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9:59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生存状况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不但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也逐渐增多,教师队伍的生存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和提高,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生存状况的改善并不乐观,其中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生存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生存状态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的概念,但通常被人们所接受的定义是一种物质精神环境的综合。幼儿教师生存状态通常被定义为幼儿教师为履行教师职责,谋求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及自身素质、工作负荷、工作回报、社会地位、对自身价值追求等全部的情形和状况。即幼儿教师在工作待遇、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继续教育等全部的情形和状况。[1]

借助于中国期刊网以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115篇文章,其中15篇具体关注了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其中有理论探讨,调查研究也有新闻报纸,主要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研究视角。

一、以局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生活状况的为例进行的调查研究

以这类视角为研究方向的有杨莉君、周玲等对中部地区四省的农村幼儿教师,以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幼儿教师的身份、工作压力、工资待遇、职业幸福感及专业成长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体制、政策、专业发展以及工资待遇方面提出解决策略。[2]

周燕、李冬燕对广州市16所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低、工资低待遇差、工作压力大、无职业规划、培训学习机会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

金光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了腾冲县7个乡镇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工作认可度、工作负荷、工作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主要表现为共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工作负荷大、社会认可度低职业成就感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4]

二、以全体农村幼儿教师为主体进行的理论探讨及策略分析

这一视角下分为两种类型文章:指明现状并提出建议和直接提出建议对策的文章。

陈琴和童艳华分别指出农村幼儿教师在身份、学历、专业发展、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工作压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良生存状态并根据表现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5][6]

董柏玲从三个方面:管理体制上,要求健全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分增设专职工作人员,地方政府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幼儿教育经费上,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有助于减轻职业倦怠。幼教资历制度上,要求严格幼教资格制度、岗前培训、定期考核、证书把关。[7]

三、聚焦民办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

牛桂红敏锐的洞察出农村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将视角集中在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上,更加深刻细致的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科学研究方法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并从政府、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教师三方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8]

尽管各位学者专家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式,但都揭示了农村幼儿教师迫切需要改善的生存状态。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学者、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关注,并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发掘新视角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四、存在的不足

纵观以上文章,无论是新闻报纸、理论探究还是调查研究,大多数是从生存状态内涵所包含的工作负荷、工作汇报、社会地位、自身追求以及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但未对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进行分年龄阶段进行考察,提出的政策也未关注到工龄不同教师生存状态的不同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金英大连市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杨莉君,周玲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以中部四省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0(9)

[3]周燕,李冬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状态研究-广州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2011(11)

[4]金光发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5]陈琴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及相关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6]童艳华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2

生态农业模式概念的界定。生态农业模式的产生与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它是生态农业理论逐步形成及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结果。自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w.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开始,其相应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逐步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逐步得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也逐渐被赋以生态经济功能并走向系统化和工程化。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较广,不同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勾画。90年代初期王兆蓦先生定义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整个生态农业籍以组装和运行的蓝图,是各组成要素在整个系统网络中的地位和相互循环关系的具体表达阁。生态农业模式可被抽象地认为是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在空间、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最佳组合和选择或视为某宏观区域内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动态模型[4];生态农业模式是用于实现和发展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各种具体生产要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等)的最佳组合方式,或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效益的实体。

综合各种定义及生态农业实践看,生态农业模式是1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包括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方式,它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并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在一定区域内建设生态农业,首先要根据区域总体特点,选择对资源高效、永续利用的主体模式,并在模式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一些小型的农业经济实体(模式)[s〕,这就涉及到选择或构建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问题。由于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及其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但表现出一定的完整性。

生态农业模式可根据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主产品或主要产业3种分类标准加以划分川,即按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规模或行政级别划分为生态农业市、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业村及生态农业户等;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划分为平原型、山区型、丘陵型、水域型、草原型、庭院型、沿海型及城郊型等;按主要产品或主要产业划分为以1种主要产品或产业为主的专业型和至少以2种或2种以上的产业或产品为主的综合型。生产实践中可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定区域因地制宜进行具体划分,如根据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或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分区遵循的原则等进行分类[aj。

2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

生态农业模式机制包括模式的形成机理和模式的内在功能机制两大部分,模式形成机理主要包括对模式产生的历史和资源状况、模式发展前景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模式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有研究表明,模式的产生最初往往不是科学家有目的地按照有关生态经济学原理科学设计而成,多数表现为“农民生产实践创造~科学家总结、完善”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特点限制其示范推广价值。1999年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阶段性验收总结材料表明,对模式形成的描述缺乏科学系统分析,模式建设者则难以得到有效地启发或指导。模式的内在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模式本身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情况、模式构成(模式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模式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其综合效益)、模式优化途径等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多为研究单位或研究人员对各地代表性模式所做的研究工作,常为地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者所不熟悉,使其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及时交流,从而限制了模式的推广及效益的发挥,因此加强模式研究、模式建设和推广环节间的交流对整个农业生态建设效益的高低至关重要。

已有研究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模式结构、功能、效益等方面评价,其中功能和效益评价是模式评价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合理性。模式结构合理与否对模式构成要素间的能流、物流状况及其转化效率乃至模式的生产力高低都具有重大影响,评价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的好坏主要从模式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已有的研究因难以搜集合适、有效的量化评价方法,在结构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生态学、经济学有关原理的战略或战术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如模式物种组成(种类及其比例关系)及其各组成物种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结构上的食物链关系、各自的生态位功能、对自然资源(如光、土地和水资源等)的利用合理性等;模式功能评价主要分析模式能流、物流和资金流动情况,采用能量投入产出分析法选用相关指标对模式能量利用率(光能)、系统能流密度、系统产投能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目的在于判别模式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分析模式物质循环状况时多将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组成子系统如物种子系统、土壤子系统等,分析各子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状况特别是大量元素n、p、K等循环状况,比较分析物质循环率大小,其目的在于评价物质投入及其利用合理性。资金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判别模式合理与否的关键因子,其评价内容包括模式各物种子系统及整个模式的资金投入产出状况,计算和比较模式经济效益的高低等;模式效益评价包括对模式的生态、社会和经济3种效益类型及模式综合效益的评价,生态效益指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模式内部小气候因素变化、模式构成物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状况、模式养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分析和评价这些生态指标以比较和判别模式生态效益的优劣,社会效益包括产品供给、劳动力占用状况等,经济效益指模式建设的投资回收期、经济收益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是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旨在探索某一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较理想的生态模式。评价方法是搜集一些已有模式评价案例,选择上述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相关指标运用数学或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在系统中指标个数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调整。模式优化的目的是对现有模式进行“整改”,建立1个功能符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系统。对模式进行优化是l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模式的优化和设计也是生态农业模式建设者应努力掌握的配伍、协调、干预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要系统分析其运行过程中结构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模式运作目标如何)、功能效益的优劣等,关键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优化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为模式合理优化提供目标限制,模式优化也可在对流域或区域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作局部或细节调整。

3问题与建议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态农业模式种类繁多,全面抽象上升困难,模式研究目前多停留在单个案例分析与评价阶段,今后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要逐步模型化,增强模式的普通指导意义,使模式建设能按照设计施工。生态农业模式研究除包括结构、功能、效益研究外,还应对模式的区域适应性机制进行系统评价,加强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参数和适用条件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营养结构表达相对困难,加强模式的营养结构研究也是今后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重点。从全国各地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看,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方法多为简单概括性的描述,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引入系统量化的分析方法并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如用主元分析进行的聚类和因子分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整个系统变化和利用哈密顿函数求得生态经济系统的最优处理等,实际生产中已有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研究生态经济模式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如一些学者根据区域生态和资源特点,对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总体的生态经济规划和设计。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3

[关键词]县域;生态环境;时间;空间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鉴于区域内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均质,本研究从全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一个南北,东西的划分,结合县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价。

1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概述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多因素系统,为了评价其质量高低,首先必须遵循一定原则筛选建立一套满足研究需要并符合研究区实际状况的科学评价体系[2]。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一个动态评价就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立体分析。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北纬4°-55°,东经73°-135°,东西、南北在气温、降雨量、农业生产上差距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各地也呈现不同的现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生态环境质量也略有不同,导致农业生态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水资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2县域农业生态环境时间变化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迁移呈现由好变坏再到变好的一个过程。第一,由好变坏的一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还没有使用大量的化肥,人们也没有过度的砍伐树木,大自然的生物循环链还没有断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之也相对很好。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东南部地区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滥伐森林,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向县城周边地区排放有害物质,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西北地区县城地区的人们开始往沿海大城市迁移,导致农业产地的荒芜,东南地区的县域城市为了增加产量,无节制的使用高化学含量的化肥,致使水土流失,土壤不断贫瘠。第二,由坏变好的一个过程。当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环境变得尤为异常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到了生态环境,西北部地区土地的荒凉,东南部地区土地的不断贫瘠都让我们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3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空间变化

中国的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由水资源、气候、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水资源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气候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经济状况决定了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所以在研究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候可以根据以上三点在空间上进行评价。第一,水资源和气候的分布情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是人均和地均拥有量缺极少,同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此外中国共有五大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类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热带季风气候仅分布于台湾海南岛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我国的西北。第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近十年来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差距,还体现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在整体布局上就呈现一种自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弱的一种趋势。经济条件较好的东南地区能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请到更好的专家来因地制宜,去保护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而相对与经济较差的西北部地区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到农业生态环境这个问题。

4结语

目前国内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在内的多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头等任务[3],国内的指标体系也多为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弱化了生态环境的指标。通过以上动态评价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自然环境状况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受到水资源分布情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而且短时间内又无法显著改变。县域农业生态环境应当看做是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状况。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全国各个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整治措施,相对于西北地区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既可以防止风沙的入侵又能保持土壤水分不被流失,对于水资源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可以进行多样化农作物种植,科学的进行施肥,既保证了土壤的质量又提高的土地的利用率。针对于水资源相对缺乏且经济有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应当提出整改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帮助这些地区改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作者:张琦单位:文水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5-232.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4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本文中,笔者所言的农业生产经济系统,既包含了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包含了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二者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经济效益往往会损坏生态环境效益,而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常常导致农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如我国华中一些地区,就曾因为只看重农业经济效益而毁坏了农业发展赖以的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农业生态好了,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发展好了,也能更好的保护农业生态。综合现实状况以及依据不同地区区域特点,我国应该进行多元化格局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达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的统一。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所学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模式和战术做了深入研究,以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980-1990年间,农业生态经济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并被广泛的运用到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中去,农业生态经济受到了极大重视,各地都集中力量要为农业生产发展打造一个和谐的农业生态环境。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正确的认识到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经常收到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可能也会破坏到生态。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形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耕地面积却相对有限,但是我国的人口数却是全球第一。以仅仅约占全球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人口的20%的人口,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我们不可能想已经拥有高科技含量、高生产力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一样,一味追求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农业经济效益。只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区域特点,选择正确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有机统一,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农业生态经济以何种模式发展更具优势?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能仅仅居于庙堂之上,只研究理论知识,更重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实践探索,而且有较为成功的成果产生。通过实践总结农业生态经济理论,有以相关理论促进以后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目前已有的农业生态经济模式主要有:

1.渐进式发展模式

渐进式发展模式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的。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世界人口数最多的国家,占全球人口的20%。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耕地面积却是十分有限的,仅仅约占全球的7%。人均耕地面积少带来的问题,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与欧美等许多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农业生态经济仍有很L的路要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现实,不过分冒进,渐进式发展。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多元化模式是要求在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各地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方向的发展适合当地,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在农业上打造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氛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学习国外的农业生态经济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要选择适合我国的,并依据现实情况加以改造,使其真正与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相融合。不同地区,分类引导,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业经济,不能一概而论。

三、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术思考

不同的地区,现实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力一定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区域内农业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实际状况,统一规划,做到整个区域内要均衡发展。当然,区域局部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存在局部不均衡。以局部非均衡促进全局均衡,以某一时段的不均衡促进全过程的均衡,多层次多方面的灵活发展。从宏观上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空间上、时间上都允许不均衡,但是要合理分配,控制好尺度,是整体均衡,是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从中观上看,要将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和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二者要相互适应。从微观上看,在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实践探索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加以解决。

将非均衡发展应用到农业生态经济中,将其作为重要战术之一,主要是为了从整体上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做到从整体上将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实现统一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农业结构,不在像我国传统的农业单一模式一样,我们要将不同的农业种类相结合,将农林牧渔结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既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潜力,将农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四、结语

由上综述,我们要正视中国目前农业生态经济的现状,不能盲目的、过分的和发达国家比较,这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近的必经历程。中国农业生态经济要对其模式加以实践和理论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符合国情的农业生态经济道路。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可以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进步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肖新成,谢德体,倪九派等.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111-119.

[2]李月金.多重理论视角下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探析――基于辽宁省建平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践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6(3):34-35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空间非均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8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j∈n,∑j∈npij=1,i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0,2013年则上升到0.254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ZenGFusheng,Gaoming.aanalysisof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anditsimpactfactor,withaperspectiveofmodernagriculture[J].Chineseruraleconomy,2013(1):24-39.]

[2]辛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XinLing,JianGHeping.SettingupevaluationindexsystemandcalculationdevelopmentlevelofChina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Research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2010(6):646-650.]

[3]GiBBonSDS,KoninCKR,HaSani.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povertyandinequality:thedistributionalimpactofthegreenrevolutioninregionsofmalaysiaandindonesia[R].westmead,Farnborough:teakfieldLtD,1980.

[4]BaHiiGwaG,RiGBYD,wooDHoUSep.Righttarget,wrongmechanism?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povertyreductioninuganda[J].worlddevelopment,2005,33(3):481-496.

[5]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5-35.[ZHoUDi,CHenGHuiping.evolvementofconvergenceandspatialpatterns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J].Journal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5(1):25-35.]

[6]李丽纯.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7-14.[LiLichun.theanalysisofthelevelofChines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efficiencybasedonthepostmodernagriculture[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3(12):7-14.]

[7]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XiaChunping,LiUwenqing.aempiricalresearchfor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basedonVaRmodel[J].Journalofagrotechnicaleconomics,2012(5):79-85.]

[8]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ZHoUZhanqiang,QiaoZhimi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Urbandevelopmentstudies,2012(10):12-15.]

[9]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经济研究,2013(2):4-6.[CHenXiwen.Buildanewtypeofagriculturalmanagementsystemtospeedupthepaceof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XUDawei,DUanShanshan,LiUChunyan.Researchontheinternalmechanismandinteractionrelationshipofthesimultaneousdevelopmentofthedevelopmento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basedoncollaborationandmechanismdesigntheory[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2(2):8-13.]

[11]尹成杰.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YinChengjie.afewquestionsaboutthecurrentagriculturalruraleconomyand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modernagriculture[J].agricultur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wanGYongsu.trytotalkaboutthecentralplainseconomiczone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J].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2011(3):73-76.]

[13]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wUZhenming.thequantitativestudyoncoordinated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westernregionofChinaasanexample[J].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2012(7):101-105.]

[14]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Bei.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ofChina[J].Urbanproblems,2011(9):21-25.]

[15]苏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Jing.China’sruralpovertyreductioneffectoffinancialdevelopmentresearch[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15:107-108.]

[16]DaGUmC.anewapproachtothedecompositionoftheginiincomeinequalityratio[J].empiricaleconomics,1997,22(4):515-531.

[17]刘华军,赵浩.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5):44-53.[LiUHuajun,ZHaoHao.Spatialinequalityandpolarizationofhightech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J].R&Dmanagement,2013(5):44-53.]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土地耕地的占用滥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显得尤为迫切。1990年,西方部分国家提出了基于生态发展理念建立的新型发展模式,其中以产业发展、工业发展为模式展开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其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又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效应而得到广泛关注。由此,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被提出,研究农业生产、自然和经济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成为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鄱阳湖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在生态农业探索进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本文主要运用优劣势对比分析,辅以经济生态区周边县市德安县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数据,分析德安县农业发展规划制度下的优势点,客观地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具有交叉融合性。同时对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现状和历史进行客观分析,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概念和新型农业的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不足和对策,以期促进区域循环发展、可持续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2.研究意义本课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着重选取较为代表性的德安县农业产值数据,根据现有观察到数据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和“生态兴省”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生态提供新思路。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农业发展历史

鄱阳湖地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鄱阳湖地区稻属植物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过程已经完成。春秋战国时期,政策的影响加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在当时已有不小的影响力。秦朝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农具的进步,湖区农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随着北民南迁运动的兴起,南方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湖区成为主要粮食供应地之一。唐代开元盛世和宋代的经济重心的南移,耕地扩张,品种改进,作物种类多样化。明清时期,农业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小农经济达到鼎盛,农业稳定发展,湖区农业逐渐向近代农业转型。历经军阀割据,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后,湖区农业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湖区发展。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组织科技人员对鄱阳湖进行研究并开展山江湖工程。整改成功后,通过发展“四水一牧”(水稻、水产、水禽、水草和畜牧业)产业,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农业发展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其中农业又在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稳定,整体而言有所涨势,形成粮食作物生产为主,油料作物和蔬果生产为辅,同时引入棉花和糖料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稳步发展,现代机械科技的不断推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得以不断建设,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大发展方向。本文以德安县为例。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5193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3611万元。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农业产值状况对照,其农业产值不尽相同,但比例构成基本一致,且多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产量达产值为11582万元,粮食产量44410万元,油料产量5838万元,棉花产量6337万元,糖料产量470万元,蔬菜产量28017万元,水果产量5386万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特点。德安县在2013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7804吨,其中谷物产量为46477吨,占粮食作物比重为97.22%;蔬菜产量为37285.8吨,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4.56%;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7097吨、10960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6.6%、10.1%。在2014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50061吨,同比去年增长4.72%,其中谷物产量为48021吨,依旧占粮食作物比重95.92%;蔬菜产量为38247吨,同比去年增长2.58%,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3.08%;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944吨、111595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7.7%、10.3%。其别的是瓜果同比去年增长49.67%,油料同比去年增长26.03%,说明德安县逐渐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瓜果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大。经济作物种植中以油料为主,棉花和糖料作物的分布较为零散不均,产量相对较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和客观经济条件的提升,蔬果种植也日益发展扩大。总体而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作物及其他作物的单产也在增加,生产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地域状况的多样化而促进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农业效率的提升。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因素分析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1.经济优势因素分析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德安县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德安县面积达863平方公里,占有0.56%的全省面积。利用现有京九铁路、长江航运的优势,东西连接上海、重庆,南北连接北京、香港,且可利用水、陆两路出海,京九线穿城而过,近年建设的合九线(九江至合肥)、武九线(九江至武汉),即将修建的铜九线(铜陵至九江)、九景衢(九江至景德镇、衢州)等几条线路相互沟通,形成骨架状的交通网络,使德安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主要经济区密切连接。公路网络发达,福银高速公路(至南昌1小时,至九江0.5小时),加上穿城而过的105国道,途经的316国道,即将投入使用的昌九城际铁路将令德安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及昌九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为促进德安县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与市场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自然优势因素分析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德安县干流博阳河全长93公里,县内占79.7公里,流域达863.0平方公里,34条支流,其中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7条支流的流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水面346.7公顷。充足优质的资源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也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德安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1.自然限制性因素分析土壤的酸碱度(pH值)是作物种植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土壤pH值在6.5时,作物对于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使该地区土壤呈偏碱或微酸,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总体而言,一系列良好的土壤条件令德安县成为长江中下游的要成矿带中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土壤呈偏碱或微酸,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偏碱微酸的土壤将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生态环境制约德安县地处江南低山丘陵地区,雨水丰富,降水集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扩大毁林造地、湿地开荒等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该地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德安县种植区域的部分土地退化,直接导致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出。另一方面,起伏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展开;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类型还不够丰富,其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较差,进口农业机械的价格令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等也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3.科技限制性因素分析(1)水资源工程不健全完善的水资源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水资源工程开发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它不仅在农作物生长因水分亏缺而产生障碍时能够及时的予以灌溉补给,确保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使其正常生长;而且当发生暴雨或雨量偏大等原因出现田间积水从而使作物根系因浸泡发育受阻时,能及时地予以排涝,以促使其正常生长环境的恢复。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水资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设和完善水利检测预警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检测好水位的状况,以为旱涝情况做好预警和必要的准备,科学监测好水资源的质量数量;2.保护好鄱阳湖水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调控和修复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良好循环利用,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从事第一产业“低收益性”,加之外部因素的推动(沿海地区大量劳动力来满足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的长时间流失,使得目前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缺乏足够科学素养的广大农民也很难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有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德安县的实际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育人。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人才的相应能力,如培育管理人员,则着重培养其经营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设进修课程,对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2.引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福利,吸引高端人才。德安县政府应该积极带头,如开展高端人才招聘会,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为其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保障,同时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措施,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3.留人。为人才提供更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4.加强监管,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从而推动德安县人才的素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德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华.江西古代农业发展史略[J].古今农业,1995(04).

[2]秦岭.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J].考古学研究,2012(01).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62-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尖锐的矛盾,随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种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国际上对于生态文明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但古代中国的思想中早已包含了生态思想的雏形。

儒家生态观念的核心是德性,《中庸》中“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反映的是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的生态观念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教则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涅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提倡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些古代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观念相吻合。

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发展生态文明也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所谓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建设一种技术进步与生态进步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进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1]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独特之处:第一,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同等重要,避免走西方国家“先经济建设,后生态治理”的老路;第二,既要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思想,又要融合当代生态建设的先进理念,并不断发展创新;第三,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原则,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

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质的突破。关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目前理论界尚无完整定论,但我们可以从生态文明村的特点和目标来理解它的涵义。[2]

生态文明村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五方面的综合概念,要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努力。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中捷地区为例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而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域不同,也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很难面面俱到,本文调查组以有代表性和可行性为原则,选取了位于华北平原的中捷产业园区为例。

中捷产业园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湾西岸,立足这里可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仰视京津,面向世界,该区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极具活力的地区和经济交往的前沿。中捷地属温带季风型气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加之化学化工、石油、建筑、海洋工业发展并未摆脱传统模式,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园区及周边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虽然近几年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趋势,园区在工农业方面进行了技术的研究与更新,但从调查来看,中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生态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农民、领导干部、企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很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却很少知道长期使用这些物品造成的危害。许多领导干部在发展理念上存在误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甚至采取抵触的态度。许多乡镇企业则更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愿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投资。生态意识的缺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因素。

(二)基础设施分配不均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却逐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有限的环保投资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带,造成了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上的二元结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捷周边11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基础设施,使该地区的生态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三)缺乏科技与人才的支持

先进农业技术的缺失使中捷陷入了土地盐碱化不适宜传统浇灌与降水量分布不均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矛盾中,对土地和水源污染严重的化肥农药也一直未能被取代。很多乡镇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没有足够的技术与财力来进行绿色生产的规划与实行。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相应的社会关注及优惠政策,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科技研究开展的较少,大多是将城市现有的环保技术照搬照抄,不能对农村现状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致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愈加困难。

三、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反思由调查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探索性举措,由中捷这个特殊点扩展到我国农村的普遍面,从文化视角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农村地区群众、政府和企业的生态意识

随着生态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较为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是,只有制度保障的生态文明只是徒有空壳。一个文明如果不能深入扎根于人心,缺乏内在认同,是不可能长久持续发展下去的。[3]因此将生态文明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

1.帮助农民树立生态理念,顺应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可在农村设立生态环保宣传广告,如条幅、板报、宣传栏,定期发放宣传册,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农民进行知识普及与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充分调动起农村生态建设主力军――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针对许多乡镇领导干部把GDp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不惜以牺牲当地的环境和消耗大量的有限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体制就显得愈发重要,当生态指标撼动GDp指标的地位后,生态意识的培养将会减少很大的困难。

3.乡镇企业要建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的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生态工业的障碍不只来源于技术,更源于自身的观念。因此,只有逐步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和内部的激励系统之中,才能让企业走出单纯追求利润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将教育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

1.提高农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亦是如此。调查统计显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度与其受教育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将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

2.将生态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之中

英国著名的环境教育学者卢卡斯在他的经典环境教育教学模型中提出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其目的是给学生以获得价值和态度所必需的知识;“在环境中的教育”是把环境作为学习的资源;“为了环境的教育”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等,帮助学生培育素养,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4]在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侧重于“关于环境的教育”,最缺乏“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包括环保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体系,最后的落脚应在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只有处处“在环境中”,人人都懂得“为了环境”,都具备“为了环境”的素养,才能真正建立生态文明农村、生态国家。[5]

(三)加大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人才与基础设施投入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科技水平、人才力量和基础设施力量都远远达不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标准。根据农村科技人才的缺失状况,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社会关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转变工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能源资源利用结构,增强治污能力,建设经济活力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农村。[6]

1.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建立与生态建设相匹配的设施体系

加大对农村生态研究机构的专项投入,将科研资源配置向农村生态技术研究倾斜,建立与农村现状紧密结合的基础设施和科技体系。

2.以科技投入为支撑,推进乡镇企业绿色发展

改变乡镇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进生态生产技术,建立循环生产体系。乡镇企业应该以现有范例为参考,结合自身现状,争取达到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符合绿色革命的要求。

3.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深化农村科研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和效率,采取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现技术与农民对接,推动农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其次,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集成体系建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从技术方面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从本质上改变农村生态建设的被动现状。

参考文献:

[1]毛明芳.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01):33-38.

[2]李蕾,塔莉.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9,(22):342-343.

[3]李宇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误区及其应对措施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05):55-57.

[4]王彬,翟玮玮.高职食品类专业融合生态文学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09):28-29.

[5]王辰,张静.基于人文素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65-69.

[6]王绍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需求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34-36.

作者简介:

李聪聪(1994-),女,汉族,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8

关键词:特色农业;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农业政策得到了推广,而特色农业是我国新兴的一个名词。特色农业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农业,它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特色农业主要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就是根据当地特有的品种而发展出来的特色农业,例如内蒙草原牛肉干和吉林梅花鹿等;第二类就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具有创意性质的农业,例如景观农业和休闲农业等。以下将着重探讨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一、特色农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以农业为基础的省份众多,本文以山东省和吉林省为例来分析我国的特色农业,并总结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1.山东省。山东省拥有多种形态的地形和特殊的气候资源等,目前已经拥有发展良好的特色畜牧业,并逐渐转换为其农业的一大优势。山东省的特色畜牧业产值已经达到了200亿元以上,占全国特色畜牧业的12%,其中家兔存栏出栏数量分别为5137万只和10850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水貂年出栏数量为2000万只以上,居全国首位,蜜蜂养殖在全国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推动山东特色农业的发展,山东省政府还印发了《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0]33号)等文件,以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的新切入点,企图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全省设立了五个保护区培育出新型品种多个,逐渐形成了特色养殖“沿海一线”、综合发展的局面,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吉林省。吉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著名的“东北三宝”,即人参、鹿茸和貂皮,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特色农业。截止目前,吉林省的毛皮动物养殖已经达到165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省内的大规模狐、貂皮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4亿以上。梅花鹿也是吉林省的一大特色,长春市双阳区是公认的“中国梅花鹿之乡”,省内鹿茸加工年产值达到8亿以上。同时林蛙养殖也逐渐成为一大特色,目前全省林蛙养殖4000条,产林蛙油160吨,年产值到达20亿以上。2009年,桦甸市成立的中国长白山特产商品城,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林蛙产品市场,其林蛙产品量大质高,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到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地区,为该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市场和财富。

3.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由山东省和吉林省的特色农业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特色农业主要以蜂、蚕、鹿养殖和毛皮动物养殖为主,这些养殖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拥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具有当地的特色性质,已经逐渐形成了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二、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在“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农业部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确保”的刚性约束上,对于我国特色农业虽然没有体现过多的政策,但也明确指出了“要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并具体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形成”。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传统的农业产品优势已受到极大的威胁,而特色农业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风向标。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刻不容缓。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特色农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传统农业不具备的特色,因此要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牢牢抓住其特色的本质,这主要表现在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开发出特色的产品,将当地的文化内涵附加到农产品当中,采取当地特殊的加工工艺和营销模式等等,同时还要瞄准市场先机,抓住市场需求,对农产品不断进行开发和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业。

2.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传统农产品的占地面积和产量做了最低要求,这就要求保证农业资源有限用于传统农业,使得分配给特色农业的资源有限,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优先发展占用农业资源少的特色农业,这样的特色农业才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并拥有广阔前景。

3.避免盲从,偷换概念。特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并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这就使得许多地区盲目跟从,甚至偷梁换柱,对传统的农业进行表面包装视为发展特色农业,忽视了特色农业的内涵。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保持特色,无论是以文化服务附加为主还是以创业农业为主,都要认清特色农业的本质,否则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并不能推动农业的发展,结果知识劳民伤财。

4.减小对生态的损害。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特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特色农业能够自身对生态进行修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即利于环境的保护,也利于生态农业自身的发展,这不仅要求先期对所选的生态农业进行环境评估,淘汰不合时宜的生态农业方案,而且还要在后期运营中不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综上所述,我国特色农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但局限性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未来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要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以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入手,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刘彦,张旭等.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产业透析,2012,(16):7~10.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9

【关键词】非煤工业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状态空间模型

伴随着全国经济转型的大幕拉开,山西省作为典型资源性省份被国家列为首个“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非煤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012年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均高于现价GDp增速,这让我们想知道居民收入的提高与非煤产业的发展究竟有没有关系?因此,本文以山西省非煤产业和城乡居民收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

一、非煤产业现状

(一)定义

在行业分类中,煤炭产业主要指煤炭采选业,包括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因此非煤工业是除了上述产业之外的工业行业。非煤产业一般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非煤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总体。

(二)非煤工业现状

历时三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对全省非煤工业的影响具体变化见表1。

可以看到,除煤炭资源整合开始的2008年出现增速放缓以外,近两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呈现上升的状态,非煤工业增加值也是一路上涨。

二、实证分析

(一)初步处理

由于山西省是从1992年开始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因此时间段选取1992年-2011年,各指标均选择1992年为基期。针对城镇来讲,由于第一产业较少,因此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非煤工业增加值”来表示非煤产业,再引入“财政收入”指标;针对农村来讲,由于第三产业较少,因此用“第一产业增加值”和“非煤工业增加值”来表示非煤产业,再引入“农民家庭平均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指标。

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选择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分别代表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别用城市Cpi和农村Cpi平减,“非煤工业增加值”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用Cpi平减,“农民家庭平均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这样相应的系数就表示弹性。

(二)城镇居民的状态空间模型

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要求,这里采用aDF方法,取对数后各指标的一阶差分形式在10%临界水平下均平稳。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估计之后的残差通过平稳性检验,说明结果有意义,给出其变系数估计结果见表2。

(三)农村居民的状态空间模型

农村居民的状态空间模型建模过程同理,建立模型如下: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相关结论

针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分析:非煤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呈现稳定态势;财政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居民收入;第三产业影响愈发显著,拉动效果最为突出;非煤产业拉动效应大幅增加,综合效应明显

针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分析:非煤工业拉动效应较小但基本稳定,赶超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影响大幅下降,拉动作用减弱;生产性固定资产呈现正向作用且基本稳定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篇10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也不断增加,对环境和农民自身的健康均带来一定隐患和威胁。鉴于此,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已经成为业内人士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阶段,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较好的是珠江和长江,其中海河的污染最严重。在我国2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只有1个满足二类水质,满足三类水质的有5个。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加之任意排放农业废弃物以及在乡镇企业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致使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质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对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农民的健康状况、农业生产等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诸多污染源中,由禽畜养殖造成的污染现象较严重,且污染面也比较大。在很多农村地区,禽畜养殖呈现出一种无序分散的状况,且养殖数量通常比较多,产生的粪便、尿液,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到河沟等处,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影响到农民饮用水的质量。

其次,化肥以及农药等造成的污染。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化肥的利用率却不高,化肥的大量流失致使农田土壤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并进一步影响到湖泊以及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最主要的水体面污染源。据统计,我国单位面积的农药用量非常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且其中有80%以上流失到水体以及空气和土壤中。

再次,农民生活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也不容小觑。近年来,农村人口越发集中,小城镇以及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非常大,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来源也不断增多,包括人的粪便、厨房污水、家庭清洁污水等,此类水污染较为分散,给治理带来了困难。在农村地区,几乎普遍缺少污水处理设施,使农村河流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最后,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其流入到农田、河沟等处,致使周边水环境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加之随意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不断向小城镇转移,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加剧。

2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

2.1农业生产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策略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不可一蹴而就,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和环境等。鉴于我国农村水环境恶化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治理,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在具体对农村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宜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并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为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政府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2.2农业生产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

2.2.1倡导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为此,宜提倡循环经济理念,使农业清洁生产得以有效实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农村水环境污染。在具体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一定要合理施用氮肥,并适度增加有机复合肥以及生物肥料的用量,应用生物防止病虫害技术,使化肥以及农药的总体用量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以及生态防治技术,使水、肥的利用效率逐步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使农业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满足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2.2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这里所说的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得到同步推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宜致力于生态养殖小区的建设以及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宜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使得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并使得禽畜的粪便逐渐减量,降低其对水资源的危害,将沼渣以及沼液有效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使农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3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措施和技术

2.3.1集中处理模式。在人口总数比较多且产生的污水量比较大的村镇,比较适宜集中处理模式。通过管网将污水有效收集起来,建设并完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使相关污水可以进行有效排放或者回收利用。在此过程中,活性污泥法以及SBR等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2.3.2分散处理模式。现阶段,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以下种类:土地处理系统以及高效藻类塘技术、厌氧沼气池技术等,以上技术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其中土地处理系统是现阶段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净化技术。在高效藻类塘处理系统的应用中,可将藻菌共生生物体当作净化手段,使污染物得以被有效去除。采用该种方法,不仅效果好,且实施成本较低廉。选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以及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厌氧沼气池技术,其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可以实现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结合,使污水中的相关物质经过处理后有效转化为生活

用能。

2.4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措施

目前,要想对县镇企业水污染进行有效防治,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乡镇企业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布局,同时应使清洁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在对乡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以及布局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污染治理,使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逐渐得到显著提升。为此,可以参照以下思路:一是对乡镇企业进行适度引导,使其向工业园区集中,以此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二是参照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标准,使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生产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得到提高,并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的作用。对城镇污水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水对农村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状况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