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十篇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十篇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2:18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四大板块各个击破

中国古代史环节

中国古代史部分约100分,占总分值的1/3,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在冲刺阶段中解决好中国古代史的细节知识点很有必要。

中国古代史考查的是从史前时代到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这部分的历史跨度大,对于学生考查要求高。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范围从开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终结。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动荡,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等。在冲刺复习时,前三章内容(史前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主要放在对基本史实、基本线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一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后五章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主要是把握重要史实,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大阶段性特征的概念,并对相关史实做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分析。具体来讲,横向联系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地区、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纵向联系则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冲刺期的中国古代史复习需要建立一个各个朝代的知识网络,从它们的形成到灭亡,里面包含著名的历史事件。在历年的真题中,客观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部分还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甚至是一些历史地理学、博物馆学的知识也会涉及;名词解释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史中发生的相对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再现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简答题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被考到,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能力;史料分析题侧重于考查制度史的内容,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的解读,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的信息。

中国近现代史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约60分,占总分值的1/5。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相对于中国古代史,是个抢分的环节,因为近代史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耳闻。

中国近代史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侧重点非常明显,从1840年起100多年的历史,如晚清“民国”时期的几十年内容中,内容多且重要,从历年的考题也可以看出,大题的内容一般都从这部分中加以考查。冲刺时,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史实,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则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小,“”以后的历史在近四年的考题中基本上都没有考查过。但2011年大纲中增加了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两章的内容,并且在2011年的考题中也曾考到过该部分的知识点,所以这章的知识点也要做充分的复习。在历年的真题中,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名词解释考查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和阶段特征,此部分2010年考到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简答题每年都会考到,一般考查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的内容,所以涉及这些方面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横向、纵向联系都有可能被考查到;史料分析题只有一年考查过,考到的概率不大,因为新大纲囊括的知识面非常广,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新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即使有也会将中国古代史联系起来一起考查。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环节

世界古代史部分约60分,占总分值的1/5。这个板块的知识点往往是同学们忽略的地方,一是因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内容比较繁杂,二是国外事件和人名都比较难记忆。在数据统计中,历年得分率较低的也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这一部分。

古代中世纪主要集中在对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制度的考查,且对大部分内容的考查能够做到难易适中。2007~2008年分别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扩张过程。这两个题目考查思路比较相同,都是考查古代世界帝国建立过程,这个题目是平时复习的重点,所以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在2009年则转向考查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政策及其转变。基督教是古代世界晚期和中世纪复习时的重要知识点。基督教在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是塑造这两个时期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力量。在这道史料分析题中,命题者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寻找答案,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本质要求,值得关注。2010年出题思路再次出现大的变化,要求比较公元前8世纪时代中国、印度和希腊的特征。这道题目要求比较高,既要求考生了解这一时代的宏观特征,又需要对三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了解,而且临时总结出社会特点来,的确是比较难的。不过这也是“全球史观”引进中国后,世界古代史学术界关注和思考的主题,这其实算是学术热点,而对学术热点了解和把握本来也是一个优秀研究生的基本功。2011年考到了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比较,也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世界古代史命题的重心在“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这两部分,大题的出现也基本在这两个重要部分之内。其中又以政治、军事和文化为主要出题点,而中世纪史则偏重于宗教和文化。所以同学们在平常复习过程中应该关注古代和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理清古代和中世纪的发展线索。无论是时代变化特征,还是各个主要国家发展阶段和过程都要掌握。适当进行比较,比较同一时期中西方的异同,比如王权的发展和比较。同时还需要关注一点史学史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史学名著。

世界近现代史环节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约100分,占总分值的1/3。该部分分值较大,在大纲中一共有75个知识点,总体难度不及中国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在考纲中共划分为19个专题,68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历史学本科教学及历史学学科体系中,构成世界通史教学的第三和第四两部分。独立考查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为单纯的世界近现代史题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教材编写、学科划分及实际教学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分属两个严格区分的领域,但在考纲中却是将这两部分实行了合二为一的编排法。在此实际上体现了考纲制定者的一个基本思想,将16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这与当前学术界的普遍做法一致。而从测试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渗透了命题者的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打破世界近现代史的学科界限,而将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大跨度的专题考查。在历年的真题考查中,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各章节基本上都被涉及,其中考题偏重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客观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了解和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主观题大多局限在重点范围之内,最重要的问题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英、法、德、美、日、俄)。世界近现代部分考查的重点在欧洲史,包括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国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掠夺、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格局等。2007年欧洲史130分,非欧史占20分;2008年欧洲史出题126分,非欧史24分,2009年、2010年基本没有涉及非欧史,2011年非欧史占36分。而且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简答和史料分析题中都被作为重点,2007年、2008年、2010年简答和材料分析都出了一道题,每题30分,2009年出了两道简答题,2011年世界近现代史出了一道史料分析题。以往的史料分析分别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的内容,2012年在这几个重要的部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战争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总体而言,世界近现代史这部分考查难度不算很高,只要考生在平时做足功课,时间、地点和人名不混淆,还是很容易拿分的。

历史学冲刺锦囊

只在冲刺期中掌握考试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强化牢记,在考场时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关键的。下面,笔者就为考生们送上几个冲刺锦囊,为同学们的冲刺更有加速度的感觉。

锦囊一:浮想联翩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同学。

使用题型: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使用方法:历史学里的事件都是有上下关联的,因此建立联想的知识网络,是对知识的有机归纳,用某一种相近似的历史结构把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当这种思维方式建立起来时,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学习历史的金钥匙,一种打开历史之迷的渴望也就油然而生了。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来表示。在冲刺复习时,就可以根据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锦囊二:步步为营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逻辑思维强的同学

使用题型:史料分析题

使用方法:历史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了解史学常识和历史知识,还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

锦囊三:逻辑记忆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的同学

使用题型:选择题

使用方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多如繁星,很难数得清记得准,但若巧妙运用阿拉伯数字就方便了。如记尾数相同的事件,以“9”为例,1689年美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1929年资义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世纪初第一年为例,1600年美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建造飞艇成功。周年记忆的形式也可取,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逢周年的很多,如1917年张勋复辟;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47年人民开始全国规模反攻;1957年中共进行整风,反斗争开始;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等。这些数字记忆法法举一反三,有效地串联起零碎知识点,对于答选择题是很有帮助的。

锦囊四:思考论述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历史基础较好的同学

使用题型:论述题(原来的简答题)

使用方法:研究生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面对一些历史问题,也应该养成学会思考该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现象和发展的作用。只有自己慢慢从一些细小的历史现象入手,如弄清一个人的生卒年代、地名沿革,或一个事件的历史真相,这样才有可能在回答论述题时做到从容不迫。养成这些习惯,对于以后写论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冲刺期注意的几件事

第一,在名词解释方面,不可盲目追求“冷”“偏”“难”。名词解释的命题思路是,在保证区分度的情况下促进考生尽可能多地熟悉历史知识。因此,考生的着眼点应该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现象、重要结论为主。如果想取得更为理想的分数,还应该在复习中多注意一些次重点,阅读相关专著及学术论文,并通过相关的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第二,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无论给出的历史材料多么生僻、晦涩,但问题与解答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历史背景。同时,材料解析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通常并不褊狭,只需要考生将背景与具体材料相结合即可。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复习;方法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按中外史分别编写。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新课标相同。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笔者对历史必修二的复习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掌握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近年来的高考题型中首先是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再次是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第四,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五、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

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总之,高中历史的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掌握其普遍性,结合学生的特殊性加以探索运用,寻找到适合班级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力争在短期的复习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爱民.高中历史应如何进行有效复习[J].学周刊c版,2010,(3):12.

[2]李萍萍、薛涛.高中历史复习如何有效的记忆历史知识[J].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10,(6):41-42.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

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这其中只有10人能给出反对的理由,占总人数的5%。但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干巴巴的一条:“外因决定论”的错误。至于其他解释,如“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预设前提”等等,无一人涉及。

问题3: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的,占总人数的88.5%,但在如何“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方面漏洞百出。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简单抄题,不会评析。基本没有什么评论,更甭提“评析”了。既没有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对比分析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也没有从“器物—制度—文化”被逐次认识的角度深入分析西方的冲击怎样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2)有史实无观点。部分学生自始至终未能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罗列史实,甚至没有观点,对题目中要求的“观点明确”把握不够。不能充分提炼与运用材料所提供的答题信息,绝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根据图片的提示,把“冲击”和“反应”中的史实一一对应起来,把图示中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再重新描述一遍,依次罗列五次“西方的冲击”所导致的“中国的反应”。

(3)有观点,但缺乏史实支撑,而且有的观点明显偏离材料本意。

(4)史实与观点明显不符,分明是反对这种模式,但史实论证都是突出西方冲击的作用。

(5)缺乏思维力度。仅仅满足于完成观点到史实的罗列或做出平行的结论,对该模式的深层内涵理解不够,缺乏思辨精神,缺乏论证的理论高度。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现象呢?是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基础太差?老师引导不够?还是命题者过高估计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弄清问题的缘由方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1.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

为什么199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解释模式呢?为什么学生反对“冲击—反应”模式的理由仅能列出一条“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呢?为什么学生不敢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材料训练,轻史观培养。师生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遇到超出教材范围带有学术性的问题,只能平视或仰视。在平时授课和高三复习时,中学历史教师虽然会用“冲击—反应”模式解读中国近代史,也对“近代化史观”与“革命史观”有所了解,但有多少人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呢?有多少人知道“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②有多少人知道“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冲击—反应’模式……二是‘侵略—革命’模式……三是‘早期启蒙’模式”?③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在70年代以后受到批判,被美国另一中国史专家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所代替”?④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过分强调文化因素’‘预设前提’”?⑤……即使有人知道,又有多少老师认为为了应对高考,需要向学生粗线条地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即使老师偶有涉及,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用心去记、去想、去思考?

有不少人反映这道题“超纲”了,其实,高考并不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只是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基本的学术动态;高考试题也无意深究考生的学术观点,而更在意其是否能自圆其说。《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这道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不仅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②对照《考试说明》,反思一下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学,是不是眼界太窄了,过于功利了,只顾就题论题了?!

2.囿于教材体系,没有做到“用教材教”

为什么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呢?从教材本身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教材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编的,教师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教的,学生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学的。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下设“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非常系统地勾画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西历史的发展脉络,非常直接地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纳入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冲击之中,非常清晰地印证了“冲击—反应”模式。再如,从二战后一直到60年代末,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差不多成为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大多数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学者们都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这种划分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近代的革命肇始于中国跟西方的接触。西方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西方思想和现代技术的输入是这场革命的原动力”。③因为“冲击—反应”模式强调的是西方之“冲击”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只能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④以教材为依托,中学历史教师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传授模式是:外部冲击导致内部变化(破坏性的变化和建设性的变化),导致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这种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熏陶下成长的,所以对于“冲击—反应”模式,他们很难提出反对意见,更遑论“另有观点”了。平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都只是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训练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怎能指望学生在考场上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正如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徐贵亮老师所言:“奉历史教科书为圭臬,对教材知识、结论的固化与墨守,对教材以外史识、史料、史论和史观的视而不见,不仅不利于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观、历史思维和视野的开放与拓展也是极为不利的。”⑤

3.思维能力不足,难于做到创新发展

本题的答题要求是“评析”,即分析和评论。“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评论”是指批评或议论。“评析”本是带有总结性的认识,是分析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和实质。但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有史无论,仅仅罗列了某个方面的史实,没有用史实去说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甚至是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不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不能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持某一观点,以及这一观点的本质特点是什么。限于知识背景和答题能力,学生对“冲击—反应”这一模式唯有迎合,难以突破。只能就事论事,很难做出命题者所期望的有创意的分析、评论。

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①要把证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地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这方面训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根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围绕结论附会材料。但是,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脱离材料抽象分析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还美其名曰:培养思维能力。其结果,除了给学生又生硬地传授了一个结论,再次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之外,别无所获。②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我们所能做的应当是尽快适应而非单纯抱怨。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从高考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引进了史观,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且因编撰工作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教科书的观点难免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专业图书、互联网等,搜索有关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将其适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命题改革的导向是迫使中学历史教师大量补充学术资料,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全面解读历史。

2.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高考新题型?怎样了解日新月异的学术成果?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除阅读外别无他途。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来。③阅读有助于旧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阔,有益于理解力的提高,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读书的广度决定人生的跨度,读书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力度,读书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爱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3.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说明平时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中学历史教师没有充分做到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学生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束手无策。纵观近年来新课程高考一些历史试题的材料或结论,常有突破教材束缚、质疑教材观点的情况,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代表着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向。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研究者所处的立场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代背景与学识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评价。④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忆的应该是那些基本史实,而不应当是历史认识。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是问题探究的引导者和方法的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思考、分析历史知识,特别是要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做到在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有史实依据。要以问题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整理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②

4.练习历史论文,学会论证问题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④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对试题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是解答小论文试题的前提条件。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文内容和命题意图。首先要读懂试题探究的学术问题的范围,即依据试题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其次要读懂设问的角度;最后是解读试题的要求。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将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当作列举题解答,只会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要通过不断变换材料、变换视角练习“小论文”这种题型,树立信心,把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形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把观点进行提高和升华。要注意做到答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在表达过程中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真能像第41题的“冲击—反应”模式那样,高考命题的“冲击”导致中学历史教学的连锁“反应”,引导中学历史教师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那真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幸事!

【作者简介】赵剑峰,男,1969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李广元,男,1971年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历史教师。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一、专题教学模式概述

专题教学模式,就是以某一个理论知识、考试题型或社会热点为中心而开展的专项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为跨教材章节,以学生为本,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并融合,更加详细、系统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便于形成良好的整体历史观,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专题教学模式利用概述、分析、归纳、讨论及比较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重组,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回顾,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专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题的主线,进行专题要点的提炼和历史知识的深化;专题教学可实现历史与社会热点的密切练习,加强历史与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等的关注。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从内容、方式上呈现专题教学

(1)专题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比如,专题以人为中心,如武则天等;以事件为主题,如南京大屠杀等;以一个地区为专题,如等;以一系列事件为主题,如历史上成功的变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专题教学的独特视角。

(2)灵活呈现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是可以很灵活的,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典型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事件,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列举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一次,也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影视播放与欣赏,如《三国演义》等。将历史知识灵活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专题意识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看书方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课本编排的先后顺序了解基础史实,在单元标题的引领下进行内容的阅读,关注其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对整体框架实现把握,同时也要注意单元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等。

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近代列强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题名,将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人们的反抗斗争以及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的历程为核心,深入了解每一场战争及运动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对各个事件进行具体的比较。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对这个知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把握。

(2)善于总结并归纳历史问题。初中历史中专题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与考试说明的结合点等,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出清晰的历史知识线索和逻辑条理。例如,以工业革命为专题,则应用列表归纳的方式将时间、事件原因、标志、重要发明、能源、技术领先国家、意义、影响及结论等实现清楚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一些小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改变孤立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增强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古代史中,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历史上历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古代医圣、诗圣、画圣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与治世,台湾、、新疆自古就是中古领土的证明等;近代史中,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与三位伟人,中日、中美关系变化,等等。

(3)引导学生对专题问题进行探析。专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整体、系统地了解某方面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与认知,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所以,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析。例如,在对我国古代一些重要迁都事件进行归纳的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统治者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走的弯路,你作何感想?对美苏、美日等大国关系的变化史实中,你认为这些国家关系变化的基准是什么?”等等。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问题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提高其历史思考能力,将学生的历史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语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1.围绕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总结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展开论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分析综合能力。

2.理清基本的历史线索,通过不同的历史线索带动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反抗史,这三个脉络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通过三个线索的总结,使得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历史。

3.从历史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结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出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之本的理解。

4.按不同的专题进行专题归类总结,使得历史知识能够横向结合,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可以把历史分为不同的专题“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诸多专题,把不同时期的专题进行比较记忆,从而增强立体分析能力。

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近年来高考历史的考察加重了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对历史分析能力的考察要求较高。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和用辩证历史观来分析问题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高中时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对历史事件做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综合。如因果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关系,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适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结论,从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我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方式产生(生产关系)→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上层建筑)→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而新兴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促进了战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

三、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表述的训练

高中历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回答材料分析题目时更是有了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概括语言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表达历史事件。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用课本上的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具有表达能力。还有就是在平常的练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能力,注重题目回答过程中语言表述,对答案进行噶扩、提炼、升华,做出准确合理、有条理、清楚地表述。从而使得分析的问题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四、注意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现在发生的事就是以后的历史,以前发生的很多事情在某种场合下也会出现重演,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重大政治生活、时事热点,根据这些热点去历史中寻找相关内容,根据历史事实的处理方式,来为当前出现的事实作参考,从而为分析当前重大事件找到相应的方式方法。另外,一般这样的重大事件也是往年考察的重点。所以,要注意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死记硬背”历史学习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地学习历史,是他们最熟悉的学习方法。高一开学不久,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班级的学生“教”我如何上历史课。这些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初中的老师就是叫我们划课本内容,划完了我们自己背就行了,你也像初中老师那样给我们上课吧。这种历史学习法几乎是整个高中新生在初中都用过的方法,甚至有个学生在关于科任老师授课情况的问卷调查中这么说:历史课他听不懂,如果他一稍微开小差,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因为历史老师讲课不像初中历史老师那样,一段段地讲。而他们不知道,他们面临的将是比初中要难上百倍的课程。同样的道理,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针对学生存在的这种现象,高一历史老师非常有必要转变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陈规陋习。高一这一学年,历史要会考,除了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外,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考试,在考试之前通过理解分析来掌握历史知识。我认为下面这两种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联系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通过以下这种方式来学习历史:每章每节通过联系的方法来掌握该章节的基础知识。如:《中国近现代史》两本书(上下册)各章各节怎么联系呢?第一章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章程度更加深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加深,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就起来进行抗争,所以就有了第三章资产阶级发动革命,清政府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特点,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外的先进人物又认识到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制度还都不行,中国必须要从思想文化上进行改变。所以就有了第五章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新文化运动就开展起来。思想得到改变了,全国人民思想觉悟也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有了第六章全国人民都起来参与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转折点。但由于、等发动的反革命,中国共产党遭到重创,在大革命失败中也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开展武装斗争来反抗的屠杀。国共就进入了十年对峙阶段。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的第一章。由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扩大,国共两党又由对峙进入了合作阶段,就是第二章国共合作抗日的全国抗日战争。最后日本被打出了中国,接下来国共两党之间又为了争国家的领导权,又发动了三年内战,这就是第三章的解放战争。结果是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领导权。中共就开始了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第五章就是中共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内容。政权建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改造及其各种改革措施,中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也就是第六章。紧接着,在十年探索中,由于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在这十年中,犯了很多错误,没有彻底解决,就导致了错误更严重的第七章的“十年”。“十年”结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是领导发动的一场错误运动,在这十年中,中国的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开展的大讨论,进行了纠正,制定了经济发展的策略。中国就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就是第八章。这就是高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两本书各章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使学生在头脑里先有一个大概的内容轮廓,对两册书有了总体的了解。接着就详细地看具体内容。

二、归纳对比法

《中国近现代史》(旧教材)教材的编排一般都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发生来编写的,也就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那么在每一个时间段里,总会有一些相近,相联系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教会学生学会归纳。比如:《中国近现在史》(上册)是以外来侵略为近代史的开端,侵略战争一结束,近代中国都是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结束。那么,在近代的中国,清政府总共签订多少个不平等条约,各条约分别有哪些内容?给当时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基本上每个条约都是这样的格式,引导学生这么归纳,让他们通过对比,来理解条约的内容,避免了初中式的“死记硬背”。再比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到现在,召开很多的会议,如果学生割裂地去记,会觉得非常乱。但是,如果能引导学生按时间的先后来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来掌握每个会议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会觉得这个方法比他们胡乱地来记忆这些内容要好得多。再比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共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地革命时期,实行的是这样一条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是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通过归纳对比来掌握它们的内容。而且通过归纳来对比,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共在不同的时期要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再比如,国共两次合作,它们的合作背景、合作内容、合作目的分别是哪些?通过这些归纳对比,会使繁杂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有联系、有对比的内容模块。其实中国近现代史的归纳对比法很多,如果学生真正的通掌握这种方法,在历史学习中将会游刃有余,学生就会觉得历史不难学。

理解式记忆,能很快也、很长久地掌握历史知识。每一个历史事件,我都教学生掌握它的学习方法。比如,一节历史课,它的发展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也就是它发生的背景。如何发生,也就是它发生的经过。结果如何,也就是影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线索。到高二、高三阶段,特别是高三的综合复习,以上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高历史成绩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我们历年的高考中,历史大题基本上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个内容的综合题。这样的题目学生就必须要懂得每个内容的联系性,相关性。所以,从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贯穿这一历史学习法。

很多学生都觉得历史这个科目很难学得好,总是认为要记的东西太多,顾不过来。实际上是他们没找到方法,不懂得联系,不懂得理解,把每一个历史知识割裂开来学,会顾得了头顾不了尾。所以学生碰到最多的现象就是上到后面的章节内容忘了前面章节的内容,复习到第二章忘了第一章。在历史教学中,就必须强调学生,要改变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要学会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来掌握这个历史知识,把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个章节都联系起来,这样来学习历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7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国政治史或者经济史的相关史实的同时来了解世界相应时段的历史。这个看似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我教授的三个普通班学生来说,他们的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几乎可以说是空白的,当时就没有认真的学习,这样的学情、班情需要历史教师下更大的功夫来找到一个适合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方法。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如何优化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经过这么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也在自己思考的同时,也在观察和学习其他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要让学生从基础做起,从现在做起。基础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基石,没有根基,任何提高和提升都是无从谈起的,而这些道理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懂得,基础好的学生既认识到了基础的重要性,又善于从做题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基础差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基础不扎实,但是总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觉得已经落下很多了,无法弥补,手忙脚乱,乱了阵脚。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中国古代重要朝代的起止年代都不清楚,说起一个年代,没有任何反映,不知道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去给他们补课,比如,给他们布置一个小作业,自己查阅资料:先弄清楚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个朝代,再按照先后顺序将这些朝代正确排列下来,初步了解哪些朝代是在前,哪些朝代是在后,最后将这些朝代,特别是重要朝代的起止年限注明,给他们初步构建起一个时空框架。我是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让学生来认识到时间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慢慢找到历史的感觉,其他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近现代史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要学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历史。如果说刚才梳理朝代、梳理时间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能力的话,那比较学习法,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提高或者升华,其实,比较学习法,我看过很多教学、教育父母的著作,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学习许多学科都提到了比较学习法,尤其是历史学科,比较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也很有效。但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从学生的反映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情况中,有了自己的一点亲身体会和感悟,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很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比较方法,就可以掌握比较内容的全部,这话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可以比较的内容呢,或者说,哪些内容是具有可比性的,哪些内容不具有,这是需要我们给学生讲清楚的。所以,我认为,找到比较点,比学会怎么比较更重要,因为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很多学生不是不会比较具体内容,而是找不到内容之间的可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说明,能够比较的内容所具备的几大要素:时间、事件或人物的性质、影响以及阶段性特征。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都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事件,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都是在解决自身危机的同时调整了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这就是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和阶段性特征将不同时段的改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以,可以根据事件或者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特征或者产生的影响来判断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比较,找到了比较点也就可以进行内容的比较了。

第三,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政治史和经济史的时候,觉得很多东西记不住,杂乱无章。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缺乏理解,只是死记硬背,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忘了。所以,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善于从所学历史内容中找到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形成体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自身规律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总结。

政治史和经济史有很多教材内容是能够进行总结的,尤其是专题模块的教材编排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必修一中的政治史,专题一中讲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其实就是讲整个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变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了梳理,只要学生在学习了每课内容的基础上,再将这几课的内容稍加整合就可以了。按照这样的总结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他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例如,我们学习的选官制度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教材已经很好的将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选官制度:世官制度――孝廉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制――军机处。再比如,我们学习了经济史中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虽然内容都放在了一个专题里,但是学完这一专题以后,还是需要我们去总结一下,通过用图表的来进行总结,既直观又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如图):

大家在自己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这个图表比较准确的画出来,那么这个专题应该基本掌握了。因为这个图表时间段标明的越细,越能说明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因后果掌握的越透彻,这部分知识你也可以学会举一反三了。

总而言之,学习历史,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以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历史这门学科,重基础、多比较、勤思考,善总结,广涉猎,才能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有自己的观点,找到打开历史这扇大门的钥匙,历史知识才能达到优化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9(04)

[2]支小勇,刘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以人教、人民、岳麓版教材相关章节为中心[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1)

[3]蒋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07(04)

[4]冯尔康.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J].学术月刊,2006(07)

[5]于友西等著.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感悟高考历史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8-054-01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分析史实、理解史实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记忆与理解应该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

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历史主观题命题方式的发展演变,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试题多是引用新材料和新情景,充满一股生气,令人耳目一新。以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为例,试题材料越来越多样化,如第38题选取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历代节妇烈女柱状图、1919年《大公报》报道,第16、48题有地图,第20题《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词条,第39题学者的著作,第46题皇帝的诏书,第47题《革命的寓意》画作等。二是在设问方面,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方面的提问,又有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方面的提问。学生在下了考场以后通常会觉得历史本来是拿分的科目,到头来感觉历史这三年跟白学一样,因为基本上没有课本上现成的答案。如过去有的历史命题专家所言:“你学的我不一定考,但我考的一定与你学的有关”。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它总是与我们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定不要认为它是虚幻的任意的不可捉摸的,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题信心;再者要结合自己的个体感受与独立思考,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不妨答出,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观点答案,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学生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第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某一个要点答得细而繁琐,其它则不顾及,因而得分低,为什么呢?因为他对这一要点记忆得非常熟练;第二: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看似答得洋洋洒洒一大片,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劳而无功。你问他自己答的是什么意思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求一个目标:字数多,心理安慰吧!第三:书写潦草,惹人生厌。高考改卷子是流水作业,全省那么多份卷子就几天的时间,时间短任务紧。所以如果你卷面不整洁的话,那么你一科试卷就和别人可能差上三到五分。各科算下来总分可能和别人差十到二十分。学生应着力避免坏习惯,表述应有条理,一层一层意思叙述,字迹要清楚,不要犯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9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取人所常,为己所用。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一、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上课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三、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外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五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外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外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对同类知识进行设问。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结合高三历史特点,培养能力。

高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0

一、了解福建省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和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要求。

从2009年福建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历史高考命题呈现平稳推进、稳中有新的发展趋势。试题特点:第一,反映历史思维的特征,即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具有时代意义的认识和思考。第二,以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境组织考试的内容。从试题选材来看,试卷遵守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总原则,按照以史为鉴的角度从时政热点、地方特色、重大历史事件等方面选择历史素材。第三,试题设计符合史学特点,既尊重历史事实的确定性,又注重历史认识的多元性。第四,试卷材料呈现形式以文字陈述为主,辅之图、表和其他方式对历史概念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近几年来,福建历史高考不断呈现出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理性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发展趋势。

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历史高考命题要实现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高考命题将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在试卷创设的新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依据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考生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对历史复习策略进行调整,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结合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从“史实、史观、史识、史述”四个角度对考生历史素养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调整复习策略。

1.史实。也就是《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历史高考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历史的主干知识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是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包括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考生系统掌握历史主干知识是体现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针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策略对历史主干基础知识进行“清点联网”式复习。“清点”就是对重要主干知识点、重要历史概念内涵的把握。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梳理考点,全面把握教材主干知识,特别注意理解教材结论和历史概念。“联网”,就是按照一定逻辑线索从不同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网络。近年来福建高考非选择题都是在一个鲜明主题下整合古今中外史实的综合性题目。因此,考生要按通史的形式整合所学知识,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考试说明》按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顺序编排历史知识范围,这就要求我们按通史体例整合教材,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把握阶段特征,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这里,尤其强调的是虽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按照通史体例构建知识网络,但在实践教学中还要组织选择具体的小专题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小专题复习方式把握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

2.史观。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基本理论和新观念。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史学界广泛流行的文明史观、近代史观、整体史观、生态史观等新观念在福建历史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总之,注重历史基本理论在认识历史问题过程中作用的考查,已成为福建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基本走向。针对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历史史学观念的考查,我们的复习策略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史观意识,关注史学研究新动势,对不同史观的概念内涵进行准确理解;其次,运用新史观整合历史主干知识。近几年福建历史高考试卷大多以文明史范式指导历史试题的设计和命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以文明史范式重构历史知识。以文明的纵向发展历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文明的横向组成部分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的视角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历史线索。最后,注重对考生运用不同史观的概念内涵解析历史概念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如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以多种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革命。(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在这一复习实践中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史识。就是运用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结合历史史实分析、阐释历史事物获得的历史认识。《考试说明》通过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分析形式阐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史论结合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思考模式、史论结合的表达方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表述历史的根本方法与途径。依据学生史识素养的培养目标调整历史复习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认识论角度教会考生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分析法、计量史学法、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其次,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的示例选择题表明,2015年高考选择题将突出考查材料的阅读与理解、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等学科素养,同时凸显人文素养的历史学科价值,将以新材料、新情景出现,试题设计将会在以往基础上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考试说明的新动向选择经典、形式多样和能力全面的材料解析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引导考生及时反思,对试题题型种类的反思和对自身答题过程思维的反思。考生通过揣摩体会材料与设问的关系,自己答案与评分标准之间的差距,找出适合自身水平的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