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2:51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1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是面向全体还是关注个别,是解决问题还是发掘潜能,是增进幸福还是消除疾病,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但以其中某一方面为主,这应该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水平和状况而定。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是建立在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大学生与一般成人相比,心理更不健康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不仅教材中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的章节多,而且介绍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其他章节也大都采用“理论介绍+常见心理障碍+调适方法”这样的三段式内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相对集中于疾病与心理咨询、恋爱与性心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择业就业心理、身心发展规律、挫折与压力、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智力与能力、社会适应、意志、品德心理、网络心理等领域。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构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一)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主要是着眼于建立以下三方面:1.积极个人优势:6大类美德24项积极人格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思想、热爱学习、有视野(洞察力);勇气: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慈与爱:友善、爱、社会智能;正义: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修养与节制:宽容、谦虚、谨慎、自律;心灵的超越: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2.积极情绪即帮助人们对过去生活有满足感;对将来有期盼、乐观;对现在有心流体验(快乐)。3.积极组织即积极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通过快乐、参与、意义来帮助人们通往幸福与快乐。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极为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发现,存在着具有缓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积极的人格素质或人格力量,诸如勇气、人际关系技巧、理性、洞察力、乐观、诚实、坚韧、现实主义、快乐能力、安适、心系未来、发现目的等。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的这些积极的人格力量,就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构应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基本原则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安排一定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入浅出,既要让学生能够从感性层面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第二、科学化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坚持科学性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必要前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做到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的科学性分析,所选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与需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切勿片面与主观。第三、可操作性原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课程理论的可操作性,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课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理论指导应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同时也要留给教师创造空间,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第四、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个人优势,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发展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重构

在构建和选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时,应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依据,根据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整体和局部综合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五大主题及十三个相关概念逻辑关系:课程内容的体系有以下内容构成: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概述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了解积极心理学如何挖掘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如何让人类获得真实的幸福。

(二)发现个人优势

让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彼得森和塞林格曼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人类个人优势———6大类美德24项积极人格。通过对24项积极人格概念的介绍,并通过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积极地生活。

(三)创造力教育

创造力主要是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能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通过介绍创造力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理论,教授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发挥独创性思维和创造的想象力。

(四)幸福感培养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其中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介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让学生通过量表测量、了解自己的主观幸福感高低,介绍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增加幸福体验。

(五)心流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流是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心流体验即享受当下,目的是提高专注力。契克森米哈融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活动时获得一种十分兴奋的情绪体验,以致他们很愿意多次体验这种状态。运用心理学的量表对学生的心流进行测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六)乐观与希望

乐观与希望是针对未来的积极体验,顾群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乐观下的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乐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是建立在积极的解释风格(归因方式)基础上的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它是调节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乐观与希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一个人一旦通过学习而形成了乐观的人格特质,他常常就会把生活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如果有意识地让大学生多感觉有希望的事件或生活经历,他们会更易于成为乐观的人。

(七)人际交往教育

人际交往教育涉及到认识依恋类型和人际关系两个概念,依恋是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发展起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不断维持,并最终发展出其他的依恋关系,如朋友间的依恋、爱人间的依恋。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顾,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活动中的相互支持,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行为、情感的沟通。

(八)感恩与宽恕

感恩与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积极心理学认为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感恩和宽容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应是当代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九)生命意义教育

“90后”群体已经成为接受当代高校教育的主体。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特点,了解其内心世界,对于养成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乐观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他们积极心态、确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变人际关系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同时在生命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死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十一)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张时碧(1970-),男,河南周口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新课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以及大量的精品课程不断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设置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课程效果的有效发挥。现阶段,因高职教育存在着学制相对较短的现实特点,他们大多数通过“2+1”模式(在校学习两年加上顶岗实习一年)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短,学习任务较重,从而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当前教育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是面向普通本科高校学生进行的,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相符,使得改革的实效性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以及关键点,提出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为和普通本科的理论教育进行区分,高职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仅仅是在教材上注明属于高职院校专用,在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和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并未真正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也就很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一)课程实践创新薄弱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样存在平时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环节,例如学生的心理咨询、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以及心理沙龙等诸多形式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和普通本科院校所开展的活动没有太大差异,不仅形式、方法、手段类似,而且未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专业实践进行指导的创新性。

(二)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大部分为“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专业文凭,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他们一方面应承担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应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里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设为公共课,仅仅是从理论上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知识传授活动。所以,他们并未真正发挥“双师”的实际功能,这种单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未充分反映出心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从而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不相符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要是依据专业课程状况来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一定要凸显实践在课程安排里面的比重,这样才会真正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合。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为理论教学,没有或者只有较少的实践机会;同时,其课程内容大部分是心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这样的理论是不能和其他专业理论一样可以直接将其在实践中应用,利用其将实践问题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里面,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关要求。

(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缺乏

尽管一些教师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他们仅仅是对该课程的某些细小环节实施的理论探讨,他们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弱,未从深层次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理清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作为研究者,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不要在现有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更有效地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素质。

(二)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涉及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与高职生对该课程的需求相符合,再就是其内容是不是存在着非常强的实用性,以及是不是能够给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社会生存以及发展带来指导作用,也就是一定要细致深入论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阐明对高职学生成才成长最有帮助意义的理论。

(三)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是实施心理健康教师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不是完全胜任,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应该如何设计。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优化对策

(一)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虽然已经是在结合了许多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后完成编写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其教学内容大部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只有很少的内容涉及行业心理健康范畴,造成学生无法从行业心理健康需要的视角下分析学习,教材内容具有相对较差的针对性。鉴于这个原因,各高职院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与发展问题、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探讨之后,撰写出行业心理健康讲义、编写出与各个专业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二)编写与专业、行业结合的专业心理教材

努力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心理结合起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不仅是各专业学生、各行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具特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也各具特点,而且,这些心理特点和规律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各高职院校除了要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编写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还要组织力量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编写出相关教学内容。然后,把两方面教学内容整合成为专业心理学教材,其中既有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健康内容,也有该专业对应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心理健康的内容等。这样的教材,既体现了系统性,也实现了针对性,将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学校的商务文秘专业学生,他们毕业之后一般到企业以及政府单位负责文秘相关工作,这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探讨企业以及政府单位文秘相关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心理,以及自己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等内容,利用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该类行业领域工作者的心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其毕业后可以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从事自己的工作,最终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尝试将专业心理课设为学校专业必修课

尝试着将专业心理课设置成学校的专业必修课。若是编写出专业心理学教材,就可以尝试着把它当作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来设置,打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设置为公共课的局面。这样,学生就不仅能够学习包含一般常识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一定要获得专业心理学课程的相应学分。同时,在教学方面,将更能借鉴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将变得更富有灵活性,更能够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通过多措施提升心理教师团队的总体实力

促使现有的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提升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1.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挂职锻炼活动。通过此途径促使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学校要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为契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入相关专业师生当中去,深入该专业对应行业员工当中去,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借此把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改造”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又熟悉专业行业心理的专业心理学教师。

2.转岗培训或引进人才。通过此途径充实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把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成专业心理学课程之后,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需要不同程度的扩充。要扩充队伍:第一,通过动员现有在职教师转岗培训,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第二,通过引进人才来充实。人才既可引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也可外聘行业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相关专家,他们专门负责给广大学生传授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他们在生产一线的亲身经验,为学生提供最为真实可靠的行业心理相关理论。

3.多措并举。通过此途径提升心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继续组织心理学教师深入专业师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了解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在校学生、实习学生和行业员工的心理变化情况。二是组织心理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校培等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鼓励学校心理学教师和行业工作者,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和员工心理课题研究,促进彼此专业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将此工作作为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点来抓。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系统推进此项改革工程,以实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心理、行业工作心理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技能,大幅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品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观念与行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0(9).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8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多年实施,在全社会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健身氛围,但是我国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现状却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中出现的“过劳死”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弱化和缺失。而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培养阵地,其公共体育课是培养知识分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投入。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缺失上的现状

1.1正确健康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以及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常常不够全面和深入。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对健康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生理健康方面,容易将体育、健康、体质等概念混为一谈,而对于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健身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认识常常容易忽视,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

1.2健康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上,各项教育活动主要是以运动技术为主,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体育技能为导向的,虽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理论课堂上会涉及到体育健康、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处理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显然不够全面,在大学生的体育课堂上,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指导还是相对欠缺。此外,在课外实践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则是相对缺失,很难满足学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个性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健康体育的良好发展。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容易造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很多实践已经证明,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亚于疾病的危害,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反而有助于疾病的减少或恢复。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多是以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家庭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弱化,随着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的进一步上升,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1.4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的缺失

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旨在以恰当的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教学的成果进行考核和确定,是公共体育课程得以实施和教学质量得以改进的主要途径,而当前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多是局部性的评价、静态的评价或结果性的评价,但,主要是考核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达标程度,忽略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首先要实现教学中心从竞技体育向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变,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竞技体育课程同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要充分认识到生理上的健康并没代表着真正的健康,只有实现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生活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整体上的健康,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2.2构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是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自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颁布以来,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科学化。高校体育教师在优化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当坚持以健康育人为重点,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的课程内容新体系,个人觉得至少应当包括健康理论、体育理论、体育锻炼卫生、体育锻炼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以及医疗医院等方面的内容。

2.3明确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基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终身体育方法、完善个人意志品格、修身塑形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体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建立以发展个性、强身育人、增强健身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体育健康教育新模式。

2.4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中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或存在的缺陷,公共体育教学要强调“知、信、行”的统一,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改变,重点在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及提高个人健康技能。因此,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仅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等表面成绩进行考核,还必须对学生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求更加科学的检验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出能够真正适应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丽杰,卢春艳.高校体育教育中健康课程的弱点与盲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4

关键词:中日学校;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1],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确》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

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因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育被认为是医药卫生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和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未。一种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以后,[2],人们才认识到:“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发展。”[3],中日两国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认识不同,在两国提出的体育目标中得到最好的证明。中国在1985年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而日本在1977年的体育目标中则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学习运动的方法,提高运动和活动能力,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很少提出,同时重视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保护指导。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内容的比较

日本学校保健体育中的体育部分同中国学校体育的内容大致相同。??日本在1990年实行的《学习指导纲要》中确立了小学体育以游戏和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学校体育以运动技术和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由于日本40年代就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科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我国是在1988年才开始在天津、湛江地区部分中、小学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实验。所以,在1993年新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了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中国比日本要丰富些,实用些。

三、实施途径的比较

日本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上,有两个特点:①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学互动;②重视课外的教育和活动。而在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主要是课堂传授知识。

四、师资来源的比较

日本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来源主要由体育科学专业、健康专业、体育教师专业、社会教育督导、体育娱乐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生产体育专业、运动医师专业培养。而中国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由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培养。但起步很晚,全国仅几所高等院校开办了上述专业,远不能满足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目前,主要由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培训后的体育教师、体育卫生专业毕业生担任。

从两国师资来源比较看,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低于日本。特别是学校健康师资有待进一步加强,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五、字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效果的比较:

四十年来,日本坚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使日本孩子懂得了健康的意义,学会了保健的方法,形成了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竞争意识和本领。而中国学校体育正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许多不爱体育,不会运动,不懂得保健的体育盲加健康盲。但值得可喜的是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据对天津、湛江八所实验小学的三干多名学生的调查,表示喜欢本课程,学习后锻炼的主动性有提高,对养成卫生习惯有帮助,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行动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97.7%、95.5%、97.5%、90.5%。八所实验中学四千多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大致相同。”[4]可以预见在1993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将有明显的改观。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日本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等。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能明显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能提高教学效果。

3.我国在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搞好师资培养,科研工作,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之具有中国特色。

4.改革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不适应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

(二)建议:

中国在进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过程中,健康教育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学校没有对开设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起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长期局限于智育教育的圈子里,忽视了身体素质教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矗为此,笔者建议:

1.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学校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上来,搞好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

2.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专人分管,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同时,上级教育部门应对学校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将其列入教学质检和学校规范化建设达标,考核的内容之一,提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3.认真总结分析我国各地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经验教训。?加强各国教育和体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之路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高职;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33-02

身体的健康程度可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长度,但是心理的健康可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广度。随着经济与信息飞速发展,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高职学生正式步入了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点,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问题,虽然他们对待事物已经能够独立判断,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1],可见在高职院校正确高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

首先,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情况来看,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并解决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专业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职学生中,有80%左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虽然处于健康状态的学生占绝大部分,但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数量也不容小觑。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强迫症状、敌对、焦虑、偏执、人际敏感、抑郁,其中强迫症的问题出现频率较高[2],这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就业形势、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联系。高职学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学校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了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高职院校是我国进行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其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并不顺畅。比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书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不相符;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都过于形式化,心理健康课程中学生无故迟到、逃课、缺席等现象非常普遍,大部分老师也并没有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做出严厉的惩罚,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基本上全部通过[3]。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那么简单,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开设的课程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时展过程中高职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当前高职院校体系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意识、自我意识、人格意识、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等,虽然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但是这些教育内容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内容无异,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构成体系中,很多学生来自乡镇和农村,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是非常自信;很多学生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主要是为了“混”一个文凭,因此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含混、懈怠;部分学生第一次住校生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很多问题都要依赖他人,对待任何问题都不敢尝试,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被动,一旦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焦虑不安[4]。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例如,某教授在对兰州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该校有25.05%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对广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发现将近82%的学生表示自己存在着精神方面的压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层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年级等条件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比如,高年级学生由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明显;农村地区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差,因此农村学生常会存在自卑、内向等心理问题。某研究对我国某一线城市的一所高等院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问题也存在着性别方面的差异,比如,男生的偏执性因子明显大于女生,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组间差异p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对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考虑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遍状况,结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点,笔者着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共勉。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既要尊重这种普遍性,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又要充分尊重这种特殊性,指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做、怎样做。为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需要从教材选定的环节做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心理[5]。高职院校学生对单纯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减少理论的解说,将理论知识与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相互结合,积极的与学生展开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相关课程的实际作用和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实用性不高、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学校一定要严格了解并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的相关内容,开设更加具有针对性、与高职院校学生紧密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益的心理健康知识。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以及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节自我意识和心理情绪的能力,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信心[6,7]。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想要完全彻底地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内就能实现的。因此,除了对教育课程本身进行改良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形式,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排除心中的困难和疑惑。目前,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尝试性地建立了诸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这样的组织,旨在帮助学生排解精神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及时地遏制住学生的一些偏激心理或者行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并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而是应该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比如举办知识讲座、发放知识手册等,使学生们充分意识到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们认为这种教育形式枯燥乏味,没有实用性价值,因此,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服务,要对当前的课程教育形式进行一定的创新与突破。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在教学中应用了大量的课堂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创新性的课堂模式表现出了对学生个性化心理的尊重,学生可以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独自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中所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更多地发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从而摆脱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8]。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素质建设。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将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欠缺等问题,而要改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现状,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着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严格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定制度,只有经过资格认证的人员才能成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高水准的心理健康团队,高职院校应加强人员培训,实现现有师资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流和总结会议,分析阶段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多学习专业教师的教育经验,将心理专家与心理辅导员相结合,合理安排和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旧存在诸多不足,为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探索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立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3).

[2]张建安,黄丽.大众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改进对策[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耿萌萌,刘志兵.浅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职业时空,2014,(01).

[4]徐增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改革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5]刘春丽,张亚.“一体两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3).

[6]左妮红,李伟娜,兰珊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研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6

【中图分类号】R179G479G627.8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2-0161-02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员素质;资源分配;学生保健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新情况,2007年5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为近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同年卫生部又制定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并于2008年1月公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具体指导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以适应培养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目标要求,这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对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利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学校健康教育在培养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素养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向个体或群体传播健康知识,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并促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减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2]。而学校健康教育又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对象,针对其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教育活动,在培养国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1)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青少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强,容易形成稳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并终身受益。(2)健康教育最适于在群体生活的人群中开展。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场所,受教育者和实施教育者都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学校本身的特点使其成为健康教育发挥最大作用的场所。(3)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健康教育所获得的健康知识与技能,能最大限度地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帮助其家庭及社区其他成员获得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促进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

2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2.1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的具体内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部分,以健康理念和行为为切入点,确定了66条可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环境卫生、常见疾病的预防、心理卫生、急症自救与互救、用药知识、健康技能8个方面。

2.2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体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环境卫生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心理卫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急症自救与互救、用药知识等11个方面,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选择、由浅入深地安排教育内容。如小学重点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中学加强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大学注重加强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与意识培养以及性心理与性卫生教育,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为重点。

2.3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内容体系比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所涉及的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均包含在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之中。所不同的是前者更加强调疾病预防、营养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与理念、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健康理念和实用健康技能的培养,但对支持这些理念与技能的基础知识没有过多涉及。同时,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的人体解剖生理、体育运动与健康、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以及性心理与卫生等知识技能在其中也没有具体反映。

可以说,学校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规定的内容为新时期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

3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但就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及城乡差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开课率和课时安排达不到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一直沿用体育与健康结合的课程开设模式,学校健康教育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在课程开设上并没有硬性规定,只是要求“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要求开设每周至少1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另外,在内容结构上缺乏对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局限在体育教育中理解健康教育,同时夸大了体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试行,更是从课表中撤消了对学校健康教育课时的规定,健康教育课采用渗透、整合的方式来体现。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接导致学校健康教育不被足够重视[4]。二是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教学效果较差。虽然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我国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各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防疫站,出现学校健康教育无专业师资的尴尬局面[5]。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主要由学校医务人员、体育教师、生理卫生教师,以及通过简单培训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这种非专业师资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体育或生理卫生教师缺乏系统医学知识背景,对某些健康知识领域(如传染病防治)的教学显得捉襟见肘,勉强应付;而另一方面学校医务人员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又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况且大部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根本没有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6]。

4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需要认真对待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利用学校健康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独立学科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给予学校健康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实施。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整个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早在1995年美国健康标准联合委员会就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美国大多数州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强调通过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同伴等共同参与)实现教育目标[3]。

要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给予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建立稳定的课程体系。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从知、信和行的统一中,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健康发展。

4.2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整合利用就短期而言,要改变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现状,应注重加强现有师资的整合利用。学校医务人员、体育教师、生理卫生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加强他们学校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是实现短期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培训质量。其次,各级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及学校应把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长远看,国家应充分考虑学校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在长期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提高体育教师学校健康教育能力是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同时又有利于减少教师的闲置问题,加速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速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学校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学校卫生学等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缺乏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胜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鼓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需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和合理的改革,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学生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其学校健康教育技能能力,培养出既能担当学校体育教育,又能胜任学校健康教育的复合型专业师资。

4.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内容调整,突出公民健康素养培养按照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思想,学校健康教育应在完成基本健康教育内容情况下,重点突出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提到的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多为概念性或结论性的描述,缺乏具体的基础理论支撑。例如其在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中提到“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但要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如何才能做到合理膳食,怎样才能做到科学的体育锻炼,为什么要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做到心理平衡等。这些都依赖于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真正实现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因此,要实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准确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对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利用,才能做到学校健康教育与国家健康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推进。

5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86-89.

[2]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1.

[3]孙雷.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体育与科学,2006(5):90-93.

[4]谢佩娜.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08(4):84-86.

[5]俞爱玲.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2-444.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开发而设计和展开的,它的课程目标并非“预成”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构建的,它的课程内容则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商定、建构和运作,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从自己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在开放的一系列课程中,自主选择、构建“适需”、“适用”的课程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来。它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先进的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受大学生广泛关注的课程,它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学习并掌握心理调节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能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也对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自己,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就课程现状、改革路径,以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从90年代在高校中开设以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体系。随着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已经逐渐被垂青。该课程在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项调查发现[1],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近几年,大一新生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数呈递增趋势。然而,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传授的内容却令大学生大失所望,很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更谈不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与《意见》中要求的在高校中开展正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

1.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课堂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将心理教育与德育,社会实践相结合。

2.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其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并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发展[2]。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表现

在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枯燥单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成不变,老师教授内容枯燥乏味,有的老师甚至多年使用同样的教案。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灌输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学生修学分的一个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采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单一的教学模式反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感。这一问题急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2.社会方面的因素。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大学生心理都会有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想潮流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心理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而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对陈旧,没能出反映出时代特点,更跟不上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

3.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力度欠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许多高校尚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四、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确立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不仅对大学生当前的生活发挥作用,而且对大学生的未来也产生影响。因此,该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既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认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又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问题的实践技能,即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目标。

2.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结合在一起,除了教师讲授外,围绕有关主题,尝试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3]。

4.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推行朋辈辅导。学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受心理困扰的学生更需要来自同辈或朋友的帮助。

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高校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高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把心理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课程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书玉.关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调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6:74-78.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8

论文摘要: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拟解决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课;课程建设

1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课程要求的转变

1.1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实践课的改革成了人们重视的焦点,使得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关系,只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进行锻炼。高等教育就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在这里学生不仅是接受与储存知识,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使理论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思想被5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所代替。高校体育理论课作为体育课程的两大(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部分之一,对5个领域的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指导科学锻炼和实现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教育是发展性的而不应是终结性的,这就是说,大学的体育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

1.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体育课程目标都呈现出扩展的趋势,体育理论不再仅仅囿于运动知识的传授,而是拓展到了健康甚至体育文化层面。我国的健康教育迟于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全面转变。

虽然我国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是事实上,极少有高校专门地开设健康教育课,即使有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定对高校健康教育做出具体要求,但是就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体育理论课程的性质来看,完全可以将这两部分加以整合。已经有学者提出:作为学科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或者重构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学科,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现状与反思

2.1教学难度的加大与理论课相对被忽视的状态

从课程规定性来看,与199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2o02年的新《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减少了2%,然而新《纲要》的理论课程理念和目标却在不断延伸,使得理论课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方法的传授,以至于课程的训练意味甚浓,教育意义下降。在高军等对我国21个省68所高校(13所重点大学,55所普通院校)进行的理论课教学调查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59所,占调查学校的86.8%,其中有9所(占调查学校的13.2%)学校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数的5.6%。在斯华琴等针对江苏省32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26所,占调查学校的81.3%,其中,有6所学校(占调查学校的18.9%)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5.6%。”这些数据都与教育部2oo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2.2课程权力的下放使体育教师教学难以适应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这一规定,使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是,几十年来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从传统的教学范式中走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3课程体系的拓展使部分教师难以胜任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更是课程体系的拓展。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理论的教学能力,还要能胜任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这一要求对原有体育师范教育规格下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

3构建新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理论课教学内容难以选择,这也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纲要》规定的理论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理论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3.1确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集中反映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它是国家对2l世纪人才体育教育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一直以来,体育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难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似乎运动项目知识、健康知识、健身知识等都可以纳入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范畴。

日本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生理学、运动医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疾病和预防等。美国可以说是体育课程灵活性最大的国家,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内容体系,以至于美国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包括了体适能健康、行为改变、健康营养、身体成分评估、心肺耐力测评、应急评估和处理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要求所有的体育理论课教学都包含这些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特色教学尤为重要虽然不能要求学生掌握整个框架内的所有内容,但是有选择地确定一个系统的内容体系还是十分必要的。

3.2处理好体育理论课的健康教育内容

在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在强化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健康教育的范畴更加宽泛,容易使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泛化,甚至使课程内容臃肿,教学目标难以明确,同时枯燥的内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而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体育无法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要围绕体育这一关键词进行,否则,内容的泛化会使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理论教学的关系。

3.3处理好课程内容安排与新教学形式的关系

安排好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关性与兼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安排大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线。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排列不能很好的配合实践课教学。课程结构的排列方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美国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是按健身功能排列的,例如发展力量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课程内容的组合排列方式,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则可以穿插到实践课教学中进行。

4完善体育理论课程的保障体系

4.1体育理论课程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众多,但学历结构参差不齐,更有许多公体课老师术科水平很强,理论水平却不高。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形势下的公体理论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拓展体育教师补充渠道,吸收高学历体育人才,严格把守体育教师引进规格。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是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的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也是保障教师知识更新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培养的培训还不多见,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规格。

4.2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教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选用的体育教材可分为统编教材、省编教材、自编教材几大类,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理论课教学质量。在这些教材中,内容雷同、重复现象严重,有的虽然是新版教材,却和几十年前的老教材内容体系相同。

在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得项目教学的范畴扩大,再加上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地被接纳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一本教材难以对各运动项目做详尽的介绍。力求包含更多运动项目的教材反而显得浅尝辄止,达不到教学效果。现行的教材当中,理论知识的介绍普遍占比重较少,运动项目知识占了大部分比例。在教材编排上,要突破原有教材模式的限制,使教材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这样才能增强教材的实效性。比如将基本理论和项目理论分别编写成册,使基本理论教程普适所有学生,运动项目理论按项目的类属聚合分类编写成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课对应选择。

4.3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检查,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手段之一。课程的检查机制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保障,尤其是对于涉及所有大学生利益的体育公共课。但实际情况是体育理论课程的检查机制不能很好地配合《纲要》的要求,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理论课的教学并未纳入评价指标当中。

5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体育理论课程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体育师资有限的条件下迅速有效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可行方法。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带来了现代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来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体育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学分制的实行以及三自主教学形势下的不同教学模式探索,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学与课程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因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任务量的。网上选课系统、体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利用,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突破现实困境、拓展教学空间的契机。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目前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严重不对称的现象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6.1.2体育理论课的课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检查机制。

6.2建议

6.2.1健全课程保障体系,建立课程的评价检查机制。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迈入社会之后的表现。目前,社会经济与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要求人们必须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中新进的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分析

(一)满足素质教育需求。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即为社会发展培养素质较强、能力较强的人才,在开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步入社会时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技能,而且,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中存在的疑惑,减少心理负担,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出一定贡献,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三)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改革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一定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比较隐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不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这种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除此之外,有的高职院校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能顺利开展相应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二)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教学体系中,并创建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却是少之又少,缺少针对性的教学规划和纲要,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不符合,缺少一定的针对性,感染力比较弱。另外,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致使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门单纯的课程,教师也同样将其看作一门课程,注重理论忽视实践,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三)师资力量匮乏。通过调查可知,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中文、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授,虽然这些专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毕竟无法深入掌握心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些教师对心理专业知识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按照教材教育学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四)活动形式落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一般大学生在面对心理疑惑时,会产生一种特别无助的感受,很少会主动寻找学校以及社会心理救助站的帮助,这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其教育途径主要有开展相关教育课程、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现场咨询活动等,这种教学模式和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活动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关乎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见其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组成,在这些教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根本的,而活动课程是其关键核心。所有的课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密切联系,不仅相互促进,也互相限制,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确保身心健康。(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想在高职院校中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疑惑,高校一定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对科学比较尊重,其发散思维比较强,因此,在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总能给出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良好发展;其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心理状态由自身心理所决定,因此,要想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从主观角度出发改善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该注重学生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确定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其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一定要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强化引起重视,建立完善的持证上岗制度,针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证,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加顺利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兼职队伍,充分发挥出班主任、辅导员的根本作用,并以兼职教师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等方面的培训,使兼职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构建学生互助体系。所谓学生互助体系,即不管是教育主体还是工作对象,都是由大学生而承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四)创建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使人们对社会有了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影像等教学材料,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原有的网络资源,如网络课程、教学课件以及实践教学等,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而且,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建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生的动力,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更加了解,并学会自主调节心理压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重点可以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制、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建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周单位:徐州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胡芳芳.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之探析[J].大众科技,2015(07).

高校健康教育内容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49-02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2001年有关部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规定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并形成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经过多年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全新的趋势:面向全体,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主要目标。然而,受“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以“问题预防”模式为主,致力于消减、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评价偏颇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对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20世纪末,美国兴起一种心理学思潮就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的深刻反思与超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方面,其出发点是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读,激发出人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借助这些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帮助普通人、有问题的人或者是让有天赋的人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二)积极心理学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启示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改革就是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崛起引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摈弃了原来的那种“事后治疗”或“诊断式教育”的消极的、负面的手段,以“提前预防”或“积极引导”等积极的正面的方法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张树立积极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能运用,促进自我认知、自我调节、人际沟通等能力养成,逐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影响,目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为患有心理疾病或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矫治服务上。这种重补救、轻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原则和教育的发展相违背。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课程目标应由单一走向多元,要兼顾预防、矫治和发展,尤其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为出发点,具体阐述心理问题应对的策略。课程内容以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调适技巧为主,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功效无法全面发挥。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严重,过于注重心理学知识体系,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心理健康需求。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挖掘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增加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我国学者孟万金等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十四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高校可以此为参照,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以此为框架,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避免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需求,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衔接。

(三)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积极心理体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应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对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锻炼重视不足,课程模式单一。

积极心理学十分重视积极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认为在教育和生活中积极体验的增进是形成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积极地体验过去、现在和将来,通过积极体验培养和增长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进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应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要将理论讲授、行为训练、心理体验等内容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团体训练、案例分析、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与潜能发挥的技能。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课堂外的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四)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估方式

以一定标准为依据,在科学系统收集并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多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教育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估要以课程目标和性质为依据,在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重点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等特点,很难制定硬性、统一的评估反馈体系。大学生心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很难用具体的尺度来量化学生的心理和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评估方式单一,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成长情况,也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充足有效的反馈信息,因而也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的基本理念,贯彻教育性、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原则,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自评、他评、互评多种形式。具体评价手段上,要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既要采用书面测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量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品质。可广泛采用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评价法、作品分析法等质性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主体人的整体性发展的促进,突出评价的动态性、情境性,全面、深入地反映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和心理潜能开发的情况和实际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66-168.

[3]林静,胡敏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