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6:35

生态观的概念篇1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对古希腊和罗马贵族奢侈与肉欲生活的向往,因此才有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和随后的巴洛克广场及园林设计,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机器成为万能的主宰,因此,才有了柯布西埃的快速城市模式,城市为机器而设计,并最终也变成了机器。城市公园和绿地如同城市的商业区、生活区、办公区一样,变成城市机器的一个个零件,高速干道和汽车成为这些功能体之间的联接。作为自然元素的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敞空间,被限制在红线范围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开。所以,人们在不同的地块上完成不同的功能:工作、购物、居住、休闲。人的完整生活被切割、被分裂,因此,最终人也成了一部机器。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雷切尔·卡森(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林恩·怀特(Lynnwhite)揭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来自西方文化的根基,即“创世纪”本身,而加勒特·哈丁(GarrettHardin)的“公有资源的悲剧”则揭示了资源枯竭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多纳拉·米德斯(Donellameadows)则计算出地球资源的极限,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所有这些都把设计师们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设计师开始懂得用植物而非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维持水体清洁;太阳能比核裂变更安全;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英·麦克哈格(inmcHarg)的“设计尊重自然”[18],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等。本文将着重讨论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cities,sustainablecommunities)[1、24、25、33、37、50、51、53、54、55、57、58、59]。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1 关于生态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西蒙·范·迪·瑞恩(Sim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20],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38]。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16]。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15],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27、30]。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论是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个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号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42、44]。所以,有必要对生态设计的原理加以认识,以指导正确的景观设计。

2 生态设计原理

下面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1996)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的原理,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2.1 原理之一:地方性

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这一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一个关于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选择在海拔1500~2000m左右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于居住;村寨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医药功能。所以山林是整个居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神圣。哈尼梯田文化之美,也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皖南的村落,如宏村,也可见同样的生态设计经验[39]。

(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2.2 原理之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

第一,保护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保护资源的优秀传统值得借鉴,它们往往以宗教戒律和图腾的形式来实现特殊资源的保护[39]。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

第二,减量(Reduce) 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即使基于已有的技术,有学者认为人类可以用比现在少一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而获得比现在高一倍的生活水平,即所谓的四倍数[32]。相似的观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只有将资源消耗量减少到50%,而发达国家减少到10%,地球的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为此,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于1994在国际上成立了“十倍数俱乐部”(theFactortenClub)[32]。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能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第三,再利用(Reuse)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早在1971年,景观设计师理查德·海格(RichardHagg)就提出利用西雅图的煤气工厂遗址建成市民休闲公园,并于1975年开放[10]。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乐兹(peterLatz)设计的emscherLandscapepark景观公园[2],该公园位于德国钢铁重镇瑞尔基比特(Ruhgebiet),1991年开始设计,1994年开放,占地230hm2,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工厂设施,进行生态恢复,生锈的炉台、斑驳的断墙,在绿色的包围中讲述一个辉煌工业帝国的过去。国内的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在这里,古树讲述了这块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深刻了城市的记忆[41]。

第四,再生(Recycle) 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而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流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田园、高密度城市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42、43、44]。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可能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经填去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

工业的生态设计要求工业生产流程的闭合性,一个闭合的生产流程线可以实现两个生态目标,一是它将废物变成资源,取代对原始自然材料的需求;二是避免将废物转化为污染物。

基于这一概念,莱尔等人提出了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Design)[15]。即用“源-消费中心-汇”循环系统取代目前的线性流,形成一个再生系统(Regenerativesystem),使前一流程中的汇,变成下一流程中的源。根据莱尔的经验,实现再生系统,在设计上有以下12大战略:(1)让自然做功;(2)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3)整合而非孤立;(4)需求多功能的满意或较优而非单一功能的最大或最小;(5)适当的以适用为目的的技术追求,而非过分追求高科技;(6)用信息取代物质和能量消耗;(7)提供多条解决途径;(8)寻求用共同途径解决多个不同问题,而非就事论事;(9)把管理储存(包括资源、能源和废弃物)作为关键因素来对待;(10)创造环境之形来引导功能流;(11)创造环境之形来标识过程;(12)可持续性优先。

正如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可实施的设计不考虑经济预算一样,没有一个可实施的生态设计可以不考虑生态代价,包括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以及栖息地的丧失。

生态算账方式主要有:

(1)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城市户外中的一件户外设施可能是以东北长白山的红松为材,长途运到广东某地加工成品后,又运至北京置于场地之中,破旧后变成垃圾,进入处理场。这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物质、水、能量和土地的消耗。也就是说,这一设施的生态费用都应该作为设计时的考虑因素。一张简单的园林坐椅,实际上关联着河流的水质、森林的状态以及山体的水土流失程度。通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评价设计和使用的产品的生态性。我们需要理解产品生产过程,以决定它们对物质和能量是节约的,或是浪费的;是有毒的,或是无害的。生态设计要求我们对所有使用的东西进行探究,生产它们意味着牺牲什么?它们的创造会给人、动物及自然带来什么危害?

(2)能流和物流跟踪 通过对维护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所必须的能流和物流,包括自来水、污水流、电流、食物流、垃圾处理及旧物如玻璃的再利用等流程,我们就会对维持我们生活的系统更加敏感和关注。

2.3 原理之三: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5]。这些服务包括:

(1)空气和水的净化;(2)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3)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4)土壤的和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5)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传媒;(6)大部分潜在农业虫害的控制;(7)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8)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从中人类获取农业、医药和工业的关键元素;(9)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10)局部调节气候;(11)缓和极端气温和风及海浪;(12)维护文化的多样性;(13)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

所以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第二、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一个花园当无人照料时,便会有当地的杂草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盖亚(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60]。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自然的自设计能力,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ecologicalengineering),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计的[22]。

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迹地等)以及城市中地方性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景观设计师迈克尔·范·瓦肯伯格(michaelvanValkenburgh)设计的通用米氏(Generalmills)公司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minnesota)的项目中,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3]。在废弃矿山的恢复中,除了常规的用植被来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外,还可以利用地貌过程来开启自然恢复过程[6]。

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山青水秀。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43]。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8、9]。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地的林缘景观既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11]。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结合在设计之中。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

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生物多样性 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36],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26]。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计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21]。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9、45]。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是打药杀虫的小农。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2.4 原理之四: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忙碌的上班族不知何时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飞禽猛兽、沼泽丛林都只是电视银屏上的画面和遥远的自然保护区景观。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萨尔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29]。

所有这些,都在促使一种我们回到古老艺术:视觉生态——一种景观美学,它反映了人对土地系统的完全依赖[28],重新唤起人与自然过程的天然的情感联系,在生态-文化与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人与生物之间的共生,被威尔逊(wilson)称为“生物恋”(Biophilia)[35],人与土地和空间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称为“土地恋”(topophilia)[31]。它提醒我们人类是被设计出来适应和生活在自然之中的。生态设计回应了人们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之依恋关系,并通过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显露和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这是一种审美生态(aestheticvisualecology)[28],审美生态主张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能帮助我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2)能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

(3)把被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

(4)能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前不久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举办的一次全国景观设计展中,便以此为主题,被称为生态显露设计(eco-revelatorydesign)[14],“即显露和解释生态现象、过程和关系的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设计人们的体验。在这里,雨水不再被当作洪水和疾病传播的罪魁,也不再是城乡河流湖泊的累赘和急于被排泄的废物。雨水的导流、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7、23、34]。在这里,设计挖地三尺,把脚下土层和基岩变化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以唤起大城市居民对摩天楼与水泥铺装下的自然的意识[17]。在自然景观中的水和火不再被当作灾害,而是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态过程[13]。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26]。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生态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设计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3 结语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表1)。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表1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参照vanderRynandCowan,1996)

问题

常规设计

生态设计

能源

消耗自然资本,基本上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包括石油和核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或生物能。

材料利用

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纸质材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土壤中或释放入空气。

循环利用可再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易于回收,维修,灵活可变,持久。

污染

大量、泛滥

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成分与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相适应。

有毒物

普遍使用,从除虫剂到涂料

非常谨慎使用

生态测算

只出于规定要求而做,如环境影响评价。

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影响测算,从材料提取,到成分的回收和再利用。

生态学与经济学关系

视两者为对立,短期眼光。

视两者为统一,长远眼光。

设计指标

习惯,适应,经济学的。

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经济学的。

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

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摩天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辄。

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自场地。

生物、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高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及经济多样性的损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与当地相适应的文化以及经济支撑。

知识基础

狭窄的专业指向,单一的。

综合多个设计学科以及广泛的科学,是综合的。

空间尺度

往往局限于单一尺度。

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在大尺度上反映了小尺度的影响,或在小尺度上反映大尺度的影响。

整体系统

划地为牢,以人定边界为限,不考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

以整体系统为对象,设计旨在实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自然的作用

设计强加在自然之上,以实现控制和狭隘地满足人的需要。

与自然合作,尽量利用自然的能动性和自组织能力。

潜在的寓意

机器、产品、零件。

细胞、机体、生态系统。

可参与性

依赖于专业术语和专家,排斥公众的参与

致力于广泛而开放的讨论,人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

学习的类型

自然和技术是掩藏的,设计无益于教育。

自然过程和技术是显露的,设计带我们走近维持我们的系统。

对可持续危机的反应

视文化与自然为对立物,试图通过微弱的保护措施来减缓事态的恶化,而不追究更深的,根本的原因。

视文化与生态为潜在的共生物,不拘泥于表面的措施,而是探索积极地再创人类及生态系统健康的实践。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19]。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融合。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员提供的一种产品[4]。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我们提倡生态设计,尽量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建设城市与景观,但并不能廉价地提倡将一定的区域冠以“生态”为前缀的名称,诸如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等等。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佐崎(Sasaki)说过,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样,他也可能陶醉在钟情于细枝末节般的艺术的自我表现之中。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

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nature'seconomy)。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40]。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39870147号“可持续城市水系绿色通道设计的景观生态学途径”资助

转贴于参考文献

[1]aberley,D.(ed.),1994.FuturesbyDesign.thepracticeofecologicalplanning.newSocietypublishers,Canada.

[2]BrownB.J.,2001,ReconstructingtheRuhrgebiet.Landscape architecture,april:66~75.

[3]Cerver,F.a.1997,Landscapearchitcture02:theworldof environmentalDesign,44~49,atriuminternational.

[4]daCunha,Dilip,1997.ecologicaldesign,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37:269~271.

[5]Daily,Gretchen.C.,1997.introduction:whatareecosystemservices?in:nature’sServices.islandpress.washington,D.C.

[6]Duque,J.F.matín,J.pedraza,a.Diez.m.a.Sanz,R.m.Carrasco,1998.ageomorphologicaldesignfortherehabilitationofanabandonedsandquarryincentralSpain.LandscapeandUrbanplann.42:1~14.

[7]eades,J.,1998.Urbangrasswaterways:RethinkingstormwaterinfrastructureintheanacostiaRiverwatershed.Landscape Journal,Specialissue:26~27.

[8]Forman,R.t.t.andm.Godron(1986).Landscapeecology.newYork,Johnwiley.

[9]Forman,R.t.t.,1995.Landmosaics:theecologyofLandscapesandRegio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0]Frankel,F.andJohnson.,1991.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RedefiningtheGarden.abbrevillepresspublishers,newYork.

[11]Fry,G..andi.Sarl?v-Herlin,1997.theecologicalandamenityfunctionsofwoodlandedgesintheagricultural landscape:basisfordesignandmanagement.Landscapeand Urbanplann.47:45~55.

[12]Jimthorn,natureRevealed.

[13]Kovacic,D.,Craig,a.,patterson,R.,Romme,w.H.,andDespam,D.G.,1998,LandscapeJournal,Specialissue:6~7.

[14]LandscapeJournal,eco-revelatoryDesign:natureconstructed/natureRevealed.1998,Specialissue.

[15]Lyle,J.t.,1994.RegenerativeDesig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Johnwiley&&Sons,inc.

[16]Lyle,John,1985,Designforhumanecosystem.VannostrandReinhold.

[17]mathur,a.anddaCunha,D.1998.SoilthatnewYorkrejectedandre-collects.LandscapeJournal,Specialissue:31~34.

[18]mcHarg,i.1969.Designwithnature.Johnwiley&&Sons,inc.

[19]mozingo,Louise.a.,1997.theaestheticsofecologicaldesign:seeingscienceasculture.Landscapejournal,16(1):46~59.

[20]newton,n.t.,1971.DesignontheLand:theDevelopment ofLandscapearchitectur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ma.

[21]noss,R.F.anda.Y.cooperrider,1994.Savingnature’sLegaly:protectingandRestoringBiopersity.islandpress,washington,D.C.p89.

[22]odum,H.t.,1989,ecologicalengineeringandSelf-organization,inecologicalengineeringanintroductiontoecotechnology,w.J.mitschandS.e.Jorgensen.newYork:Johnwiley&&Sons.

[23]poole,K.wetlands:civicstormwater+contingentspaces.LandscapeJournal,Specialissue:28~30.

[24]Register,R.,1994.eco-cities:rebuildingcivilization,restoringnature.in:aberley,D.(ed.),1994.FuturesbyDesign.the practiceofecologicalplanning.newSocietypublishers,Canada.

[25]Roseland,m.1997,Dimensionsofthefuture,aneco-city overview.in:Roseland,m.(ed.):eco-cityDimensions:HealthyCommunities,Healthyplanet.newSocietypublishers,Canada.

[26]SimvanderRynandCowan,Stuart,1996.ecologicalDesign,islandpresswashington.D.C.

[27]thayer,Jr.R.1989.theexperienceofsustainablelandscapes.LandscapeJournal,Fall:101~111.

[28]thayer,Jr.R.,1976.Visualecology:revitalizingtheaestheticsof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20):37~43.

[29]thayer,Jr.R.,1998.Landscapeasanecologicallyrevealing language,LandscapeJournal,Specialissue:118~129.

[30]thayer,R.L.,Jr.1993.Grayworld,GreenHeart:technology,nature,andtheSustainableLandscape.Johnwiley&&Sons,inc.

[31]tuan,Y.-F.1974.topophilia.englewoodCliffs,newJersey,prentice-Hall,inc.

[32]Vonweizasacker,Lovins,amory.B.andLovins,L.Hunter.1997,FactorFour:Doublingwealth-HalvingResourceUse.earthscanpublicationsLtd.,London.

[33]walter,B.,arkin,L.,andCrenshaw,R.(eds.),1992.SustainableCities:Conceptsandstrategiesforeco-cityDevelopment.eco-Homemedia,Losangeles.

[34]wenk,w.andCregg,B.,1998,Stormwatergardens(convey,capture,andreuse:Stormwater).LandscapeJournal,Special issue:24~27.

[35]wilson,o.edward.1984.Biophilia.HarvardUniversity press.Cambrideg,ma.

[36]wilson,o.edward.1992.theDiversityofLif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

[37]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8]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9]俞孔坚.盆地经验与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节制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4).

[40]俞孔坚.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规划的途径及其有效性[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41]俞孔间.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

[42]俞孔坚.中国可持续发展: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对可持续城市的危害[J].香港新闻出版社,德中传统文化研究会,2001.

[43]俞孔坚.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4]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

[45]俞孔坚,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J].生物多样性,1998(3).

[46]俞孔坚,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和案例[J].城市规划,1999(8).

[47]俞孔坚,等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

[48]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49]俞孔坚,等.敏感地段的景观安全格局设计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J].中国园林,2001(1).

[50]黄肇义,杨东援.国外城市生态理论综述[J].城市规划,2001(1).

[51]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5).

[52]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5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

[54]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J].规划师,2000,16(3).

[55]李团胜,石铁矛.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1998(5).

[56]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5(1).

[57]王军,等.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

[58]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

生态观的概念篇2

【论文摘要】曼海姆站在知识社会学的立场上,以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为起点,中途经过总体概念,最后上升并回到他构建的知识社会学这一基点,从而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流动的意识形态概念。霍克海默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对其概念的思辩和形而上学性进行了有力地批驳。

追溯意识形态的渊源,最早可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偶像说”(idola),“培根的偶像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先驱。但是,培根并没有创造出“意识形态”一词,真正第一个创制意识形态概念并把这一概念引人西方哲学史的当数十九世纪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特拉西(destuttdetracy),他在研究了孔狄亚克和洛克的哲学后,“创立了他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学科。着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和理解,继特拉西之后,便有一系列熠熠生辉的名字: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但在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中,却不能不提到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是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他于1929年完成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从而奠定了他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该书中,他“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并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

曼海姆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应的乌托邦概念,并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是关于“存在之超越的观念”,随之曼海姆又对二者进行了较详尽地区别。最后他发现了一个相当恰当的标准来对二者加以区分,“这个标准就是它们能否实现。同时,曼海姆也承认,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相比更易识别,意识形态往往披有虚伪的外衣,因此,曼海姆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意识形态之上,这样,曼海姆站在其知识社会学的立场上详尽论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的公诸于众,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特别是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曼海姆在考察“意识形态”概念时很困惑,他坦言,自意识形态一词创制以来,新含义层出不穷,有必要对此术语的含义作一番分析。而“这样一种分析将表明,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那么,什么是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呢?曼海姆分别作了回答。“当表示我们怀疑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点和陈述时,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便包含在其中,”并且,在怀疑的基础上,对论敌的观点和陈述加以歪曲。“这些歪曲包括:从有意识的谎言到半意识和无意识的伪装,从处心积虑愚弄他人到自我欺骗。当然,曼海姆也指出,这一特殊概念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谎言、欺骗或伪装,它的内容和含义是多方面的。如果把其范围扩大,指“某个时代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例如阶级)的意识形态”,则是这一术语的总体概念。也就是说,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谓一个时代或一个团体的总的意识结构与特征。

分析了意识形态的两种概念后,曼海姆考察了这两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曼海姆看来,这两个概念的共同因素在于:它们都不会为了了解论敌真正的含义和意图,而只依据论敌实际的言论。也就是说,为了了解论敌真正的含义和意图,不仅仅依据论敌的实际言论,还依据主体的具体特点和生活状况。它们都是从个体或集体的存在状况出发,因而具有功能化的特点。它们的区别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范围上存在不同,包括主体范围、时间范围,也包括内容范围。特殊概念只表示论敌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总体概念则对论敌的总体世界观表示怀疑。第二,“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在纯粹心理学的水平上对观点进行分析。而总体概念是在精神层次上对观念起作用。第三,“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主要与利益心理学一起起作用,但其总体概念则使用更形式化的功能分析,不考虑动机。”在特殊概念那里,由于利益的动机,便产生谎言、欺骗,而在总体概念那里,利益动机与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功能分析和结构解构。最后,曼海姆在考察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特殊概念实际上从未脱离心理学范畴,因此,与总体概念比较起来,便没有多大意义。

从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到总体概念。曼海姆对两种概念的区分,只为了得出一个结论:发生于心理层次的“揭底”不应混同于更激进的怀疑主义和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上进行的更彻底更具摧毁力的批判性分析。缘于这样一种结论,特殊概念有必要上升到总体概念。但是,这种上升的进程并不是无所依赖与自发的,而是得益于多种因素共同培育的结果。曼海姆总结出三个步骤:“第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意识哲学的发展。起初,主体意识到的是一个无限多样化和混乱无序的世界,其后,在这种世界图式中确定了“有领悟力的主体统一性”,用曼海姆的话说,“实际上构成了意识形态总体概念的雏形。第二个阶段的到来,是在人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意识形态总体的,然而是超现世的观念之时。“曼海姆承认,这主要是黑格尔和历史学派的功绩。在这一阶段,在黑格尔那里,“民族精神”这种代表历史上被区分的意识的成分被结合进了“世界精神”之中。很显然,总体的意识概念的历史化“产生于思想的历史—政治潮流与哲学领域的结合”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创造现代意识形态总体概念最重要的一环同样产生于历史—社会进程。在前几个阶段,意识的载体是个体或民族,而现在,阶级取代了种族或民族成为历史上演变的意识的载体。在这一阶段,“民族精神”的概念被“阶级意识”所取代,曼海姆认为,这种阶级意识就是阶级意识形态。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经过了这三个步骤即从意识本身到民族意识再到阶级意识后,特殊的意识形态概念便消融在总体概念之中。起初,主体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从心理学上出发,而现在则深入到理论层面,开始分析意识形态的总体结构,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在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关联。

从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到知识社会学。曼海姆作为马克思·舍勒开创的知识社会学思潮的继承者,他探讨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建立他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在曼海姆看来,从总体概念的特殊领悟到普遍领悟的过程是精神发展史上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本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以‘意识形态终结’为口号的社会学思潮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他的这一理论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霍克海默走在了前列。马克思·霍克海默是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1930年,他发表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概念?》的论文,从而对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全面的批判。

针对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的提法,霍克海默在比较了康德哲学后认为,这一提法,特别是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法是从康德哲学中引申出来的。在康德那里,经验知识是通过知性范畴来构成的,它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在曼海姆那里,他把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成“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一总体概念似乎有一个广阔的社会的和历史时代的背景。而实际上,“这一背景并不是指真实的生活世界,而只是纯粹的精神运动史。因此,霍克海默指责曼海姆,在这个意义上,他没有比康德提供更多的东西。另外,曼海姆在探讨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向知识社会学的过渡时,指出,“曾经是党派的思想武器的东西变成了社会和思想史的一般研究方法。这样,在曼海姆那里,特定的党派立场就消融在了意识形态之中。这种超党派、超阶级的观念自然也导致了霍克海默的批判。霍克海默指出,“按照曼海姆的观点,知识社会学的规定使意识形态学说从‘一个党派的斗争武器’转变为一个超党派的‘社会学的精神历史’。与曼海姆相对应,马克思肯定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马克思告诉我们,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这样,霍克海默在批判曼海姆意识形态概念的超党派和超阶级性时,也有力地维护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阶级特性。

生态观的概念篇3

【关键词】创造性引导;思维能力;概念与创新

包装的概念设计不同与其它设计领域,在体现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囊括视觉传达设计之外的诸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综合思辨能力和技术能力、想像力、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模拟未来发展的能力来进行。在一个包装设计项目开始,设计师“模拟未来”的概念设计能力首先需要通过营造一种给包装注入灵魂和活力的概念来体现,概念一旦确定,设计方案的大体思路和方向也就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高度体现了设计的创造性、艺术性、综合性和实验性,对包装的完整性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在包装设计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运用单纯直接的设计去完成课题,忽视了设计的目的、缘由等,这样的设计往往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反思当前国内包装设计教学,大多的是继承和因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20世纪70年代或更陈旧的传统美术教育“以教学为中心”单一封闭、缺乏弹性、缺乏市场反馈机制,停留在唯美理想主义的模式上,停留在的设计课题和设计训练上,完成的作品大多局限于表面形式,对设计课题缺乏全面的构想,没有把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放在重点的培养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脱轨,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和市场实际操作力是设计师成败的关键,要顺应时代、市场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概念设计观念,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思考、讨论、发展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促进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着眼未来具有新思维、新观念、新的使用方式,改进已有的设计教学模式和设计方式。

概念设计是指包装设计的初始阶段,从市场分析到进行详细设计之前,对设计目标进行结构化、基本的,但全面的构想和规划,并描绘出设计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它不仅是引导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使产品包装设计具有社会性、预测性和创新性,所以建构概念设计教学方式应从包装设计创意的思维训练、理性分析、设计表达等方面形成一个连贯的教学过程。

一、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需

设计作品不等同于艺术品,并非单纯的个人情节,而是立足于市场,被消费者认可,并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当前包装设计发展的趋势,要求关注产品包装所涉及的营销学和社会学内容,优秀的包装设计经过市场考验,体现自己价值,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设计。包装设计不仅要表现设计者思想,还要走进市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认可。在这种过程中概念设计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从概念设计到有形包装产品,对消费需求进行调研,获得社会需求信息,分析消费动向,以概念进行做出设计,形成创意设计,这种模式在生产企业、创意设计行业、设计教育院校中都可以广泛运用。

在设计创意过程中以掌握这种方法,用设计思想实现包装功能,用头脑获得经济效益,概念设计方法成为包装应用设计的创新过程和设计教育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明确包装设计教学目标,培养目标、专业设计的类型,了解和掌握好包装设计的基础、规律和原则,结合设计概念,分析包装设计状况,发现设计存在问题,用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想,去寻找包装中概念设计的突破口。建立概念设计思想,结合基础教学、应用教学的不同阶段,从理念、文化、科学出发的内涵原则,寻求设计源泉和创意出发点,为全面综合考虑设计的相关内容,依据概念设计特色建立起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设计技法、设计实践的一套完整教学体系。因此,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概念性设计,再去引导学生对市场的认知,切合市场所需,体验生活,是开发创造力、思维力、执行力的先决条件。

二、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源

市场调研是概念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市场调研要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可行的调研程序和方法、科学的调研技术,对企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充分了解后提出调研专题和目标。概念设计教学通过形态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形态和结构设计的技术基础、形态和结构的审美评价和意义。从理性知识的学习和感性直觉的培养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了解视觉形态存在及其特点、视觉中的恒常性等,从而为概念设计在形态与结构方面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在应有功能、新功能方面设计出具有艺术的新颖特点。从形态和结构识别中的组织原则,掌握形态和结构组织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要素,以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对秩序感的新认识,形态和结构特征性质与心理感受,形态结构特征与情感,在规律中寻找切入点。形态和结构追随功能,客观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辩证关系,以多元的形式与功能改变及发展形态和结构,使形态和结构具备意义。形态的心理表达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人对形态的感受,通过形态传达感受概念、不同质感表达不同概念,以形态结合丰富概念内涵、结构形成概念的科技内涵,结构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标志着概念设计的创新程度,并以新的形态方式表现出来。性能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注重材料运用、防护技术,使用方式;互动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具备使用过程的操控性和趣味性,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节庆概念的产品包装色彩及视觉元素的运用在符合传统节日的前提下,符合主题表现等等。

三、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法

首先,要培养设计创意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充分的调研,结合专业设计能力、洞察客户所需进行深度思考、对现有包装进行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大胆怀疑,将所有的想法和研究综合起来,结合概念性这一个关键性的理念,就如何超越特有的产品种类和客户需求的限制,让包装设计立足个性的基础上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价值。在营造概念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对同类产品及交叉边缘产品包装的出发点、消费者特征、材料的性能特色和局限、后期工艺、储存、运输以及成本、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在偶然中寻找必然,系统全面地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就必须有大量的见解,有启发性的见解。掌握好调研的数据、信息和相关规律,激发出那些有启发性的见解和想法,紧密切合市场,通过发现问题,酝酿出新概念,萌发出更多新颖的、独创的的构思,设计出别具一格、有见地的优秀包装作品。

其次,要培养洞察力和判断力。好的作品成败很大部分决定在细节方面,细节离开不了对事物细致周密的观察。所谓的洞察力,就是对事物观察的能力。从见的事物中觉察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心理学概念过程,依据大脑、心灵对事物本质的穿透力、感受力、深度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观察市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作出有效的判断是创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包装设计项目的市场环境作系统、周密分析,提高学生直接的知觉能力,增强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出设计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作出有效判断,启发出正确、有效、切合包装设计项目个性的创作潜伏力量。

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和捕捉创意点子的能力。在包装设计构思过程中,一些优秀、成功的设计案例经验可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的基础,设计概念的点子出现时,可以及时的捕捉到。通过对现有的成功经验,对包装个性进行个性的探索。尤其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借助一些搜索引擎,用重要的名称和关键词,查找更多更具体的有效信息,记下创意点子,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及时、快速、准确地汲取各种知识的营养,保证课题创作设计的成功。

最后,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培养想像力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关键之一。想象力是在人的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包装设计概念性教学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包装设计概念性拓展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意识、无意识的从整体、全面、系统的去迅速猜测、预知、察觉、判断隐藏现象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联系,去创造希望实现的包装设计的清晰形象,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肯定性的能量,直到包装的概念性成为客观的现实。

在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是设计的思想、品位和方向,要在选择包装课题后对涉及的主题、功用、寓意、形态、运输、储存等众多方面进行多方位、系统的考察、分析,直到最后确立设计方案。概念主题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尝试时空概念如历史、地域、人物、宇宙星空、季节、时间概念等;性能概念如材料、结构、防护、储运、使用概念等;形态概念如外观造型、色彩、形象装饰、展示展销等;抽象概念如客观状态、思维情感概念等;节庆概念如传统节庆、活动主题、信息等;生态生态概念如环保、健康、能源等概念方面引发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符合当前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与形式、技术手段的需要。

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原则在于能够正确、精准、清晰地进行常规的应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引领使用方式,以超前的、理性的、目标的方式解决设计问题,多角度尝试,选择最佳方案,未来的可行性、实验性、创新性、原创性方法设计表达,包装结构设计作为概念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客观物象、材料的把握和表现能力,完成形式规律的认识和训练;影像、图形、色彩等不同方式的表达,由设计概念的诸多方面深入到概念设计之中去,为包装设计课程奠定完整全面的专业概念。

参考文献

[1]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著[J].上海文艺出版社

生态观的概念篇4

关键词:数学概念;前概念;感性表征;概念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72-03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和思维想象中一类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有些数学概念是一类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关键属性的抽象,具有直观意义,但又是用形式化的语言表述的;有些数学概念是对抽象的再抽象,有些数学概念是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产物,如四元数、虚数、n维空间等等.

一、概念学习中的问题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1)会背概念,但不懂含义.如学生写出的方程例子“x=3+■”.(2)片面理解.如认为只有上下垂直关系.(3)概念的应用方面.如换地公式的使用.(4)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楚.如Roll中值定理、laglanrzh中值定理、Chency中值定理、泰勒中值定理之间的关系.(5)概念所体现的思想性、方法性不明白.如,定积分概念所体现的逼近思想、以直代曲的方法、极限的方法等.

二、数学概念的形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每个心理结构都是心理发展的结果,而心理发展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1]已有的数学概念既是前阶段认识的产物,又是此后数学认识的基础,表现了数学认识发展的阶梯特性,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层次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格劳斯认为,克服错误概念对新概念学习的排斥的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是迫使学生去明确地面对他们的错误与所学的科学原理之间的矛盾.[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形成数学概念,这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抽象概括是最基本的两种思维活动.

1.对现实模型抽象概括而来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很多原始概念都是有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成的,如点、线、面、体等数学概念都是从物体的形状、位置、大小关系等具体形象抽象概括而来;自然数概念是从手指的个数,或“一粒米、一棵树”等单个事物集合元素的个数,或从事物排列的顺序抽象得来的.

2.对一些相对具体的概念进行多级抽象概括而成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更高一级的抽象水平.如复数概念是在实数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实数概念是在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理数概念有时在自然数概念基础上产生的.群、环域等概念也是对已有概念进行多次抽象而来.

3.思维对感性材料理想化、纯粹化而来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如直线概念的“直”和“无限延伸”等特征是从笔直的条形物体的形象理想化、纯粹化得来的.

4.对从已知数学对象结构中产生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如中位线、高、角平分线、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对顶角、内切圆、外接圆等等.

5.对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如为了数的乘法通行,规定一个数乘以0的积是0;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在数学中产生了负指数、零指数、分数指数、无理指数等概念.

6.学习由于在数学理论中有存在的可能性而提出来的数学概念,解放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自然数集、无限远点等.

7.对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成为新概念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角的静态概念: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随着数学发展而发展的角的动态概念: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再如几何量角的三角函数发展成为实数的三角函数.

三、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的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数学前概念一方面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另一方面来源于已有的正确的、片面的或错误的概念.“源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日常概念则是科学概念发展的重要前提”.[3]如自然数就是由“一粒米,一头牛,两只羊……”抽象而来.日常概念宽泛性、多义性、模糊性与数学概念的准确性、清晰性、简洁性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日常概念的缄默性质,学生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偏向于日常概念的使用,而舍弃、排斥、抵制数学概念的使用,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产生误解、错解的原因之一.

经验对学习新概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概念系统的扩张上,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与新概念相关的概念,在分析、比较、类化它们的异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概念.正如“一粒米”≠“1”,日常概念不等价于数学概念,数学需要高度抽象.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数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数学概念教学的资源和新的增长点,可提高学生掌握新概念和知识结构的效率.如学生在学习分数之前就有了“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占这个苹果的多少”这样关于部分―整体的生活体验,这对于学生理解分数概念的意义是有利的,但会对“无限”的理解产生障碍.如人们都有走捷径、抄近路的生活体验,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概念: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对新概念的学习有阻碍作用,它会影响学生对数学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形成错误的数学概念.如生活中人们对“垂直”概念的体会多是上下垂直关系.学生会把“平方运算”只与“正”联系在一起,“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理解混乱.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及思维的结论与数学知识进行比较、反思,找出矛盾所在,经历认知上的冲突和震撼,改变不平衡的认知结构,用数学概念代替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促成新概念在原有概念网络中同化和顺应.

2.促进感性表征.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想化、纯粹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原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示了由实践经验、感性材料为基础所进行的“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典型地表现了人类认识中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1)模型法.模型是指模拟原型的形式,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在数量及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特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由于数学是思维的产物,数学概念里的模型主要是思想模型.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建模的思想方法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另一类是以抽象化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原型某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造出来的.例如“圆”来自于乒乓球、篮球、足球、太阳、月亮等.

(2)观察实验法.观察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和稳定的有意注意,并借助经验作用于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感知和反映,是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的数学现象和过程,可使学生获得典型、生动、深刻且能反映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经历顺序观察、分部观察、对比观察的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动态图法.斯涅普坎认为,在未区分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避开非本质特征之前,是不可能对事物进行归纳的.[4]教学中提供的标准形式、标准图用一种无声的语言给学生做出了限制数学概念对象的错误暗示.动态图为数学概念提供丰富的变式图形,用大量甚至无穷多(离散的或连续的)图形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创造出一种变化的、生动的情境,促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变动图形中不变的性质,从而归纳出数学概念的内涵,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动态图形,运用旋转、平移、分割、叠加等方法,直观清晰地展示概念的发生、发展、变化、演变的过程,用形象阐释逻辑思维中的抽象定义.通过动态图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作用,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更加直观具体的概念图像,在动态变化中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例如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可导性,图形的中心对称性、旋转对称性、轴对称性.用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刘徽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和体而无所失矣”极限思想,从而掌握极限概念.再比如说帮助学生理解不动点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等.

3.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面对丰富的实例,学生进行概括时,容易出现遗漏、扩展、异化等错误.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往往来自于个别范例和具体活动.[5]所有的学习都涉及到原来经验的迁移,迁移量是以学生带到学习情境的原有知识为基础.[6]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虽然处于逻辑思维开始居主导地位的年龄阶段.[7]但是由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具体的形象成分在思维过程中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以排除理解、判断、推理上的障碍.

思维定式表现为一种迁移,有积极作用的迁移和消极作用的迁移之分.积极的思维定式是人们把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式经过批判、反思之后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用于分析新的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式是人们将头脑中已有的、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不加任何反思地,直接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固守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从而降低了问题解决的效率,甚至不能解决问题.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用原来审视数学概念的思维方法对待新概念.这种情况在观察感知事物、分析、抽象、概括思维产物的各阶段都可能存在.(2)盲目推广.没有分析具体情况,不加批判地、盲目地按已有经验、结论、思想、方法对新概念进行推广.(3)思域狭窄化.在相对固定的领域里对数学新事物进行思考.如在对二面角概念的理解总是在平面内思考,在自然数领域内思考无理数.再如对“1-1+1-1+1-1+ΛΛ”的和认识,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和为1;一种认为其和为0;还有认为1和0是其和,1和0都不是其和,其和是别的数.

4.明确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数学概念的外延式具有数学概念所蕴含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明确数学概念间主要的几种关系:全同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明确给数学概念下定义必须满足定义要相称、不能恶性循环、一般不用否定形式、应简明的基本要求.运算、操作是数学思维发生之处,是完整概念形成的基石,它为学生理解领会提供了必要条件.[8]

5.建构概念网络.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不是孤立的.对相邻概念与新概念的属性进行比较、分析、辩证,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及逻辑关系,建立概念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概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数学语言的形式和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对数学概念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较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结构化的程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概念网络主要表现概念间的主要联系,反映各概念的出现顺序,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演变形态和属性变化.公理化体系是这种系统性的最高反映.例如,多边形就可形成一种立体结构的概念网络,它是“谱系”与“蛛网”的混合.[9]已知概念在“高观点”下有所发展,如平行线是交于无限远点的直线,因而平行线也可以看作是“角”的两边;柱面可以看作顶点在无限远处的“锥面”.又如广义梯形可以包括梯形(课本给出的形式)、三角形(截线之一过角的顶点)、平行四边形(“角”的顶点在无限远点).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何小亚.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斯涅普坎著,时勘译.数学教学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张殿宙,王振辉.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

[6]JohnDBransford.人类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李士.熟能生巧吗[J].数学教育学报,1996,5(3).

生态观的概念篇5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学,它还能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加强概念教学对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并深入探究化学,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要求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概念原理知识的特点:从必修到选修,概念原理知识螺旋发展;从必修到选修,概念原理知识的发展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新课程中不少化学概念的教学要求是在不同的模块中逐步提高、深化的。例如,原子结构知识的有关概念在必修1中要求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原子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在必修2中要求能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但是到了“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则要求达到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原子轨道、量子数、电子云图)、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电子跃迁原理的简单应用。

就是在同一模块中有关的化学概念也是逐步发展和深化的。以苏教版《化学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为例:在专题1第一单元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习化学反应常见分类方法后,指出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专题2第一单元从氯气和溴化碘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入手,变化的原因由于得失电子,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进而在“拓展视野”中认识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这种设置方法有2个优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呈螺旋上升的特点;有效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一步到位”。教师在进行某概念知识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清晰地知道该内容在化学1中应该处理到何等程度,更深入地介绍分布在哪个选修模块。这样,实施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原有的概念(前概念),创设条件促使概念转变,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要求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概念形成过程,领会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在概念教学中:突出化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增进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理解力,避免孤立地进行概念教学;重视化学核心观念的建构,转变学生原有认识及其认识方式,发挥概念原理的认识功能,免仅仅就事论事地处理概念知识。

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强调观念建构(包括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比较观等),改变原来概念教学存在的过多关注具体概念辨析和概念的识记,忽视概念的认识功能和指导作用,导致学生记得具体的概念知识,不会应用概念分析、解释问题或现象。因此,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念的建立,重视概念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要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化为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学生的已有概念对新概念掌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在此基础上促使新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转化和发展。

设计基于实验探究的化学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感悟概念的形成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讲授概念时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做到从直观入手,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抽象概括而引出概念。

概念知识在新课程化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同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文字的描述,而是通过微观示意图、真实的实验现象,加以数据和活动栏目等,共同帮助学生建构认识。即凸显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终态、静态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概念知识的抽象性,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栏目,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录像、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或实验数据等,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生态观的概念篇6

关键词:被动概念;被动句式;生成;扩展;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230?06

一、引言

英语中的被动句历来是各语法流派讨论的热点之一。传统语法流派中,Granger(1983)认为,被动就是在语义上与其主动对等的be+-ed结构。(thepassiveisbe+edparticiplestructureswhichstandinalternationwithasemanticallyequivalentactivestructure.);Leech(1975)认为被动一是包含be+ed分词结构的句子类型;二是有动词被动形式出现的句子。这些观点从现代语法看来有失偏颇。传统语法中对动词语态的经典解释当属夸克,夸克从动词层面和句子层面将动词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并将被动分成了真被动、半被动和假被动三种类型。夸克的双语态论是合理的,但他对被动句的类型划分存在不足之处,既然半被动和假被动不属于真被动,那它们在被动态这个语法范畴中的地位如何界定?有些边缘范畴如系表结构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夸克的描述中并没有明确说明。

近年来,已有一些语言学家和学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过被动句式。Croft提出了用动词来表示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eiCm),即动词可以代表三种事件观,即:使成性事件观、自发性事件观和状态性事件观。这三种事件观分别代表了主动、中动和被动三种语态[1](48?73)。王志军等人在Croft的研究基础上,认为被动的原型产生于把过程化的事件表达成状态化的事件,它表达的是受事者受外力的影响而形成的状态,因而无施事出现的表状态性的被动是被动句式的原型[2](1?6)[3](19?23)。以上的观点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也留下了重新思考的余地。例如,仅用动词表示事件的观点是否过于局限?被动句式的原型产生于表示状态性的被动是否符合人们对被动这一概念范畴的认知规律?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从“认知—概念化—语言形式”这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试图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研究,以求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概念、概念化与语言形式的生成

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传达意义,而意义即概念,它对语言的描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任何概念结构都是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构在主观世界的映射。人们认知客观世界就是认知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和关系。概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产物,它对事物和关系进行概括,反映事物和关系的本质。而概念化是人们认知世界形成概念的过程。

人们在认知世界时所形成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就形成了语言中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客体认知所形成的概念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

三、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

(一)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相对于主动概念而言的。它是人类语言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之一,它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界中被动事件的直接经验。客观世界中含有被动关系的事件被人类感知和概念化后就形成了被动概念。被动概念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概念,是人们对事物之间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的结果。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所施加的外来力量的作用而处于施事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改变的概念。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表达致使性事件的致使概念,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成分:受事,施事和外力。

对被动关系的概念化来源于人们对事物之间能量传递现象的认知。能量传递是世间万物发生联系的方式。Langacker认为,世界万物在宇宙中运动并相互接触,由此而产生了能量传递。当含有能量的某个物体接触到另外一个物体时,就将能量传递给了对方。接收到能量的物体又将能量传递给第三个物体,以此类推,直至能量被最后到达的物体所吸收,并发生状态的改变。物体在相互作用中传递能量的过程被称为“动作链”或“行为链”(actionchain)[4](209?210)。这种能量传递的过程是人们最先认知的经验之一,在能量传递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凸显受事而形成了被动概念。

(二)被动句式的生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本质上是有关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映照经验结构,语言结构与经验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被动句是语言中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它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与被动概念的概念结构具有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密不可分,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义结构是人们概念化的过程,不同的句法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概念化过程[5](403?411)。概念决定句子的生成,被动概念生成被动句式。

隐喻投射在句式结构的生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我们对各种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被动概念这一概念结构通过隐喻映射到其对应的语言结构上,从而生成了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被动句式。

被动概念中包括受事,施事和外力等概念成分,随着被动概念向被动句式的映射,这些概念成分就表征为被动句中的各个句子成分。受事被概念化为名词,因其突显度较高,在被动句中被表征为主语。施事也被概念化为名词,在句中被表征为介词宾语,因其突显度较低,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表征,可以隐去。外力是施事施加给受事的动力,通过可感知的方式由施事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给受事,因而被概念化为及物动词,它与be+v-en被动形式标记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被表征为谓语。

被动概念经过隐喻投射以及各概念成分的语言表征,就生成了各种被动句。例如:

(1)Johnwasbeatenbytom.

(2)thatpassagewasreadloudly.

(3)thetreewasuprootedbythewind.

(4)thehouseissurroundedbythathugewall.

(5)thewallispainted,soitlooksnice.

四、原型被动概念与原型被动句的生成

(一)原型被动概念

人类从事物特征出发对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类形成概念和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基础。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概念范畴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任何范畴都有一个原型,原型就是指这一类概念中最典型的代表成员,它是人们在理解这一类概念和区别于其他类似概念时的一个认知参照点,原型最先进入人的认知领域并最频繁被人们所接触。范畴成员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分,且原型和非原型之间是个连续体,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Langacker认为,句法结构来自人类概念化了的“典型事件模式”,而典型事件模式又来自于人们对许多场合下各种类型的身体经验的概括认识,它包括两个典型的参与者:施事和受事。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的传递而产生联系[6](67?69)。不同的概念内容通常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和识解。主动概念和被动概念分别代表了人们对事件识解的两种不同角度。主动概念从施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而被动概念则从受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被动概念作为人类对经验的感知也有它的原型:原型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完全被动地受到施事者的外力控制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改变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成为原型是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从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人总是先认知自身再认知外界事物;在认知外界事物时,总是先认知具体事物再认知抽象事物;在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时总是先发现简单的客观联系然后再发现复杂的主观联系。

1.受事者原型

作为典型事件模式中的参与者之一以及被动概念中最突显的部分,受事者可以是人或事物。关于受事者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受事是否被施事完全控制,二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的控制是否发生了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人和物都可以是原型,受事者原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受事者完全被动地置于施事者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可以是物体存在形式发生改变,也可以是物体产生或消失。这种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显性的结果,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

2.施事者原型

施事者的原型是有生命并能进行意愿性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必须是能够推动动作链发生的参与者。从被动概念产生的角度来说,人体自身的行为引起的事物变化是最先被人们所感知的;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与结果间的联系是最易察觉的和最为确定的。作为施动者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某一行为,并且对受事产生影响并使之发生变化。另外,在被动概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受事,由于施事不是突显的部分,因而表现在句法层面上,施事可以隐去。

3.力的原型(动作链)

因为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致使概念,Croft(1993)认为,致使结构蕴含“变化”和“状态”两种派生结构,在被动概念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事者所处状态的改变。状态改变必然涉及到能量的传递和吸收。在动作链中,能被最先感知到的是真实的,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的有能量传递的力。所以其原型是真实的传递能量的力。

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传递或动作链而产生联系,而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原型的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语义范畴。通过探讨该范畴中各种概念的原型特征,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范畴,并且在语言层面上更好地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二)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在被动概念的三个概念成分中,外力是核心,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句子的性质,并对施事和受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要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关键在于研究外力的性质和特征。在被动概念中,外力由施事者发出并作用于受事,使得受事发生状态变化。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和对受事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将外力分为两类:真实的物理力和非真实的虚拟力。真实的物理力是指由于物体接触和传递能量使受事发生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非真实的力是一种抽象的力,它不传递真实的能量,而是作用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认知活动对受事造成影响,是一种主观的力量。真实的物理力经过隐喻投射表征在词汇层面上就是动作动词或是使役动词。使役动词可以用来描述在外力的作用下,受事发生变化或受到影响的行为。一般来说,被动句式中动词所进入的语义结构是一种致使语义结构。致使就是力。

(6)a.Johnbrokethewindow.

b.thewindowwasbrokenbyJohn.

例(6)是典型事件模式的句法化表征,体现了能量传递的过程和结果。施事John和受事thewindow分别位于能量的源头和能量的尽头。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John通过身体(物理)接触将能量传递给了thewindow,thewindow吸收了能量,并且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在(6)a中,人们是从施动者的角度来认知“是谁打破了玻璃”这一事件的,而在(6)b中,人们是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认知“玻璃破碎”这一事件的过程的,受事者thewindow作为被突显的部分被提升到了主语的位置从而生成了被动句。

在(6)b中,thewindow作为受事者,完全被施事所控制,并且由于受到施事者所施加的外力影响而使自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原型的受事者;而John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意愿活动的人,因而是原型的施事者。break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最直接的物理力。它所传递的外力使得玻璃由完好变为破碎,其性质和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外,break集施力的过程和结果于一身,不仅体现施力的过程,也体现施力之后的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因此,(6)b表达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概念成分经过语言表征后生成了原型的被动句。原型被动概念在句法层面上有较强的认知操作性,概括性和表达的简洁性。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将原型被动句式的特征归纳如下:

1.受事:受事完全受到力的作用和行为的影响,并产生变化

2.力的作用和行为:既体现作用过程,又是作用的结果;行为是已完成的,实现的,瞬间的,现实的或肯定的(而非未完成的,未实现的,持续的,潜在的或否定的)

3.施事: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可隐去)

根据以上描述,典型的被动句式可表征为n+Be+V-en(使役动词)+by+施事。Svartvik(1966)的统计研究表明,英语中无施事出现的被动句占到了在所有不同类型语篇中出现的被动句的80%左右。

五、被动概念的隐喻化与被动句式的

扩展

(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的形成既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又为人类认知新的事物关系创造了条件。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原有的语法符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人们会借助已知事物的特征去认知未知的新鲜事物,这就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遵循的省力原则。人们能够参照已有的范畴并运用各种手段来认知新鲜事物。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了解并已形成概念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新的事物关系与已知的事物关系如果存在某种相似性,人们就通过将已知的概念投射到新事物之间来认知新的事物关系。这就是已有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的语义范畴,其原型来自于对世界上具有物理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的认知和概念化。隐喻化是语义范畴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的主要机制。原型被动概念作为被动概念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就成为了人们认知事物之间其它被动关系的参照点。被动概念范畴就是以原型被动概念为中心的包含非原型被动概念的范畴。

由原型概念向非原型概念的扩展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通过运用各种主观化的手段来实现对范畴的扩展。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人类要认知世界离不开对隐喻这种手段的运用。它被广泛运用于被动概念的扩展过程当中。隐喻又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帮助人们认知各种关系并进行分类,使人类的认知过程更有秩序更有条理。隐喻揭示的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关系,它的功能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拓展人们的思维,借助具体事物去把握抽象事物。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就是概念隐喻,它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各种被动概念。概念隐喻映射的基础是语义结构的相似性。

(二)被动概念的隐喻方式与被动句式的扩展

被动句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被动概念的隐喻化和被动句的扩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主语由直接受事扩展到间接受事

(7)a.Hewaskilledbytherobber.

b.mydreamwaskilledbytheirlaughter.

(8)a.theglassisnowbroken.

b.themonotonyisnowbroken.

(7)a和(8)a中体现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被动关系是通过真实的动作链而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原型受事者,“He”和“theglass”受到施事所施加的真实的物理力的直接影响,这种力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传递给受事的,是最直接的力,是使受事发生变化的直接的能量来源。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之下,受事都发生了显性的状态的根本性变化:人从活着到死亡,玻璃由完好到破碎是一种显性的根本性的变化。(7)b和(8)b中mydream和monotony是抽象的实体,是间接受事。间接受事不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而受到施事的直接影响,而是受到施事的间接影响而形成的被动关系。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是受事者发生隐性的非状态性的变化:梦想被扼杀,沉闷打破是隐性的非状态性的改变。直接受事受到直接影响,间接受事受到间接影响。通过概念隐喻机制,被动句的源域向目的域进行映射,直接受事主语就扩展到非直接受事主语。又如:

(9)theknifewascutwith.(刀用来切过东西了。)

(10)thematchwasrainedofftwice.(比赛因下雨而被迫两次改期。)

(9)中,“刀”不是被切的对象而是用于切这个动作的工具,(10)中“比赛”也不是被淋湿的直接对象,通过概念隐喻,转为间接受事,突显受影响的语义。

2.谓语由动作动词扩展到静态动词

(11)CaesarwaskilledbyBrutus.

(12)iwashit(byhim).

(13)Jackisloved/admired/adoredbymanypeople.

(11)和(12)是原型的被动概念,施事传递给受事的是一种有直接接触的真实的具体的物理力,而(13)是非原型被动概念,因为施事与受事之间不产生直接的物理接触和能量传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13)中施事和受事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两者在精神或情感领域里的抽象接触。与(8)b不同的是,(13)中传递是主观的心理力。心理力的发出者一般是具有生命力的具体的主体,换句话说,只有具有主观情感的人才能够传递心理力。另外,心理力虽然并不一定隐含动作对受事所导致的变化,但却能对受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力。(13)中,受人爱戴和仰慕虽然没有给Jack带来任何变化,但是却在情感上给他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14)onedogwaskilledbyitsownmaster.

(15)SallyislikedbyJerry.

(16)*nigelisresembledbypaul.

(14)传递的是真实的物理力,而(15)传递的是主观的心理力。(16)则不能成立,因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力的传递,paul也没有给nigel留下好的或坏的影响。再比较:

(17)a.marshawasrushedtobyFred,whoneededadvice.

*b.thecountrysidewasrushedtobyFred,whoneededadvice.

(18)a.thepagewasturnedbyJohn.

*b.thecornerwasturnedbyJohn.

从客观的物理力到性质力再到主观的心理力,通过概念隐喻,被动概念的范围得以扩大,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

3.由施力过程扩展到施力后的结果

在原型被动概念中,人们感知的是能量传递或外力作用的整个过程,力作用后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导致受事发生变化,既体现过程,又体现结果。随着人们感知的不断深入,被动概念的隐喻范围不断被扩大,人们不仅通过被动概念中的隐喻引申认识到不同的力的大小和强弱导致不同的被动关系的强弱,而且还能够将被动概念中施力的过程投射到施力后的结果,从而认知另一种被动关系。如:

(19)thatwatchyouboughtisprobablystolen.

(20)thecathedralistotallydestroyed.

(21)thisslipperisallchewedup.

(22)thesearejustborrowed.

(19)~(22)是我们通常所俗称的系表结构。从力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句子展现的是外力作用于受事后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而不是施力的过程。受事所处的状态是施事者的施力所导致的,它与施事者的施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被动概念就由施力的过程向施力后所导致的结果投射,经语言表征后,生成了表示状态性的被动句,由动作过程到施动后的结果,使得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状态性的被动概念凸显的是受事所处的状态,所以不能由by引入施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消除。

(23)a.myarmwasburned(assoonasireachedintothefire).

b.myarmwas(so)burned(icouldhardlymoveit).

(24)a.thetownwasdestroyed(housebyhouse).

b.thetownwas(already)destroyed(whenwegotthere).

(23)a和(24)a是原型被动句,可以引入施事;而(23)b和(24)b是非原型被动,不能加入施事。

4.由be-型被动句扩展到get-型被动句

上面提到,原型被动句形式表征为n+Be+V-en,原型意义为受事主语完全被动地接受外力施加给主语的动作或行为,对整个过程中的动作和行为没有任何作为。如:

(25)Suewasappointedtothegoverningboard.

(26)Ralphwasfiredagain.

Sue并没有施加任何影响力而使得她获得任命。而Ralph是因为公司大裁员而被解雇,与他自身的能力和缺点并没有关系。他们都是受影响的主体。

(27)Suegot(herself)appointedtothegoverningboard.

(28)Ralphgotfiredagain.

在(27)和(28)中,受事既是事件中受影响的客体,又是动作的主动控制者或参与者。(27)中主语Sue作为一个自愿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了“被任命”的结果,同时,也享受了这个行为带来的好处。(28)中,Ralph显然并没有施加某种影响力而导致他丢掉工作。但是Ralph对自己被解雇是负有责任的:他被解雇也许是因为他做了傻事或蠢事,比如说对老板不敬;又或是因为老板认为他有不好的品质等。总之,是由于Ralph本身的行为而导致了他被开除这个结果。从语言层面上来看,作为被动形式标记的be是静止的,它与受事完全地被动接受这一概念相对应。而在(27)和(28)中,为了与受事的主动参与这一动态的概念相对应,体现同构的象似性,[7](345?347)受事的这种主动参与的因素则通过get来体现。因为在get-passive中,形式标记get来自于实义动词,表达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Langacker(1990)指出,“在get-passive中,主语往往暗含较大的行动”。由此看来,get-passive因其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而向非原型扩展。

通过隐喻投射,被动概念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我们可以对一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将所谓的半被动和假被动,形容词性被动,get-passive等纳入到被动句式这一原型范畴中去,它们都是被动句式在扩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非典型成员,都属于被动句这一原型范畴。

六、结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认为,被动句式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原型与非原型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续体。我们对被动句式的分析符合人们对被动概念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Croft,w.possibleverbsandthestructureofevents[a].intsohatzidis(ed.).meaningsandprototypes:Studiesonlinguisticcategorization[C].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0:48?73.

[2]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1(3):1?6.

[3]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2002(1):19?23.

[4]LangackerRw.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m].Berlin/newYork:montondeGruyter,1990:209?210.

[5]石毓智.英语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动词表达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03?411.

[6]LangackerRw.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1999:67?69.

[7]Fischer,olga.ontheroleplayedbyiconicityingrammaticalizationprocesses[a].inmarxnannyandolgaFischer.Formmimingmeaning[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9:345?347.

onthepassiveConceptandtheGeneration&

expansionofthepassiveSentence

XUFang

(CollegeenglishDepartment,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prototypetheoryofcognitivelinguisticsandfromtheperspectiveoftherelationbetweenconceptualizationandthegenerationoflanguage,studiesthepassiveconceptandthegenerationandtheexpansionofthepassivesentence.thestudyshowsthatthepassiveconceptcomesfromtheconceptualizationofthepassiverelationbetweenthingsandthepassivesentenceistheresultofthemetaphoricalmappingandlinguisticrepresentationofthepassiveconcept.withthemetaphorizationofthepassiveconcept,thepassivesentenceexpandsfromtheprototypetothenon-prototype.thepassivesentenceisaprototypicalcategorycomposedofprototypesandnon-prototypes,andmetaphorizationaccountsfortheexpansionofthepassivesentence.

Keywords:passiveconcept;passivesentence;generation;expansion;metaphor

收稿日期:2012?03?23;修回日期:2012?11?10

生态观的概念篇7

【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电视广告;多模态

1.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一般采用间接的策略来实现劝服观众的目的。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视广告以直观真实、说服力强、声色俱全,动静结合等优点,为广大商家推销商品,同时也成为了电视台收入的主要利润来源。作为一种电子广告形式,电视广告运用了语言、声音、文字、形象、动作、表演等多模态的信息传播模式。电视广告如何成功的在观众头脑中构建心理空间并为他们所接受,这是一个概念合成的意义构建过程。本文运用概念合成理论,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视角,研究一下电视广告在观众头脑中的语义构建过程,同时解读观众在观看电视广告时的心理运行机制。

2.概念合成理论和多模态话语分析

概念合成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从两个输入空间部分地投射而产生包含突现结构的合成空间的认知过程。它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以及意义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概念合成模式包括四个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这四个心理空间为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两输入空间的对应物之间的部分跨空间映射产生了类属空间,两输入空间部分投射至第四个空间为合成空间,合成空间包含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产生了其它空间都不具有的层创结构。

多模态话语首先是由Kress和VanLeeuwen两位系统功能学派的学者提出来的,主要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人们传统习惯中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社会交流中已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文字符号一起形成一种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意义构建。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到广告设计、语音文字、网站页面设计、大型演出及舞台表演、教科书设计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应用性强等特点。

电视广告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形式,将图片与文字,声音与视频完美融合,多种模态共同协作,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广告语篇。同时,电视广告的图像为广告制作者和广告观看者之间搭建互动的平台,使电视观众更好的理解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及广告制作者的意图。所以本文主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和多模态话语分析这两个理论探讨一下电视观众对声色俱全的多模态化的电视广告是如何构建心理空间并进行概念整合的。

3.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电视广告的多模态解读

电视广告的优势在于采用声色结合、图文结合、动静结合等多模态的符号传播模式使观众获得美学的享受。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而对创意的理解过程必然会涉及到观众在观看广告时的心理空间的概念合成过程。广告设计者通过别出心裁的创意和多符号资源的多模态传播方式,达到让广大电视观众记忆并接受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为例,探讨一下电视广告的多模态化模式是如何被观众所接受,并在其头脑中进行概念整合的。

从概念整合角度看,这则电视广告主要涉及了三个整合网络。(如图1)

在整合网络1中,输入空间1是奶茶常被出售的地点,输入空间2是恋人经常约会的地点。类属空间为这则广告的三个场景地点:巴士站、咖啡厅和学校。同时也部分映射到一个新的合成空间,即恋人赠送奶茶以表关心。整合网络2中的输入空间1为寒冷的冬天,输入空间2是热腾腾的奶茶,部分映射形成的合成空间是寒冷的冬天恋人端着热腾腾的奶茶为女友送去温暖。整合网络3是以语言形式呈现的。输入空间1为“我是你的什么?”、“你是我的优乐美啊!”、“原来我是奶茶啊!”、“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等有声话语,输入空间2为恋人和保护。映射形成的合成空间为把捧在手心的优乐美奶茶送给恋人表对恋人的关怀和爱护。从视觉来看,周杰伦时尚帅气的打扮以及女主角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从服装的色彩来说带给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一种唯美清新的感觉。同时广告的背景音乐是周杰伦的《说好的,幸福呢?》这首抒情歌曲,在温馨安静的旋律中使观众享受着浪漫甜蜜的画面。总之,由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以轻松、时尚、快乐的独特品牌内涵,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的信息传播模式将大众消费品的品牌形象与人性化的情感特征移植到消费者的头脑认知当中,使观众通过概念整合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对这则广告意义的理解。

4.结语

Fauconnier等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通过跨空间映射,形成一个具有新的组织结构的合成空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研究电视广告在观众头脑中的概念合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观众更好的理解广告创作者的意图及广告的深层含义。本研究试图摆脱以往应用一个理论去做实证研究的缺陷,有效的将两个理论相结合探讨他们对研究电视广告的指导意义。总之,概念整合理论和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探讨电视广告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生态观的概念篇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化学知识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地基”部分。简单而言,我们学习化学的第一步是学习化学概念,在学好化学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盖出一座坚实的化学大厦。然而,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决定了化学不可能像语文、英语等科目那样可接触学习的,化学概念是微观的、抽象的、静态的,需要学生开动思维去探究,才能学习好。化学概念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把化学概念教学融入于实验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演示实验,让化学概念更宏观

对于未开始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化学就像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他们除了知道它叫化学,其他一无所知。初中教材中的很多化学概念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这样的知识,学生是无法单凭教师的讲解就可以理解学习的。然而,通过巧妙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将微观的化学概念宏观化,利于学生主观去理解学习。

例如,在化学中分子是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能单独存在、并保持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指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它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分子、原子的概念是微观的,是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在教学中,教师单一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分子和原子,学生是无法理解的。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电解水”引导同学理解学习分子的概念。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当通电电极插入水中时,电极产生出了气泡,通过将电极两端的气泡收集检验,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而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通过实验,同学随之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个实验能够生成氧气和氢气?水、氧气、氢气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按比例构成,同时,水分子是可分的,但分离之后就不再是水,而变成其他物质,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相对于分子,原子的单位更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时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通过实验,同学们不仅理解了什么是分子和原子,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分子、原子的其它知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将要学的微观化学概念宏观化,使学生由看不见转为看得见,提升了教学有效性,达到了优化概念教学的目的。

二、通过对比实验,让化学概念更形象

在化学中,很多概念不仅是微观的,还是抽象的。而初中生的学习思维还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对抽象化化学概念的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惯性思维或将抽象化概念具体化入手,但思维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累积的,所以只能是将抽象变得具体化。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实验,我们很容易做到这点。

例如,在教学“催化剂”这一概念时,因为,所用案例是在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锰生成氧气,所以,学生很容易错误认识形成催化剂只能是二氧化锰或一个反应只能有一种催化剂。为了避免学生固有思维所形成错误认识,我给同学们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来认识“催化剂”:第一组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接触生成氧气;第二组是双氧水和氧化铜接触生成氧气。两组实验我都要求学生检验是否生成氧气,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成氧气速度的快慢。检验得出两组实验均生成了氧气,只是利用二氧化锰来做催化剂的效果更好。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容易便知道了催化剂只是对一类具有相同作用的物质的称呼。而且同一个实验也并不是只有一种催化剂,我们只是倾向于选择最好的催化剂。

通过对比实验,让化学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能有效使学生避免对化学概念的错误理解,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理解抽象问题的思维,从根本上优化化学概念教学。

三、通过探究实验,让化学概念更动态

教材上的化学概念是一种静态的概念,就是一堆文字堆砌而成,毫无生气,再加上化学概念深奥,学生自然没有学习兴趣,同时,有些化学概念必须是在动态中才能完美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探究实验,将化学概念的学习变成利于学生理解的动态知识。

例如,在教学“氧化”这一概念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氧化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有关氧化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必要条件,书本上都写得很详细。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记忆是能够将这些知识记下来的,但是,对于学习而言,学生只需要记下来就可以的话,那完全没必要要教师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来学习。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来学习氧化。第一步,我给同学们发了一些土豆,让大家将土豆切片放置在器皿里,然后观察土豆切面颜色的变化,通过观察得出土豆慢慢变成了褐色。第二步,在土豆变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发生变化。学生们联想到了铁会生锈。第三步,引导同学们思考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大家思考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东西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变化是因为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而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在大家的猜想下,我设计了将新鲜土豆切片分别放入只有氮气和只含氧气的杯子中,通过实验证实了土豆片正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才变色的。在实验的基础上,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有关氧化的知识了。

生态观的概念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地;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urbanconstruction,constructionofcityofoneofthekeycontentsoflandscape,butalsoputforwardnewrequirements.thisarticlemainlyfromthegardenplantcommunityandthedesignofconcreteanalysis,availableforreferencetofellow.

Keywords:gardenplants;towngreenspace;plantcommunity;Community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2大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另外就是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其绿化树种资源的开放式数据库,包括分类特征描述及其图片、生态习性与分布、开花时间与景观特点等,为科学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值得借鉴。

生态观的概念篇10

1.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形象

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从概念入手的,通过对事物的感性知觉过渡到理性的理解。数学教学中特别强调对概念的学习。例如:数、方程、函数、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垂直、平行、变换等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包含了许多个概念。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条件,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动手能力。过去遇到一些难懂的概念,教师总是设法把它讲解透彻,尽量让学生听得明白,但是学生的参与是十分有限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丰富直观、展示概念内涵的数学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而计算机教学这种新颖的手段,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恍如变数学为游戏天地,生动、直观、形象,改变学生心目中的对于数学的形象定位:抽象、枯燥、缺少人情味。计算机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现象与数学应用,展现数学概念的内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变抽象复杂为具体简单,让学生借此进入数学思维状态,这与过去单凭教师口头上来调度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路,无疑是增添了一个形象的教学助手。因此,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概念教学其作用十分明显,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形象。

例如:在讲解平行直线系y=x+b或中心直线系y=kx+2数学概念时,如下图所示,分别拖动图5-1中的点a和图5-2中的点B时,可以相应的看到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和过定点(0,2)的一组直线(不包括y轴)。经过这个从抽象到直观的演示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刻地掌握直线系的概念,也会对数学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图1-1平行直线系y=x+b图1-2中心直线系y=kx+2

2.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加之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难点难以达到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境,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应突出的重点上。因此,信息技术有着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高中的主干课程——解析几何来讲,解析几何是综合运用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特点是数和形的紧密结合。以往这种数形变动的对应性要靠教师黑板画图来展现,其效果很差,尤其是数与形动态的变动性,更是难以确切表达,而信息技术却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即通过改变变量,达到图形的同步变化,观察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变化或不变时图形的动或静,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动态地显示出来。总之,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备的声音、图像、动画等网络资源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解高中数学教学中解析几何与轨迹有关的问题时,为了表示轨迹的动态变化过程,充分揭示数学的内在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内容,教师可以选用authorware或flash软件来辅助数学教学中重点问题的解决。以下是双曲线中的一个定值问题的动态显示(如图2)。

3.信息技术有助于对高中数学定理(性质)教学和学习的认识

高中数学中除了特别强调概念教学外,就是对定理、性质的掌握,并加以灵活应用,这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加以很好的实现。“几何画板”是一个教学工具,给数学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往不容易讲清的数学定理适当使用“几何画板”,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机中去观察、探索和发展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因而它能充当数学教学有效的学习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过程转变为“做数学”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