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2:19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1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主题不明确

城市公园能够和居民小区内的绿植一起组成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各有特色,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公园分为三种,分别是综合类、社区类和专类。目前,很多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不看重设计内涵。虽然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园分类十分明确,但是公园的统筹规划和设计主题性仍然不够明确。

1.2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城市公园的投资建设商都是政府,公园的管理模式也伴有很大的行政管理特点,在设计和规划时更看重于公园的生态功能,忽略了管理模式的设计,致使公园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景点内垃圾处理不及时,植物养护和替换不够专业化,大大降低了公园的观赏性。

1.3设计理念及分析不专业

不论是设计细节还是设计施工都需要以专业的设计理念和分析作为理论依据。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和设施设计时,设计师应更加关注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性化。设计理念是设计精髓和支柱,决定了设计的定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公司随之兴起,市场中出现了很多鱼目混珠、无序竞争的现象,甚至有些设计公司会只看重经济效益,对设计作品缺少进一步的精加工和润色,致使市场上掺入了很多不合格的作品,导致公园景观设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

1.4设计环节衔接不连贯

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很多公园都存在施工与设计脱节的现象,导致设计的内容不被附近的人所认可和使用。比如,很多公园配置的植物景观不符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有些植物组合搭配存在不合理现象。

2改进措施

2.1介入艺术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和艺术两者紧密相关、互相融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以艺术为基础,而艺术创作可以把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基础素材。一个具备特定主题性的公园会将一个硬性城市转变为一个艺术城市。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要以策划作为基础工作,在进行艺术活动策划时,可适当加入一些商业活动。比如,城市画展、舞蹈、音乐主题公园等,增添一些手工和体育领域内的艺术活动和作品,最终使它们融合成一个综合性强、多元化的城市公园。

2.2体现地方特色

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时,可适当加入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设计元素,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公园景观。为了进一步改善周围环境,可设计树阵和花坛,提高公园的观赏性,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清新的生态环境。在一些人文、历史气息浓厚的地区,可以设计梅、竹、松这些植物来为城市公园增添人文情怀。此外,还可以设计生态走廊,结合精美的雕琢品,为群众建设一个大方、有园林特色的景观公园。现代城市本身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当地特色和人文艺术特色,为群众呈现一个有特色的公园。比如,可以在公园道旁的石柱上增添小品设计,在每个石柱上添加不同的小品,使原本雕刻细致的石柱更加趣味横生、栩栩如生。公园的石柱小品、景观建筑都为游客展示出精致的景观雕刻和艺术设计手法,给游客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增添了文化情怀。

2.3加入古典艺术元素

古典园林主要是通过山水来表现自己的意境,还可以通过对联、刻石、园林名字等媒介来体现。比如,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仗和自身排列组合的特点,为了表达公园的园林意境,可以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融合一些古典园林设计元素,促进城市公园的建设,最终达到表现领域广泛性以及艺术设计方式多样性的目的。

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时空交错的特征。还可以将诗词书画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为公园增加文化情怀。在设计古典公园时,将诗句等直接运用到设计中,或者利用对联与园名进行公园设计,将景观和艺术充分融合起来,动静结合,为游客展现公园的艺术美。

2.4创造多样化空间

公园是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不断扩大公共休闲空间。公园可以根据人群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市民开辟更大的户外活动空间,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为了让市民更加贴近自然,公园还可以为大家开辟可踩、可躺、可坐的草坪场地,供市民休闲、娱乐、聊天等。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2

关键词:绶溪公园;景观设计;植物造景

绶溪公园二期景观园林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人们在荔枝林带的景观氛围和细节中感受莆田丰富的历史文化。绶溪公园二期建成后,将创造新与旧的过度与融合,打造城市活力与自然宁静融合一体的绿道系统,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活动提供了一个好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和生态宜居城市园林建设品位。本文以该公园设计为例,对生态宜居城市滨河公园园林建设的理念及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1项目概况

莆田市绶溪公园二期企溪北侧片区位于绶溪公园中,东临324国道,西至香格里拉大酒店,南起企溪,北靠经济总部。设计总面积约6.5hm2。绶溪公园二期建设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生态、健身为一体的滨河休闲生态公园;是莆田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以后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2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绶溪公园资源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结合绶溪公园二期中荔枝林自然保护与城市开发,组织公园的内外交通、空间层次,以传承人文历史、重构环境景观、开放区域空间、整合景观元素为设计理念,采用自然的设计手法,体现滨水荔林的自然风采,打造一个现代休闲与文化深厚的生态滨水景观带。

3设计原则

3.1实用性原则即“以人为本”

游人作为公园活动的主体,是首先被考虑的因素,设计时将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增强公园的实用价值。

3.2生态原则即可持续、生态、环保、节能

设计回归生态,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设计手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

3.3地域性原则

尊重场地所在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炼地块本身的肌理,规划设计要富有地方特色与场地特征。

3.4功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公园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规划设计要全面考虑公园建设和经营管理工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体现功能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4设计内容

绶溪公园是莆田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是展示莆田荔枝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绶溪公园二期将设计成为莆田荔枝文化展示的一张特殊的“名片”,将打造成为城市活力与自然宁静融合一体的绿道系统。从景观组织上将公园概括为“一轴二带三线五区多景点”,并由此定位展开设计。

4.1“一轴”即滨水景观轴

设计强调企溪的河流风貌,通过对河流、河岸及水体的整治及设计,形成亮丽的滨水景观线。

4.2“二带”即滨水活动带、绿道功能带

4.2.1绿道功能带。沿延寿绿道设置绿道服务设施、公园管理设施以及停车场等,为市民提供服务,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4.2.2滨水活动带。沿企溪水边设置入口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以及亲水平台、林荫休憩区等,寓教于游,让市民和游客有一个了解莆田历史文化艺术空间,同时是市民聚会、交流、活动、健身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露天客厅。

4.3“三线”即生态自然线、历史文化线、生活风尚线

4.3.1自然生态线。根据场地环境,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注重多样性的空间绿化景观,以及滨水驳岸的生态化,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

4.3.2历史文化线。根据场地的历史文化,让历史文脉融于景观设计元素中,设置各种文化广场、建筑、雕塑、石刻,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营造独一无二的人文历史景观。

4.3.3生活风尚线。根据场地的空间,围绕时尚生活的主题创意,建造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场所,营造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亲水公共空间。

4.4“五区”即驿道历史区、荔枝文化区、建设休闲区、入口休闲区、滨水景观区

4.4.1健身休闲区。由野趣童真、万寿广场等景点组成,打造时尚生活的城市休闲健身景区。该区以休闲运动为主,结合多元的休闲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展现了舒适的自然景观与亲切的人文环境。

4.4.2驿道历史区。与绶溪公园一期相接,由店仔古渡、市墟古街、千年一定、河畔草地等景点组成,营造绶溪千年的建筑、历史、人文景观。此区域主要是为恢复及传承“店仔头”的场地历史文化。

4.4.3荔林文化区。由茶语咖啡、临亭听涛等景点组成,突出古朴自然的荔林诗韵、荔林乡韵、荔林书韵等文化景观。该区以古朴自然的荔枝诗韵、荔林乡韵突出体现莆田这片沃土蕴含着深厚的荔枝文化景观。

4.4.4入口休闲区。由渔水笙歌、云影荔湾、水漾清华等景点组成入口休闲区。此园区主要以入口休憩广场和便民的停车区域为主,这里宛如公园的一个集散中心,充裕的生态停车场让游人来去自由。

4.4.5滨水景观区。位于绶溪公园二期的南部,此区主要以回归自然,保护荔枝密林古树为主。该区域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的自然环境景观。由渔水笙歌、缤纷花溪、云影荔湾等景点组成,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间变化丰富的滨水景观区。

5绿化规划设计

绿化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景观、生态、游憩这三个要素,实现公园植物造景游憩空间景观化、公园设计生态化,实现公园绿地可持续发展。

5.1保留原有植物

尽量保留不影响景观效果的荔枝古树,对原有的荔枝大树进行合理修剪以及杀菌杀虫处理。

5.2注重绿地植物多样性设计

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构建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物种多样性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前提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5.3植物造景的游憩性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游憩性设计,根据植物本身的“视觉”、“味觉”、“触觉”特性对空间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人们驻足、小憩、饮食、玩耍等的游憩休闲场地和环境。

5.4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性

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并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创造适宜的小气候景观环境,提高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时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平衡。

6结论与建议

6.1绶溪公园二期的总体规划就突出强调荔林文化氛围

绶溪公园二期的地形地貌改造要顺其自然,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微地形荔枝林景观带为特色。绶溪公园二期的景区、景点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荔枝林带的人文景观资源。园林建筑要少而精,建筑设计应体现朴素、古雅的莆田建筑风格,以营造出体现莆田荔林风光的园林空间。

6.2荔枝林带在绶溪公园二期中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成片荔枝林带,景观效果显著优于一般地被和草坪,可规划设计为成片荔枝林带景观,运用于水边等视野开阔的园林空间,突出表现荔林的整体美。

6.3荔林与建筑、山石、水体及其它植物的配置不拘一格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3

滨水公园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中兼具观赏性与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富变化与活力的景观形态,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与大众生活的独特窗口。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探讨,寻求适合人们进行户外体闲娱乐消遣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以供今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城市滨水景观

中图分类号:tB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25-02

一城市滨水公园景观概述

1滨水公园的释义

滨水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临近水体区域而建,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为居民提供娱乐、文化交流、游憩健身等活动的城市公共绿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滨水公园成为了人们亲近水域、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被称为“城市绿肺”。可以说,滨水公园的景观环境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2滨水公园景观的特征

滨水公园景观是城市中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交融的公共开放性空间区域,它在丰富城市空间环境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与游憩健身等活动的空间场所。总结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开放性

从城市的空间构成来看,滨水公园景观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滨水公园景观不仅具有丰富的空间环境,同时滨水公园中的滨水绿化带、广场等景观要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大众吸引力。

(2)功能多样性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具有空间元素与功能的多样性。从滨水公园的空间多样性上,包括水体空间、游憩空间、健身空间、自然环境空间等多种空间要素。从构成空间活动行为的多样性上,包括休闲娱乐、健身散步、旅游观光等活动。滨水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开放性空间,它的多样性特征正是其魅力所在。

2010建成的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是我国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优秀案例。公园不仅满足了游憩休闲、安全疏散等功能,同时还承担着湿地保护、记载历史、湿地处理等职能,成功地改善了当地滨水景观环境,展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景观设计。(图1)

(3)文化历史性

城市滨水区域对于城市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展示与传承作用,因此从城市滨水景观的兴衰历史与发展建设就会领略到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内涵。

例如,中山岐江公园在设计上保留了粤中船厂旧址上的许多旧物,并且加入了许多和当前主题有关的创新理念与设计,不仅更好地保护了造船厂的工业元素和生态环境,同时又体现了环保节约与创新等设计理念,具有展现与承载创业历程、记录城市记忆的功能。(图2)

3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作用分析

滨水公园景观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展示城市历史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结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作用,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生态景观与环境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的命脉,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与景观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调节城市的空气湿度、减少污染,同时对城市水体之间的循环、防洪抗灾、保护城市绿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改善与丰富居民生产、生活

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大众娱乐休闲的重要公共开放性空间区域,能够给人们提供多方面的活动需求,它不仅为大众提供健身、娱乐、交流等活动的场所,同时滨水公园中的水体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城市的发展。

(3)景观环境营造与情感的体现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中的水体是城市景观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元素,因此,滨水公园景观能够满足大众观赏水景、亲近水源等活动的需要。同时,滨水公园景观是人与水的结合点,是人们生活理想化与创造能力的情感结晶。

(4)展示城市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能够更好地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地域特色与文化,是一个城市最集中的代表。因此,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滨水公园景观能够让大众在娱乐游憩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灿烂文化与历史,对展示城市的地域文化与内涵,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滨水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快速发展与盲目开发建设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忽视城市滨水公园的水体空间、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盲目开发、设计手法单调等。分析当前国内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分区规划不合理、功能单一

许多滨水公园景观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对基地的环境状况、地域人文特征、功能需求等诸多方面更合理的考虑。造成滨水公园景观的功能区域划分不够合理,各个分区的形式与功能单一,区域之间的功能性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与主题进行功能设定。

2生态观念与景观生态观念相矛盾

在对滨水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中更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高度工业化和快速建设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江河湖堤岸由自然土变成了混凝土包裹,原有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景观所破坏,原本的自然河流被掩埋等。同时,由于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许多城市滨水景观受到了破坏,致使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功能逐渐减弱。

3忽视人性化设计

很多滨水公园设计更为注重对基础设施、绿化设计、景观等因素进行考虑,往往忽视了人的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

4缺乏整体性、与周边联系较弱

在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缺乏整体性,没有对既有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因素进行统计与总结,致使滨水公园景观与周边的联系性不强,周边的交通条件较弱,从而形成滨水公园开发后人烟稀少,利用率不高,居民与滨水公园景观在很大程度上相对隔离的状态。

5对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

滨水公园景观作为一个城市中公共开放性的地带,是体现一个城市地域特征、地方文化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过度追求现代化,许多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趋向模式化,对城市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也正在逐渐减弱,城市的历史与文脉无法得到继成与延续,空间的可识别性变弱。

三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改进策略

1注重功能的设定与合理划分

在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应根据滨水景观的各个区域特征、整体设计的主题等对滨水公园进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做到更好地进行因地制宜。划分应主要根据现有的环境状况、各个区域的功能设定、区域活动的性质、活动人群的层次等多种要素,并应更加注重各个分区之间相互的关联性。

2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

滨水空间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枢纽,处于过渡区域。因此,在对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上应尽量保护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尊重自然,加强滨水景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性与联系性,使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例如:构建湿地生态循环系统,通过水景处理手法的多样化营造与水质的维护相结合,同时呼吁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引导采取积极措施。(图3)

3注重人性化设计,加强人的参与性

滨水公园整体环境创造上应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环境景观特征,加强人的参与性与可达性,展现舒适和谐的滨水公园景观环境。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人,因此考虑“人”的因素,必然是整个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全面分析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并将人的行为特点与心理特征充分注入到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去,全方位地解读与分析各个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层次需求。营造和谐的城市滨水景观最重要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滨水景观的服务性、参与性、趣味性。

(1)服务性:是指滨水公园景观环境中不仅要有水景、花草树木以外,还应该更多配置一些必要的服务性设施,以供人们休息。同时,滨水景观的设计上要全方位考虑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要。

(2)参与性:是指滨水景观中不能只有可供欣赏的美景,还应该有可供参与的活动设施与活动项目。(图4)

(3)趣味性:是指在滨水景观的布置上要增添一些富有情趣的内容,来增添滨水景观的美感与吸引力。例如在今年中国羊年到来之际,英国伦敦还在举行了以“小羊肖恩在伦敦”的主题游活动。肖恩羊是英国动画电影《小羊肖恩》的形象,据悉当时这个艺术展在伦敦个地标性建筑前树立有60多座肖恩羊的塑像,游客可同时纵览伦敦全貌,还可以用从未体验过的方式领略伦敦全城的景观,大大增添了当地的风貌。

4构建周边整体性,加强交通联系

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上应更加考虑与注重与周边的联系,加强周边交通路网,良好的交通是市民和游客在公园进行游憩休闲活动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周边交通条件―方面保证居民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滨水景观,另―方面也使得居民们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相对隔离的状态,增进了市民之间的交往活动。

5注重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

在进行现代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时,不能脱离当地原有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应充分继承和保护历史遗迹,将历史遗迹文化与现代的滨水景观有机结合,使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气息与遗迹,使历史遗迹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相结合,进一步体现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特色。同时通过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展示历史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护与更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风俗民情,突出滨水公园环境特色,使现代城市的滨水公园景观既具历史文化,又能彰显现代城市的魅力,为城市注入活力与生机。

四结论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4

1.1立项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薄弱

园林景观工程具有特殊的特点和内容这会造成在立项和设计阶段造价的操作中不易量化,特别是由于拟建项目时间、地点、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投资额与估算总有一定距离,因此如果不准确加以调整,投资估算就会有较大出入。

1.2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方法不完善

目前采用的评标办法存在人为因素的随意性较强,造成评审结果有失偏颇。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评标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此外,有一些设计招标强调绿化效果图的美观与否,对于工程造价的经济指标及其忽略,这及不利于景观工程的造价管理。

1.3竣工验收极端工程造价冒算

工程竣工阶段存在着工程计量不按规定计算,结算单价随意,不认真执行规定的定额单价,取费计算多加少扣等现象,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工程造价失误。

2、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重点与措施

由于园林景观工程立项的意图不同,园林景观工程的特点各具特色,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造价控制工作呈现出难度大、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必须结合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实际,以工程建设进行的顺序作为轴线,全面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这是体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价值,实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目标的基础。本研究以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为切入点,提供造价控制应该明确的重点与措施:

2.1立项和设计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立项是园林景观工程从意向到初步定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工程造价控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对工程种类、工程量大小、市场情况做到初步掌握与了解,为合理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立项提供经济方面的合理化基础,进而为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提供先期平台。设计阶段是针对园林景观工程发包方的具体思路和工程实际展开的创意和规划等工作的综合,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中应该体现造价控制的思想,优化艺术特性与表现材质、文化特点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造价控制工作也应该对工程设计进行指导和规范,避免因设计超出实际而产生的成本过度增加。2.2招投标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招投标是现代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体现严格造价控制思想的重要表现,应该在园林景观工程理想和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出科学、全面的招投标文件,进而开展园林景观工程招投标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求文件制定必须严谨,要预防招投标文件出现建筑材料、苗木、草坪、设备等环节的疏失,进而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在园林景观工程招投标中也要强调一定的前瞻性,将市场变动和工程变更考虑到位,做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的广范围控制。

2.3施工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施工是形成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使用园林景观工程资金的关键阶段,各种不确定因素会造成园林景观工程造价超出预期,进而导致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目标难于实现。在施工中应制定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形成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体系,以园林景观工程合同和法律条款为基础,完善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和细节。要在工作中明确园林景观工程的总造价,确定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材料、设备、人工因素变动的计算方法,明确园林景观工程量的核算范围。此外,要建立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制度,做到对变更、调整完整而详细地积累,实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深层次、全方位的管理。

2.4竣工验收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竣工验收是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严格的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实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和质量目标的有效保障。一方面,要对园林景观工程进行严格验收,根据合同和协议对园林景观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确定变更的部位,计算索赔内容,做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严谨而全面地控制。另一方面,要做好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的核算,根据签订的合同和文件,以具体实施和条款作为核算基础,做到既不遗漏、也不凭填,为双方利益的体现提供基础。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5

【关键词】规划设计;综合性公园;问题;对策

1.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周边环境(绿地、道路网、建筑群)与公园的密切结合,以免公园成为一个孤立的景点,规划中可充分利用建筑、水体、绿篱、地形等因素将公园综合性的隔离,既可使街景与园景合为一体,又避免了用高墙完全封闭公园所带来的阻滞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彰显特色的同时富于变化。

(2)应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公园环境的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活动设施。

(3)注意公园的大小比例,小园点景,大园补白。

(4)应能表现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避免景观重复。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地形,并与公园的各个景点有机结合。

(6)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山水园林艺术,同时积极吸取国外造园经验,做到推陈出新。

2.综合性公园用地规划

城市公园建设的选址一般会选择市政规划中不适合基本建设的用地,这种用地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存在水面或者低洼沼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公园的布局和活动安排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公园的总体用地规划时,应从公园现状地形出发,与功能区划、植物配置、景观要求、工程投资条件等因素结合考虑,进而处理公园地貌。处理时应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做到“园治”中所说的“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尽量减少园中的土方调运,做到土方平衡,以节省工程投资。

3.综合性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公园功能分区不合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园布局与功能分区能够有效提高公园质量、丰富内涵、激发游客情感。传统公园的空间模式及功能通常都是由内及外的向心式架构,而现代开放式的综合性公园要与城市开放空间融为一体,是由外及内的空间布局模式,因此,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3.2公园景观类型过于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现代大多数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简单、类型单一,园中仅有一些相对简单的休闲设施,活动内容相对贫乏,游人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步行或休憩。公园不能满足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居民、游客对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中模式、景观等内容越来越相似,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虽然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其功能使用上的要求,但地域特色的缺乏却满足不了人们地域情感的需求。人们希望公园设计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勾起对家乡土地及风俗文化的回忆,并且将这种文化脉络延续下去。

3.3水体形式单调

水景作为园林景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水可以与周围景观一起构成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现出来园林的自然美、动态美、色彩美等外在美。然而部分公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面大小变化不明显,且与公园周围水系没能有效贯通,造成局部水面过小,水体流动性差,缺乏活力,产生局部死水现象。公园水体规划简单,水面空旷,缺乏变化,景观效果单一。

3.4植物景观混乱,配置单一

部分公园植物树形较差,生长参差不齐,且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整个园林的植物造景粗糙,缺乏观赏性。虽然园内植物品种较多,但植物造景单一,群落单调,地被缺乏,而且绿地养护粗放,导致一些原本比较精致的景观,随着人为的破坏和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

园林植物的种植讲究艺术效果,有些公园植物虽然较多但分布不均,且在植物的搭配上层次感不强,缺乏四季景色植物,导致园林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够明显。同时,由于公园长期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凌乱,景观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景观的生态效能产生了制约。

4.解决方案

4.1合理功能分区

公园功能区的划分不能生硬的进行划分,尤其是对一下小型公园,若分区比较困难,要从活动内容和设施上去功能区进行整体合理的划分。在对面积较大的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因地制宜,利用现状特点及自然地形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使得各类活动都能方便展开且互不干扰。

4.2塑造多样化的园林空间,再现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发展,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也越来越远离自然。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公益性事业,应提供方便市民交往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因此增加公园中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在进行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人群行为活动的需求进行空间创造,向人们提供能够缓解压力的调剂方式,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人们的情绪调节和身体健康。

城市公园对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借鉴上,并且通过借鉴传统的特色与形式推陈出新,形成适合现代主题的视觉形象。这样既可将传统文化与设计内容联系起来,又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使设计更具现代感。

4.3丰富水体景观

水域可扩大景观空间,水中形成的倒影还能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所以,水体的形态、结构规划应与整个园林的风格特征一致,以水为脉将园中景观统一成整体;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石材料相结合营造出生态式的驳岸,增强坡面、坡脚的稳定性;在湖中设置小木桥、木质栈道、临水建筑等景点,供游人眺望赏玩水景,以增加亲水性;疏通公园水体与周围水系,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保持公园水体的活力,防止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

4.4合理配置植物,增强养护管理

植物配置应与全园整体效果相结合,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特色分明,避免“主体孤立”、“喧宾夺主”“宾主不分”等现象的产生,力求全园植物配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材料,它与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不同,会随着季相的变化而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利用植物的这一独特特性,配合不同的景点、景区营造出不同的美景。

5.结语

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城市面貌、人们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今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春萍,翟国勋.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及其种植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6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设,环境友好,佛罗里达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2-04-06

修回日期:2012-06-03

1佛罗里达的概况

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State)位于美国东部的南端,位于24°27′n~31°n,80°02′w~87°38′w,是一个三面临海的半岛,东临大西洋,西拥墨西哥湾,北部的狭长地带向西伸延伸,连接美国大陆。受墨西哥湾暖流及海洋性季风影响,佛罗里达州冬季温暖,夏季漫长,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有阳光之州(SunshineState)之称。海岸线长达13500多公里,海滩众多。由于半岛形成于缓缓伸向大西洋的大陆架和冲积沙土,地势平坦,平均海拨不到35m。河流纵横,多达17116条;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有3万多个。中北部主要是由东向西延绵的丘陵和高地,南部则有全美最大的沼泽地everglade。虽然该州纬度不低,但由于受到墨西哥湾暖流、南来的海洋性季风及充足光照的影响,佛罗里达北部具有亚热带气候特点,而南部则有热带气候特点,平均年均气温为20℃-25℃,平均年降雨量可达1300mm,整州总体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在西班牙语中Florida意为“开满鲜花的地方”,即意味著佛罗里达四季花开。整州植被丰富,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7%,很好地保持了森林自然状态,湿地和红树林保持良好,大部分地区的草坪可保持终年常绿。州树是扇叶棕Sabalpalmettopalm。农业是该州支撑产业之一,特别是柑桔生产量,已达到了全美的60%-70%,于是桔花便也成了州花。佛罗里达州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热带观赏植物生产地,热带园林苗木和盆栽植物占全美热带植物的70%以上,包括棕榈树、木兰科植物、榕树等园林苗木以及白掌、广东万年青、常春藤观叶植物和红掌、凤梨、姜花等热带花卉。

佛罗里达有着独特的风景景观,是美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区。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佛罗里达在园林和景观建设中注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状态的保护,在生态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佛罗里达友好型景观的建设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追求景观之美,形成独特的热带与亚热带风景景观和园林建设特色。本文总结了佛罗里达风景景观和建设的特色、理念和方法,以期从中得到对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园林与景观建设有益的一些启示。

2佛罗里达的景观构成

凡是到过佛罗里达的人都会见到到其绮丽的风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沙滩绵延,草坪如绿毯布满整个半岛,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清澈的河流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颗颗蓝色的宝石,撒落在大地,五彩的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于绿色的画卷之中(图1)。佛罗里达州大地景观基本上由海岸景观、公园景观(包括林地景观)、滨水景观、道路风景、城区园林和居民园林构成。

2.1海岸景观

三面临海的佛罗里达,东面为大西洋,西边是墨西哥湾,海岸景观是佛罗里达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沙滩是佛罗里达的景观特色和宣传名片之一。东西两岸的海岸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各有特色,有多个沙滩入选美国最美的沙滩。海岸景观包括保护性海岸生态景观和旅游观光海滩景观二类。海岸生态保护区位于大多数自然海岸或观光性海滩内侧,多为海岸湿地和红树林,受法律保护,极少遭到人为干扰与破坏,以较好地保护自然海岸景观。旅游观光海滩则人工开发程度较高,以沙滩为景观主体,配合园林建筑,增加了较多的人工硬体景观物(Hardscape),周边建筑较为密集。

2.2公园

该州有10多个国家公园、150多个州属公园和地方公园,这些公园是其自然景观的基本构成和主体。这些公共公园以森林、湿地为主,由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购买土地进行建设,是各类保护区存在的形式与载体,承载着重要的自然保护功能。如everglade国家公园是湿地保护区,大柏树国家公园(BigCypressnationalpark)则是大柏树保护区。州属林地有100多万英亩,也主要以自然保护性公园形式存在。公园景观面积所占比例大,并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辅之以少量的人工园林景观、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设施,这些设施构成了佛罗里达绿色植物景观的骨架。

作为旅游大州,佛罗里达也有众多大型的主题公园,以奥兰多区的Disneyworld(迪斯尼世界)和Universalstudio(环球影视)公园等为代表。这些主题公园通常面积较大,且由多个公园群组团形成。与公共公园不同的是,主题公园中的人工园林景观和建筑较多,园林建筑依据公园主题被打造成为景观主体,设计各式花坛、花境、造型、景观建筑组合、喷泉及雕塑等,并配合光电、色彩、时空的变化,丰富景观内容。主题公园是展现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场所。

2.3湿地、滨水景观

佛罗里达地势平坦,湖泊多,水系发达,并在河道入海口形成大面积的湿地,于是,湿地、滨水景观便成为佛罗里达特色景观之一。在佛罗里达南部河流入口处形成的大沼泽地是美国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也是佛罗里达重要的特色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水资源,并需要对滨水区一定区域内的自然植被及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因此,湿地、滨水景观大多保持了较好的自然景观状态(图2)。

2.4道路景观

佛罗里达有着发达的公路网络,因而道路景观也成为了其大地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速路、州主干道路、上下行道中央均建有隔离区,以草地为主,两侧配置大面积草地作为道路缓冲带区和景观带,以草地外侧自然形态保存良好的林地为沿路风景,较少建设人工园景(图3)。仅在商业区、居民区区域建有少量人工园林景观,而且以植物配置的绿篱、花坛、园林小品为主。在佛罗里达,沿路建筑物并不高大,对道路旁植物景观的破坏性较小,因而道路与植物和谐并存,成为整个景观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2.5城区园林景观

这里所说的城区主要是指建筑较为集中的downtown和大学校园区、商务集中区和旅游区等区域。在佛罗里达,建筑物较高较密集的downtown所占面积并不大,而且建筑间留有较大的绿地和绿化空间,给人的主要景观印象是建筑稍多的林区。城区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街道绿化和城区公园。在有一定面积的开放区则会建设小型的街心花园、开放式小型公园等,主要通过配置园林建筑、雕塑、喷泉及花坛而形成。城区公园以供人们休闲娱乐为主,景观风格受当地主要民俗文化影响较大。

2.6居民区园林

居民区园林是佛罗里达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占所建园林景观面积比例较大。在多数居民区,建筑物所占面积不大,自然环境状态破坏不严重或建设后恢复较好,将家居融入于自然风景之中。每一居民区基本上都建设成景观花园,这是佛罗里达大地园林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此外,不少小区的名称还会以某某Garden命名。小区主要规划有公共水体、草坪,园路和少量园林小品。在小区公共园林景观中,大多数采用了草坪、大树和水体的基本模式,对自然状态下的这些景观因素加以改造和修饰便形成园林景观。而在各个小区中,每一个家庭可在房前屋后自建家庭式园林,大小、繁简不一,体现各自的种族信仰、文化背景和个人爱好。各具特色和情调的家庭式园林形成了多样化的微园林景观。

3佛罗里达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特色

总体上佛罗里达的景观以自然风景为主调,人工建筑和简约的园林景观被和谐地整合在其中。在其海岸园林景观中,“海水+沙滩+棕榈树”是主要的构成模式。在非海岸的园林景观中,基本模式为“森林+草坪+水体”(图5),自然森林景观、草坪和天然或人工湖是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此外,佛罗里达在风景和园林景观建设中还有不少特色和特点。

3.1尊重、保护、利用自然

佛罗里达的景观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人工设计与建设,以增加景观审美和艺术性,即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追求景观之美。这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尽可能地保护和利用原有自然的景观,并将人工景观有机融入自然景观,因而古老树木和历史建筑均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保护,甚至野生动物的生存、生活也被纳入到景观设计与评价的内容,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3.2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硬体园林建筑为辅

景观主要通过配置植物进行造景,尽可能减少硬体园林建筑。特别是在居民区和家庭园林中,植物配置是重要的应用手段。佛罗里达大多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适合许多亚热带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丰富。这为其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因此,利用植物造景便成为佛罗里达景观中的优势和特色,绿篱、绿柱、透漏背景、花坛、花球等手法与草坪结合是其最为常见的园林景观组合。以前美国的园林植物会引进许多外来种类,如原生于中国的一些树种或花卉植物像木兰科植物、杜鹃花、紫薇等,但近几年来,佛罗里达开始倡导友好型园林建设,注重选择、应用当地的乡土植物,这也成为了其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采用彩色观叶植物建造花坛营造景观是佛州园林中另一个重要特色(图6)。具热带、亚热气候特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生长着许多观赏性状独特的热带亚热带观叶植物如天南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等,这为其园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许多花坛、树下、花池等便广泛应用热带观叶植物进行装饰、配景,其中尤以蔓绿绒属植物、花叶芋、竹芋科植物和多彩凤梨应用较多。一些彩叶、花叶类观叶植物取代一二年草花,被广泛应用于花坛的营造,构成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延长观赏期,降低建园成本。比如,该州在花叶芋品种的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推出了叶色丰富多彩、叶型多变、能在全光照下生长的品种,通过花带、花境、大型花坛广泛应用于城区、主题公园的美化和装饰,也用于构建色块,形成了佛罗里达独特的热带植物景观。

3.3强调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

强调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是佛罗里达园林建设中另一个特点。强调整合尽可能多的天然植被和尽可能少的人工景观实体以减少对材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保留当地已有的绿地植被如天然草地和野生花卉区、用于隐障和增荫的竹林等,如有需要也尽可能通过移栽利用。尽量选用未经处理的天然材料作为园建材料(图7),如天然石、原木、树皮等。在行道和车道建设中优先选用多孔和渗漏好的砖材(Crushedbrick)或卵石。道路和园路中用灌木丛、绿篱取代栅栏和围墙。

3.4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佛罗里达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视与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一方面,利用循环水进行园林灌溉是州法律要求强制执行的,同时设计建设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以减少地下水的使用,保护水资源,并且通过滋养野生花卉和观赏草类来发挥对水过滤净化的作用。节水园林的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选用耐旱植物置景和绿化,以减少对水的需求(图8)。

3.5园林景观理念的科学发展

佛罗里达园林与景观建设的理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升华,较好地指导了景观与园林的建设。生态友好型园林一直是美国园林景观建设的主流理念之一,但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园林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友好设计与建设的基础上,佛罗里达的科学家和园林设计师们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佛罗里达友好型园林景观(Florida-FriendlyLandscaping)这个理念,这一理念除了保护生态外,也强调了对佛罗里达独特的文化与风貌的保持,将生态观念与景观审美、地理人文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是景观设计理念上一个大的飞跃。

4几点启示

4.1突出环境与生态功能理念

佛罗里达气候条件与植被情况与广东有很相似,其景观建设不仅重视审美功能,也重视保护其生态功能,使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实现了有机地融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风景园林不仅仅是审美的作品,更需要重视的是其所承担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功能,只有在此功能上增加审美,才能使景观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在广东当今的园林设计建设中,虽也强调环境与生态的功能强调,但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中常常被弱化,甚至被忽略。广东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变得非常脆弱,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因此,特别需要学习佛罗里达,突出环境与生态功能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将人工园林景观和谐融合于大地自然景观之中。

4.2保持当地的自然风物特色

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和保持当地的自然风物特点与特色。中国传统园林中非常注重地方特色,并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理念,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园林流派。但这些流派更多地强调了地域文化和造园技术的特征。而在大地园林景观建设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地域的自然景观风貌,将人工园林的建设和谐整合于大自然景观之中,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学习佛罗里达友好型园林理念,倡导提出广东友好型园林景观建设的理念,将生态、岭南文化与风情、岭南造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广东园林景观。

4.3保护野生动物,成为景观有机部分

佛罗里达的风景园林不仅限于人工建筑和植物,还将野生动物的生存纳入到园林设计、建设之中,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园林景观意识使得园林景观成为更具有生命活力、动感和生态意义的立体景观,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完整地体现出来。在这一方面,广东园林设计与建设还做得不太到位,在今后的建设当中应大力保护野生动物,使其成为景观的有机部分。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7

关键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S342.2文献标识码:a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湿地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湿地公园的建设,将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所以应该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我国,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差不多有两百多个,面积基本上达到了一百万顷。虽然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果比较好,可是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还比较初浅,所以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容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河、岛等地处的湿地容易缺失,以致湿地公园里面不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湿地的自然因素;对于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全面的进行,使得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降低。而湿地公园对于自然环境,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洪减灾,保住水分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能够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居所,避免了物种基因消失的作用;在自然资源方面能够保存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于人类可以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给人们提供游玩、休息的场所,并能够给人们带去一定的经济与文化效益。所以,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湿地公园的各种作用。下面就具体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以提高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水平。[2]

一、对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公园景观的简单介绍

(一)对湿地公园的介绍。湿地公园主要就是指以湿地比较优秀的生态系统以及比较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来作为相应的基础,以科普宣传教育湿地的知识、对湿地的功能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对湿地的文化进行弘扬等作为相应的主题,同时还修建有一定的休闲设施,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休闲娱乐以及旅游观光的生态型的主题公园。只有当具备有下面这几个要素之后,一个公园才能够被称之为是湿地公园:首先应该要具有比较有代表和典型的湿地自然景观;其次就是湿地的范围应该要比较的明显;第三在对湿地公园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部门机构来负责;最后休闲娱乐的设施应该要建设的比较完善。

(二)对湿地公园的景观介绍。湿地公园的景观主要就是指景观的形式主要是以湿地来作为相应的对象,主要采用现代景观的建设以及生态学的原理作为基础,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生态系统,让湿地的自然景观能够再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群众提供一个比较亲切、体验以及感受自然的地方,在现代的风景园林学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湿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以及对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所以人们现在更加的重视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3]

(三)构成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要素分析。文化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生物景观构成了湿地公园的景观,它们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和影响。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水体景观的设计,在湿地公园景观当中,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以水体景观为主的;生物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生物景观时,应该要考虑到当地的湿地环境;文化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和生物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文化景观时,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保护原有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来完成。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湿地的主要构成形式以及表现的形式如下表所示。[4]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

(一)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因为湿地公园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比较的特殊,还有就是湿地公园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保护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相比设计其他的景观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首先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场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其他的一些景观设计对象不一样,湿地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以水体为主要的对象,而陆地则是作为辅助对象存在,在湿地公园当中很多的景观基本上都是在水面或者是沼泽滩涂当中设计出来的。其次湿地公园在设计硬质景观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需要对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比较充分的考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要尽量不去破坏,这样就让硬质景观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湿地生态系统比较的脆弱,建设湿地公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但是如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在引进外来物种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考虑,那么可能就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尽量的去保证让动植物的食物链保持平衡。最后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及延续性,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除了要对自身的生态系统进行考虑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到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连带关系。[5]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湿地公园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突出湿地的景观,还需要让湿地区域的自然风貌尽量的保持不变,这样社会群众才能够更好的去感受和享受自然。所以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应该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首先是生态优先的原则;其次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后还需要坚持的就是美学的原则。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

湿地公园按照功能区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四个区域: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和功能展示区。其中,湿地保育区基本上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少的进行人为因素的改造,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主要在于其他三个区域。首先对于体验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地理特针进行改造,建设出浅滩、瀑布、河流等湿地的景观特征。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湿地公园内享受到自然的水体景观,体会湿地的捕鱼、耕作等生产生活,提高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其次对于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休憩一些园桥、景亭等,这样能够方便人们的游玩,为人们提供服务。湿地公园的功能主要是对水质进行净化,维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在对功能展示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栽种一些乡土物种,招引湿地鸟类昆虫等在湿地公园居住,这样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或者可以修建表面流湿地或者是垂直潜流湿地等景观,栽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休憩人们出入的亲水栈道,从而为人类展示湿地的净化功能和提供优美的景观欣赏;或者是修建能够展示污水在流过湿地前后,水质的不同视觉效果的景观;通过这些,将能够很好的为人们展示湿地公园的净化功能,提高人们对湿地公园的认识,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湿地公园建设将能够有效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所以必须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必须通过对地理区域、生态地理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科学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适合湿地自然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景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湿地公园建设,提高对湿地的保护水平,促进人类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7]

参考文献:

[1]李茜.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杨阳.我国现代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色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

[3]石磊.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奉艳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郑重.基于生态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8

关键词: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一、引言

在城市的建设中,每个城市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时代的印迹,对城市记忆的保存是城市历史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公园改造、景观设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对经济的过度追求,往往忽略了文脉的传承,在景观设计中,为了追寻“文化”,将目光投向久远(中国古典园林形式)或异域(古希腊、古罗马风格)等等。即使在植被的选择上,也将目光投向奇花异草。在这样背景下建成的公园,当我们行走其间的多数,感受到的往往是一种文化的迷失。

于是我们重新思考关于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概念,以及当代美学、生态设计等等。禁不住思路将我们带到了以景观设计本土化为己任的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为核心的土人团队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一个在国内工业遗址改造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二、土人团队设计理念及其本案设计宗旨

以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理念的土人团队,在当下的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现代景观设计之路。也许正如俞孔坚教授所言,他的景观规划设计所取名“土人”是出于一种使命感,是为解决在城市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遭遇着的两个危机,民族身份危机和人地关系危机…俞孔坚提出的这一带有后现代风格的理念,是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景观的现状,提出的一种适合中国人理想人居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着他对生活、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1]这种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尽管传统园林景观的形式早已过时,但其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却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

三、关于岐江公园的设计

(一)场地概况: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地处亚热带。原址为粤中造船厂旧址,东临石岐江(岐江),南依人民桥,北距富华酒店近百米。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场地内遗留有数量可观的厂房,以及相关机器设备,其中包括变压器、铁轨等。该厂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至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的历程中,粤中船厂历经了风雨的洗礼,见证了共和国工业化的艰辛历程。

(二)设计特点及传达的含义

以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为核心的土人设计团队通过对场所精神的梳理,在珍视那段历史精神的情况下,以当代美学的视角,为经历那段历史的人们营造重温过往岁月的空间,而且也为后代打造一个了解与感知前人工作场景的现代化公园。

第一,设计特点

设计思路上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较之中国古典园林,岐江公园在道路设计上摒弃了园无直路,而以直线与环状路线相结合。从当下人的心理需求出发,对工业化时代线条加以提炼。较之古典园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传统景观演绎形式,岐江公园设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人本身的关照。于是出现了关于铁轨、绿盒子、红盒子的故事等等;与西方古典园林的比对中,岐江公园并不刻意追求形式的图案美,而是更加尊重地域文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ichardHagg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Brown,2001),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2]中山岐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在尊重现有场地条件的基础上,坚持保留、改造与再利用的设计思路,采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如西方环境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恢复理念等),在保留与废弃之间寻找平衡点,使得昔日的工业厂址在今日的城市景观中焕发了活力。

表达方式上采用保留与创新并举。

公园内采用几何形的环状与轴线相结合的道路系统。这种看似凌乱的直步道及其铺装代表着工业化时代的线条肌理。至于铁轨则是工业时代的标志,也是昔日造船厂的重要景观元素。据考证,铁轨是船只下水与上岸的重要助力工具,此刻却成了人们游戏的场所。

场地中原有的大型装置经过特殊的处理和谐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场地中残存的水泥塔,经设计后去除了水泥的外衣,而以粗狂的钢架结构呈现,并饰以单一色彩。这一装置与园内的琥珀水塔及红、绿盒子,可看做是工业时代的装置艺术,同时又不失为红色革命年代的记忆。由此,设计将国内与国外、昨天与今天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传达的含义:

岐江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向我们传达了三个基本层面的含义:

首先:尊重足下文化,即对一定地域,特定时间段内文化的珍视。通过对大型构筑物、机械等文化载体的保留,力图为历史留下见证。

其次,崇尚自然之美,诠释了乡土植物的本真美。较之以往奇花异草的造园形式,岐江公园在植被设计上采用以乡土植物为主。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为此大量使用野草也成为该公园种植的一大特色。

再次,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处于人类亲水性的考虑,公园多处设置亲水栈桥和涌泉以及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处于人们好奇心,即对冒险性、挑战性游戏的向往,公园中出现了铁轨的铺装,让我们有幸重温儿时穿越铁轨时的,人的天性也在此得以袒露。

(三)启示

岐江公园案例引起人们对“足下文化,平常文化”的空前关注。将人们印象中的文化概念从久远拉回到当下,在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方面乃至景观设计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开创了国内工业旧址保护和利用的先例。相对于中山市的市民来说,昔日的粤中造船厂是一个令人向往,值得自豪的企业,它见证了中山市半个世纪的发展。尽管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在岐江公园的设计中借鉴国外对工业遗迹的保存和再利用的手法,但在岐江公园的设计中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在借鉴中富有创新精神。在设计中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特定的基地面貌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与此同时,中国特有的园林景观语汇也得到了新的诠释。

四、结语

岐江公园带给我们很多提示,比如工业与自然并不对立,全球化与地域性也并非冲突,重要的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尽管在最终方案的实施上也留有遗憾,诚如《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书中谈及的那样“本项目留有许多遗憾:这些遗憾包括废旧利用不够充分……”但这毕竟是中华大地上景观设计的一个代表性作品,它将国外的设计理念与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在我们景观渐行渐远的今天,启示我们重新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9

关键词:景观园林;工程设计;艺术性

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的表现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艺术性表达手法展示城市景观的艺术性效果,把景观设计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起来,满足统一美、调和美、均衡美和韵律美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城市的美观、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值得不断地研究,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完善,促进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

1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的艺术性原则

1.1景意交融原则

城市景观中的树木花草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从形态上为城市的形象增添光彩,从生态方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绿色植物覆盖率越高,降尘、消声、调节环境温度、净化大气质量的功能就越强。树绿花红,高低相间,随风舞动,令人惬意。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原则就是要把景观的形态美与意境美结合起来,使人置身景观之中,能够净化思想,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1]。以街头公园建设项目为例,应注意土石景观工程与绿化工程的搭配设计,土石景观要作为绿化景观的中心,突出绿化景观的层次感、色调感及其园艺特色,还要思考绿化景观的有机组成与街道隔离的绿化带的乔木选型、灌木选型、花草配置等,使草地、灌丛、乔木与土石景观相互掩映衬托,浑然一体,使人置身其中有“身在画中走,画在心中留”的景意交融的美的享受。

1.2形式美原则

城市景观建造的亮点就是实现景物与美术的和谐统一。景观工程完成后,从上面俯瞰或从侧面远眺,要有一幅画的感觉,这就是形式美的艺术表现效果。甬路两旁高大的树,绿化隔离带的灌丛,绿地中的花卉,公园中多种景观,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使生理感应、环境作用、物理特性形成和谐统一的感官效应,强化城市景观的表现效果。以古代园林建造设计为例,很多有名的园林都是文人、画家和曲师等会商合作的结果,园林建造艺术与诗文、绘画、音乐可以融汇贯通,如明末张南垣给王时敏设计建造的乐郊园就是成功的案例。王时敏能诗善文,其园林设计以雅为主,从形式上表现中国古典山水画、诗歌的意境之美。园寓诗文,诗、书、画、山、水、草、树,互为表达衬托,相得益彰,为诗人墨客游园即兴赋诗、作画提供灵感,把形式美的资源最大化地盘活。又如,青岛市青年广场的树木、花草、艺术雕像等错落有致,展示出青春活力的形式美,给游客留下很深的艺术印象。

1.3静态与动态表现原则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生长周期的往复,城市景观整体或局部的美感效果不断变化,形成一定的动态效应。例如,冬天人们看不到树绿花红、草青燕舞,到了春天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及至夏日,叶绿茂盛、翠滴,秋天树叶则由绿变黄、叶落草枯。为了展现生机,有的地方则栽植常绿植被,如万年青、松柏树、竹子等,最大限度发挥艺术性设计表现手法的功能[2]。园林设计的动静结合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形态上,错季延时的花草树木的落叶、常绿、开花等,能够形成时间视觉上的流动;流水、喷泉等设计与土石、花草景观则形成形态上的动静结合,如跌水与叠水设计、假山喷泉设计、人工湖设计等,都是动静结合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4地方特色原则

园林建设必须与当地的风俗文化传统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园林建设中的人文情怀。在园林中休闲、游玩、漫步健身的以当地人居多,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及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利于为人们营造舒适的观赏氛围,所以园林建造设计要遵循地方特色原则,从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中挖掘园林的艺术特点,开发相应的艺术项目,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园林建造设计中的标志性石雕、铜像等,都是在当地有所作为的著名人物,不仅象征了历史上当地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值得尊重,更重要的是传承延续先人的精神血脉,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5人性化与创新原则

园林建造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户外健身活动的场所,因此建造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们的休闲、游玩的需求,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对传统的建造模式进行创新,最大限度适应现代人对园林的需求。1)根据人流量确定园林建设规模。每个城市的园林不止一处,园林建造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园林周边常驻居民和流动游客的流量,以确定园林建设的规模大小。流量大,园林建设规模相对大;流量小,园林建设规模就相对小,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2)围绕人们的精神需求,确定园林的景观布置和文化特色。例如,有些城市的市花、市标等都是园林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还有本地的文化传统特点、歌舞活动特点等也是重要元素,在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2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

2.1注重生态与整体艺术效果的表现

园林景观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地域特点、传统风俗、文化习惯和气候条件,运用艺术的设计表现手法,实现生态与美观的有机结合。要有整体效果观念,对设计理念、方法、效果与实际作系统性的比较,既不能过分追求生态效益,不顾及美术的协调,又要避免过分追求景观园林的美术艺术效果,轻视景观园林生态功能的发挥。在艺术性设计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盘棋思想,要有整体意识、整体思想和整体观念,注重艺术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景观绿化与土石设施项目的协调搭配。若确定艺术表现方法时不顾及整体性要求,效果便可能不佳。例如,部分城市公园景观工程设计在艺术性发挥中过分追求奇花异草和树木花草的多样性,投入巨资从外地甚至国外引进树木花草品种,结果树木花草不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早早枯萎死亡,更有甚者,增加了新的病虫害,危及其他生态植被。历史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方法注重整体效果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如颐和园泉眼式小水域设计与万寿山不搭配,经过不断完善,从整体布局考虑,改为昆明湖大水域景点设计,与万寿山相得益彰。整体性设计符合当地水系功能特点,表现出山稳水活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了地理优势,强化了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

2.2注重植物景观设计艺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设计通常侧重植物的多样化组成,从动态、静态景观视觉效果的需要出发,结合绘画艺术、园艺艺术的效果功能,进行有机组合的创新和发展。1)形态组合的多样性。园林景观由乔木、灌木、藤类、花草等组成,形态各异,根据场地不同,在选择品种、确定数量上有所区别。例如,街道、甬路两旁主要的景观植物品种是乔木,乔木多种多样,有的地段适合栽植国槐,有的地段适合栽植垂柳,有的地段适合栽植法桐。绿色隔离带植物则以灌木为主,有的路段适合栽植冬青,有的路段适合栽植紫薇。对于公园、广场的植物景观的设计则另有特点。2)个体形态的艺术性。街头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比较明显,有绿色大球、蘑菇形国槐、飘带式紫薇和雨伞式乔木等。设计要根据景观植物的株高、空间造型和园艺工修剪的难易程度,结合场地和周边建筑进行考虑,力求和谐统一。3)景观设计形式的选择。植物景观与山石景观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具有动态性变化。春夏秋冬,发芽、开花、茂盛、落叶,要保持形态美感的连续性、长期性,就要熟悉建筑式设计、图案式设计、造型式设计的有机选择方式,并能综合运用,使植物景观表现出不同风格。

2.3注重景观色彩的远近轻重的艺术性表现

园林景观与绘画艺术在色彩感官方面息息相通,主要是根据人们的色彩感官体验,进行艺术效果的表达。红黄色彩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热情、温暖,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凉爽舒适,绿色则呈现生机盎然。因此,园林景观艺术性表现方法要注重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冷暖感的合理搭配。例如,北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选择在公园周边及道路两旁设计枫树景观,每到秋冬季节天气变凉,枫叶逐渐变红,置身其中,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因此,在设计中,艺术表现方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1)远近色彩的处理。根据人们视觉感官习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采取动态方法,公园、园林、小区等公共植物景观集中的地方,从入口处,一直向内延伸,多采取草本景观设计,根据季节不同植入不同的色彩,冬春季节增加红黄色彩设计,炎炎夏日,则注重增加绿色植被的比重。2)轻重的处理。根据园林整体特色,使景观色彩比重不尽相同,以满足不同游览人群的休闲需要。3)冷暖的处理。绿凉、红暖、蓝安、黄兴,不同的色彩给人的艺术感觉不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换位思考,从游客或者休闲居民的从需求出发,做好冷暖色调的处理,力求使艺术效果能符合人的艺术享受需求[3]。

2.4注重环境氛围设计的艺术性表现

园林景观艺术性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园林景观形象情景营造特定的场景,给人以艺术享受,在错落有致的景观中给人以愉悦、爽快、洒脱的体验。生活小区、广场的景观设计则更要注重营造生活气息,将节日、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需求元素统一,提高艺术水平,强化艺术审美效果[4]。

2.5注重生态和谐设计的艺术性表现

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园艺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与生活的艺术性需求紧密相连。园林景观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观赏艺术服务,是陶冶人们艺术情操的载体。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艺术性的表现方法要注重生态和谐设计的艺术性表现理念,从城市的发展规划、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功能等方面就景观植入的可行性、艺术性与人们的需求性进行各方面的权衡,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尊重自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创新拓展艺术空间,提高特色设计水平[5]。从人们的娱乐休闲、观赏美景、休憩等生活需求出发,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靓丽形象和优美环境,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3结语

设计是景观园林工程施工的标准化规划,运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景观美感的构建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的独特个性。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的艺术性的表现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发扬传统艺术设计表现手法优点的同时,注重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晨林.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与植物多样性分析:以宿州院子C区一期景观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21(5):44-45.

[2]孔祥龙.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空间氛围营造分析:以自行车专用路同成街景观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10):73-74.

[3]龚行华.园林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居业,2021(3):24-25.

[4]王淦太.园林工程中假山景观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咸阳秦汉历史博物院景观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20(10):227-228.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篇10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景观设计

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2.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

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其植被基础、立地环境都有差异,所以,设计生态景观时,应该对公园展开整体的植被景观规划,利用统筹规划来促进湿地公园景观的整体发展。不同类型景观植被覆盖率、骨干树种、特有植物等,应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第一,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该区景观规划以保持原有景观特色为主,维护原生种群与区系,以原生乡土植物为主。第二,退化湿地恢复区。该区景观设计应该以恢复湿地生态效应为主,按照原有湿地植被景观进行恢复,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第三,湿地缓冲区。该区景观以生态景观效应为主,将生态效应的体现作为前提条件,培育特有植物群落和地带性树种,适当引进生态与景观效应俱佳的植物。第四,户外游憩区。该区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以农作物、景观林为主要特色的景观效果。第五,建筑与服务设施区。该区以丰富的植被空间塑造为主,并保持一定面积的高绿地率,充分体现湿地景观的乡土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