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14:41

科研的意义篇1

关键词: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意义

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帮助我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1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较量中,不仅使自己的理论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使我们能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认清资本主义。我们不否认,资本主义在战后有了许多新变化,可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的确存在,我们不能仅看到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应全面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分析资本主义建立之初的理想和长远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各种固有弊端,它本身的确是无法解决的,而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它的社会形态,由社会主义来取代。

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科技、管理、民主、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中,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互竞争,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创造一切条件,为最终全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这也是打开眼界,拓展思路,提高水平的一个思维角度。同时我们不仅从资本主义这一角度看待资本主义,而且应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即站在资本主义的外面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2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组成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们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开来又不能互相代替。因此,对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容忽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研究重视不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看待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象和本质。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世界社会泛起了科学社会主义失败论、终结论。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和理论,就很难正确回答人们的认识迷雾,在社会上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史,就是社会主义如何走,怎样发展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相对稳定,社会主义运动的动荡、争论,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了怀疑。而今天,对社会主义的各种预测和阐述,又不能很好地解释和令人信服,加之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完善、不连续的理论探索,使人们对社会主义越来越迷惑。

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壮大、高潮、低谷,尽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或认识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信念或解决一系列的迷惑问题,但总可以学习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有价值的见解,为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主义有所帮助,进而在今后的研究中奠定一定的认识基础。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看出,在前进或发展的道路上,经典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相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有其科学性,需要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实践。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算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能建立在官僚所有制的基础上。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回到发展的普遍道路上来,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跳跃式的发展,只能是暂时的强迫的发展,所以不能把社会主义强加给社会,社会主义道路应根据自己的规律自动地向前推进。

3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

经验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认识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的基础,是人们的认识接近真理、把握规律的重要环节。它既具有实践的品格,又具有理性的品格。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又运用这些经验进行新的实践活动并创造、积累出新的经验。对于社会主义运动,鉴于客观形势,人们对它的认识千差万别。我们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或观点,一种是粉饰太平,在低潮时还高歌燕舞,大唱高调;另一种是夸大困难,在曲折中垂头丧气,终日惶惶。而在胜利中寻找经验,失败中寻找教训,才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揭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矛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发展的观点和世界的眼光考察我国社会发展问题。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线索。总结经验,要有一个总结经验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应当把握三个原则。第一条原则,总结经验应当着重于内因的分析,而不应当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第二条原则,总结经验应当着重于所犯错误内容和原因的分析,而不应当过分追究个人的责任。第三条原则,总结经验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

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只有在看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是如何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也才能了解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们做错了什么。当然,知道了是好事,可实践中能否真正达到目的,这就要看我们所采取的态度和选择。对学习的人来说,并不是说懂得某个道理就是难得的,而真正难得的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也并不是说会运用某种理论就是最难得的,最难得的是能有恒心在这条路上走到尽头。这就是唐朝吴兢在《贞观政要·慎终》里所谓的“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4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青年一代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贵干力量,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牢固地树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生观;走上社会之后更要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大众、为社会主义奋斗到底。科学社会主义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近现代探索人类理想社会员有科学根据、最有生命力、最有群众影响的改造社会的理论。

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就能为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在社会的风浪中,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致迷失方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将毕生的智慧和才华贡献给人类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

科研的意义篇2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公司保持了长盛不衰。”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饱和、产品的同质化、服务的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迫使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及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使得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的企业有很多。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有新生的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广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显而易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并将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去管理企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团结企业的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4)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增强员工的信心,具有稳定的作用;(5)能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具有约束的作用;(6)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设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区各单位在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万变之中,求这个“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宗”就是企业文化。有人说:“一个企业成功几年靠机遇,成功十几年靠权威和手段,成功几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论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人们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从表面看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同时,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企业的雏形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是转制科研院所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科研院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链;四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科研院所以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神,创世界一流”。从他们的企业精神不难看出,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本企业的鲜明个性。因此,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秉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构筑自己本企业的文化体系。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将事业型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创业型,这一重大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科技型企业的诞生。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者生存勇者上。面对机遇与挑战,科研院所必须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认真地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氛围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这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诚然,科研院所要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锅饭”的旧观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还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号召力,渗透力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国开发类科研机构有5000多家,职工总数约56万人。在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数具有成立时间早,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殷、各类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另外还有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坚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建设一个以企业文化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科学技术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老一辈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建立了多行业多学科的科研体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研队伍。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业基础,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优势

转制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整体上看,其文化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对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单位的荣辱与兴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才能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确立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单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科研院所有技术成果的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科研院所不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老一辈科学家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克服种种的困难,开创了科学技术的崭新天地。在国防科学、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石油冶金、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帽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又创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是,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优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特点,将优势文化概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中,确立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燃.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中国外资,二零零八,(6).

[2]王孝清.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经济师,二零零八,(1).

科研的意义篇3

【关键词】城市森林产生研究意义

一、城市森林学科的兴起

1.城市森林建设源于环境污染

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两大矛盾日益突出。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生态文化消费需求与城市灰色建筑不断增加,绿色空间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而森林因具有抵御风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供游憩等功能,为都市中被恶劣环境所困扰的人们所日益迫切地呼唤着。

2.城市森林建设源于人们对优美、健康人居环境的追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和方便的同时也远离了自然。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而浓郁的森林、树木及所有绿色植物构成的绿色环境,是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所。

3.城市森林建设源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物质、人口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其中任何一方运行不畅都会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由于人口与物质在城市的集聚速度加快,三者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纳污能力和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发展城市森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发展城市的环境生产。

森林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仅维持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提供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和营养循环及水土保持的自然环境,它是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因此,将森林引入城市,使其加入城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必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自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提出并使用“城市森林”这一名词,以及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以来,城市森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开始对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进行研究,但其发展与建设却很迅速。面对不断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在森林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1994年10月,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等名词统一为“城市森林”,以便指导各城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城市森林学科的建设和应用。

二、城市森林研究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区面积的扩大,我们与森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城市与森林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但是,应该看到城市对森林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城市森林的建设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在大力推进城市森林的建设。但对比国外的城市森林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目前的园林系统生态功能严重不足,城市森林人均数量少,质量不高。树木生长受到城市恶劣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而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的技术和社会行为为主导,生态代谢过程为经络,受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供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理论己被各国城市生态学家所采用。城市森林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生命系统的主体。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森林的参与,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城市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综合症”。“城市人炸”给城市资源环境以很大的压力,工业的发展又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污染,不但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不可能依赖于城市自身净化能力来解决。城市森林具有减少“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和水质、调节碳氧平衡、涵养水源而保障调节城市净水供应、防治水土流失,减免地质灾害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环境的调控器。

在上述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一些林学家,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出发,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城市,提出城市森林的概念,力图在城市市区和城郊发展城市森林,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座落在森林中,利用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来增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能力,调节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城市服务的森林由于其服务目标和森林结构、环境与一般森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独具自身特性的“城市森林”便诞生了。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是在人口基数庞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资金和技术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化进程正面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资源短缺不断扩大和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的压力,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改善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近十年来,城市森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开始受到中央和城市决策者的重视,1994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一林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布局合理的城市森林环境,到200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以上,2050年达到25-50时的行动目标,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意识到: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公益事业,也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发展城市森林己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吴泽民,黄成林.合肥城市森林结构分析研究[m].林业科学,2002,38(4).

[2]周力军.森林与人类[m].2002,(12):16.

[3]陈鑫锋,王雁.森林游憩发展回顾[J].世界林业研究,1999,12(6):32-37.

[4]梁星权.城市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科研的意义篇4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系统观

1.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背景及发展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聚居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后来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汲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方面为最基本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发展前提和脉络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前提有相同或相似出发点,那么我们在研究建筑学的发展时可以找寻他们相关的学科焦点,来更好地研究建筑学。吴良镛院士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建筑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而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建筑学的概念也必须随之扩大,对其做较深入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的学科群,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开阔和完善建筑学的思路。

2.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人居环境时我们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以上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特别需要提出得是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人类创造与建设的人工系统。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中,以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和结合。在任何一个人居环境中,五个系统都综合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当然,这种组合不是概念游戏,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大趋势的掌握和超前的预测。吴先生认为,五种系统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和讨论问题方便,应当看到他们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理论的基础上,吴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就这样,五大系统与五大层次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重要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构架下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对于建筑学的指导意义

广义建筑学提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共同研究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从事环境艺术的创造以及共同从事历史与自然地区的保护和重建,等等。

3.1从宜居城市城市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上来,这种城市形态的建设不是单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综合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优点,摒弃其不足。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宜居城市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应用,需要汲取历史长河点点滴滴的经验加以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符合现实背景和当地民情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西安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应主要解决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社会民生问题。只有系统化有层次的分清楚问题,才能多空间、多维度的清晰我们所面对的棘手问题。

3.1从建筑学习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历史的发展史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

脉络。我们对于建筑的不断认知也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之上,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建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总结做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建筑。分系统、分层次的疏离知识理论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找到各个知识理论的交叉点,细致的总结研究,形成个人的理论系统。

4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展望

世界是整体的,建筑是全面发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人居环境科学需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有全社会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他所涉及的系统观,学会分系统、分层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完善和更加适应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秋元馨.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科研的意义篇5

[关键词]学科群;研究生;培养

21世纪,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研究生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学科群的建设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给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学科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科群是在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物。它是为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科群既包含同类的相互关联的学科体系,也包括学科的建制。狭义的学科群则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这一组学科中包含有若干个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与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内容上互补递进,它往往由在一级学科下发展起来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科组成。

学科群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性。学科群创新性体现在:(1)理念的创新。单一的学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重大理论的突破需要靠强有力的学科联合以及创新,学科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可见,其产生的本身就是创新性的一种体现。(2)崭新的体制。在长期学科分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单一学科模式,其体制性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交叉学科建设则必然会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状态,为新生学科的发展提供沃土。(3)创新思维的源泉。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许多创新性学科论点与方法产生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正因如此,不同知识体系的交叉,可促进大量新兴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事实证明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多位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

2.综合性。综合性学习,是当前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学科群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主要是因为学科群囊括了多门学科以及专业,并通过采各学科之所长,集各学科理论之精华,走综合创新之路。因此,其科研成果往往是各学科精华的综合。其次,在综合性的学习中,通过交流与协作可加深学生对不同学术领域以及多元文化的了解,这些都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发挥学科群中多学科综合效应,凝聚各学科的科研、资源和力量,就可以形成综合实力,组织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

3.协同共生性。学科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协同共生性。这种协同共生性表现在:第一,每个学科的参与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在学科群中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合作的强烈意识,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第二,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学科环,一个学科的发展可以为另一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第三,学科群间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链状关系,而且还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状关系。学科生物网的形成大大丰富了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可见,学科群内部各学科间遵循着协同共生原则,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通过相互合作以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4.优势性。学科群的优势性体现在其将众多的学科分支整合在一起,使各个学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专业资源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单一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在。学科群中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能发挥优势和效能。另外,学科群是通过挖掘各相关学科的优势、特点而整合成的一个群体。因此,在学科群中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性。

正是由于学科群具备以上特征及优势,所以,它成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群建设有益于研究生创新性的培养

1.跨学科课程设置有利于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跨学科课程教学,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广阔的知识面能拓展一个人的思维,能够使人站在更高、更广的领域中思考问题。因此,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能为研究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在专、深、广博的三维空间发展,有利于拓展学术领域,增加学术储备,为跨学科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跨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首先,研究生涉猎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可以突破本学科领域固有的思维模式,易于触发灵感,产生顿悟,从而萌发新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又往往会产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其次,跨学科的研究可以使研究生的思路得以扩展和发散,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使他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以及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解开认识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神秘面纱。

3.跨学科学术交流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准。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可促进研究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以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通过与同行或者不同领域的专家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加强学术交流,能够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总而言之,学科群的学术交流打破了学科间的阻隔,由此产生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4.多学科集成和综合交融的特征,构建了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的环境。首先,学科群所具备的多学科优化集成的基本特征,契合这种环境的建立和条件的生成。因为,在学科群这样的学科建设模式中,多元化的结构形式使其具备了完成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这种模式中可促进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聚集、综合优势向高、深层次发展。因此,具备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功能和孕育知识广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使创新人才培养始终处在学科多维发展的过程之中,处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的冲击和融合之中。其次,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融,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引用,都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这不仅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环境,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为产生新观点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最后,学科群是一个相互协同、共同进步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习与科研有助于培养自己修已善群的品行、公平竞争的意识、奋发向上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

(三)学科群建设给予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

1.解放思想,增强意识。学科群的出现说明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校各部门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大科学的思想,清醒地认识到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制定政策、方针提供多种便利的条件。从研究生自身角度来讲,研究生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应该增强做“通才”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乐于接受不同专业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在知识经济处于主流地位的时代,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应该更贴近时代脉搏,更具有前瞻性,要突出强调科学性、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以适应未来全球经济、科学、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对人才的各种要求。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应该做适时、适当的调整与补充。首先,为提高研究生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除了依照导师的科研方向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外,还要开设一些关于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的必修课,从而引导学生去涉猎新的领域、探索新的知识。其次,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要有跨学科意识。这就必须挖掘各个学科的研究优势,整合原有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以相关学科为基础组建学科群,优化专业结构,实现资源互补,从而促进多学科联合并发挥学科群体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益。

3.提高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建立多学科或多领域的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涉及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因此,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研究生导师仅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原地踏步,仅凭过去那种单向深入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前进领航者的导师,必须要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积极主动地为学科发展开设窗口、安装接口,准确地引进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适时地介绍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需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研究、综合性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攻关能力。另外,在研究生培养上,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还是沿袭了由一名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这种一家之说的传授方式往往会造成研究生视野狭窄、思想局限、知识面单一,从而妨碍了各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因此,应改变单一导师制的做法,逐渐形成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或多位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导师团队。

4.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交流是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启发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提高思维创造能力,丰富学科知识。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综合性学术会议、专题学术讨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涉猎不同的专业或领域,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以便相互探讨,求得更好的发展。

科研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外科手术;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

外科手术室手术患者由于焦虑、恐惧及疼痛等原因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会影响了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已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和谐护患关系,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外科手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外科手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所选110例研究对象根据卫生组织相关诊断标准,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标准,术前检查均排除了感染类疾病和重大器官病变等,术前未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5±1.0)岁;其中20例为妇产科手术,10例为骨外科手术,25例为普外科手术;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2±1.3)岁;其中19例为妇产科手术,12例为骨外科手术,24例为普外科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临床各项生命指标观察等。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人性化护理很多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感,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越是手术临近,这些负面情绪就越严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心声,掌握患者需求,支持和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手术治疗。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与药品[2]。

1.2.2术中人性化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摆放好,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做好保暖工作,安慰鼓励患者。术中,护理人员要熟练的为医生传递手术相关器械与药物,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例如:血压、心率、脉搏等,如有异常就要及时上报医生处理。

1.2.3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取温水和消毒液将患者手术切口的周围血迹擦净,为患者穿好衣裤,轻柔的移动患者,避免和患者切口、管道等处接触。患者在苏醒前,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瞳孔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将患者头朝一侧摆放,可以更好的排出鼻内容物,如有必要行吸痰处理。对患者行为做必要约束,防止患者出现坠床等不良反应[3]。

1.3观察指标以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时发放11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110份,回收率100%,以此观察本次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讨论

外科手术可以成功的救治患者,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大多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术中应激反应加重,使患者恢复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人性化护理适应现代健康护理的需求,能够以患者作为中心,开展整体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新模式,把现代医学理念作为护理指导,更尊重患者的隐私与人格,使患者可以得到舒适的护理,减少不适感。外科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本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4]。可见,外科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人性化护理重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情绪的满意感与舒适感,手术室护理时,很多患者对手术都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严格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等阶段。术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熟悉手术的过程与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手术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术中,护理人员加强监护,避免术中发生意外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监视护理,对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指标进行监测。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关怀,以此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关随访,对外科手术患者要做好3d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了患者精神状态、手术切口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人性化护理理论的学习和护理操作水平的培训,才能更好的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为患者解答疑问,疏导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

总之,外科手术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手术更顺利完成,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凤玲.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120-121.

[2]张勤,张铭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113-114.

[3]张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32):7321.

科研的意义篇7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医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11-02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教学”和“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两翼,国内诸多学校汲取两方面的精华,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将教学和科研融合于学生培养。本文将在介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1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起源

美国和英国等欧美国家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其做为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按英文来源也可翻译为“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URop)。追溯根源,URop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1865年,威廉・罗杰斯在创办mtt时将教育方针确定为:培养与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mtt一直秉承这一理念,重视为本科生的教育中提供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1965年,负责本科教学的马格利特・麦克维加总结mit教育理念和辉煌成绩,提出为本科生提供URop,旨在让本科生入学后,尽早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充分发展其潜在的创造力[1]。美国教育学者欧内斯特・博耶199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下简称《蓝图》[2]。《蓝图》中详细阐述URop和mit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出成就;研究型大学不能将自身的价值限定于教师高深的科学研究而忽视本科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应与教学相结合。在mit提出URop时,哈弗和剑桥等著名研究性大学也在本科教育阶段为本科生提供多种形式参与科研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URop已经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概括而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科研型大学;学生角度而言,个人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施教角度而言,引导学生探索比传播知识更重要;教育管理角度而言,教学活动要与科研学术相结合。

2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开展情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起步较晚:1996年,清华大学启动“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sresearchtraining,SRt);1998年浙江大学建立“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trainprogram,SRtp);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提出“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researchprogram,URp)[3]。上述国内重点大学引入了主旨和组织形式上与URop相同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由大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活动资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2000年后,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从研究型大学,进入到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甚至部分专科和职业教育学校[4]。但在活动的主旨和组织形式上有变化:在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强调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除学校制定计划外,更多以院系或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设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出现。概括而言,与国外和国内重点大学的URop相比较,地方大学、教学型院校更重视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能提高创新意识,积累一定实验技术和方法,同时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但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不同,医学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即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属性[5]。医学主要探讨生命、健康、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客观规律,临床医学则采用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将医学理论研究转化为疾病诊疗的实践。因此,以自然科学规律和科学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具有典型的自然科学属性。人类对医学的探索始于5000年前,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医学阶段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知识更新迅速,形成丰富的分支学科。近30年来,医学发展呈现广泛的学科交叉和生物医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趋势。新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学教育要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仅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

从事医学事业的主题、被服务的对象均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医学诊疗服务也隶属于社会服务体系中。因此,医学具有明确的社会医学属性,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将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列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素质内涵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的能力和素质多方面要求。就医学的社会属性而言,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求人要发挥创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适应诊疗过程中人和事务对应的社会关系。包括新的医疗管理制度,所涉及伦理、法律和经济等规则的变化。此外,优秀医学人才的素质还包括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力;稳定的心里素质和坚韧的性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本质而言,综合素质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固定的课程学习能解决知识传授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4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教育资源有限,人才培养数量增加,如何提高人才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倍受关注[6]。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本科生参与科研,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从科研选题、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判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科研选题的题目和完成过程具有异质性,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有充分的空间发展;第四,小组合作解决困难的过程,促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人文素质往往也在科研训练中得到集中锻炼。

尽管URop进入地方院校,演变为各种形式而出现。纵观其发展和演变,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均保留其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潜力。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amesRKillian.theeducationofaCollegepresident:amemoir.Boston[m].mitpress,1984:175.

[2]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

[3]刘炳,尚航.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制度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2:95-98.

[4]文衍宣,吕小艳,龙云飞.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2:38-41.

科研的意义篇8

1.城市森林建设源于环境污染

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两大矛盾日益突出。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生态文化消费需求与城市灰色建筑不断增加,绿色空间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而森林因具有抵御风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供游憩等功能,为都市中被恶劣环境所困扰的人们所日益迫切地呼唤着。

2.城市森林建设源于人们对优美、健康人居环境的追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和方便的同时也远离了自然。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而浓郁的森林、树木及所有绿色植物构成的绿色环境,是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所。

3.城市森林建设源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物质、人口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其中任何一方运行不畅都会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由于人口与物质在城市的集聚速度加快,三者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纳污能力和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发展城市森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发展城市的环境生产。

森林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仅维持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提供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和营养循环及水土保持的自然环境,它是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因此,将森林引入城市,使其加入城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必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自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提出并使用“城市森林”这一名词,以及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以来,城市森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开始对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进行研究,但其发展与建设却很迅速。面对不断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在森林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1994年10月,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等名词统一为“城市森林”,以便指导各城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城市森林学科的建设和应用。

二、城市森林研究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园林系统生态功能严重不足,城市森林人均数量少,质量不高。树木生长受到城市恶劣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而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的技术和社会行为为主导,生态代谢过程为经络,受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供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理论己被各国城市生态学家所采用。城市森林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生命系统的主体。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森林的参与,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城市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综合症”。“城市人炸”给城市资源环境以很大的压力,工业的发展又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污染,不但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不可能依赖于城市自身净化能力来解决。城市森林具有减少“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和水质、调节碳氧平衡、涵养水源而保障调节城市净水供应、防治水土流失,减免地质灾害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环境的调控器。

科研的意义篇9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视角入手,深入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很好。[1]但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资源、水平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在确定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们必须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这对于指导我们建设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多功能组织,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稳定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一,高校和谐稳定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高校应该也必须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2]和谐校园建设好了,就能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现实问题。其本科办学时间短,正处在转型期,发展、建设、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十一五”时期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在科学发展中加以解决。

二、新建本科院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建本科院校人际关系不够和谐。一是师生之间存在不和谐现象。有些教师不善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板着面孔,不爱与学生接触,特别是面对“问题学生”如考试作弊、逃课、打架等现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极易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大部分教师住在校外,这在客观上也给师生沟通和交流带来不便。二是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带来领导干部之间、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教师相互之间的不和谐。[3]新建本科院校在提升内涵、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实行了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这些机制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部分教师对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团队意识,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教职工不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在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行政效率。

2.办学资源短缺影响校园和谐。一是“资金瓶颈”对和谐校园建设产生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和老本科院校相比,在基础设施、师资、生源等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竞争优势,学校必须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和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提高,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新建本科院校多为地方性院校,属于“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除少数以省管为主外,大部分由地级市主办。对于财政薄弱的地级市,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处于弱势地位,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经费投入差别很大。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不得不通过贷款来搞建设。目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的经费收入在维持日常运转和偿还到期贷款利息之余,无法满足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加之办学成本的提高、学校债务余额大,部分学生欠缴学费,使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的“资金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二是师资不足对和谐校园建设产生影响。近年来,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师资、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离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1)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偏弱。由于多数教师长期从事专科教育,科研能力弱,知识老化,学术视野较窄,很难胜任本科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2)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学科专业的调整不相适应。引进的人才不能围绕学校的发展进行,部分院校不顾学科发展的需要,片面追求数量指标,唯高学历、高职称是求。同时,在对教师的知识更新、进修培训时,教师修读学位的随意性增大,忽视了知识结构和学科专业的调整需要,造成教学资源的短缺,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转贴于

3.“人治”意识和官本位管理模式影响校园和谐。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规划、扶植下而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自主权小,受到的束缚和制约较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因为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行政机关的工作模式和作风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管理人员。如,不少部门和管理人员仍以行政领导意志和指令为准则,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的痕迹,还没有形成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突出表现为:一些部门文牍主义严重,文山会海,师生投入过多的精力应付各种检查、汇报、总结等,教师集中教学和学生专心学习的时间常常难以自控。在学校内部,由于学校长期处于专科层次,学术力量大大小于行政力量,学校惯于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决策,忽视民主管理和专家治校,学生群体缺乏利益代表参与学校管理。

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也加强了人性化的因素,但和谐校园建设还更应注重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实践和贯彻落实,唯有上下左右沟通的渠道畅通,才能得到师生更多的认同,提高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三、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1.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加强校务公开建设,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尊重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其他民主权利,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并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使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接受或参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2.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校园中人与人的和谐,还表现在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广大师生员工之间的互相尊重、融洽相处。在校园内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校园中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建立和发展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氛围。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就步履艰难。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4]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二是要明确角色定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管理人员要既管理又育人,后勤人员则要既服务又育人;要关心、爱护、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贫困学生帮扶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关心毕业生就业,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类服务;要有意识地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是要注重自身修养,打造和谐教职工关系。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后勤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态度,主动为师生服务;教师要理解和支持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彼此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教师之间也要以诚相待、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努力构建文明、诚信、祥和、向上的同事关系,把校园建成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

3.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一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级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市委、市政府要政策、求支持,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遴选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加大对学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挖掘办学潜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促进。二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更加主动地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在服务中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应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校友会、成立董事会等形式,广泛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金组织以及海内外校友等提供资助、捐款,筹措办学经费和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李志宏,杨婧.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与教学评估[C].新见本科院校发展理念与特色,2008(6).

[2]田建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1):3.

科研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部分,也正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涉及较少而需要加强的,与此同时,这些文件的精神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教育模式的大胆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使得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跳出单一知识层面,逐渐向综合性人才迈进。因此,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施应用型教育已经成为适应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感性认识,并且深度也还不够,仅仅是进行了一些初级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应的培育机制和长效机制。因此,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宗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采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无论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来讲,还是从学校的专业人才方案及目标来讲,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研究目标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综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的现实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能力,增强从业竞争力。通过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探索并解决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与教学的途径以及方式方法,通过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如何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推广核心能力理念,增强核心能力意识,培养学生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时所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建立核心能力培养特有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如何改革学科性教学惯用的注入式、启发式等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核心能力培养的培训中,创新适应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三、研究意义

(一)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处在第三产业生产链基础环节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和新的标准要求,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核心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实务型,既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又要具有服务、管理、营销、策划、沟通、合作、应变等的实务技能。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有利于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虽然比较符合教育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些年来,有些学校探索着进行了meS教学和一体化教学,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尝试,但三段式课程模式整体框架仍未能被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侧重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岗位需求构建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有利于更好的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及价值取向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其中基础核心能力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立足之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态势过渡到大众教育态势,而在大众化教育态势下,出现了就业难的严峻就业形势,不利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众多高等院校的合并与升格,许多专科和高等职业院校,则在完成“专升本”目标后,纷纷朝着学术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自然就放到了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如果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都只顾朝“高层次”发展,不注重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准确定位,必然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脱节。本科教育除了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培养少数精英的职能之外,还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能够适应岗位不断变换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在于要求培养对象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和理论系统,而在于培养能力。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能够提高不断适应新的岗位而应对高就业压力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人士就业的软能力,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核心理念,有利于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即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体系教学转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面对当前的高就业压力,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其本科层次教育的职业导向是指以追求实用性,并以其职业适应能力为体现特征。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能够根据各旅游企业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素质和技能的需求,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即核心能力的素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模式教学,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就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是一种创新。我们有必要以职业导向的眼光对“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重新认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五)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应该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创新教学计划,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及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让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实践并且顺利就业,营造就业环境体验就业岗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适合企事业用人要求和高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正确之路。培育职业核心能力,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学生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既接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接受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育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改革体系,对于构建复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总结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经济特点、教学资源各不相同,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及人才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解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支持下,推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地方性应用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健.本科旅游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0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与必然趋势[oL].http://.cn.

[3]杜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11-114.

[4]张培茵,孙琦,石长波.旅游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旅游学刊,2006(S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