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3:51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1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科学;进化论;科学体制

中图分类号:G322.9;K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18-01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洋务运动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不可跨越的研究对象,也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专家学者对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各种企业和失败的原因都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做了详细的研究。但是,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研究的著述还比较少,因此,本文正是着眼于这个角度,从洋务运动兴办的各种企业,以及在当时中国相关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以及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科学体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梳理。

一、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企业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残酷洗礼,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也使得当时的清朝政府意识到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在当时的清朝政府内部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但是清朝政府将战争失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于西方国家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换句话就是洋人有着坚船利炮。这就使得清朝政府内一些开明的官员和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挽救当时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当时以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为代表的清朝官员在清王朝的支持下,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但是,这些代表学习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在民用科技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使得民营经济和企业长期得不到发展。洋务派官员开始培养人才,组织大量的人力资源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进行翻译和引进。除此之外,还设立新式学堂,培养大量新式人才,向西方国家派出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军事企业的创办。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之后,大清朝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坚船利炮的威力,先进的武器可以攻城破敌无坚不摧。因此,洋务派官员主张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买先进的军事设备和强制弹药,聘请西方优秀的军事顾问和人才创立自己的军事企业,制造大量的先进枪支弹药,企图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清朝的进一步统治。

(二)先进化工技术的引进。洋务派在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的过程中,意识到化学工业技术的重要性,随着西方先进化学制造工艺和技术的不断传入中国,洋务派开始创办相应的化学用品企业,生产基本的化工产品。例如,上海制造总局首先创办了生产硫酸的工厂。除此之外,在上海创办了生产火柴的工厂,并且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三)冶金技术的引进。中国近现代冶金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也是由洋务运动开始引进并发展壮大的,我国最早的炼钢厂就是由洋务派建立的,当时中国最大的炼钢厂也是由洋务派从国外引进的,当时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是从国外聘请来的,由此可见,中国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壮大与洋务派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中国近现代先进思想的引进和发展

科学技术思想是决定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科学家是进行科学思想研究活动的主要主体,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家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得出的结论,是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具有指导性的思想理念。洋务运动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侧重于技术层面,而忽视了科学思想方面的研究与发展,这就造成了近代中国始终处于模仿阶段,而不能进行第一手的创新。虽然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例如进化论和机械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思想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寻求变法图强提供了强大了思想依据。例如,当时影响最为巨大的进化论思想提出渐变的思想理念,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向前发展的过程,这就极大了颠覆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对于上帝的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其中的代表,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中生物发展的必然律,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是生物演化的基本途径,

三、洋务运动下近代中国科学体制的发展

有学者提出,社会体制是人类在生存生活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共同的目标下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生活的活动的过程。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化建立的标志是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而洋务运动时期的一系列科学活动是近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例如,科学家和相关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都是科学体制的重要标志。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科技方面巨大发展都为中国科学体制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洋务派建立的近代新式学堂为培养新式科学人才提供了基础,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科学的期刊和杂志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但是洋务派在促进中国近代科学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结语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洋务派不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科学思想,从蒸汽船到新式炼钢厂的建立,再到火车和电灯,从微积分到达尔文进化论都是通过洋务派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洋务派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思想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变革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梅雪.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3.

[2]汤菊平.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6.

[3]张睿.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2

本单元所对应的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必修3的第7专题(以下简称本专题)。根据课标①所规定,本模块和本专题都包括史实和史识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就本单元而言,史实层面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史识层面的学习目标是要理解和认识“经典物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意义”,“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说明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显然,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进展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近代科技史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既要理清与历史学科背景差异较大的科技发展史脉络,又要把握科技与社会、人文的内在关系,有机呈现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确实不易把握。从抽到本单元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看,基本都能思路清晰地处理属于史实层面的近代科技发展历程,但大部分选手基本忽略了史识层面的目标,即近代科学技术史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物理学重大进展》一课只讲授人类物理学知识的进展,多反复强调“经典力学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或“经典力学开创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几乎没有选手去追问“近代科学为何首先以经典力学为突破?”或“实验何以如此重要,以致成为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分水岭。”结果是同学们只能“知道”而非“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意义;《探索生命起源奥秘》一课的教学则集中在从解剖学到细胞学,再到进化论等生命科学知识演进上,几乎无人概括科学与宗教在解释生命起源或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是科技与人类发展关系最直接的一课,但绝大多选手对本课的处理与历史(Ⅱ)中的“工业革命”无异。另有不少选手可能是出于对历史课堂人文性的追求和体现,在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教学中花了很多时间去介绍和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有个别选手在课堂上全方位地介绍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由于这些内容对于选手们和“学生们”都非常陌生,使教与学的活动难以在“历史”的层面展开,而脱离了作为历史课程的课堂要求。

显然,学习科学技术史仅仅停留在自然科学发展脉络的层面,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完全脱离课标和学情,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科学、宗教的关系,同样有失偏颇。造成这种偏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将教学立意狭窄地集中于自然科学发展上。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将科技史置于广阔的文化史视阈中,全面理解和把握科技与人文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切合课标、适合学情、紧扣教材的文化史视点,将对近代科技史的深刻认识体现在教学立意中,并以此统领教学设计,当可获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从课标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的规定看,如前所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计来看,它包含着从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从发现以求知到发明以致用的演进过程;从科学发展自身的特点来看,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发展依赖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需要社会人文因素的参与;反之,社会人文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科学的进步。只有将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历程置于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横向的特定社会人文背景,以及深层的科学家的理想、信念、意志、兴趣、激情等文化史视阈中,才能深切理解、合理解释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才能使科技史课堂彰显历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

纵向把握西方传统文化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关联。

包括科学技术史在内的人类历史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是一种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人的思想、人的价值、人的行动甚至人的情感,都是文化的产物”。①可见,文化既是人的创造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的创造活动本身。进而,以往的文化传统影响并制约着以后历史中人的创造活动与创造成果,科学技术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必然受到古代科学、思想意识的影响。“《天体运行论》扉页的左页印有柏拉图的名言‘不懂几何者莫入’”;②解剖学创始人维萨留所说“人是艺术品,上帝就是艺术家……男人和女人都体现了艺术家的设计思想……提示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就是解剖学家的使命”,③是古代思想意识对近代科学影响的最生动注脚。

横向把握近代西方社会人文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联。

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内容的统一系统,或者说是由许多要素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按其所面对的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和自然关系的方面、人与社会关系的方面、人自身精神与肉体的方面,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按其内容的侧重分别属于这三个方面,哲学、宗教处于核心的地位。④基于这种观点和方法,文化史的研究不是依据个别的、零散的事实,而是将事实整理为彼此关联的诸要素,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建立一个自身完备的结构总体。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出发点是人的经济活动。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但同时它又始终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同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人发现自然、描述自然和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和产物。“如果有望远镜,托勒密不会创立日心说”,①“技术是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物化方式”,②都是科学技术与各种社会因素之关系的形象注脚。

深入把握重要科学家个人的思想意志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作用。

西方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不过是一群有思想的人干的事”,③科技史尤其如此,科学离不开对真理的追求和向往,离不开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真知灼见。要理解科学技术史,不仅要关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本身,还要透视科学技术发现发明背后的“思想”。马克思强调,“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他在1784年4月获得的专利说明书中,预见到蒸汽机的一切可能用途,并指出利用它来建造机车锻造金属的可能性”;另一些科学家强调,“发明是一回事,会不会经营发明是另一会事”,都是有力的证明。

当我们将近代科学技术史置于上述三个维度的文化史视阈中,不仅可以“看到”,而且可以“看透”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为达成课标所规定的基本教学目标、体现历史科学魅力与价值,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毕竟,历史课堂不是历史研究的翻版,教师的理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教学设计不必也不可能是鸿篇巨制的理论专著。在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史背后的“思想文化”之后,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化史视点、建构合理的相关教学立意,以统领教学设计。

找寻合适文化史视点的有效路径,就是在宽广的文化史视阈下,将上述研究和学习科技史的三维视角聚集于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必须是,也只能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进展与人类进步的关系问题”,由此,本单元的教学立意即可确定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漫长而曲折,科学技术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重要桥梁,它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是在对未知真理不断探究精神的支持下、在近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文化因素交互作用下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对自然、社会乃至科学技术本身的态度。

明确了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和教学立意后,具体到每课的核心问题和教学立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究精神、思想解放、物质条件等与物理学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即将课标中要求的“认识经典物理学对于理论科学的意义”聚焦在研究手段的转型上,实验较之数学与逻辑的方式更加客观、更加接近客观真理,更符合科学求真求实的精神,它对于追求真理而言如此重要,以致成为近论科学的基石。将课标要求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意义”聚焦在对世界看法的改变上,如果说用简单法则或机械运动解释世界的经典力学给社会带来理性和规则,那么微观世界运动形式的复杂和无规律则带给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物理学的进展就是这样与社会、人文交互作用。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对客观真理探究的冲动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数学、逻辑都曾是西方历史上探究和认识客观真理的手段与方式。文艺复兴后对客观真理的探究进入崭新阶段,近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相继诞生的同时奠定了理论科学最本质的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本课以近代物理学对客观真理的探究历程为线索,了解近代以来物理学在客观真理探究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社会、人文因素与物理学进展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的深层意义。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究精神如何将生物学从服务信仰推向排除上帝”,即将课标明确要求的“概括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上的根本分歧”,聚焦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过程之中,既让同学们理解科学曾服务于宗教,宗教也曾借助自己的力量使科学得到发展,又让同学们明白宗教和科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解释方式。如此,既达成课标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又不必过于复杂地涉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生命起源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亘古之谜。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万流归宗的地位,使神创万物成为普遍信仰。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先进工具的出现,在人们试图用新工具和新方法进一步理解神创万物的过程中,生理学、细胞学、进化论先后诞生并不断完善,直到将神从生命起源中的主角位置上排除。本课将以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为线索,考察生命奥秘的探索历程,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社会化背后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社会化,是科技对人类社会发生影响的前提,要达成课标所规定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必须聚焦于科学技术社会化及其背景的推动力上。近代以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人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追求,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社会化,直至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反之,科技社会化又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设备、更大规模的研究群体。如此,既能实现课标的要求,又不至于讲成又一堂“工业革命”。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科学技术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对话的历史。科技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把科技成果普及到社会中服务于生产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推动科学技术不断社会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程度加深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更加迅猛的发展。本课以科技社会化为线索,让同学们感受科技社会化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执著与追求,认识科技成果社会化背后的真正推动力。

简言之,近代科学技术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易把握的难点。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从史实层面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又要从史识层面把握科技进步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史学理论学习,提高史学修养,以宽广的文化史视阈把握教学层次,以合适的文化史视点建构教学立意,进而,使近代科技史教学成为中学生拓展人文视野、训练史学思维的园地。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3

abstract:Dr.JosephneedhamwhoistheleaderofscienceandtechnologyhistoryandthefamousscholarofUnitedKingdomstudied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andpointedouthisquestionswhichhadarisedconcernofscholarsathomeandabroad.theauthor,asoneofthelatecomerabout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alsowantstodiscussthisconcernedtopicthroughhisownlearningandexperience,therebyhopingtogetadviceaboutsuperiors.China''sscienceandtechnologywasinfirst-classinancienttimesandwasadvancedintheworld,butitlagedfarbehindeuropeinmoderntimes,whichcannotbutmakethekidsorresearcherfeelamazingorweird.thisarticleistalkingabouttheauthor''sview.thisarticlefocusesoninfluenceofreligiousonthehistoryof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sothatpeoplecantruly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alsoenabletheauthorities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changesomebadpractices,anddevelopeffectivestrategies,inorder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ourcountry.

关键词:李约瑟;科学技术;原因

Keywords:Dr.Josephneedham;scienceandtechnology;cause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99-02

0引言

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但历史进入16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到新中国成立,国人才开始步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逐步踏上了追赶西方的漫漫长路。是什么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关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几点认识: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自身的缺陷

中国自给自足、僵化保守、妄自尊大的小农小耕经济藩篱的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社会与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工业化的发展,近代科学开始萌芽,并在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相互鼓荡中迅速发展。而中国明清,特别是清朝政府固守农耕经济藩篱,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封建的科举制度、资产阶级的缺陷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已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不但专考“四书五经”,而且按刻板的模式作文——“八股取士”。科学技术完全排斥在各级教育和科举选官考试内容之外。我国资产阶级的缺陷是他不能带领我们走资本主义式的民族复兴之路。首先,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其次,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性使他们不可能带领中国走资本主义式的民族复兴之路。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毛病没有力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带领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

3重人伦、轻自然或是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人一直信奉实用理性的哲学,很多科技成果根据经验总结得来,只要能达到使用效果就没有进行更深的研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思想,这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家天下”儒家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科学精神与学术自由丧失,科学信息匮乏,缺乏研究与开发自然的传统。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没有成熟的自由市场,并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了创新发明的动机。近代科技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结果。“中国农业社会的机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科学。”宋代程朱理学产生,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不利于科技进步这才是破解"李约瑟难题''的症结所在.事实上,许多因素互相关联,或递进、或互动,共同发生影响。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政策导致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使本来已经落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更加落后于世界潮流。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使中国人民丧失了那点仅有的进取心。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4

(一)

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曲折、仰或缓慢渐进和急速推进依次呈现或交替呈现的历史。但是,历史轨迹的这些对立状态,又无不统一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上。

在众多的历史坐标中,重大历史事件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它相当于坐标原点,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世界科技史上,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酝酿和发表就属这类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科学技术以间断、曲折、急速推进的形式发展着;事件发生前或后,则以相对连续、平滑和缓慢渐进的形式增长着,并且发生前和发生后又有所不一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性质上,在此之前可能属古代科学,之后则是近代科学了。

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以是内在的,也即是以改变科技发展轨迹的科技思想的产生或科技成果的建立。这种事件由于表现为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比较直观,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以此作为分期的依据或标准的作法,往往用于内史体系中。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可以是完全外在的,也即在事件的科技性质不显著,或者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把足以结束科技运动的已有轨迹或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环境性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等,作为分期标准或依据。这种事件由于表面上看来与科技无关,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是隐蔽的,有时甚至不易被科技人员接受。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科技史深层次的分期。这种作法往往在典型的科技外史中使用。由于上两类事件,在科技史的分期中,各具有特殊的有利之处,也各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科技史的每一时期的划分中,始终贯彻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与环境性事件统一的原则;一是各个时期不同,两方面的判据间或运用,如第一、二阶段间,以科技成果划界,二、三阶段间则以环境性事件分期。一般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因为环境性事件毕竟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事件,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不仅存在,而且或迟或早会表现出来,也即一定的环境对应于科技的一定运动。人为地隔离或间或使用两方面判据,由于二者的不同步,会导致分期失准,进而不科学。这种两重标准统一使用的作法,常出现在内、外结合史中。

统一运用科技成果性和环境性的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准,比单纯使用某一方面,对于描述科技史,要有利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环境性事件的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互为因果关系。这样,就要求既陈述科技成果的产出情况;又交待与之相应的环境材料;还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全分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科技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面的重大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本质的影响还是科技体制的变更。科技体制不仅决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反映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决定对科研的投入、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因此,对科技史分期时,选取的重大事件应是直接影响科技体制方面的重大事件。

严格地说,相对于科技成果的产生、环境有内环境、外环境之分。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环境属外环境或大环境,科技政策、投入、体制、国际交流等属于内环境或小环境。后者直接决定科技的发展;前者间接影响科技的发展,并一般通过后者起作用。所以,内、外环境方面的重大事件,作为科技史的划时代事件,选取时,可以同时并用。

(二)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也即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时间跨度上,叙述的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百年。首先是政治上极为动荡。从辛亥革命到军阀混战,再到国民政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使后半叶,政治上的动荡也依然存在。其次,经济上基本处于贫穷状态,多无进展。经济落后的巨大惯性,经济发展的非良性环境,使经济体制的变动成为频繁之事。这种变动,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内在关系,使得科技的发展受到很大波动。第三是思想上,不同体系之间激烈碰撞。这一方面是传统与新思想之间、另方面是中学与西学之间,以至于外来思想之间碰撞激烈,致使主导思想的确立如履薄冰,表现在不同时段,情况迥异。这些不稳定的外环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内环境。民众的科技意识在整体不强之时,还显出时涨时落,或此起彼落。科技体制时而趋良性循环,时而是不利科技发展。科技政策也飘忽不定,由此,科技人员的整体积极性不能不受此波动;和国际间的科技往来,未能形成合理水平上的持续行为,在完全封闭和不设国门之间摇摆;科技投入一直很低,但在不同科技领域却表现出极大反差。科技组织和机构,有时数量少,并形同虚设,有时相对繁荣、有效。内、外环境的交错,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成果的产出。成果数量上,多寡相差很大,又如30年代与第二个十年;成果水平上,高低十分不同,又如50、60年代的大科学成果与20、30年代。

上述构成了外环境——内环境——科技成果这三个层次的分期标准体系。然而这三个方面既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又是在不同时段有主有次的。在不同层次的密切联系中,考虑到主导事件的重要作用,20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可选取如下事件作为分期依据,相应,分为八个时期。

从20世纪的钟声敲响到1914年,是本世纪科技发展的第一个时期,〔1〕科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运动的承前滞后性,故应向前追溯。这一时期,决定科技发展的重要事件是对西方科技的引进。中国引进西学,开始于17世纪。但是最初的引进是生搬硬套似的引进;引进的东西是古代与近代、科学与糟粕并存;而且引进后的科技游离地存在着,未能融进中国已有的科技。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经戊戌变法,直到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其间的引进一反以往的状态:立足于实用,立足于先进科学技术,立足于和中国的传统融合。在完成先技术,再技术基础,后基础理论的过程中,部分人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中国的传统科技受到了冲击和改造,是西方近代科技重要成果进入国门,进入教材的结果。这标志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诞生。所以,世纪初的十余年,再溯至洋务运动,总体上为第一个时期,以从技术到科学的真正引进为重大事件,结果是诞生了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

经过1914年的准备和酝酿,191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从这时直到1927年为第二个时期。从西方近代科学的一般情况看,学会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延伸的组织基础,也是近代科技的基本象征。在中国,上一世纪7—80年代就有不少维新人士倡导过学会。科技方面,据查,1907年成立了中国药学会,1909年又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和护理学会,但这还只是一般的号召和最初的模仿,而且已有的三个学会制度上并不健全,活动也不经常,介入的人数也极少,因而影响不大。中国科学社则不一样,仿英国皇家学会建立,它不仅建制全、会员多、范围广、有刊物,而且从一成立起,就不受政府的操纵,立志于宣扬科技的功能,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可贵的科技人才,其功绩正如1930年青岛年会上蔡元培所总结的“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2〕其影响是巨大的。“五四运动”的肇始,不能说与科学社的活动、《科学》的刊行无关;此后到1927年全国性学会新成立近10个,〔3〕科学社团的广泛兴起,科学社就起了表率作用;由于每年的年会、会刊的大力宣传,国民的科技意识正在增强;尤其近代科技成果得到了有力的传播。所以,1915年至1927年是第二个时期,以中国科学社的成立与活动为标志,其结果是中国近代科学的传播。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这可以认为是开中国全国统一研究机构之先河。此前,学会已达成熟地步,但这毕竟属于一般的学术团体;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尽管设立局、所甚多,但多限于附属于生产的应用性研制;也引进传播了西方技术和科学,但在此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几近于零;虽然有人曾萌生过设立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的设想,〔4〕但毕竟迟迟未成为现实。“中研院”成立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带动了大批科研院所的问世;聚集、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产出了较丰硕的、即使后来看来也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推进了高校科技教育。如果说20、30年代交替之际是科研院所成立的活跃时期,那么,30年代,尤其前8年是科学研究的活跃时期。抗战开始后,直到1949年,尽管战乱的干扰和破坏,仍有少数研究院所诞生,研究气氛仍浓,并不时有成果产出,“中研院”的影响仍然存在。可见,1928年至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中研院”的成立和活动是重大事件,其结果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在研究中获得了很大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本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非科技事件,但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重大的、纯粹的科技事件。〔5〕首先是科技体制的结构性、权力性变化。中科院最初是一级权力机构,后来虽有变化,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科委,使全国五路科技大军都置于其统辖之下,形成了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集中统一的科技体制。其次是科技政策尤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以往知识分子有“自由民”之嫌,很难归于任何其他政治板块。1949年后,随着团结、教育、改造政策的确立,知识分子成为完全的“依附”者。这无疑是科技力量、科技思想、科技战略的高度集中。其三是科技发展楷模的根本变化。本世纪开始以来,一直是以欧美模式为样板。1953年以后,这一模式遭到完全否定,为苏联模式所取代。应该说,这一变化是综合性的变化,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四是科技发展战略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科技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本来,世纪上半叶,科技的政治功能,尤其军事功能就得到体现,而1949年后,这一功能受到了更高度的注视并达强化的地步。这表明从1949年起,直到1966年属第四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这一时期的划时代事件,其结果是科技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产出了一批大科技成果,奠定了现代科技的必要基础。

一般认为,“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前17年的延伸,是前有极左路线和政策发展的顶峰时期。可是从科学技术情况看,其发展一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干扰甚至破坏,教学、研究秩序呈现出空前的有计划的动乱动态,另一方面核试验、空间技术、计算机、生物技术等〔6〕大科学或非民用科技成果得以产生和发展。这表明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以“文化革命”的发生和持续为特征,其结果是科学技术在整体上受到摧残的同时,某些方面得到了畸型发展。

从1977年开始,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主要是外环境)在经历了“文化革命”这一谷底之后。开始缓慢回升,始发性事件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由此拉开了十年改革的序幕。〔7〕改革的中心是理顺科技体制,完善科技运行机制,目的旨在促进科技的全面发展和科技长入经济。在实际推进中,科技成果的产出呈现如下特点:成果数整体上逐渐上升,1986年达到高峰;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无17年中一花独秀的现象;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也提出来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成果明显增多。这些表明:1977—1988年是第六个时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其特点和标志是科技发展环境和运动机制的改革开放。

1988年底,“治理整顿”方针提出来了。虽然这并不是仅指科技领域,但表明科技本身和科技发展的环境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和困难,预示从1989年开始,科技发展的轨迹大体仍保持改革开放的趋势外,会出现新的特征。果然1989年及其后几年,在克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困难的同时,又复苏了旧有的思想障碍,如“姓资姓社”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再次肯定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科技知识分子、高科技的作用,〔8〕于是出现了1992年至1994年快速发展的局面,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以及“主战场”均呈现出良性、快速发展的态势。这表明1989年至1995年虽与前12年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其特殊性不能忽视,故是独立的一个时期,其特点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结果是现代科学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的靠近。

到2000年还有几年的时间,一方面若无意外,中国科技发展的大致趋势已定,另方面还存在诸如投入过低、政策欠稳、体制仍僵和与经济建设联系欠紧等问题,因而和世界先进科技相距仍大。趋势的实现、问题的解决、距离的缩小,均还未成为现实,故只能当作未来的一个时期,在预测和展望中加以描绘。

参考文献

〔1〕〔6〕杨德才、关铃、鲁宗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第208—213页。

〔2〕〔4〕高平叔:《蔡元培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2期。

〔3〕张应吾:《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大事记》(附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82—810页。

〔5〕参见丘磐:《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背景、体制、政策》,载《大自然探索》,1991年第3期。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5

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在此前建立起来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和许多重要物理实验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许多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等,都得到极大发展.与此同时,科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大气物理、海洋物理、地球物理等等.物理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的实验方法向其他学科转移,促成各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20世纪后半叶,新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综合性极高,如红外和红外成像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与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密切相关,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各学科的发展.

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密集性、综合性极高,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近几年来的局部战争向人们展示,现代战争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高新技术的较量.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离不开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成就,如红外夜视、激光制导、激光雷达、三相弹等都与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学实验技术密切相关.

这一切都表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物理学不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在20世纪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而且毫无疑问,21世纪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必将处于主导地位,它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大学物理课是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些都起着增强适应能力、开阔刘义洪盈赘大争物双教争敬沮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物理课的这一作用,特别为许多专家、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专家所强调.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的学时一直少于理科.因此,目前实施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物理课内容在给定学时范围内一再精选后形成的.总的来讲,工科大学生的物理基础较薄弱,物理知识面也较窄,特别是近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有关的物理基础和现代工程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更显薄弱.如我们的课程基本要求中没有物性学、分子、原子核、粒子等内容;没有偏振光干涉、核磁共振、穆斯堡尔效应等内容;量子物理、统计物理等近代物理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甚为薄弱.这些内容,工科一般专业在后续课中多不再涉及,而它们恰恰是当今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所要涉及的,有些甚至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物理课内容“老的多、新的少”.因此,更新内容,加强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有关知识,特别是有关基础知识,是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必须面向的首要问题.

二、工科物理课教学改革

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很复杂的,也是很困难的,不可能一嗽而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不应改变物理课作为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应着力研究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物理基础;要重点研究如何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及有关近代内容的关系;应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加大力度,与研究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系统地研究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科大学物理课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物理学基础(包括经典物理基础和近代物理基础),同时适当地介绍反映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的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于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时数少,只靠课程内容和体系本身改革回旋余地小,改革要将课内课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与课间关系诸方面综合考虑.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以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进一步精选经典物理内容,突出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避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等,在整个经典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加强近代思想;在近代物理基础的基本要求部分,加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在校和离校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加强现代工程技术物理基础专题,这部分内容应侧重物理原理,而不要停留在科普水平上,上述三部分内容的讲授学时,分别约占总学时的58%、27%和15%.

(二)开设物理类和技术类专题选修课(或讲座).物理类选修课:如现代物理导论、混沌、原子和分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嫡和信息、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力学等、技术类选修课:如现代工程技术专题、激光技术、光散射技术、全息技术、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技术、薄膜技术、换能器、红外技术、低温和超导等.选修课应着重物理概念、物理思想和方法,不追求数学严密性,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笔加教鞭不适应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来,有许多院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改变信息的包装形式,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像集成在一起,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感观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同时,这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教学的顺畅实施与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人,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成为21世纪教学手段的主体.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1997年n月6日,中国物理学会正式宣布中国物理教育网建立.这就为网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方便,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从网上获取信息服务于教学.名校、名师更应在网上传播自己的教法和经验,使大家受益.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6

关键词:工科大学;物理应用;教学实践;研究探讨

一、客观认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存在价值

大学物理课教学要使学生尽可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物理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我国工科大学物理的学时一直少于理科。目前实施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物理课内容在给定学时范围内一再精选后形成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强化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有关知识的渗透,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必须面向科技服务生产力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大气物理、海洋物理、地球物理等等.物理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的实验方法向其他学科转移,促成各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其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新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惊人的,高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综合性极高,如红外和红外成像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与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密切相关,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各学科的发展。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离不开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成就,如红外夜视、激光制导、激光雷达、三相弹等都与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学实验技术密切相关。这一切都表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工科物理学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它的作用将会在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实现。

二、对工科大学物理课教学实践的反思

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不应改变物理课作为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应着力研究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物理基础;要重点研究如何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及有关近代内容的关系;应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加大力度,与研究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系统地研究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教学环节的改革。工科大学物理课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物理学基础(包括经典物理基础和近代物理基础),同时适当地介绍反映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的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于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时数少,只靠课程内容和体系本身改革回旋余地小,改革要将课内课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与课间关系诸方面综合考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以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进一步精选经典物理内容,突出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避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等,在整个经典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加强近代思想;在近代物理基础的基本要求部分,加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在校和离校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加强现代工程技术物理基础专题,这部分内容应侧重物理原理,而不要停留在科普水平上。选修课应着重物理概念、物理思想和方法,不追求数学严密性,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科技是生产力的要素

具有科技价值的工具就是先进的生产力。我们在工科物理实验中需要增加近代物理测量分析方法的内容。目前,已经开出有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扫描隧道显微镜、红外测温仪、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等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解了这些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使用,感受了当代仪器的操作使用,而且让工科学生了解到近代物理知识与当代工程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让工科学生从这些仪器的原理结构设计中学习、领会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灵活多变的物理方法,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高、精、尖"技术多是源于物理学,物理学是工程创新的核心。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体现物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着压缩经典内容,拓展现代内容的思路,在把基础理论中的精华和长期在新领域中起支柱作用的内容以及物理学前沿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增加物理原理在高新技术中应用的信息量。热学部分突出统计和熵,熵--不仅限于热力学范畴,将源于热学的熵变为广义熵,介绍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中的熵。振动部分增加了振动的分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和混沌等内容。波动部分增加了声、光多普勒和孤波及孤波在通信上的应用。光学部分增加了光计算机,光纤通信,掺铒光纤光放大,光纤光栅及光的吸收、散射、色散,光谱分析,非线性光学等。量子物理部分增加了基本粒子简介和核物理部分,从核的结合能说明强相互作用是短程作用等。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是新技术的源泉。

四、工科物理实验要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

工科物理实验多年来处于封闭状态,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备,多数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与当代工程科学技术严重脱离。物理实验中所涉及的物理定理、定律早已确认,不需验证,学生毕业后也不会再去重复这些实验。因此,应该视每一具体的实验仅仅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一载体不仅要使学生熟悉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方法,熟悉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这个层次来看,我们才有可能较好地处理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力、热、声、光、电和近代物理实验的比率并不重要,考虑一个实验取舍的依据应是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受到哪些方面的训练,学习到多少种方法,这才是重要的。工科物理实验要突出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工科物理实验内容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工科物理实验在实验内容选择上应该在兼顾基础的同时注意时代性和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的距离,使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7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科技发展

科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各国也将培养科技人才作为强国的根本。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瓶颈。“钱学森之问”既是“李约瑟难题”的继续,也是对“李约瑟难题”的某种解答。二者既有精神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呈现出具体的差异性。

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和外延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提出,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由于难题本身多样化的形式,从而使得难题自身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外扩而带来了大量的争议和怀疑。但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讨论和反复的分辨,使得“李约瑟难题”成为了富有生机、不断发展的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散发出不同的气息,表现出不同的气质。

1.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李约瑟难题”在国内通常被表述成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或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产生?”这实际上只是问题的简化形式。而李约瑟本人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著作之中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描述。虽然形式不同,但基本含义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以下是三种比较典型的表述方式:

第一种表述出现在1938年左右,后来李约瑟回忆说:“我们在略微熟悉了以下情况之后,心中又产生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我想,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又怎么可能在十五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能够更有效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1

第二种表述出现在1954年,随着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出版而出现的。该书第二章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始精神........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萨维留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者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2这是“李约瑟难题”第一次以专著文本的形式公布于世。随着这部巨著在世界范围的广泛流传,“李约瑟难题”成为国际科技与文化界的颇具魅力的问题。

第三种表述出现在1990年李约瑟从英国寄来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这是1964年那篇文章的修改稿。其中关于该难题的表述是这样的:“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3这后边一问显然是吸收了“获得科学知识”的提法,但又把时间上限修订为“公元前一世纪”。到此为止“李约瑟难题”的文本就规范化了。

以上三种不同表达方式不难发现“李约瑟难题”自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之中。从难题的酝酿、提出再到不断地修订,证明了这一命题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的,也正是这个命题充满活力所在。

2“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之争

随着对“李约瑟难题”研究的深入,在“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问题上产生了三个不同派别:肯定派、否定派、怀疑派。其中持肯定态度的占绝大多数,他们或者是从社会结构方面、或者是从思维方式上面、或者从文化语境方面做出了对“李约瑟难题”的正面解答。而持否定或者怀疑态度的虽占少数,但也从难题本身无意义方面、难题本身有逻辑矛盾方面、难题需要修正等方面加以阐述。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三种说法:一是“无意义说”,持此观点最著名的三位人物是席文、席宗泽和吴国胜。“无意义说”理论基础是“近代科学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一疑问。而实际上近代科学在科技发展的继承性方面、真理的可检验性标准方面、科学的适用性方面都证明了其具有普遍性,所以这个观点本身也是有缺陷的,很难成立。二是“逻辑矛盾说”,代表人物是张秉伦和徐飞。三是“修改说”,诸如范代年、钱兆华等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难题自身存在着内在逻辑矛盾和缺陷,因而主张对难题重新进行修改和定义。4

虽然这几派各执己见,但是正是这种对待难题的不同态度,才使得“李约瑟难题”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真正体现了难题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

二.“钱学森之问”的产生及其内涵

“钱学森之问”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出现,解开难题背后的谜团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对于“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直接明白的表述是在2005年,当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看望他的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后来这段话被概括为一句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5

钱学森正是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做出了充分的了解、思考之后才说出了他的疑问。

1钱学森所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与现状

20世纪中期,在科技发展最前沿的美国率先刮起了一场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风暴,这场风暴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人们通常把它称之为“第四次科技革命”。6这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现有知识范围、重新建构了知识体系,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速度日益加快,不同技术领域相互交叉和融合;涌现出了大批新兴的高技术群体,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结构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领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信息产业随着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发展,确立了在社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回顾上世纪的世界不难发现,决定国家兴衰荣辱的正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速度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当今时代,真正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的手正是科学技术本身。因此国外的科技发展速度对我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环顾周围使得他们倍感焦虑。

2钱学森面对的国内环境

在近几十年科技建设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必须看到仍然有多种原因限制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他们主要包括:

科研经费不足,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所存在的许多问题之中,科技投入较少是根源所在。我国科研经费的增长不仅不稳定,而且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国家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在资金投入方面确实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人员的人均享有的投资额度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大量的科技人员集中于政府机构之中,企业、社会中的科技人员数量过少。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企业才是真正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而企业当中科技人员比例过低就限制了企业在产品研发、产品创新领域的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7

以上这些都是中国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增加科技投资力度、推动企业自主科技研发能力、提高科研产出率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科技环境,促进科技的发展。

三.两者本质的一致性与具体的差异性

在学术界,尽管对“李约瑟难题”本身有不同表达,但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为什么落后了?”其中表现出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关切。而以钱学森为首的当代学人对“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原因”的反思最终也落脚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问题上。

“钱学森之问”正如“李约瑟难题”一样,是社会发展实践凝练出的命题。站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来看,“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的形成、发展以及解答,都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体现出思想发展的逻辑。二者都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出发,凝结出思想发展的逻辑,都经历了从实践命题到学术命题的发展脉络,而最后落实到社会实践的解决上。

虽然二者有着深刻的本质联系,但是其具体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二者提出的时代背景有差异,二者的追问虽然都落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上,但“李约瑟难题”是在中华民族最为危机的时刻提出的,而后者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面对社会实际发展提出的;其次二者追问目标有差异,前者追问的核心是“为什么没有”,解决目标是“如何才能有”,后者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科学技术前提下提出的,目标是怎么解决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8最后对二者解答的差异,在解答“李约瑟难题”方面着重对过去历史的反思,有的人把原因归结为封建制度,有的人归结为儒家保守观念等等,而后者着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思,把最终原因落实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钱学森之问”从人才教育培养的角度解答了李约瑟的问题,但是,他本身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深化了“李约瑟难题”。

参考文献:

[1-4]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n].人民日报,2009-11-05.

[5]范岱年.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J].二十一世纪,1997(12):76

[6][法]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卷Ⅳ[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39.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6)01012204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集近代物理思想、理论和实验技术于一体的物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性、时代性和前瞻性[1]。它是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多学科门类交叉的基础课程,也是新兴学科和新兴领域发展的有力支撑。近代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近代物理实验,认识新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些实验方法和技术[2]。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是一个富有很强时代性的、多学科结合的、开放的动态系统,且其所涉及的理论大都深奥难懂,实验操作复杂,数据获取和处理分析难度大,仪器设备的购买、运行和维护成本高,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应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先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同志早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教育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所以认清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针对目前的教学弊端,探索如何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改革,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就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者应该认真思考和解答的时代命题。

一、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弊端

近代物理实验是培养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的综合性课程。近代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引入科技前沿,关注学科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做到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可是近几年来许多高校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近代物理实验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落后[3],无阶梯性和系统性。实验项目仍是传统基础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缺乏与现代科技、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的内容,无法发挥其现代科学技术的“窗口”和“接口”的作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创新性要求。二是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模仿”的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学生是机械式模仿,无法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无益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三是“重理论,轻实验”[4],不重视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忘记了近代物理实验是近代物理思想、物理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源泉。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达到创新、提高和发展的教学效果。四是采用简单的“操作加笔试”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而准确反映学生的近代物理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水平。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差,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面对新的实验现象,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无法开展创新实验、创新研究,完全违背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目的,阻碍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全方位的创新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必须革新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构建有利于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高超实验操作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新模式,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开放的“层次化、模块化、多元化”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

因近代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大都昂贵,精密复杂,整体性强,不便拆卸维修,许多高校近代物理实验仍是简单的几个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拼凑而成,且仪器套数少,一旦出现故障,也无法得到及时维修或补充,近代物理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近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高校建设资金大量投入,这时完全可以对近代物理实验课程重新进行认真思考和系统设计。另外现代化实验仪器、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的不断涌现也迫切要求改革陈腐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在改革和设计中应遵循“注重基础、加强设计、综合应用、提高能力、突出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近代物理教学体系的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近几十年来近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十分明显,如激光光学、信息光学、材料科学、传感技术、微波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均与近代物理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因此必需在传统近代物理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前沿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优化和梳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为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将近代物理实验项目“层次化、模块化”,将近代物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四个层次,同时将实验项目分成“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现代光学、磁共振技术、微波与传感技术、低温与固体物理、材料检测与分析”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多个系列实验项目,建成“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应用、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的多元结合的“层次化、模块化、多元化”近代物理实验新体系[5],为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应该是开放式体系。国外高校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近代物理实验新项目,他们的近代物理实验内容更新速度快。他们早已将“超流实验”“量子信息处理”“混沌实验”和“光镊子实验”等转化成为本科生的近代物理实验项目[6]。另外注意运用现代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已有近代物理实验项目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或将不同层次和不同模块中的实验项目进行合并优化成大型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这种开放式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为有宽广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三、合理采用或编写有特色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和指导书

传统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首先通过教材了解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实验教材和指导书是教师、实验项目、仪器设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培养新世纪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近代物理实验涉及的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很广,有很强的现代性、综合性与技术性,每所高校采用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都不同,固定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只能起到辅助参考的作用,只对部分实验项目有指导作用。实验仪器的更新换代快,仪器附件多、功能多,实际开设的实验项目与现行近代物理实验教材中介绍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给学生预习和实验操作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难度,也不便教师检查预习效果。而且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产生,现行教材也不可能包括不断更新出现的近代物理实验项目。所以各高校不应只采用固定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学科特点,根据各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平台、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的条件编写出自己的特色教材,更多地根据实际更新的实验项目编写出相应的实验指导书讲义等参考资料供学生学习使用。

四、采用全方位开放式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改变现有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和教学方式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实验场所、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和教学方式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验时间、实验项目上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他们宽松的实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因材施教,高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放式实验教学方便学生在实验前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利用教材或讲义,利用实验仪器进行预习,否则预习时没有仪器设备,不能进行实际操作,根本没有感性认识,只能是纸上谈兵,预习效果大打折扣。进入实验室操作时也会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只会匆忙记录数据,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为空谈。另外将全校科研实验平台、重点实验室开放给本科生,完全打破原有的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限制,实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本科生可以利用全校的近代物理实验资源,不再局限只在本学院、本专业、本学科的实验室开展实验,他们可以在交叉、相近学科领域内自行设计近代物理实验题目或和教师共同设计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开展实验。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大量资金,提高教学效益。也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和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加强他们的实验技能,提高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开展创新实践、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开设近代物理实验先导性专题讲座

大部分学生刚接触到近代物理实验时感觉很难,不仅实验原理难以理解,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也较为繁琐复杂,实验技术要求高,学生心理上害怕近代物理实验,失去自信心,或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去开展创新实验。所以在近代物理实验前,进行一些先导专题讲座,为学生实验前作知识准备,把近代物理中的一些著名实验、重要物理思想、研究手段和一些近代物理实验技术作一个介绍[7]。针对实验模块中的光谱分析技术、信息光学技术、微波技术磁共振技术、真空技术、低温技术、传感技术和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技术等作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导致近代物理重要思想和概念产生的实验和理论背景,了解现代技术的源泉,以及它们对近代物理学、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影响。通过先导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对近代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其创新思维。

六、合理利用虚拟仿真近代物理实验

虚拟仿真近代物理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新的实验模式,是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为实验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其本身就是实验教学的创新成果,它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如下主要优势:一是虚拟仿真实验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复杂的、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大大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二是针对一些高成本、高消耗、高危险、复杂的、极端条件下的近代物理实验,可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成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降低成本和风险,发挥虚拟仿真实验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三是可以突破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人数、实验次数和实验仪器套数的约束和限制,便于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校内外资源共享,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和教学效益。但是虚拟仿真近代物理实验的本质是“虚拟仿真”,而任何物理实验的根本目的是进行实物实验,是真实的实验过程,所以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虚拟仿真近代物理实验与真实实验相比存在如下局限性和不足:一是降低学生对真实事物、真实物理过程、真实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观察和领悟能力;二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真实仪器设备的操作动手能力;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严谨求实精神;四是降低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实验过程中的处突能力;五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所以不能用虚拟仿真实验完全替代真实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只能是对实物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课时不可过多,不可滥用。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制作水平和质量,也不必把每个近代物理实验都开发成虚拟仿真实验。只有选择性地合理开发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才能对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有些学校采用在学生进行真实实验前让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供学生预习,然后再进行真实实验的二段式教学[8,9],即将虚拟仿真实验和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建立多模式近代物理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单一刻板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往往容易约束学生的思维、压缩他们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制定多模式的近代物理实验考核评价制度,改变单一、固定的“操作加笔试”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当务之急。第一种是“通用模式”评价制度,考核由平时考核、期末操作考核和期末笔试三大部分按一定比例构成[9]。平时考核以实验报告和小论文、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为考核点;期末操作考核从实验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回答教师提问等几个方面考核;期末笔试考核点包括误差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思考等。第二种是“研究论文模式”评价制度,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在教师预先拟定的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内选题,按照科研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写成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研究论文,根据其论文工作量、研究和写作水平进行评价考核。第三种是“混合评价模式”制度,即将“通用模式”和“研究论文模式”两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评价。教师可灵活采用上述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某种模式接受评价考核,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八、结语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全方位创新改革势在必行。优化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开放的“层次化、模块化、多元化”的新体系;采取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编写和使用有特色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开设近代物理实验先导性专题讲座;科学合理利用好虚拟仿真实验作为补充;建立灵活的多模式近代物理实验考核评价体系。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但近代物理实验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复杂工程,它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支持、协调配合,才可以在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爱侠,叶柳,张子云,等.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77-102.

[2]李金星,张道华.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116-118.

[3]贺德春,彭勇.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14,30(5):114-117.

[4]杨冰,李丽华,董瑞新,等.浅议高校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9(2):123-128.

[5]李永涛,赵洪牛,葛智勇,等.近代物理实验综合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147-150.

[6]段家忯,曹惠贤,王煜,等.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情况考察报告[J].大学物理,2004,23(3):42-45

[7]麻焕锋,董若颖.拓展近代物理实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1):120-122.

[8]羊现长.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106-109.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9

关键词:科学技术体系,学科,术语学

中图分类号:H083;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6-0019-04

DisciplinarySystemofterminologyundertheSystematicViewof

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

wanGLe

abstract:theterminologytheoryhasformedarelativelycompletesciencesystem,whilethepositionandinternalpartitionofterminologyintheentiredisciplinarysystemhavenotbeenclearedmodernscientificknowledgesystemcanprovidesmethodologicalreference,inwhichmrQianXueshen’sprinciplefordividingtheframeworkofmodernscientifictheoryissignificanttothepositionandinternalpartitionofterminologyterminologytheorycanbedividedintothreegraduallevels:basictheory,technologicscienceandengineering,whichembodythedisciplinarystructurefrommacroscopicviewtospecificviewatthesametimetheprincipleofcrossoverstepbystepshouldbefollowedinthestudyofinterdiscipline,andtheoriesofotherdisciplinesshouldbeintroducedintotheresearchofterminology

Keywords:systematic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cipline,terminology

一何为“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体系是根据大科学系统内部各学科内涵和外延将学科间分界、学科内层级加以梳理从而形成的复杂结构。科学知识体系有助于科技管理,在宏观层面对学科分布特点加以把握。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各学科探索的角度、方法不断增多,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学科交叉交融现象不断涌现,大学科分化为小学科,宏观学科分化为微观学科,学科碰撞融合产生新的学科……科学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导致了人们对学科分类及科学部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模糊和歧义的认识。

作为科技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在宏观上对本学科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不仅对研究工作有所裨益,对于整个学科发展而言,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国际上,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术语学,在近些年刚刚进入国人的视野。术语学的学科构建和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家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工作和课题。尽管在国际上术语学已经有了诸多流派并传承发展了相当的一段时期,但这一学科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术语学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尚需做很多研究性和介绍性的工作。厘清上述内容之前,需先了解科学知识体系分类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科学知识体系分类的沿革如前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学科交叉与交融现象层出不穷,科学知识体系的划分工作也愈来愈有难度,要在不同维度对不同学科有所把握,在现如今的科学领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学科,有的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深入性,有的则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将他们定位在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定位准确,学科发展方向明晰;定位模糊,学科发展就易误入歧途。

科学知识体系分类的方法和视角,是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古至今经历了几个典型的历史时期:我国学科分类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艺”的划分(《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地球另一侧,古希腊三位哲人柏拉图(platon)、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伊壁鸠鲁(epicurus)也对知识做出了相应的划分,他们的划分对象以意识、哲学、实践性科学以及诗歌为主。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先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在认识上突破了以往。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他的理念也在学科划分中得以体现,他认为学科只有三类,即记忆的科学、想象的科学和理智的科学。

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的勒内·笛卡尔(ReneDescartes)极其重视哲学与物理学,他将前者奉为一切学科的根基,后者是树干,而“别的一切科学就是干上生出来的枝”[1]。

18世纪末,欧洲进入工业时代,克劳德·昂利·圣西门(ComtedeSaintSimon)吸取了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的思想,试图借助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尤其是牛顿(newton)的“万有引力论”,建立自己新的哲学体系。他主张将学科以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分类[2]。数学为最基础,生物学为最复杂。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的分类方式与圣西门类似,只是他的指导思想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的学科分类次序为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

可以看出,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学科分类还都是处于互相渗透的状态,上述几类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并未被阐明。这些分类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19世纪中叶,唯物辩证法由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提出,后由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等人发展充实。恩格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对于学科分类的归纳,按照物质的运动方式为线索,排列各门学科的逻辑顺序。他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2]他将自然科学分为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中国近代也有很多学者针对学科进行过分类。20世纪7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了“梳型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一分类方式对诸多非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有着深远的意义。80年代于光远先生提出的科学5个领域划分法[3];随后,何钟秀等学者提出了纵横交错的科学体系结构[4];80年代末,许志峰等人提出了一个“立体的经纬网球体系结构”[5];90年代,刘仲林提出了学科体系的“软分类”方法[6];王续琨于1992年提出了四面体塔杆式科学体系结构[7];陈文化等人在2002年提出了融合梳形结构和纵横交错结构特点的宝塔型科学体系结构。

总而言之,学科分类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分类方法有着共同的弱点:在自然科学的划分上做得更充分、更合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分类方式甚至模糊处理或避而不谈。这样,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划分就遇到了难题。

但是,钱学森先生的“梳型结构”划分方法却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在学科的纵横层面上均做了尝试,把那些融入人类本体感受的、不易划分的学科也包括到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讨论术语学学科体系的问题上,“梳型结构”较其他结构更为适合。

三梳型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科学技术体系”的理念是,在每一个科学技术部门中,都有三个层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层,一个是基础理论层次,一个是技术科学层次,一个是工程技术层次。第一层次的基础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之下的,宏观地、统筹地把握和指导人们对于某一科学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之所在;第三层次的工程技术层次就是我们的具体方法技术理论,是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直接理论指导,是具体技术的阐发介绍;而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技术科学层次(即第二层次)则是较基础科学层次更为具体的对于学科领域内次级分科的讨论阐述,同时在方法技术上给予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指导,较之工程技术层次则稍显概括与宏观。科学技术体系三层次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技术体系层次图

科学技术体系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一体系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学科技术体系,尤其是相当一部分非自然科学也被纳入其中,为这些学科找到了定位。如图2所示[9]:

图2钱式科学技术体系图

这一结构体系具有其他分类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它确立了非自然科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将那些不能用纯粹还原方法解析的学科从宏观到具体分层明晰。

四术语学体系的构建根据“梳型结构”的分层原则,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在科学技术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划分为三个大的层面。这种将理论横向分层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并不鲜见,但在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这样的学科还没有很普遍的应用划分,笔者就是按照这个理论的思路和原理,将术语学进行划分尝试。

钱学森的梳型结构在横向的学科关系上没有进行截然的分界,这就为后来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保留了位置;其在纵向上进行的三层划分方法,独辟蹊径,优于其他的划分方法。

术语学即是适用于梳型结构划分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

首先,在学科分野上,术语学更倾向于是一门独立学科,而不应从属于某一学科。因为术语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各学科术语的一般性问题及普遍性规律的学科”[10]。在定义上就可看出术语学是以各门学科的专业词汇为研究对象,是依托于具体学科而发展起来的。

在术语学学科内部的结构上,也可以按照梳型结构原则分为三层。

在基础理论层面上,侧重探讨各门学科术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术语的性质、特征与功能。

在技术科学层面上,主要侧重于分析专门对象的概念结构,揭示术语的共性与建立实践加工术语的原则。研究术语的管理、标准化、术语编纂、术语翻译、术语库建设等实践性问题。在工作内容上讲,技术科学层面的具体工作和发展方向要较基础理论层面多,但是就学科建设意义与指导作用而言,基础理论层面则更为重要。

在工程技术层面上,主要涉及术语的具体研究方法,黑龙江大学的郑述谱教授在这一方面上所持观点较为明确:术语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是类似的,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语言,前者研究的是学科专业语言,后者研究的是一般语言。因而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在术语学研究中,也可以采用描写法、结构分析法、对比法以至统计法。

在基础理论层面和技术科学层面发展趋于稳定之后,工程技术层面上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方向、新技术和新方法。它将是一个开放的术语学子学科集合。譬如近些年,学科发展加快,科技新词层出不穷,针对科技新词的相关工作就应归为工程技术层面的一个研究方向。如何从学科中发掘出新的术语,在大量学科术语中发现新出现的学科概念,或甄别出旧有术语新的内涵,在时效性和科学性上有说服力,是需要名词工作者做大量具体工作的。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工具和方法都应属于术语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五结语术语学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针对术语学进行的学科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划分也仅为抛砖引玉,与同道共议,以期为术语学的学科构建和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5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227

[3]于光远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意见[J]百科知识,1980,(6):9-13

[4]何钟秀,关西普,季子林,等科学学纲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0-41

[5]许志峰,李德深,马万里社会科学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9-11

[6]刘仲林跨学科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8

[7]王续琨,王月晶现代科学分类与图书分类体系[J]图书与情报工作,1992,(2):41-44

[8]陈文化,胡桂香,李迎春现代科学体系的立体结构:一体两翼[J]科学学研究,2002,(6):560-570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篇10

一、重时代背景的分析

探寻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标准对科技史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之一便是:“概括科学技术史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特色,分析科学文化发展及其特征的社会原因”。科技发展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牵涉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因素。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30年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该主题进一步拓展,则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为何近代科学会萌生在西方社会”“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技开展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等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在科技史的讲解过程中,如能引入这一著名课题进行分析,既契合“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程性质,又培养了学生调动和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其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技与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

二、重作用影响的归纳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通过科技史的讲解,应让学生理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教学中,通过“两弹一星”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别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又如,在“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教学中,有教师引用了两段材料:【材料一】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赛亚・柏林【材料二】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大国崛起解说词》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经典力学对思想解放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科技史中包含了许多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和利用。如通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科学创造精神;通过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介绍新中国初期的科技成就,特别是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通过介绍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