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种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54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1

“民艺”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少见到,现代艺术界使用的也不多,只是近些年才被研究民间艺术的学者认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其基本上是作为“民间的艺术”的简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先生取“民众”的“民”与“工艺”的“艺”,从而创造了“民艺”这一词汇。因此,我们按其字面理解,“民艺”就是“民众性的工艺”,再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民间艺术”。它与统治阶层或者文人的文化相比,代表着普通民众这一阶层特有的文化特点。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器具即民艺品,简而言之,也可被称为“民器”。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家具、餐具、文具用品等均可被列入民艺品范畴;俗语中的“杂货”、“手工艺品”、“俗物”等零星杂物,皆属于民艺品之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艺”有两个属性,一是实用品,二是普通品。在日本,理论家常把“民艺”作为“民众艺术”的简称,或是“民间工艺”、“民间手工艺”等。而在中国,“民艺”这个词在内涵上与日本的“民艺”相比要宽一些,内容也不尽相同,除了民间工艺之外,也包括民间的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作品,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甚至与民间信仰、民俗活动等相关的艺术表现。通常情况下,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传统技艺和民俗艺术等,都用“民艺”来统称。也就是说,民艺之“艺”,既包括“工艺”之艺、“技艺”之艺,也包括“艺术”之艺、“民俗”之艺。从字面上看,民艺即民间的、大众的,但“民间”一词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并无严格规定,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民艺的分类

根据其不同的性质,民艺可以被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艺术性的;二是民俗性的;三是生活性的。我们一般采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分类方法对其分类,或予以综合。从广义上分,艺术的门类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而狭义的艺术即指美术,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等。如果简单地以“民间的”来看,民间美术即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等,而作为“民艺”的民间美术涉及的内容、观念、品类、特征却又远远超过了这些分类的内涵,因此我们并不沿用约定俗成的“民间美术”这一概念,因为这样的分类往往容易造成概念的生硬套用。例如,民间绘画也有塑作的成分,民间雕塑又多以绘画作装饰,它们无法被严格区分,也就谈不上具体的分类。西方的艺术分类有其科学性,但只限于艺术形式的划分,而中国民艺的确无法被概括,也就是说。西方的艺术分类是以艺术形式为标准的,而中国的民艺则更体现出艺术的内涵、民俗的过程和生活的体验,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分类方向上的区别。如果按民俗学的分类形式对民艺进行分类,则往往以民俗事象中的艺术品类为依据,形成了简单的礼仪民艺、节令民艺、生产民艺等以民俗活动为主体的形式,并没有脱离民俗学自身的范畴,带有较强的附属性。因此如何将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分类形式整合重组、打破提取,按民艺的属性,即文化性、艺术性、生活性、民俗性的规律加以有序的分类,则是民艺学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不解决将有碍于研究的深入。当然,学科的分类是对某一方面的主观规定,有其局限性。

民艺学本身就带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在如何寻找一种具有民艺特点的分类方法的问题上,我国一些学者以其所学学科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分类方式和原则,为民艺学的分类提出了重要参考意见,也为民艺分类的准确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民俗学者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在多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其中不乏美术作品通过各种造型艺术表现深刻的民俗观念。张紫晨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这种观点从民俗意识、民俗观念入手研究民艺,强调民俗的题材及功能。对民艺作品的分类,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分类方法,即不严格从某一尺度或某一角度划分,而是依据作品的性质、主次、用途等将其分为九个类别。第一,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第二,纸马。又称“甲马”或“甲马纸”。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了区别于其他的书籍版画等。一般被称为民间版画,其中还应包括门画等。第三,剪纸、皮影。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以纸为加工对象,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皮影,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其中人物也可用剪纸作品来展现。第四,陶瓷器皿。包括各地的瓷器、陶器、沙器及砖陶等用品。第五,雕刻彩塑。彩塑是在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再着色描绘而成的作品,雕刻彩塑包括木雕、石雕、面塑、泥塑等。第六,印染、织绣。印染,又称“染整”,是一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其中包括蓝印花布、彩印花布等。织绣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有刺绣、桃花、织锦等。第七,编结扎制。主要是指通过传统编制技术展现的艺术,其中包括竹编、柳编、藤编以及灯彩、风筝、纸扎等。第八,玩具。主要是为儿童制作的玩具,包括用泥、陶、竹、木、布、纸等材料制成的各种玩具。第九,其他。指以上八种分类都不能概括但很有艺术特色的作品。从生活的角度,我们又可以将民艺分为若干种,如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抒情纪念、儿童玩具、文体用品、劳动工具等。而根据民俗特点和艺术风格来综合分类,则是强调了民艺的人文特征,从民间美术诸门类入手,注重民艺的意识、民俗的用途和艺术的样式诸多因素,使其分类更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张道一先生把民间美术分作三大类属:第一类以欣赏、装饰和点缀生活环境为主;第二类与民间传统仪礼和岁时节令相关;第三类以日常生活实用为主。这种分类方法更贴近民艺学的分类。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2

    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遗产;类别

    人们通常会将民间艺术的类别抽象的划分到非正式的艺术形式中去,认为民间的就是自然流露的,是延续传承中所遗留的非物质遗产,是非正统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由于民间艺术是各民族历年发展的、创造的、各类特色艺术文化的集合,是大众智慧的杰作,其种类之庞大可想而知。

1  简述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其种类主要分为:装饰类、娱教类、用品类、生产类、祭祀类、民居等等。装饰类中年画,面具,脸谱,剪纸人们都颇为熟悉,另外雕刻、刺绣、草编布绣等则会较为陌生。娱教类有木偶玩具,泥玩具,陶塑以及皮影木偶等。穿戴类和用品类以及生产类,则更贴近于生活习惯,如手工布鞋、器具、农具等。这些都算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不同民族的习性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宗教信仰间也会各有所好,例如在祭祀方面,出现的神像以及供品间的艺术形态特征则颇为丰富。

2  映射在人文气息下的装饰民间艺术

2.1 年画

    上面所提及的民间艺术中,装饰类的寓意更为浓烈一些。例如:年画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它始于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过年时常常接触的习俗的、艺术的形式,大多会用来张贴或是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2.2 面具

    面具和年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寓意,也是节日庆祝或是戏剧里用来伪装的道具。当然面具的具体形式很不一样,有龇牙咧嘴的;有的憨厚可人的,总之面具的表情是来自于人们内心世界,是纯艺术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情趣。不仅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非常特殊的外在形式。由此看来,在造型装饰艺术中,面具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面部的表情的表现手法和色泽的搭配成为了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3 脸谱

脸谱和面具类似,但面具多搭配的是部落和图腾的寓意而脸谱则是与国粹相映衬。是属于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与舞台、灯光、服装、动作整体形态共同烘托着整个戏剧的动脉。不同的人物性格会造型不同。最熟悉的是丑的造型,鼻梁上的一小块白粉,现出了该角色的幽默诙谐。而生和旦面部的淡妆与净的重施油彩形成了素脸和花脸的鲜明对比。

3  “纯正”的民间艺术

从上面的民间艺术的装饰方面来看,每种艺术都有其独到的存在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发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挖掘创作的营养。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这和设计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每一件精微的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他们产生、流传、发展的丰富多彩,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从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我体会到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魅力,虽然不能用专业的美学标准评判,但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寓意等方向看,中国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宝”。

参考文献:

[1]矫友田.《走进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世界》[m].金城出版社.2011.02

[2]包贵韬.《民间艺术读本》[m].大连出版社.2011.03

[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3.03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3

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遗产;类别

人们通常会将民间艺术的类别抽象的划分到非正式的艺术形式中去,认为民间的就是自然流露的,是延续传承中所遗留的非物质遗产,是非正统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由于民间艺术是各民族历年的、创造的、各类特色艺术文化的集合,是大众智慧的杰作,其种类之庞大可想而知。

1简述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其种类主要分为:装饰类、娱教类、用品类、生产类、祭祀类、民居等等。装饰类中年画,面具,脸谱,剪纸人们都颇为熟悉,另外雕刻、刺绣、草编布绣等则会较为陌生。娱教类有木偶玩具,泥玩具,陶塑以及皮影木偶等。穿戴类和用品类以及生产类,则更贴近于生活习惯,如手工布鞋、器具、农具等。这些都算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不同民族的习性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宗教信仰间也会各有所好,例如在祭祀方面,出现的神像以及供品间的艺术形态特征则颇为丰富。

2映射在人文气息下的装饰民间艺术

2.1年画

上面所提及的民间艺术中,装饰类的寓意更为浓烈一些。例如:年画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它始于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过年时常常接触的习俗的、艺术的形式,大多会用来张贴或是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2.2面具

面具和年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寓意,也是节日庆祝或是戏剧里用来伪装的道具。当然面具的具体形式很不一样,有龇牙咧嘴的;有的憨厚可人的,总之面具的表情是来自于人们内心世界,是纯艺术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情趣。不仅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非常特殊的外在形式。由此看来,在造型装饰艺术中,面具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面部的表情的表现手法和色泽的搭配成为了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3脸谱

脸谱和面具类似,但面具多搭配的是部落和图腾的寓意而脸谱则是与国粹相映衬。是属于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与舞台、灯光、服装、动作整体形态共同烘托着整个戏剧的动脉。不同的人物性格会造型不同。最熟悉的是丑的造型,鼻梁上的一小块白粉,现出了该角色的幽默诙谐。而生和旦面部的淡妆与净的重施油彩形成了素脸和花脸的鲜明对比。3“纯正”的民间

从上面的民间艺术的装饰方面来看,每种艺术都有其独到的存在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发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挖掘创作的营养。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这和设计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每一件精微的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的民间艺术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他们产生、流传、的丰富多彩,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4结语

从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我体会到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魅力,虽然不能用专业的美学标准评判,但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寓意等方向看,中国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宝”。

:[2]包贵韬.《民间艺术读本》[m].大连出版社.2011.03

[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3.03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4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教学;现代美术教育;教学设计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有一段“见土仪颦卿思故里”的描写:薛潘南下,从苏州带回一箱礼物,亲自打开来给人们看,“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面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的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潘的小像,与薛潘毫无相差。”面对这些江南的方物,大家边看、边议、边分,惟有黛玉看见她家乡之屋,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哪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来?”想到这里,不觉的又伤起心来,黛玉道:“这些东西,我们小时侯倒不理会,如今看来,真是新鲜物了”,宝钗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美’,其实可算什么呢?”一段描写,两句对话,活活地刻画出一位远离家乡的姑娘的心情。而引起这些思绪的竟是些平时并不显眼的东西。就因为其中蕴涵着一方之地所特有的风习和爱好,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所谓“乐操风土,不忘旧也”,正是这种感情维系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理、情趣和审美,成为民族素质和发展的反映和表现。

民间美术

“民艺”按字面训诂,“民”可解释为“民间”“民众”“平民”;“艺”可以解释为“艺术”“技艺”“手艺”“工艺”等。民艺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等等,“民艺”在某种意义来说融合了很多传统内涵,在民俗角度为“民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

从广义上说的“民艺”指的是民间大众创造并与民俗生活需要相适应的艺术活动以及形式,应该包括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表演(音乐、舞蹈、说唱、戏曲、仪式)等各类民间艺术内容,是一门综合学科。但从狭义上则指的是民间美术,倾向于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式,习惯上也被称为炕头艺术、民俗艺术、民众艺术、乡土艺术等。目前民艺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倾向于狭义的民艺概念,即民间美术,研究也正处于发展构建阶段。

纵观我国的民间美术,非常丰富。它虽然多是出身农村妇女和街头艺人之手,却表现着一个地区人民的历史性集体创造,不仅质素美好,率直自然,而且同人民的生活直接结合,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的范围和种类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于民间美术的分类艺术前辈的划分有很多种,总起来说现今可以将民间美术分为八类,以审美为精神生活为主题,分为祭祀供奉类、装饰美化类、娱玩教化类、游艺竞技类;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分为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起居类。

民间美术的传统教学传承方式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目前,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闻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三)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虽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多少代人日积月累的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和民间艺人的交流。

(四)“物”的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浸润与传承

1、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的教学设计

中国也经历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忽视和缺失,近年来对民间艺术有了很大的重视和发展。2006年后国家出台了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政策,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征集、保护、利用和人才培养,在《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中也提出要按1o%一2o%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从不同地域文化和种族的美术,以艺术形式、审美趣味、造型特点,色彩搭配质地材料等多角度介入使学生了解领会当地的民间美术,培养作为当地人的自豪感,提高学习情趣,加深他们对这块文化厚土的感情,陶治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综合以上方面对民间美术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

(一)、解读民间美术样式。近年,国家和政府倡导并举办的像“朱仙镇木版年画节”、“潍坊风筝节”、“苏州刺绣节”、“庆阳香包节”、“蔚县剪纸节”等,政府投资并新建了“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西安皮影博物馆”等,如果有机会能多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学习,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各种构成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研究各种纹样称谓及特殊传统,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特色,客观分析记录。并积极利用互联网上的民间美术网站,增加学习积累,提高艺术修养。

(二)、挖掘文化传统内涵。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汲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才能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

2、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让学生从学习和实践中认识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发现民间美术的美,理解民间美术美的源泉,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学习和教学中有三个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民族自信。还可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认识本土文化的主动性和对本地区民间美术的关注。所以,民间美术教育是凝聚民族意识的黏合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乡土艺术活动中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和体验,如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美术教学的造型表现和艺术创作中。学生可以从民间色彩和构图吸取养分。从而突破形体的拘束,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强调色彩对比,多视角、多时空、以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寻找创作的灵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观察进行创作。学生也可以将民间美术的装饰纹样融合于画中还可以把这些元素灵活运用到鞋垫、服饰、t恤衫的设计装饰中。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艺术理念,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

(三)、培养学生审美趣味。了解当地的美术文化和民间美术,有助于加深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民间美术古老的原发性中,有许多内容是与现代艺术的观念、手法、形态息息相通的。而且民间美术特别重视寓意和象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民间流传的寓意吉祥象征幸福的图案给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和讲解。如剪纸《事事如意》以两个柿子与玉如意的实物组合寓意生生不息,还有《连年有余》《松鹤延年》,象征丰收的大吉大利《三羊开泰》等,都有很深的寓意。

结束语

鲁迅曾说过“有民族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美的创造,是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智慧结晶。在我国的历史上,民间美术的地位曾经非常低下,然而正因为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中,盛开在人民群众的心田里,所以才成为一切其它美术发展的渊源和基础。民间美术是民族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开发着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民间美术是地方的,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民间美术是乡土的,乡情、乡音、土风、土宜,熏陶和养育着一方人。艺术,若失去了民族的、地方的、乡土的特色还有什么光彩。即使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也不能失去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浸润。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将民间美术中总结出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民族风格和气质内涵,应用到教学中,使民间美术之美美如山花,灿若繁星。(作者单位: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靳之株,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2]潘鲁生,抢救民艺[m]山东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5

远古人类早期意识的萌芽还不能对外在客观世界进行充分的理解,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使人们产生了神秘感、威慑感和崇敬感等心理作用。而这些还不能用理性来驾驭的心理感觉将原始人类自身的欲望和寄托完全托付给了一个未知的客观化的自然(客观世界)。因此,人们此时需要一种精神慰藉,用以抚恤自己因困惑而产生的动荡不安。这样一种精神需要成为绝对意志的表现,从而引起了原始造物的抽象冲动心理。原始巫术与原始图腾崇拜大量借助于艺术这个有形化的媒介,传达着早期人类谋求庇护的永恒宿愿。原始艺术的思维意识在宗教中逐渐成长,但理性的驾驭也蔓延开来,并在最大程度上抑制了抽象冲动的发展。人们通过这种抽象心理策动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找到了摆脱自我追寻普遍必然的审美观照。简单的几何线条、单一的色调以及最基本的图案造型(方与圆)共同绘制出了一个抽象的、永恒的、非自我的世界。抽象冲动是研究古老东方文明审美心理的重要概念,它产生于早期人类找寻一成不变的安逸冲动。民间艺术的装饰图案是民艺品共同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吉祥图案、民俗图案、神祗图案等。有人认为,莲花图案来源于印度先民对女阴的崇拜,是生殖崇拜的一种方式,在佛教产生后大量运用于宗教图案之中,传到中国形成经典的传统民间装饰图案。其实,这只是抽象冲动作用下的一个表征体现,其生成本质还是在一种抽象的心理作用使然。

古代先民之所以选择莲花作为崇拜对象,是于它的抽象塑形有着根本联系的,并非只是一味附会于与女阴相似。自乡土性装饰的语义张曲如朱小刚然界中的莲花或者荷花植物生长在养育万物的水中,珠盘一般的荷叶托负着鲜艳的花瓣,茎叶瓣共同组成了一种丰满的造型。与其他事物一样,莲花被这种追寻安逸的心理所摄入,并且根据需要进行了抽象。然而,昙花一现的残酷现实使得人类在潜意识中必须为这种安定寻找到永恒。于是,以盛开的莲花作为范本,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几何形组合出它的抽象形式,并且铭刻在各种器物上,以企求对变化动荡的摆脱。在许多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抽象图案的踪影。真正让这种抽象图形传承至今的原因并非是女阴崇拜、佛教化生说或者是儒家的清雅高致论调,民间百姓不会去注意这些哲理深奥的东西。在民间的传播最终还是因为抽象图案的感性理由,在视觉上传达了一种安逸平和、幸福圆满的心理欲望。后世民间艺术随着与社会其他意识形态的融合,出现了“莲生贵子”的说法,这只是一种表面文化传播的模式,其深层内涵还是抽象冲动的一脉相承。与莲花图案相比,河南淮阳“泥泥狗”身上的图案造型以一种形和意的抽象表达寻求永生的必然之情,从而在泥玩具身上表现为一种抽象冲动的心理。至于“泥泥狗”与人祖伏羲的渊源,以及女娲造人与它的关系,都只不过是文献和传说的牵强附会。

河南淮阳民间泥玩具人祖猴的造型简单,削尖的头部与圆柱形的躯干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廓,四肢依靠图案与色彩来划分,而满饰纹样是这类泥玩具的总体风格。按照“抽象风格”的原则来解释:锯齿纹路是类似毛发状物的概括,这是出于将繁杂的动物毛发纳入一种秩序的要求;圆点纹,是肌肉或水果的几何形状。现实中的物质容易衰败或腐烂,艺术中的抽象表现将这些运动的物象定格在几何图形中,从此运动着的成为静止,消逝的变为永恒,而这些意志只能体现在人类的审美意图中。人祖猴的起源无从证实,这些装饰图案或许是解答疑惑的关键。人祖猴身上的装饰来源于原始文明的遗痕,是原始人类在自然的变动中寻求安定的心理表现,即“抽象冲动”的产物。远古时代,人类的早期意识处于萌芽状态,无法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神秘感与恐惧感将主体自身的寄托完全“移入”到一个未知的却又具有绝对权威的“物格化”自然中。人类开始借助艺术的力量来与这种感觉抗衡,抽象风格是这种审美愉悦的表现模式,在无机物或结晶质中体味永恒与超脱的精神,审美愉悦诞生了。人类创造了宗教与巫术,这些精神的寄托同样是意志的显现,有趣的是,教义与物质媒介的合二为一。民间传统泥玩具同泥塑艺术一样具备了传达宗教或占卜巫筮概念的功能,并在世代传承中将风俗与禁忌、礼制与宗法等内容深深植根于艺术语言之中,成为宣扬教义的载体。抽象风格与审美移情赋予它们的审美价值在历史中体现出艺术意志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抽象冲动原则只有在综合了心理学和艺术风格学的知识后,才能够显示出内在的逻辑,这要比相信神话和传说更具有实证理论意义。

二民艺审美意象的建立———移情

移情说美学,曾经是西方19世纪美学盛极一时的观点。代表人立普斯将之阐述为: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也就是在一个与自我完全不同的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的一种审美体验。这到是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不谋而合。移情意象并非是简单地将中西美学术语叠加在一起,而是出于它们共同作用在一个艺术本体的角度。客观化自我审美经验与意象性审美建构都触及到艺术本体的问题,即艺术的本质目的是生源于人的心理需要。在民间艺术审美过程中,群体共同进行某种意向性审美活动时,是无差别的心理愉悦发端。前文叙及的“五丝哨”民间玩具,是审美客体与主体共同的审美立象中取得一致的艺术意志。五色丝线不但是造型与色彩给予的美的观照,而且还代表了攘除鬼怪、避瘟保佑的俗信理念。此时,客体所寓于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完全代表了审美主体的自我化意象。在完成这一移情化审美意识中,主体与客体达到了某种相互融合的境界。民间大众的审美情趣与民俗信仰共同作用,产生了不同于任何艺术形式的审美观照。同时,作为“物”的人格化体现,民艺品加速了这种情趣与信仰融合的知觉体验,二者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中达成了意向性审美知觉,意象产生于这种“知”与“觉”的互为渗透间。这种移情意象的审美体验或许从更深层、更本质的层面对艺术与艺术品进行了概括。在自然体系中,众多的民艺品与它的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共同完成了一段“移入”和“感兴”的审美意象过程。同时在考察民居文化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居住空间理想的功能划分,同时具有着宗法严正的礼教意识。上述几个问题只是浩瀚的民间艺术中某些典型,众多的民艺品都是从装饰到内容充分蕴涵着某种意味。总而言之,由民间艺术的绝对意志生息出来的两极:移情意象与抽象冲动,属于艺术逻辑分类的概念范畴。在分属于它们各个部类中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以一种客观化形态归属,但又各自表现出审美体验与审美心理共同作用下分离的特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这些分类原则的绝对理念。除此之外,两大部类中的分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它们只是作为理念的表现在主观上进行的集合或隔离。一种民艺品可以同时具有两大部类的共同属性,而每一大部类也可以同时具有自己概念的同一个表象,这是逻辑分类不同于自然分类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这样的方法论永远是辨证的统一,自上而下的逻辑演绎存在着共性与联系,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工艺的移情美感

柳宗悦在谈及民艺的分类原则时认为:“民艺学是以造型学中工艺的部类为对象的。”柳宗悦将工艺分为了贵族工艺、个体工艺、手工艺和机械工艺四个类别,指出所谓的民艺就是手工艺的集中表现。通过民艺学的逻辑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出手艺其实存在于移情过程之中,是民间匠作把经验与审美过程“移入”创作作品和使用作品的意向体之中,形成了内涵丰厚的民间艺术符号。民间蓝印花布是中国手工艺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全国各地的民间广泛流传,其魅力在于那满饰的图案。蓝印花布的装饰图案多采用花卉鸟虫形象,利用“刮板”贴放“防染浆料”,再将布入染缸上色,形成蓝底白花的装饰风格。特殊的技艺赋予蓝印花布个性的表现,其装饰在抽象与写实之间,利用重复、均衡、对称等装饰手法描绘了具有民俗象征视觉含义的艺术形象。蓝印花布的图案化工艺手段以抽象的模式将自然属性特征进行抽象再现,放射状结晶质的形态并非完全局限于纯几何风格,其中融会了民间审美趋向的地域乡土性风格。通过蓝印花布工艺的分析可以看出,风格的形成在技艺与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以截取自然属性的抽象工艺模式为手段,充分表现出审美主体在造型语言中是如何表达其艺术意志的。作为民间服饰品类的蓝印花布,或者我们以前论述的民间玩具、剪纸、建筑等民艺品类,在相同的艺术母题中表现出个性的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与审美主体的移情活动紧密相连,以美的特征的再现形态表达了创造力与想象力与自然相抗衡的意志。

四结语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6

一、作为“学科”或作为“学问”

成为学科或被称为学科,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尽管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但195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承认为一个学科,仍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即便艺术人类学足以成为一个学科,在目前的中国,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谈论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学科规范的合法性,可以指其尚未建成或需要建成一个学科,或者指的是把艺术人类学放在文化人类学这样的学科下建设和规范,而不是说艺术人类学已然成为一个学科。大概因此,有的学者将艺术人类学称为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有的学者更愿意选择“人类学艺术研究”这一说法而非“艺术人类学”①———末尾的“学”字容易引起争议。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与社会学的艺术研究、哲学的艺术研究、宗教学的艺术研究、心理学的艺术研究,构词法和用意类似,均是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研究放在特定学科下看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中,除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外,上述其他学科的艺术研究都已获得二级或三级学科代码,从而成为艺术社会学、艺术美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艺术)、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在将来完全有可能被认可成为学科,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把艺术人类学理解为一种与艺术和人类学有关的特定“学问”。学术时势和学科精英的造就,使文化人类学在当今中国渐呈显学之态(至少在某些领域)。

与以往偏好思辨的学科相比,它确能为诸如审美(美学)、艺术、文化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热点重新注入清新的空气和新颖的方法。在文化人类学取得进展的同时,其他学科也随着学术风气的更新而变换姿态和方法。在划定各自学科领地的同时,相互的借用与交叉也就愈发明显。相当一部分学者先后接受不同学科的训练或熏陶,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多学科身份。对于不同学科的优劣长短,他们最为清楚。所以,一方面出现不同含义(不同学科主导)的艺术人类学(或审美人类学、文艺人类学、美学人类学);另一方面,一种含义的艺术人类学会受到另一种含义的艺术人类学的指责。而且,因为对局限性的清楚认识,指责有时显得深刻而尖锐。

艺术研究的学科分化与方法更新,不只发生在艺术与人类学之间。就西方学脉而言,最早触及艺术问题的是诸如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家,而后是研究艺术问题的美学(或艺术哲学)在哲学中的崛起,再后来就是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并要求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艺术问题被放在美学的框架内讨论,另一个从文学理论中派生出来的学科———文艺学(它在《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中准确的名字是“文艺美学”,“文艺学”应是简称)也占据艺术问题研究的半壁江山。相比起来,艺术学的声音很微弱。一位从文艺学转入艺术学的学者深有感触:“厘定艺术学的学科对象与研究领域,除了必须正确处理好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之外。在我看来,还应大致厘定艺术学与文艺学及美术学的关系”,“文艺学的发达又颇有些‘喧宾夺主’的态势,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艺学常常显得似乎足以与初出茅庐的艺术学平分秋色”。他设计的分配方案是,文艺学以语言文学为对象(近乎“文学学”),而艺术学体系又将文学(语言艺术)包容进来。似乎有了一种逆转,不是文艺学包括艺术学,而是艺术学包括文艺学。①在学科分化日趋明显的时代,讨论学科边界是必要的,甚至不妨成为具有知识社会学意义的自反性研究主题。同时,学科分化及跨学科的结果肯定不仅是对正确、正当或正统的话语竞争,更应该提出关于学科合作与主题延续的建设性方案。这是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跨学科学者的优势所在。具体到艺术人类学,尽管它究竟归属于文化人类学还是艺术学(目前看,前者更具主导性②)并非毫无争议,而争议也并非毫无意义,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美学、文艺学或艺术学而来的那些概念、命题如何获得新的生机,如何延展到艺术人类学中重新厘定,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废弃。这样,促使学科之间形成真正的对话主题而不是自说自话,也使艺术(而不仅是文化)真正成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焦点。

二、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有何距离

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人,大致可能受到两方面的挑剔。一是被认为没有真正做出文化人类学的味道(来自文化人类学界),二是被指所做的研究有艺术研究之名而无艺术研究之实,做的是文化研究、民俗研究而非艺术研究,或者把艺术对象当作民俗文化对象来研究,甚至于研究对象是否可以称之为艺术也很牵强(来自艺术实践与理论界)。总之,不通晓人类学的人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与不通晓艺术的人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其牵强与偏颇程度不相上下。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即便是实证研究)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可能存在隔膜。与艺术哲学和美学相比,从人类学立场出发的艺术人类学想要转变的正是理论形态的艺术哲学和凌驾于艺术之上的美学的视角,从而将艺术(包括艺术哲学和美学)放回到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世界之中,以尊重当事人自己的解释为前提来解释艺术,或解释当事人对艺术的解释。

从现有艺术门类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种类偏重于造型艺术、口承文学、音乐等门类,而忽视其他艺术门类。这种状况一方面取决于早期西方人类学的民族志博物馆建制(主要收集有形的、可移动的物品),另一方面也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者自身艺术分析能力的局限有关。还有一种指责,针对的是某些艺术人类学研究仍在探讨关于原始艺术或艺术起源的过去时话题。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卷入与冲击、对社会进化论的怀疑以及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意识,使少数民族或汉族农村的原始主义表述(“活化石”、“原生态”等)变得十分可疑。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案,一是把少数民族或汉族村落的艺术放在当下时间进程中审视,将虚拟的过去时转换为现在进行时,关注社会行动者的现实的诉求和行动的力量。③二是扩大艺术人类学的对象范围,从少数民族或乡村到城市、学院和主流艺术界,从民族民间俗文化中的艺术到都市人群、专业人士的雅文化中的艺术。④实现此转变之后,我们进而要注意这样的问题:现在进行时的艺术如何与过去时态的艺术相互勾连,因为某些传统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有所遗留,而原始主义表述不仅为学者所用,也被文化持有者或社会行动者所用。在将艺术人类学对象由俗而雅地扩大时,要觉察雅俗之别和雅俗之间如何转换、流通。#p#分页标题#e#

泰勒时代的艺术人类学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因为把艺术主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而与艺术学、美学或文艺学意义上的艺术研究有所隔膜,那么,当艺术人类学之名和艺术人类学研究组织得以成立,艺术人类学与艺术之间隔膜就应当有所消融。我们应当在艺术这个范畴下培养一种真正的艺术人类学意识和眼光,而不是远离艺术来探讨艺术。艺术学或美学意义上的艺术研究可能使我们看不到艺术在生活之中,看不到艺术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而离开艺术的艺术研究却使艺术完全融解在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表征,失却艺术自身的特性。艺术是文化,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应当站在艺术的角度促使艺术人类学进入艺术的世界,因为“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缺乏一种关于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的整体认定”。⑤在辨析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为艺术人类学进行学科定位之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为艺术人类学对象的“艺术”又是什么?就前一个问题,仅从对象的性质看,有的称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与称之为“文化人类学”或“民俗学”研究并没有太大区别。它的对象也许与“艺术”这个词,但其研究视角、概念与艺术问题有很大距离。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尽管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的传统定义日趋模糊,其讨论也日趋开放而多元化,充满哲学意义和社会文化语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但在断裂中仍有延续或某种对应性。理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要把它们放在对抗传统、超越传统、与传统对话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它们关于艺术的讨论,无论走得多远,所针对的还是那些最基本的艺术问题(从基本的艺术问题出发)。同样,无论艺术人类学具有如何开放的艺术定义和理解,其出发点或突破点应该是基本的艺术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及其相应的范畴中,艺术人类学才能找到自己的艺术的对象,才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回答“艺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从而与当前的艺术学或美学展开有的放矢的合作或针锋相对的对话。乔治•马尔库斯和弗雷德•迈尔斯在《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与艺术之间的交流得到鼓励,艺术界和人类学界二者都在寻找自身研究的新主题,因为它们传统的研究主题和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①霍华德•墨菲和摩尔根•帕金斯在2006年出版的《艺术人类学》中认为,人类学“直到最近,还是停留在有关艺术定义讨论的外面,目前欧美艺术实践的每一部分都已经在被热烈地争论着,而在这些争论中,人类学的思维方式经常是对艺术有影响的。因此,人类学家应该加入这种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贡献”。②

三、进入艺术人类学的“艺术问题”

自从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的美学演讲中预言“艺术之终结”以来,经典性的艺术定义、体裁分类、作者主体性、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等等均被动摇。追随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思想而来的古德曼、肯尼克和维兹等人否认艺术的可定义性,古德曼认为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艺术”,而应问“某物何时何地成为艺术”。与此相似,乔治•迪基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特定的“惯例”(包括艺术惯例和社会惯例),因而“一件艺术品就是某人说我叫这个东西为艺术品的客体”。③伊哈布•哈桑借用巴赫金的“狂欢”一词描述后现代艺术体裁混杂、滑稽模仿、言语狂欢等现象,什克洛夫斯基则认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由把向来不入流的形式上升正宗而实现的”。④在艺术主体性方面,本雅明探讨艺术的机械复制性,福柯、德里达从不同角度颠覆西方古典时期以来建构的人的主体性,罗兰•巴特从文本自身出发宣告文本作者主体性的“死亡”。

上述线索和问题,可以重新进入艺术人类学的视野和论域。当我们在村落情境中讨论乡民艺术时,当我们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感中讨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时,应对这些曾经“前卫”的问题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传统的艺术概念很难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现象加以定义、分类和解释,面对民间艺术时同样如此。比如,贵州省的“安顺地戏”在当地人称为“跳神”,它的一个传承人一再强调“‘地戏’(跳神)不是‘戏’”。⑤张士闪在《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中事先声明:“我们将本书所涉及到的小章竹马、井塘村与东营村的仪式歌、洼子村的‘啦呱’等归类于乡民艺术,主要出于对传统民俗学、艺术学研究分类惯例的遵从,也为行文方便。因为在这些活动的展演过程中,尽管蕴含着大量的艺术因素,但作为其传承主体的村民从未视之为‘艺术’。”⑥正如布洛克就“原始艺术”所言,“它之所以是艺术,并非是因为那些制造和使用它的人说它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因为我们说它是”。⑦按照传统或艺术院校形成的艺术概念去理解民间艺术,或为民间艺术的体裁分类,将每一个认真对待民间艺术的研究者置于苦恼或尴尬的境地: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对应,找不到恰当的艺术体裁来归类,以至于有时我们甚至怀疑民间到底有没有我们所谓的艺术或艺术的种类。

正是在民间到底有没有艺术这个问题上,艺术人类学要停下来深思。民间是艺术人类学研究最初始也是最主要的阵地,“作为艺术人类学对象的‘艺术’是什么”与“民间有没有艺术”这个问题直接相关。西方人类学对于土著或小规模社会有无艺术的讨论,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在距今80余年前出版的著作中,罗伯特•路威批评有的人将初民艺术视为毫无美感可言的“实用之从仆”,他认为“爱美之心,四海相同”,“艺术的嗜好实为人性中的若干根深蒂固代远年湮的因素之一”,初民也有“为艺术而创造的艺术”,他们当中的艺术家也能够“以技术与美感为指归”。总之,艺术是人生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与其他生物区别的重要标志。①与此相似,雷蒙德•弗思认为,无文字民族具有与西方人共同的审美感知力和判断力,他们的艺术品同样综合了经验想象和情感因素,同样能够唤起由线条、色彩和动作引发的情感回应,可以称之为“审美”。②罗伯特•莱顿基本上认可弗思的判断,不仅如此,他认为弗思过于“保守”地“将一个民族有关周围世界的理念和概念仅看作社会生活的附属,而没有把它当成经验性的有创造力的真实积累”。③弗思为艺术分析提出的命题,一是发现艺术的生产和使用对其所属的社会有何影响,二是找出艺术的形式特征所表达的价值的本质。在莱顿看来,第二个命题本来具有自身的意义,弗思却使它完全依附于第一个命题,艺术作为艺术的探究也就早早地断送了。基于这种认识,尽管研究的是诸如西非或澳洲小型社会的非西方艺术,莱顿为艺术人类学选择的分析工具和表述框架却是西方美学或艺术哲学式的,他探讨艺术的定义、美学与审美传统、艺术家的价值观与创造力、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其形成等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艺术人类学而应该出现在艺术学、美学或艺术哲学中的话题。与此同时,他回顾与应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至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等人提出的那些经典的美学或艺术问题,而泰勒、博厄斯、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提供的例证和观点则穿梭其间———艺术(美学)与人类学就这样镶嵌在一起。莱顿的立场很明确:“尽管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内容,但这些艺术家们却是被某种共同的目的、共同的问题以及共同的程式所限制与激励,这些共同性证明了在文化生活的探索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技能。”④这种特别的技能就是艺术创造力。正如王建民在《艺术人类学》中译本后记中总结的,对于莱顿,如何看待艺术的审美或者艺术的形象性是艺术人类学的焦点问题。尽管受到另一位人类学家盖尔的质疑,⑤莱顿的框架有其深刻意义,尤其对于适应了用社会结构或文化功能来解释艺术而远离艺术问题本身的中国艺术人类学而言。#p#分页标题#e#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7

对于什么是民间文学艺术,各国并没有达成统一完整的认识。诸多国际条约或地区性条约对此给了详略程度不同的定义。197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协助下,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突尼斯版权示范法》第18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是“在本国境内由被认定为该国国民的作者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流传而构成传统文化遗产基本成分之一的一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法条》(以下简称《示范法条》)中则规定,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是“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一国的某居民团体(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发展的个人)所发展和保持的产品”。非洲知识产权组织1977年颁布的《班吉协定》附件7第46条规定,受版权保护的民间文学是指“一切由非洲的居民团体所创作的,构成非洲文化遗产基础的代代相传的文学、艺术、科学、宗教、技术等领域的传统表现形式与产品”。在我国理论界,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来自于某个群体或者由某个群体的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群体期望的文学或艺术创作,这些文学或艺术创作通过不断模仿、口传心授或者其他方式世代相传,并为整个群体所保持和发展,从而成为该群体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现形式。”从以上的诸多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间文学艺术是来源于某个特定的群体,却没有固定的作者,由该群体在生产劳动或长期生活中共同创作,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在该群体世代相传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该民族生产、生活特征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因而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统性的特征。

二、民间文学艺术与其他文学艺术的不同

民间文学艺术与现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其他文学艺术有所不同,文学艺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领域的一切智力成果。我国著作权法采用分类的方式进行了列举,主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民间文学艺术与其他文学艺术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1.权利主体的不同。民间文学艺术来源于特定的群体,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甚至一个村落经过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没有特定的作者,是集体创作完成的,不能属于某个个人所专属。这种权利具有集体权利的性质。而现有的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强调作者个人的私权利,其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作者基于该文学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对特定作者的权利保护。即使该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法人,也不能说其享有的是一种集体权利,因为在法律意义上的法人是同自然人一样的独立主体,其享有的权利并不具有集体权利的性质。虽然,随着知识产权的发展,已经有类似著作权协会这样集体对著作权进行管理的先例,但是它所管理的著作权依然是有明确作者的私权利,是在作品所有者的授权下对其作品的权利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也不同于民间文学艺术这种没有明确作者的作品,因而用传统的著作权观点无法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具体作者,也就无法对这种集体权利给予切实的保护。2.保护的期限性不同。著作权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法定的期限性,保护的期限是作者终身加上死后50年,超过法定保护期,受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就进入了公有领域,为全人类所共有。但是民间文学艺术是经过世代流传下来的,而且要通过后人的不断创作、完善而继续发展,无法界定一个有限的保护期限,每一个历史单元都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播和创新的时期,其展现出来的永远只能是一个信息点或者一种版本,无法确定为最终的形式,因此如果给予特定的时间限制,不仅不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初衷,而且对民间文学艺术也起不到保护的作用。3.保护的目的不同。文学艺术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最终是要进入公有领域的,其目的是通过对权利主体的保护鼓励创新,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是要对某个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让体现该民族或者国家特征的文学艺术得以不断流传下来,并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和强化,不至于消亡。通过维护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鼓励来源群体积极创作,保持世界文化形式的多样性。

三、要界定民间文学艺术的含义应该区分几个概念

首先,民间文学艺术不同于民间传统文化,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B•泰勒指出“: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989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5届会议把传统的民间文化定义为“: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者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民间文学艺术应当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也就是说,民间文学艺术仅限于具有艺术特征的文学或者艺术创作的传统表达形式,并不是所有的以传统为依据的表达形式都是民间文学艺术。如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仪式、游戏规则等民间习俗、各类风俗习惯应该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范畴,而不是民间文学艺术。

这些生产、生活习俗等风俗习惯与民间文学艺术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艺术特征。国内民俗研究学者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可以分为:(一)生产习俗:包括渔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二)生活习俗:包括衣、穿、住、行、医、用、语言、产育、婚姻、丧俗、礼仪、节目等方面的习俗;(三)文化习俗:包括民间之口头文学、民间美术、舞蹈、音乐、游艺、竞技等方面的习俗;(四)组织制度:包括村落、家族、社团的组织制度以及姓氏等方面的习俗;(五)信仰与迷信:包括图腾崇拜、神灵信仰、诅咒、禁忌、占卜等反面的习俗。”虽然宗教仪式、礼仪还有各种组织制度等也是经过世代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体现了特定文化群体的特征,但它们只是特定群体在共同居住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方面所形成的特定观念的体现,很难说具有审美性和艺术价值,所以不能说宗教仪式、礼仪是民间文学艺术而受到相应法律的保护。此外,有的国家认为在历史传统中研究发现的科学知识及作品(包括传统医药品及诊疗法知识、物理、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技术知识及作品(如冶金、纺织技术知识、农业技术、狩猎、捕鱼技术知识等)也纳入民间文学艺术的范畴通过版权法进行保护。对此,笔者认为,传统知识、工业技术(如传统编织、蜡染、冶金技术)是传统民间技艺,属于民间传统文化,但这类手工或者工业制作方法、技巧并非都是民间文学艺术,只有采用这种技艺制作出来的作品具有艺术性才能属于民间文学艺术。对于该类技术应该通过专利法或者技术秘密法保护更为合适。而民间传统的捕鱼技术、物理、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则不宜划入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其原因在于物理、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应该属于人类公有领域的范畴,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宜用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此也有所体现“: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例如,我国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虽然具有民族特征,但也不能因此取得专利权的保护。所以,确定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传统知识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范畴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情况来判定,首先要看其是否属于公有领域,其次还要看其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因此,我们所说的受保护的民间文学艺术应该是具有艺术性的民间传统文化。其次,民间文学艺术不同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文学艺术应该是没有固定作者,没有固定载体的传统艺术形式,但可以通过某种有形的载体表现出来或者通过人们口传身授的方式世代流传的思想和信息。这种思想和信息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没有最终的形式。而以这种思想和信息为实质内容的民间文学艺术,一旦以某种方式表达并固定下来就成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者具有民间文学艺术特征的再创作作品。根据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白秀娥诉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侵犯剪纸作品著作权一案中,法院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为民间世代相传的、长期演变、没有特定作者,通过民间流传而逐渐形成的带有地域色彩、反映某一社会群体文学艺术特性的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只是以有形形式固定下来的民间文学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点。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应该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形式载体、不能被称为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素材、片段或者传统工艺手法、制作技巧等。虽然目前对于民间文学艺术采用著作权进行保护是我国的基本态度和主要方式。但是现有著作权法对此并没有规定。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9条2款规定“:版权保护的应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及数学概念之类的。”这样如果仅依靠著作权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则会使得很多构不成作品的素材、工艺游离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容易导致大量民间文学艺术流失的现象,所以用现有著作权体系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存在困难,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再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同于借鉴民间艺术表达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作品。含有作者独创性的作品即使具有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也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而是借鉴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作品。如果将具有民间文学艺术特征的再创作作品视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那么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就会因为其权利得不到保护而失去了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动力。例如剪纸,虽然制作工艺技巧和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剪纸作品所表达的信息是不同的,不同的传承人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创作出来的图案、花样甚至包括裁剪手法都是不同的,这样不同的传承人制作出来的剪纸作品就具有了作者的独创性。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8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及西南隅,杂居着土家、苗、瑶、侗、白等多个民族,都较好地保留了本民族浓郁的乡土风情和原始的宗教习俗,也铸就了当地璀璨多姿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近几年,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注于该地区的民俗文化及民间手工艺的研究,这些研究多以挖掘、整理、应用为主,缺乏对本质的探究,缺少宏观的哲学理论的指导,没有打破交叉学科之间的界限,单纯地运用某一研究方法进行独立项目研究,对其自身研究的本质和合理性缺乏自觉的反思和观照,因此,其研究尚有缺憾,有一部分流于表面甚至走入误区。

由此,使用合理的研究范式来对湘西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增强其研究的科学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范式的本质

现阶段,不少的研究领域使用“范式”这一名词。要想运用研究范式,首先要探究范式的本质:

1、范式的定义

单纯从词源考察,范式含有“共同显示”之义,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将单纯的范式转变成一个具有广义范围的概念,始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此后,库恩在该定义的基础上不断地变化着范式的外延与内涵。目前,研究范式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

2、范式的分类

英国剑桥语言研究室的玛格丽特・玛斯特曼,通过对库恩文本的解读,将范式分类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一种形而上学观念或实体”,因而将这种哲学方面的范式称作形而上学范式或者元范式;第二部分是社会学方面的,将其称作社会学范式;最后一类范式称为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

3、范式的组成要素

范式是由理论要素、心理要素以及联结这两个要素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要素组成的。理论要素包括概念、原理、定律、公式、实验技术和设备;心理要素包括科学家团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共同心理功能,诸如信念、直觉、审美、灵感、顿悟、价值判断等。

三、湘西传统手工艺的研究范式

从湘西地区传统手工艺的自身特点、发展状况,以及现阶段对民间手工艺的研究思路来看,对于湘西地区的手工艺研究一般从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单纯地从艺术学角度研究湘西地区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表现形式及美学特征;二是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发掘湘特的少数民族风俗影响下的特殊意识形态在传统手工艺中的表现;三是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从社会、群体入手,将艺术还原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作具体的分析,探究湘西传统手工艺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状态和作用;四是以经济学角度,从传统手工业的产业化入手,在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过程中,研究传统手工艺项目的使用价值及技术特征。

1、从艺术学角度研究湘西地区手工艺品的艺术本体特征

这种研究范式是运用艺术学的若干理论与思路进行剖析,注重研究民间手工艺在艺术本体、艺术价值方面的内容。比如从艺术的角度研究湘西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画面风格、造型特点、色彩搭配等,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湘西地区传统手工艺的起源,传统手工艺的种类及描述各类传统手工艺的特征并探究其艺术价值等,都属于此类研究范式。关注某一特殊品种的民间手工艺的视觉特点或是制作工艺,对整个过程尤其是最后的成品做详细的描述;考察某类或多类民间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风格流变或工艺变革,笔者认为,这种研究范式是基础研究,它对研究湘西地区传统手工艺也有着重要作用,只是这种研究方式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问题,从而忽视湘西地区的特色,以及不同种类的手工艺的不同个性。

2、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发掘湘特少数民族风俗影响下的特殊意识形态在传统手工艺中的表现。

大体说来,这一研究范式通常强调将民间手工艺与其存在的民俗生活、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察民间手工艺的工艺过程、传承方式、民俗背景、功能,及其所反映的民众的精神层面。湘西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居住着苗、土家、瑶、侗、白等多个民族,该地区传统手工艺与民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依托于民俗,对手工艺进行深层了解,把传统手工艺作为民俗的一部分来研究,通过对民俗影响下的特殊意识形态的研究,挖掘手工艺形成及发展的规律。正如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所说:“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艺术有深层的了解”(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117页)。这种研究范式将民间手工艺纳入民俗的视野,对传统手工艺“民俗”特性的强调胜于对其“艺术”性的强调,突出民间手工艺与民俗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利于从更深的层次揭示湘西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涵,有利于根据民族及在特定民俗场所中的功能不同,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进行细致分类。但一味地将民族信仰和少数民族原始思维与手工艺形式相对应,容易脱离现实生活,造成艺术形式符号化的问题。

3、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从社会、群体入手,将艺术还原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作具体的分析,探究湘西传统手工艺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状态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研究范式更具时代特性,它侧重于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采借,注重对“人”、“人群”这一本体进行研究,更多地关注传承者和受众的心理世界。将湘西地区民族手工艺纳入湘西地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中,打破学科的界限,使其内涵在社会、文化的维度下得以扩展。对民间手工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艺术表现的范围,而是积极地融入了对社会、文化、群体的研究,从而具有更为积极、更为广泛的意义。

4、以经济学角度,从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入手,在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过程中,研究传统手工艺项目,并实现其传承发展。

这种研究范式是从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湘西传统手工艺,把少数民族文化从传统的、简单的研究、保护,提升到以产业推动发展的层面上来,构建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框架,以现代技术手段重新整理湘西传统手工艺,使传统手工艺换代升级,构建具有湘西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研究湘西传统手工艺,从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9

关键词:现状 前景 高密三绝 挽救与保护

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是我国文化与艺术的巨大宝库。他蕴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主要有绘画类,如年画、版画、农民画、灯笼画等;雕塑类,如泥塑、面塑、石雕等;玩具类,如泥玩具、纸玩具、陶瓷玩具等;刺绣染织类,如蜡染、土布印染、刺绣等;服饰类,如民族服饰、嫁衣、绣花鞋垫等;家具器皿类,如日用陶瓷、木器、竹器、漆器等;编织类,如草编、竹编、柳条编等,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刚开始,这一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今天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清醒地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和当前处境,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被重视起来。然而,我国的民间美术现在的发展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来保护和传承呢?下面我以高密三绝为例来探讨一下。

山东省的高密县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而且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

一、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同现代年画的不同,在于其工艺过程和工料,制作扑灰年画,作者用柳枝炭条作笔,先在画纸上起轮廓,然后用这张画纸在其它画纸上面扑印,扑后的画稿与原稿完全对称相同,这种工艺,一般可以使一稿扑数张。高密扑灰年画的这种独特工艺过程在全国年画中独树一帜。高密年画不仅工艺过程独特,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富有动感,线条豪放流畅,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多为胖耳大腮,但眉眼巧画不失隽秀感。

   高密扑灰年画从明代产生以来,经过许多杰出画师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年画中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种。但是,由于后世人们过于看重它的商品性质而忽视它的艺术品性,不能在继续创新,而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生产,再加上新的年画品种的冲击,扑灰年画终于不能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走向了消亡。这是历史的遗憾,但是,高密扑灰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品类,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

二、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高密三绝”第二,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民间艺术种类。在中国,剪纸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高密剪纸究竟起于何时,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据当地人传说,它与扑灰年画兴盛的时间相差不多。剪纸不像其它艺术品类,有许多繁难的工序和特殊的材料,只是用普通的剪刀和日常所用的纸,剪出各种题材和花样的艺术品。在普及于全国的剪纸艺术中,高密剪纸称“绝”,主要取决于它所表现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的别样。

三、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建国初期,聂家庄泥塑发展到50多个品种,行销全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

民间艺术的种类篇10

【关键词】畲族民间文学族内元艺术特色新探

【中图分类号】i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13-03

如何让民间文学在当代散发出诱人的美,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艰难的问题。“民间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它与静态的历史文物不同,是一种‘活’着的、始终保持着新鲜生命力的文化现象。”但是,当今社会的城市化与国际传媒使民间文学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场中失落。对于人口庞大的汉民族而言,这种变化已然成为难以挽回的趋势,而对于小聚居大分散的少数民族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学者们对其追踪不已并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各种自我认识的分析。畲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亦逃不过学者的追踪。

一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传统研究分析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难以看到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通观学者们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家仅十分着重于民歌研究,这不免让人遗憾。但我们依然能于模糊间看出学者意识界中的畲族民间文学特色。对于畲族民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1.畲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分析

在以往的民间文学的分析中,学者们无不侧重于文学文本的搜集。而正是文本的结集形成了著名的“三套集成”。因此学者们的分析也大多从文本出发,按照文艺学的手法进行。就畲族民间文学——民歌而言,一类主要是以各类民歌为整体的全面描述性分析。例如,蓝国运在《畲族民歌的分类及其艺术特点》中从民歌的词、韵、修辞、情感、唱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性描述;陈元煦在《畲族的口头文学——山歌的特色》中对民歌进行了分类式的特色分析;另一类是以民歌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特色研究,以曹沁芳、汤光华的《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为代表,其对民歌内容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歌词上。

2.畲族民歌的演唱与旋律分析

随着学者对民歌认识的加深,人们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文字的琢磨,而更注重于表演过程及其音乐形式的分析。表演理论认为,“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它包括“艺术行为即民俗的实践和艺术事件即表演的情境,包括表演者、艺术形式、听众和场景等。”因此,在畲族民歌艺术特色的研究中也免不了对其演唱和旋律的分析。这类分析同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畲歌的整体性着手进行的分析。此类以雷桂荣的硕士论文《畲歌演唱的特色探索》最为代表,此文从畲歌起源谈起,论述了畲歌本身及歌手的演唱特色,最后落实到畲歌的保护上。此类文章还有《畲族民歌的种类、特点及演唱形式》《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等。另一类则是对畲歌某一演唱方式进行的特色分析。如陈庭星在《初探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中论述了畲歌演唱中的“旋法”特色。与此相似的则有牟学农的《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等,而像吴碧玲的《福建畲族民歌“双条落”的艺术特点》和郭俊义的《浙江丽水畲族山歌的调式分布特点及内在联系》等皆是对畲歌演唱旋律中的特殊调式进行的艺术分析。

此外,在对畲族民间文学尤其是民歌特色的分析中,依然存在综合性分析的例子,如傅丽的《畲族民歌的人文背景及其形式特点》,从功能、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对畲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描述;郭义江的《畲族山歌的形式特征与本质》则是对畲歌内容形式、演唱调式的综合性论述。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地域性分析的文章,这就是萧坚的《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特点初探》,这篇文章虽存在地域性,但其也可算,畲族民间文学地域性全面分析的代表。作者于此文中认为景宁畲族民间文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的中继性和源头性;二是自成体系别具风采——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的完整性和地方性。从此分析中,我们认为此两点的适用面要远超于景宁。

二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内因新探

以上综述不难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局限于民间文学的外在形态,流于表面形式,只认识到民间文学作为口述艺术的传统性分析,却无法洞察民间文学在民众生活中的内在力量,而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绝非外在形式所能完成。一般认为,民间文学的各个门类都具有相应的固定形式,这是长久以来的历史传承,而其发生的变异多在于内容。“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民间口头文学流行于广大人民之中,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许我们会发现,在对畲族民间文学进行分析时,诸如表现了人民爱憎分明的心性,展现了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表达了民众不畏、敢于奋斗的精神等,皆是套路式分析,而作为民族特有的口头表达方式,民间文学的诸门类都应具有自身的艺术特色,但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民间文学,除了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体性等外,它的发生、发展、成熟和继承必然联系着民族生存的内在动力才会得以长久流传,因此除了我们已述之外在形态的特色,它依然具有属于本民族的内质特征,而这种由民族自身发展的内质元素形成的艺术特色,笔者称之为“族内元”特色,而这正是民族认同与被认同的基础。

三畲族民间文学的族内元特色的主要表现

在笔者看来,畲族民间文学的族内元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而这也是我们研究畲族民间文学所不可回避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