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1:31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表示,此次知识产权宣传周有两个亮点:第一,将首次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展”,最高人民法院将通过中国法院博物馆,融合创意、技术和实物,全方位展示30年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所走过的路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将出席开幕式,各中央有关部门领导、部分驻华使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部分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将应邀出席。

第二,将首次《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下简称《保护纲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针对专门审判领域制定的保护纲要。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加强产权保护和将经济发展新理念融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运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指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的重要成果。制定纲要的目的,旨在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司法保护能力更大提升,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宋晓明庭长介绍了纲要的主要内容。纲要明确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司法主导、平等保护、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开放发展等8个原则。

据Chinaip记者了解,《保护纲要》中详细介绍了15条重点措施,将影响知识产权行业未来5年各方面的发展。《保护纲要》后,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15条重点措施

(一)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积极改进民行交叉案件的审判机制,避免循环诉讼,加快纠纷的实质性解决。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根据不同审级和案件类型性质,实现案件审理程序和裁判文书的繁简有度,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知识产权案件,可以简化审理程序。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和加强审判指导的职能作用,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有效机制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认真总结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纠纷案件、商标民事纠纷案件和诉前行为保全中的法律适用问题,适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推进植物新品种司法解释修订工作,加强植物新品种权的司法保护。积极开展对涉及标准必要专利、新商业模式、著作权集体管理、信息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加强对中医药、民间文学艺术以及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制定司法政策,明确裁判原则和要求。加强对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涉平行进口、转运过境、定牌加工等知识产权纠纷问题的研究,妥善予以解决。积极参与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力争将司法解释、司法政策中的相关规则上升为法律,推动解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双轨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

遵循知识产权司法规律,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集中型立体审判模式,重点解决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侦查、批捕、公诉、审判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问题。高级人民法院要建立辖区内人民法院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联络机制,协调公安、检察机关做好刑事案件的侦查和移送工作。高、中级人民法院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负责指导监督辖区内的“三合一”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配审判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能够驾驭三大诉讼的复合型法官队伍。知识产权法院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相关决定适时开展“三合一”审判。

(四)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制度

按照知识产权案件适当集中、布局合理、审判模式“三合一”的原则,统筹确定知识产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和专门管辖。在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原则上指定一个基层人民法院跨区划集中管辖,案件数量多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案件数量少的地区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级别管辖主要按照案件类型划分,逐步实现技术类案件集中管辖。要明确案件管辖权移转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重大、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可由上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知识产权法院及法庭实行跨行政区划专门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

(五)适时制定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

根据知识产权自身的无形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诉讼证据规则,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通过明确举证责任倒置等方式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完善诉前诉中证据保全制度,支持当事人积极寻找证据,主动提供证据。探索建立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等规则,明确不同诉讼程序中证据相互采信、司法鉴定效力和证明力等问题,发挥专家辅助人的作用,适当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着力破解当事人举证难、司法认定难等问题。

(六)不断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明确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等司法辅助人员参与技术事实调查的方式,充分运用技术调查的各种力量资源,构建有机协调的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提高技术事实查明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中立性,规范技术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和采信机制。对于辅助法官形成心证并与裁判结果有重要关联性的技术调查意见,可以通过释明等方式向当事人适度公开。强化法官在查明技术事实中的主导作用,规范技术调查主体提供的各种技术审查意见的法律定位。

(七)构建以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的侵权赔偿制度

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坚持知识产权创造价值,权利人理应享有利益回报,侵害知识产权就是侵害他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价值导向。建立公平合理、比例协调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以补偿性为主,以惩罚性为辅,让权利人利益得到赔偿,侵权人无利可图,败诉方承担维权成本。推动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定赔偿额。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等的决策要求,实现对知识产权实行严格保护的v史性转变。

(八)开展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问题研究

为适应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需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专题调研,以适当方式适时推动制定符合知识产权审判特点的特别程序法。通过特别程序法确立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制度、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和证据保全制度,进一步明确在专利和商标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专利和注册商标效力进行审查的职能,明确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技术咨询专家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与责任。

(九)推动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专门机构

积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精神,最高人民法院负责统筹协调京津冀技术类案件跨区域管辖工作。探索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天津市和河北省设立派出法庭,集中管辖京津冀技术类案件,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他知识产权法院在更大范围内跨区划集中管辖技术类案件。认真总结重庆、南京、苏州、武汉和成都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设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根据审判工作实际需要,依法适当增设知识产权法院,完善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合理布局。

(十)研究构建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

按照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要求,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及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宽广视野,深入研究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努力从体制上解决全国技术类案件由于二审管辖分散导致终审判决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问题。

(十一)积极推行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的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案例群,明确各自案例的遴选机制、效力层级、主体和方式。构建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性案例并存的案例体系,实现各种案例严格规范生成和不断编纂更新替代的互动机制。建立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案例数据库,打造智能化案例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

(十二)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有效发挥仲裁和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当事人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加强与仲裁机构、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的沟通,推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解决第三方平台建设,畅通诉讼与仲裁、调解的对接机制,统一相关流程和法律文书。支持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在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方面依法履职,形成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讼解决便捷机制。

(十三)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司法公开

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环境下司法公开的新途径,强化知识产权审判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网、中国庭审公开网等平台的广泛应用,推进知识产权司法公开的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加强科技法庭建设,运用视频、音频等技术公开庭审过程,大力推进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庭审网络直播,创新庭审公开形式,拓展庭审公开的范围。引入数据分析机构、互联网新媒体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分析研发司法数据,加强司法公开的成果应用,提升司法公开的智能化。做好《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以及“十大案件和五十个典型案例”等撰写工作。

(十四)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智库,积极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研讨交流活动,宣传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就。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通过派员参加国际会议、出国培训、举办国际论坛、邀请外国法官和学者来华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动态,促进相互沟通与合作。通过各种对话平台,积极参与和引导国际知识产权治理规则创设和修订,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国际规则。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2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在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立法等领域,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

记者从13日开幕的全国专利工作会上了解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知识产权有关法规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不仅对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几部主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还新制定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几部新的法规。

据了解,仅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已经修改或废止了26项与世贸组织规定不一致的知识产权规章或文件。现在,职务发明创造条例(试拟稿)和专利条例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也已完成。

人民法院司法保护和管理专利工作部门行政执法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在我国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建立和完善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跨部门和跨省区市联合执法工作。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自主探究;误区

一、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不恰当

随意选编不切合教学目标的案例,学生从中受到的启发又少,那就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选编的案例不注意时效性,那就不符合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难易适度的案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过于简单会减少学生的思考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案例的难度过大会加大学生解读案例内容的负担,绝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那么分析讨论便无法正常进行,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

2.案例教学演变为教师“教案例”、学生“背案例”

由于对案例教学的实质认识不到位或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少教师误把案例素材当作知识体系来教,忽略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从而陷入教师“教案例”、学生“背案例”的误区。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的“荒漠化的防治”一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荒漠化是区域环境问题的一种,教材以“荒漠化问题”为例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危害、防治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是荒漠化问题的典型代表,是荒漠化具体的典型代表。教材中的第一部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如果处理成我国西北的区域自然地理教学,上课过分强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干湿地区的划分、干旱产生的原因,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教案例”。而根据课标,有关上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只是为分析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服务的。

3.教师不自觉地陷入角色误区

或者放任自流,扮演“旁观者”,任学生自己去讨论、争论;或者越俎代庖,担当“演说员”的角色,从头到尾只顾自己发表见解,不注意调动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或者充当“仲裁员”,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横断是非;或是担当“评论员”,对学生的发言评头论足。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损于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直接导致案例教学的失败: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引导,整个课堂成为“一盘散沙”;越俎代庖,学生成了纯粹的观众,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评头论足、横断是非,容易损伤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不断学习,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精髓就是:它实质上就是一种自主探究性学习,它以精选的能说明地理原理的地理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在对案例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

二、在实施地理案例教学中所做的探索

1.精选案例,运用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材料的选取,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提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才能选编出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

(1)引用教材中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整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呈现多样化格局,不同的教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分析相同的知识点。且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是精选的经典案例,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师应首选教材案例。

学习“工业区位的选择”时,笔者利用了人教版教材中的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采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区位分析能力。设计问题如下:①你知道鞍钢所需的煤、铁矿石主要来自哪些地区?②辽宁省本是一个产煤大省,为什么鞍钢还要从外省大量运入煤炭?③你能分析出鞍钢的区位因素吗?该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④上海市本身并没有煤和铁矿石资源,为什么还要建立一个大型的钢铁基地?试阐述你的理由。⑤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⑥试从市场、资源这两个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关注学生生活,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

教材中的案例虽然经典,但有时学生对教材案例背景比较生疏,区域地理知识薄弱,如果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进行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冲淡了其对方法和原理的学习,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地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从这些案例出发,先阐明原理,再利用教材案例加以印证,从而学生驾轻就熟,从已知推出未知,从现象发现本质。“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材提供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对于青岛的学生来说,起点较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补充了两个青岛的案例。“案例1: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案例2:十五年筑巢引凤――开发区形成名牌企业群体”。(案例1、案例2材料略)通过案例1让学生探究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运用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的联系,进而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对两个本土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教材案例“珠三角音响集聚”可谓是水到渠成。而且从学生身边选取案例,起点低、学生兴趣浓。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潜能,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金融危机后确立的“沃克尔规则”要求限制银行经营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投资。为满足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华尔街各大银行都在寻求私募股权业务的退出策略:瑞信接连出售其私募股权业务,由格罗夫纳及黑石接手;摩根大通剥离私募股权部门。在此情况下,高盛选择坚守其私募股权业务。

瑞信接连出售私募业务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8月1日,瑞士信贷(CreditSuisseGroup)已经同意向对冲基金投资企业格罗夫纳资管(GrosvenorCapitalmanagementLp)出售旗下管理着约2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资本风险监管。

瑞信及格罗夫纳确认,瑞信旗下被出售业务为“定制基金投资集团”(CustomizedFundinvestmentGroup,CFiG);该业务主要将客户资金投资于第三方私募股权基金。

知情人士表示,该项交易估值超过2亿美元,将以现金及其他形式支付,包括根据私募投资未来业绩来确定支付的款项。

瑞信旗下的CFiG私募股权业务部门管理着大约200亿美元的盈利资产,而交易买家格罗夫纳则管理着23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格罗夫纳主要投资于对冲基金,并一直在寻找开展多元化业务的机会:此次交易将有助其涉足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

瑞信决定出售CFiG,这反映出银行为了满足金融危机后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正在采取广泛的措施。稍早前,瑞信开始逐步缩减其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该部门向对冲基金及其他投资者配置资金。

位于旧金山的投资公司海曼傅莱曼(Hellman&FriedmanLLC)曾于2007年投资格罗夫纳,现持有格罗夫纳约30%的股份。当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将有接近400名雇员。

瑞信与格罗夫纳的交易仅是瑞信出售旗下私募股权业务的一部分,瑞信另一项私募股权业务的交易对手为黑石集团。据路透社报道,2013年4月,瑞信宣布其将会向黑石出售旗下稍小的私募股权业务;该业务管理着约90亿美元资产,主营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份买卖。8月5日,黑石集团宣布其完成了对瑞信旗下私募股权部门“瑞信战略合作人”(CSStrategicpartners)的收购。

对于黑石而言,该交易标志着其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扩张,而对瑞信而言,该交易是其为了遵循监管机构限制银行投资私募及对冲基金的规定,而缩减其非核心业务的一部分。

银行剥离私募业务,应对更严监管

作为《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一部分,沃克尔规则限制了银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空间,因此为了满足监管机构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华尔街各大银行都在寻求私募股权业务的退出策略。

6月14日,摩根大通总裁杰米・戴蒙(JamieDimon)宣布,摩根大通旗下仅剩的一家私募股权机构“第一股权”(oneequitypartners,oep)将被剥离成立独立公司,并以独立公司身份募集下期基金;该部门为摩根大通管理45亿美元资金。摩根大通声明表示:在过渡期内,oep将继续代表摩根大通开展直接投资,并继续管理该行现有的投资组合。

在oep之前,摩根大通旗下已有两家私募股权机构完成剥离,成立独立公司:一家是投资领域较为广泛的摩根大通合伙人(Jpmorganpartners),现称CCmp;另一家是专注于金融服务领域的海盗资本(CorsairCapital),于2006年剥离。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的发言人表示,该行已经决定退出私募股权行业;花旗集团(Citigroup)的发言人则表示,该行正在探索,当削减其在对冲基金中的份额后,能否找到新的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方式。此外,由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具体细节仍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有部分机构计划继续运营其私募股权业务,如高盛资本(GoldmanSachsCapitalpartners)及摩根士丹利环球私募(morganStanleyGlobalprivateequity)。

高盛坚守私募业务

在众多银行剥离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同时,高盛选择了坚守。20年来,高盛自身及其合伙人均投资于高盛私募股权基金,正是这一安全保障为高盛私募股权基金吸引了更多客户进行投资,但这种情况很快将发生变化。

沃克尔规则要求银行大幅度削减其自营资金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这将迫使高盛对这项价值500亿美元的“吸金”业务进行重大调整。

在沃克尔规则下,高盛不但要削减旗下私募股权基金的总规模,还须要将私募基金中的自有资金规模限制在总资产规模的3%以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盛旗下私募基金2013年初时的自有资金占总资产规模的37%。

高盛表示,尽管私募股权业存在着诸多对其不利的动荡和投机因素,该公司仍将致力于发展私募股权业务。高盛的高管们表示,沃克尔规则并未“实质性地”影响该公司在投资及借贷业务方面的盈利潜力。高盛并未明确说明其在私募股权业务中的盈利金额。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4

受理案件增加近五成

刑事案件涨幅破百

据悉,此次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201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第二部分是《2010—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根据白皮书数字显示,201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4575件,审结4534件,同比分别增加44.8%和43.0%。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86件,审结550件,同比分别增加117.8%和100%;受理二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8件,审结13件,同比分别减少68.0%和23.5%。

市高院副院长陈立斌介绍,这些案件主要呈现特点:1、案件数量大幅上升;2、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显著增加,国外及港澳台当事人胜诉率高;3、集中维权案件较多;4、涉及新商业模式的新类型案件和疑难案件继续出现;5、著作权民事案件大幅增加,网络著作权案件占比较高;6、商标民事案件增幅较大;7、专利民事案件小幅增加,发明专利纠纷占比较低;8、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大幅增加,涉商标刑事案件比例高。

2012年,上海法院依法加大民事司法保护力度,积极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依法采取诉前临时措施,及时固定证据、及时提供保护;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权益;通过司法裁判明确行为规则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通过发送司法建议书、出版案例选、发表专业论文等形式推动社会管理完善、明确法律适用,以此促进全社会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加大执行力度,保障胜诉权益得以实现。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依法监督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实存在违法情形的,依法判决撤销,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刑事司法保护,严惩知识产权刑事犯罪。

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大局

首次专题通报某一领域

《2010—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是上海法院首次针对某一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作专题通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日益增多。据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法院一、二审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受理数量和审结数量均超过7000件,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占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总数的70%以上。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占上海法院全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9%左右。

2010—2012年间,上海法院依法加强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民事侵权案件中依法提高赔偿金额,在刑事案件中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有效制止侵权和惩处犯罪行为。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特点,努力寻求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既要确保权利人相关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遵循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创作自由,依法保护作者的创作动力和创作热情。鼓励技术创新,尊重技术中立,同时又充分考虑技术提供者、使用者的行为表现,维护技术合法运用,禁止技术侵权使用。尊重历史成因,促进历史作品利用。注重加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规则建设,树立规则导向,引导商业模式创新,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例如:2011年上海法院先后审结了两起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诉淘宝网店经营者和淘宝公司的案件,其中一起案件由于淘宝公司按照原告要求提供店铺经营者信息并删除涉嫌侵权的信息,法院认定淘宝公司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判决其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另一起案件中,淘宝公司在有能力采取进一步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并未采取相应措施,法院判决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案判决后,淘宝公司改进了管理规则,法院判决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白皮书还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经营,防控经营风险等建议。

“葫芦娃”著作权纠纷案入选

优秀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

为促进上海法院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海高院评选出201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邀请司法界、学术界专家参与评选,动画形象“葫芦娃”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上海玄霆公司委托创作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侵害英特尔公司商标权纠纷案、侵害立邦漆商标权纠纷案、侵害美国3m公司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抢注“周立波姓名拼音”网络域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侵害网站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商业秘密纠纷案、电视剧《夏家三千金》植入广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龙之谷”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犯罪案、非法制造“茅台”、“芙蓉王”注册商标标识犯罪案等10起广受社会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入选。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5

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每年审理大量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案件数量逐年上涨。2013年一、二审收案数为919件,仅次于广州和深圳,位居全省第三。近年来审理了海天案、红牛案、盲公饼案等多件大案要案,案件公正的审判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海天案于2013年10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八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评价该案的审理“体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和决心”。并于2014年4月21日,入选最高院的2013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为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多年来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努力扩展管辖案件范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分别于2012年6月和2013年11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授予涉及驰名商标认定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权和垄断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权,管辖案件范围之全在国内位居前列。

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法官专业素质:一是派出资深法官到国家专利复审委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法官技术事实的认定能力;二是通过每年举办知识产权法官业务培训班,及时、系统地总结知识产权审判经验,加强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与适用;三是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工作,深入探讨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法官队伍业务素质。如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仅2013年就完成了《关于专利权许可合同和技术合同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专利侵权审判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知识产权诉前保全问题的调研报告》、《知识产权诉讼证据相关问题研究》等二十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此外,为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的不足,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还通过引入专家陪审员、专家证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辅助人等制度,帮助法官解决案件审理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加强了技术事实查明的准确性。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通过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技术事实查明的准确性,从整体上提升了知识产权审判质效。

为进一步强化司法公信力,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注重加强司法公开力度。从2010年起,每年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期间向社会佛山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并通过举办巡回公开庭、公开示范庭、微博直播庭审、裁判文书上网等多种方式加强案件审理的公开度和透明性,积极与媒体合作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影响力。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6

2010年《行动计划》提出“完善制度,加强执法,突出专项,推进协调,强化宣传,规范管理”二十四字方针,结合实际和各相关部门职能,从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审批登记、行政执法、司法保护、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宣传、培训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为权利人提供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164项具体措施,并明确了牵头和参与部门。整个计划针对性强,对我国2010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0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全文)

一、工作方针

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方针是:“完善制度,加强执法,突出专项,推进协调,强化宣传,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根据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司法保护体系及相关工作机制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渠道作用。

突出专项。紧系部门职能,创新方式方法,有重点地针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和行为,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推进协调。进一步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

强化宣传。注重宣传实效,拓宽宣传渠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同时继续强化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规范管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管理工作,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二、具体措施

(一)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工作计划

1.制定、修订部分专利、商标、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1)制定《保密专利权管理、实施和保护办法》。

(2)修订《专利条例》。

(3)继续进行并完成《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的修订工作。

(4)继续进行并完成《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5)修订《国防专利条例》。

(6)推进《商标法》的修订工作。

(7)加紧对《商标法实施条例》修改工作的前期调研,为启动《商标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做好准备。

(8)积极推动《商标条例》的立法进程。

(9)推动《商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

(10)推进《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修订工作。

(11)适时推进《商标评审规则》的修订完善。

(12)做好《著作权法》修订工作。

(13)加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支持和鼓励地方性版权立法工作。

2.制定、修订其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规章

(1)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法律体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相关制度。

(2)继续推进《生物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的立法协调工作,开展生物遗传资源进出口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

(3)《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规则》,修订《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

(4)协调起草《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指南》。

(5)根据《对外贸易法》中“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研究起草配套规章。

(6)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进程,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

(7)加快《中(传统)医药法》的立法进程,继续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立法研究工作。

(8)修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

(10)积极做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稿)》上报后的相关工作。

3.起草、制定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1)适时出台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试行由知识产权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

(4)深入调研知识产权行政审判中的法律适用问题,适时起草审理专利、商标授权确权案件的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

(二)知识产权审批登记工作计划

(1)升级改造“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系统”,便利公众申请、管理或查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

(2)完善商标注册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审查效率,确保完成2010年审查140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审查周期缩短到1年之内的任务,彻底解决商标注册审查、评审积压问题。

(3)继续加快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申请的审查,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权益保护。

(4)做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外观设计专利智能检索系统的上线运行工作,推进电子申请,优化审查业务运行管理。

(5)建立巡回审查和集中审查方式,完善加快审查制度,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和水平。

(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计划

1.开展专项行动

(1)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加强品种真实性鉴定和制种大省监管力度。

(2)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抽检力度,实现监管常态化。

(3)在“质量月”等时期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打假专项行动。

(4)适时组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项执法打假行动。

(5)开展打击接收、传播非法广播影视节目和其他侵权盗版行为专项行动。

(6)继续开展2010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和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行动。

(7)组织开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等多部门参与的全国性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8)认真做好世博会标志、广州亚运会特殊标志及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

(9)继续开展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为重点的“雷雨”执法专项行动。

(10)继续开展以打击专利诈骗行为为重点的“天网”执法专项行动。

2.加强日常执法

(1)继续加强对授权品种生产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和事后监督,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重点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行为。

(2)全面推进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严厉打击文化市场侵权盗版行为。

(3)继续保持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改进执法手段,加强侵权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对侵权风险高的货物加强实际监管。

(4)加大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力度,进一步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

(5)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监管,打击侵犯商业秘密、仿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适时部署查处大要案件。

(6)继续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7)协调解决农产品品种名称与农产品商标保护冲突问题。

(8)做好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移送工作。

(9)继续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保护名优”活动,加强对假冒产地、厂名厂址、质量标志等违法侵权行为的日常执法打假,着力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10)加强对版权产品生产、制作、销售和传播大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帮助其建设版权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自律意识。

(11)强化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及时查处植物新品种保护侵权和假冒等违法行为。

(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计划

(1)继续积极推进有关法院由知识产权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

(2)继续研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相关问题,重点考察美、日等国的专门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制度。

(3)推动专利、商标授权确权程序的简化和完善,努力简化有关救济程序。

(4)召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和第二次全国法院专利审判工作座谈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司法政策。

(5)就商业秘密司法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及时出台有关指导性文件,通过司法政策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6)逐步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专家证人、技术调查等相关诉讼制度。

(7)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法院在专利等技术性案件审判中积极探索开展技术调查的有效方式和具体做法。

(8)探索建立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名单和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专家库。

(9)就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司法保护、音像制品著作权侵权赔偿和知识产权诉前临时措施制度等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及时明确有关的司法政策。

(10)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存在的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的情况及时予以监督、纠正,并注意发现和查办背后的职务犯罪。

(五)知识产权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与香港海关、澳门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2)进一步规范商标行政执法区域协作,更好地发挥区域协作组织在商标行政执法方面的作用,进而促进商标行政执法在全国范围内的协作。

(3)探索和建立广播影视数字版权技术相关保护机制。

(4)进一步完善版权行政执法体制,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程中,明确副省级以下城市版权行政执法的主体、职能和责任,将版权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任务落到实处。

(5)以上海世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为重点,引入版权保护工作机制,坚决打击展会侵权盗版投机行为。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版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举报、查处侵权盗版工作机制,完成2009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及个人的表彰工作。

(7)开展与香港海关的版权事务合作,在香港签订互助合作协议。

(8)进一步完善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加大对著作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9)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工作。

(10)进一步建立完善与国内外权利人以及权利组织的沟通交流机制。

(11)继续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关之间建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六)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计划

1.宣传重点

(1)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效,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典型经验。

(2)配合重大执法专项行动,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侵权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开展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自觉性、主动性。

(3)把握“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时间节点及有关重要活动,加大知识产权法制知识、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创新观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4)继续推进“法律六进”特别是“法律进企业”活动,以“五五”普法总结为契机,做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总结验收,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

2.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1)举办第二届和第三届“商标离我们有多远”商标知识大赛和“我身边的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征文活动。

(2)围绕纪念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100周年及新中国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

(3)开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中国)评选活动。

(4)面向大中小学生和城市社区,继续深入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活动。

(5)组织201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3.举办论坛、交流会和制作、宣传材料

(1)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年度报告。

(2)编写“337调查”应诉指南和“337调查”案例集。

(3)评选并2009年中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十佳案例,《2009年中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状况》白皮书。

(4)举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暨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

(5)召开内地与香港商标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并与香港知识产权署共同举办研讨会。

(6)开展与台湾地区相关组织的商标事务合作,加强对台商商标权益保护,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大涉台商标工作宣传力度。

(7)在2010年中国中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地理标志相关论坛。

(8)举办2010年国际版权论坛。

(9)继续加强两岸版权事务的沟通和合作,做好海峡两岸一年一度的版权界交流互访活动。

(10)举办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高层论坛。

(11)举办2010年全国外商机构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12)举办2010年全国内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13)组织举办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展。

(14)组织编写《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及《2009年全国及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择要》。

(15)编辑出版新版《专利法律法规规章汇编》。

(16)加强案例宣传,结合典型案例编写系列面向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教育性、可读性强的知识产权宣传品。

(17)首次《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18)《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09)》。

(19)评选并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七)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教育工作计划

1.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人员培训

(1)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公安民警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培训活动,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

(2)加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人岗位培训。

(3)健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组织机构,培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专家队伍。

(4)培养熟悉商业秘密业务和相关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提高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水平。

(5)举办广播影视知识产权骨干培训班,提高广播影视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

(6)加强对基层版权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基层执法人员在新形势下的版权执法能力。

(7)强化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培训,选拔一批法律功底好、外语水平高、具有理工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法官,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型、专家型知识产权法官。

(8)与欧盟共同举办侧重于检察实务的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培训活动。

(9)举办2—3期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人员培训班。

2.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1)结合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特色,开展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实务培训,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在推进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知识产权方向班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的同时,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师资培养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知识产权教育领域国际学术交流,改革招生办法,培养大批专利法律职业人才。

(3)组织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律师专业人才库,制定相关的入选标准,研究制定培养规划,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律师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公务员知识产权培训,继续将知识产权培训纳入各类培训,提高公务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5)面向我国“走出去”和赴境外参展企业,举办海外维权和境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

(6)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征文活动,探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理论体系。

(7)加强对社会各界版权知识的培训,提高版权人、作者、作品使用者、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版权工作的领导者对版权保护工作的了解,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版权保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八)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1.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建设

(1)继续通过中美、中欧、中瑞(士)、中俄、中日、中巴等之间的对话及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组机制和日本知识产权官民联合访华团等渠道,加强经贸领域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2)继续保持和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建立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拓展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范围,提升交流与合作的层次。

(3)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4)在文化“走出去”及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通过出国演出、展览、博览会等途径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际合作。

(5)继续在中美、中欧、中日韩等双边、多边海关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合作。

2.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1)继续推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适用香港特区的工作。

(2)牵头组织《生物多样性公约》有关“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制度”的国际谈判。

(3)认真履行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秘书处的职责,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相关会议和活动,开好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农民权利研讨会。

(4)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相关会议和活动,争取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5)牵头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理事会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知识产权专家组会议,积极参与相关议题讨论和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议题谈判,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交流。

(6)协调参与自贸协定中的知识产权议题谈判,做好已实施自贸协定中知识产权章节或条款的落实工作。

(7)牵头开展中欧地理标志双边合作协定的谈判工作。

(8)继续做好中美知识产权世界贸易组织争端案的相关工作。

(9)继续开展“中国-欧盟知识产权保护项目(二期)”合作,组织互访、专题论坛等活动。

(10)加强与美日欧商标主管机关合作,参加美日欧三方商标会谈,推进中方审查员赴美培训。

(11)争取在中国举行中法第20次商标工作组会。

(12)在日本举行中日商标局长会议。

(13)举行中美制止商标恶意注册问题研讨会。

(14)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广播组织权利公约》的制定,开展广播影视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

(15)加强与日本相关部门的版权事务合作,在日本举行第5次中日著作权会谈,签订中日版权战略合作备忘录。

(16)加强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等相关部门的版权事务合作,在英国签订中英版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7)加强与美国版权局及专利商标局等相关部门的版权事务合作,继续推动中美版权合作备忘录的实施工作。

(18)落实《中国—东盟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19)继续深入落实与美日欧信息及基础资源建设双边合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澳新在专利信息传播和交换领域开展合作。

(20)举办知识产权与竞争法国际研讨会。

(九)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计划

(1)在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农业组织开展农业知识产权试点行动,推动农业企事业单位保护和运用专利、品种权、涉农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

(2)继续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指导企业积极应对美国“337调查”,协助和推动企业妥善处理对外经贸关系中的重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3)在境外重点知名展会上设立“中国参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加强中国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4)抓紧推进商标战略示范工作,审核确定并公布第一批示范城市(区)、示范企业名单,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示范的先进经验。

(5)扎实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对上市企业的抽查、检查工作,开展企业软件资产管理试点工作。

(十)为权利人提供服务工作计划

1.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1)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为国内科教单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向境外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2)做好中国商标网的改版升级、内容保障和网站英文版的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商标信息服务。

(3)积极推进商标审查审理业务系统三期工程建设,切实做好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事处的工作。

(4)继续推进广播、电视著作权行业保护组织的建设。

(5)大力发展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影视会展活动,为广播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相关权利人提供节目交流和版权营销的平台。

(6)加快建设实施国家版权监管平台,提高版权管理和打击侵权盗版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7)加强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其集体管理活动,建立规范透明,著作权人满意,作品使用者配合,广大消费者理解支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促进作品的合法传播。

(8)进一步完善版权贸易、版权质押、版权评估、作品登记和法定许可付酬标准等制度,拓展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风险,为各类作品的创作、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

(9)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形成遍布全国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

(10)建设若干重点领域的专利专题数据库,选择与国家重大专项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专利预警分析。

(11)完成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开发建设专利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2.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1)组织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律师专业人才库,制定相关的入选标准,研究制定培养规划,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律师人才队伍建设。

(2)推动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结合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资质水平较高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申请实验室或检查机构认可。

(3)加强与协会的沟通,充分发挥商标行业自律作用。

(4)指导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5)进一步实施专利人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完成网上考务系统的验收和全面推广工作,加强题库建设,积极推动向台湾居民开放专利人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编选:)

《关于申报“特约研究员”认证的通知》

为系统整合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资源,做好“产学研”各领域专家的对接工作,特决定推出“特约研究员”项目,来为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实战领域的专家、高官、行业人士,搭建一个涵盖理论研究、个人展示、观点传播、成果分享、课题申报、项目合作的第三方研究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7

作者:王旭梅原帼力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少,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新疆出口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基础弱、底子薄,新疆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根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凡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到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均可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予以保护。在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备案后,海关有责任主动根据企业备案资料进行查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新疆外贸企业大都符合申请保护的条件,但在这方面的意识非常淡薄,现状令人担忧。新疆盛瑞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6厘米宽的塑料踢脚线获得国家专利,公司与哈萨克斯坦一进出口公司签定了销售协议书,并自行生产出口。后来公司客户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发现有仿冒产品,并以低于公司的价格在市场上倾销。经多方辗转,查获广州一批侵权货物22吨,总货值近38万元人民币。更有些企业因此声誉受到很大影响,造成客户流失甚至产品退出市场。新疆知名品牌“红山牌”油漆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频频遭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侵权而导致信誉度下降被迫退出中亚市场。新疆出口企业对知识产权备案不重视有着自身的客观原因,一是新疆的出口产品受到假冒产品侵权规模不大,未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二是新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驰名商标较少,企业知识产权在对外贸易中的含金量不高,假冒新疆产品出口的相对较少,已备案的企业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新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明显增强,如在海关总署备案的从2005年的12个增加到2010年的36个,但备案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例依然很低。此外,新疆企业对海关配合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在法定期限内不予回复的比例要高得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产权备案势必会关系到每一个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否则事到临头才想起保护,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出口加工企业产权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造成侵权一方面,出口企业在接单生产时操作不规范,产品为贴牌生产,却不注意办理相关合法手续,形成了侵权的违法事实。另一方面,有的外贸公司将订单交付企业生产,却并未得到有效的商标或专利持有人的授权或委托,生产企业也未对此进行审查,直接生产出口,导致违法行为的产生。无论哪种情况,造成侵权后,都不得不将货物销毁,企业损失巨大。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对制假、造假问题查处力度加大,制假商贩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开始由原来的东南沿海的海上运输通道转向西北中亚方向的陆路运输通道。在新疆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出口生产企业被海关查获生产侵权物品时不明所以的事情时有发生。2010年,乌鲁木齐海关在进出境环节立案调查知识产权共58起,查收侵权货物3.78万件,案值220.18万元,同比增长66.2%。这既说明新疆海关在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中面临更大挑战,也反映了新疆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而且目光短浅,为追求短期利益,挺而走险,严重影响企业和新疆对外贸易未来的长远发展。

新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地方法规立法空白较多,没有体现出地方立法为地方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服务的必要性以著作权方面立法为例,新疆盗版现象不仅严重而且呈公开化,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产生巨大冲击,以他人商标或商号抢注为域名、将他人的著作放入互联网供公众阅览和下载、擅自将他人在互联网上的住处收编成书等问题相当突出,如新疆已发生的“伊力特.Com”域名权纠纷“,传奇”网络著作权纠纷。但却没有一部打击盗版、宣传维护正版的相应地方法规予以支持,在审理时产生了很大难度。尤其让人痛心的是,新疆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集萃地,而民间文学艺术、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等无形文化遗产的损毁、消失和流失速度正在加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方面长期缺乏法律上的保障。此外,新疆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立法没有突出地方特色。新疆公民、企业和政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较弱的情况下,地方立法中所应设立的激励机制没有跟进,或者力度不大,或者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激励机制并没有产生激励效应。以《商标法》为例,新疆商标的申请注册数量和有效注册数量在全国都相对偏低。新疆是个农业区,农业资源丰富,有很多地理标志在商标战略中可以采用,但缺乏这方面的法律规章予以鼓励运用和保护。我国目前对诸多产业及产品技术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体系,但新疆也可以充分利用tBt协议,制定有利于新疆企业发展的技术标准,甚至设置针对国外公司的技术壁垒,保护新疆企业。世贸组织《技术壁垒协议》(tBt)准许各国合理应用技术规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保证进口产品质量和安全。目前新疆重要行业的大型企业(如独山子石化,特变电工等)在政府支持下,推动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争取摆脱国外专利技术的控制。知识产权领域多头分散管理,协调机制缺乏,海关缺少知识产权管理预警机制,使新疆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涉及各行各业,贯穿于创造、保护和利用等各个环节,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部门也很多。除了专利,商标和版权的授权、注册和登记管理外,还有许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工作,如:农业局和林业局负责植物新品种,进出口的知识产权权利涉及海关;环保和农产品与环保局有关;科技局负责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还有卫生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技术监督局等。一方面,企业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因为不了解情况,不能及时参与有关事件的协调和处理,导致企业在遇到一些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时,不能及早引起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延误时机,最终酿成重大损失。此外,目前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之间也还存在各个层面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比如,新疆企业曾就海关部门向国外企业提供国内企业详尽而具体的出口资料的做法提出质疑,凸显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国内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新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缺乏地域特点,难以保护和促进新疆民族特色产品的发展新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从法律和专业角度考虑多,对产业竞争和发展的考虑少,更多只是对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的生硬模仿和实施,有些管理办法和保护标准与实际脱离,未能突出新疆特色,不但不能提高新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使企业蒙受更大损失。同时,新疆地理标志的授权宣传还处于被忽视的局面,尽管已拥有一批证明商标,但新特的文化历史和物产优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开发利用所提供的巨大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挖掘。例如,独山子地处油田,原油品质优良,可在相关产品加上“独山子”的标记进行保护。再如,新疆有肉苁蓉、新疆紫草、伊贝母、黑种草子、阿魏、一枝蒿、天山雪莲、驱虫斑鸠菊、骆驼蓬、红景天等独有或品质优良的天然植物,如能进行相关的原产地地理标记申请注册,对新疆企业未来在食品及药品开发方面的自我保护和竞争力提升都是意义重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新疆经济发展包括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许多民族特色的产品,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被提上历史日程。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的民族手工艺品设计、包装等图案的版权登记数量很少,在新疆发展壮大旅游经济和对外贸易过程中,这些产品很受欢迎,同时也普遍遭遇侵权。现代商标、品牌、专利等知识产权意识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的培养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引导和服务力度,充分利用多种知识产权手段来保护新疆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特色产品,更好地将新疆的特色手工艺品推向国际。海关、工商、质检等知识产权部门未能形成监管合力,口岸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亟待加强特殊的地缘优势新疆使成为我国西北五省区联合“走西口”和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再加上广阔的中亚市场需求,给新疆各口岸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侵权假冒商品通过边境口岸充斥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不仅严重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了我国商品的国际信誉。加强过境货物尤其是出口商品的监管不仅是海关的职责,也需要工商、国检、质检等执法部门互相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归属以及相互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原因,使得执法中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执行难的困难。另外,由于侵权案件相当一部分当事人是来自中亚、西亚和南亚国家,与这些国家的海关和执法合作以及沟通困难也给案件的查办造成诸多困难,如当查扣一批侵权物品时,货主始终不露面,为了避免承担更多的责任即使明知货物被扣也不采取任何措施,由此导致只能没收货物结案了之。由于缺乏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国家间的联络、对话、合作、交流,无法全面了解掌握中、哈及中亚各国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和信息,无法为企业提供有利的信息服务。同时,由于尚未建立与这些国家多、双边联合工作机制,也使得与这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无法实施。总之,发展扩大新疆对外贸易,离不开双边和多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合作。新疆既要完善贸易服务体系和法制建设以及合作机制建设,也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要从新疆自身做起,完善出口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要素,是实施新疆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8

入职一年多后,我开始采访行业内的热点事件,也开始写一些报道的文章,那时,陶老师是我搜集材料,参加会议时经常可以看到的名字。

记得第一次和陶老师通话采访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十分担心知名学者不好打交道,硬生生的被拒回来。通话结束后,我还是被“吓”到了,向陶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后,陶老师称我“小李老师”,并一直抱歉没有及时回复我的采访邮件,完全打乱了我的预想和准备,紧张的我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把想要采访的问题都忘了……

今年十一假期刚过,陶老师便来京参会,知道陶老师必到,记者便早早就在会场候着,已经约了半年的采访,终于让我“逮到”了。和陶老师聊起家常,提到孙女和外孙女,陶老师的幸福溢于言表,“现在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和她们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都是慈爱。进入正题,提到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的采访问题,陶老师恢复了认真的神情。

“江东子弟”加盟大成上海所

大成上海分所建立于2001年,但最先几年内只有一些零星的知识产权诉讼或者非诉业务,当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2008年,由时任大成上海分所主任的刘逸星律师牵头,汇聚黄夏敏、徐新建、彭文胜、单训平、王越等志同道合的近十位律师,预测并判断我国法律服务市场发展大势以及国内外企业日趋增长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需求,发起创立了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

随后面向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这支团队开拓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承担了一系列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当时刚刚成立的这支团队中,并没有陶鑫良老师,“三军易发,一将难求”,为了取得更好和更大的发展,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迫切需要领军人物,为此刘逸星主任“三顾茅庐”,几番诚情请出了著名的知识产权教授兼律师的陶鑫良带着由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毕业的优秀研究生组成的“江东子弟兵”律师团队,于2009年夏加入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

此后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几年来不但先后有余力、杨宇宙、吴海寅、戴健民等一批资深知识产权专职律师投身旗下,而且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几位教授级的兼职律师也相继加盟。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整个知识产权团队现有三十多位律师(其中包括了五位正副教授的兼职律师在内)以及十多位律师助理;团队的专业领域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知识产权的全方位;团队的客户范围包括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与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等各行各业。

近年来该团队每年有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案件,其中不乏重要案件乃至于重大案件。例如近年来该团队所的诸多案件已相继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十大创新知识产权诉讼案例和最高人民法检察院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以及相关省市高院的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

目前该团队正在参与的例如“百度诉360不正当竞争”相关诉讼案件、“智臻诉小i机器人专利侵权诉讼案”、“嘀嘀打车软件侵犯商标案”、“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诉讼案”、“张伟锋诉3m公司职务报酬纠纷案”等一系列重要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也在国内外激起了很大影响。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多年来还踊跃投身知识产权社会普法宣传活动和积极参加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修法工作,该团队成员相继参加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等立法修法研究工作。该团队成员多年来还一直担任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等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知识产权学术团体或者专业团体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执行委员、学术委员,专家委员等。该团队一些成员近年来还相继被评为“2012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3全国知识产权影响力人物”、“钱伯斯2015知识产权诉讼领军人物(业界贤达)”、“aLB2015中国15佳诉讼律师”、“2015LegalBand中国律界俊杰榜30强”等荣誉称号。

在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的近年年度工作计划的卷首就开宗明义:“要做大成律师事务所皇冠上的钻石,决不做大成律师事务所窗台上的花瓶”;“要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鲁班巧匠,不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南郭先生。”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越来越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是“五化和三力”,即追求“规模化、专业化、团队化、品牌化、国际化”,就是致力于“提升专业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群英谱”的速写肖像

在拥有600多人的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内,乃至于拥有近5000人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系统内,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乃是最小的专业部门之一,的确无法与本分所内数以百计律师及律师助理的资本市场部、公司与并购部、国际业务部等大专业部门的规模与人数相提并论。但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开展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往往只有寥寥无几专业律师的情况相比,一个律师事务所分所的知识产权部门竟然拥有三十多名专业律师再加上十多名律师助理,其规模已不容小觑。

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的专业阵容不但在于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集结凝聚,也在于拥有一批高专业水准、高敬业精神、高合作素质的知识产权资深律师的奋力拼搏。同时,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的人才结构有其先天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课堂与法庭相融合的整合资源和杂交优势,因为其组成成员的一部分是长期磨练在实务第一线的知识产权专职律师,另一部分是主要来自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的知识产权兼职律师,而且无论是诉讼案件,还是非讼项目,往往两者的合作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可以看看这支“特别能战斗的知识产权律师诉讼突击队”中一些主力成员“群英谱”的速写肖像:

团队“领头羊”陶鑫良教授是我国知识产权界“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尽管他自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但其实收获多多和硕果累累。三十年来他始终探寻在“教师的一半是律师,学者的一半是行者”的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与法律服务的前进道路上,第一个十年他奉钱伟长校长之命,于1985年牵头创建了“上海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并作为我国第一批专利人之一亲自了数以百计的专利申请案;第二个十年他又奉钱伟长校长之命,于1995年起带头创建了“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并亲历亲为尝试了十来种培养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教学模式,同时指导出了一百多名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第三个十年他先后担纲建设“华诚律师事务所上大知识产权团队”和“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并且亲身参与了数百件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以及非讼案件。三十年来他还作为近十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和贸仲域名纠纷专家先后裁决了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仲裁案件与域名纠纷案件;同时他也参加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立法修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制定研究工作。他的确可以说是我国的“知识产权过河卒,三十年史见证人”。陶鑫良律师的最大特点是不做非知识产权案件,换言之,他“非知识产权案件不做”,心无旁骛。

高级合伙人余力律师是知识产权部的中流砥柱之一,曾担任知识产权部副主任,现担任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的监委会主任。他的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要在于商标与特许经营,曾经过上海“凤凰”自行车商标与企业名称等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余力律师特别是在特许经营及特许品牌推广、注册商标许可等方面研究较深入,并在相关实务方面厚积薄发,轻车熟路。

知识产权部元老之一的傅文园兼职律师,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副教授。她也是1994年创建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开国功臣并此后一直教授知识产权课程至今;她是1985年报考获准的我国第一批专利人。她曾担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知识产权法系副主任和主管上海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的工作。她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兼职律师工作,迄今曾过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或者非讼项目。傅文园老师的教学课程和律师业务都主要面向商标法及其实务。

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光源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在大学期间就是空手道黑带的“文武双全”的杨宇宙律师,同样坚持“非知识产权案件不做”已经近十年,现在他是陶鑫良律师团队的主要核心,他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处理能力强。他在前曾过600多件若干著名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丰富的专利经验使得他在处理专利诉讼案件或者项目时驾轻就熟;他近几年成功过数十件专利诉讼案件,其中两件还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后胜出。近期他还正在“嘀嘀打车”商标侵权案以及其他一些具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

戴健民律师与大成北京总所的邓志松律师,是全大成律师事务所反垄断法团队的牵头人,在反垄断包括知识产权反垄断的法律服务领域,戴律师及其助手为国内外重要企业包括一些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了前沿的优质服务,厚积薄发,攻艰克难,冲锋在相关法律服务领域的第一线。

潘娟娟律师在2004年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差了1分,从而调剂到上海大学师从陶鑫良教授读研,入学后就一直随陶鑫良进行律师实习,直到2007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成为陶鑫良律师业务的得力助手,现在是团队的核心成员,首先擅长于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方面,同时在专利侵权诉讼案中她也得心应手,这全靠她自己的勤奋“恶补”和艰苦拼搏,因而法学本科专业出身的她现称自己是自学成才的“半个工科生”。十多年来潘娟娟律师参与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在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很高的专业水准。

本科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韩颖律师,作为2005年入学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理工本科/知识产权法硕士连读”教改项目之“黄埔一期班”的班长,2007年毕业后就一直投身于知识产权律师工作,加盟导师陶鑫良律师团队后成为核心成员。八年来她已了近百件知识产权案件,多在于专利、技术秘密类案件和非讼法律服务。优秀的大局感控力、女性特有的细致力以及对多媒体的极强驾驶力赋予韩颖很强的综合专业素质,将知识产权事业融合为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面并折射出美丽的光彩是她作为一名上海女律师的极致追求。

李伟华律师具有较强的法学思维与研究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加入导师陶鑫良的律师团队于今已有7年。虽在团队里他是相对年轻的核心成员,但已也身经百战,了近百件知识产权诉讼与非诉项目包括一些疑难案件。他善于思考和勤于表达,已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最近李伟华律师荣登“2015年LegalBand中国律界俊杰榜30强”榜单。

单训平律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加入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她律师执业十余年来为国内外一系列知名企业电脑横机企业德国斯托尔(StoLL)、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Rothschild)、意大利伊古奇尼(iGuzziniLighting)、吉盛伟邦、无锡尚德电力等企业提供品牌/商标管理咨询服务、商标注册策略及方案设计、海关备案服务,商标权属、商标侵权纠纷案。

吴海寅律师的本科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的通信专业和管理专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向)。1996年起攻读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而师从陶鑫良教授。早在2001年起吴海寅就已经同时具有律师执业证、专利人执业证和商标人证书。十多年来他参与办理了大量的专利、著作权、商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涛律师,他曾经在著名跨国公司担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多年,在涉外知识产权事务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多有积累而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品牌维权等方面轻车熟路,老马识途。他率领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中的合作团队,连续为许多著名企业尤其是一些名列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提供了系列知识产权配套法律服务,成绩突出,得到客户的好评。

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中人才济济,除了上述已经介绍者外,还有一批术有专攻,屡有建树的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群。例如曾在知识产权专业强所华诚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后加盟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的费俊律师,专业基础扎实,相关业绩显著。又如彭文胜律师,早在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刚出台的2009年,就已经编撰出版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及其实施方案》的专门著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一浪高一浪,现在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后继有人和后生可畏,例如年青的许乐乐律师、陈哲律师、张莉律师等一批青年才俊和后起之秀都已经开始攀登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的山峰,而且已经初露锋芒,后生可畏,来日方长。

事业与生活并行

大成律师事务所企业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攀登专业高峰与追求生活情趣并重,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建设就是这方面的有效尝试和成功探索。

一方面,团队在攀登专业高峰上不懈努力。因为在知识产权领域,诸多前沿问题、疑难问题、尖端问题几乎总是先发生在鲜活的典型纠纷中,这些案例被发现后首先“拷问”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行政管理,进而推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再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立法修法。“法律的真谛首先在于实践,知识产权的精髓尤其在于应用;背靠大成律师事务所国内外的‘互联网’,攀登新时期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制高点”,这是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多年来身体力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千锤百炼形成的共同理念,遵循“实务要务实,理论须论理,研究当深入,办案宜仔细”的基本风格,坚持始终,一以贯之。

为此团队先后形成了智慧下午茶制度、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会制度、大成知识产权专业系列讲座制度、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论坛制度、知识产权立法修法研讨制度等系列制度。譬如智慧下午茶制度,主要是本部门同仁进行业务交流学习的常设性活动,通常每月或者每两周举办一次,边吃水果边争论,边喝咖啡边交流,为部门同仁创造一个充分沟通乃至于“头脑风暴”的空间和时间。又如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讨制度,主要是对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案件中遭遇到的疑难实务问题,或者社会舆论比较关注的知识产权热点案件而举办,根据团队成员主动求援或者团队整合需要不定期举行,既可为部门同仁办案助力解忧,又与时俱进发出大成知识产权人自己的声音。再如大成知识产权专业系列讲座制度,一般每年知识产权部都会在所内外举办十余场知识产权专业讲座,演讲嘉宾既有本团队或者兄弟部门的资深律师,也有国内知识产权领域权威的专家学者。还如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会制度,是打破大成各分所之间的“墙“,整合大成整体资源、推进大成全面发展的平台,团队曾先后发起与举办了多次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会,促进了大成长三角乃至于全国相关分所知识产权同仁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如知识产权立法修法研讨制度,即对于最新的知识产权立法修法动态或者文稿是团队成立以来的老传统,紧跟立法修法形势,结合自身实践体会,为立法修法机关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团队先后对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职务发明条例》制定等,会同上海市商标协会等联合组织了相关研讨会,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修改建议稿提供相关立法修法部门参考,受到了积极的评价。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9

2009年以来,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吉林高新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保护、监督、预防、宣传教育等工作职能,从服务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入手,努力更新检察工作理念,为驻区企业高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部级开发区,是吉林市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吉林高新检察院努力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丰富检察工作内涵,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

1.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吉林高新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加大服务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在吉林地区率先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门为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办公地点设在高新区检察院,由高新区科技局和高新区检察院双重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五名(其中,高新区科技局两名,高新区检察院三名),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任免。中心主要承担制定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工作制度;受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咨询和诉求,研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疑难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和维权培训,总结推广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做法,增强企事业单位维权意识和防御能力;开展知识产权犯罪预防和预警工作,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和健全工作制度,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杜绝和减少知识产权犯罪和职务犯罪。建立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制度,聘请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联络员,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各项制度措施。聘请和召开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为企事业单位和执法机关正确、快速处理有关案件和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案件通报会,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形成打击合力等七项工作职责。中心成立后,先后接待十余家企业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近百件。在有关企业的请求下,针对企业实际,先后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讲座和法律咨询十几次,指导六户企业完善企业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制定并完善产品保护和维权打假工作措施。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机制

吉林高新检察院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包括区科技局、版权局、工商局、药监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制度。每季度末,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报告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情况。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综合汇总后向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通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情况。在加强保密安全工作前提下,逐步建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联网共享。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相互通报一定时期内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律、特点,研究打击、防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和措施,传达各系统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方面工作的部署,拟订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标和重点,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收集、汇总、整理在办案中企事业单位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需求,共同分析研究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证据标准政策界限等问题进行研究,统一执法认识。每年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一次执法办案人员业务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执法办案人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辖区内一家生产电气开关企业,其产品为“著名商标”,产品畅销省内外,企业效益也一直非常好。去年该公司发现,产品商标和公司名称被外地的一个企业仿冒,而且还通过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产品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兜售,严重损坏了该公司在市场上的形象,其商品销售额一落千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接到企业报案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立即启动“执法协作机制”,协同工商、公安分局联合办案,共同研究制订侦查方案。他们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数下发案地,取得了大量有力证据。最后通过工商注销侵权商标等一系列行政和司法手段,使外地这一公司停止了侵权行为,并赔偿辖区这家公司损失300万元人民币。案件结束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又协助这家公司,将其商标由吉林省“著名商标”申请为全国“驰名商标”。

3.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

吉林高新检察院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在全市科研院校、企业研发中心、工商、药监、技术监督、专利商标、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聘任专业人士,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采用聘任制,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聘任。专家委员会主要协助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理论、法律适用培训,研究解决企事业单位、执法机关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并就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专利权专家组、商标权专家组、著作权专家组、商业秘密专家组、法律专家组等。根据企事业单位和执法机关实际工作需要,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有关知识产权疑难问题,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办案水平。辖区内一家保健品生物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种保健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后,准备投入生产。此时,发现一个外地公司生产的产品与该公司正要投产的产品名称相同,而且也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正在市场销售。该公司的老总对此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后,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影响自己产品的销售,对是否生产举棋不定。

“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刻启动了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从专家库中选出药监、工商、商标、专利方面专家八人,采取面对面座谈的形式,现场解惑答疑,专题研究解决该公司这一疑难问题。通过两次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排除疑问,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逐渐走上正轨。

二、完善工作制度,增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吉林市高新检察院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司法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司法制度,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制度

吉林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服务辖区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意见》、《服务辖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指导意见》,明确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等内容。还根据企业需要,组织编写印发了十万余字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诉讼指南》,明确了检察机关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过程中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企业在受到知识产权不法侵害后,如何通过检察机关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如何使用行政、刑事等其他救济途径。收集了三十余个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参考。

2.帮助企业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院在不断完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了《剖析个案看民营企业如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调查报告,通过剖析,查找规律,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侵权事件的发生。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保护战略和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增强企业间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自律约束意识。帮助企业制定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员工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手册等,并帮助编纂文件控制程序、划分岗位等,完善技术人员聘用协议,在其中增添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杜绝侵权事件发生。辖区内一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营销的经理准备辞职去其他企业,由于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他在两年内不得进入与原公司相关的行业,作为补偿该公司每月支付给他一笔保密费。表面看企业增加了支出,但是与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相比,代价要小得多,同时还保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

3.建立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制度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强化检察机关的宣传职能,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制度。规定“中心”每年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重点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和法律咨询,总结交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做法,研究探讨运用行政、民事、刑事等救济方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国法制宣传日,重点开展查办和预防知识产权领域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和警示教育,防止发生职务犯罪案件,保障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健康发展。邀请知识产权专家、律师送法进机关、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帮助企业剖析案例、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完善机制。“中心”还根据宣传工作重点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提高宣传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该院会同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召开了高新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成果推介会,在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中,总结推广两家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和做法。会上印发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经验和制度汇编,发放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制度模板光盘,企业只要按照模板提供的步骤做,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三、强化工作职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

1.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形成“高压”态势

在努力提高企业自我防范能力的同时,该院进一步强化检察职能,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快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努力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对侵害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在办理郁某侵害辖区内一机械公司知识产权案件中,该机械公司投入数百万元研制并拥有mQ900/30/20/10门座式起重机的知识产权,而郁某系该机械公司原总工程师,辞职后到江苏一家公司工作。郁某辞职两个月后,某船厂就终止了与该机械公司合作,使其蒙受了300多万元的损失。随后,该机械公司产品的需求量锐减,一家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转瞬就滑到了破产的边缘。经调查发现,就是郁某将该项技术的图纸复印件提供给了其现在供职的江苏公司。该院接到报案后,协同吉林高新公安分局数下发案地,取得大量证据,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犯罪嫌疑人郁某抓捕归案。郁某归案后,其所在公司主动退赔该机械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同时将跳槽到该公司的所有吉林市的员工全部辞退,立刻终止一切侵权行为。吉林高新检察院快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时挽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

2.充分发挥预防职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得较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知不觉触犯了国家法律。吉林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检察机关的预防犯罪职能,从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入手,努力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形成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舆论氛围。该院通过在《江城晚报》上开设专题,在社区、企业设置宣传栏、宣传橱窗,印制宣传手册、挂图等形式,使驻区企业的干部职工了解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案、等诉讼程序流程。辖区内一家公司系中科院下属的专业研发、生产激光毛化强化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规范化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不止一次出现过员工以离职为要挟,或利用职务便利窃取客户资料等商业秘密,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对此,公司领导层一直认为是“用人不当”。2011年初,该院检察官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深入该公司举办法律讲座,并与高管和员工面对面座谈。座谈过程中,检察官深入浅出为大家讲解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大家才意识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侵犯知识产权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现在,该公司员工保守商业秘密意识显著增强,公司保密能力显著提高,再没有泄密事件发生。

3.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排忧解难

知识产权管理案例篇10

论文摘要:挡案的利用服务是整个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服务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档案馆提供的复制、编研与参考等传统服务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化利用服务也需要得到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从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技术支持、加快队伍建设和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升级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的档案服务。

档案的利用服务是整个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统计等各项基础工作环节中。都贯穿着社会需要和提供利用服务工作的要求,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直接体现了档案工作的目的和方向。

随着人们档案意识的增强和对档案认识的不断深化.档案利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档案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档案管理单位根据档案价值实现的客观规律和特点,依法向社会公众和组织公开未列入保密与豁免公开范围的档案文件信息内容,并通过有效方式及时提供给有关组织及个人,满足其合法利用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政策与措施。[1](p3oo)在开放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中。部分内容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档案从其材料的形成到档案的形成。整个过程中都凝结着形成者和管理者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结晶。因此,档案当然也是知识产权。我国政府从2o世纪80年代初起。逐步申请加入了国际各种知识产权条约,并且陆续颁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计算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健全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既保障了著作权人的发明权和专利权,也考虑到了信息传播和知识产品用户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26条规定:“利用、公布档案,不得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以下将从档案利用服务的传统与现代化两个方面.系统分析档案利用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档案传统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复制。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制发复制本已成为档案部门特别是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日趋发展的方式。档案复制根据利用单位的不同需要,分为副本和摘录两种。副本反映档案原件的所有组成部分,而摘录只选取文件某些部分。复制的方法大体可分为:手抄、打字、印刷以及摄影、复印等。哪由于复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复印机的普及。相关著作权受到了冲击。严重侵害到著作权人的权利。复制权属于著作权人财产权利中使用权范畴,它是以印刷、复制、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j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复制权、全部或者部分转移复制权,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的权利。为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的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向复印者收取费用.有的国家实行所谓“一揽子复印合同制”。即版税征收机构与复印享有版权的作品的单位签订合同,收取“复印版税”,还有一些国家实行“录制设备征税制”,即由复印机和复印纸的生产厂家预收复印版税,然后再转给版税征收组织。1310~o-’35)我国虽然没有特别制定相关制度。但在《著作权法》中还是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如第二十二条中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或者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除此以外,《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四条均强调,在行使复制权时,必须事前征得权利人的授权许可,并按规定支付报酬,否则将构成侵权行为。

(二)编研。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档案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撰写专门著述。r】(删’档案利用服务提供的编研材料.要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摘选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按照一定的体例撰写。那么。在编选某些特定主题的档案资料汇集成册提供给用户、出版信息刊物、定题检索等服务中都可能涉及到编辑权问题。编辑权是著作权人对于其作品的重要的使用权之一。著作权人享有自行编辑和许可他人编辑其作品并由此获取报酬的权利。因此。在编研之前,必须识别清楚相关档案材料是否为著作权的客体,如果是则要首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充分尊重著作权人的编辑权。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现实的复杂性,如由非著作权信息资料编辑成的作品或由有著作权和非著作权信息资料混合编辑而成的作品,如何给予知识产权保护。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三)参考。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的倡议书》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信息产品中的知识产权,不窃取占据别人的劳动成果。”由于科技档案中有不少是已经取得专利权的智力成果,也有已经注册的商标、标志。因此,在提供参考利用服务时,千万不能忽略提供他们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的信息。同时。在服务前还必须明确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归属.切忌在服务中将享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视为公有领域的智力成果甚至作为顾问方或中介方自己的成果提供转让。

各科技档案馆在提供档案参考利用时,主要是提供科技成果表面信息,一般不涉及科技成果核心内容,除非经过著作权人或成果完成单位允许。档案馆才可以提供利用。若合作单位或委托单位到档案馆利用档案,应出示合作合同或委托合同,档案馆工作人员应依据出示的证明,才能为其提供利用。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要求在保护知识产权时,必须注意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赋予产权人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产权人一定的义务。即将专利、发明等成果运用于实践之中。使之产生社会效益,为社会服务。这在《专利法》中规定尤为明显,为促进专利实施,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还规定了专利实施的强制措施,这些规定无疑会大大促进成果的推广。

二、档案现代化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档案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档案进行处理和传递时。可能使原本在知识产权法规之下比较平衡的知识权益关系受到冲击。因此,在档案现代化服务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数字化。所谓数字化是指把各类信息,包括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输入计算机系统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技术。1995年9月,美国在《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明确规定:“作品的数字化属于复制行为。”我国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二条明确界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复制行为。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也十分明确地将“作品数字化”界定为复制权利。

档案馆将传统档案数字化是为了更多用户能够更便利地获得需要的档案信息.这样,利用者能充分利用相关的数据库,甚至不必亲自去档案馆,也能通过网络在线查阅和复制,数字化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保护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也提出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数字化之前,首先应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并支付相应的费用方可实施。否则会构成侵权。

(二)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伯尔尼公约都把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予以保护,亦未明确赋予数据库独立的法律地位,而是将其作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进行保护。欧盟《数据库指令》对数据库给予了明确的界定:“数据库是指以系统或有序的方法编排的、并可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单独访问的独立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

近年来。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较快,普遍采用《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数据库保护,具体地说,数据库被作为一种编辑作品加以保护,版权归数据库制作者,主要注重保护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著作权法》第十四条将那些汇集有著作权材料的数据库也作为汇编作品加以保护,并规定汇编作品内汇编人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三)网络化。当今时代,网络宽带建设风起云涌,分发存储发展迅猛,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瓶颈节节打通,使得网上信息飞速增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地传递、交换和共享各种信息。档案部门自然也不能落后,有了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强有力基础,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全方位地共建共享。

但是,档案网络化在方便了传播和利用的同时.使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必须尊重档案信息所有者的权利.必须考虑到著作权人在网络上的权利。1996年12月wto的新条约(wto版权条约》众赋予了版权人控制包括因特网在内的作品传输权利。如果在网上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予权,否则就构成侵权行为。我国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十条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部分条款也涉及到了网络问题;200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也提到了软件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专门通过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赋予著作权人相关的权利。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即将“在线盗版”行为明确定性为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

三、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档案服务升级的措施构想

面对这些传统和现代化的档案服务,不难发现.我们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而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需要档案部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

(一)健全法规体系。从档案利用方面来看,目前的利用服务工作主要是根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来指导具体工作.但对档案利用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与知识产权法律的关系处理。缺乏具有可操作的规定。

从知识产权方面看,首先,我国的立法和国外的立法有差距,甚至有矛盾,因此会造成混淆,遇到问题不知道到底用哪个标准,因此要同国际接轨。实现标准一致。其次,知识产权法中有关档案利用方面的规定有待细化。对一些诸如档案复制权等问题的忽略。会导致档案工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无法可依。目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专利法》、《档案法>、<保守国家机密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虽然有所贡献,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然而,相关法律的缺失势必会影响档案利用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必须尽快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

(二)完善技术支持。在如今的技术时代,即使是侵权行为也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技术的落后和网络的不安全性。会使著作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保护对象进行技术武装,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有效地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权限设置(合法用户可以通过口令访问或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法来有效地将广域网络与内部网络隔离开来,防止外部人员对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防止网络信息传输被窃取与破坏)、ca认证技术(用户可以向版本控制机构申请获得ca证书,成为合法用户)、数字水印技术(只能在屏幕上阅读)、限定使用次数技术、防复制技术等。

(-)加快队伍建设。知识产权法律环境下,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运作对人才队伍提出了要求。首先,必须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较高的知识产权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敏锐地感知分析和处理档案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有效地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次,要提高政策认识水平及业务素质能力.对政策的准确把握和业务能力的强化,都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最后,作为对信息法律政策等约束手段的补充。还要加强服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做到自觉守法。除此以外,要建立一支专家型管理人才队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学历、懂法律,还应精通知识产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执行知识产权法规、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