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4:22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1

【关键词】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道德的基础,“诚”就是诚实、真诚、不欺人、不掩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就是守信,不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诚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明礼诚信”纳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也把“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作为一项基本要求。面对来自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素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诚实守信的现状不容忽视。高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为实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以理想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提高诚实守信教育的有效性,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探究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问题也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结合高校实际,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努力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不仅是诚信行为的践行者,更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精神的倡导者。因此,在高校一是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建立一支有一定数量和相对稳定的具有高尚品质、关爱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责任心强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队伍,才能胜任日益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营造诚实守信的教育环境。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

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高校教育环境,营造诚实守信的育人环境,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组成部分。在思政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通过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为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演讲、辩论、征文、讲座、主题班会、讨论、文艺等活动,努力营造师生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诚信,明白诚信,坚守诚信;三是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如宣传橱窗、校报、广播、校园网络等)大力宣扬诚信教育,特别是应加强网络诚信教育阵地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迅速提高,网络已成为学生关注社会、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发表观点的重要媒体,因此,占领网络诚信教育的阵地,通过网络渠道对诚信教育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端正用网动机,文明使用互联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面对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关注日益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一是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价值鉴别和选择能力,自觉抵制和反对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政治与现实、言论与行为统一起来:二是教学中将诚信文化的积淀与伦理学、职业道德、专业发展、综合素质、法律意识等传统与现实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诚信教育进行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引导学生用先进的道德审视社会,审视自己:三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树立学生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

四、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诚信度。

身体力行是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诚信教育中要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组织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指导、有总结评价,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全面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诚信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对社会经济发展中诚实守信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使学生明白现代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而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诚实做人。

五、充分利用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凝聚力、号召力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中国共产党人在入党的时候都曾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这既是一份政治誓言,一份忠实承诺,一份责任担当,也是作为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必须时刻牢记和遵守。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至率领中华民族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历史表明:取信于民,对人民诚实守信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今天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承前启后,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扬光大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应大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党课、团课和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党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道德培养得到升华,通过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模范带头作用感召学生,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大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

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2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学校

在当前社会来说,每个人有智慧但不一定有道德修养,能力越高的人,可能对社会危害越大,所以学校就要大力培育智慧品德都具备的人才。如此看来,大学生学习再好,能力再强,首先要具备基本道德素质,因为这样才会使大学生素质全面得到提高,包含自身修养对大学生本身也很重要。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思想上的问题,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是影响他们思想问题的根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如下

(一)在学校中做好大学生全面情况的分析

如我从事这么多年教育工作的了解,只有了解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业余活动等方面信息,针对这些信息,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掌握信息资源,客观、全面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深入到根本问题的研究,才可以研究出更好的方法,这样才好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针对问题重点指导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认为每个学年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政治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我想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大一的学生是刚入大学门的学生,他们还处在待开发思想教育的阶段,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着重教育思想政治理论,采取有利措施带动大学生积极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大二的学生已经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了,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更多专业知识了,所以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这块投入时间就少了,针对这情况教育工作者可以安排一些业余生活兴趣来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三、大四的学生处在大学生活结尾时段,所以我们要传授他们多一些的社会思想政治上的知识,这样就更稳固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相互学习、相互指导

学校每年新生开学之时,要摸清楚每一位大学生学习现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教育者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制定出高效的方法。低年级的大学生可以邀请高年级的大学生给他们一些思想政治上的指导学习建议,如开展一些茶话会、交流会等都会促进双方互相学习,分享好的成果共同制定好的目标一起努力学习,发现不足点一起研究分析然后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学习跟进步。

(四)行为习惯很重要

在教育工作中,我认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他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就很优秀,他的行为举动处处都体现出他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大学生其带来好的行动力,大学生看到那种积极向上的刻苦、努力学习状态,就会投入到其中来,因此自身良好习惯就得到提高。“集体的习惯,其力量会大于个人的习惯”,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优秀的班集体,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习惯都会促进更多大学生的潜能提高,从而每个大学生身心健康会得到提高,结果就是习惯在于养成。

(五)加强正确人生观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长大,在小的时候,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会指导孩子正确的思想。学生的人生观一般大学生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因此大学老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积极向上,向前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活着,要有好的思想,这些思想都会带给自己很大影响,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在未来给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让大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动力,这样才更好的发展自己。付出实际行动,才可以取得成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投入更多情感因素

像大学生这年龄,他们的思想各方面都已经很成熟了,他们拥有的情感也会更加丰富,有友情,亲情,有些大学生也开始谈恋爱,所以也出现了爱情。不管是哪个方面情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如友情,在学校学生会有交很多好朋友,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很好的友情,他们业余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方面的学习和交流,所以要发展正确的友情,这样大学生们之间投入的情感也得到更加稳固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也有积极性。亲情,大学生在学校接触更多的是老师,因此老师也应该投入很多感情进去,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学生遇到啥问题,作为老师都应该好好的分析和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思想上的肯定,以及带动他们往积极向上的思想上发展。

(七)举办多种文化活动

学生在读书阶段,天天都面对着书本,难免会有些枯燥无味,表现出很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看到这个现象,教育工作者就要想办法研究对策。我个人认为,大学生都长期住在学校,与外面生活接触还是会很少,因此我们要利用在学校这个时间,给他们展开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在业余时间过得很充实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提高,处在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状态中。

(八)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能给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给予大学生教育是不够的,因此也需要家庭来补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在读书阶段,围绕他们的是学校、家庭等环境,然后大学生在家庭中,家长本身要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在家庭生活中跟孩子的交流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积极向上、有目标、有组织性的思想活动,因此就给大学生埋下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基础,因此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家长也要紧跟社会思想政治发展脚步走。

二、总结语

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中教育者本身做好模范,在教导学生时跟他们灌输有规划、有目标、有积极性等观念,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大力发展大学生爱国、包容、厚德、创新的精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的教育。

参考文献: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3

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着眼部队的特殊需要,在国防生培养中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忠诚”作为普通人所推崇和遵循的道德准则,更是军人最为可贵的优秀品质。为更好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铸牢国防生军魂意识,锤炼作风意志,掌握履行使命的过硬本领,着力锻造忠诚过硬的高素质后备军官群体,2008年年底,哈尔滨理工大学后备军官学院结合学校实际和国防生的特点,在国防生中开展了“忠诚”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砺剑精神引领、科学理论武装、先进典型示范、文化知识汲取、军事技能训练、军政理论学习、道德实践教育、准军事化管理、骨干岗位锻炼、教育活动开展、爱好特长培养等途径和内容,培养、锻炼和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生政治立场牢固、理想信念坚定、纪律作风过硬、学习劲头十足、训练热情高涨,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已成为校园内一面旗帜和一道亮丽风景,赢得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一致赞誉。国防生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年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军营,我们所有的国防生一起熔铸着“忠诚于党”的赤诚军魂,锻造着“忠诚国防”的铁血信念,砥砺着“忠诚使命”的过硬素质,打造出了“综合素质高、适应岗位快、普遍受欢迎”的哈理工国防生特色品牌。2012年5月,我校国防生忠诚教育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国务委员刘延东及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的重要批示。

国防生首先是大学生,国防生缘何表现如此出色?源于忠诚教育下的价值观培育。对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如下。

一、“梦想与崇高相连,行动就能更加有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廓清思想困惑的力量源泉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道,“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关联。”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选择忠诚不离不弃不容易,坚守信念、严守忠诚并无怨无悔为之牺牲奉献更不易。面对舒适开放与艰苦闭塞,是在碌碌无为中选择自由还是在艰难困苦中选择奋斗?面对利益驱使与事业追求,是在失去自我中追求利益还是在坚守信仰中追求梦想?答案不言自明。我校自2003年开始培养国防生以来,先后毕业的807人,100%递交入党申请书,100%服从组织分配,100%适应第一任职需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国防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政治立场,爱党、信党,跟党走。毕业后,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部队、走向基层、走向最艰苦的地方。有的国防生面对传教士的百般劝导毅然拒绝宗教,固守信仰;有的国防生自愿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与战友们一道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深山密林里守护阵地,在几乎与世隔绝的阵地上,透过漫漫的孤独与寂寞,坚定地托起和平的利器。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作出无悔的人生选择?一名国防生这样说:“爱只有在梦想的长河里倾注才会更加深沉,心只有与事业的脉搏联动才会更加给力。”

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有了知识报国的力量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铸造灵魂的精神动力。忠诚,让他们有了一份对梦想、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守,让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用知识创造财富,靠奋斗实现梦想,更应胸怀祖国、忠诚信仰、追求崇高,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伟大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有了这种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对真理、对正义、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对事业、对岗位、对职责的执着坚守,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真诚付出,前进的方向自然明确、前进的动力自然无限!

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战胜困难挫折的锐利武器

由国防生到合格军人,不是一条坦途,他们从一入学就与其他同学有着不同的大学生活。每天清晨,操场上就有一群着装整齐、踢着正步训练的队伍,这就是国防生常年如一日的早训。暑假期间,其他学生都已回家与亲人团聚或外出游玩,但是国防生还在艰苦地训练、长途跋涉地野营拉练。整齐的军姿透着那份坚强的毅力,响亮的口号透着那份神圣的责任。其实,不少国防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呵护下,成长在优越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心理比较脆弱。但在“忠诚”的激励下,在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感召下,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坚定执着的品质。一名女国防生与男生一样训练,脚扭伤了仍然坚持,从不言败,被誉为“训练场上的假小子”;在我校60年校庆时,国防生参加校庆晚会大型手语操表演,天气非常炎热,300人的表演队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排练非常艰苦。他们放弃了暑假,推掉了考研补习班的课程,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有一名同学在排练中胳膊受伤肿得抬不起来,老师说不行你就别上了,他一听眼泪差点流出来。一个大男孩的这个举动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战场上只有打胜的英雄,没有退却的士兵。那场铿锵有力的手语操把晚会气氛推向高潮,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国防生中一个个坚强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都是赢得成功、获得未来的重要支点。

忠诚,能够给人以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给人以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力量源泉。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物质基础丰厚,生活环境优越,经历的人生苦难不多。可越是这样,越要锤炼不怕困难挫折、勇于迎接挑战的意志品质,越要锤炼能吃苦、能忍耐、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强品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

凡是和国防生接触过的人都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军人令行禁止、集体至上、团队第一的作风在他们身上有充分的体现。走进国防生的宿舍,看到的是叠成“豆腐块”的被子、干净整洁的桌子和把手一律向左倾斜45度的水杯,一切都那么规范;平时组织活动、安排任务,国防生总是很有规矩,执行力最强,表现最出色。国防生以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赢得了普通大学生羡慕的眼神、敬佩的目光。国防生开展的活动、倡导的事情,很多普通生都积极响应,或踊跃参加或擂鼓助威。有一名普通生自己买了一套军人演出服,每次国防生的活动他都友情出演。每年校内选拔国防生时,报名人数都超过选拔名额的十几倍。不管是组建国旗护卫队、定期慰问老红军,还是对农村小学校6年爱心接力式的扶贫支教;不管是倡导校园文明新风、启动校园助学工程,还是深入贫困山区开展教育调查,只要有人发起,就会得到积极响应。如今国旗护卫队、爱心实践团队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和名片,被评为“感动理工团队”。这些生动实践告诉了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变得无坚不摧。在国防生的心目中,“军人”这个字眼总是能够最快地把他们团结起来,军人这个称谓总是能够让他们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

忠诚,能够给人以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国防生这份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恰恰是大学生所需要的,他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百般疼惜、万般宠爱,习惯了事事有人迁就、处处有人照顾,自我意识太强,对于别人的谦让也会觉得理所当然,对于别人的付出也会觉得顺理成章。但是,即使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是团队里的一滴水,力量毕竟有限。忠诚为他们注入了自觉为集体尽义务、作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为他们增添了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行为动力。一根筷子和十根筷子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把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做好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精诚协作、荣辱与共的集体荣誉感,具备了相辅相协、共同进退的团队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受人尊敬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收获成功。

四、“敢于接受挑战,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过硬的作风是大学生圆满完成任务的有力保证

《亮剑》中李云龙说过这样一句话:“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是一种战争年代特有的大无畏精神,也是和平时期面对挑战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校内外重要的大型活动,国防生经常要承担重要任务并能出色完成,就是因为他们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克难而上不留难。在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演习上,我校国防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严整的军姿军容,庄严接受了原国防部部长曹刚川的检阅,我校也因此受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联合表彰。二炮首长来校视察时,我校国防生负责安全警卫工作,首长称赞他们与军人没什么区别。凡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同学、老师都有一种共识,在学校的重大活动、承担的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总少不了国防生的身影,有他们参与,完成任务就有信心。2012年暑假期间,由于学校粉刷宿舍和更换寝室床柜,需要把两层楼60多个寝室的物品全部搬走,时间紧、任务重,几个留校的国防生连续干了两天两夜,硬是把物品全部搬运到指定位置,校领导和老师都惊叹地说:“国防生不简单,战斗力太强了。”在当今生活讲档次、付出讲回报的社会环境中,要真正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是很不容易的。任务面前不害怕、责任面前敢承担,体现的不仅是能力素质,更是精神境界。

忠诚,能够给人以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和直面勇气,给人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那种劲头。青年大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勇敢面对还是逃避退缩,将决定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人生的精彩与平庸。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才能在岗位上、在事业中勇往直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信仰才有立场,有理想才有追求,有团结才有力量,有毅力才有成功!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活动具有明显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可塑性。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输入正能量。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从而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珍惜时光,自觉加强修养,修思想、修品行;勤奋学习,学知识、学本领;刻苦磨炼,练意志、练技能。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魏潾.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153-155.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4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

andpoliticaleducationininternetage

tanGYu

(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

abstractthepresenceofarelativelylowlevelofinvestmentandattention,theoldconceptofteachers,educationalcontentbehind,thequalityofeducatorsandotherissuesneedtobeimprovedatthisstagei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workprocess.tostrengthe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shouldtakeadvantageofavarietyofnetworkplatformsandbroade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thesite;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andconstantlyimprove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strengthenlegaleducationandimprovestudentnetworkbehaviorofself-discipline.

Keywordsnetwork;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作为最早接触社会新思想、新技术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望知识,这恰恰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新颖丰富相一致。①②目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一个日常活动,网络同时逐渐发展成他们搜集信息、交流互动的关键平台。从1994年开始,中国正式开通internet,网络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强大的冲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③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展到网络时代。鉴于这种原因,本文指出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借鉴。

1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正面影响

网络的发展以及普及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新颖,速度更快。将传统的、较为落后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彻底打破,使高校学生更加便捷、有效地获得并接受信息,为教师提供重要的教育手段、内容与平台,同时使教育体制日趋多元化。

1.2负面影响

网络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网络信息的真假很难进行分辨,在向高校学生传播正面信息的基础上,还会传播大量不健康的消极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同时通过网络进行犯罪,传播许多阻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信息,使得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出现滑坡,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不当行为,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威胁。

2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2.1学校层面,投入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所投入的物力、财力及人力和其承担的责任严重失调,尤其是软件方面的投入严重缺乏,这和高校管理阶层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就网站建设而言,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网建设,差不多所有高校均构建起自己的校园网,然而,校园网中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没有设置,就算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页的,其制作非常粗糙、内容落后,知识为学生提供效果理论资料查询等基本功能,并未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无法和他们展开有效交流,难以发挥其实际育人功能。

2.2教师观念陈旧,教育内容落后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一片全新的环境中,然而一些思政教育者的观念落后,在他们看来,书本和课堂仍然属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网络仅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辅助手段,还有的教师将网络看作洪水猛兽,将上网的危害性过分夸大,对网络具有一种恐惧心理。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内容上非常落后,仍然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作为主要内容,而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内容涉及较少,同时在教材建设、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都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

2.3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无法满足需要

网络技术急剧发展,对传统教授手段产生严重的冲击,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拓宽。同时,高校学生对网络学习充满兴趣,并且其接受速度非常快,他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水平明显优于教师,于是对传统的教师处于主体低位的灌输式教育产生抵触,教师的权威地位同样有所动摇。在该角色转变过程中,一些教育者感觉无法顺利适应,导致教育效果明显下降,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3网络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教育效果

高校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当前,“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有效载体,例如思想政治主题网站、红色论坛、微博、mSn等,将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大学生,使教育载体转变为立体化和动态化,打造与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相贴近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凭借网络,还可以弄清学生的需求及思想。具体可利用“网上谈心活动”与学生沟通,将传统谈心活动受制于时间与场地的局面打破,并且能同时与多个学生谈心,将传统的“一对一”的限制摆脱,形成一个非常宽广的共享平台。同时,通过网络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得到大学生接受,转换为其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3.2切实加强网站建设与管理

加强阵地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应加大校园网、专题网与学生交流平台等网站建设力度,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有效的平台。⑤在这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使该网站内容与时代同步,集互动性、理论性、时代性于一体,应该组织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工作者、网站技术工作者、大学生,使三方形成一种合力,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专题网站提供技术与信息保障,尤其是把握网站建立必须与高校学生的心理相一致,通过生动形象的网页、理论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信息(文字及影像资料),利用这种方式吸引大学生,使其对网站产生兴趣,应该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切忌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还应当具有服务功能,在网站上设置关乎学生利益的版块,例如勤工俭学、心理咨询、人文关怀、就业指导等专题版块,利用各个主题版块将相关服务信息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快地将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解决,使主题教育网站真正变成广大学生所关注与喜爱平台,变成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关键途径,从而能够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3.3加强校园文化与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高校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素养主要包括“说服”、“传递”信息能力,还包括“分析”、“选择”信息的能力。要想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努力培养选拔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精心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这支思想政治与技术较强同时充分掌握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队伍,从而能够为有效应用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平台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员,跟踪校园网络舆情,跟踪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科学合理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热点问题,积极发帖,对学生形成吸引力,使其能够点击、回复,对于敏感话题,需要仔细分析错误观点,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其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学会通过网络语言进行沟通,将其疑问解决,从而能够使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此外,网络管理员还应该加强学习,跟踪网络信息技术、技能动态,并不断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及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⑥

3.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

网络环境属于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体,毋庸置疑,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广大学生的自律。尤为关键的是应该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法制意识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努力使他们弄清:网络违法犯罪属于一种违反犯罪行为,能够对公共安全与公众权益产生侵害。在网络虚拟空间之中,现实法律规范能够约束人的行为,不要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而不注意相应的法律规范。鉴于这个原因,在开展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师一方面应该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律培养,具体来说,应该通过传授给学生法律知识的方式,或者通过邀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制讲座、法制案例交流会等方式,也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法制宣传片的方式,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使其具备相对较强的自制能力和自律观念,使其能够积极对有害信息进行抵制,严格恪守网络道德,提高他们的网络自律意识,从而使其网络行为实现自律。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让学生在法制宣传日到公共场所宣传法制知识,组织学生旁听网络案例审判等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领会到网络犯罪的危害,对其产生正确的认识。

4结语

网络时代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需要广大学生加强网络行为自律,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注释

①贾珂萌.新形势下如何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考试周刊,2013.6.

②范亚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纵横,2013.6.

③罗强.网络时代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华章,2013.16.

④张陶然.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0.29.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5

[关键词]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13-01

一、当前就业情形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势头强劲,2001年114万、2003年212万、2005年338万、2007年495万、2009年611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2013年增至699万。与2012年相比,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虽然略为下降,但比2012年增加了整整19万的毕业大军,使得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己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3年6月,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麦可思研究院举行了“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暨研讨会”。报告中显示,2013年毕业季的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比2012同届低了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情况密切相关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择业中的思想状况

1.职业价值观方面。毕业之际,在去向上,不少大学生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更多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导致职业理想模糊化、功利性突出。

2.职业理想与目标方面。部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优势及劣势缺乏相对客观的认识。以至于职业目标模糊,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不少学生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也容易一蹶不振。因为不适当的自我否定而导致择业失败,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过激行为。

4.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职业选择倾向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值,无视对集体和国家所负有的责任。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思想状况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毕业季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由此可见,有必要强化对在校所有大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三观主义教育”、择业观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处于灵魂的地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端正就业观念、培养职业素质,为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过程,也是对已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实践,是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贯彻和深化。

融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就业方向;个人价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并以贡献社会为荣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应对就业挫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择业、就业中得到实践与加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

(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之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也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高度关注。

在管理体系中,应重点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吸纳和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使其细致深入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个人与社会需要、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结合起来的,指导学生全面又不失个性发展。

在教学体系中,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力量,更应该增强全校师生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

在服务体系中,应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低年级就开始引导学生树立择业意识、竞争意识,达到“思想上先就业”。同时,应加大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强社会各界对相关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为毕业季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6

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中职学生呈现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的特点,致使他们思想意识的开放性与盲目性共存、自主意识与生存能力脆弱共存、理想远大与信念模糊软弱并存、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与道德观念偏差共存、思想成熟与精神幼稚以及心理自卑并存,表现在现实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与追求集体主义之间,强烈的成才愿望与现实的校园生活之间,理想的人生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之间出现一些困惑。

二、新时期加强民族地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德育育人、管理育人、示范育人、教育育人”,“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的大德育体系。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职责,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维护统一、人才培养来展开。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员育人的网络系统和工作机制。

(二)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转型时期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转型,尊重和鼓励学生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他们情感的发展和培育,重视沟通、对话和争辩论理,给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撑;倾听学生心声,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机制,明确政策,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要求,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扎实业务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制度上努力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支持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四)注重发挥专业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完整的、发展的教育,不能脱离诸育而独立存在,而应以诸育为载体,尤其要以学科专业教育为载体。因此,学校要引导教师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立足科学教育,但是要超越科学教育,把科学当作文化来教,把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学科专业教学中,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在高尚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五)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是学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出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是校园建设、办学成果、校园师生风貌等多方面的体现,是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精华积淀和重要体现。学校要重视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孕育一种以艰苦奋斗、自强成才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爱国主义为精髓的独立且具有韧性的人文精神。

(六)做好就业推荐、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同解决学生思想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7

关键词:党领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军校大学生;思想基础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4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课题“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求落差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08GJ186-023)

作者简介:王庭芳(1969-),女,湖南津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与研究;于丽先(1973-),女,河南嵩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与研究。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不变灵魂。对于军队院校来说,要强化军校大学生的军魂意识,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志强调指出:“要紧紧扭住铸牢军魂、恪守宗旨的根本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军,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深入进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更好地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1]这就为军队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军校大学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指明了基本方向。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当代军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坚定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同志曾经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2]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国家和人民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对军人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军人的政治坚定性、思想先进性和道德纯洁性的核心与基石,是人民军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取得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我军全体官兵始终不渝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根本思想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了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军队院校必须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军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学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近几年来,军队院校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紧贴时代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贴广大学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紧贴部队建设和岗位任职需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强化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确保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重大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及时、准确、完整地进入课堂,进入学员的头脑,有效地回答和解决了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军队院校还根据自身实际,注重发挥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深化作用,建立了一批批红色资源、改革开放、部队建设等实践教学基地,广泛开展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坚持常态化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员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和农村,走入基层部队,让学员通过亲身感受国家和部队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高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并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个人理想。

二、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当代军校大学生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执行者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最高纲领即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其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全党提出前进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逐步提出和丰富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纲领,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创造了条件。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执行者。军队院校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未来的新型军事人才能否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政治素质,取决于军队院校对军校大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成效。因此,军队院校要有忧患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培养政治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为己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贯穿于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及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近几年来,军队院校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任务要求,以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为主阵地,针对不同培训层次学员的实际和特点,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大精神、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重大主题,开展专题教育,并充分应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网上论坛、专家答疑等活动,加强军校大学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使广大学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而且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积极宣传者。

三、加强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铸牢军魂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是不行的。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和军校大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我军的历史使命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军队与使命共生,军人与使命同在。我军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规定着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军的历史使命有不同的内涵。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新的变化,同志把它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的历史使命,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生动运用和展开,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对我军的新要求。军队院校要坚持把我军历史使命的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院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导军校大学生科学把握同志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背景和时代特点,深化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重大意义的理解,不断增强军校大学生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军校大学生履行使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军校大学生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履行使命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真正做到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战斗精神是军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意志作风的凝结和体现,是每个军人的必备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力培育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院校在培养军校大学生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战斗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强化军校大学生当兵为打仗、准备为打赢的思想,把培育战斗精神贯穿于院校的各项教育之中,用爱国主义激励军校大学生,引导军校大学生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忠实履行我军职能使命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军校大学生为祖国统一而战、为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而战、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根本利益而战的意志。其次,注重培养军校大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军校大学生刻苦钻研、苦练本领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克服对高新技术武器的畏惧心理。再次,严格训练,严格管理,把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精神状态体现在刻苦自觉的训练中,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制度中,落实到依法从严治校中,把战斗精神教育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抓好平时的每一次训练,一点一滴的养成。在艰苦严格的训练中,培养军校大学生坚定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心理素质,大力宣扬谋打赢、钻打赢、练打赢的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军队形成良好风气、促进团结和谐、保持道德纯洁性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军队官兵的道德品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加强军队的价值观教育,让广大官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为重要。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予以践行。军队院校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修养机制、示范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进一步强化军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意识,引导军校大学生模范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军人道德;教育军校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供勤俭节约,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军校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8

【关键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16(2016)02-0034-03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使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极大影响着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一、高等医学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满足人们健康是医学生的目的和追求,然而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事故、纠纷频发,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高尚道德,使他们能切合实际地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事故,这将促进和改善医患关系。医学生医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政治特色,而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现医学人文特色。它们体现不同、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医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体现人文特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能充分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加强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相结合,这不仅加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还促进了医学生全面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医学能力突出和医德高尚是社会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的目标所在,因此,加强和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总之,医学院校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二、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缺乏新颖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的方式要改进,然而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应用,使医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予以体现,这样很难达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还是传统的笔试方式,没有把具体实践作为考试的方式,这样致使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在背课本,很难体会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医学院校主要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没有单一的课程,这样将很难使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医学联系到一块。对医学生道德意识的评估,主要是考试成绩的高与低,这样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难以量化为自身知识,质变为本人的道德意识,切实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总之,当前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考试方式陈旧,这很难达到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政策的领引,忽视专业结合。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对医学生展开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其能够运用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正视当今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紧抓住这四门课程的内容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优秀、现代化的医学人才。但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具有神圣光荣的使命———维护人类健康,其专业特色鲜明,职业要求突出,因此,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精确掌握,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然而在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只是利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教育,没有足够认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教育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距,这也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极大。一名合格医护人员不仅医术高明,还要更加具有爱心和责任意识,而当今的医学院校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教育的目标集中在政治原则上,比较空洞、浮躁,未能真正的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缺乏专业结合性,其教学目标与医学现实要求相差甚远,对医学生来说无感染力和影响力,很难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总之,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政策讲解,忽视专业结合,这样很难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专业相结合,难以达到医学生职业的要求。

3.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传统,效果甚微。当今,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否则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然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是运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没有形成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管理方式,这样会使医学生腻烦,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政策法规的讲解,通过这些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医学院校也是如此;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只是对大学生行为的管制,告诉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多年的教学可知这种方式很难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国也一直在加强建设,然而在实践中,对医学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不明显,效果甚微,这样会使医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医德价值观。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忽视医学人文教育,这样造成一部分医学生专业知识突出,医德较低。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院系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各种社团组织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完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前,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是四门政治课,这四门课程与医学生的主干课程侧重点不同,偏差很远。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育全过程,那么怎么才能使医学专业教师同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能使其能够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这是专业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使专业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讲课时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其中,使医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高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单的依靠四门思想政治课,还要增加一些相关课程,如医学与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同时结合新的社会现象开设与医学生相关的课程,这样使其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院校关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少,并且课时少,涉及医学人文的较少,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课程体系,加强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因此,学校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方式,如对教育队伍加强培训、去外学习等。同时各系部应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与医学生社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总之,医学院校应从课程完善、融合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重视实践和利用校园网络对医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实践教育才能使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育效果。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的医学生来说,在社会实践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颇为重要。医学院校要为医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使其在实践中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创建丰富多样的社团组织,这样既使学生知识面拓展,也丰富了他们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树立为社会负责的意识。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医学院校要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走出去,同时与社会力量结合,共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医学生既了解社会实际,又有外部鞭策,进而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事半功倍。21世纪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因此,要利用网络对医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是大学生经常点击的网站,医学院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改进校园网,增加了“天中情”、“中国梦”等专栏,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对校园网络的建设要体现医学人文特色,弘扬医学人文文化,使医学生受医学人文的熏陶。总之,加强社会实践,改进校园网络对医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其教育效果更明显。

3.以翻转课堂教育方式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在不断创新。因此,大学生的教育方式更要创新、发展,才能达到大学生教育的目的。翻转课堂教育方式是新兴的教育方式,且效果明显,因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其内化为自身修养。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越来越多且纷繁复杂,它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翻转式课堂教学能够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辨别网络信息,使他们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翻转课堂不仅仅注重课堂学习,还重视社会实践,能够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使任课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由于翻转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地位转变,这进一步增加了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通过翻转课堂教学会使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交流方式,因此,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翻转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晨艳“.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价值与挑战[J].中国轻工教育,2015,(4):22-24.

[2]牛奔.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5.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升措施

[作者简介]郝颖(1982-),女,河北正定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59-02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适应时展的需要,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一些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加上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时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同时也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所影响。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影响下,大学生在集体、荣誉等方面的意识不断弱化,一些不良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大学生由于无法承受社会和工作的压力,出现学习积极性不强、过分追求物质享乐等问题。这些现象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完善大学生品德结构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少年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大局观念和团队意识,所以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不能很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面对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死板的教学方法以及形式枯燥的课程理论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提不起兴趣。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还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把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用简单的知识来灌输,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客观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直接造成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假”“大”“空”。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信息,反而由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对课程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率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究其原因,最终还是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所以高校应当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一)国内外形势的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向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进入我国后,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民主和人权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判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缺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教师水平越高,对学生兴趣提升的帮助就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缺乏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师团队,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职称以及层次结构都不合理。要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必须先从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鼓励和引导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调整对自身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走向社会,心理发展还未真正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学生将物质以及利益作为衡量外部世界的标准,对思想道德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等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上。这显然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延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有效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年龄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方法,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落后。还有一些高校由于缺乏经费和师资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只是单纯地喊喊口号而已,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过多地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多靠死记硬背,很难发挥创造性。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十分重要,其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较高,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有序地开展。因此,高校应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高校要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在教师任教之前要对其各项能力进行考查,对其专业化水平以及个性化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同时,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为他们制订详细、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发展方案,重点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带头人。除了积极参与高校的各项培训外,思想政治教师还要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端正学术态度,注重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更有效地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使大学生能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可以多开展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进行理论教育时,不能“一盘棋”“一刀切”,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有更高的兴趣以及更高的接受度。此外,在进行考查与评估时,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在评价手段上可以采用口试、情景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才能实现高效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这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要结合最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重大事件以及新闻热点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可以有效增强其吸引力,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其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各种理论知识。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演讲等,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通过理论与图像、音乐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李伟明.红色导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拓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

[3]杨慧民.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篇10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1前言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90后”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临着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给“90后”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目标坚定、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责任淡化、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强化阵地、夯实组织、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努力把“9o后”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实践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主动占领,就会被其他思潮所充斥。就高校来讲,课堂、校园、网络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注重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一是着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弘扬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着力构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积极传播和和弘扬先进文化,努力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着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精心创设主题教育、校园生活、心理健康等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使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90后”大学生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精心创设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在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坚持以创先争优为依托,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并引导和指导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和培养“90后”大学生美好情操。再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自我教育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题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使社团活动更加贴近学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4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创新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90后”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具体实践。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形成“90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三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对“90后”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也要给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柔性化、人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人文关怀,激发和调动“90后”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90后”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5结束语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尹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蔡婕.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7)缁峋贸煞帧⒆橹问健⒕鸵捣绞健⒗婀叵岛头峙浞绞饺找娑嘌嗣撬枷牖疃亩懒⑿浴⒀裥浴⒍啾湫院筒钜煨匀找嬖銮浚后”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目标坚定、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责任淡化、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强化阵地、夯实组织、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努力把“9o后”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强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实践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主动占领,就会被其他思潮所充斥。就高校来讲,课堂、校园、网络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注重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一是着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弘扬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着力构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积极传播和和弘扬先进文化,努力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着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精心创设主题教育、校园生活、心理健康等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使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90后”大学生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夯实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精心创设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在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坚持以创先争优为依托,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并引导和指导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和培养“90后”大学生美好情操。再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自我教育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题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使社团活动更加贴近学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4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创新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90后”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和具体实践。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形成“90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三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对“90后”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也要给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柔性化、人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人文关怀,激发和调动“90后”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90后”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5结束语

“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新生力量,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尹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