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9:55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97-01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通过生动、优美、感人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展示了自由、广阔的想象、联想与创造的空间。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是关系到未来人才知识构成和能力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要使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建立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实践,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1.要注意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听觉区分各种音乐中音高、时值、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如教学渐强、渐弱记号时,教师可模仿轮船鸣笛的声音,让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然后师生共同模仿。不断的模仿过程中,学生的耳朵就能分辨渐强、渐弱记号了。又如:教学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时,可指导学生用"掌一指~拳一指"敲击桌面发出不同强度的声音来听辨节拍的强弱规律,用触觉感受带动听觉感受。这比照本宣科要生动得多,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在增长音乐知识的同时,又加强了听辨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音乐,使他们在反复听赏中加深记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增强音乐感受力。提高音乐的记忆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不可操之过急。可先进行简单的"拍手练习":两人一对,一位任意拍手数下,另一位闭起双眼聆听,然后将对方所拍次数、方位重复拍击出来,再进行听节奏朗诵。如:

然后是听记歌曲和旋律。经过这样的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表演艺术,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任何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都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形象,增强情感体验。如学唱《友谊地久天长》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歌曲的旋律中,动手做动作,自由地想像,用身体的"动"配合音乐的"动",并使他们的各感官"通感"活动起来,逐渐体会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2.寻找快乐的音乐课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对孩子们,他们有时高兴了就唱唱跳跳,无非是用音乐去激发美好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唱歌和弹奏,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非常被动,深怕自己的行动在某个时候出现差错被老师发现而受批评,因而造成学生神经极度紧张,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现在的教学方式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调整师生的位置,形式多样地排列学生的座位和顺序(圆形、三角形、八字形、方正队等等),改变了长尊幼卑的传统思想,构建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如教唱《阳春三月》时,我以"春天"这一主题,选择了许多描绘春天的作品:乐曲《新疆之春》、歌曲《渴望春天》、美术画《春》、散文《春晓》等,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奏、演唱、朗诵和绘画,师生一起走进美好的春天,共同歌唱,共同舞蹈,使学生从音乐课中体验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3.多鼓励,少挑剔,重感情,少冷眼,平等地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对自己充满自信

新课标理念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也就是说,不能歧视个别学生,应该给每一个学生爱心和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对爱好该专业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发展和进步,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帮助。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以挑剔的眼光去对待学生,而是采取欣赏关爱的态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去对待学生。在评价中关注"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等对待,重在参与,增强学生的勇气、自信。如在教学中,对那些第一个敢于发表对作品看法的,第一个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唱歌的同学,不管他们说的、唱的、跳的水平如何,只要是积极踊跃参与活动,都要表扬和鼓励他们,消除他们的自卑、怯场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4.我们可以把音乐课看作学生彰显自我的舞台

音乐课,有的课题浅显易懂学生也乐于学。比如《游击队》一节,本来歌曲的故事性就比较强,再加上电教手段的运用,我们就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可以通过电教手段解决节奏的难点;可以通过拍手等简单肢体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感;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分组练习,通过舞蹈、歌曲、表演及打击乐配乐来再现作品,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

一些比较深奥的欣赏内容,我们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行。"比如《猎人合唱》,我们在欣赏过程中就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拍手练习来调动学生,还可以加人小合唱分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比如《九寨沟音画》,我们就可以加入"绘画"来再现作品。通过多种艺术的融合不正好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吗?有了上面多彩的练习,学生兴趣还怕不浓吗?课堂还怕不生动吗?

5.我们要把课外活动搞好,以便为课堂培养更为深层次的人才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2

关键词:直观教学主体参与营造氛围情感互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几年来,在音乐欣赏教学里,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对流行音乐热衷痴迷,但是对课本上的音乐欣赏内容却不是很感兴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对流行音乐接触比较多,但是对美声、民歌、戏剧、古典音乐等认识不足、理解肤浅,对各种音乐的内在价值不能充分认识。为此,教师可以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定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文艺汇演等对各种风格的音乐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形式音乐的美感,在教学中对经典名曲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适当引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推广到更多风格的音乐欣赏之中。

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既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是否愿意相互交流,用心感受音乐并积极讨论发表意见,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要通过耳朵的聆听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欣赏教学要从听入手,鼓励学生用心感受和鉴赏音乐之美,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能开展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少说多鼓励,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课堂的气氛才会更加浓郁、活跃,也才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如在《长江两岸》民歌欣赏中,教师可以从具有民族风的一首流行歌曲中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古典美和民族乐器的音色美,课堂气氛从开始就十分活泼。民歌欣赏后又引入了不同流行歌手演唱的改版后的民歌,这让平时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而后我又在伴奏下现场演唱了两首新疆的民歌,这样也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更加的身临其境,更具个人直觉性,这对学生也尤其重要,也让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堂课学生都是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的。

三、通过演唱让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气息

欣赏时除了让学生听,让学生唱一下乐曲的主题,对学生理解乐曲有很大的帮助,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唱乐曲主题,有利于学生在聆听时进一步分辨作品的各种节奏,速度,力度的不同。如:在欣赏歌曲《太阳岛上》,这首歌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的第二段节奏跳跃欢快,与节奏舒展自如的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通过唱乐曲的主题,分辨对比学生更了解歌曲的情感变化。再如:欣赏《梁祝》聆听前让学生唱乐曲主题,欣赏时,对于乐曲的主题,主题变奏及乐曲的分析就不会有困难了,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的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展开联想和想像。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音乐加深了解

音乐欣赏主要是靠听觉和合理想象来完成的。在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式的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多感官参与体验能够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有利于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滔天气势。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视频同时展现浩瀚的春日江边,有皓月、波涛、沙洲,一幅辽阔、悠远的景象,同时,可以出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民族器乐展现的优美意境中流连。在《梨园金曲》的教学中,也可以将戏曲的录像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以视觉的形式了解脸谱、戏装、念白、走步等戏剧元素,从而加深对戏曲艺术的了解。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教师在学生欣赏音乐之前对乐曲的解说,总是会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使学生无法客观地理解乐曲内涵。让学生自己聆听并辅以教师的启发,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如在欣赏《高山流水》时,当听到柔和流畅的琴声,能联想到清澈的小溪;在欣赏《瀑布与溪流》中听到弦乐队演奏时,能联想起涓涓细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等。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做法是:既不允许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联想,也不要求学生按图数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

六、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实施音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诸如“淡化教育活动中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不断被音乐教师们所理解和接受,并实践于各自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职业生涯。为此,本文特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初中音乐教学作如下探讨: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无论是有音乐天赋还是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老师都需要与他们取得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支持。音乐课堂上,表现活跃的通常是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他们自信、活跃,音乐天赋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肯定,已经取得大家的一致认可。而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音乐“差生”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似乎与他们无关,有的则干脆放弃音乐课。

对这些产生了自卑心理,对音乐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来讲,尤其需要音乐教师的激励和信任。在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时候老师选择放弃,有可能会使这些自以为是“音盲”的学生终身与音乐无缘。我们老师不能选择天赋,但可以选择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应注重乐理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歌唱的训练,侧重情感、兴趣的培养,忽略对中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但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学生只有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我们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但不是像以前那样简单机械地训练,而是应该运用各种手段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这种训练隐藏于各种活动之中,蕴涵在情境教学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这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堂上比较注重依据课标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乐理知识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乐理教学。

三、加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1.对比传统音乐教学,教师观念应转变。

传统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音乐情境感受,学生感觉枯燥,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传统音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改的发展,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1)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新课程音乐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2)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涵义,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生成和创造。(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接受、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关注。(5)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意味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得与开发者,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2.音乐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程环境下,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持续的知识更新具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歌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创作技能和指挥技能),还须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理论水平。(1)引进音乐教师时应该严格考核其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看他是否具备现代教学观念;对于已上岗的教师要从行为方面进行考核。(2)提倡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3)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同时也可通过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来促进教师的素质,比如:师校学习和培训,校内外讲座等。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式

为了使音乐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更新。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4

一、更新教学手段

1.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调节节奏,让学生有一个思考和表现的时间空间,有探索的机会,并善于设计一些有挑战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针对音乐课里有很多的即兴成分,教师可进行充分的引导,如对歌曲编配前奏或结尾、对歌曲进行演唱上的艺术处理、听音乐编故事并当堂表演、创作诗歌、用简单的画图表现音乐的进行、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及乐器的演奏等,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解决。

2.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直接感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从屏幕上直接感知戏曲,包括剧情、音乐、演员、表演、脸谱、服装、道具,受到感官的刺激,以加深学生对戏曲音乐的理解。多媒体的直观画面教学要求音乐教师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3.娱乐教学法。当前,许多电视娱乐、联欢活动(如《星光大道》、《开心辞典》……)收视率高,火爆无比,原因在于它的逗笑性和竞争性,然而竞争性又在其中占着主导地位。那么,把逗笑的竞争性和音乐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是“娱乐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娱乐教学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更新教学内容

1.在音乐的美感前提下进行技术训练,获得知识,开创一条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路。我在分析研究教材时,抓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爱,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例如在戏曲教学中,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有些流行歌曲的旋律其创作源泉来自于戏曲音乐,例如歌手屠洪刚的《中国功夫》,就来自于京剧的一个曲牌,音乐电视《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曲调则完全借鉴京剧中的“西皮快板”,还可将其中的一段京腔说唱和学生喜爱的周杰伦、王力宏的现代说唱进行对比,使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被教师所创造的音乐激情氛围所包围,积极在喜欢的流行音乐中发现戏曲音乐的存在,感受到戏曲音乐的无穷魅力。

2.强调音乐的情感性和情节性,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音乐教师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听赏美的音乐,更有职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美的真正内涵,从而促进其情感的升华。例如《化蝶》的凄凉之美、《保卫黄河》的雄壮之美、《金蛇狂舞》的积极向上美,而风靡日本乃至使世界乐坛震撼的中国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的合奏曲《奇迹》、《辉煌》使古民乐和流行乐结合,不但体现了中国民乐的特色美,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时尚美。歌声乃人之情也,不难想象,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之声的,因此,音乐教师在学生声音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强调人人参与。每一堂课都应全员参与学习,教师不必过于注重学生的表现难度及优美程度,让每一位学生拥有自己的感觉。“音乐不属于书本,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感受它,人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教师的主要活动是激情导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营造浓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2.充分利用流行音乐活跃课堂。流行音乐鱼龙混杂,教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一定的分析深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整体欣赏、歌词分析和对音乐风格等背景的了解。不妨让学生分析透彻,自己学会鉴别和形成欣赏音乐的个性。

四、扮靓教师形态语言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4-02

音乐的审美教育必须遵循美育规律,音乐的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音的高低、节奏的变化、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和丰富的音色等使人心灵产生共鸣,再通过联想、想象等间接地表现客观世界,这就是音乐能够直接触动听者心灵,而区别于绘画中的摹拟,语言中的描述,摄影中的再现。但音乐的教学和他们又是分不开的。

一、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都是美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从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你看音乐中的do、re、mi、fa、so、la、si与美术中的红、橙、黄、绿、蓝、靛、紫是多么奇妙的组合!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具有不确定性。音乐的本质是听,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响效果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回厌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因此,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就是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声音中去,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曲的风格、寓意、主题。

二、音乐与表演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借助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设定的领域中,把传统的唱歌、器乐、识谱与视唱等整合在“表现”里,而最具“表现”特征的舞蹈,正是渗透活动来展示和表现音乐美的有效手段。舞蹈与音乐,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光靠欣赏或者讲解,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律动,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伸屈、舞蹈动作等做出对应的反应,展示对音乐的理解。

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把音乐与舞蹈、戏剧、律动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我在教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曲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首赞美我们家乡的歌曲,并用动作表演给大家看。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他们通过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又如,在欣赏《中国,中国向前进》时,我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做动作,有些学生很自然地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起正步,有的则挥起了大刀长枪,更有同学扮演起英雄英勇牺牲的场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体会了军歌的气势磅礴还对军人崇高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古人说得好:“情有所感,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音乐与文学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足情感体验,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感受与鉴赏是一种感知。当我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中国》,眼前就呈现出了巍峨的青松、无边的森林、南海的渔火、北国的飞雪……思维涌动起无限的遐想,沉浸于美丽丰富的意境中,使我们由衷地赞叹祖国的广袤无垠、深邃内敛及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韵。但想象不是幻觉,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想象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描绘。

音乐教育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普通话标准流利,字正腔圆,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有速度,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致、松紧有度;其次,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境,诠释其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引入入胜,让音乐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这种语言美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才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

四、音乐与想象相结合,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路径

当前在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音乐不但能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实现情感的互动交流。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初中音乐课对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喜好和音乐鉴赏力具有推动作用。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丰富自身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应采取适应初中生发展需求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构建富有艺术与激情的音乐课堂。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阐释

在一些地方的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师生没有给予初中音乐应有的地位和重视程度,造成了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滞后。这些中学的音乐课采取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音乐教学效果很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开放式教学模式成为初中音乐课的优选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使音乐课堂可以呈现出动态化与开放性,增强了师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更好地完成了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系统构建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1.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音乐教师应深入理解与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音乐教师应增强对音乐学科教学的自信心,使初中音乐教学成为初中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校的师生应给予音乐教学支持,保证音乐教学的课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音乐训练。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领悟与审美教育,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实现“体验”式的音乐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教师应重视“体验”式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开放式教学。音乐教师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不局限于音乐教材内容,使音乐课成为对学生有用的充满兴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取模拟或者打造体验性开放性课堂,可以让学生陶醉在音乐中翩翩起舞。音乐旋律与动作相融合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师生还可以互相分享与交流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深入探讨音乐教学内容。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动力

音乐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应避免内容的局限性与枯燥性,要增添更多精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动力。音乐课堂可以将当前流行的时尚的音乐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也可以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某种情感。如,音乐的治疗作用、音乐的激励作用等,这些能够把初中音乐课堂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使初中音乐课堂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具有相对平等的教学地位,师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合作者,将音乐课堂打造成具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体验。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探索音乐知识,积极地进行音乐体验与创新。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与实践经验。最后,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的需要更换教学场地,不必局限于教室,可以走出教室,将课堂放在室外。将美妙的音乐与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融合,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的教学活动也更有活力和新意。

通过对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个人认为在倡导初中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应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到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初中音乐课应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也让初中生得到更多的音乐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新平.浅谈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音乐大观,2012(02).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7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存在的问题

流行音乐可以从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主题、音乐曲风等角度划分,音乐教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主导者,应认识到不同的流行音乐将会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观。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教学与大众化流行音乐元素融合是一个长期任务,但在實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

1.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取缺乏合理性

受多方因素影响,传统音乐仍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传统古典音乐、民谣等歌曲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大部分初中生而言深入理解较难。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较高,更愿意学习流行音乐,但目前只有较少的流行音乐曲目被引入音乐教材中。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音乐教师应适当引入流行音乐。除此以外,由于选取的音乐曲目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同样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落后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音乐课堂上的主导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部分,应学会理解音乐的艺术魅力。但实际上,大部分初中生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音乐艺术,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音乐。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部分音乐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影响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3.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平衡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音乐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的,即陶冶学生音乐情操、丰富音乐内容、提升审美等综合能力。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发现,如何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两者的关系,怎样选取合适的教学曲目,是当前音乐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课程的选择失误将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教学的策略

1.科学选择流行音乐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感受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要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注重选择合理的流行音乐,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初中生对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当前学生个性发展的流行音乐。

2.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教育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音乐艺术道路的引领者,教师的认知、学识都将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由此看来,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音乐,分清流行音乐引入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消极影响,通过自身努力将符合学生发展的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音乐的认识,才能在引入流行音乐中积极发挥流行音乐的教育作用。

3.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8

1综合音乐素质教育

综合音乐素质教育是美国加强发展和改进的音乐课程,是一种用构成音乐的共同性因素进行综合学习的音乐教育观念。1965年4月,由cmp(当代音乐计划)赞助的为期4天的“综合音乐素质教育——大学音乐教育基础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会议研究的内容包括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定义、培训音乐教师的计划和提高各级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途径等。“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当代音乐计划”由原来比较强调现代音乐转向强调基础宽广、综合全面的音乐教育方向上来。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由此产生”。本文由收集整理

1.1思想原则

综合音乐素质教育将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与技能相互联系,通过音乐共同因素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它的三个基本原则是:①共同性因素原则,在风格、时期、传统不同的音乐中有构成其相同的因素: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相同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其相互关系,在由浅入深的教授。②实践性原则,综合音乐素质教育主张参与表演、分析和作曲三方面并重的实践活动来获得音乐素质。③综合性原则,采用各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大师作品、民间作品等,并且主张与其他姊妹艺术联系。综合音乐素质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课程不应该是孤立的,学习音乐应该了解音乐学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

1.2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由五个基本概念: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曲式。他们以“螺旋式课程”呈现,由简单到复杂,共16个螺旋水平。螺旋式课程是在《曼哈顿威尔音乐教学大纲》中被设计成型的。综合音乐素质教育被分为五大环节: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的即兴创作、巩固概念。

2对中初中音乐教学的启示

综合音乐素质教育带来的启示就是其综合性和有序性的融合。由综合音乐素质教育教学法的五个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其综合性,从16个螺旋水平可以看出其有序性。音乐学习是一个有序的学习过程,由16层螺旋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这个框架,体现了音乐学习的“有序性”,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以音乐家的身份在“发现式”的学习中,形成对音乐要素的整体认知。初中学生心理、生理渐趋成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量以及途径较小学生增多,能够自己运用学习方法,总结规律。所以适合在初中进行综合性音乐教学。

2.1初中音乐教学的综合性

初中音乐课程基本上以歌唱课和欣赏课为主,内容多由唱歌、律动、器乐、创作、乐理、聆听等内容组成,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各内容之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内在关系,互不关联的单项活动内容取代了对音乐基本概念的掌握,技能的培养也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得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可见单项的技能是不能符合要求的。

音乐自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有音乐基础理论,音乐技能技巧,情感、表现创造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将这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初中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本体的学习可以借用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五个基本概念的综合性学习法。

2.2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性

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螺旋式课程是根据学习的程度不同进行16个螺旋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本体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分为更多的层次,按照学生学年和学习情况具体划分,每一个层次都相比前一个层次增加难度,这样按照学习的难度安排学习的顺序。比如,从音乐本体来分三个层次:最基础是音高感、节奏感、音强感,音色感,中层为旋律感,调性感,曲式结构感,最高层为和声、复调、织体及音乐风格。当然初中的音乐教学需要按照新音乐课程标准来做具体的分层。除了音乐本体学习的有序性外,之前所提到的综合性学科的加入同样也需要有序性,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分不同的层次结合音乐本体的有序性进行教学。

2.3初中音乐教学的综合性与有序性的有机融合

其实想想看,不只是美国的综合音乐素质教育中有螺旋式课程,在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已经有所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从1—9年级的总课程目标和总课程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学段在大的目标和课程内容下又细分,细化。其实我国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螺旋式的教育,数学、语文这些学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是一直或者逐渐增加上的。这无疑说明了,可以将这种螺旋式的教育模式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因为它既尊重了音乐教学的基本逻辑,又满足了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概念、技能,并且运用音乐概念和技能,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探索、合作、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接触多方面的知识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又体现了新音乐课标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增强自主学习有效性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学对人才培养的计划和要求也随之发生转变,不仅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在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初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对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引起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初中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严格的遵守教育职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初中整体的音乐教学水平。接下来,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教育中怎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详细研究。

一、现代初中音乐教学的理念

(一)音乐审美为基础核心理念

在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使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除了对音乐的基本技巧进行学习,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带给人们美的感受。通过师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将对音乐有更真实的体验,发现并且享受音乐独有的魅力。在不断对美进行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就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更生动的方式对音乐进行感知,将音乐和其他学科的不同魅力进行更好地发挥。

(二)面向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向着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特别在初中音乐课程的开展环节中,更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融入到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个性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开展多种类型的学习形式,在对整体进行教学方向把握的过程中,为个别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发展机会。

(三)重视音乐实践和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也应该对实践引起相应的重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学生才能对音乐教学有更好的信心,此外,学生也将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学会怎样进行合作,对音乐的审美方面将掌握更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音乐创造欲望的培养和激发,通过音乐教学中开展的相关活动,不断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和素养,拓展和丰富其想象能力和空间,加强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对音乐教学中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现代教育中整体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因此,教师在对音乐的推动过程中,也要紧紧地跟上时展的脚步,保持先进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单纯的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这导致教学整体过程比较繁重,学生很难真正掌握音乐就教育中的精髓,因此难以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一就是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天赋,唱歌虽然唱得好,但是并不充分的了解音乐中的基础知识。其二就是唱的不好,但是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及时的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不要只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传授,更不要单纯的指导学生进行唱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音乐课程的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以便达到更高的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我们要了解,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音乐也是来源于生活,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更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认为只要教学学生唱歌、跳舞,就算是完成了音乐的基本教学任务,但这样只会让学生对音乐没有全新的认识,更谈不上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科学的对学生展开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通过补单的自我学习和完善,提升音乐素养和水平,教师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要充分的了解到,在现代社会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自主的对音乐展开学习和探究,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慧.浅析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02).

[2]刘振霞.浅析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

[3]薛金.p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解读《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谈起[D].辽宁师范大学,2010,(02).

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各

种教学方式得以产生,促进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发挥。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下音乐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促进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笔者对此提出了两点看法:

第一,初中音乐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传统音乐课被认为是唱歌课,这主要是由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引起的。新课改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策略,让新课改中的各种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中得以实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和情感,进而实现新课改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亚洲之声》时,教师应该先从亚洲在地球中的地理定位出发,然后从几个亚洲国家的代表性节日或者风俗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再进入亚洲之声的学习,整个教学活动就显得比较精彩了。

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音乐情感世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强烈认知,强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艺术的感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当前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力

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文化情境,让学生融入生动而具体的音乐情境中去。例如,在学习《锦绣山川》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祖国大地的各种锦绣山川,如太行山、泰山、青藏高原、大兴安岭等等,让学生在各种秀丽的自然环境中如痴如醉地感知祖国的壮丽,这对于之后的课文学习能做好铺垫,学生很容易融入音乐学习中。此外,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还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有效性得以发挥。例如,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为学生诠释,引导学生去关注、观察、倾听和感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