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2:46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1

(长春市四十五中学,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数字化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在我国,普及数字化教学的难度大,但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教育发展;资源;数字化;多媒体;高科技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99—02

收稿日期:2013—12—28

作者简介:牟秀梅(197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四十五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如今网络、多媒体盛行的高科技时代,巨大的信息量扑面而来,网络和计算机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一个学校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完善一套健康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顺应时代、面向世界、符合教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举措。

一、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什么是教育资源?概括起来讲,各学科的教材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等等,都可以称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资源。与传统人力教育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是将广阔的信息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环境下运行,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给学生们,从而达到节约人力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能力的目的。

二、建设数字化教学体系的途径和策略

本着“开发资源、抓好试点、注重应用、滚动发展”的指导方针,时刻关注最前沿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信息和发展,并且应该避免开发别人已开发的资源,以减少资金的浪费。本着“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上”的原则,围绕教育发展的核心,将高科技手段合理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体系中,致力于建设完备的数字化教学体系,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这就是我们建设数字化教学体系的主体思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原则,我们就要坚持信念,坚守原则,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将人力资源教育和数字化教育巧妙结合,构建复合型的教育体系,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数字化教育的优势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知识框架以课件形式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给学生,将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来源、运作原理、现实应用等通过网络的搜索和提取发送到每个学生的“客户端”。学校也可以建设电子图书、网上阅览室,将分类明确的各类知识汇编集成“主页”,这样,学生也可以快捷方便地自主利用。在网络上,灵活生动的网络交流便于学生畅所欲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效果会比课堂讨论更好。

数字化教育的确是大势所趋,但也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教育就可以包打天下,代替其他一切形式的教育。要知道,人力教育资源是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如果我们的纯学历教育都采用数字化教育的形式来进行,那对我们下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够纯粹依靠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更需要人文环境的熏陶,靠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等这样一些聚集人文气息的场所的感染来共同协作完成。因此,数字化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将数字化教育的优势和好处发挥到极致。

在现今数字化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教职工的人力教育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如何完善,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力教育资源。校园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对人力教育资源的极大补充,而且,学生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数字化教学,因为教育不仅是传知识、授技能、解疑问,更要用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引领学生。

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果应用得好,对学生的帮助也是巨大的。目前,学生几乎每人一部手机,家家几乎都有电脑,但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将之当成娱乐、游戏的工具,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开发它们更多的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多了解一些有意义的、趣味性的知识,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拉近课上与课下的距离,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们更有学习兴趣,更有自主能力,能了解科学知识的现实应用、前沿动态、国际新闻等,让学生们知道学有所用,才会知道学习的意义,看到未来的前景。

目前,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学校的数量以及学生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要想十分广泛地普及学校数字化教育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况且,筹备数字化教育资源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勇于探索,先以少量学校作为试点,了解并统计出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有了试点的经验,其他的学校再模拟仿办,就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之,推广并建设数字化教学,任重而道远,而且,数字化程度越是普及,所需要的资金就越多,而如何解决财务问题亦是时下之难。所以,让社会了解数字化教学的意义也就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帮助,积少成多,汇流成河。大家共同出力,携手创造数字化教育的未来,给学生们打造另一片学习的天地。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学生超越昨天的自己,踏上自己人生的顶峰。让我们共同打造数字化教育的美好未来,一起建设校园数字化资源应用模式的完备体系,任花枝在花园里招展,任骏马在大地上奔腾,任雄鹰在天空中翱翔,让孩子在校园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天虹.创新校园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快学校跨越式发展进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2]杨成.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3]郭清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门户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2(5).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2

随着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大,教育资源的形式和种类都在增多,但这些教育资源普遍存在应用较少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中小学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便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购买中做出科学决策。

1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

当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教学,并将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以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影响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质资源难以分享,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差距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用户体验的优质资源传播与分享渠道,提供家家可接入、校校可分享、人人易获取,时时可学习的资源应用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生信息化素养、构建学习型城区的关键所在。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在创新性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潜在优势,是开发和应用各种教育资源的重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小学学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在教育资源的来源、整体现状以及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2.1区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

从浙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来看,有51%来自小学、35%来自初中、10%来自高中、3%来自其他,小学教师参与活跃度最高;教师最常使用的资源类型是媒体素材占34%,其次是课件、案例(图1);媒体格式文本、视频、动画在教师经常使用的媒体格式情况中排前三位(图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需求最多的主要是一些可能直接应用于教学中的资源。

2.2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全省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应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方式,调查区域为杭州、绍兴和台州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所用教育资源的来源、教师对各种资源类型的需求、教师对资源表现形式的需求等。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46份,其中小学教师428名、初中教师236名、高中教师182名。因此,本次调查在选择上具比较广泛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反映出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对不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3.1教师所用资源的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中小学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师获取教育资源中,从互联网搜索下载的占79.33%,配套教材占55.67%,自己制作占47.33%,从省市县资源网中获取资源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市县资源网中有效资源缺乏,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单向型的资源过多,缺少真正即时交互等。从图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教师自己制作占59.57%,信息技术水平比小学相对较高。

3.2教师对资源类型的需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是有效的资源?如何满足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需要?这是资源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在教育资源类型需求方面,教师最为关注的是课件,占所有类型的86.42%,其次是媒体素材占72.19%和案例占53.97%,对文献资料和教与学工具的需求相对比较低。通过研究能够发现,教师需求大的类型与课程教学存在密切联系,对于其他资源类型需求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需求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从图4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对需求程度上稍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资源建设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有侧重地对资源进行建设。

3.3教师对资源表现形式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就表现形式而言,目前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是视频资源,其次是图形/图像和动画,对音频和应用软件的需求相对比较低。由此推断,中小学教师需求最多的主要是一些成品性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仅注重资源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资源的扩展性。从图5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初中、高中教师比较关注文本类资源。

4提升区域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策略建议

4.1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

教育资源已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普遍需求。然而,经过十年的实践检验表明,无论是企业开发的资源库、还是各地区自行建设的本地化资源,其使用率都比较低,大多数教师在需要资源支撑时会直接去搜索引擎搜索。只有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才能为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其日益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

因此,要加快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推广市县区应用试点工作,促进地区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启动校级资源分平台建设,促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分布在不同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在教育资源的使用、管理、更新等需求上提供有效的平台。

4.2搭建网络学习空间

要维持教育资源建设的生命力,实现资源的不断更新和维护,单纯依靠区域教育资源平台自身的建设是不可能的,仅依靠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来建设也是不够的,如何能把更多的教师从资源的使用者变成资源的共建者,才是使数字化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构筑开放的学习交流环境,为每位教师学生提供一个集学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学习空间,集成相关的各种功能模块,通过提供应用和信息内容聚集以及个性化表现、搜索服务、web应用访问、个性化定制等功能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学习空间创建了优质资源开发、储备、分享的新路径,开辟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新领域,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学习交流环境。

建好空间是根本,用好空间是关键,通过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空间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目标。借助空间加强资源开发与整理。鼓励与引导教师将原创或收集的教育教学资源分类整理、及时上传,努力将个人空间打造成一个开放、动态的资源库,存储教学素材和优质资源,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借助空间加强网上教研,以学科、学段为基本要素组建各种学习群组,利用空间建设的互通性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以教学案例为重点强化教育思想交流与教学方式方法研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研新模式。借助空间加强师生互动。师生之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交流互动和互评,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推动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4.3构建网络视频教研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更新,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发展趋势来看,教学视频、微视频将会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视频资源的需求,笔者认为,只有将资源建设融入教师日常教研业务中,以教研业务开展促资源建设,同时生成新资源帮助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在现实中,教研活动基本上只能面对面地进行。现场观摩、当场讨论无疑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最真实的情境感、最好的交互与研讨,因而学习效果较好。但是,传统教研活动也有不利之处:最宝贵的知识难以保存下来,也就难以供不在现场者学习与体会。相比较之下,网络视频教研不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地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教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试卷和教学反思等资源也更利于保存和共享。

近年来,随着web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的开通,构建区域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利用web视频转换、视频分享、视频标引、视频在线查看等技术,能真实而客观地记录课堂教学的情景与过程,突破时空的限制,让执教者体会教学过程的得失,发现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听课者可以纵横向多维度地进行比较评课,对视频内容的任意时间点进行文字评价,准确捕捉上课者在课堂教学中优缺点;学习者查看点评时,可通过点击视频标引的时间点标签,直接跳转到相应的视频时间点,对照真实情境进行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研活动中知识管理的能力与效率。

5结论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对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6后续研究

要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多层次了解学校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想法和建议;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需求,探究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结合相关学习理论,探究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6):66-69.

[2]李馨,胡小勇,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5-58.

[3]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4]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等.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1):69-73.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3

【关键词】微信;公众服务;数字教育资源平台;数字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触屏智能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中职学生的标配,而移动互联网速度的加快以及上网资费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学生可以比较自由的浏览互联网的资讯、尽情探索需要的知识和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经过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急速增加,传统的课程资源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需求。

目前,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热门的社交应用,微信公众服务功能在数字资源管理、信息传播及分享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使用简单,体验度好,本身具备自定义菜单,素材管理,推送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还能通过接口开发更多的应用服务等。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运用于教学中,能解决教师在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环境分析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来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平台需要具备成熟的基础环境,其中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首先,政策的支持、微信的高用户基数高活跃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需求、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需求等构成软件环境。教育部在2012年就组织编制和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我市在2016年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设定了目标,例如提升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其次,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信号的覆盖构成硬性条件。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数据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移动网络速率大幅提高,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的比例为88.8%,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91.8%[]。可见,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来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环境已经成熟,通过这种数字教育资源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均可得到释放,既有利于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又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分析

1.使用门槛低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注册是免费的,通过几个步骤就能注册,如果是个人用户需要提供身份证的扫描件。因此,几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搭建属于自己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在注册时如果选择注册订阅号类型的话,可以每天推送一条信息给用户,而注册成服务号类型的话则具有更好的交互性。一个免费帐号就已经基本集齐了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例如自定义菜单、群发信息、素材管理、用户管理等,方便用户直接使用。

2.便捷性

相对于pC机而言,手机是用户随时都会携带在身上的工具,因此,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能够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借助微信在移动端的优势及用户使用习惯,能够为信息资源的传递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二维码功能使到微信用户只需通过扫一扫就能够完成关注公众号,打开文章等操作。

3.丰富的媒体传播形式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支持网络常见的媒体格式,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魇洌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甚至是位置等富媒体传播形式,用户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微信“朋友圈”、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这些媒体对好友分享交流。

4.扩展性

为了使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用户使用到更灵活更强大的功能,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提供有开发者模式,提供公众平台开发的接口,让开发者通过编程开发出更多的功能应用。所以,具备开发能力的第三方平台网站应运而生,我们通过把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授权给第三方平台,就能实现微网站、微论坛、测验、投票、调查、报名等多项功能。一些好的第三方平台网站所开发出来的功能将会更人性化,用起来更方便。

三、以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总体设计

由于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具备了上述优势,使其功能特性与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形成了高度契合。这主要体现为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关键字自动回复、信息推送(群发)、在线回复、素材(多媒体)支持和管理、实时数据分析统计等功能,与第三方平台连接之后还能够扩展出微论坛、投票、测评、晒作业等功能。对比余胜泉教师对众多移动学习平台功能特点的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基本能够实现,当然,每个平台都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微信公众平台也有,微信的高用户基数及高活跃度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高速发展足以说明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话将更容易习惯,和更受学习者欢迎。依据这种契合度,笔者开展微信教育公众服务平台设计的尝试。

1.设计思想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是一个平台,它本来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框架,不需要我们再对它进行开发就能够在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上使用。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利用平台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次,以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也应该突出“微”的特点,平台上的教学内容及资源应细小化,要做好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分割,具体可以以课程的知识点为划分原则[],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学习时间灵活进行划分。

最后,平台的导航应设计尽量简单清晰,易于操作。尽可能地简化操作步骤,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内容。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4

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取得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存在的不足有:一是结构不均衡,例如,学科分布极不均衡,语数英三科的资源量之和,接近总比重的70%,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很少,尤其是反映素质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二是类型不均衡,不同类型的资源分布结构也不平衡,根据对苏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网站内文本类资源数量占55.98%,其次依次为课件动画(17.28%)、图片资源(17.28%)、音频资源(7.40%)、视频类资源(2.06%);三是网上资源更新不及时,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教师主页、很多学科的资源、教育论坛及教育博客的建设刚刚启动,有不少网页打不开进不去,里面没有内容或者有的内容很久不更新。4.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低。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在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的用户分别是28.67%和71.33%,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大多数都处在“辅助”和“边缘”的阶段,仅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并没有完全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信息技术课程既不受学校的重视,也不受师生的重视,虽然硬件有,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也没有配备足够的甚至没有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即使有,安排的课程比重也十分低,学生出于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数字化资源的真正好处,并不愿意使用其进行日常教学。

二、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大投入,重视包括软、硬件在内的综合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明确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比重,规定其中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比重;成立负责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职能部门,要有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在硬件建设上采用相关各方分担的方式,中心资源库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全部由公共财政买单,网络的建设和运行费由县市教育局承担;制定系统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在苏北农村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2.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社会中,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速,对教师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除了要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2]。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减免与教学关联不大甚至是无关的工作,使教师能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学习并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对获取或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热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如远程教育培训、以县为单位的“扇形结构”培训、教师“参与式”培训、学校内部培训等。只有立足实际,结合传统的资源,教师能合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苏北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意识和应用理念,要改变认识,正确认识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作用与地位,认识到校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要自己带头使用ppt、参与网络教学和在线答疑等。要主动谋划、规划好学校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教育资源数字化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总体上思考与制定学校的规划,要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提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范畴和建设路径,比如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专兼职人员、管理机制建设、优质资源的具体应用推进等。要明确规划的建设目标和标志性建设成果,要积极倡导教育资源数字化,对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个人的教学资料并使之数字化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参与开发、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激励措施吸引校内的各方资源支撑教学资源数字化,推动教师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革新的全校大气氛中去。

4.持续建设与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数字化教育资源,重视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和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势互补。苏北农村中小学要主动购买名校名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并要与名校名师联合开发,通过网络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不同学校的师生一起听公开课、异地同台演出、不同的文艺活动通过网络同享等。要建立优质资源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这样,可以形成质和量相统一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资源建设的低层次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5

关键词: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08-03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基于政策要求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和资源应用服务支持平台的建设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因此,研究和探索教育资源库建设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省教育资源建设现状,提出我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一、我省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加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实施了《浙江省教育资源建设规划(2008-2010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教育精品课程、高校数字图书馆等建设项目,推进了全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基础教育建立了以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农村青年教师成长网络工作室和学科协作组为三大特色的浙江教育资源网,日访问量5万余人次;高等教育建立了国家精品课程200余门,初步建成数字图书馆并部分投入使用;大部分地区初步建成了市、县、校(高校)三级教育资源应用网站,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提供了资源。师生应用数字资源的能力与积极性得到一定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格局初步形成,全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虽然我省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建设与教育现代化要求、各类教育发展需求,资源应用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满足个人学习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目前,我省教育资源在内容上还不够丰富——基础教育资源主要限于义务教育段资源,学前教育段与高中教育段资源薄弱,面向学生的资源大量缺乏;职业教育缺乏支持专业课程改革的全省性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分散存储,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与共享;特殊教育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有待研究与实践;教师继续教育需要创新培训模式、促进专业发展;终身学习资源不能满足不同群体学习者的多样性、个性化要求。在资源建设上,往往采用从上至下的建设机制,建设的资源与实际使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省、市、县(市、区)、学校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资源建设,但因未形成共建共享有效机制,资源建设未形成合力,各方面教育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资源的应用上,静态资源简单堆砌的较多、使用率不高,缺乏互动性参与、协作性参与的优质教育资源,已建设的优质资源缺少建立应用推广与反馈机制,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和优化。

二、教育资源建设思路

我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范围涉及基础教育到终身教育各学段,资源使用对象多且差别大,资源内容与形式多样,建设相对复杂,结合当前资源建设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思路:

(一)在资源内容上的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所以,资源的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通过座谈调研、发放调查问卷、总结以往资源建设项目等形式了解了我省各类教育对数字资源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1.主要建设目标

为缓解各类教育资源需求矛盾,基本建成涵盖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社区与终身教育的全省性教育教学资源库,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建设;为增强资源应用平台的服务能力,基于云计算技术建成以浙江教育资源网为核心,融合各类教育资源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海量学习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最终实现建立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全面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类学习者“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要求,形成资源广泛应用的格局。

2.主要建设内容

(1)数字化教育资源库

一是基础教育。为促进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提供较为完备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覆盖各学段的学科资源库;配合即将启动的高中新课改,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均衡教育条件差异,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设多学科、多类型的高中选修网络课程;为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科教研、资源汇聚、交流讨论与教学指导活动,开设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学科网络教研组、教育教学论坛等各类网络教育社区;开辟面向全省学生的网络学习与活动频道,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建立内容齐全、形式多样、方便选购的教育资源超市,鼓励广大资源厂商、教育机构和教师积极建设优质资源,形成有偿共享与资源互换平台,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尹导(1983-),男,江苏泰州人,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网络编辑,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0-008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进入校园,并深刻影响着学习方式。我国各地的职业院校也意识到缺少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是制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各校纷纷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数量逐渐增多,资源门类日益丰富。然而仔细分析,我国相当数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设资源平台,是为了服务用户。唯有明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平台建设才不会是脱离实际应用的向壁虚造。基于此,我们以教师(包括普通教师、校长、教研主任等)与学生为对象,在江苏省内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深入调研。

一、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在职业院校中的使用情况,了解目前职业教育资源网站的建设情况,打造一个更加契合师生需求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我们在江苏省内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878份,回收835份,其中有效问卷814份。教师问卷总计发放241份,回收211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学生问卷发放637份,回收624份,其中有效问卷608份。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身份、信息技术水平、专业发展水平);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师、学生浏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时间长短、方式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教师和学生分别最需要哪些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理想的资源网站栏目的设置,理想的资源网络交流方式);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议(目前资源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今后资源库建设中有待完成的环节)等。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在被调查的教师中,男教师有105人,女教师有99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5%和48.5%。其中,校长1人、教研室主任4人、科研人员7人、公共课教师75人、专业课教师114人、实训课教师4人。

从年龄结构看,20-30岁的教师有42人,占20.6%;30-40岁的教师有108人,占52.9%;40-50岁的教师有51人,占25.0%;50-60岁的教师有3人,占1.5%。

从文化程度看,拥有高中学历的教师有1人,占0.5%;大专学历的教师有10人,占4.9%;本科学历的教师有187人,占91.7%;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6人,占2.9%。

从信息技术水平看,拥有基础、中级、高级水平的教师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2.6%、32.8%、24.5%。

从专业发展水平看,省级教学名师4人,占2%;市县级骨干教师14人,占6.9%;校级优秀教师32人,占15.7%;一般教师有154人,占75.5%。

在被调查学生中,男生280人、女生328人。其中,中职生381人,高职生206人、技校生21人。

2.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1)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204位教师中,只有52位教师不经常使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有152位教师经常使用网站、光盘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占所有教师数量的74.5%。而在被调查的608位学生中,有412位学生没有使用过网站、光盘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只有196个人使用,仅占总人数的32.2%。从整体来看学生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人数少。

(2)使用工具设备。从表1中可以看出,204名中职教师中有197人浏览数字化教学资源时使用的终端设备是笔记本电脑,占总人数的69.1%。在学生方面,学生使用最多的终端设备是手机,占41.3%。这说明目前教师基本是通过笔记本进行网页的浏览,而学生则是通过手机这类移动设备,因此,在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时候需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使用习惯,开发网页版和手机版等多种版本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表1教师调查结果

(3)每周查找教学资源所花费的时间。在每周用于网上查找教学资源的时间方面,有98位教师上网查找课程学习资源的时间为1-5小时,47位老师上网查找教学资源的时间大于10小时,有42位教师上网查找教学资源的时间为5—10小时,只有2位教师不用网络资源(表2)。

表2教师调查结果

在学生方面,有156位学生没有在网上查找过课程学习资源,每周查找资源时间小于1小时的学生有206人,占总人数的33.9%,查找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有190人,占总人数的31.3%(表3)。可以看出,教师使用网络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较学生强烈许多,在资源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应多为教师准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表3学生调查结果

(4)最令师生满意的资源类型。从表4中可以看出,最令教师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学课件,所占比例占到27.1%;其次是电子教案(26.1%)、试题库(16.4%)、媒体素材(9.9%)、案例库(9.2%)。

表4教师调查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最令学生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的资源分别是资料库(18.6%)、网络课程(15.5%)、媒体素材(15.1%)、试题库(13.8%)、课件(10.5%)。

表5学生调查结果

3.亟需资源类型。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学课件(16.2%)、电子教案为(14.5%)、试题库(14%)、资料库(13%)、媒体素材(9.3%)。而学生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的依次是资料库(14.5%)、网络课程(12.8%)、试题库(12.1%)、媒体素材(10.7%)、案例库(9.4%)。

图1教师调查结果

4.师生希望的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设置。从图2中不难看出,如要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网站,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依次是教学课件(19.5%)、备课教案(16.6%)、视频课程(16.4%)、考试试卷(15%)、电子教材(11.2%)。而学生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有:视频课程(14.6%)、素材资料(12.4%)、技能大赛(11.9%)、考试试卷(11.8%)、教学课件(11.8%)、毕业设计及实习(11.5%)。

图2教师调查结果

5.师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学资源网站应具备的

功能。从表6可以看出,在理想的教学资源网站应具备的功能中,有161位教师认为资源共享中心是理想的教学资源网站应具备的功能(21.2%),其次是按学科分类的资源导航(19.9%)、资源库(18.6%)、教学经验交流论坛(16.1%)、我的资源库(8.6%)、在线研修(8%)、学分银行(4.2%)、人力资源市场信息(3.6%)。学生们认为理想的教学资源网站应具备的功能中,前五位的依次是学习交流论坛占其它功能的16.1%、在线学习为15.8%、资源共享中心15%、各类资源库13.7%、按学科分类的资源导航占13%。

6.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组织形式。根据调查,教师、学生都希望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以“每门课程为中心”和“个人资源组织与更新”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栏目,开展课程学习(图3)。这表明他们希望在围绕一门课程进行课程内容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库,进行自我的定制与存储,达到学习的个性化。

图3教师调查结果

7.在互动栏目中,原创学习资源的交流形式。从表7可以看出,教师更希望上传资源后取得积分,享有获取站内更多的优质资源的权利的方式进行交流(52.5%),而希望与其他用户在线交换资源的老师占到43.1%。而在学生方面,50.2%的学生都希望以上传资源后取得积分,享有获取站内更多的优质资源的权利的方式进行交流。这一点上师生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都倾向于上传资源然后获得更多的权利来享有站内的优质资源,这反映出师生对站内资源的信任与渴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优质资源的匮乏与缺失。

表7教师调查结果

8.当前使用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中存在的问题。从表8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教学资源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少、更新不及时(25.6%),其次依次是资源质量不高(22.2%)、资料重复、格式不统一(19.7%)、资源下载速度太慢(12%)、资料分类不合理,检索不便(10.8%)。学生认为教学资源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少、更新不及时(24.5%)、资源下载速度太慢(21.9%)、资料重复、格式不统一(18%)、资源质量不高(17.1%)。

表8教师调查结果

9.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待完善的环节。从表9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最需要完善的环节是贴近教学需要(26.3%)、其次依次是加强共享减少重复(22.8%)、简化操作流程(15.1%)、扩展功能,提高服务水平(14.0%)、增加内容(12.2%)。学生认为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最需要完善的环节是增加内容、贴近学习需要(23.2%)、其次依次是设置个性化功能、形成个性化网络学习中心(20.8%)、拓展功能、提高服务水平(19.7%)、加强共享、减少重复(18.9%)。

表9教师调查结果

(三)调查的需求分析

调查主要面向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领导决策者,对他们的教学需求、综合管理信息需求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改革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需求:希望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课件;希望可以给学生进行网上辅导、网上作业评阅;希望可以实时或非实时进行授课;希望可以调用资源库生成试卷并实现网上测评;希望可以和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互动。

2.学生需求:希望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或非实时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希望在网络上得到教师的指导;希望利用网络得到大量的学习相关材料;希望和同学进行交流;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即个性化自主学习);希望能够进行在线提交作业及在线考试。

3.教务管理人员需求:希望能进行本地或网络上的学籍管理;希望能进行课程的安排和管理;希望能安排教学计划及指定教材;希望能进行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等制度的规定。

4.技术管理人员需求:希望能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访问权限的控制;希望系统平台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进行新的系统功能的扩充;希望能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监控。

5.领导决策者需求:希望能评估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希望能通过分析教学和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方向决策。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建设

应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学校应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作保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加大对学校数字化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从地方政府的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给予政策倾斜与推行社会化措施,促进数字化教学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遍布全校的校园网、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从而整体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各个学校也应科学地管理校园网,优化校园网络设施,使学生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做到随时随地无障碍。

(二)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不仅仅是建立教学资源网站的需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整合就是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有价值和效率的整体。数字化资源整合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与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资源体系。职业院校应当遵循“整体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整合原则,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整合策略,促进全校范围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

运用多种渠道采集并整合信息化资源。如收集网上可利用的资源,如精品课程、媒体素材等资料。学校也可根据各学科的教学需要自行开发校本资源,将传统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鼓励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ppt,学生上传个人作品等。收集到的资源应当及时进行汇总与整合,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网络设计教育资源,把分布开放、种类繁多的海量化教育资源整合为可交互、能共享、系统化程度较高的资源平台。共享化的教学资源能够方便师生进行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激发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数字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利用。教育工作者可将对自己应用价值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网上信息加以收集和整理。虽然对于个体使用者而言,信息的数量和体系还不够完整,但是因为个体研究和应用领域较小,因此,收集的信息就具有专业化的特点,能够引起使用者的共鸣。如果能够去除重复的内容,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类、整合和利用,这也会大大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加免费的共享型的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大赛获奖教学视频、优秀课件等。可参考国家建设精品课程的方式,由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投资建设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鼓励企业、行业参与投资建设,增加共享的优质资源的开发和交流,这样就会吸引教师和学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在已建成的教学资源网站上,应当不间断的对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内容进行及时优化、更新、升级,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获得新的资源,了解最新的研究动向。

(三)建立满足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拓宽教师获得知识的途径,便于教师从中提取适宜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获取的教学资源开展自学活动,有利于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其中“政府主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合理模式。政府应在资源库的建设上起领导角色,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资源库共享机构,在法律上制定资源库的发展规划,使资源库的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职业院校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时会面临应用不高和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调研也了解到很多学校因为资金的问题,无法建设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的资源库。因此应当寻求企业、行业的参与,吸收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与企业、行业之间共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库的建设应当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资源与企业要求的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达到企业和学校的互利双赢。

(四)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交流平台

建设教学资源网站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应当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交流,这不仅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且还体现在院校与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网站的资源质量还不高,大多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交互性不强、重数量、轻质量。如果学校之间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集中开发教学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教学资源中的交互性,就能开发出质量更高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建立优秀教学文件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实现跨地域、跨时间的沟通与交流。可将学校近年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课题、各类专业课程或学校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等放置在平台上开展经验交流,能有效解决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另外,各个学校内部也可建设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与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等平台紧密衔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权限上传资源,从中捕捉到前沿信息,感悟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与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形式,从不同院校和学科中汲取为自己所用的知识、方法和研究成果,参与学科讨论,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有利于院校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

(五)拓宽教学资源网站的应用范围

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当以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中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是基础。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效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此,应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从而更好的推广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1.依托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均需建立课程网站,作为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以便资源共享。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能够解决教师如何将自己的课程资料传到互联网上的问题,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教师不用再每门课程制作一个网站,即使网页制作水平不高也能掌握。

2.将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课程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助教学的手段,主要有教材以外资源的展示、作业布置、单元自测、模拟考试、答疑以及讨论等内容。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师教学板块应着重加强对教学课件、备课教案、视频教程、考试试卷等栏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强教师的学习、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在学生板块方面应当着重加强视频课程栏目、素材资料、技能大赛、考试试卷、教学课件等栏目建设。从调研中也发现,在理想的教学资源网站应具备的功能中,学生们认为学习交流论坛是网站中最应该具备的功能,学生之间可以将自己的疑难和好的资源相互交流和分享。

此外,建设其他栏目功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线交流学习、资源共享中心、各类资源库等。增设视频资料也是能体现信息技术优势的教学资源形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中存在着繁复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难于通过长篇的口述与讲解获取相应的信息。因此,利用二维动画、FLaSH、三维动画的演示可以形象生动的将复杂理论知识变的简单、易懂。一位老师这样说“一些如机床对刀操作等步骤等视频放在上面,可以做几种不同机床的对刀,在课堂上讲的时候可以反复给学生播放来强化学生理解”,这种方式不但具有示意功能,而且还能够深入技术细节,使课堂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在教学资源网站上也增设数字图书资源栏目。数字图书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杂志以及图书馆收藏的电子类的文献和资料,通过校园网、互联网等途径向师生提供电子图书资源信息服务,方便师生使用。电子图片中的实物图片对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企业生产一线操作人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类型,因此,在学习中,学生与将来从事工作岗位的实际环境的接触尤为重要。所以,根据学习的相关内容提供相应的整体或局部的实物图片,就成为弥补这种不足的一种有效手段,使学生有对所学知识有一种直观的感受,方便他们理解。

3.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我国的“网络教育”、“网络大学”的教学形式,就是将课程资料经过多媒体改造后通过互联网,学生通过各自的浏览器进行课程学习。它的主要工具就是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把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管理,并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网上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教与学的互动空间,通过强大的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评价及学习效果分析工具,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网上教学或日常教学情况的反馈,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湘宁,尤学贵.教育信息技术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7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教育云”、“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数字化学习的推进,也增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不管是“班班通”还是“教育云”,都是数字化学习的体现,同时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1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学习资源

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蒂教授一直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社会生活转型。1996年,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传统上的大众传播方式正演变成个人间的双向交流。这意味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总之,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1]。2000年6月,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theCeoFormoneducationaltechnology)召开了第三次年会,年会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在年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理念,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着重阐述了为实现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的目标,应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2]。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2]”。他还指出: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上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数字化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学习,它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电子读物、各种类型的网上资源、网上教程进行学习。与使用传统的教科书学习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的特性[2]。

2建构主义: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不同于“行为主义”所主张的“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相互联结的过程”,建构主义倾向于认知活动及心灵发展会受个人先前的知识、周围文化环境、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构主义主张“知识”是由个人心智所主动建构,经由与外在环境(社会、文化、语言、人际互动等)交互作用的历程而形成,个人会依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过去的经验,从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同化、调适、组织以形成自己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可以应用于数字化学习,即知识是经由学习者主动学习、自我组织建构而成的体系。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者应居于辅导而非主导的地位,由学习者主动选择学习的标的及决定学习的进程。数字化学习资源比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注重提升学习兴趣;学习者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可以随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学习。

3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综合马维和[3]、杜慧敏[4]等研究者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可以通过积极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与共享等途径。

3.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

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教师提供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实现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情况,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备课。教师备课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合作完成,制作教案、教学课件及其他视听资料。备课后,可将资源存储在服务器上或上传到个人网站,上课时,利用“班班通”系统,通过教室内的计算机,在服务器上或个人网站调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上课。在讲解课文时,有效的使用视听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字化学习资源中课件或其他素材可随时调用,方便快捷。如讲解《乌鸦喝水》一文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调用《乌鸦喝水》的flas片,通过播放动画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乌鸦”,动画中随着石子越来越多,可以清晰展示出水位“渐渐升高”的过程,反映出乌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与共享

开放的数字化资源是整个数字化学习的核心。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便捷的方式学习任何课程。同时,数字化资源也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者。以“百度文库”为例,“百度文库”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数字化资源的网络平台。它是开放的、无障碍的。该文库“教育专区”中有个“课件专区”,教师可以从“课件专区”下载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课件资源。例如,输入“乌鸦喝水”几个字进行检索,可以得到760个检索结果,包括各种课件和教学设计。可见,每位教师都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平台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使用者。开放、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有利于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共享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化学习,为推动学习型社会、无障碍社会的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4结语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如今的新媒体时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才能发挥数字化功能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3]马维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8(12),30-31.

[4]杜慧敏.语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9(10):68-69.

[5]雷静,赵勇,保罗・康威.1:1数字学习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9-24.

[6]安维民.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小学生刍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6):105-108.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校企共建

一、引言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储存和共享成本下降,同时可大大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是指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被现代教育手段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手机app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按照利用方式,可大致分为幻灯片、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网上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呈现方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储存类型多样化等特点。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的对象是即将进入社会参与工作的受教育者,因此中职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高中基础课程,例如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和化学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根据社会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技能。因此,良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中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校企共建为主要途径,建立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体制是我国中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我国有很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很多。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和政府政策激励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11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由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28个;教育部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司开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项目建设,将46所高职院校、29所中职学校作为第一批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除了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项目建设。虽然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受到了省、市、校等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建设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成熟的体系指导。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科学、成熟的体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或者说必须在体系的框架下进行,从而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主体的相互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主体主要有国家层面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职业学校、个人和企业单位层面的。各开发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造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大,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而且资源内容重复率较高,各层次开发主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目的不一致等问题。第二,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的共享问题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在缺乏共享机制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发或有组织地低水平重复开发ppt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现象不可避免。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相比,标准性较强,个性化较弱,因此,对教师而言,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更强。对学生而言,尽管网络已非常普及,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学资源集成和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第三,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普及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不同,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但是教学资源大多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资源,而学校或者省市级、部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访问率较低,造成教学资源闲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渠道有限,对如何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第四,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针对性不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需求。目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大多是高校教师根据教科书转化的,理论性太强,甚至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还是以理论考试为目的,致使学生在面对企业招聘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由上述可知,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前景是好的,驱动力也是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体制也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完善。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宣传和政府激励,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也会不断提高,共享机制也会不断成熟。

三、关于校企共建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思考

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对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

职业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企业和学校可以选择以国家数字化精品课程为平台,共同学习研究《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术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共同研究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体制建设。

(二)共建课程体系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应组建专门团队深入到企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调研企业岗位和技能需求,为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其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调研结论,按照技能需求和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典型的产品作为项目载体,修订以课程体系为精髓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确立课程体系。邀请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行业标准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等技术层面对方案的可行性予以论证,兼顾中高职衔接和校本课程特点,确立能力本位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标准。

(三)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标准

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标准时应该以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判断依据,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入企业工程课题,争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避免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尴尬现象。学校应该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使开设的课程和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适合学生,满足企业需求。课程三维目标应该坚持以岗位需要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以专业素质为目标,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新能力,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指导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

企业工程师不仅要参与到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上也要给予指导。企业可定期安排工程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运用指导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提高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最终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培养学生注意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有效挖掘学生潜力。

参考文献:

[1]韩冰,顾京.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14-16.

[2]石光耀.区域推进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4-77.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9

(一)移动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影响

自199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运行远程教育体系,并以此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调整,自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改善教育体系,变革应试教育方法。另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深化,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手段也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使我国逐渐成为学习型社会,还使我国的社区制度建设迈上了新台阶。随之开设的“全民学习”,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追捧。同时,社区教育的斜跨式升级也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的优化改造。

(二)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社区教育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居民可在数字化社区的背景下学习知识,数字化社区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使用便利的特性。民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相互沟通,还可共享资源,借鉴学习,共同进步。

(三)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社区的更新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型教育手段逐渐融入我国教育行业,如网络教学、FlippedClassroom等。我国的社区教育在历经十多年发展后,也开始优化升级。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发展,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以及FlippedClassroom相融合成为社区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今,数字化社区教育已经和网络信息相交融。2014年,我国颁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5亿,比2013年增加1500万人,尤其是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逐年增长。这一现象预示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手机网络将带动多个行业急速升级。这也说明,我国的数字化社区教育可以建设在线式平台网络,实现与移动网络的有效融合。目前,我国地域发展不均,经济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发展地区的社区数字化教育停滞不前。一是因为科技网络的发展将社区学习者的时间分割,二是因为我国的数字社区教学没有紧跟时展进行整改,阻碍社区未来发展的脚步。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并没有受这些因素影响,如上海,推出学习平台,旨在实现资源共享,让社区居民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另外,我国东北地区将微课逐渐应用到大学教学,实现社区资源教学在线平台和移动式微课的资源共享。事实证明,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一定会依赖网络和移动式教学进行改革。

二、加强数字化社区教育的措施

(一)创新数字化社区教育教学手段

数字化社区教育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教育的活动。与传统社区教育相比,数字化社区教育具有明显优势。在对居民进行数字化教育过程中,首先,可学习,即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集体教学,通过口传面授,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数字化技术,提高他们数字化资源使用能力。其次,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即由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者建立交流学习平台,给社区居民提供共同的学习环境,在平台内进行网络学习,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进行个体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社区教育中比较常见,也是最能显示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方式。这些教育方式的相互配合,不仅能提高社区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更能调动更多社区居民加入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

(二)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

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极创新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开展具有特色的实地街道调查,对数字化服务社区进行课程资源调查走访,收集相关资料、视频等,然后进行分类整理。第二,制定相关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标准,利用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管理和规范教育资源,建设一定标准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第三,创新模式,联合本区域高校开发新模式,利用技术优势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本土化数字教育资源发展。

(三)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平台

高效管理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价值。因此,要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服务平台,把社区居民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其能得到良好、舒适的教育资源,达到共享教育资源的目的。首先,应依据社区特色形成全民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相关标准的涵盖文化、生活、历史等方面的学习资源体系,实现统一管理、学习、考核的目标,密切结合社区居民就业等信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全方位、多元化教育资源。注重资源教学内容,以实际需求为基本导向,挖掘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多元性的资源。最后,提供远程学习服务。不断提高社区、镇教育体系的结合和互通,建立学习支持系统,通过远程中心进行在线学习指导、报名指导、咨询政策等,促进社区教育服务长远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四)完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第一,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不匹配问题。数字化社区发展虽已逐渐进入全民终身学习阶段,但网站平均每日访客数量与网站注册人数的比对数据不是十分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员实际需求与学习资源存在脱节问题。因此,在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过程中,要需要充分分析客户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建立学习资源。第二,解决传统学习习惯以及数字化学习间的矛盾。与传统面授方式相比,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方式更便于社区群众适用。因此,要普及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改变传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在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时,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应遵守开放、服务向导、交互的基本原则,不断分析和研究教育资源的存储、分类、更新及维护技术。第四,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在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时,需要保障具有一定建设经费,定期进行培训及评估检查,提高社区教育效率。

三、结语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篇10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调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凸显,正如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应华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实践》一书所言:计算机和网络是一扇通向世界先进教育的大门,打开这扇门,就会发现外面教育世界的无限精彩;计算机和网络是一个挽手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忠实朋友,和这个朋友相处越久越深,教师们对其信赖感就愈强,思想和行为改变也愈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在拉大,山区乡村教师数字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普遍低下,这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必须逾越的“坎”。

一、数字资源应用在乡村学校举步维艰

日前,笔者围绕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采取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对南方某市两个山区县的农村教师进行专题调查。

表1.乡村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情况调查表

注:年龄a指20~35岁、B指36~45岁、C指46~60岁;培训次数指参加县级以上、每期7天以上的培训。

统计表明,目前山区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偏低,使用热情不高,提升的积极性不强,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现状堪忧。

二、数字资源“困”在乡村学校,原因何在

1.教育观念滞后

许多农村老师未能认识到教师的角色正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机制间变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在从“海绵式”向“淘金式”转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时常讲出这样的话语:都教半辈子书了,不要太复杂,我的学生还有上重点大学呢;用电脑、上网等上课,那是城市学校的事,再说,校长只不过说说而已……除了重要性认识不足之外,还存在畏难情绪――老教师“临近退休不学了”、年轻教师“人在农村随波逐流”。这些观念极大地伤害着我们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威拉德・达吉特在《地球村在行动》一书中指出)。

2.平台建设滞后

突出表现为:硬件设施配置不全不足,实用性不强,老化现象严重,有的形同虚设;数字化音频、视频等资源短缺,添置和保管没有规划;校园网建设滞后,甚至空白;县、校两级对教师用好网络、微信、微博等通讯平台服务教育教学的引导工作不力等。

3.信息技术滞后

因为疏于使用,大量中老年教师未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操作;年轻教师虽然会简单操作,但对资料的处理合成就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移动终端课件、精品开放课程、学科主题社区等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数字资源应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学习资源系列化、使用过程智能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等特点。实践证明,它对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深刻的影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互动精神,进而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等。

四、乡村教育数字化,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