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8:47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1

来到尧治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条幅:过去靠精神,现在靠发展,未来靠文化。固然,条幅中的有些提法还可以商榷,但其透露出的文化意识、弘扬的文化情怀、彰显的文化态度,是令人钦佩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世界性的发展潮流,那就是文化地位和作用在全球的凸显。这在某种程度上有效诠释了尧治河村之所以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既保留了绿水青山,又赚得了金山银山,成为大山里幸福村的典范。在尧治河村的参观考察中,我们被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尧文化在尧治河村的保护、传承和复兴所深深折服,被传统文化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价值所打动。

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越发意识到“我是谁”的重要。在尧治河村参观“农耕博物馆”时,我们对其所展示的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对其所彰显的地方文化自豪感所感动,深刻体会到尧治河人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事实上,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眷顾,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成为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众的文化认同基础,越来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现代中国人的底色。近年来,有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新农村,有着青山绿水的新农村,不仅留住了“乡愁”,使“美丽中国”染上中华文化特有的色彩,还丰富了现代性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只有历经时代风云的激荡锤炼和文化洗礼的精神凝聚,才能托起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高地。环顾全球,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则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还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从而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并通过一系列无愧于历史和世界的辉煌的文化经典展示出来,更经由百姓日常的点滴细节得以传承。如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家风的传承和家谱的续写,以及乡贤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发挥等。

当然,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文化传承要讲究方法。所谓“古为今用”,这需要眼光和视野及其高远的洞察力,更需要所倡导的基于现代立场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尧治河村的发展实践再次表明。传统文化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在尧治河村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并未成为“过去”,它也不是静态的“博物馆”式存在,而是日渐成为我们健全机体的灵魂和血肉,从而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地基,不断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内涵。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2

(一)乡村文化价值的历史变迁乡村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乡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伦理道德规范,维系和保证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主张具有凝固性、传承性、稳定性等特征,认同度更高,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出现何种分裂,造成哪样的混乱,总是能够以不同的形态继续存活在普通农民中间,发挥着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3]传统乡村文化维系着乡村的稳定,保持着自身的特殊性。但随着现代性的推进,文化冲突的加剧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开始面临着裂变及价值重建的问题。一般来说,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是近代以来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洋务派最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随后又掀起了“立西学”、“破中学”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破除传统中国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紧接着“”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第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文化的重新改造和价值引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乡村中存在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过去乡村存在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封建落后思想得到了遏制和清除。第三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的价值困境。随着改革深入到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农民安土重迁的价值理念开始发生动摇。经济的发展助长了农民追求物质、谋求物质享受的需求。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道德渐渐被边缘化,拜金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不良价值理念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农民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约束在渐渐失效。乡村由“熟人社会”渐渐走向了“半熟人”社会。

(二)乡村文化价值当下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乡村文化价值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价值、吸收先进价值理念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挑战。1.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使得乡村文化价值逐渐异化。现代性的步伐在不断推进,现代性的最主要特征是政治法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不可避免,每一个传统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与传统有着难以割舍而又不得不割舍的情愫。在与传统割裂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产生。世界各国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那些应对现代性与传统割裂不力的国家称为“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样,在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影响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变迁也不可避免。经济市场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丰富的物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所需。一般而言,物质文化的发展总是领先于精神文化的进步,于是在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主导的情况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滞后与物质的高速发展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摩擦。传统乡村文化价值中的“无为和谐”、“崇德尚义”等价值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正在兴起。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2.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范。伦理本位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是维系乡村稳定和人际和谐的基本价值规范。以血缘和亲族为基本单位的乡村团体,构成了乡村伦理的基本单位。乡村的一切价值规范和生活理念,都围绕着这个基本的单位运转。以“波纹宗亲网”为主要特点的乡村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使得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着父慈子孝、邻里团结、长幼有序、崇德尚义等伦理规范。传统乡村主要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包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传统农村那种相对独立、相对安宁的生活开始被打破。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一方面给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理念。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城镇化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过去那种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担忧。城镇化加剧了农民对失去土地之后生活的担忧,于是围绕土地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规范开始失效,农民与基层政府的矛盾、与邻里的矛盾、甚至与家人的矛盾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那种祥和安定、长幼有序、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各种物质诱惑的冲击和利益追逐的撼动[5-6]。3.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中最明显、也最令人深思的便是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和态度。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追求GDp高增长的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乡村平和、宁静而干净的环境是一个灾难。我国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着高投入、低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靠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学者对沿海一带的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表明,乡镇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是过去一百年来所造成污染的数百倍甚至更多。美丽宁静的村庄被浓浓的黑烟和巨大的烟囱所笼罩,被污染了的土地导致了农业的减产,农业生产的成本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了农民的生活成本,农民从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农民开始抛弃土地,逃离家园,向城市涌进。环境的恶化助长了疾病的产生,全球每年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人口患病和死亡的人数在增加,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使得传统那种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和节用爱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被忽视,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发生[7]。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向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乡村文化群体中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引导,是实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破除现代性的魔咒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就是要立足时代精神和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鉴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性的融合,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融合,可以实现科学真理、正确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改变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落后思想。从文化思想上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做到既不迷恋传统,纠结过去,也不透支未来,割裂传统。在现代性的浪潮下,既能很好地保持优秀的传统道德,又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不保守、不封闭,破除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魔咒。真正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与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乡村文化价值将会朝着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8]。

(二)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乡村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乡村的发展关乎国运,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性的推进,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乡村文化出现了逐渐异化的趋向,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乡村文化正在挤占传统道德伦理的阵地。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民价值观念的混乱,出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理想信念的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农民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要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进步,也包括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农村与城市的复兴,是文明与经济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到农民的生活,就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实现和谐乡村,生活安逸,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求。和谐的乡村理应是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祥和的,而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理应是天人谐和、节用爱物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追求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必须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入手,从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领域入手,增强信心,塑造理想。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精神塑建

[作者简介]李晓明(1964―),男,法学博士,贺州学院副教授,广西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主任,“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民族政策、民族文化与民族乡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广西贺州542800)

本文为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岭走廊瑶族手抄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YJa85002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桂东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编号:08BZS002)研究成果。

一、再造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农民既是广大农村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有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社会工程。作为农村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主体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否把少数民族农民作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关系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为什么人建设”与“靠什么人建设”的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也从来就不是靠什么人“恩赐”的,是少数民族群众自己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无疑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缺乏了解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族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没有擦去笼罩在民族民间文化外表的尘埃,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创造上,广大农民成为了旁观者和局外人,甚至被“边缘化”。广大农民所应具有的农村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不仅造成了农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和根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肯定了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肯定了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享受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3]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再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首先,要从培育少数民族农民重归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尊重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发挥他们的文化首创精神,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参与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发展和展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觉”。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扫盲教育、职业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素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创造和享受乡村和谐文化的能力。三是继续努力开展农村保健常识和生态环境教育,保护和发展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文明素质。四是积极宣传、引导和扶持民族民间自主自发的传统文化活动。倡导由少数民族群众在自己生活的乡村沃土中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素材,用他们自己的情感、表现方式和本民族风情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焕发他们传承创新本民族特色文化的激情活力。

二、重塑民族地区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

从民族地区乡村这一具体空间场域来看,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生活意义内含着乡土文化的价值,乡土文化的价值体现着乡村生活的意义。乡村生活是乡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赋予乡村生活以规则、价值和意义,并在乡村日常生活中传承、延续和发展。在近百年来的各种乡村改造运动中,乡村的形象被描述为原始、愚昧、落后、麻木、丑陋和肮脏,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了国家现代化追求中的绊脚石和累赘。社会主流话语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蔑视与排斥,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被卷入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也深受城市价值观的影响。乡村似乎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的沦陷之地。对乡村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被轻视和抛弃,而代之以金钱拜物教文化的泛滥和肆虐。“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4]市场和资本的逻辑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泛滥。货币成为衡量一切价值和意义的惟一标准。乡村生活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其文化自我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西部乡村问题层出不穷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的被消解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被抽空。要解决当今中国的乡村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乡村的问题,最根本的也是最关键的策略在于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乡土文化的价值。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改革。九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对我国乡村教育提出的警告至今仍振聋发聩。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选”今天,我们在号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候,不能丢失了“面向乡村”、“面向生活”、“面向事实”和“面向人”这些最本质的要求。乡村社会的教育理想与期望更不能长期被漠视。不能把乡村教育变成了与乡村无关的教育。乡村教育不能仅仅以“升学”为惟一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更不能把乡村教育办成让农村孩子“逃离乡村”的教育。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师资素质和待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联系,增加民族乡土知识在校本课程中的比重,让少数民族乡村青少年能够理解和认识乡村生活的意义与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热爱乡村,关心民族发展,具有改造乡村的理想与本领。

二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必须清除计划经济体制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文化建构”藩篱,矫正城市偏向的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倾斜政策,强化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投入、扶持和引导,树立优先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理念。各级决策部门应重新反思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乡村生活的意义。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民族传统乡村生活所孕育和表达着的节俭、简朴、适度、环保,善良、淳朴、仁爱、诚信、正直、恭敬、平和、互助、勤劳、俭朴、实干,热爱生命、热爱土地、热爱大自然等优秀品质,营造尊重乡村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良好舆论氛围,重建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是以“乡风文明”作为乡村生活的价值导向。所谓乡风是指一个乡村的风土、人情、风俗、风尚、习气等,也是乡村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习惯性观念和行为方式。乡风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并具有广泛性、沉积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乡风对乡村民众的心理构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并对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乡风是否文明是村落文化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重建乡村精神家园,形成祟尚文明、祟尚科学、健康进步、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的乡风,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还可以引导乡村生活的价值追求,丰富和彰显乡村生活的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要积极挖掘、整理、传承和开发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乡土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并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彰显民族村寨乡土文化的价值,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民族民间乡土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亲和力,是凝聚民族成员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文化源泉。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精神凝聚功能、行为约束功能、审美陶冶功能、文化认同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使全体村民养成自觉遵守村庄内部各项村规民约、伦理规范和文明守则的良好习惯,形成热爱家乡村寨、平等待人、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互助和谐、充满活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新风尚,自觉摒弃腐朽落后和带有明显封建迷信色彩的文化,塑造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

三、激活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内生力

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说,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并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是第一位的原因。外部矛盾只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任何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例外,其发展动力也是来自于民族文化内部的矛盾性。

所谓乡村和谐文化内生力,是指乡土文化和乡土智慧的自我觉醒,村民文化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焕发,是村民乡土文化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展现,也是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智慧与经验的传承、转换和创新。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外因”的重要作用,如加强政府引导、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对乡村的文化建设支持、送科技下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等,更要注重民族地区文化和谐发展内在动力的激活,充分发挥“内因”这一变化根据的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积极性的发挥,任何“外因”的作用都难以起到预期的建设效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发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自觉投身于本民族本村寨的和谐文化建设,并成为其主力和主体,激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间蕴藏着的巨大的文化创造力。一旦广大群众被动员起来,他们不仅能成为埋葬旧文化的能手,也会成为创造和谐新文化的生力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激活少数民族农村文化的内生力,充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才能顺利实现建设乡村和谐文化的目标。首先,要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宽松的舆论氛围和思想条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少数民族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又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乡村文化。其次,要唤醒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民族地区培养自己的文化人才。文化建设主体的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的基础。应积极引导民族文化建设主体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地位,让他们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上获得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文化建设行动上获得自信心与自觉意识;消除他们在对待民族文化上的自卑心,唤醒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从而主动参与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让他们真正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宣传者和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第三,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权益为核心,以繁荣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为目的,遵循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民间信仰习俗,广泛开展既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少数民族实际和群众需要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利用文化活动这一载体,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参与的实践中亲身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和谐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增加对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村寨的凝聚力,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10-26.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4

关键词:河南省;乡村旅游;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80611002

2000年以来,随着河南省的城市化不断加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观光农业兴起及各城市郊区景点开发力度加大,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到郊外进行以体验郊野风光、农事活动、民风民俗、乡村美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而以接待休闲度假旅游者为主要对象的各类度假村、山庄、农舍的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旅游部门在乡村旅游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成立了河南省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及管理工作办公室,在制定标准、提供指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河南省旅游部门还围绕环城游憩建设,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郊区景区开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地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评析

(一)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大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含盆地)三种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旅游局评比的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当中,河南省的农业高新科技园、新乡县七里营刘庄、许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等12家单位名列其中。河南省是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内涵。在河南省,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点中,基本上具有乡土气息浓厚,乡民风气纯朴以及历史文化悠久等特点。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析

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确定的风景资源分类体系,按照性状分类、指标控制、包容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自然资源的欣赏价值和人文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河南省面积较为广阔,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笔者根据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现场资源的调查、踏勘,整理出较有价值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共计10处。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求,结合河南省具体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选择相应层次的相关指标对河南省典型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分和分级。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特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

根据资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资源等级;特级资源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资源;五级资源是指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的资源;四级资源是指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级吸引力的资源;三级资源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的资源;二级资源是指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的资源。一级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基本吸引力的资源。

1、评价方法

由于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较为繁杂,这里仅从乡村休闲度假地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评价。由于乡村度假地的评价要素和评价体系各不相同,有各自特定的评价标准,因此,应针对评价目标选择反映其特征的相关要素指标。

2、评价体系

(1)评价标准

表1为度假设施的评价因素表,根据表中各因子加权比较分析,以此得出河南省的各类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得分。

表1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以上评价系统的分级标准均为:

总得权重数乘以100为其分数,满分100分。

特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值域在≥90,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资源。

五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80-89之间,各要素接近理想状态,风景价值高,属于应优先和重点开发的精华景点。

四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70-79之间,风景价值尚可,值得重点开发。

三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60-69之间,风景价值一般,某些要素有缺陷,但仍具有一定的风景开发条件。

得分低于60分的暂不分级,以/表示。这类资源某些自然风景要素有严重缺陷,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或目前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

(2)评价结果

表2是对河南省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地资源的具体评价。

表2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地评价分值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选取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度假地在评价中的得分均比较高。其中,五级乡村旅游资源有一个,四级乡村旅游资源有六个,三级乡村旅游资源有三个。这说明,至少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比较多。

二、河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虽然从资源评价中,我们了解到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在开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整体水平不高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较为单一,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总体开发程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景区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开发资金不足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不足。尽管政府也投入了一定的发展资金,但仍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水平不够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好、观赏价值高,重点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有些旅游项目因管理不当,造成乡村景观的破坏。

(四)资源保护不够

在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统一协调的开发建设规划,已经出现部分乡村景观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破坏森林植被,以及建筑设施与自然生态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有些旅游点缺乏环卫设施,管理者和游人环保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受眼前的、片面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部分旅游者对文物涂抹刻画和随意丢弃废弃物,其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和环境的破坏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五)宣传力度不够

“酒香也怕巷子深”,河南省诸多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直鲜为人知。主要表现为:一是整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很少出现在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欢乐节、展销会上进行集体宣传,其它形式的宣传也很少。单独印制的宣传资料不多,内容也不够丰富,对外宣传不利。二是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如各种山庄、俱乐部等。另外,宣传促销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河南省旅游的宣传力度。

三、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针对河南省目前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考虑到河南省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以及旅游发展历史,我们认为河南省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优势产品以外,还应通过整体规划、全盘协调,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塑造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总体形象。具体而言:

(一)整合优势资源,确保协调发展

在旅游规划的总体指导下,一方面整合现有旅游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通过培育龙头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挖掘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打力度,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二)加强营销策划,塑造总体形象

加强河南省乡村旅游总体形象的塑造、宣传,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市场知名度。通过精心论证,尽快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总体形象。通过积极主办、参与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欢乐节、展销会,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进行整体宣传。对于新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应该列为重点宣传项目,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和网上宣传,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优势产品,促进产品开发

继续加强对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传统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强化其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考虑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产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新产品开发,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是提高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既增加河南省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又强化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河南省旅游的吸引力。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不明智、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通过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有关当事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减少这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措施。特别是乡村拥有很纯朴的气息,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很难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

(五)广泛吸纳资金,合理妥善使用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六)抓好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牵涉面广、环节众多,抓好行业管理,尤为重要。制定和完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庄军.旅游投资环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2]庄军.旅游文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5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强劲发展,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融合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旅游业与会展业同属于新兴产业,其性质相近,都具有周边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旅游产业与会展业相结合,自然而然就衍生出种类丰富的旅游节事产品。其中有一些乡村地区以具有农业特色的瓜果蔬菜为依托,通过举办乡村节事活动来充分展示乡村地方特色与产业特色。乡村节事活动依托农村产业文化,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和竞争力,成为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比于大型节事活动,乡村节事活动种类繁多,大多在偏离城市的郊区附近举行,目的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参与,增强举办地的品牌影响力。然而,乡村节事活动的现实状况却与发展预期相距甚远。

(一)我国乡村的节事活动种类和数量繁多,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成都及周边区市县呈现出“月月有活动,县县(市)有节庆”的景象,但是其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效应。

(三)产品主题单一,缺少当地文化内涵。

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节事组织者或者举办者对生产导向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市场导向,因此节事组织者往往会忽略潜在游客的需求与欲望。这通常导致的结果就是节事产品与游客的期望不相匹配,游客对节事活动的感知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这也说明,抓住市场导向是决胜节事活动的关键因素,所以深入探究游客的期望、感知价值及其内在联系是尤为必要的。本文以都江堰猕猴桃节为例,基于游客感知与期望的视角,对游客的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节庆活动以及乡村节庆活动

节事(节庆)活动是节日、特殊事件的统称,含有“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体育赛事、产品展销、会议交流”等多方面的含义。国外学者对节事活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对节事概念的定义、发展的历程、节事活动的影响及评价研究等方面。国内有关节事活动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简直令人惊奇”。学者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节事产业与管理”和“节事旅游”这两大类,研究大多建立在对某城市具体的节事活动案例分析基础之上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化慢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让有关节事活动的理论框架体系和学术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张涛,贾华生通过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式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节事消费者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机制。

与大型的城市节事相比,乡村活动节事有着举办历史悠久、举办主题集中的特点,但是对于理论体系相对成熟的城市节事研究相比,乡村节事研究开展较晚。国内对乡村节事活动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发展态势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影响研究等。戴林琳选取城市节事研究为参照与乡村节事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乡村节事的发展态势以及发展动因。朴松爱、袁瓷等对乡村节事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当前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中出现的主题雷同、缺少文化内涵、基础建设滞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戴林琳、盖世杰采取节事对居民影响的感知数据来阐述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对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影响差异。

(二)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节庆活动

近年来,运用于服务质量、旅游体验等研究领域中的感知价值理论逐渐运用在节事活动中。Gursoy提出了获取价值与交换价值的顾客二维体验价值量表,通过实证分析节庆旅游者的体验并验证了价值量表适用于节庆旅游者。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基于游客的角度将感知价值运用在节事活动中以此来发掘游客的需求、满意度、忠诚度与感知价值之间的联系。赵现红将感知价值分为五个维度,以游客体验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节事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最终可分为享乐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层面,其中享乐价值与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成正相关,都有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实用价值与满意度成正相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重游意愿无显著影响。张涛,贾生华通过构建节事感知价值的形成式测度量表发现节事旅游者感知价值具有六个维度:便利价值、服务价值、感知价格、美感价值、玩乐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感知价格为负向维度,与感知价值成负相关,其余均为正向维度,正向维度越高则感知价值越高。马凌和保继刚通过对国外感知价值理论的修正界定出本土化的感知价值维度并发现不同的感知价值维度都对游客满意度有一定影响。因相关的感知价值量表主要是根据西方的理论与文化背景开发的,根据文化的差异以及理解内涵的不一致,有必要切合实际环境进行改善。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对节事活动的研究类型呈多样化发展,研究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小型节事活动受关注的程度普遍较低,关于游客对乡村节事活动的期望与感知的定量研究比较少。而探究当地游客对乡村节事活动的期望、感知价值以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提升乡村节事活动的举办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结合以上三点发现,本文以都江堰猕猴桃节为案例,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价值维度,为乡村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介绍

都江堰国际猕猴桃节始于2007年,活动时间从9月持续到12月,会场均设置在都江堰向峨乡、玉堂镇以及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都江堰猕猴桃对外销售量占全国外销量的70%,销售地包括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峨乡2000亩猕猴桃基地更是全国第一个获得RURepGap和CHinaGap“双认证”的农产品基地。都江堰猕猴桃的产业规模为发展猕猴桃节提供了基础,但就是在这种优势环境下,猕猴桃节却存在着知名度却并不大、参与人数较少、游客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它适合作为乡村节事活动研究的案例,去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同时也为发掘猕猴桃节产品价值、提升产品内涵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

本文参考马凌和保继刚在感知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的研究,借鉴他们测量游客感知的七个测量维度,并根据本研究自身特殊性对七个测量维度的具体指标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形成适合本研究项目的测量维度。在2015年9月上旬对都江堰向峨乡和胥家镇猕猴桃基地进行了考察,做了预调研,并结合专家意见,修正了关于乡村节事活动中游客的感知价值测量量表,使问卷更加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问卷总体调查分为线上调查与线下调查两个部分。线上调查主要目的是测量潜在游客对都江堰猕猴桃节的期望水平。线下调查是测量在节事活动期间实地体验的游客感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和主体问卷。线上的主体问卷是参考感知价值量表的7个维度对未参加都江堰猕猴桃节的潜在游客的期望进行测量。潜在游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线下的主体问卷是借鉴修正后的感知价值量表对实地体验的游客进行感知的测量。感知价值测项包括7个维度,共计35个指标,这7个维度主要包括:文化认知价值、经济便利价值、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服务价值、享乐价值、情景价值。而每个维度下面的测量项目又分为5个指标,所以总计35个指标。

线上与线下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用1、2、3、4、5分别代表从“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同意”5种态度积极程度等级,表示游客的期望与感知价值水平从低到高的变化程度。

2、调研方案的设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进行。线上主要通过问卷星问卷,线下实地调查的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2015年8月到10月。线上主要测量游客对都江堰猕猴桃节总体期望水平。线下则主要针对节事期间游客的感知测量。为了保证抽样效果更加理想,原则上样本量应为变量的5倍,因此本次线上线下抽样均控制在160以上。

本研究运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利用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媒体邀请人们填写问卷。通过前期预调研,了解到参与节事活动的目标群体大多是省内本地人,其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青年、中年两个阶段,所以本研究有意控制线上问卷的发放对象。问卷填写对象基本控制在省内,省外的调查问卷数量较少,其中学生群体属于属青年人群,因此针对学生发放的问卷较多。自2015年8月到9月间共回收线上问卷213份,有效问卷共计184份,有效率为86.4%。线下的问卷调查集中在2015年9月19-24日进行,调查地点主要在向峨乡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特色街区、向峨乡猕猴桃基地,都江堰胥家镇猕猴桃产业基地等。线下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共有225份,回收的有效问卷有219份,有效率为97.3%,本次调查将问卷结果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并全部导入到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

1、信度、效度分析

对问卷的35个测量项目归类到各自的维度,利用spss22求出每个维度的Kmo值分别为:文化认知价值0.92、经济便利价值0.908、功能价值0.809、社交价值0.788、服务价值0.95、享乐价值0.921、情景价值0.909。其中文化认知价值、经济便利价值、服务价值、享乐价值、情景价值的Kmo值均大于0.9,学者DeVellis(1991)认为,Kmo值在0.60~0.65(最好不要);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这说明文化认知价值、经济便利价值、功能价值、服务价值、享乐价值、情景价值具有非常好的信度。社交价值的Kmo值为0.788,介于0.70~0.80,具有相当好的信度,说明可以分别对每个维度做因子分析。整体量表的Kmo值为0.975大于0.9,具有非常好的信度,说明也适合做因子分析。

2、描述性统计分析

(1)期望价值样本基本情况

从期望价值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潜在游客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左右,占问卷总体数量的71.9%;省内游客占92.4%;游客职业分布中学生比例最大,公司员工;中等收入旅游者比例较多,旅游者学历普遍较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61%。

(2)感知价值样本基本情况

在都江堰猕猴桃节期间,从感知价值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实地游客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20-30岁左右的居多,占问卷总体数量的37.2%,可见乡村节事活动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年轻化的。从客源地分布观察中了解到,参与的游客大多数是本地人,来自省外的游客只有9.4%,因此都江堰猕猴桃节在省内或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是太高,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游客职业分布中农民比例最大,其次是学生。在收入方面,参与猕猴桃节的游客大部分都属于中等收入家庭,这部分群体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和多余的资金参加一些其他的休闲活动,可以以此来作为乡村节事活动中交易的价格定位的参考。

3、因子分析

通过SpSS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方差解释贡献率、碎石图来确定因子的数目,从最终因子的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7个因子的累积了72.963%的贡献率。来自美国的市场营销学者malhotra认为累积方差解释贡献率最好在60%以上,而本量表达到了72%,因此此项研究中的35个测量项目能较好地解释本研究的7个价值维度。

克朗巴哈系数是测量两标间各题项间内在一致性的常用检验方法,通过SpSS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量表35个测量项目的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alpha值为0.975,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本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可靠性。通过SpSS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结果Kmo的值为0.935,该值大于0.8,说明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最后35个测量项目较好地收敛到了对应各自的维度内,因此,该量表具有可靠的效度。

(1)期望实证研究

对七个维度期望价值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发现其Kmo值为0.913,具有非常好的信度,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值小于0.001,说明各个维度间的期望价值差异性显著,从SpSS中解释的总方差来看,七个价值维度中,、只有第一个维度文化认知价值的特征值超过了1,其余成分都没有达到或者超过1,并且文化认知价值的累积方差达到了73%,因此可以认为文化认知价值相比于其他6个价值维度有最高的影响力,游客在乡村节事活动中更关注文化认知价值。

(2)感知实证研究

用SpSS对游客实际感知体验的七个维度做主成分因子分析,总的Kmo值为0.906该值大于0.8,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对游客的实际感知进行因子分析时,仍然是第一个文化认知价值的特征值超过了1,其余成分都没有达到或者超过1,其累积方差达到了78%,说明在实际节事活动中,游客重视文化认知价值程度很高,其他六个价值价值维度的影响并不高,这说明游客对节事活动的期望和实际感知存在较大差异,节事组织者可以主要针对文化认知价值对游客实际感知到的不足之处做出改进。

(3)期望与感知对比分析

用SpSS对七个维度的期望和感知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如上图结果:所有维度p值(sig)均小于显著性水平a=0.05,说明量表检测的七个维度的期望和感知差异性十分明显,即游客七个价值纬度的游前期望和实际感知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数据可知,游客对文化认知的关注是最高的,但其期望和感知的差异性十分显著。这表明都江堰猕猴桃节缺乏出当地特色,没有紧密结合结合当地文化、产业文化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经研究表明发现,在乡村节事活动中,文化认知价值对游客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其余感知价值维度对游客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经济便利价值、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服务价值、享乐价值、情景价值。同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期望与感知进行分析发现,在乡村节事活动中,游客对七个维度的期望与感知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于乡村节事活动的组织者而言,如何减小游客对乡村节事活动的期望与感知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其满意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乡村节事组织者的角度对乡村节事活动提出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文化特色

在乡村节事活动中,文化认知价值对游客的影响力是所有维度中最高的。文化认知价值包含了体验特别的活动与事物、独特的民俗文化、知识的丰富、好奇心的满足等五个因子。但在实际测量中,游客对体验特别的活动与事物这一因子的满意度最低,这普遍反映出游客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认为活动缺乏特色。活动特色的缺失是导致乡村节事同质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农产品为主题的乡村节事活动受季节影响的特殊性,造成附近乡村同一时期举办的节事活动主题雷同,同质化严重,没有竞争力的问题,这难以让游客有印象深刻的体验。乡村节事组织者在举办活动之前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切不可追求节事数量而盲目开展节事活动。紧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与物产特色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通过调查的数据针对性地强化乡村节事活动中游客的参与和体验。

(二)重视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价值是游客注重的维度价值之一。马凌,保继刚(2012)认为乡村节事活动作为一种吸引物和一种节庆体验。作为体验,游客自然会要求服务质量水平。从数据显示得知,游客对服务价值中的服务及时有效性这一因子并不满意,因此应加强对乡村节事活动的员工培训。员工大多为当地的村民或者农户,文化教育水平不高,所以根据人员特性应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及员工的培养方案来提升员工素质,做到服务行为规范化。

(三)建立有关乡村节事活动的评价体系,增强游客情景价值感知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6

贵州为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以下几种资源类型:

其一,原生态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贵州是地球同纬度上原生态自然资源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科研和观光价值很大。目前已成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近200个,而且大都在乡村。其二,原生态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有49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苗、布依、侗、水和仡佬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和民族饮食等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独特性保存完好,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三大具有最高境界的旅游地。其三,传统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农业观光资源。

近些年来,由于保护观念和相关措施的滞后,不少旅游点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传统文化的流失,游客“行为污染”的侵害和过度商业化,也对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威胁。在日前于贵阳举行的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警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体验民俗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但是,有学者指出,在如火如荼的旅游活动中,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加快流失的危险。

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乡村地区,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之后,在相对较高的旅游收入的驱使下,村民劳动力主要投入方向发生变化,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新兴旅游业所取代。从以前的田间耕作为主转变到现在以乡村生态旅游服务、旅游商业品生产和旅游设施管理为主。

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在多数乡村地区才刚起步,村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主发展经营能力不足,有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

乡村旅游对乡村人文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民族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价值观念、村寨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其中服饰和语言的影响和冲击尤为突出,许多已开放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的衣着大部分都已经汉化,讲“客话”和普通话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这两方面的变化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殊节日作了时间的调整,一些家庭开始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参与到旅游服务活动中来,从事旅社、农家乐、旅游商品买卖等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村民的许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突出表现在一些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的对外开放上,还有就是传统服饰和生活器具的商业化。

少数民族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都只能靠语言和服饰以及节日风俗来反映和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介入,许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得以记录和发展,并在旅游活动中得以集中的体现,并且逐渐体现出了它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对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它所造成的破坏价值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和加速发展,一味地以追求经济价值为目的,忽略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和民族商品的保护,造成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和传统习惯的改变,很多历史的、传统的民族服饰和生活器具由于商品化造成的流失。这些只重视眼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的行动,必然将造成文化传统的毁灭性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信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促使很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现象在当今贵州的农村极为普遍,而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社会许多先进的知识和文化的影响,接受了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外出打工返乡的群体在村寨的行为活动,也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远远没有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激烈,并不会对人文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威胁。

乡村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主要重视的是经济方面,从根本来说旅游开发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是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方面同样需要重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资源,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比其它因素更为重要。

乡村生态旅游在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要求下,做到“村容整洁”是使二者理想结合的方法。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建设,而村民在经济利益的左右下自身环保意识会得以提高,在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之后,自然环境的保护将会做得更好。而游客与村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将大为减少。

人文生态环境亦需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乡村旅游对乡村可持续发展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正、负面作用。乡村旅游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当地手工艺和贸易的发展等。同时,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给农民业主带来经营风险;导致消费品和服务涨价,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等。

警惕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异化作用。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弄耕文化、民俗文化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优势必被异化、削弱,从而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预防乡村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乡村的卫生状况,促进乡村有价值资源的保护。但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降低了乡村自然和文化氛围,增加了乡村垃圾和噪音污染,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进行预防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景观保护、开发项目审查和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7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化危机乡村教育社会学分析

作为我国两大基本生存空间之一的农村,《语文》教科书是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展现它,这或许是一个有意味的话题。因为学校教育典型地体现了国家主流价值观念,而教科书对城市和乡村题材内容的编选也能客观反映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价值取向。本文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涉及城乡价值取向的篇目,分析《语文》课本中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比例,分析城市文化的课文对乡村题材形成的“挤压”和乡村文化在当前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一.《语文》课本中的乡村文化危机

从2009年初中《语文》篇目数据显示来看[1],乡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多以古代散文或者诗歌的形式为主,比如农村的自然风光,农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祥和、安逸闲适的农家生活的向往,对世外桃源的不懈追求,以及表达了怡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愿望。如《过故人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游山西村》、《醉翁亭记》、《饮酒》等。《过故人庄》中幽雅恬静的环境,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淳朴真挚的友情,这是古代的美好生活,但当下乡村这种和谐景象早已不再。乡村最明显的问题是乡村的溃败,乡村精神和传统伦理秩序的失序。而这一切在《语文》教科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教科书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乡村文化话语权缺失,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在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的视域中,城市被认为是“富裕”和“文明”的空间代表,农村则被看作是“贫穷”和“野蛮”的同义词,“农民”背负着贬义的身份象征。城市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向乡村社会灌输自己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居住状态、人际关系甚至语言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他们已经无法在乡村社会找到家园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从而失去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就是基于普遍认同的力量维护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一旦失去文化认同的基础,农民则会放弃对乡村文化的坚守,邯郸学步般地追随城市文化,进而失去自身文化的个性与魅力。[2]

第二,乡村社会传统道德的碎片化,农民的道德世界处于无序状态。在快速发展的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民的信仰日渐失落,很多人处于“什么都不信”的无信仰状态,而“一切向钱看”成为他们的唯一价值准则;古代诗歌和散文中表现的田园风光已是明日黄花,生态伦理思想逐渐被抛,滥砍树木、乱挖山石等行为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乡村道德评价标准比较混乱,人们不再有共同的对荣辱、是非、对错和善恶的判断标准,往往只依赖于个人的喜好及与当事人的亲疏等主观认识,道德评价的参照体系混乱并失范,导致乡村社会陷入紊乱无序状态的风险迅速上升。[3]

针对这些问题,《语文》课本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乡村精神的实现与课本里的乡村的脱节。作为精英知识分子和国家意识形态载体的《语文》教科书,没有为乡村精神的建构与重构提供有益的思想和文化资源,而是将乡村内容停留在山水田园、古代百姓的苦难,如《过故人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游山西村》、《醉翁亭记》、《饮酒》,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祥和、安逸闲适的农家生活的向往,对世外桃源的不懈追求,以及表达了怡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愿望。而《狼》、《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主要论述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更多的是城市生活、城市价值的宣扬。这是乡村文化的第一个危机表现。

尽管《语文》教科书中也有《骆驼祥子》一样反映了与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进城”具有“同构性”的内容,即小说从正面反映了农民进城这一问题,“骆驼祥子”真实的描绘了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但《骆驼祥子》中的内容与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进城”的“同构性”还需再做进一步辨析。可以肯定的是,时代变了,那个时代的祥子早已不在,今天的农民工一方面遭遇的是城市之恶对勤劳朴实的嘲讽,一方面遭遇了“背井离乡者痛楚,也有生存根基被动摇后的无助与叹息。”所有这些,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庄严的时代命题,[3]不应当为注重人文性内涵的《语文》教科书所忽视。

以上都是理想的乡村文本,主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语文》课本如实反映了这一状态,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想乡村文本的数量、比例太少,只占《语文》课本的2%,不足以全面反映当下农村人民的生存现状,而且教材所展现的乡村总是与“贫穷”、“落后”、“愚昧”、“单调”、“原始”等等联系在一起。对乡村的新发展,新变化视而不见,这显然不利于乡村教育的发展。这是乡村文化危机的第二个表现。

二.《语文》课本中城市文化优势

人教社《语文》(2009年版)描写城市文化的篇目虽然只有24篇,在绝对数量上少于关涉乡村文化内容的篇目,但这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失去了它的优势地位。《皇帝的新装》、《登上地球之巅》、《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变色龙》、《威尼斯商人》《格列佛游记》是典型的城市文化。

这些反映典型城市文化的课文的共同特点是契合当下城市化趋向,比如《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通过歌颂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险精神,正面引导学生战胜困难,成就梦想。还有通过《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些城市文化景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城市文化景观的魅力,苏州园林的别具一格,故宫博物院的宏达壮丽,建筑精美,这代表古代城市建筑的最高成就,除去观赏价值,如故宫博物院还有着特定的政治意图,还显然是乡村文明不具备的特点。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新教材在价值取向的城市化。

除了这些典型描写城市文化的课文外,那些反映一般文化,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的文章,实际上也是以城市生活为依托的,尤其是那些反映高端科技的文章,农村学生很难从课本有限的介绍中深入了解。如《月亮上的足迹》、《奇妙的克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落日的幻觉》等,这些高科技文化的文章,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比较好了解,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可以经常听到这些专业术语,甚至可以在一些科技小发明、学习实践中对其加深认识并有实际的接触。例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城市孩子可以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实践活动,可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农村孩子,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可能连什么是天文望远镜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观测月球了。实际上这些课文也应该属于城市文化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文化所占比重真的是少之又少。[4]

与这些典型描写城市文化的课文和有城市倾向的课文相比,乡村题材作品,它们停留于过去,而城市文化的课文对乡村题材形成严重“挤压”,乡村文化无力与城市文化抗衡,乡村要么被日益边缘化,要么邯郸学步般地追随城市文化,进而失去自身文化的个性与魅力。这对于乡村是很危险的,也是最重要的乡村危机表现。

总之,教材作为显性课程知识的主要实物载体和学习的重要资源,必然成为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镜子,甚至是社会强势群体的代言者。而教材中出现的城乡价值取向的偏颇,并没有反映农村的需要,《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严重的乡村文化危机,即城市文化对乡村文明形成的严重“挤压”,它将导致城市对乡村的征服和乡村对城市的依附。很自然,这不利于农村孩子成人成才,更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有关《语文》文篇目统计和比例可参见常丽晓:《初中语文教科书城乡倾向的社会学分析》,《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11期。

[2]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构》,《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3]张继红:《新世纪文学与新闻学传统》,《当代文坛》,2015年第1期。

[4]孙文静:《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5月。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8

1.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

乡村景观指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农村地区开展人类活动的同时所造就的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到来,都市化在自然景观中不断蔓延,人们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随着而来的就是为农村景观缔造了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因而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风景便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设计要素,其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都深深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和其他的景观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点,例如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风光上受到农耕业、养殖业的影响,因而具有农耕环境的生产景观以及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还有乡村独特的田园文化景观和田园生活等①,这些都会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就类型性质而言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在形态和内涵上和其他景观设计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乡村的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乡村景观一般是由零星分布的农舍来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具有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小的田园特征②。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自然秀美的自然农村景观和悠久淳朴的农耕乡土文化景观,因而其具有多重性。桂林山水作为拥有多重旅游性质的优秀自然、人文景观,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新格局③主要体现在桂林山水乡村旅游的活动对象、可变分散性时空结构、主体行为以及文化层次上④。桂林山水由于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在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均占有显著优势,人们在领略桂林山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秀丽的乡村地理风光。因此,在桂林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

2.桂林山水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现意义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桂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乡村旅游景观越来越迎合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面对新世纪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机遇,乡村景观已逐步成为综合研究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课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一般具有旅游地的鲜明特征,用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的景观产品,应该体现旅游胜地的审美价值,考虑旅游过程对于游客的基本需求,景观设计同时还应该具有艺术性、时代性以及纪念价值,既要能够体现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魅力,又要基于旅客的消费需求,二者结合才是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景观。乡村作为人类最初的聚居地,它荷载着集镇与城市人群的生长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关系。地缘就是由乡村地域衍生的类似亲缘关系,每个城里人都与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并且时时有意或无意地在维持保护着,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对地域、亲缘、血缘关系的维系或重续⑤。

二、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的相关要素

1.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历史性

桂林的山水艺术于古代诗词歌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赞美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对于桂林山水的艺术文化解析不仅是山峰和流水这些景观的描述这样简单。山水艺术是指根据地貌特征上的典型性、生态环境上的优良性、文化历史上的影响性,对地方山水文化的各方面属性进行汇总。人们了解的桂林山水单单是景观艺术,而山水文化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则是综合考虑桂林山水的各方面特性。山水文化是人化的山水,具有人一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人类对于山水景观的认识、感官和心理影响。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灿烂文化影响下的桂林山水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文化的衬托和熏陶,桂林山水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化风格,壮丽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牢记桂林山水的美丽,就算没去过桂林的人也在印象里面多多少少有着桂林山水在书本上的模样,这就是桂林山水文化艺术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陪伴着一辈又一辈的人,经历过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目睹过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

2.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

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甲天下”,这得益于它的独特性,但凡相仿就不可以用“甲”字来形容。独特性使得桂林山水一枝独秀,在中国以及世界山水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对于桂林而言,越是地域性的山水景观就越有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地域性的山水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最贴近自然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人们越发渴望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观能够常伴身边,感悟自然和健康的气息,了解未曾了解过的美好景色,观赏未曾领略过的秀美风光。所以桂林山水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山水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可观的价值。桂林山水自然和人文上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美学性

桂林山水在美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桂林山水在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群山倒影山浮水的美妙意境深深地缔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正可谓是“无山无水不入神”,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影响下,自然上的美和人文上的美一同构建了真正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今传唱下的桂林山水已经是人与山,与水共同融入后的文化瑰宝。清代诗人吴迈作诗形容桂林山水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的景观包括俊朗的山峰、潺潺的水流、鲜明的喀斯特岩洞、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古代灵工巧匠雕刻留下的历史石刻等。桂林山水的美学性还体现在其灿烂的传统文化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句都已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韩愈笔下的桂林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代袁牧笔下的桂林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征的,诗中山水形象逼真,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使得桂林山水具有人化的特征。

4.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自然性

山水文化的源头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所赋予的自然秉性使得山水文化具有本质上的自然性,人们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便更加深了对于山水文化的青睐。山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依然生机盎然,因为它具有“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的自然价值。山水画家通过笔墨描述出来的山水,虽然经过了想象和思考,但其本源依旧在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景物。山水景观已经成为桂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需品,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活力素,认真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景观设计对于维护桂林的景观和环境十分重要。

三、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模式

1.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

对于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抓住山水文化的自然定位元素,其主要指的是山水文化的形态元素,山水文化形态元素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物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山水景观是山水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山水景观也是山水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山水文化的缩影。通过提炼山水文化中的组成元素能够发现山水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魅力。桂林山水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能够凭借天然的山水文化形态元素,不单单能够实现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还能够充分丰富桂林地区旅游业的建设内容,而且繁荣了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山水文化,在积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桂林山水的农耕地理环境提供了宣传计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实现了桂林山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2.桂林山水的乡村人文景观设计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乡村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一般可根据文化风格的不同以及民俗习惯的不同概括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因此桂林山水在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意对本地特色元素创意设计的加强,可以通过提炼本地风俗文化、民间文化的方式增强桂林山水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种类和风格,使其丰富起来,还可以根据桂林山水的特色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桂林山水景观的实用性和纪念性进行大胆创新,一改平时的传统路线,将重点放到山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上去,利用新颖的设计路线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来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3.发挥数码网络媒体对乡村旅游与“桂林山水”的契合作用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9

关键词:广西;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6-01-18

一、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时代价值

1.宏观层面:坚定意识形态,凝聚中国力量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与“五位一体”中的其他建设布局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首先,有利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其在引导社会价值风尚、统一基本价值取向和规范价值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次,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价值观上,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结合具体实践,才能在风雨变幻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最后,文化的去粗取精与整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更好地播种于少数民族地区,播种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微观层面:提高个人修养,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来说,在树立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准则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处于这一准则的监控下,处于内心的道德约束下,处于社会的监督下,使他们在环境的熏陶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深刻内涵,把其作为个人为人处世与行为规范的准则,更好投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面临的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有所背离

(1)多元价值观念冲突。面对全球化过程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党和国家都相当重视,并不断积极寻求方法来应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就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其打破了中国的旧的道德体系。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积极融入世界的怀抱。如每年的东盟博览会,面对西方的价值观与部分消极腐朽的文化形式,加之其以相对通俗的形式传播,从而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一种流行,这些价值观逐步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侵蚀着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使人民对于物质与利益出现极大的追求,这是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有所背离的。

(2)农村道德水平滑坡与失范。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农民日趋功利化,损人利己的观念在这些人的思想中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引发了道德滑坡与失范。在利益的诱导下,有些人将传统价值观置之不顾,进而出现家庭不和谐、盗窃拐骗层出不穷、黄赌毒屡禁不止等现象,这些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是广泛存在的。

2.农村受众主体认知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存在差距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相对有限,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西部志愿者来支援广西的建设,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广西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较落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方式过于粗糙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的主要推动者的农村基层干部,其在传播相关文化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基层干部方面的问题。首先,其观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与教育引导途径与形式。其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不能带领人民发家致富,致使农民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下降,使其缺乏号召力。最后,农民基层干部内部不协调,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内容过于空洞。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其形式多样,如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

4.将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融合任重而道远

农村娱乐方式简单且缺乏一定的载体。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全国如火如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广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采取的形式大都是广播宣传、拉横幅等,而没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致使传播形式相对枯燥、乏味。

三、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路径选择

1.发挥青年学生与党员的带头作用

青年学生作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文化的群体,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让在外求学的青年到村里或家庭中给村民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把外面的新思想带到村民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俗化。党员作为党的先进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因为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方面能做出表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消除农民的边缘化意识

农民大多从事农业、建筑业等国家基础建设,而当今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突出,农民对社会的不满也有所增加。对于广西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保障好农民的利益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落实民生政策。如督促农民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等惠农政策,使之与农村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构建相对接。

3.丰富传播方式,巧妙融入当地文化

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头部队的农村干部,一方面,要不断通过学习、实地调查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干部必须心系农民,多为大家做好事做实事,这样才能在农民中起到领导号召的作用,才能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形式。

4.提高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

当地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方面,崇尚对祖先或鬼神的崇拜,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就是各族人民祭拜祖先与鬼神的节日。在民俗方面,形式多样,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等。在饮食方面,也各有特色,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等。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但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举措却很少。相关部门应增加科研经费,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研究潮流中,探寻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激发人民群众学习的热情。

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具有乡土化气息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举措。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的价值篇10

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