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十篇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十篇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2:52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1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2

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也进行过一定的法律教育,但是由于在大学以前阶段,学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因此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一般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宪法、刑法和民法的相关内容,基本不涉及劳动法的任何内容,所以大学生在大学以前阶段的劳动法制意识是一个空白。虽然大学阶段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对于劳动法的内容只在教材的第六章(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用很少的篇幅谈及了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和处理劳动纠纷的途径。就教材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少,而且只是介绍了劳动法一些基本原则,只论述了很少的表面内容,学生很难系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内容。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10年做了修订,但没有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因此还是很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目的。所以无论从大学生以前的法制教育和大学期间的法制教育,都缺失劳动法制教育。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法律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知道有劳动法,但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知道的很少,如签订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在合同履行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根本一无所知,表现了劳动法律意识的缺乏。在法律实践中涉及大学新毕业学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主要表现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多条款对自己不利,而毕业生根本没有通过补充条款加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知道如何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对劳动仲裁程序几乎一无所知,造成了自己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从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维权水平来看,各类高校都应开展劳动法律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后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兼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关键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其主要内容应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二)、(三)为主要内容,重点是《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因为《劳动合同法》基本包括了劳动法的内容,且是最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为了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

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介绍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力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哪些情形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学生知道提供劳动在什么时候学会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说明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伤害时如何保护自己权益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雇佣合同、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的注意事项和个人权益保护问题。

2.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介绍设计劳动合同订立的所有内容,使学生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以后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劳动关系双方的知情权、不得收取抵押金及扣押证件、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及约定内容、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无效与撤消问题。这一部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结合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讲述,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要辅助案例加以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以后能够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为以后发生劳动争议埋下隐患。

3.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在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内容中,主要介绍用人单位全面合法履行劳动合同、加班工资支付、非法强迫劳动、同工同酬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等问题。在这一部分要重点强调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关于加班证据的保留应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三)的要求,对于劳动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应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再有同工同酬在实际劳动争议纠纷中如何解决的问题等。

4.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后涉及到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问题,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告知义务、合同终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和经济补偿等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强调关于经济补偿的问题,特别强调劳动者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避免劳动权益受到损害。

5.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属于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程序,这一部分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样重要,在该部分中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向学生讲明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技巧,同时要强调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避免因为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向学生介绍仲裁过程中如何主张权利和举证质证问题。

(三)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安排

对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针对教材的不足,任课教师可以拓展劳动法律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该课程中不可能深入讲解。第二,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因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就要开始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已经开始为就业做准备了,所以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急需劳动法律的知识。

(四)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人文教育,应有针对性采用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专题讲座法。就是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某一方面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座,以便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对劳动法律知识有结构性的理解。对于劳动法律知识可以分解为多个专题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劳动法律有系统结构性的理解和掌握。

2.法条释义法。就是对劳动法律中的具体法条进行分析讲解,因为一般大学生都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对劳动法律中的法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有的劳动法条也确实存在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劳动法律中的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法条加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法条的意义,并学会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法条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3.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案例也使学生能够得到启示,懂得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劳动争议如何处理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本人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4.热点问题讨论法。就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普遍性和疑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我国劳动立法的时间还很短,劳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应作为法制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并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加以贯彻落实,部分院校目前已开展了一些劳动法律教育,但还不完善。在如何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

第一,在未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的修改时应增加劳动法的内容并作为一项基本法律置于教材的第八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了解了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深入学习劳动法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兼职现象,通过劳动法律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在兼职时的合法劳动权益。

第二,各类高等学校充分重视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如前所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是必要的,因此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应看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将劳动法律教育纳入到学生法制教育中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以保障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顺利开展。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劳动;创新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了学生教育是一个“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并举的过程。劳动和创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亲自体验与验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是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意。[1-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从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中心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实行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等进行量化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考核: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各阶段,根据具体实践教学特点设置考核节点,如实验、实习包括预习成果、过程记录和总结报告等,毕业论文、CDio项目包括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报告)评阅、答辩等,各阶段成果考核均将创新性作为重点。在考核组织上,实行指导教师自评、互评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评价综合加权,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对学生劳动热情和劳动纪律养成形成了有效激励。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试论课改提高劳技教学质量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动员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党心,鼓舞了民心。在最近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殷切期望,并对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深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

五、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技能训练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蒋志峰.从人脑功能发展看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1999,3.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7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www.133229.com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8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地位的流动,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可以是收入、政治权力、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等,其中,收入和职业类型最能体现社会地位,因此是衡量社会地位的最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的获得与教育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教育对个人收入增长有着直接效应,且教育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就业途径的选择来实现的。[1]还有调查显示,在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中,受教育程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高等教育对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获得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解释,相应地产生了三种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是影响工资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水平与工资收入成正相关。而现代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途径,受教育层次越高,教育质量越好,个人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多,收入水平就越高。这是因为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创造更大的劳动贡献和经济价值,从而使劳动者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且教育能够增强劳动者的配置能力,即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这一能力有助于劳动者将包括劳动、资金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配置或最优配置,显然,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样能产生丰厚的经济回报。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相比,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存量更多,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更强,创造的劳动价值更高,各种资源的市场配置更合理高效,因此,将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地位,从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可见,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在于,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从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筛选假设理论认为,雇主(即企事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求职者时面临着不完全信息或不确定性,雇主并不清楚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因此招聘是一种不确定的投资,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雇主需要借助一定信号或标识对求职者的能力进行衡量,以准确识别、“筛选”出最合适的求职者,而教育是一种帮助雇主有效鉴定求职者能力的重要信号。原因在于,一方面个人能力与其教育成本成反比,在教育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力较高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较低者只能获得较低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教育体系内的各级升学考试本身就是对能力的一种检测,只有能力较高者才能通过各种升学考试,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因此,受教育程度是一种有效反映能力的信号,进而成为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筛选求职者的依据。由于筛选假设理论非常强调教育文凭对于求职的重要性,所以也被称作“文凭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其高等教育文凭是反映他们较高能力的有效信号,在众多求职者中优先被雇主招聘录用,更易成功就业。不仅如此,大学毕业生在竞争较高工作职位或高收入就业机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显示能力的信号,同样有利于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雇主“筛选”聘用,从而跻身于更高的社会阶层。可见,从筛选假设理论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功能的作用机制在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较高能力的信号,使受高等教育者(大学毕业生)更易被雇主“筛选”、雇用,顺利就业以及获得更高的收入或职位,从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而是分割为两个分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构成,这一市场上的工作具有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高等特征;与之相反,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小企业、个体户构成,这一市场中的工作具有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环境差、工资低等特征。显然,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地位明显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但是这两种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劳动者在这两者之间缺乏流动性。而教育程度是决定个人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一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因此需要学历较高的劳动者;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对技能要求较低,劳动者只需要接受较低水平的教育即可胜任,因此,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往往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此,相对于未受高等教育者而言,受高等教育者(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更有可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职业地位,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这一过程也就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以上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侧重于高等教育对劳动者在“工作选择”(即“工作起点”)阶段的收入和职业类型的影响,而人力资本侧重于高等教育对劳动者“工作过程”阶段的收入和职位的影响,都认为高等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因此三种理论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为什么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日趋弱化?这表明,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并不是无条件的,而要受一些因素的制约。换言之,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他因素或条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性、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平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与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性对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高等教育机会在社会各阶层间平等分配,才能保障社会中下阶层(弱势阶层)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反之,如果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一方面,社会中上阶层(优势阶层)子女享有更高比例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而中下阶层子女拥有较少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另一方面,社会中上阶层子女拥有更高比例的高质量大学入学机会,进入重点高校或热门专业学习,而社会低层子女拥有的高质量大学入学机会比例偏低。这意味着,与社会中上阶层相比,社会中下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少,尤其是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更低,从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看,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处于劣势,更可能被雇主淘汰,或者更可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而难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难以获得高收入的工作和职位;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因此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较低,工作以后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地位较低。总之,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将导致社会中低阶层丧失高等教育这个促进其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或“武器”,以至于继续“滞留”于中低阶层,换言之即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大量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在阶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等现象,且呈现扩大趋势。有学者对全国50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以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划分的十大社会阶层为分类准则,“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和专业技术人员”这四个社会较高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分别为3.83、2.57、5.81、2.62,约为平均数1的2-6倍,①其在部属重点高校中的辈出率为2.71-5.34,约为平均数1的3-5倍;而“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这四个社会较低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0.50、0.78、0.62、0.11,低于平均数1,且在部属重点高校中的辈出率为0.30-0.71,也低于平均数。[3]还有学者利用1991年、2001年和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入户数据,比较研究19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校扩招以后,家庭阶层背景与子女所接受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性随时间增强了,弱势阶层子女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更加困难了。对职业阶层(国家管理者和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农业劳动者)进行同样的研究,结果类似。[4]由此可见,扩招以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倾向于经济背景好和社会地位高的阶层。总之,无论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还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这样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各阶层子女中都存在不均等的现象,社会中低阶层子女拥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显著少于社会中上阶层子女,尤其相对于高等教育精英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阶层拥有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更少。总之,由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性是影响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重要因素,而我国阶层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日益严重,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与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由于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而收入和职业只有在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以后才能获得,因此,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流动的实现涉及到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两方面。换言之,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大学毕业生(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上,收入作为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是决定收入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劳动者收入将减少;若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则劳动者收入将增加。同理,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如果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其收入水平将增加,有利于提升其社会地位;反之,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将降低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这是因为,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一般是指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意味着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大学毕业生要么沦为失业者,要么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委屈就业”,从事对教育和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典型的“教育过度”现象或“高能低就”现象)或者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典型的“教育不匹配”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闲置浪费。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显著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供不应求将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相反,供过于求对于许多中低阶层大学毕业生而言,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仍然没有改变命运,难以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换言之,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将削弱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见,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对于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与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是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增长比较缓慢,[5]导致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日益从“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直接体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数据显示,1996-2010年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从83.9万增加到630万,就业率从93.7%下降到72.2%,未就业人数却从5.3万增加到175.1万(见表1)。我国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日益朝着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和相对收入也逐年下降。表2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大学毕业生月起薪与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从1.73下降为0.71,大学毕业生相对收入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这表明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提高大学毕业生收入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总之,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3.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公平与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合理的社会流动要求社会流动符合自致性原则,自致性原则意味着影响社会流动的决定因素应当是个人通过自己后天努力而获得的素质、知识、技能、成就等,应当排除或缩小个人的社会先赋条件(如出身门第、家庭关系、继承的财富等)对流动的影响。[6]可见,符合自致性原则的社会流动,非常强调人力资本因素对于社会流动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利于激励社会底层子女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向上流动。自致性原则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就是大学生就业公平。大学生就业公平是指大学生就业竞争规则的公平和竞争过程的公正,表现为在没有任何外力影响和干扰、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大学生以个体能力素质的高低进行的就业竞争。[7]可见,大学生就业公平突出了人力资本对就业竞争过程和结果的重要作用,这符合合理社会流动所要求的自致性原则,也有利于社会底层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向上流动。换言之,大学生就业公平有利于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反之,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是指种种非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不公平的用人制度等)对于社会流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弱化了高等教育在大学生求职竞争中的筛选功能,并且往往不利于社会底层大学生,使得人力资本在社会底层大学生就业竞争中“失灵”,导致低层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更有可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更少、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更低。换言之,他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变得渺茫,可见,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严重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表现是:首先,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尤其是对于获得质量较高的国有部门的就业机会而言,大学生仅凭个人的人力资本并不能实现,必须匹配相应的社会资本的力量,社会资本对于人力资本具有互补关系,[8]其本质是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排挤和替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拼爹现象”就是一种生动写照。其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招聘的规则和程序不公平。许多招聘单位(尤其是国有部门、垄断部门)设置各种不合理规则和门槛,招聘程序不规范、透明,类似“招行门”招聘事件等“内部招聘”、“萝卜招聘”导致社会上“垄二代”“、官二代”现象层出不穷,潜规则盛行,严重地悖逆了就业机会公平原则。[9]最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壁垒、经济壁垒和文化壁垒等阶层壁垒,[10]限制了低阶层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一种就业不公平。显然,与优势阶层大学生相比,弱势阶层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等方面处于劣势,导致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低。例如,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中,来自行政管理人员、各类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社会优势阶层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高于平均水平,而弱势阶层家庭者则低于平均水平。且大学毕业生家庭社会阶层越高,其起薪呈现越高的状态,其中来自行政管理人员家庭者的起薪比来自农民家庭者高400多元。[11]社会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受就业竞争形势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就业竞争越激烈,社会资本运作的空间就越大,[12]这意味着社会就业竞争越激烈,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就更强。换言之,大学生就业的不公平程度就更严重。显然,与高等教育精英阶段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缺乏社会资本的社会中低阶层大学毕业生来说,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就业不公平。因此,他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变得更加艰难,换言之,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将日趋弱化。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平性是影响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重要因素,与高等教育精英阶段相比,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象更加严重,这也是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重要原因。

三、消除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的对策

第一,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保证社会中低阶层子女享有平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对此,一方面应提高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配置的均衡程度,在当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国家应当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等配置政策的制定上适度向落后地区倾斜,使社会中低阶层子女也能享受到公平的基础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应在高等教育环节实现阶层公平,在高考内容设置上,避免“城市化倾向”,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与阶层学生所接触知识的差异性。在高考招生的名额分配上,对社会中低阶层子女给予照顾,如开辟绿色通道、降分录取等,以保证更多优秀的社会中低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的成本控制上,通过严格的成本核算、科学合理的收费比例设计和教育收费听证等手段来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同时,在高校资助体系建设上,加大对社会中低阶层子女教育成本的补偿力度,以减小过高的教育成本对其入学机会的制约作用。

第二,坚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提高。首先,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统计和预测,从宏观上对大学毕业生供求的情况和趋势进行把握。其次,高校应在保持高等教育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要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设计更加科学的培养体系,营造良好治学氛围,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质量提升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实际需求,适应社会的长远发展。最后,应在国家、地区和高校三个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对各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及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高校专业的设置,调控各专业供应量,减少因专业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本文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分析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部分人对体育教师常用的说法,也许当时的体育教师就是这般情形,我们不去考究,冈为80年代以前中国的体育还未兴盛,民生水平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人曾想把体育教师上课的课时打八折,也就是说,1节体育课等于其他文化课的0.8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体育教师等于0.8个其他文化课老师?可见,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是有不少模糊的认识,就连个别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没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还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而已,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有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4.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大的教学效应。因为从体育教师劳动作用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活泼乐观等优良品质,也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