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职业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4:24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1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能力;职业素养

笔者在高中语文课上,曾观看1961年版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吸引笔者的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与人物形象深度契合的配音。这部老电影中的配音非常动人,中文的语言表述与人物形象、心态动作等完美结合,情真意切又浑然一体,使人由衷赞叹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专家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创作功力。他们为什么能够那样生动贴切地表达,使声音如魔术般呈现?这大概就是声音艺术的魅力。声音艺术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播音主持专业的涉及面比较广,新闻主播、文艺主持、解说、配音、诵读等都是其专业范围及相关领域,各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多年来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基础,离不开3个方面:首先是音质、语音与发音,音质要圆润响亮坚实,语音要标准,发声时气息通畅、省力、控制自如,这是播音主持专业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受众对从业者声音“好听”的要求远远高于常人;其次是语言感受与表达,对于主要以语言为工具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专业人员来说,能以最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等方式、技巧,将对作品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外化出来,是极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最后是形象与气质,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在素质,但这一专业的人员尤其是在需要直接面对镜头时,形神兼备仍然是重要条件。这些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是从艺术性的角度进行衡量,有些是先天自然获得的成分较多,有些是受不同地区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更多,有些则主要在于素质的养成。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员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其中也包括为在媒体一线工作的播音主持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对这些主播来说,上述专业能力仅仅是基础性的,此外还需要具备更全面的职业素养。

一、播音主持职业素养内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播音主持专业一直在发展、前进,不同时期的播音主持都需要满足时代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当前,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使播音主持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对外宣传的能力与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尚未取得应有地位,这呼唤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伟大事业,也对未来主播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综合和多元的要求。另一方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内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搜狗与新华社联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主播已经上线,其坐立自如,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报,那么人类从业者就要更有竞争力,练就有特点、多样的语言风格和准确、丰富的表达能力。这些都要求未来的从业者在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寻求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养成。一个好的主播应该是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并能将这种综合素养恰到好处地在节目创作中展现出来。

二、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综合发展的方向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微端等各个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时代因素折射到播音主持行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从业者的发展和取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不够,还要“多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播音主持专业是公众人物的“摇篮”。他们的言行举止及其反映出的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认识与态度,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反应和判断,从而直接体现在节目内容和质量上;即便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也容易被各种传播媒介捕捉并发散出去,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播音主持以及相关从业者需要具备能够匹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才能“人设”不倒,为广大受众做好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未来主播在面对受众时,应当有由内而外的真正自信的精神风貌。二是广泛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控场能力。2019年有个很轰动的新闻事件,中国CGtn主播刘欣“应战”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约辩”中美贸易相关话题。中国主播参加这种有辩论性质的对话并不多见,在对话中双方谈论了中美贸易谈判、知识产权、关税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内容,主播刘欣的表现温和大气,这无疑需要平时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沉淀。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第一轮竞演结束时,主持人汪涵不得不面对歌手退赛的突发情况,在参赛歌手、现场和屏幕前的万千观众的注视下,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和面向观众的真诚话语,很得体地控制了局面,留住了人们对节目的热情,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控场能力避免了节目和个人主持生涯可能出现的“至暗时刻”。上述案例可以说明,对一名合格的主播来说,知识积累、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控场能力,都是职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是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较好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好主播也是合格的新闻人。对于新闻主播、文艺主持等,如果进行更细致的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从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中选拔,无论是自我展示、即兴考核,还是以经典节目实战为题、结合“走出去”素材现场讲述等,都致力于测试选手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艺术理解力、感悟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央视4位男主播圈粉无数,被网民称为“央视Boys”,他们中既有新闻主播也有文艺主持,共同出现在网络直播中,使新闻节目中的严谨敏锐与综艺节目中的感性灵动相得益彰,都展现出过硬的综合素质,很快观看人数就达到两千多万人,“带货”成果自不必说。从广义“新闻人”的角度,新闻敏锐度和艺术的灵性,应该交融在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中。

三、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综合养成

播音主持应当具备综合的职业素养,这种综合素养在培养中需要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交互体验,尤其是语感与表达、气质与视野、新闻敏锐度与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需要勤学苦练,但仅苦练基本功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广泛的思考与实践。阅读是好习惯,读书是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对播音主持专业来讲,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密不可分,文化素养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播音主持要主动阅读,既阅读中长篇的中外优秀作品,也关注网络上的碎片化文字,尽可能涉及多领域知识,在阅读中使思维活跃起来,借助他人的文字,观察感悟世界上不一样的风景和人生。这不但能够陶冶性情,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维、理解乃至反应能力。有学者指出,“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收、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融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1]阅读带来的良好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正是这种语感的基石。“播音主持是脑力劳动突出的综合艺术,不仅只是声音的简单传递者。”[2]只有具备深入理解稿件并体悟作者创作情感的能力,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的时候,才能断句准确、轻重得当、语势多样,从而在专业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作品本身蕴含的内在情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思维力,是长期坚持才能有成效的事情。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者应对其重要性有认识,从而使自己具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也应尽可能多安排相关的课程内容并强化数量要求、质量考核。而对从业者来说,结合工作内容去阅读,挖掘节目和作品内涵,是更持久和兼顾的方式。同时,播音主持还要深入社会和基层,行万里路,感知5000年中华文化的滋养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乐。老一辈播音员慷慨激昂的播读,曾鼓舞感动众多华夏儿女不懈奋斗。他们饱满的创作热情,建立在深厚的文学底蕴、清晰的社会认知以及对信仰的忠诚之上。主播需要关注社会、贴近基层。关注社会,从生活中、网络上感受从5000年苦难与辉煌中走来的古老国家在近70多年的奋斗中获得的尊严、进步和发展。最真切地触碰时代的脉搏,也许是现在和未来的主播培养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在一起的家国情怀的最好方式。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是新闻人的情感之根;观察体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与之相连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新闻人的报道之源。播音主持也是新闻人,更需在基层和群众中、在捕捉社会热点及深层问题中,锻炼主播所应该具备的新闻素养、敏锐度,具备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认知层次,使播读更有感情、反应更敏锐、评论更有内容、节目更接地气,从而最大限度地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2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特点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艺术学科,综合性较强,包括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的内容,这也给教学提高了难度,这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从专业的特点出发,与广播电视产业对播音与主持人才需求结合起来,注重各个学科(新闻学、语音学、美学等)的穿插渗透,形成适合现展情况的教学体系,改正那些不适合现代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但是在教育模式上也存在着一种误区,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全才的培养,例如过于重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如口语、即时表达与稿件转换的能力,也就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大相径庭了。总的来说,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革新,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以下是播音与主持专业所设置的主要课程,希望能通过罗列其主要内容来分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的教学特点。

1专业课学习

调研了多所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院校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养课为主,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以普通话学习为主,包括语言技巧和广播播音都是播音与主持人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播音与主持专业课上缺乏各个科目内容的穿插和渗透,这也是为什么应届毕业生“一职难求”的原因。

分散的专业课内容没有经过整合也就很难实现“一专多能”。并且,难以形成系统教学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灵活的设置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设置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创新性元素,把课程的实用性和扩展性与传媒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专业内容的重要性。目前许多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并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并且学校也在每个方向模块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有不同的分工,必修课把课程的内容设置与行业的岗位结合起来,注重职业就业技能的培养;选修课主要教学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比如新闻学、语音学、美学等等。

经过对播音与主持专业课教学的研究发现,在专业课中老师会把生涩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后,并适时地加入个人的经验见解,这也对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生涯的定位带来帮助。具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方案已经被大多数艺术院校采用或借鉴,主要专业包括新闻播音概论、播音学与主持概论、播音发音学、播音主持心理学等等这些,几乎构成了整个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课大体框架。除此之外,众多证书也被包括在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中,成了增强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教学内容设置的主要环节。

这些证书包括《普通话等级证》、《主持人资格证》、《播音员资格证》等,各类证书也帮助学生扩展了职业方向、培养兴趣和充分发展个性,成为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敲门砖。

2职业修养课

播音主持专业必须具备极高的思想素质和内涵修养,所以开设了很多这种类似的专业选修课程。现代传媒业的发展扩展了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职能,在新闻传播方面,还增加了舆论营造与道德氛围的维护的职能。确切地说播音主持人员在社会新闻传播上的作用就像是信息传播和的窗口,也是新闻信息的评论员,通过对信息的总结和组织再加上评论,这就体现了社会新闻传播的新特点。而播音员的职业修养课的重要性在于,这个职业的观点往往能左右社会大众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也就能够对娱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实行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变得极其重要了,通过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算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学习内容宽泛且扎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才可以谈到精细及深远的问题。这也是根据岗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在专业素养的培养上主要针对了大致的几大方向。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入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基础,加强能力的提高和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课程。

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过于侧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上述也提到了职业素养对于播音与主持这项职业的重要性。从课程的设置量上分析,关于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学时占到了总课时的一半,而关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课程较少,比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就更少了,虽然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生,但是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不能忽略,否则就违背了近年来各大高校号召的“打造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的人才”的方针。

3文科基础课

文科几乎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对于艺术专业的播音主持同样重要,它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包括基本的朗读和书写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这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3

关键词:高职;播音主持;项目化教学;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播音主持是近年来在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兴起的热门专业,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导致培养方向没能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并没有占高职院校的优势。项目化教学就是通过布置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掌握知识,这样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一、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

1.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与本科院校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盲目攀比本科院校,使学生的培养计划与就业需求背道而驰。尤其在播音主持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是单一地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远达不到就业需求,在就业的过程中很难发挥高职院校学校的优势。

2.教师队伍建设还有一定的缺陷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结合客观环境针对学生的不同素质进行专门培养。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主要以本科院校为主,在教学思维上仍然没有转变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思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学习风气崇尚分数至上,忽略了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跟不上新的媒体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行业也在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20世纪的教学任务中。然而现阶段的播音主持专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在本专业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在包装策划、应变能力和、编能力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播音媒体的人才需求。

4.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

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强度逐渐攀升,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高职院校的就业优势也在强大的市场竞争面前略显疲态。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也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下坡路,主要是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过于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没能得到发展,在就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弱势。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1.纠正教学理念,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教学理念是决定所学校教育成果的根本。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首先就是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植入新的教学思维,用项目任务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结构,为每一名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定制专属的项目任务,通过综合项目与单元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

教师是项目化教学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教师队伍,组织专业学习和系统备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重点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认知能力,熟练掌握项目化教学模式,对课程的内容也要系统地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与此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学生发挥榜样作用。

3.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时代特征和行业发展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调整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校也要注重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中经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播音基础知识作为调整的根基,加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在项目任务的布置上参照现代媒体工作的现实特征,突出高职院校对于就业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高学生在职场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新型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最终目的,在项目任务的布置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根据现代媒体工作的特点,从采编到现场主持再到包装宣传等环节都要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广播媒体运作的程序,这样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可以迅速适应现代媒体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的方向上始终是以培养一线的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模式上要勇于尝试新的方式方法,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让学生全面发展,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未来的职业。

参考文献: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4

1.高职院校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为期三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计划,但又不能把课程量压缩,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时段内,开设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计划,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其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重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部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无声语言能力,如形体、化妆、表演等课程形同虚设。这样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缺乏实践学习,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更无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各大高职院校在不断进行扩招,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现阶段社会最担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难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是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才艺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学期制三年的学习时间紧、学生文化知识欠缺以及缺乏特色课程等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上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要不断创新,开设特色课程,将舞台实践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三年制分为两年专业课程学习,一年进行专业实习。期末的考试将通过毕业晚会的考核形式把自己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在晚会的舞台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设置才艺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示自我,从侧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通过时间教学,学生不可能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本专业的技能。如若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少场景下的真实模拟,根本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场所,能让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发挥实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将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是,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舞台的实践学习,不仅能充分利用学院办学的特色资源,还能在实战学习中检验自身掌握的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踏进社会、适应社会需求做好充足的准备。

3.舞台实践教学的意义

3.1从生源角度来看

从生源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略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会迎接很大的挑战。专业化的舞台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专业舞台形象,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3.2从专业技能角度看

从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舞台实践教学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有实战的场所,能帮助他们挖掘问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实力,促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技能,做到轻松就业。

3.3从个性化培养角度看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自身优势,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在舞台实践中进行角色分配,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舞台定位。在个性化的舞台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明显,教学上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注重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比如,擅长唱歌学生应当鼓励多参加音乐类型的歌唱比赛,擅长英语口语的学生应当向双语主持人的方向发迈进。通过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才能达到充分的发挥。

4.结束语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5

论文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发展战略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播音主持队伍面临着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管理好和使用好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在整个媒体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结合笔者对于播音主持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就当前播音主持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建议。

1播音主持队伍的现状

当前,结合我国电视从业人员的现状,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来自于3个渠道:(1)编辑和记者改当主持人;(2)社会招聘的播音员主持人;(3)演艺明星改当主持人。从实际表现来看,演艺明星改当主持人的成功率较低。

在基层电视台,播音员改当主持人和社会渠道招聘是主要的来源,这种来源的主持人在镜头前表现较为自然,但由于节目制播的特点,前期采访由记者完成,节目的主题由编导确定,镜头前的主要串联词由编辑完成,容易陷入“提词器”思维中去,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播音员主持人个人素养问题;二是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机制问题。部分主持人对于节目内容生疏、语言生硬呆板,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表现出与节目内容相悖的情感。特别是在地方台,由于播音主持人员数量少,部分主持人需要为多个节目串场,不同节目间的性质差别大、内容也不尽相同,播音员对于节目了解和参与的程度较低。

当前,在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一是部分年轻主持人阅历不足、缺乏主持经验;二是文化素养、知识水平较低;三是业务能力难以满足节目需要。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首要因素是录用主持人时较多注重外在形象、语音条件和表达能力等外部素质,而对于内涵的考察较少。同时,在工作中,部分播音员主持人没有用高标准、新观念来要求自己,业务能力和文化功底难以适应节目的变化和发展。部分播音主持人不能正确使用普通话、顺畅简明表达内容、业务素质较低也是制约播音主持队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播音主持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建议

2.1强化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对于人员的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电视行业专业性强,地方台领导对于播音主持队伍的管理往往感到棘手,在播音员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随意客串、制度约束缺失、人才跳槽现象较严重、纪律性差。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在工作中努力理顺机制,强化管理,建立起全面的激励考核约束机制。在人才的选拔上,应当转变观念,在注重形象与个人条件的同时,还要关注主持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和个人阅历的拓展。在人员的使用上,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制度,药学论文通过严格的考评制度,保持队伍的流动性和成长性。在队伍的建设上,应当对管理、聘任和考核等细节作出明确规定,使播音主持工作更规范、更专业,也使人们工作目标更明确。

2.2注重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和人才选拔使用

目前,全国的许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但由于教育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播音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地方台应采取措施,调整人才培训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新人和业务骨干;加强岗位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可以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集中起来强化培训、重点教育培养,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栏目,可以请专家或专业对口的业内人士担任主持。

2.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当下,由于大众传媒覆盖范围的拓展,播音员主持人具有越来越广的感召力,许多人把这些在电视上“出声露面”的人当成自己的偶像。对此,主持人自身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发展时期,在除了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树立全新的形象外,也要在技术层面、观念形态、知识结构和心理品格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2.4持续优化人才结构

在当前的电视行业出现了一种典型现象,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或是获得某种职称、担任某种职务后,就很少出现在工作一线。在工作一线的播音主持人员,多数是年轻人,外形条件较好,但在工作经验和个人阅历上存在局限性,虽然频频出镜,却难有上乘之作。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做好主持队伍中不同年龄的搭配,多多培养年龄在三四十岁、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高、素质全面的工作骨干,悉心培养年轻人中的突出代表。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员选拔,提升节目的丰富度,使队伍建设更加地完善。

2.5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地方台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虽然多数人安心做好自身工作,但也有部分人由于个人条件或外部因素不能充分发挥才干,出现人员客串现象严重、人员流失现象突出。这就需要在提升主持人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人员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支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的主持队伍,提升广播电视机构和节目的竞争力,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3结语

随着电视媒体传播理念的进步和运作机制的完善,特别是媒体产业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引起电视从业人员的重视。在发展策略方面,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工作、培养业务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而地方台的管理者和领导应当将发展策略聚焦在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播音主持队伍的培养上,推动高品质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强化工作纪律。提升管理的严谨性和必要的流动性,在培养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的基础上,提升节目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博雅.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4):36-39.

[2]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刘想如.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与思考[J].电影评介,2010(12):83-84.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6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社会责任感

新闻播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传达讯息、关注时事、跟进社会发展步伐的关键环节。新闻播报中明显体现着国家的思想意志和政治倾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宣传要素。

一、社会责任感之于新闻播音主持的必要性

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人更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因为,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热点新闻以及娱乐趣事都会对广大观众产生影响,尤其是身处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的敏锐程度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强烈,而社会风气也是在新闻播报与新闻传播中形成的。这样的时代语境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渠道便是新闻播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表露自己的心声、自由发表自我意见。在这其中,新闻播音主持可以在中间平衡多方关系,既能了解到群众对时事、对节目,甚至对主持人的看法,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又能将群众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反馈到政府工作人员那里,为进一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促进作用。由此看来,新闻播音主持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纠正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意识,以便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准备。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时时刻刻提醒新闻播音主持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对工作应该行使的权利、对新闻播报应该持有的责任意识。只有充分意识到本职工作的工作性质,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职业修养,不断加深社会责任感,才能够担得起新闻人以及社会喉舌的称号,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负责任的新闻播音主持。当然,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建立在对社会舆论的正确把控上,随时关注社会动向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是完成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要做到讲究政治情怀、顾全社会大局、肩负社会使命,才能充分把握社会的风气。除此之外,新闻播音主持还需要完善自身,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同时,还要永远扎根于大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勃勃生机迎接新时代赋予新闻播音主持的任务,为营造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社会奉献力量。

二、社会责任感对于新闻播音主持的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软实力的不断提高。新闻播音主持作为国家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正确,就会对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起到积极影响,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然而,如果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其危害性难以想象,甚至会成为国家之祸。所以,新闻播音主持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便为社会公平正义和富强民主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拥有敏锐的舆论嗅觉,分辨出舆论的优劣。把握住社会问题的性质,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正义,社会责任感会促使新闻播音主持以正确的姿态进行新闻报道,坚持优良的舆论导向。其次,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使新闻工作者更加贴近民众。新闻播音主持要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在人民心目中树立公信力,从而更好地在岗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责任感能够促使新闻播音主持深入人们生活内部,了解民间疾苦和人民烦恼,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发声,使新闻播音工作更具有影响力,同时也更能体现人民意志力。第三,社会责任感能督促新闻播音主持完善自我,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众所周知,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无论是语音的标准性,还是语言层面的科学性,抑或是行为举止的得体性,都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不断进行完善才能在每一次播报中实现零失误。而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播音主持会时刻提醒自己,要规范用语、注意举止、提高职业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主持人不仅要顾及镜头前的个人形象,还要在生活中约束自己,做到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并最终惠及他人,也要做到谦虚谨慎、爱岗敬业、自尊自爱。

三、新闻播音主持提高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一)平衡知名度与社会责任感间的关系

新闻播音主持是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一环,身为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公众人物,应当对相应的社会责任有所承担,真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绝大多数的新闻播音主持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将节目做到最好而鞠躬尽瘁,力求通过节目传播正面思想,为观众提供精彩绝伦的视听享受。然而,在新闻播音主持行列中也存在一些害群之马,在他们眼中,节目的收视率与知名度就是一切,并为此不惜任何代价。其中不乏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彻底背离社会责任感继而违法乱纪,这与当代传媒对新闻播音主持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庸俗的追逐利益之心玷污了新闻播音主持的良好形象,更破坏了整体风气,因一己私利影响全体新闻播音主持的声名。还有一部分人不顾事实,以讹传讹,用道听途说的消息误导观众,影响社会的有序发展。针对这一部分新闻播音主持,必须加强教育,严正法纪,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专论播音与主持任感。教育他们要将自己的热情与新闻事业相结合,努力制作出更加符合百姓需求的节目,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收视率与知名度,最终导致节目庸俗化。这是当代新闻播音主持应该拥有的觉悟与责任。

(二)以人为本,切实关注百姓生活

新闻播音主持是和谐社会的传声筒,他们呼唤的是广大群众的切实需求,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闻播音主持要坚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关注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举例来说,当人民困扰于、控诉无门的境地时,新闻播音主持要发挥自身的传媒优势,将此类现象揭发出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推动政府或者借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果新闻播音主持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对此类事件不闻不问,不仅使人民对新闻媒体失去信任,更使相关不法人员愈加猖狂,有恃无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民百姓,群众身边无小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建设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新闻播音主持坚持以人为本,为建设公平和谐的新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增强政府公信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增强自身职业意识,加强自我管理

由于新闻播音主持职业的特殊性,其知名度带来的附加收益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荣誉感、自豪感等诸多方面的收获。有一部分人怀着成名之心而来,导致播音主持行列良莠不齐。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新闻媒体间产生了激烈竞争,在经济效益面前更要坚持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做出有违道德与法律的行为。更要避免眼球效应,在追求商业性的同时坚守住底线,保持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纯洁性。最重要的是增强新闻播音主持的职业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观念,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

(四)形成高度的政治素养

在舆论导向方面,必须坚持紧密联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思想、行为上都要贯彻党和政府的要求,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宣传工作有序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培养政治意识,时刻关注最新新闻动态与政策法规。在工作之余,还应深入生活实际,拓宽见闻,通过调查与采访切实了解国家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情况,提高政治敏感性。另外,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由言论,在镜头前的新闻播音主持代表党和政府发声,因而必须保持原则,坚守政治立场,以党和政府的宣传内容为依托,而不能一味发表自我意见。新闻播音主持对大众的影响力巨大,因此正确、真实的消息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着重报道积极的新闻事件,引导群众向往正义与文明,培养群众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人民之间的安定团结。在把握节目整体舆论导向的基础上进行安排整合,呈现出既精彩纷呈又传播正面思想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培训制度,借此提升新闻播音主持的整体素质与职业操守,切实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建立长期考核制度,时刻加强监管。

(五)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文化素质

新闻播音主持的业务能力是其工作的依托,然而文化素质却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新闻传媒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因此必须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新闻播音主持的播报内容涵盖政治、文化、体育、军事等方方面面,对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新闻播音主持更加充满自信地完成工作。年轻的从业人员要多争取实践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知识与经验,锻炼业务能力。新闻播报的内容本身就包罗万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能力,还能扩大知识领域,丰富学识,并有利于开阔新闻播音主持的视野,从而间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朝一夕,要在长期的工作与生活中慢慢增强。工作之余要增加阅读量,细心观察生活,多与不同职业、经历的人流沟通,自然能够扩大见闻。新闻播音主持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自身修养、职业能力、节目水平都大有裨益。

(六)运用流畅的口语表达,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

流畅的口语表达与良好的个人形象对新闻播音主持来说同样重要。在新闻播报中使用标准普通话的同时,还要求新闻播音主持口齿清晰、干脆利落。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在表达规范准确的同时要易于理解。不同场合与内容还需要配合不同的语气,时而生动形象、轻松自然,时而沉稳内敛、大方庄重。这些口语表达需要新闻播音主持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运用语言、语气表情达意,使新闻内容的传播更能受到群众的喜爱,进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另外,新闻播音主持的形象是观众最直观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因此其服饰、发型、妆容都应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不能浓妆艳抹也不可不修边幅。呈现给社会公众的形象应该是干净素雅、落落大方,这样的外在形象也能够吸引受众,令人们更易于接受新闻播音主持所传递的思想内容。观众的热情与喜爱反过来也会激励新闻播音主持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更加积极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争取良好表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与提升,同时创造出自由、积极、开放的新闻媒体行业风气,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新闻播音主持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孙语鸿.论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J].西部广播电视,2016(04):130.

2.宋珊珊.论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57-58.

3.张伟,徐奕.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J].新闻世界,2015(02):66-68.

4.葛力溶,刘擎.试论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J].新闻传播,2014(17):106.

5.李广友.浅谈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J].新闻传播,2014(12):245.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7

关键词:语言;播音;主持;规范

播音员和主持人通过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尽管受众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是综合性的认知,但是在众多认知要素中,“语言”仍然是处于第一位的。电视节目需要通过播音员和主持人播报,所以对于电视语言来说以通俗易懂为准则,要说观众听得懂的语言。但是通俗不意味着低俗,易懂不意味着肤浅。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电视或者电台节目中,部分主持人、播音员为了取悦一些观众的低俗喜好,不惜突破职业道德,用不规范、不纯净的语言主持、播报节目。这些行业内的恶习带来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主持人客观形象。对于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进行净化和美化,这是新的时代对于这个职业划定的职业红线,也是受众对于这个职业的期待,同时也是主持人和播音员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1倡导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在我国,正规的电视节目中,除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其他地区的电视、电台节目都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这不仅仅是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要求,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规。在正规的电视节目和出版物中,都要遵循这一法规。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已经几十年,依托于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开来。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业内开始流行模仿港台发音,一些播音主持人争相模仿,认为这样的发音很时尚,能够显示自己的个性。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观众最开始听到这种发音会觉得很新鲜,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播音主持方式是与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背道而驰的,会在青少年中引发不良的影响。倡导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需要多方努力,才能最终净化播音主持的语言。地方媒体要当好把关人,在录用和甄选播音主持人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字正腔圆,具有“正气”的主持人,即便是娱乐节目主持人,形式上可以活泼一些,但是语言应保证纯净;对于播音主持人自身来说,科班出身的播音主持人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被歪风邪气所影响,而缺乏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学习,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2去低俗化,净化播音主持语言

在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按照编辑提供的稿件进行播报,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少,能够保证语言的规范和净化。但是在其他类型的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没有固定的文本,很多时候都是由主持人和播音员进行自由发挥。没有规范的自由就会带来失序。尤其是一些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信口开河,甚至语言非常低俗,以此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这种现象在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中表现比较明显,内地一些娱乐节目中也有这种趋势。即便是娱乐主持人,也是公众人物,其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栏目和所在的媒体平台。因此,主持人去低俗化,净化播音语言势在必行。一些主持人在说话过程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导致很多时候犯了错误自己却毫无意识。这是典型内在素养不够所导致的,甚至一些主持人缺乏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大放阙词,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却不自知。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提升自我内在修养,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受众的关注。主持人内在修养的提升,是其外在语言净化的根本所在。内在素养提升了,那么在表达的过程中,就自然能够实现吐气如兰,不会有污言秽语脱口而出的情况。

3多样发展,展现个性魅力

在播音主持业内倡导播音规范和语言净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摒弃那些不良职业风气的影响,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重建主持人的正面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规范的制定和净化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千人一面,更不意味着抵制播音主持人的个性的表达。规范的制定和语言的净化,都是为了个性的展现创造更加良性的表达空间。只有在良性发展的环境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和表达。展现播音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播音主持人要真实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特点,播音主持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声音,可以请专业人士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评价,从而对于其中存在的瑕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声音本身进行突破,实现个性化。第二,语言表达的魅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却没有办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播音主持人,尤其是节目主持人来说,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恰当的时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或者进行节目的引导,是一个主持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主持人不仅要学习得体表达的语言,更要掌握得体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够在节目中感染观众,打动观众。播音主持人以大众传媒为平台,是媒体公众人物,尤其是播音员,甚至代表一个媒体的政治立场。播音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广大的受众,甚至社会风气。基于目前业内常见播音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规范、纯净的语言是最基本的从业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压制主持人的个性发展。播音主持的语言个性与规范和纯净不并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环境净化,规范明晰,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道路。

参考文献:

[1]易军.真人秀节目主持人专业化与传统美学“隐秀”观[J].四川戏剧,2013(1):63-65.

[2]李晨曦.浅析赫尔德思想中的多样性统一特点——以其语言、文化及民族思想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2(1):133-136.

[3]姜燕.语音韵律与生命律动的异质同构——汉语口语的格式塔美学解析[J].东岳论丛,2011(1):156-159.

[4]谈晓明.排练演播的技巧——知名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散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8-71.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8

论文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趋势,创新

1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趋势分析

1.1行业发展趋势变化

播音主持艺术是以播音主持文体业务理论为基础,以播音主持实践的动态发展变化为关注点,系统研究包括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社教节目、谈话节目等各类节目播音主持的艺术特征、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艺术效果的职业,它在文化娱乐领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价值。在当前新媒体崛起大背景下,以语音矫正、发音练习、播音创作、新闻播读、即兴评述、节目主持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探索,极大的改变了目前行业发展趋势,从业者职业界限开始淡化,虽然传播与接收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但是在诸多领域已经出现了逆传播等趋势。信息的传播作为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关键,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姿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未来发展中播音主持艺术将会更多的追求采编播一体化、同步二次编辑等,迎合观众与市场需求在职业领域做出变革,这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发展趋势变化将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

1.2从业人员素质变化

播音主持艺术的全新发展对于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播音员还是主持人都提出了全新挑战,如何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与市场竞争的淘汰脱颖而出,需要从业人员积极提升综合素质,除了在专业上有所进步之外,还要更深层次的接触新媒体,探索多种节目的全新制作形式,促使行业发展与个人进步。比如电视新闻制作,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意味着电视台从业人员必须转变传统思维,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在融合背景下解决好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服务问题与质量问题,这对于播音主持艺术类人才而言无疑就是全新的挑战。目前国内以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浙江卫视《星星的密室》、江西都市频道《空中黄金周》等为代表的节目都是积极进行融合创新的典型节目,这些节目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都较高,较高的收视率与社会影响力也代表了播音主持艺术的美好发展前景。

2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前景探讨

2.1播音主持艺术内容进步创新

播音主持艺术相较其他领域而言,在发展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的理论与市场发展意味着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资源与潜力,无论是对理论的总结与研究,还是对市场的考察与开发。目前有关播音主持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仍旧十分薄弱,对于内容与方法的学习仍旧有待进步,这意味着在不断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内容的进步与创新成为必然。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要立足于已有理论,积极结合当下总结发展经验与教训,配合传媒领域的发展将诸如播音美学、播音艺术鉴赏学、播音哲学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艺术的含金量,财务管理论文促进文娱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鉴于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同传媒领域关系密切,要积极融合新媒体优势与新兴技术,积极抢占全媒体传播制高点,在发展探索上做出创新。要积极探索制播分离改革政策下的新发展道路,积极适应媒体生态机制,依托国家新政策环境,为播音主持艺术实现高水平的市场化发展与运作服务。要积极支持市场前景较好的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适应传媒领域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播音主持艺术服务价值,实现改革探索工作上的新突破。

2.2文娱市场繁荣带来发展机遇

近几年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与直播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前者的成功代表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奔跑吧,兄弟》《了不起的挑战》,后者如斗鱼、虎牙、战旗等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依靠新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我国综艺娱乐与直播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庞大的市场份额、消费潜力代表着播音主持艺术将迎来高速发展期,虽然对于从业人员将会提出更多挑战,在发展道路与形势上会出现诸多变化,但同时也意味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社会财富。同时,由于我国推出的“制播分离”“一剧两星”和“一晚两集”等政策,相关行业将会进一步获得良好发展,无论是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综艺栏目、实力雄厚的民营公司,还是各大厂商与赞助商积极参与运营的直播平台,繁荣发展的背后代表着更加明确和精细的社会分工与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利益链条,这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趁此发展机遇进一步壮大自己有着重要意义。

2.3创新发展道路

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而言,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对创新发展道路的探索将会是未来很长时期内的主旋律。在发展中无论是增加传播途径、细化职业分工、提升职业化水准,还是规范行业发展规范、完善法律与政策支持体系等,这些都会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带来福音,进一步促进国内播音主持艺术的繁荣。在创新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相关理论与实践将会更加充实,可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播音主持服务,在群众审美水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益发展经验。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探索将会为人才培养、市场发展提供有益支持,为传媒领域与文娱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行业的进步与创新至关重要,有利于提升媒体融合环境下对新挑战的应对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播音主持艺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拥有着极佳的发展前景,要紧跟传媒领域与文娱市场发展步伐,积极创新播音主持艺术内容,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进一步挖掘播音主持艺术服务的价值与潜力。

参考文献

[1]何华.浅析播音主持艺术的时代创新[J].科技资讯,2014(27):222.

[2]张媛.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30):14.

[3]卫一彬.试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前景[J].戏剧之家,2015(14):276.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9

【关键词】现场报道;播音主持;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32-01

对于当下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各媒介所采取的大多是以常态化新闻报道形式为主,能够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新闻真相、事件发展和最后结局等相关情况。由此可见,对于现场报道之中,播音主持工作要具有高超的本领,对于日常口述表达中的关键词、语句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都有着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促进现场报道中播音主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播音主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持人对词汇的内涵把握不准。生活中,我们会常见在各大现场新闻报道过程中,一些记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会不经意间出现一些口误现象,给观众的印象是用词不当,而事实上却体现出他们对于词汇内涵和基本用语没有很深的理解。现场报道中播音主持人如果对词汇的内涵把握不准,就会出现很多字词句的乱用现象,就会受到广大听众的大量吐槽。例如:在一次天气预报的报道中,播音员本想针对晚秋季节霜降变冷现象用一句谚语来形容,使用了“早起浮云走,午后晒死狗”这一谚语,而这句谚语只适用在夏季晴朗的天气,根本不适用在晚秋霜降的季节里。

(二)主持人缺乏一定的词汇和语言积累。我们在电视中会经常见到,在众多的现场新闻播报中,有些主持人由于缺乏一定的词汇和语言积累而导致播报中重复的话语很多,对于几个关键词总是不断地重复出现,没有新的语言加以概括,从而暴露出主持人对于词汇和语言缺乏一定的积累。例如:在报道雨雪天气是促进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促进”不是暂时性的词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主持人对词汇掌握的欠缺。

(三)主持人缺乏临时的应变能力。在日常的现场报道中,大多数主持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切换报道现场的新闻情况,但有时栏目组也会收到主持人发来的错误的新闻现场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现场主持人急中生智,两方主持人要积极配合,运用巧妙的应变技巧及时维护现场的突发状况。相反,如果现场主持人缺乏临时的应变能力,就容易把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引入误区,进而造成混乱现象的发生。

(四)主持人歪曲所播报的新闻事实真相。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快速兴起,播音主持工作的竞争趋势也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企业为了能够长期发展,忽视本职工作的重要使命,采取各种方式歪曲新闻事实,来博得观众的关注率,导致很多新闻的现场报道把观众引入一定的误区。如果现场报道中播音主持人只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扭曲事情真相和不准确播报新内容,这样是严重违背了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的原则,一定要严加处理。

二、促进主持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主持人的职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完善播音主持人工作的技巧和职业操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可以采取参加与职业相关的培训和多进行有关语言表达的技能竞赛,进而有效促进对语言词汇和文字运用的准确掌握。这样在提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报道新闻内容。

(二)主持人要加强自身的观测能力。新闻报道是给广大观众以及时准确的现实情况,给观众朋友一个积极向上的指引方向。播音主持人能够亲临现场,能够准确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映射出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等。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加强自身的观测能力,及时了解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比如,“江河水污染导致超市里的纯净水被抢购一空”这一事件,播音主持人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现象的起因是人们对自来水过滤系统的理解太少,只是一味地危言耸听,导致超市里的纯净水供不应求。

(三)主持人要履行的职业准则。在现场报道工作中,主持人会经常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有一些负面新闻会利用金钱权力的诱惑,或者对主持人施予各种要挟而加以封杀。作为一名合格的现场播音主持人,要有自身严谨的人格底线和职业准则,为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现场主持人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现场报道中的播音主持行业不同于其他工作,不光要求主持人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把控现场的能力,还要具备全面的职业准则和心理素养。主持人不但要有书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大到国家重大事件,小到邻里纠纷,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事实真相,再进行现场新闻的跟踪调查。因此,主持人在应对这些不同状况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职业操守,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现场报道,进而传递人间真情。

参考文献: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篇10

关键词: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播音;作品创作

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推动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积极吸纳新的教学理念。“行动导向”理念起源于苏联唯物主义学习和行动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列昂耶夫、加里培林和德国的批判心理学家及一些工作心理学家的行动内化理论和行动的等级结构理论等。我国学者姜大源在其主编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将则“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划分为两大块,即行动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并由此划分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两个体系: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者和高校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开发设计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意义

“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范式要适应媒体快速发展变化,需要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行动导向”理念,建立与媒体工作过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行动导向”教学非常适合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运用,它可以把广播电视媒体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充满矛盾的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运用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活动任务,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尤其是经验共享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传媒日益互联网化的媒体操作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学风建设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行动构成学习的起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自主控制的学习。这一过程能够改变高校传统教学刻板、抽象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不足,以学生行动为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此外,这种教学的激励是内在的,是通过由不会到会的喜悦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培养善于解决问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媒体策略型人才,需要提高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对播音主持专业现有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提炼和深化,有关方法和规律的探索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媒体策略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符合媒体从业者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播音专业的应用

当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仍面向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变化对就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职业能力的核心要求就是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广播电视节目产品的制作与播出。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理念下的重要教法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被发展为各种具体的实践训练方式,但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无疑是其中具有整合与融合意义的教改形式。

(一)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部分,其中,专业课与媒体实践结合最紧密。以《中国播音学》为理论体系的播音主持专业核心课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节目创作的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将各种基础能力整合并融合为职业力呢?最终形成作品成果的项目教学法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1.选择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

“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在大二下学期及以后的课程中应用,先修课程的学习使这一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开展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熟识的同学关系便于项目小组成员的组合与沟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有三类:一是学习后以创作的作品为作业或结课考查的课程,如广告播音、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等,这类课程学习后可以通过创作形成作品,并通过媒体上传直接面向受众,有的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第二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项目或比赛,如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媒体或相关机构组织的广播剧、微电影、广告等各类作品创作比赛;第三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结课活动,如结课汇报演出、应聘作品创作等。

2.合理设计“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是值得肯定的方式,大模块下还可以围绕核心课程或者能力课程聚集下一层级的模块,并展开课程之间的整合与互动。开展以作品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应当明确学习与行动的双重目标及其关联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能获取行动成果的教学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难易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项目小组的划分可打破班级界限,以寝室室友等良好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小组常常能更有效地开展项目活动;项目策划和步骤实施的设计最为关键,这一部分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作品的艺术水平,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创意后给予启发、指导,但应以学生的动机为主;创作计划实施阶段要注意项目的推进,可通过制定推进时间表或关注阶段性进展的方式实现项目按时完成;最后需要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估,传统方式是学生互评、教师和专家点评,可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让作品直接面向受众,实现作业向作品的实质跨越,此阶段,教师应发挥把关人作用并做好反馈与总结。

3.科学协调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不是产品说明,而是围绕行动的知识单元,同时,不完全拒绝传统学科体系的内容。对于播音专业课程而言,既包括理论常识,也包括关联知识和具体功能性知识。学习与行动应处理好时间、空间的关系,有机互动,相互融合。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案例

“广播剧演播与制作”1.项目任务演播制作1部时长不少于5分钟的广播剧作品,并在完成作品后撰写心得报告。广播剧作品类型不限,要突出广播剧特色,合理安排广播剧三要素;心得报告包括广播剧名称、时长、演职人员表,所担任角色或工作的任务分析,本次广播剧演播制作的收获和心得;可附其它相关资料(如网络的地址、安排表等)。2.教学安排本课程为8周32学时的选修课,根据广播剧制作的一般流程安排相应教学计划。第一周教师的作用是要点讲解、布置任务,学生自主组成小剧组;第二周学生提交剧本、阐述编导思想、角色分工,教师可协调、启发和引导;第三、四周学生进行预演练习,教师做指点;第五周教师讲解音乐、音效运用和后期制作,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作品的相关素材;第六、七周学生独立完成广播剧的正式录播和后期制作;第八周进行作品展播、点评研讨,教师及时总结相关经验。3.其它说明课程需限选,合理安排音频教室的使用。结课展播可安排多媒体演播中心等容纳人数较多的教室,邀请学生、听众、广播电台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参与点评,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作。

三、“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专业教学的启示

播音主持专业伴随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但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反差为播音教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其中,教学体系的更新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播音学的基础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实践体系则没有形成符合当代媒体要求的模式。就此而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启示如下。

(一)构建课程体系,创新实训方法,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如“小课训练法”、“节目带教学”、媒体实习等。这些方法或与媒体岗位具体工作实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或将学生直接推向媒体,缺乏后续指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少理念的统领和课程体系的确立。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理念,主张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将工作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创新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训方法,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复合人才,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人才特色

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不明显,本科与大专、双学位、研究生在专业教学上区别不大,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体系。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把媒体岗位进行区分,并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才标准进行定位,研究开发相应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设计。课题的确立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符合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切实的意义和价值。

(三)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联动

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实践教学主张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实现工作任务目标,使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策划、采、编、播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同步培养和提高。通过“全过程、有目标”的行动构建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鲁景超.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启示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