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的角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3:10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1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物质文化问题对策

1.基本概述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物质文化已与世界接轨,然而,物质文化研究却相对逊色,因此,从各个角度对物质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物质文化研究的思路,完善物质文化研究体系。自文化人类学的创立以来,物质文化研究已逐渐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索我国物质文化,找出我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已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物质文化进行研究具有无可比拟的实际意义。

1.2中国物质文化的内涵

关于“物质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各抒己见,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物质文化可简单地认为是物质和文化,其中物质指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吃、穿、住、行等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各类物质产品;而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予以理解,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又包括物质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产品(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文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1.3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综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有:徐峰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的《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赵炜的《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等。关于中国服装文化研究的有:曹佳想的《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赵卫的《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石海清的《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等。关于中国交通文化研究的有:刘卫民的《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李振福的《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李振福的《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等。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有:刘绍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白晨曦的《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吴良镛的《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等。

2.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契合点

2.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2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2.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2.2.2特征的吻合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3.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3.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3.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3.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4.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精神的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外内学者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于追求形式美、范围过于狭隘等,而要想解决这个这些问题,必须做到:注重客观事实、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

[3]赵炜;何宏.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

[4]曹佳想.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J].山东纺织经济.2011.

[5]赵卫.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J].中国制衣.2013.

[6]石海清.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

[7]刘卫民.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8]李振福.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

[9]李振福.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自行车.2006.

[10]刘绍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现实功能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10.018

CollegeChineseeducationalResearchBasedonRealityFunctionperspective

LiYaqian

(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QindaoCollege,Qingdao,Shandong266106)

abstractinrecentyears,undertheinfluenceoftheglobalizationprocess,theeducationsectorstrengthensitsfocusonChineselanguage,Chinaisalsotakingadvantageoftheinternationalwaveof"Chinesefever"continuestostrengtheneffortstopromotetheChineselanguageworldwide.However,theChineseincollegelivingsituationbegantofallintothesoilonanawkwardposition,students'languageproficiencyinChina'shighereducationsystemneedsurgentlyimproved.Firstly,thestatusofuniversitylanguageeducationunderthesystemofhighereducationisanalyzedbasedontheperspectiveoftheuniversitydisplaylanguageeducationreformproposals,andasawarningtoensurethat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throughthepromotionofanewroundofChineseeducationreformtofurtherimprovetheoveralllevelofcollegestudents’ChineseinChina.

KeywordscollegeChineseeducation;currentsituation;realityfunction;educationandteaching

0前言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度较高的传统学科,其对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强化大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至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国内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很多高校均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大学语文教育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语文的现实功能,以便使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

1大学语文现实功能培养的重要性

1.1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核心教学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充分掌握好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才能使其明确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和职场奠定重要的语言能力基础。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强的竞争力。

1.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人文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具有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也包含了大量博大精深的哲理,以及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内容丰富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使大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确保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形成基本的健全人格,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3改善大学生的思维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经典积淀,还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外国作品,都能很好地融入课程体系中。大学生通过接受这些优秀教学内容的熏陶,不仅有利于丰富个人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在掌握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创造能力。另外,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使东西方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具有大量积极优秀的思想理念,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正能量”。大学生在这些积极思想观念的熏陶下可以培养出更为健全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4传承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精粹已经融入其中。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促使大学生主动背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任。

2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培养的困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发展开始陷入低谷,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是夭折的危机,而很多高校在当前均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危机的后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整理了如下几点:

2.1时代环境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使我国国民经济在20余年中一直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十分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严重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使学习外语成为时尚潮流,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不断削弱。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对应试教育、就职的重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主观上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上述多种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功能不断弱化。

2.2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教育部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没有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所以导致不同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处于无序的状态。高校面对现行教育体制中给予大学语文的不明确课程定位,均按照自身意愿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安排,部分高校每周开设一节大学语文课程,还有部分高校出现了隔周设置一两节大学语文课程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直接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另外,理工科院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担负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很多高校鉴于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地位的不明确,没有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进行开设。

2.3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尽管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但是由于其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性、时代性等弊端。很多教育专家也明确指出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严重脱节,使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各类先进教育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大学生逐渐丧失学学语文的兴趣。上述多种问题不仅揭示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3强化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的策略及措施

3.1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

在过去,由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给予大学语文一个准确的定位,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发展需求。因此,只有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国教育部在新时期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仅要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也要明确大学语文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利用规章制度的方式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必修课程。

另外,各高等院校要在教育部各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解决大学语文的归属问题,处理好大学语文应该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还是人文性课程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要站在国家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上,同时也要充分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确保大学语文可以有效发挥出其所具备的现实功能,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大学语文教育和研究经验,建议高校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归属问题的研究上应将人文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出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现实性,才能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汉语言运用能力。

3.2凸显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教育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高校大学语文现实功能薄弱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提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并要及时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术引入其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多种现实问题。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实现传统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将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关键内容,同时也要将近代和现代大量优秀的作品融入其中,让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时代风貌。

再者,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高校不仅要将计算机、互联网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等手段来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趣味性,使大学生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大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各种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在发展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其现实功能不断被削弱。我国教育部、高等院校不仅要利用多种措施来推动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改革,同时也要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在任何时期均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波.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担当[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3]汪大勇,何二元等.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实践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4]杨兰凯.如何提高大学生母语能力探析[J].西江月,2012(33).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3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又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相对于两汉,传统文化的内部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如伴随着政治斗争的残酷、社会局势的动荡、人性的觉醒,玄学清谈成为时尚,佛、道广泛传播,文学地位上扬;如以垂训鉴戒为基本特征的史学受到普遍的重视,而内容庞杂、往往未易驾驭的诸子地位下降。又有值得注意者,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虽不再有两汉的盛况与“独尊”地位,儒家的政治观念、道德说教、人生理想,依然是维系国家政教传统的核心准则,也是当时世族仍在传承的内在命脉。

然则最具贵族气质的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使得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充满了别样的魅力,长久地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世族与文化的研究,更是近百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而在这一领域中,奠定基本框架、影响方法走向的大师级人物首推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中,陈先生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中,陈先生进一步揭示:魏晋南北朝之士族,“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按陈先生在此点透:其一,治魏晋南北朝文化必须由家族入手;其二,家族与地域不可分离,家族都基础于特定的地域之上;其三,家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于优美之门风(家风)与因袭之学业(家学);其四,家族的家风与家学关系着、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社会。

建立在上述通识之上,再来看王永平教授新近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以下简称“王著”),其学术意义便可以大体明?了。

王著30余万言,列有八章。首章“汉魏六朝时期江东世族的形成及其社会地位的变迁”,末章“综论——从文化的角度观照中古江东世族”;这是以宏观把握和义理阐述为主的两章。在这两章中,王著认为:江东本土豪强于秦汉之际登上历史舞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几位有影响的文士代表。随着北人南迁,东汉时期形成了一些世代相传的江东大族势力。孙吴立国江东,江东世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便利,其势力达于全盛。西晋灭吴,江东大族沦为“亡国之余”,仕途不畅,然仍心存复国之念。及两晋之际,晋室仓皇南渡,出于文化与种族的忧虑,江东大族毅然抛弃成见,接引北人,从而共创东南偏安之局。东晋南朝时期,江东大族在社会政治诸方面受到侨姓世族的抑制,居于从属地位;在思想文化领域,他们虽力图保持经、史传统,但也不得不效仿侨人之玄学风尚。又江东世族较长时间的历史演变、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及其各具特色的家教、家风、家学,可以作为解析中古世族文化的典型。王著的中间六章是全书的骨干所在,分别是“忠义世家:吴郡陆氏之家风与家学”、“厚德载物:吴郡顾氏之家风与家学”、“文采风流:吴郡张氏之家风与家学”、“从尚武到崇文:吴兴沈氏家风与家学的嬗变”、“江表儒宗:会稽郡虞氏、贺氏之家风与家学”、“谙练故实:会稽郡孔氏之家风与家学”;王著考述了这七大世族生成、演进的“实情与真相”,家风家学的面貌与变迁。以家风家学言,陆氏崇尚“忠义”,重视事功,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特重经术,族中名士多好文学,两晋以后并注意习玄、信佛,从而与主流文化相通,保持了文化世族的优势;又顾氏以“厚道”著称,尤重礼法,学术文化上以经术为本,族中教育以儒学启蒙,而为交通北人,自东晋初,顾氏显宗始习玄风;又张氏重性灵,尚文采,讲仪容,其人物多具名士气息,东晋南朝时期更是玄化颇深,又崇信佛学,用心文学艺术,其地位因之迅速上升;又沈氏汉晋之间为“武力强宗”,整体文化水准不高,刘宋以降以迄齐、梁,则完成了向崇文的转变,儒者相继,沈氏又世代信奉天师道,这颇有力于其家族的内在凝聚;又虞、贺二氏皆有深厚的经学传统,为政上崇尚忠义,而南朝以降,虞氏渐重文学艺术,顺应了当时的主流文化习尚,提升了家族地位;又孔氏从政忠直有干能,尤精擅法律典制,倡导“会同佛道”,坚持天师道信仰,迄为江东大族文化保守思潮的重镇。按王著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相对完整、均匀对称,而且总论与分论彼此照应,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象相得益彰,此可谓深符著述体要。

如上所述,魏晋南北朝之世族与文化一直以来是倍受关注的学术热点;然而王著仍作出了超迈既往的学术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研究旨趣言,相关的既往研究重视东晋南朝侨姓世族,王著则致力于探讨江东土著世族;既往的研究尤其是建国后大陆学者的研究多从政治、经济角度入手,王著则在把握世族政治特权、经济地位的基础之上,求真复原地描述世族的文化面貌,既深且博地剖析各别世族之文化特征所在——家风与家学;又既往的研究,无论是总体论述还是个案考察,“地域”都非其中的关键因素,王著则十分关注不同地域及其各自的文化传统。正是特定的江东地域、独具特色的土著世族以及文化角度的观照,使得王著于传统课题上作出了不凡的新意,这也是非长期涵泳于此者难以做到的。

其次,就研究结论言,既往有关六朝江东世族文化面貌与文化特征的认识,存在诸多的模糊、笼统之处。王著明确指出:家风家学不仅是世族文化的主要表征,而且发挥着维系家族传衍的功用。具体到六朝江东世族,其家风的基调是崇尚儒家,以此治家,以此治国;其家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儒家礼学为核心,致力文学与艺术,兼容玄学与佛学。又其间既有着对传统的固守,也有因时随世的变异调适,但比之侨人,江东世族就其整体而言,文化心态显得较为保守。按这样的结论,是深入分析吴郡陆氏、顾氏、张氏,吴兴沈氏,会稽虞氏、贺氏、孔氏等六朝江东世族得出的,论从史出,证据充分,说服力强;这样的结论,无疑有助于澄清有关的纷岐看法,并丰富学人对中古世族文化乃至中古时代文化状况的总体认识。

第三,就研究方法与视野言,王著将个案、群体、比较、推扩四个层次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通过个案研究,以展示各家族在六朝时期演进的轨迹及其文化面貌,解决诸多具体的学术问题,其中有的家族(如会稽贺氏、孔氏)以往少有论者,有的家族以往虽有论及,王著所论更为明晰、细致。又通过群体研究,王著指出:江东本土世族群体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群体概念,而且具有文化习俗的内在一致性;从其内部情况看,江东大族多发迹于汉代,兴盛于六朝,绵延至隋唐,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江东大族中既有早在汉代便“士族化”的文化世族,也有魏晋以降由武入文的“新出门户”,江东诸家族的文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各有其特点,表现出了相当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再者通过比较研究,王著分别出江东各家族文化的“共相”与“殊相”,找出各别家族之家风家学的特质,并进而注意到江东家族与侨姓世族的比较,由此观察南、北世族间的文化差异及其交流状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著还推而扩之,将家风家学与各族之社会政治活动结合起来考察,认为正是由于家族文化的差别,导致了在同样的门阀制度的保护下,各别世族的盛衰遭遇与命运有着明显的差异,并对诸多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圆融通达的解释。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4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角色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高峰,且每次回流规模呈递增趋势。现阶段大量农民工返乡,一方面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加重了农业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回到家乡后社会角色的失调,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导致过激行为,滋事生非,宣泄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综述:

1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

返乡农民工,在社会流动层面属于农民工回流现象。在回流原因的研究方面,西方学者进行多角度的理论概括,主要体现在: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理论、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e・G・雷文斯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新转移经济理论。在众多理论中,中国学者在分析农民工回流问题时较多的认可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中国学者也对“农民工回流”这一特殊现象成因,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所面对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制度、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角度展开研究;在微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的家庭结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经济理性和主体失范等角度展开研究(王志浩,2007)。

在回流现状分析方面,主要体现在回流过程和回流后的现状上,而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回流过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回流类型和回流特点上,从回流类型来看,有学者从回流成因的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自然返乡型、就业失败型、疲劳厌倦型和个人发展型(赵菲菲和王永发,2006)。从回流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在数量上初具规模,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一股“回流潮”;在质量上呈现优势,平均年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外出劳动力(李晓亮和申覃,2005)。在已有的研究中,回流后的现状主要研究回流农民工创业问题、回流后的乡村适应性、回流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回流后的思想状况以及回流后的日常生活。其中,回流农民工的创业问题是研究的重点。

2农民工的角色研究

2.1角色概念和理论

角色概念自从被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mead)首次应用于社会学以来,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角色理论(陈卫平,1994)。功能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为设定和解释稳定社会体系中占有社会地位的人的共同而规范性的期待。象征互动角色理论认为角色可以反映规范、态度、脉络要求、协商以及正如行为者所了解的进化的情境定义。组织角色理论认为与认同的社会位置相一致,由规范性期待所产生,反映非正式群体的压力。而认知角色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角色期待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注意力一项集中于在产生期待的社会条件、衡量期待的技术以及期待对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B.J.Biddle,1986)。研究角色理论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这些研究正如J・H・特纳所指出:角色理论只是提供了对期望、自我、角色扮演能力与角色扮演如何对这些分析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方法,概念的运用只限于不同的现象分类。

2.2农民工角色认知

社会对农民具有较为明确的角色期待,而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给予的角色期待更多。“农民工”是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是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会随着社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班娟,2007)。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研究主要是分析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的角色认知状况。学者揭光钊、廖皇朱(2008)认为农民工在环境变化过程中接受来自区域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身份文化四方面的文化冲突,影响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另外,有些学者在城市化、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的角色转化进行了思考,重点是转化的阻碍因素的探究。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变就是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在转变的过程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资格市民化”;另一方面是是“素质市民化”(马雪松,2007)。从市民化的阻碍角度来看,刘传江教授指出广大的农民工要实现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层面上的市民化,需要穿越障碍更多、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不同学者也构建了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李良进、风笑天(2003)提出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街道、社会为纽带,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3研究述评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当前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回流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实践情况探析农民工返乡成因、返乡呈现的特点和返乡后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角度分析。这些研究的侧重点更多是在市民化、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所做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农民工返乡对市民化、城市化的影响等。而很少的从农村建设、农民培养的角度,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研究农民工返乡现象。同时,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在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背景下,学者较多的关注农民工在由农村到城市环境转变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而对于经历环境由城市到农村转变的角色认知情况,社会给予的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班娟.农民工社会角色置换现状及困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8-40.

[2]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111.

[3]J・H・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61-370.

[4]揭光钊,廖皇朱.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民工的角色认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45-346.

[5]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2-16.

[6]李晓亮,申覃.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1):16-17.

[7]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9-33.

[8]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8.

[9]赵菲菲,王永发.农民工双向流动对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3-445.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6-107.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5

摘要:本文以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2009年―2011年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为样本,从研究的时间、研究的主体、研究的领域、研究地域、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描述了近三年我国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并从以上几个角度对近三年的有关于此方面研究的发展、进步与不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

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

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pB10

研究的角度pC: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

表1.2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

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pD10

研究的角度pe: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

二、分析与研究

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

(一)关于研究时间:

表2.1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

时间2009年2010年2011年合计

篇数2110839

百分比53.8%25.6%20.6%100%

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从表格中看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单纯针对公共治理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出现了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选取的时间段太短、选取的标准等众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a类文章研究的数量在减少。

(二)治理的区域

在有关于治理区域的划分上,有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就国内或者国外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受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这一标准,又可以分成中央、省级、地市级、乡镇级、村社级等,区域、城市、农村也成为关注的一点。

表2.2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治理区域

区域国外国内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

篇数01301000

百分比0%33.3%0%2.6%0%0%0%

区域村社级区域城市农村文章并

未说明合计

篇数01122139

百分比0%2.6%2.6%5.1%53.8%100%

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论文并未在文章中点名其关注的区域,只是进行总体上的论述与分析。而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是关注于我国公共治理现状的,近年来热点的区域、城市以及农村等并未在此类文章中广泛体现。

(三)研究角度

表2.3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理论缘起治理政策治理评估主体作用与转变治理模式

篇数316145

百分比7.8%2.6%15.4%35.9%12.8%

角度表现形态作用意义理论模型研究资源配置合计

篇数234139

百分比5.1%7.8%10.22.6100%

在a类论文中,总结开来就是以上七个角度,那么在这些切入点中,关于主体作用等的研究占到的比例最大,这类文章就主体界定、主体的作用、主体的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而关于治理评估与的研究次之,有较少的学者选择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文章的研究。

(四)关于研究的方法

笔者按照风笑天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下表的几种。

表2.4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实地研究纯学

理研究研究方

法不明合计

篇数000138039

百分比0%0%0%2.60%97.4%100%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几乎全部的学者采用了纯学理研究的方法,而并没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等其他在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B类文章的研究

(一)研究的时间

表3.1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时间

时间2009年2010年2011年合计

篇数16192459

百分比27.132.240.7100%

B类文章针对的是具体情况与公共治理相结合文献的研究,从上表中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间,研究这一类文章的总数量在上升,表示出了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增加。

(二)研究的主体

表3.2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主体

主体公民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

篇数103282

百分比16.9%54.2%13.6%3.4%

主体民间组织宗教组织主体不明确合计

篇数22359

百分比3.4%3.4%5.1%100%

在有关于研究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在公共治理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虽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但是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主体必定更加多元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体也必定随着多元化。

(三)研究的区域

表3.3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区域

区域国外国内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

篇数02811000

百分比0%33.3%0%2.6%0%0%0%

区域村社级区域城市农村文章并

未说明合计

篇数02531959

百分比0%2.6%2.6%5.1%53.8%100%

有关于研究角度方面,现在的学者还是偏好于从我国公共治理的总体出发进行研究,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占百分之47.4%的人将这一点作为研究的区域点。

(四)研究的角度

表3.4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理论缘起治理政策治理评估主体作用与转变治理模式

篇数218384

百分比3.4%30.4%5.1%13.4%6.8%

角度表现形态功能与意义理论模型研究价值体系资源配置

篇数311542

百分比5.1%17.6%8.5%6.8&3.4%

在有关于研究角度上,公共治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就这类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功能与意义等是许多学者选择的第二方面,针对于理论缘起等研究较少。

(五)研究的领域

笔者在研读了所有B类论文后,就其主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以及其他等问题。另外,根据具体问题的归纳总结,笔者又将每一领域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在表1.2中已进行展示。具体表格如下:

表3.5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领域

领域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其他合计

篇数1512326359

百分比25.4%20.3%5.1%44.1%5.1%100%

由表格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社会建设问题是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研究方向,而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是教育问题。有关于政府建设问题,其研究的比重也较大,而进行细分后发现,就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的研究最多,占到百分之五十。有关于产业发展等社会热门的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六)研究的方法

表3.6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实地研究纯学

理研究研究方

法不明合计

篇数000059059

百分比0%0%0%0%100%0%100%

纵观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尚未有学者采用出纯学理研究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有关于这个问题在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以及实地研究等方法上的应用将会是十分新颖的。

三、评价与思考

总体上来看,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

1、研究公共治理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论文多于单纯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而这些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论文中,又以社会建设为其联系点,如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2、在研究区域上,从国内整体的角度以及单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是现在绝大多数论文的区域选择,而有关于农村、城市以及社区等等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的存在,因而笔者认为,在大量研究整体的论文背后,学者也可以将研究的区域选择在较小的点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具体、更加有价值的思考与理论。

3、在研究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众多文章比较偏爱于就政府的研究,此类文章占到了一半以上,虽然就其他主体研究较少。而将来,笔者认为针对于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研究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4、有关于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数文章还是从治理本身的政策实施以及主体作用、主体特征以及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论文就已经成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分析,而学者根据具体实践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升华的占到的比例较少。

5、在研究的方法上,由于公共治理在理论上还并未完全成熟,现在国内有关于公共治理的文章均是通过纯学理研究的方式而进行的,但其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许多学者选择案例研究,就某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抽象总结出相关的理论与思想。(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6

【关键词】隐喻心理学

一、隐喻研究概述

自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隐喻进行系统论述开始,到现今为止,关于隐喻的研究已经过了2300多年了。英国著名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36:98)提到,“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另有波里奥(pollio,1977)等人曾做过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4个隐喻修辞”。由此可见,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虽然对隐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它都是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而被广泛研究的。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中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1]。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坚持的是“对比论”的观点,即将一种事物类比为另一种事物,从而进行修辞学中的隐喻。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替代论”的观点,他认为隐喻即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一文中提出“隐喻互动论”,之后,布莱克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过程”[2]。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间,西方学者开始从逻辑、哲学及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学研究。由于隐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认知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学者重视,并正在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1980年,Lake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weLive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次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开启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两人在该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3]。在国内,束定芳博导在2000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被认为是国内隐喻研究的第一部专著[4]。其后,胡壮麟博导在2004年出版了《认知隐喻学》一书,从隐喻的实质、隐喻与认知、隐喻理解等角度对认知隐喻进行了探讨[5]。胡壮麟的学生张沛在2004年也出版一本关于隐喻的书――《隐喻的生命》,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领域[6]。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目前关于心理隐喻的文献很少,以“心理隐喻”为检索词时,搜出来的文章只有7篇。整个隐喻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大多还是处于修辞学、语言学领域。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从认知领域,或者具体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甚至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到隐喻学领域,如何让这个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的隐喻学通过心理学的途径服务于人们。

二、心理学与隐喻

现代隐喻的研究角度很多,从传统的修辞学、语言学角度,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角度,关于隐喻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正如束定芳所言,“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一是创造新的意义,二是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7]。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学与隐喻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

隐喻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过程。那我们如何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呢。

赵宗金[8]认为,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两种方式:一是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即是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可以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二是对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即隐喻过程可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即我们所说的每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隐喻都是不一样且各具特色的,根据简特纳(DedreGentner)等人对心理学历史的分析显示,源自其他领域的隐喻在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894年至1975年,心理学家们共使用了265个心理现象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拟人隐喻、空间隐喻、神经隐喻和系统隐喻[9]。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不同的心理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麻彦坤[10]认为心理隐喻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研究对象的转变,即由物到人的变化;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即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研究从消极研究到积极研究的变化;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从个体到社会的变化。

其次,对于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这种方式,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论述为我们理解隐喻的心理发生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Rogers(1973)就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隐喻的产生原因。他说,“隐喻是被压抑的不自觉的直觉冲动通过神秘的象征形式的表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隐喻可用于心理治疗,因为隐喻语言提供了一种重组个人世界的工具”[11]。其实,隐喻的产生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这样的体验和经验都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源头。王文斌在《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一书中提到,“研究隐喻,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研究隐伏于人类大脑里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12]。

此外,赵宗金还认为,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考察隐喻的作用。所谓知识社会学,主要是考察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与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类似,隐喻在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当代心理学家莱尔瑞(D.Leary)对此有一个说法,“所有的直至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隐喻的模式,同样在心理学中也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13]。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学中的隐喻研究和隐喻学中的心理学研究,探索心理学与隐喻之间的关系,达到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而服务于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三、心理学中隐喻研究的意义

自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传统心理学遭到冷落,使得隐喻与心理学间的联系得以减少,更让人遗憾的是,关于隐喻的哲学和语言学的众多研究成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有用资源。然而,即便如此,单是从其使用频率来看,隐喻研究也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语言学领域,隐喻丰富了语言表达,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语言又是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情感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表达的,便借助于隐喻进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人际交流的目的。而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面对的有无法感知、无法视听,但能体验和自觉的心里生活世界,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隐喻式思维方式[14]。从心理学角度,有学者提出,所有的知识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的各种隐喻模式。所以,隐喻的作用同样能够表现在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中,从而表现在心理健康层面上。

孟维杰(2010)[15]认为隐喻在心理学与人文精神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提到“从数字化、符号化、机械化的逻辑语言中重拾心理学隐喻,并非是要从隐喻语言取代心理学科学术语,而是期望隐喻与逻辑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同在,使之能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自身,实现心理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概念、事物等都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隐喻,我们理解和表述它们就会很困难。对于心理学知识系统中的各种理论的成功学习和表述,我们不得不承认隐喻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辛自强(2005)[16]在其《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一文中,对隐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人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一系列时间连贯成故事。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别人的心理,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别人明白人类心理的奥秘。而隐喻是故事中的最基本元素。由此可见,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综上,不管是从隐喻角度研究心理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隐喻,我们都能够清楚看到心理学和隐喻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我们希望两者的研究能够互相促进: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中,我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探索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因为隐喻能够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作用机理,并能找到隐喻更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所谓风景没变,看风景的角度变了,整个感受就会发生变化。相信通过这样的探索研究,能够从心理学角度让隐喻这种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Lakeoff,Johnson.metaphor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1980.1.

[4]周霞,郭金秀.认知领域的隐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科科技信息,2010(7):144.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8]赵宗金.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3-107.

[9]Centner,D.&Grudin,J.theevolutionofmentalmetaphorinpsychology:a90-YearRetrospective[J].americanpsychologist,1985,40(3):181-192.

[10]麻彦坤.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5-30.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1.

[1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1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6.

[14]孟维杰,马甜语.论心理学中的“隐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1-106.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7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

>>翻译与民俗文化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民俗文化“失语”民俗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中国畲族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有的则把翻译放在文化大背景下去研究。在寥若晨星的研究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理论原则只是偶尔提及或者不成体系,这也许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词】翻译民俗文化理论原则一、翻译理论概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国外翻译理论原则中可借鉴的流派比较多,可以说欣欣向荣,风格各异。其中主要可以指导翻译的理论学派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建构学派和学派等。这些学派从认知语言学的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解释。语言学派从语言生成和发展的规律角度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解读;阐释学派主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试图解释翻译现象;功能学派主要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从语言的功能角度阐释如何进行有效地翻译;文化学派则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解释翻译的过程;建构学派则来源于语言学中的建构主义,注重从语言的多方复杂因素解释翻译过程。然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原则大多沿袭国外的成果,只有少数专家和学者试图对其有所发展。在翻译的指导原则上整体遵循着信、达、雅;至于对翻译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性质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的研究提及较少。二、国内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方向的研究论文能够查找到,但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指导原则的研究凤毛麟角。查阅中国知网,输入“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10篇,其中5篇为期刊,5篇为博、硕士论文。通过检索“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3篇。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蒋红红老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民俗的翻译只有明辨其文化身份,才能在翻译中有意识地避免文化移植,保持文化身份的清晰度。由于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通过语言符号——表层结构,挖掘展现文化内涵——深层结构,并且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其口语化、非正式的文体特征。”[1]安徽工大的杨东方从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的角度指出“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1)原语词汇意义的再现优于形式的再现;2)选词必须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3)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在译文中应转换为非隐含意义。”[2]在翻译方法方面,杨东方认为“用‘移植’、‘文化替换’以及‘交际翻译法’来翻译民俗文化词汇,对于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的融合具有独特之处。”[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姜智慧老师谈到了对浙江民俗文化翻译时应该运用的理论为“归化与异化”;因为“异化”翻译主张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的语中,保留源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4]中南大学的硕士刘连芳提出旅游文化的翻译的指导原则应该是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动态的选择。所谓“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改造源语的词汇、句式和文化特点,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的期待,从而使特殊的文化现象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悦纳。合肥工大的硕士杨勇提出在文化翻译中应该适用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三、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建议所有上述研究,要么集中于对文化大类的翻译理论研究,仅仅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要么提出了对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但是对于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理论原则,并未提及。蒋红红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民俗翻译的方法,但在理论原则归结方面却并未明确指出,只强调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杨东方从词汇的文化负载角度谈了翻译,整体上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在字里行间中能够体会一些民俗文化翻译的指导原则,但太过零散、缺乏系统性。姜智慧谈到了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该使用的指导原则,但该论文在翻译的实证方面研究较少,给人的印象是拨开了云雾,但还未见到太阳。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既要翻译出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又要根据语言认知的一般原理能够让译文读者比较轻松的悦纳。从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来看,笔者同意杨勇的观点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去指导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最为合适不过。参考文献[1]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2][3]杨东方,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4]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2)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8

[关键词]香港;文化;交融;英国;殖民

地处中国南部边陲的香港是中国最早遭受西方侵略势力冲击的地区之一,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80年代的中英谈判使得人们开始关心香港问题。自香港回归以来,随着陆港关系的不断紧密,对于香港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97年前后是香港问题研究的高峰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渐渐降温。但近年来陆港交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增多,要求研究要趋于现实和理性,更深层次的问题等待研究解决。英国殖民对香港文化影响深远,现对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做以下分析。

一、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文化交融研究的发展进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研究者看到了香港文化的中西结合性,如郑德良的《香港的文化特征》[1]、麦文峰的《东方之珠的文化光亮》[2]。这一时期,学者把更多的视角放在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上,认为其不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与此同时香港本土的学者,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学在香港的发展,即新儒学,如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黄嫣梨的《香港的中国文化研究――以新儒学为中心的讨论》[3]。这一时期的对于香港文化的研究较为宏观,基本没与城市建筑和饮食文化相关的研究。大陆学者对于香港的认识还很少,香港学者对于大陆的认识更是少之又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几年时间里,对于香港文化的研究进入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从文化史宏观来开,随着政治上中国收回香港,在人们潜意识里,大陆和香港的心理距离在缩小,文化交融越来越重要,研究着重于香港文化中华夏文明的痕迹,如朱树的《香港文化掠影》[4]、肖贤彬的《“香港人”的文化观照》[5]。同时香港最显张力的流行文化如:武侠小说,香港电影,粤语流行歌曲等迅速在大陆流行开来,学术界对这一现象也有研究如田本相的《香港文化一瞥》[6]。总体上来说,学术界把目光投向香港本身,关注香港文化的中西交融性,如钱虹的《香港究竟是不是“文化沙漠”》[7]、马霆的《香港文化面面观》[8]、杨益群的《走出“香港文化”评介的误区》[9]。同时,学者也开始关心香港对大陆文化的影响,首先探讨的就是受地缘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如安兴本等人的《香港文化对大陆的影响》[10]、陈丽君的《香港文化对珠江三角洲影响之现状及趋势分析》[11]、关志钢的《香港文化特点及其对深圳的影响》[12]、李小甘的《试述深港文化关系》[13]。

97年及回归后的几年间,学术界研究了香港文化发展的独特历程,研究重点在香港文化认同问题及“一国两制”下对香港文化发展的展望。如吴仲柱的《香港文化现状及其走向分析》[14]、严家岳的《香港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展望》[15]、吴江的《香港文化认同问题》[16]、李道湘的《试论九七之后香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17]。此时香港文化交融下,陆港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逐渐扩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葛华的《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双向作用》[18]、杨匡汉的《文化的驿站――香港与内地关系的一个侧面》[19]。

从文化史微观的城市建筑和饮食文化角度来看,吴耀东的《当代香港建筑的发展历程》[20]提出了英国殖民初期香港建筑的布局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殖民主义色彩,但未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方元的《97后的香港建筑:变与不变》[21]进一步探讨了香港建筑中殖民文化的倾向。这一阶段对于香港建筑所体现出的殖民特点有一定研究,但研究内容和层次划分,倾向于建筑学。晓理的《风靡香港的快餐店》[22]率先着眼于外来饮食对于香港饮食文化的影响。吴燕和的《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23]从人类学角度讨论香港饮食文化的多元性。文化饮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茶餐厅代表了香港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好的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性。

在近十年间对于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并没有很大突破,文化史研究重点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尤其是电影艺术的研究如《王鹏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24]、李大伟的《内地和香港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研究》[25]。何志平的《文化政策与香港传承》[26]一书,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分析香港的文化交融。总体上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没有新的成果出现。

二、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的现状分析

1、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的地位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属于文化史范畴,从香港史研究的范围来看,学术界着重于研究香港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对文化史的研究不够重视。香港是“一国两制”的率先实践地,一些学者也认为解决可以借鉴香港模式,因此对于香港政治史的研究相对较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也有专门培养研究港澳台政治史方向的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下设台港澳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也多半为政治史。8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腾飞,一度位于亚洲四小龙的位置,金融业作为香港的支柱产业,自然而然吸引了更多的人的关注。在珠江三角州,前店后厂模式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也专门研究香港经济。但香港从最初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发展到今日的国际化大都市,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对香港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香港与大陆血脉同宗、文化同根,中西文化的交融在香港更为突出。对于文化史的研究,无论从整体学科来看还是从史学界的研究来看,都相对薄弱。研究者所能获取的一手资料有限,并且多数研究者缺少香港文化的实际体验经历。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性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还没有被学术界真正认识到。总体来看,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动力不足,并且缺少后备力量。

2、研究角度的单一性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范围其实十分广阔,包涵思想文化、教育理念、、文化心理、城市建设等都是它的分支。但就目前来看,从历史学出发的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研究面窄。近些年来的研究大多走了97年前后研究的老路,与其他专题之间缺少联系,总体相对孤立。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多从一种俯视的角度来展开,多半从大陆的角度出发,明显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形态色彩。这使得文化史的研究偏向于政治理论化,缺少了文化史应有的魅力和独特的美感。

3、文化的稳定性与现实的多变性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是历史问题,具有稳定性,但世界大环境的改变和中国大陆的崛起使得香港文化具有多变性的特点。文化的稳定性与现实的多变性并不矛盾,文化的原始性和传承性特点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在很长一个时间段里不容易改变。香港文化的本质内涵亦是如此。但在英国殖民时期,香港文化的特殊性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与外在因素的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对香港文化的研究不能从俯视的角度出发,或是停留在展望的阶段,一定要根据现实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出现的矛盾及问题,追根溯源对其进行深层分析及探究。

三、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角度的划分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属于文化史研究范畴,包涵概念十分庞大。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前些年多从宏观整体角度出发,近些年来相对细化。从研究内容的地位上来看,整体和部分都应该并重。只注重整体研究容易陷入空泛、漂浮的误区,作为文化史研究的重要部分,今后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角度应该从微观入手,当对微观事物和现象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成果,可以综合起来,研究文化整体。

这一议题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英国都有密切联系,各地研究者由于教育和生活背景不同,在分析、评价某些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时候,站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研究中应当减少意识形态对研究者的干扰,尊重差异,增加交流,使得研究更加客观和深入。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最直接体现香港文化的特点,是香港文化史研究的根基。它与政治史、经济史密不可分,与社会史,关系史更是紧密相连。在研究过程中,应当重视各专题之间的联系,减少主观臆断,以一个更客观的态度和更全面的角度来综合分析问题。

2、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从研究的深度来看,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其内在成因更是错综复杂。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叙述、单纯罗列的层次上,要由表及里,深刻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本源。香港的中西方交融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以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化的交融之中,应当注重文化背景的构建、人文心里的变化和沟通交流的过程;同时,也要看到到交流背后的影响和最真实的社会发展情况。文化外在的表象只是研究文化史的入口,研究应该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从研究的广度来看,研究的时间范围可以扩展开来,从初始殖民阶段到殖民扩展阶段再到后殖民时代,时间跨度很长。文化史研究的内涵十分丰富,例如香港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建筑特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都是与香港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能反映殖民时期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其独特的魅力,很有研究价值。

以上主要就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的发展进程、现状及研究趋势经行了评述。总体来看,学术界对香港的研究在97年前后是一个高潮,97年之后逐渐变缓。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其中对于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时有提及,但总体来说,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新意。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已经终结,但殖民留下的印记并未消除,反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方面可以从他们的研究中得到启示;同时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深入思考,以推动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德良:香港的文化特征.载《南风窗》,1988年第9期。

[2]朱树:香港文化掠影.载《世界文化》,1994年第1期。

[3]肖贤彬:“香港人”的文化观照.载《当代港澳》,1994年第1期。

[4]钱虹:香港究竟是不是“文化沙漠”.载《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第21期。

[5]杨益群:走出“香港文化”评介的误区.载《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7期。

[6]吴仲柱:香港文化现状及其走向分析.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7]严家岳:香港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展望.载《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2期。

[8]李道湘:试论九七之后香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9期。

[9]杨匡汉:文化的驿站――香港与内地关系的一个侧面.载《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0]吴耀东:当代香港建筑的发展历程.载《世界建筑》,1997年第3期。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9

(一)双视角的文化人类学内涵通俗地讲,就是研究者在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将自身定义为独立于对象之外的“局外人”,即客位,而没有以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本土消费者的原生态文化心理去思考音乐创作和作品本身。过度的客位认知模式,带来的是对处于未经现代工业化理性改造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内涵的误读,而无法还原其本来面目的过度主观性。众所周知,客观性是研究工作始终不能放弃的原则,而即便是文化研究,也不能放任这种过度主观的认知模式。(二)双视角之于民族音乐研究的必然性“双视角”研究视域正是基于这一思维方法背景而提出的。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忠于“第一历史”的真实性自然是首要原则。然而对于这种“客观性”则需要进行辩证的思考,即客观性终究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期待,是音乐研究者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结果的某种可能性预期。从认知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文化研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存在没有主观立场的研究行为。围绕着民族音乐研究的主位与客位的对立统一关系,既类似戏剧理论中体验派与表现派的区别关系,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可知论与唯心主义可知论的争辩,其焦点都在于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者的主体性该以何种姿态面对研究对象,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结果,是客体自身的规定性,还是带有主体烙印的表象。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双视角视域方法论,从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分别认识到了单纯的主位与客位都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旨在强调一种互为补充的理念,如上海音乐学院学者沈洽主张,为了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认识对象,把握对象的本质,在研究异文化音乐时,应从该音乐所处文化的“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进行观照。[4]之所以辩证地整合主位与客位、局内与局外的双视角来研究民族音乐,就在于对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认识模式在不断地深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建基于工业改造世界的理性统摄文化研究并使其趋于同质化,从而使得少数民族音乐这种文化业态往往会因打开尘封而其原生态内涵被覆盖和淡化。同时因文化作为从未停顿的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表达,少数民族音乐也在其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中表现出了应有的内部嬗变,这就决定了代表现代的、权威的民族音乐研究视域并非完全在对其进行“现代性强加”。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相对主义催促其研究要稀释过度的客位意识;从研究对象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开放性和运动性也在昭示研究的认知模式的主位合理性。因此说,双视角视域的研究方法和认知模式是符合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潮流的。

二、主位,客位———双视角下的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认知

与我国其他边疆少数民族音乐一样,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是居住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他们各自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族心理个性。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来讲,现代社会是以保护和发展作为基本的认知和行动概念,而这里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其一,是出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政治主张。其二,是出于复兴民族文化、繁荣现代文化生态的文化主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政治目标的手段之一,也是最终归宿。无论是基于政治意向还是文化动机,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最终都会凝练为文化传承的过程和积淀。保护,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本土的、原生态的内涵和形式免于建基于现代工业基础上的标准化、专业化的文化理念及其评价机制的非常态改造。而发展又内含着对改变的支持,即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与时俱进的动态性和对话世界的开放性。保护与发展作为东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原则不可偏废,因而就需要构建这种兼具“体验”与“表现”、“局中”与“局外”、“客入”与“主出”的双视角研究视域。(一)代入: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主位文化认知以双视角介入对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虽然仍要分别以主位、客位的角度进行认知阐述,但前提是要在双视角的概念框架下明确各自全新的认知模式内涵。正如地马尔库斯提到的当代文化人类学者的任务是“通过亲身的民族志调查获得对异文化的个案认识,并依据这种认识来检验经常具有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色彩的人类理论”,对于东北少数民族音乐所进行的研究,势必要针对前文提到的某种类似先天存在的文化认知模式的自觉把握和有效控制,使其尽量规避自身的过度主观性,而力求以研究对象的同质、同位的身份融入其中,以最大限度的克服自身存在的权威中心主义文化认知倾向。代入,是作为民族音乐研究学者科学精准的把握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动机框架,因其本身无论从生活经验、方式以及内在的思维方式都与研究对象所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的陌生隔离的实际情况,就决定了民族音乐研究学者在自然自发的状态下会表现出强烈的“局外人”的认知倾向,因此要想真正有效执行“双视角”,就要有着强烈的自觉自明,退却研究者固有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和背景性判断、评价结构,以“局内人”的身份融入其中并“内视”研究对象。比如,我国学者于2004-2009这五年间论证了学术界已经认为消失了的东北满族音乐至今在民间仍然存在,并以其独特的特征和逻辑生存并流传着,而研究论证的方法就是“田野考察”和“田野录音”。在考察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瓜尔佳氏的家祭神歌的过程中,因家祭神歌是家族内部比较私人化、私密性的巫神祭祀活动中的音乐部分,因此研究学者通过弱化自身的“专业学者身份”,与该家族取得了日常化的联络和沟通,从而得到了可以对瓜尔佳氏的三天家祭做全程录音的宝贵机会,尤其是其中的背灯祭一般是决不允许外人参加的。在三天的录音中,研究者进行了这样的记录和归纳:第一天,内容是祭天、领牲、立杆子、请神,依姆钦(满语,八面抓鼓的意思)敲得时缓时疾,振聋发聩,但是逻辑严谨,音乐强弱关系基本上是通过三个连续的重音或五个连续的重音这种节奏规模来表达,按照萨满活动的行话叫做“老三点”和“老五点”;第二天,祭祖,放大神,萨满们边走边跳边唱,屋子里漆黑一团,西沙(满语,腰铃的意思)哗哗作响,开始神秘的背灯祭;第三天,为子孙祈福换锁,曲调与第一天相近。总观三天的乐谱发现,这种神歌的全部音符运动规律,基本上不超出四音列。在这个论证过程中,民族音乐学者的研究起点,正是双视角统摄下所要努力实现的“眼见为实”和“无隔膜介入”,即尽量淡化学者身份,而以同族同胞身份进行最大限度的“无目的性参与”,因此对整个录音记录进行梳理归纳,得出的文字性结论,要么是满语原声,要么是当地、家族原汁原味的行话,要么是最为直观的描述性语言。即便是对神歌的音乐节奏所进行的规律总结,也是非专业的直观表述。(二)间离: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客位文化认知会“融入”自然还要会“跳出”,即民族音乐学者在掌握了靠近第一历史的音乐资料之后,便要回归学者身份,以专业的认知、归纳和评价体系去处理考察得来的材料,并通过反思和前提性批判等更为深入的工作,超越研究对象所从属的文化圈,并站在一个更高一级、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该文化圈与其他文化圈在同类型音乐文明方面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从而以抽象、模糊的视角定位研究对象在民族音乐整体坐标上的位置。同样,在研究东北三省流行于各地区的满族巫神音乐的过程中,音乐学者均是本着“在场主义”的考察原则融入这一音乐形式的现场“原生态功能”的发生过程,而非研究目的统摄下的二次表演,因而得出了与“第一历史”相差无几的音乐原始材料。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屏蔽了研究者对于满族巫神音乐现场发挥其原始功能的影响,尽可能做到了“融入”、“主位”和“局内”。但是在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则旗帜鲜明地运用了音乐人类行为和唯物史观的观点,抽象地概括了整个东北满族音乐的特点:首先,描述性的归纳东北满族音乐相对完整、系统的音乐特征,如以基数为主的节奏设计,乐器以打击乐入声为主,旋律声调以五声调为基准模式,其中宫、商、角为核心音调,乐篇多以单段结构为主,有个别装饰音形成的和音等等。之后便是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抽象和跃迁,提出了东北地区满族音乐独特的逻辑,它起源于原始巫术文化崇拜信仰,音乐本身就是原始先民与大自然求共生共荣的生存方式,其哲学基础是“泛灵论”和“灵魂不灭轮”,是考察满族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活化石。满族音乐的神秘性并代表落后和蛮荒,而是基于其不易被外界因素影响的严肃性和封闭性。另外,民族音乐学者还要通过进一步的“间离”行为,论证东北地区的满族音乐作为该地区的萨满信仰和巫神音乐类型,与世界其他地区如西伯利亚、高加索、印第安等地的同类型音乐之间的同源同族关系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而整个研究结果的凝练过程,需要学者不断的用专业地音乐人类学行为、文化符号学等知识结构和认知评价体系加以“间离”,让研究对象及其结论性材料固定化、模糊化和质点化,成为最终的“质变”局面的不断“量变”的过程表现。

三、主客相随———双视角下的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展望

文学研究的角度篇10

关键词:委婉语;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H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69-03

一、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尽管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各异,但各国语言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委婉语。委婉语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始于“塔布”,是用一种间接或含蓄的说法代替粗鲁的、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示方法。委婉语是调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人际交往的剂。只要人在社会中生存,就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委婉语。由于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人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美好、更和谐。

二、委婉语研究的多维视角

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作用巨大,学者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委婉语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上世纪国内学者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从语义学(刘纯豹等)、修辞学(陈望道等)、语用学(束定芳等)等角度展开,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委婉语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委婉语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者们不断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并深入研究。在中国知网上以委婉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01年至2014年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就有近三千篇,硕博论文近四百篇。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视角探讨委婉语的分类、生成手段、产生原因、语用功能等。综合国内学界最近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委婉语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向:

1.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语言学是当今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影响与日俱增的分支学科。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当前不少学者开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委婉语产生的深层原因,重点分析委婉语生成的内在机制和发展变化特点,探索委婉语的认知理据。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委婉语研究侧重于用原型范畴理论阐释委婉语的生成和发展机制(如廖彦婷、徐小鹏等)。学者们把禁忌语和委婉语划归在同一个认知范畴,认为禁忌语和委婉语构成指称禁忌的同一范畴,分别是语义范畴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禁忌语(原型义项)的突显性强,容易被感知,而委婉语(边缘性义项)突显性较弱,模糊性较大,不易感知,所以使得语言形式与所指引起禁忌的事物间的距离拉大,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处于范畴边缘的某委婉语,由于使用频率增加,认知地位也随之逐步提高,向处于范畴中心的典型成员靠拢并逐渐取得典型成员的资格,成为新的禁忌语。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的委婉语研究重点探讨委婉语的认知理据,探索不同民族的文化认知模式(如孙毅、蒋小军等)。学者们认为委婉语本质上是一种隐喻,隐喻认知模式通过张扬或贬抑,削弱了禁忌语与避讳事物之间的生硬联系,达到缓和、折中的认知效果。在委婉发生程序中,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关键路向同样反映在人类生成和使用委婉语的语言沟通活动中。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的意义建构进行认知解读,这对委婉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李松等)。概念整合是一种人类进行思维的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心理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网络的构建必须历经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输入空间等步骤。解读委婉语的过程中,委婉语心理空间和具体的话语空间总是在相互作用,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促成各空间概念产生关联,这些关联成为人类解读话语时认知推理的基础,在整合空间里,形成突生结构,即委婉语话语的隐含意义。

2.语用学视角。随着语用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运用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自我保护原则等对委婉语展开分析。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是两个重要的语用原则,也是指引人们交际的两个主要原则。近年来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委婉语主要就是从语用学角度解释交际中委婉语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以及合作原则之间的关系。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委婉语是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或效果,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这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礼貌原则,但与此同时也通常会违反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或同时违反几项准则,最终实现成功交际。此外,还有不少学者重点研究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认为委婉语具有含蓄性、时代性、地域性、语域性、民族性、习语性的语用特征(卢庆生)。委婉语具有避讳避俗、礼貌、掩饰、褒扬美化、幽默讽刺等语用功能(刘晓燕、李若娟等)。另外,还有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研究委婉语对交际语境的顺应,阐释委婉语形成的语用动因(如王艳华、王小龙等)。基于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之上的关联D顺应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将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过程和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顺应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如陈敏等)。该模式有效剖析了交际中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充分凸显出动态语境对交际双方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制约作用。

3.美学语言学视角。美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审美属性,研究日常言语活动和言语行为既作为交际活动又作为审美活动时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审美意识包括语言美和言语美两个方面。近几年,有学者从美学语言学视角研究委婉语,重点分析委婉语的美学特征,探讨委婉语独特的美学价值。学者们把委婉语的美学特征归结为情感美、含蓄美、联想美、幽默美(余义兵);委婉语具有褒扬美、含蓄美、形象美、民族特性美(年晓萍)。还有学者从美学语言学角度探究委婉语产生、发展的原因,认为委婉语的产生由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观决定,遵循悦人原则、迂回原则、积极原则和求雅原则(余义兵);委婉语的美学构造原则包括距离原则、模糊原则、礼貌原则和功利原则。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影响委婉语的产生与运用,英汉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是由不同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共通之处与差异造成的,委婉语的使用随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变化(汤菲菲)。还有学者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女性委婉语。

4.语义学视角。学者们从语义学角度对委婉语的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如用“语义三角论”解释委婉语的生成,认为委婉语的功能是把语义关系有效地加以曲折化,以实现委婉的目的。伍铁平运用模糊理论揭示了委婉语的的四种生成手段: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用精确词语婉指另一个精确词语,用同属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大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小的词语,用属于不同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婉指另一个模糊词语。另外还有学者从模糊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包括避讳、文雅、礼貌、自我保护等。张宏丽论述了俄语委婉语的模糊性特征。

5.社会文化视角。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委婉语的使用反映出形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学者们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动机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基础。梁菊、唐德根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委婉语产生的动机,认为人们选择使用委婉语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需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作为文化载体的委婉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是人们长期受本民族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特别受到其民族心理、价值观、社会习俗的影响,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不尽相同。从文化视角研究委婉语,主要是进行委婉语的语际对比,探讨不同语言的委婉语中所蕴含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研究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而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第二语言,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于佳慧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来源,李丽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黄礼晶总结了委婉语所反映的中俄文化差异。

6.翻译视角。中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语言特色差异明显,委婉语的理解、使用和表达方式也受各自社会文化的制约,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委婉语的翻译技巧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作用重大。学者们从翻译角度研究委婉语,主要侧重的是委婉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研究,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省略法、移植法等(薛小红)。黄娟娟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了委婉语的口译策略。邹建玲提出对于规约性委婉语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移植法,对于非规约性委婉语可采用对等翻译和改译的方法。朱月娥尝试用语域对等的方法指导委婉语的翻译实践。杨芳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研究委婉语,探寻委婉语翻译研究的新视角。高少萍则从话语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委婉语的翻译。

7.教学视角。从教学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委婉语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委婉语的使用策略展开。所有研究者都肯定委婉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教学过程中使用委婉语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恰当使用委婉语,特别是评价用语、批评用语、指令用语、课堂教导用语等(朱勤芹)。还有学者对大学生的委婉意识程度和教师的委婉意识培养展开研究,并对委婉语教学提出建议(如伍丹琼、宋欣)。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委婉语的使用研究也得到一定的重视(如王咨文)。

三、委婉语研究的特点

多年来,委婉语一直是国内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委婉语的角度并不相同。总结近二十年来学们者对委婉语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委婉语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委婉语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及其多个分支学科,委婉语研究多层次、多角度,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委婉语的认知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同时,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近两年有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外延内涵传承说和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如刘鹏)。

2.以委婉语为研究对象,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对不再仅局限于委婉语的定义、分类、构成手段,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委婉语的使用特点、构造原则、生成机制、语用功能及其应用,对委婉语有了更细致深刻的认识。

3.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语料是英语委婉语,对汉语委婉语和其他语种委婉语的研究相对较少,委婉语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汉语与其他语种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够。

4.委婉语包括委婉词语和委婉表达方式,近年来的研究多是针对委婉词语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在依据相关理论探讨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时,仅限于委婉词语,往往把禁忌语和委婉语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广义上的委婉语或者说非规约性委婉语的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理论的应用缺乏普适性。

5.研究者在研究委婉语时侧重对委婉语表达者一方的研究,忽略了对委婉语接受者一方的研究,对委婉语进行静态剖析者居多,而放在具体交际环境中进行动态剖析者较少。

6.委婉语研究中以主观概括分析各类委婉语现象者居多,缺乏具体材料的归纳支撑,实证研究比较缺乏,忽略了委婉语不断更新的特点以及其与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利用网上平台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网络委婉语相当普遍,但目前网络委婉语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四、委婉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委婉语研究历史悠久,纵观十多年来国内的委婉语研究,研究视角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的内容也更丰富多样。有关委婉语的硕博论文以及各种期刊杂志上的文章比比皆是,但研究难免存在某些重复和雷同,委婉语研究目前面临一个较长时间的缓慢发展期,尚需要进一步深入全面系统研究。在对以往委婉语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委婉语研究要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往的委婉语研究多以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近期的研究开始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委婉语研究大多数只涉及部分规约性委婉语,研究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都有密切联系,在当今语言学界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并存的情况下,以其中任何一派为理论基础,采取跨学科交叉研究,将会有所成就。

2.委婉语研究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以往的委婉语研究,主要采取的是以描述和分析语言现象为主的定性研究,采用的语言材料有限,缺乏充足的语料支撑和更加客观的定量研究。委婉语的研究,可以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委婉语语料库进行更加客观的实证性研究。

3.委婉语研究要更加重视多语种对比研究。委婉语对比研究一直是委婉语研究的重要方向,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英汉委婉语的对比,汉语与其他语种的对比研究比较鲜见。委婉语研究可以考虑进行不同语种委婉语历时或者共时的对比,探索不同语言委婉语的共性和个性,探究人类语言本质。

4.委婉语研究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委婉语的最新发展状况。委婉语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不仅昔日的委婉语会变成常态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委婉表达形式。委婉语研究要紧跟时展趋势,关注委婉语的最新发展形势,特别是近些年不断普及的网络委婉语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5.要关注与委婉语相对立的逆委婉语现象的研究。当今社会,在普遍追求委婉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网络的普及,也出现了某些不和谐音符,即非委婉语或者称为逆委婉语现象,在网络和大众媒体的推动下,这些逆委婉语广为流传,对语言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语言造成了污染,不能不引起语言研究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五、结语

本文在认真研读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最近十多年来委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了委婉语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指出了委婉语研究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和研究的发展趋势。今后的委婉语研究应该在现代语言学先进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更为合理的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和对比研究,与时俱进,关注委婉语的最新发展状况,突破委婉语研究的发展瓶颈,以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廖彦婷.从原型范畴理论看委婉语和禁忌语[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曹兰兰,许曦明.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之一――隐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3]孙毅,陈雯.认知语言学界标中委婉语的双轮驱动:隐喻与转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4]李松.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认知阐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2).

[5]余义兵.委婉语的美学认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