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3:22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

乐器既是音乐的物质载体,也是http://音乐史的标尺和“化石”。琴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拨弦乐器,在中国,相传发明于四千年前的伏羲、神农时代。由于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琴的制作和使用必然会有阶段性与地域性的不同。本文拟以古琴、扬琴及四川扬琴加以说明。

一、中国古琴:四大雅兴之首

中国古琴原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因历史悠久,唐宋以来逐渐被称呼为“古琴”。

古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而和谐的东方思想。有关古琴最早记载见之于《诗经》、《尚书》等典籍。《诗经》开篇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反映的就是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是在士大夫中流行,这与孔子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秦以后,古琴盛兴于民间。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发展为七弦。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阮籍,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嵇康临死还要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成为一段令人欷歔的历史传奇。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还使中国古代音乐进入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再加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遂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伏地发展着。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文化与中国文人、中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古代所谓“琴、棋、书、画”四大雅兴,是指文人必备的文化修养,以弹奏古琴为首。因为古琴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质。古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和国画的审美追求相一致。所以,世界为中国的古琴惊叹。

但遗憾的是,到了明清时期,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古琴音乐却濒于绝灭,这除了因为战乱、社会变迁和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外,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扬琴的进入。

新中国建立后,古琴音乐得到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的各种传谱,录制了一批音响,发掘了一批失传的琴曲,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才,为古琴音乐的继续整理、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二、扬琴:被“中国化”了的舶来品

扬琴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乐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键三部分构成。扬琴本为世界性的乐器,传入中国后,不仅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就几乎取代了中国古琴,而且经过改造后,逐渐演变为中国民族器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虽然它在中国乐器中的历史可谓最短,但因为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所以便迅速成为中国乐器中的宠儿。

关于中国扬琴的起源,有古代乐器“筑”、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卡龙”等诸说,皆称起源于中国本土;但仔细考查,理由都不充分。

对中国扬琴的起源,比较可信的是中国音乐研究所1954年编辑的《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二辑的如下记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弦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带传过去的。明代(1368年~1644年)自国外传至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后在全国流行。”《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辞典》等有关扬琴条目的解说,其中述及扬琴的起源,基本说法相似。

据著名扬琴大师郑宝恒教授的研究,至今发现最早的扬琴图文记载,是琉球人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其云: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附录收录的扬琴演奏图片,演奏者穿的是明朝服装,手持琴竹(琴箭)表演。琴面为梯形,面板上有两条琴码及雕刻图案。这说明在17世纪扬琴早已传入我国,或明代就开始流行。

扬琴自传入中国后,使用极为广泛。它大多用在曲艺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如江南丝竹、四川扬琴、湖南丝弦、山东琴书等曲艺及粤剧、潮剧、闽剧、扬剧、吕剧、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随着民间乐器的日益兴起,扬琴在中国也得到了发展。

扬琴传入中国后,最突出的改变当属击弦工具。洋琴的击弦工具为木棰。这种击弦工具因缺乏弹性,且不利于技法的创新,相对削弱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扬琴传入中国后,被改为用竹子制作的琴箭作为新的击弦工具来演奏。这一改变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史料明确记载;但很明显,它为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击弦工具的彻底改变,带来了中国扬琴持箭方法和演奏方法的变化:由原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木棰击弦的方法完全改为用手握琴竹,主要运用拇指、食指和手腕相结合的方法来演奏。竹制琴箭富有弹性。握箭方法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弹奏的灵活性,这就为弹奏技法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在的扬琴在形制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形制是两桥扬琴,也叫“小扬琴”或“蝴蝶琴”。小扬琴在民间多用在说唱音乐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书、北京琴书、梅花大鼓等均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因为小扬琴只有自然音(同钢琴上的白键),不能转调,为演奏带来很多不便。1953年,张子

转贴于http://

锐按照律吕规律横向相邻的两弦为小二度关系,纵向相间的两弦为大二度关系,绘制出律吕扬琴。这样就把《吕氏春秋》中的律吕理论运用到音乐实践中。

天津音乐学院的郑宝恒http://教授在推广律吕扬琴的艺术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巴哈用钢琴作曲,推广琴艺一样,郑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吕扬琴的演奏规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调视谱演奏。他还吸取其它乐器之长,创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1958年,郑宝恒把原来律吕扬琴的长方形共鸣箱,去掉前面两角不发音的部分,改成半圆形,减轻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郑先生始终坚持律吕扬琴教学,将技艺传授给一代代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天津音乐学院许学东,在毕业音乐会上用律吕扬琴演奏了民乐三重奏《沙海音诗》(郑宝恒曲);198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扬琴硕士生黄河在毕业音乐会上,由管弦乐队协奏,用律吕扬琴独奏了《流浪者之歌》……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吕扬琴恢弘的气势,多变的音色,令听众赞叹不已。

后来,又经过众多民乐专家的研究,将扬琴先后改造为四排码变音的扬琴,直至今天的401型、402型扬琴。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桂习礼教授研制的501型扬琴,在高音区加进半音调弦法,进一步解决了高低音转调问题。

总之,扬(洋)琴在中国经数百年流传,遍布大江南北,经民间演奏家世代相传,无论从形体、音质、音色、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方面都得到脱胎换骨的变化,即“中国化”的改造。

比较起来,西方扬琴似乎较偏重其休闲、娱乐和业余性;而中国扬琴则更具专业化,因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扬琴专业学科,由此促进和推动了扬琴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这也是西方扬琴自传入中国后在近几十年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三、四川扬琴:乐器中的一枝兰花

扬(洋)琴传入中国后,不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前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使扬琴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拥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曲目、代表人物、传承关系与演奏特色,并为本土及各界的群众所喜爱和承认。中国扬琴艺术的不同的传统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它们被称为中国扬琴的“四大流派”。

四川扬琴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新中国建立后改为现名,又称四川琴书。它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成都,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至光绪时发展为独立完整的说唱艺术,拥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北两大艺术流派。南派唱腔绮丽、柔婉、细致,音韵醇厚,长于抒情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其代表作有《欢乐歌》、《弹词三六》;北派唱腔遒劲、健朗、粗犷、豪放,发音铿锵有力、明快响亮,演奏时运用浪竹、咕噜竹(类似弹轮)颤音、顿音等技法,使音乐舒缓时细腻委婉、流畅生动,激烈时刚劲粗犷、浑厚有力,表现力极为丰富,常以叙事著称,多演唱大本曲目,代表作有《闹台》、《将军令》。四川扬琴独创性和音乐性很强,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音乐文学积累。

20世纪30年代以后,四川扬琴日益盛行,出现了名家李德才(艺名德娃子)以及易德全、郭敬之、廖学正、阚瑞麟、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成都除专业艺人外,还有业余的扬琴票友。他们在考证词本、订正错字及钻研唱腔等方面都做出过贡献。

四川扬琴的唱腔优美,韵味浓郁,被誉为乐器中清雅香醇的兰花。它与川剧在艺术上有密切的关系,经常互相借鉴与吸收。许多川剧著名演员都爱好扬琴,并在传授弟子时将扬琴唱腔做为练习唱功的基础课之一。

四川扬琴的唱腔结构分为大调和越调两大类。大调属板式变化体结构,应用较广;越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性较强。扬琴的演奏长于烘托气氛,能打出风雨雷电、波翻浪卷等多种音乐形象,表现力很强。伴奏以扬琴为主乐器,与京胡、三弦一起称为“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板合称为“五方”。此外,伴奏乐器还有二胡、怀鼓等,也可根据剧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传统的演出形式,一般为数人坐唱,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各行脚色。

四川扬琴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它吸收了川剧和清音之长,通过唱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其除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以及段落中间穿插少许唱词交代人

转贴于http://

物、情节或环境用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唱词、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称的语言。四川扬琴的传统曲目很丰富,曲目分为大本与单折两类。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时左右。大本以《三国》、《列国》节目居多,还有《http://琵琶记》、《白蛇传》、《玉簪记》、《白兔记》、《清风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戏曲作家黄吉安写本尤为人称道。他写有《楚道还姬》、《黑虎缘》、《木兰从军》、《渔父辞剑》等扬琴曲本,称为“黄本”。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意义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加强,文化领域的交往与交流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朝着实践化方向发展,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力量,纷纷同海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同时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整个世界了解了中国,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所影响的范围是广泛而深远的。

1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海外留学派遣、留学生互换、海外专家学者座谈会、国际联合办学等等。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形势对于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因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高校国际化发展,紧随时代先进理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化思想”的理解,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一些以点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例如:国际学术交流座谈会、留学师生互换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一般只有参与其中的师生能够感受并认识到国际化氛围。相反,如果建立一个覆盖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相对均等、公平的参与机会,则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体现在:增强师生的国际化意识、打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启发师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优化其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同时在中外文化的交往与交流中,能够碰撞出火花,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交流双方学术研究的进步。

1.2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优化发展

不同的高校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以点为单位还是系统化的国家交往、合作都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规范制度、行政管理方针的监督、维护与组织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交流合作点之间的科学联系与有效沟通,双方本着遵守共同的规范、规章制度的原则,各自享受自身的权利、履行各自义务,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各自优秀学术文化资源的分享,而且当遇到一些交流上的分歧或发展中的障碍时,也能够根据事先拟定的规章制度来争取问题的和平解决,从而维护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友好、持续性发展。

1.3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科技探究、专利发明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他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其中的一些民族文化都闪耀着光芒,这些宝贵的精髓都应该成为世人学习的对象,所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同西方国家一样获得同等的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知识殿堂,使广大莘莘学子、教育学者等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交流与合作中来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学术研究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是相互的,其力量的积极性也是巨大的,丰富了交流双方的学术文化内涵,提高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与进步。

2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交往不断密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进程与持续时间也必然会受到客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结合现今的世界交往与交流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势必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2.1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水平、层次都将更加深入

合作交流的形式与内容也将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从当前的留学生互换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座谈等简单初级形式朝着创建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与机构等方向发展。

2.2更加注重对外来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

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知识获取方面局限于“引进”,所引进的知识往往无法被充分地吸收和利用,中外学术知识或文化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切实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与合作交流的日渐频繁,加剧了中外双方对于发展创新的需求,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学术教育都试图走向国际化,跻身国际舞台,这些客观形势都使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加深对外来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使之同自身文化相融合,创造出能够彰显中外各自文化优势的文化系统。

2.3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地位的颠覆性变化

传统的教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以辅助配合的身份来从事学术交流与研究,主要以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为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与发明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势必会打破这一被动局面,朝着对等交流与合作方向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也会成为一大主宰力量,在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风采,向世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彻底颠覆传统的从属性被动局面。

3总结

高等教育作为振兴民族发展的文化力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程度和水平,建立健全国际化交流合作制度规范体制,加快我国高等院校学术研究的步伐,在双方友好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自教育、文化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梅.新时期地方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7):3-5.

[2]李向晟,张永华.研究型大学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统计,2006,(12):18-19.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3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4

1.两岸交流由经济互存到文化相依

两岸长期分离的状态导致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明显差异,台湾自身资源和市场局限导致台湾需要大陆的劳动力和市场,而大陆也需要台湾的高科技产品和人才。多年来,大陆与台湾以经贸交流维系着互动关系,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带来两岸同胞的认同感差距的缩小。由于经贸交流中出现的贸易摩擦和利益分歧,使得台湾主体性的意识更加强烈,反而阻碍了两岸的政治认同感,所以,运用经贸交流使两岸逐步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是两岸交流的第一步,两岸文化交流已成为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2.政策的积极引导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推动了两岸文化大交流、大发展,在中国中央将两岸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范围广、频度大的特点。

3.依托闽南优势,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前沿阵地

福建作为两岸交流平台有着天然的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从文化传承视角分析,闽台共有的闽南文化源远流长,闽南文化是一种具有显著特色的区域文化,最早源于中原河洛地区,西晋末年的动乱年代,河洛人南迁而河洛语传到福建后被保存下来,即“闽南语”,之后由福建传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针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与频繁,作为两岸文化交流前沿阵地的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文化交流延伸至教育、文娱层面。

4.文化交流范围日益拓宽,种类日益增多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福建闽南和台湾地区更是有着共同的闽南文化渊源,宗教与曲艺文化的交流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突破口,福建省积极弘扬妈祖文化,传播妈祖信仰史,推动两岸文化发展进程。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交流范围也从宗教、曲艺延伸至教育合作和文化产业领域。2010年台湾也正式通过相关法案,允许大陆二千名学生赴台就读,所修学分可获得大陆及台湾有关教育部门承认。虽然台湾至今还未承认大陆学历,但是,此举为两岸学历正式互认打开了一个缺口,两岸高校交流突破以往单一的研讨会交流方式,教育文化交流从此掀起新的一页。

随着2012年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陆方面应抓住两岸关系改善关键时期,突破以往交流呈现出的民间性、偶发性的特点,在各个方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在巩固以往交流模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大胆尝试,具体应该加强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

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是指建立规范、密切来往联系的制度,两岸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精神,积极商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通过加强两岸文化界高层互访、举办两岸文化论坛、推动赴台交换学生等措施,推动两岸交流制度化,达成文化交流的共识,签署文化交流协议,使两岸的文化交流常态化、正常化。

(2)正确认识两岸文化之间的关系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家。虽然历史的原因使两岸长期分离,但两岸各自的文化建设却从未停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存,兼容并包的关系,意识到中华文化无法替代的主体地位和台湾文化多元化的现实特点,而开展多样的文化交流的目的仅仅是唤起台湾民众内心一直存在并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交流,不是像西方人看中国的京剧,中国人欣赏西方的交响乐这样简单,两岸是在完成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交流沟通,文化形式上的交流应当以升华到精神与价值的层次为依归,这样才能使得文化交流不停留于表面,文化交流也才能起到加深不同文化族群间相互了解的作用。

(3)突破单一模式,推动两岸文化全方位交流

文化领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两岸的文化交流也应该以旅游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为主导涉及到两岸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两岸交流从实现三通直航到开通自由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破性的发展,自去年启动首批赴台个人旅游试点以来,两岸旅游交流取得良好效果,并再次开放第二批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赴台自由行不仅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直接交流,而且推动了台湾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应该以赴台自由行为契机,积极发展两岸旅游业合作,在文化交流方面,目前经中国文化部审批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已达到数千项,在两岸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之下,建立了两岸沟通的桥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的妇女、青年、产业等论坛也获得了台湾民间各界人士的支持与肯定。民间单位的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提升彼此感情,促进两岸共同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喻丽春,刘金清.深入研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机制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J].科技信息,2012,第7期

[2]袁曙霞.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第10期

[3]刘相平.蔡英文主导下的大陆政策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第1期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5

关键词:中国中亚新疆文化交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因素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文化作为软权力的核心因素,它的重要作用不仅受到各国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界高度的重视,甚至在各国的外交、政治方面也有相应的体现。“伴随着目前国际政治向知识化转型,文化更多地被认为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并把把它看作国家在外交实践中的新的手段—文化手段。文化因素作为国家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和外交手段,对于增强一国实力和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对外目标的达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打造国家“硬实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软实力”的发展水平却不可恭维。所以,2006年11月在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提高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1.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合作的历史、现状和现实意义

1.1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合作的历史

中国与中亚之间贯穿和延伸的丝绸之路举世闻名,在历史上它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1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之路所创造的文化奇迹不仅是中国与中亚人民的骄傲,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深刻历史记忆。因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有着特殊意义,它是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回响和延续。

1.2中亚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现状

近15年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稳步发展,签署了许多重要的双边文件具体到文化领域,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2.1文化部门和一些团体保持经常性互访,并且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我国和中亚国家几乎每年都互派文化代表团,举行双方文化官员的会谈,商讨具体的合作事宜。如我国的文化部、以及一些省区的文化代表团经常出访中亚国家,中亚国家的文化部长也都访问过我国。

1.2.2在中亚扶持文化传播设施建设,协助建立文化中心,开设孔子学院。2004年6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这是我国在中亚援建的第一家高等教育机构,影响较大。2005年,在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中哈两国领导人表达出要在哈建立“孔子学院”的意向。

1.2.3不定期举办一些丰富多采文化活动,宣传和介绍对方的文化成就。我国与中亚国家举行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以“文化周”或者“文化日”的形式展现。例如,1992年在土库曼斯坦举行了中国电影周,2007年5月,在中国首都图书馆举办了“塔吉克斯坦文化日”活动。2008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文化日”活动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

1.3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

从发展世代友好睦邻关系的目标出发,则要求双方国内应具有广泛的、有睦邻友好坚定信念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国”的流传也影响了中业地区民众正确地认识中国。因此,只有通过深入、持久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才能逐步改变民众认识上的偏差,才能会使双方加强理解和沟通,增强信任和建立友谊,消除陌生和隔膜。

2.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按照目前的趋势,我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比较顺利,但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相对于政治、经济领域方面却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也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2.1截止目前,中国对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在文化方面缺乏一些中长期的战略。我国在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中,文化政策不够全面与系统,政策内容相对零散,缺乏一定的连续性与实践性,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也不能够非常持久。这就直接导致新疆文化交流这项工作无法正常落实。

2.2我国与中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影响着彼此的文化交流。由于,一些中亚国家经济水平不是太高,居民收入也不是很高,因此会更加重视与我国的经济方面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带动经济上的发展。而对双方的文化交流的热情不是太高。

2.3我国在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中,投入的精力比较有限,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使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很难展开。目前,比较明显的表现是直接影响文艺团体的规模及赴中亚进行文化交流的次数。

根据查阅的一些资料,及上述提及的关于在与中亚文化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将提出相关的几点对策:

2.3.1扩大并充分发挥中国民间组织的作用

民间组织也在书面中被称为“非政府组织”。主要有得到联合国所接纳和肯定的一些民间组织,除此以外,还有些不被人们所关注,未得到重视的各种民间自由的组织。最让人们熟悉和谈论的是那些在国际场所有很多活动并且与国际关系较为紧密的一些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运作与配合,将会提高一国的软实力。政府所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民间组织能够更好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促使中亚地区甚至全世界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因此说民间组织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视的。除了能够很好的起到宣传作用外,民间组织还可以起到有效的收集与反馈信息的作用。民间组织将在第一时间收集到的国外政府及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反馈到国内。目前,西方国家在中亚过家注册的民间组织不但已超过中国,而且还在迅速的扩大中。而中国在中亚国家注册的民间组织少之又少。这无形中就减弱了中国在中亚的“声音”。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6

关键词:东盟博览会;影响;广西文化;发展

文化是智慧与知识的统一,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提出后,我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处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紧跟社会步伐,前进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随着东盟博览会的多次成功举办,推动广西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山水文化是广西特色的代表,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广西文化做了有力的宣传,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民俗文化多种多样,如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壮族文化,还有较为特色的民俗艺术,如龙州的天琴、东兴的独弦琴、花山壁画、北海的老杨公、耍花楼等。”[1]

一、广西文化发展的基础

1、探寻文化根源,传承经典文化

文化需要被发掘,领会其深厚底蕴,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蕴含许多有待于我们追溯的文化根源。

例如,“铜鼓文化就是广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古代,铜鼓既是壮族的艺术珍品也被看做神器,”[2]69-70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纹饰,反映了当时壮族人民质朴勤劳的精神,及对自然的崇拜和好奇。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铜鼓文化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有在广西红水河流域的民族村寨还流传着铜鼓文化;但对于民族村外人来说,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才开始关注其文化研究价值与旅游价值,逐渐成为一种广西特有的品牌民族文化。”[2]69-70去年,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三馆三街”的建设工程中,三馆之一便是广西铜鼓博物馆,“该建筑共分为五层,建成后将肩负保护、展示、研究、收藏、传承铜鼓文化的重任,在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元素的有机结合下,便于人们了解和感受铜鼓文化,该博物馆也将成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基地。”[3]

此外,“2011年12月广西传统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4]说明了人们开始意识到要重新探索和发扬传统文化,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加强文化知识的普及,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2.彰显文化魅力,搭建交流平台

文化需要被交流,保持其生命力,在广西这片地域上萌发许多潜在性的交流机遇。

“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部级的、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以展览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搭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5]145-146

自首届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起,广西在这股提倡合作与发展热潮的推动下,开始借用这个国际性舞台,尽显广西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交流范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能力,树立起一个文化开放的新广西形象。“从2009年以来,广西先是增多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次数,连续三年,广西主要领导亲自带团赴台,举办大规模综合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随着交流地域的不断扩大,在政府主导合作交流的同时,企业、民间也开始积极配合,特别是对于国家大型纪念活动也展开外交,从2008年到2010年,广西艺术团体参与中柬建交50周年、中马建交35周年、中越建交60周年等活动演出得到各方赞誉。”[6]

“为了丰富文化交流方式,政府部门制定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传媒)人才培养基地”;签署《中国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电视节目交流协议》,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越南广宁报社进行定期交流宣传报道信息。”[6]文化包含差异性与相似性,以辩证的思想看待文化交流,相信一个和谐统一的文化氛围一定会呈现于中国乃至世界。

3.重塑文化形象,创新文化格局

文化需要被创新,发现其动力十足的新鲜活力。

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创作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歌仙刘三姐的美丽传说为背景,自2004年在桂林阳朔公演至今,收到良好效果,并被作为文化创意的范式得到广泛推广。它以漓江水域为舞台,12座山峰和广阔天空为背景,将刘三姐山歌与广西民族风情及漓江渔火与桂林山水完美结合。“此次表演还运用较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视觉、烟雾工程,灯光、音响不仅保证其视听效果,而且采用隐蔽式的,做到真正回归自然;同时,还有王菲,齐秦的创作,为原生态文化增添几分现代感。”[7]21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开展为《印象·刘三姐》项目,已成为广西特有的一个文化品牌向对外市场进军。另外,“参加演出的三分之二的演员都是附近渔民,他们白天劳作打渔,晚上演出,将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最真实的反应出来,也促进当地人民的就业发展。”[8]184-191这种创新手段,让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艺术上的震撼,将广西原有的“刘三姐“文化在具有知名人士的带动下,增强了广西文化软实力,达到强有力的宣传效果。在这一项目的实现过程中,不仅吸引外来有资历的相关演职人员,还有当地人民的积极配合,全面调动人们为发展广西文化,创新广西文化的积极性,改善广西已存在但并不成熟不新颖的文化发展模式,调节已逐渐和现代科技发展脱节的文化结构。

虽然文化发展得到重视,也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有关发展的政策计划也相继出台,但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外表下,仍然存在较多的缺点与不足。

二、广西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特色的民族文化流失严重

广西是多民族人口聚集地,因此孕育较多的民族文化;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利益与诱惑的社会中,人们过分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略文化素质本身,导致很多传统特色的民族文化被遗忘。

根据一项有关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的调查报告[9]35结果显示,本地区的人们对于其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并不深入,特别是对该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中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传统文化知识得不到充分宣传和普及,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忽略文化情操的培养,因此,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彻底将传统文化埋藏。

2.固步自封,缺乏文化交流意识

“广西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航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10]3-6面对有利的地理位置,近几年来却只有政府部门作为唯一的参与者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企业、民间并没有对外发展的意思,拓宽文化交流的环节薄弱。

文化发展交流意识的冷淡态度,导致人们忽视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投身其他行业乃至于其他地区,大量人才流失削弱了这种特殊文化的势力,以至于将该地区人们的思想封闭起来,吸收不到外来的新信息。

3、文化发展手段缺乏新意

虽然广西文化资源富饶,但如果对它置之不理,会使文化褪去原本生机。缺乏更新理念和内涵的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挥。由于目前的文化格局陈旧,导致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社会发展。

一直以来,广西的山水文化在人们心中占有较大的一部分,但只依靠旅游手段来维持文化发展,这样的措施不仅显得单一敷衍,内容空洞,而且忽略了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使文化吸引力大打折扣,削弱文化影响力度;同时,也影响繁荣文化后所带来的利益。

4、经济落后限制文化发展

广西经济实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该地区的文化发展,禁锢当地人的思想,造成心胸和眼光的相对狭隘。另外,由于经济总量小,对文化投入不足,导致文化设备落后;政府也对文化事业投资较少,特别是公益性文化的投资,导致公益性文化的设备长期破烂不堪,得不到更新和维修。

缺乏经济基础,无法更好的为上层建筑服务,没有繁荣的经济作为驱动力,就谈不上精神层面的提高。

5、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文化发展需要一套健全的文化管理体制,若在并不健全的体制的指挥下,一定也发挥不出文化的本质,可能还会引发文化体系的瘫痪。

当前处于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管理体制没有全面和严格的管理规则和法律条文,文化管理措施与文化发展需求不对应;没有成型的理论作指导,实践工作中又不确切落实。文化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距离较大,甚至完全独立化,造成上面号召,下面无人响应;下面反应,上面无人解决的局面。有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情况和人民意愿,缺乏可实施性。

6、交通能力不足限制对外联系

在东盟博览会影响下,广西开始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增加对外交流机会,但对外联系的通道建设相对滞后,该问题也影射到文化发展上面,阻碍文化进步道路。“(1)铁路集疏运系统能力严重不足。(2)公路对外运输通道不畅。(3)交通枢纽服务能力较低。”[10]241交通上造成的不便,使各地区文化交流的人们态度消极,吸引不到外来人才。还会将原本就处在偏远位置的广西彻底孤立化,发掘不出潜在文化及价值。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5%,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产业。”[11]鉴于这一目标的提出,考虑广西当前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将该事业的发展系统化,合理化,创新化,走出一条本土特色与新型理论完美结合的文化发展之路,仍是一个可待考究和探索的课题。

三、广西文化发展的路径

“在第七届东盟博览会上,作为骆越文化遗产的龙州天琴成为该届博览会国家政要和贵宾的指定礼品,天琴不仅是壮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而且还被人们看作祛灾祈福,保佑平安,吉祥快乐的象征。”[12]经过精心加工后的龙州天琴的琴身设计上融合了广西民族特色文化的多种元素,配上悦耳柔和的音色,不仅是中国向海外友人表达友谊的礼品,也在不经意间对中国文化起到推广和宣传作用。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所以,文化发展是要在发现与继承、沟通与吸引、创造与尝试的不断反复中延续和永恒。

只有先在传统文化上标注它的古老价值,将它转化为吸引外界市场关注的一种手段;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重建设。在对经典文化的感受与发扬中,增进广西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该地区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相信在科学技术发达,网络信息主宰传播媒介的时代里,人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重拾回被遗弃的传统文化,传递文化中承载的民族精神。

同时,文化发展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在这个国际流平台上面对百花齐放,比比皆是的文化类型,要真正的在思维交汇中,引进先进的、新鲜的知识来提升文化整体的活力;并在比较中摒弃落后的、俗套的文化,达到文化的动态平衡,使文化在稳定中发展,增强广西地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另外,巧妙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单调的文化发展渠道,活跃沉闷的文化发展格局。将科学技术作为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新航标,是为了与科技改变生活的情境相结合,也是对利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创新实践这一方式的肯定。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虽不赞同将科学技术仅作为一种生活工具,但他也没有否认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创新这一方面。“从他开始,科学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潜藏着一个趋势文化的转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波普尔的哲学包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13]101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将科学技术融入文化发展中,这一举措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民,所以要回归到人民中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角度出发,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完善文化教育机构,紧紧围绕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文化的主体,联系时代动态,提高文化建设水平,以现代科技为推动力,发展广西文化。

在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下,落实国家长期贯彻的科学发展观,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广西的综合实力一定会迈向新阶段。有利于各省市之间的合理竞争和相互扶持,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间竞争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蒋锦璐.“北部湾文化发展驶向‘快车道’规划几个重点的项目”[R],广西新闻网,2010年5月.

[2]高艳玲.“对广西铜鼓文化的开发式保护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20卷第6期,第69-70页.

[3]徐庆成、文彩云.“广西规划馆建成启用,记者揭开‘三馆三街’神秘面纱”[R],广西新闻网,2011年11月.

[4]林雪娜.“广西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R],人民网,2011年12月.

[5]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5-146页,2004年12月.

[6]林雪娜.“‘各显神通’辟航道‘文化之舟’向大洋-广西文化发展巡礼5”[R],广西新华书网,2011年10月.

[7]廖业扬.“广西文化建设与发展模式的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第21页,2008年第七期.

[8]兰世秋、胡勇、黄光红:《最新经典旅游创意案例集》[m],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84-191页,2004年.

[9]黄伟林、张俊显、彭鹏、唐迎新、李逊.“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5页,2012年8月第48卷第4期.

[10]胡宝清.《广西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6页,2011年10月.

[11]张莺.“广西提千亿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成为新支柱产业”[R],新华网,2011年2月.

[12]程群.“骆越文化遗产天琴成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贵宾礼品”[R],新华网,2010年10月.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7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外交;和平发展;软实力;国家形象

文化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所从事的、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的外交活动。它对建构国家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围绕构建“文化中国”的战略大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文化外交,为实现跨文化理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日趋自觉、理性的中国文化外交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悠远。新中国成立后秉承这一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一幅幅动人心玄的华丽篇章。但是,由于受当时世界冷战对抗格局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开展文化外交时针对不同国家所采取和实施的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官方即政府间的文化外交方式进行的。中国不仅同有关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条约、协定,而且,还通过互派留学生、人员访问等方式,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以巩固社会主义阵营;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则基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孤立战略而导致政府间文化外交舞台非常有限的现实,中国主要采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工作方式,争取通过积极拓展民间文化交流,来推动国家外交关系的正常开展。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家战略中心向经济工作的重大转移,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的日趋突出和显现,中国政府在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和议会外交的同时,也逐渐把开展文化外交纳入到同经济、政治外交并列的外交战略总体布局中来,文化外交的自觉性、主动性空前提高,并日趋走向理性、务实。

1、文化外交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时,就明确指出了“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创新了邓小平的这一外交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1997年l0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作为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江泽民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大战略。”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认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第10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任务。2007年l0月,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外交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活跃期。

2、文化外交步入规范化机制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外交,不但增加了文化外交的预算经费,还积极实施了以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为目的,多形式、多管道地推广中国的文化公关活动。为了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某些重大问题的关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中国于1983年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中国国务院已有74个部门建立了新闻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91位新闻发言人。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政府也都相应地建立了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逐步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内外新闻媒介、公众有效沟通的重要窗口。此外,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执行民族、宗教、人权、国防等方面的无端指责,从1991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还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周详地阐述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了5个《国防白皮书》、8个《人权白皮书》,对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澄清对我国的文化误读,争取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内涵和手段不断扩展丰富的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在广泛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外交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充实和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优化文化外交的手段和方式,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外交焕发出旺盛生机和空前活力。

1、内涵不断充实和丰富。传统的中国文化外交主要以签定国家间文化交流协定、互换留学生和学术交往等教育文化交流方式展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顺应国际社会跨文化竞争的趋势,不断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使中国文化外交发生了与时俱进的重大变化。一是开展汉语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底,210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先后在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筹备建立,其中已有125所孑L子学院开班授课,海外学生总数高达4.6万人。二是增设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增设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是为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活跃中国文化外交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性举措。继1988年7月和9月,新中国首批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分别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贝宁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又先后在法国、韩国、日本、埃及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正逐步成为中国最为权威的海外文化传播平台。三是在不同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文化周、文化年活动。举办文化年、文化周,是提高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重要依托。近几年来,中国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中美文化节”、“中印友好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等。这些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既能扩大世界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沟通与理解,也有利于文化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2、手段方式灵活多样。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外交手段多以对外宣传为主,手段单调,形式呆板。进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之后,中国政府一改以往文化外交被动消极的态势,开始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手段,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中国。一是上下联动,协力推动文化外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网络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中央和驻外机构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和新途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文化外交基本形成了以中央为领导,“中央一省一市”三级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中央、省与驻外机构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平台。二是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联手,合力营销中国。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利用传统媒介,如外文报纸、杂志、广播等,全面宣传中国的国内外方针、政策,而且,还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建立网站、开辟宣传网页,开展媒体外交等方式传播中国。如中央电视台除开办了英语国际频道CCtV9和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两个外宣频道外,还建立了中央电视台的英语网站。三是中外媒介合作,共举文化交流大业。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借船出海战略,积极拓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媒体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范围,通过与国外媒体联姻,利用他国文化信息平台,多形式地宣传中国。2001年中央电视台就与美国Cnn签约,借助Cnn的卫星平台转播中央台,播放有关中国的新闻节目。四是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兼具一般商品和文化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中国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大型国外文化演出等活动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展现“文化中国”的崭新面貌。五是积极利用举办文化展览盛会和世界重大赛事的机会宣传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活动,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形象,增强中国的世界亲和力和吸引力。

3、交往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与以往我国对夕文化交流主要限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格局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外交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一是国家范围覆盖面广。不仅积极面向发达国家,而且,还面向发展中国家;不仅积极拓展双边文化交流,还踊跃参与国际多边文化往来。截止2005年,中国已与166个建交国家中的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752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二是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年对外文化交流量1360起,与l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领域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广播、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博物馆、文化援助和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

三、助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文化外交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包含文化、外交等在内的软实力日趋成为世界各国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通过多年的文化外交活动,不但为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文化外交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同程度。消除“中国威胁论”,为我国和平发展争取一个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在开展文化外交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对外政策,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和人文精神,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从而为消除因中国经济崛起而产生的担忧、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创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柯兰齐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使其国际形象明显改善,民意测验和对中国的新闻报道都证明了中国软实力外交的成功。”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发起及统筹的世界民研计划,对2009年4月至7月期间在全球23个地区2349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以世界平均数字计,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比美国高,分别是49%和43%;负面评价比美国低,分别是30%和38%。

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承载体,也是一个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面对奔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产品的袭扰和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国根据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继续深化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跨国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积极开拓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不断在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的文化品牌、项目方面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涉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含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优化了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而且增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中的感染力和辐射力,提升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共享程度。

3、提高了中国外交的整体能力。一是丰富了外交的内涵。受国际无政府状态和美苏冷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外交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政治、军事等“高级政治”(highpolitics)问题,而忽视经济、文化、科技等“低级政治”(1owpolitics)问题。文化外交的实施,不仅丰富了中国外交的内涵,而且扭转了外交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形成了经济和文化外交两翼齐飞的外交格局,从而扩展了中国外交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二是提高了外交的功效。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浸润功效。通过开展文化外交,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由于过于倚重“硬实力”的高强制性而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同时,文化外交还以其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渗透力量,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进而改变了中国文化输出的被动落后局面,取得了运用硬实力无法实现的文化效果和外交作用。

四、有待加强和完善的中国文化外交

实现和平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但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征程决非一帆风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舆论工具和霸权话语,大肆散布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言论,污损中国的国家形象,为其称霸世界,遏制中国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因此,深入、持续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是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当务之急。

1、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多边文化交往。毛泽东曾经说过:“让外国人对外国人进行宣传,这种做法,有时说服力比我们自己在那里吹作用还大呢。”当代外交活动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民参与国家对外活动的积极性日益凸显。传统上外交只为政治精英人物和外交专业团队所垄断的局面已随着信息时代外交知识普及化、常识化的到来而成为昨日黄花,“民意”日趋成为影响、左右一国政府外交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

因而,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是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主要是由政府直接领导的新闻媒体和文化机构为主导来开展的。尽管这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但也难免使活动因带上浓厚的“官方”色彩而降低其在国外民众中的可信性和客观性。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文化外交。与蓬勃发展的政府间双边文化交流相比,我国目前的多边文化外交尚嫌薄弱。积极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组织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既可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又可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为创造一个民主的世界文化新秩序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作为继主权国家、国际政府组织之后全球治理的“第三部门”,世界公民社会在用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等软实力影响、左右国际舆论的走向,解决全球公共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国际组织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继续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往活动,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文化活动。这对进一步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作用。

2、要进一步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容。文化外交的实效如何,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易言之,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决定文化外交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化外交的技巧、手段再高超、高明,但如果没有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作支持,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没有长远的生命力。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8

一、1979到1985年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审批权基本集中在中央有关部及其下属单位。上海主要是以执行文化部下达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协定和项目为主,接待各国文艺表演团体来访和按全国轮流排队方式派出数量很少的地方文艺表演团体、组及个人赴世界各国演出。但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由上海自己联系、报经文化部批准的双向的民间文化交流项目,并率先在全国开启了商业性演出。

据统计,1979年到1985年,上海文化系统共接待外国、港澳来沪演出、展出、考察的文化团体780批,7363人次。市电影局1984、1985两年共接414批,2120人次,涉及美国、日、英、法等约31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市广播电视局接待了29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机构方面的来访者150批,1152人次。对外友协上海分会接待了12批外国文艺演出团体,共379人。①总的来说,这些来访的海外文化团体基本上是属于政府之间的交流项目,其来访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交流,活跃了上海的文化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是政府间邀请项目,国家必须花费大量的接待经费,进而又限制了邀请更多外国文化团体来访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从1981年始,上海就开始尝试通过报请文化部批准后,邀请一些外国文艺团体以旅游为主兼顾演出的方式来上海交流,费用由对方自负。如1984年的法国玛莉罗舞蹈团、1985年美国上官明珠演出团等。尽管数量不多,但打开了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新渠道。

同期,上海文化系统共派出了53批、1068人次各类演出、展出团、组赴海外访问。这些出访活动大部分是按照文化部下达的任务展开的,其机制是只能“跟着走”,即跟随中央有关单位或友好城市组建的团队活动,不能“自己跑”。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3月至5月,上海杂技团独立承担完成了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一份赴美国进行商业演出的合同。上海杂技团在纽约、费城、大西洋城、华盛顿、芝加哥等7个城市演出54场。演出取得了成功,卡特总统称赞杂技团的演员:“你们都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大使”。该团不仅出色地承担起国际间友好交流的“载体”和“桥梁”的功能,而且实现了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直接创汇23万美元,②并开启了全国文艺表演团体对外进行商业性演出之门。半年后,上海杂技团又以80人并携熊猫的强大阵容东渡扶桑巡演数月,在日本掀起了“中国热”、“杂技热”、“熊猫热”,并创汇85万美元。据统计,上海市文化局系统自1981年至1985年,共派出商业性演出团13批,为国家创外汇165万美元。③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10多个文艺院团,每年只能从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获得3份商业演出的合同。连上海杂技团这样一个享誉中外的“创汇大户”,竟也曾连坐3年“冷板凳”,得不到必须经过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批准的演出合同。

总的来说,限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的原因,加上国家对外交流经费有限,官方项目总数不多,地方上还要轮流排队,所以,轮到上海的政府文化交流项目,尤其是派出交流项目十分有限,甚至国外专门邀请上海参加的文化交流项目也常常被上级有关部门挤占了。因此,从数量上看,这一时期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总体态势呈现出数量少,且“进大于出”的格局。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仍然十分狭窄,还缺乏使上海文化尽快走向世界的开放性的文化管理体制和交流平台的支持。

二、1986到1990年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进入了改造振兴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制定和实施上海文化发展战略。以1986年中央给上海下放部分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审批权为契机,上海努力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开始探索和构建开放性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新领域、新平台,并逐渐形成了对外文化交流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的新格局。

(一)上海派出的文化演、展团组数量快速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以文艺团组为例,1986年比1985年增加了153%,1987年比上年增加49%,1988年又比上年增加34%。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后的4年里,仅上海文化局就派出249批2806人次,比1985年前的5年分别翻了1倍和3倍。④此外,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参观访问、业务洽谈以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学术流也比以往更加频繁。

(二)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专业文艺单位(团体)扩大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方面,上海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团体加入到对外文化交流的队伍中来。上海木偶剧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舞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芭蕾舞团、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上海滑稽剧团等艺术院团等都先后实现了对外交流“零”的突破。另一方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单位不再局限于文艺团体,逐渐呈现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发展态势。1987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是吸收、整合了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锦江联营公司、旅游、铁路、民航、海关、公安、财政、体委、侨联、出版、电影、文联等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组成上海国际艺术节组织委员会,并成立了由赞助单位和人士组成的艺术节促进委员会。

(三)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区域和领域,也由过去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进一步扩展到第三世界国家。这一时期,上海不仅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双向文化交流,而且还开辟了与新加坡、泰国、印度、摩洛哥、埃及、墨西哥、智利、巴基斯坦等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从而使上海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更多的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同时也将上海文化推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文化舞台。

(四)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不断扩大,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社会团体到个人的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网络。为加快和搞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上海除继续通过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联系对外文艺演出外,更新增了上海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公司、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演出公司等地方流渠道。以1986年5月新成立的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为例。该协会充分利用上海获得的对外文化交流自,在短短7个月内就接待了20余批海外和台港澳地区的来访者,组织了10多批文化界人士出访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香港地区,举办了20多个文化交流活动,并与美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团体建立了联系。⑤同时,上海一些文艺界知名人士也开始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广泛联系,积极促成上海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或相互访问,或讲学、进修、比赛、演出、展出、考察、交流等。

(五)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多,突破了过去一般性的派出和来访演出、展出等官方文化交流形式,进一步发展了民间文化交流、商业性演出等新形式,并积极探索组织举办各种国际艺术节,搭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商业性演出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既有正规的大型舞台演出,也有各种在非正式场合的小型艺术表演,还有配合中国商品展销的演出等。以1986年为例,市文化局全年派出的474人次中,出国进行商业性演出、展出的团、组共274人次,占57.8%。⑥同时,上海学习和参照国外开展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成功地构建起举办国际艺术节这一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创新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1986年到1990年,上海先后组织举办了国际摄影艺术展、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国际动画电影节、国际科教电影节、国际音乐节目展播等10多项大型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搭建了一座座中外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既引进了一批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让海派文化借助这些平台大步走向了世界。此外,上海还创新了合拍电影、合作出版、同台演出、合办节目、交换影片和节目以及展播展映、举办或参加国际书展、上海书展,设置特约经销处等新的交流方式。

(六)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多样,在海纳百川的同时,显示出向文化高层次交流不断发展的趋势。多样性方面,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上海输出的文化品种不仅有传统的杂技、木偶、戏曲,而且还有舞蹈、民乐、交响乐、芭蕾、曲艺等,规模也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同时,上海还突破了专业性文化艺术交流的局限,将交流内容扩展到群众业余文化、工艺美术、广告装潢、时装服饰、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上海更加注重提高交流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上海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文艺演、展节目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样式等也多样化:既有表现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革和民间生活风貌,同时又充分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成果的传统剧目,如民族舞剧《凤鸣岐山》、《大禹的传说》、《中华服饰与舞风印象》,越剧《红楼梦》、《追鱼》,京剧《三岔口》、《水漫金山》,昆曲《墙头马上》、《血手印》等,也有反映我国现代社会生活、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现代或外来艺术样式的节目,如电视剧《秋海棠》、芭蕾舞《雷雨》和大量的摄影、美术作品及英文版《上海画报》等,并且在艺术质量方面充分体现了上海的水平。另一方面,海外来访的文艺演、展中,质量好,层次高的节目也日益增多。如布莱希特的话剧《四川好人》、联邦德国班贝克交响乐团、美国冰上冠军芭蕾舞团、苏联艺术家小组、美国指挥家斯登堡、墨西哥指挥家本哈明、波兰钢琴家彼德・巴斯齐内等的精彩演出。这一切,使上海双向的对外文化交流呈现出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三、历史的启示

从总体上说,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长河中,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基本上还处于起步、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但这一时期,上海不断探索对外文化交流新路的实践活动,既开创了80年代中后期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同时也为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上海进一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全面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打下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组织领导是上海开创对外文化交流新局面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是上海推进文化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1985年国务院批转上海上报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后,上海迅速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上海建立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目标。198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关于协调上海文化发展战略中有关文化管理体制问题的报告》,使上海从此拥有了地方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友好城市和商业性演出、展览等活动)的审批权、对国外创汇收入的使用权、在组团规模和内容方面较大的自和开展“上海文化节”等大型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权。同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规划》又进一步明确了“七五”时期上海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正是有了这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和组织支持,才推动了80年代中后期上海文艺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使上海获得了打开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

(二)不断解放文艺生产力,注重打造高质量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或浓郁地方风味的文化精品,是上海成功实现对外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这一时期上海开展对外交流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唯有“练好内功”,打造出自己的文化精品,才能适应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认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并获得新的发展。

(三)积极良好的参与和竞争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创造性努力,是形成上海开创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合力的重要支撑。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心态和社会氛围,上海年轻的艺术家们才能频频登上世界顶级的音乐、舞蹈等文艺比赛的领奖台;上海才敢于在全国率先举办带有竞赛性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探索构建起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并积累和完善相应的经验,用相对落后的设备制作出了并不落后的作品与国外同行们比试高低和友好交流。

(四)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目标。为此,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引进国外精品文化,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只有高水准的文艺团体的展演,才能让上海真正了解和把握世界文化现状和趋势,开阔视野,获得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艺术并丰富、提高自己的良好机会,从而推进上海的文化建设,提高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化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在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要继承、发展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广泛传播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文化新成就,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扩大上海的国际影响,提高上海文化的竞争力,提升上海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促进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⑤⑥刘振元主编:《1988上海文化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7、37~38页。

②《文汇报》,1980年5月2日。

③《文汇报》,1987年3月10日。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9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进行分析,对存在于中外文化中的一般规律,还有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怎样将国外的文化借鉴成我国自己的文化。由于文化间相互的交流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国民健康还可以推动我国国情的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会上第一次对我国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扬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第一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这表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当前迫切的任务。

一、中外文化交流意义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消除不同的价值观,文化的理解必须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是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需要。

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繁荣中华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四大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向来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着非常大的传统性以及开放性。将国外的文化吸收以及借鉴,可以促进我国的民族文化开放与发展。使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融合于世界的文化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还可以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2使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非常的重要的位置。将世界各国的文化学习以及引用的基础上一起探求更高的文化组织与结构,提升我国民族的思想素质以及文化素养,促进全国身心发展,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基础,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进步。

2.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增加中外文化文化交流

在世界的每个民族中都有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它不仅是各个民族的血脉还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集结了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间,都要通过积极文化的引领、丰富的人民精神世界和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特色优秀的世界各族文化,以它独特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学习中进行文化的互补,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人类文化的进步以及繁荣发展。

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要以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为前提

文化属于社会思想的上层建筑,在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当中,不仅使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了世界还学习以及引鉴了许多的国外优秀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威胁到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独立的民族意识形态和思想作风,可以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在我国第17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强调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所以在进行中外文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把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社会主义的利益为根本。今天,我们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主要是问了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创新发展新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国外的落后的及腐朽的思想文化与之相悖。因此,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取其精华,抵制和排斥国外文化的糟粕,来维护我国的国家优秀文化的稳定以及安全。中外文化的加强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主体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方向,将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位,学习引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取国外优秀文化的之所长,将我国文化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

三、做好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交往的意义就是,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中的共性价值,不仅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然而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往把民族的文化转化成世界的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体现了核心的价值所在还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所在。3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精神,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中国文化,就一定要努力将我国文化建设成可以适应国外的中国文化,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与国外的先进文化进行结合,不仅可以突出世界性还可以突出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进一步挖掘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并且吸收更好的,更好的西方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更大力度地将中西文化结合到一起培养更多的中西合璧的优秀人才,这才是体现出中西文化结合的重要基础。

文化交往既是世界文化民族化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过程。加强全球化与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正确处理文化交往与民族文化世界化的关系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0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wenku.baidu.com/view/dbda1028b4daa58da1114a05.html).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篇10

【关键词】文化外交;中俄关系;文化影响力;政府文化外交;民间文化外交

当前世界政治和外交格局的急剧变化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引发了人们从新的起点、新的视角去观察、探讨国家关系和世界政治。在这些跨国界的文化交流中,一部分是通过民间的渠道实现的,另一部分则是在国家官方途径下开展的,而且这部分比重在不断扩大,以至文化外交成为国家间外交关系的一种形式。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国家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而文化外交在两国的交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一、文化外交的影响力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一定的形式影响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然而它又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政治生活。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外交与文化的关系也一定相似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外交是一种国家政治行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于文化,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在于文化。今天人们则把文化和外交结合起来,形成所谓“文化外交”,并且赋予它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当代世界政治外交发展态势来看,文化外交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禀赋。

第一,文化影响力是一国开展文化外交的自然条件。一国文化外交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首先在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它是该国的文化资源禀赋的表现形式。每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文化被传承下来构成该民族或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第二,一国开展文化外交的实力支撑是综合外交实力。要想把文化影响力优势转化为成功的文化外交实践,还要依赖于一国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以及军事实力的支持。文化影响力优势仅仅为国家成功实施文化外交政策提供了软实力条件,而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则是一国的综合外交实力,是一国的硬实力条件,对一国文化外交政策的运作具有绝对的支撑作用。

第三,外交执行力是一国开展文化外交的制度保障。达成文化外交的特殊目标,离不开高效的外交执行力这个制度的保障手段。如果外交上视线不清晰、判断不准确、决心不坚定,就是有再好的地理位置、再充足的食物、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再多的人口数量和再高的人口质量等外交优势,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中俄文化外交的基础

中俄两国不仅要重视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合作,更要重视在政治、外交和文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中俄两国人民交往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历史源远流长,交流碰撞中形成较多的相互认同和信任。从近些年中俄文化交流从而发展成为文化外交的历程来看,表现出许多特点。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用制度设计推动文化外交的顺利发展。20多年来中俄文化交流中政府始终唱主角,在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一直起着主导作用。1992年12月签订《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2012年12月4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文化合作分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俄举行。中俄双方在总结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基础上一致认为,中俄国家间文化交流继续保持规模的同时,两国文化界人士的交往应不断深入,地方和边境地区文化交流要进一步发展。

第二,多方参与,使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中俄文化交流是具有广泛意义和全方位的:从内容方面看,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交流,还包括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广告媒体、教育学术等领域的合作。2013年8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承办的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在黑河世纪广场盛装开幕,举办数十项文化经贸活动,受到两国民众喜爱的双边文化活动立足黑龙江省和阿穆尔州,聚焦黑河市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辐射中国和俄罗斯全境。

第三,搭建和完善平台,使交流合作落到实处。为促进和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合作,使各项协议落到实处,两国共同努力,为已签订的相关协议提供各种条件,搭建和完善各种平台。2013年7月8日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北京与俄罗斯国际文化合作事务特别代表米哈伊尔·施维特科依会务,明确指出两国应充分发掘文化交流潜力,将人文交流纳入法制轨道。积极推动两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开展合作,以文化促贸易,实现两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国应加强政府层面交流,深入交流思想领域、政策制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中俄两应致力于扩大交流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交流质量。

三、中俄文化交流的战略走向

2013年3月23日晚,主席同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的会见,以一席亲切的开场白拉开帷幕。说,“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观文化交流的功能和中俄近年文化交流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中俄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也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文化交流的纵深化有待进一步挖掘。中俄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展,已由传统文化领域向科技、教育、传媒等领域蔓延,形成良好态势。但就中俄文化交流中先进文化因素、历史沉淀因素、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看,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力争多吸收,多利用。

第二,中俄文化交流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有待克服。尽管中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内容广泛,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一个局限性是两国文化交流合作始终存在不平衡现象。早在20世纪之前,中国只有很少的俄罗斯文化作品被介绍来,但中国介绍到俄罗斯去的文化作品则数量巨大。到了20世纪苏联时期,情况正好颠倒了过来。进入21世纪,再次表现出来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因此,中俄文化交流的这种新的不平衡急需打破,要使更多的中国文化进入俄罗斯,实现新的平衡。

第三,要积极培养中俄文化交流中的管理人才。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俄语没有像英语那样走入中国中小学生的课堂,俄语教学被严重忽视,从而形成了参与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性阻碍。

第四,要扩大民间文化交流规模,提高其文化层次。近年来基本上都是半官方或是官方性质进行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两国边境传统民间交流,较少受到政府的支持。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四、中俄文化外交合作的新契机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各国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发展道路、制度体制、经济社会模式及其成果的有效外交方式。今年是中国全面落实中共“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俄关系大有可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年。一系列的双边活动和事件为两国的文化外交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新契机。一是元首互访。应普京总统邀请,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对俄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将为中俄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开启新的契机。二是务实合作。除了进一步对接中俄毗邻地区的开发战略,推进双方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上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两国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中俄一定能够不断地挖掘两国关系的巨大潜能,推动双方文化领域的全面深度合作并取得更多实际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外文化工作责任在肩,文化外交更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构建跨境文化合作新模式[eB/oL].文化部网,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