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04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1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and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2

对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影响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受其国内法及欧盟相关法律约束。总体来看,欧盟在这一领域法制化程度较高,其法律规定因其联盟成立宗旨与目的而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根据《两用物项规章482/2009》的规定,附件2中项目适用欧盟通用出口许可,这一许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国内均具有效力。在2011年规章修订之前,欧盟通用出口许可的范围仅包含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瑞士和挪威七个国家出口清单所列极敏感两用物项以外的其他两用项目。2011年修订后的欧盟通用出口许可共分为六类,附件2a即为原文本中附件2所涉及的欧共体通用出口许可,附件2b、2c、2d、2e、2f即规定了向其他指定目的地出口指定物项的内容。随着修订后附件2中两用物项类别及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增加,欧盟出口贸易领域也日益扩大,不仅降低了出口成本,还提升了欧盟成员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4年1月1日起,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GroupementdesindustriesFranaisesaéronautiquesetSpatiales,GiFaS)即代表了法国航空航天及国防安全领域企业的利益。航空工业企业是航空工业的主体,其中法国大部分航空工业都加入了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目前,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目前有包括法国飞机制造公司、空中客车公司、泰雷兹公司等在内的322家企业。这些企业活跃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各个领域,如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导弹及武器、卫星及发射系统,安全防卫系统以及相关软件应用等等。协会中的积极成员可以分为主要的合同商及大型承包商,机载设备生产商以及航空中小企业委员会中的中小型企业三类。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每年都会年度报告以公布上一年度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在航空航天及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数据。根据法国航空航天协会2012-2013年年度报告,法国航空航天工业总收入,通货膨胀调整前后总收入及出口收入比例。由图表显示数据分析可得法国航空航天企业订单中出口合同占绝大比例,出口收入在通货膨胀调整前波动较为明显,在通货膨胀调整后较为平稳,同时可以预见到随着欧盟出口贸易领域的扩大化,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订单及收入也将在日后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为符合《两用物项规章428/2009》的基本原则以允许成员国出于对其国家安全或公共政策之考虑限制两用物项出口,规章第4条引入了全方位管制条款,即允许在某些情况下,成员国可对未列入附件1和附件4中的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条款的制定源于使出口管制项目的更新与技术飞速发展相一致的需要,同时也可限制因技术创新而未列明在附件1和附件4中但可用于军事的民用物项的出口。此外,根据规章规定,成员国还应成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及出口管制协议的成员,法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核武器扩散,同时还积极参加与信息交换、透明化相关的国际实践。在常规武器领域,法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其中涉及到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人权,禁运及其他国际社会所认可的限制性措施,武器管制等。这也为法国进行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能更为有效的保护本国国民及航空航天产业的利益。

二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目前,在《两用物项规章428/2009》附件2所含六类欧盟通用出口许可中的2c、2d、2e三类都已将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列为出口目的地之一,但欧盟及法国对华出口管制总体而言仍未放宽。航空航天产品因其自身特殊性而具有军民两用性质,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相关出口管制的专门立法。我国作为航空大国,在与他国进行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应借鉴法国及欧盟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制度。

1加快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

法律制度制定进程我国现已成为国际航空航天市场重要一员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法律制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法国等航空航天大国。目前,我国没有关于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的专门立法,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类行政规章及部门规章中。目前现行有效的主要有《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管理办法》(2009年)、《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200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2年)和《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2002年)。从效力等级来看,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多属于行政规章,与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相关的核心法律文件均属于部门规章,其效力等级较低且项目类别繁琐。从法律文件制定及修订时间来看,其管制清单项目内容都已与当前国际航空航天市场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法律文件条文设置上来看,我国规定都较为笼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应当借鉴法国及欧盟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的做法,在短期难以制定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应先明确军民双线的出口管制模式,对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制定专门立法,在该法中确定管制项目类别,并将各类别的具体项目内容规定于法律文件的附件之中。这样既提升了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又统一细化了现有的各类部门规章,同时设置全方位管制条款以弥补法律的滞后性,为各企业实际操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并发挥指导性作用。

2积极参与多边出口管制机

制从法国的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的发展沿革不难看出法国一直都是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成员国。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不仅仅是提供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由于成员国之间实行通用的出口管制清单及许可程序,既保证了交易环境的稳定与安全,还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风险较低物项的出口程序简化从而使得交易更为高效。当前国际社会的航空航天大国多为“核供应集团”、“澳大利亚集团”、《瓦森纳安排》等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成员国,我国也应当跟国际社会主流做法相一致,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其他航空航天大国的交流合作。

3改善与他国的经贸关系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3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需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同时,航天产业技术壁垒高,投入产出都比较大。与美国私营企业可参与到航天计划不同,我国能够参与载人航天计划的企业几乎都为国企或央企背景。

尽管逐渐已有少量民营企业的背影,但大多被限制在的最基础的设备制造。

参与到神九工程中、具有央企背景的轴研科技(002046.SZ)证券代表赵祥功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在航天技术研发方面仍很薄弱,他们大多把精力放在了单纯的产能扩张上,因此,承担研发任务的仍是国企背景的研发机构。

航天工程系统涉及众多单位,但该产业仍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存在非常高的壁垒。尽管我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航天产业,但短期内各种壁垒都长期存在,而航天工程的参与者一向具有延续性。

赵祥功也表示,因后续的研发都是在之前系统上加以改进,因此航天工程的参与单位具有继承性。此次载人航天工程的最主要承担者仍为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诸多公司。

两大航空军工集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称“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称“航天科工集团”)成为绝对主力。

聚集了我国航天产业90%的资源、人才以及扶持政策。a股市场目前涉及的航天类上市公司大多也归属于两大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下属5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卫星、航天电子、航天机电、航天动力以及四维图新。航天科工下属有6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航天信息、航天长峰、航天科技、航天晨光、航天通信以及航天电器。

航天科技集团此次主要有6家上市公司与神九飞船有关,包括中国卫星、航天电子、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信息以及航天晨光。除此之外,还包括众多非上市公司。

中国卫星大股东为载人飞船总承包商;航天电子主要做继电器、连接器等;航天机电大股东有运载火箭和太阳能光伏业务;航天动力主要负责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研制;航天信息承担卫星应用与信息技术业务;航天晨光的主要业务是航天发射地面设备业务。

两大航天集团受益最大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受益最大的显然是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等的研制发射,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10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等单位。

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卫星,其大股东航天五院是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的总体设计与制造单位。

中国卫星下属子公司又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了星载卫星导航仪等星载仪器设备、地面监测等保障配套系统。其中,星载卫星导航仪是引导神舟与天宫对接的关键环节。

航天科技集团是本次神舟九号的设计主体。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由航天科技第5、8研究院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系统由航天科技第1研究院负责研制。

空间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负责研制,航天员、发射场、测控通信及着陆场系统由航天科技、电子科技集团等下属相关场所负责研制建设,基本未涉及上市公司。

在我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集团的经营业绩也得到迅速上升。

2007年,航天科技营业收入为486亿元。2010年,这一数字增长为839.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左右。净利润也从2007年的43.87亿元,增至2010年的64.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

而航天科工在各方面也丝毫不逊色。航天科工集团业务主要为导弹武器系统、电子信息产品、航天产品等,拥有科工二院、三院、四院,以及a股六家上市公司,其中航天电器和航天通信的主要业务与航天产业和导弹系统相关度较高。

2007年开始,航天科工营业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24.41%。航天科工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两大主业占民用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已由2006年的42%上升至2010年的55%。

在本次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中,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众多公司更是承担了多项研发任务。

航天电器为神九的交会对接研制生产了电源、连接器、继电器、电机、齿轮5大类关键产品。在本次交会对接中,航天电器研制的连接器和继电器数量共有18000多只,品种数十个。

林泉电机则为航天员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太空环境。在此次人工交会对接试验中,林泉电机共参与了6大分系统的研制任务,涉及对接机构系统三种电机,为在“天宫一号”中开展空间新技术实验研制了34项产品。

群建公司提供的群建齿轮为航天员实现了手控交会对接机构的紧紧咬合。

此次交会对接,群建公司产品涵盖53大类、181个齿轮传动部件。主要作用为在微电机驱动下,实现运动的精密传递,确保准确传动,最终实现交会对接。

航天测控继续为载人航天工程提供“载人航天器测试数据自动判读软件”。

该系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完成了所有参数、指令、事件判据的梳理,细化了判读知识,缩短了地面测试人员判读结论的分析时间,判读覆盖率达到100%。

航天科工二院25所为交会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三院33所提供了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梅岭化工厂继续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火箭电池的研制任务,为其提供电源。

毛利率差异大

尽管航天类上市公司大多属于两大航天集团,但庞大的航天产业仍需要广泛的产业配套,而这一块市场则由其他公司占据,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如奥普光电、轴研科技、七星电子、博威合金、百利电气以及中钢吉炭等。

轴研科技在航天特种轴承方面拥有垄断地位,占据轴承市场份额80%左右,已完成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以及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的轴承及组件的配套任务。轴研科技向记者确认,此次再次为神舟九号提供了轴承配件。

七星电子的混合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用于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军工行业,在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长征系列火箭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

而中钢吉炭全资子公司吉林神舟碳纤维公司是国内军用碳纤维唯一定点生产企业,主要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长征、东风等国家武器研制,是神舟系列飞船、宇航方面的主导材料。

旋极信息继续为本次航天工程提供嵌入式的系统测试产品及技术服务等。

旋极信息是国内嵌入式系统测试的龙头,多次完成载人航天嵌入式系统测试项目,其业务面向国防军工,尤其是航天航空领域。目前,军工嵌入式测试市场规模达70亿元。

尽管受益于航天发展,但是涉及的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却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代表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以导航地图为主营业务的四维图新毛利率最高,达86.6%。

以生产航天元器件为主的航天电子和航天电器毛利率水平较高,而以小卫星总装和卫星应用为主的中国卫星以及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航天通信毛利率则处于较低水平。

航天通信

股票代码:600677

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防科工委体制改革唯一试点单位,是导弹武器系统总装唯一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唯一具有保军能力的企业。(所谓保军能力就是鉴于公司在军品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即使全部停产也可获国家一定水平的补贴,以维持企业基本生存能力。)公司主要军品业务有导弹总装、军用通信设备、导弹系统配套。军品业务2011年收入为7.03亿元,同比增长11.44%,毛利率为28.98%。

航天科技

股票代码:000901

公司是我国航天系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拥有生产固体运载火箭核心技术和资产的企业。公司作为航天三院唯一的上市平台,具有优质军工资产注入预期。

中国卫星

股票代码:600118

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由于卫星应用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是卫星应用领域最大的增长亮点。公司的小卫星研制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十二五"期间也将持续稳定增长。但公司的部分子公司经营拓展面临一定困难,影响公司整体业绩的快速上升。

航天电器

股票代码:002025

公司继电器技术国内领先,是国内航空航天继电器的主要提供商,将直接受益于航天发射器数量快速增长。公司航天连接器市场份额在70%以上,是“十二五”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航天晨光

股票代码:600501

公司一直从事航天发射地面设备和车载机动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重点开发导弹运输车、运载火箭加注系统、战略导弹加注系统、火箭燃料加注车、火箭燃料储罐、航天金属软管、机场地勤装备系列、坦克群车加油车、野战机动装备系列、陆地和海上油料储运装备等产品。

中航动控

股票代码:000738

定向增发及资产置换完成后,将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主营业务定位为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与生产,同时不同程度地从事公司产品维修业务。

航天动力

股票代码:600343

公司以航天流体技术为核心,逐步实现向液力传动系统、泵及泵系统、流体计量系统整体开发的战略布局。目前公司车载消防泵产、销量居国内厂家首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70%-80%。公司增发方案日前获审核通过,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000万股,募集资金10亿元,有利于公司后续业务发展。

中航精机

股票代码:002013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隶属中航集团,是国内唯一从事火箭弹射救生系统研究、设计、制造、试验的大型专业机构。其定向发行2.56亿股置入的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盖克机电和中国华融共同持有的庆安公司、陕航电气、郑飞公司和四川液压等7家公司在2009年净利润共计约3.3亿元,业务涉及机载悬挂发射控制系统、航空燃油测控系统、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等航空机电系统领域。

航天信息

股票代码:600271

2007年8月,公司投资2550万元对湖南航天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持有后者51%的股份。湖南卫通公司拥有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卫星接收天线等四种卫视设备生产许可证,拟投入3亿元建航天信息产业园。

中航电子

股票代码:600372

军品业务传感器和“黑匣子”增速超预期,预计二者未来4年将持续保持约30%年均增长率。传感器业务主要受益于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替代机电控制对传感器的需求大幅增长。黑匣子业务则受益于新型航空“黑匣子”替代需求增长。

其他军品业务增速较平缓,航空集成电路和航空照明市场空间大,业绩贡献待时日。

航天电子

股票代码:600879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航天电子对抗、航天制导、航天电子元器件专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型号卫星、火箭运载工具,在国内卫星导航系统集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优势。

中航光电

股票代码:002179

公司拥有完整连接器研发、制造和检测试验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军用连接器制造企业,也是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同时具备研制和生产光、电两类连接器产品专业化企业,在国内光器件细分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

中航重机

股票代码:600765

持有安大航空锻造公司100%股权,该公司在高温合金环形锻件的精化工艺研究上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环形锻件制造中心。旗下陕西宏远则是我国军用飞机和发动机锻造件核心供应商。

航天长峰

股票代码:600855

公司是我国首家经国防科工委批准军工资产上市的企业,也是国内惟一能生产第三代红外成像设备的企业。军用电子信息产品与医疗器械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但费用率高企与销量不足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依然不佳。随着安保资产的注入及现有业务经营能力的改善,预计今年的盈利状况会明显好转。

钢研高纳

股票代码:300034

主要从事航空航天材料中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航天航空板块中高景气细分子行业的龙头。

航天机电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4

据天津日报,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又添新兵——由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FtG科技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中环飞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上周宣告成立,这家新组建的公司致力于航空航天高科技电路板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国内外贸易。

正是像中环飞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不断加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市经信委昨天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规模从2007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53.05亿元,增长了56.5倍,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今年上半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实现总产值148.8亿元,同比增长31.8%。

近年来,天津高度重视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统筹,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搭建平台,创造发展环境,在财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中航直升机天津产业基地、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产业基地(无人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超大型航天器项目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津城,其中大部分项目已建成达产。

记者采访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及空客总装线、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了解到,截至6月底,空客a320系列飞机累计交付已达135架;直升机累计交付20多架;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长征五号”全箭振动试验塔目前已建成,具备了使用条件,高达93米的振动试验塔目前为亚洲最高。该试验塔首次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建设,内部结构也首次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升降式平台,极大程度避免天气对吊装过程的影响,可满足目前大部分航天器的模态试验;集彩虹系列无人机研发、测试和生产为一体的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期产业基地,目前可达到年批量生产中大型无人机系统40架套,批量生产小型无人机系统100架套的能力,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虹系列无人机目前已成功实现出口,并受到玻利维亚、乌克兰、非洲等国家的广泛关注;超大型航天器总装测试试验中心工程建设已完成科研楼和厂房的全部桩基工程。

除了吸引航空航天产业众多企业加盟,一批部级的航空航天方面的大院大所也纷纷来津落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都在天津建立了研发试验基地,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天津大学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相继成立。全市共有十几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导航、大型飞机等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研制,在空间电源、惯性制导、卫星通信导航、复合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创新优势。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5

可能成为一颗“人体卫星”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人比一根羽毛还要轻,航天员在太空是飘来飘去的,无法像在地面一样行走,也无法控制自己移动的方向。在太空,航天员只要轻轻地用手推一下舱壁,就会“飘”到很远的地方。可以想象,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措施,航天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不知道要“飘”到什么地方,可能永远留在太空,成为一颗真正的“人体卫星”。在太空行走时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险情。例如,在前苏联的“礼炮-6”空间站飞行期间,航天员罗曼年科身上与气闸舱相连的安全系带松开,眼看要发生危险,幸好被另一名出舱航天员格列奇科及时抓住,以后两人一直用一个脐带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及时抓住,后果可想而知。

为了使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不会变成“人体卫星”,太空行走时采用了几种办法:一种是用一个绳索将航天员与航天器紧紧连在一起,防止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漂”到外太空:第二种办法是将航天员固定在空间站机械臂的顶端,由机械臂将它送到需要工作的地点,航天员固定在机械臂上进行舱外工作,然后由机械臂将他送回;第三种方法是在空间站的外壁安装了很多“扶手”,航天员在空间站外进行活动时,靠着这些“扶手”慢慢地移动到所需要工作的地点;第四种方法是航天员自己操纵装在舱外航天服背后的“太空摩托”,到离载人航天器100米或更远的地方活动。航天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常常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保证航天员能够顺利归来。

可能会得“辐射”病

太空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的Dna,使人体机能逐渐衰弱、大脑受损、患白血病、增加癌症的发病率。现在进行的地球轨道飞行,由于受地球磁场、大气及航天器座舱的保护,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没有超出规定的限值。但是,太空行走时,航天员所受的辐射计量会比舱内高,如果这时再遇到太阳粒子爆发,将有可能出现辐射病。而且,到了21世纪,载人航天的任务转向星际飞行,在飞往火星的途中,或在月球和火星基地上长期进行出舱活动时,地球磁场的屏蔽消失了。这时,航天员所受的辐射总量将要超过在地球时的水平,宇宙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变得突出了。因此,辐射已成为是否能够长期飞行或星际飞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是维持航天员生命和执行任务基本的条件,如果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甚至危及到生命。在航天员出舱活动史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美国“双子星座”9号航天员吉恩・塞纳航天服背部的外层被划破,受太阳光照射,他的背部被晒伤,太阳光的热还损坏了服装的生命保障系统。在舱外活动结束后返回飞船座舱时,他不得不在同伴斯塔夫的帮助下才进入座舱。“双子星座-11”飞船的航天员戈登的服装冷却系统和热交换器未能正常工作,使他工作6分钟后,又热又累,大汗淋漓,汗流进他的眼睛,不得不中止舱外活动。当他摸索着走回舱门时,还需要指令长的引导。美国航天飞机在执行StS-65时,由于舱外航天服发生故障,航天员出舱活动被取消。所以航天员在出舱之前要一次次地检测它们的性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出舱活动。

航天员的生理功能

航天员在出舱活动前已经在失重环境下生活了一段时间,失重可以引起航天员各种生理功能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舱外活动,航天员处于高度的生理和心理紧张状态,对航天员的健康是有影响的。通过几十年的舱外活动,总结出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生理系统的主要变化是:1)心率升高,有的航天员甚至达到160~180次/分。2)出现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如出现期前收缩。3)呼吸明显加快,航天员平时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是6~12次/分,舱外活动时可达到36~43次/分,可以说是气喘吁吁了。4)代谢率明显增高,可增加10倍。5)感觉到过冷或过热:当航天员在地球的阴影区工作时,常感到全身特别是下半身和手冷;当航天服温控系统出现故障,又会感觉到过热。6)航天员工作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疲劳,手、臂肌肉疼痛。由于上述原因,航天员的工作能力是下降的,常常感觉到很疲劳。例如,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在进行太空行走时精神和体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尤其在返回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90次,体内温度也急剧升高。由于返回时出现了气闸舱的舱门不能关闭的问题,使他回到飞船座舱时大汗淋漓,靴子里积聚了3升汗水,体重减了5.4千克。美国“天空实验室-4”航天员在出舱活动结束时报告说“又累又饿”。

太空行走与减压病

你知道为什么太空行走会得减压病吗?这是因为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舱外航天服,为了使航天员穿上舱外航天服后可以灵活地工作,而不是膨胀得像气球一样,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被设计得尽量低,明显地低于航天器舱内的压力。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时,如果突然从座舱中的高压环境进入到航天服的低压环境,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氮气会出现过饱和,过饱和的氮气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在组织和体液中形成气泡,从而造成“减压病”,使航天员皮肤出现瘙痒、冷热感和蚁爬感,引起关节疼痛、胸部不适、咳嗽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6

关键词:航空运输系统;未来需求

0前言

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不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系统,而是在现有基础上采用新标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程序集成相关航空业务子系统,采用新的运行方式、业务方式和管理模式过渡发展成为下一代航空运输体系。目标在于改进航空运行的安全、容量、效率,可预测性,降低成本,更加环保等。中国民用航空局根据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中国民航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想。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与之前的新航行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是从空管、通信、监视、导航等方面做出改进,更重要的是整合了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运行、安全管理、气象预报、安保系统、网络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宏观政策标准等共计八个相关方面的运行能力,使之整合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协同运作能够极大的提高航空运输效率。

1nextgen——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体系结构

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计划(nextgen)提出的背景是,随着美国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的航空运输系统将很难满足未来的航空运输需求。因此,faa推出了一个航空运输系统升级计划——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美国政府预计将航空业占gdp的比重由6%提升到9%以上,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2025年空中交通流量将是目前的2-3倍,而且9.11对美国航空业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美国每年要投入40亿美元和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安保。繁琐的安检程序造成了航班延误,牺牲了旅客宝贵的时间;但是美国现有基础设施存在很大的局限和不足,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空管设施布局投资巨大,性能不足,运行维护成本高,以地面为中心的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依赖话音通信、地基导航和传统雷达监视方式。

与目前基于地面的雷达导航、有声无线电和人工空中交通管理的系统不同,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将是基于卫星导航、电子数据交换和自动化空中交通管理的系统,将会提高航空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美国未来航空发展呈现三个突出特点: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旅客数量的增长速度;航空活动的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除商务运输、军用运输、公务机、私人飞机外,还将增加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新的机型;新的航空器性能更加先进,但传统的航空器还在服役,航空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对运行方式、效率和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为了保持美国在航空运输业、制造业、标准制定和新技术等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适应更加节约成本、节能环保的航空发展趋势,提高容量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和艰巨。即使投入目前两倍的资源,美国现有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也将不能适应未来巨大的飞行流量和飞行密度的需求,按照现行的空中交通管理方式,2020年美国由于航班延误造成的损失将达到每年400亿美元。因此,美国必须发展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其核心是保障安全、增加容量、增强灵活性、提高运行效率、更加环保和降低成本。

根据美国《世纪航空再授权法案》“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发展战略是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新型的航空运输系统,以满足未来航空运输对安全、容量、灵活、效率以及保安的需要。法案授权运输部、国土安全部、商业部、国防部、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航空航天局、联邦航空局等七大政府机构组成联合计划发展办公室(jointplanning&developmentoffice-jpdo),联合企业、私营业主、学术团体等,开展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建设,jpdo设在faa内,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空中交通组织(ato)领导。2004年,jpdo向国会提交了《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计划》nextgenerationair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ngats,2006年正式更名为nextgen。

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的战略目标在于建立灵敏、快速反应的空中交通系统,从容应对目前及未来航空器运行、容量、新商业模式的运行需求;提高机场能力,制定应对未来需求的机场运行和管理新概念,改进机场设施以满足发展需求;建立综合、主动的安全管理系统,将安全管理延伸至设计阶段;全面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将气象参与航空运行全过程决策,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建立高效、透明、多层次保安系统,不限制公众流动性和公民自由,不产生延误,不增加额外成本;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使得航空器承运人、旅客等所有用户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掌握环境动态,得到个性化情景意识服务;制定新政策和新程序,采用新技术开发新燃油、发动机和航空器,减少航空污染,保护环境;制定全球统一的标准、程序和航空政策,推进全球在技术、装备、运行等方面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其最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推进以全球统一标准的美国产品和服务继续对外开放,保持美国在全球航空业的领导地位。

基于性能的运行能力是nextgen最核心、最根本的改变,不再强调地面设备为核心,而是以综合航行性能为核心,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erfomancebasednavigation(rnav/rnp),根据机载性能享受不同的空域服务(航迹选择、间隔等);强大的网络信息访问能力,将现有航空各类信息进行整合,航空业各方既提供信息,也共享信息,发挥信息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网络平台透明、开放、共享;特别是气象信息参与决策能力使得目前60%因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可以避免,减少损失大约40亿美元,把地面和空间气象观测系统整合成一个虚拟的国家航空气象信息中心,采用数据链更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飞行员可以根据机载能力灵活选择航线;同时多层次自适应保安安保系统将与其它领域安保信息联网,通过网络信息把保安关口前移,减少对旅客的人身干预;采用gps、galelio、glonass,通过地面、空间和机载增强系统提高导航精度,可保障航路、终端区、进近飞行和着陆;基于轨迹的航空器运行能力动态的空域管理、分配和使用,灵活选择航迹,增加自主间隔调配;可视飞行的能力把相邻航空器位置、航迹、机场电子地图、气象信息等传输到驾驶舱,采用驾驶舱显示技术使得飞行员和管制员看到的是同一种真实的情景;优化机场跑道、滑行道布局,减少跑道占用时间和滑行时间,提高起降能力,采用新技术提高机场运行安全和效率,如防止跑道入侵、地面交通管理等;nextgen的核心是建立在新技术、新程序上的新型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基于性能的航空运行模式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ads-b),飞机把自身空间位置和轨迹(机载计算机提供的卫星导航数据)通过数据链广播到空间和地面,其周边飞机和地面管制员可以看到该飞机的实时位置及飞行轨迹。按照计划,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计划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充分利用现成技术改进航空系统,同时开展对新一代航空系统所需技术的研究;第二阶段将致力于应用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将扩大至全国范围运行。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预计到2025年完成,预计其基础设施建设将耗资150亿至220亿美元。

nextgen包含了航空活动的诸多方面,但其核心是发展空中交通和机载的新技术、新装备,改进航空器运行方式,强调航空器综合性能,以改进安全、扩大容量、提高效率、提升运行能力,以网络为中心的航空信息、气象信息等在飞行、空中交通运行、机场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nextgen不仅是技术与装备的转变,也包括了理念、管理、运行组织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更是全系统的转变,nextgen是国家组织行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国际社会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是航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nextgen是在现有技术与未来技术的融合;最为关键的是nextgen是多部门联合实施的复杂系统,美国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建设,正是因为民航运输的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电子、通信、机械、化工、气象等多领域的实力。因此nextgen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准则,所依托和推动的恰恰是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2中国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有关情况

我国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目标是:带有前瞻性地综合改进和发展机场设施,建立新型的高效、透明、多层次、非干扰式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充分应用新科技,改变空中管理的理念,建立一个适应能力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立行业综合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法制、科学、综合、积极主动式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建立适应国际新技术、新标准、新程序的适航审定系统,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的发展目标是运输总周转量1500亿吨公里以上;旅客运输7.7亿人次,货邮运输1600万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航空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各类航空器约4000架;机场数量246个;每天航班起降总和超过5万架次;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5;航班正常率85%以上;平均延误时间30分钟以内;组织机构和分工:2006年3月成立民航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领导小组,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跟踪、研究工作由民航科学研究院承担;系统总体框架研究由民航大学承担,系统法律环境研究由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承担,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中空管部分列入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项目。民航总局已成立了新一代空管系统领导小组办公室及4个专题组(总体组、技术组、专家组、验证组),民航局成立pbn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飞标司/空管局牵头与faa在总体框架、pbn、ads-b等方面开展合作。

我国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发展方向从基于地面导航设施的飞行向基于机载性能的飞行方式过渡。先期在我国高原机场、环境复杂机场和高密度机场应用pbn再推广到航路、终端区和机场。从以航班计划管理、运行协调为主过渡到飞行流量管理和协同决策,先期在地理环境复杂的西部山区机场及航路应用,之后在东部航路、终端区和机场逐步应用;由话音通信向数据链/话音通信转变,最终实现网络通信。从一/二次雷达监视向ads-b/雷达/mds的综合监视过渡,ads-b先期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试验应用,从单独的空管工作站向区域联网的自动化系统过渡,完善应急备份系统,逐步实行icao标准间隔。

3小结

随着航空运输流量的快速增长,现有的技术、设备以及航空运输方式将不能满足未来的流量需求。世界各国都展开了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发展下一代空中交通运输系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

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二代)的深入开发,我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在技术层面上的支撑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国内对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研发还不够,而且相关的部门和科研院所参与度不够。2008年3月,国务院通过大部制改革把民航局纳入交通运输部,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要求中国民航必须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好的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发展航空运输,但是目前民航和其它交通方式的联动作用还不明显,下一步应该加强整合。美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就是在多个部门的参与下共同实施的,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在更好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调动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理顺各个相关单位的关系,加快建设中国民航的技术支撑体系,而且应该把相关的飞行单位的技术研发力量纳入整个系统,最为关键的是在确保国家空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空域管理使用问题的解决,实行空域的一体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军民航协调机制,同时建立部级统一的流量管理中心,实现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和对外的协调。

2)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和协议,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nextgen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美国在国际航空中的领导地位,美国一直以来也宣传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相关的规范和设备标准,这其中必然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分配,因此积极参与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研究开发不仅对当下我国航空运输具有现实意义,而且通过参与竞争制定相关的标准将为我国民航的发展抢的先机。

3)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看待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

严格意义上讲,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这么一个问题,所有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都是为了确保整个航空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在整个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中,必须时刻考虑到这个观念,安检过程的前移和多层次自适应的保安系统就是为了减少对旅客的安检次数和基于对整个过程中隐私的考虑,在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中应该积极考虑用户需求。

[1]faaproposesengagementstrategyfornextgen,3,2010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7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计划今年10月择机发射。神舟七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说,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二是飞船满载,三名航天员最长飞行五天;三是飞行期间要进行一些卫星通讯的新技术试验。

轨道舱里将新添气闸舱

神舟七号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首次飞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将成为最大突破。专家们制定了有害气体控制等30多项出舱期间的应急预案,保证航天员安全。

(“神七”航天员热门人选翟志刚)

为了让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神七”轨道舱设计了一个“夹层”——“气闸舱”。神舟七号飞船总指挥尚志介绍说,太空中是真空状态下,要出舱首先要把轨道舱里的压力泄放掉,这样内外压力平衡,舱门才能打开,航天员才能出得去。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航天器后先要“升压”,其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正在深海中的潜艇。因此,航天器上必须有一个设施具有“泄压”功能和恢复功能。气闸舱将由两道门组成: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把第一道门关上,后把第二道门打开,这样便能够保证原来的舱里的氧气和压力。而回来的时候也一样,航天员必须分别经过这两道门。

气闸舱位于返回舱的上方,与轨道舱连接。航天员进入“夹层”后,就会通知下面的航天员将“夹层”的门给严密地封闭上。换上太空行走的航天服后,放掉“夹层”里的气体,打开舱门后,航天员就可以到轨道外面,进行“太空行走”了。

舱外航天服俨然小卫星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已经完成。我国曾向俄罗斯购买了全套的舱外航天服,“神七”航天员将身着哪套“太空行走”,还要进一步对比性能再确定。

舱外航天服俨然是个小卫星。它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因为出舱的航天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航天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航天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

航天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航天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舱外航天服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太空穿梭机外能自由行走。

航天员会呼出二氧化碳。在航天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空气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中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摄氏度,航天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安全指标最高

承载“神七”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是以“长征”二号e型即“长2捆”火箭为基础,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指标重新研制的。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总高度约59米,总重约480吨,可将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8

【关键词】航班延误;合同;归责;义务

一、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

(一)航空运输合同的订立与消灭。民用航空运输是消费者与承运人之间的一种服务交换活动,以法律形式表现便是航空运输合同。航空运输合同是承运人按合同约定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出发地点运输到约定的目的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航空运输合同是诺成合同,当消费者与航空承运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便成立了合同关系。对承运人而言,应当履行在约定时间内将旅客或货物从出发地点运输到约定目的地点的义务,以及在航空运输合同中与旅客附加约定的义务。对于旅客,应当履行给付的义务。当双方当事人都按合同约定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时,合同关系归于消灭。

(二)航班延误后航空运输合同的履行不能。合同履行不能,即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一方不能如约履行合同内容。对旅客而言,旅客自买到机票时起就和航空承运人之间形成了合同法规定的运输合同法律关系。其义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乘机手续。若需单方面终止合同,应当履行通知义务,即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表示自愿放弃乘坐行为,提前终止航空运输合同,否则对于违约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19条规定:“旅客登机时,承运人必须核对旅客人数。对已经办理登机手续而未登机的旅客的行李,不得装入或者留在航空器内。旅客在航空器飞行中途中止旅行时,必须将其行李卸下。”如以上规定,若已到达合同履行时间,旅客单方面中止合同又不履行通知义务时,势必会造成航空承运人的不便,进一步导致航班延误等其他损失,此时该旅客应在自己所造成的延误航班的损害范围内负违约损害赔偿。

对承运人而言,其主合同义务是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告知、服务、补救和赔偿是航空承运人在遇到航班延误时的主要义务。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旅客对应享有的权利是知情权、选择权、索赔权。对承运人的义务及旅客权利的保证,在我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有详细的说明。《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在掌握航班延误、取消信息后,各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信息告知工作。第一,承运人应通过官方网站、呼叫中心、短信、电话、广播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旅客航班延误、取消信息及航班动态。第二,候机楼内的公共平台应向旅客通报航班延误、取消信息。第三,航空销售人应按承运人要求将航班延误、取消的信息及时告知旅客。第四,空管部门应及时将天气状况、流量控制和航班放行等信息告知承运人和机场。第五,各单位应加强协调,确保对外的航班信息一致。”此条规定便要求承运人尽告知义务。若未尽到以上义务则构成违约,应当对于航班延误后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责任分析

(一)旅客造成航空延误后果的责任承担。从旅客方面出发,航班延误若因为旅客单方面终止航空运输合同后,如上述合同关系的分析,当事人并未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后履行合同中的通知义务时,旅客应当对由于其违约行为导致的航班延误等其他损失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二)航空承运人不合理延误的责任承担。从承运人的角度出发,若航空运输发生不合理延误,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反之,则不需承担责任。其中的不合理延误是指航空承运人的过错而导致的延误,例如机务维护、航班调配等;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或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的延误为合理延误,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航班延误引发的承运人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据《华沙公约》规定,承运人对于因航班延误造成旅客、行李及货物的损失应负责任。承运人因航班延误产生的责任与其对旅客造成伤亡和损害及货物灭失的责任相同。从我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也可以看出:“发生航班延误或取消后,承运人或地面服务人应当按照下列情形为旅客提供食宿服务。第一,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承运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务。第二,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第三,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取消,无论何种原因,承运人均应负责向经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第四,机场或地面服务人应严格按照地面服务协议规定,为旅客提供餐食和住宿服务。”即不论航班延误是否由于航空承运人引起,其都有义务对旅客的餐食和住宿进行安排。

除此之外,承运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从三个方面分析:航班延误是否是由于不合理延误造成的,若是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则不担责;航班延误发生的时间段是否是在“航空运输中”,航空承运人仅对发生在“航空运输中”的旅客的航班迟延运输负责,而不对此期间以外因其他方式的延误造成的损失负责任。第三,看航班延误是否给旅客造成实际损失。若没有造成实际损失则不承担责任。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时,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霞.关于我国航班延误问题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7.

[2]贺富永.论航空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01).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9

航天科技历经六个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发展阶段。

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十二五”以来,航天科技集团较好地完成了保成功、保增长目标,经济规模、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营业收入由2011年时的1018.4亿元增长到19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利润总额由2011年时的91.4亿元增长到15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1%,均高于央企平均水平。

航天科工历经七个阶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9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现由总部、7个研究院、1个科研生产基地、13个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构成,控股7家上市公司,境内共有600余户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现有职工14万人,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200余名部级科技英才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且素质高、年纪轻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专业门类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

航天科工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其他产业为主业,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系统、飞航导弹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体系,所研制的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军为主、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格局和“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协调发展格局。以系统总体技术、控制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目标识别技术等为代表的航天高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航天科工集团实现营收1574.3亿元,利润总额114.3亿元,净利润97.9亿元。根据公开资料,2015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8%,净利润同比增长18.4%。“十二五”期间,航天科工集团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3%,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7%,国资委考核的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目标全面完成。对于2016年,航天科工集团提出,要确保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双12%”增长,力争实现“双13.5%”增长。

航天装备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民用航天未来10年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可以从《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窥见端倪。路线图按照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五个维度对航天装备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描绘,形成了从2015年到2025年详细技术路线图。

航天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卫星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2013年我国卫星应用产值超过1000亿元,预计“十三五”末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十四五”末产值超过1万亿元。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

为满足未来十年的航天市场需求,达到上述发展目标,中国航天产业需要完成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完成一系列重大装备研发。在航天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未来十年我国将建设一批航天应用示范工程,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按照上述规划发展航天装备,十年之后,我国将建成高效、安全、适应性强的航天运输体系,布局合理、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航天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

两大航天集团未来展望?

中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无疑需要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的创新进取,我们从两大集团“十三五”规划中可以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300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2020年集团的营业收入40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到230亿元以上,经济增加值达到190亿元以上,航天关键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20%左右,年均发射数量达到30次左右,占全球发射数量30%左右,使我国迈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三五”期间,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并持续深化、优化“1+2+3+4+5+n”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发展思路,大力推动“五个新一代”、“四项基础技术”项目具体化与落地实施,着力建设“三大平台”、深化落实“四个两”、构建“一个新业态”体系,全面强化依法经营依规治企、从严治党,不断创新“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行、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管控模式,不断提高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经营绩效和职工收入,初步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

上述“新一代”的定义在于满足四个条件之一,即:性能相同,成本降低50%以上;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导致业态重构的原始技术创新;导致产业颠覆的跨界技术创新。“五个新一代”分别指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将着重在微系统基础技术、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智慧产业基础技术这四方面投入研发。

资产证券化加速

目前整体来看,在十一大军工集团中,两大航天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最近两年资产证券化呈现加速态势。截止到2015年底,航天科技集团下属12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约为66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约为268亿元人民币,按总资产口径测算的证券化率为20.11%,按营业收入测算的证券化率为13.9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建恒在今年“两会”期间宣布,航天科技集团“十三五”期间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15%提升至45%。2015年,航天集团资本运作频繁,特别是航天科工集团,旗下航天通信、航天发展和航天信息分别通过定向增发注入资产,而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仅有航天电子通过定向增发购买资产,从资产证券化率提升空间和资本运作频率来看,未来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将更加频繁。

截止到2015年底,航天科工集团7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约为415.2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约为372.75亿元人民币,假设航天科工集团2015年总资产同比增长率为15%,按总资产口径测算的证券化率为18.16%,而按照11.90%同比增长率测算的营业收入证券化率为23.6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三五”期间将加强资产运营与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控股上市公司的产业发展牵引作用,推进相关单位股份制改造和具备条件的股份制公司上市,推动四级单位骨干持股,在具备条件的二级、三级单位进行骨干持股试点,加强关键领域优质企业的收并购工作。不同于航空和兵器工业的“研究所-兵工厂”平行组织架构,两大航天集团主要资产都在大型科研生产综合体即军工科研院所中,而军工科研院所属于事业单位,在改制政策尚未明确出台的情况下,主要资产证券化存在制度政策障碍,这也是两大航天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改制政策将破除坚冰

展望未来,军工科研院所转制进而资产证券化进程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军工科研院所改制进程。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是军工改革的深水区,制约着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的提升。各大军工集团早在2014年底就全部提交了军工科研院所的转制方案,但由于面临诸多问题,2015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在资本市场层面只有中船重工集团在风帆股份的资本运作中对五家研究所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有益的尝试。随着军队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近期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或将取得政策性重大突破,进一步的转制方案和详细分类名单或许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航空航天的关系篇10

一、民航航空工程维修与机械工程

由于我国的民航运作与维修管理与欧美相联系的,因此这里所说的民航包括中国民航和欧美民航两部分。航空维修在民航界又被约定俗成地分为两个方面:工程和维修。工程是指完成维修工作所必需的计划、设备、器械等。维修是指通过机械设备的干预和工程师的重新规划使这些航空工程再次运作。我国航空公司在近两年的改革中摆脱了民航总局的束缚,使民航的维修管理权有一定的可调控性。民航公司可自己制定管理方法、维修准则、工作方法等、通过民航总局的审核就可以实行。所以,航空公司必须认识到机械工程对自身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整套把航空工程与机械工程相结合放在突出位置的处理程序、处理方法、处理设计,以便航空公司维修工作有条理、科学的进行。这也是对航空公司智囊团的一次严格考验,航空公司必须做到机械工程与航空工程维修高度结合,这样才能向航空总局证明航空公司的维修程序、维修方法是成熟的,并且通过维修足以使航班能适合航行、安全运行。

因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民航航空工程的维修中,需要机械工程参与的地方越来越广泛。

机械工程在民航维修方面的参与主要是为了达到:1.根据航空器制造商和其他专业人员给出的维修意见,做出合理的、科学的维修,给难度大的维修创造硬件条件。2.给维修的可行性提供一个界限。虽然目前机械工程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并且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也很大,但毕竟也有一些目前还做不到得地方。因此,维修设想不可天马行空,还有结合机械工程的承受能力。3.机械工程可通过对航空工程的整体分析,对航空工程做出定期检查。

二、美军航空工程维修与机械工程

美军航空工程维修也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生产维修部分,二是工程维修部分。由于美军军方的超强实力和雄厚资金,军方的航空工程维修周期比较短,且多由航空器制造商进行专业维修,较少有军方自己维修的现象。机械工程在军方航空维修反面的参与主要是为了达到:1.保证军方航空工程维修的质量,从硬件设施上给空军生命安全保障。2.为不常见的系统问题提供维修意见,并提供参考方案,并整理出以往相关实际问题修理方法,积累经验。3.对修理后的航空器进行使用阶段数据整理,追踪使用效果,记录下修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机械工程视角下空军航空维修

机械工程与空军航空维修的结合是机械工程的一大突破,也是空军航空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的表现。民航机与军机在性能、运营、维修方式上存在很大差距,学术界就空军航空维修要不要参照民航维修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认为在可以用互通语言和术语描述各自系统关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对照分析。民航维修与空军航空维修有共通之处,维修系统原理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航空装备的复杂性,导致空军航空航天维系维修系统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装备出发,可以理出一条脉络。从做战使用出发,又可以理出另一条脉络。机械工程与空军航空航天工程的结合是随着航空装备在军事作战中的重要性增强而提出的。机械工程加入空军航空航天工程中,可以演绎出空军航空维修与民航维修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空军维修也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维修管理部分,二是维修保障部分。这里的维修保障也就可以把民航和美军的维修生产作为参考。而维修保障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维修,在这里也就可以参照美军航空装备的维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