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市场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5:56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70-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调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电力调度需要考虑电力企业自身效益和节能减排等目标,电网安全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电力系统调度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手段。优化电力调度系统既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进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抵御风险、提高决策和管理科学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控制过程不安全、信息的杂乱、缺乏集中式控制方法、事故应急恢复等。为适应特高压、大电网、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要求,达到调度业务的科学合理、电网运行的管理高效、电网异常及事故的快速响应,必须对调度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加以研究。

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决略,目标单一,如以投资费用或输电损失费用等最小为目标,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一种方案,没有综合考虑其它的因素,其实就等同于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度计划。在该调度机制中,基本谈不上优化。面对复杂的市场情况,仍沿用这一调度机制,势必会造成系统负荷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更严重的是,会经常导致系统中输电能力接近或达到约束域的边缘,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意义下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决策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在追求单一目标优化的基础上,如何适度考虑多目标的综合优化,如维持适宜有功、无功设备的附加费用、阻塞费用、中断费用、平衡电力负荷波峰波谷等,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下的电力市场效益,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决策合理,已势在必行。因此,提出新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框架策略已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从电力调度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调度系统的目标,约束条件,调度算法,调度优化的内容与策略以及调度安全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1电力系统调度所需实现的功能

电网调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经济节能,虽然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安全调度,但是对于电网系统的经济和可靠运行则控制不足。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控制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对整个电力系统调试进行优化可实现较好的可靠运行和经济节能目标。本文主要运用数据收集,安全监视与控制,状态估计,安全分析,超短期负荷预测,潮流优化,经济调度,母线负荷预测,配电自动化等方法,通过对供电网络设备资源优化、作业优化和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化,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目标函数

优化离不开目标,在市场机制下,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优化调度的目标进行整合,变换和优化,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单目标调度优化

即单一目标的优化问题,传统电力系统中运行费用最小、网损最小等都可以作为单一的目标进行优化。在市场环境下,电商企业是独立运营的实体,传统优化调度中的成本,在电力市场中被电力企业的报价曲线所代替,电网优化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网络损耗、购电费用、输电能力等。单目标优化问题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需要进行人工的干预,对复杂系统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针对此现象,能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调度经验,对各种情况下的刚性优化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求同存异,揭示冲突因素间相互付出的代价的规律,会有助于电力市场机制的合理建成与完善,同时使调度优化和决策合理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2.2多目标调度优化

即追求多个单目标问题的确定性组合所形成的优化问题。在电力市场中,此类问题很多,如运行费用与环境污染限制,运行费用与输电损耗,运行费用与安全、可靠水平等。以单目标问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考虑多个影响调度的因素,寻求影响因素间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权衡系数,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电力企业和电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互换目标与约束指标

目标与约束是同时出现的,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从数学规律上讲,目标和约束可以相互转化,从市场经济意义上研究这种转化的规律和机理,如对总费用中既有可变费用又有不变费用,如何控制其比例的问题等。探索目标与约束相互转化的评价指标,可以引导电力市场电价符合经济规律,电网负荷合理的调度,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最终可以平衡使用各种资源,利用好关键资源。

3约束条件

随着电力市场化环境的建立,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制约的因素越来越多,分析和处理约束条件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优化的重点和难点。探索电力系统运行中时域、地域上的关联,结合具体的约束条件,对调度问题进行优化和快速求解非常重要。

4调度优化的内容与策略

目前对于供电网络结构、设备资源和作业的管理等因素未进行较好的优化管理。根据供电网络结构、输变电设备的特点和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4.1作业优化

作业主要包括电力施工作业和检修作业,通过对作业的优化管理,同一停电区域内的施工或检修作业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持续时间的优化和作业时间的选择。对于作业持续时间,在施工天气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受人员数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作业基本成本也受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业时间要尽可能短。作业停电造成的供电量损失成本与作业持续时间成正比。通过合理调整作业持续时间可以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电网的供电量,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对于作业时段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在负荷较小的时段进行,以减小供电量损失。

设作业综合成本为Y=G1(t)+S1(t),式中G1(t)――作业持续t时间的成本,S1(t)――t时间内收入损失的成本

所以最佳作业持续时间应该满足

dYdt=ddt[G1(t)+S1(t)]=0。

4.2设备资源优化

需要优化的电力相关设备资源主要有线路和电容器、变电站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等。首先要根据负荷情况使变电站主变在经济运行区内运行,其次是保证配电变压器相对其供电量损失最小,新装变压器要根据负荷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容量,对于供季节性负荷的配电变压器应适时停运,减少空载现象。线路的优化原则是使线损最低、电量损失最小。为此应减少线路“瓶颈”现象,实现各线路负荷均衡,使线路经济运行,应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检修停电次数。无功的优化原则是使系统负荷接近中性,提高功率因数,要及时投切站内电容器,负荷较轻时适当降低电压,以减小线损中的固定损耗,根据负荷性质实行就地补偿,对于分散的感性负载,在进行理论分析后,在适当位置加装自动投切补偿电容器。

在局部供电区域中,需要优化的设备有输电线路和电容器、配电变压器等。

4.2.1配电变压器的优化原则是使配电变压器相对于其供电量损失最小。其优化方案有

(1)对于季节性负荷,可以利用供电网路互连,轻负荷时停用部分配电变压器,而由其它配电变压器供电;

(2)对于波动较大的负荷,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后可以选择自动调节容量的配电变压器;

(3)新装配电变压器应根据负荷大小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

4.2.2输电线路的优化原则是使输电线路的损失电量最小。其优化的方案有

(1)加强施工的管理,减少因施工而引起的损失;

(2)尽量防止输电线路中的“瓶颈”现象。

4.3可靠性优化

安全可靠供电是对电网的基本要求,应该根据电网的结构特点,输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的配置分支开关的数量和位置,尽可能缩小事故或检修时的停电范围;

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供电最基本的要求,可靠性优化的方法包括:

(1)根据负荷分布要求,适时合理安装保护装置;

(2)根据输电网络的结构特点,进行经济和合理性分析设置相应的开关和断路器;

(3)根据用户用电的可靠性级别,合理消除不良影响因素。

5电力系统调度网络安全研究

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各环节,客观地评价电网安全运行的真实状况,对电网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灾难及造成的直接、间接的损失做出估算。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管理过程中技术手段不足的现状。建立以各级安全工作区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体系的设计与运行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5.1提出符合应用特点的安全需求

(1)分析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2)在平衡经济因素的同时,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安全目标;

(3)在安全体系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服务与机制对调度系统实时性的影响。

5.2安全技术的应用满足管理需求

(1)安全域规划与访问控制技术的应用;

(2)网络安全性分析系统的应用;

(3)网络行为分析技术的应用;

(4)病毒防范。

5.3安全技术的相互配合是运行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

多种安全技术(保护、检测、响应、恢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和依存关系,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保护机制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实时检测为响应创造条件,并有效响应安全事件,这将大大提高系统保护及恢复机制的可靠性。综合地、交叉的使用各种安全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安全体系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周期性的安全评估报告、入侵检测、防火墙及操作系统日志的审计分析,网络管理者可以量化安全风险、掌控网络运行状态,不断丰富完善安全策略,使制定的网络管理策略能更好地指导安全体系的运行。

6结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及电力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采用上述调度优化策略后,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实践也证明,通过作业优化、运行方式优化、设备资源优化、可靠性优化等可以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上策略优化不能仅仅依靠调度,还需要营销、生产技术、输变电工区等部门以及各个供电所的紧密配合,相互沟通,才能实现策略的最优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林川.电力系统最优运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2]周英.河南实时调度系统若干功能与算法[J].电力系统自化,2006,30(2):99-104.

[3]赵建国,韩学山,程时杰.网络流和内点法结合的有功动态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23):22-26.

[4]王琦.华东电网破解调度系统节点计算精度难题[n].中国电力报,2009-3-20.

[5]王超等.四川电网节能减排发电实时调度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4):89-92.

[6]林海宇.探索智能电网引领企业发展[n].华东电力报,2008-4-10.

[7]唐仲南.电力市场中的调度与交易[J].电业政策研究,2000,(9).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2

1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1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图1体现了2011~2015年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笔者认为,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三方面得以体现:

2.1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为各环节在各阶段进行投资估算,具体的如图2所示:

3结语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3

1.1智能电网的概念

由于智能电网本身的使用诉求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针对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不同地区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容。从广义范围考虑,智能电网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物理电网建设来实现的对计算机通讯技术、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新能源控制技术之间的完整融合,智能电网使用覆盖电能应用的发送、输入以及销售等众多环节,是对电能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是一体化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呈现。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下的电力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电能使用需求,并且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形成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是当前节能环保、电能服务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集中呈现。基于智能化电网使用背景之下的智能电网概念也得到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普遍认可,无论是骨干网架构建还是各级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均突出了信息通信及数字化电能资源配置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

1.2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

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2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2.1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

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

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结语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4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将科技手段用于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介绍一些个人体会及成功经验。

关键词:市场;营销;现代化;建设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商业化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为电力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电力营销集约化管理,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电力营销广域网现代化建设

建立现代化电力营销广域网,主要以行政区域为基本网络单位,以公司市场营销部为网络中心,建立局域网、广域网相结合的覆盖全地区的现代化市场营销网络。系统建成后用户可在忻州市范围内任意营业网点办理交费、业扩报装、查询等用电业务,公司和市场营销部可以及时得到所需实时信息,既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又方便了用户,是最大限度实现市场营销市场体系的支持和保障。

市场营销广域网依托“供电专用光纤网”连通到各县区及每个营业站,经由光纤和路由器实现广域网络的物理联系。同时以电话拨号上网为备用通道。

市场营销广域网的nt域控制中心设在市场营销部计算机中心机房,承担市场营销广域网的“帐号管理域”的角色,统管所有需要跨支公司范围共享存取市场营销信息的用户帐号;每个支公司级的站点建立一个管理自己及所辖所、站的mS-nt控制域,组成忻州市场营销广域网的“资源域”群;各个支公司的“资源域”通过建立对于市场营销部“帐号管理域”的单向委托关系,实现场营销广域网整体的逻辑关系。

3营销技术现代化

营销技术现代化,首先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支持系统,统一规划市场营销系统、负荷控制系统以及远程抄表系统,作为市场营销现代化管理网络的数据基础,实现全部数据唯一入口录入,所有信息资源实现采集、存贮、共享自动化,实现网络化自动传输、检索和自动稽查,综合市场营销技术,辅助电力销售,为科学分析管理电力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计量装置是电力交易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供用双方结算的依据。因此必须实现计量装置的现代化,采用先进、可靠、高精度的计量装置,必须支持远方自动抄表,统一、规范计量装置的安装、接线和资产管理,保证电能量值的准确和计量装置的安全可靠,满足公正计费和生产、经营、经济效益分析的需要。

电力营销管理基础数据的来源,包括一级市场数据、二级市场数据以及大用户和居民用电的抄表数据。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分析研究电力市场,提高用电管理自动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技术手段,必须建设信息支持系统,通过无线电方式、电话有线方式、低压载波电力线传输方式及手持抄表器等,实现电力市场侧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管理。

抄表专业的现代化是电力营销现代化的基础,最终将实现无人抄表和抄表实时性、同时性和唯一性。随着“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工作的开展,必须实现全地区全部全过程的抄表管理,以现阶段科技水平,以电话有线方式和无线电方式为主,实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大用户和专线用户的远程自动抄表。居民用户以手持抄表器方式抄表为主,并可以开展一部分低压载波抄表的试点。

将来随科技的发展和载波抄表技术的逐步成熟,可实现全地区的抄表管理,达到抄表现代化管理的目的。

4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与市场营销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控制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电力报修系统等系统联网,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分层地显示地形图、用户配置图和各配网线路及设备图层,通过空间位置和区域以及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库动态地对用电信息综合查询、供电现状监测与调查、辅助供电方案及报修抢修等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管理,从而实现多种辅助决策作用。

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为缩短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服务;利用电网地理息系统,建立动态网络模型,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设备;改变运行模式,自动化、智能化地产生线路转供方案,及时了解事故的影响程度;作为处理用户电话投诉的基础,自动查找投诉数量和空间位置,准确确定故障并进行隔离处理,分析故障影响范围,作出故障点可能性排序,指挥抢险和恢复供电。

将各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图、线路上的各种设备图、变配电图、开关站图以及基础地形图进行分层综合显示。在系统中,以用户为基本单位,以双向查询方式(从图形查属性,从属性查图形)查询有关用户用电信息(用电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所在地的负荷情况(直接读到相关的负荷控制系统、调度SCaDa系统及远程抄表系统的实时数据);并可按设备、参数、任意区域和表达式统计用户信息、设备信息。

在系统中建立用户报装的知识库和模型库,当接收营业系统用户报装信息后,系统根据路径追踪模型和负荷平衡模型,自动决策出新用户可接最近的配变或杆塔,并自动寻找最优布线路径(或通过交互操作),同时给出工程概算信息;输出相应的地图和响应的线路图,并作出初步业扩线路设计,绘制业扩工程图,通过网络系统审批。

在系统中建立电话报警的知识库和模型库,当在一个区域内收到二个以上报警电话后,系统自动判断出是配变故障,中压线路故障还是变配电站故障,并能在屏幕上显示报警位置和故障位置,帮助抢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5营销业务现代化

实现抄表、核算、收费、帐务、分析、管理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无笔化作业。高层管理层可在接收统计分析报表信息的同时,对异常信息进行反向追综,分析至相应营业部门中的相关用户信息,从而使营销分析定位更加准确。实现电力销售情况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与预测,能够进行营销信息全部智能化管理及模糊定位。高层管理层根据系统权限,可按需要随时查询基层基本信息和业务管理状况,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远程异地稽查管理。

6营销策划现代化

实现业扩报装、优质服务、负荷预测、用电检查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无笔化作业。依托市场营销广域网和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地区业扩报装流程现代化,专业自动化,工作传票网络化,用电检查现代化和防窃电手段现代化,建立完善的负荷预测体系。依托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和GpS系统,实现事故报警抢修标准化现代化。

营销策划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以“一切方便客户”为主,从提前预测客户需求、客户申请、答复客户、事故报修到收集投诉无一不是如此,所以要求我们的服务体系必须做到标准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同时在方便用户的前提下,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将现代化的手段用于电力检查,要保证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现代化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电力气营销的经济技术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

7营业站现代化建设

营业站现代化建设应配合营业网点建设,营业站应与配电网供电分区同步规划,尽量与分区内的变电站或开闭所合并建设。在营业站建立营销自动化系统,实现六项基本功能,包括客户服务、营销管理、市场开拓及预测分析、市场管理(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管理和综合自动化,达到一流企业营业窗口无笔化办公要求。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5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电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透明的电力市场已成为我国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电力企业应树立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配电零售企业,电力市场营销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随着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县级供电企业必须顺应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和市场营销体系,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和竞争力,赢得市场,提高效益。

一、县级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目前县电力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县级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由于缺乏资金,电网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设施年久失修造成供电瓶颈,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阻碍了县级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2.生产企业的市场疲软与电力市场的恶性循环。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影响到用电量的增长,也加剧了电费拖欠,而欠费停电措施则造成两败俱伤。对欠费客户采取限电或停电措施,是供电企业目前用于追收电费的主要方式。限电、停电的结果造成售电量的剧减。对企业拖欠电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难题。

3.行业作风问题依然存在。供电企业对客户服务的"电衙门"作风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不良的行业作风在工作中没有完全消失。拉闸限电的阴影很难在客户心理上消除,计划检修时间没有真正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供电企业服务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二、影响县级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行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分为界,一个行政区范围内只有一个电业局。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低下,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

2.管理体制僵化,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目前的县级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不明确,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电企业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分,造成营业站所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

3.管理手段落后。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销售环节,是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面对巨额电费欠款,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树立服务观念。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思想,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要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十分方便的服务,尽可能做到"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

2.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县级供电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对现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自动远程抄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4.深化改革,优化效益,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要强化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要把过去的用电行政管理机构改组为市场营销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中心设置经营机构。生产、财务、安监等部门要围着营销转,而营销又围绕市场转,营销人员围绕客户需要转。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得到根本转变,进而使职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和效益意识得到增强。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6

关键词:配电系统自动化 系统集成 电力市场

abstract theurbannetworkconstructandreformincludingdistributionsystemautomationhasbeenputontheagendaalongwiththedevelopingofelectricpowerindustry.atpresentthetraditional“islandsautomation”ofpowerdistributionsystemismovingtowardssystemintegration,inthemeantime,thedevelopingprospectofpowerdistributionmarketisshownbycurrentlystartedpowermarket.thepotentialeffectsondistributionsystemautomationcausedbythedevelopingtrendsmentionedaboveareanalyzedanddiscussed.

keywords distributionsystemautomation;systemintegration;powermarket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电力的供求关系从过去长期缺电走向缓和,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从过去的政府管理转向“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使我国电力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我国情况,同时启动了含配电系统自动化在内的城网建设改造和开放的发电市场。

国际上,各式各类含发电配电在内的电力市场正在兴起,国内外的发展,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开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1 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中的两个问题

当代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这就是配电系统自动化如何从传统的“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以及如何考虑电力市场的发展可能对配电系统自动化产生的影响。

基于单项自动化林立的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有关系统之间互不相连或有缝集成,阴影灰度表示各个自动化岛)。

图1 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

fig.1 "islandsautomation"ofdistributionsystem

考虑电力市场发展、走向系统集成的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示于图2。

图2 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

fig.2 integratedautomationofdistributionsystem

图中,系统集成的综合自动化共有3个信息层次:实时层、管理层、网际层。阴影部分的管理层,接于内联网(intranet),通过因特网(internet)与网际层通信。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与顾及电力市场发展的综合自动化相比,其主要不同可概括如表1所示。

表1 “多岛自动化”与综合自动化的比较

比较项目“多岛自动化”综合自动化集成度单项自动化林立的“多岛自动化”综合优化设计的配电系统自动化集成方式多岛自动化的有缝集成各有关子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负荷管理基于计划用电的负荷控制(拉闸限电)面向电力市场的负荷管理(不停电管理)电量计费离线经营的电量计费管理面向电力市场的电量计费系统能量交易离线的垄断经营机制基于内联网/因特网的开放能量交易系统管理信息

系统专用网络、信道和图形用户界面基于内联网/因特网的网络、信道和浏览器用户界面地理信息

系统离线使用提供在线(含上网)服务dms

应用软件不涉及市场交易问题需与能量交易系统配合

2 从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

图1所示的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包括以下一些单项自动化:scada/dms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电量计费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

这些单项自动化,以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为特征。早期这种单项自动化不多时,问题还不突出。随着这种单项自动化分别自行发展和数量不断增加,势必带来功能相互重叠、信息未能共享、通道不能公用等弊端。

当然,有些单项自动化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通过接口和数据的转换可以实现系统的有缝集成,就象过去一些调度中心把在线运行的scada和离线管理的mis通过网络通信关连在一起那样。但这种有缝集成系统参与信息共享时的运行效率、使用水平和方便性将有所降低。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开放系统结构(osa)和有关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的各种国际标准,为实现系统的无缝集成提供了可能,这也是配电系统“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的基础。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用等。和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不同,图2所示的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特征。

系统集成的核心是分层次的信息共享,其信息流向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数据流向与管理

fig.3 dataflowanditsmanagementofdistribution

systemintegratedautomation

图中,实时层和管理层的共享信息分别存于有关服务器中并统一管理。实时层和管理层的信息交换,只能在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交换器进行。其中:

网际层是通过intranet/internet和管理层相互通信。网际层所需共享的实时信息只能由管理层控制转发,并使用防火墙进行信息过滤,确保管理层的安全运行。

管理层含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能量交易系统(ets)等。通过网络交换器和实时层建立信关,定时接收管理层所需共享的实时信息,并严格控制信息的反向传送,确保实时层的高度安全。

实时层则包括scada/lm/dms、变电站自动化、环网控制、电量计费等实时运行的在线系统。

至于各系统内部有关单元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通信,只能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如某配网的通信网络如表2所示。

表2 某配网通信网络

序号通信端点通信方式1配电平台——上级调度光缆2配电平台——变电站自备专用电话线3变电站级——间隔级光缆4配电平台——电度表无线电话拨号5配电平台——银行市话拨号6配电平台——mis网络交换器7mis——内联网/因特网网络交换器8变电站——环网ftu双绞线/无线电

3 发展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

图2所示的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中,各有关系统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和通道公用,并顾及到电力市场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呢?

3.1 scada/lm/dms平台

scada/lm/dms平台是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核心和基础,它除了完成scada/lm/dms功能外,如图2所示还承担整个系统的纵向(实时层)和横向(管理层)的集成任务。

由于系统中引入了功能较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scada中除传统的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扩展的scada功能,如保护的远方监视、投切和定值修改,故障录波数据的收集等。当然,如果配网的规模较小,由变电站负责的环网控制,也可改由主站的scada/lm/dms平台来完成。

这里,与电力市场发展有关的负荷控制和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长期缺电期间,对用户限电拉闸实施计划用电的负荷控制,应及时转移到用户不感到停电的负荷管理(lm)上来。

当代的负荷管理,主要是按事先编制好的负荷管理方案,通过馈线降压减载,或按编组周期轮流短时启停用户的可控负荷(空调、热水器等),来实现用户不感到停电的负荷管理。

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方用电管理(dsm),用以调动需方的积极性来参与负荷管理。

供方负荷管理与需方用电管理相结合,必将有力地改善配电系统的负荷曲线,并为随后电力市场的开展打下基础。

lm负荷管理功能与电力供需关系和电力市场进程有关,涉及到对原有负荷控制系统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和具有需量控制功能的数字电量计费系统相配合等问题。但无论是沿用原有的负荷控制终端、或是与新建的电量计费系统相结合,主站均和scada/dms集成在一起,以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变化,而不象传统的负荷控制那样分开独立运行。

dms应用软件方面,除传统的网络拓扑跟踪着色、负荷预报、配电潮流、短路分析、网络重构、故障恢复控制、操作票、投诉热线处理等外,还把负荷计费管理、电力市场等应用包括了进来,统一优化管理,授权分工使用。

当然,系统的无缝集成并不排斥通过接口和数据转换、接入现有而又可用的老系统,以保护原有投资。待该老系统淘汰后,再更新为符合开放标准的系统。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由本地监控的自动装置和与调度联系的rtu远动装置所组成。当代的变电站自动化,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到自动远动、测量控制保护功能集成并随一次设备分散布置,实现无人值班的综合自动化阶段,显示出系统集成的高效益。

如图2所示,这种由中央单元、i/o单元、保护单元和环网控制功能所组成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除了承担远方监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任务外,还在配网控制中心和中压环网之间兼起二级主站的作用,转发双方信息并控制中压环网的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功能。

应该注意,这种取消大控制室设计、分散布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大大节约电缆用地等基建投资;但室外分散布置的i/o和保护单元,应符合有关抗震抗电磁干扰的国际标准,并能在高温低寒高湿(-40~+85℃,相对温度95%)的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当然,常规的有人值班变电站,同样也可以通过变电站rtu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

3.3 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

和许多配电自动化装置类似,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也经历了从免通信的单项自动化向带通信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过程。

免通信的环网故障识别和恢复控制系统,可由一定数量的负荷分段开关(无切断短路电流能力)和控制分段开合的控制器组成。正常时固定开环点运行,两侧供电。故障时,靠故障侧变电站馈线保护动作跳闸,各段开关无压释放。变电站断路器重合成功后,各段开关按事先整定的时限依次重合试投。如为永久性故障,当投到故障段后变电站馈线保护将再次动作跳闸,重复试投过程。但此时故障段业已测明,仅合到故障段前为止。故障段后至开环点的恢复供电,则从开环点检测到对侧线路失压进行重合开始,以相反的方向和相同的原则来实现整个环网故障段的隔离,和非故障段的自动恢复供电。

这种单项自动化装置的优点是无通信要求。但除功能单一和信息未能共享外,本身还存在整定复杂、不能一次定位、开关试投次数较多、恢复时间较长、线路摄取的“冷负荷”较大等问题。

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类似,带通信的环网故障识别和恢复控制系统,控制分段开关的开合,称为馈线终端装置ftu的控制器具有支持scada的功能。除了故障时依靠远动功能免除试投实现一次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外,正常时还兼有收集环网节点电工信息、控制分布电容投切、以及合理选择开环点用以降低网损等功能。

3.4 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系统

常规的分时电度表,是专为电量计费而设计的,用途比较单一,一般不具备通信条件。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的普及,导致了当代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的问世。这种可以远方通信的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除了具有分时电度表的功能外,还能和配电控制中心配合,收集带时标的用户电工信息、传送电量计费信息、具有窃电报警、负荷控制、液晶显示、长期存储等功能。在电量计费系统中,表计本身还可兼作数据集中器使用,大大简化电量计费系统的构成。

电量计费系统是开拓电力市场的一项基础性设施。通过电量计费系统的建设,应一改过去垄断经营时期供方查表、用户缴费、逾期罚款的单向联系模式。

城网建设改造中,正在进行量大面广的“一户一表”建设。无论从当前的“商业化运营”或今后的“配电市场”来看,都应尽可能地考虑到计费信息的双向通信(大中用户远方读表和中小用户智能卡)以及和银行结算的关系问题。

“投诉热线处理”是供方和广大用户建立双向联系的又一渠道。因此,进行低压线路和一户一表的建设改造时,一二次系统应统一优化设计,以期建立一个面向用户(含物业管理)分级分片双向通信的联系机制,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3.5 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gis),含变电、配电、用电、检索、决策、以及办公自动化(oa)等在内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早期是作为离线管理系统而独立运行的。现在,am/fm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产业,支持包括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在内的具有空间数据的行业开发各种应用。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力行业进入了由实时信息提供管理服务、管理信息(包括地理信息)支持实时应用的新阶段,甚至发展了scada/gis系统。

近年来,mis趋于向osa标准以及日益普及的intranet/internet靠拢,且大有以内联网取代mis之势,以便与电力市场的发展接轨。因为,今后电力市场的交易,将不再是大厅交易,而是基于intranet/internet、以浏览器为特征的、称之为电子商务的网络交易。

传统上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以专用网、专用信道和图形用户界面为其特征,显然不适于提供电力交易使用。这又是考虑电力市场发展时所提出的一个挑战:是使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今后的交易信息系统并行发展,或是对现有的mis进行改造、使之适应今后电力市场的发展。事实上,一些面临发电市场压力的网省级调度中心,已经按后者行事并已改造就绪了。

4 结语

(1)当代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正从“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并受到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2)“多岛自动化”是以单项自动化为基础,由少到多各自平行发展。系统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是以整体综合优化为基础,力求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并随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其集成度。

(3)当前配电系统自动化中的负荷管理系统、电量计费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考虑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4)基于开放系统结构和国际标准的分层分布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适应当代系统集成和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性能价格比”好、可伸缩性强。用户可以任意分步实施其配电自动化规划,所投入的系统或设备不会因系统的发展或技术的进步而导致重复建设甚至推倒重来。

参考文献

1 王明俊,于尔铿,刘广一.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7

虽然电力能源仍是我国国民生产、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天燃气、太阳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不断出现,以电力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供电企业在能源市场竞争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综合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为此,本文拟通过相关研究,在调研分析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出谋献策。

2电力营销管理的概念

所谓电力营销管理实质上是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营销管理手段对电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相关的产品进行系统经营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1]。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电力能源市场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经历了从电力生产、电力产品、电力推销到现在的电力市场营销阶段的演变[1]。时至今日,面对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各大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电力营销管理也不断朝着重视用电质量、服务质量等现代化营销理念方向发展。

3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

3.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21世纪的电力营销管理已经进入到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新阶段,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已成为各大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效益。但受到长期市场垄断的影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还不能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电力营销市场的竞争模式。企业仍停留在重发电、轻用电,重电力资源分配、轻电力能源质量,重收取电费、轻服务质量这种重生产轻管理的落后运营模式上,没有过多地关注和研究现有电力市场对供电企业提出的市场营销需求,如电力产品质量、供电服务水平和质量、服务体系是否健全、电力产品是否具备多样性等[1][2]。加上很多供电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欠缺市场营销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导致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3.2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太阳能等新型绿色能源的不断出现和能源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能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3]。这时候以传统电能为主营产品的供电企业面临的调整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到其市场地位。而我国很多供电企业是国有经济属性,或者前身是国有经济团体,由于长期居于市场垄断地位,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都比较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供电企业这种竞争和风险意识相对淡薄的现状对其进一步拓展或者守住市场占有极其不利。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

3.3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今已经是一个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信息系统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现有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还相对不够完善,仍存在很多技术风险和安全漏洞,并且缺乏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人才。这就导致常常会出现信息数据丢失、系统失常甚至瘫痪。这些状况的发生不仅会给供电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会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形象,极大地影响电力营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改善我国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的策略

4.1创新服务理念

我国供电企业要想在能源市场中取得长远发展,首先需要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营销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市场需求、市场竞争、风险、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等以市场为需求导向的要素融入到平时的电力营销管理中,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并实施调整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计划。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平时的服务当中,坚持以用户为企业服务的核心,积极主动地争取用户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应加强产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性设计,力争在产品服务上取胜。

4.2实行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规范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建立秩序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理念。供电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可以通过开拓用电市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建立健全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细化业务流程等途径加以实现[4]。如可以通过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通过加强用电安全、打品牌战、加强宣传等途径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不断开拓新的用电市场;通过不断完善供电服务体系、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途径来逐渐树立供电企业的市场形象,以争取更多的潜在用电用户。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供电、电力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绩效管理制度、奖罚体制等,只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才能为提供更多优质的用电服务提供保障;供电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不断细化业务服务流程,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实时为用户考虑,全面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管理[4]。

4.3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加大科技信息投入

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把更多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引入到电力营销管理中来已经成为今后我国供电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向。为此,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和更新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技术信息系统,可以开通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平台(如固定电话、手机、网络、邮箱等)来方便地满足用户对自己用电信息的跟踪、查询,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缴交电费、查询余额、联系售后等;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做好营销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通过对用户需求情况的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改进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功能;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加大营销管理信息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供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方能在能源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李彬彬单位:国网河南西平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98~201.

[2]王继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财经与管理,2010(08):221.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8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问题;发展措施

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供电企业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重视电网的基础作用,制定具体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案,实现电力企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意识不强

电力营销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其中的最核心业务,因此,电力营销业务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要加强对科学的市场营销的管理意识,使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市场营销活动在现今电力市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困难的产品销售,不完善的服务制度,较差的供电服务质量等。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应当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自己的营销意识,并不断对电力营销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加强。

2.缺乏完善的电力营销制度

现阶段,电力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电力营销制度。虽然一些国有电力企业制定了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但也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电力营销制度,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对电力营销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问题的存在,严重挫伤企业电力营销人员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积极性。所以,为保障电力企业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尤其是必须强化企业内部的制度落实力度。

3.电力营销工作信息化落后

信息化落后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下,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己经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跟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程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信息化技术的实现,不仅能促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电力营销工作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

当前社会,信息的收集十分重要,只有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才能判断市场发展方向,从而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然而电力企业的业务都是在传统的体制下进行的,过程十分繁琐,时间也十分长,因此在营销过程中,丧失了许多机会,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电力企业中,营销队伍大多数都是电力企业中的员工,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对经常变幻的市场并不能应对,从而无法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强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措施

1.树立新的营销管理理念

其一,需要完善技术支持系统。保证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需要稳定高效的电网系统、高水平的服务还有完善的技术开发。技术支持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需要对电力营销管理进行改造,通过需求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电网、提高营销监控等手段完善技术支持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的使用水平,还能够使市场信息的准备和预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二,在进行营销管理工作时,电力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把过去的供给为主的观念转变为现在的需求为主的观念,主动开拓市场,做到立足本地市场,辐射周边市场,扩大电力营销市场,保证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2.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创新

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以企业客户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为依托,建立起“大营销”管理模式,实施扁平化管理,加强营销组织结构调整,积极探讨和研究适合于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构建好售电市场品质分析平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还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再造,提高了营销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售电市场精益化管理水平。

3.加强供用电的合同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供电合同签订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签约人员体系制度的建设,要组织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签约的领导小组,采取分片分包的方式,开展签署合同的工作。在合同签订之前,要有公司的法律咨询顾问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企业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岗位职责等问题。实现合同管理的分项签字制度、分级审核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最后,可以建立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合同的修签工作的进行状况进行统计,使供电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4.做好服务管理,把握优质服务的长期发展战略

营销人员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开拓电力市场。在宣传用电的同时,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介绍安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用户需求装设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加强优质供电服务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

5.实行差别服务,培养诚信客户

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实行差异服务,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对客户信用等级采取综合评价方案,并提供个体化的差别服务。比如为信用等级良好的客户无偿提供节能新技术延伸服务,培养诚信客户,合理减少电费催收行为,降低故障停电事件发生率,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维护成本,充分调动客户用电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6.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培训

人员素质水平不高是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实现人员队伍的整合与提升是当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提升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纪律意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并由管理人员带头形成优秀典范,引导电力企业人员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7.加强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

电力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需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手段,加强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电力企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统一营销业务处理流程及业务管理规范、提高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效率及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坚持推进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加强企业内部的运营管控能力及整体运营水平,这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供电企业要不断培养及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健全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把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与电能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并最终使供电企业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猛.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中国商贸,2013(32).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9

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力技术,这种技术是整合多种技术所形成的,例如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这种整合优化可有效对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而工作人员根据测量结果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有效的调控,使之成为全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该技术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在开关设备旁安置数据采集爆炸装置,且将这些装置所检测的数据上传到监控站或是相应工程师的数据控制中。以保证各设备的相关信息可以进行相互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并对电力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视与调控。

1.1该技术的应用分析

该技术的应用在加强变电站系统稳定、安全的同时使用户所接收的电的性能更加安全可靠且质量又好。既降低了电力系统维护的成本,又加大了变电站的经济利益。目前,现代化社会促使科学技术的不断面临新的创新挑战与发展,从事电力的工作者以及相应的电力企业结合不同电力设备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很多可以进行实时监控的自动化设备。其实这些技术总体来说就是连接不同功能一体设备从而建设一个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在保证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的同时注重其安全性。

1.2市场运营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经济市场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因此能源的应用会受到外界的很多影响。而这些影响会推动电力系统运营模式的程度变化。电力企业利用电力市场的运营技术,确保电力系统在能源中的价值,并加强这种运营技术实现能源市场的引导,使其经济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该技术可对电力系统的经营进行有效的支持。而这部分运营过程是由电力市场相应机构根据能源市场运营规则所进行的。在运营中为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的运行,电力市场人员应遵守相应规则,并加强对输电、发电和配送电等服务。针对现代经济市场状况而言,只有工作人员加深对市场形势的了解以及掌握市场总体的经济状况,才能利用电力运营技术来满足企业在市场上的需求,切记一定要保证电网的安全进行。

2结语

电力系统市场化篇10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市场经济;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识码:ac

一、建立电力市场营销新机制

第一,要建立电力市场营销的新机制,就要不断转变营销的传统观念,逐步确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在新形势下只有实现认识的统一、观念的真正转变,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电力企业的销售量。

第二,要不断强化分析与预测电力市场上的需求,对所有企业来说市场需求都是其经营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于电力企业的业务指导作用更是不断加大,电力市场上的需求分析已经成为各个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电力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更是电力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础,企业必须要逐步建立与完善目标市场的预测分析系统。

第三,建立起完善的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系统,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把市场的需求作为指导的,尤其关注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与动态的研究,并重视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到市场的分析、调查及研究中,以逐步建立其完善而科学的市场营销系统。当前,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中,市场营销所发挥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电力使用、调度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在电力企业的本部与基层性的供电公司中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来的营销系统,并加强对已经设立的营销部门的管理,必然会对市场需求的评估预测及营销具体策略的制定产生有利影响。同时,电力企业还要注意实现营销机构职能的统一与协调,以方便企业营销计划的具体实施,将市场营销落到实处。

二、电力市场营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存在很多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定不及时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完善,这必然会引起电力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有关电力市场的法律、规范及政策的制定不够及时、相对滞后,而且当前的执法力度和强度也不强,这些都使得电力市场的营销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而大部分已经制定的法规由于执法不严而没有得到电力行业的普遍遵守,因此,电力市场营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及时地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避免出现电力市场营销的混乱局面。

2市场营销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观念仍然比较淡薄,这就要求各电力企业对市场营销有明确而深入的认识,并意识到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其他活动,如生产、销售以及产品质量等。如果不能满足电力市场的整体需求,就无法完善电力企业的服务,甚至会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同时,也容易导致电力市场中矛盾的产生,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总体的电量需求不断增大但实际的电量供应不充足。另外,由于电力企业的总体组织大且繁杂,但通常的经营管理体系是纵向的,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不同的企业管理阶层的增多,电力企业如果想得到相关的信息就必须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因此,电力企业实现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到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3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中存在着安全风险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风险通常包括:

(1)技术方面的风险:产生这种风险往往是因为在进行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时,埋下了设计方面的缺陷,例如,安全性漏洞、系统状况不稳定,从而造成管理系统遭到网络用户或黑客的非法入侵;

(2)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该风险指的主要是由管理系统的维护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所引起的,例如,由于电价的错误标示导致电费的错误计算所产生的损失;

(3)违规性操作导致的风险:违规性操作是指不按照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例如,有些管理系统的维护及操作人员采用一些未得到承认的操作方法进行恶意的违规操作。

三、电力市场营销发展创新的具体对策

1观念方面的创新

各个电力企业必须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逐步转变企业自身的营销观念,并不断克服重视生产、看轻营销的思想观念。很多电力企业看重对电网的建设、安全化的生产以及对设备的维护,却往往相对忽视企业的市场营销,但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做好企业的市场营销,真正做到电量能够卖出、电费可以收回,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电力企业在其营销管理中必须要充分地重视电力市场营销,准确对企业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要服务于营销的需要,逐步树立大营销、大服务,把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客户作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对外要做好对客户的优质服务,对内则应该对市场营销进行规范与管理,不断完善电力市场营销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建立起当代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机制。

2组织方面的创新

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紧跟国内外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方式,并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的调整,使企业的营销适应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例如,设立抄表公司,日益规范企业的营抄秩序,不断提高营抄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快制定电力企业相关的规约及管理制度,逐步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设立对停送电进行协调的办公室,以便将用电客户的变电站维修、电力企业的线路等结合部署并统筹兼顾,尤其应该考虑到客户的购买淡季与节假日;在确保电力企业安全营销策略下积极探究企业的夜间与带电作业的新举措。

3管理方面的创新

电力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管理主要包括抄表核收、业务变化以及计量管理等几个部分。对市场营销要进行必要的过程控制,也就是进一步加强对营销的监督、检查、改进以及规范的控制。在进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时必须建立与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要不断规范企业对电价的核定、收费的标准化、提高装表的质量以及供用电合同的规范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限时的结办,以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报装、施工、验收以及送电的速度;在进行用电的核收时要注意强化对质量的考核,避免出现误抄、错抄或漏抄等现象;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凭证的规范化管理,认真对电费进行审核,以防止电费的计算错误;对电费的账目定期进行仔细地核对,以保证电费的资金安全;在进行客户的业务变化工作时,则应该对工作的凭证进行规范与审核,并按照相关的权限审批;在电量的计量方面,一定要准确地做好计量表,并认真校验、抽查。

由于电力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无论哪一个营销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对电费的正确核算,导致电力企业经营利益的降低。电力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内部管理的规范,通过制定具体的营销流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实现电力企业营销的科学化管理。

4技术方面的创新

(1)对电力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都要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将电子商务技术广泛地运用到营销的具体流程中。在电力企业当前的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强化对市场营销的电子化管理;

(2)不断推广电子化付费,以便于客户的用电与缴费;

(3)广泛使用精度高、寿命长、功能全的防窃电的智能化电表,以避免出现窃电的不良现象;

(4)条件允许的电力企业还可以采用监控功能,通过监控有力地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

5市场方面的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电力企业必须要积极地采取有效地市场营销措施,以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按照电力市场需求的不同价格弹性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大型的工业型用电客户应该实行较为优惠的电价,在雨季应该对电价实行折扣,以便实现用电市场的稳定。而对于居民的生活用电则要积极指导他们合理地用电,如对电价分时段计费等。

结语

电力市场的营销作为电力企业有意识的管理活动,对于电力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实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目标,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营销观念,要把用户的需求作为营销的导向,提供优良的电力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熊先文,瞿邦清.建立电力营销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想[J].电力需求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