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6:34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1

[关键词]舆情监控;网络;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3-0101-02

1引言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其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5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5月9日晚,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民反应热烈,每天帖子上万条。该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政府的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领导在台上讲话,群众在台下举手提问”这种居高临下的模式,需要学会利用网络倾听民意、化解民怨,逐渐向“网民在线上提问,领导在线下回答”这种亲民模式转变。这时,如何倾听并引导网络上的“声音”愈发重要和棘手。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有10个“加强和改进”,其中关于网络建设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就有5个:“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各级各层都是如此,甚至有时最底层的消息通过网络都能迅速传遍整个国家。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并藉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为被放大、发酵,形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使人心惶惶,民心大乱,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

社会各领域网友的知识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的程度不同,当网络出现负面的舆论信息时,很多网友会被迷惑并“以讹传讹”,小到影响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大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放自由、隐蔽性强等特点,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反动宣传、传播、散布谣言、蛊惑民心,躲在暗处公然与政府为敌,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若不加以监控,及时掌握负面信息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信息,势必影响社会发展,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后果。

3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更多的是通过“两报一刊”,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红旗杂志;20世纪90年代有了都市报。在今天,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媒体,仍然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特别是所谓网络“自媒体”的崛起,改变了社会的信息源和发声通道。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载体)主要包括如下8个方面:

(1)新闻跟帖。这是最草根的网络舆论,且主要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而很少出现在像“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网站。这是因为“人民网”、“新华网”的网民多数为公务员或文教系统供职人员,社会地位普遍较高,看新闻大多不回帖;而那些商业门户网站的网民则更愿意就某个热点问题积极发言。

(2)QQ群。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在线聊天交流服务,QQ群多达5000万个,允许多人使用互联网即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一对多、多对多,病毒式传播。

(3)BBS(论坛)。这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推手。中国有130万个BBS。特别有的论坛是基于关键词的主流交流社区,聚合利益或兴趣相关人群,进行封闭式深度交流,此类论坛可能会直接影响地方的人心稳定。

(4)博客。这是年轻人私生活的记录,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关心时事的博客提高了26个百分点。名流博客访问数动辄上千万,他们是网上的“意见领袖”。

(5)微博。这是最新锐的舆论广场。只需一步收集,随时随地最新消息,每次140个字符。在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中现场播报,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

(6)在线访谈。这是官民对话平台,其中人民网的在线访谈最为引人瞩目,已有300多位省部级干部做客强国论坛。

(7)手机短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8.7亿手机用户,比网民多得多,这就决定了手机短信在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

(8)图片、音频和视频等。“800块钱一个月,早上7点半做到晚上11点,一个月休一天;抓暂住证时躲到后山上;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这是草根代表旭日阳刚早些年的真实心声。如今的他们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网络“自媒体”带给他们最切实的好处。一段视频,不需要包装,就是这么神奇。

随着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网络舆情监控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从类型上来看,网络舆情监控分日常性监控和突发事件监控。具体到不同企业,舆情监控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样,但大致都可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制订应急预案,做到出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二是密切关注事态,避免事态扩大;三是加强沟通联系,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基本包括信息的抓取、匹配、审查判定以及最终的分析报告。信息的抓取主要是系统针对舆情高发区定期发出页面请求;匹配就是将抓取的信息与目标关键词进行比较;审查是指将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筛查,找出与监控目标匹配的内容,排除不相关内容;完成以上3个步骤后,分析得出此次监控报告,并通过预警的方式报告相关部门或个人。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服务于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例如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4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以及对策

目前,高校网络建设已广泛深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领域,成为师生交流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推动高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做好对外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对内改进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必然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扩大高校宣传覆盖面和增强高校宣传影响力。

高校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学校新闻、学生论坛、oa办公论坛、师生微博微信以及学校各网站的留言版块等。这些信息的审核、等管理权限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或二级学院。另外在高校里,由于用户的知识面广、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快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高,网友的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网站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在于从信息的“源头”加以控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各网站建设部门或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监管任务,做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遇有突发事件,要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人保持沟通,做到出了问题“有人去管”、解决问题“有章可循”。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宣传、道德约束,关键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加以引导。学校要倡导德育为先、弘扬师德风范、坚持学风建设;师生要强化文明意识、倡导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共建文明校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及现状,并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等提出见解和对策。藉此,舆情监管部门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未雨绸缪”,即使出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也可以做事件“第一定义者”,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建华.网络搜索引擎原理、特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0(8).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2

关键词:试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问题对策

一、各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如今各个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着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内部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所谓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就是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所提供的一个的能够得到他们对国家大事、社会现象或者校内工作的态度、看法、观点总和的平台,所以,是否能良好得完成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发展现状来说,始终存在着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是比较低的。这主要就是由于如今各个高校并没有看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所以在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时,一旦突然出现比较特殊的问题,不但无法及时进行事件发展态势的控制,由于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所以也无法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所以,想要提高各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水平,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并且采用一定的专职人员进行工作,或者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知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如今各个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着制度保障缺失,监控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由于各个高校领导人并没有认识到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高校都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能够对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提供保障,这就使得很多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根本无法得到有序、科学的进行。不仅如此,对于如今各个高校内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中的监控技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落后的,这就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无法很好得保证所进行工作的安全性。所以,想要更好得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水平的提高,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而且还需要加大监控技术的投资力度,促进监控技术的进步。

二、解决各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所面临问题的措施

1、想要解决各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高校领导人真正看到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加大投资的力度。对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来说,各个高校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进行的重要性,知道这项工作不仅与自身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还影响着学生们的将来。所以,高校领导人必须对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各个高校还应该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投资力度,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得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工作。也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设备的水平,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得进行工作。

2、想要解决各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健全一定的制度保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想要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水平,就必须提高高校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甚至需要聘一定的专职人员来保证工作更好得进行。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快速、准确得分析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当然了,想要更好得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工作,不仅需要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健全校内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保障制度,才能使此项工作进行得更加有效、合理。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水平。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预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51-01

一、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是指师生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和工作过程所持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网络上全面展现。它具有一般舆论的普遍性,同时又因其发生在高等职业院校这个知识性、开放性较强的文化环境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主题广泛性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主题既有社会热点,也有校园焦点。个人观点的完全是自发的,随意性比较大。其内容包括情感、思想、学术、生活体会等,有师生切身经历事情所引感交流的;有对学校工作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和建议;有对学校、对社会某些现象表示不满,比较容易激起网络“公愤”,造成一边倒舆论趋势,处理不当会造成学校工作被动和形象受损的。

(二)主体特殊性

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态度、意见与要求等,形成了网络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主体是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在校师生;它的客体既有社会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也有在校师生这个特定知识层次的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它的渠道也非常广泛,涉及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各种网络工具。

(三)形成迅捷性

网络论坛议题内容的普遍性和发表便利等因素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迅捷性。如今,依靠网络交流思想、感想、体会已经成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便捷性、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匿名性为师生率真的思考、无拘束的情感表达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空间。一方面,校园生活与师生息息相关,容易引起讨论;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往往具有不寻常性,亦容易引发舆论。

二、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现状

(一)应急准备不足,响应速度较慢。

对待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关键是要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体系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式,信息传递渠道单一。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非紧急事件时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难以实行快速有效的响应,在处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显得反应迟钝,行动缓慢。

(二)处置方式被动,硬性指令过多。

过去在对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热点问题的处理中,通常采取回避、封堵或“冷处理”的办法,试图淡化处理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避免其扩散后增添工作麻烦,扮演的是“控制者”角色,而不是“引导者”角色。但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表现特点,采取保守、被动的处理方式的效果常常会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

(三)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投入较少。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撑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和预警的数据库群以及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等。由于购置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部分高等院校采取了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舆情安全技术措施,而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舆情信息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监测,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

三、有效预防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避免危机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单的方法,显然是最好的危机管理。预防是减少危机的根本方法,高等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监管应及时了解舆情密切关注校园网络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校园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加强网络建设,推行校务公开。

校园网络舆情是师生、家长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应了社情民意。对于学校而言,应当多层次、全方位地收集和处理网络舆情,积极地关注和解决公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要以校园网站为平台,加强校园新闻网、校园论坛、学校官方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建设,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如此一来,校园网站既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平台,也成为学校与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完善组织机制,建立管理队伍。

校园网络舆情工作,看似虽小,但如果不给予应有的重视,很有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明确相关领导具体负责,并将其纳入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要组建一支由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等为主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管理人员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主动撰写贴文,进行正面引导,并定期将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总结,形成有建设性的分析报告,向上级职能部门反馈,以便改进。

(三)制定应急预案,及时信息。

通常而言,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的产生,总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学校要防患于未然,实施积极的网络舆情预警制度,并针对各种类型的校园危机事件,制定详尽的预警方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制定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有危机发生,可以有章可循,不致六神无主。

(四)培养舆论领袖,提升技术监测。

在新闻传播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舆论领袖”,指的是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人们面对海量信息而无所适从的时候,舆论领袖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就更加凸显出来。

(五)实施部门联动,明确分工合作。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对于学校而言,需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媒体单位、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明确彼此的分工,密切相互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强化舆情引导职能,为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而同心协力。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2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4

关键词: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2-0059-06

随着高校网络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微博客、社交网站(SnS)、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崛起,网络日益成为表达大学生情感和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这其中学生网民所占比例则高达28.6%。在这个网络大兴其道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使用网络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群体尤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络舆情。在此过程中,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如“药家鑫”案、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关乎校园生活和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在课堂上被杀事件、中国人民大学“侮辱帖”事件)、以及具有煽动性的或触动民族感情的问题(如中国南海问题、、、问题)都极易触动大学生敏锐而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形成独有的高校网络舆情。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处世经验和自控力,加上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对于很多煽动性的、失实的信息,大学生往往缺少免疫力,对其判断、过滤和解读尚显稚嫩,很多学生个体在网络舆论的轰炸下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甚至受到一些居心叵测者的蛊惑。因此,作为高校团干部,如何结合团学工作实际,高效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现状

网络迅速发展的同时,大部分高校共青团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阵地引导意识,存在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舆情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现行舆情需求的冲突日益明显。

(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的团干部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软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观念也仍然停留在强硬化管理或“鸵鸟式”处理上。其现行网络活动仍停留在传统的团内交流模式上,诸如通过门户网站团学信息、干部间通过QQ群联系、设立团学工作公共邮箱等,对于论坛、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则运用少之又少,其网络活动大多仍局限于团学活动信息和方便工作联系,缺少舆情引导作用。对于校园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负面的传播信息,团干部们也往往一味地采取网络封堵、强制删帖,或者直接揪出信息者说教等传统管理措施,忽略了根据团员青年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措施,造成团员青年抗拒或叛逆的心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二)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

在新媒体大兴其道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的时效性越来越强,一些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通过校园网络得以相当快速地传播,相关研究表明,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数可达到高潮,36小时之内必然形成一次大高潮”。这些事件的发生能迅速在高校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并往往会因某一件事处理不妥而突然大规模爆发,具有突发性和非理性的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关键就是要响应迅速,第一时间控制事情的发展态势。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共青团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体系仍旧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的“人梯”管理模式,信息传递渠道十分单一,对舆情的处理制度不完善,人员责任不明晰,工作甚至互相推诿,在处理针对性极强和需要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上容易导致人员严重缺位、执行力不强,只能“后发制人”,应急准备严重不足。有些高校硬性指令过多,在对突发性网络舆情处理上,采取回避、封堵或置之不理的办法,处置方式十分保守、被动。这都导致高校共青团干部对网络舆情阵地的占领相对缓慢,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亟待提高。

(三)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校园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作为高校团干部,对其进行合理的监控和干预十分必要。然而当前高校对网络舆情安全的监控和预警的软硬件投入均较少,监控体系很不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很不健全,远没有达到管理规范、应用成熟、舆情分析与挖掘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成体系的阶段。一方面,许多高校共青团在对网络舆情监控的软硬件上投入较少。由于购置成本较高,加上现存的技术设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原因,很多学校共青团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检测,仅有很少一部分共青团购买了专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来收集、监控、过滤和处理相应网络舆情信息,这使得高校共青团在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方面力量薄弱,不能及时筛选或删除一些低俗、反动、色情或偏激的言论和信息,也没能让更多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进驻高校网络的“思想根据地”。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共青团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应急、引导和反馈联动机制,也很少有高校建立专门的舆情监管与分析机构,其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与管理多依靠一线辅导员兼职和大学生网民的道德自律。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滞后,错过了控制和改变网络舆情意见流向的良好时机,往往是事后干预,预防不力,甚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二、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的载体构建

(一)增强青年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海量网络信息,思想尚欠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的大学生们很容易迷失其中。因此,高校共青团十分有必要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来。首先,可以在日常管理、两课、党校、心理教育、校园讲座等常规的思想教育体系中纳入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网络行为时具有遵守一定道德约束和网络行为规范的观念,帮助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网络安全宣传月等团学主题活动,开展网络伦理德育教育。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例和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强化青年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的道德责任。再次,可以联合学生社团组织,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嫁接到各个SnS网站和主要微博平台,开展“微博辟谣”、“微博海报墙”、“学生社团活动网络投票”等网络活动,不断扩大共青团网络主流文化的舆论场。最后,可以专门开设网络媒介素养公选课或系列讲座,培养青年学生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敏锐地对媒体进行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

(二)健全学生利益表达的诉求渠道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末端,话语权往往被校方掌控,高校共青团的思想道德建设往往强调道德的灌输与量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绝对服从,学生缺少表达诉求的渠道,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正常合法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他们就非常热衷于通过网络来酣畅淋漓地表达自我,宣泄情绪,一旦某一种情绪大规模爆发,就非常容易引起汹涌的网络舆情危机。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就需要构建团干部与学生间理性宽容的对话机制,通过拓宽学生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合理保护其舆情表达的权利。一方面,团干部要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组织和社团等途径来表达利益诉求。如华东师范大学建有“学生参议制”,学校组织学生每个月以专题形式召开参议会,积极对学校的学风、教风建设、后勤服务、学生党建、数字化建设献策献计,合理表达切身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团干部要主动走进人气聚集的微博、论坛、SnS网站、视频网站,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倾听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当发现一些不良情绪时,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转化,当发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困难时,要尽力帮忙解决,为大学生个人权利的表达和实现提供空间。

(三)培养网络舆情引导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由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主要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的传播往往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很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网络上同样存在很多“意见领袖”,他们多为网络上的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当网络上各种意见和信息不断碰撞之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权威意见”来形成“导势”,成为网络舆论领导的一支生力军。为此,培养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意见领袖”十分必要。这些“意见领袖”可以是青年骨干教师和团员学生干部,也可以是具有独立思想的各论坛“版主”、“博主”,即那些在网络上具有很大影响力、引导舆论走向的声音和个体。他们可以专门负责收集高校中的网络舆情,及时掌握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校园论坛管理员可以通过加置精华帖、置顶帖、转载优秀博文等方式鼓励好的论坛或博客作者发言,逐渐在校园网络上培养一批人气较高、思想积极活跃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言论来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鼓励优秀团干部开微博,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开微博,让更多校园精英组织在移动平台上发挥影响力;对于一些关乎学生切身实际的引发较大争议的网络问题,高校共青团可以组织理论和文学功底较好的团学教师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网络访谈,从而通过他们具有信服力的言论来引导网络舆论。

(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

通过完善技术手段来对网络上的不良和非法信息进行过滤、封堵和监控是共青团占领高校舆情阵地,牢牢把握舆论可控制权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主要需要完善共青团的网络信息监控设备、实名认证系统和日志记录设备。其中实名认证和日志记录这两项工作目前在高校开展得相对较好,大多数高校都对校园网用户设置了客户端认证,上网账号、校园论坛等也基本都采用学号注册或实名注册的方式,同时上网日志记录也有迹可循,这都可以相对有效地阻止不法分子匿名登录论坛,制造有害舆论。但这仅对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的调查工作有益,要想全方位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就还需要依靠网络监控系统来实现。网络信息监控系统主要是采取网关旁路侦听的方式接入,可以即时监控网络通讯情况、网络聊天内容和在线网络游戏情况,能较全面地实时掌握校园网上有害舆论的信息源,明确有害舆论的蔓延趋向,从而为有害信息的过滤、监控和舆情疏导提供数据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高校共青团应添置或升级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加大网络舆情智能检测平台的开发和网络舆情数据库的建设力度。与此同时,应不断升级其他网络设备,网络技术起点要高,软件版本要新,各类功能要全。比如说校园网论坛以及各类交互式栏目应该具有审核功能;校园网上应设置团干部信息的专门渠道和板块;网络管理人员应有远程删除、堵截有害言论的权限;团干部应该对舆论正确把关,有对正面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二次传播的能力。

(五)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同样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设置”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周围世界“大事”的认知。要做好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议程设置,首先要力求把共青团官方舆论场和团员青年民间舆论场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团干部要依托已有的门户网站和校园热点论坛主动设置议题,要突出与共青团思想教育相关的热点议题,改变青年学生对网络关注的“兴奋点”,进而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其次,对那些在团员青年中已经产生并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要适时地将它们收纳到与共青团建设相关的舆论场中,并将其逐步发展为主流舆论。最后,可以通过与团员青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个方面为基础打造网上舆情团支部,提升共青团基层活力。如打造大学生生涯规划团支部、青年社团建设团支部、时政热点分析团支部、青年志愿者工作团支部、青年创业服务团支部、校园文化建设团支部、大学生心理健康团支部等等。这些团支部都实行实名制和统一信息管理,团支部成员通过对这些既有的“设置”话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积极开展相应的网络活动,从而有效规范和控制团员青年团体的网络言论热点,使网络讨论可控化、效率化、层次化,形成共青团干部对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

三、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的处置机制构建

除了构建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载体体系外,还应结合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实际以及网络舆情的规律,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一般来说,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危机事件的发展周期一样,是一个开始、发展、高峰和衰退的波动阶段,因此,开展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就必须按照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日常舆情的收集、研判,舆情危机发生时的安全预警、舆情危机发生后的危机处置以及舆情危机解除后的反馈机制。

(一)建立网络舆情队伍保障机制

一方面,应建立共青团网络舆情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与校宣传部、网络管理部门、学工处、后勤处一同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从队伍构成角度来看,应包括共青团网络新闻发言人、舆论领袖、网络评论员和网络信息员。其中网络新闻发言人可由一些口才和文笔较好的团干部担任,由新闻发言人通过微博、论坛、微信等方式不定时代表共青团进行网络发言。舆情领袖和舆情评论员分别是通过强化主流言论和发表评论话语来引导网络舆论的先锋。网络信息员则可以在各个班级的学生干部或各宿舍长中选拔,应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通过帮助他们在所在班级开展问卷、访谈、舆情分析等方式,掌握网络舆情的“一线”情况,并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和舆情管理机构联系。

(二)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

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判是全面做好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第一时间收集到反应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舆情信息,才能防患于未然。为此,共青团要同高校网络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一同配备专职人员,对校园网络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立体式的监控。尤其是重点监控一些重要网站、论坛、博客、贴吧、QQ群、社交网等网上的言论,对校园网络舆情做到心中有数。其后,高校共青团要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调查制度,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进行深入的剖析、调查和精确的核实,对待一些重要的、易引发危机的舆情信息要立即组织讨论、研判,力求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的新变化、新动向。

(三)建立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性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对于收集研判出的重要网络舆情信息,共青团必须即刻建立起高效的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首先,要制定比较详尽的危机判断标准与不同等级的预警方案,以做到一旦舆情危机发生,能有章可循并及时反应。其次,要及时将动态信息上报给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再次,要保持冷静,密切关注舆情的发展和最新动向。最后,要做好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的准备工作,确保危机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出现,共青团要即刻启动危机处置机制。其一,要根据网络舆情的危机级别,立即启动相应层次的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出台详细的工作开展方案。工作务必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力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其二,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主动公开信息,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主流论坛、学校电视台、校报、校广播站、校园官方微博等媒介及时真实信息,澄清错误的或别有用心的言论,迅速占领网络舆情高地,把握舆情正确流向。其三,要适时召开新闻会。会的通讯稿应由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把关,并积极联系主流媒体,由网络新闻发言人或学校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其四,要开放对事件的舆情渠道,真诚主动面对舆情危机。对舆情的引导力求不逃避、不歪曲、不避重就轻,不转移视线。对于恶意传播的信息要坚决给予回应和澄清,且力求证据充分,用事实说话;对于学校确实有责任的舆情也一定不可一味隐瞒、庇护,要勇于批评、承担责任,并督促改进。

(五)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反馈机制

在共青团对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有效引导后,还应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反馈机制。对于从舆情收集研判到预警和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并及时对可能再次出现的舆情危机做出评估,对事件发生的各项要点详细记录并归档,并可通过团干部沙龙、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加深对事件的探讨力度,防止错误的重现,并以此作为改进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参考。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5

一、高校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大学生中的思想先锋队———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更是至关重要。

(一)组建高校学生记者队伍的作用组建学生记者队伍对于校报工作至关重要。校报工作一般包括校报编辑和新闻网新闻上传等工作,工作任务重,专职人员相对较少。高校校报多为半月刊、月刊或周刊,每期四版,新闻稿件需求量大。学校新闻网的新闻也需要每日不断更新。为保证新闻的数量和新闻覆盖面的广泛,这些工作单凭编辑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努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高效精干的学生记者队伍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及时报道校内新闻,保证校报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学生记者队伍由于老生的毕业和新生的到来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给校报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视角[2]。这也促使校报的新闻报道不断与时俱进,校报栏目、内容、排版不断创新,体现不同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特点。

(二)加强学生记者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至关重要高校学生记者是链接校报与师生的桥梁。只有确保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校报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校报的读者主要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学生记者熟悉校园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感受,能够及时反映师生思想动向,反馈读者意见。校报的舆论导向性直接关系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和印象。学生记者在撰写校园新闻的同时,还肩负着一些整理、编辑新闻的任务。而校报的来稿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角的不同造成舆论导向的差异,如何有效地甄别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求学生记者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在良好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下,学生记者才能正确把握住舆论导向,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报道出一些片面的负面新闻。所以,与时俱进地加强学生记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才能为校报的不断创新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

二、高校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的现状

笔者在校报编辑部工作8年,工作中也经常与其他高校校报编辑互相交流,发现各高校对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督工作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为此,笔者针对福建省10所高校(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闽江学院、三明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记者团队的管理部门———校报编辑部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1)是否在大学生记者初入社团之时便进行思政教育?(2)是否定期向大学生记者传达党中央重大会议精神?(3)是否定期聘请思政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记者团队进行思政教育?(4)如以上措施较少实施,请列举出本校对大学生记者团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5)是否为大学生记者网络舆情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小组?(6)是否有专任教师定期进行网络舆情监督的情况收集?(7)是否为大学生记者网络舆情监督召开专门会议?(8)如以上措施较少实施,请列举出本校对大学生记者团进行网络舆情监督的方式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校对于(1)(2)(3)和(5)(6)(7)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在对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方面,目前各高校带新生记者的方法可综合总结为:在思政教育方面:(1)由校报的指导教师对刚进入社团的新学生记者进行思政教育培训;(2)在日常工作中提醒学生要多查看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让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写作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3)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新记者进行培养,即让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对新记者进行“传帮带”,偶尔进行一对一的思政教育工作;(4)邀请思政专业教师前来为记者进行集中培训。在网络舆情监督方面:(1)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成立专门的小组,及时监督大学生记者的思想动向,只是以学生记者之间互相监督的方式进行;(2)专任教师一般也是通过学生记者偶尔了解一下团队学生的网络舆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机制。综上所述,目前各大高校的编辑部培训大学生团队主要是应对每天的事物性的工作———保证校报按时定期地出版发行,少出不出纰漏与过失,保证新闻网新闻的及时更新,而对校报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却明显不足。针对校报编辑部工作的实际状况,在校报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上进行一些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对校报学生记者的培养与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三、高校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的拓展

(一)创新校报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模式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记者的管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对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工作更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关键在于抓落实。因此,有必要创新学生记者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记者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工作。首先,要加强重视,定期召开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专门会议。会上,教师应及时向学生记者讲解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传达近期中央、省、市,以及学校理论动态和重要会议精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展开宣传报道工作。在会上,还要总结分析近期收集的网络舆情监督信息,及时教育学生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文化价值导向。其次,点面结合,做到集体与个人教育相结合。在做到对学生记者团体进行思政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督的同时,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对个别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监督。对于一些平时思想比较活跃激进的学生记者要经常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如有思想过于偏激的学生记者,则应及时进行教导,端正其新闻导向性问题。对于思想觉悟高的记者应加以鼓励,可以在集体中将其作为先进典型,在会议中让其有发言的机会,为大家树立榜样。最后,全方位立体化运用各种平台加强思政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督。在传统开会、单独交流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加强对学生记者的思政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督。

(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与网络舆情监督的质量学生记者在校报中的地位和角色是其他任何办报人员所不可替代的,学生记者既是办好校报的生力军,又是学生读者的一分子。学生记者能够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变化,掌握着来自校园文化生活第一线的丰富新闻写作素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与网络舆情监督的质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有利于巩固校报的主流媒体地位。第一,为了提高思政工作质量,在指导教师对学生记者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可定期邀请省市著名思政专家或本校思政部教师前来讲座,开拓学生记者的视野。在对学生记者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可要求记者定期写作学习心得,掌握学生记者学习最新理论动态情况,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第二,为提高网络舆情监督质量,可指定专门的同学负责整个学生记者团的网络舆情监督工作,协助指导教师及时把握学生记者的思想动态。指导教师通过日常学生收集到的网络舆情动态和专门会议上收集到的网络舆情相结合,制订下一步思政教育计划,这样更好地发挥了网络舆情监督的作用,达到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措施与途径

1.网络时代的涵义

网络时代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在信息高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持下,internet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人们所称为的网络时代。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与网络打交道,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打破了人们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将我们的社会推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也开创了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与改善措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网络舆情的涵义与作用

舆情,简言之舆论情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而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要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十分明显。如2007年初,“重庆最牛的钉子户”网络舆情所依赖的平台和载体是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形成于校园新闻网、学生网站、论坛(BBS)和BLoG(博客)等载体,一般以发生在学生身上和周围的事件或问题为客体,与舆论主体的学生根本利益一致,但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的不同,会对同一事件在较为集中的范围内产生带有群体性的意见、情绪和行为,形成“舆论场”。如学生对学校所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问题进行评说,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于是便会在众说纷纭中形成一些大体相近的看法。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

2.1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以其独有的空间、形式、传播介质的特殊性、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等,受到网民的喜爱,尤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得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把握其特征,因势利导,才能做好网络舆情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复杂性

网络舆情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性和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渠道,构成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从网络舆情的内容来看,其涉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包罗万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中国电信业重组”;有涉及公共管理的“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华南虎事件”等,这些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舆情事件均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1.2影响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特性,使舆情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扩散面更宽、影响更广泛。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迅速地把网络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

2.1.3难控性

网络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网民无论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或党派集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利益诉求。网络的这种自由性、开放性,也会造成一些网民舆情表达失真、失控的现象,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会趁机虚假信息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2.2网络舆情的影响与作用

大学生网络舆情由于在对事实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发表个人意见,因而造成的影响中主要以负面影响为主,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传播,它由人们自由撰写、制作、编辑、发送,不受印刷包装、材料运输和出版发行的限制,其点对点、点对多及多对点的传播方式使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放大这些事件的不良影响。

第二,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和融合,网络舆论的主题较为分散,没有明确的导向。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具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因此一些谣言传播者、混乱制造者相当活跃,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第三,网络舆情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网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网络舆情包含着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性的盲从与冲动。网络的便利性,使网络成为学生建立各种组织,商量行动计划的重要工具。此外,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而,从上述各种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来看,作为高校辅导员老师更应及时、准确把握问题,制定相应舆情监管方案。

3.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途径

3.1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监管系统

高校信息技术设施齐全,学生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较高,高校要从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并购买一些好的监控软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一方面,根据国家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抓好校园网站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校内网站与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监控体系,及时并正确地预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BBS是校内网络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实名注册制度,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及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3.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识不足,造成高校对网络一直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的不良倾向。因此,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当前尤为重要。高校要自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学生对各种网络言论学会辩证分析,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精心打造好校园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构筑网络精神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净化网络环境。要在校园中大力倡导和谐思维,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正面的典型激励学生,对网络舆情问题发生演变中产生的意见领袖,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自律意识,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

3.3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

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采取有计划的步骤,沉稳地面对事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同时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二要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时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必要的处理方法。如协同网络中心、保卫处立即封堵和删除恶性信息,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实施抑制,必要时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关闭相关网站或相关服务;追查信息来源,采取适当形式迅速消除影响;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迅速报告公安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办法等。

三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高校的责任感,赢得师生的信任。保师生的知情权,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学校与师生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封堵的办法,相反,应该建立舆情响应制度,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应利用校内各网站及时主动地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高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氛围。只有学校主动澄清事实,通过主流信息的扩大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和消除负面声音,才能形成正面宣传的舆论强势。

4.总结

总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网络工作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从大学生网民的立场出发,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去分析、研究新情况,才能真正占领校园网络舆情的主阵地,为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出宝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86-87.

[2]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角色参与;舆情治理;角色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空间中的个人、组织及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激起涟漪。高校网络,作为高校师生表达意见、抒感、交流观点、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对高校的整体氛围、社会形象、治安稳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前层出不穷的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的多发性、复发性特点提醒我们,单一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控及事件处理已经不能有效杜绝和防范不良情形的重复发生,需要从网络舆情参与者的角度入手,分析构建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分类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参与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绪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角色参与。

1.根据角色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的阶段不同,可分为舆情的发动者、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干预者。[1]其中,舆情的发动者在舆情发生阶段通过信息制造了事件,传播者通过浏览信息、发表意见评论、转发传播等方式将舆论范围扩大,干预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说明、解释和处理就舆情的发展及走向进行干预。

2.根据角色参与对舆情发展影响的强弱不同,可分为主导型的参与者、跟随型的参与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其中,主导型的参与者指的是通过创设或发表议题,主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左右并引导舆情发展的舆情主体,主要包括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跟随型的参与者主要是被动接受主导型参与者意见的参与主体,包括事件的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包括事件新闻的浏览者、关注者。

3.根据对角色参与的干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角色赋予、角色引导和角色再造。其中,角色赋予指的是通过一定行为,赋予网络舆情参与者特定角色特征的干预方式;角色引导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对参与者的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的干预方式;角色再造是通过教育途径,改变或加深角色参与者对自身的认知的干预方式。

表1网络舆情中的角色种类

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参与阶段舆情发动者信息制造事件舆情传播者扩大舆论影响范围舆情干预者影响舆情发展走向影响强度主导型参与者意见领袖、网络推手跟随型参与者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参与者浏览者、关注者(续表1)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干预方式角色赋予赋予特定角色特征角色引导对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角色再造通过教育途径进行干预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辨别与现状剖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

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网络舆情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其关心的公共事务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2]。也有类似的观点:“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内,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4],主要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5]。

综合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手机终端和新媒体,本文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就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形成、表达及传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相关的网站以及受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多的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所表达、传播的情绪、态度和观点。

作为和谐校园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由于参与主体的年轻化、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巧的高水平化、对新思潮新文化的高接受度、受众面参与性的集中化,较之一般公众更容易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即时性。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媒体舆情,公共事件一旦出现,网民就可以借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进行转载和传播,发表各种相关信息,表达言论、情绪和态度,继而迅速产生有关事件的网络舆情。[6]

2.匿名性。虚拟的网络社会可以使网民在无需表露身份的情况下表达观点和态度,这种低成本性、随意性和扩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激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动力源。当然,网络舆情的匿名性是相对的,在网络技术的甄别下,任何匿名的网络舆情实际上都是可以追踪溯源的。[7]

3.迅速性。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和新媒体的高接受度、高应用性和高集中性,使得一旦有能引起这一群体关注度和兴奋点的新闻信息,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传播。

4.互动性。网络舆情一旦产生,就会引发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作用于现实社会,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促进现实事件的有效化解,还可以实现与纸质等传统媒体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事件信息的扩散和累积。

5.情绪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突发性事件,人们会出现情绪冲动。网民同样如此,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他也可能会将网络视作排解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渠道,因而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多种非理性的情绪、态度和意见。[8]

6.极化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除了满足信息知晓欲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事件有相似的观点,并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逐渐得到强化,进而使网民对其认同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群体极化。

・教师与学生・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影响

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导致青少年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中形形的负面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极易动摇和破坏大学生经过前期教育而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

2.空间主体的人格缺失、自由行为和自律危机对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网络社会在人际沟通上的虚拟性很容易使大学生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对其产生依赖性,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这样就容易使之趋向于社会分隔化与人格孤立化。网络的自主性特点,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得到充分自由的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人们可以自由集结和组合,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效的网络行动。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主体,由于不受传统社会中诸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控制,其自由的行为很容易滑向绝对自由的陷阱,导致网络主体行为失控。

3.道德失范、文化危机和行为失控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由于剥离了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无法被传统的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的,不具有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的,虚拟的、间接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道德主体的淡化导致了网络道德观念的虚无和淡化,网络道德出现失范的现象。与现今网络盛行所对应的是并未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网络空间亚文化盛行和社会失范皆由此而生。由于大学生对这种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性混同于虚幻性,因此对“虚幻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空间,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危机问题的不同态度。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与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

(三)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校园网络的监测管理、网上信息的公开透明、舆情事件发生后的积极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把握了校园舆情动态,第一时间捕捉到舆情苗头,及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舆情热点和突发事件,塑造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监管的同时,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在各大高校呈现出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特征。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针对短板寻求有效、长效的监管机制。

1.网络舆情的监管对象仍主要集中于校园网络平台。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广泛,除了一般的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校园新闻网、团学组织网站、BBS等校园网络媒介),还包括其他深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社会BBS、博客、社交平台、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较之传统的校园网络平台,在高校舆情传播中手机终端、新媒体等网络媒介的采用越来越多,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信息采集、信息识别及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思政教育者在网络舆情的角色引导中往往处于被动。网络舆情的周期一般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9]或称“发生、传播、干预、平息”[10]四个阶段,本文从主体角色参与的角度将之整理为“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当前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介入,往往处于传播的中后期阶段,在信息处理中,也主要是被动地就舆情事件进行解释处理。在舆情治理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舆论领袖”,没能占据控制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3.网络舆情在监管之余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后续措施。虚拟社会的群体伦理是按照“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的规律构建的[11],因而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个体的角色意识及角色参与对于舆情的形成和转变有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关注点多数集中于针对热点事件和的有效处理、防范疏导上,缺乏对隐形类似事件“隐患”可能再次“复发”的根本性治理,仅仅依靠网络空间的单线治理,缺乏在线下就相关群体做好类似事件的角色引导和思政互动教育。

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的构建规律告诉我们,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应该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依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和思政德育教育平台,硬软件配备,线上线下互动,前期监控与后续辅导相结合,及时更新网络舆情的发展媒介,紧密捕捉网络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角色参与特征,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构建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需要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见图1),结合舆情信息系统的硬件技术和思政德育引导的软件手段,既注重对网络舆情事件本身的实时监控及有效处理,又能通过对类似事件引发的伦理规则构建路径的整理分析,对相关群体和大学生开展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图1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匹配

为此,高校需要集中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优质团队,打造“舆情信息系统”和“舆情德育平台”两大平台,通过“线上信息处理”与“线下德育辅导”这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结合(见图2),解决单独依靠网络这一“单线”治理手段可能造成的短视及弊端,通过虚拟和现实的二维空间相结合、舆情发展的周期环节与群体角色参与的干预手段相匹配,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标本兼治”,切实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和制高点。

1.舆情甄别与角色赋予

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阶段,在利用“舆情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手段有效捕捉、甄别舆情动态的同时,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参与舆情发展,有意识地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赋予正向的角色参与,参与网络伦理的冲突,制造积极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

2.舆情分析与角色引导

在舆情传播阶段通过“舆情信息系统”跟踪收集信息,并将舆情事件的情况与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共享,进行舆情信息的有效分析,并将舆情分析的结果通过“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舆情参与者进行积极的角色引导,促进正向的新共识的达成,从而干预舆情发展的进程。

3.舆情反馈与角色再造

在就舆情进行干预后直至舆情事件的有效解决,即在舆情平息阶段,应将舆情事件加以总结和汇总,充实信息系统的关键内存。同时,提炼事件中的伦理冲突,强化达成的新共识,通过舆情的反馈和后续德育教育,实现角色再造,构建舆情参与群体针对类似事件的新伦理共识,即成为对之后可能产生

图2基于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

的类似事件影响的潜在“意见领袖”,对处理类似事件的角色赋予形成反哺机制。

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实质是强调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时刻掌握主动权,依托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的教育平台相结合,通过在舆情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各个阶段的有效监控和积极参与,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处理梳理类似舆情事件的干预方式,覆盖一类群体的思政教育,达到一个高校网络空间的自主净化和良性互动。

(二)实施策略及保障机制

1.提升学生群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意识。

网络教育要疏堵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注重大学生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内化机制”,将主动权赋予学生自身,强调自觉和自律,发展他们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并加之适当的引导和监督,使得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

2.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阵地建设。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来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思政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因此,应构建思政网络体系,开辟思政工作的虚拟阵地,主动占领德育教育的虚拟阵地。

3.加强网络空间的引导,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实施网络空间下大学生精神治理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包括专职教师队伍、学生骨干、学生党团员和班级导师队伍。他们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通过网络途径发现学生思政工作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健全对网络和新媒体终端舆情监督预警的管理机制和处置措施。

高校通过对校园互联网、移动互联终端、网络新媒体监管的硬件技术和软件能力的升级,扩展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覆盖面,加强网络舆情监督预警水平,加强高校思政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将校园网络空间的净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小结

在新的形势下,在网络日益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及机遇。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缩短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时间,并为他们创造了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的条件,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的便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机会,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角色扮演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芜杂和文化导向的缺失容易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文化与价值选择的困惑,反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大学生网络空间的精神治理与思政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校网络文化氛围,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傅亚挺.大学生中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及有效监管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4][6][8][11]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2):183.

[5][7]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

1.研究背景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1]。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提高政府职能”,在当今社会中,高校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覆盖面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上网普及率达到38.3%[2]。当今社会,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3]。例如,日本核泄露之后中国地区的“买盐”事件,就是被商业投机分子利用网络舆论散布谣言,导致2011年3月17日河南地区人民群众到处都买不到盐的情况,我国急需制定一些应急措施完善监管机制,正确引导,通过政府和高校教育双重途径抵制恶意谣言,在第一时间遏制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传播。网络对全国高校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2.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缺乏常设的危机管理专门机构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危机管理机构是在危机发生时临时组建的,没有事先的一个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处理危机缺乏专业性和机动性,也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来保障[4]。作为高等教育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主体——教育部来说,将突然间陷入被动局面,缺乏正面危机的机动能力,无法使危机管理走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国家缺乏完整的危机防御计划

政府有效的危机管理既需要制定统一的策略,还需要有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相应的辅助政策和措施,同时也必须要有具体的工作实施步骤。在美国,政府有比较完备的应对计划,包括联邦总部应急计划和各具体门类的应急计划,有针对不同产业和部门的危机计划,如国家油类和危险品污染应对计划等。而我国政府既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应对各种危机的战略防御计划,也没有针对各种危机事件的统一计划和针对具体危机的应急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在预防舆情传播方面也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目前高校网络监控方面尚不健全,在协调高校安全、稳定等多类型、多层次的综合危机处理体制建设方面尚实质性的进展。

(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突发性、多元性、随意性、多样性、无序性的特点,在互联网环境中,每位互联网用户都可以作为网络新闻或网络热点的者和宣传者,某个热点事件或者焦点问题都可以很快成为引发社会热点舆论的导火索[5]。当某个热点事件爆发时,网民可以在博客、微博中发表意见和言论,很多个体意见可以快速的聚集成某种集体共同意见。例如“表哥”、“郭美美”事件,网内和网外的交互影响,很快形成声势强大的舆论,体现了突发性的特点。而在校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在情感方面乐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群体性的普遍特征,这使得网络舆情内容更加丰富。高校管理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存在后滞性特点,在大学生形成一定规模舆论前,缺乏对某一事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对策分析

(1)加强高校组织领导,健全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体制建设

高校校园网的使用者主要是师生,而通过校园网向学校反映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或表达自己对某一方面不满情绪的主要是学生群体。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往往最先通过网络显露和传播。如果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或延误解决,就可能在网上形成炒作,个体情绪可能传染到群体,演变为群体的不满情绪,“家事”可能迅速蔓延为“国事”、“天下事”,激化矛盾,使网络成为舆论的放大器。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和谐校园”建设密切相关,要将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做。一方面,高校领导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要求成立高校舆论信息管理机制建设小组,研究规划舆情监控工作;另一方面将信息透明化,从正面角度做好信息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面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2)提升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应对能力

互联网中信息众多,面对海量的互联网舆情信息,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舆情监控的高科技产品,利用监控软件来对热点信息和关注较多的信息及时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以及舆情信息服务。网络舆情监控办公室对分析后信息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应对机制,保证能够在大事件前从容应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舆情面前掌握信息引导的主动权,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和安抚工作[6]。网络主管部门在高校主页开设BBS、QQ群、博客等,能主动引导师生在网上的正确舆论,起到沟通互动作用。这些做法不需花费过多人力、财力、物力,却可以有效拉近高校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上对话,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转化,即通过网络这个载体,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7]。同时一个问题又可以由多个教育者进行多角度解答,扩大教育者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甚至大学生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者。

(3)定期舆情汇集分析,增强舆情预见和引导

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中单个的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并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透过若干群体信息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可能产生的群体思想动态。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可以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高校从各方面汇集的网络舆情比较零散,信息比较孤立,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信息在观察、分析、传输角度上,能够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给师生反馈信息,并能够主观上控制个别群体的过激行为和不良情绪,防止有(下转第9页)(上接第7页)群体不可控事件发生[8]。

(4)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机制

如今新媒体具有普遍化、细分化的特点。以前,学校只能通过论坛关注到学生的动态,随着多种多样新媒体的出现,学校舆情监控工作的难度就增加了。并且,大部分高校在校生人数都超过万人,存在人多面积大问题,很多负面信息难以避免。很多情况下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者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广泛传播,如果再使用传统手法去关注,难度很大。浙江万里学院院长王福银认为,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十分重要。如果能及时监测,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引导大学生。舆情专家、中青华云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时锋介绍说,我国目前有4.85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个小时。在这些网民中,20~29岁的网民比重在持续上升。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而高校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获得相关有效信息,就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就不利于危机处理[9]。而专业的舆情监测可以监测校内群体教师和学生对于公共事件、热点问题的讨论,高校管理者可以对热点事件进行积极引导,避免酿成突发事件;还可以监测公共网络对学校口碑的评论,如学校形象、教学质量、学校招生、招聘等问题的舆情,维护和提升学校声誉;还可以检测到学校内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如教师、学生对学校教学、后勤(衣食住行)、管理等各方面的合理建设性意见,学校可对合理意见及时采纳,提高为教师、学生的服务质量。

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时,要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机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危机协调能力。网络舆情处理机制主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成立危机应急处置中心,设立领导小组和成员,高校网络部门、新闻部门、保卫部门相互协调,由网络中心做好技术保障,新闻中心做好正面信息应对,保卫处做好危机应对工作;第二,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明确指导思想,完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时删除和屏蔽恶意信息,追查信息来源,快速消除负面影响,心理咨询室做好正面预防和应对工作,对重大影响事件要快速上报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跟踪事件发展趋势,随时做好应对预案;第三,建立舆情应对制度。在遇到危机信息时,要及时拉动师生力量,从正面角度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和自身权益,防止流言的恶意传播,舒缓师生的消极情绪,努力平息事态,抵消中间声音,化解和消除负面声音,强化正面宣传力量。

(5)深入学生工作,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

网络时代,“丑闻”是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信息传播的“菌殖效应”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改变事态的趋向。危机干预的底线是将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从高校来讲,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由于高校网络危机侧重于高校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这就需要高校及时公布事实真相,防止流言、谣言或妄言的传播,或及时作出权威性的解释,舒缓师生的情绪,平息事态,在快速、权威的反应中建立自己的网络威信,防止各种流言、谣言或妄言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甚至向网络审判、网络暴力演变。

舆情信息管理引导小组要采用权威对话法,及时对学生解疑释惑,引导正确的舆情走向,例如请校内外资深心理专家学者,根据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通过座谈会、网络在线答疑对话、讲座等方式强化正面声音,使论坛更加活跃,问题通过学校论坛与网友对话,强化正面的主导声音,使高校论坛更加活跃和理性化,另外高校设置网站留言功能、短信自动回复功能等深入交流,深入学生工作,在共性话题上下足功夫,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林,李建华,杨宝丽,黄玉梅,刘志新.高校微博舆情的监控与引导——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

[2]邢华平.论微博对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08).

[3]董旖旎,陈翼然,陈越.“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4]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

[5]李华昌,嵇安奕.从微博平台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

[6]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

[7]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09).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24-02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社会矛盾正通过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进行蔓延,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着高校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各类网络舆情危机就会呈现高发的趋势,这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社会稳定也会构成严重威胁。如果网络舆情出现得不到正确引导,就很可能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造成群体性恐慌。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网络负面舆情的极端化形式,它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削弱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决策、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等[1]。一般来看,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以下特征。

1.爆发频率高

当今社会,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等民生问题激发了一些人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传统的参与方式与机制不能有效地安抚民众不满情绪的大背景之下,网络诞生了。它成为民众发泄心中不满的最好途径和方式。针对己所不满,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大发牢骚或者大肆批判。网络舆情常受到“群体极化”机制的影响,负能量的范畴容易倍速放大[2],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网络舆情危机的频发,一方面由于公众表达不满情绪的传统通道不给力、不直接、不通畅。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2.周期循环短

传统舆情危机因受到媒体信息内容和程序上的限制,以及受众面可控性等影响,其爆发周期相对较长,可以给政府部门留有足够的反映缓冲时间[3]。网络传播却具备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在互联网上的任何节点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危机较之于传统的舆情危机,发生周期缩短了很多,尤其是当今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舆情在网上的呈现与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效率。

3.影响范围广

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范围相对更广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链接超越时空,任何信息,无论真假,只要达到引爆点,就可能迅速在网络之中蔓延,从而体现一种“井喷效应”[4]。

4.后果危害深

网络舆情危机虽然只是表达意见,甚至有时仅仅是公众反映情绪,但危害无法从经济和实物层面加以重建,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舆情危机的深远程度是非常大的。

5.控制难度大

因互联网自身特点,任何人在网上都是信息权力的中心,都是信息传播者和新闻者。网络信息主导权被分散,没有谁可以成为固定的意见领袖或信息中心。因此,信息的主体不仅拥有权力,而且自然而然成为意见的领袖。

二、网络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

1.加深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谣言以及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在网络环境中,公众情绪表达往往伴随谩骂和攻击,甚至会出现煽动性言辞,极易引发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2.削弱政府公信力

当前,我国部分政府部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没有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对一些危机事件处置不当,为部分民众利用互联网大肆散布谣言,甚至故意捏造虚假信息提供可乘之机。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于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敏感事件宁可信谣、传谣也不信官。一些政府部门信息不透明、漏报瞒报重要信息,甚至以“辟谣”方式进行封堵,这些都极易引发网友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客观上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3.颠覆社会主流价值观

网络舆情通常以“非主流”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跨越了时空限制,产生即时性效应。网络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当,将直接导致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被怀疑、质问甚至是否定,从而产生认同危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通道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虚拟社区、主题论坛、博客、贴吧、移动互联、即时通讯等手段和工具结合在一起,致使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发生,就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微博”作用

微博作为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新型平台,因其自主、互动、简洁、快捷特点而深受大学生欢迎。高校可利用“微博”强大的传播效力,把它作为学校管理的辅助手段之一。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除运用传统的纸媒、网站公告、召开新闻会等渠道外,可通过“微博”及时准确信息,遏制谣言散布、掌握舆情主导权,将网络舆情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微博”有效参与学生互动,动态掌握各类舆情等。

2.科学疏导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出现后,往往会出现正反两面的评论,对此,高校应有宽容气度,允许不同声音,切忌强行封堵、刻意回避。同时,也要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及时搜集代表性的信息,充分把握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及所处的阶段,一旦有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前兆,应及时主动发起干预,必要时可召开新闻会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在情况尚不明朗时,切忌草率信息,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二次爆发”。

3.强化正面引导

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评论时,往往会无所适从、失去主见。此时,那些活跃在网络、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舆论领袖”的观点,往往会成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因此,高校要培养一批忠诚的“舆论领袖”,让他们在网络舆情的宣传中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实践探索

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2009年12月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

我们以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体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小组,对学校网络舆情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湖工大在线(南胡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进行全天候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舆情动态。我们采取重点监测与广泛监测相结合、人工监测与计算机软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互联网中实施有效的监测,并且及时发现与收集涉及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一方面,主流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学生QQ群和QQ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我们建立信息监测与收集队伍,密切关注上述重点监测区域[5]。同时,要采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广泛监测。另一方面,对重点区域网络信息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但对整个网络信息的广泛监测,则需要计算机监测软件的配合。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中心环节。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高校要及时地进行分析研判[6]。

2.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

在完善有效的舆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做出相应的处置预案,从而防患于未然。由于很多负面舆情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炒起来的,因此,对于负面舆情,高校要在有效监测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反应,尽快向网民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尽可能在舆情未激化之前化解纠纷和矛盾。我们对校园网用户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可以让那些通过校园网散布或传播谣言者有所顾忌,也方便在必要时进行落地查证[7]。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因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监测与预警能力,例如,利用网络蜘蛛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收集,采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判定事件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技术能够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等等。

3.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成立网络舆情引导小组。成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老师、政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小组,利用网络平台相关信息,解答网络舆情中的问题,起到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作用。二是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了一些学生,对他们进行了相关培训,让他们成为网络辅导员。网络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在“湖工大在线(南湖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浏览学生的发帖,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问题帖”以评论、跟帖等方式给予解答,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培育“网络舆论领袖”。网络舆论领袖是指经常在网络上发表有见地、有影响力的观点的网民。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网络舆论领袖”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研究了“网络舆论领袖”的特点和形成途径,从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挑选一些人员,经过培训,将他们培育成“网络舆论领袖”,发挥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胡旭阳,阮俊华.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3]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4]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分析[J].社科纵横,2008,(9).

[5]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对应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篇10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舆情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47-02

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期矛盾、新媒介力量汇聚等急剧加速,使得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媒手段日益丰富,高校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决策面对着巨大压力。现阶段,传统的宣传说教和舆论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多元复杂的高校舆情变化。科学运用舆情监控,积极开展舆情引导,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与控制显得刻不容缓。

一、高校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的内涵

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扰乱正常的教学、工作、科研、生活秩序乃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公共性紧急事件[1]。近年来发生的具有网络影响的高校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诸如学生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等。舆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范围内,社会民众对关系自身利益或自己关注的公共事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所产生的情绪、态度、意见、观点等的总和[2]。在越来越开放的“网舆”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微信、微博、博客等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这类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典型负面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与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

第一,危机意识缺乏,舆情管理理念陈旧。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一些高校或部门往往采取消极做法,甚至用以“堵”封锁消息或者出现“失语”状态。

第二,舆论引导工作缺失,管理队伍能力不足。未真正建立舆情监控部门、缺乏专职从事舆情分析、收集与研判的工作人员,舆情收集的技术手段不够先进,这些都是大多数高校现阶段遇到的瓶颈问题。

第三,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由宣传部和保卫处主要完成,未能明确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责任人和牵头人,加上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获取、利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致使各职能部门缺乏整体联动、协同合作的渠道。

二、网络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性

(一)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高校属于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旦引发高校突发事件,往往会成为国家、社会公众、媒体、甚至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高校群体中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热情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社会阅历疏浅,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在网络舆论扩散发展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片面信息被广泛散布,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迷惑进而产生一些偏激行为。高校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相关舆情很容易演变为社会热点话题,高校由此置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中。

(二)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发生,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发生前,很少有人能察觉或预料到事件先兆。而校园突发事件大多来源于潜在矛盾的慢慢积累,内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一旦爆发,在整个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过程中,无论是爆发成因、爆发形式及应对处置都呈现出复杂性。爆发初期因为突发事件诱发因素的不确定性,很难找寻事件爆发的原因,无形中就增加了事件处置的难度。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高峰期,对事件如何进一步发展无法预测,也导致了高校管理者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无章可循,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不可控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使得高校舆情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点,舆情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到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学生“人人持有摄像机,个个拥有麦克风”,个体就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得知最新或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并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也导致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不仅在校园里产生强烈影响,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从一所高校迅速扩散到其他高校甚至整个社会。

(四)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破坏性

信息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群体极易受外界环境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外在因素产生过激行为,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放大”和“辐射”效应。加之网民的心理特征和w络社会的聚焦效应,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常常被衍化和丰富。蔓延的舆情发展,不仅会扰乱严重影响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造成高度恐慌,还会对事发高校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强烈冲击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路径

从高校突发事件发展过程来看,一般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四个阶段。在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中,高校若能建立预警机制、预防机制、控制机制以及善后处理机制,往往能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最大范围内的不利影响。

(一)构建舆情预警机制,完善舆情监控体系

网络舆情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的预警可以把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建立一套突发事件预警的管理机制,不仅能有效应对短期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能够形成长效应对机制。其中,收集舆情信息,监测舆情动态,是舆情预警的关键任务。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三种现代技术提高舆情管理的能力:

第一,人工浏览。这是发现和搜集舆情的基本方法。包括浏览各种新闻媒介的信息和具有社交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信息,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

第二,网络搜索。这是一种比人工浏览效率更高的舆情信息获取方法。舆情收集人员可以全天实时信息搜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从索引数据库中找到可以匹配该关键词的网页,并以关键词的相关性、更新时间、热度等为参数将检索结果呈现出来,开展危机预警信息收集。

第三,监测服务外包。即将舆情监测工作以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与专业舆情监测机构签订合约,由其提供监测本地区、本部门的网络舆情的专业服务。这样可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风向标”,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危机,牢牢掌握了网络舆情的主动权。

(二)健全舆情研判机制,加强舆情信息分析

在获取了各种潜在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后,高校必须运用科学的舆情研判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准确及时地作出舆情预警并提供应对策略。在进行舆情信息分析时,可以构建多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甄别与分级风险进行评估。一般而言,管理者可以减少对安全信息的关注,对潜在信息采取一般关注,但加强对于高度敏感信息的关注,对发现的预警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重大舆情需要召开舆情研判会,并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宣传等部门通报。对舆情层级、扩散速度和预期后果进行实时分析、跟进研判、评估影响后,要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简而言之,舆情研判分析就是要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为舆情危机应对提供决策支持[3]。

(三)制定舆情应对机制,转变舆情管理思维

在突发事件爆发后,要把造成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就要求高校相关舆情管理部门转变思想,第一时间内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主动应对解决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是加强网络舆情控制工作的首要条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高校要根据突发事件舆情特征及本校实际,形成有效应对机制,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具体可由分管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遇到应急问题;由各院系负责党务工作的i导、辅导员做好学生网络舆情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由主要学生干部、教职工党员等组成网络舆情监督队伍,为舆情信息收集和网上正面舆论制造打开广阔渠道。突发事件应对中,高校需要得到师生、社会、媒体以及外部协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这就还要注意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有效沟通,主动从“维稳”走向“促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加速恶化。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现今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高校只有深刻领会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应对机制,才能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带来的危机,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与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超群.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