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7:52

传统文化内涵篇1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经典道德故事重现课堂。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和谐的家庭作为其重要后盾。在当代社会,由于离婚率的提升,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数量也逐渐增加,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加上文化基础薄弱,因而对于传统文化他们并没有太多认识。因此,通过一些经典的且能够反应伦理道德的故事,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引导,能激发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并且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思想建树。

2.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可以说涵盖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些也非常深奥难懂。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应该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同时,通过大量的学习活动,例如知识竞赛、辩论、演讲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与他们和谐共处。与此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自省”,不仅可以察觉并改正自身的不足,还能够吸收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在实践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及良好的道德情操

1.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便于理解的细节教育。就好像国家是一个大的整体,在对学生教育时,告诉学生,爱国首先要爱家,在爱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升华情感,将小爱划为大爱。同时把热爱人民细化为热爱同学,在与身边的人相处时,亲和友善,最终做到热心帮助每一个人。再者,把热爱大自然细化为爱卫生,只有在平时生活中,从自己出发,严格律己,不乱丢垃圾,保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才能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一步一步对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而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培养学生诚实、谦逊、宽容的生活态度,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2.在社会活动中实践传统文化。在国外,道德教育往往是通过多渠道进行的。除了课堂讲学,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甚至是校外活动来支撑其道德教育。而在中国,我们的教学形式往往过于单一,缺乏的正是这类形式新颖的课外教学模式。因此,应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多组织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其管理、服务、活动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渗透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三、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古往今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老师所施加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同时,学生们正处于思想的成长阶段,此时模仿能力也非常强,因而老师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严格要求,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在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规范。从而培育出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四、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篇2

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品传统文化意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初中生树立榜样,带领初中生共同品味传统文化的意蕴,增强初中生的综合实力。

比如讲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培养初中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材料。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给初中生播放孔子讲学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初中生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配合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我还会与学生进行双边互动,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而且诸如“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之类的名言更是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初中生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品味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挖掘语文教材,发挥传统文化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只注重培养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人文性”的指导。

比如讲初中语文《范进中举》时,我不断地进行课型调整和创新,以创设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首先我让初中生通读全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带领初中生感受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从而让初中生理解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败坏社会风气的现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将读书的乐趣传递给学生,不要学习范进,他读书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读书,在他那里已经变味了。在新时期,虽然科举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种毒害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时时以范进为鉴,更好地审视自我。

三、联系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习俗,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传统节日,更好地向初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观念,从而使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比如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去回顾经历过哪些端午节的习俗。这时初中生都比较积极,有的说端午节要吃粽子,有的说端午节要赛龙舟,还有的说端午节要选艾叶等。然后让初中生上网去查找资料,搜寻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哪些人物与端午节有关等。这时初中生会说与端午节有关的屈原,伍子胥。接下来我会让初中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关于他们的生平事迹,并最终每个小组由一人进行总结发言。我还会带领小学生观看端午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初中生查询资料、分组探究、实践体验,让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也在节日的气氛中优化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组织拓展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要想向初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语文拓展活动,丰富初中生的文化生活,让初中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锻炼初中生的文化品位。同时,还要鼓励初中生多阅读一些文言文或者古诗词等,如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感受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掌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

传统文化内涵篇3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文化内涵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溯源;沿承与发掘;发展对策

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文化的重要性已经上升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文化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经济才有地位,有文化才有品位,有传承才有发展。在城市大发展的今天,有远见卓识的城市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城市人文价值的恢复上来,实施以文化论输赢的长远发展战略。

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港城,塑造和构建城市文化的品牌形象,提升连云港城市的整体层次,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连云港市传统文化的溯源、现存及其价值。

放眼历史长河中的古连云港地区,上古时期农业部落东夷族曾在这里发祥,与山东、河南、苏北等地的徐夷、淮夷等部落较早开发了东方文明,秦代朐县的建立成为秦汉时期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繁荣之肇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一直是东海、赣榆、灌云、沭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州、郡政权所在地,素以东海名郡著称,“将军崖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伊尹结庐、孔子望海、秦皇东巡、徐福东渡,还有陶渊明、李白、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等文人高士、诗家骚客留下的印迹使古连云港绚丽多彩,楚霸王麾下大将钟离昧家乡,安汉将军糜竺故里,抗金名将胡松年桑梓,还有单公选、张朝瑞、王鸣鹤、沈云沛、武同举等历史风云人物生于斯、长于斯,更是使连云港市熠熠生辉,连云港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典型的海、古、神、幽的文化景观,留下了浩繁的文化遗存。

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也是非常广泛的,最能表现的是大量古文物的现存。全市建国以来先后发掘、清理、考证、鉴定的遗址、城址、窖藏、墓葬、园林、民居、石刻、石雕、碑刻450多处,我市现存国家文物单位5处,省级文物单位20处,市级47处。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量的最有特色的是古遗址、建筑、碑刻的现存。著名的是东海马陵山大贤庄、东海山左口爪墩、锦屏山桃花涧旧石器遗址、大伊山、二涧、朝阳、赣榆下庙墩、大村、九龙口、焦庄新石器遗址;古城址有赣榆盐仓城、赣榆土城、龙苴城、曲阳城、孔望山城、海州古城、古凤凰城、田横港、大雾崖城等;有大伊山原始石棺墓、周、春秋、战国、汉、五代、宋、元、明等墓葬、墓群多处;建筑有庵、庙、寺、观、塔、井、桥二十余处。地面文物现存中,还有众多的雕像石刻,主要有: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六神台佛教造像、刘志州船刻等,书刻作品著名的有孙家山汉朝萧望之钓鱼台下的隋朝开国元勋王谟题刻(石刻已毁,拓本存于博物馆)、大村飞泉下的唐朝郁林观东崖碑记、孔望山龙洞石刻、白虎山、石棚山石刻。另外云台山上30余处700多个封土石室的来历用途至今还是个谜。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不仅在古文物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海州佛道儒三教渊源、海州童子戏、海州民俗、海州方言等。

现存的连云港传统文化是艺术的、高档次的、充实着非常丰富的中华古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财富,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艺术,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重要的价值。现存连云港传统文化是连云港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分析的基本材料,从现存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大量实物和史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东夷少昊先民的兴衰发展;齐鲁楚吴越文化在此地的交融;近现代连云港人的信仰、风俗、风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迁;研究明清时期的徽商盐商在此地的停留,可以从一个侧面考察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更重要的,盐商所留下的踪迹,还为我们探索清乾嘉学派徽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以及本地文化的大发展大飞跃提供了研究基石;从现存民居村落和传世家谱、族谱中,可以分析出古连云港当时强固的封建宗法制度;从现存的古塔、寺庙道观中,我们也可以分析释家和道家在此的兴衰和对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其中所在地位等。

二、连云港市传统文化内涵沿承与发掘的现状与不足。

多年来,我们连云港市对连云港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都是非常重视的,在传承连云港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对照其他一些先进城市在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来看,仍有不足。

1、文化资源利用尚浅,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连云港传统文化牌可以擦的更亮!其实连云港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节目目前都还散落在各处,没有形成连线,显得“散”。近年来,连云港市对历史文化的整理是全面的,但开发利用的有效性还不够。“打东夷牌、唱盐河歌、建山水城”的旋律奏了好久,古东夷文化这个祖先留给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基础始终没有得到利用和展示。穿越而过的古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反映我市人文底蕴的集中之地,是一块尚未被我们精心雕琢的宝玉。海州古城、凤凰古城、老板铺、古盐圩、新浦老后街等,都体现了连云港民俗民风的文化节点散落各处而无法展示。

2、文物古迹保护面临危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光看历史上曾经有什么,还要看现在保留什么?保护和利用得怎样?目前。岌岌可危的海州古城、凤凰古城、新浦老后街以及云台山系石碑刻的建设性保护还没有完全列入议事日程,文化资源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或干脆夷为平地的悲剧时有发生,被誉为“淮盐美韵”的传统海州五大宫调,近况同样堪忧,发展经费成了最大难题,后备力量也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3、连云港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挖掘不深,传承面临断层危机,乡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仍属于一个操作层面上的命题。从历史看,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除了纵向的继承外,还有横向的开拓、交流,这也是我们的弱项。

三、挖掘连云港市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具体对策。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文明港城新形象,是全市上下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我们要以对历史、对子孙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把连云港的魅力凸现出来。一要做好保护整合文章,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关系;二要做好融合渗透文章,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塑造连云港市的个性和特色。三要做好传承文章,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精华的挖掘,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重视文化老人,让文化老人发挥余热。

连云港市有一批六七十岁的文化老人,他们在社科领域都有建树,特别是在地方乡土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研究,都是后人所难以企及的,一旦这批老人故去,我们的乡土文化将处于断层的尴尬局面。他们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他们对于发掘、抢救连云港特色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积极性很高,近年也辑集出版了不少乡土文化资料,他们一方面想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同时还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知识分子对社会隐约的责任感。彭云彭老曾经编辑出版《海州文献丛书》,影印海州古文献,为连云港的文化事业做了件大好事,花果山风景管理处组织云台十老耗时四载编纂《花果山志》。我们还应该将海州文化、海州考古、海州地名、海州戏剧、海州方言、海州童谣、海州宗教、海州本草、海州民俗、海州传说、海州名人、海州名胜、海州掌故、海州诗咏、海州菜肴等结集出版,既可以向世界、向国人介绍连云港、宣传连云港,也可以对我们连云港的传统文化作一次大盘点,大整理。政府方面应该爱惜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的文化整理工作给予人力和财力的帮助,他们本身就是港城的重要文化财富。

2、抢救乡土建筑,让乡土建筑更加厚重。

通俗地讲,乡土建筑就是一个地方地域、土生土长的传统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住宅、书院、商店,甚至一座桥、一条路。乡土建筑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不同文明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凝结的物质载体,见证和体现了地方风格多样的面貌和特点,凝聚了人类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沉淀了世代相传的文明资源和信息。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浪潮下,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箱体建筑正在消失,若发展下去,着实可怕。我们连云港市的乡土建筑也在以极快的速度、极大的规模被愚昧而专横地破坏着。新坝七十二井七十庙,海州护城河、老城墙、城隍庙,新浦天后宫已经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要及时抢救和妥善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首先,我们亟需对我市当前尚存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认定和分类,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保存有关资料,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其次,要禁止那些违背保护原则的商业和旅游开发,避免这类开发对于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文化价值所造成的破坏。第三,花大力气做好现有文物单位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如蒋宅的整体保护、海州古街道的保护、南城古城墙的保护、城区几个风景山的统筹规划和修建等。

3、拯救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重现辉煌。

古连云港历史悠久,人文鼎盛,从秦开始单独设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相当丰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许多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却渐渐流失。近年来,我市开始组织五大宫调的抢救工作,到海州、板铺找到老艺人,凭借他们的记忆,对台词、音乐、动作、化妆等进行组织和加工,终于让五大宫调重新与观众见面,从而也拉开了我市“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抢救保护工程”的序幕,对传统民俗文化、民间戏曲演唱艺术、民间工艺等进行抢救保护,我们或许无力留住这些曾经组成我们这个城市文明的血与肉,但在它行将消逝之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记录下来,以至文明的基因链不至再次断裂或缺失。

4、发展乡土教育,让乡土文化永远传承。

传统文化内涵篇5

一、灯会的历史与德阳灯会文化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之节。汉代时,元宵节燃灯的目的是宗教功能,祭祀太一神。此后历代燃灯的习俗被保存下来,民间也出现了赏灯和其他一系列民俗活动。至此,元宵节装扮彩灯的习俗基本形成,农历正月期间,全国各地均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宋、明两代尤为繁盛。德阳灯会作为川西地区一项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第一届始办于1995年,每年正月在德阳市旌阳区四川文化玄珠湖畔举行,至2002年共举办了八届。因企业改制,2003-2011年停办,于2012年全面恢复。2001年的冰灯夺人眼球,让很少感受到冰雪天气的德阳人惊喜。2012年第九届德阳灯会以德阳重装、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为主线,展现了德阳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和德阳人民不屈不饶的精神风貌。

二、德阳灯会的民俗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的民俗性

德阳灯会在传统灯会的传承中创新,彩灯的题材内容,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名著、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民众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强大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标志,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1996年,德阳灯会展示了一条长68米、会“游动”的玄珠龙,名登吉尼斯世界记录。历年灯会中还有十二生肖形象的彩灯,如《羊仔大拜年》《十二生肖划龙舟》《三羊贺岁》等。德阳灯会还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白蛇传”“荷花仙子”“孔雀迎春”;民间谐音表意的“莲莲有鱼”“吉象如意”“三羊开泰”;历史故事《三国鼎立》《李冰治水》;民间工艺《绵竹年画》。另有塑造福临人间的先贤神圣,如弥勒佛、财神、十八罗汉等。

(二)审美元素的民俗性

中国人喜爱红色,红色在中国有着象征意义,代表喜庆,不仅能让寒冷的冬季在视觉上有了颜色,还预示着“鸿运当头”的好兆头。德阳灯会的主色调是红色,辅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色彩鲜艳、美观、喜庆,诸色交相辉映,缤纷璀璨,变幻莫测。德阳灯会以制作精细、装饰美观著称。如第十二届德阳灯会(2015年)在近3000米的观灯线路上,呈现了90组各类题材的灯组,58组气氛灯,把彩灯工艺的“形、色、声、光、动、参与”等特征融入建筑景观和自然景物中,所有灯组以玄珠湖为中心环绕布展,形成灯、山、水、建筑交相辉映的立体效果,整个玄珠湖畔呈现立体布展,观游相宜的互动式格局。灯会中有一类特有的灯组是特材灯组,它是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彩灯品种。高达24米的《八仙道福》和近20米高的《太上老君炼丹炉》灯组就是特材灯组,这两组灯分别是用30余万只药瓶和6.8万多个乒乓球制作而成。

(三)游玩活动的民俗性

德阳灯会将美食、娱乐、表演融为一体,设置有特色美食街、民俗表演大舞台、民间艺术展示区。舞龙狮、踩高跷、跳秧歌等民俗表演使民众找到情感的宣泄口,体验了流传至今的表演形式。绵竹木版年画、德阳潮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民众喜爱。绘制的传承人借助这个平台,给游客介绍其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成都著名景点锦里汇聚的大部分民间艺术传承人也来到德阳灯会·大庙会现场,现场展示吹糖人、剪纸画、皮影戏等绝活,为灯会活动增色不少。

三、德阳灯会在节庆文化心理上的功能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民俗活动是彩灯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彩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了民间风俗的各种事物、现象。彩灯艺术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与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它很自然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强烈地体现着民族性和地域性。德阳灯会属于岁时节日民俗,逛灯会,为每一个人的情感宣泄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场所。在节俗活动中,每一个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全民动员的热闹情境使参与其中的人尽情娱乐。第十二届德阳灯会(2015年)由德阳市玄珠湖文化娱乐有限责任公司与创建了全国四大著名庙会品牌之一的“成都大庙会”的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将全新的庙会元素首次融入德阳灯会,改变了过去只能夜晚游玩灯会的形式,延展至全天。活动内容丰富,包含了演艺、美食、民俗、灯会、万名师生书画展及爱心捐助书画义卖等项目。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美味诱人的各地美食、妙趣横生的非遗民俗展示、美轮美奂的炫目灯组,一系列精彩元素组合,带给游客非同寻常的快乐体验。以“三星神韵”“一门三孝”“德阳潮扇”“绵竹民间年画坊”为代表的灯组展示了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展示出德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方明珠”“卓越二重”“辉煌东电”灯组彰显了德阳作为重装基地的“大工业”之美;以德阳特产为主题的大型灯组,展示出德阳各类名特优产品,体现了德阳物产丰富,也彰显出人民的幸福生活。

四、德阳灯会体现的民俗文化

德阳灯会的花灯造型,基本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象征四时、五方、六合,其上装饰则多象征寓意。花灯的题材内容和造型装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彩灯艺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和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紧密相联。一盏盏彩灯承载了民众的祈祷。由此,灯会成为民俗活动中既有广大艺术魅力又有高度文化价值和社会功效的一项内容。比如,在灯会中观灯、猜灯谜、走百病等就是花灯文化中十分突出且广受欢迎的一项文娱活动,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民众一边赏灯,一边猜谜,热闹又喜庆。

五、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篇6

关键词:;革命文化;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D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34-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从溯本求源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是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脱离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另起炉灶,而是要继承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开革命文化传统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一、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内涵

概括地说,广义的以来的革命文化应当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为核心。狭义的以来的革命文化就是专指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依靠和团结中国人民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凝聚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总和。

1.以来的革命文化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群众创造了以来的革命文化,而不是其它的阶级、阶层或者政党、团体等组织。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利益的具有强烈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文化。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国共产党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广泛地吸取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多种斗争形式,不断充实到革命文化之中。人民群众是革命文化的主体之一。革命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和战斗号角,凝聚着革命者的精神追求,指引着革命者的革命行动,塑造了革命者的理想追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以来的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文化

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把代表着时展方向的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并把它和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革命道路,在同各种思想流派的论战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而被广泛接受,崭新的革命文化应运而生。革命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离开了这个基础则不成为革命文化。同时,革命文化并不排斥其它外来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对苏联的文化和苏联的经验就实行了大量地吸收的做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尽可能地予以效仿。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采取了“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1]的继承与批判态度,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益部分,并能够为其所用。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吸取优秀中外文化精华,使以来的革命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主流思想文化,也使革命文化传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其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凝聚了革命队伍,巩固了革命阵营,引导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3.以来的革命文化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

一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这是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前,无论是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理想、民族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思想,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思想都没能改变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状况。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以来的革命文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运而生的,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革命文化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最科学最先进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将继续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今天说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应当学习党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二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革命文化的最高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革命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革命文化认为,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及其全体党员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也是革命文化的最高理想境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革命文化强调,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在革命洪流中经受锻炼,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这种理想信念成为行动的指南;共产党员只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昂的革命热情,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工作,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把自己的一生同共产主义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产主义理想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者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并为之奋不顾身、流血牺牲,用他们的行动乃至生命践行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承诺。

三是崇高的革命精神风范,包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一系列革命精神,这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分别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以来革命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曾经将其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指出:“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这些革命精神,并在这些革命精神激励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了帝国主义者、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精神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特别是他们那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英雄气概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缅怀,是今天激励我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是高尚的革命道德情操即共产主义道德修养,这是革命文化传统的基本要求。以来的革命文化对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目标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具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密切联系群众,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发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爱祖国主义原则,把祖国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革命文化要求共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的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4]这些革命道德规范保持了革命队伍的纯洁性,使革命队伍呈现出清新的与旧军队的不同面貌,树立了共产党的良好形象,对于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革命道德也是我们今天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重要内容。

除此而外,以来的革命文化还以多种文化载体形式存在,比如,激昂的革命艺术形式,包括各种激励人们投身革命斗争的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焕然一新的社会风尚,包括经过革命风暴洗礼后的社会面貌的巨变;朝气蓬勃的革命文化队伍,包括革命时代造就的革命文化人才;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见证革命文化存在的革命历史遗址、旧址、文物等物质遗存;一系列革命制度规范,包括革命组织制度、活动方式等。

二、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特征

1.彻底的革命性

主要表现为“革命”贯穿着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始终。从产生过程看,以来的革命文化是因“革命”而产生的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危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爱国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目标,“革命”成为社会的热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创造的革命文化,是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指出:“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5]革命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革命”改变中国社会。

从内容看,以来的革命文化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为革命做着思想准备,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6]以来的革命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革命的发动做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以来的革命文化反对的是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7]以来的革命文化同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做了殊死决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革命文化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所倡导的革命精神等待,在革命斗争中更加深入人心,为革命者增强了信心和勇气,对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从作用上看,以来的革命文化对革命事业的胜利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革命文化在革命斗争中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可阻挡的革命文化洪流,成为革命时代社会主流思想,是人民群众革命的精神支柱。在这个主流思想支配下,革命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指出的方向、发出的号召都能够做到积极响应,这是革命文化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这个政治优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2.坚定的阶级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具有强烈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首先,这种革命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和愿望。革命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8]在以来革命文化发生和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把握着革命文化的领导权,指引着革命文化发展的方向,陈独秀、、、恽代英等一批党的理论家创作了大量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追求,规定着革命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任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其次,这种革命文化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说过:“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9]革命文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等。

同时,这种革命文化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并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国共产党把“为什么人的问题”看做“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革命文化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0]从实践上看,革命文化在其发展中以其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化作了巨大的革命力量。

3.广泛的群众性

以来革命文化的群众性特征首先表现为人民群众是革命文化的主体即创造者之一。指出:“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11]革命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革命愿望,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也就不可能产生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创造了革命文化,人民群众是革命文化的源泉。

革命文化的群众性也表现为人民群众一旦接受了革命文化,就会运用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12]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思想,它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民族化的表述,使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革命文化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阶级觉悟的提高,激发了群众投身革命的极大热情。从革命根据地的打土豪、分田地,到解放区人民的参军、支前,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接受了革命文化洗礼后踊跃参加革命的壮举,表现了革命文化“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3]的重要性。

4.鲜明的时代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是在时展中创造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文化。20世纪初是思想潮流激荡、社会变迁的革命时代,革命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在那个时代,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将其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寻救国图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道路,开展了轰轰烈烈新民主主义革命,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革命文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展示了它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精神风貌。可以说,革命文化承载着那个时代共产党人和无数的革命者对真理的追求,记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业绩,打下了革命年代的深刻时代印记。

以来的革命文化引领了革命时代的思想主流。以来的革命文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的,在其形成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接踵而来,马克思主义经过同各种思想流派的较量后,被人们所接受。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的革命文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革命文化一次又次地战胜了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反攻,牢固地坚守着时代主流思想阵地。正是由于革命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人们去学习它、接受它、坚信它,并在它的指引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

参考文献:

[1][4][5][6][7][8][9][11][12][1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660,698,708,695,698,697,708,708,708.

[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传统文化内涵篇7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婚姻习俗蕴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为:婚姻依礼而行;婚姻重礼轻爱;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婚姻体现着等级差别和阶级限制

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台的基本制度和形式。婚姻习俗是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反映一定婚姻意识的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而且从微观上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心理发展态势。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婚姻依礼而行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叉把婚礼看作礼义之本”、“人伦之始”。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只有正婚姻夫妇秩序,才能正其它社会秩序,才有社会的礼治。所以礼出于婚,婚出于礼,男女结合必须依礼而行聘娶,达到“序人伦”、“别夫妇”的目的。“伏羲制嫁娶”始向礼婚发展,至周代礼婚已日臻成熟,细分为“六礼”。

中国古代的婚姻礼制,以“义”而起,以“仪”而明,包括“义”与“仪”两部分。“婚义”是指婚姻的实质表现,即男女结合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如周代的同姓不婚,南北朝的士庶不婚,唐宋的良贱不婚,也是当时社会的基本婚姻规范。“婚仪”是指婚姻的形式要件,即结婚的礼仪形式和程序,这就是从周代开始实行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婚义”与“婚仪”结合,是社会对男女婚姻认定的基本根据,其中的礼仪程序尤为人们所重视。“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没有婚礼的结合将遭到世人的指责,甚至被世人贬为“私诱”或“”,其夫妻关系也不为社会所承认。

按照陈顾远先生的观点,中国的婚姻不属于宗教婚.也不属于法律婚.实为另一种形式婚——礼仪婚。陈先生认为世界上关于婚姻立法的观点有事实婚主义和形式婚主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持形式婚主义。形式婚从社会承认的角度讲,由宗教认可的称为宗教婚,由国家法律认可的称为法律婚。西方婚礼形式是以宗教婚为起始的。中世纪基督教的力量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婚姻关系受宗教法律所支配,结婚必须在教堂举行婚礼,婚礼由神父主持,二人或三人证婚,新郎新娘要在神父面前公开表示婚姻意愿,得到神父的祝福,婚姻才得以成立。法律婚是从法国大革命后开始的。1791年法国颁布革命宪法,宣布“婚姻不过是民事契约”,认为宗教不应过问婚姻.从此以后,绝大多数国家叉开始实行法律婚。陈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自有礼制后,非当于礼者不视为婚姻”。婚姻讲究礼仪程序.实行的是礼仪婚。在历史上,虽然也对婚姻作了法律规定,但法的作用是以律辅礼,不依礼而行,便以法刑之。我国从周代开始,男女之交出于礼者.必人于刑.自秦汉以来,都是依赖法律达到“明刑弼教”,制裁反礼而行者,“法”不过是推动礼的工具.礼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是立法的基本依据。我国古代对婚姻的法律规定远远迟于礼,是以刑辅礼,法在刑后。法律对婚姻的作用是逐渐加强的,最后才成为礼法并行,但仍然是法在礼之下,法是礼的延伸。婚姻仍然是礼婚,正如明代王稀在《七出议》中所说:“礼与法非二物也.礼者防之于未然,律者禁之于已然,皆缘人情而为制,礼之所不许,即律之所不容,出于礼而人于律也”。直到民国时才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婚。

就是到了现在,虽然封建社会制度被消除,法律成为调节婚姻关系的主要手段,但传统习俗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在我国民间生活中,老百姓对婚姻的缔结只认风俗习惯,而并不诉诸于法律。尽管在我国只有结婚登记才是唯一的合法的手续、登记结婚而不举行婚礼,并不影响男女双方夫妻关系的建立.但事实上领了有法律意义的结婚证而未举行婚礼的男女,通常仍不被周围的人视为夫妻。

二婚姻重礼轻爱

传统社会,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大事,男女的缩台不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关系到男子所属的大家庭,乃至家旅的大事,成婚不仅是为个人黑妻,更是句父母娶媳,为宗族娶妇。因而六礼完成,婚姻过程并未结束,还有成妇之礼,即翌日拜见姑舅,奉水奉饭,“三月而庙见”,祭拜祖庙以告祖先。所谓“妇者于舅姑,和于家人,而后当于夫”。

透过中国人的传统婚姻习俗,不难发现,传统婚姻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及宗族。婚姻是家族行为,只要婚姻台乎礼仪,是经过明媒正娶的,那么婚姻就是合理合法的。至于两人“爱”还是“不爱”那倒是无所谓的,个人的意愿和意志须服从于家族利益。因而即使夫妻情深,只要公婆不容,就要出妻离异。而夫妻相恶,但公婆认为媳妇“善事我”,则不能离异.必须“子行夫妇礼”没身不衰。夫妻感情在婚姻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男女结合不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幸福和感情的满足。“广家族、繁子孙”.传宗接代才是男女相交的主题.所谓“非为色也,为后也”而且在道学家看来.婚姻中其他附加的感情越是淡漠.下一代品种越是纯正,越是精致越近于“人。为了肯定婚姻中的“伦理性”,不惜将婚姻中“”因素降至到零点,“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地住在一块儿罢了。

中国人这种重子嗣的思维定势,在婚姻习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婚礼仪式中有许多内容都是祝福新婚夫妻多子多孙的。如新娘上轿前,在花轿内外遍撇谷豆,到达夫家以后,新娘下轿,亦照撇,这种撒谷豆的风俗的寓意就是祝新婚夫妇多子多福新娘人洞房时,用食物和钱币撒向床上,称为“撒帐”.所用食物一般为石榴、粟子、红枣、长生果等,石榴多子,枣子谐“早子”,“粟子”谐“立子”,是取早生贵子之义。人们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妻子不能承担这一使命,那么丈夫可以堂而皇之地纳妾,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休妻”。夫妻关系是要服从亲子关系的,女人在家庭中充当的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女人如此卑微的地位.使得夫妻之阃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感情,正如恩格斯所言:“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妻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传统婚姻重礼轻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婚姻的缔结上,只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谈个人意愿。《礼记·坊记》中记载了孔子的论述:“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别也。”孟子也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周人皆贱之0-[7j周代国家还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职官,这就是“地官媒氏”。《周礼》中说:媒氏,掌万民之判。~判”就是“半”的意思,媒氏主台其半,让男女台起来成为夫妇。但媒氏在“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时,也可对“奔者不禁”,可见当时“媒氏”对婚姻的干预还是比较宽松的。但到了唐代,“媒妁之言”写入了法律条文中,《唐律·户婚》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宋、元明、清的法律也同样对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作了基本相同的规定.并说明对于违律娶嫁的,也处罚媒人.媒人在婚姻缔结上具有道德与法律的双重作用。在宗法礼制发展到极致时,“媒妁”成为阻碍男女自由恋爱,制造不幸婚姻的一种手段。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种重礼轻爱的婚姻习俗,使爱情的追求始终不能融人道德评价的尺度,也阻挠了爱情价值观的发育。一方面它抵抗不住以“礼”为规范的传统价值观的挤压和围剿;另一方面,它也无力肯定与保护与之相应的婚姻行为。以至于爱情意念只能向虚幻的世界转移,人们要追求的理想中的婚姻和倾慕的意中人,也只有在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得到满足。因而南朝的乐府民歌,唐代的传奇,到宏篇巨著的明清小说,虽然保持了歌颂爱情的传统,但其创作路数发生了重心的变化,即从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如元代末期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就是以浪漫主义手法讴歌爱情的佳作。延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现实社会所有实现不了的理想婚姻与爱情.只有到了鬼狐世界才能实现。这本质上反映了“礼”的价值观对爱情的围剿,也是对非人道的礼教统治的控诉。

三婚姻中渗透买卖关系

传统的礼仪婚是聘娶婚,它是以男方父母交付女方父母一定数量的聘礼、聘金为成婚的必要条件。“聘则为妻”、“无币不相见”成为不可动摇的婚姻原则。尽管中国婚姻的“六礼”在历史上曾有过变化,但纳征这一环节是没有去掉的,而且越来越得到强化。聘娶婚中收受聘礼这一方式,就使它掺人了许多买卖婚的因素,而如果把经济价值作为婚姻的唯一目的,那么聘娶婚将最终成为变相的买卖婚。聘礼多少,往往成为嫁女的身价,因而婚礼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之风由此产生。

聘礼,又称聘财、聘金、财礼、彩礼。按六礼规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各个程序中,男方家都要向女方家送礼,除了纳征外,其余五礼都以雁为贽,这一礼物有象征意义。但是雁只是联姻过程的仪礼用物而已,人们最讲究的是纳征.只有纳征的礼物最重要,是正式的聘金、聘财,此礼一成.男女双方都不能轻易悔婚,否则不仅舆论不容,而且要受到法律处分。“诸许嫁女,已报婚书或有私约,或俱受聘财而辄悔志,杖六十,婚如约。”无论有无婚书或私约.只要受了聘财,婚姻关系就受到法律保护,聘礼是婚姻的核心和重要条件。汉代时婚姻重财的风气日盛,东汉时议曹史展允,非常勤奋,但家境贫寒,年近知命还未婚配,最后他的长吏李固向僚属募得聘金二三万钱,才了结其婚姻。唐代索要财物更多,唐《通典》引太极元年唐绍上表说:“士庶亲迎之礼,……邀其酒食设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伴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愈万计;遂须障车礼贶过于聘财,歌舞喧哗.殊非助感。”元代郑介夫论日:“婚姻聘财.今之嫁女者重要钱财,与估卖牲口无异。”这种婚姻“直求资财”,“以财论嫁”的拜金之风在明清两代更是甚嚣尘上。因而明末清初朱伯卢在其颇有影响的治家格言中,把“嫁女择婿,毋索重聘,娶妇求淑女,勿计厚奁”作为家政要训。

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的婚俗文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婚姻生活。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彩礼的价值不断上涨。在福建清流县,1981年的彩礼总额平均为2341元,1984年为3312元,1985年上涨为4126元。而且越是落后的不发达地区,越是索要高额彩礼,其名目之繁多,让人瞳目结舌。什么见面礼、上门礼、进门礼、婚日礼、过门礼、开箱礼等等,巨额的彩礼,成为青年农民不堪重负的包袱,怎么也甩不掉。

婚姻中的彩礼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父权制和专偶制随着私有财产的份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结婚便更加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这种现象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但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尤其是年轻女性要树立自立意识,敢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健康的婚姻新风尚。

四婚姻体现出等级差别和阶级限制

我国古代实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等级和阶级的区分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像婚姻这样重大的事情,其仪式的等级限制也是相当严格的。

在奴隶社会,“六礼”是“士”以上各等级的贵族和平民实行的婚姻仪式.而农业奴隶、庶人尚处于家长制家庭下的对偶婚的残余状态,他们当然无权举行婚姻仪式。

随着封建制和个体婚制的形成与确立,礼逐步下到庶人。但是封建农奴制下的部曲、佃客、“士家”的士以及奴婢都居于贱民阶层,不是庶人,因而这些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是不能采用婚姻仪式的。他们实行的是等级内婚,即“当色为婚”,“当色相养”,“婚姻绝于士簿,名籍异于编氓”。_li_贱民的女子绝对不能嫁给良民以上等级的男子为妻,“士”的女儿只能配给士。奴婢等贱民如私自嫁与良民为妻,要处以法律制裁,夫妻处以离婚。唐代以前的礼书上对婚姻仪式的规定只下到庶人,未曾提到贱民。

唐代中晚期以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了削弱,城镇商品经济也有所发展,于是庶人,平民阶层逐步兴起,这些新人要求打破等级森严的门阀、家世的限制,出现了“礼下庶人”的需求和变动。庶人、平民也可以广泛采用“六礼”,而且这些新人对“六礼”实行了简化。明代品官仍备六扎,而民问婚娶仍依《朱子家礼》只行“四礼”,并且民间纳彩、纳币、请期之仪有媒,无宾词,亦与品官不同“。这一方面在民问简化了婚姻仪式,但另一方面却用法令形式肯定了庶民和品官在婚礼仪式上的不同。使“六礼”和“四礼”成为品官和庶民的身份标准,仍然是封建等级制的一种延伸和强化。

就是在实行“六礼”的这些人中,婚礼所使用的礼金、礼物、服饰的数量、车舆、仪仗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宋书·礼志》说:“汉高后制,聘后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夫人金五十斤,马四匹。”可见聘皇后与夫人的聘礼有很大差别,这种由地位导致的聘礼的差异,在各个朝代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了。《通典》、《唐书》、《清通礼》等典籍对此作了记载。元代直接以钱数来加以区别:“一品二品,五百贯;三品,四百贯;四品五品,三百贯;六品七品,二百贯;/k品九品,一百二十贯,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百十贯,下户二十贯。”清代的规定也相当细致:“一品至四品,币表里各八两、容饰合八事、食品十器。五品至七品,币表里各六两、容饰合六事、食品八器。八九品及有顶戴者,币表里各四两,容饰合四事、食品六器。庶人绌绢四两、容饰四事、食品四器。”

与此相应,婚礼上新人的服饰也有限制。举行婚礼的男子依据其本人或父亲的官位穿着一定的礼服,新娘的服饰也适用同样的原则,官吏娶妇用命妇之礼,其服以丈夫的官品为准,庶人娶妻则不能着命妇礼服。清代庶民女子出嫁时皆不允许用冠帔补服。而且连亲迎用的车舆、仪仗也有规定,不能随便使用。对违规僭越者有严格的惩罚条款。人们的婚姻行为都被封建等级制牢牢地束缚了。但由于婚礼是涉及全社会家家户户的喜事,因此平时的禁令虽严。但婚礼中如僭用,官吏对此也特加通融。当然生活贫寒的老百姓是不可能讲排场的,乘花轿、骑马这就是他们婚礼中的盛举了。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婚礼除了表示对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的承认与祝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显示家庭社会地位,加强社会联系。因而中国人的婚礼很强调礼仪,很讲究门第等级。

中国婚姻习俗在近代以前大体是在上述框架内演化,虽然因汉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婚姻习俗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总体上不外乎这些方面,其文化内涵是一致的。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震荡,尤其是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文化开始逐步深人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婚俗也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如父母主婚权下移,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主张婚姻自主,井开始出现“新式婚礼”,即穿西装、宣读证书、交换饰约、行鞠躬礼、奏乐。

传统文化内涵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

[1] [2] [3] 

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传统文化内涵篇9

关键词:羌族民居建筑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0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绵阳地区的北川等地。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1]。可见羌人建碉房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经历数千年风吹雨打、地震灾害,它们中仍然有一部分碉房象英勇的战士屹立在杂谷脑河谷,象一部无字天书向人们诉说着羌族古老的历史文化。2008年的5・12地震以后,羌区老碉房总体上受损轻于近些年新建的碉房,发生垮塌的大多数为后来新建的碉房。可见,羌族传统石碉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千百年来,羌族人民为了适应自然生存环境,就地取材,建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深入挖掘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新时期有效传承和保护羌族民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将深入探析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走入属于羌民的灵性世界和精神生活,感受他们古老而厚重的宗教文化。

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长期而普遍的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历史一样古老,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宗教意识也未曾衰退,它仍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和人类的生存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2]。羌族人对宗教的表述,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以民居朝向、建筑材料、石敢当、火塘、神龛、中心柱、罩楼等为重要的表达符号。

1自然崇拜

1.1民居朝向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朝向是有讲究的,他们会选择独特的方式来反映羌人的信仰。从精神层面讲,羌寨会朝向神的地方,根据羌人的风水观,认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方向应该是“门对槽、坟对包。”“槽”是指山间的空隙,“包”是指寨子旁的山顶或山梁子。住宅和村寨选择的朝向一定要躲开山的遮蔽,透过山间,可以遥望远处连绵的雪山。千百年来,羌人早已习惯与大自然亲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也成为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坚持的基本建筑原则之一。因此,这种民居朝向正体现了羌族人对雪山、白石、蓝天、白云等自然物之神朝朝暮暮的崇拜,这种朝向使羌人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之神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1.2建筑材料

羌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选用羌区随处可见的片石、木材和粘土。它们都来源于自然,并融于自然,整个墙体使用片石砌成,远远望去只见山寨、土地和山脉难以分辨,就如同从泥土里长出来一样,整个民居和大自然浑然一体、气势磅礴。房屋内门、围栏、地板、独木梯、中心柱等均为木质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理县桃坪羌寨,不管是上千年的古老民居还是建成十来年的新民居均是就地取材,至今还普遍使用木片式门锁。这无不体现了羌人以自然为大的哲学理念。两千多年以来,羌人用着完全来源于自然的建筑材料,没有给自然带来现代的工业污染。这种主体建筑材料采用片石、木材和粘土的做法,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最生态、最环保的建筑。形成了羌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羌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使羌人在用这些石头、木头、土的时候都有着很深的崇敬之情和虔诚的态度,表现了羌人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感情,体现了他们浓厚的自然崇拜思想,表达了羌人千年来对石头神、土神等自然物之神和树神等植物之神无限的崇敬之情。也是羌人以自然为大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

1.3火塘

火塘是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在凝聚中心,一般设在堂屋正中间,是用石头或砖块砌成的烧火用的四方形的矮台,火塘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取暖,甚至是羌族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火塘里有火种,长久保存不熄灭,又称“万年火”,最早的火塘是由三块白石垒成的,主人每次喝酒都会先敬这些白石,现为铁制的三脚架代替。由于火在羌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形成了对火神这种自然力之神的崇拜习俗,火塘就是火神的象征,是羌族自然崇拜的符号,也是羌人生活和神灵存在的空间。由于羌人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故产生了一系列的禁忌:禁止踩踏火塘,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禁止向火塘里吐唾沫,禁止在火塘边吵架等。体现了火塘在羌族传统建筑中神圣的地位以及羌人对火的崇拜和敬畏心理。

1.4罩楼

羌族传统建筑的屋顶在靠山的一侧通常有一间两米左右进深的小房间,称为“罩楼”,方向大都是坐南朝北,三面用石墙砌成的,南面敞开,用来储藏和半户外活动。在罩楼顶正中和两侧安放白石,楼顶正中的白石被看作是天神的象征,被供于塔子上,白石旁插松枝。白石也是火的贮存地,是羌人对火及火母体的崇拜,松枝是自然生命蓬勃盎然的象征,因此,羌人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燃松枝祭天,羌族的释比在祭祀时还要说:人如白石而永久,如茂树而大发。可见,罩楼是羌族民居建筑的最高层面,是羌族神灵聚居界和各类祭祀的集中点,是羌人精神与信仰表达的凝聚点,可谓是羌族宗教文化的神殿。羌人对白石、树等自然物之神的崇拜和信仰,通过罩楼这种建筑符号向世人展露无疑。根据羌族的历史,罩楼存在的理由离不开精神的寄托,羌人把精神的寄托寄予神灵,祈求神灵能庇护自己的家园,保佑自己的家人平安吉祥,保证族人以后的日子风调雨顺。在灾后重建的今天,羌人为了感谢党和政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除了在罩楼顶上供奉白石和松枝外,还插上了鲜红的五星红旗,使罩楼增加了新的精神凝聚点。

2祖先崇拜

2.1神龛

神龛是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反映祖先崇拜的重要符号。一般设在堂屋正对大门的那面墙壁上,用木板制成,供奉祖先神、牲畜神、家神、行业祖师神和财神等。左右放香炉,神龛两侧有对联。神龛的装饰上,条件好的装饰精致,龛首一般为木质镂空雕花,有云纹、花草纹等,使神龛成为室内最精美的陈设,成为堂屋中的视觉亮点。浓厚的原始意识与诸神在羌人精神世界的绝对统治地位,使羌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这些灵魂会体现在羌族子孙身上,在以后的各代复现出来。在羌族民居中,神的影响无处不在,人在神的庇护下生活,所以每家的神龛便是这些神的栖息地,体现了羌人浓郁的祖先崇拜思想,表达了他们希望通过供奉诸神保佑家人平安、牲畜兴旺的民间信仰意识。

2.2中心柱

羌族民居属于墙承重和梁柱承重结合的结构,羌族传统建筑中的堂屋是整个家庭的活动中心,因此空间会大于其他房间,就需要在隔栅下加架,形成中心柱。羌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央皇帝”,一般都会在堂屋中央加中心柱,地位很高,其表现出的祖先崇拜情结大于它的实用功能。中心柱也是游牧民族帐篷式民居形式的遗存,中心柱很重要,一旦被毁或断裂,就会导致整个帐篷垮塌,因此中心柱在羌人的心中地位特殊。羌人将中心柱称为中柱神或中梁神,并将其奉为家神,作为祖先加以顶礼膜拜,蕴含了羌人强烈的恋祖情结。

3守护神崇拜

3.1石敢当

石敢当是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外的一件重要陈设,一般都放在大门口的左侧,属于住宅的辟邪之物,能驱邪镇妖,保护民居。以前很多羌族传统民居前都有,由于近现代的破坏,如今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在理县桃坪羌寨龙小琼家门口的“泰山石敢当”保存比较完整,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高约1米左右,分头、身、座三部分,头大身细,头部表情狰狞、吐舌瞪眼,身上刻着“泰山石敢当”的汉字,底座已埋入地下,它是巫术神话的外化,是羌族风俗传习的符号,羌人奉它为家庭守护神,在特殊日子还会给石敢当披红烧香,进行祈祷。在汉族的许多建筑中,也有“泰山石敢当”的陈设,一般会立在墙边或嵌入墙里,所以石敢当也是汉羌文化交融的表现。如今它已成为反映羌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从石敢当这一建筑符号中折射出来的是羌人古老的民间信仰,是对民间社会神中家庭守护神的崇拜。

4结语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更是赋予这种传统民居建筑以“灵魂”,成为羌族地区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旅游业的经济优势,积极为羌族文化服务,把蕴含羌族宗教文化的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恢复重建有代表性的羌族村寨,重建过程中尽量采用传统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尽量恢复传统民居建筑的本来面貌。羌区具有代表性的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将成为羌族重要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如果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田凯.宗教意识对建筑的影响――解读羌族建筑[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49-51.

[4]赵曦,吴天德.毁灭性灾害后民族文化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以理县休溪羌族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建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8-23.

传统文化内涵篇10

周杰伦,中国台湾华语流行歌手、著名音乐人。他是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他突破原有亚洲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曲风的嘻哈或节奏蓝调最为著名。值得一提的是,他将流行音乐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以独特创新的方式,开创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他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其音乐风格呈现出多元化风格特点,西洋音乐的时尚与伸展,古典音乐的委婉与伤感,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歌词之美

提到周杰伦的音乐,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便是词作者方文山,他的词作是周杰伦中国风音乐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他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诗经》、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极为深入,才能驾轻就熟的穿梭于各种优美深情的词藻之间,游刃有余地堆砌出唯美动人的佳词绝句。

1.离别之凄美

离别的惆怅,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抒怀的情绪之一。如《东风破》,歌词开篇便以离愁为序:“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这段歌词来源于宋朝文人苏轼的《东风破》:

“一盏离愁孤单窗前自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

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

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

方文山吸收其情感内涵,改编成歌词,而周杰伦的音乐诠释更是准确到位,使整首音乐浑然一体,情景交融,使人顿感时光流转,伊人不在,感怀伤逝,动人至深。

2.爱情之绝美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悲剧式的爱情结局,更加令人魂牵梦绕,忧思悱恻。这一元素在方文山的词作中比比皆是。如《发如雪》: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这一段歌词,句句绝美。词中引用大量的古典词汇,“伊人”“红颜”“青史”“三千”“化身的蝶”“红尘”等。

3.战争之壮美

从周杰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的进步与不断提升的责任感。比如对战争的描写,对和平的渴望与倡导,在他的作品《止战之殇》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恐惧刻在孩子们脸上,麦田已倒向战车经过的方向。

蒲公英的形状在飘散,它绝望的飞翔,她只唱这首止战之殇……

天真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

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状,是否醒来有面包跟早餐,再喝碗面汤。

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状,是否院子有秋千可以荡,口袋里有糖……”

这首歌中他以孩子作为一种和平和希望的象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伤害,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渴望,令人在悲凉沧桑的情绪中体会到深深的感动。

4.书法之韵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兰亭序》一歌,将中国书法的韵味之美完美的表达出来,书法之韵美,美不胜收。作者借书咏怀,行笔处深情款款,温婉动人。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奇珍缺页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已写而墨香不褪印泥都有余味一杆朱砂到底揭了谁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宣笔一撅那案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情琴声清歌竟湮灭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美你摇铜镜叹谁让你蹙秀眉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转身一别衣溅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悔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

《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时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作者正是深刻领悟了王羲之的书法精神,才能写出如此动人心扉的歌词,堪称绝笔。它不同于台的悲怆,青花瓷的凄美,东风破的离愁,而兰亭序更多的是沧桑与无奈。要阅懂歌词背景内涵,感受身在其中的意境,才能深刻领会其中之意味深长。

5.武术之侠美

初听《龙拳》《双截棍》《霍元甲》这几首歌,似乎周杰伦含混不清的唱词令人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我们细看每一首歌词,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唱词中无不显示出中国书法的侠义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二、唱腔之美

周杰伦作为音乐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典故和诗词没有更多的研究。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理解,将方文山的唯美之词演绎的恰到好处,准确无误。中国风的旋律之美,首首堪称经典。在曲调中,他将中国古典音乐运用的巧妙娴熟,如《东风破》《兰亭序》《霍元甲》等歌曲中反复运用的女腔的京剧西皮慢板,委婉清丽,层次鲜明,或低吟婉转,或雄浑激荡。听来扣人心弦,令人心醉神往,欲罢不能。在乐器运用上,他极尽中国传统乐器种类,尽量多的加入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配以西洋打击乐和小提琴、大提琴,词、曲、乐器的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完美和谐的音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