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十篇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十篇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2:23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1

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优质的护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完成。随着服务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及人民生活水平、法律意识的提高,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要求更加严格,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护生作为护士的接班人,如何度过最后的实习阶段,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以及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上担当重任打好基础,临床护理带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总结带教方法,笔者对本院各大中专院校的110名实习护生实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2009年各大中专院校的110名实习中后期(实习6~10月)的护理专业学生。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表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请专家审阅后完成。问卷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基本资料;职业意愿及认识;专业学习表现情况;学习意愿及情绪。问卷采取不署名方式,均为选择题,要求被调查者单独完成答题。发放110份问卷,收回11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1.2.1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学制、实习时期。1.2.2职业意愿及认识包括是否热爱本专业、选择专业的自主性、是否了解护士职业的特点和内涵、对临床是否充满期盼、是否认为实习过程重要、从事本专业的可能性。1.2.3专业学习表现情况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主动提问主动学习、能否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是否正确。1.2.4学习意愿及情绪包括是否渴望得到隐性知识、是否期望严格负责的带教老师、是否感到工作乐趣和成就感、对实习过程是否茫然、有无厌恶及抵触情绪、有无学习主动性下降、是否经常翻看专业书。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护生的个人基本资料共110名,女生108名,男生2名,18~20岁39名,20~22岁59名,22~25岁11名,25岁以上1名;3年制中专20名,5年制大专44名,3年制大专28名,共计大专生72名,本科生18名,均处于实习后期(即实习的第7~10个月)。2.2护生职业意愿及认识(表1)。2.3护生的临床学习表现(表2)。2.4护生学习意愿(表3)。2.5护生学习情绪(表4)。3讨论3.1从被调查者职业意愿及认识来看,对护理专业热爱且自愿选择者仅19人,只占到19.3%,65.5%的护生是因为父母的安排而选择本专业,对本职业的特点和内涵比较了解的仅2.7%,毕业后100%肯定从事本专业的护生仅27.2%,这样的初衷必定不会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习,也增加了带教的难度,所以临床护理带教首先应从思想上入手,加强护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3.2需加强护生学习能力,护生基础知识好的仅23.6%,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提问、学习的为20.9%,较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仅13.6%,这说明护生理论知识薄弱,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局限和被动,带教老师在临床中要做好引导,改进传统带教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3.3从护生学习意愿来看,护生都非常渴望学习到真正的临床技术和经验,学习意愿强烈,96.4%的护生渴望学习到更多的隐性知识,92.7%的护生期望自己的带教老师经验丰富、要求严格,在实习过程中期望带教老师提问的护生有81.8%。但从护生心理来看,有22.7%的护生实习过程中经常感到茫然,没有方向,17.3%的护生经常有厌恶、抵触情绪,73.6%的护生偶尔有,绝大部分学生均在实习中后期学习主动性下降,且实习期间很少查看专业书,这些问题都表明了护生进入临床后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出现了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将直接影响到实习质量。4对策4.1加强护生职业教育及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注重护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作为一名护士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事业,树立“为患者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要了解学生特点,稳定专业思想,增强护生的专业信心[1],让护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并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4.2更新带教观念,灵活带教作为一名临床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转变观念,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护理的概念、健康的概念及新型医学模式理论,并通过临床教育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习护生的理念。在带教中既要以课本知识为指导,又要灵活地结合病例,实施个体化原则,采取相应的调整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2]。4.3优化带教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4.3.1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实行带教老师负责制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护生积极性的根本,要求带教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及较好的表达能力,带教中实施“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利于更好地沟通和交流。4.3.2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取提问式、集中授课,提问应注意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作答,在最后应该给予正确的解释和答案。多与学生交流,鼓励护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提高信心,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p#分页标题#e#4.3.3注重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且难以格式化的知识,是潜意识的知识,集中在人们的脑海中,很难用语言表达或是只能用语言表达一部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隐性知识,由于不能以明显形式表示,所以又称缄默知识[3]。(1)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推论,激发护生灵感表达,用象征性语言、模型、概念等表达教师的经验、知觉、直觉和灵感,使其更加直观化和容易理解。(2)创造各种条件言传身教和严格培训,对于操作技能、诀窍和心智经验需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交流与共享。(3)营造以人为本,鼓励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教学氛围。4.3.4正确引导,加强护生心理应激的调整必须认识到护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积极与懈怠等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等不成熟特点,这不是消极的有害的,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便是可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资源。4.3.4.1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护理教师应积极改变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减少或消除应激源,暂时回避应激源,可以改善心理环境作用,使护生有一个好的心情,保持乐观稳定情绪。4.3.4.2学会与护生心理协调的艺术带教应具有正确对待护生的观念,对护生充满爱心,始终保持对护生的热情,积极地投入感情,发自内心地真诚平等地尊重护生,摈弃专制或放任的教育态度。4.3.4.3加强带教老师自身职业魅力和人格魅力建设通常护生都以带教老师的言行作为行动的指南,带教老师的思想、言行是学生的角色榜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5小结护生是护士的前身,临床实习是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和巩固的一个必须的重要过程,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质量,而现行护生本身存在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非自主选择职业、缺乏主动性、没有职业认同感等问题给临床带教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带教老师一方面要把临床教学理论贯穿于各项操作的全过程,灵活教学,因人施教,采用相应的带教对策,另一方面要掌握护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正确引导,以保证和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2

尽管我国的护理本科教育恢复了十几年,一个令人担优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部分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护理专业思想或专业思想不稳定。这些学生对护理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护理作为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终身事业。她们人学时大多数未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多由其它专业服从分配而来。人学后不安心学习,寻找机会转系或意志消沉,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即使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谋出路者也不乏其人。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仅46.4%的本科生志愿终身从事护理工作,76.9%的学生在有机会时会考虑转行,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是人学动机的首要因素者仅占18.4%[’]。这种情况在各医学院校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社会上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普遍认为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是医疗工作的附属,更不需要开展高等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1.2入学动机不纯

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个别学生为了今后的分配去向,或是为了追求“大学生”的资格,真正热爱护理专业的因素所起作用甚少。她们把接受高等护理教育仅仅作为今后求职晋升的筹码,严重影响了专业思想教育。

1.3学生过程中本专业和其它专业同学的相互影响

护理专业学生同样是通过高考的“天之骄子”,同样经过五年的艰苦学习,却要作“不平等”的工作,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自卑心理。再加上同学之间对专业的偏见和消极悲观情绪的负面影响,个别毕业生对临床工作的不满,阻碍了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

1.4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现行的课程设置多参照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点。学生实习是在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之前与临床接触很少,对临床实际工作缺乏了解,对专业的认识不免有些理想化。加上不适应繁重的实践工作,没有足够的沟通技巧处理与病人以及与其它工作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动摇了已初步形成的专业思想。

1.5不合理的人才使用

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不适合,不能发挥专长,不能学以致用或某些领导不重视,采取不平等的态度对待护理本科生和医疗本科生,学习和发挥能力的机会少等都会严重挫伤护理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动摇专业思想。

1.6护理本科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学生看不起护理专业,有消极自卑心理,没有和习惯势力斗争的勇气。另一方面,学生不重视基础实践,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高估自己的能力,过分强调客观因素,从而不能脚踏实地地为专业发展作出贡献。

2建议和体会

护理专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主干的本科生教育,正确和稳定的专业思想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培养热爱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人才,对调整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保持专业发展的后劲,实现“2《XX)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使本科生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稳定的专业思想关键在于本科生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专业,这种信念的形成,行为的改变关键在于个人,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处于主导地位的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该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促进这一过程的加速进行。

2.1必须有科学的、符合护理教学指导思想、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置

按照护理模式设置的课程计划才能培养出护理专业的人才。例如,在学生人学初期设《护理学初论》,介绍护理专业的发展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国际和国内的护理现状;在课程安排上合理减少临床医学专业课,加大人文科学知识和护理专业课比重,避免学生的知识结构向医疗专业倾斜,注意基础操作,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基础实践;进人临床见习和实习前设《护士行为学》,使学生认识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白衣天使”对病人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热爱专业。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专业特点,逐步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表现专业行为。

2.2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必须持续地、自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人学时即指定专职教师负责思想教育工作。对于这些经过高考人学的佼佼者来说,她们在心理上已比较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比中专学生有主见,因此要避免简单说教,应通过介绍专业发展和重要性等使学生增强对前途的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但同时又不能对现实所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应帮助学生认清现实,避免过分地理想化而受到现实的打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变现状,加快专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形成责任感。专业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会使其动摇。教师必须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参观医院、儿童福利院、老人院等,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新进展,多接触护理专业的人、事和环境,了解护理专业的工作范围和性质,加深护理对人类健康所负重大责任和作用的认识。另外,对一些现实中存在的学生感到困惑的不良现象,可开展辩论会,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提高认识。进人临床实习阶段,更应加强教育,稳定专业思想以保证实习质量。应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多与病房护士及病人交流,认识基础护理实践的重要性,尽快融人工作环境。在毕业时及上岗前,通过宣誓、授帽仪式等,增强自豪感,鼓励她们学以致用,发挥所长。

2.3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必须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

全体教师必须首先热爱护理专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学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困。各科任课教师应主动地结合授课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例如,各专科介绍先进技术,护理科研课介绍科研新进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感和信心。同时,学生也应主动思考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作用。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交流提高认识。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如护士节的宣传活动、社区保健、咨询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增强信心,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巩固所取得的进步。

2.4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利用各种信息途径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专业进展,可促进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发挥作用,突出专业特点,使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从而热爱本专业。

2.5合理使用人才,注重人才培养

管理部门应根据个人特长分配工作单位和岗位,对不同水平的人员分层次使用,对本科生要有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培养使用计划。鼓励她们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帮助她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对她们采取平等甚至倾斜的政策,都是促使本科生专业思想稳定,避免人才浪费和流失的重要手段。

2.6进一步完善护理法

护理法是关于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的法律圈。我国于l卯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加强了护士管理,保障了护士的合法权益。但在护理教育方面仍有欠缺,尚未涉及高等护理教育。我国的护理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2.7加强社会宣传工作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员知识水平、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工作者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升职业道德,通过对服务对象身心健康的维护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1加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高尚的情操、亲切的语言和富有人文关怀的行为,能给患者以关心、同情、安慰、鼓励,有助于患者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进而使其身体状况得以改善,提高护理质量。二是有助于构建新型护患关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患者是护理的核心,其思想、行为、情绪、感受都会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其需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护患纠纷减少,护理质量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三是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还会通过患者及其家属传递到家庭、社区、社会,充分发挥了医院精神文明的窗口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成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设计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调查问卷”,选取1—3年级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对问卷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普遍不高,与护理职业要求相去甚远。如在对“你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3%,不感兴趣的占25%,说不清的占52%;“你认为护士职业道德与医疗质量的关系如何”的调查中,认为关系大的学生占42%,没关系的占28%,中间态度的占30%;“能否接受患者的红包、金钱和宴请”问题,拒绝接受的学生占48%,可以接受的占36%,视情况而定的占16%。造成学生职业道德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如下。(1)社会方面因素。一是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表现为受利益驱动部分学生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至上,忽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诚信缺失,讲实惠、讲实利风气盛行。二是医疗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务人员看重经济收入,更有甚者以经济收入衡量自己的价值,淡化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忽略了职业道德修养。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重智育轻德育。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认为职业道德培养可有可无,忽视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2)学校方面因素。一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不到位。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技能和品行,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理想、职业目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职业素养落后于职业技能。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教育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知”与“行”严重不协调。三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低,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难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四是职业指导缺乏系统性,没有独立的工作机构,投入有限,效果不理想。(3)学生个人因素。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自信心不足,进取心缺乏。二是学生自我认知不正确,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客观地对自身条件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三是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存在误区,把护理技能学习看成首要任务,热衷于考取资格证书,但对护理职业道德培养不感兴趣。四是学生年龄多在17~20岁,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

3加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3.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技术精湛,更要医德高尚。因此,要始终把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市场的需要相结合,牢固树立“今日护理专业学生是明日护士”的意识,把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3.2加强课程建设,全方位开展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把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文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一是要调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除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还应重视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医护法规等内容,注重发挥其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开设活动性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四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3.3运用多种载体,丰富职业道德教育手段

一是要根据护理专业学生身心成长、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积极有益、活泼生动、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并感知医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提高医德修养。二是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三是要强化班集体建设,使学生做到与同学和睦相处、集体荣誉至上。四是要强化学生日常管理,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五是要建立校院合作机制,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始,娴熟的操作技术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人文关怀理念必须在与患者接触中去感受、领悟、习得并强化,从而坚定学生成为一名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决心,培养责任意识。

3.4形成家庭、社会教育合力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4

护理学12级录取本科生23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00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男生比例较少,约占17%,而且大多是填报了护理志愿的情况下被调剂过来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新生报到初期,不免有些失望,由于护理学院是新成立的学院,他们对于新学院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误解,认为学院发展历史不够悠久,加上师资各方面还不成熟,难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院,没有匹配的教师给自己充电。2.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全面,认为护士职业不长久,是青春饭,最多只能做到护士长,没有前途。3.对于升学也不大了解,认为考研只能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新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宁愿选择升学考研从事护理管理或者护理教育,也不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亲戚朋友普遍对专业不看好,认为本科生出来就是伺候人,那是中专生或者是大专生才干的活;而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地下,工作又繁琐,面对的服务对象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时候还得不到服务对象的尊重。护理体系不健全,极少数的高等学历护理人才在工作岗位得不到合理安排,在工作中与低学历护士没有明确分工[1]。5.虽然大部分新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为了就业而考虑,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经济待遇和发展机会,在个人发展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2]。6.对于新环境不适应,心理产生落差感,渴望友情和同学的关心关怀,同时又缺乏沟通和交际的技巧。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帮助护理学本科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蜕变、明确大学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笔者所在的学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制订了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1.新生入学教育之适应性教育———为使护理学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1)环境适应性教育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新生既新鲜好奇又迷茫,为了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和生活设施以及学院的基本情况,可邀请学校或者学院领导教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介绍学校的历史、学院情况、科研情况,使学生对校史和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增进新生对学校和学院的爱校情怀。学校图书馆也应面向新生开展使用培训,使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充实自己。(2)学习适应性教育由于很多新生在初入大学还是习惯性地沿用高中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大学期间是自律性较强的阶段,高中的学习模式、只为高考去学习的理念已经不能沿用。可通过组织老生新生座谈会,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结合他们的切身体会介绍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帮助新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到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大学又是自由开放式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很多社团活动,可邀请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者是团委书记为新生进行党团方面的知识介绍,使新生对党组织和团组织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鼓励新生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到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设中去,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长才干。

2.新生入学教育之专业思想教育———使护理学新生充分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帮助新生转变观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很多新生普遍认为护士社会地位底下,工作繁琐,得不到病人的尊重和理解,而且当初报考护理学是为了升学而考虑,特别是社会上对于男护士的偏见和轻视,这些因素难免影响到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思想稳定,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引导,很容易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偏见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思想不稳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就业率。为使新生充分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帮助新生转变观念,可通过邀请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担任主讲,内容是关于护理学的前景、护理学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从事护理工作的宗旨和意义,使广大新生对护理学有个重新的认识。也可由护理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并跟班参加新生入学教育各项活动。在新生入学期间能够从护理专业思想角度,有针对性地、及时地给予新生指导和解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增强他们的专业自豪感。专业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新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学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旨在让新生对护理学更为热爱,使新生由不情愿到接受这个专业,再到喜爱这个专业,并使之成为奋斗终生的职业。护理学本科生另外一个特点是男生少,女生居多,男生很多也是被调剂过来的。刚开始很多男生难以接受这个专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专业没出息,因此甚至想选择转专业或者退学。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聘请资深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思想教育,从社会、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男护士地位的提高等进行引导,使男生对专业充满信心,对职业前途充满希望。3.新生入学教育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护理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新生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规划由于很多新生当初报考护理学是家长或者教师给的建议,也有些是被学校调剂过来的,因此刚入学时心中不免有些情绪,特别是男生心理更不平衡。当很多男生在被提问到是否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时,都表示不太愿意,因为读护理学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新生对护理学的了解不够深,学校对护理学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及社会上对护士工作的轻视都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极大的影响。可邀请护理界前辈讲述护理专业的起源、发展前景、工资待遇、护理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护士地位的提高等,使学生坚定信心,从而热爱护理学,追崇护理学中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护理学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让他们对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清楚目前努力的方向,明白护士工作的特点。另外也可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给予学生进行后期的职业指导规划,利用网络正面报道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可结合国家、社会及学校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使新生明白当前就业的形势和护理专业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时刻记住通过努力学习以达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追求。

4.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帮助新生及时排解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理,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良好基础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5

【关键词】临床带教学历实习护生

随着护理教育快速而多层次的发展,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愈来愈多,他们的学历也由过去的中专占绝大部分逐步向中专、大专、本科均衡过渡,且有逐年向高学历倾斜的趋势。在临床带教中,我们发现不同学历的护生,对临床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兴趣,其要求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1思想教育

尽管临床实习护生的学历不同,但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首要环节;让每位护生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奉献、慎独、诚信精神,关爱患者如同家人,具备协作、敬业、自律、不断进取、创新、乐观、上进等品格,才能认真、自觉、刻苦地学习业务知识,在老师的带教下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综合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护理人才[1]。

2因人施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来院实习的护生学历参差不齐,学生生源主要有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理解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2]。

2.1中专生由于年龄小,学制短,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接受式教育,学习目的还不太明确,学习方法掌握得也不够好,基础较弱,故对中专生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强调其优势在于年龄小,可塑性强,勉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要学习方法正确,不怕困难,不急于求成,一点一点地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及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定会成功的。

2.2对于大专生,其理论基础知识及知识面界于中专生和本科生之间,但与本科生一样易出现死搬课本、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但相对于本科生却又年龄稍小,心理素质、人文底蕴和临床应变能力又稍欠缺,其综合护理能力培养未能尽如人意;所以对他们则主要以说服的方式,教育他们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认为只要掌握临床实用的知识即可,病人认为“我能干”就行,要教育他们对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掌握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鼓励护生进一步深造完善自己,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新技术的学习。

2.3对于本科生,由于其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对自身定位及实习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社会对其期望值过高,认为学历愈高,能力愈强,一旦他们表现不如人意,便易被冠于“连中专生都不如”的说法,而本科护生普遍自尊心较强,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护生畏首畏尾,不利于其创新、科研能力、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对其的思想教育及学科的自豪感教育尤为重要,一定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本科学员的优势,使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克服心理错位,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临床实习中;老师带教则须采用诱导的方式,实行实践带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病例中。使其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才能有更大的进步,逐步纠正期望与实际不符而产生的负性情绪。

3因材施教

3.1中专生较为注意基础理论的学习,带教老师应利用晨会进行小讲课或在护理查房时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护生在工作之余,自学老师指定的书本知识,并定时和不定时提问、检查,让其养成勤于动脑及自学的好习惯,并适当教授一些护生容易理解的高新知识,使他们与高学历的护生的差距尽量缩小。转贴于

3.2对于大专生,对学其感兴趣的实用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力争做到讲解详细认真,指导操作时严格要求,按操作规程进行,力求使护生养成一个正规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要求护生阅读一些老师介绍的杂志,并且对阅读结果进行检查、提问,从而拓宽护生的知识面。

3.3对于本科生,要让他们知道临床实习目的中包含着四种能力的要求:临床护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带教老师在指导临床护理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经常介绍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并适当让其参与本科室的科研项目及高新技术工作和指导中专生的业务学习,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及对职业的认同感。

4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临床护理人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严格遵守技能操作规程、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素质;故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可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护生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并加强其法制、法规、医德、医风、护生个人修养的教育,从而使护生对职业的兴趣增加,培养其爱医院、爱岗位、爱患者的职业道德观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豪感和敬业爱岗精神。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护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带教老师不能对好学上进的护生显示出偏爱心理,而对后进的护生则不闻不问或严厉训斥,对后进的护生要多方位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机会,及时给予鼓励、提示及指导;带教老师不仅要关心护生的工作、学习及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感受;还要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护生,成为护生心中的榜样,带教老师敬业爱岗的行为可在临床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进入护士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护生的求学热情,使学习成绩提高;选择素质高、技术精湛、沟通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和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有了学习的目标。老师在带教中了解、重视护生的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才能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简而言之,在实习大纲的基础上,通过细致分析,对不同学历的护生依其兴趣不同,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明确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弥补因年龄、学历等不足在护理能力上的缺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6

1.谈理想信念,激发学生服务于人民的责任感

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以“四有”新人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注现代化发展趋势,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谈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振兴中华、服务于人民的责任感,确立了要为振兴我国医疗卫生护理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同时,我校从1997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庄严而隆重的授帽仪式。使学生了解“护理先驱”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事迹,以南丁格尔的精神与志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义无返顾,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做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当学生们深情地唱起《爱的奉献》,庄严地宣誓:“我宣誓:我志愿学习护理专业,谨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坚定救死扶伤的信念,履行护士的职责。我宣誓:以真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永葆白衣天使的圣洁。我宣誓:求实进取,勤奋学习,忠于职守,热爱专业。我宣誓:永志今天的决心与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神圣纯洁、庄重肃穆的授帽仪式,令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学生们受到很大的震动,更加感觉到从事护理事业的伟大,感觉到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感觉到任重而道远。感觉到只有勤奋学习,团结拼搏,携手并肩,共同为人类健康的神圣事业努力进取,才能不愧为“白衣天使”的称号,才能用我们的忠诚与爱心,换取万家的健康。

2.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教师在此基础上还须进一步循循善诱,巩固其专业思想,激发其学习热情,使之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如有的学生对“天使”充满美好的憧憬,然而在现实中看到就业有困难且护理工作繁琐、脏累,就产生思想波动,觉得低人一等,认为没有前途而无心学习。我们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转变其就业观念,使其巩固专业思想。如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或鼓励多考证,在竞争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基层医疗护理事业也是一项平凡又崇高的事业,基层医生护士既要面对患者,又要面对社会各种类型的及各种健康状况的人,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默默无闻的,医生护士总是在人们被疾病折磨、遭受心身痛苦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以无私助人的热情和爱心为病人排忧解难,以精良的技术和严谨的作风重新点燃病人生命的火花,同时,这个工作是一个为千百万人的健康和幸福所需要的高尚职业和光荣岗位,应以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声誉,应不断进取,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过硬的技术,为今后的就业或报考高等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我们还讲述了中华护理老前辈、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事迹等,并举办演讲比赛、知识讲座、报告会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提高认识。专业思想认识提高了,学习上才有积极性。

二、中职护生学习中期侧重于护理伦理道德的教育

1.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护理道德的感性认识

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精心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护理道德取向,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做到护理道德教育随机渗透、自然贴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启发和引导学生分析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特点,以发生在护理人员身边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服务态度、技术质量、护理差错事故等进行讨论分析,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教导他们尊重病人人格,工作严谨细致,抢救病人要分秒必争,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我们利用情景教学来培养学生护理道德修养,如采用录像创设背景情景、利用病案分析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模拟演示创设角色情景等。在教学中,搜集一些灾难与疾病中的人们的故事或者图片;或者到病房中录制一些采访录音,放给学生听;或者带领学生去观察病人,直接接触。这样,从感性上加深学生对于弱者的关注,促使他们热爱所学的专业,感受到生命的神圣与自身的责任。激发他们的爱心,激发他们关爱弱者、救治生命的热情。这些都起到了升华情感,陶冶情操,促进护理道德教育的深人的作用。

2.强化护理道德理性教育,提高护理道德理论认识,树立护理道德信念

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要使学生深刻认识这一原则,除了将护理道德教育渗透于平时教学外,还必须强化护理道德理论教育,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我校除了常规开设《政治•经济•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外,还在学习中期系统讲授《护理伦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也使学生在理论上对护理道德有深刻的认识,使之坚定投身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信念。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在道德教育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比如,进行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训练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与取舍,我们通常以某种道德情景的设定为出发点,让学生运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在模拟的情况下进行道德实践,来巩固道德认知,磨练道德意志。

3.举办医德医风系列讲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道德教育

实习前期我们有目的地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专题报告。如《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护理道德与护理差错事故》《实习医护工作者中的医德医风问题》等,用大量典型实例,既给学生以生动的具体的护理道德教育,使他们感到良好的医护工作者护士形象就在自己身边,又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少数医护人员医德形象丑陋了,服务作风出现了“冷、硬、顶、推、拖”,甚至以医谋私等;同时让学生知道,病人在接受治疗中无论本人还是家属通常都存在一种愿望,希望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为他们治疗,争取最理想的疗效。我们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引入医患护患关系中,不能见利忘义;为病人服务不是一种恩赐或施舍,不能期待回报或感恩。医护道德良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病人健康的事。对病人无论其职位高低、亲疏、贫富,应一视同仁。此外,在临床实习前夕,还安排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进行总动员,使学生明白如何进行临床实习、合格实习生必备条件、有关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使全体实习生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增强信心,努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还邀请一些临床优秀护士回校与学生座谈,讲他们护理工作中的动人事迹,谈他们的经历和体会,以其良好的生动的护理道德形象,启发激励即将奔赴实习点的学生。

三、中职护生学习后期侧重于加强实习管理和护理道德教育,促进护理道德品质内化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锻炼护理道德意志,树立护理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护理道德行为习惯和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实践过程。进入临床面对患者,接触社会与在校的环境截然不同,新的学习形式、内容、环境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许多新变化。有些学生,在纷杂的环境里没有鉴别力、控制力和免疫力,纪律松懈,在实习时服务态度生硬,行为不端。对此要及时纠正。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既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护理道德。

1.建立实习生管理网络,加强护理道德教育和管理

一个健全的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体制,是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根据我校实习生人多、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特点,建立两套管理机构,在校内成立专门的以教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实习管理指导小组,通过与医院协议建立挂牌实习基地医院,加强横向沟通、密切院校关系,明确双方带教管理实习生职责,院方亦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对实习生教育和管理,有专人负责。同时由学校在医院聘请实习班主任及聘请部分医德医风好、技术优良的业务骨干作为兼任教师和实习生带教老师。在临床阶段的实践中,带教老师是学生首先看到的医护工作者形象,对护生的道德形成影响最大。护生的道德教育效果不仅取决于学校基础阶段的教师,更取决于医院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护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2.建立护理道德考评制度,护理道德教育与严格纪律相结合,巩固并促进护理道德修养的提高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7

关键词: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现状;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护士需求数量日益增加,同时对护士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目前护理队伍流失严重现象也日显明显,这就导致了“社会缺、护士走”的尴尬局面。而护理专业本科生是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着未来护理队伍的稳定。因此,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未定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理人才队伍,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职业态度概述

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护理职业态度就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护理职业态度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心理统合过程,被认为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组成成分,是优化护理人才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现状研究

(1)职业认同方面

护理职业认同是护理职业态度的基础,只有从内心认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意义,才会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在不加任何理论知识、不进行任何医学实验等手段的干预前提下,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收这样一份有着“白衣天使”美称的工作,认为护理专业神圣而崇高。但随着专业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更加了解,反而职业态度随着年纪的升高而慢慢降低。曾有研究表明,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护理专业学生在经历临床实习前后的职业态度反差最为明显。半数学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的职业态度明显下降,他们的职业态度渐趋相同。普遍认为长期从事繁琐、辛苦的“伺候”工作非常辛苦,并且认为从事长期的“三班倒”的护理工作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年级越高,与临床接触越多,学生的专业思想越不稳定。

(2)专业学习行为方面

护理专业学生在经过始业教育、专业理论讲解、专业见习操作等相关教学活动的敢于后,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接受系统、深入、持续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操作实践。多数护理专业在校生对临床实践及护理专业充满着新鲜和好奇,学习态度基本端正,学习氛围良好。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利于稳定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有助于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

四、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进行讨论。

(1)个人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有助于职业态度的形成,当学生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相一致的职业后,就比较容易对该职业产生长期的依恋,所谓“爱一行干一行”。另外,个人因素中还存在性别差异。目前收到就业容易,上岗后发展空间大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多,但多数男生并不认为是自己的理想专业,以致于“干一行爱一行”。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调查表明,学校对护理专业的重视、护理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学术活动等都可以对学生的专业态度产生影响。目前,医学院在整个湖州师范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中,发展前景良好,学校也告诉重视该学院的发展。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要求的提高,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内外的专业实践。除此之外,专业任课教师的学识、教学风格与方法、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等等也会对学生的专业态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3)社会因素

访谈发现,目前社会因素是影响学生职业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低,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其次护理工作琐碎、劳累,难有成就感;再次,不平等现象明显,医尊护卑首当其冲,用人体质不平等体现在护理本科生与其他大专、中专生无区别对待,等等。这些或细微或共性的社会因素让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态度飘摇不定。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8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为了解民办院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和教学、管理及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应用“民办高职护理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在校大一、大二统招生及试点层次的学生进行专业认同感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校护理专业总体认同得分为81.98+9.33,男生83.92+12.13,女生81.76+9.04,两组比较(t=1.085,p=0.279>0.05)无统计学意义。大一学生83.54+8.16,大二80.36+10.2,两组比较t=2.954,p=0.003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该校2011级、2012级统招及试点各班在校学生、排除请长假及休学的学生。调查时间在为2012年11月份,所有学生均不同程度接触到专业课的学习。

1.2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每个班级随机抽取13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296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回收有效率为99.3%。其中统招206人,占70.1%,试点87人,占29.6%。男生24人,占8.2%,女生279人,占91.8%。大一151人,占51.4%。大二142人,占48.3%。学生会干部及班干部81人,占27.6%,普通学生213人,占72.4%。采用根据胡忠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改编》的《民办高职护理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大于0.7,内容效度为0.865,结构效度为0.876。问卷的结构包括45个条目,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层级、志愿录取等八个方面。第二部分为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其中专业认同包括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价值六个维度。问卷中有序变量采用五点评分法,非常正性的回答赋值5分,依次为4分,3分,2分,非常负性的回答赋值1分。按照沈之菲的标准,每个条目在1~2分为不认同,2~4分为一般认同4~5分为高度认同。本问卷22个有序变量,最高分为110分,因此,22~44分为不认同,44~88为一般认同,88~110为高度认同。

1.3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总体情况来看,该校护理专业总体认同得分为81.98+9.33,专业认同感一般。

(2)同性别、年级、层次专业认同情况。男性专业认同得分为83.92+12.13,女性为81.76+9.04(t=1.085,p=0.279);大一83.54+8.16,大二80.36+10.23(t=2.54,p=.003);统招81.14+9.40,试点专科83.9+8.98(t=2.362,p=0.019)。

(3)不同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录取方式、就读原因及担任职务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家庭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学生得分84.15+9.47,500~1000元得分为82.07+9.80,1000~1500元得分81.26+9.44,2000元以上得分80.37+9.59,F=1.127,p=0.344>0.05。不同录取方式中一志愿81.69+9.35,二志愿82.80+12.32,三志愿80.7+6.24,四志愿80.18+9.56,调剂志愿85.41+6.81,F=1.057,p=0.378>0.05。学习成绩90分以上得分85.50+10.63,80-89分为82.04+8.83,70-79分为80.7+6.24,60-70分为81.39+9.1,F=2.632,p=0.050。就读的原因中“自己喜欢”得分86.77+7.90,“父母意愿”得分77.71+8.76,“好找工作”得分79.67+8.69,“其他原因”得分81.42+10.26,F=19.416,p=0.0000.05。

3结论

分析得出,该校学生职业认同感得分81.98+9.33。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9

关键词护理男性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及护理专业的发展,男性从事护理专业越来越显示出他们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和医院开始培养、接受并使用男护士。因此,应该鼓励和培养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队伍中来。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和工作态度,而且对人们的职业选择、工作目标、努力程度、自我实现等有重大影响。因此,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

本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对某医学院校2005―2009级护理学本科男生10名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访谈本着自愿原则,访谈前让男生充分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方法,访谈时间每人半小时,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护理专业男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通过访谈,对护理专业男生择业动机、职业价值观现状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逐步分析、整理和归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护理专业男生在择业时的盲目性、随机性、从众性倾向明显。参加访谈的10名护理专业男生入学时均非第一志愿,其中1名为第二志愿,其余均为服从分配或调剂,学生不清楚或不了解护理专业的性质。其中8名学生选择专业时参考家长或亲属朋友的意见,认为护理工作稳定,以后可以保障基本的经济来源,从而接受护理专业。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男生的择业动机非个人理想和个人兴趣的选择,而是迫于其他压力,对护理工作缺乏激情和投身护理事业的信念。

(2)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多样性。护理专业学生处于发展的不稳定状态,他们正处在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期,其职业价值观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职业生涯来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处于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受访的护理专业男生表示在学习护理专业之前,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虽然他们大多肯定护理专业的职业价值,但是他们表示护理职业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职业目标,仅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跳板,即使将来干得不错也不会长期从事。

(3)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众所周知,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上都要承担事业、家庭的重任。婚姻、养家、购房等问题就成为许多男生择业时必须面对的难题。访谈显示,护理专业男生大多缺乏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和就业缺乏一致性,大多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这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兼顾经济收入为标志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价值观取向消极,处于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

2培养护理专业男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对策

针对护理专业男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家庭、医院都要共同努力,帮助护理专业男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加强他们对护理职业的认同。

(1)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培养护理专业男生正确、积极的专业价值观。学校教师要加强多学生就业观、价值观的教育。要切实提高护理专业的学科水平和社会地位。应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男生在专业思想问题上的特殊性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理解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表达专业态度的权力。通过人生观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综合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感情和共鸣,发展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专业价值观,热爱护理专业,立志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2)学校还要加强对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有效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就业优势。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3)医院要重视护理专业男生的临床实习,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强化他们对护士职业的角色认同。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获得社会所期望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重要社会化过程。因此,营造良好的有利于男生成长的工作环境,对稳定男生专业思想,吸引大部分学生安于所学的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具有重要意义。让他们了解医院临床上对男护士的需求及国内外男护士的执业情况、工作心态及各种成就,使他们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和热情,提高从事护理职业的稳定性。

总之,护理专业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合理,并且必将对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护理专业男生积极、正向的职业价值观的建立过程,既需要男生自身能够勇敢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又需要学校、医院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

参考文献

[l]孙静,张新宇.护理本科男生职业价值观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2).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感想篇10

一、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

1、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能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实习的整体表现和实习效果。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加之学生每天面对病人痛苦、压抑的情绪,重复、单调、又脏又累的护理操作,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向往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调查中,认为护理工作理想的学生229人(占50.88%),不太理想的163人(占36.22%),非常反感的58人(占12.9%)。不少同学反映实习工作太累、太紧张;抱怨病人看不起实习生,病人及家属不愿让实习生操作,甚至说话很难听。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

2、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活动,首先带教老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很重要。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身体、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带教老师爱的存在;其次是带教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如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渊博的知识、坦荡的情怀、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带教态度、带教方法均会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造成影响。调查中,反映带教老师能做到主动示范讲解的,有351人(占78%);反映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管不问的95人(占21.11%);这说明有一部分带教老师对工作不负责任。

3、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考核办法欠完善。出科考试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各种能力的检验,应从品德、护理理论、护理操作等多个方面考核。调查中,反映出科考试不注重对护理问诊能力的测试有153人(占34%);不注重对护理病历书写能力的测试130人(占28.88%);不注重技能操作的测试则12人(占2.66%),护理理论很少考核。

4、学校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也对护理专业学生迅速适应实习造成一定影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教师授课任务重,接触临床工作少,教学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临床新技术、新设备快速更新的步伐,导致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较差。如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等。调查中,认为在校所学理论、技能知识与临床应用基本吻合的243人(占54%);认为差距较大162人(占36%)。

5、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间问题突出,也严重影响学生实习的效果。

二、对策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实习期间是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培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时期,学校应注意和医院结合,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基本点,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思想及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教师可结合实例,请优秀护士进行护理工作先进事迹讲座,组织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护士专题讨论等活动,让她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加强带教老师管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对护理专业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选拔带教老师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医院应选择有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带教认真的人员进行带教,并对带教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如学习实纲,熟悉带教项目,了解实习生实习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护理部应对带教老师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参与评价,奖优罚劣,确保其做好带教工作。

3、缩小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学校应和医院结合,经常邀请临床医生到学校讲课、讲座和座谈,传授临床经验。临床课教师要定期到医院接触临床,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以便运用于日常教学,学校要适时安排学生到医院短期见习,熟悉了解护理专业知识及工作环境,缩短所授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差距。

4、改革和完善实习考核方案。出科考试既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检验,又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有力督促,应引起学校和医院的共同重视。医院护理部应和学校结合,统一制订出科考试方案、项目、评价标准,以确保考题全面、规范,既可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多种实际操作和操行进行评价,又可避免漏缺和重复,达到全面考核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5、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及交往能力训练。护理专业学生从学校来到医院实习,角色不适,心理应对能力差,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到科室实习,带教老师首先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使护理专业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受欢迎。在护理操作实践中,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学生既要大胆放手,又要耐心指导,这样才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减轻心理上的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学校应派临床带教老师参与医院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心理状况,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老师较熟悉、亲近,有烦恼和问题愿意向老师倾述,寻求解决方法。老师应耐心倾听她们的喜怒哀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减轻学生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