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47

地理教育研究篇1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本世纪以来,我国地理论文联盟教育研究在各方面都进一步取得了发展,并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发展。为了分析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本文选取了在我国地理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期刊之一——《地理教育》,希望通过对期刊的文章内容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地理教育》是本着“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办刊宗旨而发行的双月刊,目前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国内重要的地理教育类杂志之一。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地理教育》杂志从地理科学发展、地理教育发展两个层面,为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该杂志文章的撰写者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教育管理者;②地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包括地理科学工作者、教育科学工作者、高师院校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高师地理系学生以及地理教育出版编辑人员等;③地理教育实践者,包括广大地理教师、各级教研员等;④部分中学生。

本文拟通过研究《地理教育》2004-2009年所发表的文章,期望可以侧面了解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在课改、教材、教学及高考方面研究关注点的变化以及对各个点的关注程度,并提出建议。

二、文章内容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

1、课程改革

《地理教育》把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放在最前面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课改对于整个地理教育的指导性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新理念,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等。

2、地理教学研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教学探讨方面的文章最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重新解读,课堂和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新观念,新老师对于地理教学的认识展示交流,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新手段,中外地理教育的对比等,且主要集中在前三个方面,而对于教学新手段和中外地理教育对比则关注较少。

1)教材的重新解读:2007年以前主要以解析、比较、概念和规律梳理的方式进行呈现;2007年以后主要以问题探讨、重难点解析、具体问题的教学辅导建议等方式提出。

2)课堂和教学设计:2007年以前更多以课堂和教学设计中一些原理和技巧的探讨等方式呈现;2007年以后更多以整堂课的案例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

3)地理教学新观念:越来越多地强调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对实际生活的实际意义,注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角色的转变。

3、教材研究

近年来对教材本身的关注增加,除了原本教材新析中对于教材的重新解读,另外专门开辟了“地理之窗”一个一级栏目对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介绍。此外,原本教材解读中只是对高中部分进行解析,在2008后增加了对于初中部分的补充,且就文章数量来说与高中部分几乎相等。从文章统计数量还可以看出,课外链接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关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的文章数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就研究内容看,之前更多关注自然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太阳高度角、水圈、气圈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方面则较为关注“工业化”“城市化”等;近两年更加关注人文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城市、区域等,更多地是以区域整体趋看待人地关系,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自然方面的关注则转向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问题。此外,无论从教材本身内容关注点的变化或是课外知识链接的选择,近两年都呈现出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趋势,回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随着台湾旅游的开放,初中地理有《台湾旅游资源》的介绍,又如与媒体的联系加强例如《看电视剧<闯关东>谈人口迁移的原因》,这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他们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高考

从统计的文章数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高考这一指标的重视,2006年以后在“高考聚焦”栏目中专门开出“专题指导”这个二级栏目,以专题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此处以这个二级栏目为侧面反映高考关注点的变化,而高考关注点的转移则可以侧面反应地理教育中的重难点以及关注点的转移,这种方法或许有些片面,但可以总结出高考关注趋势基本没变(表1),始终包括太阳高度与光照图、区域地理(区位)、世界地理、海洋,都是较为宏观层面的对地理事物间的整体认识。

5、其他

主要为“学生园地”和“地理广角”。其中“学生园地”中一个二级栏目由原来的“名师指津”改为现在的“师生对话”,更为符合新课改下对师生平等教学互动的强调。在“学生园地”中,一直受到关注的是地图的使用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但不同的是近两年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例如《我想种棵树》、《关于长沙市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的报告》等。此外,在“地理广角”中新增一个二级栏目“师范教育”,专门关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并调查一些地理教育现状与探讨地理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问题。

三、结论

地理教育研究篇2

一、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地理教育研究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策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一直在加剧,人类生存活动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索取,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发展,使得局部区域环境受到影响,让整个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高中地理教材中也有和环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意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环境保护意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环境教学其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保障,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因此,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教材内容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并提高可持续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内容,能够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素材,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考虑环保教育的目标,有效挖掘书本中的教学素材,尽量让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并且具有较好的说服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他们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独特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漫画“啊,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且设置提问,如:“漫画中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一般其被称为什么效应?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漫画,更具针对性,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可以逐渐体会到全球气候正确变暖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究获得答案,知道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节制的排放Co2导致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其他的气候变暖图片,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后天》,加深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识。教师需要设置问题,如:“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有什么?气候变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什么?”等,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学习及讨论,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及总结,学生会认识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中都选择一个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世界环保组织成员、热带丛林、伐木商以及土著居民,围绕怎样减少温室效应这个主体进行辩论比赛,学生要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及发表意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暖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加深记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组、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其他方法传播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出当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环境教育内容较多,这容易让教学目的出现多种性以及不定向性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整体优化,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相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幻灯片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更加深入、正确的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学,在课外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以及课外。教师要利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环境保护知识,以此为前提,组织相关的环境保护主题为方向的节日纪念活动。比如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会环保的生活。这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及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环境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唤醒周围人的环保自觉意识,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环保知识和活动中,加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平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如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远离垃圾食品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清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

[2]程志红:浅谈中学地理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环境,2012(9)。

地理教育研究篇4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他们通过高考直接进入报考院校,或者经过一年的少数民族学生预科学习,再进入高校,真正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业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相关研究;从思想教育到日常管理,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高校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都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推动他们成长成才,服务社会,服务祖国。

一、地方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实施民族团结政策,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成效;同时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即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高等教育。地方高校虽在类别、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招生环节,坚持公平公正,接受少数民族学生的报考和投档,积极地吸收少数民族学生到校就学,有的还提供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资质的高校每年都会有一届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同学到来,预科教育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高校本身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重要的机会和挑战。地方高校无论是否拥有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育资质,在其年度招生指标中均无民族成分的限制,在招生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地方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大政方针,促进民族团结;二是有利于实现生源的多元化,在搞好教育管理的同时,为民族地区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扩大学校的影响和地位;三是有利于推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和学习,更好推进民族融合,实现文化交流,最终达到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扶持的效果;四是有利于推动地方院校自身建设,通过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形成教育品牌,保证生源的稳定性。

二、当前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随着高校日益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细化和深入,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调研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院校,笔者发现地方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都高度重视,能够切实认识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少数民族学生较为集中的院系都有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负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环节,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在外语、专业课程安排方面都能够照顾他们汉语能力较弱的实际:以外语为例,汉族学生主修为英语,少数民族学生可选日语、俄语等外语课程;在实践环节,也尽可能将他们安排到民族自治地区的企业或场所进行实习实践。地方院校能够坚持做好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积极教育、服务、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引导他们端正思想,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三、当前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诱因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在看到地方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笔者也发现当前地方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中,一方面因为个人自身工作方式方法存在一定不足,而不能及时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造成不良思想和信息对他们的侵蚀,最终可能导致教育管理工作形同虚设,酿成不良后果,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出现不良举动。另一方面,因为少数民族习俗差异较大,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俗、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和关爱。二是个别地方院校无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在有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入学后,因为缺乏对相关民族政策的了解,不能够及时获得自治区教育资助部门的支持,容易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波动,出现对政府政策不理解的状况,不能够及时安排教师跟进,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另外,在课程设置环节,因未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及外语能力的状况,在培养环节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成片课程成绩不及格的状况,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专业学习产生心理障碍。三是缺乏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指导的教师:因地方院校不在民族自治地区,高校在教师招聘等环节,不能够保证少数民族教师的数量,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占比较低;在日常学生教育服务工作中,我们不能够及时与少数民族学生做好沟通,了解他们对学校的看法,长期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隔阂”,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高校后勤服务中,虽设置清真餐厅、朝族档口等餐饮服务点,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为争取与民族习俗相符的就餐条件,不断向相关教师提出要求,但改进措施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四、地方高校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部分地方院校,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

地方院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从上到下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服务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调研,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要特别对待,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工作。建立好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的平台,以便及时有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关心关爱他们成长成才。吉林农业大学“老师帮我卖大枣”的故事就是院校重视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典范。

(二)教育引导,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坚持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进宿舍、进课堂制度,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出勤、学习、思想等动态;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部为切人,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支持学生学团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一线辅导员积极运用闲暇时间去主动学习相关民族的风俗习惯内容,提高自身处理少数民族学生问题的能力,及时为少数民族同学提供思想教育和服务。

(三)倾心服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工作事关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工作,对于稳定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来自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其自治区教育部门对他们也有相应的资助和支持,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教育资助部门的联系,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争取资助,为他们求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日常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工作中,在同等条件下也可适当考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倾斜和照顾,坚持公平公正地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推进诚信教育工作,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实效。

作者:刘毅佳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谢长旺,郑凯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29):52-53.

[2]王静,王林等.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1-12.

地理教育研究篇5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知的能力。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从不同角度给予指导,主要是指导课前预习、回答问题、完成练习作业、课后复习、阅读课外地理读物等。教师在讲课时,不必点面俱到,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去自学上。在地理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启发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讲为辅的方法,把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遵循“开始时多指导、往后逐渐少指导,最后不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其培养途径是:

1.课堂提问。提问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注意把问题表述得清晰明白、意义连贯,还要掌握好适当的时机和必要的停顿,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有时也可给出适当的提示。

2.地理班会。地理班会可采用讲演会、讲故事、游戏、朗读、相声、唱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现主题。

3.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这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极好形式。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学生深入钻研地理科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提高他们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分析、理解新情况下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做到:

1.加强“双基”教学。因为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学生如果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就容易分析概括出新旧知识间的共同点,掌握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反之,学生如果概括水平低,就只能掌握某些具体知识、技能,难有很多知识、技能的迁移。

3.善于运用比较法教学。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分析不同情境中的异同,不但可以巩固旧知识,而且可以使新旧知识系统起来,促进知识的迁移。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必须在学生牢固而熟练地拿握已学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转入下一步的学习。只有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培养学生有关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即地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

1.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技能;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技能;再次,要培养学生绘制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

2.地理计算技能。常见的地理计算有: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根据海拔高度计算出山上山下的温度;计算两地时差、日期变化;计算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3.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能力。地理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地理教学应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如观察天空星座,当地的岩石、地质构造和地形情况,调查当地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初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问题等,并能提出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途径或设想。这些观察和调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组织活动能力。

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的能力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能力是经发散性思维而展现出流畅、变通与独特的三种解决不同特征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激发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1.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例如:若无生态系统的知识,就很难明白为什么农区禁止捕杀青蛙,林区禁止捕杀狐狸。又如,当提问“澳大利亚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纬度相同,但为什么气候不同?”时,学生就要根据它们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使问题回答得更全面。

地理教育研究篇6

一、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地理教育研究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1.引言

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创新来源于实践,因此把加强实践训练作为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着力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为研究生自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机制保障,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实践机会,训练了他们的新技能,激发了创新热情。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一直都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应该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以具有硕士、博士为主体,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为最终目标。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可以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对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永远是最重要的,作为一类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本文从管理模式方面探讨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基地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

2.管理模式

2.1组织与管理

2.1.1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成立有企业技术人员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系人员参加的教学管理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

2.1.2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创新实践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推行。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调整与撤销,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2.1.3加强对校企创新实践基地的指导,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实创新实践基地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创新实践基地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2.1.4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学生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创新实践基地教师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水平进行审查,保证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和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2.2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选聘

2.2.1选聘原则:本着有利于融洽学校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调动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创新实践基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落实,提高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原则。

2.2.2选聘条件:选聘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创新实践教学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建立学院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库。

2.3检查与评估

2.3.1为促进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应从实践教学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校企合作办公室应不定期地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监督检查。

2.3.2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学生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2.3.3由分院负责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到校面向测控、电气、电信等专业研究生召开宣讲会。宣讲内容包括企业介绍、接收人数、创新实践工作介绍、面试安排与录用流程介绍、接收简历等。

2.3.4由企业负责面试与录用并正式公布录用学生名单,并向其他公司及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学生,而对创新实践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允许进行重修,提高应用及创新能力。

2.4师资队伍管理

为了保证企业技术人员能更好地参与教学、培训,老师需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学历需本科及以上,在企业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至少两年以上。对申请的课程进行严格删选和管理,对课程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并要求指导前进行试训和试讲。

学校老师以实验老师为主,理论老师为辅,实验老师做好理论老师与企业老师的桥梁,实现理论的实用化与产业化。为了保证知识及时更新和经验的代代传递,选择老师要注意老中青的结合,注意学历、职称、年龄的比例,尽量选择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其比例建议为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60%,高级职称的比例是4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100%。

创新基地师资队伍数量、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在实践基地建设期间,将充分利用学校理论与实践老师和企业老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研发优势,组建一支科研能力强、工程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团队。

3.结语

在研究生培训基地创建过程中,学校和地方充分发挥特长,学校制定对在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负责制订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总体计划;企业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和实践指导,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对老师进行严格选聘和管理,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然后进行每年或每学期一度的检查与评估,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好管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春荣,滕宝仁.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47-149.

[2]吕明,杨胜强,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31-32.

地理教育研究篇8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4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2014Z059);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三个自信’认同力路径研究”(14JK1241);渭南师范学院2014年人文社科项目“秦东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研究”(14SKYB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培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筑牢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对于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促使大学生党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当前如何保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将其造就成为信念坚定、素质优良、学习勤奋、肯于奉献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思考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检索文献显示: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形势下高校应加强学生党员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因为,理想信念教育是根本,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和素质的关键。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和培养、加入党组织前,各方面均表现得比较积极和优秀。但是一旦被党组织接受,跨进了党的大门,便表现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仍旧认真接受党的先进理论的教育和培养,思想更加纯洁上进,继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种情况约占到学生党员总数的70%左右。一种是一部分学生党员失去了进取目标,思想迷茫不知前行;这种情况约占到学生党员总数的20%左右。一种是一部分学生党员认为自己的入党目标已经实现,便表现出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和行为有所退步,甚至有些学生党员违法违纪,受到党纪处分;这种情况约占到学生党员总数的10%左右。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党组织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对当前怎样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采取哪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多是各抒己见。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加强理论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论述得比较多,这些方法和途径虽然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总体上表现出的是“一时性”的教育效果,教育缺乏长期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依托陕西渭南地区革命历史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势,项目研究者思考提出了“秦东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研究”项目。此项目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研究体例,通过实施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探索实践出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思路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益探索,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举措。

项目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本项目属于应用研究,研究切合实际、实用性强;研究中拟采用的通过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思路、方法及模式,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管理、有考核、有评价、有记录,项目实施思路清晰,管理科学规范,激励机制明确,措施切实可行,项目研究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重在强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是结合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在理论学习(包括党的理论和专业课知识)、社会工作、遵纪守法、校园文明等方面对学生党员提出要求和目标,通过目标实施、考核评议等运作过程和相应的奖惩措施来培养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和教育管理大学生党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制定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中的目标细则和有关内容的要求时,要体现三方面的原则:一是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目标的制定要以《党章》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为依据,主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本着按照有关要求必须做到和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原则制定目标。同时,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使目标切实可行,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学生党员潜力。二是完整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完整性,对大学生党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政治态度、思想观念、学习状况、工作方面、遵纪守法、校园文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某一阶段的工作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努力目标。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目标的制定,要规定每一个大学生党员在一定时期内应做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和任务的数量、质量标准和时限要求,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既要有定性的要求,又要有定量的要求。

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着重体现目标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色。一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要求。二是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重视成效。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教育管理成效上,按大学生党员的实际表现如实评价,使评价具有真实性、公平性、促进性。

五研究计划的实施

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采用划分目标责任区、党员自查自管、支部指导检查、群众监督评议、总支考核评比的方法开展。目标管理制度实施及考核要求为:一是每位学生党员与支部签订《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书的签订让每位学生党员首先从思想上认可和接受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并明确参与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二是每位学生党员每学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一次,并填写《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活动情况登记表》。三是考核。考核采取自评与组织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每学年底,学生党员结合目标责任区的要求,将自己一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情况向支部大会及考核小组成员汇报,考核小组成员由支部成员、班团干部、学生代表、宿舍成员等组成。同时,支部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对学生党员目标责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学年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结果作为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主要依据。考核成绩与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党员评优、德育成绩等挂钩,作为学生党员思想鉴定的内容之一。正式党员经考核不合格者,除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外,还要根据其存在的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以相应的纪律处理;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地理教育研究篇9

我国最早的教育实践,应当追溯到1898年创办的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上海南洋工学师范学院及其附属小学,大概于1902年学校即规定在校的第四学期开设教育实习课。1902年至今,教育实践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实践管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实际,就当前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基本发展规律[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盐城师范学院现有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管理者、各类师范专业负责人及部分担任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向盐城师范学院现有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管理者、各类师范专业负责人及部分担任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发放教师问卷调查表60份,回收60份。向2008级、2009级师范专业学生各发放问卷调查表270份和280份,回收550份。问卷调查表经8名正教授审阅认可。 

2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与掌握当前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现状。 

3数理统计法 

应用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一)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实践教学管理认知 

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的效果决定于实践者与教学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据调查,认知实践教学是一种活动的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86.6%与87.3%,相反,认知实践教学是课程的约占35%与11.5%。反映对教育实践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尽管实践教学从教育学的学科视角来认识,属于一种教育活动。但是,实践教学更属于课程范畴,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获缺的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已形成独立的课程形态与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课程是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师生对实践教学是技能与实践教学是方法的认知水平,教师要高于学生,反映师范专业学生对从师职业技能与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论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学生的教育综合技能有待加强。 

2实践教学组织 

由表2可知,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组织方式可分为学校统一组织、二级学院组织、班级组织、课程组织、个体组织等。学校统一组织主要是指教育实习;二级学院组织主要是指教育见习、教学观摩、说课训练等;班级组织主要是指团日活动、社团活动中的专业教学实践与竞赛;课程组织是指某一门或相邻课程教师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个体组织是指师范生个体根据实际,参与幼儿园、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反映师范专业教育实践组织方式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但也反映出课程在师范生教育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明显不足,从一个侧面表明地方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要从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出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实践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因此,实践教学评价是当前影响教育实践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包括课程评价、素质评价、实习评价与综合评价。课程评价主要是教学法课程及其相关的专业课程;素质评价主要是把平时参与教学实践纳入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列;实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参与教育实习与教育见习的评价,包括实习学校评价以及试讲、汇报的评价;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综合评价,涉及到能否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从表4反映出,所有师范专业都将师范生实践教学情况纳入课程评价、素质评价与实习评价。但只有21.4%的师范专业实施对师范生的综合评价,反映实践教学评价在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有待加强。 

1提升对实践教学管理的认知水平 

提升对实践教学管理的认知水平是关键。首先,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与师范生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走向基础教育前沿、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修定等路径,进一步明确实践性教学对提升师范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创新精神与专业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第二,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常规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实践性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师范生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专业教育知识直观综合、创新地传授给学生。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无疑对促进师范生组织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力。第三,实践教学管理是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范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与专业课程具有同等地位与功能,实质上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师范专业课程[3]。因此,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更能体现师范专业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2优化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良好的组织模式是教育实践质量的保证。第一,借鉴他国“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即引进第三方也就是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第二,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或支教的组织模式,组织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或者到一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实施顶岗实习和支教。第三,可以采用远程教育实践模式,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让师范生在校内就可以观摩中小学师范课,与中小学学生进行交流[4]。 

3加强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师范生教育实践教学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第一,与实习中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中小学校本培训资源,为师范生提供接受教育教学指导的平台。第二,实施导生制。师范生在校必须选择一名专任教师担任学习指导教师,导师指导时间至少一年以上,学校应开展对导师指导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必须配备导师,并由学校正式聘任,由所在学校对指导工作实施管理与评价。第三,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三字一话”、说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指导、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竞赛等。第四,要将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融合,各门课程教学都应把实践指导放到一定的位置,加强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育研究篇10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将位置、气候、地形、人口、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等地理要素简单串联的教学模式,内容枯燥乏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失,最终导致原本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目标难以实现。

2.单一教学方式,无法实现个性化能力培养

在常规的教学环境中,过于单一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导致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统一安排的流程和任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都是统一的,这样按部就班的学习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讲,直接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没有经历发现、构想、归纳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很难使知识内化,不能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地理问题分析能力。

3.常规教学环境,很难实现分层训练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常规的教学环境,只能实现全班学生做同一道题或同一套试卷,无法充分考虑学情,没有分层设计,这样容易导致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做完既定试题,而部分成绩处于低位的学生只能完成一半,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到’”的现象。

4.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较为吃力

本节课内容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人口等内容,知识容量较大,并且是学生没有接触或了解过的地区,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较为吃力。另外,区域地理教学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应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应适当拓展相关内容,这对课堂完成度提出了更大的难题。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任务驱动,主题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数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都充满神秘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织运用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讨本区突出的地理现象分布与形成规律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来完成学习过程。教师在本课设计时布置了课前任务,让学生“体验”一次非洲之旅,将旅行的过程分为“准备工作”“踏上旅程”“走进非洲”“浏览参观”和“分享收获”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分别囊括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本区位置、气候、地形、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环节的资料搜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思考,自主建构和梳理知识,这样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撑环境,提升地理问题分析能力

单一的学习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了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课型、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情、教学环境等因素,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为学生“铺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学习支撑环境。本课中,教师选择了电子书包环境,提供了“直接读懂式”“探究式”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支撑环境,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还准备了丰富的资源包,其中既包括供学生探究学习的工具动画类资源,也包括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地图、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

学生在准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利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己组织和编排本组的汇报并分享报告。教师除了提供的资源包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找能够支撑自己知识构建过程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小组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也注意了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按照以前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来查找和组织材料,避免其思维过于发散而偏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自主学习,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活跃的过程,他们的分析地理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

3.电子书包环境,实现分层测验

在课堂测验环节,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创设了一个“闯关测试”的环境(如上图)。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将试题分为三个等级,试题的难度是逐级增加的,只有前一等级的试题答对通关后才能进入下一等级的试题。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通过系统判断正误,当闯关失败时,可以查看答案,方便自测和巩固学习。这样做,实现了教师在课堂上同一时间段内的分层次教学,虽然每位学生的答题进度不一样,但最终都能达到测试和巩固的目的。

4.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解决课堂容量大的问题,本节课在设计时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前布置任务并提供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云学习中心设置预习测验,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系统自动统计信息。然后教师根据检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在课前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课上进行小组研究成果汇报和深层次问题的挖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案例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非洲的基础上编排的。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针对本节内容在整章中的独立性及新课标的实际,在教学中适当添加书本中没有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该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引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本节课是在“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学习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多数学生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充满神秘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读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区,总结本区地形特点及地势特点;运用影像、图表资料等,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当地居民和动植物生存方式的影响;通过整理视频、图片等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通过实例和图片,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理解本区经济发展的历程,探究发展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利用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扩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非洲黑种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和繁荣的国际主义教育;通过对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和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案例的讲解,培养国家之间不仅要平等互利、相互合作,还要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的意识;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4.教学过程

步骤一:课前预习,确定分组,查找资料,开展任务性学习。

教师活动:①利用翻转课堂,上传资源包。②利用云平台监测学生学习情况,适时点拨学生学习方向。③整理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及问题,以确定课上的侧重点及内容。④让学生分组讨论,以旅行的方式走进撒哈拉以南非洲。⑤确定目的地后开启非洲之旅的行程:准备工作―踏上旅程―走进非洲―游览参观―分享收获。

学生活动:①观看微课等资源,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②登录云学习中心完成预习测试。③思考旅行的行程,进行分组分工协作。④明确分组后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整合思路,完善行程。⑤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和周围同学讨论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的监控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与交流。

步骤二:导入新课,布置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强调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规范的方法组织汇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答。

学生活动:通过预习,确定小组研讨内容及流程,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需要探究的活动主题并给予一定的提示,以旅行的方式为手段,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并指导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步骤三:主题探究,成果展示,扩展提升。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针对问题互动分析讲解,适时点拨,答疑解惑。

学生活动:以思维导图为载体,记录课堂内容。生生互动,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呈现在电子书包上并进行小组汇报。小组汇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于地理位置,可采用版图的形式;对于地形、气候相关内容,可利用动画、电子地图的方式;对于人口、资源及经济等内容,可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电子书包,教师可以实现评价个性化、辅导个性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小组汇报时,要将关键词、主要内容书写在电子书包上,并通过推屏展示出来,以便全班交流。这既能调动学生的活动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传统的版图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更凸显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

步骤四:总结提升,温馨提示。

教师活动:展示课堂笔记即思维导图,拍照上传,分享展示,适当点拨。以“走近黑非洲―了解黑非洲―爱上黑非洲”为主线,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

学生活动: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提升,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基础。力求让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关注课堂,爱上课堂。

步骤五:过关检测,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提供《撒哈拉以南非洲》闯关测试。对闯关成功较多的小组适当地给予奖励,对未成功的学生分层次地进行课后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登录电子书包,以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闯关测试。

设计意图:可以与课前的预习测试形成对比,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游戏闯关的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爱上学习。

步骤六:总结梳理,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总结梳理,情感升华。在苦难与幸福的交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淳朴、豁达、坚强的黑皮肤人总能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