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1:57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1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搞清楚区域地理教材的编排特点,把握区域地理教材的“脉搏”,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基本上按照有总到分的知识框架编排。以《世界地理》为例:

总论【地球、地图陆地和海洋等】——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

总论部分多为系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遥相呼应,总论是总结概括分区地理知识得来的。分区地理部分的编排同样有明显的规律,基本上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讲述区域的范围、位置等特点;人文地理讲述自然资源、经济概况等特点)。

《中国地理》的编排也是这样的模式。

区域地理教材编排虽有明显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能把这些特点和规律视作“灵丹妙药”而完全照搬,必须结合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特色而有所取舍,灵活运用。

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要把总论和分区之间,初、高中之间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不然学习区域地理就变为记忆初中地理。

初、高中地理结合,就是利用高中地理中系统知识分析解决初中地理问题。如分析《城市》一节时,就有这样的问题:我国大城市的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高中地理《聚落》一节的知识作为分析问题的思路,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等。再结合城市的情况,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死记的话,就无法作答,因为初中课本没有直接介绍原因。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三、总结归纳,把握规律

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把握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归纳,找出规律。

如学习我国黄河的凌汛可以总结形成凌汛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根据这一规律可知,俄罗斯的叶尼塞河等可能形成凌汛。

再如地形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就要从内外力作用入手。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多火山地震的特点,是与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有关,由此总结类似的规律: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的特点。

四、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教材更新周期长、速度慢,因而大量典型鲜活的热点地理材料不能及时地编入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初中地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并利用这些热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补充时事地理材料是必要的。这样不仅丰富了地理教材,增加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五、加强记忆,奠定基础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2

[关键词]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三段一站式机制

[作者简介]熊惠平(1963-),男,湖北孝感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浙江宁波315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a880134,项目主持人:熊惠平)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14-03

近年来,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建设为主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同时,区域发展对高职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也更加迫切。高职教育已总体走出以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①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办学机制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在这一模式创新建设中,“三段一站式”机制建设成为其中心内容。

一、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以空间分离形式实现服务型教育本质的办学管理机制

(一)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设的内在逻辑

总部经济基本原理的具体运营形式是“总部―生产制造基地”布局模式,其“浓缩”或“经典”的形式就是“总部―基地”模式运行总框架。总部经济基本原理和“总部―基地”模式运行机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可以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活动的其他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以及其中的高职教育领域。基于此,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确立就有了基于内在机理的理论逻辑。

不仅如此,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实践正在进行并形成辐射和示范效应,从而印证其价值。催生于总部经济发展及其具体表现的“总部―产业基地”模式,其布局建设及为之服务的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目前已在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探索实践中率先取得样本效应。那么,非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总部经济发展不成熟甚至没有真正起步,只要高职院校建设已经发展到异地办学这一步,都可以模拟、借鉴和采用“总部―基地”模式运行总框架,形成特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作为形式上空间分离的办学管理模式,其所含的管理和教育管理“内核”是同一的――这些学校本质上都是为了建立一种高职教育区域服务型模式,因而这一办学模式本质上是区域发展服务型模式。

(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三段一站式”机制建设是相对独立运行的“三段”的“一站式”整合

当然,这一模式的普适性不仅来自其理论上的逻辑,更来自实际运行的实践逻辑。“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运行机制建设成为这一模式后续建设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基地是学校本部建在异地的基地,而这个基地又要与当地的产业基地(企业总部建在该地的生产制造型和非生产制造型基地)实现对接。

为此,高职院校推进这一办学模式建设,形成了“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运行机制、“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运行机制、“学校总部―产业基地”运行机制,但这“三段式”机制不应成为三个零散的机制,高职院校应通过与各利益方的博弈和合作,将其整合为既相对独立运行又有序联动的机制。“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的“三段一站式”运行机制,实为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三段一站式”机制,因为无论是“三段式”分段机制还是“三段一站式”整合机制,都是在这一办学模式的总框架下运行的。

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三段”相对独立的机制

(一)“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机制建设

这一段机制的建设,其着力点是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

1.在投入―产出的动态平衡中,适当选择教育教学基地建设的载体形式。教育教学基地建设的载体形式主要有自建分校形式(形式一)、共建地方学院(学校)形式(形式二)、共建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平台)形式(形式三)、共建实训实习中心形式(形式四)和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形式(形式五)。形式一由于太耗费本部的资源,又分散基地的很多精力,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凸显作为教育教学基地应有的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功能,因而应慎用。形式二原则上可以考虑,但要结合两个关键问题而谋定:一是本部的资源投入特别是资金投入一定要适度,否则就沦为形式一;二是地方学院(学校)的建设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本部所在地政府和教育教学基地所在地政府)的态度和行动。本部所在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大力支持,但教育教学基地所在地政府则不能只限于出政策,而必须投入足够的优势资源,否则地方学院(学校)就很难实际运作下去。形式三涉及合作各方资源和实际投入力量的整合问题。本形式通常没有前两种形式规模大、耗费多,但技术性要求更高,因此,要着重考虑各方所提供技术资源的能力。形式四的着力点在实训、实习方面,功能过于单一,这种“小打小闹”式的建设形式不利于深化和拓展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活动。形式五则紧扣产学研合作这一核心,彰显了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取向,同时又不失多功能或综合性特质,既没有偏离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方向,又保证了适度规模和适当管理形式,理应是较佳选择。该形式应成为教育教学基地载体形式建设的方向,其核心是寻求一种核心利益而将各方“捆”在一起。随着高职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的深入,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模式应运而生。②

2.建立健全学校总部与教育教学基地分工协调机制。第一,学校总部与教育教学基地之间协调的内容。其关系协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协调。学校总部拥有教育教学基地产权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基地建设方式和总部与基地间的具体管理模式两大因素。教育教学基地原则上可以拥有对基地的运作权或经营自,这会因该基地被赋予的功能和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取决于学校或各利益方对基地权限的认识、态度、政策。二是办学资源的协调。办学资源相对分散是异地办学管理必然出现的问题,之所以要以此为代价,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办学模式在管理布局上的最大优势或便利条件――可廉价获取当地资源并拓展发展空间。因此,要处理好办学常规资源在两者间的合理配置问题以获得最佳效率,又要通过基地获得基地所在地的优势资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条件。三是信息的沟通与协调。这一办学模式建设会导致信息沟通从地理空间上来讲“不如从前”。另外,总部与基地之间本质上又是一种委托关系。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教育教学基地利用其“人”便利而进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通过一种安排来建立两者之间及时或即时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制度,对于减少由委托关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改善通信、交通条件,建立面对面协调机制,如定期的例会制度和不定期的会议以及检查、巡查、回访、督查等制度安排。

第二,以有效管理模式保障学校总部与教育教学基地之间的关系协调。这种关系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基地采取何种具体的管理模式。这是因为,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要体现两者之间的层级关系和权力结构关系,③即要求权力体系在总部与教育教学基地间进行分工协作式的合理布局。教育教学基地独立性的大小取决于两者间的具体管理模式。从集权―分权角度看,教育教学基地具体管理模式有三种。一是集权式模式。该管理模式下,这一办学模式实行集权式运作。这是一种以权力集中于学校总部为特征的组织管理模式,适用于办学模式发展初期,一般在教育教学基地起步阶段采用。二是模拟公司制模式。该管理模式下,这一办学模式模拟公司制模式运作。学校总部作为模拟控股公司,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等举措,对模拟子公司――教育教学基地进行控制和协调;而教育教学基地作为模拟独立法人则保持较大自主性。该管理模式是办学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在教育教学基地成长阶段采用。三是公司制模式。该管理模式下,这一办学模式以公司制模式运作。学校是不能直接以公司面目出现的,变通办法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公司,教育教学基地也要改制为公司。学校总部以职业教育集团公司身份,主要通过股权安排或契约安排,形成对教育教学基地的控制,而公司制的教育教学基地则作为独立法人拥有很大的自。这有利于教育教学基地在产业集聚区进行充分渗透,进一步发挥其能动作用。该管理模式适合于办学模式发展成熟期,一般是在教育教学基地稳定提升阶段采用。显然,模拟公司制模式和公司制模式都是分权式模式,只是分权程度和方式不同。

(二)“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一段机制的建设

这一段机制的建设,其着力点是两个基地之间如何形成“辐射―承接”效应。作为学校总部的依托和学校总部与产业基地所在地结合的“接口”,教育教学基地除了具有实训、实习、顶岗等基本功能以外,还承担教育培训――包括学历教育、岗位和职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师资培训等、技术开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应用、职业技能鉴定等重任。一方面,位于大中城市的学校总部,借由教育教学基地对产业基地施加影响,从而将触角伸入县域经济腹地,使城乡基于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教育链得以建立、加长和拓宽。不仅如此,学校总部又以教育教学基地为基点,将这种合作教育链效应向周边甚至更远区域散布,形成蛛网结构的密集辐射。另一方面,产业基地及其所在区域在承接这种效应的同时,又以其特色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特有的人文风貌等,为更好地锻造这个城乡合作教育链创设有利的条件。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形成的这种“辐射―承接”效应,其背后是教育教学基地与产业基地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是由此实现的共生互赢。

(三)“学校总部―产业基地”一段机制的建设

这一段机制的建设,其着力点是确立高职院校为区域(总部)经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定位取向问题。

1.确立“学校总部―产业基地”架构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对应性关系。“学校总部―产业基地”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对应关系,要从整个产业价值链来看。企业总部通常集中于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的生产制造基地或产业基地集中于产业链中游。高职院校(学校总部)所开展的区域总部经济服务活动的具体方式与形式,必须充分考虑产业价值链的这种空间布局和各产业环节及其活动的特性。显然,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贯穿其中的管理、服务活动,它们对学校总部所提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更偏于要求这些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备对场地、设备等“硬件”的把握能力;而上下游的各环节以及贯穿其中的各活动,更偏于要求这些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备对头脑、文化、人脉等“软件”的把握能力。

2.确立“学校总部―产业基地”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类型的对应关系。在“总部―产业基地”或“总部―生产制造基地”模式下,高职院校(学校总部)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取向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源于总部与产业基地或生产制造基地各自对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类型的差异。

第一,从产业基地中的制造型基地建设情况看。随着生产制造基地纷纷外建外迁,企业总部所在的中心区域(城市),其产业发展会遭遇“空心化”的威胁;④而这个“空缺”正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填补。由此形成这样的格局:企业总部所在区域(城市)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城镇)着力发展制造业甚或先进制造业,这使得企业总部所在地和其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地的主导产业更加明朗。学校总部要为企业总部及其所在地输送更多的服务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也要为生产制造基地及其所在地输送更多的制造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二,从产业基地中的非制造型基地建设情况看。由于本身的相对高端性,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基地通常会设于总部的周边地区(城市)或其他相对发达的区域(城市),而较少设于偏远、落后地区(城市)。学校总部既要为企业总部及其所在地输送更多的服务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尤其是生产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也要为这些基地所在地输送更多的制造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当然,总部服务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较之基地服务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培养要求总体上更高。

三、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三段一站式”整合的机制

建设这种“三段一站式”整合机制,其关键是区域对接机制和县域对接机制建设,即建设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区域对接机制和县域对接机制;其抓手是“专业―产业”动态跟踪机制建设,即建设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专业―产业”动态跟踪机制。

(一)建设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区域、县域对接机制

高职院校(学校总部)要通过其设于某区域的教育教学基地,与该区域的产业基地对接,并通过该产业基地建立与产业基地所在区域的联系,从而形成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趋向的“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链,这就是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区域对接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路线。不仅如此,在我国以县域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大潮中,高职院校理应发挥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学校总部)要通过其设于县域的教育教学基地,与该县域的产业基地实现对接,并通过该产业基地建立与产业基地所在县域的联系,从而形成基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趋向的“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链,这就是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县域对接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路线。可见,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区域和县域对接机制,与“三段一站式”机制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同时又是基于国家新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的新诠释、“拔高”和细化。

从“区域”到“县域”,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对接机制建设的指向更加具体,定位更加清晰,行动就更加稳实;从“区域”到“县域”,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为产业基地及其所在地,从而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更加广阔,目的更加明确。区域对接机制虽内含县域对接机制,但突出县域对接机制建设,这关系到高职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二)建设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专业―产业”动态跟踪机制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专业―产业”动态跟踪机制是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另一种表现形式。建设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如何与产业总部和产业基地形成的产业布局相吻合。一是要针对区域产业发展现实,瞄准区域产业发展趋向。学校总部或其教育教学基地为企业总部或其产业基地无论是输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还是输送制造业或先进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都必须与地方(企业总部和产业基地所在区域和城市)的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定位、现状和趋向相对应并进行动态调适。高职院校(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要根据产业总部及其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发展重点以及产业发展类型,来进行专业(群)的规划设计。产业总部和产业基地各自的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类型,应该是有差异的,可能还会有梯度,高职院校(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在规划设计时,要体现“贴近、实用、有前瞻性”的要求。二是可以提供“打包”式服务。正是由于产业总部和产业基地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才有高职院校(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提供“服务型专业(群)+制造型专业(群)”组合式服务的必要和可能。这种“打包”式服务的优势在于,既有服务的整体性、全面性、持续性,又有服务的个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总部(产业基地)、教育教学基地(总部)、产业基地(总部)之间存在交叉对应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也表明高职院校(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服务于地方(产业总部及其产业基地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

这种服务的个性、针对性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在学校总部所在城市(区域)重点发展与企业总部成长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相关专业(群),即要求高职院校要有发达的服务型专业(群)与企业总部型经济形态相配套、相对应;要在产业基地的加工制造集聚区发展相配套的制造型专业(群)或制造服务型的专业(群),即要求高职院校要以适宜、适当的制造型专业(群)或制造服务型专业(群)与产业基地的加工制造集聚区相配套、对应甚至同步。

[注释]

①石中英.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2-11-06.

②张继明,方泽强.论高职院校异地化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管理体制建设[J].职教论坛,2012(3):21.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3

随着高考改革,地理以综合科形式出现,在高考中所占分值降低,授课时数相应减少,而考查内容又多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开展区域地理复习,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败,所以对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思考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建立结构模型,使复习有章可循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很多学生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书本什么都会懂,合上书本就一片空白。实际上这就是没有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地理所包含的内容是有规律的。结合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知识结构模型。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模型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要素。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河流、资源等方面;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城市与交通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即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求发展方向。每一个区域都可以把其地理知识归纳为这四个方面,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型,可以把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变得有条有理,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从教学方法上看,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区域的内容,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主讲自己小组负责区域的相关内容,其他成员予以补充。通过不断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掌握区域的分析方法。

二、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理解中形成知识网络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学生根据知识结构模型完成教材内容的复习整理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出知识联系图(或思维导图)。在联系图中,让学生总结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此方法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日本的知识联系图:

三、重视对比分析,突出区域特征

一个区域的知识体系通过逻辑思维建立,而不同区域的差异则要通过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利用对比分析,概括得出区域地理特征(特别是在自然地理方面),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并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比较分析后获得不同区域的典型特征。

四、关注区域中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4

一、整合课标,因材施教

高三复习区域地理这一块时,需要把高中“必须3”与初中教材有机结合,结合的这个度需要教师把握。如果侧重于初中教材,就会造成学生的浅层次复习,能力提高不足,如果侧重高中“必修3”就会造成知识体系不全面。区域地理复习的总体设计应着眼于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与备考,以及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以具体的区域作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制定区域地理复习目标时,我依据课标要求,以初中学过的区域为载体,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依照“双层次教学法”把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结合,把区域地理复习与高考考试内容相结合。

如针对“美国”这一节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分析课标,以下是和本部分相关的课标要求:

高中课标:①通过对某过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的途径。②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③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初中课标:①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③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通过初高中内容的对比,我发现共性之处都提到“区域、环境、开发、发展”等三维目标;不同之处在于高中课标提到“农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其更侧重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思路与观念。

基于此,我通过整合初、高中课标,形成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1)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各种类型图,分析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美国农业为例,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以及因地制宜如何布局,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美国东北部早期的资源开发,能理解区域的差异性和开发性特征,并能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相关分析。

这样精细化定位教学目标提高了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翻转课堂”注重能力提高

关于翻转课堂不同学者有不同定论,我认为翻转课堂是指在老师组织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会,由老师教变为老师提供学习资料,引导组织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高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我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习区域地理部分,在高三复习课中,我大胆采用了翻转课堂,收到了较好效果。下面以日本为例谈谈做法: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深入把握教材内容,认真分析了我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了以下学习资源:“日本区域图教学挂图、日本二战后的发展状况微视频、课件”。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我校推行的“双层次教学法”设置:基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能力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围绕这些目标,我设置了相关学案,学案分为三部分:《学案――导学单》、《学案――解决单》、《学案――能力提升单》,三单之间注重把握任务的梯度及任务间的关联性。学生课前先做《学案――导学单》,导读单要完成的主要是教学目标中基础层次的问题和检测,学生在充分了解我的意图和任务后自学完成导学单,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我通过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前学习动态。

在上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如:我准备让学生上课重点合作讨论的“日本地形与板块构造”这一部分,发现学生较容易能够解决,但是对“根据日本的降水、温度判读本国的气候类型”较难把握,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在课件中给学生提供了更翔实、更易掌握的资料,以便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更容易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重点解决《学案――解决单》,解决单上的问题主要以小组合作、小组间展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开,在小组讨论问题中,我及时对每个讨论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重点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及时点评和总结。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把重点知识更加透彻地消化和吸收,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了较大改观。

课后我通过《学案――能力提升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同时学生通过完成检测,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明确自身不足,提高复习效率。

进一步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效率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5

关键词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22-0044-0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城市化、现代化两大浪潮推动下,区域之间将呈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评价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确区域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对于有效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意义与路径

(一)研究意义

1.有助于全面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的不同,使得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开展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系列相关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使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加清楚地了解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确存在的优势、劣势和努力方向,从而为制定相应对策打好基础。

2.有助于地方政府科学决策职业教育发展

地方政府承担着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对区域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等重要职责,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起着主导性和关键性作用。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认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3.有助于合理配置区域职业教育资源

在职业教育资源的分配、占有和利用上,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教学资源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教育经费投入等方方面面。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盘活区域内的各种职业教育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来发挥最大效益,从而提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集约发展、优势发展和特色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可以帮助寻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二)研究路径

本研究从区域比较的视角出发,注重借鉴和吸收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力资本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imD国际竞争力和weF全球竞争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全国31个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部分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要素结构,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资源、师资、投入等方面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分维度排名及总体排名。研究路径见图1。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符合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规范外,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要抓住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和代表性指标。所设计的每项指标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内涵,必须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和确切的计算方法,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2.层次性原则

能够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列出几十个,但是不少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性和关联性。要根据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将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分出层次和维度,同一层次指标尽量不要相互影响和交叉,下一层次的指标更具体、更细化。

3.操作性原则

考虑到开展研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所选取的指标数量不宜过多。指标要符合中职发展的实际,要有充足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来源。指标要在保证科学、客观的前提下,做到可量化可比较。有些指标尽管很重要,但数据可采集性较差时仍要放弃,可采用替代性的定量评价指标。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说明

遵循上述原则,在借鉴已有职业教育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见表1。

1.办学规模

办学规模采用中职校均规模和每十万人口中职在校生数两个指标。中职校均规模是指每所中职学校平均所拥有的在校生数量,是中职办学效益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中职校均规模(X1)=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中职学校所数。每十万人口中职在校生数是指每十万常住人口中,中职在校生的数量。该指标是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人口比重的度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水平[1]。计算公式为:每十万人口中职在校生数(X2)=中职在校生总数/当年人口总数*100000。

2.普职结构

普职结构采用高中阶段普职比和中高职层次比两个指标。高中阶段普职比是指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的比例,该指标值的高低反映了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比重的大小,用于监测和评价各地区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2]。计算公式为:高中阶段普职比(X3)=普通高中招生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中高职层次比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与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的比例,其反映了地区中职和高职发展的相对规模,体现了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结构差异,是监测职业教育发展结构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中高职层次比(X4)=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高职院校在校生数。中高职层次比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紧密相关,当中高职层次结构与地区技能人才需求相匹配时,表现为最优。

3.资源条件

资源条件采用中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中职校均固定资产值和中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三个指标。中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指中等职业教育校舍建筑总面积与中职教育在校生总数之比。该指标反映了每个中职学生平均所占有的校舍建筑面积的大小,体现了学校校舍建筑资源的充足程度,是监测和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X5)=中等职业教育校舍建筑总面积/中职教育在校生总数。中职校均固定资产值是指中等职业教育总固定资产值与中职学校所数之比。该指标反映了每所中职学校平均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值的多少,体现了学校房屋建筑、专用设备、图书等固定资产的充足程度,是监测和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中职校均固定资产值(X6)=中等职业教育总固定资产值/中职学校所数。中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与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之比。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指中职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科研、实验、实习等仪器设备的资产值。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越高,说明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源越充足,而充足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该指标反映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充足程度,是监测和评价教育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X7)=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中职教育在校生总数。

4.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采用中职生师比和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两个指标。中职生师比,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表明每位专任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数。该指标值越高,表明每位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越多。相反,生师比越小,表明平均每位教师所教的学生越少,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该指标主要反映教师数量的充足程度,是监测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师比(X8)=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专任教师总数。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指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教师学历是影响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任教师学历合格比例高,说明教师总体质量水平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该指标反映了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教师的比重,是监测和评价教师队伍总体质量的重要指标[3]。计算公式为: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X9)=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职专任教师数/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100%。

5.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采用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和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三个指标。

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与中职在校生总数之比。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经费是政府部门为各级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专门拨付的财政性资金,该指标反映了每个学生平均获得的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充足程度,指标值越高,说明教育经费保障越充足。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X10)=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职在校生总数。

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与中职在校生总数之比。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两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日常经费”,该指标反映了每个学生平均所获得的公用经费的充足程度。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X11)=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中职在校生总数。

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用来监测和评价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4]。该指标反映了相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支付能力,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调控力度。指标值越大,说明国家和社会对于中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越大。计算公式为: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X12)=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人均GDp*100%。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度量与计算

本研究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Developmentindex)来评价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度量和计算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确定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

(一)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指标性质的不同,本研究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阈值法。对于正向指标(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无量纲化处理的计算公式为:Xi=(xi-Xmin)/(Xmax-Xmin);对于逆向指标(指标的数值越小越好,比如生师比),无量纲化处理的计算公式为Xi=(Xmax-xi)/(Xmax-Xmin)。Xi为转换后的无量纲化数值,Xmax为该指标所有省市的最大样本值,Xmin为该指标所有省市的最小样本值,xi为该指标第i个省市样本值。用阈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结果取值范围在0~1之间。

二是数据合理化处理。在本研究中,某些比例指标不是越大越好或是越小越好,而是越接近某个比例越好,所以不能简单用上述无量纲化处理方法,这就需要进行数据合理化处理。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因此,本研究认为,高中阶段职普招生比越接近1∶1越好。数据合理化在excel中公式为“=SQRt(1/aBS(xi-0.1))”,其中SQRt函数为开方运算,aBS函数为求绝对值,xi为某省市该指标数据值。在完成数据合理化处理后,再按照上述无量纲化方法处理数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计算,本研究在对每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后,将得到的数值统一扩大100倍,并将其定义为每个指标的指数,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级指标的赋权,采用的是德尔菲(Delphi)法。通过对专家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定了办学规模指数(Scaleindex)的权重为0.1,普职结构指数(Structureindex)的权重为0.1,资源条件指数(Resourcesindex)的权重为0.3,师资队伍指数(teachersindex)的权重为0.3,经费投入指数(Fundindex)的权重为0.2。

二级指标的赋权,采用的是等权均值的运算方法。即认为每项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是相同的。比如说,一级指标下有3个二级指标,则每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都是1/3。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计算

采用加权方法,通过指标的加权和,来计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以此来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Developmentindex=0.1×Scaleindex+0.1×Structureindex+0.3×Resourcesindex+0.3×teachersindex+0.2×Fundindex。

本研究指标的数据全部采用官方对外正式公开的数据。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人口和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一)总体情况与分析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对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进行计算。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分成了4类地区,具体见表2。

总体来看,所有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都在80以下,这表明各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说明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五位的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苏、天津和浙江,全国后五位的省市分别是江西、、贵州、广西和青海。

全国31省市中,处于一类地区的省市有5个,占省市总数的16%;处于二类地区的省市有6个,占省市总数的19%;处于三类地区的省市有15个,占省市总数的49%;处于四类地区的省市有5个,占省市总数的16%。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的11个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三类地区和四类地区的20个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部11省市中,有5省市处于一类地区,有2省处于二类地区,有4省处于三类地区。中部8省市中,有3省处于二类地区,有4省处于三类地区,有1省处于四类地区。西部12省市中,有1省市处于二类地区,有7省处于三类地区,有4省处于四类地区。

具体来看,一类地区5个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都在50以上,上海的指数达到了72.3,居全国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4。北京和江苏的指数在60~70之间,天津和浙江的指数在50~60之间。这5个省市依靠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在资源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建议一类地区省市进一步优化办学规模和普职结构,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已有的优势,在全国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类地区6个省市中,山东和辽宁属于东部,安徽、吉林和湖北属于中部,重庆属于西部,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都在40~50之间,其全国排名在6~11位之间。这些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比较得力有效,中等职业教育的若干发展指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建议二类地区省市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经费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类地区15个省市中,有4个属于东部,4个属于中部,7个属于西部,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都在30~40之间,其全国排名在12~26位之间。这些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少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东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仅为36.7,全国排名第17位,其经费投入指数全国排名第27位,这与广东的经济地位极不匹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类地区5个省市中,1个属于中部,4个属于西部,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都在20~30之间。这些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在资源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指标均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其整体发展水平全国排名落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江西作为中部省市,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仅为29.7,全国排名第27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四类地区省市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天津情况与分析

从总体指数与排名来看,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为58.4,在全国排名第4位。这表明经过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建设,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从发展水平区位分布的角度来看,天津处于一类地区,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同上海、北京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分别比上海低13.9,比北京低7.5。

从分维度指数与排名来看,天津职业教育各维度发展指数处于非常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在师资队伍、资源条件和经费投入三个维度,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分别位居全国的第2位、第4位、第4位;而从普职结构维度来看,发展指数不够理想,位居全国第7位;办学规模维度,处于劣势地位,全国排名第29位。

从具体指标与排名来看,天津中职校均规模(第24位)、每十万人口中职在校生数(第29位)、高中阶段普职比(第16位)、中职校均固定资产值(第17位)、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第21位)等指标的发展指数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位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天津是部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理应全国领先。未来一段时期内,天津职业教育需要着力弥补存在的短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事业发展的步伐。

1.加强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与合作

受人口规模、教育资源等因素影响,天津中职的生源以外省市为主。近年来,各省市都在限制本地生源外流,伴随学龄人口日益减少,生源问题已经对天津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今后一个时期内,天津要着力拓展职业教育招生渠道,进一步加强面向中西部的招生与合作。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形式,每年定向面向中西部招收初中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技术技能人才。要充分利用天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及就业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中西部及农村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

2.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由于历史原因,天津中职“布局散、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天津应加快中职布局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坚持职业教育资源向优质学校集中,鼓励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学校调整重组,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使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规模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同时,要加大中职的招生规模,适当压缩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进一步优化普职结构,促进普职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6

1.分析特征

对于每一个区域,都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其特征,这是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首先要从区域的位置开始,按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资源等要素逐层分析,然后概括出区域特征。

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农业、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和落差,而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则表现在流速大的地方,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地形影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则降水稀少。气候对地形的影响,主要是在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在气候高温多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河流受气候的影响较大,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气候与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大气环流的形势不一样,所受到的地形、洋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不同,降水特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动植物分布不同。气候和地形又影响到人口的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区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反之,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区域人口稀少,工农业落后。

在分析任何一个区域时,都要总结出区域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例如:当判断出某区域为澳大利亚时,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这个区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我们首先从澳大利亚的位置开始分析。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四面临海的海陆位置,地形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高原。地形和位置对澳大利亚的气候产生了影响,由于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东部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澳大利亚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周围临海的海陆位置,以及受到大陆东岸和西岸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再加上东部山地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形成了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形和湿润气候又对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产生了影响,使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大自流盆地地形及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牧草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羊肉和羊毛出口国。但是,由于东部大分水岭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在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缺少降水,这又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只有认真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对区域的知识灵活掌握,为进一步和其他区域对比总结奠定基础。

2.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教材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以及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从区域持续发展观点来看,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与地共同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跨世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养。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地理必修3)。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内容,并列举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新课标提出,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诸方面的协调,重点在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是注重探究,明确探究的方向。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基础上,剖析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同课题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综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案例中一些示范性的材料,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

3.强化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区域地理教学时以能力立意,把握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习题中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技能,并把这种技能迁移到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去。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强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3.1讨论: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在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言论自由了,学生的能力就更能凸显:敢于挑战、勇于批判,从而不断地超越,在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放思维的形成。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7

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在重新认识苏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加以分析,有助于构建一个定位科学、注重内涵、结构合理、层次相互衔接、学科体现区域特色的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的新体系。

关键词:苏南地区;高职教育;区域经济;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可以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苏南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进入企业。面对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苏南地区要创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争取赢得主动,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不可或缺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重新认识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高职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加快发展苏南高职教育,前瞻性地构建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体系,对推动苏南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基本特点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6年,苏南地区经济形势良好,表现出如下特点:(1)工业经济走势强劲。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苏南地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34.08亿元,占江苏省生产总值六成以上(62.1%),苏南地区整体已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2)外商直接投资(FDi)仍以苏南地区为中心。2006年1~9月,江苏省新批准总投资9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2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117家,在苏南地区落户的达100家,同比增长47.8%。(3)支柱产业龙头作用明显。随着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格局。2005年,江苏省共有86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中,其中在苏南的有73家,占84.9%。(4)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苏南地区现已有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个部级高新区和31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数量占江苏省的3/4,2005年,高新科技工业区实现总产值5504亿元,充分展现了高新技术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需求多元化以及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化、高科技、信息化背景下,苏南地区将依靠科技进步培育自己的技术创新力量,积极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先扶持新兴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工业化,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发展趋势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1)经济发展特征趋于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二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2)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江苏省政府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把江苏省打造成国际制造业基地。苏南地区正利用本省生产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3)科技创新得到重视。江苏省明确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激励科技人才、强化科技载体建设的重要举措。(4)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已经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近二十万高素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曾经不被重视的高职教育如今已逐渐成为热门。随着这些高素质劳动者大量步入工作岗位,苏南地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区域经济转型呼唤高职教育的优化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高职教育的优化发展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带来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职教育不但承担着提供人力资本、改进人力资本储备结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生产知识的职能。苏南地区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局限于院校的个体发展,没有与区域经济圈紧密结合,院校间缺乏协调、错位与分层的发展意识,教育资源配置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人才的培养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与优化构成了障碍。江苏省政府和教育厅十分重视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教育的导向作用,先后发文指出:“高校要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进入21世纪以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现实状态的考察发现,近年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总体上趋于合理,充分显示了高职院校主动调整自身专业结构、不断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积极姿态。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就区域经济的结构性而言,苏南地区的经济正经历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高移,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轨、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发展力度,这不仅使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成为客观需要,而且必然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别及其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区域高职教育向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就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而言,苏南地区的发展已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集约型增长的轨道,在推进新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夯实学生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职业世界,提高其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改革现有的专业布局与培养模式也就势在必行。

建立与苏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网络,科学规划高职教育层次布局在社会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的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有责任强化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强化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宏观指导。在坚持逐步推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依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进步的整体要求,按需、分类、分层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具体到苏南地区而言,就是要按照人才实际需求科学配置多层次的高等应用型技术教育资源,重点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应用型技术教育,探索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应用型技术教育。在稳定专科院校规模、扩大本科院校规模的同时,在学校类型设置上还要注意以工学、理学、生物学院校为主体,以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院校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他类型院校为必要补充,构建一个基础扎实、渠道畅通、结构合理、层次相互衔接、学科有所区别的区域高等应用型技术教育网络。

科学确立发展定位,实现区域经济中心城区的教育辐射作用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借此,提出苏南地区三大教育中心的设想,即分别在南京、无锡和苏州、常州和镇江建成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三个教育中心。南京以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工程专业为主体,以教学研究型本科层次为培养方向,探索发展高职类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无锡和苏州以机电、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精细化工专业为主体,以应用型本科层次为培养方向,适度发展专科高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形成一体两翼;常州和镇江则在纺织、机械、金属材料加工、化工等专业上下工夫,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各教育中心之间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特色,本着“面向区域、术业专攻、资源共享,突出发展”的思路,强调相互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教育中心的教育辐射作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产学合作模式,形成区域专业特色在向国际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本地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制造业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苏南高职教育发展的第一目标。从对苏南地区的企业调研来看,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愿望十分迫切。高职院校应以合作育人为主导,针对区域专业特色,实施从就业、科研、培训、开发、经营等方面全方位的产学合作,形成共赢局面。(1)应建立区域校企合作办学组织,形成互动的运行机制。江苏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建立不同类型的职教集团,促使企业介入教学,教育介入生产,先后成立了江苏建筑、农林、商贸、现代服务业和信息等职业教育集团。2006年12月28日成立的以培养现代制造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宗旨的江苏机电教育集团,打造了校企、校际联合共享、连锁化合作办学的实训与研发基地(群),可为学生提供现场实践的环境和具体指导。这种区域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可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2)应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即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投资建设与区域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相匹配的产学研基地。《2005~2007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布局规划实施方案》提出,通过省级财政资助,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规模较大、水平一流、资源共享、能起示范作用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这些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型基地的建设,可以与区域产业结构衔接,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3)应实现实质性结合,形成生产、科研、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苏南地区一些高职院校已认识到了实质性结合的重要性,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了学院的专业技术与人才优势,成立了绿色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拓展了产学合作领域的广度与深度。该所充分利用拥有的项目信息和文献研究的优势,常年给学院教学人员提供横向科研项目,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产学合作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了双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内涵建设近几年来,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大体适应了经济的发展,至2006年底,苏南地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47所,占全省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67.1%。苏州的国际教育园,常州的大学城自启动至今,一直备受全国高教界的关注。由于过分追求“短平快”,在专业建设和管理中,虽然院校规模扩大了,但一些基础条件指标(如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数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出现了下降趋势,导致内涵建设与规模发展不同步。因此,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内涵建设是关键。首先,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心。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发和培养自己的核心专长,全面带动专业及课程建设、科研及学校管理的优化整合,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专长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除学术专长外,专业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可以构成一所学校的核心专长。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形成若干个真正体现高职特色的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品牌专业或特色课程,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内涵发展的重点。其次,科学、规范的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通用的、并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规范,适用于各行各业。借鉴与采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有助于建立一套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合本校特点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与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现区域化发展,这不仅是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叶海平.构建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政策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4).

[3]马成荣.江苏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

[4]吴增军,陶亦亦,戴涵莘,张芬.苏南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应用型技术教育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5).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8

(浙江省诸暨中学,浙江绍兴311800)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文综试题都注重对区域的考查,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域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或行政分区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民族、人种、人口、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等)的地理学科分支。如果按部就班进行传统式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一一阐述,就会演变成“地理八股”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也有悖于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是指运用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讨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与形成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区域“主题”定位于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和现象,通过“主题探究”力求能将区域地理琐碎分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对区域“点”(主题)的探究达成对区域“面”的把握,总体上达成对区域环境特点把握。

一、“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的教学尝试

1.结合特色,确定主题

区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区域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提炼一个特色鲜明又能耦合区域主干知识的主题是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一般情况下,区域主题的确定可以从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特色入手,找出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主要特征,确定主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特征的基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按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找出最具本质的主要特征,追寻出主导因素,由此提出切合本区域的主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加之山岭的阻隔,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大面积的荒漠土,河流流量小,多以内流河为主。由此可见,气候干旱是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色,可以通过以“干旱”为主题,整合“高原盆地地形,荒漠草原景观”“草原山地牧场,绿洲灌溉农业”“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等区域主干知识,开展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学习。

另外,了解学生对于即将学习区域的总体印象,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切入口,也可以成为教师确立区域主题的重要参考。例如,对于西亚,学生认知程度最高的区域印象就是“战火连绵”,若以“千年争端,今日焦点”为主题,通过探究“大国之争”“水源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等争端事件来开展对西亚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学习,将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2.整合知识,探究主题

主题确立以后,如何围绕主题将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串联起来是“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

以西亚为例,确定“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的主题后,通过探究以下问题来整合主干知识。

①目前,西亚这一区域仍然是战火连绵,你觉得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石油之争、水源之争、宗教之争、民族之争、大国之争等)

②自新航路开辟至现在的21世纪,大国为争夺这一地区明争暗斗几百年。读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原因。(探究大国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

③首先请结合所学知识猜想;“五海三洲”之地的西亚的降水情况,地表景观特色,并说说你的理由。然后请结合西亚降水分布图,简述西亚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再以以色列为例,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以色列的水科技,辩证分析缺水给以色列造成的影响。(探究水源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并让学生了解以色列独步全球的水科技,开阔学生的视野)

④解释西亚为什么“水比油贵”?总结西亚的石油分布特点。评价西亚的石油输出线路,谈一谈你的看法。(探究石油之争,了解决定西亚经济发展的石油资源的状况)

⑤结合历史知识,谈一谈西亚宗教冲突的原因。(探究宗教、民族之争,了解西亚人文地理特色)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在构建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图表、文字材料,创设开放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相互点评”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使课堂从原本单调单一的师生关系传递向师生互动、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的多重关系上传递。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类比差异,深化主题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包括判定区域位置、把握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研究区域发展等。在“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与其特征相似的区域,通过认识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使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更加清晰,并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西亚和中亚的类比分析为例。

①确定比较因素。主要包括两者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②找出共性个性。西亚与中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等特征上十分相似,但两者干旱的成因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③探究区域发展。在比较的基础上,明确区域的优势与劣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寻找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区域间的类比,可以突出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比较、归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二、“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1.提升主题魅力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灵魂在于主题。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设立主题的优劣有关。一般情况下,基于自然要素特征的主题相对枯燥,难以形成对学生的强烈吸引。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与环境紧密融合,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由于其独特性而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润色加工主题,创造出更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新疆的“坎儿井”就是干旱环境下地域文化的体现。笔者发现,教学时通过创设以“坎儿井”为情境的主题导入,不仅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而且能进行地域文化的渗透,给相对枯燥的“干旱”主题注入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更高。

2.完善知识结构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在目标导向上,侧重于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或区域问题研究方法)的引导,而不是以区域地理知识获取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问上注重引导性、思辨性,通过围绕主题的探究促进学生的思考,以“点”带“面”生成对区域的总体认识。相对于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学习能力,符合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但在区域地理知识的获取上相对薄弱。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若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就相当于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如通过填充、填图等形式明确区域的位置、范围;课后整理,如通过绘制区域主干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区域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为地理高考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9

关键词:广东;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高等学校通过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人才保证、智力贡献、科技支撑、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本科学校①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根据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广东省可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个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粤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截至2014年8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4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32%)。就区域分布看,珠三角38所、粤东2所、粤西4所、粤北2所,分别占本科学校数的82.60%、4.35%、8.70%和4.35%。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把握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提出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一、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研究②(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常住人口并对全国2001―2013年常住人口、本科学校数和2005―2013年在校本科生数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常住人口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和强烈的线性关系;同时,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92)高于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27),这些均与全国总体表现情况相同,但同比全国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1)。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③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系数于珠三角及深圳均表现为同升现象;粤东、西、北地区则存在个别相反现象。由于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④,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⑤,故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则为不显著相关(见表2)。

综上,珠三角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性较强,但与本科学校数相关性不显著;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不仅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性相比珠三角和深圳市弱,而且与本科学校数也不具有相关性。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运用SpSS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GDp及全国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GDp和2005―2013年全国在校本科生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其中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为0.986,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系数为0.931,均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具有强烈的线性关系,这与全国的表现情况是一致的,但同比全国2001―2013年GDp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3)。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在各区域均表现为同升现象;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故粤东、西、北地区GDp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为不显著相关(见表4)。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matlab软件)对全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各学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比重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对全省2001―2013年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以进一步明晰广东省本科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就学科专业而言,农学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r9=0.5041;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8=0.8230、r7=0.7228、r11=0.6323、r2=0.6017;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5=0.8306、r11=0.7965、r7=0.7289、r2=0.6512、r8=0.5436。就学生层次而言,各层次学生与三大产业间都有很强相关性(见表5)。

(四)小结

1.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表现有强有弱,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2.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不明显,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3.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一是因学科专业而异,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均与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关性,但与第一产业相关性弱,而农学正好相反。二是虽然各类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省域层面和多数区域层面上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个别区域则有所差异――或者因缺少研究生培养资格而无法为所在区域提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如粤北;或者因受区域内本科学校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模所限,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各层次人才需求量激增的态势,如深圳市。因此,在本科教育资源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地大力地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会进一步弱化。

二、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趋势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⑦的分析。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即每所本科学校对应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越高,说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越低,反之越高。

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⑧在2005―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1年后又开始上升;2015―2024年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在2.77万―3.76万人之间。假定2014年之前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尚能保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逐年上升,则从2015―2024年间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最高值(3.76万人)仍低于2014年之前的数值来看,本科学校数量可以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仍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上这一状况在2011年已出现),尤其是远高于我国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一般在1.14万―1.64万人之间,中部地区一般在2.40万―2.65万人之间,西部地区一般在2.19万―2.73万人之间,东北地区一般在1.74万―0.91万人之间)。如图1所示。

注:缺2010年数据。

图1全国主要区域及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除了珠三角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粤东、西、北地区和深圳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图2)。

注:缺2010年数据。

图2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因此,在保持现有本科学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本科入学率将远远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如果要在2024年分别达到差距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10所、20所;要分别达到差距较大的东部和东北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43所、143所。可见,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缺口仍然比较大,对粤东、西、北地区而言缺口更是巨大。

2.基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89.21人,而北京为232.52人、天津为219.54人、上海为150.20人,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海南、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也均在100人以上,都高于广东省。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珠三角最高,为94.03人,可勉强达到我国中等水平,但深圳仅为25.86人;粤东、西、北地区偏低,粤西略接近2013年新疆(66.84人)、(68.55人)、青海(57.63人)的水平,粤北较低、粤东最低,表现出本科学校数严重不足(见图3)。

因此,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广东省本科学校数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具有较大不适应性,特别是深圳市。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经济规模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GDp⑨的分析。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GDp在2005―2013年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见图4),分别是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1.66―1.77倍、2.28―2.59倍、2.56―3.13倍、3.02―3.28倍之间(见表7)。由此可见,广东本科学校数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一直处于偏少的状态。伴随着未来广东经济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本科学校数量将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05―2013年本科学校校均GDp整体都呈增长态势,珠三角略高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深圳约是全省总体水平的倍数保持在4.54―7.90倍之间;粤东始终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北在2006年后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西则一直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校均GDp水平都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表明,广东省各区域及深圳市本科学校数量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均显不足,如果本科学校数量没有得到明显增加则与未来经济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参照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3年校均GDp水平,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可新增20-147所,其中粤东可新增3-11所、粤西可新增1-11所、粤北可新增2-10所、深圳可新增6-20所。

2.基于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05―2013年,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仅为15.28―19.00人之间;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呈下降趋势,但广东仍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差距较大。可见,广东省在校本科生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偏小,整体上未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学生数不仅无明显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这将使得在校本科生规模与未来经济规模发展的不适应更加显著(见图5)。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只有粤西超过全省总体水平,但仍低于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珠三角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但深圳市仅为1.90人;粤东、北地区都在10人以下,粤东地区还不到5人,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有较大差距。这表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发展有较大的不适应性;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校本科生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西可适当放缓在校本科生规模的发展;粤东、北地区在校本科生规模仍需着力提升;深圳市应大力扩大在校本科生规模(见图6)。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层次布局结构的分析。根据《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年)》,广东省将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主体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34%、23%、12.5%和约1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人才需求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具有交叉知识的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具有一线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可见,未来广东既需要更多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然而,广东省本科学校不仅占全省高等学校比例低于全国,而且“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占本科学校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均接近4个百分点,这两方面与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等高等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更是差距甚远。由此,也导致广东省本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从2013~2014学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占在校生(指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下同)比例看,除了粤西在校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广东省及其各区域整体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与当前广东省经济地位不相适应,更使得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后继乏力(见图7)。例如深圳市目前仅有3所本科学校,其中包括了近三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此全市每年要从外地引进约4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市外院校理工类毕业生约占深圳市接受理工类毕业生总数的90%。

如果以生产总值比例作为本科学校设置依据,在全国本科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数量以及校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需新增本科学校约54所,其中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需分别新增41所(含深圳需新增18所)、5所、4所和4所;高水平大学需新增约9所,其中珠三角需新增6所,粤东、西、北地区各需新增1所。

2.基于类型布局结构的分析。从全省层面来看,1978年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呈现出徘徊、下降、上升交相替代且在一个狭窄区间波动的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按照“三、二、一”方向发展。根据发展趋势,预计2015―2030年间广东省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仍将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在区域产业结构上,珠三角第三产业发达,比重超过50%,其中深圳市达到56.54%;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粤东、西、北地区将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由此可见,未来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产业将不断显示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因此,未来全省层面高校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珠三角未来几年最需扩大的学科门类为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对应的学校需求类型为理工院校和财经院校;粤东、西、北地区的学校需求类型则以理工院校为主。2013~2014学年,从全省本科学校共计开设的2370个专业来看,工学专业数量最多,其次为管理学专业,之后依次为艺术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哲学专业;在校本科生94.96万人,按规模排序依次是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仅从专业设置和在校本科生比重看,基本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但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的专业占比和在校生占比都过大(见图8)。

在区域层面,2013~2014学年,珠三角本科专业按照设置比例排序依次为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专业,在校生规模除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理学依次排在管理学之后,其它学科与其专业设置比例排序相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存在艺术学和教育学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其专业设置和在校生规模比例分别达到10.82%和6.53%、3.06%和2.22%。粤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设置比例过低,分别仅为18.99%、11.39%和3.80%,而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7.72%、13.92%、6.33%和1.27%,与此相对应,其人才培养规模难以适应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需求。粤西经济学培养规模过小,专业设置比例仅为2.79%,而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6.98%、11.63%和6.51%。粤北工学、经济学培养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3.08%和1.71%,而艺术学、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4.53%和8.55%,师范类在校本科生比例高达92.24%。

(四)小结

1.人口是决定本科学校数量、在校本科生规模与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广东,无论是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还是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本科学校都表现出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对于目前本科学校偏少的粤东、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考虑到除人口之外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如高等教育入学年龄的放宽、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率的现代化指标等,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

2.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本科学校校均GDp和每亿元GDp负担本科学生数来看,各区域的本科学校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因此,在未来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规模的承受能力,使区域本科学校数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能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3.在省域层面,迫切需要增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些学校应以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为主,着力控制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培养规模。在区域层面,珠三角本科学校设置应该着力提高办学层次,尤其是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要注重高端发展;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新增本科学校应以理工院校、财经院校为主。考虑到海洋产业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市择地再建1-2所以海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海洋院校,满足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对高层次涉海人才、智力、科技的需求。

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省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2008年以来均排名全国前6位,比广东排名靠前的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本科学校校均GDp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财政保障扎实,但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却排名全国倒数,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本科学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仍然相当短缺;二是目前全省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急需学科专业如工学教育规模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仍不合理、不协调、不适应;三是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学校区域发展不合理、不协调情况仍然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科学合理地做好广东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按需设置。根据全省及各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本科学校的新建、更名、合并、分立、转设和退出。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规模与条件、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大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从严控制起点低、一般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立,鼓励办学思想端正、实力强的举办者兼并重组办学水平低的高等职业学校,政府和有关社会力量集中更多资源发展适应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本科学校,既要有一批能直接对应产业、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也要培育更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型高水平本科学校。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全省各区域的人文环境、财政能力、智力资源、产业支撑等因素所构成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需求指数,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着眼于较大区域而不谋求每个地级市不顾条件地都设立本科学校,努力使本科学校设置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发展需求相协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投入能力相适应,以确保本科学校能够办得好并能充分发挥适应、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

3.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既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通盘谋划和推进全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同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教育刚性投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同时,还要突破各种政策壁垒,积极探索混合制、股份制办学体制,推进实力强大的行业企业兴办本科教育,引进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二)主要策略

1.珠三角要以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办好高水平大学,同时要新建一批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构建以广州(辐射佛山和肇庆)、深圳(辐射东莞和惠州)和珠海(辐射中山和江门)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第一,总体上应新增20所左右(不含深圳市)以理工类、财经类为主的本科学校,其中珠海、中山、惠州等经济发达、本科学校较缺乏的中心城市应新建或由独立学院转设多所本科学校,同时鼓励支持其他市按需新建或转设应用型本科学校。第二,鉴于区域内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新建本科学校应主要定位于规模较小、富有特色、学科专业与区域主体产业群关联紧密的特色本科学校。这种特色本科学校,一要突出需求导向,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务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接匹配;二要突出专业导向,按照“小而精”的原则,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三要突出开放导向,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成长步伐。第三,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将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将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研究型大学。第四,广州要下定决心积极推动和支持所辖区域内的省内知名本科学校与世界排位前200名的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或二级学院。

2.粤东、西、北地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条件和能力统筹举办若干所高起点、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校,构建以汕头、湛江、韶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一,粤东以汕头市为中心,以服务汕、潮、揭产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重点新建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揭阳)在内的5所左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其学科专业设置以能源与动力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道工程技术、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石油化工、渔业综合技术、旅游管理等为主,现有本科学校要逐步减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招生规模。第二,粤西以湛江市为中心,根据粤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新增1―3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在适当控制新增数量的同时,把工作着重点放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扩大办学空间上。在积极巩固提升已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与钢铁、石化、能源、海洋运输、海洋生物等产业相关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开采与储藏技术、材料(成型、高分子)、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水产养殖、海洋地质和矿产、海洋工程、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工程等学科专业,可建1所以上与这些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的作用,注意加快扩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空间。第三,粤北以韶关市为中心,把握振兴粤北的重大机遇,着力培育若干所理工类和财经类本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冶金工程、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电气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农产品加工、旅游管理等为主,逐步减少文学、法学、经济、教育、历史、艺术、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设置。

3.深圳市应以更长眼光、更大魄力、更强举措、更多形式举办本科学校。根据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深圳市应新增15所左右的本科学校,其中既要优先发展若干所起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又要着力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学校,加快扩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第一,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大规模。第二,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到深圳举办研究生院、分校或整体搬迁某个学科来举办特色学院,重点推进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金融等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特色学院建设。第三,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引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良好条件,在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步伐的同时,再引进2-4所国(境)外知名大学来深圳合作办学。本科学校设置应主要定位于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

研究和解决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问题,既需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参加本研究的还有黄崴、刘建伟、耿景海等)

注释:

①本研究所指本科学校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本科学校。

②对于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

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拟用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指代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用常住人口指代人口规模,用GDp指代经济规模。如无特别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均为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2001―2013年统计年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01―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同时缺少2003年广东省在校本科生和在校专科生数据。

③鉴于深圳市是我国经济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之一,因而本文特别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④分别为2所、4所、2所。

⑤2012年由1所增加到2所。

⑥因粤北无研究生培养单位,故只研究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⑦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等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除以本科学校数。

⑧本报告以1993―2012年广东省各地市小学招生数作为2005―2024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统计基数;2015―2024年本科学校数以2014年本科学校数计,依此对本科学校数量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教育需求进行趋势分析。

区域地理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差异;泰尔指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68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教育保障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自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及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力度,2014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标。

虽然我国政府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分析来测算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度。

2基于泰尔指数测算方法的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现运用泰尔指数的测算方法,来研究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程度。设e、m、w分别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ie、im、iw分别为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泰尔指数,代表三个地区的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及公式,得到:

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这三者总和即为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SX(]i2[]it[SX)]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贡献率的大小表明了该因素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

根据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公式,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对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来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各个省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作为相对指标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更合适一些。

地区内差异。2002―2013年中部地区内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整体趋于平稳。在东部地区内,2002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泰尔指数为02263,说明东部地区内的地方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到2004年泰尔指数下降4182%,说明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不均衡有所缓解,2006年同2004年相比,上升了1478%,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有所扩大。2006―2008年,东部地区内差异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2009年、2010年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出现短暂的上升,2011―2013年,东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尽管2013年相对2012年差异稍微有所上升。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02年的泰尔指数为02577,到2005年上升了2472%。2006年相比前一年下降了778%。2007―2009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小幅度的上升,2010―2013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上升了668%和下降了2556%。整体上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西部地区内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内差异,中部地区内差异最小。

总体差异及差异分解。2002―2013年,地区内差异与地区间差异二者的泰尔指数趋势变化基本一致。其中2002―2005年,地区内差异呈上升变化,上升了16054%。2006―2008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8年同2002年相比,上升了11026%。2009―2013年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9―2013年,地区间差异逐渐在缩小,2013年同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为48767%。整体上分析,地区内的差异明显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说明全国地区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总体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的差异,同时从差异贡献率来看,地区内明显大于地区间。

3结论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测算方法,分析了2002―2013年间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区域差异,并对总体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下的基本结论:

第一,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作为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内部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显然大于地区间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地区间差异只构成总体差异的小部分。在地区内差异中,西部地区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差异最小。

第二,在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中,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远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贡献率。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基本在90%以上,这也表明了全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在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中,东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与西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呈相反的态势。中部地区差异贡献率最小,基本处于10%以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