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总结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4:02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1

1.总结之困及其解决对策

高考政治试题,尤其是非选择题,多以当今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与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有联系的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命题形式多是材料+设问。所以,材料在高考政治试题中的地位就可想可知,弄懂并正确总结材料中心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平常实际的学习或者复习中,很多同学在阅读材料后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困惑,不知道怎么才能正确总结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的中心思想即材料的主旨,明确主旨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善于提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学会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的方法。那么怎么才能正确总结材料的中心思想呢?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中的材料可分为三种: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组成,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等分开;②只有一个材料,并且只有一个段落。③只有一个材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的试题,我们在总结材料主旨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分开的,但它们中间是有一条无形的线穿着的,它们大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这条无形的线有的试题是给出的。试题给出的这条“线”一般是位于材料前面的一两句统领的话。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第38题,材料一前面就有这样一句话:“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那么,接下来的材料就是有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

对于没有给出统领句子的,同学们要用语文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所以需要同学们有较好的语文功底。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材料共有三个段落。这时,我们就要分段落进行总结,先总结每个段落的主旨,再总结整个材料的主旨。第一段说的是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第二段批评了一些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第三段举例证明中华民族英雄的伟大。结合这三段的主旨可总结出该试题材料的主旨是呵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选理之困及其解决对策

“理”指的是教材中的原理或其他知识。在解答政治说明类、体现类和反映类试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会遇到不知道该怎么根据材料选取与教材中对应的原理等知识的困惑。

为解决这一困惑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结合材料(材料主旨)和设问确定知识范围,这一步绝大多数同学应该都能做到。在确定范围的时候应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即应先确定设问考查的是4本必修教材中的哪一本,然后再确定该教材中的哪一个单元,直至确定具体的知识点。其次,就要根据材料中的具体信息逐词逐句地迁移出对应的原理。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理射材,就是先根据设问迁移出具体的知识原理,然后根据具体的原理在材料中找对应的句子。

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该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首先,迁移出教材中有关社会再生产的知识:①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②生产是决定环节。③分配与交换是中间环节。④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其次,在材料中一一找出与上述四个知识点对应的句子。材料中的“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体现了生产的环节,“各类专业市场”体现了交换的环节,“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体现的是分配的环节,“力推‘家电下乡’”体现了消费的环节。

最后,就可根据以上分析按照“理论+材料+特定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式进行答题。

(2)以材射理,即先逐句分析材料,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教材中迁移出与之对应的原理。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材料题;解析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政治材料题分析能力欠佳,对材料分析或者偏离主题,或者蜻蜓点水,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我结合课改的要求和教学经验,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进行了总结,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政治材料分析题。

一、学生在解析政治材料题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答偏题目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

例如,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人民民主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等等。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提高学生解析政治材料题的能力

1.克服畏难情绪,捕捉有效信息

政治材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析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价有关观点,合理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征比较明显:从材料的呈现方式看有文字型、图表型、混合型等;从设置的问题看可以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类。对学生视觉冲击很大,动辄几百个字,貌似强大,但它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其实材料愈多就对我们表达的信息愈多,信息收集得越全面,在解答中就越能抓住重点,也意味着有话可说了。

2.培养阅读习惯,紧抓关键字词

就是泛读与精读和心读相结合,边读边找关键的字词句,做到定主客体、定范围、找准角度,熟练运用学科术语答题。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的表达揭示材料背后的深层次考点和知识原理。例如材料题:2009~2012年我国粮食连续3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应长期基本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动物类食品消费过快增长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请综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回答该类问题首先应该知道矛盾分析法都包含哪些原理,然后注意分析我国粮食的状况,材料中关键的一句话: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在分析我国粮食的现状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并注意将原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哲理分析实际问题,首尾呼应得出结论。

3.收集时事热点,链接教材观点

政治材料题通常要彰显时代精神,反映国家意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解析时要把理论与实际、热点、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分析社会热点,准确链接考点,寻找问题切点,生成答案要点。例如,2013年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热点,大约有700万毕业生要找工作,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当学生看到这些数字时首先要想到这就是一个现成的材料。那么怎样把材料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如果这是考试题会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方面怎样考查?从经济角度运用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实现劳动者自身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知识;同时,要联系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从哲学角度运用因果联系,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前进和曲折相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政治观点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职能、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等。从文化角度运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全面考虑,做到了自问自答,心中有数,同时也把知识点过了一遍。这种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方法,对于学生的政治思维训练很有好处。

4.培养表达能力,提升语言魅力

要通过精准良好的表达和科学专业的文字,把材料现象和政治原理结合起来。材料题的答题模式一般是先复述原理,再把原理和具体材料结合起来,切忌油水分层。要想使主观题回答论述得漂亮完整,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洁、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总之,学生通过对政治材料题的解析,可以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归纳和演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明确自身肩负的重任,以积极的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3

关键词:时政材料;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5901

1将时政材料带进政治课堂的必要性

1.1政治课教学离不开时政材料

时政材料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二者不能割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国内外大事,将时政材料与教材联结,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政治现象,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将整体化和系统化,相反,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离开时政材料,那么,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将获得碎片化、零乱化的知识。

1.2将时政材料带进政治课堂是时展的要求

跨入新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教师必须不断的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政治课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将时政材料带进课堂。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调整,种种社会矛盾彰显出来,部分人变得浮躁,心理欠平衡、评判易偏激,行为易极端,片面地看问题,缺乏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把握,这种背景冲击着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随着不断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时政材料带进政治课堂,让学生学会用开阔的视野去多角度、全方位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是时展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

1.3将时政材料带进课堂有重要的作用

时效性和新鲜感是时政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将时政热点带进课堂可以为枯燥的知识讲解提供鲜活的现实依据,让政治教学赋有动力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根据时政材料来设置教学环节和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天下大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怎样将时政材料带进政治课堂

2.1要根据讲解的教材内容,精心准备时政材料

引入时政材料,政治教师不能随意的将时事材料搬进政治课堂,不能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活跃课堂气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不同的时政材料。

比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引入了时政材料:2013年1月16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呼吁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得到众多知名人士和相关媒体的支持。一周后,《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再如,在讲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时,我引入了时政材料: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针对日方行径,中国政府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措施。

2.2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渗透时政材料

(1)学生讲述所准备好的时政材料。

具体做法:教师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内容及需要准备的时政材料;利用课外时间,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等方式准备和熟悉时政材料;学生在课堂上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讲述。

讲述要求:每一则时政材料,学生要讲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相关要件;讲述要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讲述要做到举止、发音、面部表情等方面协调统一。多次的讲述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政治参与能力。

(2)利用多媒体播放时政材料。

用枯燥的语言、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来形容政治课,因此政治课难懂、难学,学生不感兴趣。不时的采用多媒体播放时政材料,可以紧扣时代脉搏,拓宽学生视野,又可以让课本知识生动起来,这正是政治课教学实用性和时代性的体现。

比如,在讲解《国家的国体和政体》时,我国的国体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美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总统制共和制,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两种国体和政体,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十换届选举”和“2012美国大选”两则时政材料的相关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点,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而形象。

2.3设置问题将时政材料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

恰当的设置知识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得到更好的激发,才能让课本知识和时政材料更好的融合,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优化。

比如,如何将时政材料“光盘行动”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结合:首先讲解光盘行动的含义及发起和迅速传播,告诉学生就餐时不要浪费粮食,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带走;然后针对时政材料,我设置了与课堂相关的问题:“光盘行动”与哪些消费观念相一致?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时政材料相结合,更好的理解了几种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4

在高中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中经常会出现“反映”“体现”“如何”“为什么”“启示”“理由”“措施”等关键词,可根据关键词将高中政治主观题进行分类。高中政治主观题主要可以分为体现类试题、反映类试题、原因类试题、怎么办类试题、意义(影响)类试题和评价类试题等。笔者根据这几类主观题的特点总结出了相应的解答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体现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是“确定考查的知识点+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的信息与教材知识进行一一对应”。答题模式是“教材中的原理+材料中的说法”。

2.反映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变化”。

(2)解答方法

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即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政治术语来表达材料中的信息。

3.原因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或指出……的原因”。

(2)解答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答方式是“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中的第(1)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第2小问、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中的第(3)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就属于原因类试题。

【例】(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可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要求作答,还可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和保护纳税人权益等方面来作答。

参考答案: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4.怎么办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如何”“怎样”。

(2)解答方法

确定主体,依据不同主体进行作答。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8题中的第(1)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中的第(1)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第2小问就属于怎么办类试题。

5.意义(影响)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经常出现“经济意义”“哲学意义”“政治意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

(2)解答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答方法是确定知识范围,在限制的范围内作答。

6.评价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经常出现“谈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谈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事件或现象”“评析某一事件或现象”。

(2)解答方法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5

关键词:《政治生活》国家利益优缺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和课程资源的集群性文本,对教材的良好分析把握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在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学科专业知识、最新课程理念,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进行解释,评析其优缺点,并就完善课程设计和开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求共享。

一、本框题的课程目标

4.13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发展变化为例,说明在影响国际关系的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己国家利益”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或讲座。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从课程内容看。

本课教学应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知道国家利益包括哪些;理解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理解国家间合作与摩擦的原因,明确我国应维护自身国家利益。

(二)从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操作行为看。

应利用“国际关系”的特殊性,呈现与上述内容密切相关的时事现象和热点问题,关注中国和几个重要国家、地区的关系。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感知、交流、总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己国家利益”为主题,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本框题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高中《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二框,宏观上处于《政治生活》末尾单元。前三单元主要是公民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内容,本单元将视野越出国家的范围,转向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两部分知识共同构成了全书的完整体系。本课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由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带领学生走近国际社会。

当今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新时代青年需要胸怀天下。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代中学生的兴奋点之一,培养学生形成和平观念和国际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中国在当代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培养公民具有国际责任感。

三、本框题的重难点

基于对课标的深入认识,并锁定本框地位作用,加之以时代特点与社会发展对青年素质全面提升的需求,不难看出,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同时在理解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坚定地树立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意识。

这是课标“评述国家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的要求,列举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关系变化,目的在于印证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之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来看,了解国家利益及国家间交往合作与摩擦的原因,能更理性地参与国际政治生活,关心我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真正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四、本课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

(一)第一目情境导入:“国家交往剪影”。

选取5幅照片材料,素材丰富广泛,反映国际关系的复杂内容,如:反映政治关系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会晤;反映文化关系的“文化年”“民乐团表演”,反映军事关系的“美国攻打伊拉克”,材料选取典型,对第二目中国际关系内容有一定的导入作用。

1.该部分作为本框开篇,关键强调导入。本课第一个知识点是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结合本目下设“探究和共享”问题,发现对导入“国际关系”的含义具有一定局限性。五幅图多数聚焦于国家之间关系,而忽略国家与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涵盖较广,但仍有缺失,问题在于第一则材料。学生对“八国集团”的性质并不了解。其成立时主要关注经济问题。从这一角度,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关系,正好填补了几则材料对经济利益体现的空白。但就现状而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八国集团的关注中心已扩大到政治、安全、全球性问题,这样看来,经济关系的体现就不明显了。

3.材料的时效性和地区特色性可有所提高。政治学科一向关注时事热点,因此国际关系学习需密切联系时政热点,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当地特色,选取在从教地区发生的国际交往典型事件,增强学生熟知度,引发共鸣助理解。

4.“探究与共享”中提出的四个问题,在设问时不能引发思考,如第一个知识点:国际关系的含义,而第二个问题显得空洞突兀,若在学生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之后再进行列举,方可检验是否真正领悟并加以运用。同时,问题三、四的设问方式直白,尤其是问题四提出偏早,所给材料中没能体现。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没有充分的材料支撑引导,问题显得牵强,实际作用发挥不大。

(二)第二目情景分析:“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这是本框核心知识点的呈现,教材用较多文字对相关概念、观点进行叙述。在此目之下,设计了两个“相关知识链接”。其一,扩充学生知识,了解国家交往的多种形式。其二,用以佐证“国家不应干涉他国内政”,采用具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国家借人权干涉我国内政”实例,在价值导向上利于形成国际社会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交往精神。最后使用中美关系的活动框材料,内容翔实,所提问题是所学知识点的回归和运用,而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又具有典型性。材料选用从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上讲,都比较合理。

但细读了本目之后,我产生了以下思考:本目标题为“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教材中对“国际关系”这一概念的阐述较好,基本落实了课标的要求。但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难点内容,从国家利益是什么到国家利益是如何决定国际关系的,再看国家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关系,教材中叙述比较凌乱,跳跃性较大,高一学生并不容易理解掌握。

(三)第三目情景回归:“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该部分围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展开,关键要明确主语,“谁”维护国家利益,国家角度肯定要谈,更应明确的是“我”,作为中国公民,普通中学生怎样维护国家利益。教材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出发,说明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性,进而阐述我国国家利益包含哪些内容,落脚在国家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思路明晰,对课标要求予以贯彻。

但在这部分中,选用“欢庆申奥成功”图片,意图表达不明,对正文没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目末活动框选用的是邓小平处理香港问题时对待问题的论述,图文并茂,材料丰富,设问又能将维护国家利益的主体由国家转到个人,对于本课知识的运用深化有重要作用。但是,这则材料与当代学生有一定距离,且由材料中给出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从自身来思索“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这个问题,启发引导性又显得弱了些。

五、教材的处理与完善意见

(一)在第一目“国际关系”含义的理解上,要明确让学生清楚不仅仅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建议使用一组材料:

引导学生总结国际关系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几者之间的关系?

在探究过国际关系的含义之后,再综合教材中第一目的材料,请学生再列举和归纳国际关系的内容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样的内容?进而总结出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而国际关系的形式可以在学生总结内容的基础上,由教师加以总结、提炼。在教师做了一定提醒之后,由学生列举具体事件,以强化理解。

(二)在第二目中,为了使知识呈现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达到表达清晰的目的,特对本段内容作如下调整和梳理:教材94页第二目下前四段保留,自第五段起: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1)包括一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及文化利益等。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对上述改动做如下说明:

(1)关于国家利益的内涵,不一定要求学生给出准确定义,但描述性了解其大致包含的方面是有必要的。并且在第三目谈及我国的国家利益时,教材中有所列举,那在本目作为一般性意义说明之时,有必要做解释,以充实此概念。

(2)这里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重组,先对国家利益做简要解读,即说明国家的阶级性,进而推到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关系。而性质上的差异正是导致各国奉行不同政策的原因。

(3)复杂的国际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学生继续追问。“国家利益的同与异是怎样具体影响国际关系的”教材做进一步阐述,而针对国家间利益的差异,国际社会该怎么做,这就显得逻辑清晰了。

另外,导入并强化“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性因素”这一重难点,有必要用丰富典型的材料加以佐证,同时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这里有两个建议:

一是由伊拉克战争入手,引发学生探究美国付出大代价进行伊战的原因何在。

二是讲述中日关系变迁历程。众所周知,近十年内中日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材料可用于导入国家间利益的异同是导致国家间合作或冲突的原因。开展小组自主探讨,学生共同思考后再由教师组织总结。

冰冻状态――破冰之旅――融冰之旅

1)中日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冰冻状态”?

2)在2006年后为什么又会出现“破冰”和“融冰”呢?

(三)第三目中,激发学生从自身角度思考如何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建议选取贴合中学生,最好是同龄人的行为。拉近距离,启迪思考,增加共鸣。此处推荐一则材料:

她用身体保护圣火,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

【想一想】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1)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3)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6

关键词:中考策略复习迎考

最近几年,中学社会政治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本人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社会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宁波地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心态。他们认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很容易,可以翻书的,随便学学就可以了。在这里,我想作为初三的政治老师,首先应该给家长和学生进行洗脑,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端正他们对本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应该告诉他们开卷考试的要求,告诉他们开卷考试重视对基本观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基本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同时,还重视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的难度要大得多。现在的政治课要学好,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忆再现,而是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应对中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

二、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践复习计划

本人认为,在复习中实施三步走战略效果较好。

1.第一步,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打好基础。

初中社会政治课中考复习,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即知识点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社会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要全面、系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系统,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2.第二步,专题复习,抓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把最近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按照专题形式逐个列举出来,然后依据每个时政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意思设计成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找准一年内的社会热点,把每个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各种题型都考虑周全,逐个列举出来,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住问题的答案。

3.第三步,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准确率。

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热点专题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训练。通过这项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一步熟悉时事政治材料与基本理论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此,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前边训练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多样,尽量达到中考水平;二是要做到教师讲解与学生自练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查漏补缺,弥补空缺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三、研究分析中考题型,整理和归纳解题策略

目前,宁波地区社会和思想品德中考只有两种类型题型,一种为客观题,一种为主观题。针对这两种题型,本人归纳出以下解题方法:

1.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客观题一般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得到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做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客观题一般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要么是一句话,要么是组合式选项。在做客观题的时候,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注意观察,多使用排除法。先看选项中的句子本身观点有没有错误,假如有,那么先将此选项排除掉,然后对剩下来的选项作进一步筛选,哪些选项不符合题意,就把这些选项排除掉,最后剩下来的选项一般就是此选择题的答案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解答客观题的方法,现举例说明。(宁波市2007年社会思想品德中考题目)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宁波市象山县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何利彩的事迹。她爱岗敬业,十几年帮助下岗女工、照顾重刑犯之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业绩,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荣誉获得的关键是靠媒体的宣传

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③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信任

④要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观察此题,我们采用排除法,只要排除一个选项就可以了。第一步,先看选项观点本身有没有错误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很清楚就看到选项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省去第二步——对选项是否符合题意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为D。

2.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主观题的解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细读材料,审清问题。

见到试题以后,很多学生都忙着动笔,这是一种不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认真阅读试题的内容,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做到读懂材料大意,并能概括出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其次,认真审清材料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提问”的意思,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再次,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读明材料,审清问题,这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

第二步,推敲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

通过前面对所提问题材料的分析,积极发散思维,在明确解题思路后,找出“材料”和“提问”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即“材料”或“提问”体现了教材上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紧扣教材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解答各类问题,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切记,寻找的知识点要多点,答案要完整一点。切忌,只泛泛而谈,结果既花时间又失分数。

第三步,细致阐述原理,针对性进行分析。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回答。在阐述原理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观点要鲜明。在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先后,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最后,答题时还要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细致阐述原理,多角度地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保证。

以上是我对初中社会和政治课中考迎考策略的几点看法。我坚信只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搞好中考前各个环节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7

下面,笔者结合《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几个例子,试谈之。

第一,要以“唯物史观”为引领,拓展教材内容,深化学生的理解。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从此来看,表述中心是落在了“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这个“认识”层面上,“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笔者在以往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古希腊地图》,然后依据教材的表述,得出这样的结论: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岸线绵长、港湾众多、耕地缺乏等)有助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民主制度)的形成起着影响的作用。至于影响的程度如何、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影响,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没有述及,教师自然也不深挖。此外,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除对政治制度文明产生影响以外,还应波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领域。譬如,对人的性格和民族气质等精神层面的影响,教材上没有说透,如果“绕过”去,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这个命题,只能简单地背诵和复述教材内容,“以其昏昏”,在高考中必然失败,因为高考试题总是比教材“前进了一步”。还有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将古代希腊与中国进行了对比,开发出这样一则材料:

希腊的地理形势与中国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是一个面积非常狭小的岛国,它资源贫乏,人口也不多。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山岭纵横,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它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这种地理生态环境,迫使希腊人不可能发展一种以农为主的生产经济,而不得不采取多样化的谋生手段。海上贸易和交通的发达,使古老的自然经济迅速转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改变了社会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现有了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域狭小使公民能广泛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地缘战胜血缘,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1](p.23)

通过这则材料,学生看到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但容易产生误解,似乎地理环境“决定”着政治制度的走向,教师所说“影响”与“决定”有何区别呢?这里,涉及“史观”的问题。尽管教材没有讲述,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此时,就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适当拓展教材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史观”。除了上述材料外,我们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这样两则材料:

材料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论述到,世界各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和心理,这些不同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阿提加的土壤贫瘠,因而建立了平民政治;拉栖代孟的土壤肥沃,因而建立了贵族政治。因为在那个时代,希腊反对‘单人统治的政体’,而贵族政治和‘单人统治的政体’最相近。”[2](p.282)

我们将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学说归纳为:

地理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民族气质性格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材料2:马克思在论述人类文明初期劳动分工和产品交换问题时指出,“不同的社会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他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影响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间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海外贸易、航海、商业发达的结果,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力量的强大和原有氏族血缘关系的彻底摧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并形成一整套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思想观念、社会习俗以及民族独特的气质性格和文化渊源等等。[3](p.390)

我们将马克思的地理环境学说归纳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孟德斯鸠与马克思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模式,在哲学观上又有何分歧?学生能够明确孟德斯鸠的学说属唯心主义,因为片面夸大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民族气质性格,以及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这种观点同历史发展的事实相违背。马克思的学说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族气质性格。物质决定意识,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这种生产方式改变着社会政治力量,带来了政权、财权、神权的分立,地缘战胜了血缘,并最终形成了多元和个体化倾向的文化。

通过这样的训练和引导,学生对“地理环境与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要以“认知冲突”为情境,直面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利用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正面影响。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设置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激烈“认知冲突”的情境,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是有效的方法。

如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是教学重点,各版本教材也都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相应的评价。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感觉学生的认识存在局限,甚至有学生不自觉地发出“还是希腊好啊!比中国当时的专制制度好”的感慨。在这种情况下,仅凭教师说教无济于事。为此,我们可以直面这个“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将正确的答案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识。我提供了这样一些冲突情境:

材料1:雅典对“公民权”的限制: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4](p.178)。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都被当人看,在雅典1/3以上的奴隶被看做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也并非是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邦人和工商业者都不享有公民权[5](p.23),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不分其阶级一律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邦的政治活动。同时,其“公民权”的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比如梭伦改革中将公民按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6](p.149)

材料2: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3: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7](pp.891~892)

材料4: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之间有一些显见的区别:前者是小国寡民型的城邦政治,后者是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前者动乱频仍而且都很短命,很容易蜕化为各种形式的专制政体,后者则比较稳定,健康而持久;前者一贯地只在能充任战士的本邦成年男子之间讲平等的参政权,不仅承担体力劳动的奴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被看做人),所有的妇女和外邦移民也均不得涉足政坛,后者则只是在早期有一些类似的排斥性,后来就逐步的承认了包括体力劳动者和妇女在内的所有成年人的参政权;前者拘泥于民主一词的字面意义,实行的是单纯的、纯粹的民主(亦即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少数异议分子(通常都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处于被排斥的地位,而后者则一般不诉诸全体公民意志的直接表达,强调包括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权参政并争取自己合法权益,实行代议制度(亦即间接民主)、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前者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后者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个人既有权参与政治活动,也有权不受非议地放弃公共政治而从事一切私人的合法活动,而政府的主旨也正是保护这种个人自由权利不受任何势力侵犯。[8]

材料5: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管理的一种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形式,其中包括管理经济的职能。……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非个别地主所能实行而显得很突出,如兴修水利、劝农、防灾抗灾、救灾、赈灾,重要物资的专卖(盐、铁、茶、酒等),公共工程的兴建(长城、城隍、道路、桥梁、宫室、衙署、驿站等),官工商业的经营,以及对工商业的管理、控制等等。这也是其他国家历史上所少见的。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对社会包括对经济的控制管理作用,对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对教育文化思想的管理控制的作用也是巨大的。[9]

材料6:如果说中国封建经济一开始就停滞不前,不发展,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封建经济是不是比奴隶制经济优越些?中国封建经济的产生在当时是否具有进步意义?而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时是否有保障并且促进封建经济的作用?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后来起了反动作用呢?恐怕还是封建经济有发展变化,中间出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局部变化,而原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阻碍了它的发展的缘故。如果认为封建政治制度从一开始就没有进步积极作用,就是反动的,那么它何以能产生呢?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八股文之类当成祸乱之源。[9]

材料1、2的呈现,为学生提供了审视希腊民主制度的两个角度;材料3说明国家政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民主政治的研究中,古代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比较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材料4就是其一。

结合这些材料,学生逐渐看到,希腊民主制度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结合上文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谈),虽然古代希腊的民主制事实上发展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高度,但其与现代民主有根本区别,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同时,通过之前的学习,结合材料5、6,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完备、周密和成熟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仅连绵着不断创新的政治文明,维系着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也能够通过国家有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和克服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同时,这种层叠有序的中央与地方官制系统、相对开放与公平的官僚队伍补充机制,能够有效地提振官僚机构内在运转机制的活力。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还与伦理道德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沉淀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从国家状况、人口规模、经济和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阶级斗争状况等等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雅典民主制度和中国专制制度各有存在的必然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二者是东西方不同区域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源头,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对二者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尊重文明多样性,形成包容不同制度文化的心态。这个内容直接指向学生的认知冲突,材料也激发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辅的讲解,学生的认识在分析中一步步得以提升,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价了两种制度的不同,也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这正是基于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针对教材内容的盲区,提升学生认识水平的一种做法。学生的认识来源于教材,同时又高于教材。

第三,注重“内在联系”,利用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提供扩展性材料外,教材内容亦应充分利用,但利用教材内容,并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识记。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措施和影响进行准确性识记和严格地区别,不能相互混淆。这种死记硬背和像粉碎机一样将系统的知识点割裂开来的做法,只能围绕教材原地踏步,不会有思维层次上的提升。历史知识点之间都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要依据“内在联系”,将散见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一个系统,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联系,可以提问:“这三位政治家改革措施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些举措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解决该核心问题的?”这样,就将三位政治家的措施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了,学生不仅要知道他们各自的改革措施,还要从这些措施中提炼出“核心线索”。根据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三位政治家改革的措施来看,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削弱贵族特权和扩大平民权利的问题”。在当时,平民与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异常冲突,为了维护统治,雅典贵族被迫对政治进行了“分割”:适当限制贵族特权,扩大平民权。为此,梭伦颁布了“解负令”,使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提高其生产积极性;“鼓励工商业”,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财产等级制”,打击贵族特权,激励工商业者、平民的生产积极性;“四百人会议”,扩大了参政基础,促进政治清明;“陪审法庭”,打击贵族法庭特权,保障平民权益,缓和矛盾。可以说梭伦改革通过设置民主机构、扩大公民范围、创建民主规范、保障经济发展来推动雅典的进步。继而进行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实行“地域选区”,“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扩大平民参政机会;“五百人会议”“各等级公民参政”,进一步扩大参政基础;“陶片放逐法”,用民主的方法惩治民主的敌人,起到了监督保障作用。可以说克里斯提尼改革通过发展民主机构、确立民主保障机制进而调动公民积极性,促进了雅典的进步。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机构的权威性与职权的明确性加强;“津贴制度”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可以说伯利克里时期通过扩大公民参政基础、完善民主机构、完善保障体制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化来保障雅典的进步。三位政治家的改革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角度推动了雅典黄金时代的来临。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第四等级不担任政府官职和四百人会议”(梭伦)“对所有等级开放”(克里斯提尼)“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伯利克里)过程中,得出“角度一”: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松弛、民主享受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再从抽签选举和轮换制度,议事会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克里斯提尼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10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由氏族过渡到国家,创立“陶片放逐法”,用于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伯里克利实行公薪制,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等等内容中,可以得出“角度二”:雅典民主制度的“监督保障机制和权力机构逐渐完善”。以上两个角度都是抓住了三个政治家改革举措中的“内在联系”,所用到的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内容,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却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抽象和概括,学会了从具体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也认识到了三者改革措施之间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和循序递进的关系。

综上,教学应“依托”教材,在教材基础上有所“超越”,开发的学习资源不是简单地“验证”和“阐说”教材,而是为了“深化”和“升华”教材。

【作者简介】马巧高,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镇江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历史必修(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经济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5]李洪均.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6][前苏联]B.C.CepeeB.古希腊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闻教学模式”,是指将社会新闻有机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建立“新闻式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教学程序与方法,以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系,努力回答现实问题是思政课的魅力所在。新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剂”、“催化剂”和“兴奋剂”,它能极大地促进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文本化的教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提炼后且“理论化”了的社会现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教材的抽象概念、范畴、理论观点、结论回归到具体的、生动的、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数据资料,进行理论的实际运用,解决具体的、现实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把社会新闻引入课堂,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新闻分析、评论、辩论、讨论、电视节目模拟、讲评等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可以实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世界,这不仅契合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思政课教育实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思政课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新闻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把思政理论课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密码“破译”为生动的新闻材料,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磁性”,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正向导性”;新闻教学模式的运用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做到“明辨是非”。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的运作框架

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需要基于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运作框架。总体来说,新闻教学实施过程应包括如下六个环节。(1)研读教材与收集新闻材料。新闻教学首先需要挖掘教材知识与现实社会新闻的交汇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紧密相联系,教师可以有效捕捉与教材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2)教案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思政课教师在对新闻材料选取、加工和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需要编写新闻教学案例,并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新闻教学案例包括新闻呈现(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问题设计与点评三个部分。(3)师生交往系统与课堂教学组织。根据新闻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可以采取教师引导讲授、新闻评论、新闻辩论、电视节目模拟(“嘉宾访谈”)等多种形式。(4)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每学期安排5-6次学生新闻播报活动,具体做法由学生课后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新闻话题,并撰写新闻评论,在课堂中进行新闻播报。(5)教学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的考核方式应加大平时考评成绩的比例,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状况及其表现进行量分。卷面考查也应当把考查基础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卷面考查的导向。(6)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反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定期和相对正式的方式,即在学期中期或终结时对学生进行关于“新闻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二是非定期、非正式的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之外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取关于思政课“新闻教学模式”效果的真实信息反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反思。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新闻教学模式”的运作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需要特别注意把握和运用如下四个基本策略:以情乐学,通过新闻教学模式营造学生参与学习的氛围;培养兴趣,通过新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动机;主动参与,通过新闻教学模式提供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学法指导,通过新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运用的课例解说

本文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选取三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突显新闻教学的实施要点,以此框架性地展示新闻教学模式的运作策略。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9

一、体现课改要求,符合考生认知水平,反映社会热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考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创设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忠实而严格地体现了这一要求。2010年第39题材料二创设了记者采访不同人群对幸福的看法的情境。这一情境是考生熟悉的,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杜绝将政治理论变成简单记忆、机械背诵的对象。政治教师要坚持从考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将政治理论扎根在源于考生生活又指导考生理性地认识生活的更高层次上。

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证回答问题

2010年第39题材料一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详细地向考生展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要求考生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过程。本题(即第39题第1问)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考生想回答准确、到位,就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首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总结,答出“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的特点;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分析和综合,考生才完成“对这一材料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这一设问的回答。

2010年第39题的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_--

--关系,对题中设置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进行评析。从表面上看,这道题是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这一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上,考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道题,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思路,既要回答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要回答文化对经济、政in的反作用;既要对民本思想的历史的进步性进行评析,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既要肯定“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又要说明两者政治运用目的上的根本不一致。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考生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唯物辩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将培养考生唯物辩证思维观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教学范畴内,而要将其贯穿于高中三年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解读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

三、围绕主干知识,整体把握教材,全面解答试题

2010年第39题第3问是经济生活题,要求考生从农民工、家庭主妇、企业家中任选一个,对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合理性建议。其答案要点涉及经济生活4个单元的基本内容。考生要想在考试的短短时间内将这些散落在各个单元的知识有机组合起来,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社会治理总结材料篇10

高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

一、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以个人主义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对立之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重要内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四个观点”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

 

高一政治必修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整合

2.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