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9:55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进行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因素,决定我国农村差异性很大,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漓江是独一无二的,漓风景区的农村建设是敏感的,但意义也非同寻常。

1.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更多更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

1.1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纵观全世界,在农村建设成就显著的国家都是物质基础雄厚、生产力发达。鉴于我国现在的国情。为此,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很难持续。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漓江风景区农村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市场大背景的双重契机,努力承接乡村旅游的需求,发展相关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俗观光旅游和农业体验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1.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漓江风景区村民教育水平低下,懂经营乡村旅游事业的很少,一些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也很匮乏。这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

1.3加快规划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第一,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规划指导,促进农村事业的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促进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漓江风景区农村具体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订基本社会事业设施配置标准,村民住房标准、村卫生所、农村小学等社会事业基层机构。建立社会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实行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第二,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应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涉农投资整合以及涉农投资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第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事业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1.4恢复景区生态环境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漓江生态系统的退化是长期演变而成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其生态系统良好的阶段,为人类造福。为此,必须做到扼制人类无度的开发活动,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因此,漓江生态系统的调控既要治水,更要全流域综合治理。多年来,漓江的生态保护问题,受到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漓江生态景区。条例明确规定了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开发利用及法律责任。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将严格按照这个保护条例进行规划。

1.5严格保护漓江水体

漓江不仅是中国的漓江,更是人类的漓江。保护漓江水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漓江景区村民的必然要求。各界人士要高度重视对漓江水体的保护,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采取必要措施,在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是,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大力推广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扶持发展节水型产业。景区的生产生活污水要统一收集,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漓江。加强景区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对景区农村和游客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合理规划餐饮业项目的布局,严禁对危害漓江水体的项目审批。加强风景区自助烧烤和野炊等自助游活动。风景区的任何决策都要首先考虑是否对漓江水体产生影响。外来游客的到来对漓江水体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方面要加强宣传,在一些显眼的地方要告知游客,对于从事旅游产业人员要进行培训,合格上岗,旅游从业人员再对广大游客进行宣传,在景区要养成良好的保护漓江水体氛围。

1.6变无序为有序的控制规划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的限制,“度”的调控能力,是使事物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的要素。而这种要素通常需要“控制”作为约束手段为其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漓江风景区农村一直是处于放任自流的发展状态,导致了今天发展的无序性格局,这种无序性导致了农村建设分散凌乱,耕地、林地等资源被大量侵占,如果再放任这样的建设方式在农村继续横行,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空间格局将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和规划,建设一种以密度和质量集约型规划,与山水空间格局相和谐的规划。

1.7空间生态格局保护规划

有学者把天然的山水、森林等称为第一自然,把农业的果园田野等称为第二自然,把园林称为第三自然,而把后工业的、城市废弃地上的自然景观称为第四自然【2】。说明田园绿化要比人工绿化更为接近自然原生态。我们将城市里的人工景观移入农村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知道的,漓江风景区农村大部分坐落在山脚下,滨临漓江,这些农村点缀在这山水格局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

漓江风景区农村位于漓江沿岸,坐落于山脚下,自古以来形成的格局就是“漓江――村庄――山”,村庄普遍偏小,周围基本被农地包围,漓江和山处于主导地位,农村的自由散乱和缓慢对这种格局影响变化不大。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起,科技的发达,交通工具的增多,这种山水主导格局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农村周边的土地开始慢慢被侵占蚕食,交通量的增加以及村庄的活动对山水的格局正在产生变化,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山水与村落之间的和谐关系。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新农村建设时要继承和保护好这种山水空间生态格局,耦合农村与山水,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鉴于种种因素,漓江风景区农村建设模式创造性的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将农村绿地田园化、果园化,将菜园、果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不仅耦合了山水生态自然格局,也为农村增加了田园风情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了“三带”式生态格局,规划成“漓江――果蔬园――山”生态格局。

3.结语

乡村旅游已不是新鲜话题,全国早已有先例,如何在千万个乡村中脱颖而出,特色是唯一的选择。漓江沿岸的村庄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那就是这张漓江名片。如何突出漓江风景区新农村旅游特色,如何避免“灯下黑”【3】(漓江名声太大,其乡村旅游难以突出出来)的残酷现实,是下步工作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朔.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村庄;规划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对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施有效分析,对于搞好村庄规划布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村庄的布局与各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都应当采取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村庄的布局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现有条件基础,逐渐推进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向村庄的延伸。

1村庄景观特色的特点

通常我们把村庄景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原始村庄景观;2、传统村庄景观;3、现代村庄景观。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村庄景观转变为现代村庄景观的阶段中,因为受到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利益的驱动,致使村庄建设无序,建筑外观布局混乱并且与本土特色相脱离。所以,目前村庄的选址与布局已不再过份依赖自然环境,村状空间结构逐渐发生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要根据村庄地形地貌之特征,不能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居所规格方正的构成空间,应当保留传统自然构成的丰富多样的村庄空间,传统村庄的改造可谓我国目前建构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可传统村庄的保护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构成部分。因此,规划部门要侧重倾向于保护古建筑与古村庄环境布置,改造提升村庄景观质量,不断发掘新的景观亮点,营造古村风范,促使村庄景观的特色建构尤为明显。

2当前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村庄布局一般散小、凌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村庄居住分散化的现象一直未得以妥善地解决,长期以来,村民们习惯于在自然构成院落环境里散居,促成了村民居所“满天星”形式的分散存在格局。而随着村庄的不断扩张,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致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不但为耕地保护工作招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为经济社会之可持续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造成此原由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产业结构特征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有政策管理方面的原因。

2.2村庄基础设施匮乏,人居环境很差

目前,有些村庄不但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而且公共服务设施也及其缺乏,大多数村庄不具备较通畅的道路、排水等系统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等,人居环境较为恶劣。

2.3村庄建设存有盲目照搬模式,传统特色趋于消失

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土地整治过程中,因为缺少生态景观理论及其技术指导,导致原有村庄的乡土特色消失殆尽,产生了景观污染抑或“千村一面”的不利局面,致使蕴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生态村庄景观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低。

3产生问题的原因

3.1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村庄落后面貌的根本原因

体制断层可谓我国农村落后的基本原因。由表面层面来看,农村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较大的缘故。可由本质层面来看,它体现的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更深层面的问题,其矛盾的根源即城乡二元体制,也就是所谓的“城乡分割,一国两策”之社会经济制度建构。此种制度化之城乡分割,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并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实际表明,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产生了很多不容易处理的困难和矛盾,为城乡发展带来紧迫的失衡局面。具体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一步说明:

3.1.1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在于二元体制

体制性因素实际上构成了农业与农村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互相隔离,此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导致的。

3.1.2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滞后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业已迈入一个完善的阶段。尽管经济创新在农村刚刚开始,可自从农村经济改革转移至城市经济改革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培养以及十余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农村经济方面工作已被落下了很大的距离,表现为市场化程度极其低下。市场经济体制构架严重滞后。

3.2分散城市化过程致使“农村病”的产生

“农村病”即由于分散而造成的农村非农业投资的得不偿失。“农村病”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

3.2.1分散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约束

因为分散,农村水、电、路、通讯等诸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大部分地方缺少工业基础。

3.2.2分散对农村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约束

农村若全面进入小康,基础设施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必须有大发展。可因为分散,不但投资额大,并且利用效率也比较低下。

3.4投资不足,规划管理缺位是如今村庄规划布局凌乱的主要原因

村庄建设缺乏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因为经济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村民建房一般均属于自筹自建。规划构架的不一致,建筑水平能力的高低,村庄道路的大小不同,居所的零零散散,没有办法构成地方特色。致使村庄规划布局凌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3.4.1资金投入不足

乡镇规划及建设近年来虽取得一些的成效,可因为乡镇规划管理工作的滞后,以及乱占乱建等方面问题的不断突出,尤其是在村庄建设方面,因为资金投入不够以及体制不畅通等诸多伊苏,导致乡镇后于城市建设,而村庄规划又滞后于乡镇建设,致使乡镇建设失衡,以至于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制约了乡镇的发展,村民建房规划与管理呈无序状态。

3.4.2规划管理缺位

因为多种原因,当前一些乡政府所处集镇未编制总体规划,村庄与非政府所处集镇也基本上未有规划,乡镇政府所处地建制镇,虽然个别已有总体规划,可大部分已长久失“修”,人口与用地规模业已突破,原有规划早已发挥不了科学引导乡镇建设的功效。

4结束语

村庄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居所,村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存与发展。各个村庄的用地环境,建筑模式与分布,及至生活习惯也都不尽相同。可从已编汇的一些村庄规划来看,各地村庄人均利用土地的指标和布局结构以及配套公共设施等内容并未在规划殊对待。而且各个村庄之经济实力,同城镇的空间距离等也未在村庄规划殊考虑。村庄系人类千百年来活动生活的地方,及至具有比城市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村庄规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村庄规划中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地域实情,采取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举措实施。不断针对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行探讨分析,有助于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村庄规划布局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关于加强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引导的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1,(08).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湖南省;乡村旅游;地域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46-3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项目(湘教通[2006]33号);衡阳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0B009);衡阳市社科规划项目(2009D1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1186)

1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

1.1历史时期的湖南乡村

湖南人文历史悠久,形成了大批古村名镇,引发了不少名人学士的幸游及其有感而发的乡村山水名章。如湖南省有著名的“三记”,即“桃花源记”(陶渊明)、“永州八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旅游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乡村游记佳篇,亦为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源头;宋代著名书画家宋迪工的《潇湘八景》图,以及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也是其典型诗画作品,更是名扬中外。凡经古代名人所颂所画之地早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湖南各地处于城郊的名山、名水,如长沙市的岳麓山、衡阳市的雨母山、岳阳君山、永州西山、益阳市的笔架山、永州市的愚溪、常德的花岩溪,以及祁阳白水、道州濂溪等都是著名的城郊型风景名胜之地。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质地理学家和游记文学家徐霞客,374年前在湘东南一代“楚游”期间,“其行不从官道”,旅行考察于穷乡僻壤之间,在其《楚游日记》中记载和描述了茶陵“灵岩八景”、永州“朝阴岩”、郴州“万花岩”等胜景[1],说明古代湖南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很普遍和深入,古老的“三湘”大地已成为古代文人考察、学士漫游之地。古代民间普遍流行的“重九”登高和清明“踏青”郊游,也是古代城镇居民的乡村旅游活动。

1.2近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

湖南素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著称,仅近现代就产生过五个人才群体,尤其是道光年间以湖广总督陶澍为核心的湖湘第一个人才群体中,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开近代中国人打开眼界看世界之先河;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系军政集团,仅1864年及此后被清政府被任命为总督和巡抚的就有21人;辛亥革命中新产生的以黄兴为代表的第四个人才群体,拥有陈天才、蔡锷、宋教仁等著名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更是群星灿烂,拥有包括党中央主席、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以及一大批元帅、大将、上将等第五个最为庞大的强势人才群体,享有“文多吴音,武多楚将”的盛誉[2]。这些名人的故居都地处湖南各地乡村,而且大多经过了精心的维修和修缮、整理,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中国的23次大规模交战中,在湖南境内竟占了6次之多;解放战争时期,又发生了“湖南和平解放”、“衡宝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事件发生地也多在乡村,且多留有其遗存或纪念性建筑,表明湖南乡村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这些都使得湖南近现代乡村旅游中的“名人故居游”、“红色旅游”最富特色。

1.3当代乡村旅游的发展

如果说发生在古代和近代早期的乡村旅游开发属于朴素自发的话,那么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湖南各大中城市周边兴起的“农家乐”,便是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开发了。“农家乐”又称乡村民俗旅游,是以农村、农业、农事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娱乐、餐饮、运动、住宿、购物等乡村乐趣,旅游者吃的农家风味餐,住的是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农舍,玩的是乡村所特有的民间文艺项目,买的是农家鲜活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一切充满着农味、野味、乡味,处处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乡镇企业局和省旅游局的主动积极领导,以及省休闲农业协会的成立和星级休闲农庄以及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评定工作的推行,使得当代湖南的乡村旅游不仅在量上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且获得了质的飞跃。湖南乡村旅游目前在经营项目上,涌现出了乡村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休闲度假、乡村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从发展的趋势看,湖南未来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有更大发展和质的提高。

2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便利条件

2.1地域特色鲜明

湖南山、平、岗、丘各种地貌景观的多样,以及亚热带季节性气候下水、热条件的多变性使得各地乡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环境地域差异明显,个性特别突出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突出优势。如桃江县的“乡村生态”旅游,利用上个世纪抗日战争时期“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歌谣唱红东南亚的特有背景,在山水胜地的桃花江畔开发“桃江竹海”,发展“竹文化”,突出“做客竹乡农家,亲近美好自然”的主题。让城市旅游者尽享竹乡风情之乐,桃江县也就成为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并纳入了“全国竹文化旅游”区域,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沅江市利用洞庭湖的丰富资源条件开发了“湖乡农家乐”等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农家乐”旅游产品。长沙县的锦绣江南科技农业观光园和三滴翠山庄、望城县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攸县的地杰山庄、株洲天元区的神龙生态休闲园、衡阳珠晖区的酃湖水上度假中心、郴州的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园、邵阳市邵东县的流光湖生态农庄、怀化市通道县的丰和山庄、张家界的绿色大地生态园等乡村旅游产品,也都是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凭借特色资源环境开发建设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2.2空间布局合理

目前,湖南拥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休闲农庄4000多家、家庭式“农家乐”2万多个,已形成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和湘西四大乡村旅游区域,但最为集中的还是“京广――湘江经济走廊”。长沙是超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衡阳是主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尤其是长株潭一体化及“两型”城市群的建设,加速了城市人口的聚集和发展,乡村旅游需求市场越来越大,因此,长株潭地区拥有上一定规模等级的乡村旅游企业近2000家,其中长沙市就达1590家。衡阳是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次中心”,又有五岳名山南岳景区可供依托,乡村旅游企业集群分布相当明显,仅珠晖区就集中有酃湖水上度假中心、白鹭湖特种养殖生态休闲农庄、怡心园度假村、凤凰山庄等知名品牌上十家。郴州利用靠近珠三角城市群的独特优势,乡村旅游项目产品具有数量多、特色浓等特点,其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园、汝城的汤市炎帝温泉、仙乐水上休闲度假村等乡村旅游项目都可称为精品。张家界、南岳衡山、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周边也集中有相当数量的高品味乡村旅游项目产品,在形式上多为“客栈型”农家乐和“度假型”农家乐。如张家界的绿色大地生态园、南岳衡山的凤凰山庄等项目莫不如此。

2.3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强化

针对湖南属于“农业大省”而非“农业强省”的内陆省区的实际,须得有强大的支撑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形成全省乡村旅游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湖南省在这方面心知肚明。首先,政府主导,组织落实。成立了由省乡镇企业局领导,部分农庄企业主和知名学者参与的湖南休闲农业协会,同时湖南省旅游局专门成立了湖南省旅游局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其次,政策到位。2006年底,省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57号);2007年,省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湘政办[2007]75号);2009年,中共湖南省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中又明确指出:依托三农发展和乡土文化,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现代新村、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游”,对如“休闲农业由省乡镇企业局主管”、“五星级休闲山庄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待遇”等许多政策进行了明确。衡阳、邵阳、常德、张家界、岳阳等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意见》的扶持政策。再次,宣传得力。自2006年以来,协会每年都举办了全省休闲农业培训班,并出版了《湘台休闲农业合作论坛论文集》、《湖南乡村旅游研究》等读物,广为发行;创办了“湖南休闲农业网”和刊物《休闲农业》,并同省电视台合作创办“农家乐翻天”节目,组织休闲农业参加“湖南(国际)农博会”等宣传活动,以推广湖南休闲农业品牌,推进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构想

3.1统一认识,再上台阶

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和2007年的“和谐城乡游主题年”的推动,使中国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渐成热门课题。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意见》(国发[2009]4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务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2010]1号)文件中,相继提出“要实施乡村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村镇”、“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湖南省敢为“天下先”,早在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57号),在全国率先提出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2007年又下发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07]75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加快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在中央、湖南的大力推动下,至2009年底,全省仅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2万多家,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万亿元。但从总体上看,湖南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之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基础设施不配套,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3]。

3.2坚持原则,科学规划

经多年积累并结合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一要以农为本原则。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农民、农村,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产品。而且一定要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二要统筹发展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一定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要把乡村农业和休闲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来涉及,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来推进。三要产业优先原则。乡村农业和休闲农业说到底其基础是农业,没有产业支持不能发展,没有特色不能壮大。实践证明一些休闲农庄、园区和农家乐,仅靠低水平的娱乐产品,绝对不可能长久吸引游客,只有通过优势产业的引领,才会带动其发展壮大。四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定要按照其特有资源环境条件,并依据其发展规律,突出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特的产品”,才会永葆青春活力。五要科学发展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只有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才有可能使其产品具有吸引力。湖南省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目前主要是以民营企业家和农民自主开发为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定要科学规划,以科学促规划发展。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林盘;农村聚集点;元素;运用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林盘是成都平原与都江堰灌区共同构筑的景观生态格局,具体而言就是川西地区农民为耕作方便,以姓氏(宗族)为聚居单位,就近在耕地附近结合林地构筑的集历史衍生、农村生活方式和景观生态效应为一体的川西典型农村居住环境形态。这种生活形态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居住景观,同时也是几千年川西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延续。2008年5.12大地震给四川地区带来了无限的灾难,但同时,也给其城乡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重建规划中,我们如何充分利用林盘格局塑造城乡特色,即能还原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又能结合新的时展需求,是每个建设者和城乡居民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川西林盘传统空间特征

林盘不仅是一种川西特有的景观风貌,同时也是川西居民生活方式的载体,传承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林盘村落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发展模式,从整体空间上看,林盘村落较为散落布局,但从具体空间出发,我们会发现林盘村落组团呈现聚集状发展。因为林盘村落主要由姓氏(宗族)发展而成,而宗族之间的兴旺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林盘村落也就基本按照人口的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模的聚集空间。不同的聚集空间平面布局特征各异,但也有其共同特征,那就是所有林盘村落都是由“田、林、院、人”等要素构成。

小型林盘空间布局主要是呈线性布局,院落主要平行布置与道路一侧,宅院朝向基本一致,前院开敞,面向田间道路,同时前院也作为村民晒场和公共活动空间。后院一般与林园相接,同时林园也作为宅院与外部农田的过渡空间。小林盘的居住规模约为3-5户,在整体林盘空间布局上呈现为点状。

中型林盘空间布局主要呈小组团式发展,有临对外主要道路的,也有在田间中央,由一条对外交通道路连接主要道路的。此类林盘居住规模约为8-12户,住宅庭院朝向各异,并共同形成半围合空间,作为生产晒场等辅助用地,林地由周边逐步渗透到组团内部,即作为村落的生态屏障,有作为村落的公共生态绿地,林地与半围合空间构筑村落公共空间,为村民公共活动提供场所。

大型林盘有沿道路两侧形成的,也有沿道路一侧形成的,这种大型林盘主要由中型林盘发展而来,居住规模约为15—20户,是川西林盘格局中最基本的单元细胞,如再向下发展就形成场镇等较大规模空间。此模式中看似凌乱,但其独特的空间肌理还是存在的,三四户院落围合一个小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道路或水系连接,并用树林分割开,形成独立而又统一的居住组团。

二、新型农村聚集点的建立

五桂村位于都江堰翠月湖镇,地处聚青快速路南侧,五桂村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整合村庄零散村落,在探索新农村发展之路和传承村庄林盘特色方面堪称成灌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典范,为川西地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同时也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桂村在此次重建行动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改造传统林盘、提升村落生活环境,引入产业发展,其核心规划理念就是保护村落特色,维持林盘原有形态。在重建村落中构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功能的完美结合、田园风光与建筑风貌多样融合的新型农村居住形态。以实现“劫灰尽扫画图新,翠月流晖染秀林;幽径随心分野色,墅楼着意聚芳村;老翁遛鸟冬阳下,嬉游浅草茵;几缕甜香牵客意,阿姑煮粽贺来春。”的生态居住胜景。

1.“田”元素的运用

川西林盘最广袤的用地即为农田用地,耕地也是形成林盘格局的首要因素,其阡陌纵横、乡野淳朴、沃野环抱、牧童短笛的田园风光铸就了川西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川西农田土壤质地较软,不宜长距离运输,所以才形成了田中就近居住的村落模式。五桂村在重建规划以走廊式、组团式发展布局,形成一个居住整体,掩映在周围广袤的生态农田中,充分体现出“城在田中”的规划意境。

规划还利用村落周边农田进行产业转型,通过土地承包、租赁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也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管理,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村民将大面积的农田租赁出去,然后再受聘到农业生产企业中工作,实现城市工作生活模式,农民还有少量土地用于种植瓜果蔬菜,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五桂村还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为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观光采摘活动,即能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又能为村民提高经济收入,创造不可取代的地域性产业形态,形成农业观光与林盘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让都江堰成为一个生态养生的道场。

2.“林”元素的运用

川西林盘是极具文化象征和使用价值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空间和重要的乡村景观形态,而林是这种空间形态的核心。五桂村“林”元素的运用主要包括村落边缘的林带和村落内部的林地。不管是线性林带还是内部点状林地都由高大的乔木、竹林和低矮的灌木形成,这种自然元素同时也衍生了村落周边的动物群落,使之构成完整的生态链,同时也使林地景观呈现多样性和异质性,这种多样性和异质性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景观和视觉景观,以旅游心理学中的景观感知为评价准则,川西林盘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村落周边的线性林带不仅可以作为挡风御寒、涵养水土的生态屏障,围合成为大尺度的居住空间,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渗透性。其封闭性可以防止村落像大城市发展空间无限制的向伸展,保持村落的组团空间特性,还可以为村民限定生活边界,提升村落的空间感和归属感。其渗透性主要体现在线性生态林带可以将村落一角或院落转折处通过树叶的疏密呈现给村落的人,给人带来一种若隐若现、真实而又飘渺的视觉感受。

村落内部的点状林地通过高大的乔木、竹林和低矮的灌木以及地面绿地构筑垂直景观梯度,丰富村落的景观界面,形成有院必有园景观格局。村落林地大部分为原林盘格局保留,经过适度人工处理,并结合都江堰灌区典型的水系元素,使林地随境而动、随水而置,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种良性互动关系体现了《园冶》作者计成所提出的造园至高境界:虽有人做,宛自天开,还充分印证了道家所提倡的充分尊重了人性的本质,顺势而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五桂村村落林地的设计除了灌木、乔木、竹林外,还利用院落边角空地,将景观小品(如花架、栅栏等)与瓜果蔬菜的种植结合,即体现景观环境的地域性特征,又能为村民提供生活物质需求,真正实现村落景观因势利导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院”元素的运用

农家宅院作为川西林盘的魂,主要以组团形式出现。宏观上的“院”主要传承传统林盘由几户农家围合而成,形成院落公共小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为周边村民提供晒场之用,同时也是村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微观上的“院”主要是单栋住宅,川西农家住宅多以L或U型为主,每户形成一个独立的庭院空间,住宅由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布置客厅、卧室,附属建筑布置厨房,农具摆放,牲畜圈养等。

五桂村宅院设计在传承传统林盘特征的同时,运用最新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宅院立面和平面寻求空间的灵活多变,住宅布局保证其开敞空间,并弱化建筑对称要求,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结合。规划布局在有机统一的情况下,宅院均采用坡屋顶,但在屋顶平面布局、造型、高度、色彩、等方面寻求同中求异,体现五桂村院落空间虽为统规自建,但宛若天成。宅院在建筑造型上讲究轻盈精巧,高低错落,住宅门窗和屋檐均采用不同的雕画装饰,建筑基座采用不同颜色的墙线,以此来体现住宅建筑的多样性,使之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传统风格。同时设计元素都能在传统川西民居建筑中找到其原型,既能体现传统民居的原汁原味,又能融合新的设计风格,为打造乡村农家乐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实现成都市政府提出的“一三产业互动”的目标。

4.“人”元素的运用

人是物质空间的载体,同时也是物质空间和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和受用者,在我国“以人为本”国策的指导下,五桂村将“人”元素主要集中在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上。川西林盘是农耕文化的具体呈现,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因此五桂村不管在小农经济耕作方式还是宅院空间布局上都充分尊重林盘传统文化,规划有集中晒场和农具堆放空间,在优化村民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延续传统生产方式。

在生活方式上,川西居民喜欢听竹品茶,娱乐休闲时就聚集在一起打麻将,规划结合林盘林地空间设置休闲座椅和农家乐,使村民或旅游者可以在绿林深处,泡上一杯成都盖碗茶,抑或备一杯薄酒,三五成群休闲聊天,品谈人生,或说书、思竹、听蝉,肆意酣畅、清虚泰静,偶遇一场春雨,尽显“看雨打芭蕉、水浸根底”的清幽心境,重现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传统遗风。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5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紧紧围绕“一心两带三区四游”旅游体系,坚持把“大旅游”作为推动“大扶贫”的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用“经营农村”理念全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三道加法,打造了坛厂神采八卦园、鲁班水彩隆堡、苍龙草木年华、长岗蔺田新村等一批农旅一体化脱贫示范点,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

“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

截至目前,全市近30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5000余名农民吃上“旅游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带动社会就业3万人。2016年,全市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1.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6%;旅游接待游客607.8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45.2%。

首先,着力抓打造,注重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仁怀盐运文化、长征文化、酿酒文化等特色文化,按照全市60个贫困村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等特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了坛鲁农旅一体示范区、五马生态旅游示范区、后山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桐梓河水上体验示范区和15个旅游扶贫点。注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围绕山地生态畜牧业、商品蔬菜、特色经济果林、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建成一批以生态休闲、农业体验、乡村度假为主题的工农旅一体的示范园,切实增强了贫困村“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4个,发展蔬菜产业1.6万亩、精品水果产业1.2万亩、茶产业1万亩、花卉苗木产业1.5万亩、核桃产业5万亩、中药材产业6000亩,扶贫产业覆盖贫困人口2.7万人。注重与乡村资源相结合,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山地特色等自然资源,做优做特五马广东东升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区、学孔“茶旅一体化”、坛鲁“工农旅一体化”,积极吸纳游客现场采摘新鲜果蔬、观赏农业风光、体验农家活,让游客记得住山水、留得住乡愁,农民收入实现倍增。比如,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一季度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余万元;鲁班镇隆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村民开办农家乐7家、乡村客栈2家、百货经营9家,实现了农民向个体工商户转变,增加农民收入600余万元。城乡靓贵州省仁怀市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图为仁怀市国酒门。

另外,仁怀还着力抓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景区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等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坚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和“交通三年攻坚”、“水利三项会战”,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目前,已新建游客服务中心3个,安装游客标识标牌1000余块,建设生态停车场15个、旅游公厕30座。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注重长效”的原则,以“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方向,采取集中重点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l展乡村提供坚实基础。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按照“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和“打造点、连成线、延伸面”思路,对乡村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体开发,高品位建设景区景点,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使游客真正享受到“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打造出了苍龙草木年华、喜头云乐新村、后山少数民族特色乡等。

同时,着力抓培育。高位宣传,借全省“大旅游”和“遵义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东风,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快建设“智慧旅游云”,全面提升工业旅游和山地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旅游的对外形象。加强与携程网、本地网络平台、腾讯、百度、贵州数字电视等合作,及时旅游的动态信息,不断完善景区的信息服务,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深化内涵,做大做强“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扶贫”等“旅游+”文章,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旅游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比如,五马镇鱼孔村借乡村旅游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东风,通过建设生态水产基地、大型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农家特色餐馆,解决了50余户贫困户、200余人就业。全民参与,茅台镇成功承办了贵州省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力推动了茅台示范镇建设、全景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井喷式增长。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节、艺术节、展销会,鼓励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市“城乡靓、产业聚、环境优、百姓富、人气旺、名声响”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画卷正在描绘。

此外,着力抓增收。该市积极通过教育、引导,使农民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自愿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如,学孔镇通过“茶旅一体化”,实现了既卖茶叶、也卖风景的大格局,今年一季度,实现贫困户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美酒河镇娄子坳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脱贫相结合,深入推进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式,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7360元;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工农旅一体化”景区建设,引进了16家企业进驻发展餐饮、客栈、坛艺等产业,推动了农民工创办黔龙山庄、海义堂等乡村旅馆,目前到该村登记经营餐饮、住宿、花卉盆景等企业已有60余家。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

乡村旅游具有经济拉动强、产业关联度高、增长速度快、就业容量大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实施精准大扶贫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乡村旅游点,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不断提升经营乡村旅游竞争力。比如“坛鲁一体化”的打造。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行动者网络;转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2―0065―07

一、前言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寻求一种符合农民利益乃至社区利益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发展有不同的途径,本文引入的“内生式发展”理论(endogenousdevelopment),一种“自我导向”(self-oriented)的发展模式,可以比“外生式发展”(exogenousdevelopment)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对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资源利用效率、保留当地创造的传统文化价值产生积极影响,并可以在考虑环境、社会、就业效益的情形下仍然产生经济效益。

二、内生式发展理论概述

(一)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

“内生式发展”,又称“由下而上的发展”(bottomupdevelopment)或“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内生式发展的理论来源,得益于马克思的“自由人”假设。针对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马克思认为,未来的人类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1975年,瑞典一家财团(DagHammarskjold)在一份关于“世界的未来”的联合国总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内生式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有如下要点:消除绝对贫困(need-oriented);自力更生的(self-reliant);保护生态的(ecologicallysound);必须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asedonstructuraltransformation)。其中“自力更生”的概念得益于经济学者杜德里・西尔斯,他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基本理念,来源于提倡的“自力更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点被引入乡村研究中,许多乡村地区的衰落现象重新得到解释,研究者认为,如果想要获得本地区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应采取内生式发展。在此,乡村成为一个反映社会、道德与文化价值的世界,克洛克等人把这样的乡村观点称为“乡村性的后现代观念”(post-modernnotionsofrurality)。

随着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课题,对于内生式发展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一些松散的概念的集合。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主要的代表观点如下:

普勒格和塞克考曼德(1995)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个本地社会动员(localsocialmobilisation)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能够将各种利益团体集合起来的组织结构,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战略规划过程以及资源分配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发展本地在技能和资格方面的能力。”

根据宫本宪一的研究,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要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地区内的居民要以本地的技术、产业、文化为基础,以地区内的市场为主要对象,开展学习、计划、经营活动。但这并非是地区保护主义。

2.在环保的框架内考虑开发,追求包括生活适意、福利、文化以及居民人权的综合目标。

3.产业开发并不限于某一种相关产业,而是要跨越复杂的产业领域,力图建立一种在各个阶段都能使附加价值回归本地的地区产业关联。

4.建立居民参与制度,自治体要体现居民的意志,并拥有为了实现该计划而管制资本与土地利用的自治权。

此外,还有联合国发表的《马德里宣言》等关于内生式发展的多种说法。概括来说,虽然对于内生式发展定义的描述各有不同,但仍存在着相通的要点。参考相关研究,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应包括3个方面(见图1):

1.地区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本地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能以牺牲本地的生态或者文化作为代价,从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为了实现第1个方面,最好的途径是以当地人作为地区开发主体,即使当地人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3.为了保证第2个方面,必须的措施是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当地人意志,并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决策制定的有效组织。

内生式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与外生式发展相对应的。李嘉减(2005)整理了二者的简要区别。笔者根据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就资金、产品和参与者等几个方面,做了一些修改,如表1所示。

(二)乡村旅游的两个重要概念和内生式发展

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在特别强调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性(rurality)”特征。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的乡村性特征可能会受到削弱,从而使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挑战。内生式发展主张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认同,发掘本地资源,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以自立的、内在的成长达到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和“乡村性”理论不谋而合。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来自于后现代主义,即“过去性(pastness)”,包含着人类价值当中的传统(tradition),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载,同时也是对未来的预示,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后现代主义重新评价了“传统”,将基本价值转向“生存安全”(existentialsecurity),强调个人健康、环境保护及生活质量,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已经引起消费者的新追求,即追求“真实性”(authenticity),追求与文化传统、遗产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正基于此,主张变“给予顾客想要的”为“出售我们能生产的”的内生式发展,日益成为欧美乡村发展策略的倡导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乡村旅游是摆脱“贫困陷阱”,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国家旅游局宣布,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力求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因此,认真探讨内生式发展理论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即“发展的过程由本地控制,发展的选择由本地决定,发展的利益保留在本地”的模式,意义重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ant),又称为转译社会学(thesociologyoftranslation)。詹金提出,ant是内生式发展的基础理论,是内生式发展的概念化过程。如果通过一个行动者网络,使得乡村成功地发展,必然使得该乡村发生某种程度上的重整;乡村中的地方资源,例如传统文化、人际关系、基础设施等,也会影响到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基于ant的乡村发展,重点考虑经济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特性和当地、外部力量之间的互动平衡,强调网络互动中的成本、权力关系和价值观,为当地资源利用、机制互动、技术创新和当地参与者维持控制权、价值的条件提供战略指导。

三、实证研究

(一)ant应用于乡村内生式发展的个案研究架构

本文以浙江乡村旅游开展较为悠久的浦江仙华山村作为调查地域,在研究其背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

实证研究过程如下:首先,根据仙华山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建构乡村旅游的行动者网络,主要包括三方面:确认网络应涵盖的主体;分析行动者的转译过程;观察网络运作的结果。其次,分析行动者网络与研究地区互构的情形,主要是观察透过网络的运作如何使地方社会重整,并检验网络如何受社会结构影响。最后,讨论观察结果,得出启示及其展望。

ant应用于乡村发展个案观察的研究架构具体如图2所示。

(二)ant应用于仙华山村发展的个案研究实例

仙华山距浙江省浦江县城6公里,以峰林奇特、清溪幽谷而独秀浙中,1991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门票收入300万元,2006年被评为部级aaaa风景区。仙华山村位于仙华山脚,毗邻仙华山景区入口处,海拔500米左右,是浦江人的避暑胜地。

仙华山村自1999年创办“农家乐”以来,一炮而红,走出了一条依托本地资源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成为了浙江省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取经必到之地。但是,如今的仙华山农家乐业已失去昔日“一枝独秀”的风光,发展停滞甚而有倒退的危险。以下个案研究分为发展历程简介、发展模式分析以及行动者网络组构三部分,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1.发展历程简介

仙华山村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992年。该村庄居民原居住于现仙华山景区内,1992年因景区建设需要,搬迁至现居住地。搬迁时按户口多少分配土地面积,并抽签决定地理位置。经营“农家乐”之前,村民主要以在家务农、出外打工为生。

1999年,曹成仕一家新建卫生间等设施,开创浦江第一家“农家乐”;2002年,全村35户人家全部经营“农家乐”,如今共有床位1200余个,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2005年全村营业收入已达452万元,农户年均收入6.5万元,是开发乡村旅游之前收入的10倍以上。2006年浦江旅游局成立农家乐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农家乐事宜。

2.发展模式分析

通过对仙华山村1992―2006年的历史回顾(图3),可以发现,仙华山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仙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本村乡村旅舍的兴旺,其关键因素包括仙华山旅游资源、浦江旅游局政策、仙华山村村委会组织能力、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包括工商局、卫生局、公安局等)执行能力及农家的经营服务意识等。

对上述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可得到与仙华山村乡村旅游发展有关的重要因素及其内生或外生因素的简单划分。详见表2。

从表2可发现,尽管仙华山村的旅游开发交织着内、外因素,但整体而言,应属于趋向于内生式发展的模式,尤其是1999年开创的“农家乐”,从第一家农家旅舍的创办、资金的来源到市场运作的结果均属于内生因素,而且浦江农家乐服务中心、仙华山村村庄整治小组的成立则加剧了内生趋向。在某种程度上,仙华山村的旅游开发可被视为“过程由本地控制,选择由本地决定,利益保留在本地”的内生式发展。

3.行动者网络组构

根据卡隆的研究(1986),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依赖于“5个转译的关键”(fivemomentsoftranslation):问题呈现(problematisation)、利益赋予(interessment)、征召(enrolment)、动员(mobilisation)及异议(dissidence)。卡隆特别提出,各主体之间需要有共同的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passagepoint,opp)。本文通过:(1)“行动者”与“强制通行点”(opp);(2)“转译过程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仙华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4.行动者与强制通行点(opp)

前述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利益主体,构成行动者网络的“行动者”。仙华山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与opp如图4所示,图中还显示各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目标(利益)而必需在网络中排除的障碍。

5.转译过程分析

结合卡隆分辨出的“5个转译的关键”,笔者也从5个方面进一步说明图4中各转译的关键。

(1)问题呈现:各行动主体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较好地开发仙华山村的乡村旅游”。为了解决该问题,逐渐形成仙华山村乡村旅游开发网络。

(2)征召:在该网络中,每一个行动者被赋予的互相可以接受的任务。例如,浦江旅游局在仙华山村有两个常设机构,即仙华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和浦江农家乐服务中心,前者主要负责景区管理,后者则负责游客登记、门票结算、协助农户、协调农户间及主客矛盾等。浦江街道办事处在仙华山村无常设机构,仙华山村自然村村委会为其全权代表,主要负责村容整治,包括修路(包括村内及对外交通)、绿化(房前屋后种树)、污水处理等。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包括工商局、卫生局、公安局等)负责加强责任范围内的规范管理与平时检查工作,尤其是安全隐患。按照规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需要办理“5大件”:承包责任险、特种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述各个被征召的主体,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仙华山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农家经营“农家乐”属于自发行为,并非受到征召。反而是在开展“农家乐”之后,农家受到其他行动者主体的征召,如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规定、旅游局的门票回扣措施、国家的免税政策等。

(3)利益赋予:此为“行动者”用来稳定其他主体的手段。要获得上述利益,行动者都遭遇到了困难。浦江旅游局认为,农家乐最大的竞争是其他地方(例如临安、仙居等地)的分流,采取的对策是在2006年成立浦江农家乐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乡村旅游发展事宜,拟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包括制定行业规范、成立“农家乐”协会,实施农家旅舍星级评审工作、规定最低价格标准)、加强宣传(将以上海、杭州为主,走进社区宣传)、增加客流量(包括改进原有景区建设,扩大仙华山景区范围,形成包括宝掌寺、礼张村、石宕源等在内的山水文化一条线;与浦江其他旅游景点如“江南第一家”合作,实行联票制等)等。浦江街道办事处认为主要障碍是仙华山农家乐先天不足,如自有房建设不规范(如房间标准不一等),外观缺乏美感,破坏整体景观等。采取的对策是加强村容整治,包括修路(包括村内及对外交通)、绿化(房前屋后种树)、污水处理(投资3000万元)等。农家则认为主要的障碍是受到的支持与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支持,例如定价混乱,高低不一,形成恶性竞争;交通不便,尤其是散客上下山难;景区价格过高,景区吸引力不够;工商局、卫生局、公安局等检查太多,要求太麻烦等。

(4)动员:卡隆认为只有达到这个阶段,一个成功的网络才算完成。例如,旅游局能够动员农户搬迁以修建景区,并利用门票回扣来鼓励农户带领游客至景区游玩。仙华街道办事处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加强教育,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5)异议:显然,在这个已经组织起来的仙华山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网络中,存在着许多异议(表3)。这也正是仙华山村丧失昔日“一枝独秀”地位,乡村旅游发展停滞甚而有倒退危险的原因所在。

按照上述所述步骤,本文将仙华山村乡村旅游开发的行动者网络绘制成图5。

四、讨论、启示与展望

(一)讨论:内生式发展是一种值得倡导的乡村发展模式

实证研究印证了内生式发展及ant理论的观点。尽管仙华山村的发展需要回溯到1992年仙华景区的建设,但实现其腾飞的巨大转折点在于1999年农家开始创办“农家乐”。正是这一内生因素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并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异议部分(表3)所示的仙华景区是否为吸引游客的主因引起了争执。仙华景区自1992年建成之后,一直为浦江县获得一定利润,这也是农家乐开始经营并获得成功的一大主要因素。虽然农家可以8折优惠价取得景区门票(原价40元),众多村民也声称两折的回扣是一大利润来源,但是,由于景区的大部分经营利润被外来者(浦江县旅游局)拿走,景区并不被村民认可,为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1.ant强调的非人类因素应与人类因素对等看待,在仙华山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显现出来。

上述的分析暗含着非人类因素即仙华山旅游资源在网络中的积极性。距仙华山村4公里的塘下村,同样经营农家乐却以失败收场,基本无客人上门。可见,在仙华山村的发展上,非人类因素(仙华山旅游资源)与人类因素(服务热忱、善于沟通、特色农家菜等)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

2.仙华山村的“有力行动者”发生了“伪取代”。

由此可以解释仙华山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缺少“仙华山村农家乐协会”这样的基层自组织。据调研发现,当前仙华山村的农家乐价格混乱,收费为每人20元至50元不等,内部恶性竞争严重。若不发生变革而继续按照这种个体户模式发展下去,仙华山村的ant网络将走向解体。

在已有的ant案例研究中,都涉及到“有力行动者”(创始主体)的问题,通过这些“有力行动者”才把网络组构起来。1999年,农户为“有力行动者”,自发开办、自主经营农家乐;但是在我国行政主导的情形下,到2006年,浦江旅游局已成为主导力量,“有力行动者”发生了伪取代(图6)。

“有力行动者”发生伪取代的事实,说明行动者网络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网络,它的动力来源是不停地征召、赋予利益、动员与异议,但关键在于内部基层组织的建设(图1),并成为“有力行动者”。下面的分析表明,浦江旅游局这样的伪取代,并不能使这一地区的乡村旅游得到更好发展。

3.“有力行动者”发生伪取代后,行动者网络内缺乏沟通渠道,各主体缺乏对等意识。ant网络已趋于僵化、丧失活力。

图4显示,行动者网络在实际运作中,各主体之间的对等性正在丧失,主要表现为异议过多、沟通不足,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农家与多个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异议:价格混乱,是旅游局管得不够;交通不便,没有路灯,是村委会无所作为;景区老旧,是旅游局建设不力;规定太多,是相关部门找麻烦等。最关键的是,相关主体并未与农户达成一致,或是尚未意识到异议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农户开创经营“农家乐”,并非受到征召,反而是在开展“农家乐”之后,受到其他行动者主体的征召,并逐渐丧失其“有力行动者”地位。另一方面,农户与其他主体有效沟通不够,产生受到支持、重视不够的认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来客登记的规定:公安部门要求每家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必须购买用于来客登记的电脑设备(软、硬件:5000元/家),否则不予发放特种行业营业执照。但是,由于农户本身能力有限以及电脑登记的操作手续麻烦,尽管实行了相关培训,基本无农户使用购买了的电脑设备进行来客登记。很明显,公安部门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具体实际情况,而是主观地希望加强规范管理,且错误地以城市饭店为标准,结果事与愿违。而农户则是在抱怨连天的同时掏了腰包,并不是缺乏自我维护意识,而是没有强而有力的内部基层组织,与相关部门谈判能力不足。

我们很遗憾地发现,乡村中的地方资源,例如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发展乡村旅游之后,得到传承;人际关系反而因为乡村旅舍经营上的竞争,变得紧张。目前的ant网络,已不足以支撑仙华山村进入下一步的发展,如发展富有特色的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建立品牌形象等等。

(二)启示与展望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政府注入资源、激发民间充分参与的过程,也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村庄社区共同体观念成长的过程,有着“看不见的”社会文化的重构。回顾仙华山村的发展历程,正是农户这一内生因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上一节的讨论也指出,该山村的ant网络已日趋僵化且亟须变革,农户或农户组织亟须重返“有力行动者”的地位;内生式发展理论指出,为真正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当地人意志,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制定决策的有效基层组织。这并不是行政上隶属于旅游局的农家乐服务中心可以胜任的。

其次,本次研究的最大不足,是未能将竞争者及购买者纳入网络建构中。被排除在网络外部的主体,对已组成的网络随时可能产生影响。例如,在个案研究中涉及的其他地区同类型的农家乐经营者,可能导致客人分流,造成竞争。这一可能的行为会对既有网络进行破坏,或迫使其重组。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 新农村综合体;空间;适应性建构;庙山村

1新农村综合体的提出及内涵

四川省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问题和新发展,特别是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际,省委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作出了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的战略决策。[1]

所谓新农村综合体,目前普遍认为是一种规模大、功能多、效率高、现代性、开放性的农村新型社区,与“城市综合体”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2]其内涵和特征主要有(1)乡村功能特征(2)配套设施的现代化(3)开放式的要素聚集区(4)发展的区域性(5)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复合型(6)以农民为主体的组织形态。因此新农村综合体是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集镇”而不是城市中的“新房新村”,是对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其建设将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更好地聚集和整合各类要素,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该决策提出以来,各地纷纷列出建设试点,探求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有效途径,如遂宁市的“1+4”模式,大力推进“五新一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广元苍溪县则以打造“三带一区”探路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德阳罗江县以启动“中国幸福家园”建设为引领,坚持“城”为“农”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公”为“私”用明晰农民资产产权,激活农村资本市场,涌现出了白马关镇凤雏村、万安镇芒江村等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2]本文基于城市空间构建的适应性理论,从空间构建角度出发,以双流县庙山村规划为例,通过研究其空间的适应性构建,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供新的借鉴方法。

本文对新农村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空间构建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即综合体整体空间层面、综合体配套设施及公共空间层面、综合体建筑空间层面。

2项目概况

庙山村属双流县新兴镇管辖,地处成都市区东南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与锦江区三圣乡毗邻,处于成都市区、华阳和龙泉驿所构成的金三角区域,有着非常良好的区位优势。村域中部纵向有新三路北连三圣乡,南接新兴城镇。庙山村北距三圣乡政府6公里,南距新兴城镇4公里。村辖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5.31平方公里,2010年底有人口4800多人,外来户5000人,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结合庙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上层规划该区域可承接三圣乡五朵金花的辐射和旅游吸引力,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

3 新农村综合体的空间适应性建构

3.1综合体的整体空间层次

3.11功能区分离式布局

我国乡村的职能正在发生着变化,除了延续农业生产服务基地的职能外,现代居民社区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也使乡村由资源供应者向生产者和协作者转变。[6]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正是以对农村功能多样性的适应为目的。我国原有的乡村空间表现出建设发展随意性大,空间格局凌乱,产业空间布局不明确,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的特征。针对这些问题,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首先要根据上层规划的要求和自身发展条件的充分分析确定规划策略和功能布局结构。一方面根据地质条件和生态防护要求明确村域空间管制范围,确保生态田园乡村的安全建设;其次,适度加大乡村的集聚规模,充分体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集聚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有效控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再次,根据产业本身生产要求和环境影响水平对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5]控制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创造有别于城市又优于城市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庙山村规划中提出继续巩固和深化农业基础地位;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艺术文化休闲产业;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通过经济集约化发展,带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总体发展策略,并制定其空间管制规划,确定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村域内划定五种规划控制线:道路控制线、河道控制线、绿化控制线、建设用地范围线、规划控制建设线,确保各项功能用地的合理性和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整体协调性;根据做实一产、抑制二产、发展三产,以观光农业、创意文化、休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策略,提出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艺术文化休闲产业区,并划分具体产业空间布局;根据双流县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场镇集中的原则建设规划相关要求,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本次规划区内设中心场镇1处,另设聚居点5处,将现有部分村民进行集中安置。解决村域聚居点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场镇形态散乱、功能混杂的问题。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

3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结语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模式;岛状居民点模式;线状居民点模式

abstract:theruralresidentialareaistheplaceofproductionandlivingofvillagers,itisalsoanimportantpartoflandutilizationofvillage.Foralongtime,theruralresidentialareaisshortofoveralllayoutandregulation.Duetoitsspecialconditionsofthenaturalterrainandlimitedlandresources,thereareanumberofruralresidentialareawithsmallscale,fragmenteddistributionandmanyotherproblemsinChang-Zhu-tanGreenHeartarea.Finally,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itisrecommendednew-villagebuildingmodel,island-settlementsmodeandlinearsettlementsmodeforthelayoutofruralresidentialarea.

Keywords:theruralresidentialarea;greenheartarea;new-villagebuildingmodel;islandsettlementsmode;linearsettlementsmode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71-02

1引言

长株潭绿心地区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中心位置,北至长沙绕城线及浏阳河,西至浏阳柏加镇,南至湘潭梅林桥镇,总面积545km2,共18个乡镇。绿心地区因为受到地形地貌、道路交通、耕作半径、传统习俗等自然和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呈现以下特征:农村居民点布点多、单个居民点面积较小、用地结构松散、没有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设施配套不全、人居环境差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绿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给了几点建议。

2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2.1村庄粗放式发展,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村民建房的传统习惯与宅基地管理混乱,村民普遍多占宅基地建房,特别是交通较为发达的对外公路旁和耕种较为便利的地段,有的甚至占用良田建房,造成村庄无序扩张,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过大,如株洲市马鞍村,大多数农户建设用地面积都超过了300m2,有的甚至超过了1000m2。村庄建设的浪费,导致其用地的粗放低效,给耕地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村内用地结构松散,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受农耕经济的影响,村庄聚落内部结构大多呈无序状态。村民随意选址建房,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牲口棚与住房交叉布局,结构混乱。村内大量小面积零散土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很多村民建新不拆旧,新房林立的同时旧房破烂不堪无人管理,土地闲置率较高,据统计,绿心地区仅村庄的空闲宅基地就达到5000亩,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很低。

2.3村庄规模偏小,设施难以配套

绿心地区村庄大多为历史上村民为方便生产、生活散居后逐步形成的。村庄规模普遍偏小,十户以下的自然村大量分布。过小的村庄规模,使得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同时增加了占地量,增大了建设成本与环境保护治理成本,造成了土地的不经济利用,村庄达不到规模效益,既浪费了土地又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在有的农村居民点中,特别是历史较长的老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不完善,排污下水道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露天臭水沟在房前屋后通过,老式厕所及猪牛圈就近分布,苍蝇蚊子多,环境卫生差,其卫生标准很难符合要求。如此不堪的居住生活环境己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格格不入。如果不进行改造完善,那么其居住利用价值将逐步丧失,更谈不上实现乡村城镇化。

3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原则

3.1便利生产、方便生活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是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当前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其布局和选址必须要考虑到耕作半径。在当前农业生产力条件下绿心地区农村最大耕作半径为地势平坦地区1km,丘陵山地地区2.5km,因此在居民点布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方便生产的原则。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布置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从实质上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方便。

3.2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农村居民点布局应尽量避免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少“大拆大建”。另外,在农村居民点布局时要充分发挥村庄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势,考虑到对农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借助自然地形和天然树木,形成优美亲切的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营造优美的农村风景。

3.3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绿心地区村庄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应当根据各地居民点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居民点原有布局和发展方式,适当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同时应该注意因地制宜,结合村民的需求和居民点布局现状,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经济文化特色,体现当地农村特点,突出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做到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凸显当地乡土气息,防止照搬城镇居住区模式。应当适当把握村庄和地区特色,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形成特色,提升村庄的品味和形象,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村庄带来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4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总体上是分散的,而当前,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满足当前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问题,出于各种因素的思考,使其集中分布,实现就地城市化。综合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等条件的变化和影响,并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现有居民点采取聚集发展、引导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策略,尽量减少散点式布置类型的居民点聚集状态,布局新村建设型、岛状和线状的村庄居民点布局模式(见图1),使之能适用于当前绿心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大环境。

4.1新村建设型模式

图1-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示意

新村建设型,即将现状绿心地区禁建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居民点或者由于城市建设占用农村集体用地的居民点进行集中建设,形成农民新村、农民新社区,使周边较小规模居民点向附近集中的一种居民点布局类型。其首要考虑因素是居民点规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保护周边环境以及提高人们居住和生活水平。在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的居民点布局首先要对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居民点进行一系列的自然、经济条件的了解和评价,根据其发展条件情况,确定其能够发展的规模,根据相应的地缘和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进行居民点的合并,同时被撤并的小规模居民点用地要停止新建住宅,引导其搬迁,并对已经搬迁的用地进行土地复垦和相应的改造,使其变为可再利用的农用地或其他用途用地。新村建设型模式重要的是考虑周边居民点撤并的范围,既要适合保留居民点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民的搬迁意愿。

4.2岛状居民点模式

绿心地区地处丘陵地区,其境内村庄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这两者的结合占了农村的较大部分土地,这种类型的村庄内部一般有山体和农田交错存在,而农田一般位于山脚,以“冲”或者大片的“坪”的形式存在,居民点则在山脚和田边的平地上自然形成了岛状居民点。这种位于山脚和田边的居民点多半呈岛状分布,在交界的地方一般都修建有道路,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岛状居民点模式靠近田边,比较方便农民在田地里耕作,一般不占用基本农田,但通常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规模一般不大,发展的空间不大。尽管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在丘陵地区半山半田的农村,它还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布置模式,居民点布局需要充分利用丘陵山地的优势,鼓励岛状居民点模式的发展,但也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岛状居民点模式的缺点。首先,在布局中要尽量选择地势比较平坦,山坡比较平缓的地区来作为居民点位置;其次,尽力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积聚效应,引导农村散落的单家独户搬进集中的居民点来,方便道路和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备;第三,应尽量引导居民点建房沿道路和山坡建设,并适当向地形比较适合的山上发展,挖掘丘陵山地资源,挖掘建筑与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共生性,保持农村景观与建筑的原生态。岛状居民点靠山面田,既可以照看好门前的农田,也可以开垦屋后的山地,生态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但是由于受地形影响,一般道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所必须的前提。选择现状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好、耕地林地多且规模较大的居民点作为岛状农村居民点的重点建设对象,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医疗、卫生、教育和商业服务等服务设施,加强岛状居民点与周边居民点的交通联系,通过逐步引导使农民向设施条件较为优良的中心居民点集中。

4.3线状居民点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因素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线状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是指基于交通导向的一种农村居民点重构。这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村庄本身交通不太发达,布局时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向主要道路集中;另一种是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农村,居民点沿主要交通线分布,或者沿村级主路分布,居民点排布较散。其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创造村庄良好的对外和对内交通环境。绿心地区,居民点现状布局沿路布置的现象就比较普遍,采取线状居民点模式首先要对村庄对内、对外道路以及村内主要次要道路网络进行布局和梳理。居民点布局时,考虑向村级主路布置,对于离主路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差的居民点进行引导搬迁;对于本身就沿村级主路布置较为集中的村庄居民点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在某些条件适宜的节点进行发展扩大,形成点块加网络的模式;对于村庄内沿铁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居民点应予以控制和搬迁,并可考虑利用便捷的交通,使居民点与之形成方便的联系,但需要避免其对居民点的干扰。线状居民点型的模式容易导致一层皮式的开发,在宏观布局的时候必须加以控制,尽量将居民点建在道路一侧,局部放大,点线结合,而不应两侧都建满,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参考文献:

[1]蔡准.长沙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D].湖南大学,2009.

[2]渠霓.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农业农村局发展前景篇10

共建生态家园,打造洁净健康的生态之美

牢固树立“生态立村”的理念,全面实施环境友好型的村庄整治建设工程,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保持环境洁净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和确保农民群众健康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按照“广泛覆盖、全面惠及、提升水平”的原则,结合“四边三化(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双清行动(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穿衣带帽工程(农村赤膊墙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共整治行政村2424个,整治率达到93?郾3%,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6790公里,卫生厕所农户18?郾1万户,公厕3650个,污水治理农户17?郾3万户,村庄绿化面积931公顷,削减生猪饲养量60万头,加快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推进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具体体现。配齐配好保洁员、垃圾处理设施,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246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5%。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试点经验,龙游县垃圾分类处理“贺田模式”在全省推广。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建立“四级联查”制度,市对县每季一督查一通报。广泛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去年江山市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清洁家园”运动,把每年6月30日定为“江山市清洁家园日”,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义务清理环境卫生;衢江区落实农村环境卫生专项经费达1200多万元,超过前三年总和。三是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衢州作为浙江的生态屏障,始终坚持“保护源头生态,送出一江清水”为己任,将全市农村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腹地。去年开始,更是举全市之力开展以水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共建生态家园”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染源治理,河道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等六大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每年重点开展500个左右行政村的整治提升工作,各县(市、区)筛选30个重点村和3个连线连片区块作为主抓对象,加快建设水净、天蓝、地绿、景美的“生态家园”。目前,我市已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八组,召开了全市“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动员大会,派遣市、县、乡三级共1482名生态指导员进驻联系村开展调查摸底,详细掌握治理工作底数,为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夯实基础。

深化四级联创,谱写美丽怡人的乡村之美

在农村环境整治从普遍推进阶段向深化提升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形成了市、县、乡、村、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构建了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的工作格局。中农办陈锡文主任在衢考察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对衢州市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工作机制给予高度评价。一是规划“全域景区”的美好蓝图。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一般村、提升特色村、缩减撤并村”和整乡整镇连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五规有机统一”,无缝衔接,编制和完善中心村、特色精品村、历史文化村落建设规划,确定了12个经济强镇、100个中心村、250个精品村、116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庄布局。二是培育“一村一韵”的精品亮点。按照“生态优美、底蕴深厚、环境美好、特色鲜明”的要求,从自然、人文、产业等方面,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支撑美丽乡村地域品牌的先进县、示范乡镇、精品村和五美农户。通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创建全国十佳魅力新农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3个,市级示范乡镇12个,精品村40个,五美农户2?郾76万户。柯城区七里乡、江山市大陈村被评为2013年度“浙江省最美乡村”。三是打造“秀美如画”的沿线风光。以景观带为轴线,连线成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是打造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区域景观,以干净整洁、沿线绿化、立面改造、小品塑造等为建设重点,对沿线破旧房、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改造,变丑为美,绿化添彩,打造没有围墙的风景线,共培育各类景观带、精品线16条,其中去年新增11条,精品线路基本达到了“景随车走,车行景移”的景观效果。

突出文化引领,彰显文化积淀的人文之美

坚持把发展农村文化作为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增强农村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文明意识,推进农村文化繁荣,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一是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加强对衢州116个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是实施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努力实现“美在古村、住在古村、富在古村”的目标。2013年重点是推进25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目前已基本完成6个省级重点村、19个一般村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公共文化的惠民与均衡。着眼文化惠民效能,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推动农家书屋、镇村文化中心建设全覆盖,去年新启动100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江山市在省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中国乡村好声音”―――江山文化礼堂・村歌演唱会。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农村流动“文化加油站”为品牌,相继推出“流动文化馆”、“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农家乐大篷车”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年均赴基层送书10万册、送戏1000场、送电影2万场,进一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强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以争做“最美衢州人”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陶冶农民的高尚情操,释放正能量,着力打造道德高地。全市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徐萌仙、“最美大学生村官”黄炊等一批“最美衢州人”,事迹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带动和树立了“大爱衢州”、“好人之城”的良好形象。

发展一村一品,提升业强民富的产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