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30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22-03

【作者简介】1.朱洁如,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高级教师;2.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线,与其他语文知识、技能和能力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只有把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实质内涵认清楚了,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明确目标和方向,才能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地予以推进。

一、重视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小学语文课程至关紧要的部分,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主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和后劲。

1.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它在小语学科中应该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小语学科所有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依仗它、服务于它,它对小语学科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即使是在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识字写字时,教师也必须清楚认识到阅读理解是小语学科关键能力,将识字写字教学纳入阅读理解的整体教学设计中予以统筹规划。通过识字读文,读文是目的,识字是服务于读文的;并随文识字,在读文中识字,识字是读文的伴生结果,读文识字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读文、更多地读文,小学语文教学要始终重视阅读理解这个基础。

2.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干。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小语学科发展的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其他学科能力都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依托生长起来的,并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持续发展而服务。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它是语文学科这棵大树的主干,树干强壮了才能枝繁叶茂。抓好了“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能力,“发表”或“输出”性学习内容中的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才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系列化的输出性学习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从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小初衔接这一特点来看,有了小学阅读理解能力作枝干,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种种阅读目标才能逐步达成。例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都必须以阅读理解为前提。同理,从阅读分类来看,理解性阅读也是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运用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记忆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等阅读的基点与支撑。

3.学科关键能力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和后劲。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后劲所在。发展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对学好语文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各学科的重要后盾。学好哪门学科不需要阅读理解?又有哪个行业离得开阅读理解能力?它所带来的强大的后劲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不可小觑的。

二、阅读理解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实质内涵

阅读与写作是整个语文相互依存的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则以阅读理解为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之一

1.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关键能力。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位来看,语文能力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这段论述对于语文课程的作用与价值给予了清晰的定位,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要实现其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彰显其重要的学科地位,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3]由此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由此可见,语文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吸收祖国语言文字成果,为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二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4]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和习惯,指的就是能够运用阅读和写作知识、习惯去完成“吸收”和“发表”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管“吸收”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管“发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关键能力。

2.阅读理解越来越成为独立的语文能力。

在阅读与写作两大关键能力中阅读不仅是向“读”学“写”的基础,而且越来越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我国的传统经验是‘读写结合’,但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已日益受到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为写作提供范例和导引作用,而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5]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独立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国内外有关阅读理解能力检测的发展趋势中窥见一斑。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Sat考试、英国英语能力测试、日本日语能力考级中均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专项测试。国际著名的教育评价项目也都将阅读素养作为核心的测评内容。像piSa和piRLS都是针对阅读素养进行的国际性评价项目,以此来监控国际范围内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新颖、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框架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本土化的阅读能力检测也陆续开启并逐渐步入正轨。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了“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系统”项目(Saae)。2006年9月,江苏省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项目组召开的“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协调会,并参加测试。Saae项目组对“语文学业质量”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6]“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然成为本土化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的重要核心内容。

(二)培养基础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培养语文能力既有语文课程通道,也有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就语文课程通道而言,“吸收”或“输入”主要由听、读完成,其中“读”是核心,“听”是围绕“读”而展开,并在促进“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有计划、有选择、经过优化设计、系统而高效地“读”出优秀的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阅读,可以称为基础阅读。“发表”或“输出”主要由说、写完成,其中“写”是核心,“说”是为了促进“写”的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准备,并在促进“写”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向“读”学“写”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写作,可以称为基础写作。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两相比较,阅读理解是更为基础和重要的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语文能力涉及交际言语、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三大领域,亦即三种语体。三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都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和核心。

相对来讲,交际言语广泛运用于社会日常生活,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交际言语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基本文体的文章是交际语体的主要外在物化形态,它们构成语文课程的主要篇目和课文文本。语文课程的读写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文章教学完成。其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精选文章的阅读理解实践,获得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吸收”或“输入”功能;通过向“读”学“写”,获得基础写作能力,实现“发表”或“输出”功能。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主体的交际言语领域,从先后顺序来看,文章的阅读理解在前,向“读”学“写”在后,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甚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先遣任务。所以,“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7]从语文学习的主次来看,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和精力必须用于大量文章阅读,才能有效吸收一个民族集体积累起来的基本交际言语成果,才能为作为一个学生个体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没有“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作铺垫,“发表”或“输出”的写作几乎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至于以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外在物化形态的艺术言语,以及以学术论著、政治读本和法律文书为外在物化形态的科学言语,这两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更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基本不涉及这两种语体的写作能力培养问题。一方面,与交际言语相比,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的实际运用,无论在人群、场合、范围和层次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对处于语文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宜作过高的要求。甚至只需在这两个领域粗读一些基本篇目,获得一些初步的阅读实践经历,开阔一下视野,学得一些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而对这两个领域的写作能力则完全不必作出统一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以文学体验为主要取向的传统则应该转向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取向的现代语文教学了。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起来看,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和科技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它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核心素养。

全面准确地厘清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改进小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唯有如此,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和区域课程领导力才不会是个遥远而空泛的口号。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5]章熊.我对中学阅读能力目标的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1-2).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2

【关键词】关键词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人们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记,一种是无意识记。所谓有意识记,就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且需要经过一定努力的识记。虽然这种识记包括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但是,这种识记都是以一定的艰苦努力为前提的。而无意识记,是在事先既无确定的目的,而在当时又未曾经过任何努力的识记。它是一个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尽管学习的过程,系统掌握知识的过程离不开有意识记,任何投机取巧都是不可行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有意识记转化为无意识记,既达到学习的目的,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这种努力是需要的,其途径之一就是运用关键词教学策略。

何谓关键词《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是这样定义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主要运用于文献标引,随着网络的发展,关键词被广泛运用于网络搜索引擎,关键词概念的使用也已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范围。因此,根据关键词的特点以及科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尝试把“关键词”引入科学教学实践中,并把这种教学探索称之为“关键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是指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以言语的教学为核心设计课堂教学,通过选择概念关键词,编排关键词序列,深入到语境,品味和感悟概念关键词,体会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关键词教学策略呢?

一、根据教材内容,用关键词设置教学目标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科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需要学生通过准确科学语言的表述才能得以实现。文章常读常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科学课的教材,存在着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的可能,因此在确定关键词的时候不一定要拘泥于作者的本意,而允许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选择教学的关键词。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用词,在科学课中有严格的界定。餐桌上的一道好菜“鸡翅”,在我们的科学课中是不恰当的。鸡属脊椎动物门的鸟类,较高等的应该称之为“鸡翼”,而“翅”是对较低等的昆虫的翅膀的称呼。例如,蝗虫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膜翅目的动物,其典型特征是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三对足,两对翅。

二、根据习题内容,用关键词理解习题意图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那么习题当然也有“题眼”。“题眼”是习题构思的凝聚点,是结构上牵动制约全题的关键点。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透过那个“眼”,窥探出习题的主要内容。例如对某道中考题的解题过程简析如下: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正压力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

(1)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当木块达到稳定时,测力计读数等于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请问木板的运动是否一定要作匀速运动(填“一定”或“不一定”)。

(2)在木块上加砝码就可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正压力,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使长木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得到了下表四组数据,其中在第3次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

(3)对上表格中正压力大小和测力计读数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审题能力和阅读能力,第一小题,根据习题本意以及初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要想物体稳定地运动并且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需要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题目已经设定了条件“长木板运动达到稳定时”,所以填“不一定”,第二小题,从题目的关键词“读出”、“填入”,然后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答案是“1.9牛”,而有许多学生因为去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成正比例的关系去算出力的大小,结果因此而失分,第三小题,从题目的关键语句“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正压力关系”可知,结论为“滑动摩擦力跟正压力成正比”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等,而有部分学生就紧紧盯着正压力大小和测力计的关系而写出它们两者的关系,使结论停留在表面上,因此而失分。如果学生在应试过程中能够认真阅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这样的题目应该不算难题,而且,也可以很快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根据材料内容,用关键词辨析核心信息

用关键词辨析核心信息,要注意关键词的排列,关键词只有经过优化组合排列而成,才显匠心独运,课堂才新颖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关键词排列恰当便可达到课堂教学逐层递进、逐层深入,实现学生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表层到深层的螺旋式上升。

通过辨析关键词,全面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要弄清每一个关键词的上位词与下位词,要真正弄清很多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就要紧密联系它们的上位词与下位词。关键词之间,有上下位关系。如物质的分类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以让学生准确而又熟练地掌握。具体分析如下:先请学生画出物质分类的直观图。

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酸碱盐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1.1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

学科的关键能力其自身的定义就是在当前的能力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数学视角发现和思考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本身的关键能力就是当前的教学素养核心。

1.2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特点

数学学科本身的核心要点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操作性;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为知识的应用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这种操作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②结构性。数学学科本身的结构性十分严谨,动态以及对应的静态结构十分统一。③稳定性。数学和语文一样也是一门偏向于积累的基础性学科,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个性心理。

2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类型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较为简单易懂,然而数学知识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在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类型中都有所体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2.1数学理解与数学表征能力

数学理解能力是学生对于数学核心知识内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意义与知识背景、数学理性精神与思维方式的理解;数学表征能力是指通过符号,文字等方式对数学中的核心理论与数学关系进行表达,建立起数学知识以及针对性的问题的一一映射,把复杂问题进行拆解来进行问题的简化。

2.2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模型教学。学生通过自我建构的认知,在具备数学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利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接纳新的问题,累积解决策略,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原型简化成数学问题,建立其可以反复应用的数学模型,这是获得数学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2.3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逻辑是数学的核心构建体现。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推理,理清数学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这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数学问题的模型处理和解决都是落实在当前的数学情景当中的,因此如果想要进行学生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就需要进行针对数学核心构建为基础的引导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身的应用意识构建,让学生可以主动收集信息,自主寻找解决思路。

2.4数学推理与论证能力

数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验证和检查。数学的推理以及对应的论证能力就是解决学科关键问题的重要能力。对问题的观察分析与试验论证,都是建立在数学推理与论证能力上的,只有独立思考,并且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2.5数学交流与表达能力

数学的自身交流以及表达能力构建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可以自行把掌握的数学知识基于口头处理或者是书面处理进行呈现,这就是当前数学交流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培养针对性的数学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完善认知结构。

3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

3.1以数学学科核心知识为中介

数学核心知识并非点状散乱的,而是有着严谨的结构与知识体系。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需要从知识的发展脉络出发,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关联网络。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往往被划分成各个知识点,以片段的方式呈现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串联起相关知识,构架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将结构思维与系统希望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构建能力上的发展。

小学阶段构建下的数学知识难度都不会很大,因此最为关键的核心知识就是数学概念和运算,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运算规律与数量关系,通过对数学知识中重要特点特征,基本原理等内容的分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使得核心知识成为培育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

3.2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线索

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要营造合适的问题情景,比如在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设定合理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

信息的对应整理以及获得,同时让学生进行有效信息的甄选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处理。当学生本身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在积累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数学问题的解决作为为线索,同时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数学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长期的积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成长,让学生自身获得探究的能力,并提升对数学的自主思考观察力和小学数学的兴趣。

3.3以数学建模为路径

在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一定的线索进度编排,一般都是“问题情境的设定―建立问题模型―对问题进行解释―对模型求解―应用与拓展”。这整个的过程实际上是基于“观察细节-简化信息-抽象概念-建言修改-模型确定”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一应过程中通过观察物体,进行分析比较,完成对数学成份的抽象画与符号化,最终建立起对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以便解决之后遇到的类似数学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当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对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的核心过程构架。

3.4以思维和认知发展为宗旨

数学的学习过程伴随着逻辑推理,抽象问题,符号应用,模型建立等各种问题,它们一同构成了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形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数学知识的转化,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培养学的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归根结底是促进其数学思维与认知的发展。

4结语

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小学数学的学科关键能力,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进行合理的方案制定,让学生在合理教学心理规律的帮助下进行梳理分析,整合知识点框架,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并让学生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蔡菲.探讨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1).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4

【关键词】关键词;概念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在搜索引擎中检索信息都是通过输入关键词来实现的。使用“关键词”搜索文献既快捷又方便,效果好!笔者把“关键词”的这一功能概括为“准确、高效”。那么,“关键词”的这一功能是否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应用?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有思考和研究。如:通过抓“关键词”指引学生进行科学审题或筛选组织有关信息,从而提高语文、英语学科的学习和复习的效率……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相对较少。

概念教学是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但事实说明,众多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并非满意。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利用“关键词”开展教学实践,以促进学习者对科学学科的概念、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达到概念的掌握、内涵的升华,从而使学习者达到迁移整合、演绎应用的目的,并更好地实践有效教学。

一、关键词的存在形式

在科学学科的概念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经验方面薄弱一些,下列几种情况应成为我们概念教学中的关键词。

1.易忽略的

有些词语通俗易懂,学生司空见惯了,但往往容易忽视。

《科学》八年级下册――“元素”概念的教学中,“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我们很快抓住了关键词“相同质子数”,却往往忽略“原子”这一关键词。如果把“元素”概念改写成“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总称”,很多学生会认为这是个正确概念。其实不然,“原子”只是“微粒”的一种,“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科学》七年级下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教学中,“竖直向下”本通俗易懂,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作业反馈错误率很高。当把“竖直向下”解释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时,我本以为学生一定能理解,不料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水平”。最后只能端出一烧杯水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水平”了。

2.易混淆的

概念的混淆是学习的大忌,概念分辨不清,理解不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科学》七年级下册――“物态”变化学习中,学生一直把“凝结”“凝固”“凝华”混淆,把“熔化”当作“溶解”、“融化”。再如:电流的形成――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移动形成电流。学生往往理解成:电荷运动形成电流,混淆了“移动”与“运动”的区别。(“运动”包括了“移动”,也包括了“永不停息的杂乱无章的分子运动”)

3.有深刻内涵的

概念中的词概括的内涵越宽泛越深刻,学生往往不易理解。

《科学》九年级上册――种群概念的教学中,我们把“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叫种群”。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学生却不易掌握。究其原因: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同种”生物。“同种”具有深刻的内涵,关键词“同种”没有突破,种群概念无法理解深透。很显然,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同种”?“同种”的标准是什么?

《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知识的教学中,关于“漂浮”、“悬浮”,从学生作业来看,感觉很难。如“悬浮”,学生只是知道“F浮=G”,但是往往不能将浮力等于物重(如果告诉物体质量,多一步换算,学生感觉更大难度)、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紧密联系起来……

二、策略实践

策略1.找准关键词是概念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实施“关键词”教学,首先必须找出关键词,找准关键词,让学生努力有方向,学习有目标。

“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中的“晶体”;“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中的“一定”;“溶液”概念中的“均一、稳定、混合物”等等。

怎样找准关键词,除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外,更要注重“思维降格”――退到学生的角度,用学生常用的思维去理解问题,就能很快找到学生不易理解、容易混淆、容易偏差、容易忽视的词。这些词正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词。另外,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捕捉到学生不能理解、理解不深、理解不透的关键词。这种“生成”的关键词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境。

策略2.正确理解关键词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基础

找准关键词后,接着就是正确理解关键词。失去了“理解”就变成了“机械”。

我们从生活的现象、实验现象提取出的新概念,通过归纳抽象思维,利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述成一个严密的科学概念或科学原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概念的初步形成。但概念要得到全面理解、迁移整合、演绎应用,必须还要通过大脑的再理解、再加工、再整合、再内化过程。根据托尔曼的S-o-R潜伏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更注重的是中间过程――“o”的作用,即大脑对信息的理解、处理、整合等。只有这样,我们建构的概念才能概括表象,驱动思维迁移,演绎解决实际问题,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复杂而稳定的联系。概念原理中的关键词,就是大脑皮层要处理的对象,整合的对象。找到它、化解它,是我们实践教学中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理解关键词,首先要剖析关键词的深刻内涵

在“种群”概念的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同种”,“同种”的标准是什么?且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例:马与驴是不是同种,它们能否产生正常的后代,青蛙与蝌蚪、鲤鱼与鲫鱼、中国人与美国人是不是同种,等等。通过分析例子,从而得出“没有生殖隔离的为同种”。

(2)正确理解关键词,还要剖析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实验观察“摩擦生热”、“锤打铁块会使温度上升”等例子,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结论时,“改变”就成了这个概念的关键词。许多学生认为“改变”就是“增加”,“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就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内能增加”。孰不知“做功也可以减少物体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使机械能增加”,很显然,学生把“改变”的内涵缩小了,外延放大了。

“理解关键词”的学习,属于“顿悟学习”。“顿悟学习”的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理解就是“解除”思维“脉络”中的障碍,理解就是“觉知”,理解会使我们的记忆更加持久,思维更加敏捷,应用更加灵活,学习更加有效。通过机械学得的内容没有真正的理解是无法迁移的,通过顿悟学习的内容能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一部分,随时可用于任何情境中的类似问题上去。

策略3.善于泛化关键词――突出概念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理解了,概念在大脑中基本形成了,学生不足为奇。但如果对概念原理中的关键词进行变式设计、泛化设计,往往会在学生刚刚建构的思维联系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关键词:“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如果泛化成“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或“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一定能升华学生对氧化物的理解。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泛化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泛化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通过泛化关键词来“磨练”学生,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策略4.关键词组合――突破科学概念学习的难点

一个科学概念原理中,往往同时出现多个关键词,关键词的组合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一类题目,一种解法,学生易于接受,出偏差的概率也少。这种思维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干扰,没有前抑制的影响,问题的纯化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1)多种解法、多种情景

当一类问题出现多种解法、多种情景时,出偏差的概率大大提高,学生反应一个字“难”。究其原因,辐射的发射思维比单一的直线思维更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浮力有四种解法:

①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若已知液体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当物体浸在气体中时,则F浮=ρ气gV排)。

②利用漂浮或悬浮条件二力平衡法计算

若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时,应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物重等大(即F浮=G物)来计算。此法也称为平衡法。

③利用两次实验的示数差法

若用弹簧秤先后称量同一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物重时其读数分别为F1和F2,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浮=F1-F2。此法常称为重差法。

④浮力产生原因的压力差法

如果物体上、下表面积相同,并且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

以上四种方法中,前三种的运用最普遍。在运用时还须注意:当物体下表面跟容器底部完全密合时,由于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因此液体对物体不会产生浮力。此时,以上各种方法均不能使用。

如果浮力的计算仅仅有阿基米德原理法,学生也不会这样“头痛”去面对浮力。而在演绎应用中往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巧选公式和解题方法,甚至要多法“联手”才能解答。

(2)同一概念中,多关键词

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如果同时出现几个关键词、几个注意点时,问题就会变得复杂起来,需要学生全面、系统、严密的思维品质,对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而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欧姆定律”、“溶解度”、“种群”、“饱和溶液”等等概念原理都是多关键词组合。

怎样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扫平”思维障碍?在准确找到关键词,深刻理解关键词的内涵的基础上,必须理清“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例如“电流是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移动形成的”,学生往往把“电压”当作电流形成的“充分条件”――只要有电压就能形成电流。其实“电压”只是电流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已,是多个条件中的一个。在“关键词”的教学中,要抓住“电压”和“移动”两个关键词的组合,理解它们的内涵:电压需要“电源”提供,移动需要“电路”可走,归纳出电流的形成需要“电源”和“闭合电路”的结论。

对于上述类似概念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变式”来处理。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正确概念)

变式:

①“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2种生物的总和。”这样很好的强化突出了“同种”这一关键词。

②“种群是同种生物的总和。”

③“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的总和。”

④“一个校园中的全部学生是不是一个种群?”

⑤“美国某池塘中的鲫鱼与中国某池塘中的鲫鱼是不是同一种群?”

“变式”就是针对多个关键词,改变其中的一个或二个的泛化手法,来强化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效果非常显著。

策略5.突出关键词是学习科学概念的核心

一个概念原理全面理解了,但不一定能在大脑中保持,记忆不一定深刻,很多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不能解决,大多是“遗忘”带来的。为了使我们的记忆更加持久,思维更加敏捷,应用更加灵活,除了理解之外,需要配合相应的适当的强化练习,进行迁移整合、演绎应用的训练。因为大脑的活动方式就是“条件反射”,人的大脑皮层的活动方式是一种“高级的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条件反射的建立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否则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的暂时的神经联系也会退化。我们要找到相应的“刺激物”有周期性施加刺激,才能达到巩固理解、迁移整合、演绎应用的目的。

通过针对关键词的设计,泛化练习,利用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实现“概念”与“应用”的“互动”,这样大大深化了概念的理解、内化了思维,是化知识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的核心。

这种针对关键词的设计,往往由教师来设计、来挑选,更值得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概念原理及关键词的理解,每位同学设计两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要求一道较易,一道稍难。学生设计的题目,往往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原创性,好题也不少。这个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体现和强化学生的逆向、演绎、整合、渗透、迁移等各项能力;学生设计的题目,往往也可以充分暴露对概念理解的偏差、问题的不科学、不严密、不切实际等现象,此时我会抓住这种种“生成”的机会,通过点评和激励,学生及时得到修正,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设计为“做功只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用力推门的同时,门也反推手”设计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用力推门之后,门也反推手。”……

总之,概念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能代替全部。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关键词”教学是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教学策略。相信通过“关键词”教学法与现代教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能发挥其强大的威力。特别是对初中学生学习科学,在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训练思维品质,内化自身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予尘.初中生命科学概念教学刍议[J].科学教育,2010,(1).

[3]周炳祥.浅论初中物理实脸及其概念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5

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对1996-2011年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有关学科服务的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并从关键词词频及词频年度变化的角度揭示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前50位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可以看到:高等学校及高校图书馆是国内学科服务的主要阵地;对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实例介绍和研究也较多;10余年来学科服务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学科服务的制度建设与反思、学科服务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关系、服务模式、服务平台、质量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

学科服务关键词计量分析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是以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和问题为驱动的,学科馆员凭借其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学知识及信息处理技能,依托本馆文献资源和技术支撑,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1]。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学科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经历了起步、反思、快速发展几个阶段。本文拟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探讨国内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揭示我国学科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1996年―2011年有关学科馆员或学科服务方面的文献,检索策略为“KY=‘学科馆员'oRKY=‘学科服务'oRKY=‘学科化服务'oRti=‘学科馆员'oRti=‘学科服务'oRti=‘学科化服务’”,去除重复记录、会议信息及一稿多投记录后共检出文献2954篇。套录题录信息,并利用VB编程提取题录信息中的关键词。合并同义、近义的关键词后,再对经过处理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2]。某一关键词在某一领域出现的频次以及变化可反映该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被关注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统计结果

对规范化后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关键词平均词频为7.59次。本文列举前50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见表1)。表1中的关键词主要有限定性关键词、主题性关键词两类。限定性关键词主要限定研究的范围,以时间、地区等限制性名词为多见,如高等学校、高职院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等。从这些关键词及其频次可以看到:高等学校及高校图书馆是国内学科服务的主要阵地;对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实例介绍和研究也较多。主题性关键词主要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除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制度外,有信息服务、素质、考核评价、服务模式、知识服务、核心竞争力等。

3.1学科服务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在有关学科服务、学科馆员的文献中属于高频关键词,其中信息服务(含学科化信息服务)的词频是223次(信息服务213次,学科化信息服务10次)。2005年以后,该词的词频基本保持稳定。知识服务(含学科化知识服务)的词频是77次(知识服务70次,学科化知识服务7次),其词频自2004年以后逐年递增。表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与学科服务关系密切。随着国内学科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力正在从学科信息化服务向学科知识化服务转变,学科知识化服务将成为下一个研究热点。部分文章探讨了学科服务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关系。刘立骞等认为:信息服务注重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递,满足于具体信息、数据或文献的提供。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检索和传递服务;知识服务则是面向内容、面向解决方案、面向知识增值的服务[3]。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它们始终相互交织并存在于学科服务的全过程。不过目前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能力明显较弱,张红霞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基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新书通报和文献检索等传统的信息服务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专题情报检索等服务相对比较薄弱,提供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的、针对学科专业课题方面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的能力还比较欠缺[4]。

3.2学科馆员素质要求、资格认证(行业准入)与队伍建设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能否深入开展以及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资格认证与学科团队建设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如王运显提出包括基本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等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学科馆员素质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概述了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5]。

学科服务对学科馆员素质要求很高,国内的学科馆员很难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科服务的效果。学科服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在欧美等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于是便有学者对国内外学科馆员素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符瑞锐研究表明:欧美等国实行了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从制度的角度确保了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如美国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都要求专业馆员必须具有aLa承认的学院或系颁发的信息学硕士学位[6]。而国内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则参差不齐,既具有学科背景又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学者们呼吁在我国尽早建立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学科服务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对于如何建立一支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馆员队伍等问题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袁红卫、潘芳莲等分析了我国学科馆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制定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战略规划;通过管理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学科馆员的选聘和竞争机制;建立学科馆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学科馆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等[7-8]。

3.3学科服务质量评价

学科服务质量评价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对学科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依据被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学科服务质量整体水平评价、学科团队服务质量评价、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有关学科服务质量评估的关键词在2007年以后出现的频次较高,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大致从理论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评估方法3个方面展开。

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的必要性、目的、意义、作用、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等。多数学者认为在制定评估体系时应坚持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客观性、定性定量相结合、易操作性等原则。蒋家红则认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因馆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9]。

学者们依据学科服务的内容、特点,借鉴和利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平衡记分卡法、Libqual+tm、梯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多个评价指标体系。武三林认为可以从“德、能、勤、绩、研”5个方面对学科馆员进行考核评价[10]。徐恺英将平衡记分卡法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绩效评估,把学科馆员的业绩评估分为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用户(读者)满意度、信息利用4个部分[11]。

大多数学者基本上从人员素质(综合知识、能力、主动性)、工作业绩、服务效果、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建立考评体系。这些考评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指标比较繁杂,不易操作,没有结合学科馆员的特点及工作实际。如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都偏重于学科馆员工作量的测评,忽视了对学科服务所产生的信息产品的质量评估;学科服务工作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它赋予了学科馆员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忽略了学科馆员的服务创新。②忽视了评价主体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目前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的主体一般是馆领导和学科用户。学科馆员服务的学科用户不同,评价的结果自然会受到影响。③目前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了服务质量的评价,忽视了评价结果的反馈。

3.4学科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在2005-2007年为低频关键词,词频为1-3,2008后该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词频为11-27。这一变化说明学科服务的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学科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此时对各馆学科服务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学科服务模式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众多学者认为,学科服务模式主要有学科分馆模式、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学科馆员直接服务模式等。欧美国家很多大学组建了学科图书馆,支持特色资源建设和学科个性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将院系资料室建设成为面向教师用户的学科分馆,主要职责是用户需求联络、参与文献建设服务全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是国内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服务模式,尽管它有便于院系联系、易于打开局面等诸多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对图情教授的依赖较大。学科馆员直接服务是一种双向的主动服务模式,它减少了图情教授中介这一环节,直接为院系教师提供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均采用此种服务模式,但在国内由于院系配合不够、人员素质不高、人手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服务效果不明显。因而有学者认为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学科馆员制度不成熟条件下的有效服务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12]。随着学科用户信息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凭某一个学科馆员已经很难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因而有学者提出了团队式工作模式,即组建由多种类型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分别负责学科联络、知识组织、情报研究、个性化服务等任务,在协同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系统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13]。

3.5学科馆员的定位与工作职责

学科馆员称谓很多,比如联络馆员、学科参考馆员、学科目录学家、学科专家馆员等。不同的称谓意味着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在学科馆员角色定位上的模糊认识,势必会影响学科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而学科馆员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工作职责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科信息联络员、学科服务馆员(学科参考咨询馆员)和学科信息专家。也有研究者把基于图书馆与用户的联络人、用户信息素质培训者、参考咨询馆员角色的学科馆员称为“第一代学科馆员”,把以融入一线、嵌入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学科馆员称为“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信息联络员这一角色对应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学科资源建设、院系联络、用户宣传和培训等。与学科服务馆员角色对应的工作职责除学科信息联络员工作职责内容外,还包括对学科资源的评估、提供参考咨询、制作学科导航、参与教学科研等。学科信息专家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学科文献信息研究、学科发展研究、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和研究任务,编辑学科动态与研究指南等。胡琳等学者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及工作职责,认为国内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定位存在失误,并提出学科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首要的工作职责[14]。李更良则认为学科馆员应更加关注学科用户研究、学科信息研究、学科发展研究、参与教学科研工作等,而不应当承担本应由参考馆员、采访人员以及书刊流通人员承担的工作[15]。漆俐红等则认为:省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应为“联络、导航、教育”[16]。总之,各馆可根据自身的馆藏特点、人员素质等因素明确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3.6学科服务平台

与学科服务平台相关的关键词有web2.0、博客、RSS、维基、微博、学科导航等。学科服务平台是学科馆员向学科用户推送学科信息、介绍学科资源、解决个性化问题、交流沟通的虚拟服务平台。有的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了学科服务平台,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各类开源软件开发了基于web2.0的学科服务知识平台,建立即时通讯、学科博客、学科维基、新闻聚合和学术机构库等子系统;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7年立项建设图书馆学科服务内部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学科用户档案的收集和保存、学科服务相关信息的管理、学科馆员交流、学科服务工作统计等。有的大学图书馆直接引进国外成熟软件Libguides作为学科服务平台,如上海交通大学等。也有图书馆利用web2.0的某一技术开展学科服务。如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博客作为学科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了基于RSS的科技信息聚合系统等。尽管这些平台大部分都是利用web2.0技术开发的,但服务效果不明显,学科用户访问量不大、读者参与的热情不高。李慧美等认为,图书馆应借鉴豆瓣网成功形成由用户为主体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用户资源所构成的知识网络的经验,改进学科信息服务平台[17]。尽管学科导航已运行多年,但真正实施得比较好的大学图书馆却屈指可数。有些图书馆仅把它作为揭示免费资源的工具、已购数据库的补充。因而有学者提出学科导航应以学科为单位,以本馆所购买或租赁的各类资源为主,以因特网上的相关学术资源为辅,进行收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整理,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为教学科研提供全面详细的学科资源指引[18]。部分文章也对利用博客、RSS、维基开展学科服务提出了建议。如利用Blog+RSS技术,建立新闻、导读及培训博客、学科信息导航博客、信息咨询服务博客、专业及学术博客,还可在博文栏目设置中增设学科教师或研究生博客推荐栏,主动链接学科教师和学科研究生博客;利用wiki技术建立学科馆员交流平台;通过整合博客资源形成学科知识库、百科工具书等。

3.7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制度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学科服务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之一,词频是17次,说明学科服务与核心竞争力有一定联系。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独特竞争优势,是维持高校图书馆存在和保障图书馆发展的独特的、外界不易掌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创新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学科服务是近年来图书馆界开展的创新之一,是针对学科用户开展个性化、知识化服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以及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将对图书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不少学者把学科服务工作提升到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6

关键词:体育学;标引关键词;体育学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020-05

对于体育学研究的热点分析,切入点、角度很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也可以从论著的被引情况人手。本文对体育学研究的热点分析是利用收录的各类体育学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为素材进行的,这也是以往研究学者很少或几乎没有开展过的研究设计。2000至2004年间,CSSCi共收录体育学论文标引的各类关键词11487个次,这些关键词几乎涉及到体育学所有方面。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我们可以分析体育学各研究对象被关注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关注度越高(关键词被标引的次数越多),该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就越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体育学论文的关键词专指度过于宽泛,难以借助其考察研究热点,如果将这类关键词和同类关键词结合考虑时,就能使这些关键词的专指度变得相对集中,成为了我们能利用的素材。因此,我们将体育学论文标引28次以上的前100个关键词进行归类梳理,通过归并从而得到以下6大类关键词词汇:即体育教学、竞技运动、、社会体育、体育基础学、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然后,再对这6大类关键词进行专指度的精提炼,从而又得到了本文以下分析的各类研究热点信息。

1体育教学类关键词分析

在选用被标引排序前100位的关键词中,体育教学类关键词大约占20%,但在CSSCi收录的全部体育学论文关键词中体育教学类关键词占了更大的份额。下面的一组体育教学的关键词恰好反映了当今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主题内容(见表1)。

体育教学包括中小学、高中和大学所有层次的体育教学。在这些关键词中,有几个是特指大学体育的,其他都是泛指。这些关键词较集中反映了课程、教法、能力、素质、体质、健康、教师和教改等方面。从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这些方面也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先就“课程”而言,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设计科学、合理,针对性就强,教学对象就会有兴趣。这样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在科技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课程设计和改革是教育者研究的主题。

“教学方法”确切地说是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门道、措施、程序等。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能让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但这种教法需传授者去研究、探索。体育教学是一种较特殊的教学,因此,更需要体育教师、体育机能或知识传播者对教法进行研究,这也是“教学方法”为什么能成为被标引频繁的原因所在。可以预言,“教学方法”将是体育学永久的研究热点。

“能力、素质、体质和健康”这4个方面应属体育教学的效果指标。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通过教学获得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素质、体质,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人才。培养健康人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探讨如何培养健康合格人才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这些方面研究会吸引诸多体育教育人士的关注,也是这些词被较多标引的原因。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水平是关键。因此,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如何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一直都没被冷落过。至于“教改”,前面所涉及的诸多体育学的研究问题其实都是以教改为主题的,是体育改革的方方面面。教学研究为教改服务,教改是教育发展的宏观说法。综上所述,被体育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客观状况,也说明了人们对体育教学的关注程度。

2竞技运动类关键词分析

与竞技运动相关的关键词见表2。这些关键词较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研究倾向:第一种研究倾向是5项竞技运动项目(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竞技体操)成为体育学研究热点,与我国目前体育的现状是吻合的,其中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较好的运动成绩,如乒乓球、排球和体操,也有较好运动基础和出现优秀选手的篮球和田径项目,田径有刘翔的突出表现,篮球则以姚明加入nBa作为杰出代表,而且这两个项目也是我国开展较为普及、有一定基础和运动成绩的项目。因此,这5项运动作为关键词被广泛标引,作为体育竞技运动研究热门课题是可以接受的。第二种研究的倾向是竞技运动中的两个主角――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是竞技运动最主要的实施者。运动员更为重要,他是运动成绩和名次的直接创造者。对于运动员的培养,要涉及到选材、技术练习、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战术意识和临场比赛经验等方面。这些环节都需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的共同研究和实施。故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关注的人物是可以理解的。第三种研究倾向是科学训练的技术与方法。它包括能力培养、心理训练和高原训练等。这些环节是科学训练、获得优异成绩和名次所不可缺少的手段。竞技运动是一种极限运动。目前运动纪录在不断提高,几乎到了人的能力极限。高水平体育比赛已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很难分出高低。微小的细节就能决定比赛的胜负。因此,如何来挖掘人的运动潜力和培养综合能力是放在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面前的首要课题。

3社会体育类关键词分析

在利用体育学研究被标引关键词来分析哪些是研究热点时,在对社会体育的被标引关键词作数量统计时就发现了2000―2004年间社会体育的发展势头强劲。在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都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社会体育随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得到重视,并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下面一组关于社会体育关键词的统计结果可说明这种看法(见表3)。

这类关键词数量多、出现频率高,说明社会体育的研究不仅仅是政府强调、百姓热衷,学术界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从关键词分析,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涉及社会的各种体育现象、体育制度,譬如:大众体育、职业体育、体育经济等等。表中排序在前的11个关键词主要涉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些关键词又反映了4个方面的发展。即:宏观发展、文化发展、人才发展和学科发展。尽管这种分析带有文字的直意和推断的主观性,但却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体育研究的现状。

中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受本国社会和世界大社会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体育改革的目标与思路。具体为:体育要在观念层次、操作层次和行为层次上有大的转变。1993年又确定了90年代到21世纪体育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在此之后的一个阶段,许多体育社会学专家、学者讨论了实施对策,尤其是体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他们还讨论了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如何将体育面向市场。这一切对于中国体育改革的“弄潮儿们”是一个新课题。“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实现。这种变革需社会各级的合作。因此,这类研究从那时起至今仍是社会体育的研究热点。随着体育的市场化,对体育产业、体育消贵、体育经济和体育市场的研究应运而生。体育要适应市场,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而市场也瞄准了体育,再加上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新要求,又催生了大众体育。如何组织和开展群众体育?如何建立群众体育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这些问题又列入了社会体育的研究行列。社会体育的研究内容也在无意中被扩大了。

4体育学基础研究关键词分析

在被标引排序前100名关键词中,有些涉及到体育基础学研究,但主要以学科名出现,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由于它们专指度低,因此我们难以对此作深入的研究。故只对这些相关词作宏观分析。我们从所有出现频率在28次以上的关键词只挑取到6个相关关键词(见表4)。

尽管基础学科研究的关键词不多,但却反映了基础学科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这6个关键词实际上代表了6个学科,它们分别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理论。从应用的角度看,这6个学科适用而非常广,尤其是对于科学训练、竞技运动特别重要。在竞技运动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在进一步加强科学训练的理论研究中,这些基础学科必定会涉及、热门,因而也是基础学科关键词为什么会被频繁标引的原因。_f以肯定,对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一定会经久不衰。其实,如果我们把被标引关键词扩大到300个,就会发现涉及基础学科的关键词出现的就很多了,如运动保健学、运动统计学、社会体育学、体育法学等。可见体育基础研究是体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5传统体育研究关键词分析

在被标引排序前100名的关键词中,还有一组传统体育方面的关键词(见表5)。虽然它们所占份额不多,但也是被关注的热点之一,说明传统体育在体育学热点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体育是东方四大传统体育(中国传统体育、印度传统体育、日本传统体育、伊斯兰传统体育)中最丰要的一种。东方传统体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粹。最近20年,西方体育在小断吸纳东方体育的营养部分,尤其是中国传统体育中的精神文化和传统文化部分。中国的处世之道(即传统的道德观)和养生之道(即传统的健康观)在日益吸引着世界大众体育的目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两点也是国人对传统体育祟拜的内容、尽管在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和西方体育的冲击,发展有些衰弱,但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粹是无法让人们忘怀的。在传统文化被中国人重新审视和关注的今天,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复苏。近十几年来,亚洲地区的体育运动都将中国武术项目列入其中。中国也正在积极争取把武术列入奥运比赛项目。这一系列发展举措都是源于中国传统体育的魅力,同时也是人们为继承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所做的努力。

表5中的统计数字可以反映中国传统体育研究的现状和受关注的程度。在2000年至2004年这五年内,对该方面的研究虽然与其他体育领域研究相比是有些差距,但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就这6种关键词被标引量而言,2000年是48篇次,到了2004年则上升到了105篇次。5年问被标引篇次增长了一倍多、客观量化数据证实了中国传统体育研究在复苏、并趋于热门。通过这些数椐还可以看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关于中国传统体育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6奥运类关键词分析

在体育学被标引排序前100名的关键词中,还有一组以研究奥运为主题的关键词(见表6)。

从表6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如果把这一组词合计起来,它们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应该说以奥运为主题的研究在我国没申办奥运会之前是廖廖无几的。自第一次申办时起,该类研究和介绍就明显地增多。在申办成功之后,与奥运有关的研究不仅量增多,而且也成为了热点研究。关键词被标引排序列前也就说明这一点。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7

关键词:地理;科学素养;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69-0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地理作为当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着眼于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因此,探讨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意识、情感等智能要素的综合反映。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最重要的构件,所谓地理科学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要素的综合反映。大致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方法和过程、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1)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知识是基础,比如地理概念、现象、分布、过程以及成因、特征、规律等内容。地理技能是关键,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等技能。地理能力是在地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2)地理方法和过程。主要是指能够发现地理问题,设计探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见解、交流体会、反思成效的过程。这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他们积极去探究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起到奠基作用。(3)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识上体会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逐步感受地理学的自然美。在情感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域变化,做到时刻关注人地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对所处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成为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主体。在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诸多因素中,教育主体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以及敬业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以及意志情感等因素。(2)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时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影响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改变评价与管理模式。(3)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地理知识、规律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转变成为积极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4)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既关心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为地理评价中的主体,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5)课程资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地图、资料、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完善地理教学。

三、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策略

(1)教师的讲授是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和其他的动物、植物共同享用自然环境。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就会和人类和谐共同发展;倘若人类不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就会消失,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剖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与发展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2)“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地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学习城市的规划时,可让学生讨论本地工厂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视野”,使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得到提高。(3)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课堂”要扩大化,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作为地理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下,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平等互动、生生互助合作,学生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与小组相结合。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愉悦情怀。(4)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实践证明,学生应参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比如生产布局、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这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和地理科学意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8

关键词:九年级思品课说文解字教学法科学发展观

说文解字教学法,是指抓住关键文字和重点词语来开展教学的方法,其教学思想源于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一书。以粤教版思品课教材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为例,要巧用说文解字教学法,讲清基本概念,明确关键词语;细化综合问题,巧妙引用知识;实施正反例证,回归综合理论,开展探究式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一、讲清基本概念,明确关键词语

教学要讲清基本概念,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如我们研制航空母舰,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航空母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在粤教版中小学思品课教材中被编排在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三单元第三课,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如果学生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明白,就难以理解接下来要探讨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和措施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让学生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思考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什么?接着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和教材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确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后,要抓住基本概念的内核,明确科学发展观所包括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思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接着指导学生运用说文解字教学法,从定语和语法修饰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进行讨论,明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师要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等是科学发展观基本概念中的关键词。我们要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等关键词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理论探讨清楚,否则只能死记硬背。

二、细化综合问题,巧妙引用知识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理论性、综合性强。教材在内容上却没有展开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教师要“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语设置问题”[1]进行引导,细化综合问题,降低理论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等关键词,细化设置问题。例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可以细化为:为什么要抓发展?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为什么要可持续?又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可以细化为:怎样更好地促进发展?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怎样做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如何实现可持续?这就将大难题细化为小难题,把综合问题简单化,降低理论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细化综合问题,把大难题变成小难题后,我们要指导学生巧妙引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每个小难题。例如为什么要可持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妙引用前面已经学习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块进行讨论,明确这是由我国正面临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决定的,是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例如怎样更好地促进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巧妙引用前面已经学习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块进行讨论,明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发展生产力。在解决小难题的过程中,要巧妙引用知识,强化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实施正反例证,回归综合理论

学科教学要“与我国当代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很好结合”[2]。通过细化综合问题,巧妙引用知识,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降低理论难度。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说,其理论性依然需要社会生活中的案例来作为例证,而正反例证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例如为什么要抓发展?在讲到抓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例子来作为正面例证。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清朝的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导致综合国力日益衰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例子作为反面例证。正反例证的实施,既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至此,巧用说文解字教学法弥补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综合性强,教材却没有展开具体分析的不足。但是这些细化的知识是比较零碎的,需要再回归综合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为什么要抓发展?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为什么要可持续?”等细化的知识综合起来,构成探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解释。同样,教师要将“怎样更好地促进发展?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怎样做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如何实现可持续?”等细化的知识综合起来,构成探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解释。这就让细化的知识回归科学发展观综合性理论教学的本身,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考虑到教学理论、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粤教版思品课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等综合性理论的教学中,要巧用运用说文解字教学法,由综合到分解,再由分解到综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9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就业率;人才培养定位;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01-01

有优势的项目自然是受到众人的追捧,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便成为艺术设计专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市场效果,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也是由“市场认可”来衡量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以实现高就业率为核心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注重科技水平与能力培养、注重完美人格及艺术情操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审美导向服务,为应用美术行业服务。结合艺术设计的属性特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应该放在审美能力培养和技术能力培养上,并最终由此两种能力合力生成应用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落在“应用”上,对于这一话题,笔者认为“应用型”专业的定义是核心要件,其重要属性特征是“服务区域经济”,那么什么是区域经济呢?“区域”是个范围限定,可以是个行政区域范围,也可以是个地域面积范围,在此理解上我们不可教条。说得直白些:但凡能够为一定范围地域的经济建设提供从业人员培养、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导向分析、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审美方向引导并最终使该区域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获得提高、创造社会财富,这都是“服务区域经济”。

结合“服务区域经济”这一任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如下方面。

1、生源地定位:这是显而易见的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是现今高校毕业生的主流归宿,起码在毕业以后的头几年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他们所要服务的区域就是“生源地”。那么生源地的地域特征及属性则是我们定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了。如果生源结构以一线城市为主体,那我们就要做两个思考:一是一线城市需要怎样的艺术设计人员;一是我们的教学团队能否提供高端的理念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在市场需求控制供求关系的市场环境中,对市场的判断与定位是我们采取任何操作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针对性、目的性是成败的关键。

2、师资队伍定位:“有市场”不等于“有效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如何理智的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定位才是症结所在。不管什么专业、什么院校。核心都要解决的是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的关键要素、核心力量正是师资队伍。教师的思想水平、科技理念、科研能力、教学艺术、业务能力、个人魅力、个人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但最终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才是决定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如果教师团队整体实力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时,是很难调配出稳定的工作状态的,均衡性、整体性是师资队伍定位的关键。

3、硬件设施定位:艺术设计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硬件设施保障的专业,资金投入是此项目的核心要素。设备的专业程度是有高端、中端、低端之分的,而这些设备的使用是为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服务的,设备的优劣从技术层面上已经划分了学生的能力高低。因此,硬件设施定位也是人才培养定位所必须考量的关键要点,资金投入与设备科技含量是我们权衡的关键。

4、专业方向定位:这是人才培养定位的核心定位,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说法,我们只有定位出更加具体到位的专业方向,才有考量其合理性并定位的意义。但这一核心定位是必须以以上三种定位为基础,经综合考量与权衡而得之结论。

这四点的关系可概括为:生源定位是基础,师资队伍定位保障审美能力培养,硬件设施定位保障技术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定位把握应用能力方向。

总而言之,设计(现代设计)行业在我国尚属“朝阳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设计(尤其艺术设计)行业提出了较高的人才需求量,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也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以自身实际条件出发、以市场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应用为先”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三种能力(审美能力+技术能力=应用能力)培养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着眼点,以培养“社会适应力、生存力”为落脚点,科学定位、合理筹划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成功定位并发展壮大!

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篇10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工程建设为依托,科技示范为核心,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建设科技新体系;坚持以解决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坚持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重点,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建设科技进步对建设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一)完善科技体系,加快创新步伐

出台了《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市建设新产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城市交通信息研究中心、大学绿色研究中心、省建科院能耗监测中心等6个"市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围绕我市建设领域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初步构建了全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建设

积极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研究、市主城区支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市大公交系统优先发展建设规划,基于道路修缮的城市道路评估与管理系统研究、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在线监管系统研究等20余项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研究,为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制定交通规划、建设和维修城市道路、垃圾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研究,推动建筑节能

组织完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工程示范》《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研究》和《高层建筑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应用研究》等一批省市级重大科研课题,为全面推动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到"十一五"末,我市建成节能建筑约3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实施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2项(累计装机容量11.14兆瓦)。

(四)坚持科技引领,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150余项;开展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组织实施了各类部级示范工程25项,累计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近1.6个亿。;完成了市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示范工程100余项,金都城市芯宇项目、中节能绿色科技馆项目获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认证。中国湿地博物馆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LeeD绿色建筑"金奖"认证。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建设科技必须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促进建设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

1、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五项重点任务,充分显示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科技的发展方向。

2、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求

2011年6月份国务院颁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0%。完善和提升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3、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

中共市委《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市要建设低碳城市,创建低碳建筑,即全面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打造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建筑。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市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应用性开发技术前瞻性不足,指导建设生产不及时;二是建设科研市场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三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对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力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载体,按照市委确定的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四节一环保"和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打造低碳宜居城市,强化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提高我市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围绕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于我市建设领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加强自主创新,注重成果转化,全市建设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为打造"建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到2015年,在我市建设科技实现以下目标:

1、在城市交通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培养一批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完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2、建设一批对我市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建设科技基地。

3、培育1~2个部级产业化基地。

4、开展以建筑节能和绿色(低碳)建筑为重点的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00项,市级科研立项150项。

5、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项,完成国家工法20项,省级工法100项,

6、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5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50项、可再生能源(光热、光伏、浅层地能等)应用示范工程50项。

7、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筑节能基本数据库"和"数字城管""数字质安监"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设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建设事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建设领域科技投入每年不低于3‰。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创新政策体制机制

加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建立促进建设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建设科技成果考评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政策,加强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为支撑、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指导原则,健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政策和制度上推动和保证我市建设科技事业持续发展。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建设科技基地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性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建设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建设科技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支撑力度,使建设领域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重点示范工程

以工程示范为抓手,开展以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交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节约型城镇建设、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住宅产业工业化、现代化促进和城市数字化系统工程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工程。

五、重点研究领域

"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市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重点技术领域,加强应用性开发技术前瞻性科技攻关,促进建设事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低碳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政策和关键技术、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低碳生态城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监测系统、城市碳排放数据库。

(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降低中央空调能耗的关键技术、绿色建筑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法、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与方法、建筑施工装备与机具开发和精致建造和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三)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人居适宜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居住区噪声、光环境控制技术、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规划技术、城市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与方法、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泥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研究。

(四)城市空间节约利用和绿色交通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交优先与智能管理关键技术、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技术、城市热岛效应控制与改善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土地勘测利用关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关键技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建筑的结构技术、城市给排水、燃气关键技术、城市防灾减灾集成技术和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技术研究。

(五)城市信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数字城市管理技术、城市和风景区遥感监测技术,数字园林技术、城市工程质量、安全和交易监管技术、建筑和房地产企业信用服务技术、城市地下管线运营与监控技术、网格化社区管理技术、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技术研究。

(六)城乡规划与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政策、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乡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技术、城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技术和小城镇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技术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管理

一是加强强科技工作领导,制定市建委年度科研开发计划、节能环保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及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二是理顺政府的科技管理体制,以服务促进管理。充分发挥不同部门的优势,适应社会需求、协调科技攻关。三是改进科研立项、鉴定验收、评审奖励的模式。稳定科学研究队伍,做好基础科学研究,着重实用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四是搭建管理平台,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业技术管理和创新体系的研究,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招标投标等环节中,制定激励技术进步的办法,以体现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二)完善激励政策,加强科技投入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创造一个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性科技投入支持,根据GDp的增长,每年增加科技资金投入。三是加强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开发和应用资金,特级施工企业按照省级3‰、建设部要求5‰的营业收入用于科技进步工作,切实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四是鼓励建设系统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建设领域科技研究,申请各类市、省(部)级补助资金,积极推荐申报部级专项资金补助。五是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在建筑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二是实施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发挥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结合工程项目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时进行总结,多出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建设科技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