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技艺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1:02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

一、引言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且涵盖范围广,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国家始终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美术作品、手工艺产品和艺术设计作品题材的重要来源,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中产生的文化。2013年12月,国家教育部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以保护、传承与发展各地特色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和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目标。据统计,国家设立艺术基金至今,每年参与申报与获批立项的项目以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专题为主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年,《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中决定支持高校围绕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同时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可见,中国教育部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摇篮,设计类专业如增设传承与创新民族技艺的专业,将大大丰富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增加实操经验,提高设计素养,培养设计美感,从而增强设计文化内涵。

二、高职设计类专业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优势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且种类繁多,以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为例,传统手技艺有漆、雕、染、绣、刻、瓷、竹、根和织九类,通过这九大技艺制作而成的优秀手工艺产品,不仅沉淀着艺术美,还体现出工匠师傅深厚的美术功底、熟练的技艺、非凡的审美能力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据网上与实际调查,我国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坚持致力于创办、开设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专业,譬如我国的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坚持开设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等相关专业(表1)。他们是中国较早成立的拥有传统工艺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院校设有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国家持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匠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各省也相继响应国家号召和地方需求建设了许多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此同时,现如今许多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传统手工艺相关专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总之,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实操型人才为目标,这与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学院或系部相继开设的手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所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如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高职现代学徒制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传统文化与人类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般,不可分割。由于现代机器制造业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矛盾造成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譬如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无人问津,传统工艺传承人老龄化,甚至部分民族传统技艺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现象。(图1)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有很多,譬如传承人选择范围小却做到了极致传承的家族传承模式,其特点是在家族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中选择传承人,这些人员在幼儿年纪就被当做传承人来培养,其优点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熟悉一切制作工艺和流程,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杰出父辈和长辈的技艺、文化熏陶,严苛和精益求精的训诫,他们凭借日积月累的学习知识和实践经验将其家族技艺传承与发展下去,其缺点是如果传承人对此文化没有兴趣,传承人或选择放弃传承或另谋他业,其文化就会出现无人继承或传承断层,最后变成销声匿迹的结局。另外,除了家族传承还有传承人选择范围较广的学徒传承,其特点是没有苛刻家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外姓人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只要喜欢和想要学习也可以传承某种文化或技艺,其优点是文化或技艺的传承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传承范围更广。总之,不论是家族传承还是学徒传承,其传承的根本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可见学徒制从古至今,都是文化、技艺传承的根本形式。现如今,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学徒制虽然存在,但远不及古时繁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新的传承模式、传承方法和手段,现代学徒制便应运而生一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燃眉之急。从广义上说,现代学徒制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现代学徒制一般在学校、企业、培训组织机构、工匠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但其中具有专门独立组织运行机构、严格的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成熟的教育教学团队的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平稳落地与快速运行的最佳场所,无论从场所、设备、教师资格方面,还是从国家资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高职院校都独具优势。当然,学校缺乏企业的流水线生产工厂和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完美实现。因为与古时学徒制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和工匠师傅的联合,可以形成协作和互补的优势,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和技能实践相结合,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两个完美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设计类专业学生直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转换成创意设计和工艺产品,通过企业和市场加以验证,不断总结和提升专业技能,最终得到企业和市场认同,可以说高职现代学徒制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工匠大师强强联手、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创新设计人才。

四、高职设计类专业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有效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可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政府可牵头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文化,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譬如在校内或企业内建设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保障学生与企业设计师、工匠大师、行业专家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同时该实践基地的设立可以有效解决高职设计专业教育与当下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技能与实践脱节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其次,政府和学校鼓励设计类专业教师进企业和大师工作室锻炼学习,使教师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改良教学方式和方法,紧跟时展要求。最后,学校需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教学内容,推进设计类专业传承、发展与创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学校需要加强学生专业考核制度,培养业精艺专、品学兼优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一)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传承、实践与创新

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工艺,高职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需要坚持走传承、实践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只继承不创新,因循守旧,文化可能会无人问津;只创新不传承,文化将失去其核心的精神内涵,可能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所以,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通过政府扶持、学校主办、企业配合三者合作共同建立校内校外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从政府的扶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匠大师和艺术家的加入再到企业的孵化,打造政府、学校、工匠大师、企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校外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建设和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杜绝校内外实践基地空置和有名无实等现象。另一方面,坚持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从理论教学、技艺教学、项目实操实训、工厂打样生产再到市场检验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且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工匠大师和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作息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课后实训基地对专业学生开放,真正让学生拥有与教师沟通、交流问题的专业实训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真正的使教师和工匠大师配合教学,共同发展,使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爱、学有所乐,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传统工艺文化与技能的魅力,开拓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方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设计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融入高校,不仅需要各地政府、学校、企业和工匠大师的加入,还需要学校结合地方文化、非遗文化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和企业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政府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政府搭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加快高职设计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进程。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双师型、双能力、双素质、双证书和双职称教师,因为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积累和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一样,需紧跟时代的发展,学校需全方位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形成高效、团结、协同、合作、鼎新的教学组织。最后,企业需要加大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学校针对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积极吸纳行业和企业人才招聘标准作为主要参考点和依据。另外,企业导师和工匠大师需要和高校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建立高素质的校企教师教学团队。

(三)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

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一方面,合理增设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实践课和选修课程,实现三者的互补与支撑、协调与发展;同时,在进行民族艺术文化教学时,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真热爱、真学习、真讨论、真思考、真实践和真创新的自主学习模式。另一方面,2014年至今,国家大力推动“双创”理念,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设计专业人才的新时代使命与责任。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可以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譬如,一从教学模式方面看,可以从固有的线下教学、固定的教室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或在企业、实训基地、田野等场地学习。二从教学内容方面看,应该设置一些注重与产业需求对接、注重与职业技能对接和注重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课程②。三从教学方法方面看,可以运用项目驱动法和竞赛驱动法,将任务和工作带入课堂,使学生告别安逸的学习环境,营造适当紧张的学习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四从教材选择方面看,不限制教材的形式,总的要求就是能够满足实用、适应的需求,通俗易懂,而且能够对接时代趋势;五从考核方式方面看,推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考核模式,偏重理论与实操技能应用的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家和企业承认的职业技能考试并获得等级证书,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2

一、中职学校与民族工艺人才培养

(一)民族工艺面临传承乏力等诸多问题。在工业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广西民间仍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创造出了无比璀璨的民间工艺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但是,民族文化尤其是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技艺逐渐消失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民族饰品工艺流程极其复杂,一件饰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并且多以家庭作坊式工艺制作,并不外传。如苗族饰品制作工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匠在造型设计上善于从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使本民族饰品达到臻于完善的境界。优秀民间工艺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往往能穿越时空,凝结成大众生活的一道风景。然而,属于这些结晶之一的“新塍花烛”,目前正在从人们的视野里逐渐淡化和消失。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找不到质地优良的重磅蜡”,从深层次看,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商家的追逐利益最大化、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与茫然等因素,都会使人无暇关心和顾及民间工艺的绵延与传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间工艺的逐渐萎缩,后继乏人。

(二)中职学校在工艺技艺传承中的特殊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点是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中职学校培养对象一般是初中毕业生,此类学生正处于掌握技能、发展动手能力的最佳年龄阶段,记忆力好,并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中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掌握一技之长、取得一项谋生本领是学生及其家长的首要目标,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应在中职学生中普及民族工艺技艺知识,使其中的部分有民族工艺学习兴趣的学生掌握某种工艺技能,从而达到传承民族工艺、取得谋生手段的双重培养目标。此外,中职学生有相对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优势,又有肯吃苦精神和不怕“低就”的择业心态,传承民族工艺技艺,培养民族工艺人才成为开设有民族工艺类专业的中职学校历史性的责任。

二、中职学校培养民族工艺人才的实践

(一)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适时开设民族工艺品制作新专业。梧州地处两广交汇处,是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开发的最前沿,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港澳游客及周边省份游客。梧州又是闻名于世的“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人工宝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0%的份额,在国际人工宝石加工和贸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为宝玉石加工、民族饰品设计制作等相关专业的就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目前梧州成规模的人工宝石及首饰加工企业有500多家;拥有5台以上磨石机的加工散户集中在120多个“宝石村”,并向周边地区扩展。宝石从业人员超过12万,拥有加工设备8万台(套)。但据调查,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80%以上的从业人员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每年需补充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1000人以上。因此,应充分利用梧州横贯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以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宝玉石加工专业及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将传统的民族饰品制作与宝石加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品,提升民族饰品的品位。基于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迅猛发展现状,2007年,学校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基础上,适时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

(二)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为学生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的产物。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是通过与梧州市金宝首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订单培养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产品外协加工、员工技能培训等服务项目,形成校企交融格局。通过校外的生产性实习和校内的教学实施,以项目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环节通过五个步骤展开教学实施。第一步: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接受熟练工基础技能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第二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尽快适应由学生到学徒的角色转变。第三步: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方法能力,培养学徒选择和应用和知识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学习首饰成型设备操作技能。第四步:专业能力提升培养,通过在操作中共同完成复杂程序中的分工协作,培养学徒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步:生产性实践,以企业为主,校企共同对学生(学徒)进行指导和管理。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不间断循环式学习,学生在企业与学校间、师傅与工友间学到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厂单一学习环境中都无法学到的完整的理实一体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工艺技艺水平。

(三)编制、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它能够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时效性,开辟新的育人环境,展现学校教育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因此,结合中职学校实际,开发富有本地人文景观、民族民俗、艺术建筑的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学校根据民族工艺类专业特点,组织抽调具有民族民俗文化背景、工艺美术类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教师团队,有计划地对规划建设的课程和教材内容的范围进行初步论证,并组织专业教师深入靖西壮族、三江侗族等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赴企业调研,现场考察,听取企业专家、熟练工意见。该专业教师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开发了《广西各民族工艺品制作流程》等12部校本教材。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教学试点。根据试点得出的效果反馈,修订完善新课程和教材,拟建设“人工宝石鉴定与评价”等3门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学习课程,并组织职教专家、企业专家、熟练工和专业教师对新课程进行评审。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摒弃单纯的民族饰品手工制作教程,将宝石首饰设计、宝石镶嵌技术等宝玉石加工课程引入其中,对接人工宝石首饰加工、质量检验与鉴定等技术岗位,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努力提高民族饰品品位。开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开发与企业岗位衔接的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质量提升,提供与课程体系匹配的校本教材。

经过近几年的实施,实践证明,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民族工艺类校本教材在开阔学生视野、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组建一支稳定优秀的专家型教师队伍。一支稳定、专业的教师团队是民族工艺类专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通过选拔高校优秀毕业生,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员,对本校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及转专业培训,学校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实践丰富、踏实进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民族工艺能工巧匠、技能大师源自民间。为此,学校自2010年发起了“寻访民间工艺技艺第一人”的大型巡访活动,为引进民族工艺技艺人才创造条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通过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初步制定了《中职学校民间艺人引入制度》,为专项人才引进提供了制度保证。此外,还在相关合作企业及一些退休老技术人员中聘请了一批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设立了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的合作协议,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创建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实践教学,“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先进的实训设备为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前沿知识和先进技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原有的宝玉石首饰加工实训室基础上,经过不断地改扩建,至2012年,初步建成1560平方米的民族饰品设计与制作校内实训基地。基地拥有国内中职学校一流设备,购置了首饰雕刻机、激光点焊机、珠宝首饰微镶机、金属模注蜡机等先进设备,满足了学校日常实训的需要,并面向社会提供培训及设计、鉴定等服务。建成广西民族文化与饰品展览室、传统民族饰品工艺流程展示室等民族文化展览场所,设有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等11间实训室。不仅满足了本校学生日常实训需要,还为梧州职业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提供了场地与设施。

(六)选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是依托工厂、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实施的一种实训模式。校外实训基地有利于校企之间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对企业对产品对市场的深度了解,有利于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与梧州卓晶宝石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是自治区首批校外示范性实训基地。其真实的首饰生产环境是任何校内实训基地无法比拟和模仿的,因此,有计划地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学生送进相关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乃至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均得到了较大提高,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选送的民族工艺作品,在2010年至2013年的全国中职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连续荣获二等奖优异成绩,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七)文化引领,升华专业特色,创品牌效应。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加强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使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树立民族学校品牌,大力推进名校、名师、名教的需要;是建特色校园、开特色课程、促特色管理,鼓励学校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创建民族特色学校的需要。

2010年,广西教育厅将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定位为2010~2012年广西15所民族特色学校三年建设规划首批发展的3所民族特色学校之一。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民族文化校园建设,是以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为依托,以传统民族工艺为基础,将壮、瑶、苗、侗等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与梧州土生土长的龙母文化及粤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是专业发展的延伸,同时又促进了专业的发展。2013年4月,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与“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同时获得教育部重点专业建设和特色项目建设批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掌握技能为基本目的的中职学校在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从地方产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民族文化特色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招生面临窘境。民族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周期较长,就业面较窄。再加上人们传统观念上对民族工艺人才、民间艺人等社会阶层认可度较低,从事该行业的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受个人认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专业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生源严重不足。二是学生浅尝辄止。中职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对个人行为习惯的自律性,学习的随意性很大。而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所要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消化过程,同时需要较高的文化底蕴、较深的理解能力和悟性。多数中职生难以潜心研究,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三是专业师资匮乏。优秀的民族工艺品制作大师是支撑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由于体制问题困扰,目前政府层面还有没相关的民族工艺大师引进机制等配套制度,无法保障制作大师的各项权益,导致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师资虽有从专业院系毕业的优秀教师,但工艺制作大师级人才依然十分匮乏。中职学校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民族工艺才人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3(8)

[2]司永胜.发掘地方人文资源创编特色校本教材[eB/oL].(2011-10-06)[2013-08-20].http://wenku.baidu.com/view/124ab557ad02de80d4d84002.html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海南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3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使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非遗法本身立足于行政保护的规范。著名非遗专家乌丙安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严加防范并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为。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现有制度在适用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要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创设出新的制度来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对具体改革措施的采用,学者观点不一。并且这些争论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新制度的创建还有待时日。因此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寻找可以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以满足现实之需。为此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及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笔者试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多样,涉及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及物化空间,如此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很难不加区分统统纳入知识产权体系保护。其中物化空间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相关的工具、实物,比如需要承载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的船型屋就不适用知识产权保护,而应用物权法或其他法律保护。与特定空间地域环境密不可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黎族的多种手工技艺、民俗等,其所存在的场域黎民聚居区也不能用知识产权法保护。此外传统生活方式比如海南换花节、府城镇元宵军坡节、黎族传统婚礼、苗族传统三月三节等不包括表演内容的实质意义上的传统生活方式本身,因其有悖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而不适用知识产权法保护。

除此之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畴。包括。

1.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如琼侨歌谣、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临高渔谚、黎从六之歌。

民间音乐:如崖州民歌、儋州调声、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军歌、海南临高“哩哩妹”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临高渔歌、黎族方言长调、疍家调。

民间舞蹈:如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苗族三元舞蹈、黎族老古舞、虎舞、麒麟舞。

传统戏剧:如木偶戏、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斋戏。

民间美术:如海南椰雕、海南龙塘雕刻艺术、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花瑰技术。

杂技与竞技:如黎族传统游艺与体育竞技活动。

2.传统知识

传统手工技艺: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海南洋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技艺、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黎族絣染技艺、黎族双面绣技艺、黎族泥片贴筑制陶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工艺、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制作手工技艺、后安刀锻造手工技艺、椰胡制作技艺、黎族织锦纺染工具制作技艺、传统土法制糖工艺、黎族藤竹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

传统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海南粉、陵水酸粉。

3.传统识别性标志

传统识别性标志包括传统老字号和传统地理标志。中华传统老字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内贸部评选的中国(内地)的老牌企业。在1991年进行的评定中,全国共有1600余家老字号企业获此殊荣。2005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老字号的评审工作在延续。现在全国经过认定的有20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字号的认定无疑是对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企业经营信誉的认可,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企业也在浮浮沉沉中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以海南为例的传统老字号培育和申请认定工作都还不成熟,但其他省份的老字号的认定保护及对企业和集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给海南地区以很大的激发和借鉴,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具有浓郁历史人文风情的文化经营也将会申请以老字号的方式保护。

传统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依此判断能够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非遗种类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

1.个人

如果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出工艺品则著作权人为个人。如果只是秉承传统,没有任何创新,也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个人享有邻接权,比如传统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人。具体哪些个体享有相应的权利,需要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分解研究。

2.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民族性或区域性的特点,并且通常经过长期的流传,因此很难确定具体的创造者或保存者,这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区,世代相传、集体完成的创造或传承。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是该民族或该社区的全体居民。权利主体可以确定,但群体性权利的行使应当借助一定的中介力量。比如对于进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由申报单位代行权利。其他尚未进入名录的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委托集体组织、相关社团或者基金会等行使。

三、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适用分析

1.著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述及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其中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修改稿)就是国务院、国家版权局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最新努力。条例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主管机关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自愿登记、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需付酬以及侵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负法律责任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从著作权法的视角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判例。

2.专利权保护

《专利法》规定了申请专利必须具备的条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合法性和美观性。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狭义——未经过改良创新的传统知识的保护很难满足现代专利制度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但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了国内外出版公开、国内使用公开的在先技术认定标准。即传统知识可以通过在先技术化方式得到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应建立数据库。其操作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把传统知识文献化、数字化、网络化,建立各国专利行政和司法部门易于检索的数据库,使之成为专利法上可以消解他人发明新颖性的在先技术,使任何他人都不可能就传统知识直接获得专利授权,达到保护原住居民利益的目的。

3.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方法较之专利保护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而又没有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科技是可以采取保密的方法加以保护的。例如,椰胡制作技艺、文昌鸡烹饪技艺。该秘密的持有者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则防止秘密的泄露,不需要任何申请登记的手续、成本的支付或者其他程序上的要求。但作为保护的条件,法律要求控制该信息的人在相关情况下必须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使该信息处于保密状态,特别是当传统科技为原住群体中的少数人拥有时。但同时传统科技也有可能掌握在特定的原住民社区内部,只要未使所有人及外部人员普遍知晓,也不一定会导致秘密性的丧失。对传统科技采用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专利权保护可以同时运用,互为补充[1]。

4.商标保护和地理标志

根据我国《商标法》,可以申请商标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第一,原住民社区的工匠、艺匠、技师、商贩利用传统资源经过传统工艺加工的商品、工艺品,或者反映原住民社区特性的特别的服务,适于商业开发的,可以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比如海南的椰雕产品和竹藤编制产品可通过注册商标加以保护。第二,传统识别性标志也可以注册商标。但如果未经原住民社区许可,原住民社区以外的人不允许将原住民社区的原有标记、徽章、符号等注册[2]。

此外,笔者也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的防御保护。即依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禁止他人将有关标志注册为商标。典型案例是海南“冼太夫人”案。

“冼太夫人”商标由李茂林于2003年3月11日提出注册申请,于2004年8月28日被核准注册,注册号为第3481555号,“冼太夫人”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0类“米、面粉、麦片、咖啡、茶、糖、蜂蜜、饼干、玉米(磨过的)、酱油”等商品上,专用期限至2014年8月27日止。2005年10月12日,电白县人民政府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商标争议申请,2010年8月2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18240号裁定,裁定争议商标予以撤销。李茂林于2010年9月25日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初审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第18240号裁定。北京市一中院和高院两审判决意见统一,没有分歧和歧义。判决意见表明冼太夫人系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被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不宜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李茂林出于商业使用目的在第30类“米、面粉、酱油”等商品上注册“冼太夫人”商标,会对中华民族和文化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法院判决依据是《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商标法》第41条第1款和第43条的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定义为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如果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中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那么该文化遗产就可以通过申请地理标志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比如海南椰雕、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等。我国现行《商标法》第10条第2款中有相关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中也规定了原产地域产品的注册登记制度。

参考文献: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4

职业院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项技艺将来可能后继无人,我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机会,向更多人介绍唐三彩这门手艺。”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每年都会到各地参加各种展会,“我开的工资一涨再涨,但是也留不住人,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曾有几个年轻徒弟,也都做得很不错,可是其中几个人已经改行了。

在松花江东岸的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上,皮具曾经颇为盛行,但如今做马具、皮鞭的皮匠在镇上只有80岁高龄的刘启波一人了。“如果我不做,这门手艺就可能失传了。”刘启波的言语中透露着无奈。“6个子女,谁也不愿意接过自己的手艺,就连自己原先的两个入门弟子也在十几年前改了行,失去了联系。”

像高水旺和刘启波一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儿怎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呢?”

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强调,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而通过三部委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我们发现,这100个专业点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8所职业院校,涵盖范围比较广泛。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院校一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桑植民歌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桑植县挂牌成立了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学校组织师资、相关艺术家深入桑植民歌基地采风,与当地的民歌传承人零距离交流,吸收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把桑植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加强对桑植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加强培养桑植民歌演艺人才和高层次音乐人才,为桑植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保护、传承储备人才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衣食住行,即物质文化方式。如满族剪纸,满族萨满神鼓神偶制作,满族刺绣,满族河灯制作,满族弓箭,刀具铠甲制作等。但这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工艺品、服饰、食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这种接近产地的生产销售模式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但缺乏文化产品展示平台,难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这些文化产品,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与全省民间民俗工艺品创意中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商合作,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校园内,结合民族图书馆、民族博物馆、民族体育馆、民族风情园等“三馆一园”建设,同时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传承与创新。通过全省范围内招商,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整合,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聘请到园区,建立10个世居少数民族手工艺者工作室、民间艺人创造室等,同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开办手工艺坊,前开店后建厂,一边传承技艺一边销售,同时,店和厂还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涉及民族文化的专业一定要加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很多职业院校尤其是民族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也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意见》的出台,让全国职业院校特别是被列入示范专业点的院校感到十分振奋,院校长们摩拳擦掌,希望借此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推进职业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表示,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上,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但是,与会人员也反映,目前问题也很多,主要集中在缺少顶层设计、缺少资金投入、缺少专业标准、缺少师资等方面。

海南民族技工学校校长罗雅指出,海南民族技工学校的民族织绣、民族美术两个专业进入了首批示范点,但省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以前学校归民委管,现在归教育厅管,两个部门都没有因为这个《意见》的出台而对学校有什么新的说法。

“三部委要在更深层次携手,搞好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富有成效。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不断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对此,云南省民族中专学校校长郭子孟呼吁。

与会人员认为,《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非常到位,但缺少宣传,这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推进乏力。另外,《意见》也缺少配套的设计与规划。

经费投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经费投入方面,三部门发文要求,职业教育经费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倾斜,鼓励支持民族、农村地区学生就读民族文化相关专业。

目前,有不少职业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学校多渠道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办学经费依然捉襟见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制约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工作的推广。安徽行知学校校长于日锦认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民族传统工艺,有些能够进入产业,有些则很难进入产业,“国家必须要拿钱来保护,否则将形成历史遗憾。”与会人员呼吁,国家能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应该尽快设立民族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从示范点建设入手,推动民族文化特色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专业标准空白、师资人才缺乏,也是与会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2009年,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民族类的8个相关专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吃、穿、用、住都包括在内。但与会人员反映,目前这8个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还没出台,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学校对于应该开设哪些专业、怎样进行课程设置、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等随意性较强,考核体系更无从谈起。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5

传统文化继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欧洲的觉醒也比我们早,1998年法国为保护国家的建筑、城市和景观遗产等文化,于同年12月30日设立法国夏约高等研究中心,旨在培养具有很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设计师和管理者。2011年10月,由剑桥大学、英国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设了建筑史硕士学位,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将在课程中学到历史建筑的评估和现行的保护维修政策。剑桥大学作为西方高校的典型代表,在高校教育课程中开设了关于古代建筑文物保护与古代建筑保护技术等的相关课程,体现了世界一流高校在当代社会背景条件下,对古代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心和文化使命感,值得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借鉴。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培养状况不容乐观,有些高校功利主义的教育培养模式导致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建筑专业课程的市场导向化越来越强,使传统建筑文化学习的直接实用性弱化;高校对传统建筑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等。关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及建造技术的培养课程的开设在国内高校并不普遍,除了国内几所较大的专业类院校建筑、规划或设计院系和一些普通的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几乎没有多少高校开设诸如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及其建造工艺之类的建筑课程。所以,高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在教育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把学生看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力。

民族传统建筑的内涵

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一门独具民族特色文化、完整系统营造技艺和丰富建筑艺术形式的体系。今天,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和建造工艺依旧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珍贵价值。

1.精妙的空间布局

民族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遵循传统文化“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整体中轴线均衡对称、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位列左右对称,构成建筑群院落整齐严谨、主次分明的布局风格,最终表现出建筑“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文化内涵,以此宣告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宗教道派的庄严与礼敬。民族传统建筑平面布局的智慧在于,古人不仅把建筑的平面布局样式当作是营造建筑的基础步骤,而且还借它体现人们的精神文化。

2.独特的建筑结构

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有着自身特色鲜明的建筑结构,黄河、长江流域因植被茂密,木材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构筑住所。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我国建筑就形成了以木构架为承重体系的东方建筑结构体系,对比当代建筑结构中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营造现代建筑物,使用的营造原理与传统的建筑构架可谓异曲同工,不得不承认,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民族传统建筑所产生“木构架”建筑结构就蕴藏时代超前性及其实用科学性的宝贵建筑技术价值。

3.文化与艺术的物质载体

作为物质载体的民族传统建筑凝聚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的信息,大到空间布局,小到装饰装修皆保留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天坛祈年殿层层收缩的屋檐和圆攒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受到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使祈年殿的建筑形式营造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气势,表达了传统建筑文化映射的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深刻影响力。同时,也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表现出传统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给民族传统建筑这一建筑物质载体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和精神文化意义,将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同艺术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4.代代相传的建造工艺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发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数千年来,在无数代匠人的创新与传承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从宋代两浙工匠喻皓的著作《木经》到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从明代的《鲁班经》到清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都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传承做了阶段性、地域性或专业性的记录和总结,这些经典著作在中国传统建筑历史长河中仅是沧海一粟,但在今天,它们仍然具有建筑专业技术指导意义和历史研究性,由此可见,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及其建造工艺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5.丰富多彩的各区域建筑形式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载体形式。从传统民居建筑来看,北方大部分地区传统建筑形式为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建筑,南方多为竹木构干阑式建筑。除此之外,各地还有风格迥异、样式丰富的建筑形式,如碉楼式建筑、土楼建筑、窑洞建筑等。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丰富多样构成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显示出传统建筑艺术和传统建造工艺在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中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形成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

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及其建造工艺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引起当今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因此,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开设“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及其建造工艺”课程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沿袭传承了7000年之久,影响波及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建筑文化,是古代东方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建筑材料和社会历史文化决定了我国大量珍贵的古代建筑文物无法保存过长的时间,随着古代建筑文物的逐渐损毁和建筑匠人的“人亡艺绝”,包括古代建筑营造技艺和建筑手法在内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面临消亡的命运。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族文化进步和创新的本质,也是为了发扬几千年来积累的悠久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延续我国民族传统建筑精神的重要环节。

2.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因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趋势。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不仅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熟练掌握和操作本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扎实认识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视野,吸收并融合其他各国先进的知识、技术及文化,最终研究和探索出本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来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时代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我国高校应重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也是时展的历史趋势和本质要求。

3.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民族传统建筑是劳动人民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丰碑,但由于人们较少接受过系统的、完整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方面的教育普及,因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最终造成对民族传统建筑保护的忽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民族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导致大量建筑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损坏,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文物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传统建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再造性和历史真实性,民族传统建筑营造工艺就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的技术支持,也是流传至今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亟须提高大众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

4.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开始推行文化强国战略。对于传统建筑文化而言,中华民族必须要建立属于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建筑文化自信心,重新认识和研究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传统建造工艺的科学价值及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意义,以此来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增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的独特影响力。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6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民族传统文化概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州各族人民不仅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的疆土,还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说、民俗、民居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包含了创世、天文、地理、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爱情婚姻、等。由于××地处边境一线,自然环境特殊、交通闭塞等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形成了同内地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许多不同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各民族都没有文字(傈僳文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种外国传教为传教需要侧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历史仅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宗教和非宗教文化的渗透,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老艺人的过逝而逐步消亡。再加上外来的非教堂文化冲击,网络文化的红火,各种版本的音像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又紧靠缅甸,傈僳、独龙、景颇等民跨境而居,边民往来频繁,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地方边民吃的是进口米、穿的是西装、唱的跳的是外来歌舞、听的看的是外来的广播和电视,迫使很多地方传统文化被冷落,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现状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十大集成,并先后出版了傈僳族《创世纪》、《傈僳族民间故事》、《普米族民间舞蹈集成》、《怒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书,做了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

2.1998年—2002年开展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及命名,对全州300多名民间艺人作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材料70余份。向省里申报美术艺人8人,被命名6人;申报音乐舞蹈艺人13人,被命名9人。

3.2004年至2005年5月,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布署,对全州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249个项目列为县级保护名录(其中贡山70项、福贡42项、泸水77项、兰坪60项),229项公布州级保护名录,推荐申报了省级保护名录135项,批准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4.开展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2007—2008年由州文化馆牵头,采访了全州四县傈僳族聚居区的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其中高龄艺人2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录音1170分钟,录相1068分钟,拍摄图片1600多张,形成了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带唱词字幕),艺人小传42份,搜集傈僳族民间乐器14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为我州科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开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5.从1990年开始,我们每年在一个乡镇举办一届旨在展示和发掘当地民族文化的乡级农民业余文艺汇演,至今已在18个乡镇举办了18届。乡级农民业余文化汇演的举办,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平台,为专业文艺团队提供了一批进一步提升并搬上舞台的艺术创作素材,也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化骨干,激发了当地群众承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当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自觉意识。

6.大力组建和扶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目前,全州260个行政村和社区,共建立了168支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立足当地自编自创自演,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当地村民演出,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7.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民间艺术团的发展,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为他们创造对外展示和演出的机会。

8.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他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对此州县文化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予以积极地支持。

9.积极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的“三个一”展演、新剧节目展出演的机会,州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创作编排了诸如《峡谷神韵》、《母亲河》、《傈僳人》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参加省里的展学演和赛事,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还有如《哦得得》、《××大小调》、《傈僳欢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唱到国内国外和港台地区,傈僳、普米、那玛民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盛典”展示后被录入“中国民歌博物馆”。普米族的《跳龙》在国际旅游节中跳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傈僳的多声部合唱多次登上了部级的电影节和国际合唱的艺术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惊叹和高度评价。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各种场合的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提高了声誉。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先后到日本、泰国进行交流和演出,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几千年来,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澜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等艺术和技术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而且成为各民族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增强,随着科技手段和文化传媒的日新月异,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投入没有一定的合理比例,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二是一些干部缺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忽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逝逐渐消亡;四是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问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留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和经费,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更加严重,收购、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物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一些损害民族感情和尊严的事情;五是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六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

在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

第一,××文化产业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是市场发育层次低、消费群体小、消费能力弱。由于我州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构建起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能够承载文化产品营销的消费需求市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经营项目和经营企业,但经营规模小、营销档次低,加之人才缺乏、制作成本高、投入严重不足,没有系列化、规模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家庭作坊式的经销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难度相当大。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基础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制约,我州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几乎完全靠省里支持和补助,以至发展缓慢、依赖性强,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才难举,特别缺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于兑现;二是没有形成适应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文化部门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社会供血严重不足,产业起步艰难;三是缺乏精品艺术产品、知名文艺人才、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

三、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世界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人类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之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和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破坏和毁灭,不少濒临绝境的民间艺术品种和文化表现形态正亟待抢救和保护。

对此,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和管理办法。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我省还制定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无疑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得当、利用得好,则可造福于民;反之它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淡化直至湮灭。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紧迫感,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列,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我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采取利用民族节日、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人员、给编制、给经费,确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订地方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管理办法,依法开发保护。

(三)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和编目,详细掌握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情况,分类登录,以便于系统地开发。

(四)认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将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之一。这样既能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又使民族之瑰宝有更多的传人。

(五)加大对民族节日活动的宣传与扶持。民族节日的开展,对于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对节日的扶持,能够达到较好、较广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能挖掘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

(六)要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纳入科技进步工作这个大的范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其经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把文化与经贸、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在抓好科技进步工作时要将其纳人工作范畴,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使科技进步工作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实现良性互动。

(七)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弘扬民族精神。一是通过民族文化本身展示各民族祖先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二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创造的积极内核,因势利导、积极善用,凝聚成一种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八)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优化文化经济环境,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元投资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1.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增加财政性扶贫性无息、贴息资金投入。

2.以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吸引州内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建设。

3.鼓励民间、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

4.加强资本积累,开源节流,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州内外甚至省内外市场发展我州文化产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动漫民族特色有机融合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64-03

一动漫教学的题材应注重汲取广西的风土人情

动漫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艺术,动漫的创作离不开画技、电脑软件的辅助和支撑。同时,影响动漫创作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则是商业运作。但是,动漫是以文化传播为主的艺术形式,所以思想内涵的展现是动漫课程设置的重点。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必须能够达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才能吸引观众,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接受。一个好的动漫作者,不仅是一个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操作员,而且应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设计师,这样才能使其作品具有丰满的血肉和鲜活的生命,让观众在获得视觉审美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上的熏陶。也只有这样的动漫作品,才能够充分体现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动漫教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且要体现出动漫的文化品质,将动漫作品提升到人文教育的高度上来,使学生在动漫课程的学习与创作过程中被美的形象感染,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所以,我们在选择题材时,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动漫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在这片土地上,世居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12个民族,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习俗和文化,节庆喜事,热烈欢快;服饰衣着,漂亮精美;歌声舞姿,热情奔放;神话传说,委婉动人。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和奇异的自然环境风光相互依托,形成了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当代动漫教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从广西民族的风土人情中获取各种题材,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才能获得有自己观众群的作品。纵观国外动漫创作,凡成功者,其艺术行为无不携带着它所属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作为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我们更应该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由柳州漫画家创作的《漫画刘三姐》(如图1所示),以刘三姐的传说故事为线索,融入大量现代元素,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广西壮族传说中歌仙刘三姐在当代背景下的生活和情感故事,具有浓郁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在动漫的教学中注重汲取广西风土人情中的题材,让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图1以广西风土人情《漫画刘三姐》为题材的动漫作品

二绘画基础教学适时借鉴民间艺术中的创作技法

中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沉淀,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件民间艺术作品都传承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光辉历史。从民间的年画到现代的插画艺术,从皮影戏到现代动漫艺术,民间艺术无不和现代动漫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美术基础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环节的重要一环,由于中职学生进入动漫设计专业学习时,基本都是零美术基础,这时学生在性格、情感、审美取向方面都还停留在初步启蒙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专业道德和素质的良好时机。通过地方民间艺术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渗透,可以使新入职校的动漫专业学生加深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优良美德,培养动漫专业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培养广西民族特色动漫人才勤于动脑、提高审美趣味,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

把引进民间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今后在艺术道路上有所发展。比如,广西有12个民族,民族民间艺术百花齐放,如抛绣球、竹竿舞、山歌、壮锦等,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许多动漫作品都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大胆地运用于设计与制作上。壮锦上的方形、菱形、人字形、万字形、福字形等花式图案,反映了人们对花、鸟、虫、木的自然崇拜。衣服上表现出抽象的鸟兽、天象等,是图腾崇拜的遗风。大家熟悉的绣球、凤凰,它们组合的图案设计,隐藏着一个民族悠远的创世传说。这些具有神秘性的文化特质并传递人们对多元文化和谐相待的作品,散趣。当学生在学习构成基础时,首先应给学生欣赏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如图2所示),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渴望。然后传授给学生构成基础的基本技法,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灵活地运用各种点线面,从简单的重复构成、变异构成入手,慢慢地创作一些构成作品。运用灵活之后再从创意上做文章,围绕民族服饰图案开展一系列活动: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民族服饰的背景资料,了解民族服饰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同民族服饰图案风格。师生互相交流和探讨不同图案构成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追求。大胆地运用这些民族元素,转换为构成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动漫的设计与制作中,创造独特的广西民族特色新动漫教学。我们要把民族的艺术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创造“新职校、新动漫、新希望”的理念。

三教育理念中注重传统绘画与现代动漫技术的融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异国文化不断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意味着我国当代艺术设计的潮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国元素的融合共生。动漫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如何与我国的传统绘画相结合,是动漫专业学生培养上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如何在教育理念中关注传统绘画与现代动漫艺术的融合,在新时代的动漫教育中融合传统水墨与现代绘画技法,打造新时代的民族特色漫画则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水墨技法是中国独有的绘画手法,将其潇洒写意的神韵带到现代动漫艺术作品中,可以使动漫作品富有民族特色。而现代科技又孕育了漫画创作新途径――电脑CG技术,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及上色条件。水墨技法与电脑CG技术的绘画方式貌似相悖,其实不然,若能把两者的优点融合运用,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脑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毛笔技法较难处理的地方,如上色快、易修改、效率高,发现问题马上解决,较便利。而水墨技法层次的丰富变化,可以营造一种深远的意境,表现出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样互相配合,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如图3所示)中,就利用灵活性、人格性的水墨意象为造型,笔法的抑扬顿挫和水墨的意态情趣将小蝌蚪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而动画片《牧笛》(如图4所示)更是将水墨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水牛的浓黑与河水的浅白在水墨上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水墨在牧童的肤色上所造成的滋润效果,再也没有哪一种绘画材料可以代替。河边优美的杨柳,轻盈飞舞的燕子,都在水、墨、笔三者有机的结合下,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画面效果。优美的画面,深远的意境,流畅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将中国画中的意境有效地运用于电影中。水墨与动画的结合,使中国绘画中所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幕,具有非凡的意义。

图2民间艺术的借鉴图3作品《小蝌蚪找妈妈》

图4作品《牧笛》

因此,在职校动漫专业的教育中,我们要注重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动漫技术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新时代动漫人才。

四根据培育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中的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素描、色彩、构成为主,其教学手段其实是面向纯绘画专业的学生,选用的教材也是旧版的美术基础课本,字多图少,对于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的职校学生来说,这样的课本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造成绘画基础训练与专业教学脱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连接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问题上。纯艺术专业与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在绘画基础课的开设上,内容与课时也是有差异的,职业学校相对于大学纯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时间非常有限,常常一个专业课的课时只能达到30~40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使目前职校所开设的专业基本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成了首要任务。当学生进入职校后,觉得学习绘画基础毫无用处,跟专业和就业没有关系,甚至很多学生觉得只要会用软件绘画就可以了,手绘好不好并不重要,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轻视基础课,对基础绘画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为画而画,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绘画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所出现的问题,应对动漫艺术设计课程安排做出调整,绘画基础课应为专业课程提供基础保证,要结合专业特点,区别对待。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介于艺术与技术之间,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动漫专业发展方向,对动漫专业进行剖析,这样才能处理好绘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所教授的动漫专业是走二维方向还是走三维方向,应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来认真组织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课堂。例如:将插画创作引入素描课中,手办模型制作引入立体构成学习中,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与定位,知道自己学的每个知识都与将来的工作有关。最

后,教师在强调技巧训练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进行创作,画家和画师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画师只会依样画葫芦,没有自己的思想,而画家的作品表达的却是灵魂。

五校企联合,依托本地动漫资源培育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漫队伍

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类教育领域,“校企联合办学”是职业学校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在以前,我们一般按照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动漫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后来发现,当学生毕业以后,更多的学生更愿意留在本地的企业进行工作和实习,但学生学习的知识又与本地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造成学生毕业却不能上岗。例如柳州本地企业蓝海科技公司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水彩和水墨画功底。发现了这个问题,我校主动与蓝海科技公司联系,积极互动,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模式,并且每年邀请公司科技人员为动漫专业学生进行讲座,将三年级学生送到蓝海科技公司进行顶岗实习,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总之,我们不仅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充实学校的办学实力,而且可以依托企业的标准制定合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一旦毕业就能上岗。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培育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漫队伍是我校动漫专业发展的正确之路,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发展创新的趋势,同时也顺应动漫产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海立.浅论广西民族元素的艺术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2]胡卫华.推动中国元素在动画角色造型中应用的探析[J].大众文艺,2010(11)

[3]杜晨鹰.高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现状浅析[n].美术报,2007.7.14

[4]田存执.浅谈校企联合办学[J].职业,2009(18)

[5]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文化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其实质是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

一、幼儿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的起点之一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提出教育的功能或者说使命主要有三种:经济使命、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无论什么阶段的教育都应当担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使命。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源头,是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起点之一。北师大教授石中英曾有论述:“在过去的20世纪里,中国教育的变革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变革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经济上的强国富民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的。”“比较起来,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使命没有得到同样充分的关注。”[1]“人生百年在于幼学”,幼儿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之一,而这个阶段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可塑性更强,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有时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精神的积淀与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幼儿园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太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来开展的,基本都是在强调如何培养孩子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唯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民族日益强盛之际,我们理当要为幼儿创设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除了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外,主要需要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启发幼儿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二、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都浸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它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是其审美体现与升华,是培育国民人格精神的故乡山水,是实现教育中“以人为本”极具功效的文化营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理应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在目前职业教育在文化艺术培养方面异常弱化,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有些功利。

1.忽略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高职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甚至是专业建设者和专业教师还不能够全面、清晰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的标准上一味强调技术性而忽略了文化内涵,导致了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艺术涵养。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课程也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他人。例如,在钢琴课上强化训练练习曲,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强化训练弹奏技术能力,而忽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同时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疲于应付练量的练习曲,而没有时间认真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舞蹈课堂也走入了误区,追求基本功技术训练,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大部分学生是高中毕业后才接触艺术熏陶,缺乏必要的舞蹈基础,在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教育水平及能力时,过分看重作品排练的难度水平,而忽略了舞蹈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成分。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而忽略和轻视了祖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以至于作为未来的准幼儿教师竟然对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闻所未闻。同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学生更是孤陋寡闻。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喜欢国画精于国画的越来越少,酷爱书法精于书法的更是寥寥无几。舞蹈方面,不少学生以“拉丁舞”、“踢踏舞”、“爵士舞”、“肚皮舞”等洋舞为时髦,认为民族民间舞土气。戏剧方面,作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这一博大精深、极具民族特色的美妙的戏剧艺术,几乎还没有纳入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视野,学生对戏曲的知识与兴趣都很贫乏。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四大名旦,更不用说什么关汉卿、汤显祖、元杂剧、明清戏曲了。另外,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很少有人通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对唐诗、宋词、元曲缺乏起码的知识与修养。由于培养出的幼儿教师本身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素养,要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艺术的教育,就相当困难了。

2.服务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不足。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在艺术设施、教育环境、教学氛围、授课时间、课堂媒体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这些方面的条件较原来虽有所改观,但满足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还是比较匮乏。比如开展民乐弹奏的古筝数量不够、二胡数量不够;适合戏曲舞蹈表演的实训服装没有、雕刻艺术的设备、饮食文化的设备、专业音响设备、多功能展厅等都还亟待解决。由于专业发展及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还有待补充和加强。根据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专职教师应占据艺术教育专业的50%,但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2]。许多高职院校负责艺术教学的教师,不仅素质较低,而且数量普遍不足。能招聘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大都是一些教学条件、师资条件、薪资条件比较优厚的院校。但是,这些院校担任艺术教育的教师虽然艺术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却涉猎甚少。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承担教育启蒙使命的专业,纳入“国家控制”专业的范畴,学生除了要习得一定的艺术技能,但更多地要求能传承文化艺术内涵,这些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缺乏没有足够的了解,不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致教师无法针对院校特点、学生状况安排教学。另外,在一些经济条件较落后的院校,不仅文化艺术教师的数量不够,而且自身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更有甚者一些艺术课教师身兼数职,把教学作为副业。还有一些学校聘请的行业艺术教师,缺乏必需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策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责任,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的有效途径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给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一席之地,开设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戏曲舞蹈欣赏、书法绘画、雕刻基础、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天人合一、和谐包容,如仁爱诚信、礼义廉耻等,自觉抵制中外腐朽文化的影响。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内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使学生不但能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还能够提升综合的艺术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为社会推送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设备需求。

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同时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熟悉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启发学生创造艺术价值的教学能力。在审美教育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作品和学习技巧,还能够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时,要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内涵、创作背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渗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舞蹈《赛龙舟》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教学时,教师应更深入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端午节的来历,赛龙舟的习俗活动,南北习俗文化为何存在差异,等等,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如美术手工制作《京剧脸谱》,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含义、脸谱的分类、脸谱描绘着色方式、脸谱色彩含义等,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学会美工技能,更能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艺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端正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而优秀的艺术教师更是这一作用的有力推手。按照课程开设的不同要求,对教学实训场地教学设备的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若想谋求长远发展,就应努力完善相关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设施,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提供配套的实训场地、实训材料、课堂多媒体设施,满足艺术教育的科技化、现代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开辟校外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幼儿园,共同研发传承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习就业基地。

参考文献: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养模式民族音乐表演

[作者简介]莫晓文(1967-),女,广西南丹人,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教学。(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21-02

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是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应运而生的。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都肩负着重要的保护、抢救、利用及传承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使之能承担起对民族音乐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的大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各高等艺术院校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现状

高等艺术院校虽然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些年也为繁荣我国的音乐文化艺术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也看到,我们音乐的教学一直是以欧洲古典音乐体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样也以欧洲古典音乐教育体系的评判标准评判教学成果。欧洲古典音乐教学体系虽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其价值,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存在很多弊端。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了解、不喜欢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更不会欣赏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更别提在这之上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学生们只是教条地学习了别人的技能、技巧和一些表面上的知识,却把自己最应该学的、最应该掌握的放弃了。因此,当国家发展到开始进入强国之列时,我们却不能在自己民族的音乐领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以声乐教学为例,教学中所依靠和应用的发声技能技巧及最后的评判标准都是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和样本,呼吸、共鸣、位置的强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西洋美声唱法的技能要求,我们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京剧、昆曲中经典的唱腔特点、行腔韵味,使得整个声乐领域充斥着洋腔洋调,听到的都是别人的曲调、别人的语言、别人的行腔,即使是听到我们的曲目,那也是很大程度上变了味的,已经失去原有风格特色的唱法,从而形成了全国上下一致的评判标准:没有共鸣的声音不是好声音,没有统一的歌唱位置就不叫唱得好。使声乐教学走进了一个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圈。再就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忽视了本民族艺术文化的存在,整个欣赏、评价、舆论的导向都偏离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我们的评价标准也处于极不健康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失败。面对这样的现状,政府部门及艺术工作者也意识到并开始予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公布就是在向全社会宣布了对民族文化重视的这一重要信息,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及高等艺术院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及新的思考。

二、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探索一个适合在高等艺术院校培养“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模式,这一做法在全国上下的艺术院校已经铺开。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侗族大歌”进课堂;新疆艺术学院的“木卡姆”进课堂;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呼麦”“长调”进课堂以及近两年来广西艺术学院直接成立的民族艺术系,为挖掘整理原生民歌设置专门的系部,把挖掘、整理、传承广西原生民歌作为主要培养目标等做法,这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而设立。这些院校都在尝试转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在制订培养方案时打破其原有的固定不变的框架重新调整,不再墨守成规;培养方案突出和强调本土艺术内容及特色课程的进入;把挖掘、整理民族艺术中的“原生”部分,使那些濒临灭绝、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整理、传承放入教学内容。尤其广西艺术学院在把“原生民歌”作为声乐教学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大胆地改变其原有以西洋唱法为评判标准的审美习惯,以当地的审美习惯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学生们通过学习,逐步建立以本土的审美习惯作为艺术评判标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这一大胆的尝试,得到专家们的肯定,希望通过这一尝试,探索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有科学理论价值的适合在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推广的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建立的前提。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方案就特别强调其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有民族音乐表演相关知识技能,并具备较强的本土民族音乐表演、传承及文化解读能力,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另外,其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各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文化馆(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文化产业及旅游服务等行业,从事民族音乐表演、教学、研究及保护工作。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教学环节必须围绕着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教学。

2.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开设特色课程。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本土民族音乐表演、传承及文化解读能力。课程设置的合理构建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首先,在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上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和安排,把某些在以往都是出现在选修课环节的课程重新定义;合理开设像民族语音、本土艺术、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歌排练、民歌演唱等特色课程。在专业必修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环节更多地考虑民族课程内容的介入。其次,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努力重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请民歌手张天恩、朱仲禄等教唱陕北、山西民歌和青海花儿,上海音乐学院请京韵大鼓艺人王秀卿传授曲艺唱法,请民间艺人丁喜才教榆林小曲的场面。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民族音乐,形成民间与院校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挖掘、整理失传的民间艺术才能不再停留在口头上,高等艺术院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了解民族音乐的优秀的民族音乐表演人才。

3.根据培养目标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凸显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是教学的正常调整,但其基本上是在原有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所做的一些微调。我们现在所提的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主要是指在培养目标改变的前提下,把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考核形式、评分标准等一系列具体的做法、要求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动。首先,应在教学大纲中调整原有的以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的做法。如声乐教学课程,民族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应更多地考虑以中国歌曲作为主要的教学曲目;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原生民歌的关注,应考虑把原生民歌作为教学内容,使其进入课堂;在基础训练中更注重发挥嗓子原有的特质,遵循中国民歌演唱的发声规律,不要过多地、刻意地改变其原有的风格唱腔;西洋唱法可以学,但要强调这不是歌唱的唯一方法,演唱中国民歌并不是时时需要西洋唱法中的“共鸣”,不能为了追求技能的提高而太多地改变中国民歌中原有的风格、韵味,这就是当下中国的声乐界出现的“千人一声”的主要原因。我国风格各异的各族民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魅力的唱腔、风格,把握这种歌唱中的唱腔、神韵是民族音乐表演人才最应该具备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声乐演唱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对于一些涉及民族内容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其考核的形式与评分的标准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动。重新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判学生学习的成果,如在演唱中是注重技能、技巧训练还是注重歌曲的情绪、风格完整表达?评分标准的切入点和习惯还是应仔细斟酌。因此,结合实际,建立一个符合我们培养目标,能正确引导学生审美取向的,合理、科学的评分标准,是教学大纲编写的重要之处。

4.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内容。适当改变遵循多年的教学时间安排,把集中授课、阶段授课、讲座、社会实践等授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交叉进行。为突出特色课程教学,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走出去”就是某些特色课程可以走上田间地头,让学生走向民间,走向社会亲身感受民间音乐的精髓,向民间艺人学习;“请进来”,聘请社会上有名望的专家进课堂讲学;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示范;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时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注重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写是培养模式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前面提过因为音乐表演专业长期以来都是以西洋古典音乐体系作为教学内容,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基本上是“拿来”的做法。而这些年来,虽然我国的音乐工作者也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努力,先后编写了大量的音乐学科教材,但因这些教材基本上是以原有教材也就是西洋古典音乐体系教材为蓝本,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并没有太多创新,基本遵循原有的教学理念。而特色课程,尤其是涉及“本土”或“原生”的特色课程,一直以来很少有这方面整理,更别提规范的教学教材。我们的很多民间艺术靠的是“口传心授”“口口相传”。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信息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已走到濒临灭绝或失传的境地。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成立之初,其民族音乐表演专业在订教材时就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找遍书库、书目,找不到一本集中了广西本土原生民歌的书作为教学教材,最后只好把现有采风搜集来的曲目、一些老艺术家自己的私藏、还有早期的一些音乐杂志等稍作整理暂时代替原生民歌课程教材。在高等艺术院校里培养民族音乐表演人才不能再像民间那般也采用“口口相传”,我们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注重把从民间收集、整理的材料,结合培养目标需要以及教学、学习特点认真编写特色课程的教材,规范的教学教材是完善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前提保障。

五、结语

探究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将肩负着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同时也承担着对民族音乐文化挖掘、整理、传承的重要使命。学生们通过在校几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不仅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更对民族音乐文化拥有更强的解读能力和自觉的保护意识,因此其在引导人们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更具优势。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要求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歌演唱原封不动地“代代相传”是不现实的。这就更需要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在抢救、保护、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创造适应时展的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篇10

关键词:传统刺绣艺术;当代价值;探究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98-2

刺绣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刺绣不仅彰显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同的地域文化打造了不同的刺绣风格,创造出了不同的刺绣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彰显着华夏文明的光辉。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大国,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刺绣风格。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手工业文明逐渐被抛掷一边,刺绣的传统艺术文化已经被人们淡忘,开始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现达的科学技术正在向传统的手工文明发出挑战,如何有效保护中国传统刺绣文化遗产,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发扬,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传统刺绣的发展现状

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其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也曾在历史舞台上广受欢迎和推崇,吸引了无数国外友人的目光。然而,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更,现代科技与经济形式的发展都使得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生存问题。传统刺绣中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侵袭,更使得传统刺绣文化走向岌岌可危的边缘。传统民族文化能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未知数,当前刺绣品已经偏离了传统,传统刺绣工艺发展逐渐走向落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技术代替了手工技术,传统的刺绣手工艺正在逐渐减少。现代人缺少手工刺绣的耐力与学习兴趣,而且现代年轻人更多受到各种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吸引了大部分青年群体,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工艺则被搁置在一旁。现代人不是忙于生活,就是奔波于工作,更是无暇顾及传统刺绣艺术的魅力,使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不断减少,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令人担忧。

机器织绣代替了手工刺绣。传统刺绣都是手工完成的,然而,手工工艺具有复杂繁琐、费时费力等特点,它需要人有足够的耐心,随着绣花机器的诞生,机器刺绣代替了手工刺绣。虽然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力的解放,但是其中的传统文化性艺术却逐渐衰竭,例如:打籽绣、盘金绣、抽丝工艺等等,都无法深入利用,机器刺绣使得刺绣的艺术传统慢慢变淡。

二、延续性与创新性

传统刺绣艺术要想顺利存活下来,能够被广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就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以便同时代的发展相融合。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刺绣手工品一方面要在实际功能与审美艺术方面发展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功能与价值,要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同时也要使其内在的文化风韵与精神内涵得以彰显和传承,这样才能展现民族特色,增加文化创意的经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一)注重培养人才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传统刺绣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人才力量是关键。现阶段,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专门致力于传统刺绣研究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甚至已经出现了视刺绣研究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无功之作的想法。因此,着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兴趣、掌握纯熟技能的专业刺绣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元行业、多种职业可供选择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高实用、高收入的职业,使得刺绣这一行业人才门可罗雀。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行业领导者可以结合时展特征,转向对刺绣设计人才的培养,如苏州镇湖政府与我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把民间刺绣大师引进学校成立工作室与学院的专业老师结合教学,目的是培养喜爱刺绣艺术的年轻人在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基础上,通过思维模式的转换训练,掌握设计原理与创新的综合能力。在保留本民族刺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例如:机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精神、掌握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刺绣人才。现代刺绣人才不仅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观念,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才智评判能力与审美能力,善于运用创新工艺打造出刺绣新工艺、新方案,以此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刺绣工艺品。这样才能实现传统刺绣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促进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以便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

(二)加强工艺创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大发展的社会,各种材料和技术持续更新、不断发展,对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海外文化以多元艺术形式的入侵,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试着将传统刺绣艺术同现代文化艺术联系起来,在维护与继承传统刺绣文化的基础上来不断地改革创新,打造出一条既能够彰显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又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刺绣艺术。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漫漫的刺绣艺术历史长河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我们要善于精读、钻研这些传统文化,经过头脑深加工再结合新兴文化观念创造性地打造出新的刺绣艺术形式,不断为我国的传统刺绣艺术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防止出现古董复制、盲目照搬或拿来主义等问题。善于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优化调整传统刺绣工艺,最主要的是要确保刺绣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方面凸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赋予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借鉴外来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任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都要同传统工艺相互融合,达到协调融合、锦上添花的效果。创新工艺的引入就是要不断革除那些不符合时代文化主流的工艺形式。刺绣工作者要结合自身生活环境以及大的社会发展来革新刺绣创作,使刺绣工艺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发展,不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打造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刺绣工艺。

例如:当代刺绣艺人在刺绣手工创造时,选用传统的刺绣工艺,例如:乱针、掺针、交叉针等。在打造栩栩如生图画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图画内容来添加一些现代技术,例如:立体动感声控技术,摇动变色技术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目光。

三、创新探索与实践

在新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形势下,要想使传统刺绣艺术得到长远、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对刺绣行为主体,也就是刺绣工作者的培养,要本着创新的原则,培养具有文化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新型刺绣人才,针对当前传统刺绣艺术岌岌可危的问题,必须加大传统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维持传统刺绣主体的持续供应,才能确保刺绣艺术的长远发展。

(一)发挥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力量。政府应该成为刺绣人才培养的领导者与服务者。政府要针对传统刺绣人才短缺的现状,制定、实施多种制度、措施来提高刺绣人才待遇,加大对刺绣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社保、就业、职称等多种途径来为刺绣人才提供发展与展示的空间,不断调动他们从事传统刺绣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刺绣能力,以此来解决刺绣市场人才供应问题。

(二)大力培养本土刺绣人才。为了确保刺绣传统艺术得到持续传承与发展,要加大本土化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本土刺绣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刺绣业余爱好,将刺绣纳入手工制作课程体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例如通过Flas、动漫等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刺绣。创建本土刺绣培训基地,为刺绣人才与刺绣工艺品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一个专业化的、现实的培训场所,使得传统刺绣以一种艺术专业的形式得到永久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灵活、巧妙地借鉴艺术学院艺术形式,例如:素描、色彩、美术培训等专业来优化、完善本土刺绣,使本土刺绣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加熠熠生辉,吸引大众的目光,形成一种寓传统艺术于现代文化的刺绣艺术形式,实现刺绣文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刺绣文化艺术节,增进各地本土刺绣文化的交流,增进不同地域刺绣群体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通过欣赏形形的刺绣作品,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达到刺绣文化的融合、交流、发展。或者在艺术节中开设刺绣比赛项目,通过才艺的比拼,使更多的刺绣艺人提升自身刺绣技能。如在苏州镇湖政府每年举办的刺绣艺术节和银针杯刺绣艺术大赛中,虽然能看到刺绣艺术的新人,但作品仍然缺乏很好的创新。

更要注意大规模引进专业的刺绣人才,要促进刺绣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与刺绣相关的创意经济形式,例如:绘画与现代艺术等等,使这些创意产业为刺绣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总结

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要不断深入挖掘刺绣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要善于结合现代化技术进行发展、创新,使刺绣艺术不断适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获得经久不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5.

[2]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77.

[3]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16.

[4]杨坚平.潮州民间工艺美术潮绣抽纱卷[m].广东:汕头出版社,2004.

[5]潘鲁生.中国丁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