事,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了更好的营造趣味课堂,本人就目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影响趣味课堂营造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教师营造趣味政治课堂的意识不强

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对组织课堂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营造趣味课堂教学意识,才能将更多有助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影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不强,这就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依旧比较平淡,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不能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

对初中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才能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了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科学习,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快乐,教师应该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难以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虽然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然而却占用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

(三)不能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例子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政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政治学科的优势就是以实际例子为载体,通过例子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例子结合起来,然而却没有对通过例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起重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仅仅用生活中的例子对知识点进行阐述,而不将例子的引入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结果仅仅达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目的,却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没有对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起重视

在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的有效活动十分重要。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激情自然难以被点燃,更难以体会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在十分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的教学激情与学生的学习激情都能够被激发,进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营造热闹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整个课堂教学动起来。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并不充分,教师的讲解依然对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没有将学生更好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消除不良影响因素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措施

在实际的教学中影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影响政治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的几个突出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项应对措施:

(一)提高教师营造趣味政治课堂的意识

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不强的情况,应该及时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注重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政治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的艰巨任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身的思想跟上时展的潮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具有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识,并要具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打造趣味政治课堂。

(二)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乐趣。为了实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下工夫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思考,思考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三)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政治虽然是一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本身的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如果能够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载体将知识点展现出来,那么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将实际的例子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知识该如何有效应用,进而感受到了政治学科学习的乐趣与意义。

(四)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自然科学课堂篇8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教学教学效率

一、以生为本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

如果把课堂教学演化成以完成认知目标为宗旨的课堂和演绎“教案”的过程,就会制约师生的活动,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非常的机械和沉闷。这样的课堂就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初中科学教学时,我们应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在体系,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课堂演绎成学生获取新知和探寻真理的乐土。

如在教学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8组,每个小组设组长和记录员各1人。然后给每一小组配备体积相同的小木块、小木板、铜块、铝块、弹簧称、烧杯、绳、橡皮泥、清水和盐水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自学探究。课堂教学时,让各小组讨论,并提醒小组成员要用生活实例、经验或利用分配给小组的器材和其它器材通过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讨论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反驳意见。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个小组的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结合手托木块演示,进一步说明浮力大小和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有的说:“因为铁块在水中会下沉,木块在水中会上浮,所以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有的则汇报:“要把木块按入水中要比把木板按入水中更容易一些,所以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相关。”还有的则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块越往下按,越难按,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水下的的体积有关”……。最后,每一小组跟据自己的猜想,挑选一个假设,控制好变量设计,用实验来验正。经过实验,最后否定了浮力跟物体密度有关,得出了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浸在液体下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的正确结论。

就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习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理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而教师仅仅是整堂课中的引导者,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化了知识,进而使学生更加会学、好学和乐学了。

二、联系生活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并受生活的启迪。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科学新知识,影响科学学习的效果。孔企平教授在谈到有效学习时指出:“经验它是一个名词,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它又是一个动词,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而,有效的科学教学须做到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和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将生活中科学问题集中展现在课堂,并借助生活经验思考科学问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例如讲到参照物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如乘着小船在江中航行,就会发现“岸在后移”的现象,又如在跑步比赛中,看到同时竞技的运动员和场边静止的拉拉队成员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基于这些生活经验,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不断的引导,逐渐地上升为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课本中的科学知识很多问题在生活中都有涉及,知识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感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问题,能从问题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实验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教学时,让丰富的科学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器官,才能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

合理安排实验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设疑引学、辨疑解难、释疑。“设疑引学”是教师通过一些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问题。“辨疑解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估计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用实验进行研究,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最后排除疑问。实验与层层置疑相结合,使学生处于知和不知的矛盾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将难点分化开来,这样用学生自己探究建立的概念规律,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又具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公式的导出,课本中往往花较大的篇幅,教师备课时费很多的脑筋,上课时费较多的口舌。也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能设计一个好的实验导出,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人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实验,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记住光会折射的事实,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让实验成为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四、结论

总之,教学的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更是教学的生命,让科学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充满生机与活力,迸出思维的火花,把科学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努力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吃透新课程理念,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论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2]许法明,让“碰撞”成为思维自燃的热源――例谈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3]周建秋,论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3/08

自然科学课堂篇9

一、悬念导入法

悬念往往能够激发起人们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知欲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好处在一个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的年龄段.因此,可以利用这一自然规律与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在科学课堂教学导入中,以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在科学课堂导入中,如何插入悬念呢?笔者认为,将悬念融入问题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形式,更能够提高科学教学课堂导入的质量.

例如,学习《溶解度》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课堂导入中往往会举这么一个例子,“在常温下,小明将80g的食盐融入100g的水中,搅拌好了,计算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C%=80÷(100+80)×100%=44.4%,

然而老师却说小明计算错误了,这是为什么呢?”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溶质在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就是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这样看似小明的做法并没有错啊,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进而进入到溶解度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生活经验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科学知识.因此,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滞留在课本上,还应该多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从生活着手,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因为联系了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拉近学生与科学教学的距离,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

例如,学习“水的浮力”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如,铅笔、塑料泡沫、叶子等等物体放入水中基本上都会飘浮起来;而铁块、玻璃球、手表等等物体放入水中基本上都会沉入水底.这些都常见,但是为什么有些物体飘浮,而另外一些物体下沉呢?通过这样的形式,以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到科学知识的教学中,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演示导入法

实验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知识的得出,很多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在科学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科学知识.同时,实践证明,学生的对科学实验,往往都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因此,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在科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中,以实验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时,可能暂时无法在学生们面前进行实验的演示.但是,可以在课前预备好关于该项实验的视频短片,课堂开始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给学生观看.通过生动形象而直观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如何进行的,需要哪些条件.这样,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更加轻松了些.

四、故事导入法

对于初中生,故事往往是他们的执爱.因此,在科学教学课堂导入中,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故事或者古往今来的一些名人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导入中故事的引入,也能够为课堂的教学气氛增添不少的光彩.因此,在课堂导入中,作为科学教师,应善于分析寻找教材中的故事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自然科学课堂篇10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2-0021-03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其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其办学主旨和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专业内涵及定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而原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在短时间内对新设专业的发展形式及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该专业的办学方向逐渐模糊,专业定位不明朗,这导致在专业发展上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课堂教学毫无新意、科学研究停滞等现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的教师在专业发展模式上开展了积极地探索,尝试提出了“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期对国内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二、构建思路

传统的自然地理相关专业发展模式倡导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2]其中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精心授课且学生积极参与。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的特色,主要包括野外自然地理实习以及3S技术的应用,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氛围日益变浓,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中科研成为学科及专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因此,科学研究也成为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的主体内容,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全新专业发展模式的前提。

(一)明确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等学府的两大职能,这一点已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3]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1.教学与科研没有任何联系。这种观点认为高校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应该分离,因为教学的目标是传播已有的知识,而科研是以探索未知领域为主,两者不应有任何交集。2.两者可能会互相影响、相互拖累,即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加大,势必会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职能,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大学,教师们往往为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疲于奔命,对于难以量化考核的课堂教学却无暇顾及;而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不应投入任何力量开展科研,只需搞好教学工作即可。事实上,我国高校的科研投入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院校,而一些普通院校或民办高校,基本上是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发展的侧重点已然不同。3.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彼此共生。这种观点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但不会干扰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反而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同的大学对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重点大学科研平台相对完善、科研实力较强,多数教师以科学研究为重,课堂教学次之。因此,在这些高校中的教师们应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所授学科的教学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活动,重视教改课题的研究;而非重点院校对科研重视不够,建议以教学为重心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这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时能够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研究领域内的前沿、动态有深刻的把握。现阶段,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师应明确教学与科研呈正比的关系,即教学与科研均不可偏废,课堂教学能够促进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可以反哺教学。[4]需要强调的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广、研究方向多,开设的专业课程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管理科学,等等。教师们往往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十分熟悉,而对所安排讲授的专业课程并不一定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这将制约课堂教学的深入,导致理论课的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建议在课程安排上应尽量安排教师讲授其熟悉领域的课程,并且不要频繁更换教师所授专业课,否则会导致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备课,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建立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关联

实践活动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野外地理实习。根据不同高校专业目标及特色的不同,有可能包括地质地貌认识实习、区域资源调查实习、三位一体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植物地理学野外、测量野外教学实习。2.课程实习。这其中包括地图学教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遥感技术实习。而科学研究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本质还是属于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新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结合。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可结合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甚至研究成果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野外实习中讲解土壤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时,可以详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组成及演化过程的影响;在讲解冰川地貌时,可与最新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思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这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验证课本知识,使之科研素养得到提高。其二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深度挖掘知识点,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例如在地貌野外实习中深入探讨地貌的成因,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传统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升华;在野外实习时有可能会发现新的地质现象及研究载体,这能为自身的科研提供新的方向。此外,也可通过实习的过程培养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可吸引他们来报考自己的研究生,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项目研究中来,提高科研团队的实力。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的教师可尝试将分课程、分阶段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整合为自然地理综合实践教学,并把实习与探索结合起来进行。对于一些验证性的实践活动必须缩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传统的由教师单纯授课的教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教师主要确定实习主题,由学生设计方案、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实验分析及进行实践报告撰写的教学模式。

(三)重建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

受课程内容的制约,同时也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自然地理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在精力、时间等方面均投入不足。如重视自然地理要素基本特征、类型分布、形成机理的讲授,而忽视野外实地地理要素的判读,缺乏地形图和遥感图的读图训练。可见,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教育理念,重建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野外经验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验技能,而并非只是专业理论的传授。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依赖于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建议本专业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如野外地貌识别或地质填图竞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鼓励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从科研实践中提取较为独立的实践内容,这些内容既可作为创新实践活动的课题,也可用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

三、“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厘清教学、实践和科研三者重要性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了适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科学研究,而对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探索也可以反哺课堂教学;丰富的实践活动能促进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能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科学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各种实践活动的层次和效果;课堂教学为各种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理论指导实践,反之,实践活动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见图1)。

可见三者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的全部内容。三者同等重要,专业教师应努力做到三者的平衡发展,而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例如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促进科学研究及强化实践活动;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实践活动的力度,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提升实践活动的综合水平;从事实践课教学的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从而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综上所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师若能把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就能够从容地应对专业内涵变化及专业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侯光辉,张前进,陈卫.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1):40-44.

[2]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