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1:59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0.8:1。总体来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农户和企业还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销售服务,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则很少,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的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三、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商品基地。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3.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业经济;产业化;科技创新;良性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纽带,以科技为后盾,通过典型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1.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内涵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调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重心,围绕农业典型产业,优化生产力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的运行,能够促使农业经济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稳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轨道。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摆脱生产困境的根本出路。

2.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2.1区域化和规模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伴随农村改革的深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兴起的,它是以农业的典型性支柱产业为中心,逐渐辐射、引导周围相关经济的联动发展,形成的一体化产业规模生产体系,具有一定的区域化和规模化效应。

2.2集约化和高效化,

现代经济体制下,农业原来的家庭生产责任制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式,农业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各种生产力资源的不断整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化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集约化运行。

2.3现代化和社会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其中心主要是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科学有效的运作形式以及发展规划,必须具备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

3.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3.1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动,农民自觉调整种植观念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大,以规模化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3.2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为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农业发展具有可靠地基础保障。

3.3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随着现代型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进,遵循科技创新、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的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不断优化。

3.4机械化推广幅度大

机械化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量。随着科技下乡的运作,各种农用机械的配套,在各项惠农政策指导下,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4.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4.1产业化运作机制规划不完整

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农业经济的合作组织协作形式极不稳定。不能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农户和合作实体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服务功能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4.2产业化经营实体市场竞争能力低劣

由于传统农业发展的桎梏,我国当前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体现在农业经济产品与市场主体上,由于农业经济实体的规模小实力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3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潜力弱化

主导型产业是农业区域经济与特色经济发展的支柱性经济实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当前农业经济实体的规模、实力、竞争力普遍弱化,产业辐射联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缺少长远发展的潜力。

4.4产业化优惠政策落实困难。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实际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未能细化,导致产业化发展缓慢。

5.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5.1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创新多种渠道,加强农户与产业实体间的联系与沟通,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体系的构建,探索和完善有利于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确保新型农业经济合作模式的正常运作。

5.2坚持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实体的综合实力

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快了现代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依靠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规模化效应,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等农业经济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5.3注重人才开发,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要切实转变人才观念,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创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农业综合型技术人才,营造和谐的人才运转环境,积极组建各种开放型经济合作组织机构与联合形式,推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5.4坚持科学管理,保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依靠科学的管理理念,从实际出发,完善现代农业经济开发政策体系,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制定相关惠农政策,强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业务指导等服务功能,优化管理、规范运作,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的具体落实。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3

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效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一)园区运行机制与模式创新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主要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此类园区一般由涉农部门或从各政府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园区管委会或发展公司,在园区初建阶段具有强大的推进动力,但是往往受行政领导决策影响较大,形象意识大于效益意识,后续建设积极性消减,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二是企业带动型,此类园区一般由一个上规模的投资企业自主经营,投入较大,设施装备先进,技术含量高,机制灵活,运行效率高,但存在重效益、轻示范带动的问题;三是农民合作型,此类园区一般由农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自主经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机制灵活,结构简单,但是组织较松散,经营管理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统筹建设能力较弱。在园区建设初始阶段,这些模式都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由于产业发展、规划调整等因素,一些园区的现有运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园区发展的需求。近二年来,苏中、苏北东部沿海地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特别是一些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型园区建设水平提高快,发展后劲足,相比而言,苏南、苏中一些政府主导型园区似乎正在进入发展瓶颈期,速度明显放缓。

(二)招引工商资本入园与确保农民利益问题。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中央支农政策力度加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领域逐步成为工商资本投资热点。各地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可以带来农业园区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发挥技术示范、市场引导等积极作用,促进园区发展。但工商企业大规模直接租赁农户承包地,会带来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挤占农民利益,尤其是挤占农民就业和发展空间。据有关调查,工商企业直接经营农地,原承包农户的劳动力只有20%左右能够进入园区企业工作,“既收取流转费又赚打工钱”代表不了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情况,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不顺,尚未真正形成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二是有可能加剧土地流转“非农化”和“非粮化”倾向。工商资本为追求最大利润,多数会搞效益高的“非粮化”生产,有的甚至进行部分“非农化”建设,如利用园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餐饮、旅游甚至房地产等产业。三是盲目投资,一些在其他行业赚了钱的老板以为投资农业生产很简单,脑袋一拍投入资金圈地几百甚至上千亩,结果由于技术、管理、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大面积亏损,形成“空棚”等现象,给园区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三)发展高效农业与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江苏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有限的耕地资源主要用来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的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目前纳入全省重点农业园区监测统计范围的143个农业园区的规划面积已达404万亩,再加上各类市、县级农业园区,全省农业园区的规划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0。由于比较效益的原因,这些园区产业类型大都为蔬菜、瓜果、花木、水产等高效设施农业,鲜有粮食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粮食的需求在逐渐加大,粮食保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对粮食等传统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四)正确处理自身建设与示范带动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园区打造成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示范样板,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苏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国内其他省份的现代农业园区不同之处就在于突出了“产业”两字。“产业”意味着既要注重自身建设,提高产出效益,同时又要通过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农民增收,两者是并重的。一些园区偏重于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视了同步提升示范带动能力,主要表现在只注重自身核心区建设,而忽视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建设,导致难以取得科技示范、产业辐射作用,这就违背了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初衷。

二、进一步推进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省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当前及以下时期,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选择园区运行模式,增强园区持续发展动力。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不同运行模式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选择适合园区特点的运行模式。政府主导型园区要正确处理行政主导与市场运行“两只手”的关系,让政府官员从经营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在入园主体的培育上下功夫;企业带动型园区要与有关利益主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引导产业经营向纵深方向发展;农民合作型园区应注重提高统筹管理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资金向合作组织倾斜。建议重点发展农民合作型和企业带动型。

(二)大力培育新型主体,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各类建设主体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突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园区生产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入园创业的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土地入股、资金参股、多户共建等形式加入或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入园从事生产经营,让农民充分享受园区建设带来的成果,确保农民利益。严把入园企业“门槛”,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等在产前、产后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园区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相应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专业化服务,实行育苗、播种、病虫防治、肥水管理、收获或采摘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更好地推进规模经营发展。

(三)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纲领,要坚持规划引领理念,规划一旦确立,园区产业特色、建设进度、基础配套等严格按照规划付诸实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在产业内容上,围绕“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特别是在适宜发展优质粮油的农业大县,要把优质粮食产业纳入园区发展规划,结合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加强水稻标准化育秧基地等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园区对粮食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我省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4

记者: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

王市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线、搞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工作都有所侧重,突出焦作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以求出精品、出亮点。2004年,突出抓结构调整,抓特色经济,抓规模效益,抓产业集群,以求形成市、县主导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发展小麦种子繁育面积60.6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25.3万亩、奶牛存栏4.4万头、速生丰产林55万亩。全市建成了168个特色专业村,形成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怀药种植加工基地、孟州市、武陟县粮食深加工基地等各具特色的规模化基地和产业集群,实现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2005年,突出抓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3家,入社农民2.79万户。2006年,突出抓农副产品深加工,培植龙头企业,拉长链条,争创品牌,以求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建成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0家,形成了牛奶、速生杨、小麦、玉米、肉鸡、肉牛、生猪、怀药等8大产业链。2007年,突出抓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抓三品认证,抓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效对接,以求把焦作打造成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努力,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18个;推出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农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5个、省级著名商标17个;在中心市区实行了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蔬菜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2008年,突出抓生态农业,抓循环农业,抓农业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记者:焦作市近年来在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遇到哪些困难?

王市长: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必须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应对大市场变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2005年初,市政府主管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浙江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认真学习,充分研究,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目前,沁阳市初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4.4%。

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一些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种粮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不大,种粮的利润空间很小,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造成种粮效益下降。三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3%,城乡收入呈逐渐拉大趋势。四是贷款融资困难。大多数农民由于无物抵押,无法办理贷款;没有专门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联系担保户不易,多户联保范围狭窄。五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扭转。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户籍改革、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记者:粮食生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请问焦作市是如何把支持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市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兑现粮食直补2.06亿元,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亩均19.58元增加到2008年的亩均86.38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由337万亩增加到39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2万吨,增加31万吨。2008年,夏粮单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平均亩产达到505公斤,4个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突破600公斤。

我市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以培育新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提升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攻目标,狠抓新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小麦单产的飞跃。二是以推广超高产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普及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推行绿色栽培、测土配方拖肥、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应变管理措施,实施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增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三是以注重高产向注重高效转变为特征的飞跃阶段。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和优质小麦工程。小麦种子年产量达到2.6亿公斤,供种范围辐射到8省106县。小麦生产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我市一跃成为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粮食储备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焦作市涉粮部门是如何围绕管好储备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保供工作的?

王市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把粮食收购关。严格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农民售“放心粮”、“明白粮”。二是抓好安全储粮。各购销企业做好空仓消毒,搞好晾晒和除杂,确保净粮入库。加强储粮设施建设,加快储粮技术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制定完善了安全储粮责任制,严格执行粮食储藏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储粮安全。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收购纪律,规范收购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

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四是做好粮油供应。增加供应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加强社会化服务粮油供应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供应活动,保障粮油供应。

记者:总书记视察焦作时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请问王市长,焦作市政府在这三方面有何新举措?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5

1.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6

概述

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和新优势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地方政府制定本地产业发展政策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集群导向。关于集群的形成机制来讲,西方国家如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产业集群多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政府给与因势利导的农业政策;我国的产业集群是由政策驱动特别是产业政策引导结合外部市场力量调节形成的。

农业产业集群是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新的历史阶段,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提高农业竞争力,改善农村经济,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设施农业由于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力等要素,按照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求的最佳环境,进行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在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上有着传统设施农业无可比拟的优势。由设施农业带来的生产、包装物流、物资供给等一系列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的雏形。

确切来讲,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是在接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设施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涉农物资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主要涵盖设施生产、产品包装物流销售和农资交易三大板块。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各自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高度集聚的集合,共同实现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大大提升经济效益。

国内外发展及趋势

从世界设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设施园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不断增加、单个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的趋势。高端设施农业集群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土地利用率、劳动效率提高的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设施集群化促进水肥资源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热电联产副产物)用于农业、全程监控品质、现代农业服务业等诸多环节,产生出新的增长点。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带来种业、种苗、资材、生物、农用工业等产业集散地,对当地经济提供很强的引领作用,且带动大批农用工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且设施农业主要集中于设施园艺作物产业,尤其是花卉和蔬菜产业,如荷兰设施园艺(蔬菜、花卉)产业群、以色列设施园艺(花卉、果树、蔬菜)产业群等。从设施园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来看,已经形成设施生产为基础,从开发研究、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到物流管理的高效完整产业链网络。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种子、种苗、设施农资、智能设备、采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聚集发展。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集群特点

生产高度集约化

高成本的投入,高技术的生产,高效益的收入是荷兰设施农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温室。有世界闻名的5大温室制造公司,在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环境调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配套温室设施出口额占世界贸易80%。

荷兰设施农业面积约为1.1万hm2,国土占比4%;为了节省耕地,荷兰大力推行温室农业,利用温室进行农业工厂化生产,温室类型为连栋玻璃温室,世界占比25%,该国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部分农产品采用温室栽培[1]。用无土栽培方法,室内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用水、病虫害防治等都用计算机监控,作物产量很高,且商品率可以达到90%;年产值约12亿美元,占农业总产值35%。

种苗、农资及物流产业强劲

荷兰的农民们只管精心种植,种植之外的加工、采购、财政、购销等繁琐的农业服务由区域合作组织承担,从而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

荷兰境内就有130个专门公司。由于种苗对产品产量、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室种植者一般不自己播种育苗,而是购买秧苗。种苗公司在育苗设备、种质资源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脱毒种苗、快速繁育方面,能为种植者提供健壮无病的秧苗和种子。一般种苗需经检验才可销售,检验是通过荷兰蔬菜花卉种子检测服务中心(naK-G)控制的。荷兰是世界4大种子出口国之一,有4900个品种,1200hm2的生产面积,种苗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大型温室制造公司是温室产业发展的促进者。荷兰有5个大型温室制造公司,它们在温室结构、计算机控制、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产品的分级、包装、内外运输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温室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占世界温室市场的80%。

物流发达。蔬菜销售通过拍卖中心完成。种植者不是单独面对市场,而是组成一个强大的联合体,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在拍卖市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购买商。快捷的运输分配系统和完善的质量检测机构,保证产品产量并能迅速运输到消费地。

以色列设施农业产业

以色列可耕地较少、土地贫瘠、水资源奇缺,采取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技术路线,重点发展高投入、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集约型农业。以色列国土面积2.2万km2,只有2个天津市大,其中2/3是沙漠。可是,以色列却在沙漠上创造出了震惊全球的农业奇迹――果蔬占据欧洲市场4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高达日本的50倍,1个以色列农民可养活113人(1个中国农民只能养活4人)。

农业知识化、工业化、市场化是以色列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理念,设施农业面积为5000hm2,种植的水果、蔬菜和花卉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大量出口欧洲各国,享有“冬季欧洲厨房”的美称。2007年农业总产值近6亿美元,其中鲜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额近2亿美元,产品主要为反季节农产品。

集约化生产

以色列传统农业合作组织有两种,一种是自称为共产主义的吉布兹(Kib-butz),另一种是自称为社会主义的莫沙夫(mashav)。全国约有吉布兹270个,莫沙夫400多个。政府与它们的关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补贴政策。吉布兹和莫沙夫所购买的农业设备,政府给予40%的补贴,农业用水价格低于工业用水的80%;二是土地使用权[3]。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吉布兹和莫沙夫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三是吉布兹和莫沙夫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要向国家纳税。

以色列在沙漠中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由温室大棚、滴灌系统和电脑控制等现代化栽培技术组成的农业温室[4]。用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可节能、节水、节肥、节省农药、提高作物抗病性,提高了尾水平和产品商品率。

专业化市场调动资源配置

以色列的节水灌溉产品、种子、叶面肥、农膜、遮阳网等农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在全球有目共睹。世界最大的滴灌设备生产厂家――耐特费姆公司就在以色列。以色列每年要向全世界出口价值3000万美元的种子,在欧洲40%的温室中种植的西红柿使用以色列开发生产的种子。

国内发展情况

与国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相比,我国农业产业集群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许多地方也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广东竹器编织产业集群2005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带动农户10万多户20多万人就业,有效地解决了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从这些实践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以市场和资源优势为基础进行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分工,而且能够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网络。

我国最典型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我国最典型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莫过于山东寿光。寿光市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以合作经济组织型为基础,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组织监管、市场引导、企业发展推动力,包含多个分支合作社的混合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该模式的具体结构为“政府+农户+企业+市场+学校+技术服务部门”。各构成部分的功能具体如下:

政府: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对设施农业产业的运行工作进行政策指导、行为监管以及行业协调等,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交通环境和市场环境等。

农户:包括个体种植户、养殖户,是合作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合作组织的年度或季节计划进行种植或养殖,完成生产任务。农户采取自愿的原则,或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组织,或以合同的方式加入合作组织。

企业:包括龙头企业、营销企业、农资企业、运输企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为生产提供信息、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回收产品等。营销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营销。农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所需物资的采集和供应。加工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深加工增值。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产品和物资的运输。各类企业采取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组织,并完成各自的任务。

市场:包括各类批发市场、农资和农机供应市场等,主要承担农产品销售、农资和农机供应等任务。

学校:包括当地的相关本科和职业院校,主要为当地的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新技术支持等。学校可以通过技术和人才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组织。

技术服务部门:包括各地的示范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负责向农户宣传推广普及种养殖技术。技术服务部门以技术服务合同方式加入合作组织[5]。

不同设施类型集群优劣势对比见表1。

寿光模式设施农业现有问题及现代设施农业集聚群的必要性

寿光模式设施农业现有问题在于,设施结构类型多样,不利于统一化管理;整个寿光市的设施农业水平还不高。目前,寿光市的农业生产设施可分为塑料拱棚、一般塑膜温室、冬暖式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四种类型。由于使用的农业设施种类之间在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差距较大,难以制定统一的生产使用标准,且大多结构落后,生产效果不佳。生产模式主要为一家一户式,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技术掌握主要靠自己琢磨、观摩学习、材料学习等,农户间的生产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病虫发生较为严重、食品安全难以保障、肥水种类与用量差异较大、环境控制技术与手段差异明显、商品生产率以及生产效益差距较大等。

以设施蔬菜产业集聚群为例,对寿光模式的蔬菜产业集聚群进行优化升级,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迫在眉睫。其一,生产优质净菜,为市民提供绿色优质果菜产品为根本;其二,建立行业标准,采后包装物流交易中心,承担附近大中城市的果菜安全监测追踪和果菜物流中枢枢纽功能;其三,汇聚高新技术涉农企业,带动涉农物资、设施设备等相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成为现代设施农业涉农物资、设备集散中心。

政府的角色定位

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生态健康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转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因此,政府必须处理好产业集群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产业集群与城镇建设的关系、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市场定位的关系、产业集群与回乡创业的关系等。

政府在消除产业集群外部负效应、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律、项目、财税等手段,促进金融支持和投资,加大对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的投入,鼓励企业间建立学习交流机制,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产业环境。

集群内存在7种作用动力:人力资本累积、非正式交流、企业相互依赖、企业相互合作、当地资本市场、公众舆论和当地政策。一个事件发生发展的动力是综合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如此。它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产物,是可以对地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承继、对特定自然和区位社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对吸引外部资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型产业基地引导开发等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整体而论,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把我国农业“小而散、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将成为提高农业区域竞争力、形成区域农业品牌的有效手段,增强农业发展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依据我国农业发展近况,构建设施农业产业集群,需要借助大中城市圈的区位市场优势,融合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和行业精英,汇聚全球设施农业顶端高新技术和设施设备,汇集国际高新技术涉农企业。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将带动涉农物资、设施设备等相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设施农业涉农物资设备集散中心,中国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硅谷。

参考文献

[1]倪景涛,李建军.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

启示[J].学术论坛,2005(10):74-77.

[2]温祥珍.从国外设施园艺状况看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J].中国

蔬菜,1999(4):1-5.

[3]詹嘉放,宋治文,李凤菊,等.日本、荷兰和以色列发展设施农

业对中国的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97-101.

[4]边哲.以色列有机番茄的温室生产[J].新农村,2005(12):23.

[5]杨晓东.寿光市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2013.

[6]张鹏程,刘从九.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

学报,2010,24(4):16-18.

[7]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

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3):49-58.

[8]张正河,赵长军,杨荔荔.中国产业集群问题与对策[J].农业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7

汪清县积极按照省、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连续3年开展实施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共开展水稻、大豆、马铃薯等6个高产创建示范区,并按照省、州文件要求,及时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狠抓关键增产技术的普及应用,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圆满成功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1.开展高产创建的主要成效

通过水稻、大豆、马铃薯等高产创建的实施,不仅全面带动水稻、大豆、马铃薯生产上了新的台阶,而且对全县水稻、大豆、马铃薯稳产增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多点测产、实际收获以及农户走访调查,并经过专家组验收,2011年,百草沟镇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512.3公斤,比项目区前3年水稻平均亩产436.9公斤增产75.4公斤;大兴沟镇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485.8公斤,比项目区前3年水稻平均亩产418.6公斤增产67.2公斤,马铃薯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2820公斤,比项目区前3年马铃薯平均亩产2433公斤增产387公斤;增产幅度明显,从而促进了全县水稻、大豆、马铃薯大面积增产丰收。

2.高产创建开展的主要做法

2.1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为确保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在县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办公室。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多次深入示范片检查、指导工作;为保证高产创建工作科学、顺利实施,县农业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论证、安排部署,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2.2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加强技术指导为切实搞好各项技术的落实,确保示范达到预期的目的,由省知名专家和县农业局5名高级农艺师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对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技术培训及巡回指导工作,并组织各乡镇站分包示范村,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3抓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增产增收召开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研究会议,对技术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探讨,经协商后确定了松粳6、松粳9、黑河38、恳鉴27、早大白、延薯4号、大西洋等优质、抗病品种和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主推技术12项,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的集成增产增收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8

关键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策略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各地区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养殖成为新的增长点,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龙头企业作用明显,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粮、经、饲配比合理、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但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不能协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农业产业结构内涵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所谓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二是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如种植业中粮食、油料、蔬菜等作物之间的比例;三是品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某一产品中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如大豆品种当中转基因品种与非转基因品种的比例等[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调整的原则是调优农产品、调高单产、调活农村经济、调富农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3]。

二、黑龙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粮食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优质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黑龙江省情信息网,2004);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牧地面积居第七位。该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赵福臣等,2002)。全省现有耕地1180万公顷,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农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畜牧业发挥潜在优势,迅猛发展,畜产品总量、商品率成倍增长,黑龙江省的奶牛饲养量、鲜奶、乳制品在全国独占鳌头(黑龙江省统计局,2003)。林业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2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农业大省,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把农业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农业生产效益始终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起,黑龙江省开始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2000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99年减少4%,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分别增加了18%和127%(黑龙江省统计局,2001),这使得2000年的农业生产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全省人均纯收入依然与上年持平;2002年黑龙江省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加快了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开始启动奶业振兴计划,这一年,全省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003年,黑龙江省农业开始实施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将一直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粮食生产让位于畜牧业,欲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尽管如此黑龙江省近年来的农业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黑龙江省农业现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赵继红等,2004)[5]。而从2004年开始,国家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到200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已连续三年持续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再创新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200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7611.8万亩,比2006年增加208.8万亩,增长1.2%,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5691.2万亩,比上年增长2.8%,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89.1%。这是继去年创历史新高后,粮食播种面积和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都再创新高。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大幅下降。2007年黑龙江省经济作物同饲料作物播种面积总计为1920.6万亩,同比下降10.2%。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日趋集中。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较落后,农业结构调整缺乏动力。农民现得利的思想意识较重,遇事凭直觉经验决策,结果造成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大利变成了小利,甚至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农民思想意识保守,对新事物难以接受。

2.产品结构雷同,种植业结构模式单一化,粮食面积继续增加使风险增大,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持续下降,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较大,2007年黑龙江省平均达到89.1%,比2006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而黑龙江省各地均以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种植为主,如果出现粮食价格全面回落或遭受自然灾害等情况,都将给黑龙江省农民收入造成较大影响。受外运蔬菜、信息不畅和技术落后影响,种菜效益不高,黑龙江省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3.农业结构调整仍然缺乏系统地、科学地规划和引导,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有待于提高,种植业没有形成各自的特点。

4.农业科技及推广应用水平低、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不注重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开发,导致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低下,产品档次不高,优质产品相对较少。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还不适应。

5.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不足。新品种培育、改良、引进,新种植方式的应用和新设施的投入、市场开发和产品流通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技术、设施等的支持。但是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农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无法实施或进度很慢[2]。

三、影响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

1.农业科学技术条件。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

2.区域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和自然资源对农作物的制约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自然基础,因此农业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很大。

3.农产品需求社会需求状况。社会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有着拉动和引导作用。经济体制以及各项政策都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人们的衣、食、住、用等需求也会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向质变发展。从而,农业产业结构将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4]。

4.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应该是服务和引导,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破坏经济的发展,降低政府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

四、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1.完善、优化种养加结构,提高产品品质效益,实施名牌战略。黑龙江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改变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严重脱节的局面,因此,实现农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必须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构,实施种养加结合的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省域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对外开放水平。从实际出发,加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渠道,提高农业招商引资水平。

3.努力优化区域布局,扩大规模生产,加大对开拓营销市场支持。通过实行品种合理布局,规模化生产,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建设和培育对相关产业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带动全省农业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5]。

4.注视科技进步的力量,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加快产业化进程。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从目前市场走势来看,农产品的高科技与高效益密切相关,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增加效益中的潜力,全省各地市应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高科技园区,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园区的效益达到充分发挥。同时要增加财政投入,对农业结构调整实行重点扶持,金融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提供优惠贷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6]。

结论

总之,为提高黑龙江省的农业综合效益,必须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同时,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区域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以及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产业集聚效应,并进一步加强垦地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多管其下,才能改变黑龙江省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境况,也才能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对全省经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探讨[j].产经论坛,2006,(1):25-28.

[2]刘锐.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7-10.

[3]郭琳,王华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4):104-106.

[4]邵治亮.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7,(11):7-9.

[5]张孟林.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17-19.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9

【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农民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发展好现代农业就必须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伊春市的农业规模较小,但幅员较大,全市从南到北积温和无霜期差别较大,因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千差万别,所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全面促进农民增收。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人对伊春市政府所在地的伊春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伊春区所辖耕地面积30125亩,周边农业属地郊农业,种植业以蔬菜为主,以满足市区人民“菜篮子”需求。自2006年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伊春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依托城郊农业的优势,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满足城区人民蔬菜需求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高效益的棚室生产

伊春区所辖三个农场(西城农场、青峰农场、对山农场),一个办事处含四个农业村(长征村、东升村、迎新村、青山村),伊春区有的棚室生产大多集中在对山农场的青峰农场、东升办的四个农业村,棚室生产非常少,大多数蔬菜生产均以露地栽培为主,亩收益500-700元不等,而且露地栽培蔬菜,供应市场时间相对较缺而且集中。针对这一情况,伊春区委、区政府决定大力推广棚室蔬菜生产,促进和发展蔬菜提前延后栽培。每栋大棚一年可种植两茬作物,亩均收入在8000-10000元之间,是以前农户露地栽培蔬菜收入的8-10倍。近几年来,伊春区已在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青山村和迎新村,通过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新建蔬菜大棚38栋,种植大棚黄瓜、大棚番茄、大棚菜豆、大棚角瓜、大棚白菜、大棚苦瓜等作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延长了蔬菜供应时间,丰富了市区人民“菜篮子”。

同时,棚室生产又是劳动力密集型以及需要精细管理的一种生产模式,因而对这些农户还需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一是利用“科普之冬”之契机,请省、市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专题培训;二是组织农民走出去参观学习、学习外地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以确保棚室生产稳产、高产,三是通过有组织的技术、技能培训,使每一农户都有一个种田明白人。

2.加快发展食用菌生产

近两年,食用菌的价格特别是黑木耳价格不断攀升,经济效益显著,特别2007年在伊春召开的“全国食用菌生产论坛”上,伊春被定为全国生态食用菌生产基地,有了这样优良的前提条件,加之近几年来,伊春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黑木耳素质提升行动,在食用菌生产技能、品种改良和产业推进等方面成效显著,黑木耳品质有了快速提升,黑木耳价格得到提高,为黑木耳生产者创造了较好的商机。我们更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这两年全区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也由原来的三个,发展到七个,即:黑木耳、榆黄蘑、元蘑、平菇、滑子菇、香菇、灵芝等,目前全区已有食用菌100万袋,而且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

3.突出发展绿、特色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及浆果类果蔬生产,如大棚苦瓜、大棚丝瓜、沪瓜、大棚草莓、大棚葡萄等,同时倡导“南菜北种”、“山菜家种”等返季节种植蔬菜,既能丰实市场又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注重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伊春区是部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且拥有“兴安黑土”和“对山”两个蔬菜品种的商标,特别是市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各区也相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发展特色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品牌蔬菜,创出自己的地方名牌,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4.适当发展窖贮,返季节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这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蔬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造成季节性供大于求;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部住进了楼房,居民冬季副食品需求全部需要市场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倡导农民发展窖贮生产,充分利用农民房屋院落宽敞的特点,发展窖贮生产,在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把蔬菜贮存起来到了秋冬季节蔬菜淡季再供给市场,从而增加返季节蔬菜的利润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5.着重发展观光农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观光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应运而生。观光农业的产生,不仅仅满足在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区人民喜欢到农家体验质朴的农家生活,特别是伊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每年来伊春旅游的客人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休闲观光农业必将成为伊春农业发展的主流。因此,我们鼓励农民发展观光农业,既在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农家大院,设立“观光”、“采摘”等项目,接待游人或城区的市民,从而增加一项副业收入。

6.努力发展特色养殖,做好“笨”字头文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上追求返朴归真,讲究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因而,我们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养殖,在“笨”字头上做文章,如:发展“笨”猪,“笨”鸡等,既能丰实市场,还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7.加快培训农民经济人队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农民经济人也逐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们为农民的产品销售搭建起了通向市场的成功桥梁,消除了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让农民一心一意地搞生产,我们要在培训农民经济人断加大培训力度,力争每个村都有1-2名农民经济人,形成产供销链条,从而使农产品的销售畅通无阻,确保丰产又能够丰收。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篇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兴旺意义重大。

按照市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总体部署,市联社党委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从3月底到4月上旬,由。。。同志带队,组织班子部分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到4个区县15个乡镇,对供销社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表明,近年来,全市供销社依托基层组织资源和经营服务优势,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为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培育了有效载体。但同时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的有效载体。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市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路径

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围绕当地优势农业和特色产业,累计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68家,入社社员达9.7万户。其中:蔬菜、果品、水稻、小麦、花生、茶叶、火龙果、油桃、黄桃等种植类占71%,生猪、三禽、水产等养殖类占13%,农资、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等服务类占16%,经营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涵盖了服务、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同时,联合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创办专业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1家,发展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5个,成立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个,实现了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涉农乡镇全覆盖。供销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四条路径:

一是基层供销社主导发展。在基层供销社体制转换过程中,大力实施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以基层社土地和设施设备等集体资产作价、职工参股、社会资本注入等多种形式,围绕蔬菜、果品、小麦、花生、油桃等主导产业和农资流通行业,通过吸纳需要服务的农民社员,由基层社牵头创办产权明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比较健全的39处基层社,每处平均创办专业合作社6个以上,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的15处基层社,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功能恢复的切入点,平均每处领办专业合作社3个以上,找准了供销社服务农业产业的连接点和优势资源的释放点。

二是社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社会化的系列服务,更需要产业龙头作支撑。各级供销社以农资、农机、农产品公司等涉农企业为主体,采取“企业优势项目+基层社服务网点+农户”的模式,围绕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技术推广、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组织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示范,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三是与村“两委”联合发展。围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由村“两委”与供销社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7个,占供销社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的40%,并且形成了村“两委”、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机制。

四是供销社业务骨干牵头发展。发挥供销社业务骨干在农业生产服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吸纳种植业主、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进行产业联合,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贮藏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发展链条,拓宽了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进入大市场的途径。目前,由社属企业或基层供销社副职及店经理以自有经营服务资源,联合农村经纪人、经营大户组织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多个,涉及蔬菜、小麦、花生、茶叶、火龙果、油桃等产业,使多方资金、信息、技术、网络等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

二、主要做法

总体上以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整合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仓储等资源,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做实规划,把农民合作社定位于供销社强基固本的重要功能主体。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根基。围绕加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市社在全面掌握各乡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手册,以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作出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并指导各区县社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每年至少创办资本结构和产权关系明晰、供销社具有较强控制力的专业合作社20个,通过开放办社吸纳社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至少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00个以上,实现镇域和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与供销社“两社合一”。同时,强化县级供销社综合服务和市场经营指导功能,对通过开放办社纳入供销社网络的合作社,开展商品优惠、融资优惠、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等优质服务,使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入供销社合作体系,拓宽了为农服务领域,增强了为农能力功能。

(二)党建引领,把农民合作社打造成供销社与村集体联结的重要纽带。围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支持,市县级供销社与组织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以党群“双向直通”机制为平台深入推进“社村共建”的意见》,在全系统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明确以资源聚合、发展融合、利益共享为核心,以农民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探索供销社基层组织与村集体组织合作共建新路径。由村级党组织牵头与供销社共建的227个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示范基地52个,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特别是。。。。。等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村“两委”与供销社,一头连着农民和市场,既搭建村社联合共赢平台,又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按照共建基层组织、共建人才队伍的要求,在6个农民合作社设立党支部,安排11名基层社副职与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实现了党组织的基层服务功能向农民身边延伸。

(三)强化培训,把农民合作社发展为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的农民队伍。为提升农民合作社社员综合素质,市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系统内的各类教育培训基地,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重点,每年组织农民社员培训超15万人次,其中利用省供销社土地托管、村社共建和综合改革培训基地,最少组织3次较大规模的综合培训。培训内容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延伸,并且注重产学结合,使农民社员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并成为产业能手。尤其注重合作社领头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定期开展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办社能力,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四)示范带动,把农民合作社培育成承接为农服务资源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合作制原则,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建设,完善合作社内部利益分配制度。出台《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创建和品牌建设,鼓励发展“订单式”农产品基地,打造专业品牌,申报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将其纳入财政扶持项目库管理。近年来,全系统累计培育示范社48家,其中,部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3个、总社级示范社12个、省社级示范社11个,创建农产品品牌16个,著名品牌1个,获得59个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依托合作社示范社,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等财政扶持项目19个,承接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近3000多万元,让农民社员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三、主要成效

通过探索实践,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与已逐步成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

(一)抱团经营抵御了市场风险。过去,由于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不但受到中间商的盘剥,还经常出现农民“自相压价”的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服务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根纽带,把一家一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以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常年种植花生近4万亩,花生米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农民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供销社牵头创办花生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702户,从为农民代储代销花生米做起,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建成花生米色选、筛选和乳白粒生产车间,年均销售花生米1万吨,加工乳白粒5000吨,销售额达到1.2亿元。为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依托花生专业社,联合7家花生专业社和养猪、养兔、茶叶等3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了以联合社为中心的花生集散地,增强了在花生市场上的话语权。为做大做强联合社,从“花生银行”起步建立信用合作互助组织,将资金互助由花生专业社社员之间,延伸至养猪、养兔、茶叶专业社以及加工厂、日用品和农资超市,利用彼此之间业务淡旺季的时间差,开展资金融通互助,促进了社员、企业和合作社间的资金良性循环,实现了各产业的联合发展。

(二)创新经营带动了优势产业升级。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和规模化发展,大力构建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产业经营体系,推动了优势产业升级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管理种植模式,发展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推广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带动一万亩花生按“三新”方式生产。该专业社盘活25.1亩土地,建成花生加工厂,投资500万元购进先进花生筛选和榨油设备,整合30多家花生经营大户成立花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等品牌,加入中粮集团花生交易网,建立花生交易平台,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品牌经营的产加销服务体系,推动了区域花生产业升级发展。

(三)产销对接推动了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有各自的经济产业和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缺乏规模化发展的产业经营服务体系。专业合作社实施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服务,组织生产和流通企业与农户对接,为农户在市场上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既解决了一家一户经营主体规模偏小、经营偏散、效益偏低的问题,又为当地农业产业调整起到了引领作用。闻名的“油桃之乡”,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供销社领办油桃专业合作社,发展970户社员,对社员开展农资供应、配方施肥、技术指导、生产标准的服务,并注册“莒之果”牌商标,建成占地面积10余亩的油桃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超4000万斤,交易总额达1.6亿元。为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该专业合作社流转60亩土地建设产销对接基地,开展新品种油桃和蔬菜育苗业务,填补了县域部分蔬菜品种育苗空白,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结构调整。

(四)土地托管服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通过农民合作社把农民社员的组织起来是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的第一步。为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各级供销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大力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打造土地托管服务圈,以农业服务规模化,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打工”。目前,全市供销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成和在建为农服务中心35处,覆盖全市77%的涉农乡镇,整合农用机械403台(套)、飞防飞机11架、智能测土配肥设备15台,围绕花生、茶叶、小麦、林果、蔬菜等产业,开展“菜单式”“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50多万亩。通过改善农资供应等产前服务,加强耕、种、管、收等产中服务,拓展延伸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亩均增效分别可达600元和1000元,并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创收与在家种地的两难问题。供销社依托茶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共同推进3个村的茶叶托管服务,不仅带动了区域茶产业规模发展,每年为3个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而且让100多户农民从繁重的茶叶生产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农村劳动力。

(五)利益共享促进了合作共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竞争压力下,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村集体和社员实行多形式、多环节的让利、分红和返利,保障村集体一每个社员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凝聚起了共同发展合力。专业合作社,作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起来的产业项目,通过流转1500亩土地发展黄桃基地,使该村480户村民每年有了188万元土地流转收入,户均3900多元,同时安排35个贫困户的50多名贫困人在基地打工创收,增收额达45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规模流转,沟渠边角地收入20余万元,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密切了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而且为供销社扎根农村谋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因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其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一是规模小、产业链短,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系统内多数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对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合作社的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技术力量薄弱,阻碍了相关新技术的推广。足够的技术服务人员是做好专业技术服务的必备条件,但是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来,大多数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三是未形成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无法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难以将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四是缺乏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以无偿服务为主,没有自主经营创收能力,导致合作社运转困难。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市场开发等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的拓展。五是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大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但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发挥作用,基本上是理事长一人说了算,内部制度执行有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

党的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新要求。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优势,大力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是加大农民合作社创办力度,提升供销社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基层供销社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不断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力度,全面参与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壮大自身实力,带动供销社组织体系与经营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基层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不健全的乡镇,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恢复服务功能。

二是开展全方位服务,解决专业合作社“后顾之忧”。供销社首先为农民做出示范,继而领办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基地生产,为社员提供良种、化肥等各种生产资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并由此形成了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产业链。

三是突出科技特色,拓展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对接科研院所、高校,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合作社,要注重拉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销售等产业链条,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使专业合作社更加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