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监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9:12

车辆安全监管篇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求,更加注重形势研判、预测预防,更加注重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更加注重机制创新、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重点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切实解决影响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实现时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良好开局,为全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实现“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更加落实,通过加强对重点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联动更加紧密,政府安全监管更加有效,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目标。

三、职责分工

(一)明确重点。强化监管。重点运输车辆包括学生接送车辆、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及槽罐车、渣土车等重、中型货运车辆。要将重点运输车辆安全管理作为预防和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工作,制定措施,强化监管,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二)各司其职。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明确如下:

1.学生接送车辆

安监部门监管职责:(1)综合协调和监督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指导教育部门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工作。(2)组织参与对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3)督促学生接送车辆安装移动监控GpS装置,并做好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控工作,定时通报监控信息。

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1)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运输经营行为和学生接送车辆非法从事客运等违法行为。(2)按照教育部门提供的学生接送人数、接送线路等信息。适当调整公交车辆的班次路线、班次密度、班次时间、停靠站点,科学制定公交运力配置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接送运输需求。

公安部门监管职责:(1)开展学生接送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驾驶人资质审核及安全教育。(2)依法对校园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整治。(3)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教育部门监管职责:(1)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2)掌握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的数量、线路、接送站点等情况。(3)督促学校建立完善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制度。(4)将学校(幼儿园)对学生接送车辆管理情况纳入对其年终综合治理考核。

2.客运车辆管理职责

安监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协调公安、交通部门认真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2)因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处罚。(3)对未按规定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列为“重点单位”实施挂牌整改,整改期限为一年。

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督促客运场(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等安全工作制度。(3)负责对客运驾驶人从业资格的培训、考核和监督,实行客运驾驶人诚信考核制度和违法违规运输举报奖励制度。(4)查处不进站经营、无证经营、非法载人、违规上下客等扰乱客运市场秩序行为。(5)建立并利用动态监管平台,实施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督管理。(6)督促客运企业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公安部门监管职责:(1)加强路面管控。经处罚不改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2)按照省《重点车辆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工作规范》开展源头监管。(3)负责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4)开展客运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5)运输企业的公路客运车辆发生超员交通违法行为,对一年内发生3次超员20%以上或两次超员50%以上的客运企业,限期整改并予通报。

3.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职责

安监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协调公安、交通部门认真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2)因危险品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处罚。(3)对未按规定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列为“重点单位”实施挂牌整改,整改期限为一年。

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危险品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负责对从事危险品运输驾驶人从业资格的培训、考核和监督,实行危险品运输驾驶人的诚信考核制度和违法违规运输举报奖励制度。(3)负责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技术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4)查处危险品运输车辆无证营运、超载、超限等违法违规行为。(5)建立并利用动态监管平台,实施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督管理。6督促危险品运输企业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公安部门监管职责:(1)加强路面管控。(2)按照省《重点车辆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工作规范》开展源头监管。(3)负责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4)开展危险品运输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5)危险品运输企业的车辆发生超载交通违法行为,经处罚不改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4.槽罐车、渣土车等重、中型货运车辆管理职责

安监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协调公安、交通部门认真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2)货运企业因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处罚。

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1)督促货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货运驾驶人的诚信考核制度。(2)督促货运企业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3)负责货运驾驶人从业资格的培训、考核和监督,(4)落实货运车辆安装和使用卫星定位装置。(5)查处货运车辆无证营运、超载、超限等违法违规行为。

公安部门监管职责:(1)加强路面管控。(2)开展货运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3)参照省《重点车辆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工作规范》开展源头监管。(4)货运企业的运输车辆发生超载交通违法行为,经处罚不改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部门联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市、县两级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安监、交通、公安、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重点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对照本意见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本系统业务特点,对重点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合力。

车辆安全监管篇2

关键词:两客一危;安全监管;提高

中图分类号:D6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72-02

“两客一危”车辆,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两客一危”车辆监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监管工作能否做好,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多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如何遏制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解决道路客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道路运输安全基础,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成为摆在行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解决监管难题,提高两客一危车辆监管水平,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强化新安全生产法的落实实施

各级运管部门要切实组织辖区运输企业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安全监管职责。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与考核,逐步推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组织开展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活动

各级运管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承诺,运输企业与辖区运管机构,企业从业人员、管理人员与运输企业签订双方的安全生产承诺书,公开承诺的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加强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道路运输企业要不断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在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道路及环境条件、运输组织、运输监控等方面,开展各项风险源辨识、评估、监测,落实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四)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要督促运输企业进一步加强营运驾驶人安全警示教育,通报近期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举一反三,汲取教训;认真剖析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讲解安全行车知识,严禁开疲劳车、超载车、超速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切实加强包车客运安全监管

按照《客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规定,督促包车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管机构要加强对包车客运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包车客运企业经营资格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包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包车客运车辆和驾驶员管理是否到位、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是否正常使用、自有或租用的停车场地是否落实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落实。

(二)严格包车牌发放使用

坚持“一车一运次一牌”,落实例检制度,严禁客运包车未持有效的包车客运标志牌进行经营、不按照包车客运标志牌载明的事项运行、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按班车模式定点定线运营、招揽包车合同以外的旅客乘车经营行为等。要充分利用车辆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对本辖区包车客运车辆异地经营情况进行筛查,发现异地运营行为及时通知包车客运企业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停发包车客运标志牌。

(三)强化旅游客运市场监管

各地要以游客集散中心、著名观光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为重点监管区域,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加密巡查频次,严格查处旅游包车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持有虚假包车客运标志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严重的涉事企业,要停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对其包车客运标志牌审核发放。

(四)严格执行长途客运车辆夜间运行管理规定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的要求,三级以下山区公路不具备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严禁客运车辆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5时通行。

(五)强化汽车客运站源头监管

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做好危险品查堵及进站旅客的安全检查工作,把好客运站源头安全管理关。汽车客运站要认真贯彻落实《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及出站检查工作规范》,严格客车安全例检和出站检查。县区运管机构驻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安全告知制度以及旅客安全带佩戴等执行情况的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六)严厉打击农村客运违规经营行为

辖区运管机构要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农村客运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社会监督举报机制,有效打击非法从事农村客运经营行为。

(一)全面清理挂靠车辆

凡是不在企业固定资产台账上登记的危货车辆均视为挂靠车辆。要对危货运输企业不能出具车辆固定资产所有权证明的,一律不办理《道路运输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要求,对“挂而不管、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安全责任不落实的车辆坚决清理,该停业的停业,该转籍的转籍,该转普货的转普货,该吊销的吊销;指导企业采取赎买、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方式对原挂靠车辆进行清理整改,确保实现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全部车辆公司化经营。

(二)严格危货运输车辆安全管理

对罐体检测不合格、应安装却未安装紧急切断装置、未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和检测的车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车辆一律停运,企业一律停业整顿。

(三)组织执法力量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

各级运管机构要结合日常道路稽查工作,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的综合整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运输危险货物行为。

车辆安全监管篇3

1管理创新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指导意见精神,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建设作用在于切实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创新源头化管理与动态监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打破现各个部门管理脱节的被动局面,在公安交警、交通、安监、教育、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间需建立“三联”工作机制,形成对重点车辆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该系统建成后,可以接入交通运输部门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据法定职责,实施联合监管,加强对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强化企业对车辆的动态监管,实现三个“明显”的目标,即营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明显提高,营运车辆事故死亡人数明显减少,营运车辆超速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1.1动态监管实战应用

利用重点车车辆的卫星定位信息(目前采用GpS定位,今后可以采用北斗系统定位,既可双向信息管控,又可扩大北斗民用市场),结合视音频的实时传输和轨迹回查等手段,分析计算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和行驶路径,掌控车辆超载、超速、路线偏离、违法等行为,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提醒,真正实现对重点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从之前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变到了现在的动态事前管理,有效降低车辆的事故发生率,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丰富和创新管理手段

为切实提升监管效率,依托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建立拦截查缉、提醒抄告、抽查整改和阶段性整治等落地管理制度,丰富延伸管理手段。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对重点车辆分类、分单位进行源头落地,将重点车辆的管理对象(企事业单位)落实到中队和责任民警,并将车辆电子化归属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系统自动收集重点车的相关违法信息,并生成整改通知书定期通告给各企事业单位,责令对相关驾驶人进行处理,并反馈落实整改情况。流程如图1所示。

1.3整合有效的管理资源

为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交互,系统接入了交通运管部门提供的长途客车GpS信息、企业提供的3G视频信息、警用地理信息和移动警务定位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交互。

1.4完善管理机制

在公安、交通、安监、教育、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间建立“三联”工作机制,形成对重点车辆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并通过“联系会议、联享资源、联动勤务”使管理资源得到充分共享,管理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管理成效得到逐步提升。

1.5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系统结合GpS警力定位系统、移动警务系统等,实现警员的单兵定位。分析收集过滤的交通信息,并以获取有效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决策指挥,通过移动警务定位就近调度警力实时处置,实现对各种交通突发事件的调度处理。

2技术特点

2.1总体架构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建设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进行设计,通过网络信息交换平台,采用webService接口实现与运管处重点车数据的集成和交互。系统由交警大队平台与支队监管两级系统组成,支队为一级系统,大队为二级系统。支队动态监管系统侧重于全市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的大集成,提供全市重点车辆的信息汇总共享、指挥决策与统计查询;大队动态监管系统则主要提供重点车辆监管的应用和落地管理;大队和支队通过以pGiS为基础的GiS集成显示与控制,实现对下属辖区重点车辆的完整管理。支队监管系统与下属大队现有的重点车辆相关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并且为其他下属大队的重点车辆相关系统提供集成和共享接口。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2.2系统特点

高度集成将主要的三大数据信息:GiS地理信息、重点车辆GpS信息和民警移动警务定位信息高度集成,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流程配置,统一协同作战。可视化对所有管控目标可视化操作,所见即所得。扩展性具可良好的扩展性和接口开放性。简易交互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多维展现空间地理信息。

3效益分析

3.1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

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通过对所有重点车辆的动态监管,对不按交警部门指定的线路、时间、速度行驶的车辆,及时发出交通违法警告。采用智能分析的技术手段,从源头控制风险,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实现了智能化的交通管理。

3.2提高民警工作效率

通过GiS可视化集中控制,对于违法事件进行警力快速调度反应;通过集成化的预警功能,随时对重点车辆的违法信息进行分析和预警,变“延时响应”为“快速响应”,极大地减少了安全事件的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3从源头遏制交通事故

通过对重点车辆的超速、超载、路线偏离等违法行为的动态实时监控,实现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日常监督,可以约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从而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4提升管理效能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建立协调合作机制,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3.5提供安全保障

充分运用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等监控手段,从“事后管理”变为“事前预警”,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结束语

车辆安全监管篇4

随着3G网络的出现,3G无线车载视频系统快速走进我们的视眼,为车辆打造一个安全科学的管理体系,车载3G网络监控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作业任务有效完成,科学、规范地管理车辆,公司结合2014年上海市交通安全二星级企业及垃圾清运行业文明创建要求,着重加强科技设备的投入与运用(车辆3G网络监控与管理)。依靠3G网络基础,更加规范车辆安全管理,彻底改变清运作业顽症及陋习,确保服务规范、优质,切实提升垃圾清运行业文明程度。

通过3G车载视频监控及GpS远端监控系统的合理运用,能实时记录和传输车辆所在位置、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等,具有定位、监控、记录、警示、指挥调度、运输管理、信息、网络、通讯等综合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监控管理系统,从而规范车辆运行,规避风险,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受控管理,有效制止违章行车和预防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公司在今年3月以来,着重加强作业车辆的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投入与管理。目前为止,已在33台环卫作业车辆上安装车载3G+GpS远端监控系统,车辆类型包括清运压缩车、道路机扫车及自卸式垃圾车。通过车载3G+GpS远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并记录车辆运行轨迹,随时了解公司作业车辆运行状态,包括车辆位置、速度、方向等动态信息一目了然,实现实时可控管理。取得成效:

一、安全事故明显下降,预警防范能力增强。

单一的GpS定位系统无法实现对作业车辆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控与管理。在加载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之后,完美解决了车辆从出车作业到安全行驶状况等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地监控与管理,尽可能的降低减少行驶作业中的安全隐患。监控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动态视频监控发现、掌握车辆行驶状况,有效控制和减少违章行为和交通意外,提前消除隐患,也可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发出警示或提醒。通过监控系统预先设定的行驶速度、线路、范围等,自动监控报警,在接收到系统报警后,及时通知或警告驾驶员及作业人员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安全作业,纠正其违规行为,对屡犯不改的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另可对发生责任事故的车辆调取行车记录视频作为事故责任认定的有效依据,以便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开展警示教育,措施防范,确保行车安全。通过3G视频监控系统的准确运用,车辆的安全事故、安全驾驶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预警和防范能力也大大增强。

二、作业服务更为规范,企业监管能力增强。

车辆加载的3G监控系统分五部分,车头、车尾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可单独摄录的高清摄像头,驾驶室则安装视频监控记录的存储硬盘。在监控安全驾驶,安全作业的同时,亦可全程跟踪车组人员的垃圾清运作业质量及行业服务规范(“车走地净”,“一手清”及“容器复位”),有效监控作业车辆行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二次污染”及“跑”、“冒”、“滴”、“漏”等违规现象,并有效纠正与整改,对作业部门(车队内部)掌握第一手资料有了“本质”区别,车辆性能状况及清运作业质量情况更为实时与准确,一举解决了“一手清”等作业规范问题,从而提高车队的清运作业工作效率。其次,利用3G监控系统,能有效控制和管理车辆用油,可实时监测车辆行驶里程数(或调取车辆行驶记录查看实际行驶里程数,车辆加油次数、时间,加油位置),对行驶里程进行统计、分析油耗以杜绝管理漏洞,有效解决车辆油耗与实际行驶里程数严重不符的情况,从而有效减少了车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监控和杜绝各类违规行为,有效提高清运作业任务的工作效率,切实增强企业自身的监管能力。

三、环卫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形象全面提升。

车辆安全监管篇5

一、我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市共有道路危货运输企业38家,危货运输车辆1335辆,危货运输从业人员3111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道路危货运输管理实现了“六个100%”。即企业公司化管理率100%、危货车辆gps安装率100%、车辆标志牌、标志灯安装率100%、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合格率100%、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承运人责任险投保率100%。

二是进一步着力管理制度的创新。率先在全省推行了“一卡两包”制度、新增车辆“四核查”制度。统一了全市危货运输企业的gps监控平台,采用企业和运营商“双责监控”的方式,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台帐。统一规范了全市危货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台帐,建立了22种统一规范的安全管理台帐,规范了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危货运输企业资质的安全监管力度。去年,依法对启东一家伪造危险品罐车罐检合格证,以欺骗手段骗取经营许可的企业作出了撤销其危货运输经营资质的决定。这也是__道路运输行业中首例运输企业被撤销经营许可的案件,此举在全市结束了“有进入,没退出”的历史。

与此同时,我市少数危货运输企业及相关人员还存在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责任认识不到位。少数企业对危货运输安全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没有真正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运输生产安排不合理。

二是车辆安全管理不到位。少数驾驶员出车前不认真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少数企业危货车辆二级维护、等评过期未进行保养、检测;承运人责任险过期没有续保。

三是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企业在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业务素质上没有很好地下功夫,对违规从业人员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导致驾驶员超速驾驶、疲劳驾驶、不服从单位管理的现象经常发生。

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车辆出车前安全例检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将“行车日志”收回后也不认真复核;少数企业未按“车辆月度检查制度”组织对所有危货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个别车辆临时停放在居民小区的现象仍然存在;危货车辆“小毛小病”自己动手修或到不具备资质的维修厂处理。

五是车辆硬件投入不到位。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车辆车况已严重老化,使用年限已达到8年以上,一些罐车罐体已严重腐蚀,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和建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达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之年,认真做好道路危货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根据省、市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落实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责任分为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各道路危货运输企业法人代表是道路危货运输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另一方面,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履行“三关一监督”的管理职能,督促企业履行好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2、严把危货运输经营资质准入关。市、县(市)二级运管部门严格履行“三把关一监督”的职责,尤其把好危货运输经营资质准入关,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产生。

5、落实“七项管理制度”。一要严格执行gps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采用“双责监控”责任制,即上班时间段主要由企业负责监控;下班时间段由运营商负责监控,确保监控不断时、无盲点。二是严格执行车辆月查制度。做到每月对所有危货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严格执行安全学习制度。按时组织安全学习、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安全学习要保质保量,每名从业人员每月至少要参加学习一次,严禁出现代签到、弄虚作假的情况。四是严格执行“一卡两包”制度。随车必须配备“一卡两包”。“应急救援包”里的应急处理器材必须与所运危险货物性质相符合要求。五是严格执行车辆每日例检制度。企业严格督促驾、押人员必须在每日出车前对车辆的制动、轮胎、灯光、方向等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进行严格检查,严禁带“病”出车;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配备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立即更换或修理;按所运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安装(更换)标志牌。对检查情况认真填写“行车日志”,严禁弄虚作假。六是严格执行危货车辆停放制度。危货车辆必须停放在规定的停车场所,严禁停放在居民区、学校、人群密集区、政府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地。七是严格执行危货车辆维修、清洗制度。危货车辆必须按规定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企业进行维修。必须到具备清洗资质的企业进行清洗。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危货运输监管工作。

1、进一步提升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档次。一是提高危险品运输车辆准入门槛。对从事10吨以上(不含10吨)剧毒液体运输的,车型必须采用罐式集装箱车;对运输爆炸品、固体剧、遇湿易燃物品、感染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型必须采用厢式车辆。二是实行8年强制退出制度。危货运输车辆使用期限超过8年的,强制其退出我市危货运输市场。三是采取政策扶持,加快危货运输工具结构的调整。对企业提前报废或转出安全性能低的车辆,使用节能型、安全性能更高的车辆,拔付专门资金进行补贴奖励。

车辆安全监管篇6

通过扎实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实现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道路运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加强,道路运输装备本质安全稳步提升,科技信息支撑作用有效发挥,逐步形成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坚决遏制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认真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加强普法培训,提高行业遵法守法意识。县局将认真组织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安全监管职责。各相关科室单位要督促道路运输企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与考核,持续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活动。县局将会同公安、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要求,组织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活动,制定双向安全承诺事项,明确和细化承诺内容,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安全承诺,接受各方监督。

3.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道路运输企业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市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营运驾驶员、营运车辆、道路及环境条件、运输组织、运营监控等方面,开展风险源辨识、评估、监测,落实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要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责任链条,加快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标准规范、责任体系、教育培训,分级分类标准,为全面实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打好基础。县局将会同公安、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联合督办制度,督促道路运输企业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对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要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第98、99条予以查处。

4.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有关科室单位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督促指导道路运输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实施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制度、诚信“黑名单”制度、诚信评价和管理制度、诚信报告和执法信息公示制度。要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信誉良好的企业要在运力发展、服务质量招投标、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审批以及评比表彰等方面优先考虑,在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等优惠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

5.建立以安全为导向的市场退出机制。各相关科室单位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联合检查,对发现存在违规生产和安全隐患的运输企业和驾驶员要及时处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经停产停业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报请当地政府批准后,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第108条予以关闭,要依法吊销其相关证照。

(二)进一步强化长途客运安全监管

6.加强接驳运输管理,降低长途客运安全风险。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在对接驳运输试点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管理的长效机制,细化接驳运输组织及安全运营各项要求,完善接驳运输管理制度、运行规则和监管措施,强化安全监管,规范接驳运输行为。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在总结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的前提下,研究制定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规划,支持接驳运输联盟发展,推进接驳运输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监督。县局有关科室单位要积极研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7.进一步规范长途客运车辆夜间运行。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中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的要求。三级以下山区公路

不具备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严禁客运车辆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5时通行。各相关科室单位要加强对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长途客运行业规范化运行,切实保障长途客运运输安全。8.加快道路客运结构调整,从源头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有关科室单位加强对本辖区道路客运需求及发展形势的调研分析,制定综合运输发展规划,科学调整道路客运结构。

(三)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

9.加强联合整治,严厉打击农村客运违规经营行为。相关科室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密切配合,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及超员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镇(街)、村(社区)作用,切实形成“镇(街)主导,相关部门联动,村(社区)参与”的联合整治机制;要研究建立社会监督和奖励机制,发动村民举报非法从事农村客运等违法行为。

10.严格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强化运营安全保障。对于新增农村客运班线,要建立农村客运线路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对拟开通农村客运线路途径公路的技术条件、公路安全设施状况、中途停靠站点、车辆技术条件要求及相互匹配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形成联合审核报告,作为农村客运班车开通的依据。现场勘查可以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或组织进行。

11.创新农村客运组织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出行服务。鼓励推行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引导农村客运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制定灵活的运输组织方式,推行农村客运片区化、网络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公司化、规模化水平,提升农村客运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引导农民群众乘坐具备资质的农村客运车辆。

(四)进一步加强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

12.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源头监管。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委托未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企业承运的,相关科室单位一经发现,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87条予以处罚。

13.做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新颁标准贯彻落实。要积极做好交通运输部2014年新颁标准的培训,指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运输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Jt/t911)、《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要求》(Jt/t912)、《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要求》(Jt/t913)、《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4)等四项标准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4.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局相关科室单位要鼓励引导危险品运输企业整合资源,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对于组织化水平高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对监管水平差、规模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合或重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探索中小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联盟合作模式,完善运输联盟运行机制和制度,吸引中小企业参加,提升危货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15.完善异地运输备案制度,强化车辆驻地运输管理。局相关科室单位要依托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强化对异地经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管理。异地经营三个月以上的,注册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及时督促运输企业到经营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经营地道路运输机构要对申请备案的运输企业按照许可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复核。经备案的异地运输企业要按照当地运输管理要求纳入日常安全监管,严禁危化品运输车辆挂靠经营,严查只收费、不监管的企业。

(五)提高车辆标准化水平,坚决打击非法改装

16.完善营运车辆安全性能标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引导营运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轻量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标准化、模块化厢式车等专用运输车辆,重点推进干线公路营运货车车型的标准化,加快更新老旧车辆。

17.严格营运车辆年审年检。严格执行机动车检验标准。对发现存在不符合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非法改装的,不得出具检验合格报告。根据公安部门对连续3个周期未取得检验合格标志的营运车辆,予以强制报废的车辆信息,运管机构要收回相应车辆道路运输证。要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制度,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予通过审验,不得从事营运。

18.加强对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的监督检查。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辖区内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紧急切断装置安装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督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对驾驶人、押运员开展紧急切断装置使用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六)进一步加强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

19.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各相关科室单位要按照《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建立分级分类考核制度,在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车辆入网率、车辆上线率、车辆在线率、车辆警情处置率、平台故障以及数据质量情况等方面,对“两客一危”企业进行考核,并把企业监控平台运行情况,纳入安全评估、日常安全管理考核和质量信誉考核,作为营运车辆审验依据。

20.夯实基础,提升联网联控系统应用水平。加快推进联网联控数据完整性建设,确保所有“两客一危”车辆经营业户信息、营运车辆信息、从业人员信息、班车线路牌信息等基础数据完整有效。道路运输企业要将动态监控系统与车辆调度、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客运站报班系统、旅游包车监管系统、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系统及其他监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对车辆运营期间实行不间断的动态监控;要研究分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数据,总结道路运输车辆安全运行规律,发掘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因素,科学指导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21.沟通协调,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相关科室单位要充分利用好动态监管平台,与公安、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共享机制。各相关科室单位加强对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规营运车辆所属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切实落实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实现动态监控与运输监管的良好融合,建立监管和运营闭环管理机制,提升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应用水平。

(七)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

22.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各相关科室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严查无资质车辆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以及驾驶员、押运员不具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等行为。要根据公安部门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不符合安全条件、超载、超速和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处理。

23.加强包车客运违法违规运输行为查处。要以旅游景点、旅游集散中心、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等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巡查力度,严格查处旅游包车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持有虚假包车客运标志牌、搭载包车

合同以外乘客等违法违规运输行为。对连续3个月内违反有关规定3次以上的车辆及长期在异地违规运营的省际包车,各相关科室单位一律停止发放包车客运标志牌,停运整改,直至吊销相应车辆道路运输证;对违规行为严重的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要停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对其包车客运标志牌审核发放。24.要加强宣传,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加大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乘车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乘坐“带病”、拼装改装、非法营运等违法车辆。要建立并完善群众举报监督机制,广泛发动群众,举报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机制。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阶段(5月下旬-6月初)

各相关科室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或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6月初-11月份)

要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实施进度,层层落实,将活动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传达到每一个企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启动;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协商解决活动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总结完善阶段(12月份)

各科室单位对2015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2月1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分别上报县局。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要积极推动活动工作内容融入地方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并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强化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部门配合,完善联动机制。要按照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和部门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形成分工明确、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对活动的督导检查。要围绕活动整体安排,突出本地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活动情况的跟踪督查和考核。

(四)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要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中介组织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法规标准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协调企业加强线路、运力资源整合,优化结构,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引导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良性机制。

车辆安全监管篇7

【关键词】油田特种车辆;管理;安全;现状;发展趋势

一、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油田特种车辆主要分为井下作业系统和测井系统特种车辆两大类。井下作业系统特种车辆类型主要有液压运管车、井架车、地锚车、吊车、水泥车以及罐车;测井系统特种车辆主要有测井仪器车、测井绞车、测井井架车、火工器材运输车、放射源运输车。在目前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具体进行分析。

(一)车辆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

目前在油田特种车辆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操作人员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为了完成短期内的任务,而使车辆“带病”工作,这不仅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几率,同时,也会造成车辆的损伤,欲速则不达,车辆的损伤将进一步延误工程任务的完成。

(二)油田特种管理车辆中的液压技术造成污染严重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中,为维修作业带来很大的方便。液压技术传动力大,重量轻但体积小,因此反应速度快,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可以实现高度的自动控制过程和远程遥控。但是,液压技术由于流体流动的阻力以及泄露都比较大,处理不当的话,泄露一方面会污染场地,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安全事故。同时,液压系统中极易出现油液污染,这些污染不仅给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以及周围环境带来威胁,而且也会引起液压系统本身的故障。

(三)车辆管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油田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的安全运行,但是目前,由于油田特种车辆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安全方面仍存在很多隐患,井下作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威胁。如油田特种车辆中的井架车、吊车、液压运管车等极易出现故障,这种故障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的工作人员带来伤害;测井仪器车易发生人员触电;测井绞车易发生车辆移位,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害等。

二、油田特种车辆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操作人员思想观念方面的建设,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由于操作人员在特种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大、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所以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都能达到指标,同时,领导人员要组织特种车辆操作人员进行危害识别;注重特种车辆的定时维修和保养,消灭安全隐患。

(二)加强油液的污染控制,制定污染控制指标,掌握液压系统的目标清洁度等指标要求,并通过该标准进行规范管理;管理过程应当“绿色化”,推行“绿色生产”,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清洁,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延长系统的工作寿命。

(三)建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安全监测的能力和更显测评与评估的能力。

三、油田特种车辆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GpS系统在油田特种车辆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Gp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也将逐渐的运用于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中。由于油田特种车辆的数量较多,在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车辆的运输监控、调度指挥以及防盗方面的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GpS技术的应用,将为特种车辆的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GpS定位系统在油田施工现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监控指挥,方便管理过程。GpS系统采用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GpRS/GSm通讯网络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对特种车辆实时监控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应对突发事故的及时处理能力。该技术的应用主要实现的功能概括如下:定位监控、突发事故报警、轨迹回放、车辆管理等。

(二)油田特种车辆的小型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油田特种车辆也将朝着操作简单、小型化的趋势发展。尤其是测井类特种车辆,功能质量将不断提高。目前的井下作业系统车辆和测井系统特种车辆体积大都庞大,操作过程尤显笨拙,且易发生安全事故。而特种车辆的小型化将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管理上更加方便。

(三)高新技术的集合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也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过程中,也要顺应科技发展和需要,不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如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都将在特种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油田特种车辆技术的改进

特种车辆的状况关系着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很多机械系统的故障都是由于特种车辆的状况不够导致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油田企业引进了新设备,而新设备对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图是随机选出的油田企业特种车辆设备的监测周期,从中可以一定程度的看出状况对特种车辆设备的使用状况的影响。所以,重视油田特种车辆的改进有益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特种车辆设备监测周期

序号车辆设备及工作状况监测周期

1所有车辆设备各部位按维护周期(包括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进行监测

2压裂车及其配套车辆设备、修井机每月一次

3通井机2个月一次

4轮式作业机每季度一次

5使用率高的部位(如车台发动机)每月一次

6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车辆设备(如进行酸化作业的车辆)每月一次

7运行中出现异常的车辆设备随时监测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解决办法,同时,根据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需求,分析了特种车辆的发展趋势,旨在以此为油田企业在特种车辆的管理上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天军,杨晓光.GpS车辆实时监控调度系统研究[J].城市交通,2004(1)

车辆安全监管篇8

1、车辆监管实行由行政科统管与使用部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平时工作日期间由各使用部门负责监管,节假日由行政科负责监督检查和监管。司机安全教育由行政科负责,日常事务由各部门负责。

2、工作日期间在本地区内出车由各部门负责人批准;出市长途行车由各部门报主管院长审批;出省长途行车由主管行政科的院领导批准。(各部门可实行派车单制度)

3、周六、周日回市内用车,依乘座人数确定。

4、节假日所有车辆一律封存在法院院内,特殊用车(如值班或警务用车)需经院长批准。严格按省高院及中院有关规定执行。

5、每天晚上10点30分以前,所有车辆一律归院停放在本院机关院内。出长途需在外过夜的车辆要提前报告,未经批准在外过夜的车辆按私自出车处理。警车外出,严禁停放在旅游景点或酒店、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门前。

6、车辆外出回院后,一律按指定位置定位定向停放整齐,车辆一律不准压线停放或堵塞通道,未按指定位置停放车辆的对驾驶员予以警告批评。

7、院领导车辆由行政科统一负责监管。因各种公务活动需调用车辆的,由行政科负责统一调配使用,各部门必须按要求服从调配。

8、各部门必须按车辆固定司机,由司机对乘座人员和车辆的安全负责,并报行政科备案,接受安全教育。

二、警灯、警报、警牌的使用和监管

1、非因审判、执行等特别公务活动,不准使用警灯、警报器。

2、因执行公务需使用警用设备时,一般只使用警灯;通过车辆、人员繁杂的路段、路口或者警告其他车辆让行时,可以断续使用警报器。

3、两辆以上警车列队行驶时,前车如果已使用警报器,后车不得再使用警报器。

4、在公安机关明令禁止鸣警报器的道路或者区域内不得鸣警笛、警报器。

三、车辆维修和油料的使用监管

1、车辆维修

行政科统一安排车辆修理,各部门不得自行维修。维修实行定点。平时各种修理由各部门呈报,行政科根据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车况等因素,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维修项目;每车单独设立维修档案,由行政科统管。

2、车辆维修的程序及权限

车辆需维修时,由车辆使用部门写出送修申请单,然后确定修理项目。修理项目存入该车档案,每月统计一次,在司机会上公布。

维修费在500元以下的,由主管副院长批准;500-1000元的由主管行政科的副院长批准;1000元以上的由党组集体研究。批准后,均应由行政科加章送修。送修车辆需二人以上与修理厂共同议定修理价格,并签字确认,结算时凭确认书结帐,每月结清一次。

维修费支付,由院行政科提供拖欠和维修金额,院财务依收支情况支付。各部门年内必须将旧帐清结,全年新维修费用的清偿率不低于50%。清偿维修费用,每季度进行一次。

3、油料的使用监管

院领导及各部门全年的车辆燃油费、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及日常保养费三项实行全年定额,即院领导每车每年10000元,各部门车辆为8000元(维修费除外),院领导的经费由院财务负担,各部门的经费计入部门开支。金杯车由法警队监管,部门用车费用由部门承担。

受院里指派,完成全院性的工作,按实际需要,院财务统一核报费用。

4、车辆保险

车辆保险院领导及各部门的各种车辆均要实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由院里统一支付。有条件的部门也可购买其它险种。

5、车辆停放

周六、周日允许离院停放的车辆,必须向行政科呈报具体安全的停放地点,行政科备案。

四、奖惩

1、各部门应在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下,督促司机精心保养和维护车辆。司机不负责任故意造成车辆损坏的,自行承担修理费用,并视情节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理。

2、因公出车造成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承担主要责任以上的,所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二十由司机个人承担;未经领导同意私自出车造成交通事故,所有损失全部由司机个人承担。

3、因责任心不强,致使车辆缺油、缺水,造成机械总成故障甚至损坏的,追究司机的责任,视情节予以赔偿。

4、违反规定在外停放车辆或私自出车造成车辆丢失的,由司机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5、对全年行车安全无事故并被评为优秀驾驶员的,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五、其它

1、严禁公车私用。不得用公车接送家属、子女上下班、上放学等。

车辆安全监管篇9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理和马凯副总理、郭声琨国务委员、王勇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核清伤亡人数,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抓紧部署开展各类易燃易爆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查找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派出了国务院安委会工作组赴现场进行督促指导。

事故发生经过

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公布的调查报告,还原了事故发生的经过。

2014年2月28日17时50分,晋济高速公路全线因降雪相继封闭。在3月1日7时10分,解除交通管制措施。3月1日11时起,事故路段车流量逐渐增加;12时45分,泽州收费站出省方向车辆增多,开始出现通行缓慢的情况;13时,持续出现运煤车辆在右侧车道和应急车道排队等候通行的情况;事发时岩后隧道右侧车道排队等候,左侧车道行驶缓慢。

3月1日14时43分许,由汤天才驾驶、冯国强押运的豫HC2923/豫H085J挂铰接列车(事发时位于前方,以下简称“前车”),装载29.66t甲醇运往洛阳,在沿晋济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岩后隧道右洞入口以北约100m处时,发现右侧车道上有运煤车辆排队等候,遂从右侧车道变道至左侧车道进入岩后隧道,行驶了40余米后,停在皖BtZ110号轻型厢式货车后。

14时45分许,由李建云驾驶、牛冲押运的晋e23504/晋e2932挂铰接列车(事发时位于后方,以下简称“后车”),装载29.14t甲醇运往河南省博爱县,在沿晋济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岩后隧道右洞入口以北约100m处时,看到右侧车道上有运煤车辆排队缓慢通行,但左侧车道内至隧道口前没有车辆,遂从右侧车道变至左侧车道。驶入岩后隧道后,突然发现前方大约5?6m处停有前车。李建云虽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仍与前车追尾。碰撞致使后车前部与前车尾部铰合在一起,造成前车尾部的防撞设施及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后车前脸损坏。

在两车追尾碰撞后,前车押运员冯国强从右侧车门下车,由车前部绕到车身左侧尾部观察,发现甲醇泄漏。为关闭主卸料管根部球阀,冯国强要求汤天才向前移动车辆。该车向前移动1.18m后停住,汤天才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冯国强发现地面泄漏的甲醇起火燃烧。

甲醇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了两辆事故车辆(即后车罐体没有泄漏燃烧)和附近的4辆运煤车、货车及面包车,由于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北向南,且隧道南高北低,高差达17.3m,形成“烟囱效应”(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向隧道内南出口蔓延。经专家计算,第一起火点着火后,8min后烟气即可充满整个隧道;起火后10min,距离第一起火点184m的5辆运煤车起火燃烧,形成第二起火点;随后距离第二起火点40m的其他车辆也开始燃烧。

发现着火后,后车驾驶员李建云、押运员牛冲从隧道北口跑出,前车驾驶员汤天才、押运员冯国强跑向隧道南口,并警示前方的皖BtZ110、皖BtZ016驾乘人员后方起火。当时隧道内共有87人,部分人员在发现烟、火后驾车或弃车逃生,48人成功逃出(其中1人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17时5分许,距离南出口约100m的1辆装载二甲醚的鲁RH0900/鲁RC877挂铰接列车罐体受热超压爆炸解体。

这起事故导致滞留隧道内的42辆车辆全部烧毁,隧道受损严重。

事故发生的原因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时之间,驾驶人员处置不当、运输企业管理混乱等可能的事故原因被热议。

事故发生后,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牵头,监察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山西省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调查组邀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了国内交通、公安、隧道、车辆、消防、爆炸、化工、特种设备等方面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最终,经调查组认定,两车追尾的直接原因是后车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前车,距前车仅五六米时才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且存在超载行为,影响刹车制动;车辆起火燃烧的原因是,前车罐体未按标准规定安装紧急切断阀,造成甲醇泄漏,追尾造成电气短路后,引燃泄漏的甲醇。

此外,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原因包括:山西省晋城市福安达物流有限公司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晋济高速公路煤焦管理站违规设置指挥岗,加重了车辆拥堵;湖北东特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昌骅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产品;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政府及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不力;河南省焦作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孟州市政府及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不力;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管理和拥堵信息处置不力;山西省公安高速交警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不到位;山西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南省正拓罐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违规出具检验报告;危化品罐式半挂车实际运输介质均与设计充装介质、公告批准、合格证记载的运输介质不相符等其他问题。

吸取教训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对事故查处、善后处理、吸取教训和加强危化品运输及隧道安全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14年3月8日印发了《关于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通报事故并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3月13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会议再次强调,深刻吸取这起事故教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尤其是各类易燃易爆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各类隧道交通和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

在《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被重点提出。要求各地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调查报告》强调,要始终坚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红线”。大力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调查报告》还强调,要切实加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力度。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研究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警示标志标识的设置,完善相关标准,提高防护等级,督促相关汽车生产厂商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罐体上喷涂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标识;质监部门要督促检验检测单位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罐体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依据检验检测结果逐台出具检验证书;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驾驶员管理,严格管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路线;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综合监管,推动有关部门搞好直接监管,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调查报告》还强调,要全面排查整治在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督促各类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严格执行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强制性标准要求,逐台核查常压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情况。

进一步加强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及公路隧道、危险货物运输应急管理。针对本地区路网布局、产业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抓紧完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和各类公路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下大力气整合危险货物运输企业GpS监控平台、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监控系统、公安交警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资源,统一和规范地方政府危险货物事故接处警平台,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建立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此外,还应加强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和健全完善安全标准规范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的后下部防护提出专门要求,提高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强度和性能;针对不同种类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主卸料口的合理位置提出通用要求,明确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主卸料口及三道安全阀的位置和设置,优化车辆罐体阀门等装置的连接方式,明确罐体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的项目和要求,提升罐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车辆安全监管篇10

(一)多单位共同管理的问题以后云台山隧道为例,该隧道管理采用分包方式进行。公管公司主要负责道路及设施设备的检测,编制年度维修计划,通过招标方式对外分包,开展监控和巡查工作,配合交警、路政的执法工作。试运行3年来,隧道内发生一起轿车失控碰撞电缆沟事故、一起重载运货车侧翻事故和一起集装箱车车头自燃事故。虽然没有较大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隧道各管理单位只负责自己分管工作,力量分散,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每年进行的联合演练,大都是公管公司制定相关预案,各单位只是参与行动,不能真正做到各单位的联动协同作战。所以,一旦发生较大的消防安全事故,不能将各单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整合,做不到对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

(二)隧道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防器材、消防设备的合理配备和确保其完好有效性,是保障隧道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隧道主管部门公管公司人力、经费的不足,造成对隧道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的交通工具、器材和人员的配备较为欠缺。隧道内也存在着消防器材缺乏维护保养、损坏器材没能及时补配、泡沫液未及时补充等现象。

(三)隧道制度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主管后云台山隧道的公管公司成立不久,包括消防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对隧道的消防安全监管方面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和相关规定,从而导致在日常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时缺少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约束,不能将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隧道内危化品车辆管理方面的问题后云台隧道虽然为特长隧道,考虑到港口发展实际,装载危化品车辆在此隧道的通行不可避免。但是,针对装载危化品车辆在隧道内通行时的管理措施较为欠缺。一旦发现泄漏、燃烧等事故,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车辆装载货物的具体情况,继而影响下一步的救援。

二、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共赢的多单位共同监管机制针对交警、路政、消防、清排障部门、危化物品处置部门、医疗、环保、保洁、检查站等隧道管理部门各自分散管理的现状,公管公司应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联动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常态化的多部门的联合监管和日常检查,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各部门参与的大型模拟实战演练,包括应急处置措施、组织疏散等,主要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事故,可以及时处理,为后续救援工作赢得时间。更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做到资源整合,将力量和人员统一部署,发生事故后能更科学、更有效、更迅速地对车辆人员进行施救,对事故进行处置。

(二)强化隧道硬件建设针对隧道内消防器材、消防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常检查和巡查所需设备器材的不足,应加大对隧道经费的投入和相关人员的配备。增购巡查车辆,增加人员配备,购置警戒带、路锥、手套、防毒面罩、安全帽、扩音器、应急照明灯、空气呼吸器、灭火器、应急指示牌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对隧道内消防器材要及时有效维护保养和及时配备。检查人员应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查看灭火器气压情况是否正常,查看泡沫液液位等。对未达要求的器材和设备及时更换和维修。

(三)加强隧道制度建设针对隧道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比如:建立日常检查、定期巡查制度,建立检查记录表,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对隧道内消防器材、应急设备使用现状也能宏观掌控。对隧道的消防安全管理真正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此外,要强化隧道监控室的监控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要做到定期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安全意识。特别对装载危险品车辆的监控要进行记录,做到谁监控谁记录、谁记录谁负责。真正做到对危险品车辆进行有效的监控,出现问题时能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最详细的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每月应将当月情况进行汇总、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