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1:38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1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有效开展员工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D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364-02

1、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是风险预控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1.1、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1.1.1、危险源的定义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1.2、危险源的理解

危险源通常理解为能量物质,或者能量物质的载体。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对于环境而言,危险源又常常被称作环境因素。通俗的讲就是危险危害因素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什么东西,处于一种什么样子。

例如:洗煤厂洗煤用的水就是一种能量物质,它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源,淋到电气设备上就会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风包是一种能量物质的载体,它本身也是一种危险源,超压就会爆炸;工作场所的煤尘也是一种危险源,得不到治理超标会使是人致病或发生爆炸。

1.2、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评估危险源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内容包括、风险、风险后果、风险类型,风险等级、事故类型、危险源与风险的关系,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危险源风险评估内容

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1.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重要意义

神东各选煤厂都是现代化程度较高,设备台数多,生产量大,各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大,承包设备多的特点,在日常生产巡查、检修过程对于人员的安全防范是选煤厂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员工能持续做好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是增强员工日常作业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预控能力,落实各岗位员工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员工安全作业的基础。

2、选煤厂员工日常工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日常工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神东公司提出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方法,对神东各选煤厂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部分员工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掌握不好,经常只停留在班前会上,辨识和评估不到位、不全面。在作业现场很少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作业过程中常常把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忘在脑后。更没有在作业完毕后回头总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否到位,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也没有对某项作业进行全员系统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这样会导致作业现场人员和设备不安全因素的增加。

2.2、选煤厂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有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这些员工也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点人群。

2.2.2、部分岗位技能差、文化素养低员工,新员工、劳务工、驻厂服务队等不稳定人员。这些员工的自身问题,危险源辨识不熟悉。

2.2.3、对员工危险源、风险评估知识的培训不到位,厂部及车间管理人员没有作好对员工的危险辨识方法的引导,员工的危险源辨识会无头绪,没有让员工认真理解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员工无法与自己的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应用。

2.2.4、日常员工危险源辨识工作未建立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这样缺少管理激励机制,上级部门及车间管理人员对员工危险源管控、现场落实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

3.如何开展好选煤厂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员工安全防范能力

针对员工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不足,安全管理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如何组织好、管理好车间、班组员工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充分调动员工自主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如何能切合每个车间、班组、岗位实际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开展好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如下分析、探讨。

3.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是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这样既能够保证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危险源辨识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或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

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等。

对于车间岗位来说,辨识危险源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

3.3、针对各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方法

岗位危险源一般指生产岗点和作业场所潜在的对作业人员有直接危害的人、机、环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岗位危险源辨识与分析原则上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时车间班组按工作场所进行。它可以针对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人、机、环、管进行分类。风险评估原则上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工作任务梳理。从岗位入手,识别岗位的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

(二)工序梳理。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具体工序步骤,一般从准备、执行和收尾3个阶段分解。

(三)识别每个步骤中的危害与风险。按照任务执行中所暴露的环境、设备和行为,确定潜在的危险。

(四)认定风险类型。按照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人、机、环、管四类。

(五)评估风险后果描述。判定辨识出的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失的情况。

(六)确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分为20类,即: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七)评估风险等级。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危害的严重性,通过下述方法计算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矩阵法:图略

员工风险评估举例:

更换重介浅槽刮板

1.停电、验电、上锁、作业前工器具要准备到位,防止出现误起设备伤人。风险类型:人

2.拆卸刮板:

2.1人员站立位置合适,以防在拆卸的过程当中摔倒受伤。风险类型:人

2.2拆卸刮板时作业人员相互要配合到位,防止在松动螺栓、防止刮板时造成人员伤害。

风险类型:人

2.3拆卸过程中严禁用大锤用力敲击刮板与链条连接处,以防损坏链条的相关部件。风险类型:机

2.4.现场照明不足,导致人员作业时由于光线暗造成人员意外伤害。

风险类型:环

3.装配刮板

如拆卸刮板进行逐一辨识

4.清理现场

4.1工器具或者其他物件清理不到位,导致刮板运行过程中出现卡阻等现象。风险类型:机

5.送电试车

5.1试车时,人员没有全部撤出造成人员伤害。风险类型:人

5.2试车时安全链没有解开造成刮板链拉断或者电机过热动作等。

风险类型:机

风险等级:F1×H5=5一般(由于每个人作业的安全考虑程度不同,风险等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八)确定风险管理对象。找出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根据危险源辨识划分的风险类型确定相应的管理对象。风险类型为“人”或“管”,管理对象为对应岗位人员;风险类型为“机”,管理对象为对应的设备、设施、工器具;风险类型为“环”,管理对象为对应的作业环境影响因素。

(九)制定风险管理标准。针对管理对象制定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即要求做到什么程度。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要求。

(十)明确管理人员。含主要责任人(管理对象或对象管理者)和直接管理人(主要责任人的直接上级)

(十一)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使管理标准得以落实的手段。要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且具体、简洁、可操作性强。

3.5、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好车间班组员工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

车间、班组主要采用非正式风险评估方法(对于暂时不能消除风险的危险源要纳入正式风险评估成果表中),至少包括班前、作业前和作业中动态组织的风险评估;必要时要保留记录。评估方法、记录形式不做限制,一般按如下方式开展:

3.5.1、班前风险评估

班前风险评估是指召开班前会过程中或之前,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及当班任务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班前会工作任务布置、规程措施贯彻相结合。每班班前会,带班车间主任及班组长要组织当班人员对本班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异常情况(发现新危险源或已辨识出的危险源管理标准与措施不能满足管控需要)必须明确现行的管控措施。班前会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如先让作业人员对自己工作任务危险源风险评估,其他人员及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强调补充,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评比活动等。

3.5.2作业前风险评估

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生产作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班前会后、上岗前及交接班过程中组织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现场交接班相结合;交接班除交待工作任务外,必须将存在的主要风险交待清楚。作业前,带班领导、车间主任及班组长要组织每个岗位人员对所在岗位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落实管控措施。

3.5.3、作业过程中风险评估。

作业过程中,根据现场人、机、环管状态实施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的评价。实践中要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执行相结合,逐步培育员工“五思而行”的习惯。即:

1.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

2.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

3.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

4.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合适的不去做;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2

[关键词]油田企业;HSe;基层;危害辨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235-01

一、HSe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

过去由于受认知所限,HSe风险管控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方法缺乏、标准不统一、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由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基层风险管理没有落实直线责任,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缺少适用于基层、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方法。危害因素描述、风险等级划定执行标准五花八门,难以统计、分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与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程序制修订,以及基层HSe培训、HSe监督检查等脱节。这些问题是HSe风险管控工作中最大的“风险点”和“出血点”,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难保证企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二、开展基层HSe风险管控的研究

基层是企业的基石,也是安全环保管理的重点,因此抓HSe风险管控首先要从基层入手,首先要明确基层各级管理者的责任。站队长作为基层行政最高管理者,承担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第一责任,对基层风险管控全面负责。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是基层HSe管理的咨询师、培训师,承担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咨询、辅导和监督工作。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直线责任组织和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岗位员工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在从事生产作业和其它相关活动时,预先或按规定时间、规定周期和方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通过明晰和落实责任,保证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分工负责。

技术路线: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根据集团公司“识别、评估、控制和应急”四条风险管理基本框架,立足于基层,着眼于各层面,从行为安全、工艺安全、系统安全入手,应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工作循环分析(JCa)等工具,按照每个操作项目、单台设备辨识危害,运用简捷方法评估风险,探索适用于油气田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标准和程序,解决风险管控存在的瓶颈问题,补齐短板,建立融操作、设备设施和系统管理于一体的HSe风险管控系统。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总结工作经验,发挥基层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了《基层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南》和《典型危害分类和术语》、《典型危害因素描述规范》标准,明确基层站队各级人员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职责,规定单元划分、操作及设备设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统一、规范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术语,固化基层风险管控模式,指导基层有效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三、从岗位入手划分单元,确保危害辨识与岗位相符

在危害辨识前首先应开展岗位设置情况调查,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对负责管理的工作区域、工艺流程、设备设施进行梳理,划分管理单元。针对每个管理单元,按照生产运行、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管理要求,确定操作项目和管理的设备设施,确保危害辨识目标、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在划分危害辨识单元过程中,充分考虑采油、集输和修井专业各自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单元划分方法,如采油、集输应以设备为主线结合工作任务划分单元;修井应以工序为主线结合工艺的方式划分单元,为系统辨识各专业危害奠定了基础。各站队工艺、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生产骨干等组成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以生产工艺过程、工作区域、工作任务为主线,列出所有的工艺环节、操作工序和作业活动,划分出一至四级作业活动单元。岗位员工参照操作规程、工艺流程、生产参数、设备说明等,对最末级单元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具体到开关阀门、检测仪表、拆卸法兰等操作节点,建立《作业活动清单》,然后再对本单位作业活动所涉及的所有相关设备设施进行调查统计,建立《设备设施清单》,作为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

在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因素的条件下,以操作步骤和设备部件为抓手,开展危害辨识。应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对每个操作项目进行操作步骤分解,按每个步骤的操作动作、涉及设备设施和以往发生事故事件辨识危害。应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把单台设备设施按照由内到外、从上到下拆分成若干部件,结合设备设施生命周期,辨识每个部件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偏差及带来的危害。首先,由班组长组织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识别每个作业步骤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然后,由每名员工识别自身岗位所存在的风险,并依据个人经验进行初步风险评价。最后,各站队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针对各班组识别情况,通过查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三违”记录、相关事故(事件)分析报告、现场观察等方式,对每个作业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再识别、再确认,进行再评价。

针对辨识出的危害,采用便于基层员工掌握的经验法评估风险。考虑员工在本岗工作时间较长,操作经验丰富,成立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组成的评估小组,结合以往发生的事故、未遂事件、违章及发现的隐患进行分析,集体讨论判定风险等级。针对经验法难以评估的风险,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针对复杂的工艺流程或生产装置,采用危害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风险评估。各站队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照操作规程、制度标准等进行有效性分析,将风险提示、操作标准、制度要求、应急处置等融入到每个操作步骤中,实行标准化操作,并对管理方案、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现场检查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进行补充完善。

按照中油集团公司“辨识、评估、控制、应急”风险管理四原则,根据存在风险确定应急种类和范围,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从现场可操作和技术措施出发,修订应急完善处置程序,使处置程序既具有可操作性,又便于员工掌握。各站队利用岗位练兵、班前会和交接班等时机,按照每次工作任务的具体操作步骤,结合识别出的风险和操作规程,组织员工不间断地反复讲风险,分享风险内容,使岗位风险入脑、入心,“动手之前先动脑,操作之前先思考”。

把HSe风险管控作为员工培训的基础性内容,让每名员工认知风险,掌握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方法,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根据操作规程制修订完善岗位“需求型”培训矩阵,使矩阵与操作技能要求、操作规程与风险管控相统一。通过这些措施,岗位员工主动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即便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员工,也都争先恐后,以口述的方式讲述身边的风险,实现了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的转变。

四、结语

通过开展HSe风险管控系统建设,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风险管控的过程就是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过程;落实风险管控职责就是落实岗位HSe职责;只有在基层HSe风险管控方面狠下功夫,把风险管控融贯于各个管理环节,才能以基层HSe风险管控推进企业风险分级防控,有效提升HSe管理绩效和能力,建立安全环保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0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4

【关键词】配网;安全;管理;问题

1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概论

1.1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概念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辨识和评估等管理手段,分析可能导致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其风险因素主要有电网设备故障、基建工作和计划检修、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等生产活动中带来的潜在全隐患和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报告,制定科学有效地管控措施加以约束或控制,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行为。

1.2电网安全风险的管理目标

(1)确定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职责、流程及控制措施,建立规范、的完备电网运行风险管控体系。(2)深化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开展运行风险评级和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避免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失控所引发的电网事故、人员伤害、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提升电网运行风险管控水平。(3)在风险控制环节中充分考虑应急条件下的供电恢复的措施,实现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

2电网安全风险辨识

2.1电网安全风险辨识概念

电网安全风险辨识是指在收集电网运行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网运行特点,运行多种方法对电网运行维护单位所辖区域内设备检修、系统调试、设备异常等情况可能导致电网运行中的设备跳闸的范围、原因、概率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归纳与鉴别的过程。

2.2电网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1)影响电网运行、设备及作业人员的技能因素、电网危险源点和其它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的隐患环节,需要有关运维检修单位(部门)注意和重视的事项。(2)事故典型风险防控重点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人身触电、误操作等,从作业行为和管理控制两方面分析和辨识电网作业活动动态风险。(3)电网运行方式不合理,事故方式、临时方式、检修工作方式等特殊电网运行方式下防范措施不合理,以及外力损坏设备而造成电网停电的静态风险。

2.3电网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通过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性评价、年度方式分析等工作,系统梳理生产环境和电网运行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风险来源、风险等级、风险特征、风险后果等,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3配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硬件方面

目前,少数配电网,尤其是农村的中低压配网,结构略显薄弱,且设备陈旧,供电能力及防灾害的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另外,一旦配网发生停电事故,通常是由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手动操作处理,这就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此外,配网线路交错纵横,且用户越多,接线就会越复杂。一旦线路发生停电故障,用户必须与配网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对各用户的支线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但是,有一些用户经常在未通知配网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自行处理,导致误做或漏做安全措施,从而给后续的维护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

3.2人员素质方面

就配网工作人员而言,其安全意识仍然有待提高。许多工作人员仍存在“嫌麻烦、图省事”的危险思想,未按相关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求电网的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应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绝对不能盲目轻视一些微小的细节,这样才能保障其自身和用户的人身安全。在对配网安全管理风险进行排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配网管理人员不但安全意识薄弱,而且其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也不能满足当前岗位的需求。这部分管理人员虽然接受过相关的业务培训,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熟悉相关的岗位工作和职业技能。另外,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由于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生产班组人员都存在严重缺乏现象,造成不少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并严重影响配网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人才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线员工年龄偏大!健康状况不佳,但是其技术及工作经验丰富,而年轻的技术工人,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具有理论基础,但是工作经验不足,从而造成电力企业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到配网的发展。

3.3安全管理方面

首先,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仍然需要提高。配网安全管理与主网不同,有一些情况在主网上并不存在,如某些配网的设备没有冷备用状态。另外,许多的配网安全措施需要用户的协助,这就存在一个配网安全管理延伸到用户的问题。因此,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很有必要。其次,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个别单位的管理模式略显粗放,造成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并不到位。另外,部分管理人员的安全业务能力不精,导致对配网作业风险的管理力度很差,这也是配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最后,需要加强对配网安全管理的监督。电力企业的部分单位存在上通下达不充分或指引不明的问题,在接到上级制度要求后,未进行相应的组织!梳理!策划,而是直接传递给基层,让基层单位自行研究,从而造成基层对上级文件!制度的理解不一,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执行,最终影响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网作业时,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辨识能力,从而未能真正落实防控措施,同时也,没做到对配网运行的有效维护。因此,加强对配网安全管理的监督是很有必要的。

4电网安全风险评估

4.1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

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利用风险评估的理论知识,结合风险辨识分析结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等评估手段,进行评估和评价电网安全运行的状态或作业任务中的可能存在危害程度和风险因素,得出风险评估结果,与风险标准值比较,来确定电网安全风险等级,由此确定能否接受此风险,及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

4.2风险评估的分级

在电力企业实际运行工作中,根据安全风险的大小对电网和人身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特大安全风、大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

4.3风险预警

对于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有人员责任的电网和设备事故的电网作业安全风险,通过基于概率的故障风险分析(简称pRa分析)实现风险量化评级,准确定位电网运行主要危险点,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电网计划检修风险预警通知书。

5电网安全风险控制

5.1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概念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评估和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针对电网生产活动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管控方法,以降低或者消除风险因素带来的电网运行事故。

5.2风险控制措施(1)开展日常工作常态隐患排查,根据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消除安全隐患,分类、评估、定级所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问题,动态监控隐患风险控制的全过程,通过制定隐患治理计划落实隐患治理、预案、措施、资金、责任期限等环节。(2)制定安排治理隐患计划,开展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根据管理范围和职责,研究制定整改治理方案和预防措施。(3)对关键环节风险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措施有效性等,组织进行评估。

5.3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需建立有效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采用pDCa循环模式,实现制订评价计划、实施、检查监督、持续改进过程的闭环式管理。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电网安全性评价,电网安全性评价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对各阶段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和偏差纠正。

6结束语

建立有效完善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电网安全生产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三个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因此,要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以及行为管理方面入手看,落实电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形成电网安全生产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有效控制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2011.1.

[2]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2011.1.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5

关键字:电力;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

abstract:alongwithourcountrymarketeconomyandintelligentpowergridareinhighspeedfastdevelopmentstage,ofwhichourcountryelectricpowersafetymanagementexistinaseriesofreasonsfortheproposedbuildingelectricpowercompany"leadingcadressafetyproductionaccountability","hazardidentificationandriskevaluation"managementmethodsofinnovationideas.and"leadingcadressafetyproductionaccountability"emphasisonthesecurityresponsibilityintheimplementationofmanagementlevel,furtherfullyembodythesafetymanagement"graduallyimplement"themanagementidea,emphaticallytakepowermiddle-levelcadrethatonekeylink,establishefficientperformanceappraisalsystem,furtherstrengthenmiddle-levelcadretheimplementationofsecurityresponsibility,thesafetymanagementregulations,managementrequirements,managementresponsibilityimplementationandinnovationwillplayasignificanteffect.thesafetymanagementthatisthecoreof"riskmanagement","establishhazardidentificationandriskevaluationsystem,"thecoremanagementthoughts,todetermineastageproductionoperationabilityofanalysis,evaluation,warningforeffectivecontrol.

Keywords:electricpower;Safetymanagement;Hazard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人们对电力的安全需求要求很高.同时基于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英国、澳大利亚、欧洲共同体的机制及其他欧洲国家都已实施了有关的安全法律,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而中国不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与经验,确立了“公司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体系;在具体实施中,注重了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同时建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基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应用研究

2.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基于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其中指标主要体现为:

(1)工种主要体现为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即调度运行、调度监控、调度通信、输电线路、输电电缆、带电作业等.

(2)作业步骤主要体现为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基于干个功能阶段,如“220kV线路停电操作”可分解为操作准备、开关操作、刀闸操作、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布置、记录与归档等几个步骤;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3)危害名称主要体现为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电网和公司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针对《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选择.

(4)危害分布、特性及产生风险条件主要体现为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5)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主要体现为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健康受损、环境污染/破坏等).

(6)电力安全控制措施主要体现为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管理人员风险行为、要求执行巡视检查等的具体规定和现场执行要求;改善电网、设备和控制工程技术;防止风险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保证人员意识和技能性的人员学习与教育培训等).

2.2基于电力设备风险评估研究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管控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受环境、施工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我们应有效的分析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在风险防控上达到预期目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环境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环境风险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2.施工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都处于地下施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并且在地下施工中采用的盾构结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产生的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的衔接和人员的合理安排,那么地下挖掘施工和地下贯通施工等施工工序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对施工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风险的类别、施工风险的内容和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防止施工风险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施工风险的防范以及施工风险的合理管控,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有效的管控之下,保证施工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来看,因为对施工风险的认识比较到位,在整个的施工风险管控过程当中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风险有所降低,做到了施工风险的有效的管控,避免对整个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资金风险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地下挖掘过程当中遇到特殊的土层地段,或者在地下开挖过程当中与其他的施工管线发生干扰,需要对施工管线进行改造或者在开发过程当中对地上建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上建筑进行加固。所有这些临时增加的施工内容都会给整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旦工程量发生了增加,相对而言整个工程的投资就会不足,只有增加资金预算才能够保证工程有序进行。那么这些临时增加的工程内容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整个工程的施工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由于整个资金用量较大,并且在资金需求的每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存在,那么在资金拨付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资金拨付不到位,或者临时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现场停工。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就应当提前做好预算,保证预算充足,同时根据施工的情况确保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够准时准确拨付到位。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侧重点

1.对存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我们不但要认识到存在哪些风险?还要认识到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及后果。只有认真分析了风险的种类,并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合理到位。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风险的识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要分析风险的具体类别,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风险程度的划分,同时还要对风险的存在位置和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还要对风险的等级进行有效的划分,在风险等级划分当中要根据风险造成的不同危害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划分,保证风险的等级划分能够合理准确有效,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最后,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根据每一种风险进行分类,不同风险类别所划分的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具体应当按照风险的种类进行风险识别,使整个风险识别能够准确有效。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配套有效的措施,使风险识别之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保证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措施能够一一对应。

2.做好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

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是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类别和风险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而灾害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有效的预估。通过灾害评估能够对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更科学的评价,使整个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之所以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主要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也比较多,整个施工的资金管控、环境评价、灾害预防和经营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灾害评估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有效的灾害评估。那么在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参照其他城市的经验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损失情况进行风险预估,使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贴近工程实际,避免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与实际的工程不符造成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脱离实际;其次根据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满足施工需要。

3.找准主要风险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主要风险点的识别至关重要。因为风险管控不可能对所有的施工环节以及经营管理环节进行细致的管控,虽然在整体的层面上能够进行覆盖,但是在管理重点上还是有所区分。那么,主要风险点就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实际的管控过程当中就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按照风险点的类别以及风险点所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整个的风险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整个的风险预估达到预期目标,从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来看,主要的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施工风险和资金风险这几个方面。只有保证这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不存在问题,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结合工程实际,对风险种类进行归类

在实际的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对空间种类进行归类,例如环境风险存在地上风险和地下风险。在地下风险中存在盾构施工风险和支撑施工风险以及贯通施工风险多个种类。通过对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和归类,我们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并且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施工风险当中,我们还应当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保证施工细节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解决施工工序与风险种类划分的问题,使整个风险划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使风险种类划分与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结合,解决施工工序的风险,使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程度来看,风险种类的归类至关重要,在风险种类的划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第一,可识别的风险,第二,隐藏的风险,第三,可控的风险。只有做好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才能保证风险管控过程准确到位,最终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风险种类的归类是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

2.根据风险类别,做好风险辨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之后,我们就应当对每一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风险辨识不但要认清楚风险存在的部位,也是对风险所造成危害的一种有效的认定,通过风险辨识,能够保证风险管控到位,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那么在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按照风险的类别、风险存在的部位以及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评估。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成熟的风险辨识经验,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主要包含几种因素: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辨识,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可能出现和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应当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出现的概率有效的辨识,使辨识能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保证辨识能够准确有效。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措施,才能够保证风险辨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风险辨识的有效性,保证风险辨识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的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风险问题。

3.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的了解,风险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当根据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类别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使整个应急预案能够与风险的类别和种类进行优化衔接,使风险的识别能够与风险防控相对应。其次,在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对应措施,使整个风险防控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干预能力,例如环境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提前做好环境评价。在确保环境评价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在施工风险防控当中,应当按照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制定施工过程应急预案,使施工风险能够通过应急预案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处置和解决;一旦出现事故或出现风险问题能够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处置,保证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类别以及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预估和预算的制定,保证资金预算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资金不足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整个资金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资金浪费,使整个资金的使用能够做到与工程实际相对应,保证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划拨到位。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7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输电线路作为一项特别的建筑安装工程,其的安全风险除日常生活中各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安全事件外,还包含施工质量、机械设施、施工计划等方面,尤其是安全风险在220kV的输电线路工程中随处可见,对此,加强控制22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至关重要。

1、电力线路工程的风险管理状况分析

对于本国22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即便社会各界均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为此积极寻找先进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但和项目工程的规范化要求以及世界项目工程管理的惯例比较,本国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远远无法比拟。原因在于:

1.1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1.2不健全的风险管控制度

1.3轻视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2、22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分析

输电线路的风险,即为电力线路项目工程在实际设计、操作以及转移生产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首先认真辨识风险的危险源,其次再对危险源进行级别划分与归类,通过分析风险的危害原因及类型,加以判定危害的影响及后果。

相对输电线路的项目工程而言,需要预防及避免的风险包括雷击、交叉跨越距离、组合间隙的安全距离控制、个人安全的防护对策等方面的全部危险源与危险点。另外,根据安全风险的管理状况,要求转变且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做好事先预警风险的工作,与此同时,安全风险的应对策略应覆盖整个电力线路的危险源及危险点,保证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稳定安全。

3、220kV输电线路的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大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力度开展安全教育的培训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根本,也是增强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实际上,安全教育的培训应逐步开放,有目的的选择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培训决策层的安全教育,重点在于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法规、预防对策等方面的内容,构建一套高强法制观念、指挥机构健全、指挥信息正常流通的安全指挥系统。②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管理人员作为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的主体,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教育培训,重点在于项目工程的基础理论、安全生产的流程规定、风险评估的规范、安全性能的评价等方面,逐步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从而增强安全风险的预防及应对能力。③重视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关键在于安全流程、施工技术指标、应对风险的策略等方面,规范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

3.2采取风险的辨别意识、数据评估、内部控制与应急措施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以及控制等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组织、计划、调整及控制等科学方法加以实现目标。负责监管安全项目的管理者也应依据整个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质、施工难易度、工程量等,积极构建辨别风险的小分册,促使册子具有便于携带、针对性强等功能,以降低监管人员的辨别力度,从而逐步提高风险的辨别效率,尽早将辨别的结果输入公司的安全风险数据库中,随时更新。

在评估风险方面,对项目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及作业环境等进行风险评估。选取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及人员作为安全风险的评估主体,主要分有3个评估阶段:第一,确认事件引发风险的范畴。第二,确认事件引发风险的概率与严重程度。第三,明确风险的程度,关键取决于以下两种要素:即不愿发生事故的出现率与后果的严重程度。

控制风险方面,首先创新管理机制,整合资源,规范流程,利用简便的措施控制工程的施工环节,逐步降低施工安全的风险。其次,根据相关规定逐步深入规范化的作业,详细分析作业指导书中的所有危险点及应对措施,确保安全无误后才能施工。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重视一线人员的风险监督工作,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风险应对方面,项目工程的施工单位及管理部门应依据风险的级别,制订相关的应急方案。划分风险级别的目的在于依据不同的等级开展不同程度的风险应对方案,适当分配资源,逐渐提升其的有效性。通过实施风险的检查、评估及预警等干预措施,不断提升安全风险的应变及应对能力。

3.3强化工程的保险意识安全风险随处可见,不论多健全的制度也难以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此,应理性对待风险的客观性及其引发安全事件的不确定性。尽可能的降低风险,除加强风险的管理外,还应加大保险的力度,适当转移风险、降低风险。依照法律签约承包合同,重点抓好项目工程的合同管理,参照上级电网企业颁发的合同范本,严格规范承包合同的签订流程,依法转移风险至承包单位。

3.4加强承包商的安全风险管控依照标准要求,严格监督电网作业人员的上岗情况,包括氩弧焊工、导线压接工、焊工、高空作业、测量、牵张机司机等人员,要求持证上岗。最后,逐步构建承包商的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培养优秀的骨干人才,逐渐加快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与此同时,贯彻落实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能力,从而逐渐延伸至分包单位。

4、结束语

安全风险的控制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有加强安全风险的内部控制,才能确保项目管理中目标的顺利实现。在220kV输电线路的工程项目中,其的风险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应加以控制各种生产因素,减少及消除生产过程在出现的危险行为及状态,避免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确保输电线路项目利益标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匡力华,输电线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11(09).

[2]曾武英,输电线路设计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3).

[3]覃弘达,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探谢[J].机电信息,2009(30).

[4]陈晓鸣.一个22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塔型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8

关键词:县级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引言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逐步推进,县级电网结构更趋合理,供电能力也大大增强,加之设备调度权的下放,使得县级电网已经具有了较高技术含量和相当的规模,电网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不确定因素,给原有的县级电网生产组织体系和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相应配套管理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中,县级供电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巨大挑战。同时,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事故停电心理承受能力的逐步下降,人们在电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安全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县级供电企业都纷纷将其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其立身之本、价值创造和赢得未来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1电网事故的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电网事故的特点及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来对一般电网事故的成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结合笔者所在的电网实际,认为一般电网事故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1事故来源多样性

(1)设备运行环境日益恶化,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据统计,去年我县电网跳闸次数共234次,其中因雷击引发的跳闸次数共计161次,占比67%,此类事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影响程度一般较大,但影响范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地处山区,冰雪凝冻灾害也频频发生,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

(2)设备故障依然突出

因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原因所导致的设备故障,尤其是母线设备故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影响较大。

(3)人为责任事故偶有发生,例如误操作、误整定、误调度事故等。

(4)外力破坏尤为突出

近年来由于风筝、飘物挂线、机械违章碰线以及电力设施破坏等引发的系统跳闸日益频繁,外力破坏已逐渐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最大威胁。

1.2故障后果甚为严重

众所周知,电网故障将会导致电网稳定破坏,最后造成电网瓦解,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的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电网存在的安全风险

县级电网电网结构仍然较为薄弱,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网架结构,电网普遍存在失稳、窝电、失压等电网风险,极大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我县调管的110kV变电站有4座,35kV变电站5座,其中仅有2座变电站满足n-1准则,单电源供电或单回联络线供电的变电站还占多数,致使在1条线路或1个变电站故障时造成变电站全站失压。

3县级电网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

3.1县级电网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框架

图1县级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将电网安全由事故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由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加大了事前控制力度,将安全关口前移的电网管控方法,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在月计划,日方式,实时调度广泛开展电网运行危险点分析,制定安全预控措施,有效降低了电网调度生产运行的安全风险。提高了调度运行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专业人员的风险辩识能力,增强了各专业共保电网安全的意识。

如图1所示,为了有效地开展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调度机构作为电网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环节,必须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严密闭环的风险应对体系,并以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从电网安管理工作中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和回顾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对电网安全风险的调控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最快速度地平息事故、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

3.2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是将各种危害因素和危害事件进行系统和科学地分析、归纳与鉴别的过程,以计算危害的起因、影响范围、时间分布、频度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风险的量化指标。

(1)电网危害因素

危害电网安全的不仅有地域特征、自然灾害、污秽、外力破坏影响等为代表的外部因素,还有包含系统规划、设计标准是否满足要求、电网结构的合理性、电源分布的影响、负荷分布及负荷特性的影响、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的影响、设备选型及配置标准的影响、运行方式的影响、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及运行的影响、设备健康水平的影响、人员行为和技术素质的影响、电厂及重要用户的影响等电网内部因素,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识别出影响电网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的特定条件。

(2)电网危害事件

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应防范的电网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故障分析,可辨识出导致电网危害因素转化为风险后果的突发事件。

3.3电网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对电网安全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得出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电网风险评估是将电网风险的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电网基准风险、基于问题的风险和持续的风险,确定电网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明确各阶段的电网安全风险的焦点,提高了风险评估效率。电网风险评估可分为以下三类:

(1)基准风险评估

从系统现状分析、电网结构分析(寻找薄弱环节)评估出电网正常方式或正常情况下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中期电网风险(2~5年电网风险)和短期电网风险(年度电网风险)。

(2)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从电网的负荷特性分析、电源与负荷分布(供需平衡分析)、系统n-1静态安全分析、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评估出系统试验、设备停运、设备异常等非正常方式或特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存在的风险。

(3)持续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系统潮流及无功电压分析和系统动态(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评估出电网持续的风险。

3.3电网风险

调度机构在完成了电网风险评估后,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相关方,其中电网风险和年度基准风险的评估结果向计划建设部门和运行维护部门。当遇到运行方式变化时,调度机构应提前做好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给引发风险的单位或部门、风险可能影响的单位或部门和需采取措施防范风险的单位或部门。

3.4设计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企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对量化或定性的风险结果中不可接受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其有效性和经济性,结合企业资源和现场实际,综合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选择最优方案并执行。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提升风险调控水平,必须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新的、必要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技术支持系统,从而实现系统地识别、分析、度量、管理和监控电网安全风险。

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调度机构将中短期和实时风险评估结果提供给规划、工程和运行部门,协同制定电网风险防范措施,选择最优的控制方案并实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做到完善常态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健全应急机制,保证电网风险在控。

3.4.1提出电网规划建设性意见

电网调度机构应超前介入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基于中短期风险评估结果,向规划基建部门提出电网建设、网架加强、供电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改善等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不断消除电网存在隐患,优化网架结构,预防极端事故情况下电网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3.4.2制定各项反事故措施

调度机构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制定突发事故处理预案以及电网黑启动方案,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减轻事故发生后果;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系统运行监控、优化电网安全三道防线等方面的控制措施以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4.3风险会商

由于设备计划性停运、检修、试验等引起的运行方式改变,调度机构可提前做好风险评估,此类基于问题的风险预控需要多方参与,因此有必要提前与相关方会商。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参加风险会商的部门和人员,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停电时间和范围的确定、对电网、用户造成的影响、各相关部门应落实的预控措施等进行会商,提前防范电网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3.4.4提出相关运行控制措施

在进行了基于问题的电网风险评估后,调度机构可提出电网风险预警、设备运行控制值、电网运行断面控制值、风险发生期间的运行控制措施,指导设备运行维护部门有重点地开展运行维护工作,规避电网运行风险。

3.4.5电网风险实时预控

结合电网安全生产特点,调度机构对电网风险可实现实时预控。

(1)实时预警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实行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原则,针对事故发展趋势和上升苗头,启动电网安全动态管理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电网安全生产状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

(2)事故处理与恢复

依据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规程、电网迎峰度夏及特殊时期保供电方案、电网事故拉限电序位表、黑启动方案及其它电网必要的事故处理预案和规定等处理电网突发事故,采取果断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有效限制事故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5控制效果测评

进行效果的测量和评估,是对电网风险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对已执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开展风险管理回顾工作,并对风险措施实施与管理全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风险管理在技术、管理和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

3.6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改进

(1)更新反事故措施数据库

电网反事故措施数据库是以后开展电网风险管理的重要参考,是不断提升风险量化分析能力的基础。电网反事故措施数据库应详细记录事故的分类、原因、损失、处理过程、处理措施的适用性、效果、经验与教训等。

(2)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通过对电网事故发生、发展、处理、恢复全过程的分析,及时总结反思相关技术支持系统的欠缺,制定反措改进方案,不断完善电网调度监控系统的相关功能。

(3)安全风险的闭环管理

闭环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应对新的电网风险的有力保障。为此,应根据风险管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应的事故预想处理预案等技术文件、进一步完善电网风险管理体系,滚动修编风险预控措施,健全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闭环管理,并通过跟踪、反馈,落实改进意见,不断提高电网风险管理水平。

4结语

随着县级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面临的电网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多,因此针对县级电网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县级电网的网架结构薄弱,线路供电半径大,技术力量有限等特点决定了电网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对电网安全风险实施系统化管理,建立并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前做好准备,更好地预防控制县级电网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9

关键词:地铁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施工工程投资大幅上升,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群众出行以及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由于地下作业、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建设目标要求高等,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实现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目标,是保证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管理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地铁施工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据此找出安全管理对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某市地铁建设项目,对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加强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

1.1工程概况

m地铁工程1标区间隧道主要穿越粉质黏土、砂层、圆砾层、卵石层等地层,地下水位较高。断面直径11.97米,为单洞双线隧道。工程采用明挖法(230mDK0+620~DK0+850),浅埋暗挖(775mDK0+850~DK1+625),盾构法(3131mDK1+625~DK4+756)。工程总投资5.3亿元。

1.2深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识

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施工是否成功,对与整个工程而言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对与社会而言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在整个工程开始的初期,地下水位和土质的决定了基坑深度和平面形状,在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变形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和土层会发生改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施工周围的土壤的堆载、机械的工作所产生的震动、机械挖掘顺序的改变等都可以引起基坑施工的突发危险。因此深基坑施工是关系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

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操作,如坑边地面堆载超出设计值,支护结构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作业,或更换撑时,没有设临时支撑,或者支撑设置及土方开挖与设计情况不符等原因;深基坑施工的工程事故经常发生,主要有:因悬臂式围护结构过大的内倾位移,内撑或锚杆围护结构失衡而发生较大的向内变形:边坡失稳,基底隆起,渗流破坏,坑底突涌,周围地面沉降及其他因设计、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事故。

1.3冷冻法旁通道施工危险源辨识

具体的辨识结果如下所示:

(l)冷冻孔施工方面

①开孔的位置不准确,将会损伤管片强度;

②钻孔方位和精度控制不准,将引起终孔距离偏差较大;

③钻进施工时可能出现水土压力释放不及时等情形而引发水砂突涌,造成钻孔施工事故隐患,甚至危及隧道结构的安全;

④密封开孔口和透孔口的若密封效果不佳或密封不及时,会引起地下水渗漏,甚至出现水砂突涌;

⑤钻孔过程中的容易引起隧道结构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导致管片局部破坏;

(2)冻结安装与运转方面

①未考虑冷冻机的输冷量理论计算与实际工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气温、通风、散热条件等,将产生冷冻质量差问题;

②冷冻设备的性能和冻结安装运转、维护质量要高,必须保证快速连续冻结否则,会对通道开挖及隧道结构带来极高的危害;

③冻胀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1.4盾构施工危险源辨识

(l)地质与盾构选型危险

盾构机的选型依据是:地质条件;开挖面稳定性能;隧道埋深、地下水位;

隧道设计断面、路线、线性、坡度;环境条件、沿线场地;管片衬砌类型;工期造价等。所以如果地质条件错误、选型失误,是盾构施工最大的危险。

(2)盾构组装与调试危险

盾构机进场的运输,盾构吊装调试现场作业,主要风险有超宽超高运输风险,超大超重吊装风险,超大型设备协调配合调试风险。

(3)盾构始发与到达作业危险

盾构施工过程中,始发与到达的危险最大,主要有:盾构基座变形;反力架位移或变形;破除洞门时涌水涌砂涌土;洞门密封失效或漏水;姿态突变;轴线偏离等。

(4)盾构掘进施工危险

刀盘卡死:前方卵石堆积;刀具磨损;岩石太硬;

盾构密封失效:主轴承密封、盾体铰接处密封、盾尾钢丝刷密封;

盾构机后退(千斤顶单向阀故障);掌子面塌方和地面沉降过大;隧道管片上浮(常见);管片错台、碎裂(常见)。

2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风险评估

2.1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m地铁工程是地下施工项目,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不易准确地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受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时间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不能采取太过复杂的方法。综合对比各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本文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该方法引进了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员处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C(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三个自变量,故又被称为LeC法。评价步骤如下:

(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

表1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事故发生可能性

10

必然发生

0.5

可设想,很不可能

6

相当可能

0.2

极为不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1

完全意外,极小可能性

(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

分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6

工作时间每天暴露

1

每年暴露几次

3

每周暴露一次

0.5

暴露非常罕见

(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表

分值

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

分值

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十人以上死亡

7

严重,重伤

40

灾难,三至九人死亡

3

较为严重,受伤较重

15

非常严重,三人以下死亡

1

引人关注,轻伤

L、e、C值根据有关资料提供,专家评出,通过计算式S=L*e*C(S:危险源风险值)得出一定值。一般情况下,当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时,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低危险性。当危险性分值为20-70时,需引起注意;当危险性分值为70-160时,则属于有明显的危险,需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当危险性分值为160-320时,则为高度的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当危险性分值为320分以上时,则为极其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直到隐患消除。

2.2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实例

本文选取深基坑的施工危险源风险进行评价,以展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在m地铁施工工程项目危险源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根据m地铁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讲述的状况,从各个子系统出发,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聘用专家对各个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的频率以及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和预测,得出深基坑的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具体见表4。

表4深基坑的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表

子系统

事故发生可能性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

危险评价值

评价结果

施工方案

10

6

40

2400

不容许风险

临边防护

5

3

7

105

中度风险

坑坑支护

6

6

15

540

不容许风险

降排水设施

3

1

7

21

可容许风险

坑坑载荷

6

3

7

126

中度风险

上下通道

1

0.5

3

105

可忽略风险

土方开挖

6

3

7

126

中度风险

支护变形监测

3

1

40

120

中度风险

作业环境

6

6

5

180

重大风险

3加强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m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本文仅以深基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为例,简要叙述如下:

(l)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擅自修改。

(3)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基坑现场排水、降水、集水措施是否落实。

(5)作业中应坚持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放坡,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不准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护壁桩,防止坍塌,未支护前不准超挖。

(6)基坑抽水用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接线正确,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抽水时坑内作业人员应返回地面,不得有人在坑内边抽水边作业,移动泵机必须先拉闸切断电源。

(7)开挖过程,如需石方爆破,应制定包括药量计算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报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准施爆,并严格按有关爆破器材规定运输、领用、存放和管理(包括遵守爆破作业安全规程)。

(8)夜间作业应配有足够照明,基坑内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3.2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检查

为保证m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及时准确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使安全管理规划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互协调,必须开展生产安全检查。

(l)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安全监督机构每月对在建的地铁项目进行巡查,主要检查制度建立情况、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情况、重大技术方案执行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和演练情况等。为了检查安全的实际效果,各级和各部门需要开展安全巡查。

(2)专项安全检查。为保证地下车站深基坑、车站结构工程、盾构隧道工程、针对“五大”伤害而开展的专项检查。

(3)日常安全检查。项目安全监理工程师或项目专职安全员履行日常的安全检查,随时随地纠正各种违章、违规施工操作行为,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检查必须覆盖当日施工的全内容。

(4)验收性安全检查。如新搭设的脚手架工程、各种机械设备安装到位后的检查。主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安装情况、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等,检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5)安全检查要达到检查的目的,关键是狠抓隐患整改落实。

4结束语

地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确保施工项目工序合理,交叉作业井然有序,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使质量、工期达到预期要求并确保成本最小化,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运用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和辨识,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地铁施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顺利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篇10

【关键词】公路隧道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1项目概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历来备受重视,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是导致工程施工事故的根源。为控制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则需进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危险源评估及控制[1-5]。

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规划中的豫西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淅高速由卢氏至西坪、西坪至寺湾(豫鄂省界)段高速公路两个项目组成,全长122.714公里。全线包含主线特大桥9座,主线大桥90座,隧道27座等,全线桥隧比58.58%。其中豹子岔隧道采用分离式隧道(测设线间距:进口26.21m,出口28.31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10+230~ZK10+760,平面位于RL-3600圆曲线接RL-2600圆曲线上,纵坡为2.2%/1950,长530米,最大埋深约11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10+249~YK10+767,平面位于RL-3400圆曲线接RL-2520圆曲线上,纵坡为2.2%/2026.833,长518米,最大埋深约106m,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属中隧道。

2风险源评估

2.1风险估测方法

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本评估采用LeC法进行风险估测。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个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的风险大小: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2.2量化分值标准

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1-表3所示。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将结果按表4分级。

2.3风险矩阵的建立

《公路桥梁和隧道t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以下简称《指南》)中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重大风险源动态估测[6]。按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建立风险矩阵表。

根据《指南》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Ⅰ级)——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水平措施、极高(Ⅳ级)——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如表8所示。

结合实际,豹子岔隧道围岩较破碎,易发生坍塌事故,故确定了豹子岔隧道的重大危险源为隧道坍塌,以下将坍塌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2.4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根据《指南》要求,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按表9计算指标分值m。

施工企业资质为公路工程总承包壹级,总包企业资质a为1分。无劳务分包由企业自己组织施工,有资质,B为0分。历史发生过一般事故,C为1分。作业人员经验较为丰富,D为0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基本符合规定,e为1分。安全投入基本符合规定,F为1分。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符合合同要求,G为0分。专项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强,H为0分。

经计算:m=a+B+C+D+e+F+G+H=4,根据《指南》中的指标体系可得折减系数γ为0.9。

3坍塌事故风险评估

3.1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坍塌指标体系建立要求,建立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如表11所示:

隧道施工区段评估指标分值:

R=C×a+B+D+e+F

V级R=C×a+B+D+e+F=1×4+1+1+1+1=8

Ⅳ级R=C×a+B+D+e+F=1×3+1+1+1+1=7

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2所示。

m=a+B+C+D+e+F+G+H=2

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算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为0.8。

按《指南》要求,建立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如表13所示。

3.2坍塌事故后果预测

经过计算,隧道发生坍塌的可能性为可能。隧道如果发生坍塌,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至10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3.3坍塌事故确定风险等级

结合表8建立的风险矩阵:

Ⅴ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R×=8×0.8=6.4,6≤p

Ⅳ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R×=7×0.8=5.6,3≤p

坍塌事故为高度(Ⅲ级)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

3.4风险分布表绘制

按《指南》要求,完成重大风险源估测后,应根据隧道工程进度表,绘制施工安全风险分布表,如表14所示。

4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与实施

经评估,豹子岔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存在发生坍塌事故的偶然性,且该事故为重大风险源。坍塌事故属于中度可接受风险,需加强监控,并对坍塌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如表15所示。

5结语

通过评估发现,豹子岔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高空落物、人员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隧道Ⅳ、Ⅴ级围岩施工区段易坍塌,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可能对隧道施工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审与检查;另一方面,根据工程施工过程内外条件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处理方案。另外,应实时检查是否存在被遗漏的危险源或新的危险源,若存在需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控制,对风险做好动态管理,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开凤,张谢东,王小璜等.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3(6):1096-1099.

[3]夏润禾,周云,于红利.其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19(6):131-136.

[4]金波,韩常领,王万平等.既有隧道改建施工的安全风险及对策[J].公路,2008,(7):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