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08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1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

综合性;区域性;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2

【关键词】社会空间/空间转向/地方主义

【正文】

关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知识,人们一直是奉行普遍主义的观念在客观本体论、方法论和逻辑结构上探讨它们的普遍价值意义。但在最近的10多年中,随着在众多学术话语中空间转向的明显出现,空间和地点问题也成了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一标签下,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了科学实践的地理特征,而且分析了科学知识的空间特质。本文就是要考察科学知识话语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展示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关科学知识空间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科学地理学作出相关的评论。

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哲学等学术领域对文化生活中的空间特质的重视密切相关,这里将首先简略考察一下一般学术话语空间转向的情况。

(1)空间化的历史关于历史空间化的问题是随着法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福柯(m.Foucault)的写作开始的。在福柯看来,空间、知识和权力问题乃是建构历史的核心问题。他反对对历史做线性的目的论的解释,而是非常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和中断性。他集中地对规范的理性观念进行了颠覆,并表明规范的理性观念在历史上都是偶然的。因此,福柯把知识当作是权力的形式,并把自己关心的问题转到社会中权力的地点性、特殊性和情境性运行上,因为他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他指出:“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1〕

福柯在这里已将空间概念坚固地植入了文化的探讨中。在此基础上,萨伊德(e.Said)根据“思想和理论处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旅行之中”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出发,提出了所谓“旅行理论”〔2〕。不过,在萨伊德这里,知识的转移过程绝不仅仅是复制,还包含着改造,因为循环和转译是相互构成的,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获得把握,知识是时间和地点的产物。他承认福柯在性的、处罚的和收容所的历史中对权力或知识的描述,但他认为福柯的权力概念走的太远,使其普遍化了。萨伊德集中考察了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并将自己的考察看作是一种对历史经验的地理学探索。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在该书中他解读了“东方”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它是在后启蒙时期西方人在政治、文化、军事、意识形态和虚构意义上的多重创造的结果。

(2)本土化的文化随着福柯和萨伊德等人的历史写作的问世,一些社会和人类学理论家也开始展示了他们的本土化策略,使空间性概念进入了对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的探讨中。这些学者主要包括格尔茨(C.Geertz)、高夫曼(e.Goffman)、吉登斯(a.Giddens)和莱菲布勒(H.Lefebvre)等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文化本土化的研究。

格尔茨的大部分人类学研究都是致力于对理解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这种企图可以从他在1981年在耶鲁大学法律学院以“地方知识:比较视野中的事实和法律”为题的演讲看出。他反对被接受的司法智慧具有普遍意义的看法,认为法律和人种学只是地点的技艺或知识,它们在空间、时间、阶级、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地方性特点。例如,巴厘(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印度等的司法系统就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也强调了地点在构造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中共同在场的关键作用与人体的空间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利于人群集合的情境,如集会、社会场合、非正式见面等,能为人们提供进行具有结构意义交流的动因。诸如工地、体育场、聚餐会、舞池以及实验室、大学和研究小组等等集合地点都是共同在场和集中交往并进行符号互动的竞技场。

与高夫曼有所不同,吉登斯在其社会学理论中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常规化,把人看作是在不同互动地点或环境中处理事务的动因,不同的互动地点或环境常常使人们进行分区以有利于常规的社会实践。这种对分区的强调使吉登斯卷入了在各种社会生活规模上的从国际到国内的一般区域化分析方法。他认为,空间并不是沿着社会群聚形成的虚空维度,而是按照它被互动系统的包容来考虑的社会空间。

对于这些话语,地理学家们表示了巨大的热诚。他们表明,任何社会理论都必然以不同的分析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时空构造问题。在他们看来,尽管物理空间似乎相对恒定,但社会空间却是一种人类的建构,空间是被生产的或被占据的空间,因此空间结构是以一种微弱但却重要的构造方式与社会关系或社会中的权力关系相联系的。正因如此,地理学家莱菲布勒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空间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持续得到增强或被再生产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人文地理和人类历史都在复杂的社会过程里相交叉,创造出永恒的深化的历史的空间结果或社会生活的时空构型,并赋予巨大社会发展运动和日常活动再生实践以形式。因此,空间的生产(和历史的创造)可以被描述成为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手段和结果。”〔3〕

(3)情境化的理性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来源于许多不同学者的写作。卡塞(e·Casey)的《重回地点》对“我们占据的地点”进行了哲学的考察,因为地点有不同的表现,如具体定位、居住点、建筑环境、荒地和实验场地等,而这些往往与我们做什么和怎样定位自己有关。对于卡塞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对地点的考察,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生活地点是处于怎样的迷失景况。

泰勒(Ch.taylor)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抓住了现代人经常经历的“空间迷向”,发现现代人自我的分割与人们在所谓“道德空间”(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空间)里寻求权力、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定位的限制有重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麦克英特(a.macintyre)注意到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的定位与环境有着广泛的联系,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于意向来规定行为,也不能独立于构成意向的环境规定意向。他认为某种理性断言只是就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发展中相应于超越特定时代的实践推理和评价标准才是有用的。自然科学的优秀理论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任何超验标准的要求,而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先驱乾的理论,因此被证明是正确的。当代自然科学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历史,也重建和定位了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历史。这里,麦克英特并没有更深入地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问题,只是想强调地点实践的伦理和政治意义,诸如权力、公正和福利等所谓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发言权,实践理性总是地点化的理性。

沃特斯托夫(n.wolterstorff)也以类似的方法讨论了理性的本质。他认为相信某事为如此的原因必然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理性的边界要经历根本的历史的变迁,就象存在理性历史学一样,也存在一种理性地理学。理性的变化依赖于人们所处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的背景,即社会空间,理性只有针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情境才好测度,理性总是情境化的理性。

哈拉维(D.Haraway)通过“定位的理性”重新评价了客观性的概念。他抛弃了客观性与无地点性同一的观点,将客观性同特殊性、部分性、地点性和情境性联系起来,提出了所谓的“社会空间的定位”观念。他认为必须恢复对形象化的科学依赖。在传统意义上,形象化是用来对认知主体与探索客体的隔离,但实际上形象化总是具体化的,因而总是地点化的。因此,所谓客观性就是具有限制性的地点,就是情境化的知识,客观性与地点的具体化和被占据的社会空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上述这些学者都广泛地涉及到了认知的定位、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使地点问题进入了学术的对话中,并由此选择了诸如情境、社会空间、环境等作为自己的学术语言。尽管他们很少去关注自然科学与空间的关系,但这种学术话语的空间转向却注定要使人们去讨论科学的地理空间问题。

就自然科学发展而言,传统科学史家、科学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都主要是根据科学家人数、数量的多少注意到了科学中心的地理转移问题,即近代以来科学中心先后出现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次较大规模的空间迁移。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一般宏观考察,并不意味着真正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因为它仍然是基于科学理性普遍原则进行探讨的。

对于前面一般历史、文化、理性空间化概念是否适合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解释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客观性、内在逻辑性、普遍理性等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察科学和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信条。但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原因的探讨以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人们逐渐注意到科学知识的空间分析有着广阔的天地。

(1)科学风格的区域化问题尽管人们探讨科学区域化问题只是最近的事情,但科学风格在不同区域上的不同表现却很早就得到了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承认。这是因为在科学内部不同的民族空间往往执行不同的科学制度安排。但这也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的不同。因此,似乎仍有必要比较一下不同区域对一些关键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接受情况。在这方面,格里克(th.Glick)考察了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日本和挪威等国家的区域渗透,注意到达尔文进化论在这些不同的地点遇到了不同哲学的、宗教的和社会的反应。而古德曼(D.Goodma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欧洲的兴起》一书则收集了多篇论文,比较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科学发展,以显示不同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条件对科学的影响,特别是把从15—17世纪伊比利亚、意大利、中心欧洲、法国和苏格兰的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促进欧洲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城市化的水平、众多民族国家的竞争和城镇规则的寡头政治本质,正是政治权威的多重中心和无数个自主的城市中心培育了与初生的欧洲科学密切联系的竞争机制、资本主义制度和商业发展。

但是,详述不同制度、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科学输入并不等于对地方主义理解科学事业的完全展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科学陈述的认知内容是否是以科学研究的民族风格为条件的?这个问题在尼克尔森(m.nicolson)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科学具有国际主义的特征,但植物生态学研究由于不同的地区风格而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法国生态学家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系统仅仅是基于植物种类构成,而克莱门特的分类则来自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形态学。但这种生态学的生态解释并不能说明两种分类系统更为广泛的差异,特别是克莱门特的生态单元为什么是具体的有机论的,而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生态单元又为什么是抽象的问题。而且,使用生态建构论模式也难以解释来自英国和俄国生态学的反证。于是,尼克尔森转向了背景因素,“以表明植物学共同体的思想……是在社会背景中建构和由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共同体的内外社会目的构造起来的。”〔4〕他解释说,克莱门特不喜欢将植物系统进行过度的分割,这反映出了美国中西部科学的学院背景,在那里克莱门特曾经致力于农场主、林务员和放牧者的问题和依赖演绎的植物学规律进行标准化耕作的研究工作。这样的背景与法国纯粹科学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如此,不同地区的科学风格便进入了科学知识的认知内容中。

当然,科学风格的区域化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上。康里(Y.Conry)、特克莱(a.thackray)、英克斯特(i.inkster)、莫雷尔(J.morrell)等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夏平(S.Shapin)等人详尽地考察英国的布里斯托尔、爱丁堡、纽卡斯尔、约克郡和伦敦等地的不同科学风格。例如,成立于1832年的爱丁堡哲学学会乃是资产阶级需要的产儿;当在1820—1860年期间经济出现了衰退时,布里斯托尔的科学制度却培育了无实用性的科学学科,这反映出了人们对地方社会精英的信任;纽卡斯尔的一些重要科学制度的特征与该市不信奉国教的亚社会结构有关,特别是其中地质和多种工艺学会有意地远离“谦逊”的科学传统,而赞同实践的有用性。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科学文化的区域特征。

(2)科学现场的社会空间问题科学现场就是特定类型的共同在场的地点或场所,主要包括制度、会议、科学学会、野外场地、实验室空间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成了这些空间的特性,它们与科学知识产品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实验室空间是学者们特别重视的考察对象。

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是随着系统实验的建立而兴起的。夏平正是通过对实验的历史考察而追问科学事业的基本空间问题:“我想要知道实验科学是从何处做起的。在什么样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环境中进行?谁出席实验知识生产和评价的现场?他们在物理的和社会的空间中是怎样的排列?接近这些地方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跨越门槛的问题?”〔5〕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考察了科学探索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与其产品在知识地图上的位置之间的联系之网,认为实验工作的物理和符号定位是限定科学家共同体范围、控制实验话语、在公众意义上确保这种地点生产的知识可靠和可信的途径。这里的地理话语既涉及到了物质的空间,又有隐喻的空间。夏平的科学史研究大量地使用了高夫曼和吉登斯社会学的互动论符号,并表明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特征、条件和内容都是内在地空间组织的活动。

夏平进一步表明,实验室空间是一种对现有的公共和私人空间的领地和有关空间适当使用的既有规定重安排的新型空间。他通过考察玻意耳、皇家学会和胡克的实验现场,说明了跨越知识空间门槛虽是非正式的但却是严格仔细的。在实际的实验现场,那些操作和照管仪器的操作员、助手和管理人员与那些通过解释来制造知识的科学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前者是无形的参与者,后者是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同时,进行“难处性”实验的私人空间(私人实验室)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于进行“夸耀性”实验的公众空间(皇家学会)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但从私人圈子到公众话语的循环则影响着实验知识的建构,一种知识只有进入社会后,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才算是完整的。

实验科学的空间扩散要求在不同地点进行有效的社会再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夏平和夏费尔(S.Schaffer)对17世纪实验生活的考察上。他们主要关心的是17世纪实验设备,特别是玻意耳真空泵的复制,并表明:“复制是实验科学中事实生产的基本方法。”〔6〕依此来看,玻意耳的科学陈述应该在不同地点通过复制而获得实验上的重复。这样,问题转成了何时获得这种适当的复制?实验者又怎样才能保证他们成功地再生产出玻意耳的设备,并证实他的科学发现?在夏平等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玻意耳发现的现象作为实验者自己设备的标度,能够“生产”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设备制造成功了,因此,任何一个实验者在断定自己的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时,首先要接受玻意耳的现象。这种循环说明,科学陈述的试验要求不同地点科学共同体内外的实验空间的再生产。

当然,对实验室生活的空间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坚信列维—斯特劳斯的命题,即空间构型是社会结构的突出表象。西里尔(B.Hillier)和彭(a.penn)集中对现代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考察。他们比较了两类实验室——大型公共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开放空间结构,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布局构型,而不同的实验室空间布局影响着生产科学知识的边界的强弱程度。当然,高夫曼式的前置和后置区域、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差异通过一般的实验纲领则要经历许多迂回曲折。在这方面,古丁(D.Gooding)描述了法拉第从皇家学会的基本实验到他的公共演示实验的曲折过程,柯林斯(m.Collins)则就现代核工业的公共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注意到演示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公开的清晰展示可以消除科学家的“不适宜的技巧”,并使科学家们捕捉到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循环的意想不到的细节。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那里,有了实验室生活对地点依赖的命题,在实验室里生产的科学知识就必然被描绘成为地方性知识的形式。罗斯(J.Rouse)批判了海德格尔关于真正的“理论表象是不因局部情境不同而有差异”的断言,认为科学理论与地方性的实验室文化、特定的“技术诀窍”和适宜技术的现场便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科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并体现在为了应用而不能充分抽象为理论和无背景的规则的实践里。所谓仪器设备和利用它们建立的微观世界都是科学陈述的近似参照物。更进一步说,科学家的知识依赖于他们进行设计的知识技巧。”〔7〕因此,科学知识超越实验室空间的转移并不能按照普遍合理的知识陈述的区域例示来加以理解,而必须按照一种地方性知识适合于创造另一种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认识。这样,我们所经历的知识变迁就成了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到另一种地方性知识,这当然不是不同物质空间之间的跨越,而是在某种社会空间之间的转移,因为科学陈述是在一个所谓“修辞空间”里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罗斯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福柯的空间和知识的历史追问,因为实验室现象的制造和操作乃是整个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之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空间的组群、分配、分立和隔离都与权力和知识的空间组织存在内在的联系,所谓长凳空间、消毒空间、储藏空间、辐射区域等等则都是实验室内部的典型空间分工,都是实验科学的绝对必需条件。总之,在罗斯看来,地方性的实验室现场就是通过实验者的地方性的实践诀窍建构科学经验特质的地点。

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显示出了休谟归纳问题的空间化趋向。我们知道,休谟只是意识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问题,而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则对在地方意义上生产的“不可嵌入”的科学知识的理所当然的普遍化提出了质疑。正是这种质疑推动了整个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

随着人们对科学风格和科学现场的空间分析的增多,本来是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和地点问题一下子触及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各个方面。于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开始大量地进入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人们由此期盼着一门真正的科学地理学的诞生。

(1)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兴起“科学地理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多恩(H.Dor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地理学》一书里。多恩这部著作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科学史家对科学说明的逻辑、科学内部的理论争论和哲学推测的盛衰等的强调,试图使科学实践在其物理环境的物质背景中得以“本土化”。他从“土壤、气候、水文和地形起伏……以及人口波动、地区纬度和耕地、干旷草原与沙漠的差别”中“发现”了科学事业的“决定性”力量。[8]他坚持诸如托恩比、亨亭顿和辛普尔等环境主义者对对环境条件的信仰,对从古代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和古代中国的水利文化开始,跨越大西洋到马雅和阿兹台克文明进行了详说的研究,认为这些社会的科学实践明显不同于古希腊“雨水的非中心的”科学传统。因此,在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欧洲、维多利亚式的美洲,从天文学到植物学的科学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服务于农业经济需要的结果。在多恩看来,水利的社会组织是揭开科学在地理上不平衡分布之谜的关键因素。

显然,多恩的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建构主义是同义的,即他优先考虑的是物质环境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受到了“地理决定论”的强烈影响。于是,一些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便从自己对空间的社会理解出发,扩大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视野。1991年英国的《背景中的科学》杂志以“知识的地点:空间环境及其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为题发表了一个专集,显示出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扩大。这标志着科学知识空间话语的真正转向。传统思想家只是把地点因素看作一种解释角色,直到目前他们还只是顺便解释一下科学对普遍客观性的偏离。换言之,空间性在科学陈述中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地点性反常。但是,正如奥皮尔(a.ophir)和夏平所澄清的,现在应该从诸如迪尔凯姆的社会地志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库恩的范式科学和高夫曼的符号互动论等一系列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发展一种流行的地方主义流派,以对知识地点及其在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的讨论中的作用进行集中的考察。由此,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普遍推动起来。到1994年3月,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制作空间:科学历史中的本土议题”为内容再次组织会议讨论科学空间化问题。这次会议表明,人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理学问题已经不再限于科学文化本身的背景,而是扩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民族等更大的背景下来进行。

(2)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议题目前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有:

围绕学科、实验室、科学学会、建筑构型、特权地点和空间性与表象性的边界建构,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点特性与地方情境、空间环境在实验知识生产中的作用、科学信息不平衡分配的意义、科学思想及其相关的仪器发明的扩散轨迹、实验室空间管理、科学经验知识从专家空间向公众空间传达过程显示出的权力关系;

科学亚文化的政治和地形空间、科学文化再生产的地点制度和政策、帝国科学与殖民科学的问题等,特别是科学约定的政治地形学问题,主要研究在不同地方环境中政府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的不同模式,以及不同地点的政治因素对科学事业的实际影响,科学约定因此形成的不同地形表征等;

科学空间编年史、科学文化地理学等的问题,主要研究各个地方科学的沿革,以及不同地理空间的科学特色等。

(3)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评价科学地理学研究虽然在较大规模的范围内展开了,但它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科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地方主义的研究倾向在进入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视野后却得到整体上的相对主义曲解,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的认识论偏好是来自爱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强纲领”坚持的相对主义程式,主要强调科学认知之地方信用的背景或基础。但是,这样的科学知识观并不是必然的逻辑结果,因为在正当信用的相对性与超越真理本质概念的相对主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这种相对主义的旗帜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为批判普遍主义的科学观念而坚持社会化的空间概念,虽然避免了“地理决定论”的麻烦,但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却又滑入了“社会决定论”的泥潭。因为社会因素经常是变动不居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大,所以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必然否定科学的普遍性。而在科学史上,多数实验方法和科学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另外,科学地理学研究者多数都使用经验性的方法,这使他们的理论往往出入很大,他们构造的社会空间概念往往因强调的社会因素不同而有较大的分歧。这是他们经常遭到批评的主要方面。因此,如果说绝对的普遍主义有其偏颇之处的话,那么,绝对的“地方主义”或“特殊主义”同样不能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获得完整的理解。

这种被称为“地方主义”的科学地理学还有诸多不足,尚需一定时日的完善,但对我们仍然有着莫大的启示。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进行如此广泛的地理学研究考察的确有助于人们去认知科学的地方、区域和民族特征。就学术意义讲,这种研究确实改变了过去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优先考虑时间和历史,而把空间和地理问题看作是科学行动的稳定背景和情境的传统,从而将空间作为科学行动或科学知识生产的一个变量来进行研究扩大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层面上,科学地理学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形施以不同地方科学政策,并促使不同地方的科学家进行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研究,获得促进本土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今天,当我们在大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歌的时候,不妨从科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一下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如何立足本国国情来促进自己科学的繁荣,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兴国、国兴科技模式,那不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m.Foucault.powerKnowledge:Selectedinterviewsandotherwrittings,1972—1977,Harvesterpress,1980,69.

〔2〕e.Said."travellingtheory",intheword,thetextandtheCritic,Vintage,1991,226.

〔3〕H.Lev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Blackwell,1991,9.

〔4〕m.nicolson."nationalstyles,divergentclassif-ications:acomparativecasestudyfromthehistoryofFrenchandamericanplantecology",KnowledgeandSociety,1989,8,174(139-186).

〔5〕S.Shapin."thehouseofexperimentinseventeenth-centuryengland",isis,1988,79,373(373-404).

〔6〕S.ShapinandS.Schaffer.Liviathanandtheair-pump:Hobbes,Boyle,andtheexperimentLif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5,225.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3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均衡发展理论办学特色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并针对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以赫希曼(alberto.Hirschman)等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尚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能力,因而全面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地区差异的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它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比“涓滴效应”的效果更显著,占主导地位,区域经济距离成拉大的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涓滴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使区域经济差异逐渐缩小。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先集中后扩散的思想,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地区)政府的重视。

非均衡发展理论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其思想对另外一些部门、领域和行业的发展极富启发借鉴意义。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也可以借鉴其战略理论和战略思想为自己服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和不发达区域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相对“不发达”的地位,与名校、老校、研究型大学相比,它在资源获取、优先发展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这些特点同不发达区域类似,它们不具备各项工作全面增长、各项目标同时达到的资金和能力,不能走面面俱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因而,在发展战略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走出不同于老校、名校的发展道路。

二、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前有老校名校、后有高职和民办高校的双重压力,它们大都认识到发展办学特色是兴校强校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真正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促进办学特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但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毕竟起源于经济学领域,高等教育学领域不但要对其借鉴,还要有所创新,才能使其与高等教育实践相适应。

(一)挖掘学校特质,正确选择“特色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增长点”)是指联系生产要素最多的关节,或者说能最快最大最好地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或领域。而高校以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为基本职能,其“特色点”的选择必须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生产质量密切相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重要的标准,更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特色点”,是指学校蕴含或隐藏的良性特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高校。每一所高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特点、生源质量、校长素质、教师素质、文化氛围、教风、学风、校风等方面,总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地方,总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表现在整体上,而是表现在个别事项上。例如,一高校的整体水平虽然不高,但是连续几年都有一两位学生获得某项部级竞赛的奖项;一高校有数位学生自主创业并获得成功;一高校有几位本科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一高校有几位学生舍己救人、英勇牺牲;一高校某位教师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法;一高校某位教师编著的教材深受欢迎;一高校调进一位有眼光、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领导,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的特质。除了上述特质,另外一些高校特质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学校的学科、传统、生源、社区环境、行业背景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特质、特点都能成为特色点。因为特色点不是一般的特点,而是特色创办的“触发器”,它的确定既预示着特色发展的方向,又象征着特色培育的“切入点”,还可能是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因而特色点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特色点必须把握几个原则。第一,需结合学校优势和传统。学校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任何学校特色的起点,都有一颗“种子”,但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第二,需结合学校定位和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属于应用性教学型高校,具有应用性、地方性、大众性、发展性等特征,其特色点要在这些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避免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相趋同,同时也要避免与同类学校相雷同。第三,需把握学校的主要任务和矛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而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性知识的生产,因而要处理好学与术的矛盾,不能重学轻术。

(二)利用“极化效应”,初步形成办学特色。

特色点是相对独立的一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特殊性,并不是特色本身。要使特色点外显和扩大,就有必要利用“极化效应”,将办学要素集中在特色点上,重点发展、扩大优势,积极进行量的准备、酝酿质的突破。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点完成从隐性到显性、从点到线直至面的过渡,就预示着学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某高校工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偶有学生获得省级获部级科技竞赛奖项,学校选择此点为“特色点”,积极部署配套的文件、政策、经费、项目、团队、教师等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就是利用“极化效应”,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学生经常获得省级部级科技竞赛奖项,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那么这所高校就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再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的陶瓷制造业、合金制造业尤为发达,对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该高校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设置或扩大了应用性强的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工艺设计等专业,开设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方向,并创造条件、集中资源,重金聘请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人才,花大力气重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拨出大笔专项经费建设包括实验室、实习室、实训室、模拟中心等在内的大型现代实验平台,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联系当地公司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实习基地,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项目,涌现出一大批显著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企业技术骨干。此时,也完全可以说这所高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其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利用“极化效应”、发展办学特色的过程。

(三)发挥“涓滴效应”,深化办学特色。

非均衡发展理论中的“涓滴效应”更多的是由一种生产要素到另一种生产要素、由一个部门或领域向另一个部门或领域的渗透和扩散,主要是一种平面、平行的扩散,不涉及由外到内、从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而大学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和精神生活的单位,是绝对不能缺少精神层面的建设和凝练的。因而,办学主体要对“涓滴效应”的涵义进行延伸和扩展,才能将其他领域的特点顺利嫁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实践中。

办学特色有不同的层次,包括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大学精神是办学特色更深、更高的层次,也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和核心。发掘特色点,初步形成办学特色一般都可以在特色的器物层和制度层得到体现,但是要真正形成鲜明的、深厚的、极富生命力的特色,必须有独特的大学精神的支撑。我们将“涓滴效应”的内涵进行延伸,使它具有潜移默化、由外向内渗透的意味,进而形成一种大学精神培养的方式。通过“涓滴效应”,办学特色由“线”和“面”扩散到“体”,达到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整体性、弥散性的效果。到那时候,办学特色已经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风格、一种深入到学校骨子里的“风味”,是绝对不会被轻易地抹去的。例如上文提到的某高校,它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只能算是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果该校以课外科技活动激活和带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将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实践精神渗透和贯穿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逐步形成充盈整个校园的创新、开拓、实干的校风、学风,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所高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郭丽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创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4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s-0201-01

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涉足工商管理学科领域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合并与升格浪潮。由于被认为学科进入门槛低,学生就业前景好,工商管理学科一度在地方师范院校升格初期拼规模、上层次的外延式增长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转入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地方师范院校,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中,面对综合性重点高校以及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学科的竞争压力,普遍存在着学科定位不明确,研究方向不清晰、专业设置无特色的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缺失分析

为了立足地方,不断扩大影响,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对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缺失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盲目贪大求全,缺乏重点和特色

多数地方性师范院校认为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规模扩大就是发展,因此在学校工商管理学科规划过程中往往盲目攀比、相互模仿,学科建设定位不准确。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专业的齐全,竞相增设热门专业,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针对已有基础和条件重点建设一批专业,也没有在根据高校内外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专业,而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不仅忽视了工商管理学科内涵的丰富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各个专业的建设之中,使得学科建设无法突破原有的平台,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缺乏长远眼光,注重近期效益

一门科学学科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同样,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取决于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也决定了该学科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该学科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对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为拥有工商管理学科的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只注重近期效益不图谋长远发展,不但对工商管理学科本身成长不利,而且可能会影响院校的品牌形象,最终必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三)忽视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工商管理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构成跨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不同领域,研究对象涵盖了企业经济运作中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注重实用方法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鲜明特点。目前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忽视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四)追随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模式,使得学科建设特色缺失

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同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盲目追随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模式,会使得自身学科建设特色缺失。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最终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一个成熟的学科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术评价体系以及队伍的培养体系。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生源质量,突出应用技能训练,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依据

(一)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以学校定位为基础

高等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的特色,应该以学校的定位为导向,以特色学科的建设为基础,形成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特色,从而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近年来某师范学院按照“扬优、保特、创新”的原则,认真贯彻“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完善条件、提高质量、创建特色”的20字办学思路,重点实施基础实验室评估、优秀校风建设评估、学士学位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申报硕士点的“五大战役”和人才强校、学科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国际化和校园精神塑造的“五大战略”,积极推行“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占领市场”的六大举措,采取优化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同类一流”办学目标。因此,该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的定位必须以学校的总体定位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具有可行性。

(二)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

地方师范院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在与综合性大学竞争中无学科优势,与地处中心城市高校相比无地域优势的情况下,首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地方实际,并以此为导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为先导、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将教学科研、学生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学科发展的方向,对学校发展、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作出准确定位,对师资队伍中各学科专业教师的比例做出相应调整,并要求各系和大多数教师都要从市县甚至乡镇找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积极搭建有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办学模式。

(三)利用师范传统专业优势,充实定位内涵

地方师范类院校要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利用师范类基础学科过硬,如语文、数学、教育学等的优势,通过培养学生较好的文字功底、数学功底等,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中体现出优势。特别是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大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下各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利用师范院校教育类优秀学科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理念,培养出应用型、学习型、复合型的人才。

三、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内容

(一)明确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目标

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起点,也是其重要依据。地方师范院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应该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为目的。可进一步概括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区域、服务生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在学科发展方向上,主要是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特色,进行凝练。地方师范院校要在调查研究工商管理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时代要求,体现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思路。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应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

(三)优化专业结构配置

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地构建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结构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进行专业结构配,一方面不能追高求全,盲目攀比老牌重点本科院校,而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已有的工商管理学科结构框架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模式,重点抓好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努力建设国内同类型院校中有影响的重点工商管理专业。

(四)完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完善是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培养中教学计划落伍,实践性教学课时较少的情况,应该提高实践性教学比例,大力构建实习基地。针对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充分体现应用性特点情况,要改变目前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面广、量大、交叉严重,不精不专的情况;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工商管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权变性的状况。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紧跟国内国际学科前;要强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7)

[2]杨忠泰.崇术重用服务地方――一般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院系办学目标定位的思考与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8(01).

[3]孙建京.应用性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5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55-03

办学特色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在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机制、教育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1]。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整体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特色、学科特色、办学层次特色、办学类型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大学精神特色等。办好地方本科院校,把地方本科院校办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建设好地方本科院校,不仅仅关系着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关乎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特色求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的历史命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效益”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仅仅是形式,很少有实质性内容,存在明显的去特色化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标定位趋同

大学发展目标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学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2]。目标的选择是打造大学办学特色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关系到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和如何办的重大战略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不宜绝对一概而论。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标定位上,不顾自身的实际,一味追求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盲目追求学校的升格,都希望将学校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刚刚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想把自己办成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这样,学校的目标定位被模糊,学校之间职能的特殊性被抹掉了。这必然导致学校之间目标定位的趋同,学校的发展缺乏特色,影响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学科专业建设雷同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利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专业,立足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和实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其做大做强。但与重点大学相比较,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数量偏少,且许多学科也往往偏重于传统的文理学科,并与重点大学趋同,没有什么特色,如学科缺乏交叉能力,大都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学术成果分散,难以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教师比较注重,重大应用性课题较少,科研经费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另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方面重点关注成本小、见效快的学科专业,至于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的关联度则考虑较少。这就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与部属院校没有什么差别,造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缺失,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服务单一化

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位于省会以外的地(县)级城市。地方本科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它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问题。例如,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并没有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格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把科研方向定位于与研究型大学看齐,形成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盲目竞争的局面,而不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资源优势与瓶颈制约来确定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其结果是学校的发展没有特色,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校园文化缺少个性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关注的是将学校变成万人高校,希望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本科学院则要申硕申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片面性,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清楚,认为搞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是校园文化;存在盲目性,照搬研究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人云亦云,盲目追随,没有自己的特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校园文化建设追潮流、赶时髦十分明显;存在较强的功利性,校园文化品位较低;对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研究、挖掘,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个性,影响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战略选择

针对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认真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科学定位,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科学定位的重要性,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抓住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合理确定自身的办学层次,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如云南工业大学的定位目标是:到20世纪末,规模有较大发展,学科设置更趋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使学校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上台阶、科学研究上水平、办学效益较高的大学,进入地方工科院校的先进行列[3]。地方本科院校要科学定位,注重学校的特色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办学理念时,既要秉承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注意吸收中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办学理念,进而形成学校的优势或特色。二是要科学设置学校的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要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从总体上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出可行性。三是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位。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将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建设,做好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发挥着不同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学校类型定位上应重点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

创建有特色的学科或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体现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的最现实的选择。由于资源有限,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现有的学科专业经过更新、改造、调整和补充,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使某些领域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上具有国内外大学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提升学校的品牌或特色。如湖南省的株洲工学院,建校20多年来学科建设始终以包装特色为龙头,同时不断开发新兴包装科技,使自己成了全国唯―一所以包装特色闻名的地方本科院校[4]。地方本科院校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现实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针对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学校资源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实力,利用区域的地缘优势,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切忌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去盲目追求热门学科专业。三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独特性。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创建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注意凸显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下,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必将成为学校的“品牌”,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三)服务地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区域,辐射周边区域或某些特定区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注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地方较多的资源支持,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如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结合自身“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办学实际,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注重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小学师资市场;另一方面也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而形成了其人才培养的特色[5]。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区域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通过向地方输送各种人才和提供各类服务,取得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与地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从而不断发展自己。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共享多赢。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派出部分教师到地方、到企业培养锻炼,提高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实施对接合作,克服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困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请企业参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地方科研机构合作,更深层次地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以及成果转化,把地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来,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三是整合资源,加强基地建设,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成立科技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依托大学科技园有效孵化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等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求实创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6]。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创建中必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浙江海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对学院文化特色的发掘、提炼和创新、发展。把“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内涵真正体现到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体现到海院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环境面貌中,形成海院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同时,努力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实施包括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博士教授论坛、大学生讲堂、“蓝色之路”文化艺术活动、海岛野外生存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计划。进一步构建凸显海院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的精心策划和执着实践,不断完善海院文化形象的塑造,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凸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其校园文化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具体做法是:一是要凝练自身的文化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要善于从历史沿革中归纳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要继承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外,还要积极吸收其他高校的优秀文化,并在互动中相互吸取其精华,不断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使校园文化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二是注重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特色的认同和理解,进而将其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激励师生员工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使校园文化特色以他们为载体不断传承下去。这样,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才永远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三是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特色上。因此,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徐斯亮.略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1,(6).

[2]李化树.论大学办学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2).

[3]朱复谦,李桂峰等.部分省市一些大学办学目标定位的

分析与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5).

[4]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4,(1).

[5]詹小平,刘鸿翔等.新升格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个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4,(5).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6

地理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地理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地理事物或现象各自的本质特征,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复习旧知识及掌握新知识,熟悉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地理思维能力,深化对地理事物的科学认知。笔者选取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Ⅰ、Ⅱ)》教材作为解说模版,分析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1适用范围

在适用地理比较法的知识点中,可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特性将其分成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规律性强的知识点,感性知识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些较直观的知识点。在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和学习的98个知识点中,有77个知识点属于地理理性知识,另外21个知识点属于地理感性知识。在地理理性知识中,以知识特征性强为代表的地理特征知识点运用地理比较法最多,其次是地理成因和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运用的最少;在地理感性知识中,地理演变的教学运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较多,其次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数据,一些过于直观的地名、地理景观等知识点则不适宜运用地理比较法。综上可知,地理比较法更适用与地理理性知识教学。诸如5大气候带的特征、13种气候特征、我国4大地理区域特点等地理特征类知识;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分布及形成、四大渔场的成因、三大类岩石形成等地理成因类知识;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流向及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地理规律类知识等都适合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

1.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细分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根据常见程度可把比较法细分为类比法、借比法、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六大块。其中,类比法是这几种地理比较法中运用次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剩下几种方法按运用次数多寡和范围大小排序是:横比法、纵比法、借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在应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类比法中,还可再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这三种类比法中,同类异型比较法运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同类同型比较法次之,其中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1.3配合传统教学方法

看图表是学习地理学科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地图上具有一片区域、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大洲的特点与构成,蕴含大量的信息,包括课本上对于地图的分析也很详细。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地图上的信息。除了有地图,地理学习中还有大气中气旋与反气旋图、地质构造中的潜水与承压水图、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图表,这些图表都有助于我们对地理的学习。看图表的同时,要注意找出不同处与相同处,这样才会全面了解地理事物及知识点。因此,对于图表的利用与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形象化和条理化,建立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强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应用思考

通过对地理比较法的简介、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比较法的优点及重要性。但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这就不可避免导致局限性,因此,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也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像结合使用。高中地理学科也具有地理学科地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区域性和综合性显著。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的地理比较法和地图法、地理统计方法、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等方法一样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要以地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规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思维。

3、结语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7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特色化;战略

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发展逐渐呈现出综合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面对如此发展契机,国内高校纷纷提出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并把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此情况下,发展文科成为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然而,文科发展虽然开始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建设中,理工科学校发展文科又难免出现强势的理工科屏蔽文科发展的困扰。理工类高校发展文科,理工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关键在于能否扬长避短,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寻求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一、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特色化的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以特色办专业,特色化定位,应当成为中国大学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机制的逐步建立,理工类高校办文科,必须以特色化战略定位应对新的挑战。

1.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特色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战略定位决定发展目标、管理策略和学科格局,文科专业定位特色化是理工类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对文科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再加上长久形成的以理工思维管理文科,使文科专业在理工类高校中发展迟缓,发展动力和持续性严重不足。这种状态不但影响文科自身在理工类高校内的独立发展,也使整个学校的远景发展目标无法得以实现。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的特色化,使文科建设在不同的理工类高校中形成差异,从而形成独有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发展战略。一所拥有特色文科的理工科高校,不仅文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无限,整所学校也能真正走上科学、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特色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生源优劣的差异,以及专家、人才的有限,虽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公开声称另一所大学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大学之间的竞争却激烈地客观存在着。大学竞争,凭的是实力;而实力的强弱,凭的是特色;特色的有无,则决定着学校的成败。特色化战略就是要求一所学校创设的专业具有鲜明的特殊性,有独特的品格,优越的竞争力。综合性大学的文科早有多年的历史积累和发展,理工类高校的文科建设不能走其老路,要勇于突破和创新特色。特色就是力量之源,是人无我有的优势,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理工类高校要选准创新点,开创独特文科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跻身顶尖学科行列,提高学校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的特色化战略理念

战略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要素,对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往往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一定是每一个学校都能实现的目标,但理工类高校办文科要高标准、高质量和有特色,这一“根本”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1.长远规划,超越传统,正确认识理工类高校的文科发展

传统观念下,文科一般主要在综合性大学里兴办和发展,而以理工科学科设置为主及主要特色的理工类高校,只是在近些年高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潮流下开始重视文科建设。但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其发展文科是当今社会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为满足社会需求,重视文理交融的必然选择。理工类高校创办文科,不是跟风追潮,不是点缀装饰,而是历史的必然,与理工类等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文科与理工科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文科不能立刻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的研究周期比较长,成果见效缓慢,需要长久的积淀。因此,任何一所高校发展文科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想建设高水平的文科,更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力累积和文化沉淀,才能稳健地发展,最终走向一流。对于文科的认识,要摒弃传统的专业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更要避免理工科的刚性判断思维。文科与理工科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及评价取向是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则侧重思想性、理论性,强调观点的新颖性。如果理工类高校仍以获得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的标准来衡量文科,不仅违背了文科的特点和规律,还将导致文科因缺少激励和支持而自生自灭。因此,理工类高校要想办好文科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理念,使文科在理工类高校得以稳步发展,逐步进入一流专业水平的行列。

2.科学定位,发挥理工优势,打造特色文科品牌

理工类高校发展文科时,涉及应该如何配置学校资源,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制定怎样的培养计划等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要想解答清楚,首先必须明确的就是文科定位。理工类高校的文科定位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对其在本校教育系统中占据位置的追求,也是社会公众对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一种认可。文科专业只有在理工类高校中准确定位,才能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综合性大学相竞争。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其文科定位必须准确把握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根据内外部因素,来确定创办文科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清华大学的“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指导思想;华中理工大学的“加强基础,交叉见长,文理渗透,特色取胜”发展战略均告诉我们,理工类高校发展文科,理工是优势,也是特色。只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定位,明确自己的特点,必能打造出优秀特色的文科品牌。

三、理工类高校文科定位的特色化原则

要使理工类高校创办的文科走出特色化发展道路,能在理工科背景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重要的是要从专业自身做起,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依托优势,创办特色。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国情”与“校情”相结合原则

著名的教育家阿什比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任何一所理工类高校要想建设特色化文科都应该结合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来构建。理工类高校文科建设除了要根据“国情”,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外,还要分析国家在某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状况,了解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诉求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等。文科专业定位必须考虑国家某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长远发展,应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理工类高校文科建设的“校情”则是学校自身具有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所高校都是遗传的产物,其办学历史、发展历程、优势学科,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都决定了学校自身的差异。因此,理工类高校创办文科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文科专业。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不是综合性大学文科专业的复制,也不是已经成功创办文科的其他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拷贝,而应有效地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2.规模适度,追求卓越原则

当前,理工类高校办文科常常有一个误区,有人认为,文科发展之所以受阻,实力无法与理工科相比,是因为规模太小,只要做大,必能做强。可我们看看麻省理工学院,其文科规模虽然小,但其起点高,同样做得出特色,做得强专业。相反,国内大量办了很多年文科专业的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可谓“大而全”,规模不亚于综合性大学,但是只能说是有专业没特色,更谈不上是强势专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理工类高校创办文科,不是一定要求大求全,不是一定要规模与理工科相同。我们不应把资源和精力浪费在贪大求全上,关键是要集中力量追求卓越,走适度规模之路。理工类高校在上文科专业时,定位的原则应该是追求高层次、高起点,探寻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3.文理交叉,不断创新原则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精辟地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局限的。”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认识的逐渐深化,科学经历了由分科研究,再到交叉融合,终将走向统一的过程。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问题、交叉问题和综合性问题从来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因为这种问题原先是各专门学科未能顾及的,是认识上的空白地带,也正是科学未开垦的处女地。”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专家们一致认为“文科的生命力在综合交叉”,因此,我国理工类高校建设文科必然在文理交叉、融合中获得新生。据调查:“mit有45%的课程是文科,但是这些课程并不是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都能开得出来的,它的文科是以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科为基础的。”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不是理工科的附庸,更不是理工类大学里学科的点缀,而是通过与理工科的融合、交叉,形成良性渗透与互动,使文科成为理工类高校不可缺少的专业,甚至是理工类高校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

4.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本位原则

从属性上来看,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是以科学研究为手段,通过人才培养的载体,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只有创办的文科专业具有社会需求性和就业市场的适应性,才是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专业。具体表现到理工类高校的文科建设,就是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市场为本位培养人才”。文科专业定位必须考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长远发展,为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新闻学是文科的传统专业,可进入21世纪,我们每天处于“网络化”状态,传统的新闻学科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有必要进行突破。理工类高校拥有雄厚的现代科技基础,不但有能力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具有培养同时精通经济、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只要理工类高校有选择地根据社会的需求推进相关文科的建设和发展,必能真正建立起一流的、特色的文科专业。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理工类高校发展文科专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理工类高校的文科是后发专业,相对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其劣势表现在开发市场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设置专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就业问题,以高素质的学生开拓市场,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从而创出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赢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朗克.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J].中国社会科学,1981(3):7.

[2]罗忠仁.促进“两科”交叉融合意义重大[J].科协论坛,2005(3):44.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8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的几种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时间的运算、地球运动的意义(特别是公转意义)、影响天气的因素(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判别、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内外力作用、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对于这部分知识要舍得下功夫,准确地理解其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其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完整的回答好问题。

如北京卷36题pQ线的东南部属于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______。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地形区,如何概括气温降水特征,不知道内力作用的具体形式,这些问题是无法准确完整回答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我们不鼓励同学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学习中要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这是保证答题完整、规范和准确的基本保证。

二是切实进行以图表为载体的能力训练。

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关于地理图表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今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题中就有4道等高线地形图。二是统计图表,是人文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如老课程卷中就有6幅统计图表,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征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三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你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整个试题就无法下手,对区域图,除了从海陆分布、国界、省界、河湖特征、地形起伏等方面抓住其主要特征外,对于一些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烂熟于心,如天津卷的11题,如果你对中国版图的经纬线分布不熟悉,很难判断该城在天津的东北方向。

三是科学对待热点问题。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9

论文关键词: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1特色馆藏的含义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时间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和实物资源优势,或者提供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服务[2]。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二是指一个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所指的特色馆藏是第一个含义。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特色主要表现为馆藏文献的专项特色和学科特色。



1.1馆藏文献的专项特色



专项特色是指根据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选择其中本馆最有基础的一项或几项进行独特的、完整的、系统的收集,并有意识地挖掘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使其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形成在这个领域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地处孔子故乡的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方案是以儒学文献为馆藏藏书体系[5];南京大学图书馆在东方学文献资料方面形成了藏书特色;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一直以德文医学文献为特色馆藏。



1.2馆藏文献的学科特色



馆藏文献的学科特色是指馆藏某类学科或者某些专业文献比较系统完整,能基本满足该学科或专业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学科特色是由于各高校不同的专业设置而形成的特色。一所高校的特色、优势和学术声誉都是通过专业学科体现出来的,没有特色的学科,就没有特色的高校,学科特色在高校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图书馆对特色学科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必须有所侧重,使这些学科的藏书尽可能丰富、系统、形成较完整的藏书体系,这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立足点,一旦形成馆藏特色,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起到了资料库的作用。



2图书馆特色馆藏方向的确定



特色是一种比较优势,在特色化建设中,不可能每个图书馆都成为全国性特色图书馆,但每个馆都应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专业优势和馆藏基础不同,其图书馆选择的特藏方向也不同[4]。然而,无论高校之间的差别有多大,为确保特藏方向的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在评价、遴选到最后确定特藏方向时都必须遵循相同的原则,即特色馆藏建设应与本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发展和读者需求相协调[2];应为本地区或本行业的馆藏优势;应结合专业发展前景和一些其他因素才能准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发现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2.1以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依据,建设馆藏特色资源



特色馆藏资源是在馆藏发展政策指导下,经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按照合理的采购计划,建立起的适合本校及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馆藏服务体系。特色学科一旦确定,围绕该学科的各种类型特色资源就应当收集整理和巩固发展,使之成为特色馆藏核心部分或主体部分,反映该馆藏书个性,代表特色馆藏资源发展方向。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注重采访国内外该学科的权威论著,也包括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非公开发表的“隐形文献”,使馆藏能反映出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尽可能弄清该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在发展特色馆藏方面,注重收集出版、发行信息,要充分利用学校特色学科、重点专业的人力及建设成果优势,注重收藏学术水平高、信息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的特色资源,包括参考文献、学科期刊群、图书的核心出版社群以及其他文献资源,要重视这些采访信息源,确保特色馆藏的精准实用。



2.2依托行业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馆藏



应依托行业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资源。这是因为,依托当地行业优势,收集特色文献会有更加广阔可靠的信息源[4]。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2005年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服务业,发挥地域优势,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全面构建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群的目标,完善和增设了一批新兴优势专业,同年由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该集团就类似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它在政府、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承担着为政府服务、为科研院所搭桥、为企业服务的职责,而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如为企业提供行业发展、专利标准商标、法律法规政策、金融投资税务等,还有信息服务及政府信息指引,鉴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图书馆给予密切配合,据此确定了自己的馆藏定位。图书馆以财经类专业文献为馆藏基础,以财经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为特色,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积极为本校特色办学创造条件。图书馆发挥自己的特藏专业优势,依托行业协会为商业流通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业协会文献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今后还有待于借助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优势,整合行业内高校、信息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的信息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形成完整、系统的行业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如果能进一步为本地区流通行业经济发展提供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将会发挥更好的办馆效益和影响力,既有助于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又对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起到推动作用。



3特色馆藏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围绕特色学科,建设特色馆藏



3.1.1满足学校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建设的需要。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从办学特色的内容看,可分三种类型:一是有特别优势的专业学科群;二是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形成的独有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或学科群;三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校风学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学精神或人才培养特征。在特色馆藏建设中,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确定的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重点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列入特色学科或专业,其相关专著的收集应追求多种类、低复本,以及全文数据库的收藏,达到完备级;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文献收藏有所选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



3.1.2充分考虑本校教师的科研需要。高校的科研选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本校专业学科设置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对这类科研项目所需的文献资料应该充分收集;另一种是与本校专业设置关系不大甚至是无关的科研项目,对这类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如市、省、部级立项课题所需的文献要重点收集。科研项目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应以满足科研为目标,其收藏要求相应注重精品、低复本,要求新颖、前沿,同时应注意大型工具书、检索刊物的少量收藏。



3.1.3合理考虑各学科专业教学用书。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参考书都较多,因而较难形成特色藏书,可结合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选择一二个或几个专业学科,进行某类藏书的收集,逐步形成特色。总之,要通过重点学科文献、教师科研用书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合理收集,建成本校专业学科特色藏书体系,形成“专业性”馆藏特色。



3.2以特色馆藏为基础开展特色服务



3.3.1.专设特色文献阅览室。

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该院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图书馆应将各种应用于技术理论和实训操作性读物聚类存放,如在馆内设置会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单证等实训操作图书研阅室;“隐形文献”主要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多数为第一手资料,将其集中起来向有关教授和科研人员提供教参;还有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教学环节形成的资源,如: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科目设置、课时安排、实践与实验环节、教师授课情况、教学大纲、教材讲义、科研成果、考试试题、毕业生论文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学科资源集中存放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特定的建筑布局,由学科馆员与学科团队、学科专家建立联系,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适时更新补充,从中也能为补充馆藏和市场调研提供直接依据,是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的举措。



3.3.2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加工、存储,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数字化并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6]。对于中小型图书馆,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建多学科数据库难以实现,但各个馆选择其中一两个能够充分反映本馆文献资源特色的学科或专业,经深人调研,科学选题,组织学科馆员对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浏览,重点收集与学科相关而又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组织、标引、分类,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服务器上,提供上网服务,以求吸引读者,提高社会影响力,还可以展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成为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竞争力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查询该学科领域的各种网络资源,为读者进行远程服务,达到特色馆藏资源共享,有效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因此,应重视其实用价值和需求程度,而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则需要通过数据库的质量保障来实现。



3.3.3加强馆际协作,开展合作虚拟咨询服务。合作虚拟咨询是由多个图书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布式的数字咨询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各馆的馆藏特色和优势资源,对用户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专业化咨询服务[3]。图书馆的价值是以它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的,一个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用户的需求和提出的咨询问题又是广泛的、专深的,单个图书馆有时候不能单独完成所有用户咨询问题的解答,这就要求图书馆之间要展开广泛的虚拟咨询服务。建立包含电子邮件咨询、实时咨询、电话咨询、当面咨询、FaQ等虚拟方式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方便读者选择。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各个图书馆依托自己的特色馆藏,发挥各自优势力量,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各个高校图书馆只有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特色服务,加强馆际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将会促进全社会资源共享的进程。



[1]郭瑞芳.共享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1)45-47.



[2]张瑾,特色馆藏的定位及其评价标准的构建[J].现代情报,2011年1月第31卷第1期56-58

[3]王希,合作虚拟参考咨询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2008,(4)63-65

地理学科的特点篇10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和课题负责人的责、权、利,将管理重心下沉,充分调动院系与课题负责人的积极性;第二,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科研工作纳入工作量,并与学校考核、奖惩,职称评聘等挂钩;第三,引入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完善成果实地验收等管理制度,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利科研成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供需直接见面或通过中介组织实行有偿转让。

构建学科体系框架完善学科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

我校学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按照“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协调发展多类学科,以特色学科带动多学科发展,以多类学科促进多学科集群的建立,并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学科体系建设思路。在保持应用研究优势的同时,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目前我校已拥有涉及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5个部级重点学科。对林业重点学科给予多方面支持与倾斜,进一步增强我校林业学科的功能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紧跟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使其具备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研究手段。根据我校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一个规模、层次、布局及结构合理,重点学科特色鲜明,符合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要求的绿色学科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的学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科评价体系。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林业人才构建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教兴林、人才强校”的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启动实施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竞争机制。实施高层次、创造性林业学科团队培养工程,以重点林业学科建设为基础,吸引、遴选和造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林业学科带头人。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若干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注重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争取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和院系观念,在全校范围内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公平竞争,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

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研究水平

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

在国家“211工程”经费、学校投入和承担国内外科研课题经费的支持下,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了一批教学型、研究型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开放性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为主的林木良种基地、花卉苗木产业基地5个,建立了北京妙峰山研究实习基地、北京大兴沙地综合治理研究基地、北京密云水源保护林研究监测站、山西太岳森林生态定位站、重庆缙云山生态效益监测站。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培植了一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

我校本着集中资源,优化管理,充分发挥效率的原则,出台并完善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条例》,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建立实验室运行保障基金,实施主任负责制,实现其相对独立性的运行机制。鼓励实验室与外界的联合与合作,构建学科方向齐全、布局合理、创新力量强大的研究平台系统。

建立工程(技术)中心

我校拥有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中心,并于2004年8月份组建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立项建设)。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花卉资源开发、花卉育种、生产技术配套、花卉产品的贮运保鲜等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实行开放,通过承接国家、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委托的花卉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中试、开展相关研发,使新技术和新品种得到产业化的应用。通过工程(技术)中心的“孵化”,学校一大批成果成功地走向市场,科技型企业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学校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